食品中无机砷和有机砷的分离测定

食品中无机砷和有机砷的分离测定

一、食品中无机砷和有机砷的分离和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木林[1](2021)在《重庆市售黑木耳中砷形态组分含量分析及其风险评估》文中研究指明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ok.)Underw],木耳科,木耳属,是一种在我国有几千年食用历史的食用胶质真菌。目前,我国黑木耳产业发展迅猛,2014年后黑木耳栽培规模跃居我国食用菌栽培的第二位,仅次于香菇。黑木耳富含蛋白质、糖类、钙、磷以及铁等营养物质;同时还有补血、降糖、调节血脂、增强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活性,因此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药食两用佳品。但是,黑木耳作为菌类,其生长对于重金属具有富集作用,因此具有较高的重金属含量,特别是对砷元素的富集。而不同形态的砷的毒性不同,其中只有亚砷酸盐(AsⅢ)、砷酸盐(AsⅤ)两种无机砷形态具有高毒性,其余均为低毒或者无毒形态。目前关于黑木耳中砷形态的研究较少,但通过对其它食用菌的研究发现,香菇、松茸、松露、牛肝菌和青冈菌等食用菌中几乎都存在着如亚砷酸盐(AsⅢ)、砷酸盐(AsⅤ)、一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A)、砷甜菜碱(AsB)、砷胆碱(AsC)等多种不同的砷形态,且有机砷含量占比大于无机砷。目前国标GB 2762-2017只对食用菌的总砷含量有限量要求,并未对食用菌中的无机砷含量做出规定,因此很容易出现误判的情况。鉴于此,本试验利用HPLC-UV-AFS研究适合黑木耳基质的砷形态组分的检测方法后,再分析检测200组重庆市售黑木耳样品,探究黑木耳中砷形态的分布以及对重庆市售黑木耳中砷的污染进行风险评估,以期为黑木耳中砷形态组分的检测及风险研判提供方法和数据支持。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黑木耳中砷形态组分的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称取1 g黑木耳样品,用15m L80%的甲醇溶液作为提取剂,在640 W,40℃条件下,超声15 min,离心取上清液10 m L,重复上述操作一次,合并提取液,真空浓缩至近干,定容后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消解-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进行检测,仪器条件设置为:0.05 mmol/L(用10%氨水调至p H=9.0)和25 mmol/L(用氨水调至p H=8.0)磷酸二氢铵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空心阴极灯电流为80 m A,负高压为330 V,载气流量为300 m L/min,屏蔽气流量为900 m L/min,HCL浓度为8%,KBH4浓度为2%,K2S2O8浓度为1%。由此方法,AsB、AsⅢ、DMA、MMA、AsⅤ5种砷形态的线性R2值均在0.998以上,加标回收率均在89%以上。2.200组黑木耳样品中砷形态组分的分析。结果为,五种砷形态在黑木耳中均有检出,其中AsB的检出率为87.5%,含量均值为0.038 mg/kg,在黑木耳中的分布比其余四种砷形态分布更为广泛;有机砷检出率为93.5%,大于无机砷的检出率87.0%,含量均值为0.076 mg/kg,与无机砷相近,其分布从广度上大于无机砷,程度上与无机砷相同,并且发现黑木耳中可能存在其它不能被HPLC-UV-AFS检测出来的砷形态。在对黑木耳中5种砷形态相关性分析中,发现在黑木耳中AsⅢ、AsⅤ、DMA以及MMA这4种砷形态的分布有着显着的相关性(p<0.05),推测黑木耳生长过程中,其内部的砷形态可能参与代谢,其中DMA、MMA、AsⅢ以及AsⅤ是转化过程中相对稳定存在的砷形态。在分析产地对黑木耳中五种砷形态的影响结果时,发现产地不同,黑木耳中砷形态也会有所不同,推断出不同产地、不同产地的培养方式以及各产地培养基质来源不同的确会对其内部砷形态的分布造成差异。3.本次研究采集的200批次黑木耳样品的无机砷污染指数均小于0.6,属于一级产品,不合格率为0;总砷污染指数大于1的有2批次,在0.6-1之间的有8批次,不合格率为1%。采用总砷含量进行黑木耳样品判定时,在实际检验中会造成误判情况。对200批次黑木耳进行了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得出以无机砷计的THQ值为0.019,其THQ值均远远小于1。以上可以看出,重庆市售黑木耳受砷污染的情况不严重,整体食用风险等级偏低。从重庆市售黑木耳无机砷污染指数来看,散装黑木耳的无机砷污染风险与预包装黑木耳一致,渝西地区的风险要高于重庆市其它地区,超市的风险水平要高于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结论:本试验利用HPLC-UV-AFS联用仪找到了适合于黑木耳基质的砷形态检测方法,在黑木耳中检测出5种砷形态的分布,并发现其中可能存在其它的砷形态;进一步发现黑木耳中DMA、MMA、AsⅢ以及As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产地不同的黑木耳中砷形态存在差异;最后对重庆市售黑木耳样品进行砷含量的风险评估,发现砷污染的整体食用风险等级偏低。散装黑木耳无机砷污染的风险与预包装黑木耳一致,渝西地区的风险高于其它地区,超市的风险水平高于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并对黑木耳中砷含量的标准进行了讨论。

张帆[2](2020)在《糙米砷元素的分布规律及加工变化研究》文中指出糙米因保留了完整的糠粉层而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随着消费者对于营养健康的重视,糙米等全谷物食品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但研究发现水稻是一种易于富集砷元素的植物,而且糙米比精白米的砷含量要高。砷,一种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非金属有害元素,土壤中的砷元素通过协同运输至植物根部,经过植物体内的代谢循环逐渐累积在籽粒的糠粉层区域。因此,糙米消费需求的增加会导致人体摄入过多的砷元素,进而累积在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中并引发病变。特别注意的是砷元素的毒性与其形态密切相关,其中无机砷的毒性要显着高于有机砷。所以对糙米中砷元素的含量以及形态的分布进行评估是必不可少的。糙米再加工是一种方便有效地降低砷元素摄入风险的方法,目前有不少研究致力于寻找简单高效的降砷糙米加工方法以便于在消费者中推广。本研究以稻花香2号(粳稻),野香优3号(籼稻)两种常见的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基于控制不同碾磨精度的实验,结合同步辐射技术,分析糙米砷元素的空间分布;分离测定糙米的不同组分,阐明糙米砷元素在不同组分中的结合量;采用浸泡、发酵的加工方式,探究糙米中砷元素的变化迁移规律。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砷元素在糙米籽粒中的分布不具有均一性。不同碾磨精度的实验表明,当碾磨精度为5%时,稻花香2号的总砷含量降低约25%,测定米糠与抛光米的砷形态,发现米糠中仅检测出无机砷,抛光米中无机砷比例相比原料下降约5%,野香优3号变化趋势相似;另外同步辐射的拟合图像表明砷元素主要分布在水稻籽粒的胚以及靠近糠粉层的区域。2.不同品种糙米的生物组分含量不同,淀粉含量差异最为显着(稻花香2号58.49%,野香优3号73.74%);分析砷元素与不同生物组分的结合情况,蛋白质组分中结合砷元素含量最高(稻花香2号0.112 mg/kg,野香优3号0.066 mg/kg),主要是无机砷,淀粉与砷元素的结合能力最低(稻花香2号0.026 mg/kg,野香优3号0.016 mg/kg),只检测出极少量的有机砷;不同类蛋白质中砷元素结合能力大小为: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醇溶谷蛋白,表明清蛋白与砷元素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3.浸泡,发酵工艺都能够有效地去除砷元素,尤其是无机砷。在浸泡加工过程中砷元素的最大去除率能够达到37.3%,无机砷最大占比为80.9%,同时能够保留糙米的主要食用部分和大部分的营养元素(膳食纤维,维生素B1),浸泡后糙米饭的口感也有着明显的改善;发酵加工过程能够去除更多的砷元素,最大去除率能够达到43.9%,无机砷最大占比为87.4%。

刘淑晗[3](2020)在《南极磷虾中砷形态分析及其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作为21世纪一种潜在的巨大渔业资源,其资源开发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然而,高砷是限制其商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建立了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6种砷形态的检测方法,并分析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总砷和砷形态的含量及分布,通过调节贮藏条件、破坏性条件以及胃肠液消化条件评估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砷形态的稳定性,采用动物实验研究了南极磷虾油原液中砷在小鼠体内代谢转化及蓄积情况。为有效控制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砷形态的转化,深入探究砷形态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蓄积,以期为南极磷虾商业化开发提供基础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6种砷形态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HPLC-(UV)HG-AFS)分析方法对流动相浓度及p H,泵速和负高压等仪器条件和前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亚砷酸(As(Ⅲ))、砷酸(As(Ⅴ))、一甲基砷酸(MMA)、二甲基砷酸(DMA)、砷甜菜碱(As B)和砷胆碱(As C)在5~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0),检出限(LOD,S/N≥3)均为0.01 mg/kg,定量下限(LOQ,S/N≥10)均为0.03 mg/kg;在0.01、0.05、0.10 mg/kg加标水平下,回收率为89.2%~108.5%,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3.4%~13.9%。该方法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砷的形态分析。(2)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砷形态分析及含量分布研究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HG-AFS)和上述方法分别分析南极磷虾及其制品和13种市售水产品的总砷和6种砷形态,可知南极磷虾各组织和制品中总砷含量在0.2999~4.1518 mg/kg,南极磷虾粉总砷含量最高,各组织间总砷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南极磷虾及其制品和13种市售水产品中无机砷(As(Ⅲ)和As(Ⅴ))含量均低于水产品及其制品中无机砷的国家限量标准(0.5 mg/kg),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主要砷形态是As B,占总砷含量的51.94%~99.84%。(3)南极磷虾中砷形态稳定性研究调节南极磷虾的贮藏条件和南极磷虾油的破坏性条件及人工胃肠液消化条件后,采用HPLC-(UV)HG-AFS测定样品中主要砷形态含量,为南极磷虾中砷形态稳定性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分别考察南极磷虾在冷冻(-18℃)、冷藏(4℃)、常温(25℃)、高温(60℃)和光照条件下贮藏后,南极磷虾油经加速氧化、微波和超声波等破坏性条件以及胃肠液消化酶和消化时间对As B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极磷虾在冷冻、冷藏、高温和光照条件下As B含量均未出现显着性变化(P>0.05),在常温条件下As B含量和品质因体内酶和微生物的作用而显着下降(P<0.05),感官品质及p H在常温、高温和光照条件下均降低。南极磷虾油在加速氧化、微波、超声波处理下As(Ⅲ)含量减少,加速氧化后虾油出现(0.8020±0.2764)mg/kg的DMA;体外模拟胃肠液消化过程中,消化酶和消化时间对南极磷虾油中As B含量有显着影响(P<0.05);南极磷虾油经连续胃肠液消化后As(Ⅲ)转化为DMA,As B含量增加。南极磷虾及其制品在贮藏和体外消化过程中无机砷含量减少,毒性降低。(4)南极磷虾油中砷在小鼠体内的代谢规律研究采用动物实验,对ICR系小鼠灌胃低、中、高剂量分别为1、5、10 g/kg·BW的南极磷虾油,同时灌胃生理盐水作为空白组,通过短期实验和长期实验分析南极磷虾油中砷的代谢转化及蓄积能力。小鼠摄入虾油原液24 h后排泄物(排泄物A+排泄物B)中砷占摄入砷总量的90.25%~94.80%,即南极磷虾油中砷在小鼠体内的吸收率为6.20%~9.75%;排泄物中砷形态分别为As(Ⅴ)、DMA、As B和As C,As B含量最高且与灌胃剂量呈负相关,As C由其它砷化合物在小鼠体内转化而成,其含量随着灌胃剂量增加而显着增加(P<0.01),摄入的As(Ⅲ)转化为As(Ⅴ)或DMA,As(Ⅴ)和DMA含量变化显着,但与灌胃剂量无相关性。小鼠连续60d摄入南极磷虾油后各组小鼠生长状况良好,无中毒现象,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体质量显着低于空白组(P<0.05);各组小鼠在灌胃20、40、60 d后肝脏、肾脏的脏器指数与空白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各组小鼠肝脏和肾脏中未检出6种砷化合物,南极磷虾油中高含量的砷连续60 d摄入不会影响小鼠肝脏、肾脏中砷形态的含量与分布。

田静,贾铮,李兰,刘晓露,徐思远,樊霞[4](2020)在《饲料中砷的分析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砷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类金属元素,其毒性与有益性共存,不仅与总量有关,而且与价态和形态密切相关。研究显示,无机砷毒性大于有机砷,而部分有机砷作为饲料添加剂能够起到促进生长、改善肉质以及抗菌等作用。砷毒害和砷污染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世界性问题,为控制砷制剂使用,有必要对砷的检测技术进行梳理总结。本文根据检测方法原理的不同,对饲料中的砷总量及其形态分析方法进行了分类比较和分析探讨。

李子孟[5](2020)在《浙江沿海海产品中砷形态分布及含量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海产品饮食健康备受关注。据近几年的调查发现,华东地区市场上水产品受重金属砷的影响较大。本课题针对这一现象,调查了浙江沿海中海水和沉积物砷含量水平,结合砷的迁移途径与转化规律,推断浙江沿海海产品中砷含量的风险性。调查分析了我省沿海常见捕捞、养殖海产品中砷形态分布及其砷含量水平,掌握了浙江沿海海产品中重金属砷的污染现状。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分析渔业环境和海产品中砷的相关性,并对浙江沿海海产品中砷的膳食风险进行了评估。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调查分析了杭州湾、舟山海域、三门海域、乐清湾、南麂列岛海域等5个浙江沿海重要海域102个调查站位的水质和沉积物中砷含量水平,结果如下:三门沿海海域表层海水总砷含量均值明显高于其他海域,海域沉积物总砷含量差异较小,5个海域水质和沉积物砷含量均符合标准。结合文献中砷的迁移、转化规律推断浙江沿海海产品中砷含量水平较低,风险性较低。2.优化了HPLC-ICP-MS的流动相的浓度和pH,以及色谱柱选择和ICP-MS质谱参数的设定。采用优化后的方法对浙江省沿海常见海产品中的总砷和无机砷含量进行了测定,采集并检测了28种777个海产品样品,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种类海产品的总砷含量均值在0.48-17mg/kg之间,其中总砷含量最高的是紫菜,其次为甲壳类、头足类和贝类,鱼类总砷含量最低。不同种类海产品的无机砷含量均值在0.0065-0.24mg/kg之间,其中紫菜的无机砷含量最高,然后是贝类和甲壳类,头足类和鱼类总砷含量最低。所有海产品均符合无机砷限量标准,表明了浙江沿海海产品的低风险性。3.所有海产品(除了紫菜)中的砷主要以AsB的形态存在,含量远远高于其他砷形态化合物。紫菜样品中砷糖是主要的砷形态,DMA有少量检出,为5%左右,无机砷AsⅢ、AsV占1%以下,MMA基本未检出;鱼类中,大黄鱼有少量AsⅢ和DMA检出。4.无机砷含量最高的是紫菜,FAO/WHO所规定的限量值ADI为0.128mg,根据计算结果表明证明浙江沿海海产品的无机砷膳食风险较小。

陈晓红,李晓晓,金米聪[6](2020)在《海产品中砷形态分析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海产品中砷形态分析的研究进展,主要对砷形态分析的样品处理、色谱分离和检测技术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砷形态分析的展望,并对近几年来海产品中砷的形态分析数据进行了分析。

唐睿[7](2019)在《洛克沙胂的厌氧生物转化及其降解产物的原位固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洛克沙胂(4-羟基-3-硝基苯胂酸)是典型的有机砷饲料添加剂,能够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和防治球虫病感染。洛克沙胂在畜禽养殖场中的广泛使用产生了大量含砷废水。通常采用厌氧生物技术处理畜禽养殖废水。但是,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洛克沙胂的降解转化及其污染控制仍需进一步探究。本论文围绕含洛克沙胂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基于连续型厌氧反应器和批次厌氧消化实验,考察了洛克沙胂在厌氧反应器中的降解规律及其对厌氧颗粒污泥(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的影响;解析了处理含洛克沙胂废水的AGS中砷的富集及其赋存形态;探讨了含洛克沙胂的厌氧反应器中砷挥发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探究了电刺激耦合硫酸盐还原强化洛克沙胂降解,同时原位固定无机砷的可行性及其工作原理。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运行420天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UASB)反应器,研究了 19.0 μM洛克沙胂的厌氧降解转化及其对产甲烷活性、污泥结构和群落分布的影响。在反应器运行的420天期间,添加洛克沙胂的反应器的甲烷产量在第260天时降低了 40%左右,随后逐渐恢复,这主要是由于乙酸营养型产甲烷活性受到洛克沙胂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洛克沙胂的降解产物分析表明,洛克沙胂的硝基和砷酸基团先后被还原为氨基和亚砷酸基团,再脱去氨基和羟基,最后C-As键断裂降释放出无机砷。在19.0 μM洛克沙胂的作用下,AGS粒径逐渐减小,最终稳定在1.20-1.26 mm,相当于初始粒径的69.4-72.8%。AGS表面逐渐形成一层多糖蛋白的包裹层,且出现剥落现象。洛克沙胂对细菌群落结构影响较小,但对古菌的丰度和组成影响显着。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Methanothrix先受到抑制,然后其丰度逐渐增加,成为了最主要的产甲烷菌。本研究结果对含有机砷废水的厌氧处理,具有参考价值。2.通过砷的物料衡算和系列提取的方法,分析了处理含洛克沙胂废水的AGS中砷的富集及其赋存形态。反应器进水和出水的总砷含量分别为3.76 mg·L-1和2.88 mg·L-1。反应器中砷的挥发速率为134.93 ng·d-1。砷的物料衡算的结果表明,进水中23.40%的砷在AGS中富集。反应器厌氧污泥床底部和顶部AGS中砷的含量存在显着差异,分别为5276.90mg·kg-1和10661.92mg·kg-1(以AGS干重计)。其中,约50%的砷在酸性条件下难以溶出。AGS中65%以上的可溶性砷分布在胞外,其主要形态为As(III)和As(V)。凭借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copy-energy disperse spectroscopy,FESEM-EDS)和 X 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等元素分析和光谱分析技术深度解析了 AGS中的沉淀砷主要以结晶态As4S4存在。该研究结果有助于评估AGS中砷的富集对厌氧反应器性能的影响及污泥处置过程中砷释放的风险。3.从影响因素、arsM基因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等方面研究了处理含洛克沙胂废水的厌氧反应器中砷的挥发。影响因素包括洛克沙胂含量、AGS与洛克沙胂的接触时间和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s)含量。研究表明,添加20 mg·L-1洛克沙胂所造成的最大挥发性砷产率为6.78 ng·g-1-VSS·d-1,是未添加洛克沙胂的对照组的近5倍。有机砷降解为无机砷后,砷挥发速率显着增加。接触洛克沙胂160天和270天的AGS的最大挥发性砷产率分别为未接触洛克沙胂的6倍和8倍。当洛克沙胂降解为无机砷后,VFAs含量与砷挥发呈正相关(r=0.83-0.95;p<0.05)。经过100天的厌氧处理后,AGS中arsM基因的丰度增加了 34.62-129.05%,其丰度与砷挥发量呈强相关性。随着洛克沙胂的投加和AGS接触洛克沙胂的时间的增加,砷转化相关的微生物的丰度逐渐增加。该研究结果有助于评估含有机砷养殖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砷挥发的风险。4.将硫酸盐还原和电刺激相结合,构建了硫酸盐还原耦合的生物电化学体系(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BES),研究了该体系强化降解洛克沙胂,同时原位固定无机砷的可行性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在厌氧消化对照组中洛克沙胂及其还原产物HAPA等有机砷在32天内降解率不足85%,而在电刺激和硫酸盐还原联合作用下,有机砷在13-22天内完全降解。硫酸盐还原耦合的BES中75.0-83.2%的砷被有效固定,显着高于厌氧消化对照组(46.7-57.3%)。硫酸盐还原与电刺激的协同作用强化了 HAPA的降解和硫离子驱动的无机砷沉淀。双室BES实验结果表明,As(V)和硫酸盐由阳极向阴极迁移,在阴极附近生成难溶性含砷硫化物,经XRD分析,主要以结晶态阿硫砷矿的形式存在。硫酸盐还原耦合的BES为有机砷废水的砷的固定提供了新的方案。

习淦,李洋,陈岚,魏月,马晶军[8](2019)在《HPLC-ICP-MS分析食品中砷形态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砷以多种形态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其毒性也因形态存在差异,暴露于食品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分析食品中砷的形态尤为重要。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HPLC-ICP-MS)是当前元素形态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强等优点。本文详细总结了近些年国内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技术在不同食品中砷形态上的应用,以期为日后食品中的砷化合物提供借鉴。

廖文[9](2019)在《砷和汞生物可给性及形态变化研究 ——以食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人们逐步开展了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但大部分仍然停留在总量的分析上。对人体最终产生健康危害的应是生物可利用部分的重金属,同时不同形态的重金属产生的毒性是千差万别的,因而,在评价重金属毒性过程中,仅通过总量评价可能不够科学,其生物可给性以及形态的研究是非常重要和有必要的。本研究采集了广州市场中易于富集As和Hg的食品(谷类、藻类、菌类和海鲜等),考察了食品烹饪前后As和Hg的形态变化,借助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方法(in vitro PBET)进行了食品中As和Hg生物可给性的研究,探索了烹饪对As和Hg生物可给性的影响规律,并创新地设计了活体对照实验(in vivo),初步探讨了As和Hg在胃肠消化过程中形态的变化及其对食品中无机砷(iAs)和甲基汞(MeHg)风险评价的影响,最后筛选出了能降低As和Hg生物可给性且具有广州特色的辅食;在检测分析方面,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As和Hg总量进行分析,辅以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AFS),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方法(HPLC-ICP-MS)对As和Hg形态进行检测。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我们更科学地评估食品中污染物质的潜在健康风险,更合理地调整膳食,降低As和Hg对人体产生的健康风险。通过对食品进行烹饪处理以及生物可给性的分析,发现,烹饪过程能一定程度地降低食品中的As(降幅约为932%)和Hg的含量(最高达65%),物料平衡计算证明As损失的原因主要为可溶性As溶解至烹饪水中,Hg损失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挥发导致的。烹饪中食品中的As可能发生形态转化,可存在砷甜菜碱(AsB)转化为二甲基砷(DMA)以及DMA去甲基化为无机砷(iAs5+)的化学变化过程,推测这与食品基质中的营养成分有关,具体机理有待进一步考究;但食品中的Hg形态是否存在转化仍然无法确定。烹饪处理能够降低As和Hg的生物可给性,且对Hg的生物可给性降低更加明显。推断是加热烹饪过程一方面使可溶性As和Hg的降低,另一方面是食品基质缩水以及蛋白质变性收缩,进而导致与蛋白质结合的As或Hg进入消化液的程度降低,从而使生物可给部分的As或Hg降低。通过研究模拟胃肠消化以及活体实验研究,发现,食品中的AsB不会发生形态变化,而可能存在甲基砷(二甲基砷DMA和一甲基砷MMA)去甲基化转化为iAs,增大了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水平。同样地,我们发现胃肠消化过程中可能存在Hg的去甲基化和甲基化反应,比较明显的是,Hg的甲基化主要发生在胃消化过程,而Hg的去甲基化主要发生在肠消化过程中。初步探讨了As和Hg的去甲基化机理,胆酸钠可能是肠道消化过程中As和Hg的去甲基化反应的决定性因素,胰酶在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中促进了去甲基化反应。接下来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深入了解肠道消化过程中食物中As和Hg的去甲基化反应机理以及所涉及的特定化学物质和酶。在筛选降低As和Hg生物可给性的且具有广州特色辅食实验中,总的来说,降低As的生物可给性比较难实现,仅鸡骨草和土茯苓能够明显降低总As的生物可给性,降幅分别达到19.258.9%和21.143.1%,且主要发生在胃消化阶段。当增大土茯苓和鸡骨草的添加量时,不同形态的As生物可给性降低百分数均会增加,降低程度大小趋势为:MMA>DMA>iAs>AsB。多种辅食可不同程度地降低Hg的生物可给性,包括金银花、菊花、甘草、夏枯草、仙草、土茯苓、霸王花和鸡骨草等(降幅为9.380.2%),且主要发生在肠消化阶段,相比较MeHg,辅食对Hg2+的溶解度和生物可给性均具有更强的降低作用。辅食中的植物化合物(如黄酮类化合物、绿原酸等)和膳食纤维(不可溶纤维)能在胃消化阶段释放出来,随着与含Hg食品同步消化的过程中,与Hg结合,使得Hg不可溶,无法被小肠上皮细胞所吸收。而降低As生物可给性的具体化学物质仍然需要下一步深入研究和分析。

胡良[10](2019)在《硒对土壤和萝卜中砷含量的调控及对砷生物可利用度的影响》文中认为砷(As)是典型有毒致病元素,其污染已成为全球尤其是东南亚地区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蔬菜中的砷污染是人体摄入砷的主要来源之一,而硒(Se)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体内被吸收利用,参与机体重要的生理生化活动。硒对砷毒性的缓解作用是当今的农业环境和生物交叉学科的研究热点问题,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硒缓解砷胁迫产生的植物生理响应和元素总量分析,但关于硒对砷拮抗在土壤-蔬菜-人体肠胃环境路径中的形态迁移转化及其调控研究并不多见。本论文通过室内盆栽种植萝卜试验,在人工模拟砷污染土壤中添加亚硒酸钠(Se(IV))、硒酸钠(Se(VI))、酵母硒(Se-Y)和麦芽硒(Se-M),通过分析土壤和萝卜中的生理生化指标、微生物学指标、砷总量和形态,以及体外模拟消化法,开展不同形式的外源硒对砷污染的调控研究,探究萝卜从生长到作为食物进入人体肠胃环境过程中硒对砷形态的迁移转化的影响及砷的生物可利用度研究。将元素形态分析和生化指标、微生物学特征相结合,综合探究硒对砷污染的调控特征,为砷污染修复和生态健康风险评价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砷污染土壤条件下,Se-Y和Se-M处理组对萝卜的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Se(IV)和Se(VI)处理组则相反,尤其是Se(VI)处理对萝卜根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形态的外源硒及其浓度对砷的调控表现在萝卜叶绿素、抗氧化指标等方面的响应特征明显,有机硒的施加可增强萝卜的抗逆性,有机硒组的叶绿素(Chlorophyll)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脯氨酸(Pronline)含量、可溶性蛋白(TSP)含量总体上均高于无机硒组,而丙二醛(MDA)含量则低于无机硒组。此外,Se(VI)的添加表现出了对萝卜的胁迫和毒理效应。(2)在砷污染土壤中添加不同外源硒后,与对照组相比,除有机硒组的24Se水平外,各硒处理组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活性有所降低;有机硒组显着提高了脲酶(Urease)的活性,而无机硒组的脲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低于有机硒组;无机硒组总体上降低了脱氢酶(Dehydrogenase)的活性,而有机硒组则相反;无机硒和有机硒处理组的蔗糖酶(Sucrase)活性总体均高于对照组,无机硒处理组的蔗糖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有机硒处理组的蔗糖酶活性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有机硒组的FDA水解酶(FDA hydrolase)和脱氢酶活性总体上均高于相应施硒水平的无机硒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大部分微生物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两者对外源硒的响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有机硒处理组使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有所增加且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而无机硒处理组则降低了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表现出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随着施硒水平的增加,Se-Y和Se-M处理组的总磷脂脂肪酸(PLFA)微生物含量逐渐增加,Se(IV)处理组逐渐降低,Se(VI)处理组逐渐升高,但无机硒组均低于对照组,而有机硒组在高硒水平(>12 mg kg-1)高于对照组,在低硒水平(<3 mg kg-1)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施用有机硒可显着增加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的数量,而无机硒则对细菌和真菌产生抑制作用。施用无机硒和麦芽硒后,放线菌的数量均低于对照组;施用酵母硒后,放线菌的数量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添加各种外源硒均可增加土壤中的真菌比细菌(F/B)和真菌比放线菌(F/A)值;无机硒使得放线菌比细菌(A/B)值升高,而有机硒则相反。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硒源、硒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均对土壤微生物PLFA含量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显着影响(P<0.01)。(4)各处理组中土壤的砷形态含量为:残渣态砷>铁型砷>钙型砷>铝型砷>交换态砷,其中,添加有机硒可以显着降低残渣态砷和铁型砷含量。四种外源硒处理土壤的冗余分析(RDA)结果均呈现可交换态砷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作用贡献值最大。(5)Se-M、Se-Y和Se(IV)处理组中萝卜根中砷含量均低于对照组,抑制了萝卜对砷的吸收。随着施硒水平的增加,Se-M和Se-Y处理组中萝卜砷含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Se(IV)处理组砷含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各硒处理组萝卜中有机砷含量平均值的大小顺序为:Se-M>Se(IV)>Se-Y,而有机砷占总砷的百分含量规律则为:Se-M>Se-Y>Se(IV)。砷由土壤向萝卜迁移的迁移系数大小顺序为:TFsoil-root>TFsoil-shoot>TFsoil-leave,呈现由下而上逐渐减少的趋势。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硒源、硒水平及其交互因子均对萝卜各组织中的砷含量及酶活性存在极显着影响(P<0.01)。(6)添加不同外源硒后,胃相和小肠相的砷含量均小于其对照组,有机硒对砷的拮抗作用比无机硒更为明显;各处理组中胃相的砷含量均小于其小肠相的砷含量,As(III)的含量低于As(V)含量,不同外源硒处理中无机砷的百分含量在43.97–78.57%之间变动,这表明硒能影响无机砷和有机砷之间的相互转化。胃相和小肠相中的生物可利用度大小顺序均为:Se(IV)组>酵母硒组>麦芽硒组,可见添加有机硒组比无机硒组更能降低砷的生物可利用度。Se(IV)、Se-Y和Se-M处理的萝卜砷含量均与胃相和小肠相中的砷生物可利用度呈显着正相关(P<0.01)。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外源硒、处理水平及其交互因子均对胃相和小肠相的生物可利用度存在极显着影响(P<0.01)。上述结果表明,与添加无机硒相比,在土壤中添加外源Se-Y和Se-M后,更能有效的减少上层土壤中的砷含量、改善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抑制萝卜对砷的吸收、缓解砷对萝卜的毒理效应、降低砷的生物可利用度。

二、食品中无机砷和有机砷的分离和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品中无机砷和有机砷的分离和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重庆市售黑木耳中砷形态组分含量分析及其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黑木耳概述
        1.1.1 食用菌及黑木耳概述
        1.1.2 国内黑木耳的产量
        1.1.3 黑木耳的营养及保健价值
    1.2 黑木耳中砷的研究现状
        1.2.1 砷的概述
        1.2.2 自然界中砷的存在形态及其毒性
        1.2.3 黑木耳中砷的研究
    1.3 砷形态的检测技术
        1.3.1 砷形态的提取方法
        1.3.2 砷形态的分析方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范围和内容
第2章 黑木耳中砷形态组分含量的检测方法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制备方法
        2.2.2 原子荧光仪器参数优化方法
        2.2.3 液相色谱流动相的优化方法
        2.2.4 提取率的检测方法
        2.2.5 提取率的优化方法
        2.2.6 标准曲线、检出限及精密度检测方法
        2.2.7 回收率测定方法
        2.2.8 数据处理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原子荧光仪器参数优化
        2.3.2 液相色谱流动相的优化
        2.3.3 提取方法的优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重庆市售黑木耳中砷形态组分含量的分析与风险评估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 样品的测定方法
        3.2.1 总砷的测定
        3.2.2 五种砷形态的测定
        3.2.3 风险评估的评价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对总砷含量的分析结果
        3.3.2 黑木耳中五种砷形态的含量分析
        3.3.3 无机砷以及有机砷含量分析
        3.3.4 黑木耳中五种砷形态的相关性分析
        3.3.5 产地对黑木耳中砷形态组分的影响
    3.4 风险评估
        3.4.1 污染指数评价
        3.4.2 重庆市售黑木耳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3.5 关于黑木耳中砷含量标准的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及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糙米砷元素的分布规律及加工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砷元素背景
        1.1.1 砷元素
        1.1.2 砷元素的分布及污染情况
    1.2 砷元素对植物及人体的危害
        1.2.1 砷元素对植物的危害
        1.2.2 砷元素对人体的危害
    1.3 人体摄入砷元素的来源
        1.3.1 水中的砷元素
        1.3.2 食品中的砷元素
        1.3.3 糙米中的砷元素
    1.4 糙米中砷元素的提取检测及消减方法
        1.4.1 提取及检测方法
        1.4.2 消减方法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糙米砷元素的空间分布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仪器与试剂
        2.2.3 试验方法
    2.3 结果分析
        2.3.1 同步辐射技术分析糙米中砷元素的分布
        2.3.2 不同碾磨精度下米糠和糙米中总砷和砷形态的测定
    2.4 小结
第三章 糙米砷元素的赋存状态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仪器与试剂
        3.2.3 试验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糙米生物组分的含量测定
        3.3.2 糙米不同生物组分中的砷元素分布
        3.3.3 糙米生物组分中砷形态的分布
    3.4 小结
第四章 浸泡工艺对糙米砷元素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仪器与试剂
        4.2.3 试验方法
    4.3 结果分析
        4.3.1 不同浸泡条件下砷元素及其它矿物元素的变化分析
        4.3.2 浸泡工艺对糙米砷形态的影响
        4.3.3 同步辐射技术分析糙米砷元素及其他矿物元素的空间分布
        4.3.4 浸泡工艺对糙米营养物质及质构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发酵工艺对糙米砷元素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仪器与试剂
        5.2.3 试验方法
    5.3 结果分析
        5.3.1 植物乳杆菌发酵对糙米总砷含量的影响
        5.3.2 植物乳杆菌发酵对糙米砷形态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南极磷虾中砷形态分析及其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引言
    1.1 南极磷虾概述
        1.1.1 南极磷虾生物学特性及其资源利用现状
        1.1.2 南极磷虾营养价值及其应用
    1.2 南极磷虾利用的不利因素
        1.2.1 捕捞和加工技术
        1.2.2 产品和市场
        1.2.3 高氟和高砷
    1.3 南极磷虾中砷的研究进展
        1.3.1 砷的来源及特征
        1.3.2 砷的形态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水产品中砷形态的检测分析方法
        1.4.1 砷形态的前处理方法
        1.4.1.1 提取剂
        1.4.1.2 辅助方法
        1.4.2 砷形态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1.4.2.1 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原子荧光(HPLC-HG-AFS)联用技术
        1.4.2.2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联用技术
        1.4.2.3 毛细管电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CE-ICP-MS)联用技术
    1.5 砷化合物的代谢及毒性
        1.5.1 砷化合物的代谢
        1.5.2 砷化合物的毒性
    1.6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创新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砷形态分析及含量分布研究
    2.1 前言
    2.2 仪器设备与实验材料
        2.2.1 仪器设备
        2.2.2 标准品与试剂
        2.2.2.1 标准品
        2.2.2.2 试剂
        2.2.2.3 标准溶液和试剂的配制
        2.2.3 仪器分析条件
        2.2.3.1 总砷实验仪器分析条件
        2.2.3.2 砷形态实验仪器分析条件
        2.2.4 样品来源
    2.3 实验方法
        2.3.1 基本成分的测定
        2.3.1.1 水分的测定
        2.3.1.2 灰分的测定
        2.3.1.3 蛋白质的测定
        2.3.1.4 脂肪的测定
        2.3.2 总砷前处理方法
        2.3.3 砷形态前处理方法
    2.4 数据处理
    2.5 结果与讨论
        2.5.1 仪器条件的优化
        2.5.1.1 流动相及浓度的选择
        2.5.1.2 流动相pH的选择
        2.5.1.3 泵速的选择
        2.5.1.4 负高压的选择
        2.5.2 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2.5.3 方法学验证
        2.5.3.1 标准曲线、检出限与定量下限
        2.5.3.2 回收率与相对标准偏差
        2.5.4 实际样品分析
        2.5.5 南极磷虾中砷的分布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极磷虾中砷形态稳定性研究
    3.1 前言
    3.2 仪器设备与实验材料
        3.2.1 仪器设备
        3.2.2 标准品与试剂
        3.2.2.1 标准品
        3.2.2.2 试剂
        3.2.2.3 标准溶液和试剂的配制
        3.2.2.4 人工胃肠液的配制
        3.2.3 仪器条件
        3.2.4 实验材料
    3.3 实验方法
        3.3.1 贮藏实验
        3.3.1.1 温度实验
        3.3.1.2 光照实验
        3.3.2 油脂破坏性实验
        3.3.2.1 油脂加速氧化处理
        3.3.2.2 油脂破坏性实验
        3.3.3 胃肠液消化实验
        3.3.3.1 胃液消化阶段
        3.3.3.2 肠液消化阶段
        3.3.3.3 消化酶影响实验
        3.3.4 总砷测定
        3.3.5 砷形态的测定
        3.3.6 pH测定
        3.3.7 过氧化值(POV值)测定
    3.4 数据处理
    3.5 结果与讨论
        3.5.1 不同贮藏条件下南极磷虾中砷形态含量变化
        3.5.1.1 温度对南极磷虾中AsB含量的影响
        3.5.1.2 光照对南极磷虾中AsB含量的影响
        3.5.2 油脂破坏实验南极磷虾油中砷形态含量变化
        3.5.2.1 Schaal烘箱实验对南极磷虾油砷的影响
        3.5.2.2 不同破坏条件对南极磷虾油砷形态的影响
        3.5.3 人工胃肠液消化环境下南极磷虾油砷形态含量变化
        3.5.3.1 胃肠液酶和消化时间对南极磷虾油中AsB含量的影响
        3.5.3.2 人工胃肠液消化对南极磷虾油中砷形态含量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极磷虾油中砷在小鼠体内的代谢规律研究
    4.1 前言
    4.2 仪器设备与实验材料
        4.2.1 仪器设备与实验动物
        4.2.1.1 仪器设备
        4.2.1.2 实验动物
        4.2.1.3 灌胃原料
        4.2.2 标准品与试剂
        4.2.2.1 标准品
        4.2.2.2 试剂
        4.2.2.3 标准溶液和试剂的配制
        4.2.2.4 灌胃溶液的配制
    4.3 实验方法
        4.3.1 动物分组与给药
        4.3.2 小鼠短期代谢实验
        4.3.2.1 小鼠摄入南极磷虾油24h代谢实验
        4.3.2.2 小鼠排泄物收集
        4.3.2.3 砷在小鼠体内的吸收率
        4.3.3 小鼠长期蓄积实验
        4.3.3.1 小鼠摄入南极磷虾油60d蓄积实验
        4.3.3.2 小鼠生物表征观察
        4.3.3.3 小鼠体内肝脏、肾脏的收集
        4.3.4 总砷测定方法
        4.3.5 砷形态测定方法
    4.4 数据处理
    4.5 结果与讨论
        4.5.1 小鼠短期摄入南极磷虾油后砷吸收率分析
        4.5.1.1 小鼠排泄物中总砷吸收率分析
        4.5.1.2 小鼠排泄物中砷形态分析
        4.5.2 小鼠长期摄入南极磷虾油后体内砷变化分析
        4.5.2.1 小鼠生物表征
        4.5.2.2 小鼠体质量变化情况
        4.5.2.3 小鼠肝脏、肾脏指数分析
        4.5.2.4 小鼠肝脏、肾脏中砷形态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4)饲料中砷的分析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总砷检测方法
    2.1化学分析法
        2.1.1砷斑法
        2.1.2银盐法
        2.1.3硼氢化物还原比色法
    2.2仪器分析法
        2.2.1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2.2.2原子吸收光谱法
        2.2.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发射光谱法
3 有机砷检测方法
    3.1 HPLC-UV/DAD法
    3.2 HPLC-ICP-MS法
    3.3 HPLC-HG-AFS法
4 展望

(5)浙江沿海海产品中砷形态分布及含量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砷元素
    1.3 渔业环境中砷的迁移转化途径和规律
    1.4 海产品中砷的存在形态和含量概况
    1.5 砷形态分析方法
    1.6 海产品中砷含量标准
    1.7 海产品中砷的膳食风险评价
第二章 浙江沿海海域砷含量水平调查及对海产品砷含量影响分析
    2.1 引言
    2.2 浙江沿海典型海域砷含量水平调查
    2.3 浙江沿海渔业环境中砷含量水平对海产品的影响评估
        2.3.1 浙江沿海海水水质中砷含量水平及对海产品的影响
        2.3.2 海洋沉积物中砷含量水平及对海产品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海产品中砷的存在形态及含量水平分析方法优化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溶液的配置
        3.2.3 仪器与设备
        3.2.4 总砷和砷形态样品前处理与分析
        3.2.5 总砷测定条件
        3.2.6 砷形态测定条件
        3.2.6.1 色谱柱的选择
        3.2.6.2 流动相及洗脱方式的优化
        3.2.6.3 砷形态其他实验条件
        3.2.7 方法学验证
    3.3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海产品中砷含量水平和存在形态比较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浙江沿海海产品中砷含量水平的调查分析
        4.3.2 海产品中砷形态分布
        4.3.3 海产品中砷膳食风险评估
    4.4 小结
论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海产品中砷形态分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不同形态砷的提取
2 砷形态的分离技术
    2.1 高效液相色谱法
    2.2 毛细管电泳法
3 砷形态的检测技术
    3.1 ICP-MS法
    3.2 HG-AFS法
4 海产品中砷形态检测结果分析
5 结语

(7)洛克沙胂的厌氧生物转化及其降解产物的原位固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洛克沙胂在畜禽养殖场中的应用
        1.1.2 洛克沙胂对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
        1.1.3 畜禽养殖废水中洛克沙胂处理技术概述
    1.2 洛克沙胂厌氧生物处理的研究现状
        1.2.1 洛克沙胂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1.2.2 洛克沙胂的厌氧生物降解及其电化学强化
        1.2.3 厌氧反应器中砷的富集
        1.2.4 厌氧反应器中砷的挥发
        1.2.5 厌氧条件下无机砷的固定
    1.3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3.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洛克沙胂的生物降解及其对厌氧颗粒污泥的影响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化学试剂和三价芳香有机砷的制备
        2.2.2 种泥和人工合成废水
        2.2.3 实验设计
        2.2.4 洛克沙胂的降解产物分析
        2.2.5 其它化学分析方法
        2.2.6 乙酸营养型产甲烷活性测定
        2.2.7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
        2.2.8 高通量测序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器的产甲烷性能
        2.3.2 洛克沙胂的厌氧生物降解
        2.3.3 洛克沙胂对厌氧颗粒污泥粒径的影响
        2.3.4 洛克沙胂对颗粒污泥表面结构的影响
        2.3.5 洛克沙胂对胞外聚合物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2.3.6 洛克沙胂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厌氧颗粒污泥中砷的富集及其赋存形态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实验材料和化学药剂
        3.2.2 反应器的运行和人工合成废水
        3.2.3 实验设计
        3.2.4 样品采集
        3.2.5 样品预处理
        3.2.6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厌氧反应器中砷的物料衡算
        3.3.2 厌氧颗粒污泥中砷的积累
        3.3.3 厌氧颗粒污泥中可溶性砷形态分析
        3.3.4 厌氧颗粒污泥中沉淀砷形态分析
        3.3.5 含砷硫化物沉淀的实际意义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含洛克沙胂的厌氧反应器中砷的挥发及其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化学药剂和种泥
        4.2.2 实验设计
        4.2.3 挥发性砷的捕集
        4.2.4 高通量测序与arsM基因定量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洛克沙胂降解过程中砷挥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4.3.2 砷挥发与arsM基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3.3 厌氧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4.3.4 不同因素影响砷挥发的作用机制分析
        4.3.5 厌氧反应器中砷挥发总量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刺激耦合硫酸盐还原强化洛克沙胂降解及无机砷固定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接种污泥与化学药剂
        5.2.2 生物电化学反应器的构建
        5.2.3 实验设计
        5.2.4 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洛克沙胂的强化降解
        5.3.2 无机砷的固定
        5.3.3 洛克沙胂强化降解及无机砷原位固定的机理分析
        5.3.4 硫酸盐耦合生物电化学体系的应用潜力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8)HPLC-ICP-MS分析食品中砷形态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水产类食品
2 粮食类
3 果蔬类
4 肉禽类
5 乳类
6 结论与展望

(9)砷和汞生物可给性及形态变化研究 ——以食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砷和汞的危害和环境污染现状
        1.2.1 砷
        1.2.2 汞
        1.2.3 食品中砷和汞的污染情况
    1.3 食品中砷和汞形态检测的研究进展
        1.3.1 元素形态检测方法
        1.3.2 食品中砷的形态检测研究现状
        1.3.3 食品中汞的形态检测研究现状
    1.4 生物有效性和生物可给性
        1.4.1 生物有效性和生物可给性概念及方法
        1.4.2 In vitro方法
        1.4.3 重金属的生物可给性研究进展
    1.5 烹饪和加工处理以及其他方式对食品中重金属的影响研究进展
        1.5.1 烹饪和加工处理对食品中重金属含量和形态的影响
        1.5.2 烹饪和加工处理对食品中重金属生物可给性的影响
        1.5.3 辅食降低食品中汞和砷的生物可给性的研究进展
第2章 研究目的和内容
    2.1 现有研究概括及存在的问题
    2.2 本研究目的
    2.3 研究内容
    2.4 创新性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选择、采集及处理
        3.1.1 广州市饮食结构分析
        3.1.2 样品采集和生样品处理
        3.1.3 样品烹饪处理
    3.2 生物可给性研究方法
    3.3 辅食对降低砷和汞的健康风险的试验
    3.4 活体实验
    3.5 总砷和总汞的测定方法
        3.5.1 AFS测定总砷和总汞
        3.5.2 ICP-MS测定总砷和总汞
    3.6 砷和汞形态检测(HPLC-ICP-MS)
        3.6.1 砷形态检测
        3.6.2 汞形态检测
    3.7 数据处理
第4章 烹饪对食品中砷和汞的浓度和形态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生食品中砷和汞的含量
        4.3.2 水洗过程对食品中砷和汞的含量的影响
        4.3.3 加热烹饪对食品中砷和汞的影响
        4.3.4 烹饪过程中砷和汞形态的变化研究
        4.3.5 不同的调味品对食品中砷和汞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不同烹饪方式对食品中砷和汞生物可给性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加热烹饪后食品中砷的生物可给性
        5.3.2 加热烹饪后食品中汞的生物可给性
        5.3.3 烹饪过程中调味品对食品中砷和汞的生物可给性的影响
    5.4 小结
第6章 胃肠消化中砷和汞形态研究及对健康风险评价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胃肠消化后砷的形态及健康风险评价
        6.3.2 胃肠消化后汞的形态及健康风险评价
    6.4 小结
第7章 辅食降低砷和汞生物可给性的研究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样品采集及处理
        7.2.2 辅食对砷和汞溶解性的影响
        7.2.3 辅食对砷和汞的生物可给性的影响
    7.3 结果与讨论
        7.3.1 辅食对砷的溶解性和食品中砷的生物可给性的影响
        7.3.2 辅食对汞的溶解性和食品中汞的生物可给性的影响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10)硒对土壤和萝卜中砷含量的调控及对砷生物可利用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
        1.2.1 土壤及蔬菜砷污染现状
        1.2.2 硒对砷的拮抗机制
        1.2.3 硒和砷对土壤和植物中酶和微生物的影响
        1.2.4 砷的形态分析方法
        1.2.5 生物可利用度评价方法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7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土壤
        2.1.1 盆栽试验
        2.1.2 样品收获及前处理
    2.2 仪器与试剂材料
    2.3 测定方法
        2.3.1 土壤和萝卜中的砷总量测定
        2.3.2 土壤中的砷形态分析测定
        2.3.3 萝卜样品的砷形态分析
        2.3.4 体外模拟消化方法
        2.3.5 土壤和萝卜中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2.4 统计与制图
第3章 萝卜和土壤中的生理生化指标和微生物对不同外源硒的响应特征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萝卜的生物量特征
        3.3.2 萝卜中生化指标含量及酶的活性特征
        3.3.3 土壤酶的活性特征
        3.3.4 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3.3.5 相关性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不同外源硒对土壤中砷总量及形态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外源硒对土壤中砷总量的影响
        4.3.2 不同外源硒对土壤中砷形态的影响
        4.3.3 相关性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不同外源硒对萝卜中砷含量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外源硒对萝卜中砷总量的影响
        5.3.2 不同外源硒对萝卜中砷形态分布的影响
        5.3.3 砷的迁移系数
        5.3.4 相关性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不同外源硒对萝卜砷的生物可利用度的影响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胃相中砷含量及其形态分布特征
        6.3.2 小肠相中砷含量及其形态分布特征
        6.3.3 砷的生物可利用度
        6.3.4 相关性分析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食品中无机砷和有机砷的分离和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市售黑木耳中砷形态组分含量分析及其风险评估[D]. 木林. 西南大学, 2021(01)
  • [2]糙米砷元素的分布规律及加工变化研究[D]. 张帆.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3]南极磷虾中砷形态分析及其安全性评价[D]. 刘淑晗.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4]饲料中砷的分析技术研究进展[J]. 田静,贾铮,李兰,刘晓露,徐思远,樊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09)
  • [5]浙江沿海海产品中砷形态分布及含量的调查研究[D]. 李子孟.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6]海产品中砷形态分析研究进展[J]. 陈晓红,李晓晓,金米聪. 卫生研究, 2020(01)
  • [7]洛克沙胂的厌氧生物转化及其降解产物的原位固定研究[D]. 唐睿.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8]HPLC-ICP-MS分析食品中砷形态的研究进展[J]. 习淦,李洋,陈岚,魏月,马晶军. 食品工业科技, 2019(20)
  • [9]砷和汞生物可给性及形态变化研究 ——以食品为例[D]. 廖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9(07)
  • [10]硒对土壤和萝卜中砷含量的调控及对砷生物可利用度的影响[D]. 胡良. 南昌大学, 2019(01)

标签:;  ;  ;  ;  

食品中无机砷和有机砷的分离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