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异黄酮对成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其受体Ⅰ、Ⅱ的影响

大豆异黄酮对成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其受体Ⅰ、Ⅱ的影响

一、大豆异黄酮对成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其受体Ⅰ、Ⅱ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谭张奎[1](2021)在《基于肠物理屏障与骨免疫探讨补肾化痰方防治去卵巢大鼠骨丢失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采用补肾化痰方干预去卵巢大鼠,观测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变化,血清及骨组织中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表达,以及该方对IL-6/JAK2/STAT3和IL-2/JAK1/STAT5信号通路、CD4+T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平衡的影响,探讨补肾化痰方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6月龄雌性SD大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Ovariectomized,OVX)、戊酸雌二醇组(Estradiol valerate,EV)、补肾化痰方低剂量组(OVX+BL,BL)、补肾化痰方中剂量组(OVX+BM,BM)、补肾化痰方高剂量组(OVX+BH,BH)。除Sham组外,其他组均采用手术切除卵巢,制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术后1周灌胃给药,OVX组和Sham组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1次/d,灌胃12周后取材。实验一:运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观察骨组织的病理形态;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检测大鼠骨量及骨微结构,观察骨量及骨小梁的变化。实验二:运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IL-2、IL-10、IL-17含量;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法检测肠道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ZO-1 m RNA及蛋白表达。实验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血清中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含量,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骨组织中IL-6、IL-6R、JAK2、STAT3 m 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骨组织中IL-6、IL-6R、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实验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L-2、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含量,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骨组织中IL-2、IL-2RA、IL-2RB、JAK1、STAT5 m 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骨组织中IL-2、IL-2RA、IL-2RB、JAK1、P-JAK1、STAT5、P-STAT5蛋白表达。实验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叉头框蛋白p3(Forkhead Box,Foxp3)、维甲酸相关核孤受体γt(Retinoic ac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γt,RORγt)、IL-10、IL-17含量,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骨组织中Foxp3、RORγt、IL-10、IL-17 m 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骨组织中Foxp3、RORγt、IL-10、IL-17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骨组织中Th17,Treg细胞数量及Th17/Treg比值。结果实验一:苏木精-伊红染发现,Sham组股骨组织结构完整,骨小梁丰富,脂肪细胞少。OVX组股骨组织骨微结构破坏,髓腔内出现大量空泡状脂肪细胞。EV组髓腔脂肪细胞数量减少,网状结构略微修复,结构仍不完整。BL、BM、BH组骨小梁形态结构较OVX组明显改善。破骨与成骨细胞计数:与sham组比较,OVX组破骨细胞(Osteoclast,OC)数量显着增多(P<0.01),成骨细胞(Osteoblast,OB)数量无统计学意义;与OVX组比较,EV、BM、BH组OC数量显着减少(P<0.01或P<0.05),B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B数量显着增多(P<0.01或P<0.05),EV、B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微结构:与Sham组相比,OVX组中骨组织骨微结构参数BMD、TMD、BMC、TMC、BV/TV、Tb.N、Tb.Th降低(P<0.01),Conn.D.、Tb.Sp升高(P<0.01);与OVX组相比,EV、BL、BM、BH组中BMD、TMD、BMC、TMC、BV/TV、Tb.N、Tb.Th升高(P<0.05,P<0.01),Conn.D.、Tb.Sp降低(P<0.01,P<0.05)。三维重建中sham组大鼠骨组织骨小梁结构较均匀,排列整齐,连接呈网状,形态较完整;OVX组骨小梁结构明显变细、断裂、变薄,且骨皮质变薄,形态结构性差,骨质疏松样改变典型。实验二:苏木精-伊红染发现,Sham组结肠黏膜结构较完整,未见上皮细胞明显变性坏死或脱落,肠腺排列较为密集,固有层内杯状细胞丰富,形态及数量正常,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与Sham组相比,OVX组结肠黏膜完整性受到破坏,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或脱落,固有层内部肠腺腺腔扩张,可见炎性细胞浸润黏膜肌层。与OVX组相比,EV、BM、BH组结肠黏膜各层次结构较为清晰,肠腺排列较规则,炎症细胞浸润减少,杯状细胞数量增加,形态改善。BL组结构改善不明显。与Sham组比较,OVX组IL-6、IL-17浓度显着升高,IL-2、IL-10浓度显着降低(P<0.01)。与OVX组比较,EV、BM、BH组IL-6、IL-17浓度显着降低(P<0.01),IL-2、IL-10浓度显着升高(P<0.01或P<0.05);BL组IL-6浓度降低(P<0.05),IL-17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2浓度升高(P<0.05),IL-10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R及WB:与Sham组比较,OVX组Occludin、Claudin-1、ZO-1 m RNA及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与OVX组比较,BH组Occludin、Claudin-1、ZO-1 m RNA表达升高(P<0.01,P<0.05),EV组ZO-1 m RNA表达升高(P<0.05),BM组Claudin-1、ZO-1 m RNA表达升高(P<0.05),EV、BM、BH组Occludin、Claudin-1、ZO-1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1,P<0.05),BL组各项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实验三:与Sham比较,OVX组大鼠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显着升高(P<0.01);骨组织中IL-6、IL-6R、JAK2、STAT3 m RNA表达显着增加(P<0.01),IL-6、IL-6R、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1)。与OVX组比较,各干预组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显着降低(P<0.01);骨组织中IL-6、IL-6R、JAK2、STAT3m 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IL-6、IL-6R、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降低(P<0.01或P<0.05)。与BL组比较,BH组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显着降低(P<0.01)。骨组织中IL-6、IL-6R、JAK2、STAT3 m 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IL-6、IL-6R、P-JAK2、P-STAT3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实验四:与Sham比较,OVX组大鼠血清中IL-2、TGF-β1含量显着降低(P<0.01);骨组织中IL-2、IL-2RA IL-2RB m RNA及蛋白表达显着降低,JAK1、STAT5 m 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JAK1、P-JAK1、P-STAT5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1);与OVX组比较,各干预组血清中IL-2、TGF-β1含量显着升高(P<0.01),EV、BM、BH组骨组织中IL-2、IL-2RA、IL-2RB m RNA表达显着升高,JAK1、STAT5m 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P<0.05),BL组中仅IL-2RA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EV、BL、BM、BH组骨组织中IL-2、IL-2RA、IL-2RB蛋白表达升高(P<0.01,P<0.05),P-JAK1、P-STAT5蛋白表达降低(P<0.01,P<0.05)。JAK1、STAT5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BL组比较,BH组血清中IL-2、TGF-β1含量显着升高(P<0.01)。BH组骨组织中IL-2、IL-2RB m RNA表达显着升高,JAK1、STAT5 m 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P<0.05)。IL-2、IL-2RA、IL-2RB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JAK1、P-STAT5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P<0.05)。实验五:与Sham组比较,OVX组血清中Foxp3、IL-10浓度显着降低,骨组织中Foxp3、IL-10 m RNA及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RORγt、IL-17m RNA及蛋白显着升高(P<0.01);与OVX组比较,各干预组血清中Foxp3、IL-10浓度显着升高(P<0.01),RORγt、IL-17浓度显着降低(P<0.01,P<0.05)。EV、BM、BH组骨组织中Foxp3、IL-10m RNA显着升高(P<0.01,P<0.05),B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V、BL、BM、BH组骨组织RORγt、IL-17m RNA显着降低(P<0.01,P<0.05)。EV、BM、BH组骨组织Foxp3、IL-10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1,P<0.05),BL组Foxp3蛋白表达升高(P<0.05),IL-10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V、BM、BH组骨组织RORγt、IL-17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P<0.05)。BL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式分析:与Sham组比较,OVX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数量显着降低(P<0.01),CD4+IL-17A(Th17)细胞数量显着升高(P<0.05),Th17/Treg比值显着升高(P<0.01)。与OVX组比较,EV、BL、BM、BH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数量显着升高(P<0.01),CD4+IL-17A(Th17)细胞数量在EV、BM、BH组显着降低(P<0.01,P<0.05),在B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h17/Treg比值显着降低(P<0.01)。结论补肾化痰方可能通过修复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改变骨免疫环境,调节Th17/Treg平衡,双向调节骨形成与骨吸收,起到防治PMOP的作用。

盖卓[2](2021)在《有氧运动联合黄精多糖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及OPG/RANKL/RANK系统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绝经后骨质疏松主要是由于雌激素缺乏和日常活动减少导致骨合成代谢减弱,进而引发骨量减少。研究证实,运动训练产生的应力负荷可以通过不依赖雌激素的方式提高骨强度,而某些中药活性成分能发挥类似雌激素的功效,故未来更加有效且安全的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策略倾向于体育运动配合中药活性成分。本研究选择有氧运动联合黄精多糖干预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探究相比于有氧运动或黄精多糖两个单一因素,联合因素干预对骨质疏松是否具有加性作用,以及对骨代谢调节轴OPG/RANKL/RANK系统的影响,进而尝试了解联合因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细胞机制。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40只6月龄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进行双侧卵巢切除手术,Sham组切除卵巢旁等体积脂肪。造模成功后再将实验组随机分为去卵巢组(OVX组)、运动组(E组)、黄精多糖组(PP组)和运动联合黄精多糖组(EPP组)。E组和EPP组大鼠进行坡度0°,15m/min,1h/d,每周6d的跑台训练。PP组和EPP组大鼠按每天400mg/kg黄精多糖灌胃,6d/w。OVX组、E组、Sham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6d/w。连续干预8周后,取各组大鼠血清和股骨。使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股骨组织形态学结构,双能X射线检测大鼠股骨骨密度,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E2、BGP、B-ALP、TRAP以及β-CTX水平,使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种大鼠股骨组织OPG、RANKL、RANK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研究结果:1、大鼠股骨组织形态学结果:与Sham组相比,OVX组可见骨髓腔明显扩大,较多骨小梁减少,局部排列明显稀疏。与OVX组相比,E组、PP组和EPP组的骨髓腔扩大程度减轻,骨小梁数量相对增多、间距减小,排列疏松程度有改善。EPP组较E组和PP组改善效果更明显。2、大鼠股骨密度测定结果:与Sham组相比,OVX组骨密度显着降低(P<0.01)。与OVX组相比,E组(P<0.01)、PP组(P<0.05)和EPP组(P<0.01)骨密度有显着提高。E组与PP组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与E组和PP组相比,EPP组大鼠骨密度明显提高(P<0.05)。3、大鼠血清检测指标结果:跑台运动显着提高去卵巢大鼠血清E2水平(P<0.01),降低BGP、TRAP水平(P<0.05)和β-CTX(P<0.01)水平。黄精多糖明显提高去卵巢大鼠血清E2和B-ALP水平(P<0.01),明显降低BGP、TRAP水平(P<0.01)和β-CTX水平(P<0.05)。相比于E组,PP组对BGP和TRAP水平降低更明显(P<0.01),对E2和B-ALP含量更显着升高(P<0.01)。二者联合干预极显着提高去卵巢大鼠血清E2、B-ALP水平(P<0.01),降低BGP、TRAP和β-CTX水平(P<0.01)。联合干预对每项血清指标的作用都要优于单独运动(P<0.01),对TRAP(P<0.05)和β-CTX水平(P<0.01)的影响优于单独黄精多糖。4、大鼠股骨OPG、RANKL和RANK表达结果:跑台运动促进去卵巢大鼠股骨OPG mRNA含量(P<0.05),显着抑制RANKL和RANK的表达(P<0.01)。黄精多糖明显促进去卵巢大鼠股骨OPG的表达(P<0.05),并对RANKL和RANK的表达明显抑制(P<0.01)。联合干预极显着促进去卵巢大鼠OPG的表达(P<0.01),抑制RANKL和RANK的表达(P<0.01)。二者联合作用对OPG和RANK的表达、对RANKL mRNA水平的作用效果优于单独运动(P<0.01),对OPG和RANKL表达(P<0.01)、RANK蛋白含量(P<0.05)的作用效果优于单独黄精多糖。研究结论:1、有氧运动联合黄精多糖能显着改善骨小梁数量和疏松程度,提高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雌激素水平,改善骨代谢指标,提高OPG/RANKL比例,并且联合干预的效果均优于单一干预。2、联合干预效果更显着是通过对OPG/RANKL/RANK系统的叠加调控效应实现的。

田民杰[3](2019)在《高尿酸对骨碱性磷酸酶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患病率逐年增加,我国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HUA患病率在10%-20%。2010年-2015年期间江浙沪皖四地一项24家医院横断面研究发现江苏地区HUA检出率14.84%。此外长期接受放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常伴随HUA,尿酸(Uric acid,UA)升高原因可能和治疗引起的肾功能不全相关。骨转移为骨外恶性肿瘤转移至骨组织,多发生在癌症的中晚期。随着治疗方法不断发展,肿瘤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而骨转移出现的机会也显着增加。骨转移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预防并避免不恰当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用于骨转移的检查包括:放射性核素骨扫描、X线、CT,但问题在于特异性较差。而血清学检测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监测便捷的优点,受到临床医生及科研工作者的广泛青睐。骨代谢相关的血清学标志物主要包括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抗酒石酸磷酸酶5b(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RACP 5b)等。2014年肺癌骨转移专家共识中专门提到反应成骨代谢水平的血清标记物BALP,及其在诊断和检测骨转移进展的应用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临床标本的日常检测中发现HUA患者BALP检测浓度往往被低估。相类似问题曾经出现在血清标志物TRACP 5b受高尿酸干扰的研究中。TRACP 5b是一种监测骨吸收代谢的血清标志物,在高尿酸条件下TRACP 5b检测结果会假性降低,但高尿酸影响BALP检测尚无报道,本研究试图探讨临床发现的实际问题及相关机制。方法样本收集来源于本院2014年8月到2016年2月就诊的患者血液,排除标准为癌症、肝炎、肾功能不全和炎症性疾病,比较HUA组和健康对照组BALP的检测结果。采用UA体外干扰实验:检测不同稀释度UA标准品添加条件下BALP实测浓度,观察体外UA浓度对于BALP检测结果的影响。观察高尿酸患者血液透析前后UA和BALP浓度的变化。运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人类骨肉瘤细胞系(Saos-2)和人胚肾293细胞系(HEK293),通过胰酶消化收获,每周传代培养两次。Saos-2在不同浓度UA培养液中孵育,分别检测BALP的m RNA相对表达水平和蛋白质相对表达水平。构建BALP重组质粒:使用Olige 7.0软件设计正向和反向引物,PCR技术采用Prime STAR?HSDNA Polymerase扩增BALP片段,片段位于相对转录起始位点(Transcriptional start site,TSS)-473bp至+154bp处,经Kpn I和Bgl II消化酶切,重组到无启动子载体p GL3-Basic上,再将重组质粒测序验证阳性克隆。接着利用重组质粒瞬时转染HEK293细胞。最后,应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实验验证高尿酸对BALP启动子区域活性的影响。结果1)HUA组BALP水平比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且和性别无关。2)体外不同UA浓度条件下,BALP的实际检测结果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高尿酸患者血透后相比较血透前:UA浓度下降,BALP浓度同时上升。4)高尿酸可抑制Saos-2细胞BALP基因m 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5)BALP启动子活性受到高尿酸抑制。结论HUA患者体内UA水平和BALP水平存在负相关。高尿酸抑制BALP表达,可能机制是通过抑制BALP启动子活性影响其转录和表达。

赵旭[4](2019)在《续筋接骨片对骨折大鼠TGF-β超家族信号通路调控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续筋接骨片对骨折大鼠促成骨作用,以及对骨痂组织中BMP-2/Smad通路与TGF-β/SMAD通路活化的影响,探讨续筋接骨片通过调控TGF-β超家族发挥促成骨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50只SD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空白组、模型对照组、仙灵骨葆组、续筋接骨片高剂量组、续筋接骨片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手术的方法(假手术组大鼠实施手术,但不造成骨折)对模型对照组、续筋接骨片高剂量组、续筋接骨片低剂量组、仙灵骨葆组大鼠进行骨折模型复制。术后第5天开始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每日一次,连续三周。末次给药后1小时,所有组别采集全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Ca、P、ALP、BGP含量。剥离骨干上附着的骨痂组织,用于western-blot法检测骨痂组织中SMAD1/5、SMAD6的表达。剩余股骨组织浸泡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常温固定,用于股骨组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骨痂组织中TGF-β、BMP-2的表达。结果:1.各组大鼠血清中Ca、P含量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血清中钙磷含量均显着降低,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续筋接骨片高剂量组和仙灵骨葆组血清钙磷含量均显着升高,而续筋接骨片低剂量组血磷含量也显着升高,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与续筋接骨片高剂量组比较,续筋接骨片低剂量组血清钙磷含量显着降低,而仙灵骨葆组血清磷含量也显着降低,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2.各组大鼠血清中ALP、BGP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血清中ALP、BGP含量显着降低,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大鼠血清中ALP、BGP含量显着升高,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与续筋接骨片高剂量组比较,续筋接骨片低剂量组血清ALP、BGP含量及仙灵骨葆组大鼠血清BGP含量均显着降低,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与续筋接骨片低剂量组比较,仙灵骨葆组大鼠血清BGP含量显着升高,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大鼠股骨组织病理切片镜下显示:假手术组大鼠股骨镜下可见骨组织结构清晰,骨板结构正常,未见异常改变。模型对照组大鼠骨组织破损,骨板不完整,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成骨细胞较多,偶见破骨细胞。续筋接骨片高、低剂量组及仙灵骨葆组大鼠病理改变明显轻于模型对照组,炎性细胞显着减少,可见大量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4.各组大鼠骨痂组织中SMAD1/5、SMAD6表达水平检测结果显示:SMAD1/5蛋白发光后分别在120 kDa和58 kDa处出现条带。SMAD6蛋白在54 kDa处出现条带。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骨痂组织中SMAD1/5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而SMAD6蛋白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大鼠骨痂组织中SMAD1/5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而SMAD6蛋白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续筋接骨片高剂量组比较,续筋接骨片低剂量组和仙灵骨葆组大鼠骨痂组织中SMAD1/5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而SMAD6蛋白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续筋接骨片低剂量组比较,仙灵骨葆组大鼠骨痂组织中SMAD1/5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而SMAD6蛋白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续筋接骨片对骨折大鼠具有较好的促愈合作用,能够明显升高骨折大鼠血清中钙、磷、碱性磷酸酶及骨钙素含量。减轻骨折大鼠骨痂组织中炎症浸润状态,增加成骨细胞等。2.续筋接骨片对骨折大鼠的促进骨形成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TGF-β/Smad、BMP/Smad信号通路的活化而实现的。其核心机制可能是续筋接骨片对TGF-β超家族具有调控作用

满相吉[5](2019)在《熊果苷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骨质疏松症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势必将逐年增高,如何有效地防治骨质疏松症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骨质疏松的发生与骨形成和骨吸收之间平衡的紊乱密切相关,目前临床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多集中于抑制骨吸收方面,促进骨形成的药物相对较少。大多数抑制骨吸收药物在使用后能够减少骨质流失,但是不能恢复已经丢失的骨量和恶化的骨骼微结构,而且长期服用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因而,需要积极研发促进骨形成药物,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新选择。从中草药和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活性物质具有经济、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且可长期服用的独特优势,已成为开发新药的有效来源。熊果苷是从熊果叶和其他各种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物质,具有美白、抗炎和抗氧化应激等多种生物活性。然而,熊果苷对成骨细胞的作用迄今为止还没有相关报道。本研究旨在研究熊果苷在体外对MC3T3-E1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1、本研究选择小鼠MC3T3-E1成骨前体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利用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凋亡检测评估熊果苷对MC3T3-E1细胞凋亡的作用;2、选取适宜的浓度通过CCK-8实验和EdU标记测定实验评估熊果苷对MC3T3-E1细胞增殖的影响;3、流式细胞周期检测熊果苷对MC3T3-E1细胞周期的影响;4、碱性磷酸酶染色评价熊果苷对MC3T3-E1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熊果苷对MC3T3-E1细胞COL1A1,BGLAP,SP7,RUNX2和β-catenin在基因水平表达的影响;6、Western blotting测定熊果苷对MC3T3-E1细胞Runx2和β-catenin在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熊果苷增强骨形成的潜在分子机制,使用Wnt信号通路抑制剂DKK-1验证熊果苷对MC3T3-E1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1、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熊果苷浓度在100μM以下时,对MC3T3-E1细胞无明显的毒性作用;2、CCK-8实验和EdU标记测定实验结果显示:熊果苷可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3、细胞周期流式检测显示:熊果苷可以增加MC3T3-E1细胞S期细胞的比例,同时减少G1期细胞的比例;4、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显示:熊果苷提高MC3T3-E1细胞中碱性磷酸酶活性;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熊果苷上调MC3T3-E1细胞中COL1A1、BGLAP、SP7、RUNX2和β-catenin的mRNA表达水平。6、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熊果苷上调RUNX2和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DKK-1预处理可以抑制熊果苷引起RUNX2蛋白水平的升高。结论:1、熊果苷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但不影响成骨细胞的凋亡;2、熊果苷可以提升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促进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特异性基质蛋白和转录因子的表达;3、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了熊果苷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过程。

赵元,郑红霞,徐颖,林娜[6](2017)在《中药植物雌激素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雌激素是与人体内源性雌激素17-β-雌二醇结构相似的植物来源的化合物,通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而引起拟/抗雌激素作用。该文系统梳理了近年国内外已报道的植物雌激素相关文献,其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萜类、甾体类化合物等,具有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相关疾病、癌症及调节大脑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经典雌激素受体通路、表观遗传效应、激活5’-腺苷-磷酸激活蛋白激酶、抑制激酶、活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调节凋亡相关的蛋白、抑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等。植物雌激素按其功效主要分布在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清热药中,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经典名方主要为补益剂、理气药及和解剂等,该综述以期为科研人员和临床工作者进一步研究植物雌激素提供一定的参考。

宋双红[7](2017)在《骨碎补黄酮对实验性骨质疏松的防治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和空间科学实验的深入,航天员和科学家在太空的实验活动日益频繁,而长时间处于太空微重力环境,骨骼系统失去原在地球表面所受的外部力学刺激,导致机体骨代谢紊乱和功能障碍,出现负钙平衡和骨丢失现象,严重威胁宇航员的健康和飞行任务的顺利执行。因此研究失重性骨质疏松及其预防措施,已成为当前空间生物技术和航天医学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医药防治和骨质疏松临床症状相类似的骨病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我国在应用中草药进行航天药物防护的研究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浩瀚的中医药宝库有待航天医药工作者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骨碎补[Drynaria fortunei(Kunze ex Mett.)J.Sm.]为蕨类植物槲蕨的干燥根茎,是骨伤科常用中药,具有补肾强骨、续伤止痛之功效。本课题首先建立大鼠尾悬吊模拟失重性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及大鼠去卵巢模拟绝经后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然后采用骨碎补总黄酮(DRTF)及其主要成分柚皮苷(naringin)和新北美圣草苷(neoeriocitrin),观察其对失重性骨丢失和绝经后骨丢失的防治效果,并进一步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其对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的成骨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本论文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与获得的结果如下:1.骨碎补总黄酮对大鼠失重性骨质疏松的功效首先建立后肢去负荷尾悬吊大鼠模型,然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基础对照组(baseline),正常对照组(control),尾悬吊模型组(HLU)及尾悬吊给予骨碎补总黄酮治疗组(HLU-RDTF),尾吊持续28 d后,收集大鼠血清和尿液,检测相关骨转化指标;收集大鼠骨骼样本,采用三点弯曲法对股骨力学性能进行分析;采用DEXA骨密度仪对骨矿密度(BMD)和骨矿含量(BMC)进行检测;通过Micro CT对股骨干骺端骨小梁微结构进行测定;通过RT-PCR方法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实验结果显示,HLU组大鼠股骨和胫骨BMD显着下降,股骨骨小梁微组织结构明显退化,股骨和胫骨力学性能降低,骨转换率显着增加。HLU-DRTF组股骨和胫骨BMD相对HLU组有升高趋势,股骨和胫骨力学指标有不同程度上升,骨转换率降低,大鼠股骨干骺端骨小梁微结构参数如BV/TV、Tb.Th和Tb.N显着提高,而Tb.Sp显着下降,说明骨组织微结构得到了改善;RT-PCR结果显示DRTF可能对骨形成和骨重建过程中OPG/RANKL/RANK信号通路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调控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DRTF对失重性骨丢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有进一步开发为防治失重性骨质疏松药物的潜力。2.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致大鼠骨质疏松的功效本实验以17-β-雌二醇(E2)作为阳性对照,通过大鼠卵巢切除术构建绝经后骨质疏松动物模型(OVX),分组并给予不同浓度DRTF连续灌胃治疗12 w,收集大鼠血清和尿液,检测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取大鼠骨组织分别检测骨密度、骨力学性能、股骨干骺端骨小梁微结构等,并研究DRTF对MC3T3-E1前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成熟的影响。动物水平研究结果显示,DRTF能阻止雌激素减少引起的大鼠体重增加、骨量减少和骨小梁微结构退化,增加OVX大鼠骨质,降低骨转化率并有效改善骨小梁微结构和骨力学性能,且对子宫和其他器官的无刺激的作用;细胞水平的结果显示,DRTF可以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并明显促进成骨细胞矿化结节的形成。机体所受力学刺激减少或雌激素水平降低均可使骨骼发生不利改变。文献报道尾悬吊模拟失重导致大鼠血清中E2水平均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本研究结果显示DRTF可有效防治雌激素分泌较少所致的骨质疏松,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效应,在对抗航天员在失重环境下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骨流失加剧方面,也具有开发和应用价值。3.骨碎补总黄酮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本实验以MC3T3-E1细胞为对象,研究DRTF含药血清对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过程的影响。首先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按150 mg/kg/d的计量给药,对照组喂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1 w后,将大鼠麻醉并制备含药血清。用含不同浓度(1.25%,2.5%和5%)DRTF的含药血清培养MC3T3-E1细胞,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分化和钙化结节形成情况。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DRTF含药血清培养MC3T3-E1细胞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的DRTF含药血清均可以显着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与对照组相比,相同时间内2.5%DRTF含药血清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他两组;2.5%DRTF含药血清组骨钙素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2.5%DRTF含药血清可以显着促进MC3T3-E1细胞矿化结节的产生。本研究结果也说明了DRTF以口服方式用药后所得代谢产物中含有促进骨形成的药效成分。4.柚皮苷和新北美圣草苷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本部分实验主要研究骨碎补主要成分naringin和neoeriocitrin对MC3T3-E1前成骨细胞的体外药效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用药48 h后,naringin在1×10-88 mol/L1×10-66 mol/L显着的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neoeriocitrin在1×10-99 mol/L1×10-66 mol/L显着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naringin在浓度为1×10-7 mol/L1×10-66 mol/L,neoeriocitrin在1×10-88 mol/L1×10-66 mol/L浓度可显着促进成骨细胞ALP活性,可见neoeriocitrin表现出更强的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活性。Naringin(1×10-7 mol/L)和neoeriocitrin(1×10-7 mol/L)作用于MC3T3-E1细胞,在成骨诱导第3 d,neoeriocitrin可显着提高OC的含量,第6 d后naringin和neoeriocitrin均可显着提高OC的分泌量,在第9 d和12 d,neoeriocitrin组OC的分泌量显着高于naringin组。Naringin(1×10-7 mol/L)和neoeriocitrin(1×10-7 mol/L)对诱导成骨分化的MC3T3-E1细胞连续处理12 d后,naringin和neoeriocitrin组矿化结节的数量显着高于对照组。Naringin和neoeriocitrin均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其中neoeriocitrin对骨形成表现出更强的促进作用。5.骨碎补总黄酮、柚皮苷和新北美圣草苷对成骨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MC3T3-E1细胞经不同浓度DRTF、naringin和neoeriocitrin和诱导性培养12 h后,提取总RNA并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MC3T3-E1细胞经以含62.5μg/mL DRTF、1×10-7 mol/L naringin和1×10-7 mol/L neoeriocitrin的诱导性培养液培养48 h后,提取总蛋白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OPG/RANKL/RANK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BMP信号通路和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主要结果如下:DRTF、naringin和neoeriocitrin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发现DRTF、naringin和neoeriocitrin对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均有显着上调作用,DRTF对c-myc蛋白的表达有上调作用,但没有显着差异。Naringin和neoeriocitrin对BMP信号通路BMP-2蛋白表达有显着上调作用,DRTF、naringin和neoeriocitrin三者均对Runx-2、Osterix有显着促进作用。DRTF,naringin和neoeriocitrin对ERK蛋白表达无明显作用,但DRTF对p-ERK有显着促进作用,naringin和neoeriocitrin对p-ERK有极显着促进作用。DRTF和naringin对P38无明显作用,但DRTF对p-P38有显着上调作用,naringin和neoeriocitrin对p-P38有极显着上调作用。推测DRTF主要通过naringin和neoeriocitrin对MAPK信号通路p-ERK及p-P38发挥作用。DRTF、naringin和neoeriocitrin对ER信号通路ERα和ERβ蛋白的表达均有上调作用,其中DRTF对ERα的表达有极显着促进作用。提示DRTF中多种活性成分可能通过协同作用表现出较强的拟雌激素效应,通过与ER作用,防止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量减少。OPG/RANK/RANKL信号通路的研究结果显示,DRTF、naringin和neoeriocitrin三者均可通过调节成骨细胞中OPG/RANKL的比值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成熟。Naringin和neoeriocitrin可显着上调OPG/RANK/RANKL信号通路OPG的表达,而DRTF不仅显着上调OPG的表达,还显着下调RANKL的表达。说明DRTF可能还存在其它活性成分对OPG/RANK/RANKL信号通路协同作用。综上,骨骼所受力学负荷和血清中雌激素水平是维持骨组织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DRTF具有较好的类雌激素效应,可以对抗力学负荷减少和雌激素降低所导致的骨质疏松,体外细胞实验证实DRTF通过多条信号转导途径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成熟以及抑制破骨细胞活化来调节骨形成和骨吸收,体现了中药在治疗骨质疏松时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也提示DRTF及主要单体具有开发为防治失重性骨丢失航天药物的潜力。

唐晓露[8](2014)在《1、罗格列酮对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2、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对ERE和CRE转录活性的调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退化,致使骨脆性以及骨折发生风险增加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骨骼疼痛和骨折。骨质疏松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健康问题,由骨质疏松引发骨折所致的残疾、畸形甚至死亡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OP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难题。导致OP发生的原因众多,根据病因可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OP主要是随年龄增长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变,以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为主要代表;继发性OP则多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因素诱发的。其中,近年来在糖尿病治疗中使用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导致的骨质疏松,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尽管OP的病因复杂,究其直接原因都是骨质代谢的失衡导致的。生理状态下,机体的骨质代谢由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共同维持着动态平衡,包括旧骨的吸收和新骨的形成。当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作用小于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就会表现为骨量减少,严重的骨量减少即导致OP。而作为骨形成的主要功能细胞,成骨细胞对维持骨代谢平衡和修复骨损伤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受到多种信号因子的调节。因此,本课题针对TZDs药物导致的继发性骨质疏松以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分两个部分着重研究了TZDs药物以及大豆异黄酮对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本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围绕TZDs所致的继发性骨质疏松。TZDs是针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开发合成的特异性配体。而PPARγ是PPARs的一个亚型,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是代谢性疾病(如II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的重要治疗靶标。临床研究显示,长期使用TZDs会增加患者骨折发生的风险。实验室研究发现,PPARγ的表达增加或者内源性PPARγ配体的增多都能显着抑制成骨细胞的功能,增强破细胞的活性,促进骨吸收。这些均提示PPARγ对骨代谢具有调节作用,但具体机制,目前并不清楚。成骨细胞来源于骨髓间充质,部分研究显示,RSG可抑制成骨细胞的早期分化,即骨髓间充质细胞分化为前成骨细胞(pre-osteoblasts),但对于分化晚期,即前成骨细胞向骨细胞的分化(如颅骨来源的成骨细胞),TZDs是否具有抑制作用,目前也还存在争议。同时,近年来发现,酪氨酸蛋白磷酸酶(Src-homology domain-2phosphatase1,SHP-1)对破骨细胞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可以通过抑制破骨细胞作用而减少骨量丢失,但其对成骨细胞有何作用,是否参与RSG诱导骨质疏松的作用,目前亦未见报道。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利用原代培养的小鼠颅骨成骨细胞作为分化晚期的成骨细胞模型,选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作为TZDs的代表性药物,主要进行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1.明确RSG对颅骨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极其机制。2.明确明确RSG对颅骨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本论文的第二个部分在成骨样细胞MG-63上进行。雌激素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显着。但同时又存在易诱发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潜在危险因素。近年来,植物雌激素作为一种天然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在骨质疏松的防治中日益受到关注。大豆异黄酮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大豆异黄酮(soybeanisoflavone),属植物黄酮类,主要来源于豆科蝶形花亚科植物,是一类具有广泛营养学价值,健康保护和治疗学意义的非固醇类物质。大豆异黄酮的结构与雌激素相似,能够与雌激素受体(ERs)结合,进而发挥转录调节的作用。ER分为α和β两种亚型,雌激素与ER结合后,除了通过经典的ERE途径调节基因转录外;也有大量的文献报道,雌激素还可以通过蛋白-蛋白间的相互作用,调节CRE介导的基因转录。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是否也能像雌激素一样,对ERE和CRE介导的基因转录都具有调节作用呢?有关这方面的报道,结论不一。因此,我们在MG63细胞上,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研究:1.比较大豆异黄酮与雌激素在雌激素经典作用途径中的作用异同,即两者对ERE报告基因的转录调节作用有何差别;2.比较大豆异黄酮与雌激素在雌激素非经典作用途径中的作用异同,即两者对CRE报告基因的转录调节作用有何差别。主要实验结果如下:一、罗格列酮对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调节作用(一) RSG抑制颅骨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1、在原代培养的小鼠颅骨细胞上,利用β-磷酸甘油和L-抗坏血酸共同诱导其成骨细胞的成熟,给予不同浓度的RSG(10-9~10-6M)连续处理10天。RSG能剂量依赖性的抑制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1型胶原蛋白(type1collagen,Col1)、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2,Runx2)、骨钙素(osteocalcin,OC)等成骨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2、在诱导条件培养基培养,并给予不同浓度的RSG(10-9~10-6M)连续处理21天,利用茜素红染色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观察RSG对骨钙结节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RSG能显着抑制钙结节的形成,抑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其抑制效应呈现剂量依赖性。3、 Wnt/β-catenin通路已知在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作为调节Wnt信号通道中最关键的事件之一,β-catenin在胞内的水平可受到GSK-3β的调节。当GSK3β被激活能促进β-catenin的降解,降低其在胞内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骨形成。为明确RSG抑制成骨细胞的分化是否是通过激活GSK3β实现的。我们选取GSK3β的特异性阻断剂SB216763(2*10-5M)与RSG(10-6M)共同处理成骨细胞。SB216763能完全逆转RSG抑制Col1,ALP,Runx2,OC等成骨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4、用SB216763(2*10-5M)与RSG(10-6M)共同处理成骨细胞21天,SB216763能完全逆转RSG对制钙结节形成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提示,RSG抑制成骨细胞的分化是通过激活GSK3β实现的。5、为进一步探讨RSG作用的受体机制,我们联合使用PPARγ特异性阻断剂GW9662(10-6M)与RSG(10-6M),分别观察成骨相关基因,骨钙形成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以明确RSG抑制成骨细胞的分化是否通过PPARγ。结果显示,GW9662只能部分逆转RSG对上述观察项目的抑制效应。进一步利用siRNA干扰技术,敲低细胞内的PPARγ,所得结果与使用GW9662的作用一致。以上结果提示RSG激活GSK3β的作用仅部分通过PPARγ实现。6、有文献报道,RSG在骨细胞上可以不依赖于PPARγ,而是通过膜受体GPR40发挥作用。为明确在成骨细胞上,RSG是否也存在同样的作用机制,我们使用GPR40的激动剂GW9508(10-5M)单独处理细胞,未观察到其对成骨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接着,又利用siRNA技术敲低细胞内的GPR40,再用RSG(10-6M)处理,分别观察成骨基因的表达,骨钙形成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等指标。结果显示,敲低GPR40后,也只能部分逆转RSG对上述指标的抑制作用。同时,我们还观察了RSG对PPARγ以及GPR40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给诱导条件时,细胞内PPARγ处于极低的水平,而GPR40水平较高。给予诱导条件后,PPARγ表达增多,而GPR40的表达显着降低。在RSG处理后,PPARγ和GPR40都剂量依赖的表达增多。提示GPR40在成骨诱导过程中维持低表达,RSG可促进GPR40表达,后者由此介导了部分RSG作用。7、我们还观察了诱导成骨细胞成熟过程中,SHP-1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发现随诱导时程的延长,SHP-1mRNA和蛋白表达呈现时间依赖性增加。给予不同浓度的SHP-1的特异性拮抗剂NSC87877处理。NSC87877对上述成骨基因mRNA的表达以及β-catenin的蛋白表达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进一步,利用siRNA技术敲低细胞内的SHP-1或是过表达无催化活性的SHP-1突变质粒,均能显着抑制成骨基因的表达。提示SHP-1具有促进成骨细胞成熟的作用。8、给予GSK3β特异性阻断剂SB216763与NSC87877共同作用,SB216763能逆转NSC87877抑制β-catenin蛋白表达的作用,提示,SHP-1促进成骨的作用是通过抑制GSK3β的激活实现的。9、给予RSG处理,成骨细胞中SHP-1的mRNA表达显着下降,提示RSG抑制成骨细胞中SHP-1的mRNA表达。(二) RSG抑制颅骨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1.在原代培养的小鼠颅骨细胞上,利用β-磷酸甘油和L-抗坏血酸共同诱导其成骨细胞的成熟,给予不同浓度的RSG(10-9~10-6M)连续处理5天。利用MTT法,观察到,RSG剂量依赖性的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2.给予GSK3β的特异性阻断剂SB216763(2*10-5M)与RSG(10-6M)共同处理成骨细胞。SB216763能完全逆转RSG对成骨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提示,RSG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也是通过激活GSK3β实现的。3.进一步探讨RSG抑制增殖作用的受体机制,联合使用PPARγ特异性阻断剂GW9662(10-6M)与RSG(10-6M),结果GW9662不能阻断RSG抑制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进一步利用siRNA干扰技术,敲低细胞内的PPARγ,RSG抑制增殖的效应仍然存在,提示RSG抑制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不依赖于PPARγ。4.为明确RSG是否通过GPR40来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我们利用siRNA技术,敲低细胞内GPR40,再用RSG处理细胞,结果发现,RSG抑制成骨细胞增值的作用被完全逆转了。这提示,RSG是通过GPR40发挥抑制成骨细胞增殖的效应。5.我们也观察了SHP-1在成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利用siRNA技术敲低细胞内的SHP-1,成骨细胞的增殖显着降低。提示SHP-1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二、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对ERE和CRE转录活性的调节(一)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对ERE转录活性的调节1、利用脂质体瞬时转染的方法,在MG63细胞上分别过表达ERα和ERβ,给与不同浓度的雌激素和植物雌激素(大豆甙元、染料木素、葛根素、山萘酚、槲皮素)处理,结果发现,在过表达ERα时,E2在10-10~10-8M,都能显着促进ERE报告基因的转录;大豆甙元和染料木素在高浓度(10-6M,10-7M)对ERE报告基因的转录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其他植物雌激素,除山萘酚在高浓度时(10-6M)有微弱的促进作用外,对报告基因的转录均没有调节作用。过表达ERβ后,除山萘酚和槲皮素的作用与过表达ERα的结果相同外,雌激素和其余的植物雌激素均对报告基因的转录有调节作用。E2从10-9~10-6M,都能显着促进ERE报告基因的转录;大豆甙元以及染料木素对ERE报告基因的转录促进作用均较过表达ERα时的效应显着。而葛根素(10-10~10-6M)对报告基因的转录呈现出非浓度依赖的抑制作用。2、进一步观察雌激素受体完全拮抗剂ICI182,780以及选择性雌激素受体拮抗剂4-OH-tamoxifen通过不同的ER亚型对ERE报告基因的转录调节作用。将ERα或ERβ与ERE报告基因共转染后,给与ICI182,780或4-OH-tamoxifen处理。ICI182,780仅在过表达ERβ时,对报告基因表现出剂量依赖性的转录抑制效应;4-OH-tamoxifen通过不同的ER亚型,对报告基因的转录调节作用也不同:过表达ERα时,呈现出剂量依赖性的转录促进作用;而过表达ERβ时,则表现出非剂量依赖性的转录抑制效应。3、将雌激素或植物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拮抗剂联合使用,观察在过表达不同的雌激素受体亚型后,雌激素或植物雌激素对报告基因的调节作用是否发生改变。结果发现,当过表达ERα时,给与ICI182,780或4-OH-Tam联合作用,雌激素的转录调节作用几乎被完全阻断,大豆甙元和染料木素对报告基因的转录调节作用被部分阻断,而山萘酚的转录调节作用则不受影响。过表达ERβ时,雌激素,大豆甙元,染料木素以及山萘酚对报告基因的转录调节作用几乎被完全阻断,葛根素对报告基因的转录调节作用则不受影响。由于葛根素表现出拟ERβ拮抗剂样作用,所以当葛根素与雌激素或其他植物雌激素联合使用时,雌激素,大豆甙元,染料木素和山萘酚对报告基因的转录调节作用都能被部分阻断。(二)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对CRE转录活性的调节1.由于雌激素还具有ERE非依赖的作用机制,我们前期的实验也证明,雌激素对CRE基因具有转录抑制作用。为明确大豆异黄酮是否也具有这样的作用,我们将CRE报告基因转染入MG63细胞中,分别给与不同浓度的雌激素,染料木素和大豆甙元处理。雌激素对CRE报告基因的转录有抑制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染料木素和大豆甙元都在高浓度时(10-6M),对CRE报告基因具有转录抑制作用。但均不能促进CREB的磷酸化。外源性给予CRE的激动剂8-Br-cAMP,能促进CRE报告基因的转录活性,而雌激素和染料木素能去除8-Br-cAMP对报告基因的促转录效应,大豆甙元则没有此作用。2.为进一步确定大豆甙元和染料木素在MG63细胞上,对CRE的转录调节作用是否和雌激素的作用相似,我们观察了他们对MG63细胞上的SGK1和IL-8的mRNA表达的影响。这两个基因的启动子区域都含有CRE-like的序列。结果发现,雌激素,染料木素对SGK1和IL8mRNA的表达都有抑制作用,而大豆甙元仅对IL8的mRNA表达有抑制作用。进一步用8-Br-cAMP诱导,使SGK1和IL8的mRNA的表达增加,再给予雌激素、染料木素和大豆甙元作用,结果也与未使用8-Br-cAMP诱导时的相一致。以上结果都提示大豆甙元和染料木素都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即可以通过调节启动子中含有CRE like的靶基因的转录活性,发挥调节基因转录的效应。并且染料木素和大豆甙元对于不同的基因,调节转录的机制可能也有所不同。3.为确定ERs的两类亚型在大豆异黄酮物质的上述转录调节作用中分别起何作用。我们将ERα和β分别与CRE报告基因共转染后,给予雌激素和大豆异黄酮作用,观察药物对报告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将ERα和CRE报告基因共转染后,雌激素和两种大豆异黄酮物质都能剂量依赖性的抑制CRE报告基因的转录活性。再分别给予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4-OH-tamoxifen,以及ERα特异性受体拮抗剂MPP作用。ICI182780和MPP本身通过ERα都能够促进CRE报告基因的转录活性,4-OH-tamoxifen通过ERα则没有转录调节作用;但是,三种药物分别与雌激素和大豆异黄酮共同作用时,都能够逆转雌激素和大豆异黄酮对CRE报告基因的转录抑制作用。将ERβ和CRE报告基因共转染后,雌激素对报告基因的转录抑制作用消失了,大豆甙元和染料木素仍然能够抑制CRE报告基因的转录活性,但是缺乏剂量依赖性。使用ICI182780,4-OH-tamoxifen,以及ERβ特异性受体拮抗剂THC作用后,三种药物通过ERβ对CRE报告基因的转录活性都没有影响;但与大豆甙元和染料木素联合使用后,都能够逆转大豆甙元和染料木素通过ERβ对报告基因的转录抑制作用。结论:1. RSG显着抑制颅骨来源的成骨细胞的分化,SHP-1对成骨细胞的分化具有促进作用。两者的作用都是通过改变GSK3β的活性实现的。RSG通过激活GSK3β,促进其磷酸化,进而抑制β-catenin的表达;SHP-1则通过抑制GSK3β的活化,来促进分化。RSG抑制成骨细胞中SHP-1的mRNA表达。RSG抑制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仅部分依赖于PPARγ;同时,GPR40在诱导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维持低表达,RSG可促进GPR40表达,后者由此介导了部分RSG作用。2. RSG能显着抑制颅骨来源的成骨细胞的增殖,SHP-1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这些作用也是通过激活GSK3β实现的。但RSG抑制增殖的效应不依赖于PPARγ的介导,而是通过膜受体GPR40发挥作用的。3.不同的植物雌激素通过结合ERs发挥的效应有差别。大豆甙元,染料木素在MG63细胞上表现出拟雌激素样效应,即雌激素、大豆甙元和染料木素都能促进ERE报告基因的转录活性,而抑制CRE报告基因的转录活性。4.在对CRE报告基因的转录调节中,不同的ER亚型所介导的转录调节效应有所不同。雌激素对CRE报告基因的转录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ERα介导的;而大豆甙元和染料木素通过ERα和ERβ都可以模拟雌激素对CRE基因的作用。

武斌,孟秋菊,谢春,黄谦,魏波,陈敏莹[9](2012)在《大豆苷元对人乳牙牙髓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大豆苷元对人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对体外培养的第3代SHED用浓度分别为0.1、1、10、100μM的大豆苷元培养基进行培养,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通过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放免法和TGF-β1 Elisa试剂盒检测大豆苷元对SHED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骨钙素(OCN)以及TGF-β1表达的影响.结果 0.1μM的大豆苷元能够显着促进SHED的增殖,而高浓度(100μM)的大豆苷元则对SHED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豆苷元剂量依赖性地促进了SHED ALP、OCN和TGF-β1的表达.结论大豆苷元对SHED的增殖和成骨分化具有促进作用,其促成骨分化机制可能与增加TGF-β1表达有关.

韩桂秋[10](2012)在《金雀异黄酮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和rBMSCs缺氧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金雀异黄酮具有抑制骨吸收和增加骨密度的作用。本论文主要研究缺氧条件下,10-6mol/L、10-5mol/L和10-4mol/L的金雀异黄酮对大鼠成骨细胞(ROB)和10-8mol/L、10-7mol/L和10-6mol/L的金雀异黄酮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缺氧损伤与成骨性分化的影响。缺氧处理36或48小时后,分析各组的细胞活力、细胞内ROS含量、LDH漏出率、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钙盐沉积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PCNA蛋白表达,钙化结节进行茜素红染色和von Kossa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蛋白印迹法分析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并用定量RT-PCR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HIF-1α)、抗凋亡基因Bcl-2和促凋亡基因Caspase-3以及成骨性分化基因Runx2、Osterix和BMP-2的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金雀异黄酮增强细胞活力和提高ALP活性,降低ROS含量和LDH漏出率,抑制凋亡和PCNA蛋白表达,促进基因HIF-1α、Bcl-2、Runx2、Osterix和BMP-2mRNA的表达并抑制基因Caspase-3mRNA的表达,并且还提高Ⅰ型胶原的表达和钙化结节的形成面积。所以,金雀异黄酮对大鼠成骨细胞和rBMSCs的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促进其成骨性分化。

二、大豆异黄酮对成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其受体Ⅰ、Ⅱ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豆异黄酮对成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其受体Ⅰ、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肠物理屏障与骨免疫探讨补肾化痰方防治去卵巢大鼠骨丢失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2 西医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3 补肾化痰方组成及药理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补肾化痰方对去卵巢大鼠骨量及骨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补肾化痰方对OVX大鼠肠道物理屏障功能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补肾化痰方对IL-6/JAK2/STAT3 通路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补肾化痰方对IL-2/JAK1/STAT5 通路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五 补肾化痰方对 Th17/Treg 平衡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点
    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综述 肠道微生物与骨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2)有氧运动联合黄精多糖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及OPG/RANKL/RANK系统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前言
    1.1 选题目的
    1.2 选题意义
    1.3 学术价值
    1.4 应用前景
2.文献综述
    2.1 绝经后骨质疏松概述
        2.1.1 绝经后骨质疏松概念
        2.1.2 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病机理
    2.2 运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影响
        2.2.1 运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干预机制
        2.2.2 运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干预手段
    2.3 中药活性成分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2.3.1 中药活性成分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机制
        2.3.2 中药活性成分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效果
    2.4 OPG/RANKL/RANK系统与绝经后骨质疏松
        2.4.1 RANKL
        2.4.2 RANK
        2.4.3 OPG
        2.4.4 OPG/RANKL/RANK系统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关系
3.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法
    3.2 实验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动物实验方法
        3.2.3 实验指标检测方法
        3.2.4 技术路线
    3.3 数理统计法
4.实验结果
    4.1 各组大鼠股骨HE染色结果
    4.2 各组大鼠股骨骨密度测定结果
    4.3 各组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4.3.1 大鼠血清雌二醇含量
        4.3.2 大鼠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
    4.4 各组大鼠股骨OPG、RANKL和 RANK的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
        4.4.1 大鼠股骨中OPG表达情况
        4.4.2 大鼠股骨中RANKL表达情况
        4.4.3 大鼠股骨中RANK表达情况
5.分析与讨论
    5.1 不同干预方案对去卵巢大鼠股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5.2 不同干预方案对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密度的影响
    5.3 不同干预方案对去卵巢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5.4 不同干预方案对去卵巢大鼠股骨OPG/RANKL/RANK轴的影响
    5.5 不足与展望
6.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3)高尿酸对骨碱性磷酸酶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高尿酸对骨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的影响
    1. 背景
    2. 材料
        2.1 实验对象
        2.2 主要试剂
        2.3 主要仪器
        2.4 主要溶液及试剂配制
    3. 方法
        3.1 BALP和UA浓度检测
        3.2 UA体外干扰实验
        3.3 血透部分滤除体内UA实验
        3.4 统计学分析
    4. 结果
        4.1 两组人群BALP和UA浓度的比较
        4.2 UA体外干扰实验
        4.3 UA体内部分滤除实验
    5. 讨论
    6. 结论
第二部分 高尿酸抑制骨碱性磷酸酶表达的分子机制
    1. 背景
    2. 材料
        2.1 质粒和细胞
        2.2 主要试剂
        2.3 主要仪器
    3. 方法
        3.1 细胞学干扰实验
        3.1.1 配置UA标准品
        3.1.2 不同UA浓度BALP的m RNA相对表达水平检测
        3.1.3 不同UA浓度BALP的蛋白质相对表达水平检测
        3.2 BALP启动子重组质粒构建
        3.3 BALP基因 5’侧翼序列的启动子活性初步鉴定
        3.3.1 质粒的转染
        3.3.2 双荧光素酶活性测定
        3.4 Trizol法抽提细胞的总RNA
        3.5 RNA的逆转录
        3.6 待测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
        3.7 统计学分析
    4. 结果
        4.1 高尿酸抑制BALP表达
        4.2 高尿酸抑制BALP启动子相对荧光素酶的活性
        4.2.1 BALP在基因组中的位置
        4.2.2 基因启动子重组报告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4.2.3 高尿酸对BALP启动子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
    5. 讨论
    6. 结论
小结
References
综述 骨转换相关标志物研究进展
    References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4)续筋接骨片对骨折大鼠TGF-β超家族信号通路调控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5)熊果苷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细胞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培养
        2.2.2 细胞复苏
        2.2.3 细胞传代
        2.2.4 细胞冻存
        2.2.5 CCK-8 实验
        2.2.6 EdU标记测定实验
        2.2.7 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流式分析
        2.2.8 碱性磷酸酶(ALP)染色
        2.2.9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2.2.10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
        2.2.11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熊果苷对MC3T3-E1 细胞凋亡的影响
    3.2 熊果苷对MC3T3-E1 细胞增殖的影响
    3.3 熊果苷对MC3T3-E1 细胞周期的影响
    3.4 熊果苷对MC3T3-E1 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3.5 熊果苷对MC3T3-E1 细胞成骨特异性标志物的影响
    3.6 熊果苷对MC3T3-E1 细胞RUNX2和β-catenin在蛋白水平的影响
    3.7 DKK-1 预处理后熊果苷对MC3T3-E1 细胞RUNX2 在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天然活性物质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中药植物雌激素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PE化学研究
    1.1 黄酮类
    1.2 香豆素类
    1.3 木脂素类
    1.4 萜类
    1.5 甾体类
    1.6 其他类
2 PE药效/药理作用研究
    2.1 PE的有益作用
        2.1.1 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
        2.1.2 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2.1.3 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2.1.4 对代谢性相关疾病的影响
        2.1.5 对癌症的影响
        2.1.6 对大脑功能的影响
        2.1.7 其他作用
    2.2 PE可能的副作用
3 PE的作用机制
    3.1 ER作用机制
    3.2 表观遗传效应
    3.3 激活5'-腺苷-磷酸激活蛋白激酶 (AMPK)
    3.4 激酶抑制剂
    3.5 活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PAR)
    3.6 调节凋亡相关的蛋白
    3.7 抑制核因子κB (NF-κB) 信号通路
    3.8 其他作用机制
4 PE与中药
    4.1 补虚药
    4.2 活血化瘀药
    4.3 清热药
    4.4 解表药
    4.5 利水渗湿药
    4.6 收涩药
    4.7 温里药
5 PE与经典名方
    5.1 补益剂
        5.1.1 左归丸 (ZGW)
        5.1.2 右归丸 (YGW)
        5.1.3 乌鸡白凤丸 (BFP)
        5.1.4 当归补血汤 (DBT)
        5.1.5 四物汤 (SWT)
        5.1.6 芍药甘草汤 (SKT)
        5.1.7 七宝美髯方 (QBMR)
        5.1.8 六味地黄丸
        5.1.9 青娥方 (QEF)
        5.1.1 0 二仙汤 (EXD) [131]
        5.1.1 1 二至丸 (EZW)
    5.2 理气药
    5.3 和解剂
    5.4 治风剂
    5.5 理血剂
6 结语

(7)骨碎补黄酮对实验性骨质疏松的防治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骨基础生物学
        1.1.1 骨骼的结构和组成
        1.1.2 骨组织的细胞组成
        1.1.3 骨的生物调控机制
    1.2 失重性骨丢失研究进展
        1.2.1 失重对骨骼系统的影响
        1.2.2 失重和模拟失重条件下骨质丢失研究
        1.2.3 失重性骨丢失防治措施
        1.2.4 地基环境模拟失重方法简介
    1.3 骨质疏松的生物学研究概况
        1.3.1 骨质疏松的定义、分类和危害
        1.3.2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概念及发病机制
        1.3.3 骨质疏松主要相关信号转导通路
    1.4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
        1.4.1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研究
        1.4.2 骨碎补防治骨质疏松研究概况
        1.4.3 骨碎补基源植物及主要化学成分
    1.5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1.5.1 本课题设计思路和研究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2 骨碎补总黄酮对失重性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
    2.1 材料和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动物分组及饲养
        2.2.2 尾悬吊动物模型制备
        2.2.3 大鼠各种标本采集及处理
        2.2.4 各项评价指标的检测方法
        2.2.5 统计学处理
    2.3 实验结果
        2.3.1 骨碎补总黄酮对尾悬吊大鼠体重的影响
        2.3.2 骨碎补总黄酮对尾悬吊大鼠股骨和胫骨BMD的影响
        2.3.3 骨碎补总黄酮对尾悬吊大鼠血清和尿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2.3.4 骨碎补总黄酮对尾悬吊大鼠股骨及胫骨力学性能的影响
        2.3.5 骨碎补总黄酮对尾悬吊大鼠股骨干骺端骨小梁微结构的影响
        2.3.6 骨碎补总黄酮对尾悬吊大鼠股骨矿化沉积率的影响
        2.3.7 骨碎补总黄酮对尾悬吊大鼠骨组织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2.4 讨论
3 骨碎补总黄酮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
    3.1 材料和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动物模型制备
        3.2.2 动物分组
        3.2.3 大鼠各标本采集和检测
        3.2.4 各项评价指标的检测方法
        3.2.5 骨碎补总黄酮对MC3T3-E1细胞活力、分化和矿化的影响
        3.2.6 统计学处理
    3.3 实验结果
        3.3.1 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体重的影响
        3.3.2 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子宫的影响
        3.3.3 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脏器指数及肝肾功能的影响
        3.3.4 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血清和尿液骨转换指标的影响
        3.3.5 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BMD和BMC的影响
        3.3.6 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股骨力学性能的影响
        3.3.7 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椎骨力学性能的影响
        3.3.8 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股骨干骺端骨小梁微结构的影响
        3.3.9 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股骨矿化沉积速率的影响
        3.3.10 骨碎补总黄酮对成骨细胞活力的影响
        3.3.11 骨碎补总黄酮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3.3.12 骨碎补总黄酮对成骨细胞矿化的影响
    3.4 讨论
4 骨碎补总黄酮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活力、分化和矿化的影响
    4.1 材料和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4.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4.2 实验方法
        4.2.1 动物饲养及含药血清制备
        4.2.2 MC3T3-E1细胞培养
        4.2.3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4.2.4 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4.2.5 骨钙素含量检测
        4.2.6 茜素红S染色检测细胞矿化
        4.2.7 统计学处理
    4.3 实验结果
        4.3.1 MC3T3-E1细胞形态观察
        4.3.2 骨碎补总黄酮含药血清对MC3T3-E1细胞活力的影响
        4.3.3 骨碎补总黄酮含药血清对MC3T3-E1细胞ALP活性的影响
        4.3.4 骨碎补总黄酮含药血清对MC3T3-E1细胞OC含量的影响
        4.3.5 骨碎补总黄酮含药血清对MC3T3-E1细胞矿化的影响
    4.4 讨论
5 骨碎补中柚皮苷和新北美圣草苷对成骨细胞活力、分化和矿化的影响
    5.1 材料和仪器
        5.1.1 实验材料
        5.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5.2 实验方法
        5.2.1 骨碎补总黄酮主要成分的分析鉴定
        5.2.2 MC3T3-E1细胞培养及诱导分化
        5.2.3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5.2.4 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5.2.5 骨钙素含量测定
        5.2.6 茜素红S染色检测细胞矿化
        5.2.7 统计学处理
    5.3 实验结果
        5.3.1 骨碎补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5.3.2 柚皮苷和新北美圣草苷对MC3T3-E1细胞活力的影响
        5.3.3 柚皮苷和新北美圣草苷对MC3T3-E1细胞ALP活性的影响
        5.3.4 柚皮苷和新北美圣草苷对MC3T3-E1细胞OC分泌的影响
        5.3.5 柚皮苷和新北美圣草苷对MC3T3-E1细胞矿化的影响
    5.4 讨论
6 骨碎补总黄酮、柚皮苷和新北美圣草苷对成骨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
    6.1 材料和仪器
        6.1.1 实验材料
        6.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6.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6.2 实验方法
        6.2.1 细胞培养及给药
        6.2.2 Real-TimePCR检测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
        6.2.3 Western-bloting检测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相关蛋白的表达
        6.2.4 统计学方法
    6.3 实验结果
        6.3.1 骨碎补总黄酮、柚皮苷和新北美圣草苷对Wnt/β-catenin通路的影响
        6.3.2 骨碎补总黄酮、柚皮苷和新北美圣草苷对BMP通路的影响
        6.3.3 骨碎补总黄酮、柚皮苷和新北美圣草苷对雌激素受体通路的影响
        6.3.4 骨碎补总黄酮、柚皮苷和新北美圣草苷对OPG/RANK/RANKL的影响
    6.4 讨论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论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8)1、罗格列酮对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2、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对ERE和CRE转录活性的调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罗格列酮对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前言
    材料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对 ERE 和 CRE 转录活性的调节
    前言
    材料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
致谢

(10)金雀异黄酮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和rBMSCs缺氧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中文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1. 骨系细胞的组成和骨组织的血供特点
        1.1 骨系细胞的组成
        1.2 骨组织的血供特点
    2. 缺氧对骨系细胞的影响
        2.1 缺氧对 BMSCs 的影响
        2.2 缺氧对成骨细胞的影响
        2.3 缺氧对骨细胞的影响
        2.4 缺氧对破骨细胞的影响
        2.5 缺氧影响骨系细胞的机理
    3. 金雀异黄酮的生物学作用
        3.1 金雀异黄酮雌激素样作用
        3.2 金雀异黄酮抗氧化作用
        3.3 金雀异黄酮抗肿瘤作用
    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 大鼠成骨细胞体外培养与鉴定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1.5 大鼠成骨细胞(ROB)的培养与传代
        1.6 ROB 传代
        1.7 大鼠成骨细胞的鉴定
    2 结果
        2.1 形态学观察
        2.2 ALP 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2.3 钙化结节的von Kossa染色结果
        2.4 钙化结节染色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金雀异黄酮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抗缺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成骨细胞的体外培养
        1.3 实验分组
        1.4 细胞活力分析
        1.5 细胞结构与状态分析
        1.6 PCNA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1.7 iNOS 活性测定
        1.8 利用荧光探针测定细胞内 ROS 含量
        1.9 成骨细胞分化分析
        1.10 成骨细胞矿化能力分析
        1.11 RT-PCR 分析基因 mRNA 表达
        1.12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对缺氧成骨细胞活力的影响
        2.2 对 LDH 漏出率的影响
        2.3 对细胞凋亡率影响
        2.4 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2.5 对 PCNA 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3 讨论
第四部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rBMSCs 的分离培养
        1.5 rBMSCs 的传代
        1.6 rBMSCs 形态和成骨性分化观察
    2 结果
    3 讨论
第五部分 金雀异黄酮对体外培养缺氧 rBMSCs 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rBMSCs 的分离培养和传代
        1.5 实验分组
        1.6 细胞活力分析
        1.7 向成骨分化能力分析
        1.8 矿化能力分析
        1.9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对 rBMSCs 细胞活力的影响
        2.2 对ALP活性的影响
        2.3 对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2.4 对成骨分化相关基因 Runx2 和 BMP-2 mRNA 表达水平的影响
        2.5 对细胞基质钙盐沉积量的影响
        2.6 western blotting 检测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
        2.7 对钙化结节形成面积的影响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大豆异黄酮对成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其受体Ⅰ、Ⅱ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肠物理屏障与骨免疫探讨补肾化痰方防治去卵巢大鼠骨丢失的实验研究[D]. 谭张奎.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有氧运动联合黄精多糖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及OPG/RANKL/RANK系统影响的研究[D]. 盖卓.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1(08)
  • [3]高尿酸对骨碱性磷酸酶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 田民杰. 南京医科大学, 2019(04)
  • [4]续筋接骨片对骨折大鼠TGF-β超家族信号通路调控作用的实验研究[D]. 赵旭.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熊果苷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研究[D]. 满相吉. 中国医科大学, 2019
  • [6]中药植物雌激素的研究进展[J]. 赵元,郑红霞,徐颖,林娜. 中国中药杂志, 2017(18)
  • [7]骨碎补黄酮对实验性骨质疏松的防治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D]. 宋双红. 西北工业大学, 2017(01)
  • [8]1、罗格列酮对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2、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对ERE和CRE转录活性的调节[D]. 唐晓露. 第二军医大学, 2014(04)
  • [9]大豆苷元对人乳牙牙髓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J]. 武斌,孟秋菊,谢春,黄谦,魏波,陈敏莹.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2(09)
  • [10]金雀异黄酮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和rBMSCs缺氧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 韩桂秋. 兰州理工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大豆异黄酮对成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其受体Ⅰ、Ⅱ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