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预防医学信息的组织与利用

网络中预防医学信息的组织与利用

一、网络中预防医学信息的组织和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董志隆[1](2021)在《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艾滋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及传播网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性传播已经成为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主要传播途径,且异性性传播的比例逐年提升。异性性传播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非婚异性性传播,包括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和商业异性性传播两大类。2015年以来,经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以下简称PLWHA)的病例报告数日益增多,提示我国艾滋病流行正逐渐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这给我国艾滋病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但目前国内外关于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流行情况、变化趋势、病原学及分子传播网络等特征鲜有报道。了解我国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艾滋病的流行现况和发展规律有助于艾滋病的有效防控。因此,本课题结合了流行病学、病原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的分析方法,从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的角度综合分析我国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流行特征。研究目的:从流行病学、病原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等多个维度对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流行特点、病原学特征、分子传播网络、与高危人群的关联情况等进行探索,以丰富对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流行特征的认知,为我国艾滋病防控策略的完善和创新提供依据。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第一部分基于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the Chinese HIV/AIDS Comprehensive Respon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CRIMS)中2015到2018年的52万多例新报告PLWHA的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了我国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在全国范围内的流行特征。研究采用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比较分析了非婚非商与商业异性性传播PLWHA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空间分布情况。同时,还对有非婚非商异性性接触史的PLWHA的多接触史情况进行了分析。本研究的第二部分对2017到2019年浙江省九个区县内新报告的328例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进行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同时成功获取了 198例(60.37%)调查对象的HIV基因序列信息,对调查对象的性伴类型和性行为特征、分子亚型与分子传播网络等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本研究的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的分析基础上,运用分子传播网络分析方法,对2017到2019年浙江省嘉兴市的803例(74.42%)不同传播途径PLWHA的亚型和分子传播网络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且,探索了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与其他途径传播PLWHA在分子传播网络中的关联性。结果: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发现:在异性性传播PLWHA中,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比例从46.33%(2015)上升到49.02%(2018),男性更多报告为经商业异性性传播,而女性则更多报告为经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在65岁以上人群中,商业异性性传播PLWHA的病例报告数有显着增长,而年轻人则相对更多报告为经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非婚非商和商业异性性传播PLWHA在全国范围的热点分布区域有大部分重叠。在报告有多接触史的PLWHA中,同时报告有非婚非商和商业异性性接触史的PLWHA占比最高(53.48%),提示这两类PLWHA的跨途径传播可能最多,其次是同时报告有非婚非商异性和男男性接触史的PLWHA(24.98%)。病原学分析和现场流调结果发现: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存在不同的性伴类型和性行为特征,仅有临时性伴、仅有固定性伴和两类性伴都有者分别占比为35.98%、53.35%和10.67%。而且,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常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非常低。男性与临时性伴和固定性伴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8.33%和2.48%,女性与临时性伴和固定性伴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4.44%和0%。安全套使用率低可能是导致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报告数逐年上升的重要原因。此次研究发现在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中流行的HIV共有16种亚型,这提示该人群的HIV传播流行情况复杂,可能与高风险人群的跨途径传播有关。在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分子传播网络中,CRF01_AE和CRF07_BC亚型的成簇最多,但是整体成簇率低,且均为零散成簇,提示该人群的传播网络分布零散,内部传播关联度不高,可能与高风险人群有密切的传播关系。分子传播网络分析发现:嘉兴市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与其他传播途径PLWHA都以CRF01_AE和CRF07_BC亚型为主要的传播流行亚型。但不同传播途径PLWHA的亚型分布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非婚非商和商业异性性传播PLWHA中CRF08_BC亚型占比分别为18.22%和21.31%,而在男男性传播PLWHA中该亚型仅占0.32%。CRF55_01B亚型在男男性传播PLWHA中占比为5.7%,而在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中占比仅有1.69%。在1%基因距离阈值下对嘉兴市的803名PLWHA构建分子传播网络,共有332例患者成簇,成簇率为41.34%,成簇数为97个,最大簇包括63例PLWHA。CRF07_BC和CRF01_AE亚型的成簇率最高,分别为46.02%和40.21%,CRF01_AE的成簇数多于CRF07_BC,而CRF07_BC的成簇密度大于CRF01_AE。本研究对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与其他途径传播PLWHA在分子传播网络中的关联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提示嘉兴市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与商业异性性传播和男男性传播PLWHA的加权关联度占比分别为26.72%和26.16%。男男性传播PLWHA与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加权关联度占比为19.48%。商业异性性传播PLWHA与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加权关联度占比为31.32%。结论: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已成为我国艾滋病传播流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异性性传播PLWHA中,男性以商业异性性传播为主,女性以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为主。在有非婚非商异性性接触史的多接触史PLWHA中,同时存在商业和非婚非商异性接触史的比例最高。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有不同的性伴类型和性行为特征,且安全套使用率低。分子传播网络分析结果显示,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内部的传播网络分布零散,与高风险途径传播人群交织成簇,且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与商业异性性传播和男男性传播PLWHA有密切关联,有必要对跨途径传播的桥梁人群进行深入研究和精准防控。

曹志强[2](2021)在《广西重点地区HIV感染者不同艾滋病病毒基因型疾病进展和二代传播风险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艾滋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我国积极实施扩大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政策,把ART作为降低死亡和减少新发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易发生突变与重组,呈现高度的基因异质性。目前,我国主要流行株基因型以CRF01_AE、CRF07_BC和CRF08_BC为主,广泛流行于各个地区。研究表明,HIV感染者不同艾滋病病毒基因型的疾病进展存在差异,但目前将死亡作为评价感染者不同病毒基因型疾病进展结局的研究较少,感染者不同病毒基因型接受ART 12个月后的病毒抑制研究也较少。基本再生数(reproductive number,Ro)是指某人群中平均一个感染者在整个传染期内所传播的二代感染者人数,是衡量人群传染病传播的流行病学指标。随着分子流行病学的发展,基于基因序列的贝叶斯遗传系统进化理论结合传播动力学原理,利用基因序列进化的规律可计算Ro值,这为分析HIV的传播提供了新方法。临床试验以及观察性研究表明,ART可降低单阳夫妻间的HIV二代传播。但在社区水平上,除艾滋病预防试验网络项目(HIV Prevention Trials Network,HPTN)071在临床人群试验研究中发现全员检测和多种预防措施结合ART可降低HIV二代传播外,在社区人群水平评估治疗减少HIV二代传播的观察性研究少有报道。近几年来,利用感染者HIV序列遗传进化的亲缘性而建立的分子传播网络,为模拟社区人群的HIV传播网络来评估二代传播风险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了可行的途径。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地处我国西南地区,近几年来在全国省级(自治区、直辖市)报告数和死亡数中排名前三,钦州是广西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本研究在该地区开展HIV感染者不同艾滋病病毒基因型疾病进展和二代传播风险调查研究,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人群相关暴露因素与结局的关系,为进一步降低艾滋病死亡和二代传播提供科学数据。研究目的第一部分:分析广西钦州2014-2020年新报告HIV感染者不同艾滋病病毒基因型首次CD4计数和抗病毒治疗前死亡、治疗后死亡和退出治疗及12个月病毒载量(viral load,VL)抑制(VL<50 copies/mL)情况。第二部分:分析广西钦州2014-2020年新报告HIV感染者不同艾滋病病毒基因型和分子传播簇的二代传播R0。第三部分:分析广西钦州2014-2020年新报告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减少二代传播风险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第一部分: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广西钦州2014年1月-2020年6月新报告的HIV感染者(年龄≥18岁)。社会人口学、抗病毒治疗及随访数据来自广西钦州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包括年龄、性别、教育水平、民族、职业、传播途径、艾滋病诊断日期、抗病毒治疗号、抗病毒治疗开始日期、用药方案、CD4检测日期、CD4计数、VL检测日期、VL、随访状态及时间等。实验室检测数据为HIV pol基因序列,通过收集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实验剩余血样,进行核酸提取、巢式PCR扩增、一代测序和序列拼接整理,采用近似最大似然法构建Fasttree系统进化树,根据序列同参考株的聚类结果判别其基因型。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14年1月,终止时间为2020年6月。治疗前或未治疗队列的结局为死亡,随访开始时间为研究对象的新发现报告时间,新发现报告后每3个月随访一次。治疗队列的结局包括死亡和退出治疗(停药+失访),随访开始时间为研究对象的开始治疗时间,接受治疗后0.5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依次进行随访,随后每3个月随访一次。根据HIV亚型亚簇种类,分为CRF01_AE(CRF01_AE Cluster 1、CRF01_AE Cluster 2和CRF01_AE Other Clusters)、CRF07_BC、CRF08_BC和其他基因型组。治疗前疾病进展指标为首次CD4计数和死亡,治疗后疾病进展指标为死亡、退出治疗和治疗12个月的病毒抑制。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感染者不同HIV亚型亚簇首次CD4计数的差异;采用 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Cox’s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model,Cox模型)比较感染者不同HIV亚型亚簇的死亡和退出治疗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感染者不同HIV亚型亚簇治疗12个月的病毒抑制的差异。模型调整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态、民族、文化程度、职业、传播途径、首次CD4计数、新发现报告到首次CD4检测间隔时间、治疗前CD4计数、HIV发现报告年份。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分析采用SAS 9.4软件。第二部分: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研究对象及其社会人口学数据等同第一部分。实验室数据包括研究对象病毒pol区基因型、pol区序列、采血日期、分子传播簇(基于病毒基因序列进化亲缘关系构建HIV分子传播网络,表示社区人群的HIV传播网络,选取分子网络中大于10的序列簇)和2018-2020年新近感染检测(限制性抗原亲和力实验室检测方法)。采用生灭(birth-death,BD)模型计算研究人群不同HIV亚型亚簇和分子传播簇的R0及95%置信区间(Bayesian Credible Interval,BCI)。BD模型基于贝叶斯遗传系统进化理论并结合经典的传播动力学原理,利用基因序列计算R0值,表示为HIV感染人群的R0值。该模型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算法(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构建研究对象序列进化的最大可信(Maximum clade credibility,MCC)树,用进化树的分化节点表示二代传播,计算获得二代传播率分布作为分子,更新有效传播时间和抽样比例的先验分布作为分母,两者相除获得R0后验分布。Ro的计算采用BEAST 2.6.0软件。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HIV感染人群分子传播簇Ro与分子传播簇增长率(chain growth rate,CGR)的相关性。CGR=从开始计算年到当年的入网数/从开始年到上一年的入网数-1。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HIV感染人群分子传播簇R0与分子传播簇新近感染人数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分析采用SAS 9.4软件。第三部分:采用纵向调查研究来构建HIV分子传播网络。研究对象及其社会人口学数据和实验室数据同前两部分。在分子网络中按照成簇数较多的情况确定基因距离阈值。分别按截止时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12月31日的HIV感染者构建本底分子传播网络,按抗病毒治疗状况将本底HIV感染者分为未治疗、在治和退出治疗三组,按VL的大小进一步将在治组分为在治且VL<50 copies/mL、在治且 VL 50-999 copies/mL、在治且 VL≥1000 copies/mL 和在治且VL缺失四个亚组。用本底HIV感染者与新报告者的分子网络连接线代表HIV二代传播,分别观察本底HIV感染者不同分组与2017、2018、2019、2020年新报告感染者在分子传播网络中新连接情况。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分析本底HIV感染者不同分组与每年新报告者的分子传播网络连接情况,进一步通过纵向调查研究,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模型,分析本底 2016-2019 年 HIV 感染者不同分组与2017-2020年每年新报告者重复测量分子传播网络连接情况。采用调整比值比(adjust odds ratio,AOR)衡量不同分组二代传播风险,调整变量包括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婚姻、职业、传播途径、报告年份、亚型、首次CD4计数、亲和力。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分析采用SAS 9.4 软件。研究结果第一部分:广西钦州2014-2020年新报告HIV感染者6335人,本研究按照研究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4270人,纳入比例67.4%。CRF01_AE、CRF01_AE Cluster 1、CRF01_AE Cluster2、CRF07_BC、CRF08_BC 和其他亚型感染者分别为2350人(55.0%)、474人(11.1%)、1687人(39.5%)、395人(9.3%)、1275人(29.9%)、250人(5.9%)。CRF01_AE、CRF01 AE Cluster 1、CRF01 AE Cluster 2、CRF07 BC、CRF08_BC和其他亚型感染者的首次CD4计数分别为119、141、118、264、209和209(个/微升)。CRF0I_AE亚型亚簇感染者的首次CD4计数均低于CRF07_BC、CRF08_BC 和其他亚型(均 P<0.05)。未治疗队列4270人,死亡645人,随访2590.6人年,总病死率为24.9/100人年。其中,CRF01_AE、CRF01_AE Cluster 1、CRF01_AE Cluster 2、CRF07_BC、CRF08_BC和其他亚型感染者的病死率分别为35.5、34.6、39.4、16.5、15.5和14.4(/100人年)。多因素Cox模型结果显示,CRF01_AE亚型感染者的病死率均高于CRF07_BC(AHR=0.53,95%CI:0.38-0.75)、CRF08_BC(AHR==0.62,95%CI:0.50-0.75)和其他亚型(AHR=0.57,95%CI:0.37-0.89)。治疗队列3131人,死亡224人,退出治疗309人,随访8214.9人年,总病死率为2.7/100人年,总退出治疗率为3.8/100人年。其中,CRF01_AE、CRF01_AE Cluster 1、CRF01_AE Cluster 2、CRF07 BC、CRF08_BC和其他亚型感染者的病死率分别为2.9、2.9、3.0、1.5、2.9年和2.2(/100人年),退出治疗率分别为3.3、3.0、3.2、3.7、4.8和3.7(/100人年)。多因素Cox模型结果显示,主要HIV基因型感染者之间的病死率没有统计学差异,CRF08_BC亚型感染者的退出治疗率高于CRF01_AE(AHR=1.31,95%CI:1.01-1.71)。治疗12个月且有病毒载量记录2066人,VL<50 copies/mL 1785人,病毒抑制率为86.4%。其中,CRF01_AE、CRF01_AE Cluster 1、CRF01_AE Cluster 2、CRF07_BC、CRF08_BC和其他亚型感染者治疗12个月的病毒抑制率分别为84.1%、83.9%、84.0%、90.7%、90.0%、和 87.4%。多因素 Logistics 回归模型结果显示,CRF01_AE亚型感染者的病毒抑制率低于CRF07_BC(AOR=1.77,95%CI:1.02-3.08)和CRF08 BC(AOR=1.80,95%CI:1.27-2.56)。第二部分:广西钦州 2014-2020 年新发现报告 CRF01_AE、CRF01_AE Cluster 1、CRF01_AE Cluster 2、CRF07_BC和CRF08_BC亚型亚簇感染人群的R0分别为1.48、1.48、1.48、1.65和1.63。CRF07_BC和CRF08_BC亚型感染人群的 Ro均比CRF01_AE亚型亚簇高(P<0.05)。2018-2020年,新发现报告HIV感染人群主要分子传播簇的R0与CGR呈正相关(P<0.05),与新近感染人数呈正相关(P<0.05)。第三部分:分子传播网络选择0.50%的基因阈值,该阈值下成簇数较多。广西钦州截止2016、2017、2018和2019年本底HIV感染者人数分别为2176、2771、3378和4069人,与2017、2018、2019和2020年新报告者连接情况:本底未治疗组的连接率分别为17.2%、17.7%、15.7%和9.1%,本底治疗组的连接率分别为13.5%、14.2%、12.1%和7.1%,本底退出治疗组的连接率分别为14.5%、10.7%、12.2%、6.8%。2017-2020年四次调查均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本底治疗组HIV感染者与新报告者的连接率均低于未治疗组(P<0.05),本底退出治疗组HIV感染者与新报告者的连接率均与未治疗组没有统计学差异。广西钦州本底重复调查人次数合计12394。GEE模型统计分析情况:本底治疗组HIV感染者与新报告者的连接率低于未治疗组(AOR=0.68,95%CI:0.56-0.83),治疗减少了 32%的二代传播;本底退出治疗组的HIV感染者与新报告者的连接率与未治疗组没有统计学差异。进一步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本底HIV感染者在治且VL<50 copies/mL组与新报告者的连接率低于未治疗组(AOR=0.64,95%CI:0.51-0.79),在治且 VL<50 copies/mL 减少了 36%的二代传播;本底HIV感染者在治3年及以上(排除无效连接)且VL<50 copies/mL组与新报告者的连接率低于未治疗组(AOR=0.29,95%CI:0.22-0.38),在治3年及以上且VL<50 copies/mL减少了71%的二代传播;本底HIV感染者在治且病毒载量缺失组与新报告者的连接率与未治疗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GEE模型分析结果中,HIV二代传播风险关联性因素包括:HIV感染者30~49岁(AOR=1.56,95%CI:1.05-2.31)、50~69 岁(AOR=4.36,95%CI:2.97-6.40)和≥70 岁(AOR=6.18,95%CI:4.02-9.49),男性(AOR=1.70,95%CI:1.37-2.11),壮族等少数民族(AOR=1.41,95%CI:1.08-1.84),离退人员(AOR=1.64,95%CI:1.01-2.66),异性传播途径(AOR=L87,95%CI:1.26-2.76),CRF07_BC(AOR=1.69,95%CI:1.25-2.28)、CRF08_BC(AOR=1.61,95%CI:1.32-1.95)和其他亚型(AOR=3.42,95%CI:2.38-4.92),首次 CD4计数 200~349 个/微升(AOR=1.55,95%CI:1.22-1.95)、≥350 个/微升(AOR=1.55,95%CI:1.23-1.97)和缺失(AOR=1.27,95%CI:1.00-1.61)。未见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亲和力检测结果情况与HIV而代传播风险关联性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广西钦州2014-2020年的主要流行株为CRF01_AE、CRF07_BC和CRF08_BC,CRF01_AE亚型主要由CRF01 AE Cluster 1和CRF01_AE Cluster 2两种亚簇构成。CRF01_AE亚型感染者比CRF07_BC、CRF08_BC和其他亚型的首次CD4计数低且抗病毒治疗前病死率高。抗病毒治疗后CRF01_AE、CRF07_BC、CRF08_BC和其他亚型感染者之间的病死率没有统计学差异,CRF08_BC亚型感染者比CRF01_AE退出治疗率高,CRF01_AE亚型感染者比CRF07_BC和CRF08_BC治疗12个月的病毒抑制率低。2、广西钦州2014-2020年CRF07_BC和CRF08_BC亚型感染人群的R0高于CRF01_AE,CRF07_BC和CRF08_BC亚型感染人群的二代传播风险大。CRF01_AE Cluster 1和CRF01_AE Cluster 2亚簇感染人群的R0没有统计学差异。HIV感染人群分子传播簇的R0与分子传播簇的CGR正相关,与分子传播簇的新近感染人数正相关。3、与未治疗相比,在治减少了 32%的HIV二代传播风险,在治且VL<50 copies/mL减少了36%的二代传播风险,在治3年及以上且VL<50 copies/mL减少也71%的二代传播风险。退出治疗、治疗且病毒载量缺失的HIV感染者二代传播风险与未治疗者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HIV感染者高年龄组、男性、壮族等少数民族、离退人员、异性传播途径、非CRF01_AE和高首次CD4计数组,均为二代传播风险的关联因素。

丁奕博[3](2021)在《中缅边境地区HIV-1流行特征及其病毒对M36.4抗体敏感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范围流行的重大传染病。受“金三角”毒品泛滥影响,缅甸是全球HIV-1流行情况最严重的、亚型最复杂的国家之一。中国云南位于中缅边境地区,是我国HIV-1亚型最复杂、流行最早的地区,艾滋病防控形势尤其严峻。这一地区每年新报告的外籍HIV感染者数量不断上升。2017年边境城市德宏州新报告的感染者中缅甸籍占比达到了 71%。缅甸籍HIV-1感染者在中缅边境地区HIV-1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跨境传播情况和变化值得关注。但关于这一地区HIV-1毒株的跨境传播情况、相互影响程度还不清楚。同时该地区个别地市的治疗前耐药率超过中等流行水平,尚需对耐药性进行全面而系统地描述。广谱中和抗体(Broadly Neutralizing Antibodies,bNAbs)为 HIV-1 的治疗,特别是针对耐药病毒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方案。由于中和效果好、安全性出色并参与宿主的免疫反应,bNAbs正在不断创新和发展。M36.4抗体针对辅助受体结合区,表现出对多种HIV假病毒的广谱中和活性。但缅甸入境感染者重组毒株形式复杂,与中国云南毒株联系紧密,抗体对这些毒株的中和效果不得而知。同时M36.4尚未明确结合位点和病毒耐受抗体的机制,也需进一步探索。研究目的分析中缅边境HIV-1感染者序列和流行病学特征,揭示中缅边境地区跨境传播情况,中国主要流行株在中缅边境地区的传播模式。进一步通过构建缅甸籍入境感染者假病毒,检测M36.4抗体中和敏感性,揭示病毒对M36.4抗体的逃逸位点。为精准干预HIV-1跨境传播提供科学数据。研究方法1.1994-2020年中缅边境地区分子网络的构建和传播模式分析:实验室序列库和HIV database数据库中检索所有缅甸和云南感染者pol区序列。测序2016年保存的云南边境地区感染者血浆样本。进一步在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中缅边境德宏州连续采样新报告的缅甸籍HIV-1感染者血浆样本测序,并进行分子溯源。使用全部已知序列,构建中缅边境地区分子传播网络,以推断序列之间的潜在传播关系,挖掘跨境传播相关因素。进一步基于贝叶斯随机搜索变量选择方法(BSSVS)分析毒株空间动态,使用非对称迁移模型(Markov Jump)估算所有地区之间预计的迁移事件计数,以量化中国主要流行株在地区间的流向和流量。计算所有预计的迁移事件的贝叶斯因子(BF)给予这种传播关系统计学支持。2.2009-2017年中缅边境地区小年龄(16-25岁)HIV-1感染者流行特征分析:从总数据集中抽取实验室2009-2017年保存中缅边境城市德宏州未治疗的小年龄组(16-25岁)HIV-1感染者序列,以代表当地传播性耐药流行情况,结合临床和人口学资料分析耐药的相关因素。通过构建小年龄分子传播网络,计算网络聚类程度。3.M36.4抗体对缅甸入境毒株的中和敏感性分析进一步从2019-2020年新报告缅甸籍中挑选有代表性的感染者样本,构建假病毒株。在TZM-bl细胞系上检测M36.4抗体对假病毒的中和敏感性。作为对照的是CD4结合区(CD4bs)mD1.22抗体,和三种进入抑制剂:T20、C34以及聚乙二醇(PEG)化 C34。在MT2细胞系上稳定传代HIV-1 SF33实验室适应株,连续12周或更长时间梯度添加M36.4抗体,给予SF33毒株体外抗体选择压力。每10天测序病毒env区全长序列,筛查抗体逃逸位点,并预测蛋白结构变化。通过点突变构建存在相关位点的假病毒。在TZM-bl细胞系上检测突变前后抗体中和敏感性的变化。研究结果1.1994-2020年中缅边境地区HIV-1分子传播网络①测序2016年病免室保存的德宏、红河、西双版纳新报告的HIV-1感染者血浆样本,获得缅甸籍序列90条,中国云南序列92条;测序2019-2020年收集的德宏新报告的缅甸籍样本,获得序列475条。②序列库中检索到云南序列1396条,缅甸籍序列327条,时间从2004-2018年。③网络中已发表序列中检索到2404条云南省和597条缅甸籍的序列,时间从1994-2018年。共计5380条序列纳入分子传播网络研究,其中中国籍3892条,缅甸籍1488条。HIV-1 亚型包括 CRF01AE 1324(24.6%),CRF07BC 533(9.9%),CRF08BC 1268(23.6%),URF 1191(22.1%),B 亚型 249(4.6%),C 亚型 592(11.0%),其他222(4.1%)。缅甸籍B亚型、CRF01AE和CRF08BC 比例逐年下降,URF、C比例显着上升;而中国籍CRF01AE、B亚型、URF、CRF07BC比例逐年下降,CRF08BC和C亚型比例显着上升。总体耐药率为6.5%,以耐NNRTI类药物为主,缅甸和云南耐药位点类型分布具有显着差异。1%基因阈值构建488个分子传播网络,由1915(36%)位受试者构成,形成5257条边。其中男性、MSM、C亚型更易入网成簇,2014年之后入网率显着降低。13.7%的网络为跨境网络,其中缅甸籍、PWID、MSM、C亚型及BC重组型更易进入跨境网络。4.03%(157/3892)的中国籍与缅甸籍存在链接,7.99%(119/1488)的缅甸籍与中国籍有链接,跨境节点危险因素为缅甸籍、PWID、MSM和BC重组型。累计跨境节点比例(23.4%~5.13%)和形成的跨境边比例(20.18%~9.07%)呈逐年下降趋势,2014之后跨境节点主要为德宏州和缅甸籍样本。2019-2020年德宏新报告的缅甸籍HIV-1感染者3%为跨境节点,跨境传播持续存在。分子溯源结果显示85%的毒株可能来自中国,B亚型、CRF07BC、CRF08BC更可能来源于中国。2.1994-2020年中缅边境地区HIV-1传播模式通过贝叶斯离散地理分析方法估计本地区亚型估计起源时间:(1)B亚型从泰国进入德宏(1985.4,95%CI 1982.0-1988.8)。(2)C亚型从印度进入缅甸(1980.76,95%CI 1977.12-1983.4)。(3)CRF01AE 2 簇从越南进入红河一带(1997.7,95%CI 1997.1-1998.3);CRF01AE 4 簇来自昆明一带(1999.9,95%CI 1996.7-2003.1);CRF01AEother簇从泰国进入缅甸(1992.5,95%CI 1992.0-1993.0)。(4)CRF07BC other 簇起源自昆明一带(1994.3,95%CI 1993.4-1995.3),1996.0 年(95%CI 1995.3-1996.7)出现在缅甸;CRF07 BC MSM 簇从昆明一带进入(2003.4,95%CI2001.2-2005.7),2003.8 年(95%CI2001.1-2006.5)出现在缅甸。(5)CRF08BC 起源自云南(1992.8,95%CI 1991.1-1994.5),1996.2 年(95%CI 1994.3-1998.1)出现在缅甸。聚类分析结果:CRF01AEother簇、B和C亚型在缅甸存在稳定的本地传播簇,其余CRF尚没有在缅甸形成稳定的本地传播簇。通过贝叶斯随机搜索变量选择方法获得了病毒流量估计比例:CRF01AE other簇、C亚型在整个流行史中缅甸输入云南的传播事件分别占该亚型总传播事件的 97.7%和 63.6%;CRF01AE2 簇、CRF01AE4 簇,CRF07BCother 簇,CRF07BC MSM簇,CRF08BC主要在云南内部传播,在整个流行史中云南输入缅甸的传播事件分别占该亚型总传播事件的28.6%、5.0%、9.5%、7.3%、16.4%。B亚型中,德宏输入缅甸传播事件占该亚型总传播事件的58.5%,缅甸输入德宏传播事件占该亚型总传播事件的24.7%。3.2009-2017云南德宏小年龄HIV-1感染者流行特征573名纳入研究的云南省德宏州2009-2017年小年龄组(16-25岁)感染者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异性性传播(70.51%),其次是PWID(19.20%)和MSM(8.90%)。HIV-1基因型主要为独特重组型(URF)(33.7%),CRF 35.0%,C亚型27.4%,B亚型3.8%。平均传播性耐药(TDR)率为6.3%(36/573),传播性耐药率逐年上升显着(3.48%-9.48%,p<0.05)。NNRTIs、NRTIs 和 PIs 的耐药率分别为 3.49%、2.62%和0.52%。耐药毒株94.40%只对单一类别药物耐药,最常见的耐药突变是Y181C和K103N。携带耐药位点的感染者平均CD4计数低(373/mm3与496/mm3,p=0.013)。通过HIV-TRACE构建了83个分子网络(入网率44%),49%为跨境网络(41/83),MSM,缅甸籍和耐药毒株的跨境传播风险高。中国籍男性PWID网络同配性为0.30,缅甸男性PWID为0.20,MSM为0.14。4.M36.4对缅甸入境样本假病毒中和敏感性通过测序获得2019-2020年样本env区全长序列。构建了 4株有代表性的假病毒株,env 区分别为 CRF07BC 型、CRF08BC 型、URF01C 型、URFBC 型。M36.4对4株临床假病毒株平均IC50为0.11μM;对照抗体mD1.22平均IC50为0.37μM;对照药物 PEG40K-C34 平均 IC50 为 0.99μM,C34 平均 IC50 为 0.005μM,T20 平均 IC50 为 0.28μM。5.病毒对M36.4逃逸位点筛选制备了 SF33实验室适应株,测定M36.4对其IC50为3nM。共进行140天抗体压力试验,MT2细胞传代21代,培养体系中M36.4抗体浓度达到177nM(IC50的59倍),仍可观察到病毒介导的细胞融合现象。通过多时间点测序获得了 env区5个位点的突变,经过点突变SF33env质粒构建了含有突变位点的假病毒,最终筛选到一个有效的抗体逃逸位点,SF33env327位氨基酸由R突变为K,位于其SF33 V3环第31位。使M36.4和mD1.22抗体对SF33env假病毒的中和敏感性下降了 11.5倍和60倍,对3种进入抑制剂没有显着影响。结论1.中缅边境地区亚型复杂多样,未知重组比例高。1994-2010年跨境传播节点比例逐年减弱,2010年之后稳定在5%,目前跨境传播持续存在。中缅边境地区HIV-1跨境传播桥梁人群为PWID,MSM,缅甸籍,主要携带C及BC重组型,桥梁地区是德宏。2.中缅边境HIV-1流行史中,中国主要重组流行株在中缅之间存在不均衡的双向传播。CRF01AE 2 簇、CRF01AE4 簇,CRF07BC other 簇,CRF07BC MSM簇,CRF08BC主要在云南内部传播;CRF01AEother簇和C亚型主要由缅甸输入;B亚型双向传播比例较高。量化了的病毒在中缅边境各地区之间的传播流量,可以为相应亚型的个性化干预提供参考。3.青年HIV-1感染者传播性耐药率已达到中等耐药流行水平,携带耐药位点的感染者CD4计数较低,提示在HIV重组热点地区开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前需要考虑耐药性。MSM和缅甸籍男性PWID人群存在多种途径混合传播,缅甸籍女性和中国籍男性之间异性性传播比例较高。4.M36.4抗体对4种缅甸入境者假病毒(01C重组型,BC重组型,CRF07BC,CRF08BC)抑制效果良好。V3环R31K突变会引起病毒对M36.4和mD1.22两种抗体的抵抗力显着上升。

朱世超[4](202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应急组织合作网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欣颖[5](2021)在《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及动态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截至2020年3月,我国移动短视频用户规模接近8亿,占全体网民的86%,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新风口,超越综合视频成为第三大移动应用。同时受到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下半年用户规模进一步大幅提升,移动短视频观看时长日均3亿小时,成为领跑互联网的新发展热点。虽然随着移动短视频竞争格局走向良性,内容质量得到提升,版权意识也不断增强,但是移动短视频作为新兴事物和新兴业态,还是存在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如何挖掘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基于用户信息行为特征、规律和网络结构,基于信息行为演化过程,从移动短视频用户的多元信息行为和多维场景出发,维护移动短视频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保障移动短视频产业的持续良性发展,是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管理的新挑战。本文以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信息生态学、行为科学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等交叉学科理论,展开了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相关问题的研究。首先基于行为科学和信息生态理论构建了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机理模型,并对机理关系进行了分析,该章是论文的核心理论框架。接着基于扎根理论展开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展开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特征和网络结构研究,进而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衍生模型,采用仿真研究方法展开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演化模型研究。最后,基于理论研究成果,从用户信息行为视角,提出移动短视频服务对策。全文理论研究按照“理论框架—核心解析—理论落脚点”的研究脉络层层深入展开,最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紧密结合,形成系统完整的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成果。下面予以详细阐述:第三章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机理研究。基于行为科学理论,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过程模型;基于信息生态理论,剖析了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要素,分析了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驱动力及内在机制,最后构建了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机理模型,并对机理关系进行了分析,本章是论文的核心理论框架。第四章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聚焦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的核心目标,采用扎根研究范式对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获取详实的质性资料的基础上遵循研究范式对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编码,从多维视角构建基于扎根理论的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最后阐释了相关概念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本章为第6章和第7章提供支撑。第五章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特征及网络结构研究。首先构建了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特征概念模型,接着配置安卓智能手机并ROOT后进行Java语言编程,获取总计217360条抖音短视频数据,采用归纳演绎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使用数理统计工具、情感分析工具、分词工具、Gephi软件对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整体特征、信息检索推荐行为特征、信息发布行为特征、信息共享行为特征及信息行为网络特征展开了实证研究并进行了细致分析。本章为第6、7章提供理论支撑。第六章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演化模型研究。本章在国内外学者及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和信息行为理论,提出了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演化建模依据和思想,构建了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演化模型V-SIbR,计算了模型平衡点及阈值,设置了11组33个参数方案,使用Matlab工具对模型进行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对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的演化进行了综合讨论。本章为第7提供理论支撑。第七章基于用户信息行为的移动短视频服务对策研究。本章针对移动短视频用户服务现状和问题,从用户信息行为出发,基于第4章研究成果,提出移动短视频用户服务水平提高对策;基于第5章研究成果,针对移动短视频发展乱象提出治理对策;基于信息生态理论及第4、5、6章研究成果,提出优化移动短视频服务生态对策。本文紧随国内外学者研究趋势,展开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层面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理论层面,能够推动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理论体系发展、深化信息生态理论在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领域的应用、为加强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实践层面,指导相关部门和企业提高移动短视频用户服务水平、加强移动短视频治理、优化移动短视频服务生态。未来研究中,紧随交叉学科研究发展趋势,探讨医学与信息学交叉融合新的研究视角与发展契机,挖掘移动短视频技术应用优势,展开健康信息行为、健康信息管理、健康信息行为干预、用户健康信息行为等领域的研究。

刘欣[6](202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网民多维分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分类场景,分析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民分类的多种因素,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网民自身特点及其与事件的关系,综合利用网民多种类型的特征,从多个维度分析网民特点,构建一种此场景下的多维细粒度的网民分类模型。方法通过总结国内外网民分类的相关研究,结合网民自身的特点如网民自身的人格特点、兴趣偏好、活跃度等,和具体的分类场景,综合网民与事件的关系、网民在事件中的作用,根据相关理论,确定了网民分类的四个维度,网络人格标签、网民影响力、事件关联度和主题关注度。通过Word2vec扩充简体中文版LIWC词典构建人格词典,基于网民发布的博文文本,基于人格词典计算网络人格得分,分析网络人格标签;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传播力、活跃度、可信度三个特征组及具体特征指标的权重,构造影响力公式,计算网民影响力;利用Python工具编写程序对网民与事件间的关联度特征进行匹配,计算得到事件关联度;通过TF-IDF和LDA主题模型提取网民博文文本和事件相关文本的特征词,利用向量相似度计算,分析网民对事件的主题关注度。进而依据四个维度及各维度下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构建网民分类模型——ICN模型,并且选取一目标事件对网民多维分类的结果进行呈现。结果通过构建的网民分类模型,将网民划分为八个类别。通过对四个维度进行综合分析,事件关联度和主题关注度共同决定了网民与事件的相关性,从这两个维度共同分析网民与事件的相关性,从多个维度将网民分为高影响高相关高神经质(Influence,Correlation,Neuroticism-High,简称ICN-H)网民,高影响高相关低神经质(IC-H)网民,高影响低相关高神经质(IN-H)网民,低影响高相关高神经质(CN-H)网民,高影响低相关低神经质(I-H)网民,低影响高相关低神经质(C-H)网民,低影响低相关高神经质(N-H)网民,低影响低相关低神经质(Influence,Correlation,Neuroticism-Low,ICN-L)网民。通过从四个维度构建的网民分类模型及具体分析方法,选择武汉封城事件对网民分类结果进行呈现,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选择事件关联度下网民所在地这一特征指标,进行事件关联度的匹配计算,武汉封城事件下得到122名关联度较高的网民。利用TF-IDF关键词提取和LDA主题模型进行微博网民兴趣偏好挖掘和事件的主题特征提取,通过计算网民的关键特征词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题词的语义相似度,武汉封城事件下得到496名兴趣主题关注度较高的网民。通过传播力、活跃度、可信度三个特征组及各组的具体特征指标,计算网民的影响力,武汉封城事件下得到446名影响力较高的网民。通过对简体中文版LIWC词典进行扩充得到人格词典,利用人格词典各类别词汇与人格特质的皮尔森系数计算网络人格得分,武汉封城事件下得到342名神经质性较高的网民。结论(1)综合分析网民的内外部特点,结合网民自身的特点、网民与其他网民之间的关系、网民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从这些角度出发,结合大五人格理论、价值累加理论、解释水平理论、参照群体理论、两级传播理论和相关研究,将兴趣挖掘、人格特质引入分类思想,确定了网民分类的四个分类维度—网络人格标签、事件关联度、主题关注度和网民影响力,从四个维度将网民划分为八个类别,构建了网民多维分类模型——ICN模型。(2)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场景下,构建多维的网民分类模型,从各个维度综合地对网民进行分析,能够对网民进行多维细粒度的分类。四个维度能够分别从网民自身是否更容易产生负面情感、网民和事件的相关程度、网民对事件的兴趣关注程度、以及网民在网络中的影响力度对网民进行分析,使划分的每类网民群体有更细致的特点描述。

李诗韵[7](2021)在《分子网络分析在昆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中的应用探索》文中研究说明[目 的]通过对昆明市新报告MSM的HIV-1感染者血液样品进行病毒基因型分析,构建2016-2019年MSM的HIV-1基础分子网络,在基础网络中纳入2020年MSM感染者的HIV-1核酸序列,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分子网络的动态分析,提高分子网络在对传播风险评估中的作用,实现精准干预。[方法]收集2016-2019年在昆明市新报告的MSM感染者的样品,扩增获得po/区基因序列,通过艾滋病防治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整理上述样品所对应的基本信息。利用获得的pol区基因序列,按照最大拟然进化树中bootstrap值>95%和基因距离<3%构建基础分子网络。通过昆明市MSM社会组织、疾控和医疗机构,对2020年新发现的HIV-1阳性的MSM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血液样品。对获得的样品提取病毒核酸,扩增pol区基因序列,利用获得的pol区基因序列构建动态分子网络,结合流行病学结果,判读活跃传播簇,获得其传播相关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建议。用Epidata3.1软件进行问卷调查的录入并建立数据库,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计数资料用构成比或率进行统计描述,采用χ2检验分析研究对象进入网络的相关因素,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传播网络增长的因素。[结 果]1.通过MSM社会组织、疾控和医疗机构对2020年新报告的HIV-1感染者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到问卷153份和血浆153份。对153个研究对象样本进行pol序列扩增,成功获得121条序列,同时增加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2020年昆明市HIV-1的MSMpol区序列23条,共获得144条序列。2.2016-2020 年 HIV-1 基因亚型共有 8 种,分别为 CRF07_BC、CRF01_AE、URFs、CRF08_BC、CRF55_01B、B、CRF59_01B 和 CRF68_01B,以 CRF07_BC和CRF0 1_AE为主。对2016-2020年HIV-1基因型的构成进行χ2分析,发现随着年份的变化HIV-1基因型的构成有统计学差异,CRF07_BC和其他亚型比例上升,CRF01_AE的比例下降。3.将2020年获得的序列合并到2016-2019年基础数据中,共701条pol区基因序列。2016-2020年的传播网络中有245个研究对象进入网络,入网率为35.0%(245/701),形成 87 个簇。4.对2017-2020年3类传播簇(静止簇、扩张簇和新生簇)进行χ2分析,发现各年不同传播簇的构成有统计学差异,新生簇和扩张簇的比例不断下降,静止簇的比例不断上升。5.通过扩分析对2016-2020年影响研究对象HIV-1进入分子传播网络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已婚、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多性伴和亚型为URFs在网络中检测到的比例更大。logistic回归分析2016-2020年分子网络中静止簇和增长簇中的个体的特征,发现亚型为URFs在增长簇中比例更大。6.2020年有3个活跃传播簇,分别为cluster43(9个序列)、cluster60(4个序列)和cluster86(3个序列),亚型分别为URFs、CRF01_AE和CRF07_BC,存在多种的传播风险。[结论]1.2016—2020年昆明市HIV-1感染的MSM中HIV-1基因型多样化,共发现8种基因型,以CRF07_BC和CRF01_AE为主,其他包括URFs、CRF08_BC、CRF55_01B、B、CRF59_01B 和 CRF68_01B。2.昆明市2016-2020年HIV中MSM分子网络入网率的影响因素包括已婚、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多性伴和亚型为URFs。2016-2020年分子网络中,亚型为URFs在增长簇中比例更大。3.2017-2020年3类传播簇中,新生簇和扩张簇比例不断下降,静止簇比例不断上升,表明MSM的分子网络的扩增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这可能与近年来采取的艾滋病干预与管理措施相关。4.对2020年发现的3个活跃传播簇中,存在着多种的传播风险,包括感染者低龄化、职业为商业服务和学生、户籍为其他省、首次性行为年龄较小、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多临时性伴和使用新毒品型,提示综合的干预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李艳君[8](2021)在《气象因素对呼吸性传染病的发病分布影响及非药物干预措施对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文中认为前言:呼吸系统传染病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造成全球约400万人死亡,在直接医疗费用和间接生产力损失方面给社会经济以及卫生系统造成了巨大负担。此外,近年来新兴的呼吸道病毒,例如H5N1禽流感病毒、导致2009年流感大流行新型H1N1病毒以及2019年出现的SARS-Co V-2病毒等,均对全球健康和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流感病毒感染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与14%的急性下呼吸道疾病相关,每年有5-10%的成年人和20-30%的儿童感染流感,导致全球300-500万例严重病例,约100万人死亡。尽管目前针对流感病毒有疫苗和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但由于病毒变异等多种综合因素,每年由于流感病毒感染仍会对全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造成重大影响。流感的季节性表明,气象因素可能对其传播具有影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每年约有340万例与流感相关的门诊病人和8.8万例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超额死亡。中国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样,根据积温分布,全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和1个特殊的青藏高原区,了解我国分布于各温度带省份的流感流行的趋势特征,对从国家层面宏观把握全年流感流行的动态分布,提前部署公共卫生防护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气象因素不仅直接影响导致呼吸系统传染病病毒的生存和传播,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气象因素对空气污染物的形成和分布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呼吸系统传染病中的肺炎是全世界儿童最主要的传染性死亡原因,2017年,肺炎导致全球超过80万名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占所有5岁以下儿童死亡构成比的15%。有研究指出儿童肺炎感染水平不仅与病原体和遗传因素有关,气象和空气污染物也是导致儿童感染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儿童每单位体重的空气吸入量大于成年人,并且鉴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和各个器官仍然处于发育阶段,使得儿童成为一个对于危险因素暴露更加敏感的人群。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儿童目前对空气污染的暴露是以前几代人未曾经历的,据预测,这一代在生命后期罹患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水平将是空前的,肺炎引起的疾病负担可以也应该被预防。因而,探讨气象因素及空气污染物对我国儿童肺炎感染的影响对于人群加强个人防护以及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具有比较重要的价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文简称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全球范围内实施了严格的疫情防控政策和非药物干预措施(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NPIs),包括封城、封闭学校、密切接触者追踪、隔离、带口罩、手卫生、公共场所消杀、保持社交距离等。由于新冠与流感一样,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被认为是呼吸液滴,各种NPI的采用目的是大幅度减少人群的接触率,从而减缓病毒的传播,因此,这些针对新冠预防的NPIs措施对其他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传播也起到了相同的遏制作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同处北温带的中国、英国、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和韩国在流感流行模式上是否还呈现出相似的季节性特点?或者说是否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在影响力比较大的国际和国内水平的NPIs作用下,以上国家的新冠病例发展趋势是怎样变化的?此外,由于NPIs措施也是防控其它传染病传播的有效途径,在这些措施下,疫情防控期间我国哪些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下降与否、高峰何在、幅度如何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在呼吸性传染病中,流感和新冠都能引发全球大流行,由于其影响规模广泛,波及人口众多,引发了全球学者的广泛研究,为了全面了解本课题研究领域的相关进展,我们首先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该领域的发表文献进行全面梳理,以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详实的文献学基础。研究目的:(1)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全面了解气象因素和NPIs对流感以及COVID-19流行影响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而为本研究的设计开展提供翔实客观的文献学支撑。通过梳理该研究领域的国家、作者、研究主题以及文献被引情况等信息,并对文献特征进行客观分析,全面掌握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现状及热点问题,所得结论将为本研究下一步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2)通过开展基于省级水平的流感流行模式以及流感流行和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了解我国分布于各温度带省份的流感流行的趋势特征,对从国家层面宏观把握全年流感流行的动态分布,提前部署公共卫生防护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分析NPIs措施对北温带国家新冠和流感流行趋势的影响,辨析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受各国疫情防控政策和NPIs措施影响,同处北温带的中国、英国、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和韩国的流感流行季节性特征和流感流行变化趋势,以在新冠和流感同时开展常态化防控的未来给出一定的支撑依据。(3)利用气象因素和大气质量监测指标对中国沈阳地区儿童肺炎发病的影响及建模分析,以探查大气污染物以及气象因素的短期效应与沈阳地区儿童肺炎门诊日就诊人次的相关性。(4)通过比较2009-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利用时间序列分析研究2020年中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的变化,探索NPIs对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的作用大小及其强度。材料与方法:第一部分的研究综合使用Cite Space和R软件,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来呈现气象因素及NPIs与流感及新冠联合研究领域已发表文献中科学知识的可视化。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获得气象因素及NPIs与流感及新冠联合研究领域的发文趋势,主题演化趋势以及当前研究热点,指导论文其他部分的研究方向。第二部分研究通过利用月平均年度百分比(Monthly annual average percent,MAAP)作为评价流感病毒流行水平的指标,将MAAP之和达到全年75%的最少几个月份作为本年度流感流行期,绘制2005-2016年间中国各省气象及流感流行的分布特征图。通过SPSS软件计算各省气象因素和MAAP的相关性,根据第一部分的文献计量学结果,我们在此处纳入的气象学指标包括温度、相对湿度、气压及降水,进而应用R软件绘制全国逐月流感流行分布图及各省流感MAAP同气象因素趋势图。选取位于北温带的9个国家为代表性研究对象,基于人口密度计算各国的流感发病率,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展示各国2015/16至2019/20流感季流感病例整体及分型毒株的流行趋势,以及2020年1月以来,在WHO和各国代表性卫生事件及NPIs的作用下,不同国家之间流感病例和新冠病例的发病变化趋势。结合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NPIs措施,绘制各国新冠疫情发展变化趋势。通过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新冠发病数据的存储和前期处理,插图,涉及到的R包包括ggplot2以及ggpubr等。在文献计量学和第二部分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第三部分研究选定与气象因素相关性较强中国北方城市沈阳作为研究地点,通过构建基于泊松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探讨环境气象因素对沈阳地区儿童肺炎发病率的影响。在控制住星期几效应、节假日效应和周末效应之后,通过模型的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赤池信息准则)数值进行最优模型的选择,构建单污染物模型和多污染物模型。文献计量学分析显示有关NPIs措施的建模研究目前属于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第四部分通过构建时间序列模型研究2020年中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的变化,探索防控措施对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的作用大小及其强度。假定传染病月别发病数据具有一定季节性、周期性和趋势性的时间序列规律。通过传染病的月别历史发病率拟合最优的时间序列模型并预测下一年的传染病发病率。考查模型的准确性,候选模型包括指数平滑和SARIMA模型。结果:文献计量学显示气象因素与流感联合研究的文献发表量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而NPIs与流感及新冠的相关性研究在2020年前并未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但2020年相关文献发表量呈现出暴发式增长。温度和湿度是气象因素和以流感为代表的呼吸道传染病相关性研究的主要气象学因素。在我国,随着纬度的增加,各地区流感流行的全年集中趋势越显着,流行期相对缩短,流行月份主要集中在冬春季,高纬度地区流感流行强度与气象因素的关联性较低纬度地区更显着。气温、气压、相对湿度和降水四项气象学指标中,气压和各地区流感流行强度呈正相关,除中国南方个别地区,气温、相对湿度和降水与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流感流行强度呈负相关。北温带各国历年流感流行曲线均呈现典型的单峰模式,且都集中在冬春季节流行,人口密度校正后的流感病例数显示美国和加拿大历年的流感流行情况较其他国家严峻。受NPIs的影响,中国2019/20流感季的监测数据从第2周起就开始迅速下降,第9周左右就提前结束了本季流感,其他大部分国家本季流感流行趋势也在第10周左右集中出现下降趋势。中国在一系列严格的NPIs的出台和全民高度配合的下,于3月初就控制住了新冠疫情进展,其他国家的新冠疫情发展在四月初到四月中旬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除了中国,其他国家的新冠发病趋势后续又出现不同程度的抬高。由于缺乏各国NPIs开展和执行力度的详细数据,我们选取的代表性公共卫生政策及重要疫情防控事件的发布时间点和各国新冠发病趋势的相关性并不明显。通过对沈阳地区儿童肺炎发病情况和环境气象因素的建模分析,我们发现单污染物模型中O3对模型的解释力最强,其次是PM2.5和SO2。依据赤池信息准则(AIC)O3、平均气温、PM10、平均气压、风速和日平均相对湿度作为变量纳入到最终的多污染物模型当中。一定数值范围内,O3对儿童肺炎门诊量的效应随着其浓度的上升而变弱,平均气压和日均相对湿度对儿童肺炎门诊量的影响变化不大,风速达到3.5m/s左右时,对门诊量的影响最为显着,PM10则在125μg/m3浓度左右达到最大效应。通过对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我们发现时间序列模型对大多数病种发病率的拟合效果都比较良好。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与时间序列预测值相比,以飞沫为主要传播方式的实际传染病发病率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其次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再次为消化道传染病,对虫媒与自然疫源性疾病作用最小。结论:(1)温度和湿度是气象与以流感为代表的呼吸系统传染病联合研究的主要气象学因素。既往关于NPIs与流感的联合研究并不算多,2020年相关研究迅速增加,并将主题进一步细化,比如手卫生、接触追踪等,此外和NPIs相关的模型研究也形成了新的研究类别,关于NPIs与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建模研究可能将持续其研究热度。(2)据我们了解,本研究第一次在中国范围内以省为单位整合十余年的流感病例和气象数据进行的定量分析。通过将病例数据进行MAAP转换,使流感在我国各地区的流行模式更加清晰,这种方法也可以为其他具有季节性规律的呼吸系统传染病提供流行期确认的方法参考。选取的北温带9国历年流感流行期均呈单峰流行模式,且集中于在冬春季节高发,受国际及国内NPIs措施作用影响,北温带各国2019/20流感季均提前结束。(3)广义相加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不同环境气象因素条件下,沈阳地区儿童肺炎的发病情况,O3、平均气温、PM10、平均气压、风速、日平均相对湿度、PM2.5以及SO2是对儿童肺炎发病影响比较大的指标。(4)大部分传染病适用于通过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分析,除了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外,应对COVID-19采取的措施对中国经呼吸道、消化道、血源及性传播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的防控具有辅助作用。措施对呼吸道传染病作用最大,其次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再次为消化道传染病,对虫媒与自然疫源性疾病作用最小。

郭驰[9](2020)在《叶酸在癌症中基于甲基化作用和miRNA-mRNA综合调控网络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叶酸是人体必需的B族维生素,叶酸及其代谢产物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生化功能:(1)参与核苷酸的生物合成;(2)在DNA甲基化作用中提供甲基基团的供体和受体。基因组整体甲基化水平及特定癌基因/抑癌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异常可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故缺乏叶酸将直接诱发癌症。因此,维持体内充足的叶酸水平并保持正常的叶酸代谢过程对人群防癌抗癌十分有益。已有相当充分的流行病学证据显示,膳食叶酸摄入不足可导致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在内的多种癌症发生风险增加。在乳腺癌中,女性围绝经期前后因雌激素水平的变化而成为乳腺癌异质性的分界点。绝经前乳腺癌和绝经后乳腺癌的基因特征、表观遗传学改变以及病理表现皆有不同,且绝经前乳腺癌比绝经后乳腺癌预后更差、化疗敏感性更低。同时,在乳腺癌的众多风险因素中,肥胖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因子。超重和肥胖是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可增加绝经后乳腺癌的发生风险,但却能使绝经前乳腺癌风险降低。造成肥胖与绝经前乳腺癌呈负相关这一“反常”的流行病学现象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团队前期对美国NHANES数据库的人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表明:超重及肥胖人群的红细胞叶酸含量高于正常体重人群。提示叶酸可能在肥胖对绝经前乳腺癌的保护效应中发挥抑癌作用。除乳腺癌外,叶酸与结直肠癌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一方面,叶酸在人体内的吸收部位为小肠;另一方面,结直肠黏膜层及上皮组织更新迅速,对人体必需营养物质的异常代谢反应更加敏感。因此,叶酸与消化系统癌症特别是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结直肠癌患者肠道组织中存在局部性叶酸缺乏。本研究团队已证实小鼠体内缺乏叶酸将异常激活致瘤性Wnt信号通路,导致结直肠部位的肿瘤发生率和多发率显着增加。基于以上两大方面的研究背景,本论文以绝经前女性乳腺组织临床样本和Apc1638N/+基因敲除小鼠结肠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分子生物学实验与新兴交叉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在绝经前乳腺癌与结直肠癌中探究了叶酸基于表观遗传学两大机制:甲基化作用和miRNA-mRNA互作途径发挥抗癌效应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叶酸通过调控表观遗传学中的甲基化作用,在绝经前肥胖女性中发挥抑制乳腺癌发生风险的保护效应。在肥胖状态下,绝经前女性的乳腺组织叶酸状态将随BMI的增加而得到改善和提升,与此同时,基因组总体甲基化水平也同步升高,抑癌基因SFRP1和MLH1的表达也随之显着增加。且MLH1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与乳腺叶酸含量呈正相关。提示绝经前女性的乳腺叶酸代谢情况可能受肥胖因素的影响,进而通过基因组总体甲基化和乳腺癌相关基因特异性甲基化作用来抑制乳腺癌的发生。2.叶酸通过调控miRNA-mRNA综合互作网络,参与介导结直肠癌致瘤性信号通路,进而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Apc1638N/+基因敲除小鼠叶酸缺乏动物模型显示,叶酸缺乏可导致小鼠结直肠部位的肿瘤发生率和肿瘤多发率显着升高,并影响miRNA的差异表达,进而鉴定出15个DE-miRNA分子。最终构建出可视化的叶酸调控结直肠癌相关Wnt/Apoptosis/Cell cycle信号通路miRNA-mRNA互作网络图。筛选鉴定出各信号通路互作网络中有代表性的miRNA-mRNA负调控作用对:如Wnt信号通路miRNA-mRNA互作网络中的mmu-mi R-27a/Sfrp1及mmu-mi R-361/Ctbp2作用对;Apoptosis互作网络中的mmu-mi R-690/Kras;Cell cycle互作网络中的mmu-mi R-21/Stag2等。至此成功实现了将缺乏一碳维生素的小鼠动物模型结肠上皮DE-miRNA和叶酸灌胃干扰结直肠癌小鼠模型的癌旁组织DEGs进行对接,整合了叶酸代谢相关致瘤信号通路的miRNA与mRNA。由该miRNA-mRNA综合互作网络图可知,叶酸可能通过调控miRNA与靶基因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对结直肠癌相关致瘤性信号通路的调节,进而影响恶性肿瘤的演进。综上所述,本论文研究了叶酸通过介导甲基化作用和miRNA-mRNA互作等表观遗传学途径影响乳腺癌和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为深入明确叶酸的抑癌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探索和实验依据。为推动预防医学及公共卫生政策将叶酸纳入常规性癌症化学预防补剂奠定了理论基础。

曾伟民[10](2020)在《学科交叉对产学研合作倾向与创新绩效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技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美经贸斗争向高科技产业延伸,我国在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日益凸显。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显得尤为迫切。从知识共享的角度来看,产学研合作是一种实现专业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的模式。各方主体以专业知识共享的方式,实现知识传递、转化和反馈,充分发挥知识的溢出效应,实现各方主体的知识增值。进入大科技时代以来,科学技术随着经济飞跃发展实现了重大突破,各学科研究不再局限于自身交流与发展,相互交叉的程度逐步加深,传统的学科界限愈加模糊。学科交叉成为了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彼此之间不断融合、渗透,呈现出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叉的范式转变趋势。虽然产学研合作中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目前已经成为广泛共识,但是学科交叉对产学研合作的影响,目前少有研究。本文从我国三大产业部门每项代表性技术的案例分析出发,探讨学科交叉对产学研合作倾向与创新绩效影响的具体表现,形成研究假设与框架。以2008-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作为样本数据,进行二次处理,再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多种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深入挖掘。研究表明,学科交叉从交叉规模、交叉强度对产学研合作产生影响。学科交叉强度对提高产学研合作倾向产生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并对高校牵头的产学研合作倾向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学科交叉规模、学科交叉强度共同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产生显着的促进作用。通过社会网络中心性分析发现,学科交叉的点度中心性对提高相关产学研合作机构的影响力,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本文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加深对产学研合作实践中学科交叉的理解,并为相关政策制定方、合作参与方提供借鉴参考。

二、网络中预防医学信息的组织和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中预防医学信息的组织和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艾滋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及传播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表
前言
研究总体设计
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中国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流行病学分析
    1. 研究背景
        1.1 我国艾滋病流行中异性性传播占比较高
        1.2 非婚异性性传播成为异性性传播的主要方式
        1.3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1 国内的相关研究
        1.3.2 国外的相关研究
        1.4 本研究的意义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数据来源
        3.3 相关定义
        3.4 统计分析
        3.4.1 描述性分析
        3.4.2 非婚非商和商业异性性传播PLWHA的社会人口学差异分析
        3.4.3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4.4 空间分布分析
        3.4.5 多接触史人群的频数分布情况
        3.5 统计分析工具
    4. 结果
        4.1 描述性分析结果
        4.1.1 各类途径传播PLWHA的频数分布情况
        4.1.2 不同类别异性性传播PLWHA的构成比情况
        4.1.3 不同性别的非婚非商和商业异性性传播PLWHA的频数分布情况
        4.1.4 非婚非商和商业异性性传播PLWHA的分性别频数分布情况
        4.2 非婚非商和商业异性性传播PLWHA的社会人口学比较分析结果
        4.2.1 非婚非商和商业异性性传播PLWHA的社会人口学分布情况
        4.2.2 非婚非商和商业异性性传播PLWHA的不同年度平均年龄的比较
        4.2.3 非婚非商和商业异性性传播PLWHA的不同年龄段频数分布与变化
        4.3 非婚异性性行为与社会人口学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4.4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传播途径新报告PLWHA的频数分布
        4.4.1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传播途径新报告PLWHA的频数分布情况
        4.4.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类型异性性传播新报告PLWHA的频数分布情况
        4.5 非婚非商和商业异性性传播PLWHA的空间分布情况
        4.5.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5.2 非婚非商和商业异性性传播PLWHA的全国分布情况和热点分析
        4.6 有非婚非商异性性接触史和其他接触史的PLWHA频数分布情况
        4.6.1 有非婚非商异性性接触史和其他接触史的PLWHA的接触史类别数分布
        4.6.2 有非婚非商异性性接触史和其他接触史的PLWHA频数分布
    5. 讨论
        5.1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整体特征
        5.2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5.3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空间分布
        5.4 有非婚非商异性性接触史PLWHA的多接触史存在情况
        5.5 局限性
    6. 结论
第二部分 浙江省九区县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分析
    1. 研究背景
        1.1 以浙江省作为调查现场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1.2 浙江省的艾滋病流行概况
        1.3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性伴类型和性行为特征研究的意义
        1.4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HIV亚型特征与分子传播网络研究的意义
        1.5 流行病学调查与分子传播网络的综合分析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性伴类型及性行为特征
        3.1.2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HIV亚型情况和分子传播网络特征
        3.2 研究现场
        3.3 研究对象
        3.3.1 纳入标准
        3.3.2 排除标准
        3.3.3 变量定义
        3.4 抽样方法
        3.4.1 整群抽样
        3.4.2 样本量计算
        3.5 资料收集方法
        3.5.1 伦理审查
        3.5.2 社会人口学信息收集
        3.5.3 性伴类型及性行为特征等信息收集
        3.5.4 HIV亚型分析的材料与方法
        3.6 资料分析方法
        3.6.1 流行病学信息分析方法
        3.6.2 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3.6.3 流调信息与分子信息综合分析方法
        3.7 统计学分析工具
    4. 结果
        4.1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4.1.1 基本社会人口学特征
        4.1.2 社会人口学特征与异性性伴类型的多重对应分析
        4.1.3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不同性伴类型的行为特征
        4.2 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4.2.1 HIV亚型分析结果
        4.2.2 HIV分子传播网络分析结果
        4.2.3 是否成簇与社会人口学综合分析
        4.2.4 是否成簇与流调信息的综合分析
        4.2.5 是否成簇的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
    5. 讨论
        5.1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性伴类型和性行为特征
        5.2 不同性别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性伴类型和性行为特征
        5.3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HIV亚型分布和分子传播网络
        5.4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是否成簇的影响因素
        5.5 局限性
    6. 结论
第三部分 浙江省嘉兴市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与其他途径传播PLWHA的病原学关联性分析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HIV亚型特征
        3.1.2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HIV分子传播网络特征
        3.1.3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与其他途径传播PLWHA的关联性
        3.2 研究现场
        3.3 研究对象
        3.3.1 纳入标准
        3.3.2 排除标准
        3.4 抽样方法
        3.5 资料收集方法
        3.5.1 伦理审查
        3.5.2 社会人口学与流行病学信息收集
        3.5.3 序列信息收集
        3.6 资料分析方法
        3.6.1 社会人口学分析
        3.6.2 HIV亚型频数和变化情况分析
        3.6.3 HIV分子传播网络分析
        3.6.4 是否成簇的社会人口学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6.5 是否为高危传播者的社会人口学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6.6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与其他途径传播PLWHA的关联性分析
        3.7 统计学分析工具
    4. 结果
        4.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4.1.1 社会人口学特征分析
        4.1.2 各传播途径分布情况
        4.2 HIV亚型分布特征
        4.2.1 2017 到2019年嘉兴市各途径传播PLWHA的HIV亚型分布情况
        4.2.2 2017到2019年嘉兴市各途径传播PLWHA的HIV亚型年度分布情况
        4.3 HIV分子传播网络特征
        4.3.1 2017到2019年嘉兴市的HIV分子传播网络成簇情况
        4.3.2 2017到2019年嘉兴市主要HIV亚型的分子传播网络情况
        4.3.3 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PLWHA的HIV分子传播网络成簇情况
        4.3.4 是否成簇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4.3.5 各途径传播PLWHA在HIV分子传播网络中的成簇特点分析
        4.4 高危传播者分析
        4.4.1 高危传播者的频数和构成比分析
        4.4.2 是否为高危传播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的单因素分析
        4.4.3 是否为高危传播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的多因素分析
        4.5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与其他途径传播PLWHA之间的关联度分析
        4.5.1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与其他途径传播PLWHA的未加权关联度分析
        4.5.2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与其他途径传播PLWHA的加权关联度分析
        4.5.3 男男性传播PLWHA与其他途径传播PLWHA的加权关联度分析
        4.5.4 商业异性性传播PLWHA与其他途径传播PLWHA的加权关联度分析
        4.6 主要HIV亚型的分子传播网络特征分析
        4.6.1 CRF01_AE亚型的分子传播网络特征分析
        4.6.2 CRF07_BC亚型的分子传播网络特征分析
    5. 讨论
        5.1 2017到2019年嘉兴市新报告PLWHA的HIV亚型分布情况
        5.2 2017到2019年嘉兴市新报告PLWHA的HIV分子传播网络特征
        5.3 PLWHA在HIV分子传播网络中是否成簇的影响因素
        5.4 PLWHA在HIV分子传播网络中是否为高危传播者的影响因素
        5.5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与高风险途径传播PLWHA之间的关联性
        5.6 局限性
    6. 结论
全文总结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HIV传播网络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非婚非商异性性接触史病例个案信息收集问卷
个人简历
致谢

(2)广西重点地区HIV感染者不同艾滋病病毒基因型疾病进展和二代传播风险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广西重点地区HIV感染者不同艾滋病病毒基因型疾病进展研究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实验室检测
        1.5 数据收集与数据管理
        1.6 样本量估算和统计分析
        1.7 质量控制
        1.8 伦理学事项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2.2 研究对象不同HIV基因型首次CD4计数比较
        2.3 研究对象不同HIV基因型抗病毒治疗前死亡情况比较
        2.4 研究对象不同HIV基因型抗病毒治疗后死亡和退出治疗及病毒载量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研究对象不同HIV基因型首次CD4计数情况
        3.2 研究对象不同HIV基因型抗病毒治疗前死亡情况
        3.3 研究对象不同HIV基因型抗病毒治疗后死亡和退出治疗及病毒载量情况
    4 小结
第二部分 广西重点地区HI感染者二代传播基本再生数分析研究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实验室检测
        1.5 数据收集与数据管理
        1.6 R_0计算、样本量估算与统计分析
        1.7 质量控制
        1.8 伦理学事项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2.2 研究对象主要HIV基因型的R_0
        2.3 研究对象主要HIV分子传播簇的基本情况
        2.4 研究对象主要HIV分子传播簇R_0与增长速度的相关性
        2.5 分子传播簇R_0与新近感染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研究对象主要HIV基因型的R_0
        3.2 研究对象主要HIV分子传播簇的R_0
        3.3 研究对象主要HIV分子传播簇R_0与增长率和新近感染的相关性
    4 小结
第三部分 广西重点地区HIV感染者二代传播风险分子网络分析研究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实验室检测
        1.5 数据收集与数据管理
        1.6 样本量估算与统计分析
        1.7 质量控制
        1.8 伦理学事项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分子传播网络基因阈值选择
        2.3 抗病毒治疗减少HIV二代传播风险及影响因素分析
        2.4 抗病毒治疗减少HIV二代传播风险的敏感性分析
    3 讨论
        3.1 抗病毒治疗减少HIV二代传播风险情况
        3.2 HIV二代传播风险的影响因素
    4 小结
全文结论
研究创新性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HIV感染人群二代传播风险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已发表文章
致谢

(3)中缅边境地区HIV-1流行特征及其病毒对M36.4抗体敏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中缅边境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
    第一章 中缅边境HIV-1传播模式分析
        引言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中缅边境小年龄组(16-25岁)HIV-1人群流行特征分析
        引言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二部分 M36.4抗体对缅甸入境者假病毒株敏感性分析及体外逃逸位点筛选81引言
    引言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小结
结论与创新
研究局限性
附件
参考文献
综述 云南省与毗邻国家HIV-1流行现况
    参考文献
个人基本情况
致谢
文章发表情况

(5)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及动态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信息行为研究现状
        1.2.2 国内信息行为研究现状
        1.2.3 短视频信息行为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方案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移动短视频相关理论
        2.1.1 移动短视频概念
        2.1.2 移动短视频内涵
        2.1.3 移动短视频特征
    2.2 信息行为相关理论
        2.2.1 信息行为定义
        2.2.2 网络信息行为概念
        2.2.3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
    2.3 信息生态相关理论
        2.3.1 信息生态概念
        2.3.2 信息生态系统
        2.3.3 信息生态因子
        2.3.4 信息生态链
    2.4 复杂网络相关理论
        2.4.1 复杂网络的概念
        2.4.2 复杂网络特征模型
        2.4.3 复杂社会网络结构指标
    2.5 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
        2.5.1 系统动力学定义
        2.5.2 系统动力学模型
        2.5.3 系统动力学应用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机理
    3.1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过程
    3.2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要素
        3.2.1 行为要素构成
        3.2.2 生态要素构成
        3.2.3 心理要素构成
    3.3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驱动力
        3.3.1 信息价值驱动
        3.3.2 知识创新驱动
        3.3.3 娱乐文化驱动
        3.3.4 社会认同驱动
        3.3.5 经济效益驱动
    3.4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机理模型
        3.4.1 触发扩散机理
        3.4.2 感知推动机理
        3.4.3 交互激励机理
        3.4.4 行为认知机理
        3.4.5 机理关系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
    4.1 问题的提出
    4.2 研究方法和步骤
        4.2.1 研究方法
        4.2.2 研究对象
        4.2.3 研究步骤
    4.3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模型
        4.3.1 开放式编码和主轴编码
        4.3.2 选择性编码
        4.3.3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
    4.4 概念阐释及讨论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特征及网络结构
    5.1 问题的提出
    5.2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特征概念模型
    5.3 实证研究
        5.3.1 研究方法和步骤
        5.3.2 数据采集处理
        5.3.3 数据结果
    5.4 讨论分析
        5.4.1 用户信息检索推荐行为特征
        5.4.2 用户信息发布行为特征
        5.4.3 用户信息共享行为特征
        5.4.4 用户信息行为网络结构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演化模型
    6.1 问题的提出
    6.2 建模依据及思想
    6.3 模型构建
        6.3.1 模型假设
        6.3.2 演化模型构建
        6.3.3 主体状态转化规则
        6.3.4 模型参数配置及约束
    6.4 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
        6.4.1 平衡点和阈值
        6.4.2 仿真参数设置
        6.4.3 仿真结果分析
        6.4.4 讨论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用户信息行为的移动短视频服务对策
    7.1 提高用户服务水平
        7.1.1 提升用户信息服务质量
        7.1.2 提高用户使用满意度
        7.1.3 挖掘用户个性化需求
    7.2 治理短视频发展乱象
        7.2.1 完善制度设计
        7.2.2 优化政府监管
        7.2.3 加强主体自律
    7.3 优化短视频服务生态
        7.3.1 信息价值捕捉
        7.3.2 用户行为优化
        7.3.3 信息环境改善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网民多维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框架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网民分类的标准和方法
    2.2 网民分类的特征选取
    2.3 网民分类的应用场景
    2.4 研究现状述评
第3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网民分类模型构建
    3.1 网民分类维度的确定
        3.1.1 相关理论基础
        3.1.2 四个维度的确定
    3.2 各维度下网民分析方法
        3.2.1 网络人格标签
        3.2.2 网民影响力
        3.2.3 事件关联度
        3.2.4 主题关注度
    3.3 网民分类模型构建
第4章 实证研究
    4.1 网络人格标签
        4.1.1 人格词典
        4.1.2 Word2vec扩充词典
        4.1.3 网络人格标签的计算
    4.2 网民影响力
    4.3 事件关联度
    4.4 主题关注度
        4.4.1 博文预处理
        4.4.2 兴趣和主题特征提取
        4.4.3 关注度计算
    4.5 网民分类结果和讨论
        4.5.1 网民分类结果
        4.5.2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7)分子网络分析在昆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中的应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 2020年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1.1 人口学特征
        1.2 行为学特征
        1.3 新型毒品的使用情况
        1.4 接受预防干预情况
    2. 2020年研究对象的HIV-1基因型
    3. 2016-2020年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4. 2016-2020年HIV-1基因亚型分布情况
    5. 2016-2020年HIV-1分子网络动态变化情况
        5.1 2016-2020年分子网络的基本情况
        5.2 2016-2020年HIV-1分子网络入网影响因素分析
        5.3 2016-2020年增长网络特征分析
    6. 2020年HIV-1分子网络入网影响因素分析
    7. 2020年活跃传播簇分析
讨论
结论
创新性
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综述 HIV-1分子传播网络研究相关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气象因素对呼吸性传染病的发病分布影响及非药物干预措施对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气象因素及非药物干预措施与流感联合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检索策略
        2.3 分析工具
    3 结果
        3.1 气象因素与流感联合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结果
        3.1.1 历年发文趋势
        3.1.2 各国文献发表及合作情况
        3.1.3 作者发文量及论文引用网络
        3.1.4 关键词演化分析
        3.1.5 高被引文献分析
        3.2 NPIs与流感联合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结果
        3.2.1 历年文献发表趋势
        3.2.2 各国文献发表及合作情况
        3.2.3 作者发文量及论文引用网络
        3.2.4 关键词演化分析
        3.2.5 高被引文献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中国各省气象及流感流行的分布特征以及新冠期间北温带地区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2005-2016年间中国各省气象及流感流行的分布特征
        2.2.2 新冠期间北温带地区流感流行特征研究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2005-2016年间中国各省气象及流感流行的分布特征分析结果
        3.2 新冠期间北温带地区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3.2.1 2015/16-2019/2020五个流感季各国流感流行趋势
        3.2.2 2020年COVID-19的流行趋势及国际国内标志性事件与NPIs的实施时间线
        3.2.3 全球防控新冠疫情背景下,北温带9国流感流行趋势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沈阳市大气污染及气象因素与儿童肺炎门诊人次关联性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儿童肺炎门诊数据资料
        2.2 大气质量监测及气象数据资料
        2.3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大气污染和气象资料的一般情况
        3.2 儿童肺炎门诊资料的一般情况
        3.3 各种污染物浓度及气象因素数值对儿童肺炎门诊量当日及滞后效应分析
        3.4 单污染物模型
        3.5 多污染物模型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部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对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发病数描述统计
        3.2 时间序列分析拟合与外推预测
        3.3 保护率的计算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性及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流行性感冒研究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叶酸在癌症中基于甲基化作用和miRNA-mRNA综合调控网络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文所用英文缩写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乳腺癌与肥胖
        1.1.1 乳腺癌
        1.1.2 肥胖对乳腺癌的影响
    1.2 乳腺癌中的表观遗传学改变
        1.2.1 基因特异性甲基化、肥胖与乳腺癌
        1.2.2 基因组总体甲基化水平、肥胖与乳腺癌
    1.3 叶酸与乳腺癌及甲基化的关系
        1.3.1 叶酸水平与乳腺癌的关系
        1.3.2 叶酸与甲基化
    1.4 肥胖、叶酸水平、甲基化与癌症
    1.5 miRNA
        1.5.1 miRNA的生物合成及功能
        1.5.2 miRN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6 结直肠癌及其相关信号通路
        1.6.1 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调查
        1.6.2 结直肠癌相关信号通路:致瘤性Wnt信号通路
        1.6.3 结直肠癌、一碳单位代谢与Wnt信号通路
    1.7 一碳维生素、miRNA、Wnt信号通路之间的调控
        1.7.1 miRNA与 Wnt信号通路的调控
        1.7.2 肿瘤发生中一碳维生素对miRNA的调控
    1.8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拟开展的工作
第2章 叶酸在乳腺组织中的甲基化作用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样本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3 实验试剂与耗材
        2.2.4 缓冲液及主要试剂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干酪乳杆菌微生物法测定乳腺组织叶酸含量
        2.3.2 TRIzol法提取人乳腺组织总RNA
        2.3.3 逆转录PCR
        2.3.4 实时荧光定量PCR
        2.3.5 焦磷酸测序检测DNA甲基化水平
        2.3.6 统计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受试对象一般资料
        2.4.2 叶酸标准曲线
        2.4.3 绝经前女性乳腺组织叶酸含量与BMI的关系
        2.4.4 基因组总体甲基化水平与BMI的关系
        2.4.5 基因组总体甲基化水平与乳腺组织叶酸含量的关系
        2.4.6 BMI对乳腺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4.7 差异表达基因在不同BMI或乳腺叶酸组别中的启动子甲基化水平
    2.5 小结
    2.6 讨论
第3章 叶酸在结直肠癌中对miRNA-mRNA综合互作网络的调控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动物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3 实验试剂及耗材
        3.2.4 缓冲液及主要试剂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饮食干预法构建叶酸缺乏动物模型
        3.3.2 解剖小鼠并分离结肠上皮细胞
        3.3.3 叶酸相关miRNA差异表达谱的鉴定
        3.3.4 Real-time PCR验证差异表达miRNA
        3.3.5 叶酸干预结直肠癌动物模型基因芯片数据的获取
        3.3.6 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的预测
        3.3.7 获取KEGG数据库中与结直肠癌信号通路相关的基因信息
        3.3.8 韦恩图筛选共有基因
        3.3.9 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
        3.3.10 叶酸相关miRNA-mRNA互作网络的构建
        3.3.11 统计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叶酸缺乏动物模型的肿瘤发生率和肿瘤多发率
        3.4.2 叶酸缺乏对小鼠结肠上皮细胞miRNA差异表达谱的影响
        3.4.3 Real-time PCR验证部分差异表达miRNA
        3.4.4 叶酸调控结直肠癌相关Wnt信号通路miRNA-mRNA互作网络的分析
        3.4.5 叶酸调控结直肠癌相关Apoptosis信号通路miRNA-mRNA互作网络的分析
        3.4.6 叶酸调控结直肠癌相关Cell cycle信号通路miRNA-mRNA互作网络的分析
    3.5 小结
    3.6 讨论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基于Cytoscape的叶酸调控结直肠癌相关信号通路miRNA-mRNA互作综合网络图
致谢

(10)学科交叉对产学研合作倾向与创新绩效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学科交叉研究综述
        2.1.1 学科交叉相关概念
        2.1.2 学科交叉分析方法
        2.1.3 学科交叉评价指标
        2.1.4 小结
    2.2 基于知识共享的的产学研合作
        2.2.1 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共享
        2.2.2 产学研合作倾向影响因素
        2.2.3 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影响因素
        2.2.4 产学研合作中的学科交叉研究
        2.2.5 小结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案例分析与问题提出
    3.1 三大技术案例背景
    3.2 三大技术案例分析
        3.2.1 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学科交叉与产学研合作分析
        3.2.2 电网技术学科交叉与产学研合作分析
        3.2.3 癌症治疗技术学科交叉与产学研合作分析
    3.3 启示与假设提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学科交叉对产学研合作倾向的影响研究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4.1.1 学科分类依据
        4.1.2 国家科技进步奖数据处理方法
    4.2 学科交叉情况
        4.2.1 学科分布情况
        4.2.2 学科交叉社会网络分析
    4.3 产学研合作倾向分析
        4.3.1 产学研合作阶段性特征
        4.3.2 产学研合作时序分析
    4.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学科交叉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5.1 学科交叉的聚类分析与多维尺度分析
    5.2 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评价
    5.3 基于学科中心性分析的创新绩效评价
        5.3.1 学科中心性分析
        5.3.2 学科中心性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
    5.4 基于知识分工协同的创新绩效提升路径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网络中预防医学信息的组织和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艾滋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及传播网络研究[D]. 董志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2]广西重点地区HIV感染者不同艾滋病病毒基因型疾病进展和二代传播风险调查研究[D]. 曹志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3]中缅边境地区HIV-1流行特征及其病毒对M36.4抗体敏感性研究[D]. 丁奕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应急组织合作网络分析[D]. 朱世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5]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及动态演化研究[D]. 李欣颖. 吉林大学, 2021(01)
  •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网民多维分类研究[D]. 刘欣. 吉林大学, 2021(01)
  • [7]分子网络分析在昆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中的应用探索[D]. 李诗韵.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8]气象因素对呼吸性传染病的发病分布影响及非药物干预措施对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D]. 李艳君.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9]叶酸在癌症中基于甲基化作用和miRNA-mRNA综合调控网络的表观遗传学研究[D]. 郭驰. 湖南大学, 2020(02)
  • [10]学科交叉对产学研合作倾向与创新绩效影响研究[D]. 曾伟民.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标签:;  ;  ;  ;  

网络中预防医学信息的组织与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