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慎原则在新“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应用分析

审慎原则在新“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应用分析

一、新《企业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运用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曹铭真[1](2021)在《遵循谨慎性原则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稳健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一、基本概述(一)新会计制度概念新会计制度是改革开放以后,经过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分析研究,积累和总结出的新的管理经验与管理办法,在旧会计制度的"二则二制"的基础内容上,进一步进行了细分,细分的方向包含了会计管理的制度、经济成分等内容,让整个会计制度所研究的内容更加深入和有效,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让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得到全面的深入优化,保证企业在市场环境中更加稳定的生存与发展,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新的会计制度依旧以《会计法》及相关的会计准则为基础,

黄晓晓[2](2021)在《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的运用探讨》文中指出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工作过程中运用的一项至关重要原则,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不仅能够预防举高资产和收益、压低负债和费用,还能够起到提示风险和防控风险的作用。但在企业会计实务操作过程中,部分企业利用谨慎性原则操纵利润,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因而必要的措施是保证会计信息更具真实性、客观性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探讨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工作中运用的现状,分析谨慎性原则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贠蓬[3](2020)在《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文中指出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一个重要原则。由于经济环境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而会计信息又需要全面、正确、系统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因此正确掌握和运用谨慎性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谨慎性原则的定义、谨慎性原则在会计要素和会计计量上的体现以及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运用的两面性,并就谨慎性原则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吴娜娜[4](2017)在《浅谈谨慎原则在企业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客观经济环境面临的风险越来越高,谨慎性会计原则作为会计实务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项会计基本原则,对传统会计项目的影响深远,同时其自身的局限性也备受争议。本文从谨慎性原则的内涵出发,对谨慎性会计原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思路,以期让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务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孙月玲[5](2017)在《财务管理对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分析》文中指出新会计谨慎性原则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它对会计核算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个别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滥用谨慎性原则,造成企业会计报表不真实,严重影响了债权人的投资决策。另外,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实现对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是促进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一方面要保证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也要实现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多层次地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杨鑫[6](2016)在《对谨慎性原则的认识、运用与思考》文中指出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愈来愈高,给会计实务带来了难以估量的风险。要想规避这些风险,在会计实务中就必须谨慎。也就是要在会计工作中严格遵循谨慎性原则,既要反映可靠的未来收入,又要注意估量损失与风险。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能减小经济损失,同时帮助经营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帮助企业稳健地发展;滥用谨慎性原则,会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导致企业决策失误,并带来一系列的不好影响。本文从使用范围、实例分析、优缺点及改进来认识、运用和思考谨慎性原则。

何寅[7](2016)在《会计谨慎性的量化模型与有效性》文中研究表明谨慎性原则作为会计一项基本原则在会计核算的各个方面,包括资产、收入、投资及清算股利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谨慎性原则主张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计和判断,合理的谨慎能够避免企业虚高资产或收益,保护投资人、债权人的利益,同时也有利于协调内部冲突,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和竞争力。但过度的谨慎也会破坏会计确认、计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造成企业管理者与企业投资者之间会计情报的失衡,破坏了会计情报的决策有用性。谨慎性原则在条文规定的具体说明上与其他原则相比相对模糊,仅仅强调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基于对所有者权利产生最小影响的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反对多计资少计负债、多计收益少计费用。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谨慎性原则缺乏具体的量化条款规定,并受到操作人员业务素质、主观判断的影响,如何正确地使用谨慎性原则,合理地把握谨慎度,其操作的难度很大。造成该原则实际运用中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为企业粉饰财务数据创造了空间,也使得谨慎性原则的合理性在学术界日益受到质疑与批判。由于在谨慎性的量化问题的研究上一直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也阻碍了谨慎性原则开展效果的评价。直到1997年美国会计学家Basu采用反回归方程建立了基于盈余股票报酬关系模型,通过该模型测量会计盈余反映好消息与坏消息的差异大小来评价会计盈余的稳健度从而实现谨慎性的量化,是目前实证会计研究中应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模型。Basu模型的提出对于解决谨慎性的量化问题迈出了重大一步,使学术界对会计谨慎性的研究从定性发展到定量的高度。随后学术界在Basu模型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了盈余持续性计量法、净资产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比率法、负的累计应计计量法、应计现金流关系法、累计的盈余股票报酬计量法、Khan-Watts模型等量化方法,极大地丰富了谨慎性量化研究的文献,对于会计理论的发展及其实务具有深远和重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围绕谨慎性原则的相关理论及量化模型进行论述。主要包括谨慎性原则产生的背景、形成的动因(契约、法律诉讼、税收、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实际运用情况、产生的经济影响(对筹资成本、投资水平、股东价值、盈余、财务报告影响)、有条件无条件谨慎性的相关量化模型、通过量化模型开展的实证研究。量化模型方面,着重对各个模型提出的背景、理论基础、推导过程、特点、以及对各模型的相关性与差异性进行介绍,并结合实证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量化模型的相关性与可靠性来验证模型的效用问题。在相关性的验证中,主要研究各模型中反映会计谨慎性指标间的皮尔森与斯皮尔曼系数。对可靠性的验证主要基于考察各量化模型中反映会计谨慎性的指标与从Wangetal提出的谨慎性需求信号假说中选取反映企业总风险的指标。高风险对应低的会计谨慎性,低风险则意味高的会计谨慎性。若结合这两类指标分析出的结论一致,则表明该计量方法的可靠性较高。针对各种谨慎性量化模型的优点与缺陷,不少国外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总结。例如Givoly&Hayn、Ball&Shivakumar先后指出Basu模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局限性。包括:Basu模型一种及时性差异计量,及盈余反映坏消息比反映好消息更及时的程度,但无法识别一些与谨慎性不相关的企业信息环境特征所引起及时性的差异。如披露政策、会计制度的修改等。在没有控制这些特征的情况下,及时性差异计量并不能可靠地计量谨慎性;无法将盈余中的暂时性收益或损失从应计中的随机误差中分离出来,也无法从某些盈余管理(如过度计提准备)中分离出来。所有这些都是暂时的并且导致收益变动的负序列相关;Basu模型只能识别暂时性部分的差异,而不能识别它们的及时或不及时;另外,私有企业无股票回报,无法使用Basu模型计量谨慎性等。Roychowdhury&Watts(2007)认为账面价值市价比计量了净资产相对与市价的低估程度,包含了可分离净资产与经济租,而由于经济组不可验证且无法分割,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并不被记录,会计谨慎性也无法对经济租施加影响。因而包含了经济租的账面市价比指标会导致谨慎性的错判。我国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特点,使得资本市场与会计制度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对披露时间规定的差异上,Basu模型是基于美国会计制度提出的,由于美国会计年度为3月31结束,最迟90天内披露年报,他在界定Retit时是以t-1年年报披露最后期限为基点,有效地避免了t年第一季度披露的干扰。而我国年报是会计年度结束后4个月内披露,其Retit累计计算点均受到t年度首个季报披露的影响,造成Retit与EPSit逻辑上不对等,导致回归结果失真。我国学者在研究者这方面的内容时也对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但就如何改进模型,以适应我国特殊环境等方面的讨论还相对欠缺。多数学者提倡多种计量方法结合使用,以弥补各自的不足。为此,本文深入探讨西方学者设计的计量模型在我国实际运用中的可行性,主要包括Basu模型中忽略的披露政策及会计制度改革所引起的及时性差异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后的模型,并通过选取我国上市公司样本展开实证分析,揭露我国具体环境中使用量化模型时需注意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问题提出意见和对策。

郑瑞彬[8](2011)在《谨慎性原则局限性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由于竞争风险的日益加剧,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风险信息的揭示,因而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成为必然。文章首先阐述了谨慎性原则的发展及在财务分析中具体运用;其次分析了谨慎性原则所具有的局限性;再次分析了谨慎性原则存在局限性的原因主要源于诚信不足和会计法规、制度的不完善等因素;最后针对其局限性从提出了改进思路。

马文娟[9](2010)在《会计实务中的谨慎性原则》文中指出详细说明了谨慎性原则的概念、我国会计制度贯彻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性和谨慎性原则的两面性及其应用方向,重点论述了会计实务中的谨慎性原则及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谨慎性原则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杜学当[10](2010)在《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以国际会计惯例为基础,首先从会计结构的角度,分四个方面论述了会计制度采用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性。其次,从资产的定义、收益的确认以及财务分析的角度详细论述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广泛运用。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更能使会计信息全面、系统、正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最后,在采用谨慎性原则的同时,还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其职业道德修养,加强企业在会计核算中的专业判断,防止滥用谨慎性原则。

二、新《企业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运用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企业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运用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遵循谨慎性原则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稳健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本概述
    (一)新会计制度概念
    (二)谨慎性原则
二、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依据
三、运用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的优劣势分析
    (一)企业财务管理中运用谨慎性原则的优势分析
    (二)企业管理中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劣势
四、企业财务管理中对
    (一)应用于财务分析
    (二)运用于筹资管理
    (三)应用于股利分配
    (四)应用于投资管理
结 语

(2)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的运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的运用现状
    (一)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运用中缺乏客观标准
    (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运用中可操作性低
    (三)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运用中的或有事项披露不足
    (四)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运用中与其他原则冲突
三、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工作中运用的优化措施
    (一)建立循序渐进的谨慎性标准
    (二)增强谨慎性原则的可操作性
    (三)强化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信息披露中的体现
    (四)妥善处理谨慎性原则与其他原则的关系
四、结语

(3)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谨慎性原则的定义
2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计量方面的体现
    2.1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2.2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2.3 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
3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运用的优缺点
    3.1 优点
    3.2 缺点
4 在会计实务中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建议
    4.1 加强对“度”的控制
    4.2 进一步完善细化原则运用过程中的约束制度
    4.3 对会计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
    4.4 建立会计资产市场价格信息服务系统
5 结 语

(4)浅谈谨慎原则在企业会计实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谨慎性原则的内涵
2 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
3 谨慎性原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谨慎性原则自身的局限性分析
    3.2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处理中的局限性分析
    3.3 谨慎性原则与其他原则的冲突分析
    3.4会计从业人员谨慎性素质相对偏低
4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应用中的改进措施
    4.1 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坚决杜绝过度的谨慎
    4.2 将谨慎性原则贯穿于具体标准或规范中,规避其局限性
    4.3 谨慎性原则尺度的把握
    4.4 增强相关人员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5 结语

(5)财务管理对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及必要性
2 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2.1 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
    2.2 对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计量
    2.3 企业财务收入的确认
    2.4 或有事项的确认
    2.5 披露关联方的交易
3 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3.1 解决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政策问题
    3.2 完善了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3.3 保证了国有资产的完整性
    3.4 解决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问题
    3.5 提高了财务人员的谨慎性
4 结语

(7)会计谨慎性的量化模型与有效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思路
    1.3 文献综述
        1.3.1 谨慎性原则产生动因的文献综述
        1.3.2 谨慎性原则对经济活动影响的文献综述
        1.3.3 谨慎性量化模型的文献综述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谨慎性原则
        2.1.2 Basu模型
    2.2 理论基础分析
        2.2.1 谨慎性原则的产生动因
        2.2.2 谨慎性原则的分类
        2.2.3 谨慎性原则的影响因素
        2.2.4 谨慎性原则的经济影响
3 谨慎性原则实际运用及存在的问题
    3.1 谨慎性在具体准则中应用
        3.1.1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3.1.2 谨慎性原则在财务分析中的运用
    3.2 谨慎性原则存在的问题
        3.2.1 谨慎性内在的逻辑矛盾
        3.2.2 谨慎性原则与其他原则的冲突
        3.2.3 谨慎性原则在实际运用中的问题
4 谨慎性的量化模型
    4.1 盈余相关的量化模型
        4.1.1 有条件谨慎性的概述
        4.1.2 Basu模型的概要
        4.1.3 盈余量化模型的相关研究
        4.1.4 盈余谨慎性量化模型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我国的适用性
    4.2 净资产相关量化模型
        4.2.1 无条件模型的概要
        4.2.2 净资产账面价值市价比的概要
        4.2.3 净资产量化模型的相关研究
        4.2.4 净资产谨慎性量化模型的问题以及在我国的适用性
    4.3 负的累计应计量化模型
        4.3.1 负的累计应计量化模型的概要
        4.3.2 负的累计应计模型的相关研究
        4.3.3 负的累计应计模型以及在我国的适用性
5 谨慎性量化的实证分析
    5.1 谨慎性的量化
        5.1.1 考虑滞后性要素的模型
        5.1.2 未考虑滞后性要素的模型
    5.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变量
        5.2.1 数据来源
        5.2.2 描述性变量
    5.3 指标间关系的相关实证结果
        5.3.1 关于全期间的分析
        5.3.2 构造变化的分析
    5.4 小结
6 盈余谨慎性量化模型的问题点及分析
    6.1 披露时限差异对Basu模型的影响及对策
    6.2 投资收益率的测定期间与企业利益发布时点的关系
    6.3 预计收益控制模型的设定
    6.4 横截面分析
    6.5 数据来源本与描述性变量
        6.5.1 数据来源
        6.5.2 描述性变量
    6.6 验证的结果
    6.7 追加验证
    6.8 小结
7 研究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谨慎性原则局限性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的主要观点———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动因
        1、股东诉讼。
        2、契约主义。
        3、税收的节约。
        4、监管成本的节约。
    (二) 国内研究的主要观点———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动因
        1、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化。
        2、注册会计师风险意识逐渐增强。
        3、证券市场监管的强化。
二、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的具体应用
    (一) 谨慎性原则在固定资产折旧准则中的应用
    (二) 谨慎性原则在无形资产准则中的运用
    (三) 谨慎性原则在资产减值准备准则中的应用
    (四) 谨慎性原则在租赁准则中的运用
    (五) 谨慎性原则在关联方交易披露准则中的应用
三、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处理中的局限性分析
    (一) 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之间的冲突
        1、与可靠性原则的冲突。
        2、与相关性原则的冲突。
        3、与历史成本原则的冲突。
        4、与可比性原则和一致性原则的冲突。
    (二) 谨慎性原则在实务操作中存在主观臆断性
        1、过度谨慎。
        2、谨慎不足。
    (三) 谨慎性原则的相关条款缺乏可操作性
    (四) 谨慎性原则与所得税之间的矛盾
    (五) 市场价格机制对谨慎性原则运用的制约
四、谨慎性原则局限性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 诚信问题
        1、利益驱驶。
        2、会计人员个人的职业道德及业务素质。
        3、监督力度不够。
        4、失信成本低是会计失信的诱因。
    (二)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
五、克服谨慎性运用局限的完善及改进措施
    (一) 完善会计准则、制度, 增加谨慎性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
    (二) 增大监管力度, 加大约束力
    (三) 将谨慎性的运用与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有机结合起来
    (四) 进一步完善市场价格机制

(9)会计实务中的谨慎性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 谨慎性原则
    1.1 定义
    1.2 表征形式
2 贯彻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性
    1) 谨慎性原则的产生和运用, 其根本依据是不确定性。
    2) 为了抵消企业管理人员和投资者的过分乐观, 谨慎的倾向是必要的。
    3) 对于企业来说, 高估资产、权益和利润比低估他们更加危险。
3 谨慎性原则的两面性
    3.1 谨慎性原则的优点
    3.2 谨慎性原则的不足
4 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方向
    1) 资产。
    2) 负债。
    3) 收益。
    4) 财务分析。
5 会计实务中的谨慎性原则
    5.1 会计计量
    5.2 财务报告
6 贯彻谨慎性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6.1 充分认识谨慎性原则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原则
    6.2 对会计准则进行不断完善, 使相关的会计准则和制度应尽量具有可操作性
    6.3 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
    6.4 企业外部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6.5 加强审计监督
    6.6 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和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有机地结合起来
    6.7 就企业的内部管理者而言, 不应过分依赖谨慎性原则
7 结束语

(10)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的会计结构中包含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性
    (一) 权责发生制原则中包含谨慎性原则
    (二) 实现原则中包含谨慎性原则
    (三) 在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上也贯穿着谨慎性原则
    (四) 谨慎性原则的本质
        第一, 以保护企业为主旨。
        第二, 收入和费用的时间性分布。
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
    (一) 从资产的定义的角度来看
    (二) 从收益的确认的角度来看
    (三) 从财务分析的角度来看

四、新《企业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运用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遵循谨慎性原则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稳健发展[J]. 曹铭真. 今日财富, 2021(23)
  • [2]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的运用探讨[J]. 黄晓晓. 投资与创业, 2021(21)
  • [3]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J]. 贠蓬.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10)
  • [4]浅谈谨慎原则在企业会计实务中的应用[J]. 吴娜娜. 中国高新区, 2017(04)
  • [5]财务管理对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分析[J]. 孙月玲.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02)
  • [6]对谨慎性原则的认识、运用与思考[J]. 杨鑫. 企业研究, 2016(06)
  • [7]会计谨慎性的量化模型与有效性[D]. 何寅. 西南大学, 2016(02)
  • [8]谨慎性原则局限性的分析[J]. 郑瑞彬. 中国集体经济, 2011(07)
  • [9]会计实务中的谨慎性原则[J]. 马文娟. 甘肃科技, 2010(23)
  • [10]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J]. 杜学当.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标签:;  ;  ;  ;  ;  

审慎原则在新“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