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强奸”少女

谁在“强奸”少女

一、谁在“强暴”花季少女(论文文献综述)

赵荔红[1](2020)在《布列松的电影书写》文中研究说明法国导演罗伯特·布列松一生拍摄了十四部电影,每一部都散发出独特气息。戈达尔说:"布列松之于法国电影,犹如莫扎特之于奥地利音乐,陀思妥耶夫斯基之于俄国文学。"布列松电影具有很强的文学性,他大量阅读诸如陀思妥耶夫斯基、马拉美、普鲁斯特、蒙田等作家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他以视觉语言书写,以诗性口吻呈现,创作了富有节奏的"散文"、意韵深远的"诗歌"、结构严谨的"小说"。有些电影是直接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布列松以其独特视角和知识分子立场,

张若依[2](2020)在《毕飞宇小说异化主题研究》文中认为毕飞宇作为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其作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毕飞宇的小说往往关注当下社会中因现实因素而异化的人类,无论是其对异化个人的书写,还是对疏离的人际关系的刻画,都表现出他对于人类的深切关爱和对于社会问题的反思。无论是对于世界的敏锐感知,还是具有理性的同时怀着深切的悲悯,都促使他来关注并书写异化的社会现象,并希望以此警醒世人,试图寻找到减少异化的途径。毕飞宇通过对异化的人和异化的群体关系的书写,表现出他对人乃至人类的深刻思考,从而成为90年代文坛中的一个补充。本论文从毕飞宇小说内容出发,通过循序渐进式的分析,试图由表及里地研究毕飞宇小说异化主题的意义价值。论文第一章从毕飞宇小说中异化的个体出发,分析消费、爱欲、权力等具体因素对人的异化,反思其中蕴含的人的自我迷失现象;第二章从毕飞宇小说中典型的异化人际关系出发,具体着眼于其对同性关系、婚姻关系、代际关系的书写,试图探究其小说中人际关系冷漠疏离的内在原因;第三章从总体上分析毕飞宇小说异化主题的得与失,从毕飞宇的小说中用凝视关系推进异化主题的方式出发,分析其书写异化主题的内在人道主义精神,并对其小说的局限性进行补充分析,试图较全面地理解毕飞宇小说的异化主题的内涵与创作意义。

杨诚[3](2020)在《霍译《红楼梦》女性人物形象重塑的认知识解研究 ——以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王熙凤为例》文中认为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的灵魂,也是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是《红楼梦》的一项伟大艺术成就;在红学研究中,人物形象研究一直是重头戏,研究成果颇丰;然而在相关翻译研究中却是薄弱环节,研究数量较少,系统、深入的研究更少。本论文采用Langacker的认知识解理论,从详略度、辖域、视角与突显四个维度对霍克思译本前80回中对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和王熙凤的相关描写在微观层面进行了详细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四位女性人物各自在译本中的形象变化以及变化的共同特点,并且运用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中的哲学诠释学、操纵学派等翻译理论探讨了人物形象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系统分析霍克思译本中语言的偏离,论文发现译作中四位女性人物的形象均有较大变化。黛玉的悲剧性大为下降。原着中黛玉是典型的悲剧形象。她体弱多病,多愁善感;她与宝玉朦胧纯真的爱情最终未能如愿;贯穿全书的还泪神话以及围绕她设置的一系列悲剧意象更增添了浓重的悲剧氛围。霍译在外貌描写上突显的是其优美而非病弱,而她的言语行为均较原着激烈,使其柔弱的形象被削弱;在宝黛爱情描写中,霍译增加了大量解释,导致原文朦胧的爱情描写变得直接,她对宝玉的深情也被淡化;而且霍译忽略了还泪神话在全书的照应,又因中英文化背景的差异,大量悲剧意象在霍译中无法再现,黛玉整体形象的悲剧性也随之降低。宝钗由“冷”变“热”。原着中,宝钗是淑女典范。她思想言行均循规蹈矩;待人接物中规中矩,态度温和但保持距离;同时书中围绕她有意设置了许多突显其“冷”的文化意象,共同构建了其“冷美人”形象。霍译中,她虽然思想更显得正统,行为却有了一份随意与率性;她待人的分寸掌握欠佳,有时更严厉有时又太亲热,未能再现她与所有人都保持一定距离的冷冰冰的形象;加上一些突显其“冷”的文化意象在译本中无法再现,其“冷美人”形象在霍译中被消解。探春更加敏感精明。原着中,探春因明敏精干而被赞为“敏”。她精明能干;虽然对生母赵姨娘也有尖刻的言辞,但本质上是大家闺秀,温和文雅,平时对赵姨娘也按礼尊重。霍译中,她作为管理者的精明威严被进一步突显;对赵姨娘的态度也变得更加敏感尖刻;而她高雅、守礼的闺秀特质却被弱化,她由闺秀中的政治家蜕变为完完全全的精明管理者。熙凤更辣更鲜活。原着中,王熙凤性格中最为突显的特征便是“辣”。她当家理事周到老辣;在贾瑞、尤二姐事件表现得虚伪毒辣;尽管为人圆滑,也不敢越礼,其言行却有着贵族妇女少有的泼辣。霍译中,凤姐变得更精明强干;她对贾瑞、尤二姐更虚伪,因此更反衬出她的毒辣;她更能说会道,更圆滑,也更泼辣凶悍;同时,她说笑的方式也更丰富多彩。整体上,霍译中的凤姐个性更强烈,形象更鲜明。霍译中四位女性变化虽各不相同,但大的方向却基本一致,即均指向闺秀特征的弱化与个人能力与个性特质的强化。原着中,无论是标准淑女宝钗还是有点小性儿的黛玉,也无论是对生母比较尖刻的探春还是个性最张扬的“凤辣子”,本质上都是礼教熏陶出来的大家闺秀,而霍译中她们的守礼言行均有被忽略的趋向,而她们与当时闺秀要求不甚相符的一些特质,如黛玉的聪慧、探春的精明、熙凤的能干与泼辣等,在霍译中均被进一步突显。霍译中女性人物形象之所以会发生以上形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文学文本的开放性为译者在译文中重塑人物形象提供了空间。《红楼梦》文本中空白与未定点特别多,模糊的语言表达与难以复制的文学意境客观上为多种诠释提供了可能性。其次,中西文化差异使译者无法在译文中还原原着中的人物形象。而中英语言的差异使书中采用的一些汉语的独特表现形式无法再现,文化的差异则造成了中国特有文化意象的流失,它们均导致了人物形变。再次,译者的思想观念有意无意地参与了译文中人物形象的改写和重塑。曹雪芹与霍克思时代不同的社会观念通过作者与译者分别影响了原着与译着。霍克思以平等的等级观改写中国传统家庭的森严等级观念,使四位女性人物与人相处时表现出更多的平等倾向;他还以平等的女性观改造了中国传统女性的顺从形象,霍译中女性都不自觉地染上了现代女性的影子。研究表明,从认知识解的角度察看翻译文本,能帮助我们见微知着,从细微的差别中品味出人物形象变化的趋向,同时也能帮助我们看出译者对作品人物的态度。经典文学作品外译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翻译中人物形象的变化难以避免,我们既要坦然接受翻译中必然会发生的变形,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文化融合,从而缩小翻译中的变形。

王焕[4](2019)在《毕飞宇小说中的疼痛者形象书写》文中提出毕飞宇的小说不仅具有艺术特色,还具有内在价值。本论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开辟论述小说人物形象书写的新视角,以疼痛者概念为基准,打破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等角度归纳人物形象的局限,从身体和精神的疼痛两个维度将毕飞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成三种类型:精神痛楚者、肉体伤痛者、身心苦痛者,分析出多元的叙事视角、循环困境的相似情节设置、“看与被看”的叙事模式、细致的心理刻画的艺术表达,探析出时代背景的影响和作者的性格与感悟是其书写的动因,得出疼痛者形象书写的价值:在对“人”及人性的探究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存在层面上“人”的荒诞性,二是多重视域下人性的彰显,包括软暴力与个体欲望下的人性之恶、权力镜像下人性的迷狂、金钱诱惑下人性的异化;在两性心理镜像与“鬼文化”对命运的控制中得出毕飞宇对等级文化的深层反思。最后总结毕飞宇小说疼痛者形象书写的意义与不足,揭示毕飞宇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与思考。

徐怀中[5](2019)在《牵风记》文中研究表明献给我的妻子于增湘演奏终了之后的序曲战争年代同属一个"山头",胜过血缘亲情,年年必有聚会,每次聚会必须大撮一顿。吃什么是次要的,主要是碰杯喝酒;喝酒是次要的,主要是叙旧畅谈。又哪来的那么多话题可谈,老家伙们凑在一起,无非是以他们永久不灭的激情火焰,将一堆堆历史灰烬重新点燃起来,发一通感慨罢了!晋冀鲁豫野战军独立第九旅高、中级干部聚会,由旅二号首长老政委牵头。人到齐了,少不了先要传看一幅加了相框的放大集

卜卫,刘晓红,田颂云,熊颖,黄艾,吴昊[6](2019)在《校园性别暴力的媒介再现研究》文中指出2013年,来自联合国机构及社会组织的专家们开始讨论发生在校园内外的"性别暴力"的概念,最终将"性别暴力"定义扩展为"针对女孩、男孩、跨性别儿童,且基于性别的刻板印象、传统社会角色规范以及儿童的不同的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认同等而发生的暴力"。文章采用这一新的概念框架,通过对2013-2015年五家印刷媒介和新浪网文的内容分析,揭示了媒介再现中的校园性别暴力的现状和特征,并以社会性别和儿童权利的视角,分析其媒介报道的政治伦理性。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提升媒体对校园性别暴力的报道敏感性和质量以及推进有关社会倡导的建议。

卢晶晶[7](2018)在《毕飞宇小说中的乡村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选择毕飞宇小说中的乡村书写作为研究对象,从他不同创作时期的不同题材作品中,提取有关乡村书写的内容,进行研究、概括与总结,寻找毕飞宇关于乡村写作的特点与价值。毕飞宇的乡村书写,既包括公认的被纳入乡土小说研究范围的作品,如《玉米》系列和《平原》等,也包括其他题材中与乡村书写有关的作品,如他的城市书写就常常涉及到乡村人物,也以都市视角审视乡村。本论文还从毕飞宇的早期历史小说中提取毕飞宇关于乡村的想象,纳入本文研究之中,补全毕飞宇乡村书写的范围,从更广阔的意义上探究毕飞宇对于乡村的情感倾向和书写价值。第一章主要对毕飞宇的乡村想象进行了归类。从他的创作分期出发,将其乡村想象分为历史书写中的乡村和现实书写中的乡村。历史书写中的乡村,是毕飞宇表达历史观念、抒发哲学情思的载体,他在虚构的时空中动用了乡村记忆,给予历史最合体的情境。现实中的乡村书写包括城市书写中涉及到的乡村因素和立足乡村的小说作品。城市书写中以城市的眼光回望乡村,点明了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受到的伤害和人们精神世界的迷失。乡土小说作品则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写起,关注特定时代人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二章具体展开毕飞宇乡村书写所展示出来的乡村图景。从文革、权利、乡村的文化与政治三个方面展开,从乡村日常生活中分析毕飞宇文革表现的日常性与隐蔽性。他对文革的深刻反思,值得我们重新审视那段历史,并对现世生活起到启迪和警醒的作用;从官场、家族、民间组织三方面分析权力在民间的存在方式,权力对乡村人的行为、生活造成的诸多影响;从风俗、伦理、法则三方面分析乡村的文化与政治,查看行政权力与乡村法则的对抗与结合。第三章主要写乡村人物及人物所表现的人性。人物从本土居民和外来者两方面入手,分析人物特点和命运。以及在诸多因素影响下人性的异变,在人物的温度之下,分析毕飞宇对于人性和国民性的批判与守望。第四章主要分析乡村书写的方式,从叙事的视角选择和语言策略两个展开,选取他独到的儿童视角、“第二”人称视角分析他所表现的乡村面貌和创作匠心;方言俗语的运用增强了小说的地域色彩,而政治话语的化用,不仅暗示了时代特征,而且起到陌生化的表达效果,使小说语言妙趣横生;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毕飞宇有意识地加入乡村元素,使其小说的乡村韵味更为浓烈,有别于其他题材的作品。结语部分总结了毕飞宇乡村书写的内涵与特色,并且试图指出其乡村书写在中国现当代乡土文学史的意义和书写的发展可能。毕飞宇的乡村书写还没有形成蔚然之势,但是他独特的书写姿态,自觉的创新意识,使他在中国乡土文学史上熠熠生辉。

刘霞[8](2017)在《日本原爆文学主题研究》文中指出原爆文学是指以二战末期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为题材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的总称。原爆文学在日本发展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涵盖小说、诗歌、戏剧、随笔、散文以及评论等多种文学样式,作为战后文学的重要分支,它就像一根红线贯穿整个战后文学史,是日本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通过归纳整理日本原爆文学的生成语境及发展脉络,结合具体文本对其所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做一个历史性的梳理与勾勒,从“毁灭”、“创伤”、“反思”三个方面对日本原爆文学的主题意蕴和思想内涵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对日本原爆文学进行纵横交织的研究。简要来说,纵向研究主要体现在研究的历时性维度。日本原爆文学在战后社会的综合语境下呈现出了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和文本内涵,三大主题的呈现跟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步调基本一致,蕴藏着一种承上启下且相互并列的内在逻辑。而横向研究主要通过对具体的文本细读、解析、阐释与比较,考察各个阶段的文本在表现主题的过程中的异同,以核认知为主线横向挖掘日本原爆文学的内在主题意蕴和文本价值。具体将从五个部分进行阐释。绪论部分首先对日本原爆文学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诞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沿革进行梳理。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本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归纳和总结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第一章“毁灭主题:人间地狱的再现”。本章主要以原民喜的《夏之花》三部曲、大田洋子的《尸横遍街》等作品为文本分析对象,运用叙事学相关理论,从“毁灭的序曲”、“毁灭的瞬间”、“毁灭的惨景”三个层面,探讨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毁灭性”在原爆文学中的具体呈现。原民喜、大田洋子等作家基于自身的被爆体验,肩负着厚重的写作使命,通过记忆的书写和历史的证言,再现了广岛和长崎被爆之前的民不聊生、被爆之时的人间地狱之惨状、以及被爆之后人们在废墟上苦苦挣扎的图景。第二章“创伤主题:呐喊与安魂”。本章主要以大田洋子、林京子、井伏鳟二等作家的原爆文学为分析对象,研究原爆文学中的创伤记忆与历史书写。具体从“创伤的症候”、“创伤的展演”、“创伤的安度与复原”等逻辑相继的三个方面,对被爆者的肉体之痛和精神之殇进行分析和阐述,尤其是对作品中表现的女性被爆者因遭受歧视而造成的心理创伤进行更为细致的文本分析。这些作品不再停留在记录的层面,主要聚焦被爆幸存者所承受的身心伤害,关注他们战后的生存状况,思索个体生命的价值,拷问作为一个被爆幸存者在战后如何有尊严地存活下去等更深层面的问题,向人们展示了被爆幸存者的战后是一部言说不尽的血泪史。由此可见,原爆文学不仅对被爆幸存者发出了自强不息的呐喊,也向逝者表达了深切哀悼之情以及对骨肉同胞的无尽追思。与此同时,它对战后的社会矛盾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合理也进行了强烈地控诉。第三章“反思主题:痛定思痛”。本章主要以井上光晴的《手之家》《大地的群像》、堀田善卫的《审判》、小田实的《广岛》以及大江健三郎的核文学为文本分析对象,对原爆文学中的反思精神进行深入探索和挖掘。这些作品突破以往固有视角——狭隘的民族主义视点或个人体验的宣泄,立足国际视野对原爆这场灾难的实质进行思索和反省。多重主题的交错与民族视野的超越,从广岛体验走向世界和平,是作家们历经劫难后痛定思痛的蚌病成珠。如果说井上光晴通过国内视野对被爆者与部落民歧视等社会问题进行批判的话,那么堀田善卫的《审判》以及小田实的《广岛》则是一种国际视野,对被害与加害的相对性以及被爆无国境等问题进行探讨,触碰到道德根本问题的核心之处。此外,大江健三郎通过一系列核文学作品直击时代命脉,把广岛体验国民化,并把这种“屈辱”附上普世价值从而达到世界化的目的,强烈呼吁废除核武器实现世界和平,向人们提出如何面对核时代这一重大课题。最后为结语部分。该部分主要从文学特色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对日本原爆文学的总体特征进行概括与评述。首先,日本原爆文学在叙事策略上,纪实与虚构在文本实践中各有侧重,并相互补充彼此衬托。早期的原爆文学,偏重个人体验和历史纪实,现实主义气息浓厚。60年代以后的原爆文学基于文学张力的自身需求,不乏作者的虚构想象。在纪实和虚构之间、生活和艺术之间,日本原爆文学通过虚构想象与历史真实,从而达到了平衡且完美结合,实现了作家抒写历史并反思时代精神价值的创作本心。其次,日本原爆文学不仅从形式上与时俱进地实现了过渡,在对核认知这一层面上也呈现出其突出的特征,从唯一被爆国的民族受害情结到对战争责任的反思,从狭隘的民族愤恨到人类永久和平的演进,核认知从民族主义的立场上升到全人类的角度可以说是日本原爆文学超越时空最有价值的表现。总之,日本原爆文学将全部的情感与理性思考都放置于文本载体中,树立了灾难书写的典范,在呈现主题的同时满足了大众情感宣泄的需要,同时也具备了心理疗伤和警示后世的功能。其真实性和历史理性,给人们带来的教诲是鲜明和深刻的,从而使日本原爆文学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当代文学史的特质与意义。

余琼[9](2016)在《1980年代以来女性作家的乡土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期以来,大批女性作家"浮出历史地表",以其出色的创作实践成为中国当代文坛不可小觑的生力军。其中,一些女性作家的乡土叙事频繁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取得了相当成绩。显然,"女性作家"与"乡土叙事"这两个要素在此一时期中国文坛的同时凸显,并非仅是偶然事件。作为一股渐露锋芒而又具有某种鲜明群体特征与积极文化诉求的创作潮流,它的存在恰为本文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研究端口:本文着意以新时期文化语境为基点,以男性乡土叙事为参照,从"性别"之维切入乡土书写,考察"女性"与"乡土"结合后所呈现的诗学特质。同时,还以"乡土"之"点"察女性文学之"面",探究它对于女性文学的补充、丰富、拓展之功。如此,这就牵涉到对女性乡土叙事的生成背景、文化立场、主题倾向以及审美艺术等多维度的综合考察。具体到行文布局,全文共计七章,可分为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三大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解决选题缘由、基本概念、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等相关性问题的阐述与厘清。重点在于从宏观角度对新时期以来女性乡土叙事的整体特征及文坛影响进行把握,指出其对乡土文学及女性文学的双维度意义,以及对其研究现状进行扫描与概述。第二章探究女性乡土叙事景观的生成。从现实背景、作家动因以及文学情境等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与男性作家相较,女性作家最重要的叙事新质要属因性别差异所带来的女性经验与女性意识呈现,而新时期以来"乡土中国"的现实情境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传播的适逢提供了此一时期的创作契机。无论是因时代际会结缘乡土的"知青",还是情系故土的"地之女",抑或是出于乡土审美性需求的"新生代",她们以或无意或自觉的女性意识构筑乡土叙事"越轨的笔致",从而实现与男性乡土叙事的汇流与分延。接下来,在上述"外部力量"的梳理基础上,论文将正式进入到文本的"内部研究"。将分别通过柔化历史、欲望探求、成长关注、审美艺境等四个章节的具体剖析与论述,概括出女性乡土叙事独特丰厚富有异质性的美学内涵与诗学贡献,从整体上把握其对女性叙事传统与乡土叙事传统的延承与突围。第三章论述女性作家在历史言说上的特殊审美发声方式。在此题域,"日常"历史观与女性主义立场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共振",女性作家以边缘视角与性别意识作为一种有效的叙述策略和言说特征展开历史重构。其中,"日常历史"叙事旨在走出男性宏大历史叙事的偏执,而对人性的多维透视与执着言说则旨在揭蔽历史图景中个体的生存世相与生命本真。同时,她们还倾心于运用温情笔触营造一种温厚与宽恕的品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期在大自然的哺育中返归到一种"诗意的栖居"。第四章考察女性作家基于性别立场对欲望话语的重构及其意义。这里采取狭义的"欲望"概念,即意指关乎身体的欲望,围绕着身体、性爱、孕育等方面展开论述。指明其意义除却对以男性为创作及言说主体的乡土欲望书写的共鸣,更在于基于性别立场对于女性长期作为欲望客体的叙事反拨,呈现出与男性欲望叙事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第五章针对女性成长类型及问题的内部聚焦。女性作家对于乡村女性的成长发现,经由生理发育层面延至心灵成熟层面,再深入到精神建构层面的叙事建构,其要旨在于对长期处于被盲视状态、潜藏于乡土叙事之中的隐性主题——女性成长进行去蔽。她们以女性视角对留守乡村女性、进城乡村女性以及下乡知青女性等三种成长主体类型的成长历程及困境展开观照与反思,指出乡村女性由于身处农村文化荒原语境及深陷男权中心意识桎梏,其成长之途长期面临的"主体镜象的绝对匮乏"这一重要而基本的事实。第六章从乡土叙事艺术性方面的审美特色着手,分析其所呈现的诗性品格,同时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可以说,新时期女性乡土叙事承续了"五四"新文化以来对乡土中国的浪漫主义抒情书写传统,而这种诗化风格艺术特征的营造主要借助于语言和意象的诗意运用。同时,女性作家尽管在文体上多向古典传统致敬,但这并不妨碍其对西方现代主义叙事技巧的借鉴。其中,尤以向西方现代派绘画的技法借用与融合为表征,体现出高度的诗画同构意识。此外,就可能存在的艺术缺陷问题,则主要指出其中最具普遍性、也最为代表性的两点,即自我"重复"和逻辑"失真"现象。最后一章是结语部分,侧重于在上述主体部分的总述及分论基础上力图将女性乡土叙事放置在文学史的整体视野中进行意义观照,旨在肯定其在多元文化语境中所取得的丰赡硕果之时亦指出其限度并寄予展望,提示着女性乡土叙事值得期待的话语前景。

凌菁[10](2016)在《丁玲的多重身份与其文学活动》文中研究表明丁玲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个典型人物。她一生的文学活动折射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与转折,丁玲的人生轨迹及其围绕她出现的“丁玲现象”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与文学、政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丁玲成为洞察中国知识分子在追寻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缩影。丁玲文学活动的复杂性源于丁玲身份的多样性和变动性。通过探讨丁玲的多重身份与其文学活动之间的关系,来考察丁玲在复杂的身份谱系中对自我主体身份的追寻与失落,丁玲一生的文学活动表现出浓厚的作者情怀和强烈的“五四”精神。丁玲一生经历作家、战士、文化官员以及右派等多种身份的转变。她每一次身份的转变都是自身主动认同与外部社会力量综合而成的结果。在各种社会身份的背后,丁玲内心一直坚守着对作家主体身份的认同,这种认同在不同时期通过她的书写或其他文学活动方式体现出来。20世纪20年代,丁玲作为一个“娜拉式”的新女性离开家庭寻求女性的主体身份。在上海,丁玲选择了作家身份以性别叙事来建构女性的主体性,但女性的现实境遇及动荡的社会现实使其陷入性别迷茫的叙事焦虑之中,丁玲在这个阶段不断地在寻求新的突破。20世纪30年代,丁玲以战士的身份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力图实现对女性主体的自我救赎。战士身份虽然导致了丁玲创作的转型,但丁玲在书写革命时没有放弃对个体命运的关注,她的革命叙事呈现出复调话语的特点。她通过民族话语与个体话语的交叉、碰撞来思考个体与民族之间的关系。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丁玲尽管被不断地改造并进行了“自我改造”,但内心对主体身份的追求没有改变,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仍带有鲜明的启蒙色彩,小说关注的焦点依然集中在对国民性的批判上。新中国成立后,丁玲因拥有丰富的革命文学资源,而被体制规训成为一名文化官员。在体制的规约下丁玲实践着文化官员的身份,成为文学新体制的营造者和文艺导向的制定者。但丁玲内心强烈的创作情结和对文学理想的追求,又使其溢出主流话语之外,提出了诸如“一本主义”、尊重历史、独立思考等观点来体现自己对“五四”文学传统的韧性坚守。丁玲的“五四”情怀使其在20世纪50年代的政治运动中首当其冲,被扣上“右派”帽子清理出文学队伍,开始了长达20年的风雪人生。丁玲以隐忍、检讨等方式来寻求政治上的认同与接纳,一度丧失了知识分子独立的个性。但丁玲在与命运抗争的同时,让人看见了一颗倔强的灵魂和对个体生命尊严的守护以及对写作理想的坚守。20世纪70年代后期丁玲回归体制后,她以迎合主流的姿态跻身文艺界,并为了消弥身上的污名而作出了一些不被常人理解的举动和行为,一度造成人格上的缺失。1984年,丁玲恢复合法身份后开始积极创办《中国》杂志试图承袭“五四”文学衣钵,以续写自己对主体身份的追寻,实现自己对文学理想的追求。《中国》以开放自由的姿态引导了中国新文学发展的方向,为知识分子建构了一个自由言说的公共领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现代事件”。丁玲一生在各种身份的纠葛中追寻自我主体。革命、战争、政治、人事等因素的影响虽一度使丁玲的主体性丧失,但她内心对“五四”精神的坚守使她没有一味沉沦于时局话语中,从而使得其文学活动呈现复杂的态势。丁玲在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关心个体命运,在集体主义话语中坚守理性思考,启蒙色彩始终贯穿其一生的文学活动。从身份认同角度考察丁玲整个一生的文学活动,可以还原一个丰富、真实、立体的丁玲形象,进而可以揭示中国现代化革命进程中政治与文学、个人与群体、传统与现代等之间复杂的关系,求解其中隐含的深邃问题。

二、谁在“强暴”花季少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谁在“强暴”花季少女(论文提纲范文)

(1)布列松的电影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湖上的兰斯洛特》
《穆谢特》
《乡村牧师日记》
《钱》

(2)毕飞宇小说异化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四、异化理论梳理
        (一) 异化理论发展历程
        (二) 异化理论对毕飞宇小说的影响
第一章 毕飞宇小说中人的自我迷失
    第一节 消费社会下人的异化
        一、消费社会中人的空虚感
        二、人与自身相分离的异化
    第二节 爱欲支配下的痛苦挣扎
        一、性掠夺中的牺牲者
        二、爱欲禁锢的释放
    第三节 权力与顺从中的主体性丧失
        一、追求权力成为附庸者
        二、顺从中的自我丢弃
第二章 毕飞宇小说中人际关系的异化
    第一节 利用与对峙的同性关系
        一、相惜中的对峙
        二、嫉妒与竞争
    第二节 妥协共生的婚姻关系
        一、抽象化的人物凸显具象化的疏离
        二、冷峻的书写与悲悯的情怀
    第三节 矛盾错位的代际关系
        一、错位的亲情和无力的关怀
        二、表面的和谐与内在的疏离
第三章 毕飞宇小说异化主题的得与失
    第一节 凝视关系推进异化主题
        一、镜像透视自我异化
        二、目光承载规训权力
    第二节 “向内转”的人道主义
        一、聚焦个体的内在感受
        二、非典型性的“现代主义”
    第三节 “第二次异化”的实践与思考
        一、扭转物化的意识,挣脱异化的镣铐
        二、毕飞宇小说异化主题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霍译《红楼梦》女性人物形象重塑的认知识解研究 ——以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王熙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译本选择与研究范围
        1.2.2 人物选择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红楼梦》原着人物形象研究
    2.2 《红楼梦》英译人物形象研究
        2.2.1 以“人物形象”为主题的红译研究
        2.2.2 与“人物形象”相关的红译研究
    2.3 认知识解理论: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对人物形象重塑研究的适用性
        2.3.1 认知识解理论
        2.3.2 认知识解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2.3.3 认知识解对人物形象重塑研究的适用性
    2.4 小结
第3章 林黛玉:悲剧形象淡化
    3.1 柔弱形象弱化
        3.1.1 娇弱变强壮
        3.1.2 多愁善感减弱
    3.2 宝黛爱情朦胧美消失
        3.2.1 含混描写变明晰
        3.2.2 深情变平淡
    3.3 闺秀形象模糊化
        3.3.1 聪慧形象加强
        3.3.2 守礼形象削弱
    3.4 悲剧性减弱
        3.4.1 还泪神话隐没
        3.4.2 悲剧意象消失
    3.5 小结
第4章 薛宝钗:冷美人形象“热”化
    4.1 思想行为发生裂变
        4.1.1 思想正统化
        4.1.2 行为随意化
    4.2 与他人距离感缩小
        4.2.1 对下人更随性
        4.2.2 对同辈更热情
        4.2.3 对尊长更率性
    4.3 “冷美人”形象消融
        4.3.1 “冷”的意象消失
        4.3.2 “冷”的行为隐没
    4.4 小结
第5章 探春:“敏”形象突显
    5.1 威严形象强化
        5.1.1 态度更严厉
        5.1.2 处事更精明
    5.2 敏感的个性加强
        5.2.1 言行更显敏感
        5.2.2 称谓更加尖刻
    5.3 闺秀形象削弱
        5.3.1 烘托高雅的意象消失
        5.3.2 体现高雅的描写淡化
    5.4 小结
第6章 王熙凤:“辣子”形象更鲜明
    6.1 精干形象进一步强化
        6.1.1 处事更能干
        6.1.2 心机更深细
    6.2 虚伪的表现增强
        6.2.1 对贾瑞更热情
        6.2.2 对尤二姐更友好
    6.3 泼悍鄙俗的形象发生裂变
        6.3.1 言行泼悍加剧
        6.3.2 鄙俗言语减少
    6.4 虚荣要强的个性加强
        6.4.1 要强的形象强化
        6.4.2 虚荣的形象裂变
    6.5 守礼的形象削弱
        6.5.1 恭顺变放肆
        6.5.2 对长辈称呼失礼
    6.6 鲜活的形象突显
        6.6.1 言语更加圆滑
        6.6.2 鲜活描写增多
    6.7 小结
第7章 霍译中女性形象重塑的整体趋向与探因
    7.1 霍译中女性形象变化的共同趋势
        7.1.1 闺秀形象弱化
        7.1.2 才能个性强化
    7.2 霍译中女性人物形变探因
        7.2.1 开放多解的文学文本
        7.2.2 难以逾越的文化鸿沟
        7.2.3 难以抑制的译者观念
    7.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及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4)毕飞宇小说中的疼痛者形象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毕飞宇的创作情况及研究现状
    1.2 论文的研究内容、创新点与方法
    1.3 疼痛者形象的界定
第2章 疼痛者形象的多元呈现
    2.1 精神痛楚者
    2.2 肉体伤痛者
    2.3 身心苦痛者
第3章 疼痛者形象书写的动因
    3.1 时代背景的影响
        3.1.1 文革时代的印记
        3.1.2 新时期社会转型的冲击
    3.2 作者的性格与感悟
        3.2.1 敏感的性格
        3.2.2 独特的生命感悟
第4章 疼痛者形象书写的艺术表达
    4.1 多元的叙事视角
    4.2 相似的情节设置
    4.3 “看与被看”的叙事模式
    4.4 细致的心理刻画
第5章 疼痛者形象书写的价值
    5.1 对“人”及人性的探究
        5.1.1 存在层面上“人”的思考
        5.1.2 多重视域下人性的彰显
    5.2 等级文化的深层反思
        5.2.1 等级文化的两性心理镜像
        5.2.2 “鬼文化”对命运的控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校园性别暴力的媒介再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念框架和研究问题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的结构与指标
    (二)操作性定义④
    (三)编码与信度检验
        1. 研究编码
        4. 未提及性别问题
三、主要研究发现
    (一)校园性别暴力的呈现频度
    (二)校园性别暴力的类型及受害人的脆弱情境
    (三)媒介报道政治与伦理
        1. 媒介报道的政治性
        2. 媒介报道伦理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7)毕飞宇小说中的乡村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乡村想象的类型
    第一节 历史书写中的乡村
        一、理想乡村的寄托
        二、生命思考的乡村想象
    第二节 现实书写中的乡村
        一、城市书写中的乡村侧影
        二、日常生活中的乡村场景
第二章 暴力、权力与文化:乡村世界的图景
    第一节 乡村的“文革”暴力
        一、乡村“文革”的日常性与隐蔽性
        二、乡村“文革”暴力的反思
    第二节 乡村权力的三个维度
        一、乡村“官场”权力
        二、乡村家庭权力
        三、乡村“民间团体”权力
    第三节 乡村的文化书写
        一、乡村的民俗风情
        二、乡村的乡土伦理
        三、乡村的“体制性”
第三章 乡村人物
    第一节 人物群像及其命运
        一、孤独的少女与世故的妇女
        二、成长中的少年与“缺席”的父辈
        三、被遗弃的外来者——“知青”与“右派”
    第二节 人性的扭曲与变异
        一、潜在的人性之恶
        二、欲望下的人性挣扎
        三、精神上的人性扭曲
    第三节 审视与反思:乡村人性的深度观照
        一、乡村温情的诗意表达
        二、乡村世界的“国民性”批判
第四章 乡村的叙事方式
    第一节 叙事视角
        一、儿童视角的选择
        二、“第二”人称的运用
    第二节 语言策略
        一、方言俗语
        二、“政治话语”日常化
        三、修辞的多样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日本原爆文学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关于日本原爆文学
        (一) 原爆文学的概念与诞生背景
        (二) 原爆文学的发展沿革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三) 研究意义
第一章 毁灭主题:人间地狱的再现
    第一节 毁灭的序曲
        一、《毁灭之序曲》: 时空维度下的灾难预示
        二、《毁灭之序曲》: 多重视角下的精神幻灭
    第二节 毁灭的瞬间
        一、《夏之花》等: 原爆瞬间
        二、《来自废墟》等: 原爆的次生毁灭
    第三节 毁灭的惨景
        一、《尸横遍街》等: 人的毁灭
        二、《来自废墟》等: 家园的毁灭
        三、《广岛的回忆》: 城市文明的毁灭
    小结
第二章 创伤主题: 呐喊与安魂
    第一节 创伤的症候
        一、肉体之痛
        二、精神之殇
    第二节 创伤的展演
        一、普遍性的个体创伤
        二、独特性的女性创伤
    第三节 创伤的安度与复原
        一、《祭场》: 艰难的哀悼与安魂之路
        二、创伤记忆与历史书写
    小结
第三章 反思主题: 痛定思痛
    第一节 多重主题的交织: 井上光晴的原爆文学
        一、《手之家》: 多重主题的反思
        二、《大地的群像》: 多重主题反思之深化
    第二节 战争责任之思: 堀田善卫的《审判》
        一、《审判》: 加害者保罗与恭助的对比
        二、《审判》: 罪与罚
        三、《审判》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第三节 民族主义视野的超越: 小田实的《广岛》
        一、《广岛》: 民族与种族歧视的交织
        二、《广岛》: 被害与加害的辩证思考
        三、《广岛》的进步意义
    第四节 核时代的生存之道: 大江健三郎的核文学世界
        一、《广岛札记》: 大江反核之旅的起点
        二、《治疗塔》: 现代危机的预言
        三、核时代的生存之道
    第五节 原爆认知及战争反思
        一、反对战争抑或反对战败
        二、“请安息吧,战争错误不再重演”
        三、“提起广岛时”
    小结
结语
使用文本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文章
后记

(9)1980年代以来女性作家的乡土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基本概念界定
    1.3 研究现状述评
    1.4 基本研究思路与方法
2 临水照花: 女性乡土叙事景观的生成
    2.1 现实背景: 多元社会文化环境的催生
    2.2 作家动因: 女性作家的乡土写作缘起
    2.3 文学情境: 与男性乡土叙事的汇流与分廷
3 柔化历史: 女性历史言说的特殊审美声道
    3.1 日常历史: 走出男性宏大历史叙事的偏执
    3.2 经营人性: 人性腹地的多维透视与执着言说
    3.3 诗意栖居: 温情心态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 欲望探求: 欲望话语的主体转换与意义生成
    4.1 身体的发现: 穿越"沉重的肉身"
    4.2 夏娃的觉醒: 性别伦理的探索与突围
    4.3 孕育的补白: 浮出历史地表的繁衍欲望
5 成长关注: 对女性成长类型及问题的内部聚焦
    5.1 雾中风景: 家庭伦理束缚下留守乡村女性的"缺失式"成长
    5.2 城乡之间: 出走"娜拉"的艰难涉渡
    5.3 犹在镜中: 男性镜像笼罩下知青女性的"创伤式"成长
6 诗性品格: 女性乡土叙事的艺境探微
    6.1 锦心绣口: 整体性的诗化风格
    6.2 诗情画意: 从绘画借鉴营养的叙事技巧
    6.3 白璧微瑕: 艺术缺陷及其可能
7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丁玲的多重身份与其文学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与问题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作家:主体追寻与性别叙事
    第一节 寻求自我身份的娜拉式出走
        一、周南中学:女性主体身份建构的场域
        二、上海:写作寻求女性的主体身份
    第二节 建构女性主体的性别书写
        一、身体叙事与自我确认
        二、男性矮化与父女同盟
        三、女性声音与主体表达
    第三节 重陷性别迷茫的叙事焦虑
        一、感伤姿态与自我镜像的幻灭
        二、孤独意向与女性存在的无奈
第二章 战士:革命想象的复调话语
    第一节 叙事动机的双重交叉
        一、“莎菲式”的理性与感性并存
        二、新启蒙的自我救赎与革命选择
    第二节 叙事主题的多重变奏
        一、革命叙事下的欲望表达
        二、民族国家话语下的女性书写
        三、大众话语下的精英表述
    第三节 叙事策略的多频转化
        一、文本的对话性与自我经验的表达
        二、叙事视角的转化与意识形态的呈现
        三、叙事修辞的多变与文本意义的多义
第三章 文化官员:体制话语的实践与游离
    第一节 主动与被动选择下的体制认同
        一、左翼作家的身份承袭
        二、新体制“中坚力量”的工作应召
        三、自我激情的革命皈依
    第二节 体制规约与文艺导向的制定者
        一、确立《讲话》的核心地位
        二、引导文艺刊物的话语导向
    第三节 游离体制的作家情怀迷恋
        一、“五四”文学传统的韧性坚守
        二、“一本书主义”的经典热盼
        三、政治困境中文学理想的追求
第四章 右派:政治迎合与个性坚守的两难
    第一节 文学清场下的进退维谷
        一、“红楼”情怀的左右两难
        二、胡风友情的前后失倨
        三、对右派名份的跋前疐后
        四、身陷“严寒”的寸阴若岁
    第二节 归来者的“不归”言说
        一、以浪漫淡化苦难记忆
        二、以“歌德文学”迎合政治
        三、以“毛氏话语”回归文艺主流
    第三节 创办文学杂志的重新出发
        一、开放的姿态反对宗派主义
        二、自由的批评追求独立品格
结语:知识分子的现代化困境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谁在“强暴”花季少女(论文参考文献)

  • [1]布列松的电影书写[J]. 赵荔红. 世界文学, 2020(06)
  • [2]毕飞宇小说异化主题研究[D]. 张若依.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3]霍译《红楼梦》女性人物形象重塑的认知识解研究 ——以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王熙凤为例[D]. 杨诚. 湖南大学, 2020
  • [4]毕飞宇小说中的疼痛者形象书写[D]. 王焕. 长春理工大学, 2019(12)
  • [5]牵风记[J]. 徐怀中.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9(01)
  • [6]校园性别暴力的媒介再现研究[J]. 卜卫,刘晓红,田颂云,熊颖,黄艾,吴昊. 妇女研究论丛, 2019(01)
  • [7]毕飞宇小说中的乡村书写[D]. 卢晶晶. 江苏师范大学, 2018(08)
  • [8]日本原爆文学主题研究[D]. 刘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9]1980年代以来女性作家的乡土叙事研究[D]. 余琼. 浙江大学, 2016(07)
  • [10]丁玲的多重身份与其文学活动[D]. 凌菁.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谁在“强奸”少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