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空间观的哲学美学特征

中国古诗空间观的哲学美学特征

一、中国古代诗歌空间观念的哲学及美学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顾芝君[1](2021)在《诗歌意境下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流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持续高速扩展的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暴露出来了诸多问题,例如历史街区的千城一面。这些文化均质化的现象,表面上是由于规划手段的滞后与不当,实际上是对场所精神内涵的肤浅认知造成的。历史街区是宝贵的空间资源,是树立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表达形式,具有着物质空间和人文精神的双重价值。寻求优秀的理论准则,建立通用的设计规划体系,在日益凸显文化自觉意识重要性的今天成了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意境论和场所精神理论为研究范围,以苏州寒山寺、桃花坞和虎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诗歌和理论的归纳分析,将中国传统的意境论引入场所精神的研究中,并与西方的相关理论建立起对应关系,探究演化过程和规律,为历史街区场所精神的解读和重塑提供了新框架。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进行诗歌意境论与场所精神理论的关联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解读进行概念分析,在内涵、理论基础、构成层次和认知方式上对二者进行对比。继而肯定了意境论对当代历史街区场所精神营造的价值,划分出“物境”、“情境”和“意境”三个层级,奠定了行文思路。其次,围绕这三个层级,分别展开具体分析,结合苏州寒山寺、桃花坞和虎丘三个街区的实际案例,研究其中场所精神的形成特征、演变规律及动力机制,证实理论的实用性与可靠性。最后,从实例中归纳出对应不同层级的设计策略,并进行策略的适用性延展。研究发现,东方的意境和西方的场所精神存在内涵相近、意象筑基、层级推升、身体本源四点共通之处。因此可以在物境、情境和意境三个层级中进行具体区域场所精神的研究。在“物境”层面上,形成过程从“目击其物”到“搜象于物”。三个街区具有不同的物境特征:寒山寺以钟声为内核、桃花坞以桃花为统领,虎丘以地景为奠基。物境的演变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驱动力共同影响。在“情境”层面上,主体通过“移情”对物象由感而发,继而抒发情怀。寒山寺、桃花坞和虎丘三者在古代时期的情境分别为:满腔愁绪、归园田居、怀古感今。三者的情境正在向正面积极维度发展。在“意境”层面上,中西方“情景理”和“天地人神”的核心区别在于“惟和”与“接近神性”的本质追求不同。主体情感对空间的注入产生了物境到情境质的提升,多维交织的密度和结构决定了情境到意境的飞跃。寒山寺、桃花坞和虎丘这三个街区古时的意境分别呈现空灵幽邃、沉静儒雅、出世入世的特点。意境的演变是内外因综合的结果,文化氛围的消逝以及商业媒体的入侵已经成为当今意境呈现的最大问题。最后依托诗歌意境营造与感知机制确立了原真性、合理性和差异性设计原则。继而针对研究对象分别提出在立意、物境、情境和意境方面的场所精神提升策略,并且对国内其他历史街区做出虚实结合、善于运用“藏”、回归聚落和交还时间的建议。在理论方面,本文从中国传统诗学出发,将东方语境下的意境与西方语境下的场所精神相融合,总结了新兴的研究历史街区场所精神的思考模式,进一步丰富了相关理论体系。在实践方面,本文总结的场所精神营造模式,为我国正面临的历史街区更新设计的困境提供了解决思路。

石林[2](2020)在《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作为研究主体,以近代中西文化的融合为背景,以建筑装饰图案的生成背景、历史分期,图案的本体特征、空间特征与审美特征为视角,以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进行了研究,以期揭示其发展的机制与动因,从微观领域管窥地域建筑装饰文化的发展脉络。从历时性的维度来看,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发展呈现从单一类型移植到多元类型并存,最终分化为两条分支的发展路径。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发展包含了“发育期(1840到20世纪初)”、“发展期(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初)”和“分化期(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三个发展阶段,发育期以西方复古装饰符号的移植为主要特点,这一时期建造的西式建筑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对建筑装饰并不十分重视。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厦门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大量华侨投资房地产业并在厦门兴建自己的住宅,建筑装饰蓬勃发展,各种不同类型、风格的装饰图案得到了大量发展,出现了本土装饰图案与西方建筑构件以及不同类型装饰图案融于同一建筑单体的多元并存现象。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步入分化期,并产生了两条分支,第一条为异质装饰元素进一步相互交融,并在前期的基础上出现了异质装饰符号相互嫁接共生的现象;另一条为地域装饰元素的衍生发展,表现在嘉庚建筑的创作实践中,以闽南传统建筑大屋顶式样及墙面砖石组合式样为基础,衍生出了具有地域特征的屋顶装饰以及立面的砖石组合砌筑的装饰手法。从共时性的角度来看,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是以西方观念、技术为主导的,中西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就图案的本体特征而言,在西方材料、工艺的影响下呈现出形态特征的变革,同时,西方装饰图案在造型上亦产生了一定的本土化的变异;在构成特征中兼容了中西方的形态构成特点,在突出形式美感的同时,也表达出了丰富的意象内涵。就图案的空间属性与秩序特征而言,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是以西方建筑的形体特征为主导,融合了中西方两种不同空间秩序的综合表达,装饰图案呈现出“附加性”与“实体性”的空间特征,并在秩序表达上关注到图案与建筑、图案与人的交互关系。就图案的审美特征而言,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融合了中西方的审美特征,构建了新的审美系统,表现在形式与内容的美感构建、主体与客体的情感交融,并最终通过与社会文化相关的情境营造,将装饰图案的审美统一于大的文化系统当中。

宋哲琦[3](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崔杨光辉[4](2020)在《中西传统民居院落式住宅空间形态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居建筑作为建筑最重要的一种类型,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院落式住宅空间是民居建筑中最为典型与研究价值的一种空间类型。中华文化拥着几千年的历史,而院落式住宅建筑在这时间的长河中,一直保有曾经的形态与文化,说明这种空间形态是适合我国的地理环境和满足我国人民居住需求的。而与我国在地理位置上相隔重洋的西方,也以院落式住宅空间为主要的民居建筑,这是很值得我们去钻研和剖析的。故本论文将以中西方传统民居中院落式住宅空间形态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发展历史与空间形态设计进行比较研究。其中对空间形态设计进行深入的展开研究,找到其中的异同之处,最终能够实现学而致用的目标。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论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研究内容与方法分析、理论框架等。第二章为中西传统民居院落式住宅发展概述。分别对中国与西方传统民居院落式住宅空间形态的发展进行时间上的梳理,将中国的先秦至明清时期、西方的古希腊、古罗马至新古典时期分为五个时间段,寻找各个时间段上院落式住宅空间的形态。第三章为中西传统民居院落式住宅空间形态设计异同。第三章是本篇论文的最核心的部分,先研究传统民居院落式住宅空间形态的差异性成因,分别从历史与地理背景、文化和经济背景、空间和审美观念、伦理和宗教思想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并引出其空间形态建筑方式、功能与作用、装饰构造的异同。第四章为中西传统民居院落式住宅空间形态比较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分别从现代建筑设计对中国传统民居院落式住宅空间形态的传承、现代建筑设计对西方传统民居中院落式住宅空间形态的借鉴以及院落式住宅空间形态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发展趋势进行论述。通过以上这些研究,作者希望可以将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的优点与现代建筑设计融合在一起,为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新风格与新方向提供一点思路。

姚坤强[5](2020)在《“万物静默”—关于虚实之美与摄影意境表现的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摄影艺术的出发点不仅仅对客观世界的摹写,也应积极主动的表现世界。表现世界的过程就是创作者的“意”与客观世界的“象”相结合,将拍摄者的思维、审美以及经验通过运用摄影手法寄托在摄影作品中。在摄影意境的建构中虚实之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艺术创作都贯穿着虚实之美的创作原则和审美特征。了解虚实之美的思想渊源及美学本质,有助于将其应用于摄影创作当中,帮助摄影意境体系的建构。本文目的在于运用虚实之美创造摄影意境,完成摄影创作。通过梳理虚实之美、摄影意境的相关知识与美学原则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具有相关意境美学特征的摄影艺术作品,从中总结归纳出摄影意境中的虚实语言特征。重点从构图、景深、拍摄技法以及影调等方面论述虚实之美在摄影意境创作中的作用。通过摄影作品的创作实践,归纳出具体的意境营造过程以及摄影意境的具体艺术特征,探索摄影意境在表现形式上的可能性,从而证明摄影作为强有力表现手段,具有丰富的思想情感内涵。

张婧[6](2020)在《青海塔尔寺寺院建筑历史研究》文中认为塔尔寺作为青海地区的宗教中枢,藏传佛教复兴时期的中心,它既是藏传佛教寺院的典型代表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塔尔寺地处多元文化交融之地且营建过程历时漫长,其寺院建筑是藏族传统文化和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晶。塔尔寺寺院建筑既体现了藏传佛教在青海地区的本土化过程,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交通背景和民族特征,还是承载着中华文化多样性的典型物质载体。当前对塔尔寺寺院建筑本体空间特征的相关研究长期关注寺院建筑总体布局和单体建筑特征,但对塔尔寺寺院与其附属寺院和寺属部落的空间关系的论述较少。以往对塔尔寺寺院建筑文化源脉的相关研究则普遍关注汉、藏文化对塔尔寺寺院建筑发展的影响,而相对忽略了其他多元文化在寺院建筑发展演进过程中所产生的效应。基于此,本文依据塔尔寺寺院建筑的本体特征,以多元文化的交流和本土化为视角,借助文献研究、实地调查,以及建筑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途径,旨在研究建筑和文化相互作用下的塔尔寺寺院建筑历史,以及不同时期宏观历史网络对塔尔寺寺院建筑发展的作用机制。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塔尔寺寺院建筑的本体特征研究。在厘清藏传佛教发展脉络,以及其寺院建筑的演变轨迹和分布状况的基础上,从寺院组织、经济、教育、寺属部落及属寺五个方面剖析藏传佛教格鲁派对塔尔寺寺院的结构体系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而通过对塔尔寺所在地区历史地理基础的分析,并对影响塔尔寺寺院建筑营建过程的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从而将塔尔寺寺院建筑的营建历史划分为:寺院雏形构建阶段、经学院建筑完型阶段、寺院建筑营建延续阶段。基于塔尔寺寺院的发展脉络,从空间尺度出发,构建了多尺度的塔尔寺寺院建筑本体空间特征研究框架:宏观尺度层面,主要阐释了塔尔寺与其在青海境内的31座属寺的区域结构,以及塔尔寺与其寺属部落的空间关系。中观尺度层面,剖析了塔尔寺寺院的群体格局特征。微观尺度层面,对塔尔寺寺院的建筑类型,以及核心建筑类型的单体建筑特征进行了研究。由此以塔尔寺寺院发展脉络为主线,从三个空间尺度层面系统论述并归纳、总结了塔尔寺寺院建筑的本体特征。第二部分,塔尔寺寺院建筑对多元文化的本土化研究。以多元文化的交流和本土化为视角,基于对塔尔寺寺院建筑所在地区多元文化的引入背景及寺院建筑营建历史的辨析,选取塔尔寺寺院的核心建筑类型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空间布局、建筑形制、构造特征、装饰技艺、营造思想五条线索出发,追溯青海地区多元文化的本土化进程在塔尔寺寺院建筑之中的体现。论证得出了塔尔寺寺院建筑是西藏地区传统建筑、明清时期中原地区建筑、印度伽兰、犍陀罗与尼泊尔佛塔、中亚拱券建筑、青海民居,以及内蒙古建筑意向的文化复合体。第三部分,塔尔寺寺院建筑发展演进的机制研究。将塔尔寺寺院建筑的发展轨迹置于由政治、宗教、民族、交通等诸多要素构成的宏观历史网络之中,基于塔尔寺寺院建筑的本体特征,通过剖析寺院建筑的形成过程和多元文化作用的空间过程,从而探究寺院建筑特征形成的动力要素和多元文化的作用方式。进而揭示塔尔寺寺院建筑发展的作用机制:在明代社会政治背景和宗教传播的主导作用之下,伴随着交通商贸及民族迁徙所产生的影响,塔尔寺寺院雏形得以构建,寺院建筑的多元文化复合性初现;受到清代社会政治导向的驱动,同时在地区经济发展、民族融合的共同作用下,塔尔寺寺院的经学院建筑体系逐步完型,寺院建筑的多元文化复合性亦趋于成熟;清末至民国时期,在政权变更而导致宗教发展区域转移的影响之下,塔尔寺的发展重点转向寺院经济,寺院建筑营建则进入延续阶段,且寺院建筑维持原有的多元文化复合性特征。论文为当前塔尔寺寺院建筑的相关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补充,也为塔尔寺寺院建筑历史的综合研究探索了新的途径,并对塔尔寺以及青海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静态保护和动态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还对青海地区地域建筑的进一步创作和更新提供了参考依据。

李雯静[7](2020)在《论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意境空间》文中指出中国古代山水画,以空间性意象为主要描绘对象,由于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以及中国古人对于诗意空间的特殊偏爱,山水画的空间建构最终指向意境的呈现,无意境则无中国山水画。意境不仅是对山水画诸空间意象的一种统摄和升华,也是艺术创造者于尺幅之中所追求的超越于时空局限的理想世界,更是艺术欣赏者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心灵栖居地和灵魂止泊之所在。论文绪论部分,以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空间性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不同论述角度,结合相关的专着和期刊论文,综合、全面地梳理了古代山水画意境空间的研究现状。通过综述发现研究者注意到了山水画意境的重要性,但对意境的空间构成、特征和表现价值,以及山水画独特的空间性所折射出中国古人的空间理想等问题很少细致阐释。基于此,文中以山水画空间性为切入点,结合中国艺术创作的最高旨归——意境,深入山水画的内核,认为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空间特色为意境空间。第一章结合刘禹锡“境生于象外”这一重要命题,指出山水画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在于:山水画意境的生成既依托于各空间性意象,又超越于具体意象,不仅弥补了具体意象的局限性,更拓宽了意象的内涵与深度,增添了其超越性质素。进而从生成角度来探讨山水画是如何超越具体意象而呈现出意境空间性特质,即起于兴会,以空间的时间化为动力,通过诗意气氛场的形塑,最终呈现为实境与虚境的统一;第二章继续探讨山水画意境空间的超越性特质的具体表现以及如何影响山水画空间美的建构,集中体现便是在创作过程中对整体、辽远、冲淡、虚静、体道五大特质自始至终的贯穿与追求,这五大特质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渐次深化与沉潜,构筑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魅力;第三章立足于欣赏层面,从观赏者的角度来看山水画的意境空间,梳理出这种超越性的空间美最终升华为可行、可望、可居、可游四大空间理想,以及山水之可居可游高于可行可望,并以此来探讨这其中所透露出的艺术家独特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旨趣;最后,从总体上,对山水画意境空间进行反思,梳理出其“桃源式”空间的本质,即凝固的时间性、张扬的空间性、遮蔽的政治性,这是艺术家们所精心建构出来的理想空间,在使主体精神与心灵得以自慰与满足的同时,又具有着不可忽视的局限性:一者,对广大现实生活的逃避或无视,二者,对特殊精神趣味的偏爱、对桃源世界的极度痴迷,又导致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高度类型化。

代翔龙[8](2020)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美学特征对当代中国风景油画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风景油画自改革开放以来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峥嵘的态势。大批中国风景油画艺术家致力于创造带有我们民族符号的风景油画。今时今日,中国风景油画所呈现的面貌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属于中国的风景油画。“以大观小”美学特征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衍生出的重要内容,它作为指导中国山水画的重要方法论,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风景油画的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从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美学特征中寻找了孕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绘画精神,它在指导中国风景油画的创作上是必不可少的内在要求,详细地论述了“以大观小”美学思想的内容和概念,还有它所延伸出的审美精神、书写精神、文学精神和民族精神对中国风景油画的影响。其次从形式表现层面分析了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中色彩的“以简观繁”特征、构图的形式美的特征、笔法的“观者为大”特征,再用大量风景油画家的作品来证明这三大特征是如何融合到中国风景油画创作中的。然后分析了“以大观小”美学特征影响下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风景油画家的艺术特征。最后阐述了笔者通过“以大观小”美学特征的学习,将其融入到自己风景油画创作的过程,以及笔者在创作之后的感悟。通过这四个部分来明晰中国风景油画发展的方向是正确的,是符合中国新时代要求的。

郭秋月[9](2020)在《明代吴门画派园林题材绘画意境研究》文中认为园林绘画由山水画而来,发展到明代由于造园活动的兴盛而形成了园林题材绘画的勃兴,尤以吴门画家为胜。吴门画派园林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上成就斐然,自成一格,缘此,学术界对其学派传承、取材画风、时代风尚、意义影响等问题都颇有研究且成果丰富。吴门园林绘画既有物境的构建、情境的渲染,更有意境的营造,彰显中华传统绘画的特色。吴门园林绘画“三境”融合,正与唐代诗人王昌龄《诗格》的理论暗合。本文即以吴门园林绘画为研究客体,以王昌龄所谓“物境、情境、意境”为主要结构,探索明代吴门园林绘画的艺术风格。论文除交代选题依据、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之引言与总结、升华之结语,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从园林绘画的起源、特征,到吴门园林绘画的兴起,再到吴门园林绘画的意境追求,三个层面论述了吴门园林绘画的诸多基本问题。园林绘画与园林营造密不可分,狭义上讲园林绘画起源于园林营造之后,但从广义而言,园林绘画的取景、笔法、构图等要素在更早的山水绘画中便有体现。园林绘画与山水画、界画有着密切的辩证关系,园林绘画源于山水画,却有着更独特的艺术形式与审美特征。在园林绘画的发展过程中,明代中晚期发展起来的吴门画派师承有自,画风别具一格,且有着相近的园林绘画理论,形成蔚为大观的吴门园林绘画艺术群体,这一群体的代表便是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这着名的“明四家”。园林绘画在明代中晚期快速发展,以至在吴门画家笔下成为中国园林绘画的巅峰并非偶然。一方面,明代中晚期私家园林建造蔚然成风,文人雅士在园林山水间闲居、雅集,以景明志。不仅如此,园林画作更为商品市场的抢手货,而在士农工商四民渐合的时代,作为文人的吴门画家自身也融入市场中,园林画作与吴门画家都受市场追捧,形成时代性的图像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山水画、园林画不断发展,至明代时吴门画家更注重意境的营造,这与传统的宫体画形成了差别,也构成了自己的特征。论文的第二、三、四章依据唐王昌龄意境说的三种类型物境、情境、意境对吴门画派园林绘画的艺术特征展开深入研究。第二章从园林之景入手,探析吴门画家通过对园林之景的游览、观察和园居生活,以山水画的手法,对园林之景进行取景、构图,以骨法描绘,从而表现园林绘画特有的园林山水意境。进一步揭示吴门画派对园林景色描绘表现的不同意境。以山水画统揽全局,以三远之法表现出画面的气韵生动与高远、深远、平远之境;以尚古之笔法及超然物外的写意手法形成无画之意境。从图像表现三远法的空间意象到造园选址的如画原则;从山水章法到造园经营布局的形神取舍;从山水构图的骨法用笔到造园理法技艺;对吴门画派园林绘画作品的取景构图、布局经营、骨法用笔等艺术手法分析,以造园构景的手法对园中景物描绘表现出闲、静、雅、逸等不同景物之境。第三章探究吴门画家在对景物描绘时在画面中抒发表现的外感于物、内动于情、寄情于物的情感表达,对不同景物的描绘而表现的不同画面。一方面,画家在描绘闲居中的休闲雅致时,将闲居的审美融入画作中,以景明志、寄情山水。另一方面,作为雅集主要场所之一的园林,是文会、茶会等雅集活动的平台,画家以品酒煮茗等内容的刻画,寄物言志、抒发心境。无论是闲居生活还是雅集志趣,吴门画家最主要的心情之一便是归隐。正因如此,吴门园林画作中“耕隐”、“渔隐”乃至“仙隐”等人物频频出现。吴门画家以景载情,创作了悠远、朴实的画面空间,以揭示和阐明园林题材绘画表现出来的画面的象征意涵和画家的主观情愫,进而达到绘画与园林的情景交融。第四章揭示吴门园林绘画所体现的意境本质,在于画家的林泉之心——即对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儒家哲学思想、对古人卧游的审美理想的追求以及画家才情诗画意境崇尚的表现。将园林的可游可居、可观可赏、可登可步、可止可安之妙的境界表现于画面之上。本章节的研究意义在于总结出画家的心境是园林绘画意境得以生成和升华的根本,是对吴门园林绘画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第五章在探论园林与园林绘画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园林绘画的空间观念,将中西园林绘画的空间观念进行比较,并在生活与循道两个层面总结吴门画家“画以载道”的人文精神,进而对吴门园林绘画的历史定位与现代性进行挖掘。相对于园林之于自然,园林绘画是以园林为题材进行的第二次艺术创造,两者有共同的审美追求,但园林绘画更具艺术张力,表现为其对空间局限的突破。在园林绘画的空间营造中,体现了画家闲居与雅集等生活风貌,更彰显了画家的精神志趣与人文情怀。明代吴门园林绘画在袭承山水画的基础上,在对物境、情境与意境的熔铸中,自成风格,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不惟如此,吴门园林绘画至今仍彰显着现代性的价值。王昌龄所谓物境、情境、意境虽然本是针对诗歌的创作而言,却是明代吴门园林绘画研究的重要锁钥。本文不仅对吴门园林绘画的物境、情境与意境进行分析探究以更为清晰地了解其历史定位与艺术价值,也在对园林绘画、吴门画派、意境营造、明代中晚期的艺术追求等具体问题探幽穷赜的基础上,推进相关问题的认知。

陈露丹[10](2020)在《唐五代诗格理论及其空间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诗格作为指导唐人近体诗创作而撰写的一类理论批评样式或着述,具有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美学蕴涵,是唐诗学乃至中国古代诗学形式审美观念的高度升华和理论总结,也是考察有唐代诗学材料中最主要的一种。诗格作为唐代诗学理论创作的主体,对于当代研究者探析唐人对唐代诗歌的理论建构具有重大的诗学意义,与此同时,它亦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类文学理论批评样式,于后人而言,更是一笔丰厚的诗学理论与美学资源。中国古代诗学中的空间问题,从20世纪初期逐渐被发掘,直至八九十年代以后至今,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空间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空间之美自然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或者说诗学理论建构的终极审美追求。本文通过对唐五代诗格着述中的比兴、物象、对偶以及意境等核心理论或范畴的全面考察探究,发现它们与唐人诗歌创作时的思维方式、构成要素、营造手法以及审美追求密切相关。在诗歌创作构思层面,比兴作为诗歌艺术至关重要的表现手法与创作技巧,与生俱来具有一种直觉与隐喻的空间思维,与物象理论相结合生成意象,具体呈现为一种具象可感、虚实相生的意象空间,为意境空间的生成奠定了基础;在诗歌语言结构层面,对偶能将天地宇宙间互补、对立的物象同时并置呈现,从而在诗歌语言之流中营造出了一种徘徊与回旋的空间结构以及诗意与审美的空间感,以最终实现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最高境界,亦即意境的审美想象空间的生成。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结构系统,而“空间”则是将它们彼此串连在一起的一根红线,其共同目的即为了最大限度突破近体诗局限,增强诗歌言象意之间的张力以丰富圆融意义的表达和意境审美空间的开拓。

二、中国古代诗歌空间观念的哲学及美学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古代诗歌空间观念的哲学及美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诗歌意境下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街区现状千城一面
        1.1.2 场所精神重塑的重要性
        1.1.3 文学对场所精神的启发
        1.1.4 苏州历史街区时代特征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概念阐述及相关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关联
        2.1.1 诗歌意境的相关概念界定
        2.1.2 场所精神的相关概念界定
        2.1.3 历史街区的相关概念界定
        2.1.4 诗歌意境对场所精神的启发
        2.1.5 意境与场所精神的共通之处
    2.2 研究现状与理论综述
        2.2.1 国内外历史街区的保护与研究
        2.2.2 国内外意境论相关渊源与发展
        2.2.3 历史街区的场所精神相关研究
        2.2.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评述
    2.3 案例选取与调研分析
        2.3.1 苏州历史街区的场所特性
        2.3.2 苏州历史街区的发展概况
        2.3.3 研究对象选取原因及标准
        2.3.4 三大街区各自概况及分析
3 物境的形成
    3.1 诗歌中的物境
        3.1.1 “目击其物”与“搜象于物”
        3.1.2 以关键词提取特定诗歌
        3.1.3 诗歌物象的统计与分类
        3.1.4 诗歌物象之间耦合关系
    3.2 古代场所的物境层——实体关联
        3.2.1 寒山寺——钟声笼罩实境
        3.2.2 桃花坞——桃花占据视觉
        3.2.3 虎丘——地景凸显特色
    3.3 场所的物境演变
        3.3.1 寒山寺物境演变
        3.3.2 桃花坞物境演变
        3.3.3 虎丘的物境演变
    3.4 物境流变分析
        3.4.1 三个街区的物境比较
        3.4.2 物境的演变特征规律
        3.4.3 物境的演变动力机制
    3.5 本章小结
4 情境的形成
    4.1 诗歌中的情境
        4.1.1 “凝心”与“炼意”
        4.1.2 情感对物象的召唤
        4.1.3 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4.2 古代场所的情境层——情感探索
        4.2.1 寒山寺——满腔愁绪
        4.2.2 桃花坞——归园田居
        4.2.3 虎丘——怀古感今
    4.3 场所的情境演变
        4.3.1 寒山寺情境演变
        4.3.2 桃花坞情境演变
        4.3.3 虎丘的情境演变
    4.4 情境异变分析
        4.4.1 三个街区的情境比较
        4.4.2 情境的演变特征规律
        4.4.3 情境的演变动力来源
    4.5 本章小结
5 意境及场所精神的形成
    5.1 诗歌中的意境
        5.1.1 “情景理”与“天地人神”
        5.1.2 情物相连引起意境的升华
        5.1.3 空间与诗歌意境感知规律
    5.2 场所的意境层——多维交织
        5.2.1 寒山寺——空灵幽邃
        5.2.2 桃花坞——沉静儒雅
        5.2.3 虎丘——出世入世
    5.3 场所的意境演变
        5.3.1 寒山寺意境演变
        5.3.2 桃花坞意境演变
        5.3.3 虎丘的意境演变
    5.4 意境变化分析
        5.4.1 三个街区的意境比较
        5.4.2 意境演变出现的问题
        5.4.3 意境的演变动力机制
    5.5 本章小结
6 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重塑原则和策略
    6.1 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重塑原则
        6.1.1 原真的物象存在
        6.1.2 原真的情境表达
        6.1.3 合理的创新输出
        6.1.4 科学的差异对待
    6.2 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重塑策略
        6.2.1 “立意”—通过节点标志点名主题
        6.2.2 “物境”—突出历史遗存的传承性
        6.2.3 “情境”—维系文化审美的鉴赏力
        6.2.4 “意境”—丰富多样化的感知途径
    6.3 对国内其他的历史街区的启发
        6.3.1 虚实相生的空间物境呈现
        6.3.2 深刻含蓄的空间情境表达
        6.3.3 物我两忘的空间意境显露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图片来源
附录 B 表格来源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大背景
        1.1.2 厦门丰富的地域建筑与装饰图案遗存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近代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
        1.3.2 近代建筑装饰的研究
        1.3.3 厦门近代建筑及装饰研究
        1.3.4 建筑装饰图案的研究
        1.3.5 国外建筑装饰领域的相关研究
        1.3.6 总结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生成背景
    2.1 地理环境与区位优势
        2.1.1 沿海对外的地理环境
        2.1.2 以港兴市的区位优势
    2.2 近代厦门的开埠与港口贸易的发展
        2.2.1 厦门的开埠
        2.2.2 港口贸易的发展
    2.3 近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
        2.3.1 海外移民的发展
        2.3.2 以侨汇为支柱的城市发展
        2.3.3 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
    2.4 近代城市建设
        2.4.1 英租界的开辟与建设
        2.4.2 鼓浪屿公共租界的设立与建设
    2.5 厦门近代建筑的主要类型
        2.5.1 早期移植的西式建筑
        2.5.2 洋楼民居建筑
        2.5.3 嘉庚建筑
        2.5.4 骑楼建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历史分期
    3.1 发育期——西方复古装饰风格的传播
        3.1.1 早期西方殖民、教会建筑复古装饰符号的移植
        3.1.2 早期的洋楼民居建筑装饰风格
    3.2 发展期——西方装饰风格的发展与本土装饰式样的兴起
        3.2.1 华侨意识主导的西方古典装饰图案的发展
        3.2.2 近代摩登风尚与装饰艺术风格图案的传播
        3.2.3 中西文化融合与本土装饰式样的兴起
    3.3 分化期——图案风格的“地域衍生性”与“异质共生性”
        3.3.1 民族意识影响下的地域装饰图案的衍生发展
        3.3.2 异质文化多元共生的装饰格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载体与细部特征
    4.1 尚奢重雅的洋楼民居装饰图案
        4.1.1 山花
        4.1.2 柱
        4.1.3 檐口
        4.1.4 窗
        4.1.5 栏杆
    4.2 崇简去繁的骑楼装饰图案
        4.2.1 女儿墙
        4.2.2 檐口
        4.2.3 窗
        4.2.4 壁柱
        4.2.5 墙面
    4.3 承袭地域特色的嘉庚建筑装饰图案
        4.3.1 闽南传统大屋顶
        4.3.2 立面砖石拼贴图案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本体特征
    5.1 西中融合的装饰图案造型特征
        5.1.1 近代西方观念技术体系下的装饰图案形态变革
        5.1.2 本土装饰文化对西式图案造型的影响
    5.2 形式与意象并存的装饰图案构成特征
        5.2.1 秩序构成规范下的形式感
        5.2.2 本土文化语境中的意象构成
    5.3 材料与色彩系统的“地域性”与“现代性”
        5.3.1 地域装饰材料的继承
        5.3.2 现代装饰材料的引进
        5.3.3 与材质和式样呼应的色彩系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空间属性与秩序特征
    6.1 基于西方建筑形体之上的图案空间
        6.1.1 厦门近代建筑空间观念与形体结构的转变
        6.1.2 装饰图案空间属性的“附加性”与“实体性”
    6.2 以突出人的观念与尺度为目的的装饰秩序
        6.2.1 等级中心秩序
        6.2.2 视觉中心秩序
        6.2.3 风格中心秩序
    6.3 以突出建筑形体结构为目的的装饰秩序
        6.3.1 横向结构秩序
        6.3.2 纵向结构秩序
        6.3.3 混合结构秩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特征
    7.1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系统重塑
        7.1.1 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冲突
        7.1.2 建筑装饰图案审美的分解
        7.1.3 建筑装饰图案审美的整合
        7.1.4 建筑装饰图案审美的适应
    7.2 内容与形式的美感构建
        7.2.1 审美取向导致的式样融合
        7.2.2 造型感知的视觉生理场
        7.2.3 空间感知的审美知觉场
    7.3 主体与客体的情感交融
        7.3.1 装饰主体的审美移情
        7.3.2 主体与客体的情境营造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解放前建造的嘉庚建筑及其装饰风格
附录2:厦门近代洋楼民居部分门楼装饰图样
附录3:作者在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与参与课题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4)中西传统民居院落式住宅空间形态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1 相关概念定义
        1.4.2 研究范围界定
    1.5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课题研究内容
        1.5.2 课题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中西传统民居院落式住宅发展概述
    2.1 中国传统民居院落式住宅空间形态
        2.1.1 先秦时期院落式住宅空间
        2.1.2 秦汉时期院落式住宅空间
        2.1.3 隋唐时期院落式住宅空间
        2.1.4 宋元时期院落式住宅空间
        2.1.5 明清时期院落式住宅空间
    2.2 西方传统民居院落式住宅空间形态发展演变
        2.2.1 古希腊与罗马时期院落式住宅空间
        2.2.2 中世纪时期院落式住宅空间
        2.2.3 文艺复兴时期院落式住宅空间
        2.2.4 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院落式住宅空间
        2.2.5 新古典主义时期院落式住宅空间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西传统民居院落式住宅空间形态设计异同
    3.1 中西传统民居院落式住宅空间形态差异性成因
        3.1.1 历史和地理背景
        3.1.2 文化和经济背景
        3.1.3 空间和审美观念
        3.1.4 伦理和宗教思想
    3.2 中西传统民居院落式住宅空间形态建构方式异同
        3.2.1 空间组织
        3.2.2 平面布局
        3.2.3 限定围合
        3.2.4 比例尺度
    3.3 中西传统民居院落式住宅空间形态功能与作用异同
        3.3.1 采光与通风
        3.3.2 排水与遮阳
        3.3.3 形态与意境
        3.3.4 伦理与心理
    3.4 中西传统民居院落式住宅空间装饰构造异同
        3.4.1 彩绘与雕刻形式分析
        3.4.2 材质与装饰色彩
        3.4.3 铺地与形式的发展
        3.4.4 柱式构造与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西传统民居院落式住宅空间形态比较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4.1 现代建筑设计对中国传统民居中院落式住宅空间形态的传承
        4.1.1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1.2 “向心而筑”的表现形式
        4.1.3 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色
        4.1.4 追求人文意境的表达
    4.2 现代建筑设计对西方传统民居中院落式住宅空间形态的借鉴
        4.2.1 “数”的和谐统一
        4.2.2 注重空间布局
        4.2.3 理性思维特征的体现
        4.2.4 开放外向的地域文化
    4.3 院落式住宅空间形态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4.3.1 注重功能
        4.3.2 结合地域
        4.3.3 表达多元
        4.3.4 生态设计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插图清单
附录2 列表清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万物静默”—关于虚实之美与摄影意境表现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虚实之美与摄影意境的综述
    第一节 虚实之美的起源
    第二节 虚实之美的本质特征
    第三节 摄影意境的概述
    第四节 摄影意境的美学特征及意义
第二章 运用虚实之美创造摄影意境
    第一节 景深营造的空间意境
    第二节 以实化虚产生空灵之美
    第三节 以虚景传实情表现有我之境
第三章 笔者运用虚实之美完成《万物静默》主题创作
    第一节 “万物静默”主题与风格定位
    第二节 相关摄影作品案例分析和总结
    第三节 《万物静默》的拍摄和呈现
        一、取景重留白
        二、利用浅景深
        三、慢快门拍摄
        四、影调控制与表现
    第四节 关于摄影意境创作的总结与思考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6)青海塔尔寺寺院建筑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选题、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选题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及研究框架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框架
2.塔尔寺发展溯源
    2.1 藏传佛教的发展溯源与文化传播
        2.1.1 藏传佛教的发展溯源
        2.1.2 藏传佛教的文化传播
    2.2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发展的历史脉络
        2.2.1 萌芽时期(7世纪—8世纪中叶)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
        2.2.2 发展初期(10世纪—13世纪中叶)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
        2.2.3 发展中期(13世纪中叶—15世纪初)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
        2.2.4 繁荣时期(15世纪初—18世纪中叶)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
        2.2.5 发展末期(18世纪初中叶—1949)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
    2.3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分布状况
        2.3.1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在中国的分布
        2.3.2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在青海的分布
    2.4 格鲁派发展对塔尔寺寺院建筑营建的影响
        2.4.1 格鲁派发展沿革及其特征
        2.4.2 格鲁派发展影响下的塔尔寺寺院组织
        2.4.3 格鲁派发展影响下的塔尔寺寺院经济
        2.4.4 格鲁派发展影响下的塔尔寺寺院教育
        2.4.5 格鲁派发展影响下的塔尔寺寺属六族
        2.4.6 格鲁派发展影响下的塔尔寺寺院属寺
    本章小结
3.塔尔寺寺院建筑的营建历史
    3.1 塔尔寺寺院建筑营建的历史地理基础
        3.1.1 塔尔寺所在地区的地理区位特征
        3.1.2 塔尔寺所在地区的文化源流背景
        3.1.3 塔尔寺所在地区的藏传佛教发展
        3.1.4 塔尔寺寺院建筑营建的历史分期
    3.2 寺院雏形构建阶段(1379-1629)
        3.2.1 三方势力协同支持塔尔寺寺院初创
        3.2.2 建筑营建活动:围绕纪念塔兴建殿堂
    3.3 寺院经学院建筑完型阶段(1649-18世纪中叶)
        3.3.1 清王朝的扶持政策促进塔尔寺寺院发展
        3.3.2 建筑营建活动:经学院建筑体系的完善和成型
    3.4 寺院建筑营建延续阶段(1874-1942)
        3.4.1 政权变更导致塔尔寺寺院发展重心转移
        3.4.2 建筑营建活动:以重建与修复为主
    本章小结
4.塔尔寺寺院建筑群体格局特征
    4.1 塔尔寺寺院建筑群体现状
        4.1.1 塔尔寺寺院建筑整体概况及研究范围
        4.1.2 塔尔寺寺院建筑研究的相关资料辑录
        4.1.3 塔尔寺寺院建筑的修缮和保护状况
    4.2 塔尔寺寺院与其附属组织的空间关系
        4.2.1 塔尔寺寺院与其附属寺院的区域结构
        4.2.2 塔尔寺寺院与其寺属部落的空间关系
    4.3 塔尔寺寺院择址
        4.3.1 寺院择址与“圣地”空间观念的关系
        4.3.2 寺院择址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4 塔尔寺寺院建筑总体空间布局
        4.4.1 塔尔寺寺院功能结构
        4.4.2 塔尔寺寺院道路系统
        4.4.3 塔尔寺寺院总体布局特征
    4.5 塔尔寺寺院建筑群体空间布局
        4.5.1 塔尔寺寺院建筑群体空间秩序的组织原则
        4.5.2 塔尔寺寺院建筑群体空间布局的基本模式
    本章小结
5 塔尔寺主要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5.1 塔尔寺寺院建筑类型及其现状格局
        5.1.1 佛殿建筑及其现状格局
        5.1.2 经学院建筑及其现状格局
        5.1.3 僧居建筑及其现状格局
        5.1.4 辅助建筑及其现状格局
        5.1.5 佛塔建筑及其现状格局
    5.2 塔尔寺寺院的主要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5.2.1 佛殿建筑及其特征
        5.2.2 经学院建筑及其特征
        5.2.3 活佛府邸建筑及其特征
        5.2.4 佛塔建筑及其特征
    5.3 塔尔寺典型单体建筑及其特征
        5.3.1 佛殿建筑:以大金瓦殿为例
        5.3.2 经学院建筑:以大经堂为例
        5.3.3 僧居建筑:以阿嘉活佛府邸为例
        5.3.4 佛塔建筑:以过门塔为例
    5.4 塔尔寺殿堂建筑的空间特征
        5.4.1 塔尔寺殿堂建筑受到西藏格鲁派四大主寺的影响
        5.4.2 塔尔寺殿堂建筑的空间构成要素
        5.4.3 塔尔寺殿堂建筑的空间构成方式
    本章小结
6.塔尔寺寺院建筑对多元文化的转译及本土化
    6.1 塔尔寺寺院建筑文化的研究视角
        6.1.1 塔尔寺寺院建筑的文化研究背景
        6.1.2 塔尔寺寺院建筑的文化研究线索
    6.2 空间布局方面的体现
        6.2.1 与藏地传统建筑文化的关联
        6.2.2 与明清中原地区建筑文化的关联
        6.2.3 与青海地域建筑文化的关联
    6.3 建筑形制方面的体现
        6.3.1 与藏地传统建筑文化、明清中原地区建筑文化的关联
        6.3.2 与外域建筑文化的关联
    6.4 构造特征方面的体现
        6.4.1 佛殿建筑
        6.4.2 经学院建筑
    6.5 装饰技艺方面的体现
        6.5.1 建筑装饰技艺特征
        6.5.2 建筑装饰文化源脉
    6.6 营造思想方面的体现
        6.6.1 空间观:佛教宇宙观和轮回观的演绎
        6.6.2 审美观:“净土”思想的空间演绎
    本章小结
7.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7.3 存在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论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意境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境生象外——山水画的意境空间
    一、境生于象外——从意象到意境
    二、意境的空间性本质
    三、意境的空间性生成
        (一)契机:发于兴会
        (二)动力:空间的时间化
        (三)形塑:诗意气氛场的生成
        (四)呈现:实境与虚境的矛盾统一
第二章 超然之美的空间呈现
    一、以一纳万——超越单一意象走向整体
    二、咫尺千里——超越有限距离走向无限
    三、萧疏冲融——超越形色走向意味世界
    四、静里春秋——超越时空走向永恒
    五、与道同机——超越物我走向大化
第三章 :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空间理想
    一、可行、可望、可居、可游四大空间理想的提出
    二、由怡身怡目到怡心怡意——四大空间理想的不同
        (一)行:置身于山水
        (二)望:神思于山水
        (三)居:安顿于山水
        (四)游:悠游于山水
第四章 :山水画意境空间之反思
    一、桃花源——一个关于空间的美好寓言
    二、被建构的理想空间
        (一)凝固的时间性
        (二)张扬的空间性
        (三)遮蔽的政治性
    三、理想空间之反思
        (一)逃避现实
        (二)高度类型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美学特征对当代中国风景油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1.1 背景
    1.2 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相关概念综述
        1.4.1 中国山水画概述
        1.4.2 中国风景油画概述
    1.5 研究方法
        1.5.1 理论研究法
        1.5.2 比较研究法
        1.5.3 案例分析法
二、“以大观小”美学特征的内在要求
    2.1 “以大观小”中国古代美学思想
    2.2 “以大观小”的空间视角与焦点透视的比较
    2.3 “以大观小”艺术精神的影响
        2.3.1 审美性
        2.3.2 书写性
        2.3.3 文学性
    2.4 民族性与民族精神——“以大观小”体现的中国当代风景油画精神
        2.4.1 民族精神的传统性
        2.4.2 民族精神的时代性
三、“以大观小”美学特征的外在形式表现
    3.1 中国山水画中“以大观小”艺术特征分析
        3.1.1 色彩
        3.1.2 构图
        3.1.3 笔法
    3.2 “以大观小”在中国风景油画创作中的应用
        3.2.1 色彩的融合
        3.2.2 构图的融合
        3.2.3 笔触的融合
四、“以大观小”视域下中国风景油画艺术家的艺术特征分析
    4.1 吴冠中艺术特征
    4.2 张冬峰艺术特征
    4.3 白羽平艺术特征
    4.4 赵开坤艺术特征
五、个人的实践体会与中国风景油画的未来展望
    5.1 “以大观小”视域下的个人实践体会
        5.1.1 初期探索
        5.1.2 中期探索
        5.1.3 后期探索
    5.2 中国风景油画的未来展望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9)明代吴门画派园林题材绘画意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吴门画派的相关研究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相关研究
        (三)园林题材绘画的相关研究
        (四)园林与绘画中“意境”美学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园林绘画之意境的发起——重思吴门画派园林绘画
    一、传统园林绘画的发展轮廓与艺术轨则
        (一)园林绘画的源流
        (二)园林绘画与山水画、界画的关系辩证
        (三)传统园林绘画的艺术形式与审美特征
    二、吴门画派园林绘画的兴起及其艺术动向
        (一)师承与渊源:吴门园林绘画人物及流派论
        (二)造园、雅集与图像需求:吴门园林绘画与中晚明社会风尚
        (三)超越再现:吴门园林绘画的艺术史考察
    三、“意境”:吴门画派园林绘画的艺术追求
        (一)中国绘画之意境的发展
        (二)吴门画家的“意境”论及艺术实践
        (三)物境、情境与意境:吴门园林绘画的造境方式
    小结
第二章 观物、取景与造境:吴门画派园林绘画之“物境”
    一、观物取象——闲、静、雅、逸之境
        (一)观物之法,以景造境
        (二)山水比德、寄物言志
    二、取景构图——远与意境
        (一)气韵生动,意在笔先
        (二)三远之法,远与意境
    三、骨法造境——境生于象外
        (一)崇古意拙之骨法
        (二)粗细兼备
        (三)精细工雅
    小结
第三章 闲居、栖隐与雅集:吴门画派园林绘画之“情境”
    一、文人生活闲居——情景交融
        (一)吴门文人的闲居之适
        (二)休闲活动的审美化
    二、文人雅集——风雅之趣
        (一)文会燕集
        (二)雅集活动
    三、文人栖隐——超世脱俗
        (一)耕隐——简朴雅致之美
        (二)渔隐——自由飘逸之趣
        (三)仙隐——空灵悠远之境
    小结
第四章 超越与有我:吴门画派园林绘画之“意境”
    一、林泉心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一)自然之境
        (二)禅意之境
        (三)有我之境
    二、诗画意境的融合
        (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以诗境求画境
    三、澄怀观道之卧游的审美理想
        (一)平和之境
        (二)求真之境
        (三)可居可游之境
    小结
第五章 生存与审美:吴门画派园林绘画之审美内涵
    一、园林绘画与园林之间的关系
        (一)园林绘画与园林的审美同构
        (二)园林绘画对园林意境的升华
    二、园林绘画表现的时空特征
        (一)园林绘画有无虚实的空间性
        (二)中西园林绘画的空间观念比较
    三、吴门园林绘画美学的精神内涵:文人、文心的雅合
        (一)园林绘画的生活意识:寄情
        (二)园林绘画的道画合一:载道、畅神
    四、吴门园林绘画的现代意义
        (一)吴门园林绘画对现代艺术创作的影响与润泽
        (二)“新吴门画派”与园林绘画的新意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10)唐五代诗格理论及其空间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概观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诗格比兴理论及其空间思维方式
    第一节 唐五代诗格中的比兴理论
        一、诗格“六义”之“比兴”
        二、“比兴”手法与“物象”
    第二节 诗格比兴理论与空间思维
        一、作为表现技巧的比兴特征
        二、作为空间思维方式的比兴
第二章 诗格物象理论及其空间构成要素
    第一节 唐五代诗格中的物象理论
        一、物象与意象概念辨析
        二、物象理论与意象完形
    第二节 诗格物象理论与空间构成
        一、“物象”的空间性构成
        二、“语言”的空间性构成
第三章 诗格对偶理论及其空间营造手法
    第一节 唐五代诗格中的对偶理论
        一、诗格对偶理论类型
        二、诗格对偶理论特征
    第二节 诗格对偶手法与空间营造
        一、回旋空间结构的建立
        二、丰富圆融意义的生成
        三、审美空间氛围的营造
第四章 诗格意境理论及其空间审美追求
    第一节 唐五代诗格中的意境理论
        一、王昌龄境论核心:三境说
        二、皎然诗境论核心:取境说
    第二节 诗格意境理论与空间审美
        一、意境空间构成前提:身体空间性
        二、意境空间构成基础:意象、虚实
        三、意境的空间审美追求:境生象外
结语
附录 唐五代诗格着述表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四、中国古代诗歌空间观念的哲学及美学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诗歌意境下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流变研究[D]. 顾芝君.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研究[D]. 石林. 江南大学, 2020(01)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4]中西传统民居院落式住宅空间形态比较研究[D]. 崔杨光辉.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 [5]“万物静默”—关于虚实之美与摄影意境表现的探析[D]. 姚坤强.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20(08)
  • [6]青海塔尔寺寺院建筑历史研究[D]. 张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论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意境空间[D]. 李雯静. 西藏民族大学, 2020(08)
  • [8]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美学特征对当代中国风景油画的影响[D]. 代翔龙.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8)
  • [9]明代吴门画派园林题材绘画意境研究[D]. 郭秋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唐五代诗格理论及其空间问题研究[D]. 陈露丹. 兰州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中国古诗空间观的哲学美学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