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土化或全球化看两岸关系:两种不同的政治思维

从本土化或全球化看两岸关系:两种不同的政治思维

一、从本土化或全球化看两岸关系:两种不同的政治思维(论文文献综述)

徐张军[1](2020)在《探寻中国社会理论的构建之道 ——基于叶启政本土化研究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有关本土化议题的研究自社会学传入中国之日起便从未停歇。尤其自社会学恢复和重建以来,针对社会学本土化的讨论和反省已相当深入,但真正具有解释力和普遍意义的中国社会理论尚未产生。而社会学本土化的真正标志在于理论本土化,故探索中国社会理论的实现路径,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基础性工作。中国本土社会理论的构建主要形成了对西方社会理论的学习与改造、对中国传统社会思想的转化与发展、从中国现实经验中提炼与总结三种路径,但都存在力有未逮之处。叶启政对本土化问题的思考与实践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因此,本研究以叶启政的本土化研究为例,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叶启政相关着述进行定性分析,探讨在深化对本土化认识的基础上构建本土社会理论的可能路径。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叶启政的生平经历与学术思想、关于社会学本土化的基本认识与主张、构建本土社会理论的具体实践和路径、社会学本土化的经验启示与不足、在得出基本结论基础的上进行扩展性讨论。研究发现:(1)从求学经历和科研之路来看,叶启政学贯中西的知识修为、特殊的人文关怀使得其在本土化的研究上取得了较为重要的成果。(2)叶启政对本土化的探索经历了从认识到实践的转变和发展。在认识层面,叶启政讨论了社会学本土化的问题由来、多重内涵与努力方向。在实践层面,叶启政以对西方社会理论的省思为起点准备,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启发下对西方社会学主流思维进行“结构性”革新,以实现对社会理论的重新组织和表述。在此基础上,他尝试性地提出了“修养社会学”这一构想,作为其社会理论本土化探索的成果结晶。(3)叶启政经验启示我们,中国社会理论产生于对现实社会的“结构”和“文化”特征进行总体性把握、对西方社会理论基本预设与文化底蕴进行彻底性批判、以中国传统思想元素为翻转西方社会理论之启发性线索的构建中,而实践是构建和检验中国社会理论的关键要素与唯一标准。叶启政本土化探索的缺陷在于其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挖掘不充分,未能就历史传统与现代转型之间具体的、真正的联系进行有力说明。尤其是其对社会理论的重新表述仍然沿用西方社会理论主流架构,因而具有一定的保守性。(4)在社会学本土化初级阶段这一社会现实和历史机遇下,我们可以采用绕道“后备人才”的培养这一策略来“迂回”地推进本土社会理论的构建。

窦金启[2](2019)在《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文中认为在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中国要继续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看出,从十六大期间开始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的战略指导方针。而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产业,其也必然要以此为其发展依据,从而形成影视“走出去”布局。影视“走出去”其实是在文化“走出去”整体战略下形成的影视产业对外传播的体系,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影视国际传播与交流的一种具有中国时代理论特色的理论。其既涉及硬性的影视产业“走出去”,也包含软性的影视文化“走出去”,但所有这些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以此,向国际社会展示良好而积极的国家形象。其实,在新世纪初,我国的影视行业就开始不断探索“走出去”的方式和方法。本文采用面相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以影视“走出去”为本体,通过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颁布以来到现阶段,我国的影视行业的“走出去”的理论形成,影视“走出去”构成内容的盘整与分析,影视个案及产品的调查与研究和影视“走出去”对我国国家形象体系构建的影响等几方面作为论述和研究的对象,梳理和盘整出我国影视“走出去”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得出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进措施及方法。影视对外传播理论的不断创新是形成影视“走出去”的根本。本文的第一章,侧重探讨文化“走出去”战略与影视“走出去”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优势特性。通过对十七大到十九大期间关于影视“走出去”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影视工作指导意见的梳理,可以得出,影视“走出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组成之一,是在其理论指导之下所形成的。并且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其形象性、时效性和导向性的特征,进而对文化“走出去”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第二、三章,以影视“走出去”的内容构成为研究对象,通过把影视“走出去”及对外影视体系中的主要构成内容—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这四种艺术形态,在新世纪“走出去”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盘整和梳理,进而得出:我国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型和推广的方式和方法。影视“走出去”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要配合国家外交方针及政策。本文第四章,以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方针为语境,分别从大国、周边、“一带一路”、以及中非“战略合作伙伴”这四个角度,对我国影视产业在这四种对外交往策略中的重点国家的“走出去”现状进行梳理,从而得出我国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综合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关于提升我国影视产业整体“走出去”的可行性路径。无论是影视产业“走出去”,还是影视文化对外传播,其在实现经济目的的同时,最高级的目标是要实现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表达,树立积极的国家形象。所以,本文最后一部分就影视“走出去”对于国家形象构建体系的丰富和提升进行研究,并认为,影视“走出去”无论从内容还是方式上都已经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影视产业的对外发展在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识和影响力的同时,要自觉的肩负起对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和国家形象塑造的责任。

张春楼[3](2017)在《新轴心时代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再创造》文中指出新轴心时代、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及中国哲学再创造等层面的哲学探讨都是当前新哲学研究的热门话题,这些研究事关中国哲学在"新哲学丛林期"的生存、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长期以来,这类讨论与研究的领域相对零散,需要进一步整合到新轴心时代视域下去关注中国哲学的传承与创新,也是国家层面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学界关于中国哲学再创造的研究不多,且倾向于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的分割研究,长期会通不力,平面化、静态化比较明显,缺乏对理论变革与大众实践融合的深度反思。而把中国哲学理论和大众实践体系再创造的路径探讨放在新轴心时代视域下指向人类核心问题来研究更不多见。哲学应该以会通的方式指向人类现实问题,这也是此研究的基本逻辑思路。论文沿着"背景←→实景←→愿景"的整体循环脉络,展示中国哲学再创造的动态性。即通过追溯哲学演进的历史,寻找人类核心问题的遗传和变异基因,以轴心时代以来的哲学变迁为背景,以"人类核心问题"为焦点,"再创造"为主线,落笔于科学技术辐射全球的新轴心时代前兆实景,围绕当代和未来人类核心问题,指向新轴心时代的中国哲学再创造,期盼再造中国新哲学的美好愿景得以实现。首先聚焦轴心时代的核心问题,考察其嬗变历程,反思其根源与变异成因,回溯中西方哲学通过批判作出的连锁反应。由此发现科技发展已经成为哲学再创造的强大动力,推动人类迈进新轴心时代。新轴心时代的人类核心问题不再孤单,而是形成核心问题圈。面对多重危机,人类全面觉醒,瞩望新轴心时代的开启。中国哲学对人类危机必须应战,做出准确判断,且在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进行有机再造。当然,这一永恒的人类主题并非一蹴而就,必须长期探索。该研究直面新轴心时代的人类核心问题,探索中国哲学再创造的理论与实践盲区和路径,试图推动中国在新轴心时代再现百家争鸣新局面,使中国哲学走出生存困境,让中华文明在新轴心时代焕然一新,惠及人类。全文竭力想说明和论证的主要观点有:一、人的"理性与欲望"居于人类问题核心位置,经过轴心时代持续嬗变,其根源与变异在哲学批判的脉络中清晰可见。哲学在指向人类核心问题的大众实践过程中发生批判性地变革,呈现出自身的内在规律。二、在科技时代,人类文明在冲突与对话中开启共生性呼吸,中心主义开始离散,部落主义泛滥,普遍主义与普世价值纠缠不清,科技异化日益挑战人类文明,引发批判升级,各种文明渐次跨域,加剧着哲学转向。学者的研究旨趣也从跨学科延伸到立体、动态的跨界或跨域,科技发展已经成为哲学再创造的强大动力,推动着人类新轴心时代的步伐。三、多维度地审视新轴心时代的核心问题圈,反思不断升级、变异的矛盾与危机,倒逼人类全面觉醒。中国传统哲学很难应对新轴心时代的人类核心问题,特别是中国自身发展问题,表现为理论变革与大众实践的双双滞后,原因主要在于没有把问题置于新轴心时代的视域下进行批判与会通。四、中国哲学在新轴心时代的存废主要取决于是否进行恰当的理论再创造。通过考察张岱年综创论和成中英再创论的既有研究,可从中推及中国哲学再创造的盲区与困境,构筑中国哲学再创造的多阶路径。五、分析儒释道大众化实践的历史典范和现实楷模,宏观审视中国哲学世界化的战略构想与实践,多维度地透视中国哲学的大众化实践,分析其得与失,凝练出中国哲学大众化实践体系再创造的新构想。全文暗用"互联网+"思维模式,在中国哲学再创造的理论与实践两个方向都隐含着动态的"中国哲学+"立体再造脉络。根据具体章节内容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典型案例法、历史回跳法和总结归纳法等展开研究。该文是以中国哲学为基础的跨学科、跨界综合性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尝试性创新:一、在学术思想上,在新轴心时代视域下探索中国哲学理论再创造的多阶路径,再造中国哲学大众化实践新体系。这是学界交叉研究不足的领域,有一定的开拓性。二、在学术观点上,提出"中国哲学+"新概念,认为新轴心时代与"中国哲学再创造"之间可以实现历史与逻辑的双重会通,中国新哲学能够成为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次生问题,甚至新轴心时代人类核心问题圈的中国方案。三、在研究方法上,采取跨学科、跨界、概念类比和"嫁接"等方法,既有对新轴心时代和中国哲学分析与再造的理论"务虚",也有对大众实践成果的总结和理论渗透的"务实",更有对新体系再创造理论与实践中次生问题的多维度关注。在整体上,该项研究最终的创新点是思想系统性、内容实践性、视角多样性和问题针对性,因而既具有理论深度,也具有解决现实问题的可操作性。概览全文,展望哲学发展前景,发现人类文明在新轴心时代是整体性再造,故步自封的文明必将成为人类文明化石,探讨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变革与大众实践体系再创造路径,有利于激发自由、平等、富强的中华大地再现百家争鸣。中国哲学再创造也必将加强中华文明与外域文明的优势互补,惠及全人类。

林章湖[4](2013)在《「后现代」与台湾当代水墨》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后现代」与台湾当代水墨》,主要内容在探讨西方「后现代」对台湾当代水墨的影响与意义。台湾创作自由精神再次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导致艺术本上化、国际化处境的转变,可从台湾「后现代」水墨画特色中印证此一当代开放多元的时代意义。首先介绍西方「后现代」思想定义与渊源,同时注重「现代」与「后现代」之间演变的差异关系,以概括了解当代艺术的内涵。以国民政府迁台作为讨论当代水墨的开端,重点包括水墨现代化「正统」与「美学」争辩;水墨的「现代」与「反传统」;现代水墨中的「后现代」线索以及「传统」也是「后现代」元素。在本土运动展开「台湾水墨」进程之后,台湾解严成为区隔艺术「现代」与「后现代」的坐标,加速解构与建构现代水墨。「笔墨」当随时代,促使个人风格趋向多元多样,而当代人物画此时趋于热门。介绍海外前辈中国水墨画家,与台湾当代水墨画家风格的关联。进而从「本土化」与「国际化」角度,论述台湾「后现代」水墨的时代观察,以及审视与反思「后现代水墨」自身的矛盾,回归「后现代」水墨的文化主体精神等。最后,则总结看法——台湾当代水墨外来与内发的文化思辨与耕耘的展望。

张文生[5](2010)在《李登辉分裂主义路线的社会与政治根源》文中研究说明 李登辉上台之初,蒋经国留给台湾社会的是追求国家统一、开放两岸探亲、开启政治改革等等政治遗产;李登辉下台后,留给台湾社会的是"两国论"、民进党上台、"台独"活动猖獗等等政治遗产。李登辉的分裂主义路线是指李登辉当政时期以分裂为指向的意识形态和内外政策的总和。李登辉治台12年,给台湾社会和两岸关系造成了恶劣的政治影响。尤其是在李登辉当政的后期,分裂主义路线在大陆政策中的表现更加明显.政治上寻求"中华民国在台湾"的定位;经济上抛出"戒急用忍"的限制性措施;文化上出现了"去中国化"的倾向。"他成功地增大分离主义在台湾的势力","100年来的台湾认同异化因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孙俐俐[6](2009)在《台湾地区政党体制的演变》文中研究表明政党体制就是以政党相互作用、并以这种相互作用的体系为特征的政治体制。主要是指有机会赢得政权或参与政权的政党之间的关系。国民党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影响。国民党退台后,长期实行一党专制的党国体制,垄断着政治资源和政治权力。20世纪80年代后,台湾开始政治转型。伴随着在野势力的崛起,以及国民党实行“党务革新”和推动“宪政改革”,以选举竞争和政治制衡为主要内涵的西方民主政治形式的政党政治,开始成为台湾政治运作的主要形态,不仅打破了原有的政治权力和资源分配格局,也促使朝野各政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1949年后的台湾政党体制一直处在演变之中,从没有反对党存在的一党专制,到主要反对党民进党挑战国民党一党独大,再到没有任何一党能在“立法院”和“总统”选举中占绝对对数的多党竞争时代,再到2001年后“泛蓝”、“泛绿”两大阵营形成,尤其“立法院”选举实行单一选区两票制后,台湾政党有走向两党制的趋向。台湾政党体制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台湾特殊的历史过程,受到“宪政”改革、国家认同、省籍矛盾、族群政治等影响,有着强烈的特殊性。同时,台湾政党政治虽然源于西方政党政治,但毕竟推动了台湾民主的发展。在政党体制的演变过程中,有许多政党所面临的共同的问题,例如经济发展,民众民主意识提高,引起政治参与扩大,经济基础的变革对政治体制的冲击,等等,作为一个执政党应该如何应对和引导,有很多教训需要汲取。从政党文化角度看,台湾历史文化与大陆同根同源,同属于东亚的儒家文化圈,政党发展有教训需要汲取,也有经验值得借鉴。因此,台湾政党体制是个值得深入研究、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论文分为导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导论阐述了政党、政党体制的相关概念、理论框架,提出选题的意义,概述了国内外对台湾研究的现状,论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台湾一党专制的“党国体制”。以历史资料为依据,充分研究了国民党迁台后在台湾的独裁统治,总结了国民党“以党领政”的体制特点。按照萨托利的理论分析,明确了党国体制的特征,认为此阶段的政治体制属于一党专制的“党国体制”,并进一步分析了国民党在台湾实行“党国体制”的历史根源。第二章:“党国体制”的转型。主要从台湾政治、经济、外部环境和国民党的本土化等几个方面介绍“党国体制”转型的背景,“政治革新”的启动及民进党的成立对台湾政党体制的影响。第三章:国民党一党主导体制。本章主要从三个角度梳理了国民党在1986年“政治革新”到2000年政党轮替期间的政党体制演变过程。一是通过政党在“立法院”和“总统”选举中的政治博弈来观察政党之间的力量对比和对政党体制的影响;二是历史地梳理了“宪政”改革中政党之间的博弈和互动,及历次“宪政”改革对台湾政治和政党体制的影响;三是国民党内部发生的变化对台湾政党体制演变的影响。第四章:两次政党轮替——走向两党制?本章主要通过20004年和2008年台湾“总统”大选,“泛蓝”和“泛绿”两大阵营的形成,探讨台湾政党体制走向两党制的趋势。第五章:台湾政党体制形成的特点。主要探讨国家认同、省籍矛盾、选举制度等几个因素对台湾政党体制形成产生的影响,并得出几点启示。结语部分简要总结台湾政党体制形成的过程与特点,并对台湾政党体制的发展趋向作出预测。

刘博洋[7](2008)在《外资媒体中文网在中国的本土化尝试 ——以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为案例,详细介绍了外资媒体中文网站如何针对中国受众进行本土化,从而在短短几年内赢得了一部分国内受众的欢迎。整个研究放在中国快速融入世界、国际媒体争相进入中国的大背景下,首先回顾了加入WTO之后许多传统外资媒体进入中国的方式,指出在现有“入世”条款及政府限制的条件下,开设中文网站是外资媒体进入中国的性价比较高的方式,而《金融时报》走的正是这条路;随后在回顾了媒体本土化的概念和策略的基础上,从人才、内容、营销三方面对《金融时报》中文网的本土化进行详尽剖析,《金融时报》中文网本土化之所以成功,一方面在于其高明的本土化策略,另一方面在于它将本土化运作放在全球化的战略中,很好地利用了全球资源和本土资源进行互动。在最后对外资媒体中文网的总结性思考中,探讨了外资媒体开设中文网、进行本土化的原因,外资媒体中文网给国内媒体及受众带来了什么,以及这些中文网本土化能够达到的深度。

饶德江,莫梅锋,熊蕾,汪潇,刘潆檑[8](2005)在《2005年中国媒体发展研究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在进行一项研究之前,我们必须对该领域的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了如指掌。因此,研究述评必不可少。研究述评不应该只是某些专家学者的专利,而应成为每一个研究者必备之能力。如何建构一套科学的述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每一个研究者来说都至关重要。研究述评的目的在于用最精简的语言呈现出该领域相关研究的全貌。一般先科学地确定主题,再分别针对同一主题的不同研究成果进行"陈述"和"评论"。我们可采用三种计量方法来确定主题:一是单纯的主题词统计、排序,得出研究的热点,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不能挖掘出主题词之间的关系;二是共词聚类法(Co-word Cluster),共词聚类是对当前发表文献的直接统计,反映的是目前已有论文所集中关心的主题,它不仅寻求高频率出现的词,更注重这些词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反映主题之间的关系;三是同被引(Co-citedCluster)聚类法,通过对以往发表的论文的引用情况表现人们目前关注的焦点。但是,我国媒体发展研究缺乏引文索引工具,此法也难以顺利实现。

何爱国[9](2005)在《东亚发展观研究 ——以战后西方学者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主题。发达国家在反思现代化,既而改进现代化。发展中国家在启动现代化,既而推进现代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尤其引人关注,不论西方还是发展中国家本身都在寻找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最佳路径。现代化研究和现代性研究是当代学术界的研究重心所在。现代化理论是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学科理论。历史学科也不例外。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很成功,而东亚经济确实从70年代以来(日本从50年代中期)有了持续的高速度增长,因而对东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成为现代化研究的焦点和热点。所有的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研究都没有忽视东亚,无论是主张东亚必须走西方道路的“经典”现代化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理论,还是不认为东亚会走西方道路的各种新现代化理论、反现代化理论等,或者是反思、批判,既而主张改进现代化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和后现代化理论,甚至是强烈批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认为这个体系可能已经走到尽头的世界体系理论和以拉丁美洲为研究中心、强烈主张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要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脱钩的依附理论,也没有回避东亚的挑战。“东亚研究”在现代化研究中要么是比较研究的对象或参照,要么是直接研究的目标。这就形成了蔚为大观的“东亚现代化理论”,我们可以称为“东亚发展观”。对东亚发展观的研究既可以透视现代化理论的一个侧面,也可以探索种种发展观对东亚、中国或其他正在进行或推进现代化的国家提供理论反思和战略决策的参考。“东亚发展观”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视点。 历史地看,战后的东亚发展观的发展与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毕竟东亚发展观是现代化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其经验性的依托。大体来看,可以分为三期,20世纪50-60年代为第一期,“经典”现代化理论主导了东亚发展观,这一时期的西方发展问题专家几乎都认为东亚的发展道路是“华山一条路”,那就是“命定地西方化”,实际上是“美国化”。美国现代化模式是全球道路,发展中国家必须遵守,争论的仅仅是如何实施的技术问题,而不是发展战略问题。西方发展模式固然有其合理性、重要性和普适性,但也要看到其历史性、社会性和文化性。作为标准模式是有问题的。为什么现代化学家几乎异口同声地推崇西方现代化模式,尤其是美国现代化模式为普世模式呢?一则,因为只有西方国家实现了现代化,而且只有美国实现了持续的经济增长、并且是经济最为发达和实力最为雄厚的现代化国家,西方现代化经验是惟一成功的现代化经验,而美国现代化经验则是现代化最为“成功”的“范例”;二则,刚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百废具兴,渴望实现西方国家的那种物质上的丰裕,认为只有按照西方现代化模式才能够达到;还有第三个原因,就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

高宏久[10](2005)在《21世纪台湾政党转换中的民进党“总统”竞选策略探析》文中认为一、研究缘起 2000年的台湾“总统”大选,民进党籍候选人陈水扁,在1546万张选票中,以39.3%的得票率,在近五百万票的相对多数情况下获胜,成为台湾的新领导人。国民党这个台湾政坛上的庞然大物,一夜之间分崩离析,五十余年的执政历史,至此告一个段落。民进党人入主“总统府”,实现了台湾政党的轮换,台湾五十年的政治生态,瞬间解体重构。 2004年的台湾“总统”大选,3月20日晚在连宋抗议声中,执政业绩不佳的陈吕配,以6,471,970票对6,442,452票,不到三万票的微小差距,击败国亲联盟的连宋配,获得继续执政的机会。 民进党一次以相对多数取得了政权,一次以有争议的微弱优势获得连任,这只是一种巧合吗? 近年来,我在担任上海海峡交流公司董事长一职上有机会与台湾各界人士接触,使我萌生了研究民进党竞选策略的念头。 90年代以来全球“民主化”的浪潮对台湾政治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台湾“政治民主化”的标志始于1996年的“总统大选”,这是台湾地区第一次以“直选”的方式选出最高领导人。台湾“民主化”不但改变了台湾地区人民的政治生活,同时也影响着两岸关系的发展与东亚地区的安全。伴随台湾“民主化”而形成的“台湾自主意识”与“国家认同”问题,严重冲撞着两岸关系,隐含着两岸发生军事冲突的危险。 民进党自2000年执政以来,惯常利用选举动员的方式捞取政治资源。所有的政治作为,是以选举为核心,“胜选”成了民进党政治活动最大的诱因与动力。台湾的政党体系呈现极端庸俗化的现象,“政治市场”概念取代传统的政治理念;“市场区隔”取代了“政党区隔”(political cleavage);“意识形态”取代”经济”因素成为社会分歧的源头。以政党政治的发展来看,因为理想性的丧失,

二、从本土化或全球化看两岸关系:两种不同的政治思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本土化或全球化看两岸关系:两种不同的政治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1)探寻中国社会理论的构建之道 ——基于叶启政本土化研究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中国本土社会理论构建的多元路径及其实践
        1.3.2 叶启政研究的回顾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设计
        1.4.1 核心概念界定
        1.4.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创新之处
2 叶启政的生平、思想与学术
    2.1 叶启政社会学思想的形成
        2.1.1 叶启政的受教经历与科研之路
        2.1.2 叶启政的经历对其思想的影响
    2.2 叶启政有关本土化的集大成学术作品
3 叶启政关于本土化的基本认识与主张
    3.1 社会学本土化的问题由来
    3.2 社会学本土化的多重内涵
        3.2.1 本土化作为一种知识建构的策略与立场
        3.2.2 本土化作为一种身心状态的体现与形塑
        3.2.3 本土化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的价值与意义
    3.3 社会学本土化的努力方向
        3.3.1 破除边陲性而建立自主性
        3.3.2 对西方哲学人类学假设进行反思性回转
4 叶启政构建本土社会理论的具体实践与路径
    4.1 起点准备:对西方社会理论的反思与批判
        4.1.1 对“结构—能动”的知识社会学式省思
        4.1.2 哲学人类学存有论视角的剖析
    4.2 成果结晶:对社会理论的重新组织与表述
        4.2.1 对西方主流思维的翻转
        4.2.2 修养社会学的初步构想
5 中国社会理论何以可为:来自叶启政的启示
    5.1 叶启政经验对构建本土社会理论的启示
        5.1.1 对现实社会的“结构”和“文化”特征进行总体性把握
        5.1.2 对西方社会理论的基本预设与文化底蕴进行彻底性批判
        5.1.3 以中国传统思想元素为翻转西方社会理论的启发性线索
        5.1.4 实践是构建和检验中国社会理论的关键要素与唯一标准
    5.2 叶启政社会学本土化的认识局限与实践困境
6 研究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叶启政本土化剧目的面向及其发展:从认识到实践
        6.1.2 叶启政本土化探索的经验与缺陷
    6.2 扩展性讨论
        6.2.1 社会学本土化初级阶段论何以可能?
        6.2.2 初级阶段背景下构建本土社会理论的可能性举措
    6.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2)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依据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和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原则及方法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
第一章 影视“走出去”的文化理论支撑
    第一节 文化“走出去”语境下的影视对外传播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形成
        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指导意义
        三、文化“走出去”的方式
        四、影视对外传播结合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理论成果
    第二节 影视“走出去”的特征及其影响
        一、影视“走出去”的媒介特性
        二、中国影视“走出去”的影响力分析
        三、制约影视“走出去”影响力的因素
    第三节 影视“走出去”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一、影视艺术具有天生的文化责任
        二、影视媒介影响文化认同
        三、影视产品转变价值取向
第二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上)
    第一节 映像东方--国产电影“走出去”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利好的电影“走出去”政策
        二、国产电影海外推广与传播内容
        三、国产电影“走出去”的影响力及问题分析
    第二节 剧领天下--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环境
        二、国产电视剧海外推广与发行内容
        三、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问题分析
第三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下)
    第一节 纪录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国产纪录片及其“走出去”环境
        二、国产纪录片“走出去”的路径及内容
        三、国产纪录片“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多彩世界--国产动画片“走出去”及问题分析
        一、国产动画“走出去”的环境及利好政策
        二、国产动画片的海外销售与发行
        三、国产动画片的国际合作分析
第四章 影视“走出去”在外交语境中的个案分析与研究
    第一节 中国影视在欧美大国“走出去”影响力的提升
        一、美国
        二、法国
        三、俄罗斯
    第二节 中国影视在周边国家“走出去”影响力的扩大
        一、越南
        二、蒙古
        三、印度
    第三节 深耕“一带一路”的中国影视“走出去”
        一、匈牙利
        二、泰国
        三、埃及
    第四节 中国影视在非洲主流国家“走出去”得到巩固和发展
        一、中国影视业在非洲发展概况
        二、中国影视作品在非洲传播的优势
        三、中国影视在非洲传播的问题分析
    第五节 中国影视“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一、多途径调控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
        二、主抓影视节目内容,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多元化传播渠道,建设基础化数字平台
        四、完善对外影视人才培养建构
        五、建立良性的监督反馈机制
第五章 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研究
    第一节 文化形象与影视媒介
        一、文化形象与国家形象塑造
        二、西方映像中的中国形象
        三、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生成
    第二节 影视媒介塑造国家形象的规律
        一、对外宣传让位于国际传播
        二、不断拓展对外传播平台
        三、持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四、影视创作要保持文化自觉
    第三节 影视创作表达国家形象的问题与不足
        一、文本创作方面,缺乏思想力量
        二、作品表达方面,缺乏视觉感染力
        三、推广发行方面,缺乏民族基础层面的统筹
        四、学术研究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引和批评
        五、文化消费方面,缺乏民族意识引导的力量
    第四节 影视“走出去”塑造国家形象的方式与原则
        一、影视媒介对于国家形象传播的优势
        二、影视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手段
        三、其他的影视文化形式与国家形象塑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
附录B 《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倡议书》
附录C 《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附录D 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作品目录
附录E 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获奖名单一览
附录F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评优单元优胜作品
附表G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的对外影视节目一览
附录H 三大欧洲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新轴心时代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再创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题提出与界定
    1.2 海内外的研究动态述评
        1.2.1 海内外研究综述
        1.2.2 存在问题与拓展领域
    1.3 论文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1.3.1 研究的路径
        1.3.2 研究的方法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1.4.2 论文创新点
        1.4.3 研究意义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轴心时代的核心问题
    2.1 人及其理性与欲望
        2.1.1 人:多视角的解读
        2.1.2 成人:哲学的指归
        2.1.3 欲望与理性的诠释
    2.2 轴心期人类核心问题的嬗变
        2.2.1 地方性思想的创造性演进
        2.2.2 人类核心问题的嬗变脉络
    2.3 轴心期文明的演变与反思
        2.3.1 哲学批判助推哲学变革
        2.3.2 哲学变革旨在立德树人
        2.3.3 哲学存有自身发展规律
        2.3.4 理论变革终归大众实践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科技发展与哲学再造的追问
    3.1 科技时代开启人类文明的新呼吸
        3.1.1 人类历史的两次大呼吸
        3.1.2 文明的冲突与共存
        3.1.3 科技成为人类发展新动力
    3.2 科技异化与哲学转向
        3.2.1 全球化与科技异化
        3.2.2 哲学的转向
        3.2.3 后现代主义回归理性
    3.3 中心主义的离散与文明的跨域
        3.3.1 中心主义的历史演变
        3.3.2 部落主义的泛滥
        3.3.3 跨学科与文明的跨域
        3.3.4 普世价值与普遍主义
    3.4 科技发展成为哲学再造新引擎
        3.4.1 人类核心问题圈的滋生与发酵
        3.4.2 哲学再造的新特点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新轴心时代的问题、危机与新觉醒
    4.1 瞩望新轴心时代
        4.1.1 新轴心期时态的论争
        4.1.2 新轴心时代序幕亟待开启
    4.2 新轴心时代的矛盾与特征
        4.2.1 人类矛盾的历史重演
        4.2.2 新轴心时代的核心问题圈与时代特征
    4.3 新轴心时代的危机
        4.3.1 新轴心时代的多重危机
        4.3.2 新型危机的特征
    4.4 新轴心时代的新觉醒
        4.4.1 文明从冲突走向共生
        4.4.2 科技异化倒逼哲学再造
        4.4.3 中国哲学与人类的全面觉醒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中国哲学理论变革的探索与新哲学建设
    5.1 当代新儒家与新道家的创造性探索
        5.1.1 中国哲学的传统性变革
        5.1.2 从当代新儒家重心性到新道家重天性
    5.2 综创家冲破中国哲学传统性变革
        5.2.1 综创论的演进轨迹
        5.2.2 创学的生成踪迹
        5.2.3 综创论发展到创学的评析与启示
        5.2.4 综创论与文明冲突论
    5.3 中国哲学理论变革的盲区与困境
        5.3.1 哲学研究,重破轻立
        5.3.2 再造传统,曲高和寡
        5.3.3 理论观察,视角固化
    5.4 中国哲学理论再创造的多阶路径
        5.4.1 从人才培养到学派林立
        5.4.2 从核心问题到人性发现
        5.4.3 从文化辩论到理论建构
        5.4.4 从跨界会通到内外超越
        5.4.5 从儒家"仁学"到当代"创学"
    5.5 再创论跳出中国哲学传统性视域
        5.5.1 从照着讲的传播到跳出讲的批判
        5.5.2 从再创造的理论到跳出来的实践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中国哲学大众化的多维度实践及体系再创造
    6.1 儒释道大众化实践的历史典范与遗憾
        6.1.1 流变的儒家文化圈
        6.1.2 佛教本土化
        6.1.3 道教世俗化
        6.1.4 乡村建设运动
        6.1.5 "中国文化统一论"的搁置
    6.2 书院复兴与中西大学比拼
        6.2.1 传统书院的现代兴起
        6.2.2 中西大学的兼容与双修
    6.3 精英与百姓同修的现实楷模
        6.3.1 泰州百姓大学堂
        6.3.2 中华文化大学堂
    6.4 中国哲学世界化的战略构想与实践
        6.4.1 孔子学院走向世界
        6.4.2 "一带一路"引领未来
    6.5 中国哲学大众化实践体系的再创造
        6.5.1 吸纳典范精华,融合多维实践
        6.5.2 契合核心问题,转换跨界视域
        6.5.3 走近社会大众,推动百姓日用
        6.5.4 反思理论变革,做好顶层设计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 新轴心时代的展望
    7.1 人类文明整体性再造
    7.2 中华大地再现百家争鸣
    7.3 中国新哲学惠及人类
    7.4 论文自陈与反思
    本章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后现代」与台湾当代水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范围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限制
第二章 何谓「后现代」
    第一节 「后现代」的思想背景与基本定义
    第二节 「后现代」艺术面向
    第三节 「后现代」与「现代」
第三章 当代台湾水墨的经纬
    第一节 水墨现代化的「正统」与「美学」争辩
    第二节 水墨的「现代」与「反传统」
    第三节 现代水墨成为「后现代」的滥觞
    第四节 「传统」也是「后现代」元素
第四章 当代「台湾水墨」风格的形塑
    第一节 本土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 台湾解严:区隔「现代」与「后现代」的坐标
    第三节 现代水墨的解构与建构
        一、 思潮挑战:「笔墨」当随时代
        二、 厘清创作的时代精神
        三、 个人风格转向多样
        四、 当代人物画异军突起
第五章 「后现代」的「台湾当代水墨」
    第一节 海外前辈中国水墨画家
    第二节 「后现代」台湾水墨画家
第六章 「后现代」水墨的时代观察——本土化与国际化
    第一节 「本土」:一种多元的文化主义
    第二节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联
第七章 审视与反思:「后现代」与台湾当代水墨
    第一节 审视「后现代水墨」艺术问题
        一、 解析「后现代水墨」的不确定性
        二、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庸之道
    第二节 回归文化主体精神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学术期刊
附录一:笔者水墨作品中的「后现代」作风
附录二:台湾后现代水墨重要文献资料
    壹、第一届台北当代水墨双年展
    贰、形·意·质·韵——东亚当代水墨创作邀请展
    参、(水墨变相:现代水墨在台湾)
    肆、汇墨高升:2012国际水墨大展暨学术研讨会
    伍、后殖民与后现代:台湾美术院院士第二届大展
    陆、台湾三座美术馆之现代与后现代水墨个展资料
致谢

(6)台湾地区政党体制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框架
        (一) 政党的概念和功能
        (二) 政党政治的概念和基本框架
        (三) 政党体制的概念、功能及分类
        (四) 政党体制与民主政治的关系
        (五) 台湾地区政党体制演变的分期标准
        (六) 研究框架
    二、选题的研究价值
    三、研究综述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中的不足
    四、论文创新
        (一) 以逐步开放和竞争性的选举来透视台湾政党体制的演变
        (二) 以“宪政”改革为线索来梳理台湾政党体制的发展
        (三) 对台湾民主进程时间跨度的比较完整的描述
        (四) 政党体制演变中的党政关系问题
    五、主要研究方法
        (一) 唯物辩证研究法
        (二) 系统研究法
第一章 台湾一党专制的“党国体制”(1949 年-1970 年)
    一、党国体制特征
    二、国民党迁台后的“党国体制”
        (一) 迁台后国民党的组织改造
        (二) “党国体制”的确立
        (三) “党国体制”下的独裁统治
        (四) 国民党在台湾一党专制的历史由来
    小结
第二章 转型的发端:“党国体制”初步变化(1971 年-1986 年3月政治革新)
    一、“党国体制”转型的背景
        (一) 经济发展中产阶级兴起
        (二) 政治参与的扩大
        (三) 国民党“本土化”
        (四) 外部环境影响
    二、“党国体制”的转型
        (一) “政治革新”
        (二) “党国体制”转型对政党体制的影响
    三、民进党成立
    小结
第三章 转型过程:国民党一党主导体制(1986 年-2000 年)
    一、民进党与国民党在选举中博弈
        (一) 1986 年民进党首次参选举竞争性政党体制开始成形
        (二) 1989 年选举竞争性政党体制初步确立
        (三) “中央民意代表”全面直选制度上确立竞争性体制
        (四) 1996 年“总统”直接选举国民党仍主导政局
        (五) 2000 年政党轮替
    二、“宪政”改革对政党体制的影响
        (一) 第一次“修宪”对政党体制的影响
        (二) 第二次“修宪”对政党体制的影响
        (三) 第三次“修宪”对政党体制的影响
        (四) 第四次“修宪”对政党体制影响
        (五) 第五次和第六次“修宪”
    三、国民党的“本土化”与分裂
        (一) 国民党进一步“本土化”
        (二) 新党诞生
        (三) 亲民党成立
    小结
第四章 转型后:两次政党轮替——两党制趋势?
    一、2000 年政党轮替后的政党政治
        (一) 政党轮替后暂时出现“三党鼎立”格局
        (二) 国民党的改造
        (三) “北蓝南绿”格局形成两党制初现雏形
        (四) “泛蓝”与“泛绿”
    二、2004 年“总统”大选奠定两党制的力量基础
        (一) 2004 年“总统”大选
        (二) 民进党继续“执政”下的选举“绿”消“蓝”涨
    三、2008 年政党再度轮替台湾政党体制的走向
        (一) 政党再次轮替国民党一党独大的可能
        (二) 国民党党政关系调整
        (三) 民进党改革
    小结
第五章 台湾地区政党体制形成的若干特点
    一、台湾政党体制形成的若干特点
        (一) 台湾政党体制演变在现有体制框架内由国民党主导进行
        (二) 台湾政党体制形成过程中受到台湾独有的政治文化影响
        (三) 台湾政党体制形成中受选举制度改革的影响
        (四) 台湾政党体制目前属于不稳定的两党制
    二、台湾政党体制的转型演变的几点启示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7)外资媒体中文网在中国的本土化尝试 ——以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与人们对网络的使用
        1.1.2 网络媒体和网络新闻的发展
        1.1.3 外资媒体中文网的影响力
        1.1.4 研究外资媒体中文网本土化的意义
    1.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1.3 研究方法
2. 中国融入世界与外资媒体开设中文网
    2.1 中国媒体市场的对外开放进程
    2.2 外资媒体进入中国的方式回顾
    2.3 开设中文网——性价比较高的进入方式
        2.3.1 传统媒介方式进入中国之惑
        2.3.2 新媒体的阳春大道
3. 媒体本土化概述
    3.1 本土化的由来
    3.2 媒体本土化的基本观念
        3.2.1 从新闻接近性原理到媒体本土化
        3.2.2 媒体本土化的核心
    3.3 媒体如何进行本土化
        3.3.1 普遍意义上的本土化策略
        3.3.2 跨国媒体的本土化策略
4. 《金融时报》中文网的本土化探索
    4.1 FT中文网简介
    4.2 为什么以《金融时报》中文网为分析样本
    4.3 对FT中文网本土化过程的分析
        4.3.1 人才本土化
        4.3.2 内容本土化
        4.3.3 营销活动本土化
        4.3.4 全球本土化: FT中文网的成功之道
    4.4 本土化与文化差异的处理:魅力还是隔阂?
        4.4.1 跨文化沟通的魅力
        4.4.2 难以避免的文化隔阂与偏见
5. 对外资媒体中文网本土化尝试的一些思考
    5.1 外资媒体进行本土化的原因分析
        5.1.1 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5.1.2 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
    5.2 外资媒体中文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5.2.1 对于媒体
        5.2.2 对于受众
    5.3 外资媒体中文网本土化能够达到何种深度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部分外资媒体中文网
后记

(9)东亚发展观研究 ——以战后西方学者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第一编 通论
    第一章 现代化研究浪潮的兴起与历史研究的新趋势
        第一节 现代化(发展)与现代性
        第二节 现代化(发展)理论、史学理论与历史研究
        第三节 现代化理论的演进
        第四节 关于现代化问题、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研究的深层思考
    第二章 全球现代化研究浪潮中的东亚发展观
        第一节 东亚发展观的性质、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东亚发展观的演进、特点与评价
        第三节 关于东亚与中国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
第二编 东亚发展观专论之一:历史学、社会学的视野
    编绪
    第三章 韦伯与帕森斯:儒教理性主义与现代化
        第一节 西方的理性化道路:从科学技术革命到现代化
        第二节 儒家理性主义:从非现代化到适应现代化
    第四章 费正清与墨菲的东亚传统与现代“统一”论
        第一节 费正清的现代创新与历史传统统一论
        第二节 墨菲的东亚现代化从传统受益论
    第五章 毕乃德与艾森斯塔德:从箱根模式与新传统主义看中国与东亚现代化
        第一节 从箱根模式看中国现代化
        第二节 从新传统主义看东亚与中国现代化
    第六章 全球性视野下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透视
        第一节 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为什么如此之难?
        第二节 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演进、特征与深层次思考
    第七章 反现代化视野下的亚洲文化民族主义与现代化
        第一节 现代化与反现代化:一体两面
        第二节 亚洲的反现代化理论
        第三节 亚洲的反现代化思潮
    第八章 从《白银资本》与《大分流》看东亚发展理论的新思维
        第一节 《白银资本》的发展理论体系
        第二节 《大分流》的发展理论体系
        第三节 《白银资本》与《大分流》比较
    第九章 沃勒斯坦从现代世界体系看东亚的“发展”与危机
        第一节 为什么中国没有向资本主义发展而欧洲则实现了这种发展?
        第二节 东亚崛起及其世界意义
        第三节 “东亚危机”与世界体系的转型
    第十章 萨米尔·阿明从依附理论看东亚“奇迹”
        第一节 萨米尔·阿明的依附论思想
        第二节 东亚“成功”的依附论诠释
        第三节 中国发展模式及其世界意义
    第十一章 曼纽尔·卡斯特:国家VS全球化视域下的东亚发展与危机
        第一节 深刻反思东亚危机的成因和特质
        第二节 东亚“发展型国家”如何在发展过程中成功?
        第三节 转型东亚:从“发展型国家”到“公民社会”与“网络国家”
        第四节 东亚如何继续发展?
    第十二章 探索“亚洲资本主义精神”:传统文化、民族主义、社会市场与现代化
        第一节 探索“亚洲资本主义精神”之一:东亚模式的文化渊源
        第二节 探索“亚洲资本主义精神”之二:民族主义与现代化
        第三节 探索“亚洲资本主义精神”之三:社会市场与亚洲资本主义
    编结
第三编 东亚发展观专论之二:哲学、政治学的视野
    编绪
    第十三章 杜维明从新儒家伦理看东亚现代化
        第一节 观察东亚现代化的几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第二节 重估东亚儒学传统中的现代性
        第三节 新儒家伦理与工业东亚
        第四节 现代性的第二种类型与儒学的第三期发展
    第十四章 福山论“历史的终结”与“东亚的挑战”
        第一节 “世界普遍史”与“历史的终结”
        第二节 “历史并未终结”:东亚的挑战
    第十五章 亨廷顿:“更多现代化,更少西方化”
        第一节 “现代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西方化”
        第二节 东亚现代化与“亚洲普世主义”的出现
        第三节 “儒教民主”与“东亚模式”
    第十六章 郝大维、安乐哲的“儒家民主”论
        第一节 “现代化”:东方化与西方化的兼容
        第二节 民主的两种视野:自由主义民主与社群主义民主
        第三节 “新儒学”与“新实用主义”:机遇与挑战
        第四节 “儒家民主”如何可能?
    编结
第四编 东亚发展观专论之三:经济学的视野
    编绪
    第十七章 吉姆·罗沃对东亚崛起的制度分析
        第一节 “强社会,小政府”:东亚“奇迹”的制度渊源
        第二节 “把亚洲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
        第三节 “亚洲将进入一个安排它长期命运的时期”
    第十八章 霍夫汉、卡德尔对东亚成功的结构分析
        第一节 关于东亚优势的“错误”理论批判
        第二节 东亚优势的结构源泉
        第三节 东亚优势的结构特征
    第十九章 乌尔里希·门泽尔:东亚模式是“范例”还是“特例”?
        第一节 对东亚发展的三种解释及其质疑
        第二节 东亚模式是“特例”不是范例
    第二十章 格罗·詹纳:东亚模式为何制胜美国模式?
        第一节 两种工业化道路:日本模式与美国模式
        第二节 从日本模式到东亚模式:为什么日本模式更有吸引力?
        第三节 东亚模式的特征与得失
    第二十一章 阿马蒂亚·森对“亚洲价值观”的自由主义分析
        第一节 发展理论的新视角:以自由看待发展
        第二节 质疑李光耀命题:政治自由和公民权利阻碍经济发展吗?
        第三节 质疑“李光耀推论”:穷人不关心民主和政治权利吗?
        第四节 解构亚洲价值观:“亚洲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是内在对立的吗?
        第五节 亚洲金融危机:三种工具性自由的缺失
        第六节 对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反思和前瞻
    第二十二章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东亚现代化如何从全球化中受益?
        第一节 全球化如何使全球受益,而非受损?
        第二节 东亚现代化如何从全球化中受益?
        第三节 中国现代化如何从全球化中受益?
    编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21世纪台湾政党转换中的民进党“总统”竞选策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台湾政党轮换的背景条件及一般特点
    第一节 主要理论工具与方法
    第二节 相关文献探讨与研究动态
    第三节 研究假设与方向
第一章 台湾“政治民主化”与政党竞争的背景条件与基本内容
    第一节 台湾“政治民主化”的背景条件
    第二节 台湾“政治民主化”与岛内选举竞争
    第三节 台湾政党竞争的理论分析
    第四节 台湾政党竞争的系统剖析
    第五节 民进党的政党移位个案研究—公投
第二章 民进党政党竞选策略之一:“总统”大选中政治行销策略
    第一节 政治行销的定义
    第二节 民进党与大众传媒的专业化运用
    第三节 民进党与大众传媒的非专业化运用—抗议运动
    第四节 民进党的广告创意者、专业组织者
    第五节 民进党的政治行销与政党机器
第三章 民进党政党竞选策略之二:“总统”大选中发挥执政优势策略
    第一节 执政优势的理论与实际
    第二节 民进党的政府预算编制与大选
    第三节 政治景气循环的理论与“政治绑桩”
    第四节 民进党政策“绑票”的陷阱(竞租的陷阱)
    第五节 民进党利用行政权利抢占资源
第四章 民进党政党竞选策略之三:“总统”大选中创制政治语汇策略
    第一节 台湾竞选过程中的政治术语
    第二节 民进党的政治符号与政治传播
    第三节 民进党的政治术语与选举效果
    第四节 个案研究—新中间路线
第五章 民进党政党竞选策略之四:“总统”大选中塑造政治偶像策略
    第一节 民进党塑造政治偶像
    第二节 陈水扁与“置入性行销”
    第三节 陈水扁与政党机器
第六章 台湾主要政党竞选策略比较与民进党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有关理论工具的检验
    第二节 台湾其它主要政党(国、亲、台联)竞选策略极比较
    第三节 民进党的竞选策略之影响
    第四节 民进党未来的挑战:2008年大选(结束语)
附录:
    民进党相关资料
    已发表文章
参考文献

四、从本土化或全球化看两岸关系:两种不同的政治思维(论文参考文献)

  • [1]探寻中国社会理论的构建之道 ——基于叶启政本土化研究的考察[D]. 徐张军.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8)
  • [2]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D]. 窦金启.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3]新轴心时代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再创造[D]. 张春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9)
  • [4]「后现代」与台湾当代水墨[D]. 林章湖. 中央美术学院, 2013(09)
  • [5]李登辉分裂主义路线的社会与政治根源[J]. 张文生. 台湾研究, 2010(04)
  • [6]台湾地区政党体制的演变[D]. 孙俐俐. 中共中央党校, 2009(03)
  • [7]外资媒体中文网在中国的本土化尝试 ——以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为例[D]. 刘博洋. 暨南大学, 2008(03)
  • [8]2005年中国媒体发展研究述评[J]. 饶德江,莫梅锋,熊蕾,汪潇,刘潆檑.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05(00)
  • [9]东亚发展观研究 ——以战后西方学者为中心[D]. 何爱国.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10]21世纪台湾政党转换中的民进党“总统”竞选策略探析[D]. 高宏久.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标签:;  ;  ;  ;  ;  

从本土化或全球化看两岸关系:两种不同的政治思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