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结晶釉应用探讨

陶瓷结晶釉应用探讨

一、试论陶瓷结晶釉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姜翠兰[1](2019)在《黄河淤泥制备卫生陶瓷的工艺研究》文中提出黄河淤泥大量用于制备卫生陶瓷不仅可以将黄河淤泥变废为宝,还可以缓解陶瓷矿物原料的日益缩减,为卫生陶瓷行业提供更多原料选择。本文目的是研究高黄河淤泥含量的卫生陶瓷坯体配方及工艺体系。并初步研究了该坯适用的锆乳浊釉和锌结晶釉。本文首先针对本陶瓷坯体配方及浆料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黄河淤泥、西矿陶土和透闪石的化学成分、物相组成和示性组成。通过正交实验探究配方组成及烧成温度对坯体性能的影响,并优化配方。而后探究了不同分散剂对浆料性能的影响,并优化浆料性能。之后进一步探究了提高黄河淤泥和透闪石的添加量以及煅烧透闪石对坯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淤泥可大量添加制备卫生陶瓷,配方含量为3055%,烧成温度范围为:1160℃1180℃。浆料中添加0.3%三聚磷酸钠可以使浆料性能良好。适量添加透闪石可大幅降低坯体的烧成温度,提高坯体抗折强度。且煅烧后的透闪石可以消去因其烧失大而导致的坯体烧成收缩大,使坯体烧成收缩从11.47%降至5.1%。坯体较好配方为黄河淤泥49.1 wt.%,西矿陶土42.8 wt.%,煅烧透闪石8.1 wt.%,烧成温度1160℃。此时坯体性能为:抗折强度89.4 MPa,烧成线收缩5.1%。在坯体配方工艺确定之后,本文初步研究了用于该坯的乳浊釉配方及工艺。首先进行不同配方体系及工艺的大范围探索;后探究硅铝比对该乳浊釉的外观的影响,并分析其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最后测试坯釉适应性。最终得到一个初步的黄河淤泥卫生陶瓷乳浊釉。乳浊釉较好配方为透闪石21.5 wt.%,石英14.9 wt.%,高岭土2.9 wt.%,钾长石32.3 wt.%,煅烧氧化锌6.8 wt.%,硅酸锆21.6 wt.%,烧成温度1160℃。该釉可以很好的遮盖坯体的深棕色,其性能为:白度64,光泽度106,300℃20℃急冷5次未开裂,热稳定性很好。本文探索了适用该坯的卫生瓷结晶釉。在探索配方基础上进行二次正交优化结晶釉配方。并探究配方各组分对结晶的影响。以此发现高黄河淤泥卫生陶瓷坯体适用结晶釉的可能性。实验以高岭土9 wt.%,煅烧氧化锌27 wt.%,石英22 wt.%,透闪石3 wt.%,硼玻璃粉40 wt.%为较好配方,最高温度1160℃保温温度1080℃,成功制得该坯适用的结晶釉。

汪庆刚[2](2019)在《高强度超薄建筑陶瓷板材的制备、增强和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大规格陶瓷薄板是适应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创新型陶瓷产品。与传统的陶瓷墙地砖相比,大规格化与薄形化生产技术可以实现陶瓷原材料用量、综合能耗的大幅度降低以及废渣、SO2、NOx、烟尘等的减排,是传统建筑卫生陶瓷领域节能减排和绿色制造的发展方向之一。然而,如何进一步降低成本、利用废弃矿渣、废料等资源制备高性能的陶瓷薄板,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产品强度,为进一步降低产品的厚度奠定基础是当前本领域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点。本课题旨在研究建筑陶瓷板材性能的提高及功能化。首先研究了利用抛光废渣等废弃物制备发泡陶瓷板的工艺、结构和性能,实现了废渣的高品质应用。在此基础上,还开发了高强度、高白度的镁质瓷陶瓷薄板。利用莫来石微晶、硅酸钇晶须、氧化锆、氧化铝和氧化钛短纤维等增强陶瓷薄板,并研究了其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最后对优化的几种薄板进行了产业化中试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利用抛光废渣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发泡陶瓷板,优化了配方及化学组成。研究发现:烧成制度对材料结构和性能影响较大。烧成温度在大于1100℃以后开始发泡。随着烧成温度升高,轻质多孔陶瓷板材的总气孔率和闭孔气孔率均增加,开孔气孔率也略有增加,材料强度不断降低。提高烧成温度和延长保温时间有利于促进莫来石相的形成。2.开发了MgO-Al2O3-SiO2材料体系,以高岭土、滑石、钾长石和钠长石为主要原料,使用三角配方设计方案,制备出满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陶瓷薄板。产品抗弯曲强度高,烧成范围宽。。3.分别以粉煤灰和粉煤灰漂珠为起始原料,通过引入氧化铝含量较高的矿物原料,在低温下煅烧成功合成了莫来石微晶,达到我国烧结莫来石标准。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在800-1000℃温度下成功合成了莫来石微晶。分别采用上述三种莫来石微晶为增强相增强陶瓷薄板,发现三种莫来石均能有效增强陶瓷薄板。4.采用溶剂热方法制备了直径尺寸为1-5μm,长度为30-60μm的硅酸钇晶须,所制备的硅酸钇晶须其在室温至1000℃范围内的热导率在1.15W/(m?K)-1.25W/(m?K)之间,其在500℃至1100℃范围内的热膨胀系数在6×10-6/K7×10-6/K之间。以制备的硅酸钇晶须增强陶瓷薄板时,锂辉石比钾长石和钠长石更适合充当助熔剂;当硅酸钇晶须加入量达到6%时,陶瓷薄板的强度最佳,达到92MPa,提高了80.4%。5.采用氧化锆、氧化铝和氧化钛商用短纤维作为增强原料增强陶瓷薄板,发现三者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弯曲强度随纤维的加入量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氧化锆短纤维的增强效果最好。6.采用液相法合成了氧化钨微晶,发现微晶的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对其催化反应活性有显着影响,薄片状的WO3?H2O具有活性晶面暴露和高比表面积特性而拥有最佳的光催化降解性能。以其为光催化釉料活性成分,在陶瓷薄板表面制备了钨基快速结晶釉,发现该釉层以WOP2O7为主晶相,析晶尺寸大,结晶取向明显,装饰效果好,且具有紫外可见光降解污染物性能,为提升结晶釉功能化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7.对发泡陶瓷板、高白度陶瓷薄板、莫来石微晶增强陶瓷薄板、氧化锆短纤维增强陶瓷薄板以及光催化功能结晶釉装饰的陶瓷板材进行了中试研究,中试结果表明:几种陶瓷薄板的尺寸、断裂模数、吸水率、耐磨性、可溶性铅含量、可溶性镉含量、静摩擦系数等均符合国家标准。发泡陶瓷板中试产品的密度、导热系数、平均断裂模数、吸水率等关键指标均满足行业标准。

黄剑锋,汪庆刚,刘一军,潘利敏,同继峰,李嘉胤,黄玲艳[3](2017)在《钨基陶瓷结晶釉的快速结晶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钨基陶瓷结晶釉材料进行了快速结晶制备,所得釉层晶相为WOP2O7结构。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发现其表面具有显着地结晶化特征形貌,进一步结合EDS能谱分析发现其表面形貌有钨基结晶釉相和底釉相两种结构构成。在光催化性能探索中发现该釉层材料在紫外可见光照射下展现出一定的催化降解罗丹明B溶液的能力,为陶瓷结晶釉材料的功能化价值提升提供了参考。

陈琦峰,金世遇,王慧,曾令可[4](2017)在《铁钛结晶釉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本实验采用玻璃粉、石英、滑石、石灰石、TiO2、Fe2O3为原料制备铁钛结晶釉,采用正交实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釉料配方中氧化铁、氧化钛的量以及烧成温度、保温时间、釉层厚度等因素对釉面析晶效果的影响,优化出最佳工艺参数。发现当釉料配方(wt.%)为:氧化钛10.2、氧化铁4.08、玻璃粉37.76、石英20.41、滑石7.14、石灰石20.14;釉层厚度为1.0 mm,烧成温度为1260℃,保温时间为45 min条件下制备的试样釉面效果最佳。

张颁潮[5](2016)在《硅酸锌结晶釉的制备与结晶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硅酸锌材料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较稳定的化学性质、较强的抗湿性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用途十分广泛,在釉料、涂料、涂层、油漆以及发光基体材料研究中备受人们的关注。硅酸锌结晶釉料广泛用于陶瓷装饰中,掺入不同着色剂的硅酸锌结晶釉的艺术价值更加突出,使其具有更好的艺术欣赏性与装饰美感。采用石英、钠长石、高岭土、石灰石和煅烧后的氧化锌为主要原料通过控制烧结温度制备硅酸锌结晶釉。随着加入釉料中氧化锌含量的增加,烧制得到的釉中硅酸锌晶体先增大后减小,在添加氧化锌含量约为24 wt%时,其结晶程度最大。随着釉料中硅铝摩尔比的减小,釉面出现乳浊效果;硅铝摩尔比过大,会抑制结晶。随着硅钙摩尔比的减小,釉面会形成无光釉。以硅酸锌结晶釉为基础,用4060目筛余所得的氧化锌煅烧后作为晶种,在1140℃下保温120 min的条件下,样品中结晶程度最大。随着釉料球磨时间的增加,烧制出的结晶釉晶花数逐渐增多,但单个晶体逐渐变小。保温结晶过程中,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结晶程度增大。从烧成温度降温至保温温度过程中,随着降温速率的降低,结晶程度越来越高。利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差热分析(DTA)曲线中出现的硅酸锌的主要结晶峰的峰值温度,通过Kissinger方程拟合,得出晶体的活化能E。在硅酸锌结晶釉中分别加入MnO2、Fe2O3、CuO三种着色剂,采用色度分析,过量的着色剂含量会抑制釉中晶花的生长,发现随着着色剂含量的增加,釉面趋于深、暗,明亮程度也均有下降。有结晶区域的釉面与无结晶区域的釉面的色度基本一致。根据微观形貌及EDS含量分析发现,掺入着色剂后硅酸锌结晶釉的微观形貌呈连续纤维状规律排布,且Fe、Cu离子更易进入玻璃相中。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掺入着色剂后硅酸锌结晶釉的颜色均匀性略有提升。降温速率过快,由于阻碍了液相的析晶、晶体长大,也会导致析晶不均匀,因此适当的降温速率有利于晶体的充分生长。以掺入MnO2的硅酸锌结晶釉为基础,着重研究了烧成制度对结晶过程的影响。发现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掺入MnO2的硅酸锌结晶釉中Zn2SiO4晶体不断生长,在1140℃下保温170min的条件下结晶程度最大。经模拟动力学分析,掺MnO2硅酸锌结晶釉中Zn2SiO4晶体在不同保温温度下的Avrami指数分别为n1110℃=0.92,n1140℃=1.38,n1170℃=1.27,表明Zn2SiO4晶体的形成由扩散机制向成核机制转变。模拟热力学分析,利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DTA曲线中出现的硅酸锌的主要结晶峰的峰值温度,拟合Kissinger方程,计算掺入MnO2的硅酸锌结晶釉中Zn2SiO4晶体的活化能E=210.7 kJ/mol。

赵效忠[6](2016)在《我国现代结晶釉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回顾了我国现代结晶釉应用研究与工艺技术取得的进展,概述了结晶釉的形态特征。介绍了工艺参数对结晶釉相组成和艺术效果的影响,并对结晶釉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范周强,张松竹,黄玲艳,朱敬贤,刘彬[7](2014)在《钛铁结晶釉的研制》文中提出本文以钾长石、石英、石灰石、烧滑石、骨灰、氧化铁、氧化钛为主要原料来制备钛铁结晶釉。通过单因素试验法、正交试验分析法,探讨了各原料、工艺因素、烧成制度对钛铁结晶釉性能的影响。

蒋述兴,刘丹阳[8](2013)在《利用废旧花岗岩石材制备硅锌矿结晶釉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花岗岩等废旧石材配合相应的配比方案、烧成制度制备出环保型硅锌矿结晶釉,并总结提出成分最佳配比。经XRD、SEM对釉层物相进行分析,釉层为硅锌矿结晶釉,坯釉结合性良好。对于制备结晶釉过程中存在的晶体细小、气泡、缺釉、毛孔、剥落、斑点等产品缺陷指出解决办法。

刘欣,李家科,朱庆霞,吴宇[9](2012)在《MnO2-ZnO-SiO2结晶釉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在硅锌矿结晶釉基础上引入氧化锰制备MnO2-ZnO-SiO2系结晶釉,主要研究了釉料配方组成及烧成制度对釉面结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硅锌矿结晶釉中加入MnO210wt%15wt%,熔融温度为1230℃、保温10min、析晶温度1160℃、保温30min条件下,可获得晶形完整、单个晶体呈柱状、集合体呈扇形纹样的红褐色结晶釉。

李建水[10](2010)在《釉里红多彩结晶釉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在硅酸锌结晶釉的基础上加入色料,对基础结晶釉的组成、颜料的组成和添加量、制备工艺条件等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通过采用适宜的生产工艺,成功研制出烧成温度为1310℃的新型结晶釉——釉里红多彩结晶釉,并探讨了各组成及工艺制度对结晶尺寸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分析了影响结晶效果的诸因素。

二、试论陶瓷结晶釉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陶瓷结晶釉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淤泥制备卫生陶瓷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黄河泥沙
        2.1.1 黄河淤泥概况
        2.1.2 黄河淤泥利用现状
        2.1.3 黄河淤泥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
    2.2 卫生陶瓷
        2.2.1 卫生陶瓷发展现状
        2.2.2 卫生陶瓷现有问题
    2.3 分散剂
        2.3.1 陶瓷浆料分散体系机理
        2.3.2 分散剂概述
        2.3.3 分散剂领域存在的问题
    2.4 釉
        2.4.1 釉概述
        2.4.2 制釉氧化物
        2.4.3 乳浊釉研究进展
        2.4.4 结晶釉研究进展
    2.5 本文研究思路
    2.6 本文意义及目的
        2.6.1 本文意义
        2.6.2 本文目的
3 实验部分
    3.1 实验原料
    3.2 实验仪器
    3.3 实验工艺
        3.3.1 坯体正交实验工艺
        3.3.2 浆料改善实验工艺
        3.3.3 坯体注浆成型实验工艺
        3.3.4 乳浊釉制样实验工艺
        3.3.5 结晶釉制样实验工艺
    3.4 表征测试
4 黄河淤泥制备卫生陶瓷坯体的研究
    4.1 原料分析
        4.1.1 原料成分分析
        4.1.2 原料物相分析
        4.1.3 原料示性组成
    4.2 坯体正交实验
        4.2.1 正交实验设计
        4.2.2 正交试验结果
        4.2.3 正交极差分析
        4.2.4 正交验证
    4.3 黄河淤泥添加量对坯体性能及浆料性能的影响
        4.3.1 黄河淤泥添加量对坯体性能的影响
        4.3.2 黄河淤泥添加量对坯体物相组成的影响
        4.3.3 黄河淤泥添加量对坯体显微结构的影响
    4.4 透闪石添加量对坯体性能的影响
        4.4.1 透闪石添加量和最高温度对坯体性能的影响
        4.4.2 透闪石添加量对坯体物相的影响
    4.5 透闪石煅烧对坯体性能的影响
        4.5.1 透闪石煅烧对坯体性能的影响
        4.5.2 透闪石煅烧对坯体显微结构的影响
    4.6 本章结论
5 泥浆性能优化
    5.1 浆料未加分散剂形貌观测
    5.2 四种分散剂对浆料流动性的影响
    5.3 分散剂对浆料Zeta电位影响
    5.4 分散剂对浆料解凝机理分析
    5.5 分散剂对浆料显微结构的影响
    5.6 本章结论
6 乳浊釉的制备
    6.1 乳浊釉配方及工艺探索
    6.2 乳浊釉硅铝比的影响
        6.2.0 四角配料法实验设计
        6.2.1 乳浊釉XRD分析
        6.2.2 实验结果
    6.3 坯釉适应性
        6.3.2 乳浊釉显微结构分析
        6.3.3 乳浊釉热稳定性分析
    6.4 本章结论
7 结晶釉的制备
    7.1 结晶釉配方及工艺探索
    7.2 结晶釉一次正交实验
        7.2.1 一次正交实验设计
        7.2.2 一次正交实验结果
    7.3 结晶釉二次正交实验
        7.3.1 二次正交实验设计
        7.3.2 二次正交实验结果
    7.4 结晶釉性能测试
        7.4.1 结晶釉物相组成测试
        7.4.2 结晶釉扫描电镜观察
        7.4.3 结晶釉外观
    7.5 本章结论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9 致谢
参考文献

(2)高强度超薄建筑陶瓷板材的制备、增强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建筑陶瓷发展现状及进展
        1.1.1 建筑陶瓷的分类及功能
        1.1.2 国家建筑陶瓷的相关产业政策及建筑陶瓷行业的问题
        1.1.3 建筑陶瓷的生产工艺
        1.1.4 建筑陶瓷的应用现状
    1.2 陶瓷薄板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轻质陶瓷板材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4 本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1.4.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4.3 本课题的创新点
2 轻质多孔陶瓷板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
        2.2.1 实验所用原料
        2.2.2 实验所用仪器及设备
        2.2.3 实验工艺流程
        2.2.4 性能测试及表征
        2.2.5 轻质多孔陶瓷板材(QQ板)的配方实验设计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3.1 抛光废渣的结构性能分析
        2.3.2 QQ板材试样性能
        2.3.3 工艺因素对QQ板力学和保温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2.3.4 轻质多孔陶瓷板材发泡机理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超薄陶瓷板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设计
        3.2.1 坯料化学组成体系的选择
        3.2.2 坯料配方三角配料实验方案设计
    3.3 实验方法
        3.3.1 工艺方法
        3.3.2 测试及表征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莫来石微晶增强陶瓷薄板的研究
    4.1 引言
    4.2 莫来石微晶粉体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4.2.1 实验原料
        4.2.2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备莫来石微晶
        4.2.3 以粉煤灰漂珠为主要原料制备莫来石微晶
        4.2.4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莫来石微晶
    4.3 莫来石微晶增强陶瓷薄板的研究
        4.3.1 原料及实验设备
        4.3.2 制备工艺
        4.3.3 表征分析
        4.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陶瓷晶须及纤维增强陶瓷薄板的研究
    5.1 引言
    5.2 硅酸钇晶须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5.2.1 实验原料
        5.2.2 制备工艺
        5.2.3 表征
        5.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5.3 硅酸钇晶须增强陶瓷板材研究
        5.3.1 原料及实验设备
        5.3.2 制备工艺
        5.3.3 表征分析
        5.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5.4 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钛短纤维增强陶瓷板材研究
        5.4.1 原料及实验设备
        5.4.2 制备工艺
        5.4.3 表征分析
        5.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5.5 晶须及陶瓷短纤维增强陶瓷板材机理分析
        5.5.1 硅酸钇晶须增强机理分析
        5.5.2 氧化锆短纤维增强机理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陶瓷薄板表面钨基光降解型釉料活性成分及结晶釉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活性纳米WO_3材料的制备
        6.2.2 钨基陶瓷结晶釉的合成
        6.2.3 结构表征
        6.2.4 光催化性能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活性WO_3材料的制备与其结构-光催化性能研究
        6.3.2 活性钨氧化物基陶瓷釉料的制备与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6.4 本章小结
7 几种薄板的中试工艺技术研究
    7.1 中试产品规格选择及工艺方案
    7.2 关键工艺参数优化
        7.2.1 成型压力的优化
        7.2.2 烧成制度的优化
    7.3 关键设备选择
        7.3.1 成型设备
        7.3.2 烧成设备
        7.3.3 釉料施釉和装饰等其它设备
    7.4 中试产品性能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附录一 论文作者所获得的奖励情况
附录二 项目鉴定情况
附录三 个人荣誉

(3)钨基陶瓷结晶釉的快速结晶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实验
    2.1 陶瓷釉合成
    2.2 结构表征
    2.3 光催化性能测试
3 结果与讨论
4 结论

(4)铁钛结晶釉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实验方案
2 结果与讨论
    2.1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2.2 工艺因素对釉面效果的影响
        2.2.1 保温时间对釉面效果的影响
        2.2.2 烧成温度对釉面效果的影响
        2.2.3 氧化铁用量对釉面效果的影响
        2.2.4 氧化钛用量对釉面效果的影响
3 结论

(5)硅酸锌结晶釉的制备与结晶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陶瓷釉料的概述
        2.1.1 釉的简介
        2.1.2 结晶釉的定义与分类
        2.1.3 结晶釉的结晶特点
        2.1.4 结晶釉发展的历史概况
    2.2 硅酸锌结晶釉的结晶机理
        2.2.1 硅酸锌结晶釉的起源
        2.2.2 Zn_2SiO_4晶体结构
        2.2.3 硅酸锌结晶釉釉熔体的析晶原理
    2.3 影响釉面性能的因素
    2.4 结晶动力学理论
        2.4.1 等温结晶动力学理论
        2.4.2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理论
    2.5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2.5.1 研究目的、意义
        2.5.2 研究内容
3 实验部分
    3.1 实验原料
    3.2 实验设备和仪器
    3.3 实验工艺流程
    3.4 测试与表征
        3.4.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3.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及能谱(EDS)分析
        3.4.3 激光粒度分析
        3.4.4 CIE-L*a*b*色度分析
        3.4.5 差热(DTA)分析
4 硅酸锌结晶釉的配方探索
    4.1 前言
    4.2 样品制备
    4.3 结晶釉配方设计
        4.3.1 基础配方的确定
        4.3.2 正交实验优化硅酸锌结晶釉配方
        4.3.3 硅酸锌结晶釉釉式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氧化锌含量对硅酸锌结晶釉的影响
        4.4.2 硅铝摩尔比对硅酸锌结晶釉的影响
        4.4.3 硅钙摩尔比对硅酸锌结晶釉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硅酸锌结晶釉制备的工艺研究
    5.1 前言
    5.2 样品制备
    5.3 表征仪器和方法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5.4.1 浆料粒度对硅酸锌结晶釉形貌的影响
        5.4.2 晶种尺寸对硅酸锌结晶釉结晶的影响
        5.4.3 釉层厚度对硅酸锌结晶釉的影响
        5.4.4 保温时间对硅酸锌结晶釉的影响
        5.4.5 降温速率对硅酸锌结晶釉的影响
        5.4.6 热力学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着色剂对硅酸锌结晶釉晶花形态及颜色的研究
    6.1 前言
    6.2 样品制备
    6.3 表征仪器和方法
    6.4 结果与分析
        6.4.1 掺入MnO_2对硅酸锌结晶釉的影响
        6.4.1.1 掺入MnO_2含量对硅酸锌结晶釉的色度及结晶的影响
        6.4.1.2 掺入MnO_2的硅酸锌结晶釉的釉层微观分析
        6.4.1.3 球磨时间对硅酸锌结晶釉颜色均匀性的影响
        6.4.1.4 降温速率对掺入MnO_2的硅酸锌结晶釉的影响
        6.4.2 掺入Fe_2O_3含量对硅酸锌结晶釉的影响
        6.4.2.1 掺入Fe_2O_3含量对硅酸锌结晶釉的色度及结晶的影响
        6.4.2.2 掺入Fe_2O_3的硅酸锌结晶釉的釉层微观分析
        6.4.2.3 球磨时间对硅酸锌结晶釉颜色均匀性的影响
        6.4.2.4 降温速率对掺入Fe_2O_3的硅酸锌结晶釉的影响
        6.4.3 掺入CuO含量对硅酸锌结晶釉的影响
        6.4.3.1 掺入CuO含量对硅酸锌结晶釉的色度及结晶的影响
        6.4.3.2 掺入CuO的硅酸锌结晶釉的釉层微观分析
        6.4.3.3 球磨时间对硅酸锌结晶釉颜色均匀性的影响
        6.4.3.4 降温速率对掺入CuO的硅酸锌结晶釉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掺入MnO_2对硅酸锌结晶釉生长机理的影响
    7.1 前言
    7.2 样品制备
    7.3 表征仪器和方法
    7.4 结果与分析
        7.4.1 样品XRD物相分析
        7.4.2 不同保温制度对掺MnO_2硅酸锌结晶釉的影响
        7.4.3 掺入MnO_2硅酸锌结晶釉的动力学分析
        7.4.4 掺入MnO_2硅酸锌结晶釉的热力学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
9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6)我国现代结晶釉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基础应用研究
    2.1 铁系名釉
    2.2 硅锌矿结晶釉
    2.3 钙/镁系结晶釉[16~19]
3 工艺技术研究
    3.1 铁系名釉
        3.1.1 油滴釉
        3.1.2 兔毫釉
        3.1.3 鹧鸪斑[26]
        3.1.4 砂金釉
        3.1.5 曜变天目釉及铁红晶花釉
    3.2 锌系结晶釉
        3.2.1 硅锌矿结晶釉
        3.2.2 变色结晶釉
        3.2.3 锌/锰结晶釉
        3.2.4 锌/钛结晶釉
    3.3 钛系结晶釉
        3.3.1 金红石结晶釉
        3.3.2 铁板钛矿结晶釉[52]
    3.4 钙/镁系结晶釉
        3.4.1 茶叶末结晶釉
        3.4.2 辉石结晶釉
    3.5 铅系结晶釉[1]
        3.5.1 硅铅钨结晶釉
        3.5.2 硅铅硒结晶釉
        3.5.3 硅铅铁结晶釉
        3.5.4 硅铅钒结晶釉
    3.6 其它晶系结晶釉
        3.6.1 硅酸钕结晶釉[60]
        3.6.2 钨锰矿结晶釉[61]
4 展望

(7)钛铁结晶釉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实验内容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流程
        2.2.1 坯体的制作
        2.2.2 釉料的制备
        2.2.3 施釉
        2.2.4 产品烧成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1 氧化钛加入量对钛铁结晶釉面效果影响
    3.2 氧化铁加入量对钛铁结晶釉效果的影响
    3.3 石灰石加入量对钛铁结晶釉效果的影响
    3.4 烧滑石加入量对钛铁结晶釉效果的影响
    3.5 骨灰加入量对钛铁结晶釉效果的影响
    3.6 钾长石加入量对钛铁结晶釉效果的影响
    3.7 石英加入量对钛铁结晶釉效果的影响
4 结论

(8)利用废旧花岗岩石材制备硅锌矿结晶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实验: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准备:
    2.3 实验过程:
    2.4 实验设计思路:
3 实验结果分析:
    3.1 结晶效果分析
    3.2.XRD分析
    3.3. 坯釉结合处分析
4. 产品缺陷问题及解决办法
    4.1 结晶细小 (或无晶)
    4.2 气泡
    4.3 缺釉
    4.4 剥落或釉裂
    4.5 针孔
    4.6 斑点
5 总结:

(9)MnO2-ZnO-SiO2结晶釉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实验
    1.1 实验原料
    1.2 试样制备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2.1 氧化锰加入量对釉面效果的影响
    2.2 熔融温度对结晶釉釉面效果的影响
    2.3 析晶温度对结晶釉釉面效果的影响
    2.4 结晶釉形貌分析
3 结论

(10)釉里红多彩结晶釉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2、实验
    2.1 原料及化学组成
        2.2多彩结晶釉的研制
        2.2.1 坯料制备
        2.2.2 坯体制造
        2.2.3 基础结晶釉配方
        2.2.4 釉浆的制备工艺
        2.2.5 实验主要工艺参数
3、结果及讨论
    3.1 组成对结晶的影响
    3.2 釉料细度对结晶的影响
    3.3 釉层厚度对结晶的影响
    3.4 烧成制度对结晶的影响
4、结论

四、试论陶瓷结晶釉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淤泥制备卫生陶瓷的工艺研究[D]. 姜翠兰.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9(03)
  • [2]高强度超薄建筑陶瓷板材的制备、增强和性能研究[D]. 汪庆刚. 陕西科技大学, 2019(08)
  • [3]钨基陶瓷结晶釉的快速结晶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探索[J]. 黄剑锋,汪庆刚,刘一军,潘利敏,同继峰,李嘉胤,黄玲艳. 人工晶体学报, 2017(09)
  • [4]铁钛结晶釉的研制[J]. 陈琦峰,金世遇,王慧,曾令可. 中国陶瓷工业, 2017(03)
  • [5]硅酸锌结晶釉的制备与结晶动力学研究[D]. 张颁潮.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6(04)
  • [6]我国现代结晶釉的回顾与展望[J]. 赵效忠. 山东陶瓷, 2016(02)
  • [7]钛铁结晶釉的研制[J]. 范周强,张松竹,黄玲艳,朱敬贤,刘彬. 佛山陶瓷, 2014(08)
  • [8]利用废旧花岗岩石材制备硅锌矿结晶釉的研究[J]. 蒋述兴,刘丹阳. 中国陶瓷, 2013(08)
  • [9]MnO2-ZnO-SiO2结晶釉的研制[J]. 刘欣,李家科,朱庆霞,吴宇. 陶瓷学报, 2012(03)
  • [10]釉里红多彩结晶釉的研制[J]. 李建水.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0(05)

标签:;  ;  ;  ;  ;  

陶瓷结晶釉应用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