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全国环境声学与电磁辐射环境学术会议在昆明召开

2003年全国环境声学与电磁辐射环境学术会议在昆明召开

一、2003年全国环境声学、电磁辐射环境学术会议在昆明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邓丽君[1](202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研究》文中认为

刘欣[2](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林英梅[3](2017)在《俄罗斯生态法制研究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镜鉴》文中研究说明生态文明建设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大战略,生态文明建设被首次列入国家战略。俄罗斯作为一个生态资源大国,历来十分重视生态法制理论研究,也十分重视生态立法实践。我国经历了与俄罗斯几乎相近的体制改革,有着较强的关联性。俄罗斯生态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论文对中俄两国在生态法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对比研究,在借鉴俄罗斯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从生态文化、公众参与、法律体系、制度体系以及国际合作层面构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界定了俄罗斯生态法的概念、调整对象、调整方法、发展脉络、基本原则以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等问题,明确俄罗斯生态法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二章论述了由俄罗斯在自然资源与生态部统领下的集中统一的生态管理体制,并在研究俄罗斯生态管理体制新动向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扩大公众参与生态管理的对策建议。第三章对俄罗斯生态文化建设的哲学原理和内涵做出述评,并提议将生态文化纳入我国法制轨道来夯实生态法治的社会基础。第四章对俄罗斯生态法律体系的内容做出归纳和评价,并在借鉴俄罗斯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从完善我国生态安全立法方面着手健全我国的生态法律体系。第五章归纳和评析了俄罗斯注重从源头预防污染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生态制度,总结归纳出其制度的基本内涵、程序、原则、特征和作用,揭示出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并在分析和对比中俄两国生态制度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全链条的生态制度体系的路径。第六章概述了俄罗斯生态国际合作机制的形式、工作框架和运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开展生态国际合作的侧重点。第七章在论文研究的基础上做出概括性结论。从俄罗斯生态法制建设的视角研究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镜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涉及多门交叉学科的理论与实践课题。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历史分析法,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充分运用法学、生态科学、生态哲学、生态经济学等基本学科的理论,剖析俄罗斯生态立法体系涵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尝试梳理总结出其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管理体系、生态法律体系、生态制度体系、生态国际合作机制等具有特色的做法和经验,力图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法制建设提供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和解决问题的路径。

宋玉宝[4](2015)在《周期结构禁带调控与减振降噪应用探索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对装备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和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振动与噪声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飞行器、舰艇、列车、汽车等工业领域,减振降噪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板壳类结构在飞行器、舰船、列车等典型装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构成这些装备的舱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声振特性对舱室噪声环境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均匀板、夹层板等典型工程板结构的振动、声辐射与声透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新的有效声振抑制手段,对装备舱室噪声抑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人工周期结构中弹性波/声波的传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主要物理特性之一是弹性波禁带,在禁带频段内弹性波的传播将被显着抑制。这为工程中的振动与噪声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典型装备舱室噪声抑制为背景,针对板结构的减振降噪问题,开展了周期板结构的弹性波禁带与基于周期结构设计的减振降噪研究。首先,以周期均匀板与周期夹层板两种结构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禁带分析,揭示了禁带调控规律;其次,以周期夹层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基于周期结构设计的板结构减振降噪研究,深入揭示了其作用机理;最后,进行了基于周期隔振设计的板结构激振力隔离与声振响应抑制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开展了周期均匀板的禁带特性分析、禁带调控与拓展研究。建立了具有集中参数附加结构的周期均匀板的禁带特性等效分析模型,提取了不同附加结构的关键作用因素,提出了禁带的统一性分析方法;基于等效分析模型,揭示了附加结构等效参数对禁带的调控规律,发现了若干周期板结构禁带的拓展效应与现象;开展了周期均匀板禁带调控实验研究,验证了相关禁带调控与拓展规律。这些工作为周期均匀板禁带分析、设计与优化提供了有益支撑。2、开展了周期夹层板的禁带特性分析、禁带调控与内在机理研究。设计了具有附加局域共振单元与附加硬质单元的周期夹层板结构,对其禁带特性与参数调控规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禁带带边模式的简化物理模型,分析了结构参数对禁带的内在影响因素。研究工作可以为周期夹层结构禁带分析与设计提供有益借鉴,并对同类型周期夹层板的结构参数对禁带的影响规律分析与预测提供指导。3、开展了基于周期结构设计的夹层板结构减振降噪研究。针对具有附加共振单元的周期夹层板结构,系统分析了周期结构设计对结构振动、声辐射、声透射的抑制效果,深入揭示了其产生声振抑制的作用机理;开展了周期夹层板减振降噪实验研究,验证了利用周期结构设计进行声振抑制的有效性;建立了直升机舱室的简化模型,开展了将周期结构设计用于弹性声腔系统声振抑制的分析与可行性验证。研究工作为深入认识周期结构声振特性以及推进人工周期结构理论在减振降噪领域的应用探索提供了理论基础。4、探索了基于周期隔振设计的板结构声振响应抑制。开展了利用周期隔振器进行施加于基础板结构的激振力隔离的研究,探讨了对基础板振动与声辐射的抑制效果;通过附加动力吸振器与一维周期结构禁带拓展,对隔振性能进行了进一步改善;针对直升机舱室简化模型,开展了基于周期隔振设计的舱室声振抑制研究。相关工作为改善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抑制基础结构的振动与声辐射提供了有效途径。总之,本文深入开展了周期板结构禁带分析与调控研究以及基于周期结构设计的减振降噪研究,为板结构中的弹性波调控及其振动、声辐射与声透射抑制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研究成果对其他典型工程结构的禁带调控以及减振降噪设计也具有指导与借鉴作用。

张晓燕[5](2014)在《冲突转化视角下的中国环境冲突治理》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环境冲突逐渐增多。这里的环境冲突是指由于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发的环境领域的公共冲突,不指代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冲突。环境冲突不断发生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民众因当地企业造成环境污染围堵企业大门、堵塞交通、与企业安保人员发生肢体冲突,民众因担心拟建化工项目和垃圾焚烧项目产生污染进行接头抗议、网络动员,这影响了民众的正常生活秩序。因环境冲突主要涉及政府、企业和民众这三方利害关系人,所以,这三者的关系也受到了挑战。目前,政府公共部门是主要的化解主体,并且,政府公共部门在化解环境冲突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暂时缓和冲突、制止冲突的持续、消解一定程度的冲突能量。但是从实践来看,中国环境冲突化解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如政府陷入全能角色的主体困境,诉求较为集中的争议事项困境,民众对企业、政府、环保民间组织信任不足的结构困境,现代网络方式引发负面消息的方式困境,环境法律缺失和环保意识薄弱的情境困境。因此,环境冲突化解需要新思路的出现,冲突转化理论有一定的化解针对性和化解效果。为此,笔者从冲突转化层次的视角对中国环境冲突治理做了一些分析。本研究主要从冲突转化的五个层次进行了分析,分析冲突转化应如何为环境冲突化解提供条件。笔者主要从行动者转化、争议事项转化、结构转化、方式转化、情境转化五个方面做了相应分析,具体表现为环境冲突的行动者转化、环境冲突的争议事项转化、环境冲突的结构转化、环境冲突的方式转化、环境冲突的情境转化。环境冲突的行动者转化,以政府、企业、民众三大主要利害关系人为主体,以各行动者的角色转化作为研究视角进行相关论述。本研究论述了转化环境冲突行动者的目标、环境冲突行动者转化的方式,并结合案例进行了相关分析。为了有效化解环境冲突,政府作为主要行动者,应该由直接冲突者或潜在冲突者转化为对话者、协商谈判者、环境监测者、信息发布者;企业作为主要行动者,应该由直接或潜在冲突者转化为对话者、协商谈判者、社会责任承担者;民众作为主要行动者,应该由直接或者潜在冲突者转化为对话者、监督者、环境影响评价参与者、环境政策制定参与者。环境冲突的争议事项转化,主要从行动者关注的事项上进行论述。本研究论述了转化环境冲突争议事项的目标、环境冲突争议事项转化的方式,并结合案例对其进行了分析。为了有效化解环境冲突,消解环境冲突能量,环境冲突的单一关注事项应转化为具有可执行性的多元事项,即将民众保护环境权益转化为企业、政府、民众保护环境与治理环境的行动,将民众保护环境权益转化为政府、企业补偿民众与各主体共同改造社区;同时,环境冲突的竞争性事项应转化为建设性妥协事项,即将关停企业的行为转化为企业治理环境的行动。环境冲突的结构转化,主要从参与者结构、关系结构、势力结构三方面进行论述。本研究论述了转化环境冲突结构的目标、环境冲突结构转化的方式,并结合案例对其进行了分析。参与者结构转化过程中,参与者应由政府、企业、民众转化为政府、企业、民众、环保民间组织、媒体、专家学者、污染物鉴定机构等;关系结构转化过程中,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应转化为企业与民众的关系,政府、企业与民众的关系应转化为政府、企业与环保民间组织的关系;势力结构转化过程中,民众的环境权利应该得到保障,环保民间组织的地位和权利应该得到确认和保障。环境冲突的方式转化,主要从理性方式与现代方式的运用上进行论述。本研究论述了转化环境冲突方式的目标、环境冲突方式转化的实现路径,并结合案例进行了分析。为了实现感性方式向理性方式的转化,我们要增加民众的环保知识、引导民众理性维权;为了实现传统方式向传统与现代方式并存的转化,我们要通过政府的规范和引导、企业的正确使用和民众的有序参与,来发挥网络的正向作用。环境冲突的情境转化,主要从政策情境、法律情境、文化情境三方面进行论述。本研究论述了转化环境冲突情境的目标、环境冲突情境转化的方式,并结合典型案例对其进行了分析。为了转化环境政策情境,我们要完善生态保护机制、完善环境规制政策体系、完善激励机制;为了转化环境法律情境,我们要提高环境保护法的位阶、完善环境管理和法律制度;为了转化环境文化情境,我们要培养社会民众的环境意识、培养企业的环境意识、鼓励民众参与环境文化建设、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建设。

路晓东[6](2013)在《城市规划层面的道路交通噪声控制研究》文中提出道路交通噪声是城市环境噪声的主要构成部分,已威胁到公共健康(WHO,2011)。既有的控制措施多局限在微观层面,致使“控制户外环境噪声的技术,相对于房屋隔声来说其成熟程度差得多”,导致道路交通噪声有效评估的缺失和控制技术的缺乏。针对现有交通噪声控制措施的局限性,欧美各国己着手从宏观层面统筹规划并主动控制,如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1998)提出与噪声兼容的土地利用规划;欧盟提出“噪声指令”(2002)并在规划中付诸实施;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也刚开始起步。交通噪声具有很强的城市规划特征,本文在对控制措施的修正中引入城市规划理念,研究成果反过来亦可指导城市规划。论文分四个层级将城市规划引入噪声控制领域,即制度层、管理平台层、规划控制层、规划设计层。在制度层,基于实效评估对我国相关噪声政策法规进行梳理,结合城市规划需求进行分析与对接,并将控制措施落实在实施细节。在管理平台层,将噪声地图与城市规划空间数据叠加,并以此为平台,研究应用路径,构建与噪声兼容的管理制度,明确噪声冲突区。在规划控制层,将交通噪声作为解决其他城市问题时的重要因素兼顾考虑,探寻与城市发展、道路体系的关系,从城市范围削减噪声冲突区,并在局部区域通过规划交通技术,确定有效控制方法。在规划设计层,基于噪声模拟,综合考虑各制约因素与评价指标,研究噪声冲突区设计应对策略,通过理论推导及模拟实测,研究外围护构件的隔声问题,以进行有效的规划控制。研究取得如下结论及成果。以城市规划理念对噪声控制的政策法规及标准进行梳理,提出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并与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具体细节进行对接,论证可行性,建立城市层面的交通噪声控制制度保障;提出将噪声地图转化为城市规划管理工具,并与城市空间数据叠加分析的应用路径,量化噪声冲突区,分阶段建构应用框架,使城市规划成为噪声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将交通噪声控制与城市发展及道路体系建立关联,以从宏观层面通过减少长距离出行及优化高等级道路来削减噪声冲突区,促使城市噪声合理分布,并对局部区域通过完善既有规划交通技术加以控制;分区域提出噪声冲突区的规划设计目标及差异性的设计方法,论证斜列式建筑布局的防噪声有效性,明确外墙隔声指标及外窗隔声规律,弥补规范缺失,并应用于规划条件设置。本文将噪声控制与城市规划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环境噪声控制领域取得一定创新,具有潜在的技术经济效益和重要的社会意义。以本文为基础,所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获得资助(批准号:51208074),将展开持续研究。

邬玲[7](2013)在《我国现代城市公园中的声景观设计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在园林景观行业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对于景观设计的研究,常常只注重视觉效果,而忽略了听觉感官的重要作用。本文将声景观设计理念引入到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中,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开启了崭新的一页。本文通过对声景观相关理论的研究总结和对城市公园声景观设计的研究探讨,以北京市人定湖公园的声景观设计实践为基础,提出城市公园声景观设计的一般模式,借此为声景观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考方向。首先,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声景观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了声景观研究的范围和目的,并根据当前声景观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明确了研究方向。其次,通过对城市公园声景观的解读,探讨了城市公园中声音的环境特征、声景观的应用特点及其发挥的作用,为城市公园的声景观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再次,总结了城市公园中声景观的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程序、设计手法以及声景观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为城市公园的声景观设计提供技术支持。最后,以北京市人定湖公园声景观设计为例,通过采用实地踏勘、游客的问卷调查、公园管理者的访问调查三种形式对北京市人定湖公园声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依据分析所得结果指导该公园的声景观设计,得出城市公园声景观设计的一般模式,以此抛砖引玉,为其他类型园林绿地的声景观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声景观的研究工作提出新的方向。

史晓东[8](2012)在《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国家职能》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已经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国家理论和实践也受到巨大冲击和挑战,国家职能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的国家职能究竟如何履行,日益成为政治学理论与实践工作者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毫无疑问,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日渐提高。但由于意识形态、地缘政治等原因,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发展持怀疑和抵制态度。就国内而言,中国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贫富差距拉大,腐败蔓延等严重社会矛盾和问题,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期,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在这种形势面前,国家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主导力量,如何有效调整、发挥应有的职能,呼唤着政治学者予以解答。本论文将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国家职能划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两大部分予以考察和分析。在对内职能方面,根据中国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重点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职能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并结合全球化时代的特点,进一步探讨国家的对外职能。论文主要分七个章节。第一章对全球化和国家职能进行了论述,对全球化的内涵、实质、动力和国家职能的概念及分类,国家职能与国家本质、国家利益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辨析。第二章从全球化时代国内外环境分析入手,对国家政治职能中对外安全和对内统治职能的内容、方式的变化和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第三章通过分析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国家经济职能面临的挑战,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对国家经济职能的优化和重构进行论述。第四章至第六章论述全球化时代中国国家的文化职能、社会职能和生态职能。认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对文化职能提出了新要求,而国家的社会职能和生态职能作为新凸显的职能领域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论文结合中央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决议以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论述对两部分职能进行了探讨。第七章通过对全球化时代中国国家利益的探讨,阐述加强国家对外职能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对作为国家对外职能实现手段和途径的外交工作进行了重点论述。本文试图对全球化与中国国家职能关系在认识上有所深化,对全球化时代和中国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国家职能的转型和拓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齐珊娜[9](2012)在《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规律及其改革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环境资源、环境容量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同样的矛盾亦存在于我国,由于历史因素的原因,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起步晚于西方发达国家数十年。当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走出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困境,开始奉行更为严格的环境管理模式与标准时,我国却还在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需求之间的矛盾中上下求索,试图寻找一条和谐共赢的康庄大道。本文站在环境管理的视角上,以生态效率理念为指导思想,基于我国环境管理理论、实践经验与其他相关学术着作,以逐步深入的方式,系统讨论了我国环境管理体系发展的规律,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改革方向。本文第一章主要叙述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技术路线。第二章基于资源、能源环境管理,产业环境管理,固废处理处置环境管理及应急环境管理的研究结构,分析了中国环境管理体系的法律基础及发展脉络。第三章根据第二章的研究结论与结构,识别和分析了中国环境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第四章进一步深入分析了中国环境管理执法环节的结构,涉及的法律责任以及主要的执法工具,并同时分析了中国环境管理执法环节存在的问题。第五章引入生态效率的概念、内涵,发达国家基于生态效率理念改革环境管理策略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相关环境管理实践经验,提出了以生态效率为导向的我国环境管理改革思路的探讨。第六章在第五章提出的初步思路的基础上,为中国环境管理体系各领域、各层次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思路,并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体制与机制改革实施思路。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中国环境管理体系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结构严密,覆盖面广的严密管理体系,且拥有大量运行效果良好的环境执法手段与制度予以支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中国环境管理体系的发展行至拐点。既有环境管理体系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社会现状。第二,中国环境管理体系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发展规律。本文通过研究认为,中国环境管理存在阶段性、纵向性、滞后性与矛盾性四项发展规律。这四项规律影响了中国环境管理的立法模式、管理结构、执法方式、管理效率等重要内容的发展。与中国环境管理体系目前存在的各种特点与情况存在密切联系。第三,中国环境管理的各个领域存在多项不同层面的问题。资源与能源环境管理、产业环境管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环境管理与环境应急管理领域,都出现了包括立法缺乏科学性、执法结构失衡、行政管理权限重叠模糊等不同层面的问题。且这些问题的呈现方式有一定相似性,其内部存在共通性。第四,基于生态效率的内涵,发达国家建设以生态效率为导向的环境管理体系的经验,结合我国环境管理发展现状,本文认为,我国环境管理体系还需要进行一系列完善。如立法确认公民环境权,完善环境立法的结构与内容,提高环境执法队伍的平衡性,提高激励类环境管理手段的使用比重,改进环境管理理念宣传的方式和途径等。

黄雯[10](2011)在《人和自然关系的探讨:从马克思到当代》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工业文明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物质财富,但也给人们造成错觉,似乎人是高于自然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只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人类应“统治自然”、“战胜自然”、“做大自然的主人”。这一理念最终导致人类活动破坏了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整个地球陷入资源濒临枯竭和环境严重污染的危机,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马克思在创建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曾给予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以极大的关注,他将实现人和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放置于全人类解放这一问题下来讨论,实现了自然、社会与人的真正统一,这一思想对当前推进我国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立足于马克思的经典着作,梳理了马克思在唯物史观创建过程中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论述及其相关思想的转变与发展,给予国际上指责马克思“忘却了自然”的观点以有力反驳;回顾当代中西方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展开的理论与实践探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合理成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对推进当代我国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二、2003年全国环境声学、电磁辐射环境学术会议在昆明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全国环境声学、电磁辐射环境学术会议在昆明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俄罗斯生态法制研究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镜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引言
第1章 俄罗斯生态法概述
    1.1 俄罗斯生态法的基本概念
    1.2 俄罗斯生态法的调整对象与调整方法
    1.3 俄罗斯生态法的发展历史
    1.4 俄罗斯生态法的基本原则
        1.4.1 俄罗斯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1.4.2 俄罗斯生态学说
    1.5 俄罗斯生态法同其他法律的关系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俄罗斯生态文化体系研究及对我国的镜鉴
    2.1 俄罗斯生态文化建设述评与现状分析
        2.1.1 俄罗斯生态文化的概念与哲学基础
        2.1.2 俄罗斯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及其评析
    2.2 我国生态文化建设述评及其问题剖析
    2.3 借鉴俄罗斯经验对完善我国生态文化体系的对策建议
第3章 俄罗斯生态管理体制研究及对我国的镜鉴
    3.1 俄罗斯联邦国家生态管理机关的职能划分
    3.2 俄罗斯生态管理的运行机制和决策模式
    3.3 俄罗斯生态管理体制的动态评析及对我国的镜鉴
第4章 俄罗斯生态法律体系研究及对我国的镜鉴
    4.1 俄罗斯生态法律体系述评与现状分析
        4.1.1 俄罗斯生态法律体系的内容
        4.1.2 俄罗斯生态法律评析
    4.2 我国生态法律体系述评及其问题剖析
    4.3 借鉴俄罗斯经验对完善我国生态法律的对策建议
第5章 俄罗斯生态制度研究及对我国的镜鉴
    5.1 俄罗斯生态制度述评与现状分析
        5.1.1 俄罗斯生态制度的内容
        5.1.2 俄罗斯生态制度评析
    5.2 我国生态制度述评及其问题剖析
    5.3 借鉴俄罗斯的经验对构建我国生态制度体系的对策建议
第6章 俄罗斯国际生态合作机制研究及对我国的镜鉴
    6.1 俄罗斯的国际生态合作机制概述
    6.2 我国国际生态合作概述
    6.3 借鉴俄罗斯经验对构建我国国际合作联动机制的对策建议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

(4)周期结构禁带调控与减振降噪应用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板结构典型声振抑制方法概述
        1.2.1 结构设计与参数优化
        1.2.2 附加动力吸振器
        1.2.3 阻尼处理
        1.2.4 阻振质量
        1.2.5 主动控制技术
        1.2.6 典型声振抑制方法总结评述
    1.3 弹性波禁带与周期结构减振降噪研究概述
        1.3.1 声子晶体与声学超材料
        1.3.2 弹性波禁带产生机理与调控规律
        1.3.3 周期结构的减振降噪应用探索研究
        1.3.4 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研究工作与内容介绍
        1.4.1 课题来源
        1.4.2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1.4.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禁带与声振响应的分析模型与计算方法
    2.1 周期板结构中弹性波传播与禁带计算方法
        2.1.1 研究对象与结构模型
        2.1.2 基于有限元法的波传播与禁带计算
    2.2 板结构声振特性计算方法
        2.2.1 研究对象与结构模型
        2.2.2 基于有限元法的声振响应计算
    2.3 基于解析/半解析方法的波传播与声振响应计算与分析
        2.3.1 无附加板结构的波传播计算
        2.3.2 无附加板结构的声振响应计算
        2.3.3 无附加板的波传播与声振特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禁带分析与调控规律研究
    3.1 周期均匀板结构的禁带分析与调控
        3.1.1 色散曲线与禁带分析
        3.1.2 结构模型拓展与禁带的统一性分析方法
        3.1.3 等效结构参数对禁带的影响与禁带拓展
        3.1.4 有限大周期均匀板的频率响应
        3.1.5 基于统一性方法的禁带分析案例
    3.2 周期夹层板结构的禁带分析与调控
        3.2.1 色散曲线与禁带分析
        3.2.2 附加共振单元的周期夹层板结构参数对禁带的影响
        3.2.3 附加硬质单元的周期夹层板结构参数对禁带的影响
        3.2.4 有限大周期夹层板的频率响应
    3.3 禁带调控的实验研究
        3.3.1 实验样件与测试系统
        3.3.2 实验结果与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周期夹层板结构的减振降噪研究
    4.1 周期夹层板结构振动与声辐射研究
        4.1.1 振动特性
        4.1.2 声辐射特性
        4.1.3 边界条件的影响
        4.1.4 周期单元数量的影响
    4.2 周期夹层板结构声透射研究
        4.2.1 声透射特性
        4.2.2 不同入射角度的影响
        4.2.3 边界条件的影响
    4.3 基于周期结构设计的夹层板结构减振降噪实验研究
        4.3.1 实验样件与测试系统
        4.3.2 实验结果与对比分析
    4.4 基于板结构周期设计的舱室声振抑制综合仿真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周期隔振设计的板结构声振抑制研究
    5.1 周期隔振系统计算分析模型
        5.1.1 单层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计算
        5.1.2 一维周期隔振结构禁带计算
    5.2 基于周期隔振设计的板结构激振力隔离与声振抑制
        5.2.1 周期隔振器的隔振特性分析
        5.2.2 利用动力吸振器的隔振性能改善
        5.2.3 周期隔振器的禁带拓展研究
        5.2.4 基础板的振动与声辐射抑制分析
    5.3 基于周期隔振设计的舱室声振抑制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
    6.2 主要贡献与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习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声辐射效率计算公式
附录B:具有附加振子的周期均匀板的禁带变化规律
附录C:统一性分析方法的简单说明
附录D:附加硬质单元的周期夹层板的典型波传播模式

(5)冲突转化视角下的中国环境冲突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中国环境冲突现状研究
        二、中国环境冲突治理研究
        三、关于冲突转化的研究
    第三节 概念梳理与理论支撑
        一、相关概念的梳理
        二、理论支撑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的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环境冲突的状况、特点与化解方式
    第一节 中国环境冲突的现状
        一、中国环境冲突的主要冲突方
        二、引发中国环境冲突的主要事项
        三、中国环境冲突中民众的主要诉求
    第二节 中国环境冲突的特点
        一、冲突大多发生在经济较发达地区
        二、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发生冲突的比例相对较高
        三、冲突诉求主要集中在生存权、健康权、环境权
        四、矛盾累积时间较长
        五、冲突爆发前大多取道体制内途径
        六、共识性引发的直接利益参与主体较多
        七、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相结合
        八、组织化程度呈逐步提高趋势
    第三节 中国环境冲突的化解方式
        一、座谈、对话
        二、协商
        三、调解
        四、仲裁
第三章 中国环境冲突化解的成效、困境与出路
    第一节 中国环境冲突化解的成效分析
        一、制止环境冲突当事方继续冲突
        二、实现环境冲突主要利害关系人之间一定程度的对话
        三、实现一定程度的环境权利保护
        四、形成多方主体的关注
        五、现有环境政策法律得到一定程度地执行
        六、环境文化知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有所增加和提高
    第二节 中国环境冲突化解面临的困境
        一、主体困境
        二、事项困境
        三、结构困境
        四、方式困境
        五、情境困境
    第三节 破解中国环境冲突化解困境的出路——冲突转化
        一、冲突转化的基本理论
        二、冲突转化消解环境冲突化解困境的适用性
第四章 环境冲突的行动者转化
    第一节 转化环境冲突行动者的目标
    第二节 环境冲突行动者转化的过程与方式
        一、政府角色的转化
        二、企业角色的转化
        三、民众角色的转化
    第三节 典型案例的分析
        一、政协委员的建议,公共议题的形成
        二、政府行动者的转化
        三、企业行动者的转化
        四、民众行动者的转化
        五、讨论
第五章 环境冲突的争议事项转化
    第一节 转化环境冲突争议事项的目标
    第二节 环境冲突争议事项转化的过程与方式
        一、竞争性事项转化为建设性妥协事项
        二、单一事项转化为多元事项
    第三节 典型案例的分析
        一、竞争性事项转化为妥协性事项——2009年福建泉州“8·31”暴力抗污事件
        二、单一事项转化为多元事项——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群企“7·11”环境事件
        三、讨论
第六章 环境冲突的结构转化
    第一节 转化环境冲突结构的目标
    第二节 环境冲突结构转化的过程与方式
        一、参与者结构的转化
        二、关系结构的转化
        三、势力结构的转化
    第三节 典型案例的分析
        一、抗议安宁炼油及PX项目,形成公共议题
        二、参与者结构的转化——政府、企业、民众转化为政府、企业、民众、专家学者、环保民间组织、媒体等
        三、势力结构的转化——民众势力的提升
        四、讨论
第七章 环境冲突的方式转化
    第一节 转化环境冲突方式的目标
    第二节 环境冲突方式转化的过程与实现路径
        一、感性方式转化为理性方式的实现路径
        二、传统方式转化为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并存的实现路径
    第三节 典型案例分析
        一、通过现代化网络方式进行动员,关注公共议题
        二、两次不算成功的对话
        三、由网络走向现实,进行理性维权
        四、讨论
第八章 环境冲突的情境转化
    第一节 转化环境冲突情境的目标
    第二节 环境冲突情境转化的过程与方式
        一、政策情境的转化
        二、法律情境的转化
        三、文化情境的转化
    第三节 典型案例分析
        一、对垃圾焚烧厂选址产生疑义,公共议题形成
        二、政策情境和法律情境
        三、文化情境的转化
        四、讨论
结论
    一、主要结论
    二、现实启示
    三、研究局限
    四、进一步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城市规划层面的道路交通噪声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交通噪声污染严重性
        1.1.2 交通噪声对公共健康的影响
        1.1.3 城市规划层面噪声控制必要性
        1.1.4 城市规划层面噪声控制可行性
        1.1.5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政策法规与噪声控制
        1.2.2 城市管理与噪声控制
        1.2.3 预测技术与噪声控制
        1.2.4 噪声控制的规划实践
        1.2.5 声景学与噪声控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范围界定
        1.3.2 技术路线
        1.3.3 技术工具
        1.3.4 主要内容
2 噪声控制与城市规划的制度对接
    引言
    2.1 国内外噪声控制政策分析
        2.1.1 欧盟交通噪声防治政策
        2.1.2 美国交通噪声防治政策
        2.1.3 香港交通噪声防治政策
        2.1.4 规划视角下的《噪声防治法》
        2.1.5 规划视角下的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2.2 《声环境质量标准》(GB)分析
        2.2.1 声环境质量标准概述
        2.2.2 声功能区划时间性分析
        2.2.3 声功能区划空间性分析
        2.2.4 基于声环境体验的评价分析
    2.3 规划各阶段与噪声控制的对接
        2.3.1 控规结合噪声控制的必要性
        2.3.2 美国分区规划的分析与借鉴
        2.3.3 规划审批与交通防治的结合
        2.3.4 与城市规划其他规划阶段的对接
    2.4 噪声控制中的公众参与建设
        2.4.1 公众参与必要性
        2.4.2 公众参与意识培养
        2.4.3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2.5 本章小结
3 噪声管理技术平台建设路径
    引言
    3.1 噪声地图研究概述
        3.1.1 噪声地图基本概念
        3.1.2 国外研究应用
        3.1.3 国内研究现状
        3.1.4 应用路径分析
    3.2 “噪声兼容”管理制度构建
        3.2.1 规划理念的发展与实践
        3.2.2 美国规划理念制度化的借鉴
        3.2.3 国内管理制度构建路径
    3.3 噪声冲突区的量化
        3.3.1 噪声冲突区的提出
        3.3.2 噪声冲突区量化研究
        3.3.3 噪声冲突区规划管理实践
    3.4 城市层面的声环境体验改善
        3.4.1 “安静区”相关概念
        3.4.2 欧洲的规划实践
        3.4.3 国内适用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噪声冲突区外部规划控制
    引言
    4.1 结合城市发展的规划控制
        4.1.1 交通噪声影响要素
        4.1.2 城市视角的交通噪声分析
        4.1.3 城市层面控制策略
    4.2 结合道路体系的规划控制
        4.2.1 道路体系发展概述
        4.2.2 道路体系的对比分析
        4.2.3 道路体系控制策略
    4.3 典型区域的调研与分析
        4.3.1 城市中心区的调研与分析
        4.3.2 城市边缘区的调研与分析
    4.4 局部区域交通噪声的规划控制
        4.4.1 噪声控制与交通影响评价结合
        4.4.2 噪声控制与交通稳静化结合
        4.4.3 防噪声距离的明晰
    4.5 声屏障与规划要素的结合
        4.5.1 地面道路声屏障必要性分析
        4.5.2 声屏障的有效性评估
        4.5.3 复合型声屏障的建立
    4.6 本章小结
5 噪声冲突区内部设计应对
    引言
    5.1 声环境优化方法
        5.1.1 规划布局中的“声屏障”
        5.1.2 基于声学调研的声环境优化
        5.1.3 计算机模拟下的声环境优化
    5.2 行列式建筑布局防噪声研究
        5.2.1 建筑布局既有研究概述
        5.2.2 斜列式布局的多方案比较
        5.2.3 斜列式建筑布局研究
        5.2.4 行列式建筑布局的优选
        5.2.5 临街住宅的建筑设计补偿
    5.3 建筑层面声环境体验的改善
        5.3.1 “安静立面”相关概念
        5.3.2 论的实效验证
        5.3.3 国内适用性分析
    5.4 外墙隔声规划控制指标
        5.4.1 外墙隔声控制指标分析
        5.4.2 基于噪声地图的预估方法
        5.4.3 预估方法的实践应用
    5.5 外窗隔声规划控制条件
        5.5.1 外窗隔声研究进展
        5.5.2 外窗隔声实验设计
        5.5.3 数据分析与规律性总结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创新成果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我国现代城市公园中的声景观设计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声景观目前研究概况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3.3 小结
    1.4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预期目标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声景观的理论研究
    2.1 声景观的概念及特点
    2.2 声景观的范畴
    2.3 声景观的三要素
        2.3.1 声音
        2.3.2 人
        2.3.3 园林空间
        2.3.4 声景观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2.4 声景观的分类
        2.4.1 按声源分类
        2.4.2 按声音特色分类
    2.5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2.5.1 景观生态学
        2.5.2 园林美学
        2.5.3 环境心理学
        2.5.4 场所精神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公园中的声景观解读
    3.1 城市公园的定义及分类
        3.1.1 城市公园的定义
        3.1.2 城市公园的分类
    3.2 城市公园中声音的环境特征
    3.3 城市公园中的听觉审美
    3.4 城市公园中声景观的应用
        3.4.1 自然声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
        3.4.2 人工声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
        3.4.3 生活声和历史文化声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
        3.4.4 场地特征声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
    3.5 城市公园中的声景观的作用
        3.5.1 营造良好的意境
        3.5.2 跨越使用者和设计者之间的鸿沟
        3.5.3 满足特殊人群的使用需求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公园中的声景观设计
    4.1 设计的必要性
        4.1.1 噪音污染的影响
        4.1.2 人工声乐系统科学设计的缺乏
        4.1.3 场地特性的忽视
        4.1.4 人为声景观的忽略
    4.2 设计理念
    4.3 设计原则
        4.3.1 以人为本的原则
        4.3.2 保护场地环境的原则
        4.3.3 与场地环境相协调的原则
        4.3.4 因地制宜的原则
    4.4 设计程序
        4.4.1 设计场地的调查研究
        4.4.2 声景观空间功能区的划分
        4.4.3 各分区声景观的营造
    4.5 设计手法
    4.6 设计建议
        4.6.1 重视规划设计前期的调研工作
        4.6.2 声景观设计应掌握适当的度
        4.6.3 增强声景观的互动性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京市人定湖公园声景观设计实践
    5.1 北京市人定湖公园声环境现状调查
    5.2 北京市人定湖公园声景观设计
        5.2.1 人定湖公园声景观空间功能区的划分
        5.2.2 人定湖公园声景观各功能分区的设计
        5.2.3 北京市人定湖公园声景观与整体景观的协调
        5.2.4 城市公园声景观设计的一般模式
        5.2.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8)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国家职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二、 研究文献综述
        (一) 国外国家职能研究综述
        (二) 国内国家职能研究综述
    三、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一) 论文结构
        (二) 研究方法
    四、 本研究的创新
第一章 全球化和国家职能
    一、 理解全球化
        (一) 全球化的涵义和实质
        (二) 全球化的动力
        (三) 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二、 国家职能及其相关问题
        (一) 国家职能的涵义及分类
        (二) 国家职能与国家本质、政府职能
        (三) 国家职能与国家利益
第二章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国家政治职能
    一、 国家政治职能的涵义和构成
        (一) 国家政治职能的涵义
        (二) 国家政治职能的构成
    二、 全球化与中国国家对外安全职能
        (一) 全球化时代国家安全环境的变化
        (二) 中国国家对外安全职能的转型
    三、 全球化与中国国家对内统治职能
        (一) 全球化时代国内统治环境的变化
        (二) 中国国家对内统治职能的转型
第三章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国家经济职能
    一、 国家经济职能的涵义及演变
        (一) 国家经济职能的涵义
        (二) 国家经济职能的演变
    二、 全球化与中国国家经济职能
        (一) 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经济职能
        (二) 全球化对国家经济职能的影响
    三、 全球化时代中国国家经济职能的优化和转型
        (一) 改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 加强国际经济职能
第四章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国家文化职能
    一、 国家文化职能的涵义和特征
        (一) 国家文化职能的涵义
        (二) 国家文化职能的特征
    二、 全球化与中国国家文化职能
        (一) 中国国家文化建设的发展
        (二) 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三、 全球化时代中国国家文化职能的深化和拓展
        (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三)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四) 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五) 构建国家文化安全体制
第五章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国家社会管理职能
    一、 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涵义和内容
        (一) 社会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
        (二) 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内容
    二、 全球化与中国国家社会管理职能
        (一) 中国国家社会管理职能变迁
        (二) 全球化时代中国社会管理面临的挑战
    三、 全球化时代中国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加强和拓展
        (一)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
        (二) 积极扩大社会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三) 提高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社区建设与基层自治
        (四) 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不断提高应对社会风险能力
第六章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国家生态职能
    一、 生态职能的相关问题
        (一) 生态、生态管理和生态文明
        (二) 生态职能的涵义及特征
    二、 全球化与中国生态管理职能
        (一) 中国国家生态治理实践
        (二) 全球生态危机和当代中国面临的生态问题
    三、 全球化时代重构中国国家生态职能的路径
        (一) 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政策,为生态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二) 推进产业政策调整,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三) 严格行政审批制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四) 建立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加大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
        (五) 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树立新的生态文明观念
第七章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国家对外职能
    一、 国家对外职能
        (一) 对外职能涵义及主要内容
        (二) 国家对外职能与国家利益和外交
    二、 全球化与中国国家利益
        (一)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形势
        (二)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国家利益
    三、 全球化时代中国国家对外职能的拓展
        (一) 推进大国外交,构建有利的国际政治格局
        (二) 拓展多边外交,扩大国家的国际活动空间
        (三) 扩展经济外交,促进国家在全球经济利益的实现
        (四) 提升文化外交,扩大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
        (五) 推动公共外交,塑造友好、开放的国家新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9)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规律及其改革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针对环境管理法律基础的研究
        1.2.2 针对环境管理要素的研究
        1.2.3 针对环境管理制度和工具的研究
    第三节 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中国环境管理法律基础及发展脉络分析
    第一节 中国资源和能源环境管理发展
        2.1.1 资源环境管理
        2.1.2 能源环境管理
    第二节 中国产业环境管理的发展
        2.2.1 产业环境管理的法律基础分析
        2.2.2 产业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
        2.2.3 生态工业园环境管理模式的发展
    第三节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环境管理的发展
        2.3.1 工业固废处理处置环境管理的发展
        2.3.2 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环境管理的发展
        2.3.3 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环境管理的发展
        2.3.4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环境管理的发展
    第四节 中国环境应急管理的发展
        2.4.1 环境应急管理的法律基础分析
        2.4.2 环境应急管理的发展
    第五节 中国环境管理体系的发展规律分析
        2.5.1 环境管理整体发展轨迹呈现阶段性
        2.5.2 环境管理与经济目标存在矛盾性
        2.5.3 环境管理模式呈现明显的纵向性
        2.5.4 环境管理体系的法律基础存在滞后性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环境管理体系所面临问题的识别和分析
    第一节 资源、能源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3.1.1 资源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3.1.2 能源相关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产业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3.2.1 政府环境管理理念存在的问题
        3.2.2 产业环境管理手段方面的问题
        3.2.3 生态工业园模式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 废弃物处理处置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3.3.1 废弃物资源化相关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3.3.2 工业污染相关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环境管理的法律责任及执法工具分析
    第一节 中国环境管理执法环节的结构分析
        4.1.1 中国环境执法与环境司法的关系分析
        4.1.2 中国环境管理执法结构分析
    第二节 中国环境管理的法律责任分析
        4.2.1 中国环境法律责任构成
        4.2.2 中国环境民事法律责任的发展与分析
    第三节 中国环境管理执法工具分析
        4.3.1 中国环境管理早期诞生的主要执法工具分析
        4.3.2 中国环境管理中期诞生的主要执法工具分析
        4.3.3 中国环境管理现阶段诞生的主要执法工具分析
    第四节 中国环境管理执法环节存在的问题
        4.4.1 环境执法依据方面的问题
        4.4.2 环境司法程序的问题
        4.4.3 环境执法机构与实施方面的问题
        4.4.4 环境纠纷解决方面的问题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以生态效率为导向的环境管理改革思路探讨
    第一节 生态效率理念及其在我国的环境管理实践经验
        5.1.1 生态效率的概念及内涵
        5.1.2 生态效率相关研究内容与主要方法
        5.1.3 我国旨在提升生态效率的环境管理实践分析
    第二节 其他国家改革环境管理、提高生态效率的实践经验分析
        5.2.1 日本环境管理策略改革经验
        5.2.2 韩国环境管理策略改革经验
        5.2.3 德国环境管理策略改革经验
        5.2.4 发达国家环境管理策略改革经验分析
    第三节 基于生态效率目标的环境管理改革思路
        5.3.1 环境政策立法层面
        5.3.2 产业环境管理层面
        5.3.3 环境执法司法层面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环境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的策略探讨
    第一节 立法确认和保护公民环境权
    第二节 提高国家层面立法的科学性
        6.2.1 扩展环境管理目标
        6.2.2 加强环境立法的针对性
        6.2.3 加强环境制度的可操作性
        6.2.4 改进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管理内容
        6.2.5 立法强化具有较高环境收益的措施手段
    第三节 建设中国环境管理体系的沟通与协调机制
        6.3.1 环境管理体系的沟通与协调机制简述
        6.3.2 对现有环境管理与执法机构设置进行统筹和改进
        6.3.3 建立激励与约束类环境措施的平衡机制
        6.3.4 调整环境司法与环境执法的协作关系
    第四节 提高社会环境意识,促进良好风气形成
        6.4.1 保护公众环境监督权
        6.4.2 推广与扶持符合生态效率理念的产品
        6.4.3 改进环境教育与宣传模式
    第五节 中国环境管理体制与机制改革的实施思路
        6.5.1 环境管理改革的初始阶段
        6.5.2 环境管理改革的深化阶段
        6.5.3 环境管理改革的收官阶段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10)人和自然关系的探讨:从马克思到当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前苏联、东欧学者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研究情况
        (二) 西方现当代学者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研究现状
        (三) 国内学者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
        (一) 研究方法
        (二) 结构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马克思关于人和自然关系思想的理论背景
    第一节 历史上西方学者论人和自然的关系
        一、古希腊人和自然关系的整体主义观
        二、中世纪人和自然关系的宗教神学观
        三、近代人和自然关系的机械形而上学观
    第二节 德国古典哲学家论人和自然的关系
        一、康德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先验形而上学认识观
        二、黑格尔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唯心主义辩证整体观
        三、费尔巴哈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抽象人本唯物主义观
    第三节 十九世纪自然科学家论人和自然的关系
        一、细胞学说所体现的人和自然的关系
        二、生物进化论所体现的人和自然的关系
        三、土壤增肥化学所体现的人和自然的关系
    第四节 古典经济学家论人和自然的关系
        一、重农学派创始人弗朗斯瓦·魁奈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论述
        二、古典政治经济学派代表亚当·斯密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论述
        三、庸俗经济学派代表托马斯·马尔萨斯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论述
第二章 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的人和自然关系思想
    第一节 博士论文中的人和自然关系思想
        一、批驳机械决定论,肯定人的自由独立性
        二、人有思想上的自由,更有行动上的自由
    第二节 对费尔巴哈人和自然关系思想从继承到超越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转化
        二、从现实社会出发探寻人的本质
        三、人和自然关系的研究不能脱离现实的"市民社会"
    第三节 青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人和自然关系恶化的批判和反思
        一、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的表现
        二、从劳动异化观出发,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人和自然关系的恶化
        三、从对共产主义的憧憬看马克思对未来人和自然关系的初步描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马克思的人和自然关系思想
    第一节 在物质生产关系中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
        一、自然是处在物质生产关系中的人化自然
        二、个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第二节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揭示人和自然的关系
        一、生产力三要素皆为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出发点和产物
        二、生产关系内含人和自然的关系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人和自然关系的发展
    第三节 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人和自然严重对立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共产主义
        一、资本主义无法解决人和自然的严重对立
        二、未来共产主义将实现人和自然的高度和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世纪50年代后马克思的人和自然关系思想
    第一节 从具体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发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性和暂时性
        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独立的个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三、资本主义社会人和自然的关系具有历史特殊性
    第二节 资本主义人和自然关系恶化的表现及其成因分析
        一、资本原始积累使工人与作为生产资料的自然资源相分离
        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对人自身自然的巨大破坏
        三、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对人和自然环境的双重破坏
    第三节 人和自然协调发展是未来社会人"自由个性"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人全面和丰富的社会关系的实现需以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为基础
        二、人的自由时间的增加有利于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克思之后的国外学者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前苏联、东欧学者论人和自然的关系
        一、发展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解决自然、人和社会的问题
        二、粗暴干预自然科学的发展,割裂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修复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关系,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四、忽视大规模的工业化运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和自然关系并不和谐
    第二节 现当代西方资产阶级学者论人和自然的关系
        一、解放人的欲望、完善人性,恢复被现实遮蔽的人的自然性
        二、人对自然的作用有限,自然是否和谐由自然规律决定
        三、社会和自然束缚了人的存在、自由与创造
        四、消除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论,正确定位人和自然的关系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论人和自然的关系
        一、自然是社会范畴,由社会所中介
        二、资本的利润动机挑战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三、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和目的破坏自然
        四、资本积累的无限扩张加大对自然的掠夺
    第四节 西方社会逐步重视与改善人和自然关系的进程
        一、18世纪末至1962年以前
        二、1962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
        三、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
    第五节 西方改善人和自然关系的普遍经验
        一、制度层面:政府的支持和完备的法律法规
        二、技术层面:技术的理性应用和节能产业的开发
第六章 建国以来我国人和自然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回顾
    第一节 建国以来我国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历史回顾
        一、第一阶段(1949-1965年)
        二、第二阶段(19661977年)
    第二节 理论界对人和自然关系思想的认识发展进程
        一、过分强调改造和征服自然,导致人和自然的对立
        二、修复人和自然的紧张关系,强调可持续发展
        三、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发展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人和自然关系思想
        一、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以人为本与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互为因果
        三、科学发展观蕴含当代中国生态文明观的发展之路
第七章 当前我国人和自然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 当前我国人和自然关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二、成因分析
    第二节 人和自然和谐关系的内涵及其实现原则
        一、人和自然和谐关系的内涵
        二、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关系应遵循的原则
    第三节 用马克思的人和自然关系思想指导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
        一、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正确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
        二、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三、明确生态责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四、完善法律法规,促进生态环境法治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2003年全国环境声学、电磁辐射环境学术会议在昆明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研究[D]. 邓丽君. 西北大学, 2021
  • [2]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3]俄罗斯生态法制研究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镜鉴[D]. 林英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4]周期结构禁带调控与减振降噪应用探索研究[D]. 宋玉宝.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5(11)
  • [5]冲突转化视角下的中国环境冲突治理[D]. 张晓燕. 南开大学, 2014(04)
  • [6]城市规划层面的道路交通噪声控制研究[D]. 路晓东.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5)
  • [7]我国现代城市公园中的声景观设计探讨[D]. 邬玲.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04)
  • [8]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国家职能[D]. 史晓东. 吉林大学, 2012(08)
  • [9]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规律及其改革策略研究[D]. 齐珊娜. 南开大学, 2012(06)
  • [10]人和自然关系的探讨:从马克思到当代[D]. 黄雯.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2003年全国环境声学与电磁辐射环境学术会议在昆明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