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元旦禁止鞭炮

哈尔滨元旦禁止鞭炮

一、哈尔滨元旦期间鞭炮开禁(论文文献综述)

王姝[1](2020)在《清代女性观剧研究》文中指出女性观剧是女性参与戏曲活动的一个重要面相,举凡与女性观剧活动相关的一系列社会文化现象均属本文研究的范畴。女性观剧现象既增添了戏曲接受的女性视角,又丰富了古代妇女研究的戏曲视角,是对戏曲领域的性别关照,也是性别研究中的戏曲维度,具有双重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清代女性观剧研究围绕谁在看?在哪看?怎么看?看什么?能不能看?看了以后会怎样?人们如何看待女性观剧现象?等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在大量搜集整理与女性观剧现象相关的文献史料、文物遗存和民俗口述史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戏曲学、女性学、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文献学等研究方法和理论,对清代女性观众类型及观剧需求、观剧场所及设施、观剧习俗、观剧内容、社会各界对待女性观剧的态度等方面,作一系统地梳理和研究。第一章围绕谁在看的问题,从戏曲受众的角度,将清代女性观众分为宫廷、仕宦、平民、青楼、其他女性类型,并就每一类女性观众自身的特点及其对戏曲发展的影响做了探讨。从清代女性的生存状态、社会家庭角色和实际需求出发,探讨女性观剧的交际、娱乐、追星、服装展示等观剧需求。认为娱乐和交际需求是女性观剧的普遍需求,而女性靓装炫服的观剧行为,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下,具有特殊的性别含义。是女性获取更多社会资源的有效途径。而女性观众对于不同性别伶人的追捧,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正是多种观剧需求共同促成了清代女性观剧的盛行。第二章围绕在哪看的问题,就清代女性观剧场及设施进行了探讨。认为女性与男性同观时,是共用一个剧场空间,特殊之处在于,各类剧场中均设置了供女性观剧的专门设施。尤以神庙剧场所存看楼,看台,女台、女厂、女亭等保存完整。女性观剧设施创设的原因,既是剧场性增强,对女性观剧行为的重视的结果,也有严男女之大防、照顾女性及牟取利益等考虑。高平市良户村田宅专门女眷观剧场所的遗存,为我们探讨明清时期女性垂帘观剧现象及剧场的历史变迁提供了实物依据。清末北京金鱼胡同尼庵演剧的女性专场,尼庵作为一个特殊的女性观剧空间,则表现出受到女神信仰与生殖崇拜影响的特征。第三章围绕怎么看的问题,就清代女性观剧的定戏、点戏、看戏、赏赐、禁忌习俗进行了探讨。认为女性观剧习俗深受传统礼教和社会性别制度对女性制约的影响,各个环节均呈现出不同于男性观剧习俗的复杂面貌,尤以女性观剧禁忌习俗表现鲜明,女性观剧禁忌是女性禁忌与戏曲禁忌双重标准的结合,根源在于女性特殊生理特征而产生的普遍的“厌女情结”和“女性不洁”之观念。河南新安芦院村禁忌女性观剧年龄碑刻的发现,禁忌15-50岁女性白天观剧的规定,可以看出受到女性月经禁忌和生育禁忌的影响明显。第四章围绕看什么的问题,就女性观剧内容进行探讨。女性受教育程度、个人出身、审美趣味等差异,决定了女性观剧内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女性作为同一性别群体,观剧内容上又存在很大的普适性。另外,文献中对女性观剧内容的载录,又呈现出基于性别、阶层差异的种种不均衡性。第五章围绕社会各界对女性观剧的态度进行讨论,大致分为反对与排斥,支持与赞同、犹豫与矛盾、中立与客观四种态度。本文就持不同态度的各类人群的身份、目的、社会因素及个体因素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持反对态度的多从维持风化的目的出发,而持赞同态度的多出于一些开明人士对妻女等的宠溺和孝亲角度考虑,持犹豫态度者多与自身的特殊社会身份有关,而外籍来华人员,对女性观剧多客观中立。

施成群[2](2020)在《主题学视域下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比较》文中研究说明中苏农业集体化运动催生了一系列集体化题材作品,它们大多曾被主流意识形态奉为圭臬,如今却少有人阅读与研究。此类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带有较大的时代局限性,但新的历史时期如果对风行一时的“集体化运动”文学作品采取“一刀切”式的全盘否定态度,则会失之公允,甚至矫枉过正,也会失去对优秀作家作品的客观判断。由于相似的政治和文学背景,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作品在主题上有诸多趋同性:文学功能政治化、阶级斗争扩大化、个人情感集体化。但是两国文学在现实的揭露与掩饰、人性的张扬与压抑、精神的探索与盲从、宗教的信仰与批判等方面存在差异性,这些差异与作家人格是否独立、隐秘书写能否允许、经验借鉴是否全面等原因有关。在审美方面,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都有对独特自然风光的审美表现、丰富民间文化的细腻描写、农民心理个性的精准刻画、叙事环境描写的语义双关、乡俗俚语的活用与通俗化。但也存在诸多差异性:在结构方面,中国作品主要是单线结构,而苏联作品多为复线结构;在修辞方面,中国作家多用白描手法,而苏联作家运用到了多种修辞手法。此外,在风景描写这一长期被中国作家弱化的板块,苏联作家给予其独立的审美价值。时过境迁,人民公社已解体多年,但否定农业集体化运动,并不能否定描写该运动的作品本身,这些作品仍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时代价值。透过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差异,我们可以从中反思并吸取经验教训。

赵金娥[3](2019)在《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指出史论:中国有海防,自明代始。面对来自海洋的威胁,朱元璋时期就完成了我国沿海一万三千余里的全国海防建设。广东海防是最后完成的一段,占五千里。广东海防的建设,吸纳了全国海防建设的经验,结合了广东沿海的斗争经验和地域环境特点,满足了保卫辽阔南海及岛屿、保障海上丝绸之路安全的海防任务,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广东海防卫所体系。本文在发展“一带一路”与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对其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是形成对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支持,丰富广东海防卫所的学术研究,同时对海防卫所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学的角度,结合历史学、军事学、地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在梳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自然条件、社会状况、海防制度、建置概况的基础上,对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进行系统性研究,由宏观至微观从省域、区块、卫所城三个层面展开。首先,着眼于明代广东全省域的海防,对其整体防御架构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沿海地方社会形势、军事地理环境、受侵扰程度和各海防卫所设置情况,从宏观角度归纳出广东沿海8卫28所总体呈现出的四种防御形态:在整个广东沿海选择战略要点设防的“沿海珠链型防御”;确保省府广州安全,沿珠江两岸梯次纵深设防的“向心拱卫型防御”;针对海南岛与南澳岛等沿海大型岛屿的“海岛型防御”;以环绕北部湾的雷、廉、琼联防为基础,维护南中国海区域稳定,形成对海上丝绸之路严密控扼的“南洋海路控扼型防御”。通过对四种防御形态的分析,揭示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选点精准、结构性布局合理对整体海防功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关注各海防卫所的防区控制,归纳出了海防卫所在自身防区范围内形成的主要功能空间。在实现生存功能时,通过海防卫所的合理选址及建设,甚至迁址,使海防卫所处于一个与地形相契合,与气候相适应,能战斗、宜生活的自然环境空间中。在实现军事功能时,海防卫所构筑了巡守的水军基地,预警、通信的烽堠,分守的墩台,及所城自身的多重防御空间。在实现被赋予的行政功能时,海防卫所城承担着保卫地方政权、与巡检司配合维护社会治安,与驿路配合完成物资转运等职责,形成了其社会功能空间。通过以上分析,揭示了各海防卫所在防区范围内,是如何立足并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区块控制的。再次,聚焦于海防卫所城,展开城池内部构成要素的分析。借鉴中西方研究理论与方法,形成了更针对于海防卫所城空间形态的“城—布局组织—建筑”的多层次要素解析法。以实际调研和历史文献为基础,研究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池的存在模式、规模大小、轮廓形状、街巷布局、防御组织的形态特征及设计思想;探讨了防御建筑、衙署建筑、居住建筑、祭祀建筑、学宫建筑、商业建筑的形制及其文化内涵。在分析时,同时呈现了海防卫所城由军事堡垒向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各个要素表现出的时空特征;揭示了古代军事防御型城池的布局理念;探寻了军事建筑对防御及生活的物质保障、文化建筑对海防卫所将士的思想文化教育和战斗精神激励作用。最后,针对空间形态的根基,即:保障空间形态完整及合理的营建技术与建筑艺术等方面,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阐述了主体结构营造的可靠性;总结了在卫所制度与军事文化影响和地域环境条件与资源限制下,海防卫所建筑的防御智慧与宜居要求;呈现了卫所装饰由简入繁的表现特征及深层原因;探讨了建筑技术的传承稳定且一致,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海防卫所城的坚固。正是由于这些落到实处的建筑细节,才保证了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由宏观到微观的完美。

周星,周超[4](2018)在《民俗与法律:烟花爆竹作为一个“中国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经常遭遇到传统民俗的抵触,通过地方立法去规范民众基于传统民俗的行为,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挫折和教训。近30年间,中国大中城市在春节期间对于烟花爆竹的"禁放"与"限放"及其反复,突出反映了当下中国社会中法律和民俗相互"博弈"的基本格局。围绕这一典型的"中国问题",社会舆论存在明显分歧,传统民俗需要尊重,国家法律也需要遵守,地方立法如何才能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值得民俗学家和法学家参与探索。

段金龙[5](2017)在《灾荒与演剧研究》文中提出灾荒是与人类的生存发展伴生而行的,对人类的生存、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消极影响,故而使得人们不能不正视它。而演剧又是古代社会尤其是民间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对于二者的关系鲜有学者专门进行学理性的研究。因此,本论文以灾荒与演剧二者之间的关系为研究的对象,希望通过这一全新课题的有效探讨,以期达到对戏曲研究起到重要补充作用的同时,对于灾荒研究亦有所深化。本文拟对灾荒与戏曲之间的关系做初步探讨,以探求在灾荒之年,戏曲艺术尽管受到很大冲击,却为何依然频繁上演这一问题为中心,进而探索灾荒之时演剧的动因、具体情况以及灾荒对于戏曲艺术的负面影响和积极功能,以此来解读灾荒虽然对社会造成巨大灾难,却也为戏曲艺术尤其是民间戏曲提供了难得的价值平台这一事实。本文首先论述戏曲是如何作为手段来应对灾荒的?即献祭演剧作为民众应对灾荒的非理性手段,虽从本质上不能解决减灾救灾的实际问题,但是因依托于神灵信仰而在民众的观念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便形成了献祭禳灾演剧存在的基础。而近代以来形成的伶人赈灾演出作为民众相对理性的应灾手段,在客观上解除了伶人固有的“原罪”意识,改变、提升了其社会认可度,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伶人群体、班社因灾荒而造成的演出经济问题,进而为近代社会的救灾提供了新的路径。其次论述灾荒对戏曲发展的负面影响。灾荒的发生,打破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民众的日常生活,自然也包括戏曲的整个社会生态,主要表现为:戏曲艺人殒命于灾荒;演出场所的摧毁;戏曲班社的停演与解散;剧种的濒危与消失。但更重要的是对戏曲生存环境和需求市场的破坏,造成了演出经费无标准收取和无序使用等问题。同时,民间所普遍采取的本质上无效的献祭禳灾演剧毕竟要耗费一部分(甚至是一大部分)钱财,这给理性批评者以口实,进而在上自政府下至民间形成了对灾荒献祭演剧的禁毁生态,在很大程度上恶化了戏曲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最后,也是本文的重点,主要来探讨灾荒对戏曲客观的积极意义。第一,无论是灾荒时期民众非理性的献祭演剧,还是近代以来伶人群体出于理性的赈灾义演,两种应对灾荒的方式都为戏曲尤其是民间戏曲提供了演出机会,客观上对戏曲演出具有平台价值。第二,灾荒提供了极端情境,为戏曲文本叙事提供了素材,具有重要的叙事功能。无论是戏曲作品中灾荒的多样化呈现、直接参与灾荒献祭的剧目,还是人们创作并演出的专门的救灾剧目,都将灾荒作为重要的因素置于文本叙事之中,把灾荒所打破的正常生活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变化都凸显了出来。第三,面对灾荒的侵袭,戏曲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它通过自身调节来获得新的生存机会。如民众借助戏曲作为灾荒时期谋生的手段而积极主动的加入戏曲班社和演出群体,这客观上扩大了戏曲演员的再生产,充实了新的演员队伍。而对于专业戏曲演员和班社而言,为了生存则必须被迫流动,这则成为了戏曲声腔和剧种传播的重要契机。总之,演剧之于灾荒,是民众为酬神献祭与禳灾所采取的有效手段。而灾荒之于演剧,除了客观的不可否认负面影响之外,从积极功能和意义方面而言,为本就生存艰难又逢灾荒的戏曲生存提供了演出可能,客观上为其提供了度过难关并进一步延续和发展的契机。

钟珊[6](2017)在《17-19世纪越南南方华人与中越文化交流融合》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取"17—19世纪越南南方华人与中越文化交流融合"这一主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考察17—19世纪华人移居越南南方的历史背景、原因、南方华人的构成、移居路线、分布特点,华人融入越南南方当地状况以及中越文化交流融合之状况,阐明华人在越南南方当地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乃至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探究中越文化发生全面、深入交流融合之原因。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增进中越两国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为进一步加强中越两国间的传统睦邻友好关系补充更多的历史依据。同时,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还能够为如何更好地发挥海外华侨华人在居住国传播中华文化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发挥文化在树立中国形象中的软实力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历史经验和参考价值。本文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意义和研究范围、国内外研究综述,并对论文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界定和用法、理论与研究方法、论文框架结构进行了说明。正文部分共分为以下六个章节:第一章对17世纪以前华人移居越南的历史情况进行了简要回顾,总结17世纪以前移居越南华人的构成成分,并对移居原因进行分析。地缘优势、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使得越南在17世纪以前就已成为世界上华人最常前往的主要移居地之一。而华人这种南迁现象的发生不受当时的越南是否处于郡县时期还是独立自主时期的影响。这正是后来17—19世纪华人移居越南南方的一个历史惯势方面的原因。第二章分别从东南亚形势、中国和越南国内形势三方面对17—19世纪华人移居越南南方的历史背景和原因进行分析。17—19世纪中叶以前,除西方殖民入侵使得越南在经济上正逐渐被卷入全球性的贸易体系之中的影响因素外,大量华人移居越南南方的主要原因与中国、越南错综复杂的国内形势有着密切的关联。正是在中国明清鼎革、明清两朝海禁与解禁政策的影响和清朝对待归国华侨严苛态度的推力下,以及在越南南北纷争、阮氏南进进而南方大开发、南方阮氏实施相对宽松、灵活的华人政策的拉力的共同作用下,促使大批华人在这一时期移居到越南南方。第三章从移居动机和原因这一角度,对17—19世纪越南南方华人的构成成分进行说明。这一时期的越南南方华人由因政治原因而南迁避难的明末遗臣、难民——明香群体、因经济利益驱动而赴越从事商贸活动的华商、为寻求更好生存条件而移居的贫民以及因宗教原因而赴越的中国僧侣等成分构成。概述不同类型华人的特点。第四章论述17—19世纪华人移居越南南方的路线及分布状况,并总结华人聚落的分布特点。17—19世纪,华人大都是从中国东南沿海广东、福建两省乘船循早期华商开辟的海上交通线进入越南并逐渐广泛分布于阮氏控制下的南方各地。起初他们的聚居点主要分布于越南南方沿海各大贸易商港,后逐渐扩展至河流密布的内陆交通枢纽地带。第五章论述17—19世纪越南南方华人融入当地之状况,阐明其对越南南方经济、政治、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并探究华人融入越南南方当地之原因。这一时期华人之所以能够如此全面、深刻地融入阮氏政权与阮朝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与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阮氏自身的需求及其给与华人的多项优待政策、实施的归化政策以及华人,特别是明乡群体自身的特点、优势和自觉、主动的融入意识有着密切的关联。第六章论述17—19世纪中越文化交流融合之状况和特点,阐述华人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媒介和推动作用,并分析中越文化发生全面、深入交流融合之原因。除南方华人所起的传播和推动作用外,还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对中越文化发生全面、深入交流融合产生了影响:第一、越南处于汉文化圈内,当地民众对于较为先进的汉文化产生了羡慕的心理,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已形成惯势。第二、越南南方统治阶层出于巩固自身统治的目的,对中越文化在某些方面的交流与融合在制度上予以支持和保障。第三、越南民族对外来文化——中国文化所持的态度非常开放,主动接受、吸收,有选择地加以改造、利用,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因素逐渐融入到自己的本土原生文化之中,成为自身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第四、华人,特别是明乡群体自觉、主动地融入越南当地文化。通过对17—19世纪越南南方华人与中越文化交流融合的分析与总结,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17—19世纪的越南南方华人全面、深刻地融入了当地政治、经济、社会各领域,并在推动中越文化交流融合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二、不同类型华人融入越南南方当地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的侧重点不同,明乡群体融入当地社会各领域最为全面、深刻;三、从"明香"群体的形成,到"明乡"群体的发展与嬗变过程,反映出了 17—19世纪华人融入越南南方当地的过程;四、越南南方当地人对中国文化的"取"与"舍"。

胡凯基[7](2017)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迁。在社会结构方面,国家权力主动收缩,社会自主性开始成长;社会流动加快;城乡之间发展差距缩小,不同乡村之间发展差距加大,沿海地区崛起。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方面的变迁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政府松开农村经济管理(主要是从原来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逐级控制农民集体生产核算变为取消人民公社、农民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自主经营)、城市企业管理(主要是放权让利)、特殊地区管理(主要是设立经济特区)的控制之手,撤回上级对下级和企业、农民个人无偿征调物资的“平调”之手,对社队企业(从1984年起称为乡镇企业)发展伸出扶持之手;社会秩序领域强调安定团结,进行了严厉打击经济和刑事犯罪活动,短时期内显着降低了犯罪发生率;生育领域加大力度推行计划生育,提出了更加严格然而不完全科学的人口出生率控制目标。政府府强社会弱、政府挤压社会的格局通过政府在保持强大的基础上主动把部分权力退还给社会,培育社会自主生长而开始迈向政府和社会双强的理想格局。在社会生活方面,婚姻恋爱进一步走向自主,商业化色彩变浓,女性地位进一步提高;社会风尚出现了从“以穷为荣”到“致富光荣”的转变,长期“左”的文化政策的结束后出现了求知爱美热;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消费在长期压抑之后显着增长;从相对封闭到对国外、境外各方面的交往大幅增加;精神生活虽有“左”的惯性思维的压制和“清除精神污染”的冲击,但总地来说是从禁锢大幅走向解放,帕累托改进带来了的全民满怀希望的可喜局面。在社会心理方面,社会各阶层都有变化,其中最显着的是农民、知识分子、个体私营经济者。农民开始摆脱依附性心理增强自主性心理,开始告别因循泥古追求生产生活的合理化,开始注意追求享受生活。政治上歧视和不信任的消失、对现代化前景的内在认同使知识分子焕发了崇高使命感,满怀热情地投入教育、科研、文化活动。相对于一般工人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和个体私营经济者的快速致富,知识分子收入增长极其缓慢,这种长期存在而从这一时期开始愈益明显的物质生活待遇落差带来了从隐性到显性的心理失衡。个体私营经济者作为新出现的社会阶层,其自我认同经历了从“边缘的人”到“光彩的人”的转变。在不同地区因为主政者的态度措施不同,个体私营经济者的心理也有所不同。这些重大变迁实现了三个突破,即实现了对文革十年极左状态的突破,对1950年代以来传统社会主义中僵化思想与体制的突破,对几千年传统社会习俗指令经济加专制政治残余的突破。这些变迁和突破能够实现的原因一是改革开放初期这几年,总的来说,政府和民意实现了良性互动。二是建国前三十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使越来越多的领导和群众痛感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僵化缺少活力不能再继续下去,也认识到靠政治运动、阶级斗争来补救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僵化只能是雪上加霜。三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几十年历史中形成的强大的党政军系统的支撑。四是自近代以来中国逐渐积累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现代化因素。五是中国作为几千年来发达的连续文明体所享有的遗产。

王鹏[8](2016)在《晚清至民国时期温州民俗的传承与嬗变(1888~1942) ——以《张棡日记》为研究中心》文中提出本论文以《张棡日记》为对象,研究晚清至民国时期温州地方民俗文化史。通过梳理《张棡日记》中有关温州民俗文化的内容,并结合地方文献史料,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系统的分析与综合整理晚清至民国时期温州民俗文化的嬗变与传承特征;同时,积极挖掘近代历史人物个人日记的学术史料研究价值,使日记文献成为考订史实、补正民俗的重要依据,这是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对张棡生活世界中双面人生的探讨,阐释他作为下层地方绅士和俗民个体在地方社会中的角色扮演,体现出张棡对家乡建设和瑞安乃至温州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价值。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介绍选题的缘起和意义,根据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现有资料,确定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同时对研究方法和总体思路做出说明;第二部分:介绍近代历史人物个人日记的种类,通过分析日记的一般特点,论证个人日记的史料价值;介绍《张棡日记》的时代背景,并总结《张棡日记》记录的民俗文化事象,阐释其对晚清至民国时期温州民俗研究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对张棡及其家人简要介绍,进入张棡的生活世界,探究他在地方社会中扮演的双面角色;第四部分,通过分析温州生产与生活、社会组织、民间信仰等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对比同阶段的社会风尚,该时期呈现出新旧民俗交替变革的鲜明特点;第五部分,从民俗学的学科视角探讨该时期生活习俗、岁时节日、人生仪礼、入学教育习俗、民间戏曲艺术和民间秘密结社的嬗变,以及温州民间所出现的陋习现象,论述温州社会的新风尚;第六部分,总结晚清至民国时期温州民俗发展的总体特征,从民俗学视角分析温州的重商传统与“温州模式”的发端,探讨国家权力与民俗文化变迁的复杂关系,并对国家权力介入民俗活动的方式提供对策;第七部分(结语),总结论文的研究内容。

周青民[9](2015)在《东北现代文学与民俗文化》文中研究表明东北现代作家的创作以其丰富的时代气息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以不同于其他地域或流派的民俗描写方式和文化意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使读者从中领略到了东北地区独特的社会面貌和东北人精神世界的历史变迁过程。东北现代文学作品中浓郁的民俗文化成分是无法从文本中剥离出来的重要元素,构成了小说难以分割的存在命脉和意义实体。本论文试图从东北现代文学与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做出整体考察和学理分析,力图还原到特殊的时代文化语境中探寻二者之间的隐秘关系以及具体的发生过程。通过延展至对“中国现代文学与民俗文化”关系的阅读研究,以宏观和开阔的视野从民俗文化的视角全面认知东北现代文学的特殊文化韵致及其历史地位,从而梳理出一幅清晰的东北现代文学民俗文化图景。深入文本细致分析和阐释了东北现代文学中民俗文化的各类存在形态与表现特征,结合具体语境深度探究了东北现代作家沉浸于民俗文化语境中的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以及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浓郁的地域文化精神。本文包括绪论、结语在内,共分七个部分。绪论分别介绍了选题缘起与相关概念的界定,选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从整体上梳理了民俗的定义及其范畴,文学与民俗文化的关系,中国现代民俗学的产生与发展,以及中国现代文学中民俗文化元素的构成与作用,从而认清民俗文化在东北现代文学文本和作家创作思维中的重要作用,发现东北作家民俗叙事的特殊历史地位。第二章主要立足于历史文化的框架与空间中,具体审视了东北现代文学与民俗文化关系的生成语境,分析这一时段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和军事局势对东北作家和文学创作的深度影响,揭示了东北现代文学的生存背景的独特性与复杂性,认为民俗化的生活场域和家国危难所带来的文学生存困境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作家文化认同的民间指向。第三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论述了作家作为东北现代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与民俗文化之间的必然联系,亦即民俗文化是怎样影响作家思维的。作家写作背景的民间性和审美经验的世俗化倾向都促成了作家在放眼民族命运的进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民俗文化的吸收与容纳,做出了充满乡野味道和生活气息的艺术构思。作家的文化恋母情结推动着作家对家乡民俗文化的书写,在乡风民俗的展现中实现着自己的家国情怀。作家人格肌理中的生命强力通过文学样态形象化地表达着强烈的人生感觉和生命感受,传达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第四章由文学作品本身出发,从叙事取向、形象塑造、文学整体精神气质等方面来谈东北现代文学与民俗文化的关系。东北现代作家在民俗叙事的过程中深刻地揭示了东北社会民众的民俗心理世界和乡土社会复杂的民俗观念,如家国同构的政治民俗心理、民间信仰、社交民俗心理、婚恋心理等。东北现代作家对民俗分别采取了全景式叙事、民俗事象叙事、民情民性叙事这三种不同的叙事视角,并且融合在一起。在形象塑造上,人物形象呈现出多重民间色彩,人物性情也彰显出力之美、多情重义等显着的地域品格。民俗成为东北现代文学独特的审美基因,作为东北作家重要的精神载体在各种文本中不同程度地发挥着独特作用:“别”之乡愁与乡恋、生之苦恼与忧愤、国之挚爱与忠诚。由此,东北现代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已远远超出了审美范畴,在“生死歌哭”中产生了无比深远的震撼力量,成为感染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精神坐标。第五章深入文本内部,主要探讨了东北现代文学中的民俗文化表征,并通过对一些以往文学史研究中不太关注的文本做出分析,力求为论文的阐释与论述建立更为全面和坚实的立论基础。首先考察了民俗文化元素的整体表现特征,即民俗文化的多文体书写、多民族书写和多语种书写,特别关注到满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作家和流寓东北的俄侨作家、日侨作家。重点论述了东北俄侨文学作品中展现的中国风景与中国世态,分析了独特的写作背景和成因。这一部分研究充分保证了东北现代文学研究的完整性和丰富性。接着探讨了民俗文化元素是如何转化为文学要素的,并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其功能和作用到底如何,着重分析了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的功能。民俗文化元素在转化为文学要素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粗疏松散的文本进入方式,方言俗语的无节制使用。结语探讨了民俗文化书写之于东北现代文学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董慧[10](2015)在《台湾文学中的东北书写》文中研究指明台湾文学的东北书写有两个维度,其一是日据时期台湾人的“满洲”书写,其二是1949年后赴台作家的东北书写。“满洲”书写中,台湾的士绅阶层和平民阶层分别对“满洲"进行了借景抒情的隐晦描写、直面创伤的实景描写和置为底色的想象描写,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台湾人的“满洲”情结。对东北书写的研究主要从东北精神、地域民俗和美学风格三个角度考察。酷寒蛮荒中的东北精神是民族性格的重要表征,具有骁勇剽悍、反抗压迫的行为动因,诚笃无欺、厚情重义的精神内核和执着追求、忍辱负重的人文底蕴。敬天畏神、圆融剽悍的东北民俗是地域文化的显影,它从精神民俗、物质民俗和社会民俗三个角度显现:萨满教是东北人民感恩万物、善待生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导引;交融质朴、和合圆满的饮食习俗是多民族文化交流和寄托乡情的重要载体;彰显民间判断标准的匪性文化是民风与现实催生的恶之花;中、日、俄三国文化交融呈现出文本的异域格调和观念互见。这些作品普遍显现苍凉厚重的美学风格:史诗性与纪实性以巨大的时空跨度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思乡中的漂泊叙事从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和情节模式三个方面表达了孤独和乡愁的情感体验;满族语言和方言土语是东北语言的地标,粗砺白话与文言结构珠联璧合整体展现了东北语言风貌——这是台湾文学中对东北语言系统分析的起步。但这些作品的艺术手法参差不齐,有些具有主题先行、情节失真和人物的扁平、单薄等不足。论文整体考察了台湾文学的东北书写,体现东北——台湾双重经验,揭示了东北书写的重要意义:丰富台湾文学中的地域写作。

二、哈尔滨元旦期间鞭炮开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哈尔滨元旦期间鞭炮开禁(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女性观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百年妇女史研究概述
        (二)清代女性观剧研究述评
        (三)清代女性观剧史料来源及书写特点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清代女性观众
    第一节 女性观众的类型
        一、宫廷女性
        二、仕宦女性
        三、平民女性
        四、青楼女性
        五、其它女性
    第二节 女性观众观剧需求
        一、娱乐需求
        二、交际需求
        三、服装展示
        四、追星动机
        五、其它需求
    小结
第二章 清代女性观剧场所及设施
    第一节 各类剧场中的女性观剧现象
        一、宫廷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二、商业性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三、神庙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四、会馆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五、私人宅第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六、舟船水畔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七、其他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第二节 女性专门观剧设施
        一、看楼
        二、看台、女台、子台
        三、看棚
        四、花场
        五、女厂
        六、女亭
        七、其它
    第三节 女性观剧设施创设原因
        一、剧场性的增强及对女性观剧的重视
        二、照顾与限制
        三、牟取经济利益
    第四节 女性观剧专场
        个案研究一:山西高平良户村田宅女性剧场考述:兼谈垂帘看楼与明清女性观剧场所的变迁
        个案研究二:清末北京尼庵演剧女性专场考述
    小结
第三章 清代女性观剧习俗
    第一节 定戏习俗
    第二节 点戏习俗
        一、点戏人的选择
        二、点戏的讲究和礼节
        三、点戏物件类型
        四、男女观众点戏之区别
    第三节 看戏习俗
        一、男女分观习俗
        二、男女落座方位
    第四节 赏赐习俗
        一、从施赏者角度看
        二、从受赏者角度看
        三、从赏赐品类看
    第五节 禁忌习俗
        一、女性禁忌与戏曲禁忌的结合
        二、对女性观剧的诸多禁忌
    第六节 个案研究:河南新安芦院村女性观剧年龄禁忌碑的文化阐释
    小结
第四章 清代女性观剧内容
    第一节 女性个体差异与观剧内容
        一、女性剧场环境差异与观剧内容之雅俗
        二、女性阶层差异与所观内容的差别
        三、女性个体因素与审美趣味的差异
        四、女性地域及生活理想差异与女性观剧内容
    第二节 女性观剧内容的普适性
        一、婚恋爱情剧
        二、全本情节戏
        三、家庭伦理戏
        四、喜庆戏
    第三节 女性观剧内容文献载录的不均衡性
        一、文献载录女性观剧内容的阶层因素
        二、文献载录女性观剧内容的性别因素
    小结
第五章 社会各界对待女性观剧的态度
    第一节 反对与排斥
        一、反对的方式
        二、反对的人群
        三、禁限效果评估
    第二节 支持与赞成
        一、家庭成员的赞同
        二、社会各界的支持
        三、女性个人的努力
    第三节 犹豫与矛盾
        一、汉人官员的审慎和节制
        二、旗人官员的犹豫和矛盾
    第四节 中立与客观
        一、对女性观剧“直言直笔”的书写特点
        二、女性与戏曲作为保存族群历史记忆的工具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主题学视域下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论文选题的相关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的主要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文化语境概述
    一、中苏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基本概况
    二、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文化语境
第二章 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主题比较
    一、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主题的趋同性
        (一)文学功能的政治化
        (二)阶级斗争的扩大化
        (三)个人情感的集体化
    二、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主题的差异性
        (一)现实的揭露与掩饰
        (二)人性的张扬与压抑
        (三)精神的探索与盲从
        (四)宗教的信仰与批判
    三、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主题差异性产生的原因
        (一)作家人格独立的保障与缺失
        (二)隐秘书写直白抒写的选择
        (三)文学传统经验的借鉴与接受
第三章 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审美比较
    一、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审美趋同性
        (一)独特自然风光的审美表现
        (二)丰富民间文化的细腻描写
        (三)农民心理个性的精准刻画
        (四)叙事环境描写的语义双关
        (五)乡俗俚语的活用与通俗化
    二、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审美差异性
        (一)布局的单线结构与复线结构
        (二)叙事的白描与多种修辞运用
        (三)风景描写的弱化与独立审美
第四章 中苏农业集体化小说的价值和当下反思
    一、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价值
        (一)历史价值
        (二)艺术价值
        (三)时代价值
    二、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当下反思
        (一)政治主题叙事模式的选择
        (二)现实主义手法的创作教训
    三、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经验借鉴
        (一)集体化题材作品价值评判
        (二)经典传承与时代精神倡导
        (三)知识分子人格塑造与独立
        (四)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辩证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3)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建设背景与卫所概况
    2.1 明代广东的自然环境状况
        2.1.1 区位特征:区位特点影响总体防御的布局
        2.1.2 地形地貌:屏山障水据险扼要的防御择址
        2.1.3 交通状况:陆海交通影响物资及军情传递
        2.1.4 气候环境:建筑适应性及倭寇的择时规律
    2.2 明代广东的社会环境状况
        2.2.1 海防卫所震慑了敌对政治势力
        2.2.2 海防卫所保驾了沿海经济发展
        2.2.3 海防卫所保障了国际政策执行
        2.2.4 海防卫所打击了沿海走私贸易
        2.2.5 海防卫所进行的重要军事斗争
    2.3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军事管理制度
        2.3.1 军队制度:层级性的卫所制度
        2.3.2 军户制度:父子相继的世袭制度
        2.3.3 屯田制度:自给自足的供养方式
    2.4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建设概况
        2.4.1 建立海防卫所
        2.4.2 形成海防体系
        2.4.3 军事聚落的发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群体的防御空间形态
    3.1 沿海八府区域环境下的海防卫所布局概况
    3.2 沿海珠链型防御形态
        3.2.1 布防海湾——海湾是内地的门户
        3.2.2 占据海门——海门是城镇的咽喉
        3.2.3 严守内河——内河是城镇集聚处
        3.2.4 重视商贸——商贸地是劫掠重点
        3.2.5 高可达性——距离适中策应联防
    3.3 向心拱卫型防御形态
        3.3.1 广州的中心地位
        3.3.2 珠江口沿岸的复杂地理环境
        3.3.3 以广州为中心的防御结构
        3.3.4 向心防御构造的可靠性
    3.4 海岛防守型防御形态
        3.4.1 广东近岸海岛海防形势
        3.4.2 海南岛的沿岸环形防御
        3.4.3 南澳岛的节制两省防御
    3.5 南洋海路控扼型防御形态
        3.5.1 历史上雷廉琼的联防
        3.5.2 明代加强对南洋海路的控扼
        3.5.3 郑和下西洋壮大了海上丝绸之路
        3.5.4 雷廉琼海防体制的转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个体的防区空间形态
    4.1 利于海防卫所各项功能发挥的自然环境空间
        4.1.1 沿海所城一般性的选址环境条件
        4.1.2 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所城建设原则
        4.1.3 据军情形势发展后的迁址与调整
        4.1.4 实例:大鹏所城的环境空间特征
    4.2 保障了海防卫所防区安全的军事功能空间
        4.2.1 海防结构主体卫所城
        4.2.2 沿岸的预警设施烽堠
        4.2.3 外延的分守设施墩堡
        4.2.4 海上所城船队的巡防
    4.3 扩大了海防卫所影响力的社会功能空间
        4.3.1 通过巡检司履行部分社会功能
        4.3.2 通过驿路扩大了社会功能空间
        4.3.3 海防卫所向城镇化的转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池的模式与平面形态
    5.1 海防卫所城平面形态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5.1.1 巩固海防的紧迫性对同一化建设的要求
        5.1.2 海防形势的复杂性对地域适应性的要求
    5.2 与线性长城明显区别的点式的城池模式
        5.2.1 抵御异族与防范贼寇的心理界线之别
        5.2.2 北方边地与东南沿海的山川地势之别
        5.2.3 定向防守与腹背受敌的防御工事之别
    5.3 层级性的军制特点决定层次性的城池规模
        5.3.1 “模数制”的城池规划与建设思想
        5.3.2 层级规模有区间,同级差异也明显
        5.3.3 户均面积为基准,驻兵数目作变量
    5.4 以方形为基调结合地形微调的城池轮廓形态
        5.4.1 “礼制”与“有机”结合的地形应用思想
        5.4.2 稍有变通的方形轮廓是主体
        5.4.3 借山造势的变通轮廓是补充
        5.4.4 蕴意吉祥的意象轮廓是点睛
    5.5 以田字形为主成棋盘状划分的街巷布局
        5.5.1 “类里坊”的街巷布局思想
        5.5.2 棋盘状的街巷空间平面形态
        5.5.3 层级细分的街巷类型及特征
        5.5.4 卫所城街巷承担的多重功能
    5.6 多层设防的城池防御平面形态
        5.6.1 护城河与城墙形成的外围主防线
        5.6.2 环城路与十字街构成的内部防线
        5.6.3 所城中四大区块各自独立的防守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内建筑特征
    6.1 海防卫所城内的建筑构成
    6.2 城防建筑
        6.2.1 不同时期的卫所城防建设
        6.2.2 以城墙为主体的城防设施
        6.2.3 城墙的防御意象表达
    6.3 衙署建筑
        6.3.1 衙署建筑在卫所城中的空间分布
        6.3.2 衙署建筑的平面布局与建筑规制
        6.3.3 衙署建筑空间中体现的礼制文化
    6.4 居住建筑
        6.4.1 旗军营房和将领府邸的建筑规制
        6.4.2 居住位序体现军户责任及权利归属
        6.4.3 府邸庭院反映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
        6.4.4 旗军营房变迁:从营房向民房发展
    6.5 祀佑建筑
        6.5.1 祀佑建筑的建设意义
        6.5.2 卫所城中的祀佑建筑
        6.5.3 祭拜场所的空间形式
        6.5.4 祭祀文化的现代传承
    6.6 学宫建筑
        6.6.1 学宫建筑的基本建筑形制
        6.6.2 卫所中的学堂和社学建置
        6.6.3 海防卫所卫学教育的实效
    6.7 商贸区域
        6.7.1 卫所的商业发展
        6.7.2 所城发展为县城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营建技术与装饰艺术
    7.1 主体结构的营造技术
        7.1.1 城墙的营造
        7.1.2 城内道路的营造
        7.1.3 城内供排水系统的营造
    7.2 改善环境的科学设计
        7.2.1 卫所群落对风的利用
        7.2.2 建筑组团对温度的改善
        7.2.3 住宅内湿热环境的改变
    7.3 民居防御的特色设计
        7.3.1 “五门通”防卫院落
        7.3.2 登顶了望的高耸山墙
        7.3.3 富宅大院自守的碉楼
    7.4 建筑细部的装饰艺术
        7.4.1 体现等第的装饰制度
        7.4.2 多样的装饰表现形式
    7.5 建筑技术的传承稳定
        7.5.1 技术核心是军匠和民匠
        7.5.2 主要劳力是旗军
    7.6 本章小结
结语
    研究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民俗与法律:烟花爆竹作为一个“中国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的力量:烟花爆竹的历史与现实
二、法律与民俗的博弈:从“禁放”到“限放”
三、公共性与传统文化:烟花爆竹的社会论战
    (一) 禁放派或民俗变革派
    (二) 反禁放派或坚守传统派
    (三) 折中派, 或强化管理及民俗改良派
四、余论:既然民意如水, 民俗又会如何?

(5)灾荒与演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对象及概念界定
    二、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灾荒与演剧研究现状述要
        (一)立足于戏曲学的研究
        (二)立足于社会史的研究
        (三)立足于民俗学的研究
第一章 民俗视野下的灾荒献祭演剧
    第一节 灾荒献祭演剧的民众心理机制
    第二节 中国古代灾荒献祭传统
        一、早期的灾荒献祭活动
        二、汉魏隋唐时期的灾荒乐舞献祭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灾荒演剧献祭
    第三节 演剧——灾荒献祭的虔诚表达
        一、旱灾、演剧与龙王、汤王、关帝、水神明应王信仰
        二、蝗灾、演剧与八蜡祭祀以及李世民、刘猛将军信仰
        三、其他灾荒(疫)、演剧与神灵信仰
    第四节 演剧——灾荒献祭的愿望达成
        一、创修、重修神庙戏台
        二、还愿戏、谢雨戏
    第五节 清初山西灾荒与演剧——以“丁戊奇荒”为例
        一、“丁戊奇荒”发生的背景及社会现状
        二、“丁戊奇荒”背景下的山西演剧
        三、地方小戏中的灾荒记忆
第二章 灾荒与伶人赈灾演剧研究
    第一节 伶人义赈考略
        一、伶人义赈的兴起
        二、伶人义赈的事实演变
        三、伶人义赈由来之论争
    第二节 伶人义赈原因
        一、互助相恤以尽“圈内”之义和“尽同种相恤之义务”
        二、伶人的“原罪”意识
    第三节 伶人赈灾方式
        一、伶人捐赈
        二、戏资助赈
        三、伶人演剧筹资
    第四节 伶人演剧赈灾效果衡诂
        一、就灾民和灾荒本身而言:“雪中送炭”与“杯水车薪”
        二、就伶人地位而言:他者视域中的肯定和自我社会身份的转机与提升
        三、就救灾机制而言:伶人演剧赈灾与民间慈善公益事业的新路径
第三章 灾荒对戏曲发展的负面影响
    第一节 灾荒对于戏曲艺术的直接摧残
        一、戏曲艺人殒命于灾荒
        二、演出场所的摧毁
        三、戏曲班社的停演与解散
        四、剧种的濒危与消失
    第二节 灾荒侵袭下民间演剧的退减
        一、神圣的徒劳:献祭演剧之于灾荒的失效性
        二、理性的回归:政府的救荒政策
        三、自我的说服:民众积谷停戏、裁戏
    第三节 禁毁视野下灾荒献祭演剧生存空间的恶化
        一、国家意志介入下灾荒献祭演剧的禁毁
        二、灾荒献祭演剧生存空间的恶化
第四章 灾荒之于戏曲演出的平台价值
    第一节 灾荒献祭演剧为戏曲发展提供的契机
        一、官方对灾荒献祭演剧的肯定
        二、民间对灾荒献祭演剧的执行
        三、灾荒献祭演剧——民间戏剧演出的自留地
    第二节 民间灾荒献祭演剧的资费筹措
        一、众人捐资
        二、募化于外境
        三、摊派
        四、暂停享赛献戏以积资
        五、定额恒产
    第三节 伶人赈灾演出对戏曲的积极影响
        一、增加戏曲演出台口
        二、促使义务戏的兴盛
        三、促使夜戏演出的突破与默许
第五章 戏曲剧目的灾荒叙事
    第一节 戏曲作品中的灾荒呈现
        一、中国文学的灾荒书写传统
        二、戏曲作品中灾荒的多样化呈现
        三、专门的救灾剧目演出
    第二节 直接参与灾荒献祭的剧目研究
        一、旱灾祈雨演剧剧目
        二、火灾禳解演剧剧目
        三、蝗灾驱虫演剧剧目
        四、灾疫禳除演剧剧目
        五、灾荒献祭演剧剧目禁忌
第六章 灾荒与艺人班社流动及剧种传播
    第一节 戏曲艺人的来源:灾荒触发
        一、遭遇灾荒入“梨园”
        二、“国家不幸诗家幸”
    第二节 灾荒与上党梆子的传播
        一、上党梆子传播的旱灾背景及状况
        二、上党梆子传播后的剧种交融
    第三节 灾荒与淮剧以及其他剧种、声腔的传播
        一、灾荒与淮剧传播
        二、灾荒与其他剧种、声腔的传播
余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17-19世纪越南南方华人与中越文化交流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范围
    二、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用法说明
    四、理论与研究方法
    五、论文框架结构
第一章 17世纪以前华人移居越南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公元前3世纪至10世纪中叶以前
    第二节 10世纪中叶至17世纪
    小结
第二章 17—19世纪华人移居越南南方的历史背景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17—19世纪的东南亚地区形势:各国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殖民入侵
    第二节 17世纪以来的中国国内形势:明清鼎革及明清两代海禁及解禁政策的影响
        一、明清鼎革的影响
        二、明清两代海禁及解禁政策的影响
    第三节 17世纪以来的越南国内形势:南北纷争、阮氏开发南方
        一、南北纷争的局面
        二、阮氏南进及南方大开发
        三、郑阮对待华人的不同态度
    小结
第三章 17—19世纪越南南方华人的构成
    第一节 "义不事清"的明末遗臣、难民
        一、明末遗臣、难民——明香群体的形成
        二、从"明香"到"明乡"的发展与嬗变
    第二节 因经济原因而赴越的华商和贫民
        一、因经济利益驱动而赴越的华商
        二、为寻求更好生存条件而移居的贫民
    第三节 移居越南南方的中国僧侣及归附于阮氏的华南海盗
        一、南渡弘法的中国僧侣
        二、归附于阮氏的华南海盗
    小结
第四章 17—19世纪华人移居越南南方的路线及分布状况
    第一节 华人移居越南南方的路线
    第二节 主要华人聚落在越南南方的分布状况
        一、顺广地区华人聚落的分布状况
        二、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华人聚落的分布状况
    小结
第五章 17—19世纪华人融入越南南方当地之状况
    第一节 华人全面融入越南南方当地经济各领域
        一、商业领域:华人融入越南南方当地经济最为深刻之领域
        二、手工业领域:传授手工技艺,推动当地手工业大发展
        三、农林渔业领域:将荒芜之地开发成为越南最富庶的米仓
        四、服务业领域:为当地百姓生活提供便利,推动商贸进一步发展
    第二节 华人深刻融入阮廷的内政外交
        一、郑怀德事迹
        二、潘清简事迹
        三、吴仁静事迹
        四、陈养纯事迹
    第三节 华人逐渐融入越南南方当地社会
        一、明乡群体的"中华性"与"越南化"并存的特质
        二、明乡群体逐渐融入越南南方当地社会之过程
    第四节 华人全面、深刻融入越南南方当地之原因分析
        一、阮氏自身的需求
        二、阮氏政权给与华人多项优待政策
        三、阮氏政权的归化政策
        四、华人自身的优势以及自觉、主动的融入意识
    小结
第六章 17—19世纪越南南方华人与中越文化交流融合
    第一节 生活习俗与生活方式
        一、饮食和服饰文化的交流融合
        二、节日文化和婚丧习俗的交流融合
        三、城市生活方式的出现
    第二节 文化教育
        一、语言文字的交流融合
        二、教育、文学、史学的大发展
    第三节 艺术与建筑
        一、艺术形式得到极大丰富
        二、建筑工艺技术水平得到提升
    第四节 宗教信仰
        一、以佛教为代表的宗教领域的交流融合
        二、民间信仰领域的交流融合
    第五节 中越文化发生全面、深刻交流融合之原因分析
        一、南方华人发挥了重要的媒介与推动作用
        二、越南当地民众的慕华心理使其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成为惯势
        三、越南南方统治阶层在制度上予以支持和保障
        四、越南民族对待外来文化的灵活的态度
        五、华人,特别是明乡群体自觉、主动地融入越南当地文化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7)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范围界定
第一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结构变迁
    一、国家权力与社会
        (一) 经济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二) 社会秩序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三) 生育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二、地区发展差距变动
        (一) 三类乡村发展差距变动
        (二) 沿海崛起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生活变迁
    一、婚姻恋爱
        (一) 进一步走向自主
        (二) 商业化加剧
    二、社会风尚
        (一)从“以穷为荣”到“致富光荣”
        (二) 从文化压抑到求知爱美热
        (三) 消费增长
        (四) 对国外、境外交往增加
    三、精神生活
        (一) 从禁锢走向解放
        (二) 帕累托改进带来的全民希望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心理变迁
    一、农民心理变迁
        (一) 从依附性到自主性
        (二) 从因循泥古到合理化转向
        (三) 开始追求享受生活
    二、知识分子心理变迁
        (一) 使命感勃发
        (二) 物质待遇影响
    三、个体私营经济者心理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8)晚清至民国时期温州民俗的传承与嬗变(1888~1942) ——以《张棡日记》为研究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近代历史人物个人日记的史料价值
    1 个人日记的分类及史料价值
        1.1 个人日记的分类
        1.2 个人日记的史料价值
    2《张棡日记》产生的社会环境
    3《张棡日记》:半部近代温州民俗史
二 张棡的生活世界
    1 父母“延师课子”,妻儿“同甘共苦”
    2 张棡的生活世界
        2.1 自幼从学之路与坎坷的科举仕途
        2.2 毕生执着于温州教育事业的发展
        2.3 徜徉在旧学与新知之间的阅读、写作世界
    3 张棡在地方社会中的角色扮演
        3.1 作为下层地方绅士的张棡
        3.2 俗民个体张棡的生活世界
        3.3 角色扮演:张棡的双面人生
三 从《张棡日记》看晚清至民国时期温州传统民俗的传承
    1 生产与生活习俗的传承
        1.1 农业生产习俗和俗言俗信
        1.2 商业习俗
        1.3 传统船运习俗的延续
        1.4 饮食习俗
        1.5 建房上梁仪式与风水术的流行
    2 温州传统节日的主要活动内容
    3 人生仪礼习俗
        3.1 民间传统婚嫁仪礼程式
        3.2 周岁礼俗及祝寿仪式
        3.3 婚礼尚奢及重敛厚葬之风盛行
    4 社会组织习俗
        4.1 宗族组织习俗
        4.2 社区组织习俗
    5 民间信仰的传承与流变
        5.1 俗神信仰活动依旧兴盛
        5.2 地方政府对民间信仰活动的干预
        5.3 预知信仰、祭祀和巫术活动流行
        5.4 封建迷信活动活跃
四 从《张棡日记》看晚清至民国时期温州民俗的嬗变
    1 生活习俗:晚清至民国时期民俗嬗变的开端
        1.1 从头到脚的革命
        1.2 居住建筑习俗传承中的“洋”化现象
        1.3 新型交通方式影响下的外出旅行新风尚
        1.4 日常生活中的洋货与早期温商
    2 岁时节日: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2.1 新式节日的产生
        2.2 传统节日的革新与西方节日文化的融入
    3 人生仪礼习俗的变革
        3.1 新式文明结婚礼出现
        3.2 文明追悼会开始流行
        3.3 丧葬习俗趋向改良
    4 入学教育习俗
        4.1 开蒙礼依旧流行
        4.2 开学礼
        4.3 饮入泮酒习俗随科举考试废除而消失
    5 民间戏曲艺术的发展
        5.1 文明戏的短暂春天
        5.2 新旧变革时期的温州地方戏剧
    6 晚清至民国时期温州的社会陋俗
        6.1 赌博兴盛
        6.2 烟毒泛滥
        6.3 械斗
        6.4 溺女
五 对该时期温州民俗文化发展的解析
    1 晚清至民国时期温州民俗文化的总体生存状况
        1.1 革新:西方民俗文化融入与传统民俗文化传承
        1.2 区域与阶层之间发展的不均衡性
        1.3 崇尚奢侈浪费
    2 国家权力与民俗文化变迁——以民国时期温州端午节龙舟习俗为例
        2.1 地方政府对传统龙舟竞渡活动的管制
        2.2 国家权力:龙舟竞渡活动的重构
        2.3 余论:国家权力介入民俗活动的合理性
    3 民俗学视角下的重商传统与“温州模式”发端
        3.1 从民俗学视角谈“温商精神”的历史传承
        3.2 互嵌——晚清至民国时期“温州模式”的发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东北现代文学与民俗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概念界定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现代文学与民俗文化
    第一节 文学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一、民俗的定义及其范畴
        二、文学中的民俗文化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与民俗文化
        一、中国现代民俗学与现代文学
        二、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民俗文化
第二章 东北现代文学与民俗文化关系的生成语境
    第一节 民俗化的生活场域
        一、乡土作为中国主体社会基质
        二、民俗化的关东乡土
    第二节 家国危难下的文学生存困境
        一、社会激荡下的民族文化认同
        二、民族文化认同的民间指向
第三章 东北现代作家与民俗文化
    第一节 作家人生经验与民俗文化
        一、作家写作背景的民间性
        二、作家审美经验的世俗化倾向
    第二节 作家人格心理与民俗文化
        一、作家“文化恋母”的集体无意识
        二、作家人格肌理中的生命强力
第四章 东北现代文学创作与民俗文化
    第一节 叙事取向与民俗文化
        一、民俗心理的多维呈现
        二、民俗叙事的复杂特征
    第二节 形象塑造与民俗文化
        一、人物形象的民间色彩
        二、人物性情的民间特征
    第三节 文学整体精神气质与民俗文化
        一、民俗成为独特的审美基因
        二、民俗作为重要的精神载体
第五章 东北现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表征
    第一节 民俗文化元素的整体表现特征
        一、民俗文化的多文体书写
        二、民俗文化的多民族书写
        三、民俗文化的多语种书写
    第二节 民俗文化元素的存在形态与功能
        一、作为人物塑造辅助要素的民俗文化存在
        二、作为环境描写辅助要素的民俗文化存在
        三、其他类型的民俗文化存在
    第三节 民俗文化元素转化为文学要素时的缺陷与不足
        一、粗疏松散的文本进入方式
        二、方言俗语的无节制使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在华俄侨作家主要作品目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10)台湾文学中的东北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详细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台湾文学中东北书写的相关研究成果
        二、关于作家作品的论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述构架
第一章 日据时期的“满洲”书写
    第一节 “满洲”与台湾——同质异构的殖民地
        一、由“龙兴之地”到被瓜分的“满洲”
        二、因“被掠夺”而“被开发”的台湾
    第二节 “击钵吟”中的“满洲”期待
        一、“击钵吟”体蔚然成风
        二、“击钵吟”中的“满洲”期待
        三、“击钵吟”体的流弊
    第三节 游记宴乐诗词的“满洲”空白
        一、大连:“十千买醉西岗子 听拨鲲弦谱莫愁”
        二、沈阳:“红尘万丈纷飞处 天下何人识故侯”
        三、长春:“重逢此后知何日 临发登车百感生”
        四、哈尔滨:“舟人重诉前朝事 折戟沉沙恨未平”
        五、四地观感,心迹渐明
    第四节 钟理和的“满洲”实景
        一、双线交错中“原乡”意识
        二、隐忍中的铁骨豪情
        三、失落中的“满洲”实景
        四、误读中的惨淡现实
    第五节 林煇焜的“满洲”底色
        一、“满洲”报道与台湾现实的互文关系
        二、台湾时尚外表里的保守观念
        三、小说的“满洲”底色
第二章 酷寒蛮荒中的东北精神
    第一节 东北精神的源头
        一、东北地理环境与生产方式
        二、东北的文化品格的成因
    第二节 东北精神的华袍:骁勇剽悍、反抗压迫
        一、与自然搏斗中血战厮杀
        二、民族战争中斗智斗勇
        三、“野马”性格的女性形象
    第三节 东北精神的核心:诚笃无欺、厚情重义
        一、萍水相逢,倾囊相助
        二、义薄云天,看轻利益和生死
    第四节 东北精神的底蕴:执着追求、忍辱负重
        一、对土地的眷恋
        二、为了民族振兴忍辱负重
第三章 畏天敬神、圆融剽悍的东北民俗
    第一节 白山黑水间的萨满显影
        一、萨满教的源起
        二、万物有灵凝结感恩情怀
        三、采参艰险血腥彰显畏天敬神
        四、跳神天审抨击原始野蛮
    第二节 交融质朴、和合圆满的饮食习俗
        一、多民族交融的风味饮食
        二、一团和气、乡邻共享的杀猪菜
        三、和合圆满、团聚祈福的年夜饭
        四、浸满乡情和乡愁的酸菜火锅
    第三节 彰显民间判断标准的匪性文化
        一、民风与现实催生的匪性文化
        二、浓情又无情的行事原则
        三、大恶与大善的双面人生
        四、肝胆相照的兄弟情分
    第四节 中日俄文化交融镜像
        一、浪漫唯美的异域格调
        二、忏悔意识与悲悯情怀
        三、婚恋观念的交融互见
第四章 苍凉厚重的美学风格
    第一节 史诗性与纪实性
        一、追求“史”的宏大与壮阔
        二、包蕴“诗”的哲理与内涵
        三、还原“真”的朴拙与美感
    第二节 思乡中的漂泊叙事
        一、包容漂泊历史的叙事时间
        二、尽显孤独意识的叙事视角
        三、“离开——归来”的情节模式
    第三节 稚拙淳朴、平实厚重的语言风貌
        一、置于底层的满族语言
        二、爽利稚拙、形象生动的方言土语
        三、文白夹杂的语言风格
    第四节 台湾文学东北书写的不足
        一、主题先行
        二、情节失真
        三、人物的扁平和单薄
结语 台湾文学东北书写的意义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哈尔滨元旦期间鞭炮开禁(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女性观剧研究[D]. 王姝.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2]主题学视域下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比较[D]. 施成群. 西华师范大学, 2020(12)
  • [3]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D]. 赵金娥.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4]民俗与法律:烟花爆竹作为一个“中国问题”[J]. 周星,周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 [5]灾荒与演剧研究[D]. 段金龙.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5)
  • [6]17-19世纪越南南方华人与中越文化交流融合[D]. 钟珊.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7)
  • [7]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D]. 胡凯基. 安徽大学, 2017(07)
  • [8]晚清至民国时期温州民俗的传承与嬗变(1888~1942) ——以《张棡日记》为研究中心[D]. 王鹏. 温州大学, 2016(05)
  • [9]东北现代文学与民俗文化[D]. 周青民. 吉林大学, 2015(05)
  • [10]台湾文学中的东北书写[D]. 董慧.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

标签:;  ;  ;  ;  

哈尔滨元旦禁止鞭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