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反应动力学热分析研究方法分析

固态反应动力学热分析研究方法分析

一、固态反应动力学热分析研究方法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颜丽[1](2021)在《Co/Al-LDH热动力学分析及Ce掺杂对钴基LDO类催化臭氧降解苯胺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水体难降解污染物的处理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环境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随着高级氧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新型、高效、环保催化剂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多年来研究者们一直在致力于研发各类催化材料。层状氢氧化物LDH及其煅烧产物LDO因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和层间离子、金属离子可交换性等优点一直以来在催化剂尤其是AOP催化领域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本论文通过对二元和三元Co-LDO类臭氧催化剂的过程制备、分析表征、性能测试与催化机理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内容如下:(1)基于二元Co/Al-LDH前驱体制备的Co/LDO臭氧催化剂进行了详细的表征与评测。以Co/Al-LDH为研究对象,利用一系列现代仪器测试表征手段对在某种温度程序中获得的Co/Al-LDH煅烧产物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根据TG曲线选取了4个关键节点(分别为105℃、305℃、500℃、780℃),对其在不同温度点煅烧产物的形貌、元素分布及价态变化、晶型变化、各官能团及自由基的分布和变化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研究发现: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均可得到以Co3O4和CoAl2O4晶相为主体晶相的煅烧产物,并且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晶相含量也逐渐提高,尽管在500℃煅烧便可以得到较多Co3O4晶相含量的煅烧产物,但是后续温度的进一步提升过程中晶体的生长和完善过程也一直在继续。同时,XPS也证实,煅烧产物中钴元素所对应的物质主要为Co3O4,并且Co3O4含量的变化体现了与XRD相似的趋势。FTIR-Raman测试分析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Co/Al-LDH在热处理过程中每一温度区间理论上所发生的反应。TEM测试表明,四个温度点煅烧产物的层间距依次为0.324 nm、0.212 nm、0.149 nm、0.166 nm。105℃煅烧产物具有最明显的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结构清晰、边界明显,层间距均匀且间距较大,然后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层间距逐渐缩小且层状结构开始变得不再均一,层与层之间的界限也开始不明晰。并且催化实验证明,500℃煅烧可以得到最佳的COD、TOC去除效果。(2)对二元Co/Al-LDO的形成过程构筑了热动力学模型。基于热动力学分析和数学去卷积分析(两种对称去卷积和两种非对称去卷积)等手段进行了LDH热反应过程中的热动力学模型建立的探索研究。通过积分等转化率法KAS法求取了各拟合峰的活化能并进行评估,并进一步求得模型参数,初步建立了四种去卷积方式得到的热动力学模型。(3)以Ce为掺杂元素,进一步制备了两种Co基三元LDO臭氧催化剂(Ce@Co/Fe-LDO和Ce@Co/Al-LDO),并对其催化臭氧降解苯胺的性能进行评测。铈(Ce)作为一种稀土元素,其掺杂对金属氧化物类催化剂性能提升方面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而从晶体结构改变的方式评判Ce掺杂对Co-LDO类臭氧催化剂效能影响的报道极为少见。为此,以两种不同Co-LDO类催化剂为掺杂对象制备了不同比例Ce掺杂的Ce@Co/Fe-LDO和Ce@Co/Al-LDO两类臭氧催化剂,通过XRD测试和以初始浓度为100 mg/L苯胺为目标污染物的降解测试共同探讨Ce掺杂对Co-LDO晶体结构与催化效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Co:[Fe(Al)+Ce]=3:1的情况下,Ce取代铁或铝元素掺杂方式可提升LDO晶体结晶度并提高催化效能的作用,但在Co:Fe(Al)=3:1进行的Ce额外掺杂的方式对LDO催化剂结晶度和效能上有抑制作用。

岳巧[2](2021)在《锡铅炉渣基础体系的热分析动力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炉渣是火法冶金过程的必然产物,其性质及控制对于冶炼过程的顺利进行、降低原料消耗以及生产合格的冶炼产品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铅、锡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铜浮渣和含锡渣,其物理化学性质对冶炼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铜浮渣和含锡渣的理化性质及形成过程,有助于为提高冶炼效率提供理论基础。热分析法具有高温测量、精度高、数据多样化的优点,可用来研究铜浮渣的形成过程以及含锡渣在高温条件下的挥发特性。本文研究了热分析动力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如Achar-Brindley-Sharp-Wendworth法、Coats-Redfern法、Kissinger法、Ozawa法、Starink法等,并具体分析了几种方程的推导过程及计算活化能的方法。采用差热分析法研究反应摩尔比和升温速率对粗铅精炼除铜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硫化铅和铜以1:1反应时,其反应峰值温度和反应活化能比以1:2反应时的低。升温速率对于除铜反应有较大的影响,升温速率越大,反应峰值温度越高,且反应向高温方向移动。利用Kissinger方程、Ozawa方程、Boswell方程、Starink方程计算了非等温条件下Pb S和Cu按1:1和1:2反应的活化能,得到反应活化能的范围为230~275k J/mol。利用同步热分析法研究了含锡炉渣的高温挥发特性,分别对SnO-SiO2、SnO-FeO二元系和SnO-SiO2-CaO、SnO-SiO2-FeO三元系进行热分析实验,主要分析了SnO-SiO2和SnO-SiO2-CaO的高温挥发行为,采用Coats-Redfern法和ABS法计算了挥发反应的活化能,确定含锡渣的挥发过程受三维扩散控制,满足G-B(Ginstling-Brounshtein)方程。结果表明:SnO-SiO2-CaO三元系挥发反应的活化能比SnO-SiO2二元系挥发反应的活化能整体偏低。加入FeO后,渣的熔点升高,抑制了SnO的挥发,降低了渣的挥发率;CaO的加入提高了SnO的活性,利于渣的还原熔炼,但增加了渣的挥发性,研究结果对含锡炉渣的形成机理及综合处理具有指导意义。

王智悦[3](2020)在《NCS系微晶玻璃及骨灰掺杂研究》文中认为硅灰石微晶玻璃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良好,但生物活性较低。羟基磷灰石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良好,但化学合成的羟基磷灰石组分单一,缺少人体骨磷灰石中具有的有机离子,与骨磷灰石相比硬度强度低,在生物材料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磷灰石-硅灰石微晶玻璃,同时含有磷灰石和硅灰石两种晶相,兼具良好力学性能和生物活性,是良好的应用于骨组织工程的生物材料。因此本课题通过动物骨源灰分引入羟基磷灰石,按不同比例与硅灰石微晶玻璃掺杂,以获得一种烧结性能较好、强度较高且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硅灰石-羟基磷灰石双相微晶玻璃,为生物微晶玻璃的研发与实际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本论文采用烧结法制备了 Na2O-CaO-SiO2(NCS)体系中A、B两组配方的硅灰石微晶玻璃和骨灰掺杂B配方的硅灰石-羟基磷灰石微晶玻璃,通过DTA、XRD、SEM、EPMA、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自动显微硬度计、FTIR等技术,对制备的微晶玻璃样品的物相、烧结工艺、微观形貌、烧结性能、显微硬度和抗压强度等进行测试分析。通过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利用差热分析方法对A、B两组配方进行了析晶动力学分析。分别通过Ozawa法、Augis-Bennett法和Kissinger法计算了各析晶峰对应的析晶活化能,三种方法计算所得结果基本一致。各配方析晶活化能随析晶峰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A配方析晶活化能较B配方低。计算了各配方的晶体生长指数n均小于3,该体系微晶玻璃中晶体为表面析晶,呈一维生长。通过K(Tp)判据和玻璃网络结构参数Y对两组配方玻璃的稳定性进行计算比较。A配方玻璃的K(Tp)值为0.11,Y值为2.30;B配方玻璃的K(Tp)值为0.06,Y值为2.88。计算结果表明A配方玻璃析晶能力较强;在相同升温速率下烧结所得的样品XRD衍射结果表明A配方微晶玻璃的析晶峰较强,结晶度较高,进一步验证了计算结果。2、烧结法制备两组配方的硅灰石微晶玻璃,探究了两组配方的析晶机制,分析了每组配方的析晶顺序,包括晶相转变,构建了析晶模型图。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配方A 的析晶顺序为 Na2Ca3Si6016→β-CaSiO3+Na2Ca2Si309→β-CaSiO3→α-CaSiO3,配方 B的析晶顺序为 β-CaSiO3+Na2Ca3Si6016→β-CaSiO3→α-CaSiO3;在 1000℃烧结样品中析出单一 β-CaSiO3晶相时烧结效果最好,配方A微晶玻璃的体积收缩率为19.7%、气孔率0.88%、体积密度2.32g/cm3、显微硬度614.9HV、抗压强度305.5MPa;配方B微晶玻璃的性能略优于配方A,体积收缩率为24.8%、气孔率0.38%、体积密度2.18g/cm3、显微硬度629.2HV、抗压强度313.5MPa。3.将猪骨头进行高温煅烧获得主晶相为羟基磷灰石并含有少量Na、Mg、Cl等元素的灰分。按不同比例与配方B基础玻璃进行掺杂,烧结制备羟基磷灰石-硅灰石微晶玻璃并进行测试分析。随着骨灰掺杂量的增加,微晶玻璃样品中硅灰石的晶相含量逐渐减少,羟基磷灰石晶相含量增多。当骨灰质量分数为40%时,样品中晶粒分布均匀,体积收缩率为19.3%,气孔率为1.67%,体积密度为1.66 g/cm3,烧结性能良好。显微硬度为484.5HV,抗压强度为221MPa,满足骨修复材料的需要。

董志浩[4](2020)在《煤炭地下气化覆岩高温损伤与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炭地下气化的高温环境会对顶板岩石造成损伤,影响顶板覆岩稳定性,制约气化过程的安全生产。本文基于煤炭地下气化过程中的覆岩高温损伤问题,以砂岩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温度(25℃~1300℃)的高温试验,采用多种测试方法和手段对砂岩的物理性质、力学强度、矿物成分、微观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测试分析,考虑基于矿物热力学的非等温反应动力学方程,阐明砂岩高温损伤演化机制,以物理力学参数为损伤变量,提出评估岩石高温损伤的方法和建议。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砂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可分为三个区间:25℃~400℃,砂岩颜色为暗红褐色,色度随温度增加略有上升,其他物理力学参数没有出现明显变化;400℃~1000℃,砂岩颜色为亮红褐色,孔隙和裂隙发育,损伤快速发展。色度、孔隙度大幅增加,硬度、电容、介电常数、导热系数、纵波波速、抗拉强度大幅减小;1000℃~1300℃,砂岩熔融,颜色变为橄榄绿色,气孔构造发育。光泽度和磁化率急剧增加,孔隙度快速减小,导热系数、硬度、电容、介电常数都有增加,抗拉强度大幅增加。(2)在高温加热过程中,砂岩主要发生了结合水和结晶水逸出(200℃)、结构水逸出和石英相变(600℃)、胶结物分解(800℃)、矿物熔融(1100℃)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砂岩热反应动力学机理可以用一级(F1)和二级(F2)化学反应来解释,其中在600℃和800℃附近发生反应需要较高的活化能,分别为411.69 k J·mol-1和429.37 k J·mol-1。砂岩高温损伤机理主要包括矿物脱水与分解、晶体膨胀和部分熔融。砂岩高温后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与此紧密相关。(3)色度、硬度、导热系数、介电常数、电容、孔隙度和纵波波速与抗拉强度具有较高的线性相关性,损伤演化方程规律性较好,可以作为评价砂岩强度的指标。采用色度法、硬度法、介电常数法、电容法、核磁共振法、超声波检测法可以对岩石快速无损检测,用来评估岩石强度。在损伤演化过程中,孔隙和裂隙的发育对煤炭地下气化过程中顶板覆岩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朱华祥[5](2020)在《烟嘧磺隆的溶剂化物和共晶的结构与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烟嘧磺隆是一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它能有效地防除玉米田中的杂草。目前市售的烟嘧磺隆产品主要为水溶性较低的晶型Ia。为了提高烟嘧磺隆在水中的溶解度,本文对烟嘧磺隆的固体形态包括溶剂化物以及共晶进行实验筛选,并对筛选出的溶剂化物和共晶的结构与性质进行系统研究。本文采用溶析结晶法和低温悬浮结晶法分别筛选出烟嘧磺隆的甲醇合物和乙醇合物。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PXRD),热失重分析(TGA)以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制备出的两种溶剂化物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溶剂化物脱溶剂起始温度Tonset均高于对应溶剂的沸点。另外,通过研究烟嘧磺隆和甲醇合物的溶出行为,结果表明甲醇合物的形成改善了烟嘧磺隆的水溶性。本文成功获得烟嘧磺隆甲醇合物和乙醇合物的单晶结构,结果表明两种溶剂化物中烟嘧磺隆分子与对应溶剂分子的理论计算化学计量比均为1:1,其中甲醇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而乙醇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文章还探究了溶剂分子对溶剂化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溶剂化物中溶剂分子主要通过氢键作用与烟嘧磺隆分子结合,参与晶体结构构建,但是由于不同溶剂分子之间的理化性质差异,导致两种溶剂化物中的烟嘧磺隆分子具有不同的分子构象,因此两种溶剂化物中由氢键连接形成的网络结构朝不同的方向堆积排布。本文将热动力学分析方法中的无模型法和模型法进行联用,探究三种不同升温速率下溶剂化物的非等温脱溶剂过程,结果表明两种溶剂化物的脱溶剂初始阶段均为复杂反应,包含多种反应机理,而脱溶剂后期,反应均符合成核生长机理。本文通过液体辅助研磨法筛选得到烟嘧磺隆-尿素共晶。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PXRD),热失重分析(TGA)以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制备出的共晶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烟嘧磺隆-尿素共晶未达到熔点就直接发生分解,分解起始温度为170.8℃高于共晶中两组分的熔点。通过单晶结构解析可知共晶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共晶中两组分的理论计算化学计量比为1:1。此外,溶出实验和除草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共晶的形成在不影响烟嘧磺隆的除草活性前提下提高了烟嘧磺隆的水溶性。

杨宇佳[6](2020)在《嘧菌酯结晶过程研究》文中提出嘧菌酯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醋类高效杀菌剂。市售的嘧菌酯产品为其晶型A,通常晶型A产品通过从反应液中先结晶得到嘧菌酯乙酸丁酯溶剂化物,再经过脱除溶剂的方式获得。然而,由于缺乏晶体成核和生长的控制,嘧菌酯乙酸丁酯溶剂化物为易聚结和破碎的长针状,粒度偏小、聚结严重,过滤干燥过程困难;嘧菌酯乙酸丁酯溶剂化物脱溶剂过程不明,脱溶剂得到的晶型A存在晶型不唯一,存在溶残高的问题。而嘧菌酯晶型A在乙腈和水混合体系中重结晶时还会产生油析现象,其严重影响了过程稳定性和晶体产品质量。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嘧菌酯的结晶过程进行了研究。针对由于缺乏成核和生长控制而造成嘧菌酯乙酸丁酯溶剂化物晶体形态差的难题,本文对嘧菌酯在乙酸丁酯中的冷却结晶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初始浓度,降温速率,搅拌速率和晶种等操作因素对晶体成核、生长和产品质量的影响,优化了嘧菌酯乙酸丁酯溶剂化物冷却结晶过程的工艺操作参数。针对由于嘧菌酯乙酸丁酯溶剂化物脱溶剂机理不明造成脱溶剂后晶型A的晶型不唯一、溶剂残留高的难题,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嘧菌酯乙酸丁酯溶剂化物的热脱溶剂及溶剂介导脱溶剂转晶过程。通过热分析等手段发现嘧菌酯乙酸丁酯溶剂化物的热脱溶剂过程为先受热熔化而后出现新晶型的成核生长,建立非等温及等温动力学模型为干燥工艺提供了指导;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和在线红外手段研究了嘧菌酯乙酸丁酯溶剂化物转化为晶型A的溶剂介导转晶过程,确定了转晶不同阶段的速控步骤。当溶剂极性增大,温度升高时,转晶速率随之增大。对转晶过程的研究可指导实现晶型A的可控制备。嘧菌酯在大多数溶剂中重结晶时都会形成溶剂化物,而在乙腈和水中重结晶可保持晶型A,但该过程控制不好会发生油析现象,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本文第四章测定了293.15 K,303.15 K和313.15 K三个温度下嘧菌酯-乙腈-水体系的三元相图,在热力学相图的指导下对不同相区的溶液结晶行为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低浓度下加入晶种可避免油析并获得晶习完整的晶体产品,且不同相区结晶得到的产品具有不同的晶习。在油析结晶过程中,搅拌速度对晶体形态的影响较大,提高搅拌速度会形成尺寸较大的团聚体,有利于产品的后处理过程。

何贞君[7](2020)在《高密度聚乙烯生产过程燃爆危险分析及氧化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聚乙烯因其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市场日益见长的需求量,聚乙烯生产规模不断地扩大,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问题。国内外频发的聚乙烯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了悲惨的人员伤亡,巨大的经济损失,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对聚乙烯生产过程进行危险性分析、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研究聚乙烯发生火灾和爆炸的机理能够为企业生产聚乙烯在工艺条件、防范措施上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基于三角模糊数的事故树对高密度聚乙烯生产工艺火灾爆炸事故危险性进行了分析,利用同步热分析仪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及不同粒径对高密度聚乙烯粉体氧化的影响规律,利用TG-DSC曲线分析了高密度聚乙烯的氧化动力学参数和氧化过程中吸热放热特性,采用热分析法中的等转化率法FWO法和Starink法计算出了平均活化能值并相互验证,采用双步双等法和Coats-Redfern法确定了氧化过程的机理函数,最后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得了高密度聚乙烯在原始状态下及氧化至不同特征温度点下的红外光谱图,分析了氧化过程中高密度聚乙烯的官能团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密度聚乙烯生产中,明火和静电火花发生的概率对系统影响很大,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在热分析实验中,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高密度聚乙烯TG和DTG曲线向高温侧移动,粒径的大小对活化能值有一定影响,利用积分法计算的活化能值高于利用微分法计算的活化能值,高密度聚乙烯氧化过程的机理函数符合n=3的模型;高密度聚乙烯在氧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行为与微观官能团有关,脂肪烃官能团在氧化过程中总体呈下降趋势,容易结合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被消耗,对高密度聚乙烯的氧化燃烧有较大影响。

王晓东[8](2020)在《基于热动力学分析煤自燃特性研究》文中提出煤是由多种官能团、化学键组成的复杂有机大分子结构,其自燃过程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理化反应。为深入揭示理化反应特性,本文围绕煤自燃特性开展了一系列热动力学理论及实验研究。运用工业及元素分析、扫描电镜和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仪器,开展了煤质分析、表观形态和表面孔隙结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鄂尔多斯煤、陕西神木煤和山西大同煤的煤化程度依次降低,且主要孔容为微孔和过渡孔;研究表明煤化程度越高的煤,对应的微孔占比越大。基于热动力学分析方法,为更好地研究煤的自燃特性,本文归纳了煤自燃领域常用的单扫描速率法(Coats-Redfern,Achar,普适方程,Mac Callum-Tanner,Madhusudanan-Krishnan-Ninan和非等温TG-DSC法)和多扫描速率法(Flynn-Wall-Ozawa,Kissinger-Akahira-Sunose,Starink和Friedman法)。针对每种方法概括性地总结了它们的理论基础及优缺点,并选取内蒙古鄂尔多斯煤运用每一种方法对吸氧增重阶段进行了实例演绎,确认Starink法为最佳热动力学分析方法。依据表观活化能,得出煤的煤化程度越高,活性物质含量越少,物质发生氧化反应需要的能量越多,活化能越大,煤样越不易自燃。运用热重-红外光谱联动仪,分析了煤在升温过程中CO2、CO和H2O气体释放特性;研究表明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CO2释放量逐渐增高,CO释放量逐渐下降,H2O主要在低于200℃和200~600℃两个阶段内产生;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不同煤体之间官能团的差异,并将光谱图划分为三个区域,比较了不同煤化程度官能团的差异,结果显示随着煤阶变高,芳香羟基、环状羟基、醚氧和甲基含量也逐渐增加,而亚甲基与甲基比值、羧基、醇羟基、自缔合羟基含量逐渐降低;运用XPS全谱扫描,分析了三种煤样的表面元素及相对含量,研究表明随着煤等级的增加,C-C/C-H官能团含量也逐渐增加,而C-O、C=O和O=C-O的含量逐渐减少。

张弘光[9](2019)在《改性癸酸—蛭石相变复合材料制备、性能及相变动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相变储热技术是利用储热介质,即相变材料进行热能储存与释放的方法,能有效解决热能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匹配的问题,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其中,有机相变储热材料由于储热密度大,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在建筑节能、太阳能热利用和工业余热回收等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常见有机相变材料存在液相时易泄漏等问题。针对这些不足,本文选用癸酸(Capric Acid,CA)作为相变材料,将膨胀蛭石(Expanded Vermiculite,EV)以及经酸化和硅烷化处理得到的酸化蛭石(Acid Vermiculite,AV)和硅烷化蛭石(Silanization Vermiculite,SV)作为CA支撑基质,采用直接吸附法分别制备了CA-EV,CA-AV和CA-SV相变复合材料。通过对蛭石的改性,研究了改性CA-EV相变复合材料制备、结构及热物理性能;克服了相变材料液相易泄漏的问题;提高了相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采用非等温相变动力学分析,推导了复合材料相变动力学参数及机理函数;评估了相变复合材料热稳定性;探讨了复合界面变化对材料的相变过程的影响。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多通道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对三种蛭石进行结构分析。EV、AV和SV均为三维多孔结构;经酸化处理,蛭石层间阳离子被洗出导致蛭石硅氧四面体结构形成大量空隙及缺陷,晶体结构遭到破坏,AV的比表面积由EV的82 m2/g,提高到544 m2/g;再经硅烷化处理,SV表面嫁接了硅烷基,比表面积略降至210 m2/g,仍明显高于未改性的EV;AV与SV的吸附曲线呈现代表微、介孔结构的吸附回滞环,而EV没有。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三类定型相变复合材料进行热物性能分析。EV、AV和SV对CA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55%,65%和67%;CA-SV复合材料的相变焓为104.41 J/g,比CA-EV的相变焓提高了21.8%。蛭石的改性,提高了其吸附能力。经过1000次热循环后CA-EV、CA-AV和CA-SV定型相变复合材料的相变焓分别衰减了4.43%,3.69%,3.21%。改性CA-EV相变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循环稳定性。选用Kissinger法计算了在相同CA含量(55 wt.%)下CA-EV、CA-AV和CA-SV的动力学活化能分别为430.63 k J/mol、482.88 k J/mol和532.20 k J/mol。蛭石的改性对相变复合材料的稳定性有提升作用;随着CA含量的增加,各相变复合材料的活化能整体-呈现降低的趋势;通过玻尔兹曼拟合,推导各复合材料活化能与CA含量的函数。采用双外推法推导55 wt.%CA含量下CA-EV、CA-AV和CA-SV复合材料的相变动力学参数。未经过循环时,CA-SV、CA-AV和CA-EV的原始状态活化能Eα→0分别为1264 k J/mol、1103 k J/mol和913 k J/mol;热平衡状态活化能Eβ→0分别为1270 k J/mol、1196 k J/mol和981 k J/mol;CA-SV的最概然机理函数为G(α)=[1-(1-α)(1/3)]2;CA-AV为G(α)=α2/3;CA-EV为G(α)=[(1+α)(1/3)-1]2。经过1000次热循环后,CA-SV的活化能Eα→0与Eβ→0提高近50%,分别达到1943k J/mol和1992 k J/mol,CA-AV和CA-EV的活化能变化不大;最概然机理函数均满足Mample一级单行法则:G(α)=-ln(1-α),与纯CA循环前后的机理函数一致。其相变机理为反应级数n=1的一维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过程。对比分析55 wt.%CA含量的CA-EV、CA-AV和CA-SV相变复合材料在不同的升温速率(1,5,10,15和20℃/min)下的多重扫描速率曲线。升温曲线随着升温速率提高整体向高温方向移动;相变速率与温度的曲线遵循“S”形,即在早期和最后阶段相变速率较慢,在中间阶段较快。界面及微孔的增加、表面改性及层间电荷的降低,提高了CA与蛭石的结合能力,但并不改变其长期的相变机理。

黄友旺[10](2019)在《典型农林废弃物和污泥烘焙动力学机理及气化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开发高效的生物质预处理设备和后续能源化利用系统是实现其向绿色低碳能源和化学品转化的重要保障。生物质原料的低品质,限制了其低成本大规模应用,也会导致后续利用过程和设备运行的低效性。烘焙(也称轻度热解)技术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其燃料品质,使其便于运输、仓储和后续的多样化应用。烘焙动力学特性是烘焙反应器优化设计和运行重要基础。此外,烘焙生物质的后续应用也是实现其高效利用重要保障。因此,系统地揭示生物质和污泥烘焙动力学机理和开发烘焙生物质的利用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基于此背景,本课题将全面地研究生物质和污泥变温/等温烘焙动力学机理,并探索烘焙生物质高效利用的新途径,为“全链条”式的生物质预处理和再利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变温烘焙动力学研究、定温烘焙动力学研究、神经网络模型评估生物质烘焙动力学参数和烘焙生物质与污泥联合气化特性。基于复杂反应动力学理论和热重实验,研究了生物质的变温和等温烘焙动力学特性。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棉花秸秆和桉树皮)和非木质纤维素生物质(污泥)均经历脱水、共存和脱挥发分三个阶段,综合考虑质量产率和能量产率,重点确定了污泥的有效烘焙温度区间。从动力学模型角度,基于Friedman方程发展了微分形式的Model-free分布式活化能模型;运用参数研究法,揭示了 Model-fitting分布式活化能模型中参数的相互作用,明确了平均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存在相互补偿作用,而活化能标准偏差独立于平均活化能和指前因子。进一步结合数理统计方法,提出了一套先进的动力学参数评估方案,该方案能够同时保证模型的预测能力和获得真实的动力学参数,并将该方法成功地应用到生物质烘焙动力学中。在等温烘焙动力学方面,基于多步反应动力学机理开发了一个新的等温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够很好地预测烘焙反应过程,还可以预测反应的最终转化率。为了揭示烘焙反应过程随烘焙温度的敏感性,提出了反应程度指数的概念,并运用该指数识别出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在高烘焙温度和长烘焙时间下反应进程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污泥在低烘焙温度下受温度影响较大。此外,将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同时确定热诱导固态反应动力学参数(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和机理模型识别中。将非定量化的机理模型转化为5阶0-1编码,并与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共同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数据。不同转化率对应的反应温度为输入数据。结果发现,使用不少于3个升温速率的变温实验数据就可获得较准确的活化能、指数因子和机理模型,并运用方法较好地预测了生物质变温烘焙动力学参数和机理模型。考虑到烘焙生物质和湿污泥联合蒸汽气化具有内在协同作用,提出了污泥与烘焙生物质共蒸汽气化制备富氢合成气的方案,并运用热力学平衡模型,从理论上探究了烘焙程度、产物比例和气化温度对理论碳析出边界、碳转化率、干合成气组分和氢气产量的影响规律。发现了当气化温度大于900K时,烘焙程度对最大氢气产率影响不大,但最大氢气产率所对应的污泥掺混比例变大。从系统设计的角度,提出了烘焙生物质和污泥自供热式干燥-气化系统,建立了系统的理论模型,并分析了系统的能量平衡、(?)损和(?)经济性。整个系统的(?)损主要发生在干燥器、气化炉和燃烧炉中。随着气化温度的增加,各组件的燃料(输入)流和产物(输出)流的单位(?)成本均有所增加。此外,提出了基于能量品质的扩展(?)成本分配方法,该方法能够应用于物理(?)和化学(?)的耦合利用过程。利用该方法成功地计算得到了高温合成气梯级利用的单位(?)成本,且满足高品质高价的原则。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生物质烘焙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以及烘焙生物质气化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和可行方案,也为复杂固态化学反应动力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固态反应动力学热分析研究方法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固态反应动力学热分析研究方法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Co/Al-LDH热动力学分析及Ce掺杂对钴基LDO类催化臭氧降解苯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催化臭氧氧化法对苯胺的处理现状
    1.2 LDH/LDO简介及在催化领域现状
        1.2.1 概述
        1.2.2 LDH的性质
        1.2.3 LDH的制备方式
        1.2.4 LDH及 LDO发展现状
    1.3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1.3.1 研究意义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材料和设备
        2.2.2 二元Co基 LDH前驱体和LDO催化剂的制备
    2.3 Co基 LDH、LDO的表征
    2.4 LDH和 LDO催化性能测试
第3章 热处理对LDH的影响研究
    3.1 前言
    3.2 热力学曲线分析
        3.2.1 TG/DTG分析
        3.2.2 TG/DSC分析
    3.3 材料的表征
        3.3.1 XRD晶相分析
        3.3.2 FTIR-Raman
        3.3.3 XPS
        3.3.4 TEM-Mapping
        3.3.5 SEM-EDX
    3.4 性能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热动力学分析及模型的建立
    4.1 前言
    4.2 去卷积分析
    4.3 热动力学三要素的求解
    4.4 KAS法求活化能
    4.5 指前因子及反应机理模型
    4.6 模型评估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Ce对 Co-LDO催化剂的影响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试剂及器材
        5.2.2 LDH及LDO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
        5.2.3 苯胺降解实验
    5.3 Ce掺杂对Co-LDO晶型影响
        5.3.1 Ce掺杂Co/Al-LDO的晶型影响
        5.3.2 Ce掺杂对Co/Fe-LDO的晶型影响
    5.4 Ce掺杂对Co/Fe-LDO催化效能的影响
        5.4.1 固定Co:M3=3:1时Ce取代掺杂影响
        5.4.2 固定Co:Fe=3:1时Ce添加掺杂影响
    5.5 Ce掺杂对Co-Al-LDO的影响
        5.5.1 固定Co:M3=3:1时Ce取代掺杂影响
        5.5.2 固定Co:Al=3:1时Ce添加掺杂影响
    5.6 LDO晶体形态与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果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2)锡铅炉渣基础体系的热分析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冶金炉渣概述
        1.1.1 冶金炉渣的作用
        1.1.2 炉渣的组成和结构
        1.1.3 冶金炉渣的研究现状
    1.2 热分析概况
        1.2.1 热分析方法的分类
        1.2.2 热分析法的特点
        1.2.3 热分析的影响因素
    1.3 热分析法在冶金中的应用
        1.3.1 在合金中的应用
        1.3.2 在冶金反应中的应用
        1.3.3 在相图中的应用
        1.3.4 在冶金炉渣中的应用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选题意义
        1.4.2 课题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热分析动力学理论
    2.1 热分析动力学概述
    2.2 热分析动力学理论基础
    2.3 热分析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2.3.1 等温法
        2.3.2 单个扫描速率的非等温法
        2.3.3 多重扫描速率的非等温法
        2.3.4 动力学补偿效应
    2.4 常用的热分析动力学方程
        2.4.1 Kissinger法
        2.4.2 Achar-Brindley-Sharp-Wendworth法
        2.4.3 Ozawa法
        2.4.4 Coats-Redfern法
        2.4.5 Starink法
    2.5 小结
第三章 粗铅精炼除铜反应的差热分析实验
    3.1 铜浮渣的产生
    3.2 粗铅精炼除铜反应的差热分析实验
        3.2.1 粗铅除铜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3.2.2 实验
        3.2.3 差热分析结果
        3.2.4 活化能计算
    3.3 小结
第四章 含锡二元炉渣的热分析实验
    4.1 锡渣的概述
    4.2 SnO-FeO的热分析实验
        4.2.1 实验
        4.2.2 实验结果
    4.3 SnO-SiO_2的热分析实验
        4.3.1 实验材料
        4.3.2 热分析结果
        4.3.3 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分析结果
    4.4 SnO-SiO_2二元系的挥发动力学
    4.5 小结
第五章 含锡三元炉渣的挥发动力学
    5.1 SnO-SiO_2-FeO的热分析实验
        5.1.1 实验
        5.1.2 实验结果
    5.2 SnO-SiO_2-CaO的热分析实验
        5.2.1 实验
        5.2.2 差热分析结果
    5.3 SnO-SiO_2-CaO的挥发动力学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3)NCS系微晶玻璃及骨灰掺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硅灰石微晶玻璃
    1.2 微晶玻璃的析晶
    1.3 动物骨灰
    1.4 磷灰石-硅灰石微晶玻璃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2 实验过程及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技术路线
    2.4 微晶玻璃的测试方法表征
    2.5 本章小结
3 NCS系硅灰石微晶玻璃的析晶动力学研究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3 玻璃的稳定性判据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NCS系硅灰石微晶玻璃的制备、析晶机制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过程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动物骨源灰分掺杂NCS系硅灰石微晶玻璃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过程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煤炭地下气化覆岩高温损伤与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高温试验与测试方法
    2.1 岩样准备
    2.2 高温试验方法
    2.3 岩石物理性质测试
    2.4 岩石力学强度测试
    2.5 热稳定性测试
    2.6 微观结构测试
3 高温后砂岩物理力学性质变化
    3.1 物理性质变化
    3.2 力学强度变化
    3.3 本章小结
4 高温后砂岩宏观和微观结构变化
    4.1 宏观变化
    4.2 微观结构变化
    4.3 本章小结
5 高温过程砂岩热稳定性分析
    5.1 热重分析和差热分析
    5.2 非等温热反应动力学
    5.3 本章小结
6 高温后砂岩损伤机理与损伤评估
    6.1 损伤机理
    6.2 物理力学响应机制
    6.3 损伤评估
    6.4 评估方法与应用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烟嘧磺隆的溶剂化物和共晶的结构与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药物固体形态
    1.2 溶剂化物
        1.2.1 溶剂化物现象
        1.2.2 溶剂化物分类
        1.2.3 溶剂分子作用
    1.3 共晶
        1.3.1 共晶现象
        1.3.2 共晶设计
    1.4 氢键作用
    1.5 烟嘧磺隆简介
    1.6 国内外研究状况
    1.7 本文研究工作和目标
第2章 溶剂化物的筛选与表征
    2.1 综述
        2.1.1 筛选方法
        2.1.2 溶剂化效应
        2.1.3 表征手段
    2.2 实验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2 实验筛选过程
        2.2.3 表征与分析
        2.2.4 溶出实验
        2.2.5 除草活性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实验筛选结果分析
        2.3.2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2.3.3 热力学实验分析
        2.3.4 除草活性分析
        2.3.5 烟嘧磺隆及其甲醇合物在水中的溶出曲线
        2.3.6 烟嘧磺隆醇解产物结构分析
        2.3.7 烟嘧磺隆醇解反应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溶剂化物的结构分析
    3.1 综述
        3.1.1 分子构象
        3.1.2 Hirshfeld表面分析
        3.1.3 独立梯度模型
        3.1.4 分子中的原子理论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单晶培养及解析
        3.2.3 模拟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溶剂化物的单晶结构
        3.3.2 Hirshfeld表面分析
        3.3.3 独立梯度模型分析
        3.3.4 分子中原子理论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溶剂化物的脱溶剂研究
    4.1 综述
        4.1.1 脱溶剂现象
        4.1.2 脱溶剂过程分析手段
        4.1.3 脱溶剂的热动力学分析
    4.2 实验
        4.2.1 实验表征
        4.2.2 实验过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4.3.2 脱溶剂的热动力学分析
        4.3.3 热台显微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共晶的筛选与表征
    5.1 综述
        5.1.1 共晶制备方法
        5.1.2 “弹跳-伞降”溶出模型
    5.2 实验
        5.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5.2.2 共晶筛选实验
        5.2.3 单晶培养
        5.2.4 溶出实验
        5.2.5 除草活性测量
        5.2.6 实验表征
    5.3 结果分析
        5.3.1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5.3.2 热力学分析
        5.3.3 共晶结构分析
        5.3.4 Hirshfeld表面分析
        5.3.5 烟嘧磺隆及其共晶在水中的溶出曲线
        5.3.6 除草活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嘧菌酯结晶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农药结晶研究现状
    1.2 溶剂化物转晶过程研究
        1.2.1 固固转晶动力学
        1.2.2 溶剂介导转晶
    1.3 药物结晶过程中的油析研究
        1.3.1 油析现象的分类及控制
        1.3.2 油析机理研究
        1.3.3 油析热力学相图研究
        1.3.4 油析对结晶过程的影响
    1.4 嘧菌酯简介
    1.5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嘧菌酯乙酸丁酯溶剂化物结晶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2.2.2 实验步骤
        2.2.3 产品粒度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初始浓度的影响
        2.3.2 降温速率的影响
        2.3.3 晶种的影响
        2.3.4 搅拌速率的影响
    2.4 优化的结晶工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嘧菌酯溶剂化物脱溶剂转晶过程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和试剂
        3.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3.2.3 实验内容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嘧菌酯乙酸丁酯溶剂化物的表征
        3.3.2 热脱溶剂动力学
        3.3.3 溶剂介导转晶过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嘧菌酯重结晶中的油析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实验内容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嘧菌酯-乙腈-水体系油析过程监测与分析
        4.3.2 嘧菌酯-乙腈-水体系的三元相图
        4.3.3 嘧菌酯在混合溶剂中的油析现象研究
        4.3.4 影响油析结晶过程的因素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符号说明
附录 B 溶度参数
附录 C 操作条件对油析结晶的影响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高密度聚乙烯生产过程燃爆危险分析及氧化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和成果
        1.2.1 聚乙烯生产工艺燃爆事故危险性分析
        1.2.2 聚乙烯火灾爆炸宏观参数研究
        1.2.3 聚乙烯热解及燃烧特性研究现状
        1.2.4 聚乙烯热分析动力学研究
        1.2.5 聚乙烯红外光谱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HDPE火灾爆炸事故风险分析
    2.1 HDPE生产工艺简述
    2.2 危险源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2.3 火灾爆炸类型分析
        2.3.1 泄漏型火灾爆炸
        2.3.2 反应失控型火灾爆炸
        2.3.3 催化剂三乙基铝火灾爆炸
        2.3.4 高密度聚乙烯粉尘火灾爆炸
    2.4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事故树模型建立
        2.4.1 传统事故树
        2.4.2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事故树
        2.4.3 三角模糊事故树的建立步骤
        2.4.4 高密度聚乙烯火灾爆炸事故定性分析
        2.4.5 高密度聚乙烯火灾爆炸事故定量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HDPE粉体氧化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3.1 HDPE的结构特征
    3.2 HDPE氧化反应机理
        3.2.1 热分析技术
        3.2.2 实验样品与仪器
        3.2.3 实验误差分析及实验过程
        3.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 热反应过程温度参数表征
    3.4 升温速率对热分析过程的影响
        3.4.1 实验过程与分析
        3.4.2 实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HDPE粉体热分析动力学研究
    4.1 热分析动力学理论
    4.2 HDPE热分析动力学参数计算
        4.2.1 FWO和 Starink法计算活化能
        4.2.2 双步双等法筛选机理函数
        4.2.3 Coats-Redfern法进一步确定机理函数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HDPE氧化过程中官能团变化
    5.1 傅里叶红外实验仪器介绍及实验原理
        5.1.1 傅里叶红外仪器介绍
        5.1.2 傅里叶红外实验原理
    5.2 红外光谱基础理论
    5.3 HDPE氧化过程中官能团变化的实验研究
        5.3.1 样品制备及实验过程
        5.3.2 实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主要工作及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基于热动力学分析煤自燃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自燃研究总体趋势
        1.2.2 煤自燃理论
        1.2.3 煤热分析动力学
    1.3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的目标
        1.3.2 研究的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煤的理化结构特征
    2.1 煤的工业分析及元素分析
    2.2 煤表面结构分析
        2.2.1 电镜扫描原理及样品制备
        2.2.2 电镜扫描结果分析
    2.3 煤的比表面积及孔径结构分析
        2.3.1 煤的比表面积
        2.3.2 煤的孔径分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煤的热动力学分析
    3.1 热重-差示扫描联动实验
    3.2 热分析动力学方法及结果分析
        3.2.1 动力学方程的发展
        3.2.2 单扫描速率法
        3.2.3 多扫描速率法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煤的光谱实验分析
    4.1 热重-红外联动分析
        4.1.1 热重-红外实验
        4.1.2 热重-红外结果及讨论
    4.2 红外光谱分析
        4.2.1 红外光谱实验
        4.2.2 红外光谱测量结果及分析
    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4.3.1 XPS实验
        4.3.2 XPS扫描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改性癸酸—蛭石相变复合材料制备、性能及相变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变储热材料
        1.2.1 相变储热材料的分类
        1.2.2 相变储热材料的选择原则
    1.3 有机相变储热材料
        1.3.1 有机相变材料特点
        1.3.2 有机相变材料研究进展
        1.3.3 有机相变复合材料
    1.4 膨胀蛭石
        1.4.1 蛭石的成分及产地
        1.4.2 蛭石的性能
        1.4.3 蛭石的改性研究
    1.5 热分析动力学
        1.5.1 热分析动力学概述
        1.5.2 非等温相变动力学
        1.5.3 动力学分析的误差
        1.5.4 最概然机理函数的推断
    1.6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6.1 选题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蛭石的改性及结构研究
    2.1 原材料、设备及试验方法
        2.1.1 原材料
        2.1.2 主要制备及测试仪器
        2.1.3 试验方法
        2.1.4 测试方法
    2.2 酸化蛭石的性能研究
        2.2.1 宏观形貌分析
        2.2.2 比表面分析
        2.2.3 XRD分析
        2.2.4 FT-IR分析
        2.2.5 TEM分析
        2.2.6 ICP-OES分析
    2.3 硅烷化蛭石的性能研究
        2.3.1 比表面分析
        2.3.2 XRD分析
        2.3.3 FT-IR分析
        2.3.4 SEM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改性癸酸-蛭石的制备及性能
    3.1 原材料、设备及试验方法
        3.1.1 原材料
        3.1.2 主要制备及测试仪器
        3.1.3 试验方法
        3.1.4 测试方法
    3.2 改性癸酸-蛭石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
        3.2.1 饱和吸附改性癸酸-蛭石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
        3.2.2 不同 CA 含量的改性癸酸-蛭石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
    3.3 改性癸酸-蛭石相变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3.3.1 最大吸附量分析
        3.3.2 SEM分析
        3.3.3 FT-IR分析
        3.3.4 热导率分析
        3.3.5 DSC分析
        3.3.6 热循环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改性癸酸-蛭石的动力学分析
    4.1 原材料、设备及试验方法
        4.1.1 原材料
        4.1.2 实验器材
        4.1.3 试验方法
    4.2 几种常见的动力学分析法
        4.2.1 Kissinger法
        4.2.2 Ozawa法
        4.2.3 Coats-Redfern法
        4.2.4 双外推法
    4.3 癸酸的相变动力学分析
        4.3.1 CA的DSC分析
        4.3.2 CA的相变动力学参数计算
        4.3.3 CA的相变机理函数推断
    4.4 癸酸-蛭石相变动力学分析
        4.4.1 CA-EV的 DSC分析
        4.4.2 CA-EV的相变动力学参数计算
        4.4.3 CA-EV的相变机理函数推断
    4.5 癸酸-酸化蛭石相变动力学分析
        4.5.1 CA-AV的 DSC分析
        4.5.2 CA-AV的相变动力学参数计算
        4.5.3 CA-AV的相变机理函数推断
    4.6 癸酸-硅烷化蛭石相变动力学分析
        4.6.1 CA-SV的 DSC分析
        4.6.2 CA-SV的相变动力学参数计算
        4.6.3 CA-SV的相变机理函数推断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改性癸酸-蛭石相变机理及稳定性研究
    5.1 原材料、设备及试验方法
        5.1.1 原材料
        5.1.2 实验器材
        5.1.3 试验方法
    5.2 循环后改性癸酸-蛭石动力学分析
        5.2.1 循环后改性CA-EV的 DSC分析
        5.2.2 循环后改性CA-EV相变机理函数推断
    5.3 循环前后改性癸酸-蛭石动力学结论对比分析
        5.3.1 循环前纯CA及改性CA-EV动力学结论
        5.3.2 循环前后纯CA及改性CA-EV相变动力学参数对比
    5.4 蛭石晶体结构变化对改性癸酸-蛭石相变过程的影响
        5.4.1 蛭石改性后晶体结构变化
        5.4.2 蛭石改性后界面变化分析
        5.4.3 蛭石改性后比表面积对吸附作用影响
    5.5 改性癸酸-蛭石反应进度与固态动力学模型研究
        5.5.1 固态动力学中的机理函数和机制
        5.5.2 动力学机理函数的分类
        5.5.3 反应进度与机理函数推导原理
        5.5.4 改性CA-EV相变复合材料反应速率曲线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10)典型农林废弃物和污泥烘焙动力学机理及气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生物质烘焙特性
        1.2.2 生物质烘焙动力学
        1.2.3 分布式活化能模型
        1.2.4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热分析动力学中应用
        1.2.5 烘焙生物质与固废共气化特性
        1.2.6 系统热经济性评价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2 变温烘焙动力学机理
    2.1 变温烘焙实验
    2.2 变温烘焙特性
        2.2.1 污泥变温烘焙特性
        2.2.2 农林废弃物变温烘焙特性
    2.3 MODEL-FREE型分布式活化能模型
        2.3.1 积分形式
        2.3.2 微分形式
        2.3.3 动力学结果分析
    2.4 MODEL-FITTING型分布式活化能模型
        2.4.1 反问题法的理论描述
        2.4.2 高斯-厄米正交数值解法
        2.4.3 全局优化算法
        2.4.4 参数敏感性分析及相互作用
        2.4.5 动力学参数的不唯一性
        2.4.6 改进型动力学参数评估方法的构建及应用
    2.5 本章小结
3 等温烘焙动力学机理
    3.1 等温烘焙实验
    3.2 等温烘焙特性
    3.3 多步反应动力学模型
        3.3.1 多步反应机理概述
        3.3.2 多步反应模型的构建
        3.3.3 模型预测能力评价
    3.4 等温反应程度指数
        3.4.1 数理描述
        3.4.2 烘焙反应程度指数
    3.4 本章小结
4 神经网络模型评估生物质烘焙动力学参数
    4.1 固态反应动力学机理函数的数理描述
    4.2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
    4.3 输入和输出数据
    4.4 模型训练
    4.5 模型性能评估
    4.6 本章小结
5 烘焙生物质与污泥联合气化特性
    5.1 方案描述与建模
        5.1.1 自产蒸汽气化过程
        5.1.2 干燥-气化自供热联合系统
    5.2 自产蒸汽气化特性
        5.2.1 碳析出边界
        5.2.2 碳转化率
        5.2.3 合成气组分
        5.2.4 氢气产量优化调控
    5.3 干燥-气化自供热系统热力学和热经济性
        5.3.1 能量平衡分析
        5.3.2 (?)经济性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工作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固态反应动力学热分析研究方法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Co/Al-LDH热动力学分析及Ce掺杂对钴基LDO类催化臭氧降解苯胺的影响研究[D]. 颜丽.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2]锡铅炉渣基础体系的热分析动力学[D]. 岳巧.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3]NCS系微晶玻璃及骨灰掺杂研究[D]. 王智悦.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4]煤炭地下气化覆岩高温损伤与评估研究[D]. 董志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5]烟嘧磺隆的溶剂化物和共晶的结构与性质研究[D]. 朱华祥. 天津大学, 2020(02)
  • [6]嘧菌酯结晶过程研究[D]. 杨宇佳. 天津大学, 2020(02)
  • [7]高密度聚乙烯生产过程燃爆危险分析及氧化动力学研究[D]. 何贞君.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8]基于热动力学分析煤自燃特性研究[D]. 王晓东.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9]改性癸酸—蛭石相变复合材料制备、性能及相变动力学研究[D]. 张弘光.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1)
  • [10]典型农林废弃物和污泥烘焙动力学机理及气化特性研究[D]. 黄友旺.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固态反应动力学热分析研究方法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