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石紫薇[1](2021)在《未成年人家庭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研究》文中指出

胡艳平[2](2021)在《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青少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少年时期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期。农村地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命运和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兴安盟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展开调查,基于调查数据分析,找到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在引言中,主要对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进行阐述。在正文中,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阐述农村地区青少年与道德教育的内涵。其次,对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主要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当代教育、以孝顺父母为支撑的家庭传统伦理教育、以热爱家乡建设农村为使命的感恩教育、以立德修身与心理健康为基石的基础教育等。再次,对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提升农村地区家庭的幸福指数、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有利于缓解新农村建设劳动力外流问题等。第二部分,阐述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爱国主义民族传统教育重说教而轻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识记轻践行、孝顺父母家庭教育一味言传而身教不足、热爱家乡建设农村的担当教育流于形式、立德修身与心理健康培育缺乏自觉性等问题。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家庭道德教育存在功利化的色彩、学校道德教育的应试化方式方法、社会发展进程多元价值观的冲击、青少年受新媒体传播负面性诱导等。第三部分,针对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对策主要包括:农村地区家庭道德教育重在身教、摒弃农村地区学校道德教育应试理念、补齐农村地区社会道德教育的短板、提升农村地区青少年培育自身道德素养意识等。在结语中,对本文内容加以概括总结,并对未来进一步研究作出展望。

郝梦圆[3](2021)在《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包头市Z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作为传播信息的新媒介,以其海量的信息、共享的资源、个性化的内容等特点,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网络用户低龄化日益凸显,小学生成为重要的网络使用群体。因此,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既是强化小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意义显而易见,开展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不仅能够规范小学生的网络行为,促使他们文明上网,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社会、学校和家庭应作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施主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一方面,社会要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教育环境,为小学生营造积极的网络道德教育氛围;另一方面,学校要对小学生进行系统性的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小学生学习网络道德规范;同时,家庭要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着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本研究聚焦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样本学校的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以此发现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研究发现,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开展并不充分,从社会层面看,网络道德教育关注力度不够,网络道德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良好的社会网络道德教育环境尚未形成;从学校层面看,网络道德教育体系不健全,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不明确、内容比例少、途径较单一,且教师对网络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知不足;从家庭层面看,网络道德教育重视程度较低,家长的网络道德教育意识淡薄,正向引导不足。针对现阶段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提高全社会网络道德教育的关注度,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健全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体系,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提升家庭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强化家庭的道德影响力等方面提出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刘红云[4](2021)在《家庭教育缺陷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八大以来,家庭教育、家风建设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2021年两会期间,家庭教育建设多次被委员建议要更加科学化。习近平指出:“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凸显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作为每个人初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其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因素影响着每个人的一生。但是,近些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作为热点新闻偶尔出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现低龄化、暴力化、智能化的特点。家庭教育缺陷是研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对于此,以毛泽东的家庭教育思想、习近平新时代家风建设的论述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风的论述为本文的理论基础。本文将家庭教育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家庭教育缺陷入手,研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分析家庭教育缺陷对未成年人的不利影响,进而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维度提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可行性建议。建议的实施能够提高父母教育能力,促进未成年人在积极的家庭环境下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还能够夯实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进步,推进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家庭教育缺陷的内容、表现以及对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不利影响。溺爱型家庭、放任型家庭、暴力型家庭、劣迹型家庭和期望型家庭属于当代不同的家庭教育缺陷类型。家庭教育缺陷产生的根源则与社会不良风气、不良家风、家长错误的教育理念、不当的教育方式和不足的情感依恋有关系。家庭教育缺陷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影响将作为本文的重点进行研究。本文从未成年人的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方面分析家庭教育缺陷的不利影响,即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道德品质养成、人格塑造的影响,以及对未成年人自我控制能力、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的影响。本文分别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角度阐述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路径,从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建设阳光家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

金兰[5](2021)在《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体系初探》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估的时间并不长,从最早的1991年教育部门颁布《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到现在,已近30年。在这期间,虽然教育部在各种有关教育督导评估的政策文件中屡次提及要建立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然而,这一要求既未在理论层面得到实现,更未在现实层面得到实施。上海虽然在2005年以政府教育督导室名义正式推出有关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文件,但令人惋惜的是,这一宝贵尝试并未持续下去:2006年微调后的十五年里,相关的督导评估框架体系既未得到更新,实践层面上的德育专项督导似乎也没有多大的实质性进展,这一现象令人关注与深思。基于对我国中小学督导评估历史演变的回顾和现状反思,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之所以迟迟未能从综合性督导评估中分化出来,最根本的原因可能在于,有关中小学德育督导评估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而这一现实又深深地植根于“德育”本身的复杂性与挑战性。为了推进中小学德育督导评估的专业化,提升德育督导评估的质量,有必要强化德育督导评估的基础理论研究,建立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多年来,人们一直指责或抱怨,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不高。这与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未能建立和发展起来是有密切关系的。论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我国中小学德育督导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并结合现状反思与分析,探讨了建立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的必要性,并重点阐述了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理论依据,尝试回答为什么要建立和如何建立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接着,论文以包括国家和上海市区两级总共16套有关德育督导评估的文本为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结合专家访谈法,对现有的德育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标准体系和方法体系进行实证性调查与分析,进而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与不足。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评估指标、标准与方法三个维度,提出建立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的对策与建议。论文研究发现,现有评估指标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评估指标未能将反映德育成效的结果类指标,与体现德育实施的过程类指标区分开来;不同层级指标之间既没有保持逻辑上的同一性,又未能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不断分化原则;同级指标之间的划分既没有保持逻辑上的同一性,又没有保持逻辑上的相对独立性;某些指标的用词与表述比较随意,缺乏清晰的界定;不同文本之间同一指标的表述差异较大。现有评估标准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部分结果类评估标准未能有效反映学生德育发展的目标与要求;部分过程类评估标准未能充分反映学校德育实施与保障方面的重要要求;部分评估标准未能充分涵盖对应指标的核心要素,具体表述存在较大差异,与对应指标的匹配性较低。现有评估方法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德育督导评估方法与工具的受重视程度明显不足;部分督导评估方法与工具的有效性未得到检验;德育督导评估方法与工具的种类较少,并且与评估内容的适配性不足。针对以上这些问题,论文采用“总结与反思实践经验”“统合德育政策与法规要求”“吸收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相结合的方法论,尝试改进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体系。本研究建构了一套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它是包括“结果性指标”“过程性指标”“保障性指标”的三级指标体系。接着,论文采用呈现典型案例的方式,介绍了上述三类指标评估标准的研制过程与结果。最后,本研究主张借助专业力量研发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工具,建立相应的“质检”体系,吸纳现有德育督导评估方法与工具的“精华”,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德育督导评估方法体系。

赵璇[6](2020)在《农村脱贫地区青少年扶志教育研究 ——以陕西省白水县为例》文中认为扶志教育已成为当前农村脱贫地区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中之重,在部分偏远地区的以往扶贫模式中,较多重视物质扶贫,对于精神层面的扶贫还是缺乏针对性、全面化,如此以来,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就不为全面。在偏远山区尤其是之前的深度贫困地区虽然目前已经脱贫,但最终摆脱贫困的唯一路径就是要依靠乡村振兴战略,目前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这并不意味着脱贫工作已经结束,后续需要继续发力。之前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也是在农村贫困地区,这是因为发达区域的发展存在城市化进程,所以发达地区的乡村振兴工作较贫困地区都发展的较好,因此最终落脚点还是要在刚刚脱贫的农村地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清醒认识脱贫摘帽当前形式。那么如何更好地推进脱贫攻坚之后的乡村振兴之路,就必须要做好这些脱贫人口的教育扶贫,如果想将教育事业发展的更好,就要先一步对青少年进行扶志教育,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尤其是西北部偏远山区的深度贫困地区的青少年更是需要扶志教育。陕西省白水县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在陕北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的过渡地区,在脱贫之前白水县都是隶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同时白水县也是渭南市唯一一个山区县,贫困人口居多,贫困年代也久远,一半以上人口都曾属于贫困人口,医疗卫生和交通条件差,是西部地区比较典型的一个贫困县,现已经正式脱贫摘帽,所以陕西省白水县是研究脱贫地区青少年扶志教育比较理想的一个地点。本文选取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是因为青少年是乡村振兴未来战略实施的关键者,是农村发展的未来。在农村地区,对青少年的扶志教育因其经济发展困难等各种原因,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为全面认识白水县农村地区青少年的教育状况,通过将白水县脱贫地区青少年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诸如问卷调查、访谈录等方法,深入了解陕西省白水县农村地区青少年扶志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农村脱贫地区青少年的扶志教育是存在很多方面的,有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四个方面。针对开展脱贫地区青少年扶志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国家政策、第一书记协同治理、优化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青少年自我教育,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加强对农村脱贫地区青少年的扶志教育,在农村青少年中加强扶志教育将有助于引导广大青少年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积极投身家乡振兴事业。

冉晏齐[7](2020)在《初中生法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达州市第一中学《道德与法治》课为例》文中提出学校是学生法治教育的主要场所,是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初中是学生立德成人、全面发展、立志成才的重要阶段,而《道德与法治》课是学校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渠道、主阵地。但通过问卷、观察、访谈等实证调研发现,《道德与法治》课在法治教育方面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中学法治教育重视还不够、专业教师法治素养不足、传统教学方法依旧、教学目标不明确、家庭与学校衔接不足、学生学习主动性欠缺、实践教学活动较少等,都影响着初中生法治教育的实效。大批教育教学工作者已对初中生法治教育现状和解决路径进行了研究,在对已有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达州市第一中学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观察、访谈等研究方式,通过对教育实施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在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探讨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实现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法治教育培养良好的法治素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第一部分:阐述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的方法、研究的创新以及下一步努力的方向。第二部分:阐述新时代《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概述,对道德与法治、法治与法治教育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与内涵界定,以期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法治素养的实效性。第三部分,对达州市第一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现状进行实证调查研究,探讨了取得的成绩,并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第四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已有理论分析及调研基础,探讨加强《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的具体对策。第五部分:结合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通过具体课堂教学课例展示,提炼总结《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实效性提升路径。

杨明辉[8](2020)在《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贵州XX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大量农民背井离乡向城市转移,在给城市建设带来充足劳动力的同时,也引发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问题。在我国现行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的约束下,很多儿童不能随父母一起进城,只能被父母寄养在祖辈或者是其他亲友家中,成为留守儿童。社会多元化发展形成的冲击,以及亲情缺失、家庭教育不足等不良因素影响下,留守儿童道德教育出现诸多问题。近几年,有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媒体消息频出,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同时也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研究焦点之一。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道德行为养成、道德认知的教育也逐渐提高的关键时期。加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关注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成效,不仅关系到我国农村青少年道德教育成果,也将影响到我国目前进行的新农村建设成果。推而广之,只有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健康发展,才能保证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能让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城市安心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为此,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对策,成为教育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贵州省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针对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展开研究,具有一定典型性。本文选择贵州省XX县下辖的5个乡镇小学在籍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就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展开了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此为基础找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水平及道德教育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本研究归纳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具体策略,必须要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及政策制定四个方面共同努力,希望能够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陈律圆[9](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新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我国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一直在不断的创新和改进,相比惩戒未成年人犯罪成本,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成本更低。目前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方式呈现多样化,如临界预防、教育预防、再犯预防等,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德育教育、法治教育,应用德育教育与法治相结合是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对未成年人开展全面、系统的德育教育和法治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道德水平和法治意识,从而达到对未成年人行为约束的目的。结合本文工作背景,本文以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相关数据为基础,抽样调查了L省F市2011年1月至2019年10月受理的批准逮捕、审查起诉、附条件不起诉等556件未成年人犯罪数据,结合F市未成人犯罪现状和部分刑事案件实例,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入手,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缺失是现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包括自我教育意识差、德育教育和法治教育预防体系不完善、社会约束体系弱化,多主体教育合力缺失。对未成年人的走访和调研中发现,在主观上,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对德育教育和法治教育都不够重视;在客观上,教育者受到教育能力和教育经验的制约,教育效果有待提高;被教育者受到成长环境的制约,接受德育教育和法治教育的条件受限。本文提出应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说理教育法、实践参与法、自我教育法、与论引导法、隐性教育法,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教育意识、建立家庭德育教育与法治教育预防体系、广泛开展校园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社会环境、凝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多方合力,不断增强未成年人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并动员由司法机关作为社会普法主导力量,通过加强社会控制和扩大德育教育、法治教育宣传覆盖面,建立教育反馈机制,促使各教育主体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构建日趋完善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体系。

张锋学[10](2020)在《人格刑法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续增长,犯罪特点出现了新的变化,现行犯罪预防体系面临严峻挑战,未成年人犯罪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如何从过分强调报复、报应的刑罚功能转变为注重教育、挽救的预防功能;从事后惩治、震慑转变为事前预防、以人为本,需要理论和实践创新。鉴于此,本文试图以人格预防理论,探讨一条有效的途径。从“人格刑法理论”视角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进行探讨,通过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构建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设计我国犯罪思想道德监测指标体系,旨在探索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新思路,降低犯罪率和社会教育、矫治成本,并为理论和实务部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参考。内容包括: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成因和预防现状、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构建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包括:网络犯罪亚文化和不良信息成为犯罪低龄化的重要诱因、有组织犯罪和网络犯罪逐渐增多、城市社区未成年人和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增多、犯罪动机简单且手段残忍、侵犯财产和涉毒案件逐渐增多。犯罪成因为:社会不良环境容易诱发思想偏差和行为失范、传统家庭教育环境未足够重视人格塑造、学校教育环境过于看重分数、文化商业市场监管失灵、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难以解决、专门学校的运行面临困境、传统帮教制度和理念有待创新。我国目前犯罪预防现状为:网络环境的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家庭环境预防没有突出人格预防、学校环境预防不够重视人格预防、社区环境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改善、心理预防尚未成为人格预防的重点、未成年人的道德思维塑造乏力、社会团体的防治潜能尚未发挥。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要提高网络环境的预防水平。通过净化网络环境和技术创新,科学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防范网络不良行为影响未成年人的人格塑造。家庭环境预防应突出人格预防,建立以“爱”为核心的家庭环境预防模式,重视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学校德育教育要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教育,要突出健康人格的塑造。社区应优化功能和环境条件,创新社区教育和帮教模式。农村应加强留守儿童犯罪防治,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建立强制监护制度,完善农村社会救助有效机制。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的构建新思路是:积极防范未成年人在社会化进程中形成犯罪心理,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交际的心理引导,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科学运用“认知疗法”进行教育、矫治,创造良好环境条件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生物学治疗是未成年人犯罪防治的新路径,人格调查是生物学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应当以新技术手段提升生物预防水平。道德思维水平对塑造道德思维影响较大,道德思维教育应超越犯罪本身。道德思维能力培养是道德思维教育的核心,道德思维教育应融入“爱的教育”、“平等教育”和“独立教育”。犯罪思想道德监测有利于及时防治道德偏差,应当构建犯罪思想道德监测指标体系。创新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综合预防体系,重视体育运动干预的作用,发挥社会团体对不良行为的防治潜能,提升自我预防能力。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相关问题概述
    (一)农村地区青少年与道德教育的内涵
        1.青少年的界定
        2.道德教育的内涵
        3.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内涵
        4.农村地区青少年群体的特点
    (二)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当代教育
        3.以孝顺父母为支撑的家庭传统伦理教育
        4.以热爱家乡建设农村为使命的感恩教育
        5.以立德修身与心理健康为基石的基础教育
    (三)加强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2.有利于提升农村地区家庭的幸福指数
        3.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4.有利于缓解新农村建设劳动力外流问题
二、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重说教而轻体悟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识记轻践行
        3.孝顺父母家庭教育一味言传而身教不足
        4.热爱家乡建设农村的担当教育流于形式
        5.立德修身与心理健康培育缺乏自觉性
    (二)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家庭道德教育存在功利化的色彩
        2.学校道德教育的应试化方式方法
        3.社会发展进程多元价值观的冲击
        4.青少年受新媒体传播负面性诱导
三、解决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农村地区家庭道德教育重在身教
        1.优秀传统文化铸就优良家风
        2.父母言传身教积淀家国情怀
        3.注重亲情陪伴避免急功近利
    (二)摒弃农村地区学校道德教育应试理念
        1.道德教育目的由应试向提升素养转变
        2.道德教育评价由分数向现实表现转变
        3.道德教育方式由灌输向体会践行转变
    (三)补齐农村地区社会道德教育的短板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与践行并重
        2.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抵制不良乡村习俗
        3.净化网吧等农村地区青少年活动场所环境
    (四)提升农村地区青少年培育自身道德素养意识
        1.在生活学习中形成正确道德认知与立德修身意识
        2.在新农村主流文化生活实践中涵养使命感恩意识
        3.远离新媒体平台负面影响形成健康正能量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包头市Z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缘起
        1.网络用户低龄化现象引起社会关注
        2.小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频繁发生
        3.新时代网络社会文明体系亟需构建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思路
        3.研究方法
    (四)文献综述
        1.核心概念界定
        2.国内外相关研究
        3.已有研究述评
二、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与内容分析
    (一)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之举
        2.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强化小学道德教育的重要举措
        3.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培养小学生网络道德的内在之需
    (二)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
        1.基础道德教育
        2.网络道德意识规范教育
        3.网络道德行为规范教育
        4.网络道德心理规范教育
        5.网络相关法律法规教育
三、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研究设计与问题分析
    (一)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研究设计与实施
        1.研究工具分析
        2.研究样本分析
        3.问卷的发放与整理
    (二)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触网年龄早,自控力较差
        2.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相对滞后
        3.家庭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4.社会网络道德教育环境相对弱化
四、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从社会层面看,对网络道德教育关注度不够
        1.网络道德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2.良好的社会网络道德教育环境尚未形成
    (二)从学校层面看,网络道德教育体系不健全
        1.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目标不明确
        2.学校网络道德教育内容比例少
        3.学校网络道德教育途径较单一
        4.教师对网络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知不足
    (三)从家庭层面看,家长对网络道德教育重视程度较低
        1.家长的网络道德教育意识淡薄
        2.家长的网络道德教育正向引导不足
五、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全社会网络道德教育意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1.完善网络道德教育的法律法规
        2.加强新时代网络空间道德建设
    (二)健全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体系,发挥学校主导作用
        1.明确网络道德教育目标,强化具体要求
        2.丰富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凸显阶段任务
        3.拓展学校网络道德教育途径,改善实施方法
        4.强化教师网络道德教育意识,丰富教学实践
    (三)提升家庭网络道德教育关注度,增强家庭道德影响力
        1.家长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教育理念
        2.家长加强对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引导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2 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家长调查问卷
附录3 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学生访谈提纲
致谢

(4)家庭教育缺陷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创新点
    1.4 理论基础
        1.4.1 毛泽东的家庭教育思想
        1.4.2 习近平新时代家风建设的论述
        1.4.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风的论述
第2章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与家庭教育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概述
        2.1.1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界定
        2.1.2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
    2.2 家庭教育概述
        2.2.1 家庭教育的内涵
        2.2.2 家庭教育的特点
        2.2.3 家庭教育的功能
    2.3 当前部分家庭教育存在的缺陷
        2.3.1 家庭教育缺陷的内涵及表现
        2.3.2 家庭教育缺陷产生的根源
第3章 家庭教育缺陷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影响
    3.1 对未成年人内在思想的影响
        3.1.1 影响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3.1.2 影响优良道德品质的养成
        3.1.3 影响健全人格的塑造
    3.2 对未成年人外在行为的影响
        3.2.1 影响自我行为的控制能力
        3.2.2 影响人际关系
        3.2.3 影响社会适应能力
第4章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路径分析
    4.1 突出家庭教育主导地位
        4.1.1 提升家长的素质与能力
        4.1.2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4.1.3 传承优良家风
    4.2 建立家校联动教育机制
        4.2.1 培养家长责任意识
        4.2.2 学习先进教育思想
        4.2.3 完善家校德育衔接
    4.3 建设协同育人体系
        4.3.1 建立家庭情况网
        4.3.2 建立社会社区帮扶网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体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与背景
        (一)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永恒主题
        (二)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成为老大难
        (三)提升德育实效亟需专项督导评估
    二、相关研究述评
        (一)德育督导
        (二)德育评估
        (三)对已有相关研究的评价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的思路
        (三)研究的方法
        (四)核心概念界定
第二章 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意义与依据
    一、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意义
        (一)从历史的角度看
        (二)从现实的角度看
    二、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依据
        (一)学理依据
        (二)政策与法规依据
第三章 中小学校德育督导评估框架体系现状调查
    一、德育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现状调查
        (一)对结果类指标的调查与分析
        (二)对过程和保障类指标的调查与分析
    二、德育督导评估的标准体系现状调查
        (一)对结果类评估标准的调查与分析
        (二)对过程与保障类评估标准的调查与分析
    三、德育督导评估的方法体系现状调查
        (一)对现状的描述与呈现
        (二)对现状的分析与判断
第四章 改进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探索与尝试
    一、改进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指标的探索与尝试
        (一)改进的思路与方法
        (二)改进后的指标体系及阐释
    二、改进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标准的探索与尝试
        (一)改进的思路与方法
        (二)三个典型的改进尝试
    三、改进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方法的探索与尝试
        (一)改进的思路与方法
        (二)改进的初步尝试
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农村脱贫地区青少年扶志教育研究 ——以陕西省白水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3.3 本文创新点
        §1.3.4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农村地区青少年扶志教育研究相关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脱贫
        §2.1.2 扶志与扶志教育
        §2.1.3 农村青少年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
        §2.2.2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论
        §2.2.3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3 理论借鉴
        §2.3.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第三章 脱贫地区青少年扶志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以陕西省白水县为例
    §3.1 调查对象的选取与分布
        §3.1.1 调查对象的选取
        §3.1.2 调查内容和方法
        §3.1.3 问卷调查对象统计
    §3.2 青少年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3.2.1 对于脱贫青少年的认定
        §3.2.2 对改变自身命运的状况的调查
        §3.2.3 脱贫地区青少年自信心树立调查
        §3.2.4 脱贫地区青少年孝亲思想状况调查
        §3.2.5 脱贫地区青少年责任意识调查
        §3.2.6 脱贫地区青少年自身意志力调查
    §3.3 家长访谈内容及相关分析
第四章 青少年扶志教育存在的问题 ——以陕西省白水县为例
    §4.1 政策保障层面
        §4.1.1 各方面扶持力度不够强
        §4.1.2 特殊的地理环境缺乏精准扶持
        §4.1.3 对青少年网络权限缺少相关规定
    §4.2 学校层面
        §4.2.1 教育扶贫有待提高
        §4.2.2 拓展课课堂效果不佳
        §4.2.3 学校的德育实践活动缺乏实效性
    §4.3 家庭方面
        §4.3.1 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存在差异化
        §4.3.2 家长重言教轻身教
        §4.3.3 缺乏科学教育方式
    §4.4 学生自身层面
        §4.4.1 自我认识不够全面
        §4.4.2 自身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
第五章 农村脱贫地区青少年扶志教育的路径研究
    §5.1 构建政府-学校-家庭-村委会协同教育管理模式
        §5.1.1 政府-学校-村委会联合驻村书记-家庭协同教育管理模式要求
        §5.1.2 政府-学校-村委会联合驻村书记-家庭协同教育管理的原则
    §5.2 政策的完善
        §5.2.1 完善法律法规、宣传各项制度
        §5.2.2 国家的扶贫政策要关注青少年的精神需求
        §5.2.3 加大对基础教育资金投入的力度
    §5.3 第一书记协同联合治理
        §5.3.1 读书热潮助力乡村振兴
        §5.3.2 党建助力乡村教育
        §5.3.3 青春助力脱贫攻坚
    §5.4 学校环境优化
        §5.4.1 提高对青少年的关注意识
        §5.4.2 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
        §5.4.3 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5.4.4 注重与家庭教育的衔接,定期家校联合
    §5.5 家庭环境的优化
        §5.5.1 父母教育子女应注重言传身教
        §5.5.2 给予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
        §5.5.3 改善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方式,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5.6 锻炼脱贫地区青少年开展自我教育
        §5.6.1 青少年自身要追求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
        §5.6.2 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摒弃自卑心理
        §5.6.3 树立正确价值观,抵制不良诱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7)初中生法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达州市第一中学《道德与法治》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概述
    第一节 核心概念
        一、法治
        二、法治教育
    第二节 《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内容及目标
        一、《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内容
        二、《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目标
    第三节 加强《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的意义
        一、保障初中生正确观念和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
        二、深化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
        三、加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途径
第三章 《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调查概述
        一、调查研究对象
        二、调查研究内容
        三、调查研究过程
    第二节 《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取得的成绩
        一、法治教育教学已有所改革
        二、学生法治意识已初步形成
    第三节 《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者的法治素养比较欠缺
        二、学生的法治学习意识比较薄弱
        三、教学目标的价值引领力度不够
        四、教学内容较为空乏
        五、教学方式综合运用不足
    第四节 《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二、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
        三、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第四章 加强《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的对策分析
    第一节 提升教师的法治素养
        一、深化国培计划,提升教师法治素养
        二、落实校级培优计划,提升教师法治素养
        三、加强自我教育培训,提升教师法治素养
    第二节 增强学生的法治学习思想认识
        一、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意识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法治实践
    第三节 进一步充实法治教育的内容
        一、优化整合教材法治教育教学内容
        二、深入挖掘教材本身法治教育内容
        三、合理开发教材以外法治教育资源
        四、坚持法治与德治教育内容相结合
    第四节 进一步丰富法治教育的形式
        一、协调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二、利用好现代信息教育技术
        三、拓展法治教育的实践方式
    第五节 营造全员育人的社会氛围
第五章 《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的课堂教学课例展示
    第一节 坚持法治教学目标的引领,实现学生法治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第二节 构建立体式教学内容框架,实现法治教育知识体系的清晰化
    第三节 运用多样化法治教学方法,实现法治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四节 实施德治与法治教育相结合,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教师访谈提纲
达州市第一中学简介
致谢

(8)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贵州XX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重难点
        1.4.2 本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理论概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留守儿童
        2.1.2 道德教育
        2.1.3 留守儿童道德教育
    2.2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理论
        2.2.1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2.2.2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
        2.2.3 灌输理论
    2.3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3.1 必要性
        2.3.2 可行性
第三章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现状实证分析
    3.1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3.2 调查工具
    3.3 调查目的
    3.4 调查结果分析
        3.4.1 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3.4.2 留守儿童道德现状
        3.4.3 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
    4.1 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
        4.1.1 父母亲情影响长期缺失
        4.1.2 父母对道德教育重视不够
        4.1.3 父母及监护人教管水平不高
    4.2 学校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
        4.2.1 德育地位认识不足
        4.2.2 德育活动质量欠佳
        4.2.3 教师工作能力不高
    4.3 社会环境出现问题的原因
        4.3.1 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负面影响
        4.3.2 政策保障不完善
        4.3.3 地方经济限制政策落实
第五章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解决对策
    5.1 提升家庭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5.1.1 父母及监护人积极提高素养
        5.1.2 父母正确发挥引导作用
        5.1.3 监护人采取科学教管方式
        5.1.4 提高心理健康重视程度
    5.2 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
        5.2.1 学校转变教育理念
        5.2.2 丰富道德教育内容
        5.2.3 拓展道德教育形式
        5.2.4 提高教师工作水平
        5.2.5 开展留守儿童心理疏导
        5.2.6 构建家校合作机制
    5.3 营造良好社会德育环境
        5.3.1 国家要加快制度改革
        5.3.2 地方政府要发挥主导功能
        5.3.3 村委会要保证政策落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及道德教育的调查问卷
附录 B: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课题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点
2 基本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未成年人
        2.1.2 未成年人违法与犯罪
        2.1.3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2.2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依据
        2.2.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2.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2.2.3 习近平立德树人思想
        2.2.4 全面依法治国理论
    2.3 社会控制理论
3 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及原因分析
    3.1 未成年人犯罪现状
    3.2 未成年人犯罪内因分析
        3.2.1 自我教育意识缺失
        3.2.2 道德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缺失
        3.2.3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分析
    3.3 未成年人犯罪外因分析
        3.3.1 家庭因素
        3.3.2 校园因素
        3.3.3 社会因素
4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自我教育意识差
    4.2 教育体系不完善
    4.3 社会约束体系弱化
    4.4 多主体教育合力缺失
5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研究
    5.1 增强自我教育意识
        5.1.1 激发自我教育需要
        5.1.2 改善自我教育环境
        5.1.3 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5.2 建立家庭预防体系
        5.2.1 切实履行监护职责
        5.2.2 引导教育者素质提升
        5.2.3 改进传统教育方式
        5.2.4 加强家庭教育观护
    5.3 重视校园思想政治教育
        5.3.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5.3.2 发挥德育预防功能
        5.3.3 加强心理教育预防
        5.3.4 提高法治教育实效
    5.4 优化社会环境
        5.4.1 强化社会环境综合治理
        5.4.2 发挥媒体预防犯罪功能
        5.4.3 净化社会主流文化环境
        5.4.4 社会关注与人文关怀
    5.5 凝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多方合力
        5.5.1 提高德育教育和法治教育质量
        5.5.2 丰富德育教育和法治教育宣传载体
        5.5.3 建立多教育主体反馈交流机制
6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人格刑法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法
        二、图表综合分析法
        三、比较分析法
        四、文献分析法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未成年人犯罪与人格刑法理论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概述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界定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人格刑法相关理论
        一、人格概述
        二、犯罪人格的一般理论
        三、人格刑法理论
    第三节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人格刑法理论
        一、刑法人格化有利于制定合理的刑事政策
        二、刑法人格化有利于实现刑法的公正性
        三、刑法人格化有利于评估人身危险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成因和预防现状
    第一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
        一、网络犯罪亚文化和不良信息影响较大
        二、有组织犯罪和网络犯罪逐渐增多
        三、城市社区未成年人和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增多
        四、犯罪动机简单且手段残忍
        五、侵犯财产和涉毒案件逐渐增多
    第二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
        一、社会不良环境容易诱发思想偏差和行为失范
        二、传统家庭教育环境未足够重视人格塑造
        三、学校教育环境过于看重分数
        四、文化商业市场监管失灵
        五、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难以解决
        六、专门学校的运行面临困境
        七、传统帮教制度和理念有待创新
    第三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现状
        一、网络环境的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家庭环境预防没有突出人格预防
        三、学校环境预防不够重视人格预防
        四、社区环境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改善
        五、心理预防尚未成为人格预防的重点
        六、未成年人的道德思维塑造乏力
        七、社会团体的防治潜能尚未发挥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借鉴
    第一节 美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一、美国的少年司法制度与基本理念
        二、美国的“转向处遇”制度
        三、美国的“零容忍政策”和“恢复性政策”
        四、美国的“圆桌谈话”
    第二节 日本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一、日本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立法概况
        二、日本的“非行少年程序”
        三、日本的“家庭裁判所”
        四、日本的“少年司法体系”和司法理念变迁
    第三节 英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一、英国的“国家亲权主义”制度
        二、英国的儿童福利保护
        三、英国的社区矫正制度
    第四节 意大利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一、意大利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模式
        二、意大利的“‘帮助身边的人’核心计划”
        三、意大利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教育和矫治
    第五节 韩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一、韩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刑事政策
        二、韩国的“保护处遇制度”
    第六节 德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一、德国的少年儿童立法概况
        二、德国的“社会调查制度”
    第七节 国外共性的经验与借鉴
        一、重视通过立法手段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二、重视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的教育和矫治作用
        三、重视家庭环境预防和学校环境预防的作用
        四、重视心理预防和避免标签效应
        五、坚持“最大化保护未成年人”原则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
    第一节 加强网络环境预防
        一、科学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
        二、防范网络不良行为影响人格塑造
        三、提升网络环境的预防水平
    第二节 优化家庭环境预防
        一、家庭环境预防应当突出人格预防
        二、建立以“爱”为核心的家庭环境预防模式
        三、围绕人格预防加强亲职教育
        四、重视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三节 创新学校德育教育
        一、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教育
        二、学校德育教育应当突出健康人格塑造
        三、创新德育教育的内容、方法和体系
        四、德育教育的成败应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
    第四节 提升社区功能和综合防治能力
        一、优化社区功能与环境条件
        二、创新社区教育和帮教模式
        三、社区防治应结合专门学校的改革进行
        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社区帮教工作
    第五节 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防治
        一、加强农民工就业政策调整
        二、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改善农村学校教育环境
        四、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强制监护制度
        五、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有效机制
        六、整合社会资源与加强综合治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之构建
    第一节 人格预防的重点在于心理预防
        一、积极防范未成年人形成犯罪心理
        二、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交际的心理引导
        三、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四、科学运用“认知疗法”进行教育、矫治
        五、创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环境条件
    第二节 犯罪人格的生物预防
        一、犯罪人格的生物因素分析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生物性原理
        三、生物学治疗创新预防新思路
        四、人格调查应作为生物学治疗的前提
        五、新技术手段提升生物预防水平
    第三节 实践以道德思维为导向的人格预防
        一、道德思维概述
        二、神经学视域下的道德思维干预
        三、道德思维水平对塑造道德思维的影响
        四、道德思维教育应超越犯罪本身
        五、道德思维能力培养应作为道德思维教育的核心
        六、道德思维教育应融入三种教育
    第四节 构建犯罪思想道德监测体系
        一、犯罪思想道德监测的内涵和原则
        二、监测犯罪思想道德的指标体系
        三、构建犯罪思想道德监测体系的具体实践
    第五节 加强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防治
        一、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概述
        二、未成年人不良行为防治的理论基础
        三、创新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综合预防体系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未成年人家庭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研究[D]. 石紫薇. 湖北大学, 2021
  • [2]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 胡艳平.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包头市Z小学为例[D]. 郝梦圆.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家庭教育缺陷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影响研究[D]. 刘红云. 东北电力大学, 2021(10)
  • [5]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体系初探[D]. 金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农村脱贫地区青少年扶志教育研究 ——以陕西省白水县为例[D]. 赵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7]初中生法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达州市第一中学《道德与法治》课为例[D]. 冉晏齐. 重庆三峡学院, 2020(01)
  • [8]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贵州XX县为例[D]. 杨明辉.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9]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研究[D]. 陈律圆.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10]人格刑法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D]. 张锋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