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六坑村乡村建筑初探

江西六坑村乡村建筑初探

一、江西流坑村乡土建筑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苏卫军,肖金华[1](2021)在《浅谈乡土建筑的特征价值以及如何保护和利用——以江南民居为例》文中指出乡土建筑是用传统建筑材料,采用传统结构和传统工艺建造的具有传统形式和风格的建筑。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民间、地方色彩,是建筑历史发展的源流,是我国建筑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保护和利用好乡土建筑是重要和紧迫的。保护和利用好乡土建筑,应当坚持"修旧如旧"、不改变原貌的原则,保护和传承它的传统工艺以及依附于它的传统非物质文化,并发挥它的适用性功能,加以充分利用。

游方[2](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乐安县流坑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源于占据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风貌,江西传统村落形态比我国其他省市更加多元。截至目前,许多在历史上独具风格的传统村落依旧可以在江西一窥其真貌。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保持高速发展状态,直接导致传统村落受到忽视,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显得更加紧迫。由此,怎样保护好这些传统村落值得商榷。基于此,本文围绕江西传统村落的保护路径进行了分析,以期让这些宝贵的传统村落“活态”得到更多人的重视。本文选择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流坑村作为研究主题。依据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现状和相关理论,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流坑村的旅游发展进行梳理分析,并给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重塑传统村落文化,让流坑村转型与升级顺利完成,并且在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的同时保护好当地的各项传统文化。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笔者从流坑村实际出发,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及缘起,以及该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阐述了该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以及进行该研究所基于的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流坑村的旅游发展概况,包括地理位置、经济情况、地质结构、建筑分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以及目前流坑村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和发展的现状。第三章是在对当地居民和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并归纳出目前流坑村旅游开发与保护面临的问题与矛盾。第四章是基于对当地旅游资源优势的分析,并在传统村落保护的视角之下对流坑村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可行性的策略。第五章是结论与建议。主要是对本篇论文进行归纳总结,对流坑村的保护与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并阐述本论文存在的不足。

康勇卫[3](2020)在《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民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体。保护传统民居、传承地域文化是区域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地域文化景观有机更新的重要主题。江西省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和较为稳定的政区地理单元,区域民居发展历史悠久,地域特征明显,近年已受到学术界较多的关注。江西传统民居的既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民居的保护与利用、民居类型、民居文化等方面,而对于区域民居发展的源头及其过程,民居大样本下的地域特征,区域民居的时空分异格局及其成因等问题尚未有系统的探索;另外,基于形态类型的江西民居文化分区,也未能形成广泛共识。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利用地下考古发掘、地上留存实例以及文献记载材料,采取“过程—格局—机理”的研究范式,力争对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地理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探讨,以为学术界提供一个江西传统民居较为完整的印象。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结论如下:(1)基于考古发掘(秦汉及秦汉以前)、文献记载资料(秦汉以来),对明代以前江西民居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提出江西民居“双源(缘)头”之说,即“远源”在先秦时期,在民居建材、形制、支撑架构以及营建技艺方面均形成了一定的规范;“近缘”在宋元时期,官方营造法式的总结规范延伸到乡村民居,由此形成一定程度的城乡互动局面,从而为民居后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两源头间的民居发展过程是一脉相承的,期间有承接、融会,也有创新、变革。(2)依据现存传统民居实例及相关文献记载,对明清以来江西民居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研究发现:明清民国时期,在商业扩散、人口迁移、社会动乱以及外域渗透的复杂过程中,江西民居地域分异格局初步形成。宋元以来,江西民居营造技艺总结多,创新少。明清以来,江西民居基本沿着水系及其流域呈对称状分布。江西民居的空间分布与人口的空间分异有一定的相关性。(3)利用集中性指数、离散度、核密度等方法对江西现存传统民居做了空间分布的探索,研究结果显示,在营建时间上,明代民居留存较少,清代、民国民居较多。最邻近距离指数分析结果显示,江西传统民居群(村落)在县域尺度呈现集中性特点;其地理集中性指数分析结果则呈现出集中性趋势;其基尼系数的分析结果显示,市域层面的传统民居群(村落)空间分布呈现集中趋势。采用核密度方法对传统民居的空间聚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县域层面,金溪、吉州区、青云谱区、湘东区、珠山区的分布密度较高;地市层面,抚州、景德镇分布密度较高。运用Geoda软件对江西传统民居进行全局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江西传统民居空间分布有显着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呈现出明显的聚集趋势。(4)在时空分布格局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民居”内容,选择江西部分县域的传统民居作进一步梳理。以重点县域传统民居的复原结果为基础,将江西传统民居类型总结为三大主要类型和若干次要类型。主要类型具有分布广、影响大的特点,是江西民居与周边民居对话的主要载体。次要类型有区域小气候特征,进一步丰富了江西民居的地域特色。各地市的民居类型呈现出交叉分布的状况,主要有同一民居类型在不同地市分布以及同一地市有多种类型分布两种情况。(5)基于县域传统民居的梳理以及地市传统民居类型的总结,遵循定性的初步判断和量化的自然生成原则,从传统民居的影响要素及自身特征标准对传统民居材料、形制、技艺进行初步分类分区探讨,形成技艺地域分区结果、材料及形制方面的分区思路。在单要素分类分区的基础上,综合区划方面构建了8大要素指标以及对应的12项二级指标,从要素的重要性以及要素可能的组合方面来确定要素权重系数,并进行栅格图层叠合处理。基于县域层面区划指标体系,完成了高于县域、低于省域的区域两级分层分区。区划过程兼有自上而下的划分路径,又有自下而上的归并途径。通过两种路径在地市层面进行对接,完成了不同空间尺度的传导聚合,从而形成6大传统民居文化区,即赣南客家民居文化区、庐陵天井院民居文化区、抚临天井民居文化区、赣西大屋民居文化区、广信徽式民居文化区、环鄱阳湖类官商民居文化区以及12大亚区。区划结果能够反映江西传统民居文化时空演进规律及其内在联系。(6)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区的形成是基于多种影响因素及要素间多种组合的驱动而完成的。影响因素来自地理环境的约束、历史过程的积累、人口迁移与分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科学技术特别是营造技艺的发展水平、区域政策的推动、居民安全的需要、居民文化观念和不断积累的生活习惯等。诸多要素的不同组合状态及其所代表的驱动力,在不同文化区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地理环境、历史基础是动力源,居民的营建期待为外在推动力,外来冲击力是直接动力。在驱动模型中,动力系统来自支撑力系统和推动力系统,两大系统的九大驱动力在四个空间格局中全驱发力,形成了多尺度的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区。传统民居文化空间演化动力系统模型对驱动模型做了量化表达,以此构建了具有预测功能的传统民居非线性连续时间马尔科夫动力学模型。以上关于江西传统民居的6方面研究,一定程度拓展了传统民居建筑研究的时空观,完成了传统民居研究从静态到动态、时段到过程、分异格局到成因机理、单体到聚落的新尝试。为江西文化区划以及民居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基础,也可为当前江西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某些参考。

邓弟蛟[4](2020)在《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文中研究指明祠堂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建筑类别,蕴含有珍贵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血缘伦理、宗族观念、祖先崇拜、建筑艺术和典章制度。而传统剧场作为古代民众的公共娱乐场所,又蕴含丰富的社会文化、美学精神、礼乐思想和道德理念。总体而言,中国宗祠剧场产生于明代,至清代趋于繁荣,民国时期走向衰落。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与夏言奏请嘉靖皇帝放宽对民间祭祖限制的奏疏密切相关,该奏疏对民间宗祠的建设以及宗族的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外在原因。此外,一方面,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剧场在建筑形制上的进一步完善,而宗祠中“内神”与“外神”的共同祭祀,使的宗祠建筑更具庙宇建筑特性,因此民众在宗祠的建筑形制上,对庙宇剧场建筑形制加以借鉴。另一方面,明代家乐盛行,使得观众更青睐于私有化的观演场所,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内在原因。现存的三十六座明代宗祠剧场中,戏台建筑不饰雕刻,质朴大方。从宗祠剧场的修建来看,明代中后期,民众剧场观念淡泊,许多宗祠戏台为后期补修。从现存宗祠剧场的分布来看,江西地区占现存明代宗祠剧场的一半之多,这与明代弋阳腔的流行有很大关系。清代宗祠剧场走向繁荣,主要是由于清代中后期“花部”崛起,为宗祠剧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统治阶级认识到戏曲的教化作用,默许甚至主导在宗祠里面修建戏台,实行高台教化。此外,随着清朝政权的巩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也为宗祠剧场的修建提供了经济保障。总体而言,清代宗祠剧场呈现出南方多、北方少的分布特点。这一方面与宗祠数量本身就存在南方多、北方少的实际情况相关,另一方面,则是南北方的民众在神灵信仰上存在较大差别。南方以家族祖先崇拜为主,而北方则以公众神灵崇拜为主。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宗祠剧场的数量有所增加,还包括戏台建筑地域性特征明显,尤其是“晴雨台”的出现,使戏曲演出活动不再受到天气的影响。而“雨厅”的修建,是继“看楼”之后,民众对观演场所改革后的结果,意味着宗祠剧场中的演剧活动,由“娱神”向“娱人”方向转变。其次,清代宗祠剧场建筑形制还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表现出民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建筑技术的完善。至民国时期,宗祠剧场走向衰落,不仅宗祠剧场的开始数量减少,宗祠中演剧活动的规模和频率也有所下降,同时剧场的建筑形制也没有明显的改进和突破。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近代化生产方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宗族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族田走向衰落。同时,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宗族管理制度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加上民国时期战乱不断,宗祠失去了政府和法律有效的保护,没收和异化祠堂的现象严重,宗祠剧场的功能明显削弱。在建筑形制方面,传统宗祠剧场在选址上崇尚“风水”,其选址往往蕴含天人合一、刚柔相济的哲学思想。在平面布局上,根据宗祠剧场中戏台与宗祠其他建筑的关系,可以分为“分离式”和“一体式”两种布局形式。在纵向布局上,宗祠剧场中轴线上由南往北依次为大门、戏台、享堂和寝堂,东西两侧为看楼。戏台台基略低于享堂,享堂台基略低于寝堂,而看楼二层则与戏台表演区基本处于同一平面。这种一层高于一层的纵向布局,既体现了对祖先的尊敬和崇拜,又反映了民众对观演关系的改进。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主要包括祭祀演剧、修祠续谱演剧、人生仪礼演剧、科举中榜演剧和罚戏等五种类型。其演出的剧目主要有庆贺戏、历史戏、公案戏、爱情戏、生活戏等。其中,历史戏和公案戏尤为民众喜爱,但庆贺戏则是宗祠剧场演剧的特色所在。从演剧目的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具有教化民众、娱乐族人以及祭祀祖先等多重目的。从演出规模上看,宗祠剧场的戏曲演出活动,规模较大,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此外,从演剧时间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明显受到农事活动的制约。与宗祠剧场中族人热衷于观看戏曲演出的情况不同,在一些族谱族规中,对于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同时,有的族谱对于“夜戏”的演出活动也加以禁止。与前两条戏曲“禁忌”所不同的是,“夜戏”演出虽然被官方训令和族规所禁止,但“夜戏”演出的剧目则常见于宗祠剧场的舞台题记中,呈现出官方与民间、族规与现实互相博弈的特征。

倪思嘉[5](2020)在《赣中现代民居建筑空间布局的气候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乡经济体制的改革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一幢幢现代民居拔地而起,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建设模式杂乱、室内舒适度低等问题的出现。由于农村地区较少采用机械技术来调节室内环境,被动式策略则显得尤为重要,而其中空间布局的影响不容忽视。针对夏热冬冷的赣中地区,冬夏两季矛盾是建筑气候适应性研究的重点及难点问题。本文在纯粹建筑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多学科综合运用,探寻赣中民居空间布局的气候适应性策略。建筑的气候适应性是在气候、人、建筑三要素的交互过程中体现的。论文首先针对气候背景和使用主体的生产生活模式进行分析,为民居的气候适应性分析奠定基础。然后,基于大量实地调研,对各时期民居的建设背景及气候应变策略进行分析,梳理出空间布局的演变过程,并发现传统民居中气候适应性策略能得到更好的体现,而现代民居在多元文化背景的影响下空间布局形式多样,但气候应变的有效性却有待验证。接着,针对现代民居的空间布局形式进行分类,分别从建筑朝向、主体建筑水平布局、主体建筑竖向布局、半室外空间布局、附属用房布局及建设尺寸六个方面入手,归纳出典型布局类型,并进行初步分析。最后,运用Ecotect及PMV热舒适计算工具对各类布局形式下的室内温度及舒适度进行模拟计算,通过典型类型的定量对比,总结出其气候适应性优劣,并结合当地居民的空间使用情况,提出空间布局气候适应性策略,并通过优化设计对策略的综合作用进行验证,为赣中民居空间布局策略的应用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建筑空间布局的设计原则:兼顾冬夏两季,充分考虑人及建筑的调节作用解决冬夏矛盾;难以兼顾冬夏两季时,可根据空间使用情况分时分区进行设计;半室外空间及外部空间的阴影区是赣中地区夏季活动的重要场所,建筑空间布局应重视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建筑层数及建筑面积设置应基于体形系数的控制。

李佳烜[6](2020)在《风土建筑谱系视角下江南系宗祠形态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传统儒教文化中,宗祠文化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宗祠作为儒教文化的象征和标志,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具有明显的地域风土特征。宗祠是村落中重要的公共建筑,建筑规格为最高等级,风水布局也最为讲究。随着宗族的世代沿袭,祠堂的建筑形态已经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从当今有关宗祠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数研究是以某一地域或单个宗祠为对象,仅探讨有限范围内宗祠的建筑特色,有关宗祠的类型化研究或比较式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语缘”为线索,在现有风土建筑区划的基础上,选取江南系三角区作为研究范围,梳理江南风土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宗祠建筑。更重要的是,从建筑形态的角度,展开对吴语区、徽语区、赣语区内宗祠的比较研究,并通过可读性的图示语言寻找吴系、徽系、赣系宗祠建筑形态的共通性与差异性。论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进行了既往研究综述,并介绍了研究范围和研究框架;第二章通过语系-语支的概念来划分风土区系,选定江南系三角区——吴徽赣来深入研究,进行风土建筑谱系基质特征的解析,为接下来研究宗祠的建筑形态打下基础;第三章分别研究吴语区、徽语区、赣语区内宗祠的建筑形态特征,从宗祠的选址布局、平面形制、空间序列、结构体系、立面造型以及装饰特色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各语系宗祠建筑形态的共通性;第四章综合比较三大区系的宗祠建筑形态特征,寻找共通性和差异性,准确定位地域特色,梳理并总结江南系传统宗祠内在的文化内涵,提取具有可识别性的地域符号,以强化各语系的风土特征;第五章为关于宗祠建筑形态研究的启示,主要结合宗祠建筑的保护现状,对传统宗祠的文化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有关宗祠的保护理念;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了总结,认为风土建筑谱系视角下的江南系宗祠具有语缘合力影响下的特色建筑形态特征。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以及整理大量宗祠案例的方式,试图围绕匠作谱系中心来研究语缘影响下宗祠的地域特征,以全新的思维发现宗祠的建筑艺术价值,强化宗祠建筑在传统乡土建筑中的重要地位。并结合现阶段宗祠建筑的保护现状,针对性地提出创新型保护理念,以期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及地域文化的传承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佟欣馨[7](2019)在《传统村落理水的“多水源”策略 ——典型案例空间量化解读》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村落水利遗产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智慧的缩影。现阶段国内外水利学研究多集中于大型水利工程遗产,较少提及村落级别的治水策略。传统村落理水的相关研究则分散于人居环境、景观园林、旅游规划等建筑学相关领域,成果缺少专注于理水策略的空间量化分析与系统归纳,缺乏从水利学、地理学、生态学等跨学科视角对理水的科学认知与深入解读。基于此现状,本文对全国六十多个保存较为完好的临水村落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建筑学、规划学、地理信息学、水利学等理论,通过三维点云与GIS量化分析,梳理传统村落从建村选址至水利设施建设的理水智慧;求同存异,总结传统村落理水的基本模式,验证传统村落水利遗产的系统性与科学性,证明当代传统村落水利遗产的研究与保护价值之所在。研究首先提出“多水源”策略一词,旨在强调古代村落选址对不同气候环境与综合水源需求做出的精确反馈,一般包括穿越微地形的流域性径流、微地形内形成的地表径流、地下水三类及其他细分水源种类。在此策略导向下,整理历史典籍中的理水技法,得到从规划至水利设施建设的完整理水框架。选取具有地域气候与农业特征的典型案例,从宏观到微观对传统村落理水进行深入研究。宏观规划方面,以村落实例为分析对象,从山水关系、水力作用、河流走向等方面分析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临水村落“多水源格局与稳定村址形成”之间的关系,总结村落多水源格局的界定方法,证明全国范围内,多水源格局都是村落良好基址的重要前提。中、微观层面,以分析归纳农耕社会理水治水中重要的防洪、排蓄、灌溉等理水策略为研究目标,村落农田、林区、街巷,水塘、水池等水利相关空间以及水井、闸门等水利设施为研究对象,通过量化模拟分析洪水淹没、水塘排蓄走向、农田灌溉布局等各项指标,证明村落水利工程的科学性与精确性,同时确立传统村落理水技法在各学科领域的重要价值。最后,对不同气候环境下形成的多层次理水系统进行总结归纳,结合前人所作理水研究,提出具有地域特征的基本理水模式图。以此研究成果看当今社会村落水利工程的建设,证明古代理水“多水源”策略的生态性、科学性、系统性、精确性,以期传统村落水利工程的更新与水利遗产的保护能够从中得到启发,查缺补漏,走向具有可持续性的未来。

梅俊莹[8](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西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研究》文中认为江西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和独特的地域特征,传统村落形态极为丰富,至今江西仍保存着中国为数较多的传统村落,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快速增长,江西传统村落衰破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这些稀缺文化资源,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保护传统村落创造了重要契机。因此,加强对江西传统村落保护以及实现传统村落“活态”传承刻不容缓。本文采用资料文献查阅法、现场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与GIS空间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阐述了江西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分析了国内外传统村落研究学者的研究现状,诠释并界定了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研究中的基础理论和相关概念,剖析了江西传统村落总体的特征与现存问题,以江西广昌县、金溪县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的成功经验为“江西方案”典型案例,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江西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的措施建议及乡村振兴融合模式。这些研究成果对江西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有着积极借鉴的示范作用。传统村落是我国传统乡村的历史文化的缩影,有着重要的美学价值、考古价值、保护价值和研究价值,是建设美丽乡村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根基和生命力。通过对江西传统村落的赣鄱、徽州和客家文化区三个不同特征研究分析,彰显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提出存在开发不足、保护意识不强等现实问题,将影响制约江西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的工作进程,而广昌县、金溪县在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的“江西方案”,值得在江西各地推广借鉴。乡村振兴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更是发展乡村经济的有力推手,探索不同模式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模式和保护机制是未来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

徐洋[9](2019)在《移民视角下鄂东北宗族祠堂仪式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江西填湖广”移民运动导致明清时期鄂东北成为典型的移民社会,强烈的祖先崇拜促使移民群体大力发展宗族,建祠修谱,祭祀活动尤勤。本文以鄂东北宗族祠堂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移民群体、移民迁出地与迁入地两条线索,着重讨论移民运动对鄂东北祠堂形制、仪式空间两方面的影响。文章开篇对移民建筑文化以及赣鄂宗族与祠堂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作为本文研究的学术基础,并提出本文研究问题:鄂东北祠堂形制的特征及其仪式空间的源与流。基于对“江西填湖广”移民运动历史沿革的梳理,明确了“赣东北-鄂东北”的具体移民路线,从移民群体分析出发,进一步论证了移民类型与移民人口规模对鄂东北宗祠建筑格局的影响机制。其中移民类型主要决定移民早期发展,从而影响祠堂建立的时间与规模;而移民人口规模发展则是移民后期发展的结果,人口规模一方面决定着宗族财力水平,另一方面也是宗族组织化的必要条件,两者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宗祠的平面格局与规模。在充分讨论移民群体与鄂东北祠堂建筑的关系之后,文章从移民运动的另一条线索,即“移民迁出地”与“移民迁入地”出发,分析两地祠堂建筑的同异性,探讨两地祠堂建筑的渊源关系。我们通过对鄂东北宗祠祭祀活动与祠堂形制的系统调查,将宗祠建筑分为户外元素、建筑元素、平面格局、空间形态与大木构架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各构成元素的仪式功能,归纳总结平面格局、空间形态及大木构架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鄂东北宗祠仪式空间的基本特征,将鄂东北宗祠的仪式空间分为“享寝分立”与“享寝合一”两种类型,并结合祭祀仪式空间的节点、仪式空间的布局以及仪式路径与仪式空间三个层面的关联,明确了仪式路径与宗祠空间形态具有一定的同构关系。同时以迁出地-赣东北宗祠建筑出发,依鄂东北祠堂形制、仪式空间的研究思路进行归纳总结,并与鄂东北进行比较,分析其同一性与差异性,论证了迁出地-赣东北对鄂东北宗祠建筑的影响。本文通过收集地方史料,调查赣东北与鄂东北祠堂形制及其祭祀活动,从移民群体、移民迁出地与迁入地两条线索进行研究,回答了有关移民运动对鄂东北宗祠建筑影响机制的基本问题,归纳总结出鄂东北与赣东北两地祠堂形制的基本特征,论证了祭祀仪式与祠堂空间形态之间的同构关系。通过对两地祠堂的比较,我们认为受移民运动的影响,鄂东北宗祠建筑祠堂形制较赣东北呈现出简化的趋势,部分构成元素做法较为固定,不如赣东北灵活多样,同时两地祠堂仪式路径与空间形态的同构关系表现出高度一致性。

张建荣[10](2019)在《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传统庐陵地区(今江西省吉安市)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进行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分析。庐陵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色鲜明的区域亚文化之一。本文运用文化地理学、社会人类学、建筑类型学、聚落形态学多维的方法,集中分析了地域文化浓厚、区域特色鲜明、传统村落多样、历史遗产丰富的庐陵文化圈,深入探讨了该区域传统村落之群落及典型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从宏观、中观、微观之由远及近、由外及里的多重视角,构建了以“物质空间形态”和“社会空间结构”两大层面共同叠合的层次分析模型,解析了庐陵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点,揭示了该形态特点与衍生其形态的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并提出整体性、针对性的地域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策略。在宏观层面上,通过文化地理学GIS量化方法,分析出庐陵100座传统村落群体“凝聚型”的地理时空关系和“集中型”的社会分布特征。综合考察庐陵传统村落群的地理和社会空间分布,得出庐陵传统村落群比较鲜明地呈现共时性整体“集聚”和历时性全域“扩散”的空间演变规律。在中观和微观层面,抽取了较具代表意义的80座土籍典型传统村落类型进一步分析村落空间形态。首先,通过聚落形态学层次分析法,在风水选址、领域边界、肌理形态、街巷形式、建筑特色及环境节点六个方面对庐陵典型传统村落物质空间形态进行了专业解读。庐陵典型传统村落形态丰富多样,由于大多地处平原岗地的自然环境,村落物质空间形态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村落以平川带玉型选址居多;二是村落形态集聚成块成团;三是村落肌理横排纵连;四是村落街巷以网格型、混合型为主;五是村落民居为高位采光民居和天井院民居;六是村落重视公共建筑建设,尤其是祠堂,等等。村落物质空间形态由等级子群和链接子群共同构成,整个村落显现出复合子群构成的特点。然后运用社会人类学的方法,在空间功能、层次结构、空间演变三个方面对庐陵典型传统村落社会空间结构进行了深入剖析。该区域由于儒教传统厚重,村落宗族繁盛,宗族秩序森然,对其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的风貌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庐陵传统村落根据宗族构成可分为单姓单中心和多姓多中心两种类型。村落之社会空间结构对应宗族房派关系,主要由“宗祠---核心、房派---片区、街巷或水系---轴线”三大要素呈放射状构成。村落空间呈现宗族聚居、房派分异、同房分序的三大特征。本研究对象的特征分析,通过比较研究得以更深刻的认识,本文选取与庐陵相邻接的赣东古临川和赣南客家传统村落密集区域的传统村落进行了对比,进一步凸显了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典型性。显然,庐陵传统村落“整体性”、“集中性”和“原生性”的空间形态特质,源于庐陵生态文化圈历史、自然、经济、社会背景的综合作用。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在于更好地保护庐陵传统村落。本文从全域的角度,面对高密度、全覆盖的庐陵传统村落遗存,提出庐陵传统村落保护的思路与路径。从物质空间传承角度,庐陵传统村落应遵循“整体性保护发展”和“典型性重点发展”的保护理念,以及“宏观---中观---微观”多层次结合的保护发展策略。同时从社会关系延续的角度,应当重新调整和定义村落社会“宗族”的职责,使宗族与政府部门、村委、各社会团体共同构建成四位一体的社会力量,保证庐陵传统村落社会空间结构的原生秩序和新生秩序相融合。

二、江西流坑村乡土建筑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流坑村乡土建筑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乡土建筑的特征价值以及如何保护和利用——以江南民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乡土建筑的概念和特征
    1.1 乡土建筑的概念
    1.2 乡土建筑的特征
2 乡土建筑的主体——民居
    2.1 民居建筑的多样性
    2.2 江南民居的共性
3 乡土建筑的价值
4 乡土建筑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5 乡土建筑的保护和利用
    5.1 乡土建筑的保护和利用的方法
    5.2 案例

(2)乡村振兴背景下乐安县流坑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缘起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一)理论基础
        (二)相关概念界定
第2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流坑村旅游发展概况
    一、流坑村的概况
    二、流坑村的旅游资源概述
        (一)物质文化旅游资源
        (二)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
    三、流坑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一)旅游整体发展现状
        (二)流坑村景区发展现状
        (三)流坑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情况
第3章 流坑村旅游开发与保护存在问题分析
    一、流坑村旅游市场情况调查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
        (二)客源市场情况
        (三)流坑村旅游开发满意度调查
    二、针对本地居民的问卷数据分析
        (一)调查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二)居民对旅游开发和保护的满意度分析
    三、流坑村旅游开发与保护面临的问题与矛盾
        (一)传统村落保护与历史人文环境衰败的矛盾
        (二)传统物质空间与传统村落发展空间的不足
        (三)传统村落保护与居民文物保护意识淡薄的矛盾
        (四)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
        (五)环境容量有限性与人口不断增加的矛盾
        (六)外来文明与历史原真性的碰撞
        (七)商业化与居住性的矛盾
        (八)文化价值观与经济价值观的矛盾
第4章 流坑村保护与发展的策略
    一、增强保护意识,减少原住民流失
    二、要探索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三、尊重历史原貌,传统延续
    四、努力保证传统村落的社会功能
    五、建立健全科学的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保障机制
        (一)完善监督机制,建立保护责任追究制度
        (二)创新管理,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优化队伍,建立人才库机制
    六、规划好流坑村的空间发展
    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配套服务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二)优化公共卫生体系
        (三)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四)健全景区配套服务
        (五)打造餐饮住宿特色
    八、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创建文化体验项目
        (一)创建民俗文化体验项目
        (二)创建耕读文化体验项目
        (三)创建傩文化体验项目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流坑村古村落的调查问卷
    问卷一:乐安县流坑村的游客调查
    问卷二:乐安县流坑村当地居民的调查
致谢

(3)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1.2.1 江西民居历史研究
        1.2.2 江西民居地理研究
        1.2.3 江西传统民居文化研究
        1.2.4 江西传统民居保护研究
        1.2.5 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小结
2 江西民居发展的历史过程
    2.1 江西民居的渊源
        2.1.1 远古先民的居住遗址
        2.1.2 秦汉时期的江西民居
        2.1.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西民居
        2.1.4 隋唐五代时期的江西民居
        2.1.5 宋元时期的江西民居
    2.2 明清民国时期江西民居的继续发展
        2.2.1 明代的江西民居
        2.2.2 清代的江西民居
        2.2.3 民国时期的江西民居
    2.3 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特征及规律
        2.3.1 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脉络特征
        2.3.2 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阶段性规律
    2.4 小结
3 江西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及地域特征
    3.1 江西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
        3.1.1 空间分布的均衡性
        3.1.2 空间分布密度
        3.1.3 空间分布相关性
    3.2 江西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及类型
        3.2.1 县域传统民居概述
        3.2.2 传统民居的类型及地域特征
4 江西传统民居的地理区划
    4.1 江西传统民居区划原则和方法
        4.1.1 江西传统民居区划原则
        4.1.2 江西传统民居区划方法
    4.2 江西传统民居要素区划
        4.2.1 江西传统民居分区的环境基础
        4.2.2 江西传统民居形制分区
        4.2.3 江西传统民居材料分区
        4.2.4 江西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分区
    4.3 江西传统民居综合区划
        4.3.1 江西传统民居综合区划方案
        4.3.2 江西传统民居综合区划的生成
    4.4 小结
5 江西传统民居文化时空分异成因及其机理
    5.1 影响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分区的因素
        5.1.1 自然地理条件
        5.1.2 历史基础
        5.1.3 人口空间分布
        5.1.4 经济发展与营建水平
        5.1.5 防御形势与政治制度
        5.1.6 文化观念与生活习惯
    5.2 江西传统民居文化空间分异的驱动机理
        5.2.1 驱动力系统
        5.2.2 驱动模型及机理
    5.3 区域传统民居文化时空格局预测模型
        5.3.1 模型构建的条件
        5.3.2 空间演化动力学模型
    5.4 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4)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概念的界定
    三、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章 中国宗祠的发展沿革
    第一节 先秦以前的宗庙
    第二节 从两汉墓祠到唐代家庙
    第三节 从宋元家祠到明清祠堂
第二章 明代宗祠剧场的出现
    第一节 明代宗族制与宗祠的普及
    第二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
    第三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特征
第三章 清代宗祠剧场的繁荣
    第一节 清代宗族制与宗祠的兴盛
    第二节 现存清代宗祠剧场
    第三节 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
第四章 民国宗祠剧场的衰落
    第一节 民国宗族制度的变革
    第二节 现存民国宗祠剧场
    第三节 民国宗祠剧场式微缘由
第五章 宗祠剧场的建筑形制
    第一节 宗祠选址与平面布局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建筑结构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装饰艺术
第六章 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
    第一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类型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内容与声腔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特点
第七章 族谱中的戏曲禁忌
    第一节 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
    第二节 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
    第三节 明令禁止与屡禁不止的“夜戏”演出
第八章 家族戏班与庙宇剧场的互动——以修水县三元班为例
    第一节 三帝殿及其神灵考述
    第二节 庙宇剧场与家族戏班的互动
    第三节 神养戏:三元班的生存策略
第九章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以云阳县彭氏宗祠为个案考察
    第一节 彭氏宗祠及彭氏家族
    第二节 蓝大顺之乱
    第三节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现存宗祠剧场
附录二 中国宗祠剧场碑刻摘录
附录三 中国宗祠剧场戏台题记摘录
附录四 族谱所载戏剧史料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赣中现代民居建筑空间布局的气候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价值
    1.2. 概念界定
        1.2.1. 赣中民居相关概念释义
        1.2.2. 空间布局的概念与基本要素
        1.2.3. 建筑气候适应性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气候适应性研究现状
        1.3.2. 江西民居与赣中民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框架
2. 赣中地理气候特征与关联气候的生产生活模式
    2.1. 赣中地区地理环境与气候特征
        2.1.1. 赣中地区地理环境
        2.1.2. 赣中地区气候特征
    2.2. 关联气候的生产生活模式
        2.2.1. 空间使用的季节差异
        2.2.2. 生活规律的季节变化
        2.2.3. 采暖降温方式的选择
    2.3. 本章小结
3. 赣中民居户型调研与空间布局演变分析
    3.1. 赣中民居户型调研
        3.1.1. 调研对象的选取
        3.1.2. 赣中民居基础测绘
        3.1.3. 室内气候环境现状特征
    3.2. 赣中民居空间布局演变分析
        3.2.1. 传统天井式民居及改良式天井民居
        3.2.2. 三间四房式小型民居
        3.2.3. 现代民居
    3.3. 赣中民居气候应变措施的沿用、更新与舍弃
    3.4. 本章小结
4. 赣中现代民居空间布局的基本形式
    4.1. 主体建筑的朝向
    4.2. 主体建筑的平面布局
        4.2.1. 功能组成
        4.2.2. 平面布局的分类
        4.2.3. 典型户型提取
    4.3. 主体建筑的竖向布局
        4.3.1. 竖向功能分区
        4.3.2. 各层空间划分
        4.3.3. 通高空间
    4.4. 半室外空间的布局形式
        4.4.1. 半室外空间的功能
        4.4.2. 半室外空间的形式
    4.5. 附属用房的布局形式
        4.5.1. 附属用房的功能
        4.5.2. 附属用房与主体建筑的布局关系
    4.6. 空间尺寸分析
        4.6.1. 卧室尺寸
        4.6.2. 厅堂尺寸
        4.6.3. 其他空间尺寸
    4.7. 本章小结
5. 赣中现代民居空间布局的气候适应性模拟分析
    5.1. 相关参数设置
    5.2. 建筑朝向的选择
        5.2.1. 朝向对建筑的影响
        5.2.2. 太阳辐射与最佳朝向分析
    5.3. 主体建筑的平面布局
        5.3.1. 内部空间的划分与功能设置
        5.3.2. 空间组合方式
    5.4. 主体建筑的竖向布局
        5.4.1. 竖向空间的划分与功能设置
        5.4.2. 通高空间的影响
    5.5. 半室外空间的利用
        5.5.1. 半室外空间的朝向及季节差异
        5.5.2. 半室外空间形式对主体建筑的影响
    5.6. 附属用房与主体建筑的布局关系
        5.6.1. 附属用房对室外活动空间的影响
        5.6.2. 附属用房对主体建筑的影响
    5.7. 基于体形系数的民居建造尺寸分析
        5.7.1. 体形系数的计算
        5.7.2. 基于体形系数的民居建造参考尺寸
    5.8. 本章小结
6. 赣中现代民居空间布局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及应用
    6.1. 气候适应性总体概括
    6.2. 空间布局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6.2.1. 模拟结果的图示语言汇总
        6.2.2. 传统策略沿用的有效性
        6.2.3. 设计策略的总结与改进
    6.3. 策略的综合应用及模拟验证
        6.3.1. 策略的综合应用
        6.3.2. 模拟验证
7. 结论及展望
    7.1. 本文的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一:调查问卷
附录二:调研户型平面图
附录三:模拟数据
致谢

(6)风土建筑谱系视角下江南系宗祠形态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1.2.1 理论基础
        1.2.2 相关概念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既往研究综述
        1.5.1 关于宗祠建筑的研究
        1.5.2 关于风土建筑谱系的研究
        1.5.3 研究现状总结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2 江南风土区系及其基质特征
    2.1 江南风土区系的构成
        2.1.1 语缘与风土建筑区系划分
        2.1.2 江南系三角区
    2.2 江南系风土建筑基质特征
        2.2.1 吴语区
        2.2.2 徽语区
        2.2.3 赣语区
    2.3 宗祠与风土建筑的关联
        2.3.1 衍生关系
        2.3.2 同源联系
        2.3.3 同一使用人群
    2.4 本章小结
3 江南系宗祠建筑形态特征
    3.1 吴语区宗祠建筑形态特征
        3.1.1 宗祠选址:团块式村落布局
        3.1.2 平面形制:多设有戏台
        3.1.3 空间序列:依次递进
        3.1.4 结构体系:抬梁—穿斗式混合
        3.1.5 立面造型:低调典雅
        3.1.6 装饰特色:东阳木雕
        3.1.7 吴系宗祠建筑形态的共通性
    3.2 徽语区宗祠建筑形态特征
        3.2.1 宗祠选址:风水最佳地段
        3.2.2 平面形制:纵向天井式布局
        3.2.3 空间序列:灵活转换
        3.2.4 结构体系:叠梁式及重檐屋顶
        3.2.5 立面造型:五凤楼及徽派马头墙
        3.2.6 装饰特色:三雕艺术
        3.2.7 徽系宗祠建筑形态的共通性
    3.3 赣语区宗祠建筑形态特征
        3.3.1 宗祠选址:人工补救风水格局
        3.3.2 平面形制:享堂前加建“参亭”
        3.3.3 空间序列:注重院场空间和参亭空间
        3.3.4 结构体系:双檩构架
        3.3.5 立面造型:青砖封火墙
        3.3.6 装饰特色:红石柱础
        3.3.7 赣系宗祠建筑形态的共通性
    3.4 本章小结
4 江南系宗祠建筑形态特征比较
    4.1 共性表现
        4.1.1 负阴抱阳,天人合一的选址与布局
        4.1.2 虚实有序,逐级递进的空间序列
        4.1.3 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体系
    4.2 个性表现
        4.2.1 平面形制
        4.2.2 空间布局
        4.2.3 立面造型
        4.2.4 建筑装饰艺术
    4.3 宗祠的地域特征符号提取
        4.3.1 吴系
        4.3.2 徽系
        4.3.3 赣系
    4.4 本章小结
5 宗祠建筑形态研究启示
    5.1 宗祠的保护现状
        5.1.1 保护现状
        5.1.2 保护的目的及意义
    5.2 宗祠的价值分析
        5.2.1 历史文化价值
        5.2.2 建筑美学价值
        5.2.3 社会公共价值
    5.3 有关宗祠的保护理念
        5.3.1 尊重历史、还原历史
        5.3.2 有机传承宗族文化
        5.3.3 针对现状进行功能更新
        5.3.4 强化可识别地域特征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图片来源
附录 B 表格来源
附录 C 案例建筑基本信息
附录 D 典型宗祠平面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传统村落理水的“多水源”策略 ——典型案例空间量化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趋于成熟,传统村落理水研究存在缺环
        1.1.2 大型水利遗产引起广泛重视,村落水利遗产保护现状堪忧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
        1.3.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跨学科研究法
        1.4.3 典型案例归纳法
        1.4.4 实地调查法
        1.4.5 空间数值量化分析法
    1.5 技术路线
        1.5.1 传统村落完整三维数据获取
        1.5.2 基于多源基础资料,完善修正现有数据
        1.5.3 基于三维数据的空间量化分析
        1.5.4 村落“理水”空间量化特征综合评价与验证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1.1 关于村落的研究概述
        2.1.2 水利遗产与世界灌溉\排水工程遗产(ICID)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2.1 传统村落与水相关研究现状
        2.2.2 与“理水”有关的相关研究
        2.2.3“风水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2.2.4“水利遗产”相关研究综述
        2.2.5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第3章 农耕社会理水的“多水源”策略的由来
    3.1 农耕社会的水需求与水源分类
    3.2 水源与农耕社会区域划分
        3.2.1 水源与地理区域划分
        3.2.2 水源与农耕文明分区
    3.3 多水源影响下的古代理水策略
    3.4 多水源理水策略量化分析框架
    3.5 多水源理水策略指导下的传统村落典型案例
        3.5.1 跨地域村落“多水源”格局典型案例
        3.5.2 村落水功能需求差异下的典型村落
第4章 传统村落选址的“多水源”格局可视化分析
    4.1 湿润区村落多水源格局——以流坑村为例
        4.1.1 湿润区——流坑村的多水源格局
        4.1.2 湿润区凸岸村址形成与多水源格局
    4.2 半湿润区村落多水源格局——以花园村为例
        4.2.1 半湿润区——花园村的多水源格局
        4.2.2 半湿润区凸岸村址形成与多水源格局
    4.3 干旱、半干旱区村落多水源格局——以麻扎村、北长滩村为例
        4.3.1 干旱区——麻扎村的多水源格局
        4.3.2 半干旱区——北长滩村的多水源格局
        4.3.3 干旱、半干旱区绿洲6的形成与多水源格局
    4.4 跨地域传统村落多水源选址策略与选址模式图
        4.4.1 传统村落多水源选址策略概述
        4.4.2 传统村落多水源格局的形成原理概述
        4.4.3 多水源格局选址模式图
第5章 传统村落水利空间设计的科学性解读
    5.1 以农田林区作为滞洪区的防洪策略
        5.1.1 平原型农田的防洪策略可视化分析
        5.1.2 阶梯型农田的防洪策略可视化分析
    5.2 以人工水利作为排蓄主体的防洪策略
        5.2.1 临靠山脉地带湖塘的排蓄功能解读
        5.2.2 以村内人工湖塘为主体的排蓄防洪系统
        5.2.3 农田内陂塘的防洪排蓄功能解读
    5.3 村落防洪排蓄策略的精确性概述
        5.3.1 村落高程设计的精准性概述
        5.3.2 人工水利排蓄系统的精准性概述
    5.4 农田灌溉策略可视化解读
        5.4.1 无坝引水灌溉工程解读
        5.4.2 人工引水灌溉工程解读
        5.4.3 塘渠一体化的农田灌溉系统
    5.5 多水源策略下的传统村落“理水”模式细化图
        5.5.1 单坡型村落理水模式图
        5.5.2 V型村落理水模式图
        5.5.3 岛型村落理水模式图
        5.5.4 理水模式细化图特征总述
第6章 多水源策略对水利遗产保护与更新的启示
    6.1 缺乏生态可持续性的水利工程更新与重建
        6.1.1 追求短期效益的现代水利工程
        6.1.2 破坏水循环系统的现代水利工程
    6.2 多水源策略对水利遗产保护与更新的启示
        6.2.1 古代理水策略的因地制宜——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处
        6.2.2 多水源策略——古代理水对自然的细致考察与尊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梳理
附录B 传统村落基本信息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西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方法
        1.3.5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理论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传统村落
        2.2.2 传统村落保护
        2.2.3 传统村落活化
第3章 江西传统村落总体特征与问题分析
    3.1 江西传统村落空间特征
        3.1.1 数据来源与方法
        3.1.2 江西传统村落空间均衡性分析
    3.2 江西传统村落文化特征
        3.2.1 赣鄱文化区传统村落文化特征
        3.2.2 徽州文化区传统村落文化特征
        3.2.3 客家文化区传统村落文化特征
    3.3 江西传统村落价值特征
        3.3.1 江西传统村落价值特色认知分析
        3.3.2 江西不同类型传统村落价值特点
    3.4 江西传统村落现存问题分析
        3.4.1 江西传统村落古建筑物产权归属问题
        3.4.2 江西传统村落开发不足保护意识不强
        3.4.3 新旧生活生产方式的矛盾,乡村规划治理困难
        3.4.4 江西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千村一面”商业怪圈
        3.4.5 现行法律法规对传统村落保护力度不大
第4章 江西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案例分析
    4.1 广昌县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
        4.1.1 广昌县传统村落概况
        4.1.2 广昌县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措施
        4.1.3 广昌县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的成功经验
    4.2 金溪县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
        4.2.1 金溪县传统村落概况
        4.2.2 金溪县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措施
        4.2.3 金溪县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的成功经验
第5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西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的策略分析
    5.1 传统村落保护注重差异化,彰显资源整合优势
    5.2 合理的城乡关系为村落保护提供支持
    5.3 注重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
    5.4 注重传统村落的可持续性开发
    5.5 提高民众的文化保护自觉意识
    5.6 改善传统村落居民生活环境
    5.7 完善江西传统村落名录并完备传统村落档案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论文成果及所获荣誉
致谢

(9)移民视角下鄂东北宗族祠堂仪式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宗族复兴与宗祠重建
        1.2.2 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
    1.3 研究目的
        1.3.1 填补鄂东北移民宗祠研究的空白
        1.3.2 明确移民运动对祠堂建筑的影响机制
        1.3.3 发掘移民文化对祠堂仪式空间的影响规律
    1.4 研究对象、概念及范围界定
        1.4.1 研究对象
        1.4.2 时间界定
        1.4.3 地域界定
    1.5 既往研究
        1.5.1 移民视角下传统民居研究现状
        1.5.2 赣鄂宗族及祠堂建筑研究现状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田野调查法
        1.6.3 比较研究法
    1.7 论文框架
2 移民运动与鄂东北宗族祠堂
    2.1 移民背景
        2.1.1 “江西填湖广”移民运动概况
        2.1.2 移民路线
    2.2 移民类型对鄂东北祠堂建筑的影响
        2.2.1 关于移民类型
        2.2.2 移民类型对祠堂建筑的影响
    2.3 移民人口发展对鄂东北祠堂建筑的影响
        2.3.1 鄂东北移民人口的发展解析
        2.3.2 鄂东北移民人口发展与宗族
        2.3.3 鄂东北移民人口发展与祠堂
    2.4 本章小结
3 鄂东北宗族祠堂祭祀活动及其形制调查
    3.1 鄂东北宗族祠堂及其祭祀活动调查
        3.1.1 麻城市盐田河镇雷氏宗祠
        3.1.2 团风县贾庙乡漆氏宗祠
        3.1.3 英山县孔家坊乡张氏宗祠
        3.1.4 罗田县胜利镇詹氏宗祠
        3.1.5 红安县八里湾镇吴氏宗祠
        3.1.6 红安县祝家楼村祝氏宗祠
    3.2 鄂东北宗族祠堂形制调查及解析
        3.2.1 关于祠堂形制
        3.2.2 户外元素
        3.2.3 建筑元素
        3.2.4 平面格局
        3.2.5 空间形态
        3.2.6 大木构架
    3.3 本章小结
4 鄂东北宗族祠堂仪式空间研究
    4.1 鄂东北祭祖习俗概述
        4.1.1 鄂东北祠祭仪式流程
        4.1.2 雷氏宗祠的“走礼”
    4.2 仪式空间的基本类型
        4.2.1 享寝分立
        4.2.2 享寝合一
    4.3 仪式空间的基本特征
        4.3.1 祭祀仪式空间的节点
        4.3.2 祭祀仪式空间的布局
        4.3.3 仪式路径与仪式空间
    4.4 本章小结
5 迁出地与迁入地祠堂形制与仪式空间比较研究
    5.1 人文环境与地理环境的比较
        5.1.1 地理环境的比较
        5.1.2 人文环境的比较
    5.2 祠堂形制的比较
        5.2.1 构成元素的比较
        5.2.2 平面格局的比较
        5.2.3 大木构架的比较
    5.3 仪式空间的比较
        5.3.1 赣东北祭祖习俗概况
        5.3.2 祭祀仪式空间的节点
        5.3.3 祭祀仪式空间的布局
        5.3.4 仪式路径与仪式空间
    5.4 迁出地对鄂东北宗祠建筑的影响
        5.4.1 构成元素的承传与发展
        5.4.2 平面格局的承传与演变
        5.4.3 大木构架的简化与建筑材料的转变
        5.4.4 仪式空间的承传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本研究综述
        6.1.1 研究过程
        6.1.2 研究结论
        6.1.3 研究局限
    6.2 后续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附表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2 宗祠调查表

(10)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畴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乡村聚落的研究进展
        1.3.2 国内外乡村聚落形态研究
        1.3.3 庐陵文化及村落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理论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理论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庐陵传统村落形成背景
    2.1 历史沿革
        2.1.1 概况
        2.1.2 隶属沿革
        2.1.3 行政区划
    2.2 自然环境
        2.2.1 交通区位
        2.2.2 地理环境
        2.2.3 气候条件
    2.3 社会形态
        2.3.1 人口发展
        2.3.2 村落发展
        2.3.3 移民影响
        2.3.4 社会与宗族
        2.3.5 方言与民系
    2.4 文化形态
        2.4.1 地域典型文化
        2.4.2 主要人才与书籍
    2.5 经济形态
        2.5.1 江右商帮
        2.5.2 历史支柱产业
    2.6 庐陵文化特点
        2.6.1 文化生态圈
        2.6.2 庐陵文化生态圈发展阶段
        2.6.3 庐陵文化生态圈繁盛时期
        2.6.4 庐陵文化生态圈核心精神
    2.7 小结
3 庐陵传统村落群空间形态解析
    3.1 村落群地理空间分布
        3.1.1 传统村落演化的时间分布
        3.1.2 传统村落演化的空间分布
        3.1.3 地理空间数据分析
    3.2 村落群社会空间分布
        3.2.1 形成与来源
        3.2.2 姓氏与望族
        3.2.3 规模与分布
        3.2.4 社会空间数据分析
    3.3 村落群空间演变特征
        3.3.1 集聚性
        3.3.2 扩散性
    3.4 村落类型划分
        3.4.1 划分视角
        3.4.2 划分类型
    3.5 小结
4 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解析
    4.1 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构成
        4.1.1 物质空间形态
        4.1.2 社会空间结构
    4.2 物质空间形态解析
        4.2.1 风水选址
        4.2.2 领域边界
        4.2.3 肌理形态
        4.2.4 街巷形式
        4.2.5 建筑特点
        4.2.6 环境节点
        4.2.7 物质空间形态构成
    4.3 社会空间结构解析
        4.3.1 空间功能
        4.3.2 层次结构
        4.3.3 空间演变
        4.3.4 社会空间结构构成
    4.4 小结
5 空间形态区域比较及特质归纳
    5.1 共性分析
        5.1.1 风水观念
        5.1.2 环境审美
        5.1.3 礼制秩序
        5.1.4 宗教庙宇
        5.1.5 安全防御
    5.2 与临川文化圈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差异性比较
        5.2.1 背景环境比较
        5.2.2 空间形态比较
        5.2.3 空间组织比较
        5.2.4 生成原因分析
    5.3 与客家文化圈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差异性比较
        5.3.1 背景环境比较
        5.3.2 空间形态比较
        5.3.3 空间组织比较
        5.3.4 生成原因分析
    5.4 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质归纳
        5.4.1 空间特质
        5.4.2 生成动因
    5.5 小结
6 庐陵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策略
    6.1 庐陵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现状
        6.1.1 村落保护发展与个体空间特质脱节
        6.1.2 村落保护发展与区域文化内涵脱节
        6.1.3 村落保护发展与地域发展振兴脱节
    6.2 庐陵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理念
        6.2.1 保护理念的发展历程
        6.2.2 整体加典型保护理念
    6.3 庐陵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层次
        6.3.1 宏观---建立庐陵文化保育区、保育带
        6.3.2 中观---发展庐陵文化典型村
        6.3.3 微观---活化传统村落历史遗存
    6.4 庐陵传统村落社会秩序的延续
        6.4.1 社会力量构成
        6.4.2 空间秩序构建
    6.5 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附录一:庐陵传统村落调查记录表
    附录二:庐陵传统村落概况统计表
    附录三:庐陵籍宰辅名录
    附录四:明代吉安府进士家族人员详表(一门三进士及以上)
    附录五:庐陵传统村落名门望族列表

四、江西流坑村乡土建筑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乡土建筑的特征价值以及如何保护和利用——以江南民居为例[J]. 苏卫军,肖金华.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13)
  • [2]乡村振兴背景下乐安县流坑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研究[D]. 游方.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3]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D]. 康勇卫.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4]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D]. 邓弟蛟.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9)
  • [5]赣中现代民居建筑空间布局的气候适应性研究[D]. 倪思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风土建筑谱系视角下江南系宗祠形态比较研究[D]. 李佳烜.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7]传统村落理水的“多水源”策略 ——典型案例空间量化解读[D]. 佟欣馨. 天津大学, 2019
  • [8]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西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研究[D]. 梅俊莹.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9(02)
  • [9]移民视角下鄂东北宗族祠堂仪式空间研究[D]. 徐洋.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10]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 张建荣. 武汉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江西六坑村乡村建筑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