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份大豆品种根系性状演变

不同年份大豆品种根系性状演变

一、Evolution of Root Characters of Soybean Varieties Developed in Different Years(论文文献综述)

王财金[1](2021)在《大豆种子活力相关性状优异等位变异的发掘》文中提出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是人类获取植物油和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大豆种子萌发期活力性状是幼苗建立的基础,是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绝大多数的农作物生产都依靠播种种子,种子是实现作物高产的最终衡量指标。种子的活力已被发现高度依赖于成熟阶段,具有高活力种子的品种可使作物产量提高20%~30%。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对种子种用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活力的种子更能适宜生产需求,对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对大豆种子活力数量性状位点(QTL)的研究主要来自于双亲本分离种群,而很少来自自然种群的报告。因此,本研究选用源自我国东北地区的257份春大豆育成品种(系)和104份春大豆地方品种构建两个自然群体,并统计两年(2018年~2019年)鉴定种子的发芽率(GR)、发芽势(GV)、鲜重(FW)、苗长(SL)、主根长(MRL)、下胚轴长(HL)、侧根长(LRL)7个活力相关性状。同时,对种子活力表型进行遗传变异及相关性分析。利用覆盖大豆20条染色体上具有多态性的175对SSR标记检测我国东北春大豆品种的基因组,分析我国春大豆品种遗传多样性,揭示我国春大豆品种SSR标记的连锁不平衡特点。利用TASSEL软件中GLM程序对标记与活力相关性状进行关联作图,进一步发掘与我国东北春大豆种子活力性状关联位点的优异等位变异及载体材料,提出改善不同活力性状的杂交组合设计。主要结果如下:1.对两个自然群体的种子活力相关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各品种间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大豆育成品种和大豆地方品种的种子活力相关性状均呈连续分布,且育成大豆的6个表型(除下胚轴长)与地方大豆相比具有较高的值。所有活力性状的广义遗传率范围在62.19%~95.43%,说明活力性状具有遗传稳定性;其表型性状变异系数范围在13.21%~43.16%,表明我国东北春大豆活力表型变异广泛,具有很大选择潜力。2.我国东北春大豆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844个等位变异,平均为4.82个,变幅2~12个,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平均为0.45,遗传多样性平均为0.50;地方大豆的遗传多样性要高于育成大豆,表明育成大豆可能经过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后基因组遗传多样性降低。3.根据STRUCTURE软件统计结果,育成大豆和地方大豆均被划分为3个亚群。育成大豆群体中,PopⅠ亚群62份,主要源自吉林省品种,PopⅡ亚群和PopⅢ亚群分别为81份和114份,主要源自黑龙江省品种;地方大豆群体中PopⅠ亚群41份、PopⅡ亚群38份、PopⅢ亚群25份。4.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春大豆育成品种SSR标记的LD成对位点数较大豆地方品种多,但大豆地方品种SSR标记的LD程度较育成大豆高;育成大豆的LD衰减距离为2.53c M,而地方大豆的LD衰减距离为1.46c M,表明我国东北春大豆地方品种衰减更快些。5.在育成大豆和地方大豆群体中,两年共检测到与活力性状关联的SSR位点共39个,累计110个(次),分布于19条染色体上,其中14个与鲜重显着相关联、10个与苗长显着相关联、7个与主根长显着相关联、4个与下胚轴长显着相关联、11个与发芽率显着相关联、9个与发芽势显着相关联、15个与侧根长显着相关联。在育成大豆群体中,连续两年共检测到15个相同位点,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位于4.19%~14.30%,其中标记Satt303的表型变异解释率最高(2018年14.30%和2019年10.52%);在地方大豆群体中,连续两年共检测到9个相同位点,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位于11.43%~28.13%,其中标记Sat_378的表型变异解释率最高(2018年21.08%和2019年28.13%)。同时,两类群体中同一SSR标记与多个活力性状相关联的情况较多。6.进一步发掘与活力性状两年稳定遗传标记的优异等位变异及相应的载体材料,在育成大豆和地方大豆群体中分别发掘到52个和27个具有增效效应的优异等位变异,其中Sat_256-236bp和Sat_378-168bp、Satt441-281bp和Sat_378-156bp、Satt329-262bp和Sat_337-281bp、Satt588-128bp和Satt304-169bp、Satt577-112bp和Sat_378-168bp、Satt413-196bp和Sat_378-156bp、Satt234-108bp和Satt510-142bp分别对幼苗鲜重、苗长、主根长、下胚轴长、发芽率、发芽势和侧根长增加最为明显,相应的典型载体品种分别为合丰48号和克山大金黄、黑农66号和铁荚四粒黄、黑农44号和龙油太、九农1号和克山大金黄、育丰20号和蛟河天鹅蛋、黑农44号和方正白露豆、合丰51号和保险豆。同一个SSR标记其等位变异的表型效应方向并不完全相同;在不同活力性状杂交组合中发现绥农26号、合丰51号、克山大金黄等品种在不同的杂交组合中重复出现,这些品种可能同时改良多个活力性状,有待下一步验证。

王亚麒[2](2021)在《长期种植施肥模式对烟地生产力和养分状况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烤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施肥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巨大。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匮乏,烤烟连作现象十分普遍。同时,烤烟也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在长期连作和大量施肥条件下产生了一系列生产问题,如烟地生产力下降,连作障碍严重,土壤理化、生物学性质恶化,养分不均衡积累,肥料利用率降低和环境污染等。为了维持连作高产,烟农不得不加大肥料用量,造成恶性循环。但是,有关烤烟种植施肥的研究一般以短期试验为主,难以全面系统地了解长期种植施肥条件下,烟地生产力和肥力肥效的演变规律。为此,贵州省遵义市烟草公司于2004年在三岔烟草科技园建立了烟地长期肥力肥效监测基地,试验处理涵盖了当地的主要种植模式(烤烟连作和烤烟-玉米轮作)和施肥措施(单施化肥和化肥有机肥配施)。本文基于2004~2020年遵义市烟地肥力肥效长期定位监测数据(本人采集近4年的数据),以烟地作物产量、养分输入(施肥和降雨)、养分输出(包括淋溶和作物吸收)和土壤微生物种群变化为切入点,在烤烟连作和烤烟-玉米轮作,单施化肥和化肥有机肥配施条件下,对烟地生产力、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变化展开研究,揭示它们的变化趋势,了解当地主要种植施肥措施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的影响,为保持当地烤烟生产的长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烤烟连作和烤烟-玉米轮作两种不同种植模式下,烟叶产量和品质在多数年份无显着差异,发生病害是连作烤烟在某些年份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在轮连作的烟地土壤上,冬季均种植黑麦草,可能有益于消减烤烟连作障碍。在化肥有机肥配施和单施化肥的两种施肥处理中,作物(指烤烟、玉米和黑麦草的统称,下同)的产量在初期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显着差异,随后前者的作物产量逐渐高于后者;在不施肥的处理中,作物产量最低。因此,在供试土壤上,施肥对烤烟产量的影响大于种植模式,化肥有机肥配施对作物产量的有益作用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在不施肥条件下,尽管作物产量最低,但仍然维持一定产量,说明长期不施肥条件下土壤仍具有一定的供肥能力。(2)烟地作物的养分吸收量的变化规律类似作物产量,即在轮连作处理之间,作物养分吸收量在多数年份无显着差异;不施肥作物的养分吸收量最低;在化肥有机肥配施和单施化肥的处理中,作物养分吸收量初期无显着差异,后逐渐表现为前者显着高于后者。就肥料经济效益(施用单位肥料获得的经济产量)而言,施肥处理的肥料经济效益在前期无显着差异,随着种植年限延长,化肥有机肥配施逐渐高于单施化肥。(3)土壤养分淋失以硝态氮和钾为主,分别为22.69~39.70 kg ha-1和16.35~32.39 kg ha-1,占施肥量的19.10%~40.54%和7.76%~18.65%。经地下径流淋失的磷可忽略不计。黄壤富含铁、铝,对磷的固定作用较强,但土壤胶体对硝态氮和钾的吸附能力较弱,这可能是导致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在化肥有机肥配施的土壤中,氮钾淋失量显着低于单施化肥,原因之一可能与长期施用有机肥促进形成大团聚体有关,从而减少了氮钾的淋溶损失。(4)降雨输入烟地的磷钾较少,对作物营养的贡献可以忽略;年降雨中氮的输入量为20.8923.20 kg ha-1,占烤烟施肥量的16.02%16.85%。其中,铵态氮、硝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分别占总氮沉降量的39.65%49.37%、24.74%32.29%和24.12%30.33%。说明氮的湿沉降对烟地作物的氮素营养有一定的补充作用,尤其对不施肥土壤(对照)有重要贡献。(5)在施肥处理中,土壤全量和有效氮磷钾养分含量随种植时间延长而提高,说明在施肥的土壤中,养分输入大于养分输出;而在轮连作的土壤中,土壤养分含量无显着差异,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亏盈无显着影响。化肥有机肥配施增加了土壤大团聚体(>0.25 mm)比例,尤其是大团聚体内部的0.0530.25 mm团聚体的数量,前者(>0.25 mm大团聚体)对土壤氮、磷、钾贡献率分别由51.52%、52.31%和62.56%(单施化肥)提高至55.34%、57.27%和63.92%(化肥有机肥配施);后者(0.0530.25 mm团聚体)对土壤氮、磷、钾贡献率则分别由28.27%、28.85%和30.33%(单施化肥)提高至30.36%、33.49%和31.54%(化肥有机肥配施)。因此,化肥有机肥配施改变了烟地土壤养分在土壤孔隙中的空间分布,促进了土壤养分的保蓄。(6)与烤烟连作和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在化肥有机肥配施和烤烟-玉米轮作的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显着增加,说明施用有机肥和合理轮作改善了微生物生存的土壤环境,促进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数量增加,群落结构优化,有益于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循环。此外,土壤微生物合成蔗糖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脲酶、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有关通路的相对丰度也显着增加,土壤微生物分泌的有机酸和H+增多,有益于土壤碳氮转化和难溶性磷酸盐溶解。综上所述,“烤烟-玉米轮作(冬季种植黑麦草)+化肥有机肥配施”的生产模式能够促进土壤大团聚体形成,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种群多样性,活化土壤难溶性磷,减少土壤硝态氮和钾淋失以及提高作物产量。因此,该种施肥种植模式可考虑在当地烟区推广应用。

王大刚,陈圣男,于国宜,李杰坤,韩千笑,吴倩,胡国玉,黄志平[3](2021)在《1983-2019年安徽省夏大豆品种主要性状变化趋势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105份安徽省1983-2019年培育的夏大豆品种进行分析,研究产量、品质和抗病性之间的相关性及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普通夏大豆品种有100份,占95.24%,杂交夏大豆有5份,占4.76%。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中变异幅度最大的是有效分枝,全生育期和蛋白质脂肪总量变异幅度最小。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株高极显着负相关(r=-0.318),与百粒重极显着正相关(r=0.269)。蛋白含量与脂肪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r=-0.586),与蛋脂总量呈极显着正相关(r=0.809)。百粒重、产量和脂肪含量随年份更替均呈极显着上升,年平均升高量分别为0.06 g、16.59 kg·hm-2和0.02%;全生育期变化不大,株高、有效分枝、蛋白含量和蛋脂总量以年平均0.23 cm、0.03个、0.07%和0.05%呈极显着下降趋势。2007-2019年安徽省审定的64份大豆品种对SMV优势株系SC3和SC7抗性均达到高抗和抗病的分别有3和11份,占比分别为4.69%和17.19%,属于抗病型(高抗+抗病)和中间型(中抗+中感)的品种数分别为28和35份,占比为43.75%和54.69%。显着性分析发现对SMV具有抗病型和中间型的品种其平均产量和蛋脂总量差异不显着。综上可知,在进行高产育种的同时,协同改良品种的抗病性与品质是安徽省大豆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胡国玉,李杰坤,王大刚,吴倩,王维虎,黄志平,张磊[4](2020)在《安徽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的性状演变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系统分析不同年代育成品种的性状演变规律,给黄淮海地区大豆育种和生产工作提供参考,本研究对1983-2019年以来安徽省育成的96个大豆品种的主要性状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7年间品种单株荚数增加4.23个,百粒重增加2.73 g,产量提高728.32 kg·hm-2;株高降低8.38 cm,分枝数降低0.7个,亚有限生长习性品种比例由1980s的87.5%减少到2010s的5.36%,蛋白及脂肪含量略有降低。1980s-1990s及1990s-2000s,单株荚数和百粒重均有较大程度增加,产量提高较快。育成品种的单株荚数、百粒重与产量呈显着和极显着正相关,株高、分枝数与产量呈显着负相关。从96份品种中筛选出稳产品种17份,其百粒重显着高于一般品种,株高略低于一般品种。研究结果说明在安徽省目前的生产条件及栽培方式下,培育分枝较少、株高适宜、百粒重相对较大的品种利于高产稳产,改进大豆栽培方式有利于大豆产量突破。

杜建斌[5](2020)在《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旱灾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分析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情况的变化趋势及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对提高粮食主产省的抗旱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收集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旱灾受灾、成灾面积、粮食产量等数据,系统的分析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和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以部分省份为例总结不同区域的抗旱减灾措施,最后基于全球气候模型,模拟预测RCP4.5和RCP8.5情景下2031-2060年我国全国范围及粮食主产区不同干旱等级发生的频率及不同干旱等级所占比例,预测未来情景下我国主要粮食主产区干旱的演变趋势,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建国以来我国东北地区旱灾受灾和成灾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均高于其他三个粮食主产区,其中内蒙古省粮食平均受灾和成灾率均最高,其次为辽宁。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黄淮海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旱灾显着降低粮食单产和总产,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均呈负相关。大部分粮食主产省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年变化率负相关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较大的年份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减产较大的年份相对应。(2)不同的种植区域有不同的抗旱减灾措施,东北地区针对玉米主要有育苗移栽、垄作、薄膜覆盖和免耕等抗旱措施,针对大豆有调整耕作方式和应急补灌等抗旱技术。黄淮海地区针对冬小麦、夏玉米主要有秸秆覆盖、应急补灌技术和优化灌溉措施等抗旱减灾技术。西南地区四川省抗旱减灾措施主要有合理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合理的耕作技术、调整合适的播期和管理技术以避开旱灾的影响以及灾后的减灾农艺措施等四个方面。长江中下游的湖南省,年降雨量较大,但易发生季节性干旱,在湖南省主要采用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使用化学制剂调控避旱减灾技术以及干旱适应性防控高产栽培技术等。(3)在气候持续变暖情况下我国干旱发生将进一步加剧,本文基于全球气候变化模型对我国2031-2060干旱程度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RCP4.5情景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大于1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在15%以上,其中黑龙江北部、山东南部、江苏、广东、福建、江西、四川、陕西和西藏南部等地干旱发生频率在25%以上。在RCP8.5情景下我国不同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差异较大,西北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低于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30%,其中黑龙江东北部、辽宁南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40%。RCP8.5情景下干旱频率和干旱程度比RCP4.5情景高,对我国不同粮食主产区干旱预测表明在RCP8.5情景下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频率和程度比RCP4.5情景下进行加重,而西南地区在RCP8.5情景下干旱比RCP4.5情景下有所减缓。

宋丽君[6](2020)在《长江流域饲料作物周年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在当前畜禽产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建立完善的饲料周年种植模式,是促进南方畜牧业发展的有效保证。本文以夏季饲料玉米为核心,研究其与4种冬季饲料作物复种模式的生产效益。选用黑麦草、毛苕子、油菜、紫云英4种冬季饲料作物,设置3个播期,4个密度,进行大田试验,以确定4种冬季饲料作物的最佳播种期和种植密度,研究不同复种模式下周年饲料产量差异形成的机理。玉米间作大豆是解决饲料玉米粗蛋白含量偏低的有效途径,但大豆耐荫性是间作整体效益的限制条件。本文为简化间作下饲料大豆耐荫性筛选程序,利用遮阳网遮光筛选耐荫大豆基因型,2年分别选取8个和12个不同基因型大豆,进行大田试验,设置大豆和玉米间作、大豆单作、苗期遮光、分枝期遮光、开花结荚期遮光5个处理,建立了大豆耐荫性评价体系、筛选出了可用来评大豆耐荫性的鉴定指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播种期和密度对冬季饲料作物产量有显着影响。在本试验中,在9月下旬播种,黑麦草播种量为20.25 kg/hm2、毛苕子播种量为37.50 kg/hm2、饲料油菜种植密度为6.00×105株/hm2、紫云英播种量为40.50 kg/hm2时,可获得最大生物量(干重),分别为21.21 t/hm2、7.59 t/hm2、21.30 t/hm2、4.94 t/hm2。此时毛苕子粗蛋白含量最高,油菜和紫云英粗蛋白含量相近,约为毛苕子的40%,但比黑麦草高出约30%。2. 冬季饲料作物收获后,各高产小区(黑麦草:P1D1;毛苕子:P1D3;油菜:P1D4;紫云英:P1D4)的土壤理化性质有显着差异。种植黑麦草后5~30 cm土层土壤紧实度较高,种植油菜后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较高,种植毛苕子后拟杆菌门(本试验区优势菌门)较高。种植黑麦草后,土壤中的全氮、碱解氮及速效磷含量均显着降低;种植毛苕子和紫云英后,土壤中全氮、碱解氮含量最高;而种植油菜后,土壤中的速效磷含量高。3. 不同前茬作物对夏季饲料玉米生长有显着影响,前茬为黑麦草的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茎秆伤流量、伤流液中可溶性糖含量显着低于前茬为毛苕子、油菜、紫云英的处理。不同前茬作物对夏季饲料玉米养分吸收有显着影响,前茬为毛苕子、紫云英时,有利于后茬玉米对N的吸收,不利于P的吸收;前茬为黑麦草时,有利于后茬玉米对P的的吸收,不利于N的吸收;前茬作物为油菜时,则有利于玉米对P、N的吸收;不同前茬对后茬玉米K的吸收无明显差异。毛苕子-玉米复种模式下,玉米生物量最高。4. 不同复种模式间周年饲料作物产量、蛋白质产量有显着差异。毛苕子-玉米、油菜-玉米复种模式下,收获的粗蛋白产量高,分别为3.47 t/hm2、3.38 t/hm2;黑麦草-玉米、油菜-玉米复种模式下收获的饲料产量高,分别为35.12 t/hm2、36.97 t/hm2。综合考虑饲料产量及粗蛋白产量,油菜-玉米复种模式优于其他三种复种模式。5. 饲料大豆玉米间作模式下,不同基因型大豆的耐荫性存在明显差异,各大豆材料的耐荫性与大豆开花结荚期遮光处理下的耐荫性呈显着正相关,可利用开花结荚期遮光处理来简便快速筛选适宜于与玉米间作的饲料大豆材料;根据开花结荚期遮光处理下的耐荫性综合评价,将供试材料聚类为3类,结果与玉米间作大豆的耐荫性高度吻合;利用建立的回归方程对供试材料的耐荫性进行预测,结果与综合评价值(D)高度一致,说明利用花结荚期遮光处理后少数几个单项指标耐荫系数建立的回归方程,可用于玉米间作大豆模式下耐荫材料的快速评价与筛选。

刘晓[7](2020)在《黄淮海大豆品种根系特征及耐压实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黄淮海是我国大豆的第二大产区,随着农业机械化率提高,该地区土壤压实现象日趋严重。机械造成的土壤压实已成为限制该地区大豆稳产增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本研究模拟黄淮海地区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条件,通过分析未压实条件下2个地方大豆品种(滨海大白花和莒选23)在不同年代衍生的23个主推品种的根系特征,探明大豆根系的演替规律:对比压实与未压实条件下不同年代育成品种大豆的地上部生物性状和根系特征,筛选出耐压实的大豆品种并进一步分析其耐压实原因。(1)本论文研究发现:在未压实条件下,由滨海大白花衍生的品种中,在黄河以北有诱变30、科丰6号、中黄13和中黄37的根系特征,随年代推进具有显着差异,具体表现为根系最大宽度、主根长和根干重显着增加;在黄河以南有豫豆22、皖宿0115、皖宿2156、商豆1201、商豆1310和郑1307,其根系特征有显着差异,具体表现为侧根数目、须根数目和根面积的显着增加。莒选23在山东衍生的品种中,随年代推进根系特征具有显着差异有益都平顶黄、丰收黄、鲁豆4号、鲁豆11、菏豆13、山宁16和山宁21,具体表现为最大宽度、侧根数目、主根长、根面积和根密度的增大。3个育种地域根系演变的共同点是:扩大生长空间(最大宽度、主根长的增大)、增加根系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侧根数目、须根数目的增加)。(2)反复的机械碾压会在20-40 cm土层内形成致密紧实层。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全程机械化生产后,机械压实致使该土层内,土壤容重最大值较未压实条件增加0.09 g cm-3;且土壤贯入阻力比未压实条件下增加65.6%。在压实条件下,80%品种出苗率和株高降低,70%品种主茎节数不变,60%品种茎粗和地上部生物量不变甚至增高;90%品种主根长显着降低,60%品种侧根角度、最大宽度和根面积显着增加,其他根系性状,如:侧根数、根尖数、根尖直径、根密度和根干重在不同品种表现不尽相同。(3)压实与未压实比较表现为产量不降低的品种有,上蔡二糙平顶式、益都平顶黄、文丰7号、冀豆8号、鲁豆11、晋豆25、冀豆12、郑92116、菏豆13和冀豆17。这些初步筛选出的耐压实品种:地上部生物性状均表现为植株矮化,茎粗加大,主茎节数和地上部生物量不减;但地下部根系部分品种是通过增加根系最大宽度、根面积、扩大根系水平生长空间,另一部分则通过增加侧根的数量和根尖数,保障活性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维持地下和地上部的生物量,保障作物的稳产。该研究初步掌握了黄淮海地区大豆根系特征的演替规律以及压实条件下根系特征,耐压实品种的抗压机制,为新时代全程机械化生产条件下大豆育种提供数据支撑及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生产指导意义。

赵宝广[8](2020)在《转G2-EPSPS和GAT基因大豆对生态环境安全性研究》文中提出转基因技术有效的解决了远源物种杂交不亲和的育种障碍,可以按照人的意愿改变作物的性状。转基因作物至问世以来,在国外得到了连续多年快速发展。转基因作物推广已经影响到世界农业种植格局,对现代化新型农业起到了推动作用,为整个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转基因作物的全球快速发展,其对环境的安全性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我国是大豆的起源国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大豆消费国。然而面对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再加上常规大豆品种产量低、种植成本高、病虫草害难防严重打击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导致我国大豆的种植面积急剧下降。目前我国豆自给率仅为15%,每年需要进口近亿吨大豆。我国大豆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急需解决对进口大豆的依赖性。运用转基因技术,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异性状转基因大豆,能够减少劳动力使用,减少农药使用、缓解国外进口大豆的依赖。对转基因豆环境安全的深入研究是我国转基因大豆商业化发展的基础,是我国今后转基因大豆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实验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自主研发的转G2-EPSPS和GAT双价基因抗草甘磷转基因大豆GE-J16和受体大豆Jack为试材,采用生物试验的方法系统的研究了转基因大豆栽培地和荒地与植物生存竞争能力影响;转基因大豆对田间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转基因大豆EPSPS蛋白在土壤中降解规律以及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为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风险评价提供科学参考,为我国转基因大豆商业化发展提供科学支撑。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在栽培地种植条件下转基因大豆GE-J16与受体大豆Jack和当地主栽大豆ZH37在不同时期株高、复叶数、相对覆盖度生长趋势一致,无显着性差异。转基因大豆种植与常规大豆品种无生存竞争优势,无掠夺生存空间的威胁。2.荒地种植条件下,不同时期的点播和撒播转基因大豆GE-J16与受体大豆Jack和当地主栽大豆ZH37试验区杂草发生种类与密度无显着性差异。且荒地条件下杂草生长占据绝对优势,后期试验地杂草全覆盖,大豆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结籽率极低。无论是转基因大豆还是常规大豆通过自然繁殖衍生为杂草的可能性很小,不具备杂草化的潜力。3.转基因大豆GE-J16与受体大豆Jack的田间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以及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一致,而且在草甘膦推荐使用中剂量下,对田间节肢动物的多样性也无显着影响。4.转基因大豆GE-J16植株EPSPS蛋白在土壤中的降解速度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后期降解速率较慢。在土壤中掩埋70天后样品中EPSPS蛋白残留已完全降解,转基因大豆的EPSPS蛋白在土壤中的残留期较短。5.在0-90天的调查期间与非转基因大豆土壤中可培养真菌数量、放线菌数量、细菌数量无显着差异。转基因大豆GE-J16植株EPSPS蛋白在自然条件土壤降解过程中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群落数量无显着影响。6.在0-90天的调查期间中转基因大豆GE-J16植株与受体大豆Jack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趋势一致,EPSPS蛋白降解对土壤脲酶、蔗糖转化酶、脱氢酶活性无显着影响。

朱倩[9](2020)在《磷高效大豆生长和光合生理代谢对生物炭的响应机制》文中指出施用生物炭能够提高作物产量,不同作物对生物炭的响应存在差异,同一作物不同基因型品种对生物炭的响应是否也存在差异尚不知晓。大豆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品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不同,为了探索生物炭对不同磷效率大豆生长的影响,研究磷高效大豆响应生物炭处理的生理机制,本研究选用磷高效大豆锦豆33、辽豆13和磷低效大豆铁丰3号、锦豆8-14为试材,分析了生物炭对不同磷效率大豆根系生长、光合碳氮生理、物质生产、养分吸收利用以及产量的调控效应,明确了磷高效大豆响应生物炭处理的生长调节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炭量处理试验表明,生物炭能促进不同磷效率大豆根系的生长,增加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比根长,降低平均根直径和根组织质量密度,提高细根量。单独施用生物炭时,5%和10%炭量下磷高效大豆各根系形态指标与对照差异显着,5%炭量下变化量最大(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分别比对照高15.5%,29.2%和44.3%),10%炭量下磷低效大豆与对照的差异也达到显着水平。配施磷酸二铵后,不同生物炭量处理(1%、5%和10%)均促进了磷高效大豆根系的生长。与磷酸二铵的作用效果相比,生物炭能够使大豆生育后期保持较高的根量,从而延缓根系衰老。2.生物炭通过提高不同磷效率大豆的光合作用以及光合碳、氮生理代谢水平,提高大豆的物质积累和产量。表现为,无论施肥与否,生物炭能提高结荚期磷高效大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生殖生长时期叶片中碳代谢关键酶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的活性及碳水化合物含量,并能提高叶色值、叶片氮平衡指数以及氮代谢关键酶硝酸还原酶活性。通径分析表明,生物炭处理下与磷高效大豆产量直接影响最大的是结荚期硝酸还原酶活性(回归系数0.961),与磷低效大豆产量直接影响最大的是鼓粒期蔗糖合成酶活性(回归系数0.914),可见,不同磷效率大豆对生物炭的响应机制存在差异。3.两年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炭会改善磷高效大豆生长过程中植株对养分的吸收与利用,提高单株养分积累和籽粒养分含量。表现为,无论施肥与否,生物炭能增加磷高效大豆分枝期根系的养分浓度,提高茎、叶及单株养分积累;开花结荚期,提高功能器官(茎、叶)养分浓度、含量及分配比例;鼓粒期,维持叶片中较高的养分浓度,成熟期,提高叶的养分转移量,增加了荚果中养分含量(单施炭使磷高效大豆荚果中氮、磷、钾含量分别比对照高22.5%、13.4%和10.8%)。炭-肥混施能够促进磷低效大豆植株养分的吸收,但也降低了其氮、钾利用效率,增加了生产单位籽粒对养分的需求量。磷高效大豆氮、钾收获指数在生物炭处理下也有所提高,器官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在各处理间变化小于磷低效大豆,说明其氮磷元素内稳性较好。另外,炭-肥混施对磷高效大豆植株养分的影响存在增效作用。4.生物炭通过影响磷高效大豆生长过程中植株干物质积累动态,改善“源库”分配,提高植株生物量。表现为,生物炭处理下,磷高效大豆根茎叶干物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保证了“源”足,提高了植株干物质平均积累速率(其中单施炭处理比对照高23.5%)和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生物炭能提高磷高效大豆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处于结荚期),延长干物质快速增长时间,有利于形成更多的豆荚和籽粒,促进“库”的增大,成熟期磷高效大豆荚果干重在单施生物炭处理下比对照高24.1%;生物炭处理使成熟期大豆植株营养器官中干物质的分配降低,荚果中干物质分配比例提高,降低根冠比,实现了物质的有效转移。炭-肥混施后能促进磷低效大豆干物质积累从而提高植株生物量,炭-肥混施对磷高效大豆的干物质积累存在明显的增效作用,二者配施作用效果优于单施炭和单施肥处理的叠加效果。5.生物炭能提高成熟期磷高效大豆的茎粗、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产量。磷高效大豆产量高于磷低效大豆,在生物炭处理下两者产量差异变大。两年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单施生物炭、单施肥和炭-肥混施处理下磷高效大豆产量分别增加12.3%、14.6%和22.2%,炭-肥混施处理下磷低效大豆产量增加了18.1%。

岳龙凯[10](2019)在《作物类型和品种对黑土压实响应差异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由于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土壤压实风险也逐渐加大,可能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威胁之一。本文在东北农业大学向阳农业试验基地研究了机械类型及行走次数产生的土壤压实程度以及大豆和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响应,研究了不同年代大豆品种地上部和根系性状对严重压实的响应,区分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根系改善压实土壤结构的作用。研究结果对农业机械田间作业规程制定、建立合理种植制度和选育改土作物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类型拖拉机及行走次数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3种类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110.0kPa、1.3 t,中型拖拉机73.9 kPa、3.3 t,大型拖拉机64.4 kPa、6.9 t)及行走次数(0,4,6,8,12次)均对土壤压实产生显着影响。土壤贯穿阻力与拖拉机重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机械作用对10-20 cm深度土层贯穿阻力增加幅度最大,不同行走次数对贯穿阻力的影响在30-40cm深度土层表现出显着差异。大豆和玉米对不同类型拖拉机的适应性存在差异,不同类型拖拉机大豆产量顺序为:小型拖拉机(3.7 t ha-1)>大型拖拉机(3.2 t ha-1)>中型拖拉机(3.1 t ha-1);玉米产量顺序为:中型拖拉机(10.8 t ha-1)>大型拖拉机(9.8 t ha-1)>小型拖拉机(8.8 t ha-1)。与未压实相比,小型拖拉机在行走8次时显着增加大豆产量(P<0.05),增加幅度为21.9%;而中型拖拉机行走12次时显着增加玉米产量(P<0.05),增加幅度为20.4%。(2)不同年代大豆品种生长和产量性状对土壤压实的响应不同。1970s-2000s品种在植株干重、主茎节数、根瘤干重、有效荚数及产量等指标均高于1940s-1960s大豆品种,表现出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从两年的产量分析,金元2号(1941)、合丰22(1974)、黑农35(1990)、合丰45(2003)、北豆5号(2006)等品种在压实条件下均具有较高产量,可作为耐受压实土壤环境的大豆品种。根瘤干重和胚轴直径对土壤压实反应最敏感,可以做育种指示指标。(3)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根系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土壤大孔隙作用。染色实验表明,染色深度和染色面积表征的大孔隙结构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布均表现出2003年育成的合丰45具有改善根际大孔隙作用,可作物改善土壤压实环境的大豆品种。大豆的根系宽度中值是改善根际大孔隙的主要根系特征,且在垂直方向的改善作用大于水平方向。综上,不同类型拖拉机均导致土壤压实;大豆较玉米更耐压实;1970s后育成的大豆品种普遍具有较好的耐受压实土壤环境的能力,其中2003年育成的合丰45在产量和改善土壤大孔隙结构中均具有较好表现。

二、Evolution of Root Characters of Soybean Varieties Developed in Different Year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volution of Root Characters of Soybean Varieties Developed in Different Years(论文提纲范文)

(1)大豆种子活力相关性状优异等位变异的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及英汉对照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1.1.1 国内外大豆种质资源发展现状
        1.1.2 我国东北大豆育种研究进展
    1.2 种子活力研究进展
        1.2.1 种子活力的概念
        1.2.2 种子活力与产量的关系
        1.2.3 种子活力的测定方法
        1.2.4 大豆种子活力研究进展
    1.3 连锁不平衡―关联分析的基础
        1.3.1 选择牵连效应的概述
        1.3.2 选择牵连效应的基本方法
        1.3.3 连锁不平衡的概念及度量
        1.3.4 影响LD的因素
        1.3.5 大豆基因组LD研究进展
        1.3.6 关联分析概述及策略
        1.3.7 关联分析在大豆育种中的运用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1.4.1 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4.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育成大豆参试材料
        2.1.2 地方大豆参试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田间试验设计
        2.2.2 表型性状测定
        2.2.3 基因组DNA提取
        2.2.4 SSR标记筛选及基因组扫描
        2.2.5 PCR扩增及电泳
    2.3 数据分析
        2.3.1 等位变异获取
        2.3.2 表型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2.3.3 遗传多样性分析
        2.3.4 群体结构分析
        2.3.5 聚类及主坐标分析
        2.3.6 连锁不平衡及LD衰减分析
        2.3.7 确认表型与SSR标记相关联
        2.3.8 发掘优异等位变异
第3章 大豆遗传多样性及活力表型变异分析
    3.1 大豆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3.1.1 参试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3.1.2 育成和地方大豆遗传多样比较
        3.1.3 育成和地方大豆选择倾向性分析
    3.2 大豆种质群体聚类及主坐标分析
        3.2.1 参试品种聚类及主坐标分析
        3.2.2 育成大豆主坐标分析
        3.2.3 地方大豆主坐标分析
    3.3 育成和地方大豆亲缘关系分布
    3.4 大豆种子活力性状表型变异分析
        3.4.1 育成大豆种子活力表型变异分析
        3.4.2 地方大豆种子活力表型变异分析
    3.5 大豆种子活力性状相关分析
        3.5.1 育成大豆种子活力表型相关分析
        3.5.2 地方大豆种子活力表型相关分析
    3.6 讨论
        3.6.1 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3.6.2 大豆种质资源表型变异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豆种子活力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4.1 大豆群体结构及连锁不平衡分析
        4.1.1 参试大豆品种连锁不平衡分析
        4.1.2 育成和地方大豆连锁不平衡分析
        4.1.3 育成和地方大豆LD衰减
        4.1.4 育成和地方大豆群体结构分析
    4.2 活力性状与SSR位点的关联分析
        4.2.1 与育成大豆活力性状关联的SSR位点
        4.2.2 与地方大豆活力性状关联的SSR位点
        4.2.3 同一标记与多个活力性状相关联
        4.2.4 同一活力性状与多个标记相关联
    4.3 讨论
        4.3.1 SSR位点间连锁不平衡及LD衰减
        4.3.2 与大豆种子活力性状关联的位点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豆种子活力性状优异等位变异的发掘
    5.1 大豆种子活力性状优异等位变异的发掘
        5.1.1 发掘育成大豆种子活力性状优异等位变异及载体材料
        5.1.2 发掘地方大豆种子活力性状优异等位变异及载体材料
        5.1.3 育成和地方大豆种子活力优异等位变异的表型效应值比较
    5.2 优异等位变异的最佳组合设计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讨论及创新点
    6.1 全文讨论
        6.1.1 东北春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必要性
        6.1.2 群体结构对关联分析的影响
        6.1.3 关联分析位点及优异等位变异的利用
    6.2 全文创新点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长期种植施肥模式对烟地生产力和养分状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土壤长期定位监测试验研究概况
        1.1.1 国外研究概况
        1.1.2 国内研究概况
    1.2 长期种植施肥下作物产量与品质研究进展
        1.2.1 种植模式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1.2.2 施肥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1.2.3 长期种植施肥对烤烟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1.3 长期种植施肥下土壤养分淋失研究进展
        1.3.1 土壤养分淋失及其影响因素
        1.3.2 长期种植施肥对土壤养分淋失的影响
    1.4 降雨养分输入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1.4.1 降雨养分输入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4.2 降雨养分输入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1.5 长期种植施肥下土壤养分研究进展
        1.5.1 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5.2 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5.3 长期种植施肥对植烟土壤养分的影响
    1.6 长期种植施肥下土壤团聚体研究进展
        1.6.1 种植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1.6.2 施肥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1.7 长期种植施肥下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1.7.1 长期种植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1.7.2 长期种植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7.3 长期种植施肥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8 长期种植施肥下农业系统养分盈亏平衡研究进展
        1.8.1 农业系统养分盈亏平衡特征
        1.8.2 长期种植施肥对农业系统养分盈亏平衡的影响
第2章 绪论
    2.1 立题依据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种植施肥对烟地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概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烤烟产量与品质
        3.3.2 玉米产量与品质
        3.3.3 黑麦草产量与品质
    3.4 讨论
        3.4.1 作物产量
        3.4.2 作物品质
    3.5 小结
第4章 烟地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概况
        4.2.2 试验设计
        4.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烤烟养分吸收量
        4.3.2 玉米养分吸收量
        4.3.3 黑麦草养分吸收量
        4.3.4 肥料的经济效益
    4.4 讨论
        4.4.1 作物养分吸收量
        4.4.2 肥料的经济效益
    4.5 小结
第5章 烟地土壤养分淋失与降雨输入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概况
        5.2.2 试验设计
        5.2.3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施肥下土壤养分淋失状况
        5.3.2 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养分淋失状况
        5.3.3 降雨养分输入
        5.3.4 降雨中各形态氮的月均变化
    5.4 讨论
        5.4.1 土壤养分淋失
        5.4.2 降雨养分输入
    5.5 小结
第6章 烟地养分含量及其在土壤孔隙中的空间分布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概况
        6.2.2 试验设计
        6.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6.2.4 数据处理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特征
        6.3.2 土壤团聚体结构特征
        6.3.3 土壤团聚体养分分布
        6.3.4 土壤团聚体对养分的贡献率
    6.4 讨论
        6.4.1 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特征
        6.4.2 土壤团聚体结构特征
        6.4.3 土壤有机碳在土壤孔隙中的空间分布特征
        6.4.4 土壤氮、磷、钾在土壤孔隙中的空间分布特征
    6.5 小结
第7章 烟地土壤微生物对磷的活化及种群变化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地概况
        7.2.2 试验设计
        7.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7.2.4 数据处理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7.3.2 可培养微生物数量
        7.3.3 混合培养液中的有效磷及pH
        7.3.4 混合培养液中的有机酸
        7.3.5 土壤细菌、真菌多样性分析
        7.3.6 土壤优势细菌、真菌门
        7.3.7 土壤优势细菌、真菌属
        7.3.8 土壤微生物功能预测
    7.4 讨论
        7.4.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7.4.2 土壤微生物对磷的活化
        7.4.3 细菌、真菌群落结构
    7.5 小结
第8章 长期种植施肥下烟地生产力与养分状况综合评价
    8.1 烟地生产力
    8.2 养分状况
        8.2.1 氮
        8.2.2 磷
        8.2.3 钾
    8.3 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专利及课题成果展示

(3)1983-2019年安徽省夏大豆品种主要性状变化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审定概况
    2.2 主要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2.3 产量和品质性状随年份更替的变化
    2.4 安徽省历年审定大豆品种的抗性变化
3 讨论
4 结论

(4)安徽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的性状演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徽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性状概况
        2.1.1 农艺性状
        2.1.2 产量及相关性状
        2.1.3 品质性状
    2.2 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的性状演变趋势
        2.2.1 农艺性状
        2.2.2 产量及相关性状
        2.2.3 品质性状
    2.3 育成品种性状间相关分析
    2.4 不同产量表现大豆品种的性状比较
3 讨 论
4 结 论

(5)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1.3 旱灾的发生及抗旱对策
        1.3.1 旱灾的定义及评价指标
        1.3.2 我国农业旱灾发生的原因
        1.3.3 防旱抗旱措施及对策
    1.4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内外旱灾的发生情况
        1.4.1 国外旱灾发生
        1.4.2 我国旱灾发生特点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技术路线
    2.2 数据来源
    2.3 指标测定
    2.4 计算方法
第三章 我国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东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2.1 黑龙江
        3.2.2 吉林
        3.2.3 辽宁
        3.2.4 内蒙古
    3.3 黄淮海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3.1 河北
        3.3.2 河南
        3.3.3 山东
    3.4 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4.1 安徽
        3.4.2 湖北
        3.4.3 湖南
        3.4.4 江苏
        3.4.5 江西
    3.5 西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5.1 四川
    3.6 讨论
        3.6.1 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的时空变化
        3.6.2 粮食主产省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变化趋势
        3.6.3 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7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区域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东北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3.1 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3.2 大豆抗旱技术研究
    4.4 黄淮海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4.1 夏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4.2 冬小麦抗旱技术研究
    4.5 西南地区
        4.5.1 水稻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2 玉米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3 小麦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6 长江中下游地区
        4.6.1 红黄壤坡耕旱地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
        4.6.2 农业化学节水制剂研制与避旱减灾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
    4.7 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未来干旱发生的趋势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干旱指标
    5.3 我国不同区域的干旱演变趋势
        5.3.1 轻旱演变趋势
        5.3.2 中旱演变趋势
        5.3.3 重旱演变趋势
        5.3.4 特旱演变趋势
        5.3.5 干旱演变趋势
    5.4 我国粮食主产区干旱特征演变
        5.4.1 东北地区
        5.4.2 黄淮海地区
        5.4.3 长江中下游地区
        5.4.4 西南地区
    5.5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生产的影响及未来抗旱对策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长江流域饲料作物周年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南方饲料生产基本情况
    1.2 饲料作物周年高效生产
        1.2.1 饲料作物周年高效生产的必要性
        1.2.2 饲料作物周年高效生产技术
        1.2.3 复种增产的机理研究
    1.3 玉米间作大豆系统中大豆耐荫性评价
        1.3.1 间作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1.3.2 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
    1.4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饲料周年生产模式研究
        2.1.1 试验地点、土壤状况
        2.1.2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 大豆耐荫性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地点、土壤状况
        2.2.3 试验设计
        2.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周年作物生产模式
        3.1.1 冬季饲料作物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
        3.1.2 不同冬季饲料作物对土壤的影响
        3.1.3 不同前茬作物对夏季饲料玉米花期生长的影响
        3.1.4 不同复种模式饲料产量及品质比较
    3.2 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
        3.2.1 间作玉米冠层透光率
        3.2.2 各处理下各单项耐荫系数分析
        3.2.3 间作下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值计算
        3.2.4 苗期遮光处理下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值计算
        3.2.5 分枝期遮光处理下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值计算
        3.2.6 开花结荚期遮光处理下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值计算
        3.2.7 各处理下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值的联系
        3.2.8 开花结荚期遮光处理下间作耐荫性鉴定指标的筛选
4 讨论
    4.1 长江中下游饲料复种模式研究
        4.1.1 播种时期和密度对冬季饲料作物生物量的影响
        4.1.2 不同冬季饲料作物对土壤的影响
        4.1.3 不同复种模式下玉米产量差异形成的原因
        4.1.4 不同复种模式间比较
    4.2 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
        4.2.1 间作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
        4.2.2 间作大豆耐荫性与各生育时期耐荫性间的联系
        4.2.3 开花结荚期遮光处理下间作耐荫性鉴定指标的筛选
5 结论
    5.1 长江中下游地区饲料周年复种模式
    5.2 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
6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黄淮海大豆品种根系特征及耐压实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黄淮海不同年代选育大豆品种生物性状演变研究
        1.1.1 地上部生物性状演变的研究进展
        1.1.2 地上部生物性状演变的影响因素
        1.1.3 根系生物性状演变的研究进展
        1.1.4 根系演变的影响因素
    1.2 机械化生产带来的土壤压实对大豆生产的影响
        1.2.1 机械化生产的必要性
        1.2.2 机械化生产的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1.2.3 压实对植物地上部影响
        1.2.4 压实对土壤生物和植物根系的影响
        1.2.5 土壤压实对大豆生产的影响
        1.2.6 机械化生产下大豆的新需求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假设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方法
    2.1 实验地点概况
    2.2 供试品种
    2.3 实验设计
        2.3.1 技术路线
        2.3.2 试验布置
        2.3.3 样品采集
    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2.5 统计分析
第三章 黄淮海大豆品种根系性状不同年代的演替规律
    3.1 不同年代选育品种根系构型差异
    3.2 不同年代选育品种根系特征
        3.2.1 根系干物质
        3.2.2 根系最大宽度
        3.2.3 主根直径
        3.2.4 根面积
        3.2.5 侧根数
        3.2.6 主根长
        3.2.7 根尖直径
        3.2.8 根密度
        3.2.9 茎粗
        3.2.10 胚轴直径
    3.3 根系特征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压实条件下不同大豆品种的根系特征及耐压实原因分析
    4.1 压实后土壤贯入阻力和土壤容重的变化
    4.2 出苗率
    4.3 压实对大豆地上部生物性状的影响
        4.3.1 株高
        4.3.2 主茎节数
        4.3.3 地上部生物量
    4.4 压实对大豆根系形状的影响
        4.4.1 根系构型实物图
        4.4.2 主根长
        4.4.3 侧根角度
        4.4.4 最大根宽度
        4.4.5 根面积
        4.4.6 根尖数
        4.4.7 根尖直径
        4.4.8 根密度
        4.4.9 根干重
        4.4.10 根冠比
    4.5 耐压实品种的筛选及调节机制分析
    4.6 大豆品种耐压实原因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讨论及结论
    5.1 亲本和育成地域相同的大豆品种根系特征的演变规律
    5.2 相同亲本不同地域的大豆根系之间的演变差异
    5.3 育成地域和亲本不同的大豆品种的演变差异
    5.4 土壤压实对大豆农艺性状以及根系特征的影响
    5.5 耐压实大豆品种的根系调节机制
        5.5.1 耐压实品种对土壤压实的适应性
        5.5.2 耐压实品种的农艺性状
        5.5.3 耐压实品种根系的调节机制
    5.6 结论
第六章 研究与展望
    6.1 本研究创新点
    6.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6.3 下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转G2-EPSPS和GAT基因大豆对生态环境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转基因作物发展概况
        1.1.2 转基因大豆的研究与发展
        1.1.3 我国大豆产业现状
    1.2 转基因作物生态安全性研究
        1.2.1 基因漂移
        1.2.2 超级杂草的产生
    1.3 转基因作物对土壤生态功能影响研究
        1.3.1 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研究
        1.3.2 转基因作物对土壤酶影响的研究现状
    1.4 转基因作物对植物生存竞争性影响研究
    1.5 转基因作物对节肢动物多样性影响研究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试验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大豆材料
        2.1.2 主要供试药品
        2.1.3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转基因大豆对豆田植物竞争性的影响
        2.2.2 转基因大豆对豆田节肢动物多样性影响
        2.2.3 转基因大豆EPSPS蛋白降对土壤生态功能影响
        2.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转基因大豆对豆田植物竞争性的影响
        3.1.1 转基因大豆栽培地竞争性研究
        3.1.2 转基因大豆荒地生存竞争性影响
    3.2 转基因大豆对豆田节肢动物的影响
        3.2.1 多样性指数动态
        3.2.2 均匀性指数动态
        3.2.3 优势集中性指数动态
    3.3 对土壤生态功能的影响
        3.3.1 转基因大豆EPSPS蛋白在土壤中降解动态
        3.3.2 转基因大豆EPSPS蛋白降解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影响
        3.3.3 转基因大豆EPSPS蛋白降解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 讨论
    4.1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栽培地生存竞争性影响
    4.2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荒地生存竞争性影响
    4.3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节肢动物多样性影响
    4.4 转基因大豆EPSPS蛋白降解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
    4.5 转基因大豆EPSPS蛋白降解对土壤酶活性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磷高效大豆生长和光合生理代谢对生物炭的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生物炭的研究进展
        1.1.1 生物炭的定义和特征
        1.1.2 生物炭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1.3 生物炭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2 大豆根系发育与光合生理研究
        1.2.1 根系发育
        1.2.2 光合作用与光合碳氮代谢
    1.3 大豆物质生产与养分吸收规律
        1.3.1 干物质积累
        1.3.2 养分积累
    1.4 磷高效大豆生理生态特性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生物炭对不同磷效率大豆根系生长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根系形态指标
        2.2.2 比根长
        2.2.3 根组织质量密度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物炭对不同磷效率大豆光合作用及碳氮生理代谢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3.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生物炭对不同磷效率大豆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3.2.2 生物炭对不同磷效率大豆碳代谢生理的影响
        3.2.3 生物炭对不同磷效率大豆氮代谢生理的影响
        3.2.4 生物炭处理下碳、氮代谢参数与单株产量的通径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物炭对不同磷效率大豆植株养分吸收利用规律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生物炭对大豆植株氮素吸收的影响
        4.2.2 生物炭对大豆植株磷素吸收的影响
        4.2.3 生物炭对大豆植株钾素吸收的影响
        4.2.4 生物炭对大豆植株养分转运与利用的影响
        4.2.5 生物炭对大豆器官养分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物炭对不同磷效率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和设计
        5.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生物炭对大豆植株各器官干物质重的影响
        5.2.2 生物炭对大豆植株干物质积累动态规律的影响
        5.2.3 生物炭对不同生育时期大豆植株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物炭对不同磷效率大豆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和设计
        6.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6.1.3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产量性状
        6.2.2 品质性状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1.1 生物炭改善了磷高效大豆的根系形态
        7.1.2 生物炭能提高大豆光合能力以及光合碳、氮代谢
        7.1.3 生物炭能提高磷高效大豆对养分的吸收、利用与积累
        7.1.4 生物炭能影响磷高效大豆干物质积累动态,改善“源库”关系
        7.1.5 生物炭对磷高效大豆产量的影响
    7.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10)作物类型和品种对黑土压实响应差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压实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1.2.2 压实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2.3 压实土壤的恢复治理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材料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试验区背景
    2.4 试验设计
        2.4.1 压实梯度模拟试验
        2.4.2 耐受压实大豆品种筛选试验
        2.4.3 根系改土效应试验
        2.4.4 统计分析
第三章 拖拉机类型及行走次数对土壤压实及作物性状的影响
    3.1 拖拉机类型及行走次数对土壤的压实状况的影响
    3.2 拖拉机类型对大豆地上和地下性状的影响
        3.2.1 大豆生长性状
        3.2.2 大豆产量性状
        3.2.3 大豆根系构型性状
        3.2.4 大豆根系生物量和大豆活性根瘤数
        3.2.5 贯穿阻力与大豆生物指标方程拟合
    3.3 拖拉机类型对玉米地上和地下性状的影响
        3.3.1 玉米生长性状
        3.3.2 玉米产量性状
        3.3.3 玉米根系构型性状
        3.3.4 贯穿阻力与玉米生物指标方程拟合
    3.4 讨论
        3.4.1 拖拉机类型及行走次数与土壤压实程度
        3.4.2 土壤压实与作物性状
    3.5 小结
第四章 大豆品种对土壤压实的响应
    4.1 土壤压实状况
    4.2 不同大豆品种地上生物量性状的响应
        4.2.1 生长状况
        4.2.2 产量性状
    4.3 不同大豆品种根系生物性状的影响
        4.3.1 根系构型性状
        4.3.2 根生物量和活性根瘤数
    4.4 讨论
        4.4.1 土壤压实对土壤贯穿阻力及容重的影响
        4.4.2 大豆品种对土壤压实环境的响应
        4.4.3 根系特征与大豆产量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大豆品种根系对土壤结构的改良效应
    5.1 不同大豆品种土壤孔隙结构特征
        5.1.1 不同大豆品种染色面积百分比
        5.1.2 不同大豆品种有效染色深度
    5.2 讨论
    5.3 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Evolution of Root Characters of Soybean Varieties Developed in Different Years(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豆种子活力相关性状优异等位变异的发掘[D]. 王财金.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长期种植施肥模式对烟地生产力和养分状况的影响[D]. 王亚麒. 西南大学, 2021
  • [3]1983-2019年安徽省夏大豆品种主要性状变化趋势分析[J]. 王大刚,陈圣男,于国宜,李杰坤,韩千笑,吴倩,胡国玉,黄志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1(03)
  • [4]安徽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的性状演变分析[J]. 胡国玉,李杰坤,王大刚,吴倩,王维虎,黄志平,张磊. 大豆科学, 2020(05)
  • [5]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D]. 杜建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6]长江流域饲料作物周年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D]. 宋丽君.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7]黄淮海大豆品种根系特征及耐压实原因分析[D]. 刘晓.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8]转G2-EPSPS和GAT基因大豆对生态环境安全性研究[D]. 赵宝广.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9]磷高效大豆生长和光合生理代谢对生物炭的响应机制[D]. 朱倩.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10]作物类型和品种对黑土压实响应差异的研究[D]. 岳龙凯.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08)

标签:;  ;  ;  ;  ;  

不同年份大豆品种根系性状演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