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今日拉祜文化中的古羌文化遗存

论今日拉祜文化中的古羌文化遗存

一、试论古羌文化在今拉祜族文化中的遗存(论文文献综述)

李佩燊[1](2021)在《多重边缘的交流与整合:中缅印交角区文化互动的历史进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江峰[2](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认为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王万平[3](2019)在《南方丝绸之路上的民族迁徙、文化交流和节庆共享——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文中认为南方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民族流动的通道,而且是一条文化交流的通道。作为许多古老民族生活和迁徙的通道,沿线不同民族在移动的过程中,文化交流交融不断深入和加强,形成了虽然各具特色但又多民族共享的节庆文化。本文主要介绍南方丝绸之路上民族的流动和文化的互动、交融的历史,以及由此所生成的文化共享,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提供一个典型案例,为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乃至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

段聪雪[4](2019)在《普洱拉祜族舞蹈的变迁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拉祜族属氐羌民族,历史文化深厚,该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舞蹈文化,其民间舞蹈艺术便是拉祜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拉祜族舞蹈的产生与演变都是拉祜族文化的凝结与表现,直接反映着着拉祜族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且具有拉祜族标志性的文化特征。历史上,拉祜族曾是狩猎民族、迁徙民族,也是典型的山地民族,环境闭塞、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在漫长的自主发展与演变中,形成了其传统文化保存较为完整、舞蹈风格原始古朴、舞蹈艺术种类繁多的现象。因此,拉祜族舞蹈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其中,拉祜族舞蹈中两大代表性的舞蹈“芦笙舞”和“摆舞”已被例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舞蹈艺术种类也在积极挖掘与申报,拉祜族民间舞蹈艺术肩负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使命。普洱市下辖县分布着较多的拉祜族,拉祜族舞蹈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澜沧作为我国唯一一个拉祜族自治县,云南省县级面积第二大县,分布有拉祜纳、拉祜西以及普洱地区分布着拉祜族苦聪等支系。因此,本文选择普洱进行区域性研究,是拉祜族特色舞蹈文化的典型代表。现当代以来,拉祜族舞蹈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多元文化的交流已经成为当代文化发展的必然。因此,本论文主要是在历史嬗变的大背景下探索普洱拉祜族舞蹈的变迁发展,本文的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运用史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各种文史资料的佐证,概述普洱拉祜族的民族历史背景、舞蹈历史渊源及民族舞蹈等,使人们更为清晰的理解拉祜族舞蹈产生与发展的人文环境;其次,将拉祜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历史分三个标志性的时间段作考察,分析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使人们更为清晰的理解拉祜族舞蹈的历史发展轨迹;第三,历史的多样性使拉祜族舞蹈以多种态势演进,多方面研究其民间舞蹈在历史洪流下的具体变迁表现,以探索拉祜族舞蹈变迁发展的主要原因与规律;第四,通过以上的分析与研究,对其进行横、纵向的比较后得出其变迁发展的具体原因和规律,并对提升和把握拉祜族舞蹈在当代社会的走向,提出学术性见解和思考。

李超[5](2019)在《云南拉祜族传统武术的源流考》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口述史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探讨和挖掘拉祜族武术的历史源流,对拉祜武术的起源,不同时期的功能、社会影响及当代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众彩纷呈的拉祜族武术反映了跨境少数民族的性格特点,并从不同角度传递着该民族的尚武精神。

李梅子[6](2018)在《移情于物—拉祜族文化特征提取及再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以云南少数民族拉祜族文化为研究对象,采用移情设计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提炼拉祜族核心文化,运用于拉祜族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实践当中。移情视角下的文创设计研究与实践,旨在丰富产品的用户体验层次,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一种方向。在方法研究层面,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了拉祜族文化及移情设计理论相关文献;然后,采用田野调查法的整体获悉、参与观察、主位深入三步骤与移情设计的产生、沉浸、联系、撤离四阶段相结合,达到获取文化特征的目的,其中匹配使用的移情方法包括了文化探针、影像法、焦点小组、融入体验和移情观察;最后,使用移情设计方法的情景体验地图,获取了用户在文化体验中的行为和态度信息。在理论研究层面,文章构建了文化创意产品移情设计框架及设计流程,即:通过设计师移情于拉祜族文化,获取拉祜文化特征(包括物质、行为制度、精神文化特征),以及移情于用户对拉祜文化的认知广度与认知深度,将文化特征转化为设计特征,达到通过产品设计(视觉形式、功能形式、思想内涵)有效传达拉祜文化特征的目的。在实践研究层面,包括田野调查和设计实践。田野调研从文化主体、文化传承人、文化管理者及文化探访者的角度移情,获得文化特征,文化认知,以及文化态度。文章中从横纵两个层面阐述了文化体验的构成,即:纵向产品使用体验(视觉形式-功能形式-思想内涵)和基于时间轴(探访前-中-后)的横向的多个产品的综合体验,并完成了设计客观条件分析、文化特征提取、文化特征传达,使文创产品从视觉形式、功能用途、内涵精神三方面契合最终用户的需求。文章构建了文创产品移情设计体系,剖析了文创产品的情感体验层次,开展了拉祜族文创产品设计。文章认为文化体验不应局限于产品,应同时考虑文创产品使用过程及接触产品的前后阶段,匹配用户的认知和行为,形成完整的文化体验,从而提升文创产品与用户之间的情感共鸣,将文化融入日常生活行为中。

秦富强[7](2018)在《藏彝走廊地区氐羌系民族建筑中的共生文化基质研究》文中认为位于横断山脉峡谷地区的藏彝走廊是以中华古文明源头为出发点的最重要文化线路之一。藏彝走廊地区的天然河谷形态,使其自古以来便成我国西南、西北众多族群或民族迁徙、相互交流的重要通道,尤其是我国氐羌民族的主要活动区域,因此该地区成为一条历史文化丰富的沉积带,其中的民族文化具有异常鲜明的多样性、特殊性与复杂性。由于这一地区地处偏僻,交通相对不便,原生态文化保存基本完整,不少具有“文化活化石”的重要研究价值。然而在近代社会的激烈变迁背景下,以及在强势的汉文化、藏文化甚至西方文化对藏彝走廊地区人文的冲击下,该区域的民族传统建筑文化越来越处于弱势的形势,因而挖掘氐羌民族建筑文化的根源,分析民族建筑的文化表现就显得越发重要。氐羌部族由甘青高原向藏彝走廊地区迁徙流动的过程,也是民族“同源——分化——融合”的复杂过程。由于氐羌民族的同源关系,以及类似的自然生存环境,这些民族拥有一些类似的原始文化精神信仰和传统生活习俗,同样在民族建筑上也存在着诸多的共生文化基质,或称之为建筑的“文化原型”,它们成为这一地区民族独特的文化身份象征和符号。文化的基质是共生的,但受各种条件的影响,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会不平衡,因此也在氐羌民族中出现了差异化的表现。本文在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广泛的田野调查基础上,首先对藏彝走廊地区的氐羌民族形成过程和当前的整体建筑面貌进行梳理和勾画,进而重点研究总结了藏彝走廊地区“火塘文化、中柱文化、白石文化、碉楼文化”四个重要的共生建筑文化基质。通过对地区独特历史文化特征梳理,本研究提出基于“文化心理原型同源性”的氐羌系民族建筑原型研究思路,首先将“火塘、中柱、白石、碉楼”四种建筑文化进行“文化原型”和“建筑原型”的溯源,然后分析在四种文化影响下的建筑空间与技术,即从满足文化心理需要和建造技术逻辑两个必要角度出发,对几种建筑文化原型进行分型梳理,并比较研究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同一种文化基质在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差异化表现,揭示产生这些差异化发展的原因。结合氐羌系民族分化发展和与周边文明交流的历史确立了文化原型的产生和衍化的“同源异构”的发展过程。这种以“走廊”和“族群”为出发点的地区民族建筑研究也丰富了西南建筑人类学的研究。

马熙逵[8](2016)在《羌绣文化生态属性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指出羌绣是广泛流传于羌族聚居地的手工技艺,是展现羌族传统文化与羌族女性聪明才智的重要工艺形式之一。刺绣纹饰因其直观的符号所指,而成为记述羌族现实生活及民俗情感的重要载体。2007年3月,羌绣入选四川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羌族文化的物化形式之一,羌绣的传承与发展均受到来自民间生活的影响,社会组织、经济结构、科技条件等现实环境的变迁都成为其形态、工艺演变的内因,对于羌绣的研究不可能脱离其生息的民间文化、民俗生活。因此,本论文借鉴了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斯图尔德提出的“文化生态”概念,从羌绣发展与衍生的整体性背景综合认识与把握其当代价值转换的可行路径,其范畴不仅涵盖羌绣的形制、技艺等艺术特征,还包括羌绣在文化与生活变迁中的自我调适,是从物质形态到价值观念、文化归属的层面拓展,涉及艺术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研究范畴与方法。在“当代中国”的时代背景下,主流文化的一元化格局以及大众文化的风行,影响着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人们的世俗道德、伦理观念及价值衡量也相应地发生转变,传统手工艺从生产到实用都难以满足现代生活模式的需求。如何修正与平衡手工艺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成为传统技艺活态传承的关键。然而,人们对物欲、快乐的追求是推动社会整体进步的重要因素,与人们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只会向着适宜生活的方向发展,“羌绣文化生态”的保护难以通过物质条件的倒退得以实现,只有在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才会出现“逆城市化”的发展取向。因此,当下羌绣手工艺的传承与保护在于精神层面的引导,在于从“各美其美”到“美人之美”的转换,传统价值语境的复归才能最终引导“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进而实现羌绣独立艺术品格的延伸以及活态传承的发展策略。

孙明跃[9](2016)在《明清俗曲在云南的传播与衍变》文中研究说明云南自古以来就与内地有着很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不断迁徙到云南的内地民众是内地音乐文化在云南的主要传播者和媒介。明代之前,内地民众迁入云南后,基本上都是“便服从其俗”,逐渐融入到云南本土的民族之中了,音乐文化也是如此。明清大规模的军屯、民屯、商屯等移民彻底改变了云南的整体面貌,汉族逐渐成为云南的主体民族,云南的文化也由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多元文化走向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明清俗曲是兴盛于内地明清时期的一种特有的音乐艺术形式,它是明清时期以职业或半职业艺人为创作表演主体,文人参与,流行于民间市坊中用乐器伴奏的流行歌曲,以及由这些流行歌曲发展或参与的曲艺、戏曲和器乐音乐。云南本没有,是内地移民将“俗曲”带到了云南,移民不仅是明清时期“俗曲”在云南的传播主体,也是其传播的主要媒介和接受群体。当云南成为大一统的中国一个省区后,国家的礼俗用乐成为“俗曲”在云南传承与传播的制度保障,沟通二者的是乐籍制度。明清俗曲随移民而迁徙,移民到哪儿,“俗曲”就流传至哪里,由此形成了以汉族移民聚居区为中心的“俗曲”文化圈并向周围不断扩散,汉族聚居区、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俗曲”在数量、乐种和音乐形态上都呈现逐渐递减趋势。清代雍正时期的“改土归流”使得“俗曲”在云南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展,但乐籍制度的废除,又使得“俗曲”在云南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雅”衰“俗”盛的局面,【打枣竿】、【挂枝儿】、【金纽丝】等较为文雅的“俗曲”或退出历史舞台或被“俗化”或被“简化”,而【孟姜女调】、【鲜花调】、【剪靛花】等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俗曲”受到人们的追捧,不仅流播的范围扩大,也被其它音乐艺术形式吸收,由此不仅壮大了自己、传播了自己、还衍展创新了自己,成为了真正的民间“俗曲”。由于云南自然环境和地处边疆对中原文化的强烈认同感等诸多原因,更是由于乐籍制度的保障,随内地移民一起进入云南的许多明清俗曲至今还保留着较为古朴的状态,它们不仅成为汉民族保存自身特征的重要文化娱乐形式,也在不断的改造、融合和适应云南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并由此促成了云南多种民间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最终成为云南多民族共同喜爱的艺术形式。它们对云南各民族在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和多元一体的中国音乐文化建设中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肖冠兰[10](2015)在《中国西南干栏建筑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基于对西南地区现存的丰富的干栏建筑的田野调查和现有研究成果,对西南地区干栏建筑体系的系统性研究,目的是在西南地域文化视野下系统总结西南广大地域中多样化的干栏的系统关系和特点。针对目前对单一地区或单一民族干栏研究的现状,本研究具有“整体观”的积极意义,对更全面把握西南干栏建筑文化和加深对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的认识有重要价值。论文选取西南地区具有代表性和保持着较为完好原生态的村落或集镇作为干栏的样本采集地。通过在这些村落、集镇展开的田野调查、测绘访谈等工作,一方面补充和完善了西南地区干栏的影像、图纸资料,另一方面动态地考察了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特征演变与空间分布的关系,结合学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为系统研究提供了基础。在历史文化层面,先从对世界范围内的干栏文化现象进行阐述,指出了世界栅居现象的存在是源自人类早期文化的同源性,再从民族关系和文化特质上分析了亚太栅居文化区的亲缘性。在中国范围内,利用考古遗址,出土器物和古代文献中的信息探索了中国干栏的兴衰过程和形态出现分化的历史节点。在针对西南干栏体系的研究上,论文运用了文化地理学中“形式文化区”的概念,将“干栏”作为一种形式文化的指标,根据这个指标的分布情况,确定出滇西沿边地区,黔南桂北山区,武陵山地区三大干栏建筑文化的核心区。并从地理和历史的角度,阐述了这三大核心区空间范围的结构、形成过程是和西南地区历史上的民族自治、移民活动、改土归流这些政治活动以及对外的交通路线布局有直接关系的。结合这三个核心区的人文地理特点,对其“地域文化属性”与其“建筑类型特征”进行关联性研究,在区域差异和类型差异两条线索上做出“区、系、类型”的区划,并结合实例详细剖析各区系类型的建筑特征,总结出干栏建筑在空间上从滇西沿边到黔南桂北,再到武陵山的三个区域,代表了滇云系、黔桂系和武陵系三个不同的区系,在这样的地域空间内呈现出了从原生(全干栏)——嬗变(半干栏)——蜕化(局部干栏及山地建筑)的演化历程。对于干栏的“群体”——聚落,运用“文化景观”的概念进行研究,剖析“人地关系”、“人人关系”的互动结果对聚落最终物质形态的影响。在营造学的范畴,总结了西南地区干栏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叉手”和“穿斗”两种结构体系在屋架、出挑檐口等方面的技术特征,从匠作文化的层面分析了西南地区风俗各异的营建习俗下共通的匠作文化的机制。论文结构上形成了从文化、文化区、建筑、聚落、营造几个层面的整体研究框架。从研究方法上引入了“人文地理学”的方法,参考了“考古学”、“民族学”的研究成果,实现了干栏研究领域的学科交叉;从研究结论上分析了地域文化视角下西南地区干栏的谱系关系,以及从区系建筑类型特征的对比中总结出的干栏的形态演化规律。

二、试论古羌文化在今拉祜族文化中的遗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古羌文化在今拉祜族文化中的遗存(论文提纲范文)

(2)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现实背景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社区参与理论
        四、差异化理论
        五、体验经济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一、水磨镇概况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一、川主寺镇概况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一、古尔沟镇概况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纪要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3)南方丝绸之路上的民族迁徙、文化交流和节庆共享——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南方丝绸之路上的民族迁徙
二、南方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
三、南方丝绸之路上的节庆共享
四、结语

(4)普洱拉祜族舞蹈的变迁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普洱拉祜族及其民间舞蹈概述
    (一)普洱拉祜族的历史背景
    (二)普洱拉祜族舞蹈的历史源流
二、普洱拉祜族舞蹈的发展轨迹
    (一)新中国建立前产生发展的拉祜族舞蹈
    (二)新中国建立50年曲折发展的拉祜族舞蹈
    (三)21世纪当代社会下繁荣发展的拉祜族舞蹈
三、普洱拉祜族舞蹈的变迁表现
    (一)从艺术特征方面看拉祜族舞蹈的变迁
    (二)从宗教文化方面看拉祜族舞蹈的变迁
    (三)从传承发展方面看拉祜族舞蹈的变迁
四、普洱拉祜族舞蹈变迁与发展的思考
    (一)普洱拉祜族舞蹈变迁与发展的原因与规律
    (二)普洱拉祜族舞蹈变迁与发展趋势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云南拉祜族传统武术的源流考(论文提纲范文)

1 云南拉祜族武术的起源(萌芽阶段)
    1.1 云南拉祜族的迁移传说
    1.2 原始生产劳动中的拉祜武术
    1.3 狩猎行为对拉祜武术的的影响
2 土司统治时期的拉祜武术(形成阶段)
    2.1 土司维护政权中的拉祜武术
    2.2 土司军事斗争中的拉祜武术
    2.3 土司制时期民间的拉祜武术
3 宗教、民俗活动及生产生活中的拉祜武术(传承与发展阶段)
    3.1 宗教活动中的拉祜武术
    3.2 民俗活动中的拉祜武术
    3.3 生产生活中的拉祜武术
4 现代拉祜武术的发展(向现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转变阶段)
    4.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中的拉祜武术
    4.2 建立拉祜武术培训基地和确立拉祜武术传承人
5 结语

(6)移情于物—拉祜族文化特征提取及再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相关概念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2 拉祜族文化
    2.1 拉祜族概述
    2.2 拉祜族文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2.3 拉祜族文化的设计应用现状
    2.4 本章小结
3 移情与移情设计
    3.1 移情及移情设计概述
    3.2 移情设计的工具方法及体系
    3.3 移情设计的应用案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文创产品移情设计体系构建
    4.1 文创产品移情设计的必要性
    4.2 文创产品移情设计原则
    4.3 文创产品移情设计框架
    4.4 移情设计方法的选择
    4.5 拉祜族文创产品移情研究及设计流程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移情方法的拉祜族文化田野调研
    5.1 第一次田野调研
    5.2 第二次田野调研
    5.3 田野调研结果整合
    5.4 本章小结
6 拉祜族文化特征提取及设计实践
    6.1 设计客观条件分析
    6.2 文化特征提取
    6.3 文化特征传达
    6.4 拉祜族文创产品设计实践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藏彝走廊地区氐羌系民族建筑中的共生文化基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2.1 学术价值
        1.2.2 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2 地理范围的界定
    1.4 研究现状
        1.4.1 关于“西南地区民族建筑文化”的研究成果
        1.4.2 关于“氐羌民族”的研究成果
        1.4.3 关于“藏彝走廊”的研究成果
        1.4.4 研究现状成果综述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藏彝走廊地区氐羌民族的迁徙、分化与分布特征
    2.1 共同的起源——甘青地区的“氐羌部族”
    2.2 藏彝走廊地区氐羌民族的分化与交融
        2.2.1 氐羌民族历史上的迁徙与分化过程
        2.2.2 历史上的迁徙路径
    2.3 藏彝走廊地区氐羌民族的文化分区与分布
    2.4 小结
3 藏彝走廊地区氐羌民族建筑的特点与共生文化基质表现
    3.1 藏彝走廊地区氐羌民族建筑的主要类型
        3.1.1 民居
        3.1.2 官寨
        3.1.3 宗教建筑
    3.2 藏彝走廊地区氐羌民族民居建筑的主要形式
        3.2.1 羌族石砌庄房
        3.2.2 藏族碉房与帐房
        3.2.3 彝族的民居建筑形式
        3.2.4 纳西族、摩梭人、普米族木楞房
        3.2.5 傈僳族、独龙族、怒族民居
    3.3 共生文化基质的理论基础与在氐羌民族建筑中的表现
        3.3.1 共生文化基质的理论基础
        3.3.2 藏彝走廊氐羌民族建筑中共生文化基质的表现
        3.3.3 影响文化基质外在表现的因素
    3.4 小结
4 氐羌民族建筑的共生文化基质之“火塘文化”
    4.1 氐羌民族火塘的起源、文化独特性和类型
        4.1.1 氐羌民族火塘的起源与其文化独特性
        4.1.2 火塘的构造类型
    4.2 氐羌民族火塘的文化涵义
        4.2.1 “火塘驻祖”——氐羌民族火塘崇拜与祖先崇拜的叠合现象
        4.2.2 火塘驻“火神”
        4.2.3 火塘即“家庭”
        4.2.4 火塘的方位尊卑
    4.3 “火塘文化”影响下的建筑空间
        4.3.1 火塘在住宅平面组织中的作用
        4.3.2 火塘对建筑纵向空间的影响
    4.4 小结
5 氐羌民族建筑的共生文化基质之“中柱文化”
    5.1 氐羌系民族“中柱文化”的起源
        5.1.1 中柱的“建筑原型”——帐幕、半穴居?
        5.1.2 中柱的“文化原型”
    5.2 “中柱文化”的文化心理表现
        5.2.1 “中柱通天”——中柱的原始信仰与宗教职能
        5.2.2 围绕“中柱空间”的行为模式
    5.3 “中柱文化”的建筑学表现
        5.3.1 中柱的建筑逻辑
        5.3.2 中柱的空间组织作用
    5.4 小结
6 氐羌民族建筑的共生文化基质之“白石文化”
    6.1 白石崇拜由产生到神圣化
        6.1.1 “白石崇拜”缘何产生
        6.1.2 氐羌民族神话故事中的“白石崇拜”
    6.2 羌族建筑中的白石崇拜
    6.3 藏族不同支系的白石崇拜表现
    6.4 纳西族、普米族及摩梭人的白石崇拜
        6.4.1 纳西族
        6.4.2 普米族、摩梭人
    6.5 小结
7 氐羌民族建筑的共生文化基质之“碉楼文化”
    7.1 氐羌民族碉楼的起源及功能衍化
        7.1.1 碉楼产生的最初意义——原始崇拜作用
        7.1.2 碉楼功能作用的衍化
    7.2 碉楼的“神性”特点在建筑学上的反映
    7.3 藏彝走廊地区的碉楼建筑的差异化表现
    7.4 小结
8 结语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及实践项目目录

(8)羌绣文化生态属性及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文化空间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
        二、从藏彝走廊到“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
        三、汶川地震后的区域文化抢救与保护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现状与意义
        一、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论文的框架与结构
        一、多元互通的学科研究
        二、论文基本框架体系
    第四节 概念界定
        一、基本概念界定
        二、与羌绣手工艺相关的共通概念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人类学方法的应用:田野调查
        二、文献学方法的借鉴
        三、共时性与历时性理论向度的整体观
第一章 羌绣的自然与人文生态范畴
    第一节 历史视野下的羌绣
        一、羌族历史:踯躅与腾飞
        二、羌绣溯源与演变
    第二节 自然生态域境下的羌绣
        一、自然生态与民艺的关系
        二、人群与地理环境
        三、羌族服饰、刺绣文化的地域性差异
        (1)茂县地区
        (2)汶川地区
        (3)理县地区
        (4)北川地区
    第三节 人文生态语境下的羌绣
        一、民族融合与情感转化
        二、文化意识的源生与变迁
第二章 羌绣本元文化特征
    第一节 羌绣与羌族民俗
        一、婚俗与盛装
        二、“文化竞艳”下的图腾崇拜
        三、刺绣的象征和禁忌
    第二节 羌绣纹饰的文化内涵
        一、羌绣纹饰的符号所指
        二、纹饰构成的生活寓意
    第三节 羌绣与民间信仰
        一、源于自然感知的纹饰意象
        二、民间传说与羌绣的情感意蕴
第三章 羌绣艺术与工艺特征
    第一节 羌绣源于需要的精神实践
        一、从“衣裳”到文化的象征
        二、生活致用与精神慰藉
    第二节 羌绣艺术主题与表现形式
        一、趋利避害的艺术主题
        二、衣饰与构图
        三、涵化的样式流变
    第三节 羌绣与生活智慧的转化
    第四节 羌绣工艺及其功能性
        一、羌绣工艺、生产的技术演化
        二、羌绣针法及其功能
第四章 羌绣的生存现状与困境
    第一节 自然与人文环境变迁对羌绣的冲击
        一、荣归的去处不再是乡
        二、传统文化语境的消褪
        三、精神价值的贬低
    第二节 生产、生活方式变化与羌绣生存空间的缺失
        一、传统与再造的混融
        二、大众文化与现代传媒的深入
        三、机械与手工的并存与互补
    第三节 羌绣传承困境
        一、传统文化价值的遮蔽
        二、代表性传承人与生产者群体
        三、传承人认证、审核机制失灵
第五章 羌绣当代价值及其转化动因
    第一节 羌绣的当代价值形态
        一、艺术与生活交织的文化生态价值
        二、回归乡土的本元文化价值
        三、以致富为先导的实用与经济价值
    第二节 羌绣当代价值转化的动因
        一、艺术与手工艺的诉求
        二、可持续发展的非遗保护共识
        三、现代设计介入民艺发展的伦理意识
    第三节 羌绣当代价值转化的基本原则
        一、文化记忆与独立品格
        二、以人为本的活态传承
        三、传承与创新的并举
第六章 羌绣保护、转化与发展策略
    第一节 羌绣文化生态保护的实质
        一、民生、民富先于保护
        二、文化认同与传统价值语境回归
        三、社会整体自觉意识的提升
    第二节 文化创新与羌绣当代价值转化
        一、以创意产业为核心的人才聚合
        二、知识产权管理与经营权的民间化
    第三节 羌绣活态化保护的人文生境
        一、基于引导的文化教育
        二、适应现代生活的文化呈现
        三、优秀保护机制的学习与借鉴
结语
附录一 羌绣针法
附录二 羌绣典型纹饰分析
附录三 羌绣一期驻站计划
附录四 羌绣二期驻站计划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项目
致谢

(9)明清俗曲在云南的传播与衍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明清俗曲概论
    (一)我国古代“俗曲”一词的含义
    (二)历史文献中的“俗曲”称谓
    (三)明清俗曲的概念
二、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一)明清俗曲研究综述
    (二)传统音乐传播的研究综述
三、本选题的研究内容 第一章明清俗曲在云南传播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一节 明代以前内地音乐文化在云南的传播
第二节 明清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第三节 明清云南城市经济的繁荣和仕绅文人阶层的兴起 第二章 明清俗曲在云南的自然传播
第一节 战争传播
第二节 军屯与民屯传播
第三节 商屯传播
第四节 文人传播 第三章 明清俗曲在云南的制度传播
第一节 王府用乐
    一、明代藩王用乐
    二、清代吴三桂居滇与“俗曲”的传播
第二节 地方官府用乐
第三节 明清军队用乐
第四节 土司府用乐
    一、《武定、禄劝彝族土司府礼仪音乐》
    二、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府礼仪音乐——《白沙细乐》
    三、《孟连傣族宣抚土司礼仪音乐》
第五节 民俗用乐
    一、花灯与民俗
    二、调子会与俗曲
    三、婚丧习俗与俗曲 第四章 明清俗曲在云南的传播特点
第一节 移植性传播——移民到哪儿,“俗曲”就流传至哪里
    一、明代的移民与“俗曲”传播
    二、清代的移民与“俗曲”传播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明清俗曲传播的三级文化圈
    一、汉族聚居区的明清俗曲
    二、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区的“明清俗曲
    三、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明清俗曲
第三节 雅衰俗胜、由雅变俗——民间的自然选择 第五章 明清俗曲在云南的传播效用
第一节 活态保存了许多明清俗曲,有的具有“活化石”的意义
    一、云南花灯中的明清俗曲
    二、云南扬琴中的明清俗曲
    三、云南《洞经音乐》中的明清俗曲
第二节 促成了云南多种音乐艺术的形成
第三节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明清俗曲的教化功能
    一、云南扬琴中的“教化类”曲目
    二、云南花灯的教化功能
    三、“移风易俗、敦品励行”的云南《洞经音乐》
    四、“忠孝节义”——云南傩戏的宗旨 第六章 明清俗曲在云南的衍变——以四首曲牌为例
第一节【打枣竿】在云南的衍变
    一、【打枣竿】在中原地区的产生与发展
    二、云南【打枣竿】的发展历史
    三、【打枣竿】在云南花灯中的衍变
第二节【挂枝儿】在云南的衍变
    一、【挂枝儿】在昆明扬琴中的衍变
    二、【挂枝儿】在云南花灯中的衍变
第三节【孟姜女调】在云南的衍变
    一、【孟姜女调】在云南民歌中的衍变
    二、【孟姜女调】在云南扬琴中的衍变
    三、【孟姜女调】在云南花灯中的衍变
第四节 【鲜花调】在云南的衍变
    一、【鲜花调】在云南民歌中的衍变
    二、【鲜花调】在云南曲艺中的衍变
    三、【鲜花调】在云南花灯中的衍变
第五节 明清俗曲在云南的衍变分析 结论
一、明清俗曲在云南的传播与衍变的模式研究
二、自然传播是主体,制度传播是关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10)中国西南干栏建筑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对象、范围及意义
        1.1.1 研究对象——干栏建筑
        1.1.2 研究范围——西南地区
        1.1.3 研究的学术价值
    1.2 干栏建筑的研究概况综述
        1.2.1 人文社科类的相关研究
        1.2.2 建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
        1.2.3 研究概况的总结
    1.3 研究构架的提出
        1.3.1 研究目的——将干栏建筑的研究体系化
        1.3.2 研究构架——五个层面的研究与三个层次的区划
    1.4 创新点
        1.4.1 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对干栏建筑的谱系进行区划研究
        1.4.2 通过区系类型的特征对比总结干栏建筑的嬗变规律
        1.4.3 运用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来考察干栏建筑的文化特征
    1.5 田野调察与实证分析
        1.5.1 调查路线与范围的制定
        1.5.2 调查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2 干栏建筑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2.1 从世界栅居文化看干栏的发生与演变
        2.1.1 广泛性——世界栅居文化的分布情况
        2.1.2 同源性——巢居、栅居的发生与演变
        2.1.3 原始性——世界栅居形态的原始特征
    2.2 东南亚与中国构成的亚太栅居文化圈
        2.2.1 族源关系——东南亚民族与中国古代民族的渊源
        2.2.2 文化指标——东南亚与中国南方的文化共同特征
        2.2.3 栅居文化——“长脊短檐”现象及栅居特质的分化
    2.3 中国干栏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价值
        2.3.1 主流的建筑形式——先秦的干栏
        2.3.2 建筑形态差异化——汉代的干栏
        2.3.3 非主流的少数派——汉以后的干栏
        2.3.4 中国古典木构建筑的源泉之一——干栏的价值与作用
3 西南地域文化下的干栏建筑文化区
    3.1 西南地域文化区的空间范围及特征
        3.1.1 文化地理学上的西南地域范围
        3.1.2 西南地域文化的人文地理构成
        3.1.3 西南地域文化的三大亚文化
        3.1.4 西南地域文化与中国文化格局
    3.2 西南地域文化下的干栏建筑文化区
        3.2.1 形式文化的指标——“架空”与“楼居”的基本特征
        3.2.2 三大核心区——干栏建筑文化区的空间范围
        3.2.3 文化的边缘——干栏建筑文化区的文化环境特征
        3.2.4 山地与峡谷——干栏建筑文化区的地理环境特征
    3.3 干栏建筑文化区形成的历史原因
        3.3.1 坚守的内核——羁縻制度与土司自治下原生文化的延续
        3.3.2 强势的文化——政策性移民与改土归流至上而下的影响
        3.3.3 空间的挤压——移民走廊与交通孔道对区域格局的影响
4 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区系类型及其特征
    4.1 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谱系区划研究
        4.1.1 建筑的地域性与民族性之关系
        4.1.2 干栏建筑体系谱系区划综合依据
        4.1.3 三大干栏核心区对应的三大区系
    4.2 原始的干栏——滇云系
        4.2.1 滇云系干栏的文化地理环境及其两大地域支系
        4.2.2 灿若星河——滇西南支系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4.2.3 氐羌一脉——滇西北支系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4.2.4 天地初开——滇云系干栏中保留的原始建筑意象
    4.3 嬗变的干栏——黔桂系
        4.3.1 黔桂系干栏的文化地理环境及其三大地域支系
        4.3.2 古韵犹存——滇黔桂支系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4.3.3 地居之形——黔南支系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4.3.4 更上层楼——湘黔桂支系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4.3.5 楼居之变——黔桂系干栏中空间与形态的嬗变
    4.4 蜕化的干栏——武陵系
        4.4.1 武陵系干栏的文化地理环境及两大类型支系
        4.4.2 形制完备,局部楼居——乡土支系的建筑类型及特征
        4.4.3 灵活自由,创造空间——城镇支系的建筑类型及特征
        4.4.4 蜕形留意——武陵系干栏对干栏建筑文化与技术的传承
    4.5 小结:从区系类型特征看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嬗变规律
5 干栏文化区的聚落文化景观
    5.1 人地关系——干栏聚落与地理环境的互动
        5.1.1 环境认知——干栏聚落文化的生态观念
        5.1.2 环境适应——干栏聚落的地理应对策略
        5.1.3 立体分布——干栏聚落选址的地理类型
    5.2 文化整合——干栏聚落与社会文化的互动
        5.2.1 聚落的根基——土地制度与经济生活
        5.2.2 聚落的结构——社会组织与公共活动
        5.2.3 聚落的灵魂——宗教信仰与精神生活
    5.3 文化景观——干栏聚落的物质形态与特征
        5.3.1 景观的生成——文化进程中的干栏聚落生长机制
        5.3.2 景观的形态——干栏聚落的空间结构与平面布局
        5.3.3 景观的要素——住宅、公共建筑与宗教建筑
6 干栏建筑的营造学研究
    6.1 木结构的启蒙——干栏中的“叉手”结构
        6.1.1 原始的空间营造——叉手
        6.1.2 叉手结构干栏的屋架形式
        6.1.3 叉手结构干栏的细部构造
    6.2 木结构的机巧——干栏中的“穿斗”结构
        6.2.1 精妙的治木之术——穿斗
        6.2.2 穿斗结构干栏的屋架特征
        6.2.3 穿斗结构干栏的细部构造
    6.3 干栏建筑匠作文化的地域性关联与差异
        6.3.1 营建习俗——族群集体创作的抒情诗
        6.3.2 技术传承——专业性与非专业性并存
        6.3.3 装饰艺术——视觉与精神的双重审美
    6.4 小结匠作文化机制的“同”与具体民俗内容的“异”
7 结语——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多样性应得到继承与发展
致谢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试论古羌文化在今拉祜族文化中的遗存(论文参考文献)

  • [1]多重边缘的交流与整合:中缅印交角区文化互动的历史进程研究[D]. 李佩燊.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 [2]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3]南方丝绸之路上的民族迁徙、文化交流和节庆共享——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J]. 王万平. 民族学刊, 2019(04)
  • [4]普洱拉祜族舞蹈的变迁发展研究[D]. 段聪雪. 云南艺术学院, 2019(02)
  • [5]云南拉祜族传统武术的源流考[J]. 李超. 普洱学院学报, 2019(03)
  • [6]移情于物—拉祜族文化特征提取及再设计[D]. 李梅子.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2)
  • [7]藏彝走廊地区氐羌系民族建筑中的共生文化基质研究[D]. 秦富强. 重庆大学, 2018(04)
  • [8]羌绣文化生态属性及当代价值研究[D]. 马熙逵. 上海大学, 2016(04)
  • [9]明清俗曲在云南的传播与衍变[D]. 孙明跃.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10]中国西南干栏建筑体系研究[D]. 肖冠兰. 重庆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论今日拉祜文化中的古羌文化遗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