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史纪实文章的写作技巧

论党史纪实文章的写作技巧

一、党史纪实文章写作手法漫谈(论文文献综述)

田明夏[1](2021)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文学出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熊婷[2](2020)在《彭荆风创作论》文中研究表明彭荆风是当代军旅作家,早期作品围绕军旅生活与云南少数民族生活的书写,具有浓郁的边地色彩,是云南边地军旅文学的开拓者之一。文革时期中断文学创作长达22年。新时期重返文坛后将历经苦难沉淀与升华的人性思考注入作品创作中,并始终保持一种诗情画意的风格。20世纪90年代彭荆风将主要精力转入长篇小说与纪实文学的创作,将历史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为中国纪实文学的繁荣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本论文以彭荆风作品为研究对象探寻彭荆风的文学创作之路,探讨他的作品主题以及艺术审美特性,以此彰显彭荆风作品的文学史价值与意义。绪论首先阐述论文的选题意义,对彭荆风创作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梳理;其次对军旅文学、云南军旅作家群等概念进行界定和阐述;最后从彭荆风的创作经历与创作情况进行介绍,意图让彭荆风更清晰的走入大众视野。第一章从地域书写的家国同构观念,异域民情风俗以及边地自然的自在性与原始性等角度分析彭荆风创作中的边地特色叙事;第二章战争叙事主要从战争历史记忆与现实揭露,英雄话语的重构,对女性的关注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三章伤痕叙事结合作家的文革经历,考察作品中归来者的伤痛记忆与悲剧书写的思考等,意在整体把握作品的主体内涵。第四章结合彭荆风的创作观念分析现实主义的独特表达,“非虚构”创作与诗意化写作等文体实践以及史诗性书写的追求。作为军旅作家,彭荆风孜孜不倦于现实主义创作的美学追求,以“真”为作品创作底色,坚守自我的写作向度。结语力求客观评价彭荆风创作的价值与局限,并对中国军旅文学、边地文学进行重新审视。

陶梦筱[3](2020)在《自媒体嵌入下的亲近性传播研究 ——以侠客岛等微信公众号为例》文中认为2014年8月18日,中共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至今,“媒体融合”国家战略实施迈入第六个年头。在融合媒体平台、渠道等全方位建设中,内容建设也相应处于不断转换升级的过程。自媒体越来越深度性的嵌入,不断为媒体融合赋能,也为其带来内容传播方式和结构的变革。自媒体嵌入下的对用户的新闻信息的社交性传播,成为当下重要的发展趋势。基于这一论题,贴近普通民众、贴近日常生活的“亲近性新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本文的“亲近性传播”借用“亲近性新闻”平等、对话与贴近的理论基点,将新闻生产放入“媒体融合”的时代大背景中嵌入自媒体的内容进行研究。自媒体有多样的呈现平台,微博、微信、直播、短视频等,微信公众平台在便捷使用与迅猛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自媒体的主体平台之一,因而将其作为自媒体的主要代表,嵌入新闻叙事学的视角理论进行研究,探寻亲近性传播在我国社会环境中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主要采用文本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选取人民日报“侠客岛”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媒体开展亲近性传播的载体,对其内容进行文本分析。其次将原生自媒体“二更”、“视觉志”等微信公众号与传统媒体的自媒体平台,如“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及“侠客岛”等微信公众号进行对比研究,从“叙事”与“新闻”两方面对它们的叙事视角选择、话语应用方式及传播特性进行分析,探析当下新媒体内容构建和叙事发展的主要趋势。论文分四部分,首先从对限制视角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入手引出自媒体的嵌入对传统叙事模式的颠覆。第二部分分析新媒体资讯传播亲近性的“我”叙事的现状,主要从原生的自媒体集群和传统媒体的自媒体延伸着手,分析目前原生自媒体文字内容的“叙事”特点和主流自媒体的文字与视频资讯的“新闻”特点,得出在场传播与互动传播的特征。第三部分将分析这类叙事特征产生的原因,主要从用户需求方面展开。最后一部分对自媒体平台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平衡“我”这种叙事视角应用在各类资讯内容中可能存在的关于真实性与情绪化问题,从而使本文的结构更加立体与丰满,内容更加客观与全面。

杨莹[4](2019)在《抗战时期福建《现代文艺》月刊研究》文中提出《现代文艺》月刊是由福建永安改进出版社主办的一份文艺期刊,期刊自1940年4月25日创办起,一直坚持到1942年12月25日,共出版6卷33期,王西彦、章靳以历任期刊主编。作为战时东南地域最具影响的文艺刊物之一,《现代文艺》的创刊,有赖于福建的抗日历史语境与战时文学生态。其独特风貌与文本特点引人注目,通过对《现代文艺》的生成、架构与特点的探析,揭示文艺期刊于抗战时期所发挥的作用。通过微观层面的个案研究,尽可能地呈现地方抗战文艺期刊于抗战文学史上的潜在价值。

陈诚[5](2019)在《《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版本与修改研究》文中认为《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魏巍去“抗美援朝”战场亲身采访后所写的反映抗美援朝战士英勇事迹的一篇优秀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自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头条发表以来就备受重视,受到大众的喜爱,之后还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谁是最可爱的人》自发表以来有初刊本、初版本、修改本、选入中学课本(以下简称选本)等多个版本流传。本文拟就《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各个重要版本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各版本之间存在的微妙差异,探求作者修改原文的原因以及关注与版本修改相关的问题。本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交代本文选题目的及意义,梳理学界对《谁是最可爱的人》研究的现状,归纳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明确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论述《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创作历程与出版状况。《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写作过程与魏巍亲身经历战争密不可分,这是作者赴朝鲜战场后写成的一篇通讯,真实记录了抗美援朝战士英勇抗战的事迹,在发表以后产生了广泛影响,确定了其经典地位。通过了解这篇通讯的形成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心理;完整地梳理《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各个版本,全方位展示其版本流变过程,由此,厘清了《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版本问题,为下一章研究其版本变化以及变化原因打下基础。第二章分析《谁是最可爱的人》版本差异及成因。通过对《谁是最可爱的人》各个版本的精细对照,找出各个版本之间的差异,分别从“政治性要求”“修改相关事实”“艺术性要求”三个方面深入分析版本修改的原因,探究文学修改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意义。第三章考察与版本修改相关联的重要问题。通过联系《谁是最可爱的人》版本变迁与出版背景、接受者以及作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考察《谁是最可爱的人》修改的时间段问题、文集出版与同类仿作问题以及教材选录等重要问题,力图对《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版本修改状况做出更加全面的解读。本文结语部分认为《谁是最可爱的人》从初刊本、初版本到修订本、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版本流变的原因,是作者对艺术的不断追求、对事实的不断还原以及作者为符合政治意识形态而努力做出的调整和改变,是不同时代语境下接受者、作家、出版社或教材编写者共同作用的必然产物。

邓海燕[6](2019)在《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文中指出1937年以后,日本殖民者的野心不断扩张,对东北的殖民统治越发残酷,加强对思想文化的统治,加紧对新闻出版行业的控制,整个伪满后期面临“出版难,杂志少”的景况。1941年由满洲杂志社创刊的《麒麟》,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发行完整、传播广泛、接近大众等特点,很快赢得市场,成为拥有十万读者的“东亚第一刊”,成为伪满畅销的一本大众文化杂志。杂志一面大量刊载娱乐性趣味性的通俗作品,有意疏离政治和时局,以办国民“自己”的杂志为办刊宗旨;一面又替伪政府做宣传唱赞歌,为日伪当局效力,履行国策杂志的使命,具有复杂的意识形态性,这是伪满后期能够继续刊行的杂志所共同呈现出的特点,也是杂志的一种生存策略,不适合用简单的是非论来判断,要结合具体文本分析其显与隐的表达,这也是本论文所持的客观态度,力求公允,呈现杂志原本的文化样态。本研究在走访调研、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文本文献的量化整理和细密的耙梳,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类汇总,考察杂志特殊的生存背景和大众文化的特质,从而揭示殖民语境中杂志编辑人、写作者及伪满的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本文共分为五章。绪论中介绍了当下《麒麟》研究的现状,根据杂志自身的特点,确定从大众文化的角度进入研究,并对殖民语境、《麒麟》的大众文化及特点进行界定,保证论文写作的合理性。第一章具体阐述了《麒麟》杂志特殊的殖民生存场域,从政治、教育和文化三方面展开论述,日本残酷的政治统治、奴化的教育思想和专制文化政策迫使期刊杂志只能倾向通俗的、娱乐的、有趣的、历史的文艺作品,规避现实,粉饰太平,这样的大众通俗文学作品是能够被统治者接受的,有利于市民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伪满统治。从这个意义上说,《麒麟》的大众文化现象,也是不难理解的生存之道。第二章是从《麒麟》杂志传媒的外围生存境况和杂志自身的内部特点考察其刊行策略。先历时性考察伪满时期文学传媒的外围生态,梳理伪满后期在物资紧缺、资金不足、文化专制的杂志生态环境下,杂志不得不寻求新的生存之道,而不得已选择走向大众文化之路;然后对杂志自身特点进行共时性的分析,从杂志刊行思想、读者定位、市场化运作等角度进行梳理,从而确立《麒麟》杂志大众文化的策略性定位的观点。第三章是从杂志文本的文体形式上阐释《麒麟》的大众文化建构。本章基于伪满时期苛刻的文化监管制度和汉语出版物少难以满足大众读者阅读需求的背景,是匮乏的文化市场推动了通俗趣味性读物在内容策略上不自觉的倾向于通俗小说、文化杂谈、民间歌谣、弹词鼓词等纷繁多彩的大众性文体形式,《麒麟》呈现出以“慰安民众”为办刊宗旨的大众文化形态。第四章着重从文本内部讨论《麒麟》杂志的大众文化形态建构的问题。文中从都市文化、女性文化、流行文化等视角出发,分析文本中的都市空间符号、女性的生存现状、文本的娱乐性消遣精神、侦探悬疑的大众化取向等大众化特征,探析杂志文本的内在变化:现代的、都会的、消费的、时尚的走向为一种潮流;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乡土与都市的参差融汇也是一种潮流,而且两者难以切分,扭结在一起流动向前。由此,《麒麟》通过形式与内容的双重探索与实践,进行其对于大众文化的构建。第五章是论文的落脚点,探寻大众文化杂志《麒麟》所呈现的文化图景的意义所在,本研究认为杂志的出版和发行,体现出意识形态宣传和大众文化建设方面的复杂作用,客观的总结其既有被利用的亲日、媚日的奴性话语,也有反侵略的隐性表达,即便是杂志的大众文化建构中的负能量,也要回溯到特定时空和语境中,认识其存在的意义,并从多个角度考察其正负能量。结语总结全文,简要阐明《麒麟》杂志研究的意义,并说明本论文研究的局限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可能空间。

晁晓峰[7](2018)在《新时期以来文献纪录片的政治修辞研究》文中认为作为纪录片家族中意识形态性最强、与政治关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文献纪录片具有弘扬主旋律、进行国族建构和社会整合的功能。修辞是语言发出者利用语言的选用和调整,以产生说服或认同效果为目标。文献纪录片的政治修辞是创作者通过选择题材内容、采用一定的创作策略、风格,组合使用影像视听语言,创作出文献纪录片文本,目的是使观众认同作品所承载的意识形态。本文认为,中国文献纪录片的主导风格是格里尔逊式和形象化政论。在中国文献纪录片多个发展阶段中,这两种风格以强烈的观点倾向性和兼容性较强的修辞策略,成为构建国家民族、塑造集体记忆、反映当代意识形态的有力形态。根据政治经济、媒体政策、文艺思潮等外部因素进行权力支点选择是进行政治修辞的必要前提和措施。本文将新时期以来文献纪录片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978-1992年是意识形态的人文化呈现时期,这一时期创作者用“纪录”突破“汇编”美学,主要选用文化作为支点,利用纪录山川河岳进行国家民族精神的建构。1993-2002年受到纪实观念影响,以伟人题材作品为代表的这一时期文献纪录片利用平视的视角和故事化的讲述方式进行主旋律的弘扬。2003-2010年的创作思潮受到新纪录电影的影响,在重大历史题材和人文历史题材作品中充分利用情景再现等新虚构纪录手段,对历史进行当代的编织,完成符合当下意识形态的诠释。在政策的主导下,2010年开始,纪录片进入产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在对时代主题的反映中,非逻辑的论证这一政治修辞手段被广泛运用到“中国梦”、“反腐”等现实题材作品中,完成了当下国家主题展现的政治修辞。在纪录、诠释和论证三种政治修辞手段的选择中,每个阶段都体现出了不同的使用特征。它们的组合使用形成了文献纪录片不同的形态风格。它们内在的关联互动生发了文献纪录片的艺术性质。

赵雪玮[8](2018)在《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日报》事件通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察冀日报》是在抗日战争年代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办时间最早、出版时间最长的中国共产党党报。它创办十年出版了 2854期,对根据地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舆论和宣传作用,是党密切联系边区群众,联合群众协同抗敌的思想武器。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日报》中的事件通讯作品在总的通讯数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每期的报纸中,事件通讯也占有很大的版面,有的甚至一整个版面都是事件通讯作品。通过丰富的事件通讯报道,《晋察冀日报》实现了对当时历史现实的全面观照,它对敌宣传中共的方针政策、展现出形式多样的群众生活、报道了轰轰烈烈地的土地革命运动、颂扬了军民互帮互助的革命精神。在思想上帮助人民群众深入了解战事,在行动上鼓舞边区群众积极参战,在生活上指导人民群众发展生产,正是一篇篇生动的事件通讯作品为军民协同作战奠定了舆论基础,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解放。该报的事件通讯作品在解放战争时期之所以有显着的传播效果,除了它紧跟时事的报道内容之外,更在于作品本身对通俗化语言和多样化文学手法的运用;在形式上使用编者按语和新闻漫画的搭配;在报道策略上根植于党报自身的宣传立场,为了突出报道的主题而策划组合、系列报道。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日报》事件通讯作品凭借其丰富的报道内容和鲜明的报道特色,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尽管它在宣传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譬如:主题固定,报道呈现单一化,强烈的宣传意识致使一些报道内容有失实的之处等等,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事件通讯响应新闻工作的群众路线,采写出一些和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尤为可贵的是,对于报道过程中出现的新闻失实现象,该报也做了一些自我反思,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不真实的状况,从而提高了党报的威信。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日报》事件通讯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对当今的新闻工作特别是事件通讯报道的发展,有着历史的镜鉴意义和现实的借鉴价值。

梁玉洁[9](2018)在《八十年代文学中的刘绍棠》文中指出新世纪以来,在程光炜教授等学者的推动下,学界出现了一个“重返八十年代”的文学研究热潮,一些关于80年代文学中的“个案研究”也显示了研究的活力及巨大空间。刘绍棠(1936—1997),是20世纪50年代享誉文坛的“神童作家”,其文学成绩和文学史定位都形成于80年代。本文将有意识地借鉴80年代文学研究的丰硕成果,通过对刘绍棠80年代的文学作品、理论建树、乡土困境、创作转变和文学诉求的解读与审视,主要思考和探究以下几个问题:刘绍棠为何在80年代的文学浪潮中跃起又落下,最终归于沉寂;80年代的刘绍棠如何走上“乡土文学”又为何引起争议;刘绍棠的乡土文学为何出现困境以及探索的出路;刘绍棠与80年代文学的疏离体现在哪里。在“重返八十年代”的文学研究范式中重新梳理和思考刘绍棠与80年代文学的关系,本文试图去思考一个作家在特定时期可能伸张的文学空间,进而呈现80年代文学在现有文学史叙述中被遮蔽的一面,并探讨80年代文学所蕴含的一些未曾实现的可能性。论文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以“重返八十年代”的文学研究为维度,阐述了选题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策略。第一章着重解读奠定刘绍棠80年AI写作作基调的中篇小说《蒲柳人家》,从刘绍棠的文论思想进入文本阐释,重新挖掘《蒲柳人家》丰富的蕴涵,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从《蒲柳人家》的获奖看取这部小说带给作家创作和人生的非凡意义。第二章分析刘绍棠努力于开创乡土文学流派及其引发的论争。首先梳理了刘绍棠在80年代前期提出的乡土文学理论,探究促成理论形成的四个来源。再分析刘绍棠乡土文学理论所引发的争论,从中展现刘绍棠的作家姿态和自我意识。第三章主要探讨刘绍棠在乡土困境中的守持和探索。他坚持完善自己的乡土文学理论,并指导文学创作,与此同时,又进行着创作内部的调整,进行了两次文学转变,但是成效不甚明显。第四章结语部分总结刘绍棠的文学理想与80年代文学相疏离的三大原因。由此,刘绍棠在80年代文学中的面貌已经清晰。

刘霞云[10](2017)在《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文体为我们研究长篇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论文包含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从本体视角考察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大致状貌,二是以存在的文体发展状貌为借镜,将其放置于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以探究成因。基于此,论文以文化学为主导视角,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理论阐述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从文化思潮如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大众文化思潮等来探究其对作家文体选择的影响;从文化资源如地域文化、东方“合和”文化、古典文学传统等对作家的精神渗透来探究文体变异现象的生成;同时,还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如政治文化心理、代际文化心理、女性文化心理等来分析文体与文化之间密切的互融互渗关系。论文根据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所表征出的阶段性特征,采用线性论述方式,将新时期以来三十余年分成新时期初、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四个时间段,从结构样式、叙述方式、语言形态等文体要素出发,历时勾勒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共时性论述方式,分别从文化思潮的冲击、文化资源的渗透以及文化心理的诉求等角度剖析文化因素对文体生成的影响。最后,结合文化视角下文体发展现状,对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限度及可能性维度做出反思与考量。论文认为,当代长篇小说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创作主体和文类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下,已跃居时代中心文类地位,这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如出版量、参与作家群体等可量化指标上,还体现在大家对长篇小说文体逐步增温的关注度上。细梳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演变镜像,新时期初为缓慢的苏醒和尝试期,80年代中后期为积极的崛起期,20世纪末则进入狂热的实验期,新世纪之后则进入内敛、多元的圆熟探索期,这些足显文界对文体一路走高的关注度。虽然文体本身无高低优劣之分,但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文体向来注重与作品思想力的有机融合,以此观之,文坛上能做到如此有机融合的作品对应于浩瀚的长篇创作稍显单薄,且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路走高的文体探索活动中还不乏涌现放逐小说意义,极致追求形式感的形式主义者,而政治文化心理的依附,又使部分作家放逐了小说的表达形式,存有故事本体论倾向。而大众文化对文体的消解、代际文化心理导致作家梯队构成的断代窘况,以及长篇写作大众化所带来的文类常识失范等现象,合在一起促成了文体探索的困境。面对如此限度,良性文学生态的营造、多重文化的汇通与融合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代际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作家对小说文体常识的恪守与突破等,这些又为作家的文体探索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从文类本体角度看,文体探索作为当代长篇小说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它的存在、发展及未来趋势烛照出长篇小说“艺术”地发展史;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文体探索的历程是一部中国作家精神心灵的成长史;从诸多影响成因看,文体探索过程又是一部中国文化因子的交织与语境的变迁史。一切文体现象都打上了时代文化的烙印。

二、党史纪实文章写作手法漫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党史纪实文章写作手法漫谈(论文提纲范文)

(2)彭荆风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
第一章 边地叙事
    第一节 家国同构:民族共同体的建立
    第二节 异域的民族风情呈现
    第三节 边地自然的自在性与原始性
第二章 战争叙事
    第一节 英雄话语的建构
    第二节 民族精神的谱写
    第三节 悲剧精神的审美超越
第三章 “伤痕”叙事
    第一节 寻找温情的乌托邦
    第二节 归来者的伤痕之痛
    第三节 反思与追问
第四章 艺术的追求与嬗变
    第一节 现实主义美学的坚守
    第二节 文体实践
    第三节 继承与创新:史诗性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彭荆风创作年谱
附录二:访谈——彭鸽子问答
致谢

(3)自媒体嵌入下的亲近性传播研究 ——以侠客岛等微信公众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镶嵌连接与自媒体
        二、亲近性新闻及其相关研究
        (一)亲近性新闻、新新闻主义及其渊源
        (二)“非虚构叙事”与亲近性新闻
        (三)对话性新闻与亲近性新闻
        三、新闻叙事学及其研究视域
        (一)新闻叙事
        (二)叙事主体
        (三)叙事视角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研究方法
        一、核心术语说明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自媒体、“我”出场与叙事的变化
    第一节 限制视角与传统新闻叙事模式
        一、从视角看新闻叙事
        二、从全知视角到限制视角的新闻报道
        三、第一人称叙事新闻及其变更
    第二节 自媒体嵌入对传统叙事模式的颠覆
        一、“嵌入”理论与亲近性报道
        二、“叙事”与“新闻”:关联与重构
        (一)原生自媒体:亲近性对话
        (二)主流自媒体:亲近性报道
        (三)关联与重构:一次采集与多元传播
第三章 新媒体亲近性的“我”叙事传播现状
    第一节 “我”叙事方式对新媒体的嵌入
        一、原生自媒体集群:“我”叙事状态
        二、“侠客岛”:传统媒体的自媒体延伸
    第二节 “我”在场传播的亲近性叙事
        一、“嗮”与“吐槽”的新趋向
        二、“我在场”的现场资讯报道
        (一)文字:“我”在场的新闻叙事
        (二)时事短视频:“我”出场的新闻直播
        三、“我们同步思考”的反身性资讯传播
    第三节 “我”与“你”(用户)互动的亲近性叙事
        一、情感性和拟情感性资讯传播
        二、个性化、贴身服务性资讯传播
        三、参与、对话和问答性资讯传播
第四章 新媒体亲近性的“我”叙事传播动因
    第一节 新媒体的用户期待与召唤结构
        一、“用户为王”与接受美学
        二、期待视野与召唤结构
    第二节 关系性传播与场景中的用户粘性
        一、“弱连带的优势”与“我”的强化
        二、“窄播”与互动性传播
        三、个性化与精准性算法传播
    第三节 UGC与用户多通路参与传播
        一、网络认同与亲近性传播
        二、客观叙事与主观叙事的界限消减
        三、自媒体与个体化传播效能的扩张
第五章 亲近性的“我”叙事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后真相:虚假伪劣资讯泛滥
        一、主观化新闻:新闻失实的新态势
        二、限制框架:对客观性的稀释
        三、反转的背后:流言的泛滥
    第二节 “做号”模式:流量信息污染
        一、专业度滑落:多次方传播与洗稿
        二、责任迷失:爆款与煽情性传播
        三、“骗流量”之痛:传播链污染
        四、“自媒体村”现象:资讯失重
    第三节 情绪化传播:对传播理性的危害
        一、比声量:众声喧哗的传播偏向
        二、炒作化:放大社会情绪
        三、碎片化:割裂共识的传播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抗战时期福建《现代文艺》月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现代文艺》月刊筹办的历史语境
    第一节 独特的战略位置与地理优势
    第二节 开明的政治文化政策的庇护
    第三节 流寓文人对于抗战现实的体认
第二章 《现代文艺》月刊的文学生态
    第一节 文化统治的桎梏
    第二节 统制经济的制约
第三章 《现代文艺》月刊的独特风貌
    第一节 《现代文艺》月刊的作家构成
    第三节 《现代文艺》月刊的文学立场
    第三节 《现代文艺》月刊的编辑艺术
第四章 《现代文艺》月刊刊载的文学作品
    第一节 抗战小说
    第二节 抗战散文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版本与修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论文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创作与版本
    第一节 《谁是最可爱的人》创作历程
    第二节 《谁是最可爱的人》各版本简述
        一、初刊本
        二、初版本
        三、修改本
        四、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版本
第二章 《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版本修改类型
    第一节 初刊本与初版本比较
        一、对字、词、句的修改与梳理
        二、对标点符号的修改
        三、对事实内容的修改
    第二节 人文初版本与修改本比较
        一、技术性修改
        二、政治意识形态的规范
        三、艺术性修饰
    第三节 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版本比较
        一、艺术完善
        二、不同语境的影响
第三章 与版本修改相关联的重要问题
    第一节 版本修改的时间段问题
    第二节 文集出版与同类仿作问题
    第三节 教材节选与收录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谁是最可爱的人》版本情况
附录2:初刊本与人文初版本主要修改情况对照表
附录3:人文初版本与修改本主要修改情况对照表
附录4:三“选本”主要修改情况对照表
附录5:《谁是最可爱的人》以“文革”为界出版状况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麒麟》杂志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第一章 殖民语境:《麒麟》的生产场域
    第一节 “改朝换代”: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一、炮制伪满洲国
        二、所谓的友邦、盟邦、亲邦
        三、殖民“暴力”的效应
    第二节 切断民族之根:奴化的殖民教育
        一、“王道主义”教育方针
        二、让日语成为“国语”
        三、推行殖民学制
        四、强制落实奴化教育思想
    第三节 专制与霸权:日伪政权的文化统治
        一、霸道的伪满文化统治机构
        二、细化专制的文化统治策略
第二章 “大众文化”:《麒麟》杂志的策略性定位
    第一节 伪满时期文学传媒的生态
        一、从报纸副刊到文学杂志
        二、从小众文艺期刊到大众文化杂志
    第二节 “大众文化”杂志《麒麟》
        一、《麒麟》办刊思想的演变
        二、“大众”读者定位
        三、版面风格和栏目设置的大众化
        四、《麒麟》杂志的市场化运作
第三章 文学样式的大众性
    第一节 娱乐化的通俗小说
        一、占据《麒麟》文学主体的通俗小说
        二、徘徊在章回体和新文学之间的通俗小说
    第二节 “传承文化使命”的散文
        一、彰显民族文化的节日习俗散文
        二、传承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散文
        三、包罗万象的其他散文
    第三节 书写底层大众生活的民间歌谣
        一、情歌:离情别绪相思苦
        二、生活歌:婚姻家庭中女性的悲情
    第四节 雅俗互动的弹词与话剧
        一、走向通俗:新文学的弹词改编尝试
        二、雅俗相遇:演绎话本故事的现代话剧
    第五节 由通俗小说改编的鼓词
        一、鼓词《啼笑因缘》的诞生
        二、从视觉艺术到视听艺术的转化
        三、讲究音韵的俗白式语言风格
第四章 文本内涵的大众性
    第一节 现代都市的空间符号与悖论叙事
        一、时尚消费空间:咖啡店、吃茶店、舞厅
        二、日常活动空间:公园、办公室
        三、流动行进空间:火车、电车
        四、都市书写的悖论
    第二节 摩登与传统:大众视野中的女性想象
        一、尚美女性:讲究衣着打扮的流行时尚
        二、职场女性:独立自信的时代风尚
        三、家庭主妇:渗透“贤妻良母”思想
    第三节 娱乐性和模式化的精神消遣品
        一、矛盾纠葛的感情故事
        二、以死告终的爱情悲剧
        三、历经风雨的完美结局
        四、花样无穷的情感套路
    第四节 侦探、悬疑与大众取向
        一、构设类型化的悬疑焦点
        二、迎合大众的小说取向
    第五节 儿童文学产品的大众化特征
        一、儿童文化产品的类型及特征
        二、善与美的精神引导
        三、潜藏的意识形态性
第五章 作为策略的大众:《麒麟》文化图景的意义
    第一节 奴性话语:日本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
        一、从“看”和“说”入手的大众亲日引控
        二、调门越来越高的大众媚日教唆
        三、利用文学树立大众的“良民”榜样
    第二节 隐性话语:中国人民反侵略意志的曲折表达
        一、建立同构关系,认同中暗示处境、吐露心声
        二、描绘二元意象,对比中透露情感倾向
        三、文本间存在矛盾,真意从深潜处释放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新时期以来文献纪录片的政治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 文献纪录片的内涵与外延
        (二) 文献纪录片文本的政治修辞现象
    二、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 对文献纪录片的综合研究
        (二) 对“纪录片修辞”的研究
        (三) 和“纪录片政治修辞”相关的研究
    三、本研究展开思路
        (一) 本研究的研究内容、方法和任务
        (二) 本研究的展开思路和创新点
第一章 文献纪录片政治修辞的理论架构
    第一节 政治修辞的内涵解析
        一、文献纪录片的意识形态性质
        二、政治修辞:发出意识形态“声音”
    第二节 政治修辞的文本显现
        一、政治修辞的手段:纪录、诠释与论证
        二、政治修辞的主导风格:格里尔逊模式和形象化政论
    第三节 政治修辞的作用机制
        一、权力关系:政治修辞的作用支点
        二、修辞效果:观众对意识形态的认同
第二章 国家话语的人文化呈现:人本主义思潮中政治修辞初现(1978-1992)
    第一节 折射政治动向:作品内容回归现实
        一、反映“拨乱反正”的政治形势
        二、为正面历史人物与革命事件立传
        三、宣传“改革开放”政策
    第二节 “纪录”:政治修辞人文化的主导手段
        一、“人声”出现软化政治话语
        二、与“新闻”分家淡化宣教色彩
    第三节 “论证”:回归逻辑的政论手段
        一、使用“论据”:客观理性的论证手段
        二、“知识”权力:政治修辞的新支点
第三章 主旋律的大众化表达:纪实观念下政治修辞转向(1993-2002)
    第一节 对主旋律的坚守
        一、“一面提示”:用发展成就弘扬主旋律
        二、“合作”模式:对主旋律性质的保障
    第二节 故事化:主旋律表达的大众化策略
        一、将政治观点寓于故事讲述之中
        二、平视视角带来“日常化”效果
        三、故事结构的变化突出叙述主旨
    第三节 故事讲述迎合大众:纪录与诠释相结合
        一、多种纪录手段贴近观众的接受习惯
        二、对文献史料的诠释契合大众心理
第四章 在历史诠释中表现政治:新纪录电影理念下政治修辞变更(2003-2010)
    第一节 “历史相对论”推动对历史的诠释
        一、格里尔逊风格的回归加强政治修辞力度
        二、复归历史题材构建新型文化记忆
        三、红色记忆的强化与国族软形象的“硬化”
    第二节 “新虚构”:诠释历史的技术手段
        一、“情景再现”等手段填补文献空白
        二、“新虚构”的人物串联起历史碎片
        三、与观众的“契约”:通往意识形态的认同之路
    第三节 凸显当下意识形态:历史叙事的政治诉求
        一、与历史的时空对话:强化与重构文化记忆
        二、历史故事的编织带来“主体化”的认同效果
        三、象征与归纳论证导向政治意图
第五章 国家主题的多元化展现:产业化进程中政治修辞新阶段(2011-2017)
    第一节 发展动力:政策与产业的双轮驱动
        一、“意识形态+产业”:纪录片双重属性的确立
        二、政策保障:对重大题材作品创作的扶持
        三、产业助力:新型产业格局带动精品创作
    第二节 国家主题展现方式的多元化
        一、技术美学下政治内容的视听呈现
        二、周期性叙事的戏剧化策略
        三、中国故事的“世界讲述”
    第三节 论证手段主导政治话语表达
        一、“向人民汇报”:政治成就的影像展现
        二、兼容叙事:政治话语的“论证化”表达
        三、非逻辑论证:“论证”手段的发展
余论
    一、文献纪录片政治修辞策略的嬗递
    二、政治修辞的生成:三个手段的共生整合
    三、政治修辞提升文献纪录片的艺术品质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纪录片主要片目(1976—2017)
致谢

(8)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日报》事件通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日报》事件通讯的发展与概述
    第一节 《晋察冀日报》的创办及其发展历程
        一、《晋察冀日报》的创办及发展
        二、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日报》的总体状况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日报》事件通讯概述
        一、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日报》事件通讯数量统计
        二、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日报》事件通讯版面呈现
        三、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日报》事件通讯趋势分析
第二章 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日报》事件通讯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张家口办报时期(1945.9-1946.10)
        一、展现形式多样的群众生活
        二、报道国共两党战事
        三、揭示国民党反动政权的阴谋和残暴
        四、对比同一地区解放前后之差别
    第二节 阜平根据地时期(1946.10—1948.6)
        一、全面开展“反蒋”宣传
        二、大力报道土地改革运动
        三、歌颂军民间互助的精神
第三章 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日报》事件通讯的主要特色
    第一节 事件通讯体现的语言特色
        一、采用通俗化的语言
        二、运用多样化的文学手法
    第二节 事件通讯呈现的形式特色
        一、编辑方法:大量使用编者按语
        二、呈现方式:漫画的配合衬托
    第三节 事件通讯运用的报道策略
        一、强烈的策划意识:组合系列报道
        二、准确的报道定位:根植党报立场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日报》事件通讯的局限与启示
    第一节 局限性的体现
        一、主题呈现单一化
        二、过于强调宣传,客观性有失偏颇
    第二节 历史的经验与启示
        一、做生活的参与者,走好新闻工作的群众路线
        二、提高党报威信,扭转新闻不真实现象
        三、打破单一式的灌输局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八十年代文学中的刘绍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重放的鲜花”:八十年代初的刘绍棠
    1.1 “归来作家”
    1.2 八十年代初的“香草”:《蒲柳人家》
        1.2.1 《蒲柳人家》在当时文坛的特殊性
        1.2.1.1 从“暴露”走向“歌颂”
        1.2.1.2 对传统叙事模式的化用
        1.2.1.3 突出农民的叙事意识
        1.2.2 《蒲柳人家》存在的问题
        1.2.3 《蒲柳人家》的获奖及意义
        1.2.3.1 从“杂色”到“纯色”
        1.2.3.2 刘绍棠乡土文学的宣誓之作
        1.2.3.3 在现代和当代“风俗(景)画”乡土小说中“架一座桥梁”
第二章 开创流派的努力:乡土文学理论及其引发的论争
    2.1 刘绍棠乡土文学理论的形成和内涵
    2.2 乡土文学理论中的资源运用
        2.2.1 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资源的征用
        2.2.2 对鲁迅乡土文学论述的借用
        2.2.3 对孙犁文学观念的化用
        2.2.4 对乡土乡亲的感念
    2.3 刘绍棠“乡土文学理论”引发的争议
        2.3.1 “乡土派”与“现代派”的争论
        2.3.2 “民族化”与“走向世界”的争论
第三章 乡土困境中的守持与探索
    3.1 刘绍棠乡土文学困境的表现
        3.1.1 同道者的缺乏
        3.1.1.1 暂未形成“气候”的追随者
        3.1.1.2 赞同者的“有心无力”
        3.1.1.3 “荷花淀派”的不同追求
        3.1.1.4 北京作家圈审慎的态度
        3.1.2 缺乏作品证明的尴尬
        3.1.2.1 刘绍棠自身创作的问题
        3.1.2.2 追随者的作品影响有限
        3.1.3 乡土创作成功的他者
    3.2 乡土困境中的探索
        3.2.1 第一次文学转向:对乡土现实的直接书写
        3.2.2 第二次文学探索:走向通俗化
第四章 刘绍棠与八十年代文学精神的疏离
    4.1 提倡乡土又不愿呈现乡土的真实情状
        4.1.1 对乡土矛盾的呈现浅尝辄止
        4.1.2 对人物精神动向的体察不够深入
    4.2 提倡民族化,却又无法呈现出传统的魅力或痼疾
        4.2.1 不及汪曾祺、邓友梅的文雅
        4.2.2 缺少新乡土小说的文化批判眼光
    4.3 提倡通俗化却又无法准确捕捉通俗的脉搏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刘绍棠作品年表
    刘绍棠研究资料索引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10)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及可开拓空间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一章 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新时期初:落寞的整齐划一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暗涌的异质新构
    第三节 20世纪末:高蹈的实验狂欢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圆熟的多维探索
第二章 文化思潮的冲击与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西化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反叛
    第三节 大众文化思潮与文体的消解
第三章 文化资源的渗透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异
    第一节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文体表达
    第二节 东方“合和”文化与文类互融
    第三节 古典文学传统与文体“返祖”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诉求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觉
    第一节 政治文化心理与文体的规约
    第二节 代际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差异
    第三节 女性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张力
第五章 限度与维度的长篇小说文体发展考量
    第一节 极致的文化拥趸与文体的局限
    第二节 文学生态的营造与文体的突围
    第三节 文化的汇融与文体发展的可能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四、党史纪实文章写作手法漫谈(论文参考文献)

  • [1]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文学出版研究[D]. 田明夏. 青岛科技大学, 2021
  • [2]彭荆风创作论[D]. 熊婷.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3]自媒体嵌入下的亲近性传播研究 ——以侠客岛等微信公众号为例[D]. 陶梦筱. 郑州大学, 2020(03)
  • [4]抗战时期福建《现代文艺》月刊研究[D]. 杨莹.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版本与修改研究[D]. 陈诚.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8)
  • [6]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D]. 邓海燕.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7]新时期以来文献纪录片的政治修辞研究[D]. 晁晓峰.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5)
  • [8]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日报》事件通讯研究[D]. 赵雪玮.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9]八十年代文学中的刘绍棠[D]. 梁玉洁. 信阳师范学院, 2018(11)
  • [10]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D].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论党史纪实文章的写作技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