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简述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简述

一、对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的浅解(论文文献综述)

隋璐遥[1](2021)在《习近平关于消费经济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潘博[2](2020)在《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运作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重视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和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如《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等。将城市基层党建和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紧密衔接起来,以发挥党组织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党的基层政权、提升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绩效,是当前城市基层党建和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所共同面临的重大现实议题,也是亟待学术界予以系统、深入探讨的理论命题。在理论和实践中,将城市基层党建和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紧密衔接的具体形式,一般呈现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这一模式。不同于西方“国家-社会”二元对立的关系模式,中国的“国家-社会”呈现出“政党-政府-社会”三分的关系模式。中国共产党依托该关系模式,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核心性的主导作用,以强化国家能力的方式提升着治理绩效;而且中国共产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政治立场的政党,这一核心的政治价值与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价值理念存在着高度的内在契合,能够保障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正确方向。因此,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作为“中国之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契合中国独特的国情、党情和社情的治理模式,同时也呈现出有别于西方社会治理模式的显着特征和巨大优势。从城市基层党组织的本质属性审视,我们可以将其界定为特定形态的政治系统;而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党建引领”,可以被视为城市基层党组织的特定政治功能。政治系统的生存、发展和作用,需要通过获取不断信息、能量来达成;而这要求政治系统不仅需要不断调适、优化自身的结构,也需要持续与外部环境进行良好、有效的互动。鉴于此,城市基层党组织实现“党建引领”政治功能的前提和关键,在于明确与外部环境展开良好互动的有效途径,即充分结合城市基层社会的治理逻辑,并将其融入到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运作逻辑之中,以期实现“‘党建引领’的政治功能”和“城市基层社会的治理逻辑”之间更为精准、有效的衔接。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格局呈现出党的领导发挥自上而下的整合作用、多元主体围绕治理目标展开协同合作和强调治理主体履行自身责任三方面显着特征,这也是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未来发展的关键着力点。相较于协同治理、网络化治理、多中心治理和合作治理等社会治理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因为其在强调自上而下的有效整合、以协调促进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发挥权威性主体的主导作用和对各项治理要素的无缝隙整合等方面,与我国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格局和关键特征最为契合,而且该理论的理论内涵最为丰富,所以可以将整体性治理视为最适合描述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情境和阐释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逻辑的治理理论。结合整体性治理的基本内涵和作用机制,可以将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的治理逻辑归纳为:在“党建引领”的积极作用下,以强化自上而下的有机统合打破碎片化治理的“多中心”倾向,通过协调主体间关系建设“共建”、“共治”的治理格局,并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政治立场的基础上推进治理成果的社会共享。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的治理逻辑为归纳和建构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运作逻辑奠定了基础。只有将治理逻辑融入到”党建引领”的运作逻辑中,才能保证运作逻辑真正契合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具体情境、现实需求和客观规律,使运作逻辑更加具有现实指向性、情境针对性和内容系统性,从而在“党建引领”的运作逻辑中实现“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充分结合。对于城市基层党组织而言,这是自身政治功能的发挥,是在城市中的执政行为,也是自身政治目标和政治主张的实现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将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运作逻辑归纳为:城市党组织通过自身的执政行为,将政策目标、治理需求、组织结构和机构职能等要素统一纳入整体性的框架中,以协调、整合、信任和责任为着力点实现城市基层社会的“良好治理”的治理目标、进而实现自身政治目标和政治主张的过程。该运作逻辑为构建强化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党建引领”的具体实践路径,奠定了结构性框架、主导性价值观念、治理原则导向和整体思路等学理基础。诚然,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运作逻辑所明确的,是我国城市基层党建和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构想和重要导向;但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构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实践路径而言是很重要的,这凸显出总结相关实践经验并整合到实践路径之中的重要性。从相关的既有经验审视,我国在单位制时期,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所呈现的发挥精英人物的积极作用、培育邻里间稳定的熟人关系等经验,可以被适当转化、整合到当前的“党建引领”之中;从近些年“党建引领”的北京市“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和珠海市“青春党建”等优秀案例中,可以汲取关于“党建引领”优化治理资源获取配置、动员和组织治理参与的优秀经验;而在批判地借鉴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适当汲取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活动经验,以及美国城市社区治理中重视公民和社会组织作用等经验。由于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党的执政环境变化和社会原子化加剧等一系列变化,城市基层党组织在发挥协调、整合、信任和责任作用中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这些现实问题不仅包括一些党组织自身的问题,亦涵括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情境中出现的可能弱化“党建引领”政治功能的所有其他问题。通过对相关的实践现状进行分析,当前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主要包括部分治理主体间的协同存在着一定的阻碍、一些治理要素处于高度离散化状态、部分社会场域内存在信任水平过低的现象、部分城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存在失责现象等四方面问题,这意味着城市基层党组织需要通过构建有效的实践路径来应对来自自身和治理情境的双重挑战。当然,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不仅提供了问题导向,同时也是强化“党建引领”的良好契机。因此,应当依循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运作逻辑这一框架,以现实问题为问题导向,结合中外相关治理经验,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关于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指示为依归,从“以党建引领强化对治理中信息共享、社会认知和利益关系的协调”、“以党建引领对科层制行政体制、城市治理空间和社会中产阶层的整合”、“以党建引领强化互信的政治信任和社会信任”、“以党建引领强化多元协同监督、强化问责机制实效和培育责任文化促进履责”等四个方面构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路径。虽然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探索性、创新性的政治过程,但从其坚持党的执政地位和作用、符合中国独特的基本国情、契合社会治理发展规律等方面审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党建引领”能够不断从协调、整合、信任和责任四个方面推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实现党建引领下城市基层社会的“良好治理”目标,并实现“强化党的城市基层政权”和“提升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绩效”的双向互促,从而最终使“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成为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和强化“中国之治”的国际话语地位的重要途径。

郑晓锋[3](2020)在《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在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历程中,语言变革无疑是最直观、最明显的因素。所谓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其基础表征就是文学语言的现代性。百年来中国文学发展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成功建构了现代汉语规范化意义上的汉语语言系统——即以白话文为中心的汉语语言体系的确立与强化。但由于传统的“重内容轻形式”的研究倾向,对文学语言作为符号性媒介的本体性研究很容易被忽略;再者,白话文在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几乎成了定型状态,研究者更多地是从静态视角探究文学语言问题,而没有将其放在百年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动态视域中加以考察,从而无法深入研究百年中国文学思想层面的变化;此外,文学语言审美层面的动态演变也有待挖掘。本文以“媒介生态”为切入点,在关注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等宏观维度的基础上,再从文字、报刊、图像、网络等微观视角出发,探究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以期勾勒出一个连续性的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展的历史图景。所谓“媒介生态”,其最初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北美的Media Ecology研究,这与20世纪末中国本土兴起的媒介生态学研究有着本质的区别。北美Media Ecology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对人与传播媒介的关系研究,立足点是人,强调媒介对人类、人类文化或人类社会的影响,带有明显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而中国本土的媒介生态学所要遵循的原则和最终旨归是建立人—媒介—社会—自然系统的和谐关系及实现媒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其出发点是媒介。但同时我们应看到二者的联系,因为北美Media Ecology所关注的人与媒介的关系,这也是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重要一隅,所以,对于北美的Media Ecology,我们不仅要看到它的差异性,也要看到其长处,对其有益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要加以合理的批判和吸收,以充分地运用到我国的媒介生态学研究上来。至于北美Media Ecology和中国媒介生态学之间的差异,北美Media Ecology认为“人是条鱼”,生活在媒介环境构筑的“水”中,它重点研究媒介对人的影响,“它试图找出媒体迫使我们去扮演什么角色,媒体如何构建我们所看到的,为什么媒体让我们如此这样地感觉和行动”;而中国媒介生态学认为“媒介是条鱼”,生活在社会生态系统的“水”中,这一系统由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等生态因子构成,且以媒介及媒介的存续环境(媒介之间、媒介与社会之间)为研究中心。这种以“媒介”为中心的媒介生态理论,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预先的理论视域。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提高,媒介在文学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然有学者将之推至“文学四要素”之外“第五要素”的高度,媒介及媒介文化成了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语言论转向对我国文艺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影响,使得文学语言的符号媒介性功能逐渐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不再将之视为一种应有的静态之存在,而是一种通过动态变革演化而来的;它也不再仅是一种纯粹的工具性存在,而且还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本体。文学语言作为一种媒介符号,它的历史变革势必会受到其所依存的媒介生态的影响。再者,从文学理论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向内转”和“向外突”是其发展的两种基本路径,前者强调文学研究对文学文本的重视,而后者则强调打破文学的固有边界,把文学研究拓展为文化研究。对文学语言本身的研究属于文学研究中的“内部研究”,而探讨文学语言变革所受制的外在媒介生态因素属于“外部研究”,挖掘内在文学语言与外在媒介生态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将内部和外部研究联系起来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方法论上的创新。文学媒介和文学语言有着天然的联系。首先,文学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媒介符号;其次,除文学语言以外的其他文学媒介都是文学语言的承载媒介,比如书籍、报刊、电子书、文学网站、文学广播和文艺类影视等等。不同的媒介形式,就会有不同的文学语言形式。随着媒介在文学活动中地位的演变和提升,百年来文学语言也经历了不同的变革。整体上呈现为由文言到白话、由高雅到通俗、由静态到动态、由符号到图像、由单一到多元等趋势的异变。全文共分为导论、正文、余论三大部分,导论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理论视域、选题缘由及思路、研究现状、研究价值和意义予以介绍,在对已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肯定了现有研究成绩,但也存在不足,比如对于现代汉语白话形态的理所当然认同致使对语言的研究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处境,已有成果多于静态的叙写而非动态层面的规律演变之探究,文学语言多为工具性存在而非对象性指称,文学语言研究的理论深度不够,等等。然而,文学活动中媒介作用的增强和文学语言的媒介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媒介生态,因为文学语言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媒介符号,它是微观媒介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成、存在和演变不仅受到其他微观媒介(如书籍、期刊、报纸、广播、影视、互联网等)的影响,还受到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等外在媒介生态的宏观建构,这就为我们从媒介生态维度研究近百年文学语言的变革提供了可行性契机。正文部分一共六章。分别从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作所经受的不同时期的明显的媒介生态为特征分章展开。第一章针对本文研究的理论视域和方法论原则——媒介生态,作一详细的梳理和介绍。所谓媒介生态,即媒介的存在场域,既包括媒介本身的存在状态,亦包括媒介所受制的外在因素。文学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媒介,是该场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媒介生态的整体性、多样性、互动性、平衡性、循环性,又对文学语言的存在和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媒介生态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而宏观意义上的媒介生态又是通过微观层面的媒介生态而对文学语言的变革产生直接的作用和影响。第二章是从晚清文学语言变革所受到的显着的文化媒介生态入手,主要包括晚清白话文运动和五四白话文运动两大显着的文化现象。从晚清黄遵宪提出“语文合一”①的观点开始,以封建士大夫为代表的维新派意识到民众思想启蒙对于挽救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要性,而思想启蒙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打破传统文言的隔阂,推行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新的白话语和白话文体开启了文学创作新的表达方式,促成了以白话小说为主的文学文体的勃兴。这一时期西方现代报刊理念的引入激发了国人的办报意识,中国现代报刊业开始起步,为晚清白话文运动提供了必要的媒介传播平台,打造了全新的社会舆论空间,因之而出现了王韬的“报章体”、梁启超的“新民体”、欧化语中的新名词等新的语言形式,促发了“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等文体革新运动。明显来看,以文字改革为中心的晚清白话文运动是在文化媒介生态发生变化之际而发生的文学语言改革行为,但语言媒介符号所处的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受众媒介生态等也出现了新情况,在这种合力下,晚清文学语言开始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而20世纪初五四白话文运动前后带来了中国文学语言的历史性变革。这一时期的语言变革及其新文体实践,直接带来了中国文学发展的现代化转型。与晚清白话文运动不同的是,五四前后的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则对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其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改造和新文学文体的生成更具革命性、彻底性,经过陈独秀、胡适、钱玄同、鲁迅等五四白话文运动倡导者的努力,白话文终于取代了文言文在传统文学中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书写的合法性语言。第三章主要是从文学语言变革受到的典型的政治媒介生态出发。从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①的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这一时期文学(语言)发展所受制的政治媒介生态作用渐趋明显,以194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决裂之后,中国国内政权主要呈国民党、共产党两大党派对峙局面,中共为争夺社会话语权、树立政治威信和打破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以“左联”为代表的文学阵营开展普罗文学运动,推行文艺大众化,最重要一方面就是文学语言向人民大众靠拢的通俗化运动。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又提出了中国文学及文学语言的“民族形式”改造问题,提倡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文艺形式;后期主要表现为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一时期的国家政权实现了统一,经历长期动乱的中国社会百废待兴,文化资源的重置和控制是其重要方面,从第一次文代会规定文学写什么、怎么写、为谁服务,到十年文革政治对文化(文学)的强势干预,都从根本上左右了新中国文学语言的书写模式,文学由于表征的优势、作为文化资源的稀缺性等满足权力实现的条件,在相当长的历史语境中被建构成为一种文学权力。总的来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文学语言所存在的政治媒介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一语境下,新中国之后的文学语言建设则是由党和国家实施的自上而下的文化行为,是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的文学语言变革,集中表现为文艺在“二为”方向指向下的政治性、民族性、通俗性言说,并在建国前十七年文学中取得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引发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当代转向。第四章主要是从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文学(语言)所受到的经济媒介生态作用渐强的角度来说的,多重利益追求和文学理想带来了文学语言的多元化呈现。新时期以来随着党和国家政策上的调整,我国文化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集中表现为对“十年文革”造成的冤假错案的拨乱反正、重新探讨和确立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确立文艺创作新“二为”方针等方面,文化领域开始朝着良性的、健康的方向发展。随着国家社会发展经济重心的确立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这一时期文艺创作的一个显着特点是经济导向性增强,文学格局开始由建国前三十年“一体化”向多元化发展,文学语言呈现出政治话语、精英话语、通俗话语等三大主方向演变,并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发生着多种可能性。第五章主要讨论的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技术媒介生态在文学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学语言呈现出了图像化、类型化、跨语体、碎片化、互动性、颠覆性、消遣性、审美性缺失等特征。新世纪的文学格局较20世纪后半期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我国消费社会的逐步形成和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文学的蔚为大观,传统官方主流文学和社会精英文学的势力范围正在急剧减缩,并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寻求突破和转型;而菁芜杂存的网络文学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广播、影视、互联网等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助推下,大有独霸天下之势。新的文学形态势必会呈现出新的语言形式,而新世纪文学语言的种种特征,就是文学语言在媒介技术的支撑下的多样化呈现。第六章主要是对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发展所受制的受众媒介生态和其他媒介生态作一简单介绍。此两种媒介生态参与了各个时期的文学语言建设,且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们共同促成了中国文学语言的百年转变,这也是它们的合力性使然。但因二者与前几个分期所受到的鲜明的媒介生态相比,显得稍微次要了一些,故单章给予简单的介绍,以此说明它们并非缺席,以此体现构成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媒介生态的完整性。结论部分主要回答了从媒介生态视角审视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它到底发生了何种动态变革。从19世纪后半叶的晚清白话文运动开始,先后经历了五四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文艺大众化”讨论、“民族形式”建设、农村新通俗小说试验、工农兵创作方向、新时期文学语言的“话语解放”,再到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图像化、类型化等转向,是近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和变革的基本路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也是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的变迁史。总的来说,文学语言作为媒介符号,影响其变化的因子有很多,整体上可分为包括以“媒介”为中心的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受众媒介生态和其他媒介生态,这些宏观因素通过影响媒介介质而对微观上的文学文体和文学语言发生作用,这是由文学所在的具体社会历史语境决定的,语境不同,各种因素作用力的强弱也会有所不同,它们所关注的着力点也会不同。在这些媒介生态的组成中,除了媒介技术对文学(语言)能带来直接的影响之外,其他五个都是间接影响因子。当然,如此区分只是理论上辨析的需要,在实际的文学实践中,对文学(语言)的影响往往是它们合力的结果。比如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在文化领域政策上的改革对社会传播媒介和载体媒介的影响,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政治媒介生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商品经济竞争机制的逐步形成,则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经济媒介生态;文化政策的宽松和西方文学思潮的涌入则是文学语言发生变化的文化媒介生态;文学传播所依赖的媒介技术的革新则是文学语言发生的技术媒介生态;文学生产在市场价值规律的调节下开始关注和重视读者的文学需求,导致作家必须创作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受众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上升,即受众媒介生态对文学产生影响。此外,影响媒介传播的地区发展差异、自然交通状况等也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其他生态因子。因此,全篇以一种历时性叙述路径,以文学语言所受影响的典型的媒介生态而分阶段行文,即是处于此种考虑。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文学语言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受众的等媒介生态息息相关。

齐美玉[4](2020)在《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创建及无产阶级运动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为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稳固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因此,马克思所创建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而生的无产阶级政党自我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更是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遵循的实践纲领。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工程的不断深入推进,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对于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和加强党的自我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指导意义。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是时代的必然产物,从早期关注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到关注工人阶级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从关心社会的现实问题到深入工人阶级内部了解真实情况,从运用哲学思维到运用政治经济学理论对工人阶级的现实生存的深层次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马克思基于为工人阶级寻求根本出路的本心,立足如何建设一个属于无产阶级的政治组织为出发点,结合马克思深入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总结,最终形成了以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为基本内容的科学完整的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具有阶级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科学性与发展性相统一,先进性与纯洁性相统一,理论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等主要特点。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不仅有马克思直接指导下成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等直接实践,也有俄国和中国共产党以其为指导的间接伟大实践。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它不仅为无产阶级政党提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指导,还为组织建设提供了指导原则和方法参考,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党之本,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

闫标[5](2020)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动力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分享“中国经验”,体现“中国智慧”,致力于世界经济大融合,通过合作共赢,协同发展,应对经济危机和资源危机,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有效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丰富“一带一路”研究的理论基础,需要人们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动力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一带一路”建设,从联系视角看,世界各国之间在方方面面具有密切联系,存在交集。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方面看,追求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是每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而具体到每一个国家的发展,又有各不相同的问题和困难。从实践视角看,“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直视“一带一路”建设推行过程中仍存在的协调联动难度大,各国支持程度不统一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探究其解决办法和应对策略。从系统学视角看,“一带一路”建设的参与国可看作一个系统,每个国家皆是一个要素或子系统,当参与国大于三个,则国与国之间发展还会产生非线性相互作用,随后体现在经济、文化、资源等方面的交流互利。在此理论的支持下,“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发展策略可以形成“1+1>2”的协同效果,可以使经济发展由无序逐渐转变为有序。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看,“一带一路”建设旨在加强各个领域的合作,协同世界各国共同为未来的命运而努力。不仅仅是阶段性的利益,也不仅限于经济上合作,应体现在多元化,多层次,多领域的共同担当、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尊重。因此,经济上应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政治上需要坚持“平等相待,互商互量的伙伴关系”。安全上应坚持“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文化上应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环境上需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从供求关系看,“一带一路”建设着眼于解决原有经济全球化模式中,各国发展中存在的技术、资金、管理、资源等方面的相互需求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交流平台。总体而言,“一带一路”建设是基于世界经济全球化提出的,打造的是平等互利、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的动力机制体现了各国发展的关联性、依存性、开放性和文化相容性。“一带一路”建设顺利进行,需要遵循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实现连线发展,坚持世界合唱,打破文化壁垒,以实践为本,以互利为先,以道义为重,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宿大伟[6](2019)在《基于康德“三大批判”的教育人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的问题一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然而,这个看似浅显却又深奥的问题,至今仍困扰着古今中外苦苦求索的众多学者、文人。同理,关涉到教育中“人”的讨论,也是教育学界学术同仁感到困惑而又绕不开的话题。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伴随着“人学”研究的兴起,教育中“人”的话题也变得日益活跃起来。教育人学作为一项全新而又紧迫的研究课题,业已进入诸多学者的研究视线,构建教育人学理论的有益尝试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现有的教育人学理论却略显不足,既没有自足的教育人学理论,也没有对教育人学的概念予以清晰界定,更不能给教育人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由是,应进行教育人学的深入研究,但更为关键的是找到建构教育人学理论的着力点。本文拟从康德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人学思想出发,尝试构建一个教育人学理论的研究范式并进行有益的探索。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还运用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国际比较与国内分析相结合等综合性研究方法,尝试建构一个教育人学的理论范式,系统阐述在康德人学思想视角下建构教育人学的具体过程,以充实教育人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从逻辑上看,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共七个章节。第一部分绪论,对研究的背景和教育人学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绪论对选题的背景、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国内外既有的研究情况,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等问题进行概述,并对本文论述的“教育人学”概念进行了界定。教育人学作为一项不可回避的课题,在康德人学思想视角下如何进行教育人学理论探究,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首先,从“人学”研究出发。“人学”与教育人学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因此,本文对国内外“人学”的发展,从起源、内容、理论方面做了一个基本的梳理,为教育人学研究进行必要的奠基。其次,对康德人学思想三大批判论述基本梳理。对康德人学思想相关的《纯粹理性批判》(知识论)、《实践理性批判》(道德理论)、《判断力批判》(目的论)论述进行必要阐释,以紧扣论文的主题:基于康德“三大批判”的教育人学研究。再次,从现有的教育人学研究挖掘资源。对教育人学研究现状,从起源、内容、理论进行了必要的廓清,为康德视角下教育人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论借鉴。第二部分(第一章)是对教育人学本体之思的概述。其目的是找到教育人学的立论根基,为教育人学研究找到支点。本章以教育人学的逻辑进路为出发点,明晰了教育人学有两个进路:一个进路来源于“人学”,另一个进路来源于对“人”的哲学思考。随后,对康德人学思想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分析康德思想的特点,它既是“人学”又是对“人”的哲学思考。康德“人为自然立法”、“人为自身立法”、人是“知、情、意”之人的人学思想内容,是康德思想知识论、道德理论、目的论的高度概括。康德人学思想的这些内容成为教育人学理论建构的基础,所以,在康德人学思想视角下的教育人学就由知识论、道德理论、目的论构成。第三部分(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主要以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知识论)、《实践理性批判》(道德理论)和《判断力批判》(目的论)建构了教育人学。该部分对康德知识论、道德理论和目的论进行了必要的逻辑梳理,并以此为蓝本进行了教育人学知识论、道德理论和目的论的建构,分为三个标题:教育人学知识论的统整、教育人学的道德理论建构、教育人学目的论的审思。在教育人学知识论建构中,主要聚焦康德知识论“先天综合判断”这个概念,进而论证了教育人学知识生成路径,一是教育人学知识具有“生成性”特征,二是教育人学知识具有“潜在性”特征。在教育人学道德理论建构中,主要抓住康德德育论主旨及“理性”、“自由”、“道德律”、“至善”、“人是目的”等几个概念,深刻分析了康德道德思想的逻辑性、内在性、自律性、形式性等特征,提出了教育人学道德论的几个实施路径:1.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德育应处于核心而非在边缘;2.“自由”、“理性”、“道德律”的贯通:德育是内在提升而非外在强制;3.追求“至善”:德育是自我修行而不是知识化灌输;4.“理性本身是目的”:人是目的而不能当手段。在教育人学目的论审思中,主要以康德“内在目的论”为向度,提出了教育人学要坚持内在目的论,并具体阐释了教育人学持守内在目的途径。第四部分(第五章、结论)对教育人学作了一个理论总结。第五章以“教育人学的理论弥合”为主题,具体阐述了康德虽然是理性主义,亦是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想的源头之一。以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到的“意志在自然概念下形成自然意志,在自由概念下形成自由意志”为总根源,论述了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分野。但是康德论述“人”是以“完整的人”为目的。所以,教育人学应进行理性主义教育与非理性主义教育的整合。这也是完善康德“人是目的”之哲学宗旨。结论,主要对整个论文的建构思路进行了必要的梳理,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魏欣怡[7](2019)在《十七年“戏改”与文艺“大众化”理论及实践 ——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提出在20世纪的中国现代社会变革中,传统戏曲因具备社会政治、宗教仪式、民族心理情感建构等诸多功能且最为大众所喜闻乐见,所以与清末民初启蒙革命话语的发轫、战时语境下宣传与鼓动的要求、新政权初构时大众化普及的需求等现实语境相杂糅,呈现出格外复杂的流动过程。至十七年时期,为能够在接受的维度实现与广大工农群众的有效呼应,传统戏曲从生产、传播到接受层面均收到来自国家话语的全面介入与覆盖。在这个“想象的共同体”中,话语生产者、实践者与接受群体不断固定并共同推动着对于戏曲改革认知与阐释系统的“一体化”趋向。但它又并非铁板一块,伴随着特定的形势的变化,它又呈现为动态平衡下潜藏对话与张力的样态。因此,对于十七年“戏曲改革运动”不仅限于本体的研究,更应当作为典型的文本策略,对当前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戏曲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共同构成主体部分。绪论部分通过对研究概念的界定、研究状况的综述、大众化视域的切入等方面深入爬梳了戏曲改革作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讨论对象,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到交叉学科、从二元到多元视角、从“价值论”到“生成论”转变的研究趋势。这些有效的基础与思路,决定了本文的十七年“戏曲改革运动”研究必须在相似的学术背景下,选择与过往研究不同的“大众化”路径重新进入历史现场,进一步对戏改运动如何走向大众又如何成就自身进行辨析、考释及再解读。第一章,“梨园新声与’大众7浮现—一现代性语境中’十七年’前期的戏剧改良”:从发生学的角度回溯至20世纪前期戏曲改革事件酝酿、发展及深化的进程不难看出,一方面,传统戏曲因对于广大中国民众生活方式、情感图式的建构品格,而被知识分子重新发现并纳入现代性转换的范畴。但是另一方面,作为特定社会文化与历史背景下的产物,这一改革为走向大众,在不同的时代主题中又呈现出不同的面向。以“大众化”视角观之,戏曲经历了从“国民之众”“启蒙之众”到“民族之众”直至“阶级之众”的“大众”所指的位移,亦因此影响了各个时段学人对于其具体的价值认知、改革方向与操作路径。直至延安时期,旧戏改革在民族国家构建的革命语境中被具体确立、固定下来,并由此奠定了十七年传统戏曲的改革范式及基本走向。第二章,“组织意愿与实践裂隙:大众化视域下传统戏改革的机制及运行——以《人民日报》(1948—1952)为中心的考察”:作为十七年文艺大众化实践的最佳载体,对戏曲艺术的青睐是经历了延安时期对各类文艺形式反复实验与淘炼的结果。建国前后,它于新政权初构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亟需普及推进的现实语境中,以机构单位的方式形成了全面覆盖与不断纵深的组织化网络。这一力量以“改人、改戏、改制”的姿态直接介入戏曲构思创作、传播普及、演出接受的各个环节,与依存于原有旧戏生态中的表演者、接受者们构成了一个既充满张力又动态平衡的发展轨迹。第三章,“从农民模范到革命英雄:大众化视域下现代戏改革的疾变与跃进——以《人民日报》(1964)为中心的考察”:20世纪60年代中期,“两个批示”的骤降暗示了“戏曲改革”向“戏曲革命”加速跃进的可能性。在革命现代戏的大力创作与演出中,一批理想的农民形象开始占据戏曲舞台,并在现实语境下广大农民的接受内化、能动反馈中不断趋于纯粹化与典型化。这一趋势持续发展,更加符合“样板”潜质的“革命英雄”开始代替“理想农民”成为主角,正式亮相于革命京剧现代戏的舞台之上。于这一创作实践经验之上所形成的“文艺革命理论”,最终促就了十七年话语向文革话语雏形的急遽突越。第四章,“’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十七年戏改对当下戏曲发展的启示”:新时期以来,面对全球化浪潮中多元文化资源的涌入,传统戏曲的发展也开始被纳入大众文化语境下繁荣的商品经济市场之中。为获得进一步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戏曲艺术的持续革新成为“消费革命”形势下的题中之义。但是坐困于文化遗产的定位与大众化工具的移位,戏曲艺术仍需从十七年戏改运动“大众化”经验的逻辑前提、阐释过程与结果中汲取养分,以实现传统文艺形态的当下转换。

王宏强[8](2019)在《韩非君道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先秦诸子大多将重建秩序和实现治世寄托在“明君”身上,他们的“治道”因而往往最终落实在“君道”上。所谓君道是思想家对理想君主所赋予的政治目标、政治原则以及政治规范。有别于其他诸子,韩非试图为“中主”设计一套为君之道,意在使资质平平的君主也能够实现高效统治。如何确保君主权位的恒久稳固,并能够有效运用绝对化的权力,使国家机器高效运转,是韩非君道论的核心问题。韩非一方面反对“必待贤而治”,刻意遮蔽中主极易沦为暗主的问题,为中主进行集权统治提供了合理性说明;另一方面反对任何形式的君臣易位,将君主永享国祚视为天经地义。运用“法治”进行社会控制是韩非君道论的重要内容。从先秦礼法转变、儒法之争和驱民于农战三个维度看,韩非的法治具有“绝对性”的特征,即一方面君主绝对控制臣民,另一方面臣民绝对顺从君主。官僚控制是韩非君道论最独特的部分,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君主对官僚系统的整体控制,二是君主对官僚系统中重臣的重点控制。所谓“整体控制”是指君主将官僚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以“法术”来选拔、课考和规范官僚,使官僚系统得以高效运转,从而成为忠实贯彻君主意志的工具。所谓“重点控制”是指君主将重臣作为重点控制对象,以“术”来防范、伺察和严惩重臣,消除对君权直接或潜在的威胁。君主的社会控制和官僚控制归根结底均是对“人”的控制,“人情”便是君主控制臣民最切实的着力点。韩非的“人情”仅仅指人趋利避害的本性,缺少“人之为人”的内涵。“因人情”实际上是君主“用人情”基础上对“人”进行控制的方略,具有鲜明的将“人”工具化的倾向。韩非君道论本身呈现出君主由自我控制向自我膨胀演化的轨迹,这一演变轨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专制君主从自信自律向自圣自负演变的趋势,即“体道守法”和“虚静无为”势必朝“依道弄法”和“贪躁妄为”的方向演进,这样“因人情”最终必然逻辑地转变为“逆人情”。总之,韩非君道论的要旨是君主简便高效地控制官僚系统进而控制社会,意在构建一个强大到极致的君主权力系统和一个萎缩到极致的编户齐民社会,从而以富强之资一统天下。研究韩非君道论既有助于理解周秦之变的历史趋势,也有助于理解中国古代“得君行道”的政治思维和理论困境。

周文军,金丽曼[9](2018)在《马克思政治哲学视阈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该思想受到各国的认同。在马克思政治哲学视阈下去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对马克思提出的"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顾祖钊[10](2018)在《论文艺学的变迁与新生》文中提出文艺学作为文艺理论学科的入门学问,真是有着不堪回首的经历。人常说:"男怕认错行,女怕嫁错郎。"文艺学却一次次"认错行",一次次"嫁错郎",但是,文艺学的众多门生,却对她的这种"错错错,莫莫莫"的经历,少有察觉。然而,对旧途的麻木,必然造成对新生机遇的无知,这样,即使可以使文艺学新生的真理来敲门了,你也会与之擦肩而过。悲乎,文艺学界丧失辨别能力久矣!故不揣冒昧,呐喊于同行之前,想以此文促进一下文论

二、对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的浅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的浅解(论文提纲范文)

(2)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运作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价值
    二、文献综述
        (一)城市基层社会中党的建设相关研究
        (二)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相关研究
        (三)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相关研究
        (四)对既有研究的评析与总结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结构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可能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
        (一)党建引领
        (二)城市基层社会治理
        (三)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
    二、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基础
        (一)政党功能理论
        (二)国家治理理论
    三、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分析框架
        (一)“党建引领”是城市基层党组织重要的政治功能
        (二)我国城市基层社会中的治理逻辑
第二章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生成机理
    一、“政党-政府-社会”模式下党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导性作用
        (一)不同的现代国家衍生路径:党发挥主导作用的基本前提
        (二)“政党-政府-社会”关系模式及其分析框架的提出
        (三)党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导性作用
    二、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治理历程中党的领导的核心地位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基层社会的管理/治理历程
        (二)坚持党的领导: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治理的成功关键
    三、依据“以人民为中心”政治立场达成治理的核心价值目标
        (一)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价值
        (二)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政治立场与治理价值的内在契合
第三章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运作逻辑
    一、协调逻辑:打破治理主体间的协同障碍
        (一)以对治理资源的吸收、整合与调配能力来协调治理资源配置
        (二)以“刚性”+“软性”相结合的协调方式强化协调能力
        (三)以主流治理文化潜移默化地协调个体行为和主体间关系
    二、整合逻辑:推动治理要素形成有机整体
        (一)整合目标:型塑政社互嵌的一体化结构
        (二)整合形式:发挥“元治理”主体的积极作用
    三、信任逻辑:为主体间合作提供社会资本支持
        (一)以执政合法性补强城市基层社会的政治信任存量
        (二)以政治信任提升城市基层社会的社会信任水平
    四、责任逻辑: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履责保障
        (一)以问责机制嵌入推动基层党组织履责的内在逻辑
        (二)以问责机制嵌入推进“党建引领”的关键着力点
第四章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可借鉴的相关经验
    一、“后单位”时代对单位制经验的汲取和转化
        (一)充分发挥社会中精英人物的积极作用
        (二)邻里间形成了稳定的熟人社会关系
        (三)对单位制经验的借鉴
    二、国内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借鉴
        (一)以“党建引领”协调资源获取和配置的案例
        (二)以“党建引领”组织和动员治理参与的案例
    三、对国外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相关经验的理论借鉴
        (一)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的经验借鉴
        (二)美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相关举措的经验借鉴
第五章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部分治理主体间的协同存在着一定的阻碍
        (一)部分场域的信息壁垒导致主体间的协同阻碍
        (二)部分社会主体的认知偏差导致协同阻碍
        (三)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利益冲突导致协同阻碍
    二、一些治理要素处于高度离散化状态
        (一)政府机构“条块分割”导致政府治理要素的离散化
        (二)权责不对等导致城市社区组织统合能力弱化
        (三)中产阶层的治理参与意愿和水平依然偏低
    三、部分社会场域内存在信任水平过低的现象
        (一)一些居民对基层政府和“过度行政化”社区缺乏信任
        (二)一些居民对治理活动中的其他社会成员缺乏信任
    四、一些城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存在失责现象
        (一)一些党员干部存在形式主义问题
        (二)少数代理方存在贪污腐败的现象
第六章 进一步完善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路径
    一、提升对治理中信息共享、社会认知和利益关系的协调水平
        (一)以党建引领推动治理信息的共享与协同
        (二)以党建引领强化社会认知的调适与型塑
        (三)以党建引领推进利益关系的协调和优化
    二、强化对科层制行政体制、城市治理空间和社会中产阶层的整合
        (一)以党建引领推动对科层制行政体制的有机整合
        (二)以党建引领推动对城市治理空间的有机整合
        (三)以党建引领推动对中产阶层的有机整合
    三、以培育政治信任和社会信任提升信任存量和增量
        (一)以强化情感纽带和完善制度体系提升政治信任
        (二)以型塑诚信文化和强化居民接触培育社会信任
    四、以强化多元协同监督、提升问责机制实效和培育责任文化促进履责
        (一)型构针对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协同监督体系
        (二)以科学问责决策和用好问责结果强化问责实效
        (三)培育政府和行政化社区内的责任文化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访谈提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内容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第一章 媒介生态:透视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一个维度
    第一节 “媒介生态”关键词解读
    第二节 从媒介生态视角研究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可行性
    第三节 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研究的媒介生态内涵
第二章 文化媒介生态主导下文学语言的文白转变(1887年—20世纪20年代)
    第一节 晚清白话文运动与与中国文学书面语言改革
        一、晚清思想启蒙运动与文学语言改革
        二、晚清文言白话化进程
        三、晚清白话报与白话文小说的兴起
    第二节 五四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与文学语言变革
        一、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现代报刊业的发展
        二、五四白话文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话语建构
        三、国语运动与民族语言统一实践
第三章 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文学语言通俗化进程(20世纪30年代——1976年)
    第一节 “新文言”与语言大众化之间的矛盾
        一、现代白话规范建构初期的文学语言乱象
        二、文学语言的阶级属性与大众接受困境
    第二节 “文艺大众化”讨论与“大众语”理论建构
        一、“大众语”——一种新的文学语言形态
        二、“大众语”的建构路径
    第三节 “民族形式”论争语境下的文学语言问题
        一、时代政治变革与近代以来中国文学语言嬗变
        二、五四新文学语言与“民族形式”建设
        三、民间语言与“民族形式”建设
        四、“民族形式”与文学语言的民族书写
    第四节 文学语言大众化与农村新通俗小说创作
        一、文学语言大众化与农村新通俗小说的流行
        二、新通俗问题小说与“赵树理现象”
        三、新通俗抒情小说与“荷花淀派”
    第五节 “二为方针”与文学话语的政治言说
        一、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的文艺建设导向
        二、“二为方针”与文学话语的工农兵方向
        三、“文化大革命”——文学话语的极左化运动
第四章 经济媒介生态渐变下文学语言的多语混成(1978年——20世纪末)
    第一节 新时期政治媒介生态宽松下的“话语解放”
        一、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
        二、关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的讨论
        三、第四次“文代会”与文艺发展的新导向
    第二节 多元文学格局与文学语言的多样化
        一、政治话语与主流文学语言的导向性
        二、精英文学与文学语言雅化
        三、大众文学与文学语言通俗化
第五章 技术媒介生态主导下新世纪文学语言变革与展望
    第一节 新媒介革命与新世纪文学格局调整
    第二节 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图像化转向
        一、文学语言图像化的可能性
        二、文学语言:“文字的没落”到“图像化转向”
    第三节 类型小说与文学语言的类型化
        一、新世纪文学语境与网络类型小说的兴起
        二、网络类型小说与小说语言的类型化
    第四节 “跨文体”写作与多种文学语言的并用
        一、“跨文体”理论及写作现象
        二、多种文学语言的混用
    第五节 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其他特征
第六章 余论
    第一节 受众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的动态演变
    第二节 其他媒介生态对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闼及答辩情况表

(4)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基本概念
    第一节 政党的概念、本质与基本功能
        一、政党的概念
        二、政党的本质
        三、政党的基本功能
    第二节 无产阶级政党的概念、本质与历史使命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概念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
第三章 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产生的背景与发展历程
    第一节 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产生的现实基础
        二、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产生的阶级基础
        三、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萌芽阶段
        二、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形成阶段
        三、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发展与丰富阶段
第四章 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及主要特点
    第一节 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建设
        二、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建设
        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建设
        四、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制度建设
    第二节 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主要特点
        一、阶级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二、科学性与发展性相统一
        三、先进性与纯洁性相统一
        四、理论性与革命性相统一
第五章 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实践
    第一节 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直接实践
        一、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的建立
        二、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三、国际工人联合会的建立
    第二节 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间接实践
        一、俄国运用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实践
        二、中国运用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实践
第六章 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现实启示
    第一节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指导
    第二节 为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建设提供指导原则和方法参考
    第三节 以人民为中心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立党之本
    第四节 党的政治建设是管党治党的首要任务
    第五节 加强与其他政党合作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一带一路”建设的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四) 创新点与不足
二“一带一路”建设动力机制相关概念阐析
    (一) 动力机制的研究现状
        1. 相关概念阐释
        2. 相关研究进程
    (二) 机制研究中存在问题
        1. 缺乏研究方向
        2. 缺乏深入讨论
三“一带一路”建设动力机制的理论基础
    (一) 辩证唯物主义
        1. 普遍联系
        2. 矛盾观点
        3. 实践观点
    (二) 系统哲学理论
        1. 系统思想
        2. 耗散理论
        3. 协同思想
    (三) 命运共同体思想
四“一带一路”建设动力机制的内涵阐释
    (一) 从“供求关系”探讨机制内涵
        1. 生产上的协作
        2. 产品上的关联
        3. 金融上的支持
        4. 技术上的联合
    (二) 从依存关系分析机制依据
        1. 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形成
        2. 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表现
        3. 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特点
    (三) 从多维开放分析机制活力
        1. 协作开放
        2. 对等开放
        3. 深度开放
        4. 包容共赢
    (四) 从文化相容深化机制内涵
        1. 形成人文合作的基础
        2. 促进文化经贸的发展
        3. 拓宽文化交流的广度
五“一带一路”建设动力机制的机理分析
    (一) 各国经济的依存性构成运行前提
        1. 我国经济发展欢迎搭乘“便车”
        2. 各国经济发展需要“中国支持”
    (二) 各国经济的开放性降低运行难度
        1. 建立各国经济对接式开放模式
        2. 形成互联互通的全球伙伴网络
        3. 打造中国与世界的利益共同体
    (三) 各国文化的相容性拓宽运行道路
        1. 以文化自信提升各国的政治互信
        2. 在文化的个性与共性上达成共识
    (四) 各国发展的协同性升华运行意义
        1. 促进共商共建共享局面
        2.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六“一带一路”建设动力机制的实践提升
    (一) 保持各国的经济依存性
        1. 遵循现有的国际经济运行规则
        2. 由独立发展到连线发展的转变
    (二) 保持各国的经济开放性
        1. 不只中国主唱,还要世界合唱
        2. 坚持融合联动共享发展理念
    (三) 实现各国的文化相容
        1. 打破文化壁垒
        2. 形成文化共识
    (四) 实现各国之间的协同发展
        1. 坚持以实践为本
        2. 坚持以互利为先
        3. 坚持以道义为重
结语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6)基于康德“三大批判”的教育人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人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关于康德人学思想:“三大批判”的研究
        (三)教育人学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三、概念界定
        (一)人学
        (二)教育人学
    四、研究目的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教育人学的本体之思
    第一节 教育人学的本体追问
    第二节 教育人学的逻辑进路
        一、人学之形成
        二、源于“人学”的教育人学
        三、源于“人”之哲思的教育人学
    第三节 康德人学本体论
        一、西方“人”学思想的自然延续
        二、康德人学思想
    第四节 教育人学的本体论架构
        一、教育人学本体论之源——康德人学
        二、教育人学的“三大批判”
第二章 教育人学知识论统整
    第一节 教育人学知识论追问
    第二节 康德知识论与教育人学
        一、康德知识论
        二、教育人学知识论之源——康德知识论
    第三节 教育人学知识论的建构路径
        一、教育人学知识论的基础——“先天综合判断”
        二、教育人学知识论的逻辑路径——“知性范畴”与“感性经验”
第三章 教育人学的道德理论建构
    第一节 教育人学的道德理论追问
        一、道德——人类需要
        二、道德“育人”——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道德理论——教育人学的选择
    第二节 康德道德论与教育人学
        一、康德道德论
        二、教育人学道德理论之源——康德道德理论
    第三节 教育人学道德理论的实现路径
        一、德育应处于核心而非在边缘
        二、德育乃内在提升而非外在强制
        三、德育乃自我修行而非知识化灌输
        四、人是目的而不能当手段
第四章 教育人学目的论的审思
    第一节 教育人学目的论的追问
    第二节 康德目的论
        一、目的论发展的逻辑必然
        二、“人是目的”的逻辑论证过程
        三、内在目的论
    第三节 教育人学内在目的论的实现路径
        一、前提基础——充分理解“人”的内涵
        二、终极追求——培养人、完善人、丰富人
        三、现实依托——与教育实践相结合
        四、必然要求——教育外在目的论批判
    第四节 内在目的论的深化——“实践论”
        一、“实践论”是内在目的论的继承和发扬
        二、“实践论”孕育了教育内在目的论
        三、“实践论”中人的生成性特征催生了教育内在目的论
        四、“实践论”自身的建构性特征滋育了教育内在目的论
第五章 教育人学的理论弥合
    第一节 康德人学思想之深度挖掘
    第二节 康德意志两重说: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滥觞
    第三节 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教育哲学之偏颇
        一、理性主义教育
        二、非理性主义教育
    第四节 正反合的逻辑必然要求:理性教育和非理性教育的整合
结论
参考文献
    一、英文期刊及着作
    二、中文期刊
    三、中文书籍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十七年“戏改”与文艺“大众化”理论及实践 ——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十七年戏曲改革运动的相关问题
        1. 戏曲改革运动与文艺“大众化”问题
        2. 十七年戏曲改革运动的走向问题
        3. 戏曲改革运动的当下意义问题
    第二节 十七年戏曲改革运动研究综述
        1. 十七年时期戏曲改革运动相关研究述评
        2. 文革及新时期以来戏曲改革运动相关研究述评
        3. 十七年戏曲改革运动与文艺“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 梨园新变与“大众”浮现——现代性语境中十七年前期的戏剧改良
    第一节 现代性焦虑中发现“大众”:晚清民初的戏剧改良与大众话语
        1. 国民之众:梁启超的戏剧改良中的新民话语
        2. 启蒙之众:晚清民初戏曲理论及舞台实践中的个人话语
    第二节 革命化实践中制造“大众”:30—40年代的戏剧改良与大众话语
        1. 民族之众:新国剧运动中戏曲改良的民众话语
        2. 阶级之众:延安戏曲改革中的工农兵话语
第二章 组织意愿与实践裂隙:大众化视域下传统戏改革的机制及运行——以《人民日报》(1948—1952)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有意味的形式”:大众化文艺背景下戏改的发生
        1. 延安文艺空间中的“大众化”实验
        2. 走向全国:“人民新戏曲”的中心置换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戏改特点与大众化经验
        1. 戏改机制雏形:中国戏曲改进会的发起
        2. 戏改机制统筹:戏曲组织机构的设置与功能
        3. 戏改机制特点:管理范畴与科层体系的完备
    第三节 建国初期的大众化限度与戏改弹性
        1. “大众化”限度:接受者与表演者的身份困惑
        2. 戏改弹性:“合法性”与“合理性”之间
第三章 从农民模范到革命英雄:大众化视域下现代戏改革的疾变与跃进——以《人民日报》(1964)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理想农民形象的生成与强化
        1. 农民模范:革命现代戏的主体形象
        2. 从被动到能动:现代戏的革命化加速
    第二节 从“戏曲改革”到“京剧革命”:革命京剧现代戏及逻辑展开
        1. 舞台的统一:革命规训下的大众形象塑造
        2. 舞台的延伸:权力运作下的戏改符号传播
        3. 舞台的覆盖:“大众化”与“样板化”的汇融
第四章 “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十七年戏改对当下戏曲发展的启示
    第一节 大众文化视域下的当下戏曲生态
        1. 改革之续:戏曲生态的当下处境
        2. 定位之困:戏曲生态的当下窘境
        3. 从戏曲到电影:“大众化”工具的更迭
    第二节 十七年戏改“大众化”经验对当下戏曲发展的启示
        1. 逻辑前提:“大众化”的当下意义
        2. 阐释过程:方法置换、方向并进与方式推广
        3. 阐释结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戏曲改革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韩非君道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韩非研究述评
        一、二十世纪前半叶的法家与韩非研究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陆的韩非研究
        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港台地区的韩非研究
        四、国外的韩非研究
        五、韩非思想的专题研究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方法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本文核心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本文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韩非其人其书及韩非思想的背景
    第一节 韩非其人其书
        一、韩非的生平
        二、《韩非子》一书的编纂、传承、版本与真伪问题
    第二节 韩非君道论的历史背景
    第三节 韩非君道论的思想背景
第二章 韩非君道论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道理论与以道论君
    第二节 变化史观与新圣登场
    第三节 矛盾观与敌对意识
    第四节 人情论与君臣市交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韩非的“势”论与绝对君权理论的建构
    第一节 以赏罚权为核心的君主之“势”
    第二节 韩非“势”论所内含的绝对尊君意识
    第三节 追求明主、批判暗主与绝对尊君
    第四节 韩非绝对尊君的原因探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韩非的“法治”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 从礼法转变看韩非“法治”的社会控制
    第二节 从儒法之争看韩非“法治”的社会控制
    第三节 从驱民于农战看法家“法治”的御民逻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韩非的“术”与官僚控制
    第一节 韩非的“法术”与君主对官僚系统的“整体控制”
    第二节 韩非的“术”与君主对重臣的“重点控制”
        一、重臣对君主的壅蔽
        二、君主的防壅之术
    第三节 韩非官僚控制理论的内在悖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韩非的“因人情”与君道论的建构
    第一节 不以“人之为人”为内涵的“人情”
    第二节 “因人情”与“人”的工具化
    第三节 有关君之“人情”的问题
    第四节 余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韩非君道论的政治逻辑与内在矛盾
    第一节 体道守法与依道弄法
    第二节 虚静无为与贪躁妄为
    第三节 顺人情与逆人情
    第四节 韩非君道论的内在逻辑
    第五节 余论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马克思政治哲学视阈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思想之浅解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之形成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
        1. 以新的视角思考人类命运。
        2. 以新路径迈向共同体。
四、结语

(10)论文艺学的变迁与新生(论文提纲范文)

一、“五四”至“文革”:文艺学“错嫁”的经历
二、新时期:文艺学继续“认错行”的悲剧
三、西方文化诗学与格林布莱特的悲剧
四、文艺学的新生:中国文化诗学的建构

四、对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的浅解(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消费经济的重要论述研究[D]. 隋璐遥. 青岛大学, 2021
  • [2]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运作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D]. 潘博. 吉林大学, 2020(03)
  • [3]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D]. 郑晓锋. 山东大学, 2020(09)
  • [4]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D]. 齐美玉.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5]“一带一路”建设的动力机制研究[D]. 闫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6]基于康德“三大批判”的教育人学研究[D]. 宿大伟.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7]十七年“戏改”与文艺“大众化”理论及实践 ——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D]. 魏欣怡.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8]韩非君道论研究[D]. 王宏强. 兰州大学, 2019(08)
  • [9]马克思政治哲学视阈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J]. 周文军,金丽曼.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21)
  • [10]论文艺学的变迁与新生[J]. 顾祖钊. 文艺争鸣, 2018(09)

标签:;  ;  ;  ;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简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