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让英文教育回归华文教育的挑战

马来西亚让英文教育回归华文教育的挑战

一、英文教育回流对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高建深[1](2020)在《多维视野下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围绕华语相关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华人关注的重点。华文教育是华人保持族群特性的重要方式,也是华人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手段。然而,长期以来,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不断面临着各种内外部因素的挑战。这些挑战不仅制约了华人母语教育权利的实现,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本文受国际移民研究中多层次分析方法启发,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划分为微观、中观以及宏观三个层次。其中,微观层次上的因素包括华人认同的变迁、人口结构变化以及主要华教机构关系变动三方面;而中观层次主要是指族群关系及其影响下的政府政策;宏观的国际层次上,中国因素及全球化下英语教育的冲击是影响华文教育发展重要外部变量。本文认为,虽然华文教育发展受多层次因素的影响,但微观层次上的华人内部因素决定着马来西亚华文教育能否持续存在,中观的族群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华文教育未来的发展高度,而宏观的国际层面因素则兼有积极与消极影响。

吴昕婷[2](2020)在《马来西亚华文报业跨文化传播困境研究 ——以《诗华日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华文报纸作为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承者,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论文着重采用文本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深度采访法三种研究方法,通过对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与拉斯韦尔五个基本范畴,探析马来西亚《诗华日报》所面临的困境与生存策略研究,并着重反映出华文报纸的自主意识及社会责任。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本篇论文的绪论章节,主要概括了论文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关于海外华人媒体研究、跨文化传播与文化认同研究的文献综述,还有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等概述。第二部分是对马来西亚华文媒体的历史及演变进行了概括,由大到小分别从海外华文报业历史的发展论述到马来西亚华文报业的发展,对华文报纸的背景大致梳理也为后文进行了铺垫。第三部分是通过一手资料对研究主体《诗华日报》进行文本分析,从华人新闻报道的总量与分布还有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用数据展现出诗华日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两年对华人新闻的报道。第四、五、六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通过实地调研与对华文报纸相关人员的采访展现出目前困境下的《诗华日报》,详细的从政治、文化认同、身份认同三个方面分析了马来西亚华文媒体在跨文化传播环境下困境产生的原因,并且根据前文分析的结果为华人报纸提供了建议与对策,同时也展现了目前《诗华日报》作为华文大报为了更好的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转型措施。本人希望借此研究结果,促进《诗华日报》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更大作用。本研究不同于以往对跨文化的研究,首先是在于本研究是在跨文化传播视野下分析华文报纸目前的困境,其次是在于本研究采用了实地调研法,使得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希望本研究能为以后华文报纸的研究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胡超[3](2020)在《国民身份的建构 ——新加坡博物馆的发展历史1965-2015》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发展的历史作为研究对象,梳理新加坡从殖民地独立建国之后,博物馆体系从规划、建设到展览等各个层面,如何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新加坡对国民身份的表述。新加坡博物馆体系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兴建的新博物馆都反映出当时对国民身份的侧重点。第一个阶段是从1965年到1993年,源自于殖民地官办莱佛士博物馆的国家博物馆,不断探索如何成为真正的“国家”博物馆,并以1985年国家博物馆“新加坡历史”展览为标志,参与建构“新加坡人身份”;第二个阶段是从1993年到2015年,这期间亚洲文明博物馆建成开幕,体现了“亚洲价值观”主导下的文化政策,反映出新加坡的“亚洲身份”;第三个阶段从2015年国家美术馆落成至今,作为建设“世界都市”的文化机构,国家美术馆反映了新加坡的“世界身份”。本文由此提出,新加坡这些身份的“想象”,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殖民历史相关。在这种框架下,虽然有“新加坡人”身份、“亚洲身份”、“世界身份”这三种不同身份,但它们互相关联,本质上都反映着殖民帝国体系发展而来、并由西方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与文化体系。对博物馆和国民身份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通常聚焦在单个博物馆或收藏。本文则首次将一个国家跨越50年的博物馆发展历史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梳理出不同阶段的博物馆建设,对应着不同时代建构国民身份的侧重。另外,目前对亚洲价值观和世界都市等新加坡国策的讨论,往往强调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等原因,本文通过对国民身份在博物馆里的体现,首次论述这些国家政策的提出,也是新加坡国民身份建设的需要,反映着国民身份认同建设对国家政策的驱动。本文这两个创新点,以及整体上对博物馆和国民身份建设关系的讨论,或许可以丰富博物馆学的研究。在全球化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的今天,对如何发挥博物馆(美术馆)的作用,促使人们理解不同的身份,增进文化互信,也可能具有现实意义。

张鸿昌[4](2020)在《马来西亚4-6岁华裔儿童汉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来西亚是个多元文化和多民族的国家。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汉语的国际普及,越来越多的马来西亚家庭开始学习汉语,但当前很少有研究对这些华裔儿童的汉语语言发展进行研究,因此马来西亚的华语教育实践也处于缺乏实证支持的阶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选取了八所幼儿园的192位四至六岁的华裔儿童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者和儿童一对一的自由游戏互动语料,分析了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词汇、语法和语码转换现象,并对家庭汉语语言输入环境与上述语言范畴的发展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有关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词汇发展的研究发现,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词汇的整体发展水平vocD值以及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和介词的词型数和词频数都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但与中国文化情景下的汉语儿童相比,呈现出词汇发展质量的差距。名词方面,马来西亚华裔儿童产出的汉语名词以指物名词为主,但是指人名词和抽象名词没有产出;动词方面,马来西亚华裔儿童产出的汉语动词以动作动词为主,抽象动词和心理动词较少;形容词方面,马来西亚华裔儿童产出的形容词以颜色词为主,描述个体品质或者情感的词以及性质评价词产出很少;副词方面,马来西亚华裔儿童存在汉语否定副词、重复副词等产出不足的问题;代词方面,马来西亚华裔儿童产出了大量的人称代词,但是缺少汉语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以及疑问代词;量词方面,马来西亚华裔儿童产出的量词以个体量词“个”、“张”、“只”等为主,但部分量词、集合量词、不定量词以及动量词的产出较少。此外,性别对家庭的对比分析发现,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词汇整体发展、不同词汇类型的发展上均不存在性别差异最后,研究还发现,家庭的语言输入环境、家庭语言输入的媒介对词汇整体vocD、不同词类词型和词频数的提升帮助并不大。有关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语法发展的研究发现,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语法整体发展MLU和语法结构整体水平MLU5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但二者均有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汉语儿童存在差距,这种差距还普遍存在于所产出的汉语量词结构、的字结构、介词短语、宾语复杂度度以及复合关系句中。此外,性别对家庭的对比分析发现,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语法整体发展水平MLU整体上并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是在语法结构的整体发展水平MLU5上男童好于女童。研究还发现,家庭的语言输入环境、家庭语言输入的媒介与汉语语法整体发展水平MLU、汉语语法结构整体发展水平MLU5之间的关系并不大。有关马来西亚华裔儿童语言语码转换现象的研究发现,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语言表达中的语码代换现象频繁。此外,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表达中还存在过度口语化以及使用当地象形语言来辅助交流的特征。本研究系统勾勒出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词汇、语法和语码转换现象的发展与特征。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语言发展基本遵循着汉语儿童的语言发展规律,但是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汉语儿童相比,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语言发展仍然存在很多差距,家庭的语言输入对提升汉语语言发展的贡献不高。这提醒我们,关注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语言学习,单纯依靠家庭以及家庭媒介资源的投入是不够的,马来西亚华裔儿童语言学习水平以及教育,应该更多的诉诸于华文幼教机构。研究建议,第一,马来西亚华文教育需要重视早期华裔儿童的口语学习环境。第二,在早期华文教育过程中提供高质量、规范化书面语言的输入,应当考虑提供早期儿童图画书阅读机会。第三,提升教师自身语言水平和语言教育水平。第四,要改善家庭华语良性互动的环境。

王钶媃(Ong Ke Rou)[5](2019)在《隐形的安全线:马来西亚族群交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来西亚族群关系是人类学与社会学传统且经典的研究课题,但以传播学的视角进行相关研究,尤其重视媒介化社会下马来人与华人之间族际交往的研究却并不多。严格来说,马来西亚马来人与华人的族群关系是一种共生状态,即冲突又和谐。外界认为的族群团结一致,其实对在马来西亚土生土长的笔者而言是一种客气却不敢逾越的互动关系。这引发了本研究对马来西亚族群关系的一系列思考:何为冲突与和谐并存的族群共生状态?其上层建构与日常互动中的族际交往又有何规律与区别?民间族际互动如何解构族群冲突走向共生关系?本文基于以上考虑,紧密围绕“马来西亚马来人与华人的族际交往如何达到共生关系”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本研究是一项质性研究,笔者用了两年的时间进入田野调查,在学校、职场、网络等多个社区进行、实地观察,同时也选择了 80位不同年龄与性别等特征的马来人与华人,来作为主要的访谈对象,重点关注两族之间的接触、互动、交往与矛盾关系,具体考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族群认知与偏见、交往模式和规律,以及互动关系中和谐与冲突的动因和过程,通过对日常与网络社会的族际交往这一动态过程进行深入观察,挖掘隐藏在其中的内在关系逻辑。本项研究意欲回答两个主要的关键问题,其一是日常互动中族群间的隔阂与客气交往是何以造成与建立的?上层建构的族群关系如何影响日常族际交往?两族间存在一条不容挑战也不可逾越的线又怎样解释?其二是马来人和华人之间很有默契地不去挑战这条线,到底这条线是什么?其深层内容与交往规律为何?为什么存在这样的一条线?日常生活的这条线又如何对应上层建构的族群关系?从这两个问题出发,本研究将从三个层面进行深入探讨,首先是民间叙述中日常语态的族际交往是怎样的关系过程,其上层建构的矛盾冲突如何透过日常族际交往得到消解与重构?接着是媒介化社会语境下代际差异的族际交往有何异同,这变迁的族群关系如何走向阈限性族际边界与族别认同?最后则阐释族群间复杂而动态的共生关系如何形成并影响族群冲突的产生、建构、转换、消解与重构?研究发现,马来人与华人之间的族群冲突关系,是被上层政治精英作为阶级集团利益共同体所建构的,事实上日常互动中两族的交往模式消解了冲突并达成“互不侵犯”的相处之道。与此同时,上层建构的族群冲突关系是嵌入与脱嵌于日常和网络社会的双重交往,即日常族际交往中是嵌入心理而行为脱嵌,而网络中的族群互动则是行为嵌入而心理脱嵌的。此外,从日常场域转向网络社会的族群交往将因时空压缩和时空延伸而得以消解上层建构的族群偏见,并将其重新编码让新一代马来人与华人的族群关系趋向融合。这促使笔者进一步思考,为何马来人与华人之间更多呈现出是一种“你不犯我,我不犯你”,总是保持着安全距离的共生关系?上层建构的族群冲突容易在日常互动中被解构,但即便物理距离接近,心理距离上仍遥不可及,双方都不愿意跨过界限,就像彼此之间有一道墙,或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线,谁都不会轻易挑战这条线。研究分析认为,马来人与华人之间的族群隔阂,这条所谓的不可逾越的线,实际上就是一条族群交往中“隐形的安全线”。上层建构的是安全“虚线”,间歇性发生且影响力不足,而日常互动中的族群交往也消解了被建构的冲突关系。“虚线”虚无而虚假,但日常互动中的安全“实线”则实在而真实。实线与虚线相互交叠,显示出族群共生关系,马来人与华人之间体现出一种不愿主动挑战“安全线”的共处状态、相处之道与交往规范。“隐形的安全线”具有根本性、复杂性与流动性。其根本性在于上层建构了“他族寄生于我族”的优越感与认知偏差、我族因沉默的螺旋而产生了外显与内隐的族群尊严,以及媒介尤其媒体因“把关人”的议程和情绪设置,而将族群关系导向冲突或和谐。其二,安全线的复杂性体现在“离心与向心双倾向”相互牵制,及其因程度长短与选择高低而产生的四种交往维度。最后,安全线的流动性是基于族群交往转向网络社会时,其缺场交往的时空属性赋予了阈限身份,即随时切换族群身份与国族认同的可能性。于此同时,马来人与华人在族群认知中出现了传播断层,过去上层建构的族群冲突将因受众的自主选择,而陷入失衡的螺旋,导致新生代一旦接触有别于既定印象的他族认知,则将产生传播休克。这种短暂的文化休克将出现四种反应:惊讶、不接受、努力接触与最终快速适应。研究分析也认为,安全线之所以流动性高,是因符号延异过程中漂浮的能指的任意性,尤其语言成了两族深交与绝交的重要因素。简单来说,安全线的根本性保证了两族之间的安全距离,而其复杂性与流动性导致共生状态得以长久延续。但这条安全线必须是隐形的,因为只有隐形才安全,才能消解上层刻意建构的族群矛盾,同时,隐形的安全线是日常互动中一种仪式化交往的社会规范。“隐形的安全线”虽然是马来西亚族群交往研究中的本土化概念,但却也在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中尝试打破宏观与微观的二元对立,补充族群边界理论的内涵,重视交往在心理与行为上的“双重性”,以及高语境化的时空属性。全球化时代下,跨文化传播赋予了文化体之间更多碰撞与交流,而交往中“隐形的安全线”解释了多个文化体之间在日常与网络社会的不同互动,安全线虚实交叠恰恰体现上层与民间的跨文化对话,其复杂性与边界的流动性体现了两种文化的交流与适应过程。

杨梅芬[6](2019)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研究》文中认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课题延绵不绝,过往的研究多认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问题源于教育政策的制定,也触及马来西亚华文教育问题与政治密不可分,却鲜有深入系统地探讨教育政策制定的背后因素。因此,论文探讨制定政策者背后的价值体系以深刻揭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根本性原因。论文使用深层解释学法剖析华文教育政策制定的背后隐忧,结合理论探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政策的核心问题即价值取向,揭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本质问题,作为少数族群争取教育权益的参考。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政策的影响作用是一脉相承的,梳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政策的演变以理解马来西亚教育如何从“马来亚化”走向“马来化”,如何奠定单元化教育政策的基础,以“马来文至上”,相信学校是团结国民的工具,忽视其他族群母语教育发展,从而定位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政策以“重教育效能,轻教育公平”为价值取向。影响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政策有此价值取向的因素是马来西亚政治、马来精英极端的民族主义与华人社会的博弈结果。后期,因为国家发展需要,中国成为经济强国,为追赶经济步伐,加上国民民主意识抬头,华文教育政策才有放宽的现象。马来西亚政府华文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合理性有待商榷,基于重返马来亚历史场景时发现其制定马来亚联合邦计划和宪法的不合法性。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政策是否符合时代发展、社会伦理和教育规律,可以揭示其价值取向的合理性。论文对马来西亚政府的建议是,应以推进教育民主与教育理性、教育正义与教育公平为华文教育政策价值导向,并在根本上修正宪法中不符正义的条令,平衡教育效能与教育公平,推行多语平等的多元政策,让教育回归教育规律,使华文教育政策价值取向回归其合理性。

李斌[7](2019)在《马来西亚华人公会在中国和马来西亚关系中的作用(2008-2018)》文中研究指明马来西亚和中国是休戚与共的友好邻邦,两国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进入21世纪,在两国领导人的共同努力推进之下,中马关系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马华公会是马来西亚时任执政党“国民阵线”的成员党之一,党员全部由华人组成,在马来西亚政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08年以来,马华公会积极发展同中国政府、民间的关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自从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马华公会始终积极响应着这个号召,并且在马来西亚国内推介宣传。马来西亚已经成为中国推广“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地区外交的支点国家。研究马华公会在中马关系中的作用对于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此外对马华公会华人执政党特殊性的观察也有着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以政党政治的视角,在深入剖析马华公会的发展历史基础上,全面探讨了马华公会的政治困境及政治现状,从政党外交的角度分析了马华公会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动机,总结了马华公会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成果,并对未来马华公会的发展及在中马关系中的作用进行了展望。

尤肖[8](2019)在《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情况调查与研究 ——以中高级汉语学习者为例》文中提出本文首先从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综述方面来介绍本篇论文的构思出发点;其次,阐述国别汉语相关理论基础、马来西亚华语教学的历史和现状并对马来亚大学孔子汉语学院的发展、课程设置、文化活动、课堂模式进行综合论述;继而调查综合课模式下的马大孔院中高级班学生的教学情况(学生、教学、教材)、学生包括:学生学习动机、文化认同、媒介语的比例和学习难点;教学包括学生综合课听说读写与文化部分的课堂情况;教材包括孔院教材选用、教材种类、教材使用情况与教材满意度,其中对学生情况、学习动机、文化认同、媒介语比例、学习难点和教材满意度来做问卷调查;然后根据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来分析,针对这些不足与问题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并提出建议;最后则是对马大孔院中高级班教学情况的总结和对未来中高级班教学的展望。

林敏萍[9](2019)在《体制外生存: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来西亚华文中学因拒绝接受《1961年马来亚教育法令》改制建议,而成为国家教育体制外的华文独立中学,已公认是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生命得以延续与存在的文化堡垒,不仅是马来西亚特有的教育体制,也是世界绝无仅有的办学经验,此独特性与了解其在体制外生存的何以可能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在。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与访谈法,即采用跨越三十多年的三次全马独中调查报告(1983年、1992年、2016年)统计数据之比较分析,以及对14位现任资深独中校长的访谈分析,辅以社会学为分析视角,揭示独中在国家体制外生存的历程与状态,最后作为行动者的研究者以即将服务的独中为例,量身定制其教育蓝图,并供其他独中作为未来发展的参考。本研究完成对独中五十多来于体制外生存状态的研究与揭示,获得的研究发现可归纳为以下五项:一、本研究发现从独中1961年拒绝改制及其后十余年垂死挣扎的经历中,作为社会运动的独中教育为求生存,与教育渐行渐远,失去方向,而濒临死亡。直到1973年独中复兴运动提出“走自己的路”,遵循《独中建议书》所提出的独中办学四大使命和六大方针,以及独中工委会的扶持,让独中从濒死边缘重生。二、独中办学者在独中办学路线、课程设置、教学媒介语之争议,是一场原则与权宜的长期拉锯战。由于在国家教育体制外办学,造就了独中课程设置的自由多元性,但依然摆脱不了政府课程的牵绊。本研究认同《独中教育蓝图》所强调的课程领导策略,改革现有课程结构、优化课程标准及推动校本课程,将有助于独中往正确的教育方向发展。本研究建议董总应借鉴社会学介入的方法,积极寻找有意愿的独中成为教育改革的试点学校,作为教育改革实践的突破口。三、本研究从调查报告分析发现独中管理决策权失衡,董事会的决策权牵涉广泛,而作为学校主体的学生与教师,则几乎没有参与决策权。本研究建议独中行政管理应分散权力和加强制度化管理,减少诉诸于人情与关系的“人治”的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本研究同时也揭示资深独中校长处理与董事关系的策略主要有三:同盟共进、依附配合、自谋出路;而董事与校长的决策关系是一场权力的博弈。四、本研究发现独中学生来源地趋向城市化及其家庭年收入偏高的现象,独中渐成为再生产理论中“教育机构是社会再生产的中介”的一分子。本研究吁请独中办学者需省思独中教育的社会责任与教育公平促进功能的维持,同时提醒独中教育工作者对于家庭背景处于劣势者应给予更多关注与协助,并对有关弱势学生在原有课程内容与教学法等作出相应调整。五、从调查报告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独中教师教育资格呈增长趋势,但尚需对教师教育进行长期且有系统的规划,并积极推动校本师资培训。此外,统计结果也显示独中教师工作负荷量超重,因此本研究提出解放教师的时间,并真正赋权予教师,让他们成为独中接下来十年教育改革工程的中坚力量。有鉴于每一所独中的精彩与不死韧性,就是来自它的独特性,本研究最后提出各独中应为自己量身定制教育蓝图的建议,才是独中未来生存之道。本研究最后综合前四章研究发现与揭示,在参考《独中教育蓝图》框架与内容的基础上,以研究者博士毕业后即将服务的丹中为例,为其量身定制一份教育蓝图,主要提出以课程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经费筹措方式双管齐下,即“选课走班”与“丹中教育基地”,让丹中走出自己的路,并提供予其他独中作为参考。

胡晓玲[10](2018)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冲突与适应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以马来族、华族和印度族三大族为主,另外还有一百多个少数民族。殖民地时期,由于实行“分而治”的教育政策,教育体系比较分散,在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建立之后,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措施,对马来西亚的教育进行了改革,缩小了民族之间的教育和文化差异,目前,马来西亚国民学校、华小和淡米尔学校发展良好,但历史上,他们的发展并非一凡风顺,虽然马来西亚的教育是平衡和调节这种权利和资源不公的场所,但基本所有的有利政策却是更多的偏向马来土着。在这种多元的社会背景下,华人社区即要使得华族学生适应这种多元的社会,接受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世界接轨,又要通过教育来维持本民族的发展以及使得民族文化一代又一代能够延续下去,是一种极大的挑战。那么在马来西亚的基础教育中,他们的现状是什么?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华文教育遇到了什么样的冲突,有什么样的妥协?它是如何与马来西亚其它教育相融合的?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观察法等方法在第二章主要研究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现状,包括华文教育的主要构成,如董教总、不同时期的华文学校、华文学校的教材,华校教师、着名的独中统一考试、华校的办学经费,另外包括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的地位及重要意义。随后在第三章和第四章深入探讨了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多元背景下的冲突、适应及融合。马来西亚的文化是多元的,其多元主要表现在民族的多元、地域的多元、以及教育的多元。民族的多元主要呈现出民族的生活习惯、服饰、语言、信仰等的不同,地域的多元除了东马和西马地理位置的不同,还有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而教育的多元则主要在于这些不同类型的学校其教学媒介语所使用的不同,教育内容的差异以及教育理念的不同。因此在马来西亚多元文化背景下,它们之间是冲突的,执政党为了实行的“马来人优先”政策,使得其它民族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在这种不公正的待遇之下造成了民族冲突,华文教育也同样难以幸免,在不断地冲突之下,为了立足于马来,为了华文教育能够一息尚存,华社不得不做出妥协,但是这种妥协最终并非使华文教育走向灭亡,而是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目前华文教育与马来西亚教育正处于融合阶段,特别是价值观方面的融合,使得华校在继承传统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开始认同自己作为马来人应有的责任和义务,这点在马来西亚公民教育中得到了体现。同时冲突并非马来西亚政府所愿看到的,他们也同样在让步,在妥协,他们开始承认华文教育为马来西亚作出的巨大贡献,他们也认识到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这才使得彼此之间开始接纳与融合。因此,华文教育以及马来政府的妥协与包容是值得借鉴的。一方面,华文教育不断地坚持保存了自己优秀的民族文化,并承担起了作为一国公民的责任,为世界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马来政府用更加包容和开放的姿态接受了这种多元,使得马来西亚的发展更加快速。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也使我们看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我国同样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华族与马来西亚的发展,与马来西亚其它教育的融合为我们建立好一个更加安定、繁荣和富强的国家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二、英文教育回流对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文教育回流对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多维视野下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移民研究的层次分析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分析框架
    第一节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概况
        一、自由发展的华文教育
        二、曲折发展的华文教育
        三、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华文教育
    第二节 国际移民研究及其分析维度
        一、微观层次的移民研究
        二、中观层次的移民研究
        三、宏观层次的移民研究
    第三节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维度
        一、华人社会影响下的华文教育
        二、族群关系影响下的华文教育
        三、国际环境影响下的华文教育
    小结
第二章 华人社会内部变迁与华文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 华人认同变迁与华文教育
        一、中国认同与华文教育
        二、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分离
    第二节 华人社团内部关系变化与华文教育
        一、马华公会与华教运动的挫折
        二、华教领导机构的分歧
    第三节 华人人口变化与华文教育
        一、华人人口比例下降
        二、华人人口与华校分布的空间失衡
    小结
第三章 族群关系影响下的华文教育
    第一节 “马来人优先”理念及其影响
        一、“马来人优先”理念的形成
        二、“马来人优先”理念对华文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 族群关系与华文教育问题的政治化
        一、5·13事件及单元化教育政策
        二、1996年教育法令及“马来人优先”理念的延续
    第三节 族群关系下的华文教育发展困境
        一、华校拨款问题
        二、独立中学文凭承认问题
        三、华校新建和搬迁问题
    小结
第四章 国际因素影响下的华文教育
    第一节 全球化冲击下的华文教育
        一、国际学校的冲击
        二、独中统考国际化争议
    第二节 中国因素影响下的华文教育
        一、侨民教育时期的中国角色
        二、中国与马来西亚独立后的华文教育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马来西亚华文报业跨文化传播困境研究 ——以《诗华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依据
    二、文献综述
        (一)马来西亚华文媒体研究
        (二)跨文化传播研究
        (三)文化认同研究
    三、研究目标及意义
        (一)研究目标
        (二)理论意义
        (三)实际意义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概念界定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概念界定
第一章 马来西亚华文媒体的历史及演变
    一、海外华文报业历史发展概述
        (一)历史上海外华文报业三次办报潮
        (二)影响东南亚华文报业形成的历史原因
    二、马来西亚华文报业发展概况
第二章 《诗华日报》基本概况
    一、《诗华日报》历史与现状
    二、《诗华日报》的华人新闻报道
        (一)《诗华日报》华人新闻的报道总量与分布
        (二)《诗华日报》华人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
第三章 困境下的《诗华日报》
    一、《诗华日报》作为传播者角度分析
    二、《诗华日报》传播内容的价值分析
    三、《诗华日报》受众角度分析
    四、《诗华日报》传播媒介的角度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来西亚华文媒体困境产生的原因
    一、政治环境所造成的华文媒体困境
        (一)因政治管制媒体不自由的困境
        (二)东南亚排华事件所带来的困境
        (三)马来西亚华人族群参政的困境
    二、马来华人的认同的困境
        (一)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困境
        (二)马来西亚华人身份认同困境
第五章 困境下《诗华日报》采取的策略
    一、《诗华日报》对文化认同的建构
        (一)《诗华日报》对于华文教育新闻的报道
        (二)《诗华日报》对中华文化的报道
        (三)《诗华日报》对传播中华文化采取的策略
    二、媒体转型困境下《诗华日报》采取的策略
        (一)纸质版与线上开发多元化渠道
        (二)关注年轻人,利用新媒体
        (三)提高时效性,加强与海外媒体的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3)国民身份的建构 ——新加坡博物馆的发展历史1965-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缘起、内容和意义
    1.2. 现有研究梳理
    1.3. 研究方法、概念和范围的界定
第二章 新加坡博物馆的“前史”:1887-1965
    2.1. 国家博物馆前身-–莱佛士博物馆(1887-1965)
    2.2. 莱佛士博物馆的身份信息:“殖民地臣民(colonial subject)”
    2.3. 殖民地身份的影响和讨论
第三章“新加坡人”身份:1965-1993
    3.1. 建国初期国家博物馆的定位探索
    3.2. “新加坡历史”展览:新身份的视觉呈现
    3.3. 开幕系列展中的“新加坡人”身份
    3.4. “海峡华人”展厅:新加坡人身份vs.华人身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亚洲身份(1993–2015)
    4.1. “亚洲价值观”背后的“亚洲身份”
    4.2. 博物馆体系的开创与亚洲身份
    4.3. 亚洲文明博物馆:相隔15年的两个开幕展
    4.4. 土生文化馆馆址的符号意义:道南学校
    4.5. 土生文化馆的身份象征:种族和文化的“混杂”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世界都市(Global City)”身份(2015--)
    5.1. “世界都市(Global City)”叙事和身份建构
        5.1.1. “世界都市”的国家定位和文化政策
        5.1.2. “世界都市”的身份意识
    5.2. 国家美术馆的外在身份:建筑、历史和规划
    5.3. 国家美术馆开幕系列大展:三重身份的世界属性
        5.3.1. 本土身份:新加坡艺术史展“你叫什么名字?”
        5.3.2. 独立的本地华人身份:蔡逸溪vs.吴冠中
        5.3.3. 东南亚身份:“东南亚艺术”展的寓意与困境
        5.3.4. “世界都市”的艺术中心:“艺术家与帝国”展览
    5.4. 美术馆的“世界都市”身份:寓意与融合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4)马来西亚4-6岁华裔儿童汉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2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发展历史与重要价值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内容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及华语教育现状
        2.1.1 马来西亚华裔历史
        2.1.2 马来西亚华裔身份定义
        2.1.3 马来西亚卫理公会与卫理幼儿园关系
        2.1.4 马来西亚华语教育与华语语言发展研究现状
        2.1.5 马来西亚幼儿园课程框架
        2.1.6 马来西亚幼儿园课程模式
    2.2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语言发展研究现状
        2.2.1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词汇发展研究现状
        2.2.2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句法发展研究现状
        2.2.3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语码转换研究现状
    2.3 中国学前儿童汉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发展研究现状
        2.3.1 中国学前儿童汉语词汇发展研究现状
        2.3.2 中国学前儿童汉语句法发展研究现状
    2.4 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研究方法的综述
        2.4.1 语料库研究法
        2.4.2 实验法、问卷法、谈话法、量表法和测验法
    2.5 本章小结
        2.5.1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词汇与句法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的系统研究
        2.5.2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发展研究方法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1.1 问题一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词汇、词类的发展状况
        3.1.2 问题二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语法发展状况
        3.1.3 问题三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发展中的语言转换现象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过程
        3.3.1 研究材料
        3.3.2 互动内容
        3.3.3 家庭问卷
    3.4 语料的转录和分析
        3.4.1 分词
        3.4.2 添加%MOR层
        3.4.3 检查CHECK
        3.4.4 计算过程
        3.4.4.1 词汇多样性计算
        3.4.4.2 不同词类词型和词频数计算
        3.4.4.3 MLU计算
        3.4.4.4 MLU5计算
    3.5 论文研究阶段
    3.6 研究伦理
        3.6.1 正式实施过程
        3.6.2 被试知情同意书
        3.6.3 被试隐私权
第四章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词汇发展
    4.1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词汇的整体发展特征
        4.1.1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词汇整体发展
        4.1.2 不同性别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词汇整体发展
    4.2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不同词类的发展特征
        4.2.1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不同词类的发展特征
        4.2.1.1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名词发展
        4.2.1.2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动词发展
        4.2.1.3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形容词发展
        4.2.1.4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副词发展
        4.2.1.5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代词发展
        4.2.1.6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量词发展
        4.2.2 不同性别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不同词类发展
    4.3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家庭汉语语言输入特征与汉语整体发展以及不同词类发展的关系
        4.3.1 汉语语言输入者与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词汇发展水平的关系
        4.3.2 汉语语言的输入媒介与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词汇发展水平的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语法发展研究
    5.1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语法整体发展
        5.1.1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平均语句长度发展状况
        5.1.2 不同性别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语法整体发展
    5.2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语法结构的整体发展
        5.2.1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语法结构的整体发展
        5.2.2 不同性别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语法结构整体发展
    5.3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不同语法结构产出的发展特征
        5.3.1 量词短语
        5.3.2 的字短语
        5.3.3 介词短语
        5.3.4 宾语复杂度
        5.3.5 复合关系句
    5.4 语言环境与华裔儿童汉语语法发展的关系
        5.4.1 汉语语言输入者与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语法发展水平的关系
        5.4.2 汉语语言的输入媒介与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语法发展水平的关系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发展中的语言转换现象
    6.1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与英语“语言马赛克”现象
        6.1.1 生活用品/玩具/家庭用具类别
        6.1.2 游戏/郊游经验类别
        6.1.3 食物类别
        6.1.4 动物类别
        6.1.5 交通工具类别
        6.1.6 形状类别
        6.1.7 颜色类别
        6.1.8 其它类别
        6.1.9 动词类别
        6.1.10 形容词类别
    6.2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与马来语“语言马赛克”现象
    6.3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倒装句现象
    6.4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语气词现象
    6.5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使用当地象形语言辅助现象
    6.6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使用量词的规律
    6.7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叠音词现象
        6.7.1 中文名词叠音词
        6.7.2 英文名词叠音词状况
        6.7.3 中文形容词的叠音情况
        6.7.4 英文形容词的叠音情况
        6.7.5 中文动词的叠音情况
        6.7.6 英文动词的叠音情况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结果讨论与建议
    7.1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语言发展遵循着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
    7.2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语言发展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汉语儿童语言发展存在明显差异
    7.3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语言发展具有多语言背景下儿童语言发展的显着特征
        7.3.1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语言表达中的语码代换现象
        7.3.2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表达中的过度口语化取向
        7.3.3 马来西亚4-6岁华裔儿童会使用当地象形语言来辅助交流
        7.3.4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量词使用
    7.4 家庭语言输入质量不高,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语言学习亟待更高水平的语言输入
    7.5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发展的文化性
    7.6 教育建议
    7.7 研究不足
    7.8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一 家庭背景
附件二 语料转录样本
附件三 马来西亚幼儿园课表和框架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隐形的安全线:马来西亚族群交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意识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问题
    四、研究设计
第二章 回到历史:一种建构的族群刻板印象
    一、游戏开局:族群关系的历史与变迁
        1. 幕后玩家:族群身份意识与冲突的开端
        2. 在线玩家:同一条宪法有两种社会契约
    二、制定规则:上层建构族群认知偏差
        1. 513族群冲突:50年前后的族群禁忌
        2. 族群政策NEP:既定印象与交往距离
第三章 语言交流:族群互动中的符号延异
    一、深交与绝交:日常交往中的语言
        1. 巴刹语言:跟马来人深交的秘诀
        2. 符号缩写:隔绝华人的族群边界
    二、禁忌与学习:跨出舒适圈的语言
        1. 语义差异:语言误解的交往禁忌
        2. 学习中文:多语优势与跨族情谊
第四章 饮食习惯:文化图腾的自我与他者
    一、认识他者的族群饮食
        1. 海南鸡趴的单向交流
        2. 海南面的演化与想象
    二、自我隐喻的改良饮食
        1. 椰浆饭的重新诠释
        2. 华人糕饼的清真化
第五章 学习教育:交往规范中的敏感底线
    一、华人社群的内卷化:学习中的自强不息或自困围城
        1. 独中即是天井:失异族相处机会
        2. 师长惊弓之鸟:族群间的不信任
    二、马来社群的封闭性:教育中的扶弱政策或扶持拐杖
        1. 马来文国语:不容挑战的族群尊严
        2. 伊斯兰官教:贯彻生活的族群精神
第六章 职场交际:制度化关系中的相处惯性
    一、基于生计的职场族群关系
        1. 能量的资本计算:工作需求的交往
        2. 人数多寡即权力:谁人多谁是老大
    二、利益导向的职场族群关系
        1. 政府构建公司“圆形监狱”
        2. 自我审视的狱卒“把关人”
第七章 政治参与:族群边界安全距离的延续
    一、意见表达:维持族群边界的交往方式
        1. 全国大选的族群政治诉求
        2. 井水不犯河水的相处模式
    二、社会运动:打破族群边界的交往困境
        1. 底层知识鸿沟:语言障碍限制沟通
        2. 民间弱性参与:年轻人难动员参与
第八章 仪式互动:时空阈限下的身份转换
    一、共此时:族群仪式互动中的情感体验
        1. 文化共融:双佳节期间创新青包
        2. 国族认同:球场飞扬的团结符号
    二、过日子:亲密圈身份过渡的相处之道
        1. 宗教适应:难懂的《可兰经》
        2. 婆媳问题:学懂礼仪与饮食
第九章 虚拟交往:互联网时代族群关系的重构
    一、网络社区中的缺场交往
        1. 多语言论坛:志同道合却难以深交
        2. 面子书使用:反哺建构新族群认知
    二、空间流动中的亲密内爆
        1. 媒介化社会中的身份转换
        2. 身体不在场的选择性表露
第十章 隐形的安全线:一个概念的提出及其分析框架
    一、一个本土化概念的提出
        1. 虚实之间:建构的虚线与日常的实线
        2. 似近若远:时空维度下族群双重交往
    二、分析框架与进一步思考
        1. 区别认知与关系的安全线
        2. 分析代际间新旧的安全线
第十一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对象一览表
附录二: 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6)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的研究综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1.5 概念界定
2 重效能,轻公平: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政策演变看其价值取向
    2.1 独立前后(1949-1970):推进各族对国家认同,迈向马来语至上
        2.1.1 英殖民政府管辖时期:漠视与控制教育
        2.1.2 国家独立前自治政府时期:教育马来亚化
        2.1.3 独立之际:教育马来化
    2.2 新经济政策时期(1971-1990):团结国民,马来语至上
    2.3 国家发展新时期(1991-2000):马来语为主,英语为第二语言
    2.4 新世纪信息科技时期(2001至今):巩固马来语,强化英语学习
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
    3.1 英殖民政府统治的遗产
        3.1.1 族群分工与分而治之管理方式——分裂族群
        3.1.2 倾斜马来民族的政治态度——促成马来民族的政治地位
        3.1.3 压制华人社会反殖民思想——削弱华人社会权益
    3.2 马来精英的意识形态
        3.2.1 马来人政治的觉醒
        3.2.2 马来联合邦计划:马来精英民族主义的崛起
        3.2.3 巫统主宰的政治手段
        3.2.3.1 公民权与官方语言课题
        3.2.3.2 马来西亚联邦宪法的制定
        3.2.3.3 选举竞争
    3.3 华人社会博弈的结果
        3.3.1 华人政治的觉醒
        3.3.2 马来西亚华人公会的妥协
        3.3.3 华人社会对母语教育的坚持
    3.4 国家发展需要
        3.4.1 追赶经济步伐,强化学习国际语言的趋势
        3.4.2 中国成为经济强国,学习中文成为趋势
        3.4.3 国民民主意识抬头,公共利益成为政治需要
4 当今马来西亚政府华文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分析
    4.1 是否具有合法性
        4.1.1 政策合法性的定义
        4.1.2 马来亚宪法合法性疑虑
        4.1.3 关键教育政策合法性争议
    4.2 是否具有合理性
        4.2.1 是否符合时代发展趋势
        4.2.1.1 局限各族语言发展不符全球化进程
        4.2.1.2 单一语言至上政策不符新时代多元主义趋势
        4.2.1.3 “单语政策团结国民论”过时且不科学客观
        4.2.2 是否符合社会伦理
        4.2.2.1 局限母语教育发展违背公平与正义政策基准
        4.2.2.2 剥夺母语教育平等发展机会违背人权
        4.2.3 是否符合教育规律
        4.2.3.1 母语作为学习媒介语最有效
        4.2.3.2 马来语作为第二语言为学习媒介语不符合身心发展
        4.2.3.3 运用第一语言教学模式于第二语言学习者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
5 对马来西亚政府华文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建议
    5.1 推进教育公平与教育正义
        5.1.1 教育正义:修正宪法还原华文教育权益
        5.1.2 教育公平:平衡教育效能与教育公平
    5.2 推进教育民主与教育理性
        5.2.1 教育民主:推行多语平等的多元政策
        5.2.2 教育理性:让教育回归教育规律
6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7)马来西亚华人公会在中国和马来西亚关系中的作用(200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目前的研究不足和空间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名词界定
        一、研究方法
        二、名词界定与名词说明
        三、本文的创新点与难点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论文框架
第二章 马来西亚华人公会概况
    第一节 马华公会政党概述
        一、马华公会的宗旨与主张
        二、马华公会的组织机构
        三、马华公会的政纲
        四、马华公会在政府中的特点
        五、马华公会在政府中的代表性
    第二节 马来西亚的政治生态
        一、族群政治
        二、政党政治
        三、宗教政治
    第三节 马华公会的现实困境
        一、内部因素
        二、外部因素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来西亚与中国的关系
    第一节 独立以前的马来半岛与中国的交往
        一、1840年以前中国和马来半岛的交往
        二、1840年代至1940年代飞速发展的两地关系
    第二节 独立后马来西亚与中国的关系
        一、1950年代至1970年代双方相互敌视
        二、1970年代至1990年代双方重新建立联系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飞速发展的两国关系
    第四节 中马关系中的马华公会
        一、英殖民时期的马华公会
        二、独立后的马华公会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来西亚华人公会与中国交往的动机
    第一节 政府框架下与中国的交往奠定政治基础
        一、意识形态方面
        二、在马共问题方面
        三、华人国籍问题
    第二节 政党框架下与中国的交往实现政党利益
        一、马华公会与巫统的互动
        二、巫统与中国共产党的互动
        三、反对阵线因素
        四、国际关系因素
        五、种族宗教因素
    第三节 经济上与中国交往满足马华公会政党属性
        一、马来西亚国内的推力
        二、中国国内的拉力
        三、至2008年两国经济合作情况
    第四节 民间交流中与中国的交往实现族群利益
        一、扞卫世俗人权
        二、坚守华文教育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来西亚华人公会推动中马关系的实践
    第一节 推动双方认知的改变
        一、两国相互敌视(1940年代-1970年代)
        二、推动双方改变认知(1970年代-2000年代)
        三、促进双方建立了新认知(2008年-2018年)
    第二节 推动高层合作与项目落地
        一、马华公会推动双边合作
        二、马华公会推动中马之间大项目的落地
        三、马华公会推动中马两国“一带一路”合作
    第三节 推动两国民间经贸交流
        一、资金融通
        二、信息流通
        三、物流交通
        四、人员往来
    第四节 推动两国的科教文卫交流
        一、科学技术交流
        二、教育事业交流
        三、文化事业交流
        四、卫生事业交流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图表目录
附录B 信息对照表
附录C 访谈资料摘选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情况调查与研究 ——以中高级汉语学习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
    第五节 文献综述
        一、国别汉语教学相关研究
        二、马来西亚华文教学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
        三、马来西亚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研究
        四、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相关研究
第一章 基于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调查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别汉语教学理论
    第二节 语言测试理论基础
    第三节 教学法理论基础
第二章 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基本情况
    第一节 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的依托院校
    第二节 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人员体制
    第三节 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的教学地点分布介绍与师资分配
    第四节 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的课程设置与文化活动
    第五节 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的课堂模式(教学模式)
第三章 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中高级班的教学情况
    第一节 学生
        一、学习动机
        二、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了解
        三、教学媒介语的比例
        四、学习难点
    第二节 教学情况
        一、教学中学生听说的情况
        二、教学中学生读写的情况
        三、教学中学生在文化方面的情况
        四、教师对课堂的看法与评价
    第三节 教材
        一、教材种类和选用
        二、学生对教材的满意度调查
        三、教师对所使用教材的评价
    第四节 课程考核与评估方式
第四章 对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中高级班汉语课的教学建议
    第一节 从学生方面提出的建议
        一、从学习动机方面提出的建议
        二、从学生的文化认同方面提出的建议
        三、从教学语的比例方面提出的建议
        四、针对学习难点提出的建议
    第二节 从课堂方面提出的建议
        一、听说方面的建议
        二、读写方面的建议
        三、文化方面的建议
        四、对教师自身的建议
    第三节 从教材方面提出的建议
        一、对课本提出的建议
        二、对练习册的建议
    第四节 课堂模式的建议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英文调查问卷
附录二 口语试卷与得分情况
附录三 期末试卷与练习册得分情况
附录四 孔院教师访谈情况
附录五 图表目录
致谢

(9)体制外生存: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框架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作为社会运动的教育:独中的改制与救亡图存
    第一节 华文中学的被迫改制
        一、英国殖民时期的华文教育
        二、华文中学被迫改制历史背景之追溯
        三、华文中学的改制过程
    第二节 独中的救亡行动
        一、独中的致命之击:1965年直升中学政策
        二、独中复兴运动的掀起
        三、独中的图存关键——独中建议书与招生运动
    第三节 独中工委会的扶持
        一、成立行政部
        二、组织办理独中教育工作会议
        三、开拓独中生升学之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原则与权宜的拉锯战:独中的办学路线与课程设置
    第一节 双轨制与母语教育路线:1960年代独中办学路线策略
        一、双轨制路线
        二、母语教育路线
    第二节 国民型、混合、董教总路线:1970年代独中办学路线策略
        一、兵分三路的办学路线
        二、以国民型式办学路线的两所独中救亡重生实例为戒
    第三节 各自为政与各取所需:1980年代及之后的独中课程设置
        一、全面实施6年中学学制
        二、政府课程所占比例依然吃重
        三、自由多元的课程内容安排
    第四节 因人因地制宜:独中校长与独中课程设置
        一、校本课程的自由
        二、兼顾政府课程的无奈
        三、英文国际班的诱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集权与人治:独中的学校管理层
    第一节 失衡与不全面:独中决策权与管理制度
        一、独中管理决策权失衡
        二、独中行政管理制度化不全面
    第二节 行走在钢索上:独中校长与董事的关系
        一、独中校长处理与董事关系的策略:同盟共进、依附配合、自谋出路
        二、董事与校长的决策关系:一场权力的博弈
    第三节 愁与筹:独中学校管理层的共同烦恼
        一、董事教师学生联手度过独中改制初期的经济困难期
        二、及时因应外界需求
        三、办学经费运用与筹措:独中校长的份内“外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弱势的学校主体:独中学生与教师
    第一节 独中学生与教师校政参与决策权缺失
        一、独中学生不具校政参与决策权
        二、独中教师校政参与决策权不足
    第二节 全马独中学生概况分析
        一、独中学生来源地趋向城市化
        二、独中学生家长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及家庭年收入偏高
        三、独中校长对独中学生培养的看法与态度
    第三节 全马独中教师概况分析
        一、独中教师教育资格呈增长趋势
        二、独中教师工作负荷量超重
        三、独中校长对独中教师寄以厚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作为行动者的研究者的实践计划:一份独中教育蓝图
    第一节 吉兰丹中华独中现况分析
        一、学生现况分析
        二、教师现况分析
        三、硬体设备现况分析
    第二节 学生发展:丹中教育愿景、理念与目标
        一、丹中教育愿景与理念
        二、丹中教育目标
    第三节 课程发展:课程体系决定学校形态
        一、课程结构改革
        二、课程意识提升
    第四节 教师队伍建设
        一、职前培养
        二、在职培训
        三、善用外援讲师与志愿者
    第五节 学校治理结构与策略
        一、董事会
        二、学校行政层
        三、丹中教育基地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三、研究启示与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多元文化背景下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冲突与适应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文献综述
第二章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现状
    第一节 华文教育是马来西亚教育的重要组成
        一、华小规模在马来西亚逐年增加
        二、华文独中承担了华人中等教育重任
        三、华文教育的贡献
    第二节 华文学校的办学现状与基本构成
        一、华文学校的基本构成
        二、华校教师的发展现状
        三、华文学校教学内容的本土化演进
        四、独中考试制度的特点
        五、华文学校的办学经费
第三章 多元文化背景下华文教育的冲突与适应
    第一节 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特点
        一、民族的多元性
        二、地区的多元性
        三、教育的多元性
    第二节 多元文化背景下华文教育的冲突
        一、华族在多元文化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二、民族冲突
        三、对华文教育的冲击
    第三节 多元文化背景下华文教育的妥协
第四章 多元文化背景下华文教育与其它教育的融合
    第一节 价值观的共识
        一、独立前华文学校所倡导的价值观教育
        二、独立后的华校价值观教育
    第二节 传统价值观的继承与现代教育价值观的融合
        一、华校传统价值观的继承
        二、华文学校现代教育价值观的融合
    第三节 通过公民教育的方式实现融合
第五章 结论
    一、现状方面
    二、华文教育冲突与妥协方面
    三、华文教育的融合
    四、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英文教育回流对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多维视野下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D]. 高建深. 暨南大学, 2020(04)
  • [2]马来西亚华文报业跨文化传播困境研究 ——以《诗华日报》为例[D]. 吴昕婷.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8)
  • [3]国民身份的建构 ——新加坡博物馆的发展历史1965-2015[D]. 胡超.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7)
  • [4]马来西亚4-6岁华裔儿童汉语发展研究[D]. 张鸿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5]隐形的安全线:马来西亚族群交往研究[D]. 王钶媃(Ong Ke Rou). 南京大学, 2019(02)
  • [6]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研究[D]. 杨梅芬. 浙江大学, 2019(05)
  • [7]马来西亚华人公会在中国和马来西亚关系中的作用(2008-2018)[D]. 李斌. 华侨大学, 2019(01)
  • [8]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情况调查与研究 ——以中高级汉语学习者为例[D]. 尤肖. 苏州大学, 2019(04)
  • [9]体制外生存: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研究[D]. 林敏萍.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10]多元文化背景下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冲突与适应问题研究[D]. 胡晓玲. 云南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马来西亚让英文教育回归华文教育的挑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