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适用型商品房建设及用地管理探讨

经济适用型商品房建设及用地管理探讨

一、经济适用型商品住宅建设及其用地管理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边雨[1](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李晋轩[2](2018)在《城市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政策的空间响应与制度优化研究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大城市的发展普遍进入存量新阶段。在这些城市中,存量工业用地占据了城市土地的较大比例。以天津市为例,按照国际上后工业化都市区的平均比例估算,在接下来的30年左右仍有超过2万公顷的存量工业用地需要得到更新。因此,如何推进存量工业用地的合理高效更新,成为重要的课题。通过相关文献的总结,可以发现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规划编制与空间设计的手段来推进存量工业用地更新,忽略了存量更新中城市政策与制度的重要影响。基于这个出发点,本文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着重分析城市政策变迁对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时空演变的实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进一步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制度优化建议。首先,本研究针对天津市中心城区的特殊情况,梳理了其城市工业及城市工业用地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存量工业用地的界定、分类、内在问题以及更新动力。其次,通过梳理与工业用地发展相关的城市政策,本研究总结了1998年以来政策变迁中的阶段性特征,并发现了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存量工业用地更新中存在着与政策变迁同步的空间响应现象。最后,鉴于城市政策在存量工业用地更新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在国内外案例借鉴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城市政策制定,提出了以盘活存量工业用地为导向的制度优化建议。本研究的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指出长期被忽略的城市政策与制度对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重要影响,有助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今后的城市治理中,更加合理地制定政策、优化制度,更加高效地利用存量工业用地。

张德利[3](2017)在《制度视角:转型期成都市五类居住用地及其空间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城市化和转向市场机制的背景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资本、人员、物流等加速向城市集聚,大陆城市的居住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中心繁荣”和郊区化并存的现象。基于制度视角,以制度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博弈论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等理论为依据,本文以成都市为例,将当前我国大陆混合制度背景下的城市居住用地分为单位房、商品房、保障房、拆迁安置房、自建房用地五大类,在分析其总体格局的基础上,分类探讨不同类型居住用地的格局、演化及其动力机制,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区范围为成都市主城区,即三环路覆盖的城区范围。相关资料和数据源于笔者较长时间的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以及成都市的相关部门、街道居委会提供的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街道范围等方面的相关资料。作为中国西部典型的中心放射型平原城市,成都市居住用地分布和扩展呈现出圈层蔓延的变化特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统计分析、核密度模型、重心模型和标准差椭圆等方法,笔者了研究区居住用地的相关数据库,随后分析了不同类型居住用地的空间模式。全文共分四个部分,共分八章: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在全球化、城市化和转型背景下,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型期基于制度视角的居住用地分类等问题,构建了论文研究框架等。第二部分为我国大陆城市基于混合制度的理论模式的建构,包括基于混合制度设计的五类居住用地的来源、性质、演化模式等内容。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包括第三至第七章,对应我国在住房市场化过程中的制度设计,探讨了成都市五类居住用地的空间格局、演化过程和形成机制。第四部分为论文的结论、创新点、研究不足与展望。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我国大陆住房制度体系的现状,可将住房/居住类型分为单位房改房,(完全市场化的)商品房、拆迁安置房、保障房、自建房等五种类型。每一类都表征了大陆城市在住房市场化过程中所对应的不同的住房制度设计,其空间格局和变迁过程具有明显的制度路径依赖特征。(2)大陆城市的五类居住用地的空间格局和变迁是政府、市场、单位和市民共同博弈和作用的结果。土地的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制、建设用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管理体制以及政府代表国家管理土地的权力,使得政府在土地的管理和出让过程中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这样,我国土地管理形成了一级和二级两个土地市场。其中,土地的“一级市场”的行动者或博弈主体大体为政府和开发企业,而土地的“二级市场”的行动者或博弈主体实际上为政府、开发商/企业、单位和市民四者。由于对权力、资本的拥有程度不同,开发商、政府相对于弱势群体,在土地的“二级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通常具有较高的话语权,两者也结成了“增长联盟”。(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陆城市打破了传统的单位房主导的居住空间格局,单位房、商品房、拆迁安置和保障性住房等居住用地都呈现出快速变化的特征,尤其是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加速了旧城改造和郊区化过程。相对应,居住用地的扩张以占用郊区农田为主,而且工业外迁后的工业用地往往也大部转化为商品性的居住用地。我国城市已形成了商品房、单位房、拆迁安置及保障房镶嵌分布的格局,并影响着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例如,成都市等大陆城市的居住用地变迁具有中心区繁荣和郊区化的双重特征,主要表现为旧城更新和居住郊区化扩张两个方面。在五类居住用地的变迁过程中,单位型的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内,密度分布最大的为城市中心区;商品型的居住用地呈现出明显的郊区化趋势,同时也表现为中心区的繁荣景象;拆迁安置和保障型的居住用地的重心变化和拓展方向以郊区化为主,且距离城市中心区越来越远。(4)单位制是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特有产物。改革开放以来,单位房(单位大院)开始适应市场化改革进程,开启了自身的转型进程。单位房居住用地的区位选择和变化过程是政府、市场及居住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明显的制度依赖特征。当前,单位居住用地依然可分为机关单位居住区、事业单位居住区、企业型单位居住区。1998年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停止福利分房,单位制逐渐走向解体,但单位型居住用地依然存在,并在市场化过程中分化出不同的类型,如完全市场化、部分市场化和单位所有等。转型期,单位型居住用地居住主体由单一性逐渐走向杂化,并呈现新单位社区特征。(5)我国大陆城市的商品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物。大量商品房的建设迅速促进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郊区化进程,推动了城市空间重构。商品房用地的扩张体现了资本和权力在空间生产生产中的结合过程。政府主要以挂牌、招标、拍卖方式出让土地,而开发上通过支付土地出让金获取用地的使用权。随着土地价格的快速上涨,土地成本在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价格及其供给的垄断特征日益显着的背景下,中国的土地市场制度和价格制度共同决定了商品房用地的分布和居住选择。在不同区域,其价格,规模和配套设施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别墅、高档商品房、普通商品房构成了典型的居住分异。(6)拆迁安置型和保障型的居住用地是政府在市场化过程中为拆迁安置和低收入人群建设的住宅区,通常面对的是中低收入和弱势群体。转型期,在典型的“市场机制驱动+政府行为推动”的双重内在机制模式的推动下,我国城市的拆迁安置房、经济适用房性质的居住区通常越来越远离中心区或老城区,即此类居住区的郊区化趋势十分明显,这导致了城市弱势群体居住用地的外迁趋势。(7)依然存在的数量极少的自建房属历史遗留性的住房,是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基于土地制度、住房制度下的少数合法住房,一般分布于市中心的边缘地区,居住区面积小,建筑层数低。在市场化过程中,随着居住主体的继承或变化,以及房屋的自然老化,自建房的数量一直在逐渐减少,并可能将彻底消失。

李冠元[4](2016)在《基于社会公平的西安城市居住用地适宜性分类研究》文中认为居住用地是城市中承载居民基本生活的重要建设用地,也是城市建设用地中占据比例最大的用地。《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的颁布实施为我国未来城市土地使用指明了方向。然而国家政策限制了“一类居住用地”的开发建设,而“三类居住用地”又只能“在现状居住用地调查分类时采用”,因此城市居住用地在土地使用规划中面临着仅存“二类居住用地”的窘境。这使得城市规划难以表达不同类型居住用地之间的差异,更无法体现城市中不同人群对居住用地的不同需求。同时,新版《国标》在西安市规划应用中的不适宜性阻碍了西安当地的城市建设。因此,通过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探索符合西安城市规划需求的居住用地适宜性分类显得极为迫切和必要。本论文在国内外居住用地分类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同时,对西安市居住用地相关的公共政策、规范标准以及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解读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论文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分别对西安市主城区一类、二类、三类居住用地的住房类型、人群特征、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统计、梳理、分析,找出每类居住用地分类的不合理性,并思考分析造成其不合理性的原因。总结如下:在“一类居住用地”中,传统民居类低层住宅和新建别墅类低层住宅的物质空间和人群特征均存在着显着的差别;在“二类居住用地”中,保障性住房的空间布局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性;在“三类居住用地”中,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空间正面临着被逐渐清除的现实。由于居住用地分类的单一,上述问题无法在规划层面得到有效解决。本论文通过对西安市三个类别居住用地的调查研究,总结其在居住用地分类中的不适应性,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对西安城市居住用地分类的适宜性进行了深入思考,最终提出了如下改进建议:将“一类居住用地”细分为传统民居类低层住宅用地和别墅类低层住宅用地;将“二类居住用地”细分为保障性住房用地和商品性住房用地;在“三类居住用地”中增加未取得本地城市户口的低收入家庭的住宅用地。同时,将区分设施水平、环境质量的层次改为判断其是否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最后,在适宜性分类的基础上,合理配比各类居住用地,以推进“大混居,小聚居”的布局模式,从而实现社会公平。希望通过对西安城市居住用地分类的改进优化,能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对弱势群体住房利益和居住环境的切实保障:强调传统民居在居住用地中的地位,保护低收入原住民原址居住的权利;保证保障性住房在城市居住用地中的合理布局,促进低收入人群融入城市社会;保障城市底层外来人口的住房需求,从规划层面保证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场所。

张朦[5](2015)在《沈阳市中小型住宅室内空间适应性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建国后,住宅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现阶段我国经济总体呈现上升态势,虽然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有所增长,但是走势上升的房价依旧给人们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2006年,随着“国六条”的颁布,中小型住宅作为一种政策导向,成为我国住房建设的重点,符合国情社情的现状。作为特大城市之一的沈阳,城镇化发展迅速,人口数量与日俱增,贫富差距较大,进而带来显着的住房问题。基于上述几点社会背景,本文将研究重点集中在沈阳市中小型住宅室内空间的适用性设计。作者运用问卷和访谈两种研究方法,调研沈阳市的一些旧居住小区、知名地产的售楼样板房及租赁中介,并通过对中低收入群体的问卷发放,总结了沈阳市住宅建设存在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四种未来可能出现的住宅类型,包括小空间适用型、居家养老型、租赁型、特殊需求型,通过对每种类型住宅的使用现状和现存问题的分析,提出每种类型住宅的室内空间适应性设计,分别从“户型设计理念”和“户型内部设计要点”两个方面叙述,希望对以后的住宅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文章共分5个主要章节,第1章为绪论章,第2章介绍沈阳市中小型住宅的沿革与现存问题。第3、4章为全文重点。第3章提出四种中小型住宅室内空间的适应性类型,包括小空间适用型、居家养老型、租赁型和特殊需求型,并分析每种住宅类型的现状、问题等因素。第4章作为本文重点中的重点,主要内容是分别叙述四种住宅类型的室内空间设计,每种设计方法的介绍都配有示例图片或是实践案例,加深读者的理解。

吴先德[6](2014)在《福建省保障性住房经济适应型单体平面设计研究》文中指出从2007年开始福建省各级政府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十二五”期间(2010年-2015年)是福建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高速发展期。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在调查和梳理福建省保障性住房单体平面设计现状及保障人群和国内外保障性住房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型单体平面设计的评价标准、设计策略和方法;最后结合项目设计实践探索障性住房经济适用型单体平面设计的方法与途径。以期对福建省今后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借鉴价值。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国内外保障性住房单体平面设计案例与经验的考察,包括香港、新加坡、日本的案例与经验。第二部分是对福建省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设计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研究和保障人群的调查考察。第三部分为福建省障性住房经济适用型单体平面设计的策略与方法研究,通过节地、节能、节材、可持续性等目标评价标准的建立,探讨相对应的设计策略,结合实例研究提出“户型平面模块化”、“厨卫设计定型化”、“户内分隔多样化”、“单元平面多户化”的设计策略。第四部分是项目设计实践,通过实际项目设计探讨保障性住房单体平面的经济性与适用性。

邱健[7](2013)在《城镇住宅供给结构体系若干问题研究 ——以章贡区为例》文中提出城镇住宅供给在中国是由市场供给与政府供给相结合,既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大法宝,也是解决、保障困难居民住宅问题的一大利器。然而,我国在近年来部分城市和地区都出现了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对于中低收入阶层保障性住房需求无法满足;商品性住宅供给偏重于高端商品住宅,导致中低收入人群商品性住宅需求无法满足等一系列结构性的问题。本文将对城镇住宅需求与供给的现状进行分析,围绕合理的城镇住宅供给结构体系探讨现今城镇住宅供给结构体系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以章贡区为例,运用MATLAB软件,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城镇住宅供给中政府的供给能力、市场上的住宅供给价格与居民的购买能力进行匹配分析,以定量的分析方法来探讨在合理的城镇住宅供给结构体系中市场供给与政府供给的比例划分;市场中高、中、低几类商品性住宅该以何种比例划分保障性住房中,经济适用房、公租房与廉租房应以何种比例划分等一系列问题,并对比现今的比例情况对该地的城镇住宅供给结构体系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意见。

卫芷言[8](2013)在《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之归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依照所有权的归属与利用关系可以分为“公有公用”、“公有私用”、“私有公用”与“私有私用”四种型态,而在中国,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国有,由国家及农村集体作为土地所有权的权利主体,通过国家拨发特定范围的地段,创设土地使用权的制度供各种主体利用。在1970年代晚期以前,中国是属于计划经济及私产公用的经济制度,所有产业的拥有者均为国家,所有产业的运作均非以创造私有的财富为目的,所有生产、消费与供给需求关系都不是以市场上的主体基于自由的意愿,通过价格机能对各种物品供需的调节而完成,而是以实现国家所有、社会公有以及国家全面控制并决定关于经济活动中一切基本秩序为目的。这种经济体制使所有产业、事业都是以公共性质而存在的,是为社会大众全体而服务的,这类集体主义式的经济样貌,造成每一件活动都是以公共的性质出现,所有的土地利用关系亦为如此,这类的土地所有权归属与利用关系便属于“公有公用”形态。这样的土地利用关系是无偿的,且因为该地上活动并没有自行结束的问题,所以也是没有特定期限的,而所有土地只能基于政府的决定替换使用主体,无从由使用权人自行转让,这便是当时土地的“三无”特征。70年代晚期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开始开放外国资本进入国内进行产业的投资,各种在当时国家所缺乏的技术与资金均得自外国进入,同时,经济活动中出现许多以获取私人利益,可以由私人保有营利财产的产业,且国有企业员工亦得因增加产量而得到利润,生产、消费与供给需求关系开始由市场上的主体基于自由意愿,通过价格机能对各种物品供需的调节而完成。但是,过去以无偿方式供应的土地使用权,无法对开始出现私目的或可营利的地上活动及用地关系继续无偿使用,向土地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费用,便成为当时发展上的重要转折。最终出现了一种由国家新创设的“出让土地使用权”,其所具有的有偿、有期限及可以移转交易特性,使它成为符合自由市场规则的一种土地使用权利。不过,早期经国家划拨的用地权利,仍然存在于国家各地,且因为其无偿使用的特征,权利人以其作为进行各种产业活动及商业交易的要素及主要标的时,可以享有以极低成本获取极高利润的机会,这现象造成出让土地使用权向划拨土地使用权流转,使本质上具有公共目的及一定公益性特色的公用土地渐渐以不正确、不规范的方式变成可以交易、供作商业利用的土地使用权。其结果就是,两种原初性质与目的显然不同,代价不同的土地使用权,却在经济意义上有着同样的效益,产生严重的制度混淆与错乱,并造成许多因土地产权变更而导致的腐败问题。在两类土地无法建立良好的区别隔离制度之前,土地使用权的性质与特征,究竟应该是有偿还是无偿的准则,应该自其地上利用该土地的关系来决定。本文考察所有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利用状况及相应的法律条文,发现其应该分为四类使用的类型,分别是政府机关及军事用地、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用地、非营利性公共事业用地,以及国有或公有企业,及以获取利益为基本存在原因的第四类用地。由于该四类型土地使用权利分散杂乱,本文亦依其在性质、特征、法律上的概念及利用关系的原理,将其归纳为三类基本上有相近特征、相同或近似的法律原理的三种路径,并以这三种路径评估所有使划拨土地使用权变更为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所有流转方式规范是否妥适合宜,不致违反相关的理论与法律上的规则。此三种路径分别是关于公务及公用、公共利益的事务,其所使用的土地应该维持无偿、无期限及无流转交易可能的三无特征用地;而以支付一定费用取得国家提供的劳物或物品,其交易不存在累绩财富的性质,具有公益性的事业用地,则需视该公共事业是否有市场上私部门的供应者出现,而决定其事业在公或私方面的性质,从而分别决定其用地权利究属系于公用或私用关系。最后,关于国有企业的一切土地使用权,则应该以得以进行市场交易性质的土地使用权关系为主,并应该对用地负担成本,得以交易或处分该土地权利,以提供该国有企业应有的市场商业价值及灵活性。

李荣[9](2011)在《重庆农村住宅外围护节能分析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选题于重庆市建委科研课题《农村住宅经济适用节能技术集成》,课题旨在通过被动式策略的研究,对农村住宅进行节能设计与改造。研究一方面着眼于农村住宅空间的改造,改善居住的热舒适度条件,从而避免或尽可能减少主动式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通过改进外围护体系的材料与构造做法,提高其热工性能,从而降低农宅能耗,并根据重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现状对外围护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而本论文主要致力于后者,即外围护体系的节能分析与研究。本文基于重庆农村住宅的实地调研,得到了大量关于该地区农宅类型以及外围体系做法的基础资料,在此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现阶段重庆农村地区的三种住宅类型:①传统穿套式平面布局,②单廊式平面布局,③集中式平面布局,并选取了集中式和单廊式布局的农宅作为基本类型进行研究,进而结合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既有建筑外围护体系节能技术状况,提出了外围护体系相应部位的节能技术对策。本研究基于Dest-h建筑能耗模拟分析软件,根据重庆农村住宅的调研及理论研究成果,建立了重庆农村住宅的能耗计算模型,通过改进原型住宅外围护体系不同部位的材料热工性能和构造做法进行模拟计算,分别得出相应的能耗水平和节能率并进行对比和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根据重庆农村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提出了经济型、适用型、小康型等三种级别共8种类型的外围护体系节能技术组合方案,通过模拟计算其能耗并比较相应的节能率,与此同时,输入该地区围护体系相关做法的造价,得出围护体系组合方案的成本,并结合能耗的模拟分析,综合评价其技术经济性,得出经济适用的重庆农村住宅外围护体系最优化参数,为该地区农村住宅外围护体系的节能设计与改造提供科学化的依据和参考。

郑娟尔[10](2008)在《土地供应模式和供应量影响房价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关于房地产价格构成的讨论中,土地供应方式和供应量与房价的关系引起了争议,特别是2002年《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和2004年71号令等文件下发后。国内已有的关于土地供应与房价的研究还不够系统,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即使有少量的定量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地价与房价的关系之上,且多采用宏观数据。研究的不足造成政府和企业决策缺乏有效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土地供应模式和供应量对房价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比较系统地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试图在促进理论研究深化的同时,为房地产宏观调控,政府、企业和银行决策提供分析方法和工具。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土地供应方式及其变革对房价、地价的影响。借鉴税收归宿理论,本研究认为土地供应方式变革是否影响房价及其影响程度的大小取决于房地产供求价格弹性。在土地供应量与房价的关系上,本研究认为,由于我国对土地开发实行容积率管制,因此,土地供应量的减少会在短期内造成可建筑面积的减少,进而提高房价。另外,本文从项目的角度构建了土地开发周期的理论模型,并认为在房价快速上涨期,增加土地供应量对降低房价的作用可能是不大的,因为开发商会囤积土地或惜售。实证研究方面,本文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来分析土地供应模式对房价的影响。首先,以全国和35个大中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指数为样本,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和城市比较法研究了土地供应方式变革对房价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房价与地价的关系、土地供应方式变革对房价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不同的研究对象有不同的影响力和作用机制。只有当区域的房地产需求非常旺盛时,土地供应方式变革才会大幅地抬高房价。随后,本文以杭州市为例研究了土地招拍挂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发现地王的出现可能导致周边楼盘提价,但价格调整能否实现则又取决于房地产市场本身。另外,以杭州市2005年在售楼盘为样本进行的计量研究表明,房价与土地公开出让并无统计意义上的显着关系。最后,本文以北京、广州、杭州等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小产权房现象和双限双竞供地模式对房价的影响。在土地供应量影响房价的实证研究部分,本文首先利用全国31个省市的相关数据,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并就土地供应量对房价的影响做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年前的土地供应量对房屋供应量的影响是正的,对房价的影响是负的,两者在统计意义上都是显着的,但增加土地供应量对降低房价的作用非常小。另外,两年前的土地供应量虽然影响房屋供应量,但不影响房价。随后,本文以杭州市为例分析了土地供应量、土地的有效开发与房价的关系。对杭州市而言,暂时还没有明显的证据认为2000年以后房价的上涨主要由土地供应量减少引起。相反,土地供应量受房价的影响更大。在土地开发周期与房价关系的调查研究上,本文跟踪了杭州市2000-2005年出让的141宗住宅用地,发现由于杭州市的房价在2002-2004年及2007年出现了快速上涨的势头,因此,市场上出现土地开发周期相应延长的现象。通过上述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本论文可能在以下几方面具有创新:(1)借鉴税收归宿理论研究了土地供应方式及其变革对房价的影响,提出土地供应方式变革是否影响房价及其影响程度的大小取决于房地产供求价格弹性;(2)以杭州市为例,从项目的角度调查了高价地的产品开发及“地王”出现后周边楼盘的售价变化,证实市场需求才是房价和地价的真正推力。另外,本文还运用Hedonic模型对杭州市2005年在售楼盘进行了定量研究,证实房价的最终确定与土地最初的获取方式并无统计意义上的显着关系;(3)研究了“双限双竞”供地模式对房价的影响,并得到了有参考意义的结论。(4)通过面板数据构建,从宏观层面分析了土地供应量对房价的影响,发现增加土地供应量有助于降低下一年的房价,但力度甚微;(5)构建了土地开发周期的理论模型,并以杭州市2000-2005年出让的住宅用地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房价急速上升时,市场上会出现土地开发周期相应延长的现象。受数据、资料和时间限制,本文还存在很多不足,如实证研究未全部采用住宅价格数据;关于商品房需求价格弹性、土地供应方式与房价关系的实证研究还不够深入等,但本文的研究毕竟迈开了尝试性的第一步,今后可以从进一步完善计量模型,加强土地供应与房价关系的理论研究等方面予以深化。

二、经济适用型商品住宅建设及其用地管理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适用型商品住宅建设及其用地管理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1.3.4 小结
    1.4 相关概念释义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1.4.2 住区规划设计
        1.4.3 建筑类期刊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范围
    1.6 研究框架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2.4 本章小结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3.1.3 研究阶段划分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3.3.4 住宅区的改建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3.5 特征总结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3.6 本章小结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4.1.3 研究阶段划分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4.2.1 规划建设概况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4.2.3 规划布局特征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4.3.1 综合开发模式
        4.3.2 区位特征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4.3.4 规划布局特征
        4.3.5 综合区的建设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4.4.1 发展历程概述
        4.4.2 改造方式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4.5.1 规划建设概况
        4.5.2 规划布局特征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4.6 特征总结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4.7 本章小结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5.1.3 研究阶段划分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5.5 特征总结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城市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政策的空间响应与制度优化研究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正式进入存量时期
        1.1.2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市场潜力有待释放
        1.1.3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相关政策不断推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理论意义
        1.2.3 研究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关于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相关研究
        1.3.2 国内关于城市土地及更新政策变迁的相关研究
        1.3.3 国内关于天津存量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的相关研究
        1.3.4 相关研究成果小结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创新点
        1.5.1 以存量更新的视角逐年梳理城市工业用地的变迁历程
        1.5.2 精确量化政策变迁与存量工业用地更新间的数据关系
第2章 天津市中心城区工业用地布局的发展历程
    2.1 天津市中心城区及其城市工业发展情况简介
        2.1.1 天津市中心城区简介
        2.1.2 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工业发展情况简述
    2.2 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工业用地扩张与更新的发展沿革
        2.2.1 城市工业用地的初步发展时期(1860-1948 年)
        2.2.2 城市工业用地的增量建设时期(1949-1985 年)
        2.2.3 城市工业用地的更新萌芽时期(1986-1997 年)
        2.2.4 城市工业用地的存量更新时期(1998 年至今)
    2.3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的界定、产生、类型与内在问题
        2.3.1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的界定
        2.3.2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的产生
        2.3.3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的类型
        2.3.4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的内在问题
    2.4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主导动力及其影响因素
        2.4.1 城市政策(束)是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主导动力
        2.4.2 存量更新中城市政策(束)背后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因素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政策的空间响应
    3.1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相关城市政策的分类梳理
        3.1.1 关于住房改革与国企改革的政策
        3.1.2 关于加强城市土地管理的政策
        3.1.3 关于存量土地再利用的政策
        3.1.4 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政策
    3.2 城市政策变迁的时序规律、指标评价与特征分析
        3.2.1 相关城市政策的颁布时序规律分析
        3.2.2 相关城市政策的作用指标评价分析
        3.2.3 城市政策变迁中的阶段性特征
    3.3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历程与城市政策变迁的对照研究
        3.3.1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3.3.2 存量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的精确定量分析
        3.3.3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对城市政策变迁的空间响应
    3.4 城市政策变迁各阶段中的政策-空间响应机制详解
        3.4.1 政策宽松阶段(1998-2002 年)
        3.4.2 政策收紧阶段(2003-2007 年)
        3.4.3 政策创新阶段(2008-2013 年)
        3.4.4 政策推进阶段(2014 年至今)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政策的制度优化
    4.1 城市政策对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多重效用
        4.1.1 负面抑制效用
        4.1.2 间接带动效用
        4.1.3 直接推动效用
    4.2 制度优化的必要性和意义
        4.2.1 针对存量工业用地的制度优化势在必行
        4.2.2 制度优化有助于有效盘活存量工业用地
        4.2.3 反例:不合理的城市制度加速“低效利用”工业用地产生
    4.3 以盘活存量工业用地为导向的制度优化
        4.3.1 国内外存量盘活相关制度的借鉴
        4.3.2 天津市中心城区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主要手段评述
        4.3.3 天津市中心城区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制度优化建议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的重点与结论
        5.1.1 研究的重点
        5.1.2 研究的结论
    5.2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今后方向
        5.2.1 研究的不足之处
        5.2.2 研究的今后方向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A 关于国有土地和存量工业用地的相关政策梳理
附录B 1998 年至今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案例梳理
附录C 2013 年至今天津市土地交易市场挂牌成交存量工业用地
附录D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分布图(1995-2018)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制度视角:转型期成都市五类居住用地及其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科学问题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科学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制度变迁与居住变迁
    1.2.2 居住用地及其分类
    1.2.3 单位制度与单位住区
    1.2.4 市场化居住用地
    1.2.5 居住变迁与弱势群体的居住区位变化
    1.2.6 相关机制的研究
    1.2.7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及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案例地选择与数据来源 第二章 基于制度变迁的中国城市居住用地理论模式建构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
    2.1.2 新马克思思主义城市理论
    2.1.3 博弈论
    2.1.4 行为主义
    2.1.5 城市空间理论
2.2 基于制度设计的五类居住用地、空间模式及其形成机制
2.3 五类住房用地增长的供给差异
    2.3.1 单位房居住用地
    2.3.2 商品房用地
    2.3.3 拆迁安置及保障房用地
    2.3.4 自建房居住用地
2.4 五类居住用地的未来可能的变化趋势及其空间格局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成都市居住用地总体格局及其变迁
3.1 分类及其依据:制度视角
3.2 总体格局
3.3 变迁过程
    3.3.1 居住用地的来源与变迁
    3.3.2 居住用地的扩张方向
    3.3.3 居住用地变迁的重心曲线和方向
3.4 市场化水平及其空间分异
    3.4.1 土地市场
    3.4.2 政府主导的非市场类型
    3.4.3 有限市场化类型
    3.4.4 完全市场化类型
    3.4.5 居住用地市场化类型的测度
3.5 变迁机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都市单位房的空间模式
4.1 空间格局
4.2 演化过程
4.3 典型案例:政府机关大院变迁
    4.3.1 现状分析
    4.3.2 建设时序及变迁过程
    4.3.3 居住主体的杂化现象
4.4 遗存机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都市商品房的空间模式
5.1 空间格局
5.2 演化过程
5.3 基于价格的商品房空间分异模式
5.4 扩张机制
    5.4.1 制度驱动
    5.4.2 市场机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拆迁安置房、保障房的空间模式
6.1 空间分布及区位特征
6.2 阶层特征
6.3 驱动机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成都市自建房的空间分布
7.1 房屋性质
7.2 空间分布
7.3 建设时序及未来趋势
7.4 消失机制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尝试创新点
8.3 主要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附件 1.成都市居住区调查内容及记录要求
附件 2.成都居住区补充调查问卷
附件 3.成都居住区深度访谈设计

(4)基于社会公平的西安城市居住用地适宜性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实践背景
    1.2 研究课题释义
        1.2.1 社会公平
        1.2.2 城市居住用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方法
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
    2.1 居住用地分类的规划实践
        2.1.1 国外居住用地分类的实践经验
        2.1.2 国内居住用地分类的实践探索
    2.2 居住用地分类的理论研究
    2.3 居住用地相关理论研究
        2.3.1 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2.3.2 居住空间布局建设模式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市基本概况及相关规划
    3.1 西安市基本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社会经济
        3.1.3 城市建设
    3.2 西安市居住用地相关政策与规范解析
        3.2.1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3.2.2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3.2.3 陕西省保障性安居工程
    3.3 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3.3.1 城市性质、职能和特色
        3.3.2 城市结构布局形态
        3.3.3 主城区居住用地
    3.4 本章小结
4 西安市“一类居住用地”适宜性分类研究
    4.1 西安市“一类居住用地”的住房类型
        4.1.1 新建别墅类低层住宅
        4.1.2 传统民居类低层住宅
    4.2 西安市传统民居的人群特征
        4.2.1 基本情况
        4.2.2 行为活动
        4.2.3 居住感受
        4.2.4 小结
    4.3 西安市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
        4.3.1 布局概况
        4.3.2 公共交通
        4.3.3 公共服务设施
        4.3.4 公共开放空间
    4.4 西安市“一类居住用地”与社会公平思考
        4.4.1 传统民居类居住用地的归类思考
        4.4.2 “一类居住用地”物质空间的差异与思考
        4.4.3 “一类居住用地”居住人群的差异与思考
    4.5 本章小结
5 西安市“二类居住用地”适宜性分类研究
    5.1 西安市“二类居住用地”的住房类型
        5.1.1 商品性住房
        5.1.2 保障性住房
    5.2 西安市保障性住房的人群特征
        5.2.1 基本情况
        5.2.2 行为活动
        5.2.3 居住感受
        5.2.4 小结
    5.3 西安市保障性住房的空间布局
        5.3.1 总量概况
        5.3.2 人口规模
        5.3.3 区位分布
        5.3.4 公共交通
        5.3.5 公共服务设施
    5.4 西安市“二类居住用地”与社会公平思考
        5.4.1 保障性住房的布局特征及影响
        5.4.2 保障性住房布局失衡的原因
    5.5 本章小结
6 西安市“三类居住用地”适宜性分类研究
    6.1 西安市“三类居住用地”的住房类型
        6.1.1 危房
        6.1.2 临时住宅
        6.1.3 棚户区
        6.1.4 城中村
    6.2 西安市城中村的人群特征
        6.2.1 当地村民
        6.2.2 外来租户
    6.3 西安市城中村的空间布局
        6.3.1 总量概况
        6.3.2 人口规模
        6.3.3 区位分布
        6.3.4 周边环境
        6.3.5 公共交通
    6.4 西安市“三类居住用地”与社会公平思考
        6.4.1 “三类居住用地”的消极影响
        6.4.2 “三类居住用地”的积极作用
        6.4.3 “三类居住用地”与公租房的衔接障碍
    6.5 本章小结
7 西安城市居住用地适宜性分类思考
    7.1 西安城市居住用地在城镇化视角下的体现
        7.1.1 “一类居住用地”在城镇化视角下的体现
        7.1.2 “二类居住用地”在城镇化视角下的体现
        7.1.3 “三类居住用地”在城镇化视角下的体现
    7.2 西安城市居住用地分类的适宜性思考
        7.2.1 “一类居住用地”的适宜性思考
        7.2.2 “二类居住用地”的适宜性思考
        7.2.3 “三类居住用地”的适宜性思考
    7.3 西安城市居住用地分类的改进建议
        7.3.1 内容描述的调整
        7.3.2 划分标准的细化
    7.4 西安城市居住用地的空间优化思考
    7.5 本章小结
8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
    附录一 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二 西安市保障性住房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三 西安市城中村居民调查问卷
致谢

(5)沈阳市中小型住宅室内空间适应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前人研究成果
        1.3.1 中小型住宅的研究
        1.3.2 住宅及住宅室内空间设计的研究
        1.3.3 可变性住宅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内容及论文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论文框架
第2章 沈阳市中小型住宅室内空间的沿革与现存问题
    2.1 沈阳市中小型住宅室内空间的沿革
        2.1.1 住宅受外来文化影响时期(1840——1949年)
        2.1.2 实行住房分配制度时期(1950——1977年)
        2.1.3 住房分配制度向市场化转轨时期(1978——1997年)
        2.1.4 市场化住房制度时期(1998年至今)
    2.2 沈阳市中小型住宅室内空间的现存问题
        2.2.1 住宅结构限制使用寿命
        2.2.2 住宅平面形式被固有化
        2.2.3 中小户型变化的局限性
        2.2.4 住房政策引导的偏执性
    2.3 小结
第3章 沈阳市中小型住宅室内空间适应性概述
    3.1 适应性的含义
    3.2 适应性设计的必要性
    3.3 适应性设计的影响因素
        3.3.1 家庭外部影响因素
        3.3.2 家庭内部影响因素
    3.4 沈阳市中小型住宅室内空间的适应性类型
        3.4.1 小空间适用型
        3.4.2 居家养老型
        3.4.3 租赁型
        3.4.4 特殊需求型
    3.5 小结
第4章 沈阳市不同适应性住宅类型的室内空间设计
    4.1 小空间适用型室内空间设计
        4.1.1 户型设计理念
        4.1.2 户型内部设计要点
    4.2 居家养老型室内空间设计
        4.2.1 户型设计理念
        4.2.2 户型内部设计要点
    4.3 租赁型室内空间设计
        4.3.1 户型设计理念
        4.3.2 户型内部设计要点
    4.4 特殊需求型室内空间设计
        4.4.1 户型设计理念
        4.4.2 户型内部设计要点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福建省保障性住房经济适应型单体平面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依据与背景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概念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保障性住房设计研究现状
    2.1 国内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设计研究现状
        2.1.1 廉租住房建设与设计现状
        2.1.2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与设计现状
        2.1.3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与设计现状
        2.1.4 限价商品住房建设与设计现状
        2.1.5 现行的保障性住房体系
    2.2 香港、新加坡、日本公共住房单体平面设计案例考察
        2.2.1 香港地区公屋单体平面设计案例考察
        2.2.2 新加坡组屋单体平面设计案例考察
        2.2.3 日本公营住宅单体平面设计案例考察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福建省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设计现状及其问题研究
    3.1 福建省住房供应体系
    3.2 福建省保障性住房政策概述
    3.3 福建省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设计现状
        3.3.1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与设计现状
        3.3.2 廉租住房建设与设计现状
        3.3.3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与设计现状
        3.3.4 限价商品住房建设与设计现状
    3.4 福建省保障性住房居住主体问卷调查研究
        3.4.1 以设计者的回访身份进行入户调查与问卷调查
        3.4.2 保障性住房居住主体调查情况综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福建省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型单体平面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
    4.1 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型单体平面设计的评价要素
        4.1.1 经济性评价指标
        4.1.2 适用性评价指标
    4.2 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型单体平面设计策略
        4.2.1 经济适用型户型平面设计的适应性策略
        4.2.2 经济适用型单体平面设计的节地策略
        4.2.3 经济适用型单体平面设计的低公摊系数策略
        4.2.4 经济适用型单体平面设计的节能节材与健康宜居策略
        4.2.5 经济适用型单体平面设计的可持续性策略
    4.3 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型单体平面设计方法及其评价标准
        4.3.1 明确保障对象
        4.3.2 掌握保障标准
        4.3.3 熟悉设计任务要求,拟定总平面规划初步方案
        4.3.4 选择住宅单体平面形式及其评价标准(单元式,塔式,通廊式)
        4.3.5 精细化设计住宅单体户型平面设计及其评价标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型单体平面设计实践探讨
    5.1 尤溪县沈城尚品(限价商品住房)项目住宅单体平面设计实践
        5.1.1 项目概况
        5.1.2 住宅单体平面设计及其经济适用型评价
    5.2 古田县月爿山小区(部分为廉租住房住房)项目住宅单体平面设计实践
        5.2.1 项目概况
        5.2.2 住宅单体平面设计及其经济适用型评价
    5.3 福建省2011年公共租赁住房优秀设计方案单体平面设计实践
        5.3.1 项目概况
        5.3.2 住宅单体平面设计及其经济适用型评价
    5.4 福州市某保障性租赁类住房单体平面设计实践
        5.4.1 项目概况
        5.4.2 住宅单体平面设计及其经济适用型评价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获奖材料

(7)城镇住宅供给结构体系若干问题研究 ——以章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1.1 关于城镇住宅供给与需求分类的研究
        2.1.2 关于城镇住宅供给与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
        2.1.3 关于城镇住宅供给结构的研究
    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2.1 关于城镇住宅供给与需求分类的研究
        2.2.2 关于城镇住宅供给与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
        2.2.3 关于城镇住宅供给结构的研究
第三章 城镇住宅需求与供给现状分析
    3.1 城市住宅供给现存的“双轨制”
        3.1.1 城镇住宅“双轨制”的概念与形成
        3.1.2 “双轨制”住宅供给体系结构分析
        3.1.3 城镇住宅的二重性
    3.2 城镇住宅需求分析
        3.2.1 城镇住宅需求影响因素与分析
    3.3 城镇住宅供给结构体系不能脱离中国国情
第四章 城镇住宅供给体系的合理结构及相关问题
    4.1 城镇住宅供给结构合理性的判定标准
    4.2 城镇住宅供给结构的影响因素
        4.2.1 政府因素
        4.2.2 市场因素
    4.3 城镇住宅供给体系的合理结构
        4.3.1 现行的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
        4.3.2 合理的城镇住宅供给结构体系
    4.4 围绕城镇住宅供给结构合理性的若干问题
第五章 城镇住宅中政府保障性住房供给能力分析与计算
    5.1 政府在保障性住房供给中的作用
    5.2 政府保障性住房供给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5.3 政府保障性住房房屋建造成本计算—以章贡区为例
    5.4 政府对于保障性住房财政支出能力的计算——以章贡区为例
        5.4.1 政府财政以保障性住房支出为参照的优先支出和选择支出
        5.4.2 政府对于保障性住房的极限财政供给能力计算
第六章 居民住宅购买能力分析——以章贡区为例
    6.1 居民住宅购买能力的定义
    6.2 问卷与居民住宅购买能力的统计分析
        6.2.1 问卷的概念
        6.2.2 城镇居民购买能力的统计
        6.2.3 软件 MATLAB 的应用——居民购买能力的统计分析
    6.3 章贡区城镇住宅供给结构的合理比例
第七章 城镇住宅供给与居民购买能力的匹配
    7.1 市场商品性住房供给量与居民购买能力的匹配
        7.1.1 章贡区商品性住房供给量统计
        7.1.2 市场商品性住宅供给量与居民购买能力的匹配
        7.1.3 市场商品性住房供给现今比例
    7.2 政府保障性住宅供给能力与居民购买能力的匹配
        7.2.1 政府匹配居民购买能力所需的供给能力计算
        7.2.2 政府保障性住宅供给能力与居民购买能力的匹配分析
        7.2.3 政府保障性住房供给现今比例
第八章 关于政府调控住宅供给结构的建议
    8.1 加强政府的管理与引导
        8.1.1 强化土地资源管理
        8.1.2 加大对住宅建设的引导
        8.1.3 完善财政税收政策
        8.1.4 发挥金融手段的调控作用
    8.2 培育多层次住宅市场
        8.2.1 培育存量住宅市场
        8.2.2 培育租赁住宅市场
    8.3 积极开拓保障性住宅供给渠道
    8.4 大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之归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第二节 研究架构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架构
        二、 研究成果
        三、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相关研究及文献检阅
    第四节 用词说明
第二章 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形成和制度规范
    第一节 80 年代土地使用权─划拨到出让的转变
    第二节 90 年代暂行条例规范下的划拨土地使用权
        一、 暂行条例对划拨土地使用权之相关规定
        二、 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对划拨土地使用权规定之补充
    第三节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划拨土地使用权
    第四节 土地管理法的划拨土地使用权
    第五节 物权法的划拨土地使用权
    第六节 小结
        一、 特别法性格明显
        二、 行政法性格明显
        三、 法律层次的规定过少或过于抽象
        四、 相关管理部门未能整合
        五、 专有法令零散不统一
第三章 划拨土地使用权性质、功能与法理分析
    第一节 土地所有权制度与利用关系概说
        一、 土地所有权制度与利用关系
        二、 我国土地公有制之下的利用方式
    第二节 比较法上的土地所有权制度与利用关系
        一、 美国联邦与州的公有土地利用方式
        二、 日本的国有土地公用与私用制度
        三、 我国台湾地区公有土地之公用及私用制度
        四、 比较法上的制度评析
    第三节 划拨土地使用权的目的与功能─改革开放前
        一、 划拨土地使用权性质、功能与特征总说
        二、 改革开放前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意义与特性
    第四节 划拨土地使用权的目的与功能─改革开放后
        一、 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公益性与经营性目的
        二、 法律规定上的公益性、经营性目的
        三、 划拨土地使用权之公益与经营、营利功能目的之分类及评析
        四、 划拨土地使用权之功能与目的分析总结
    第五节 划拨土地使用权之三无特征
        一、 划拨土地使用权之无期限与无流动特征
        二、 划拨土地使用权之无偿性特征
    第六节 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法律性质
        一、 从物权的四种权能析论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性质
        二、 从使用利益与交换利益评析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性质
    第七节 划拨土地使用权的类型归整
        一、 划拨土地使用权的类型
        二、 划拨土地使用权归整的基本路径
        三、 各类型划拨土地使用权利用关系与流转妥适性评析
第四章 划拨土地使用权归整之必要性与制度建议
    第一节 划拨土地使用权归整改制的目的与原因
        一、 土地使用权市场出现使划拨土地使用权产生“转轨”的需要
        二、 土地有偿利用思路对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影响
        三、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与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关系
    第二节 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之问题与现实上困境
        一、 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制度性矛盾及乱象
        二、 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运作之问题与现实困境
    第三节 划拨土地使用权整改之利弊分析
        一、 划拨土地使用权存废论奌评析
        二、 划拨土地使用权整改效益之法经济学分析
        三、 划拨土地使用权整改之基本路向
    第四节 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修改建议
        一、 划拨土地使用权应被妥善的监控并隔离于市场流转
        二、 划拨土地使用权法体系架构
        三、 划拨土地使用权的立法建构
第五章 实现划拨土地使用权归整目标的流转方式:现行规则评析和校正
    第一节 划拨土地使用权流转型态概述
        一、 各种划拨土地使用权流转型态的可行性评估
        二、 各种划拨土地使用权流转型态与“三无”特征的变化
    第二节 划拨土地使用权改为承租土地使用权
        一、 承租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定义、范围与种类
        二、 适用国有土地使用权承租的法律选择
        三、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与《规范国有土地租赁若干意见》之重要规定
        四、 承租土地使用权与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近似性
    第三节 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与转让
        一、 划拨土地使用权出让与转让概念归整
        二、 划拨土地使用权出让与转让的妥适性
        三、 划拨土地使用权出让与转让的程序与权利性质变化
        四、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交易之公开竞价与议价
    第四节 划拨土地使用权抵押
        一、 抵押制度的经济与社会功能
        二、 划拨土地使用权抵押的适法性
        三、 得设定抵押或不得设定抵押的划拨土地使用权
        四、 划拨土地使用权设定抵押及实现时的权利性质
        五、 划拨土地使用权办理抵押之其它重要实体及程序事项
        六、 划拨土地使用权得否作为企业破产及强制执行财产
    第五节 划拨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出资)
        一、 作价入股(出资)的意义与功能
        二、 划拨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出资)的妥适性
        三、 实体法上的规定
    第六节 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收回与补偿
        一、 划拨土地使用权收回的原因及类型
        二、 划拨土地使用权收回的法律性质及补偿
    第七节 国有企业使用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的整理改良
        一、 适用《暂行规定》之主体
        二、 土地使用权有偿及改制方式
        三、 国家授权经营
        四、 国有企业破产或实现抵押时划拨土地之处置
        五、 国有企业改制时划拨土地处置相关条件及程序
第六章 结论
    一、 研究之发现与建议
    二、 研究之限制与相关领域及主题之延伸
参考文献

(9)重庆农村住宅外围护节能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农村住宅节能研究现状
        1.2.1 国外农村住宅节能研究现状
        1.2.2 国内农村住宅节能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框架
    1.4 小结
2 重庆农村住宅节能技术现状与目标
    2.1 重庆地理气候特点
        2.1.1 重庆地理地貌特征
        2.1.2 重庆的气候特点
    2.2 重庆农村住宅节能现状
        2.2.1 重庆农村住宅基本状况
        2.2.2 重庆农村住宅热环境分析
        2.2.3 重庆农村住宅围护体系现状
    2.3 重庆农村住宅节能目标
        2.3.1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2.3.2 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2.4 本章小结
3 重庆农村住宅外围护体系节能设计策略
    3.1 重庆农村住宅的类型分析
        3.1.1 农宅的基本类型划分
        3.1.2 类型的选择及户型优化
    3.2 重庆农村住宅外围护体系的节能技术路线
        3.2.1 传统技术的更新再利用
        3.2.2 新技术的合理利用
    3.3 重庆农村住宅外围护体系节能设计策略
        3.3.1 屋顶节能技术对策
        3.3.2 墙体节能技术对策
        3.3.3 外窗节能技术对策
        3.3.4 遮阳节能技术对策
    3.4 本章小结
4 重庆农村住宅外围护体系初次节能研究
    4.1 模拟软件介绍
        4.1.1 软件的简介
        4.1.2 软件的特点
    4.2 基准住宅的选定
        4.2.1 集中式农宅
        4.2.2 单廊式农宅
    4.3 模拟计算方法
    4.4 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指标
        4.4.1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指标
        4.4.2 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指标
    4.5 模拟分析研究
        4.5.1 模拟基本参数的设定及初步模拟
        4.5.2 改进模拟
        4.5.3 改进模拟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重庆农村住宅外围护体系组合节能研究及技术经济评价
    5.1 重庆农村住宅外围护体系节能技术的梯度划分
        5.1.1 重庆经济发展区域划分
        5.1.2 外围护体系节能技术的梯度划分
    5.2 重庆农村住宅改进型外围护体系组合方式及能耗模拟
        5.2.1 不同改进型外围护体系组合方案
        5.2.2 能耗模拟及分析
    5.3 重庆农村住宅改进型外围护体系组合方式的技术经济评价
        5.3.1 不同外围护体系组合的成本计算
        5.3.2 外围护体系组合节能技术的造价估算
        5.3.3 外围护体系组合节能技术的综合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查表
    B 作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0)土地供应模式和供应量影响房价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索引 表索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土地供应制度的变迁
    1.1.2 房价与地价的快速上涨
    1.1.3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1.1 土地供应量对房价的影响
    2.1.2 政府垄断型供地模式对房价的影响
    2.1.3 土地供应与土地规划中的管制条件对房价的影响
    2.1.4 地价与房价的关系
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2.1 土地供应方式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2.2.2 房价与地价的关系
    2.2.3 土地供应量对房价的影响
    2.2.4 土地供应中的限制条件对房价的影响
2.3 简单的小结及评述 3 理论研究
3.1 土地供应方式及其变革对房价的影响
    3.1.1 土地供应方式变革背景
    3.1.2 土地供应方式及其变革对地价的影响
    3.1.3 房价地价关系探讨
    3.1.4 土地供应方式变革影响房价的机制
3.2 土地供应量和开发密度管制对房价的影响
    3.2.1 土地供应量增减与房价的关系
    3.2.2 土地的有效开发与房价的关系
    3.2.3 政府的角色定位与土地供应量和房价的关系
    3.2.4 土地供应中的容积率管制与房价的关系
    3.2.5 土地供应结构限制与房价的关系
    3.2.6 小结 4 土地供应方式变革影响房价的实证研究
4.1 全国层面的研究
    4.1.1 数据说明
    4.1.2 模型运用说明
    4.1.3 实证研究
4.2 城市层面的研究
    4.2.1 数据说明
    4.2.2 土地供应方式变革前后的地价对比
    4.2.3 地价与房价的关系
    4.2.4 土地供应方式变革对房价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招拍挂供地模式对住房价格影响的个案研究
5.1 样本城市概况
    5.1.1 杭州市基本情况简介
    5.1.2 杭州市土地市场发育的历史和现状分析
    5.1.3 杭州市房地产市场的概况
5.2 招拍挂供地影响房价的个案调查
    5.2.1 "高价地"对房价的即时效应
    5.2.2 "高价地"与住宅产品开发
5.3 招拍挂供地影响房价的计量研究
    5.3.1 控制变量的选择
    5.3.2 模型和数据来源说明
    5.3.3 数据描述和模型诊断
    5.3.4 模型拟合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条件限制型供地模式对房价的影响
6.1 产权限制与小产权房价格
    6.1.1 小产权房概念
    6.1.2 小产权房的产权结构
    6.1.3 基于产权视角的小产权房价格
6.2 限房价的供地模式对房价的影响
    6.2.1 双限双竞供地模式简介
    6.2.2 个案研究
6.3 限套型供地模式对房价的影响
    6.3.1 90/70政策的出台背景和含义
    6.3.2 当前的房地产市场结构分析
    6.3.3 90/70政策影响房价的理论分析
    6.3.4 以杭州市为例的个案研究
    6.3.5 小结
6.4 限制土地开发时序对房价的影响 7 土地供应量和开发密度管制影响房价的实证研究
7.1 模型与数据来源
    7.1.1 土地供应量与房价的模型构建
    7.1.2 土地供应量与房屋供应量的模型构建
7.2 实证研究
    7.2.1 面板数据检验过程简介
    7.2.2 模型的选择与检验结果
7.3 进一步的讨论和分析 8 土地供应量与房价关系的个案研究
8.1 土地供应量增减对房价的影响
    8.1.1 杭州市商业住宅用地供应量
    8.1.2 商业住宅用地供应与房价的关系
8.2 土地的有效开发与房价的关系研究
    8.2.1 第一阶段的计量研究
    8.2.2 第二阶段的调查分析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
9.1 主要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9.2 创新和不足
    9.2.1 可能的创新
    9.2.2 不足和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1998年第1季度-2005年第4季度全国房地产价格指数
附录2 杭州市主城区2005年在售楼盘
附录3 作者简历

四、经济适用型商品住宅建设及其用地管理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2]城市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政策的空间响应与制度优化研究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D]. 李晋轩. 天津大学, 2018(06)
  • [3]制度视角:转型期成都市五类居住用地及其空间模式研究[D]. 张德利. 兰州大学, 2017(12)
  • [4]基于社会公平的西安城市居住用地适宜性分类研究[D]. 李冠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11)
  • [5]沈阳市中小型住宅室内空间适应性设计研究[D]. 张朦. 东北大学, 2015(01)
  • [6]福建省保障性住房经济适应型单体平面设计研究[D]. 吴先德. 福州大学, 2014(10)
  • [7]城镇住宅供给结构体系若干问题研究 ——以章贡区为例[D]. 邱健. 江西理工大学, 2013(04)
  • [8]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之归整[D]. 卫芷言. 华东政法大学, 2013(01)
  • [9]重庆农村住宅外围护节能分析与研究[D]. 李荣. 重庆大学, 2011(01)
  • [10]土地供应模式和供应量影响房价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D]. 郑娟尔. 浙江大学, 2008(12)

标签:;  ;  ;  ;  ;  

经济适用型商品房建设及用地管理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