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胰腺炎29例诊治

重症胰腺炎29例诊治

一、重症胰腺炎29例的诊断和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吕春婷[1](2021)在《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常伴随有全身炎症反应的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发生及局部并发症和一些器官功能的衰竭,死亡率最高可达10-30%。近年来,临床上应用连续性的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技术治疗SAP,能稳定内环境,快速清除中大分子炎症介质及内毒素,下调炎症水平,但血液净化治疗开始治疗时机选择与SAP预后的关系、血液净化治疗对于SAP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残肾功能恢复作用尚无定论。其中CBP常用技术包括高容量血液滤过(high-volume veno-venoushemofiltration,HVHF)、持续性的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等。目的应用CVVH联合内科常规治疗与单纯常规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探讨CVVH在治疗SAP中的应用价值;分析SAP合并AKI的相关风险指标;分析CVVH模式下影响SAP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到2020年间在洛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SAP病人的相关资料。根据临床治疗对策的不同,将病例分为接受单纯内科常规治疗患者自动纳入对照组(25例病例)和接受血液净化联合内科常规治疗患者自动纳入观察组(52例),观察组中合并AKI患者(41例),根据接受血液净化时AKI不同分期分为AKI 1期组(29例)和AKI 2/3期组(12例)两个亚组,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AKI 1期和2/3期两个亚组的以下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包括一般数据、临床症状、生化和炎症评分指标、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等通过t检验等一些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差异,病死率、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卡方检验等其他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通过Logistic的回归统计学方法探讨影响预后的风险因素和SAP合并AKI的风险因素。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对比分析两个组在入院时进行APACHE Ⅱ评分,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入住ICU临床治疗中位时间分别为10(4,30)天、13(7,26),腹痛缓解中位时间分别是4(3,6)天、5(3,9)天,SIRS状态中位时间分别是6(4,13)天、8(5,15)天,两个组之间在上面所述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两组间在治疗7天后的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酶、血肌酐、总胆红素、降钙素原等相比较具有显着的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两组治疗后并没有明显差别。观察组治疗7天后,血中CD3+、CD4+百分比和CD4+/CD8+数值显着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并发症(感染或大量出血)观察组为23.1%(12例/52案),对照组为20%(5例/25案),差异无明显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17.3%(9/52例),对照组的死亡率为24.0%(6例/25案),两组间对比死亡率之间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2.观察组中急性肾损伤患者AKI 1期组与AKI2/3期组间对比分析AKI 1期组和AKI 2/3期入院APACHE Ⅱ评分上的差距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AKI 1期组和AKI 2/3期SIRS中位的时间分别是7(3,9)天、10(8,16)日,两组的差异上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AKI 1期组和AKI 2/3期组腹痛得到明显缓解的所用时间不同,入住ICU的时间不同,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AKI 1期组相较于AKI 2/3期组的患者的腹痛明显缓解和入住ICU时间短。AKI 1期组和AKI 2/3期组尿量在恢复至400ml/d中位时间分别是7(2,10)天、9(4,14)天,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治疗7天后,两亚组之间比较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恢复正常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存在统计学差异,AKI 1期组优于AKI 2/3期组。治疗7天后,AKI 1期组T细胞亚群中的CD3+、CD4+百分比和CD4+/CD8+数值显着优于AKI 2/3期组,差异具有显着性。AKI 1期组死亡率为20.7%(6例/29例),AKI 2/3期组死亡率为25.0%(3例/12例),两组的死亡率之间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上的意义((?)=0.021,P>0.05)。3.风险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对治疗SAP的预后结局(生存与死亡)进行分析,可知入院时APACHE Ⅱ评分、急性肺损伤是影响CVVH治疗下SAP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IRS持续时间超过3天和BUN异常升高是SAP合并AKI的重要风险指标。结论CVVH可以有效的降低SAP病人的血液中与急性炎症相关的指标,下调SAP病人机体的急性炎症反应,缓解肾脏的急性损伤,改善临床症状、免疫状态及预后,没有明显地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SAP合并急性肾损伤越早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残存肾脏保护性越好。入院时APACHE Ⅱ评分、急性肺损伤是影响CVVH治疗下SAP预后的重要风险因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持续时间超过3天和BUN异常升高是SAP合并AKI的重要风险指标。

桂恩杨[2](2021)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作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预测指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作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预测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本回顾性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根据修订后的《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分类》,将94名患者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MAP)及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组(MAS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以临床特征和早期实验室血检参数为自变量。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对自变量进行分析,确定两组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和观测者操作特性曲线分析,评价显着性差异变量的预测值。结果:94例患者中,轻、中重度组65例(69.1%),重症组29例(30.9%)。相对比轻、中重度组,重症组心动过速、发热、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甘油三酯、血糖、总胆红素均显着增高,血钙显着降低。其中NLR(adjusted odds ratio[a OR]:1.379;95%置信区间[CI]:1.120-1.698),D-二聚体(a OR:1.493;95%CI:1.038-2.148),CRP(a OR:1.014;95%CI:1.000-1.027),血钙(a OR:0.040;95%CI:0.003-0.469)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显着。NLR的敏感性(86.0%)和特异性(72%)较高,曲线下面积最高(0.814)。结论:NLR升高与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显着相关性。NLR有望成为急诊科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

姜春晖[3](2020)在《连续性血液净化在中度重症及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应用性研究》文中认为一、背景:急性胰腺炎是由胰酶激活、胰胆管结石嵌顿、胰液分泌障碍等多种诱因和发病机制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根据2012版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分类标准,将急性胰腺炎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MAP),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及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急性期(<1-2周)因级联放大的全身炎症反应(SIRS)所释放的细胞因子、炎症介质、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等物质,导致急性肺损伤、急性肾损伤、凝血功能紊乱等并发症[1],死亡率可高达47%[2]。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急性期的病死率已下降至20~30%[3]。然而在有效控制SIRS方面仍存在难以突破的“瓶颈”。随着对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急性胰腺炎可诱导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水平的上升,引起高细胞因子、SIRS、休克、体内动态平衡失衡和器官功能障碍等[4]。因此,预防和阻断SIRS的发生和发展成为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关键。因单一靶向药物治疗效果的欠佳[5],部分研究中心针对SIRS级联反应机制,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技术,包括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等模式,探索性的积极诊治MSAP/SAP。连续性血液净化的作用效果方面,研究显示连续性血液净化可以通过对流、弥散、吸附等作用方式,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毒素、炎症因子等物质,调节体液平衡,降低腹内压[6,7],有效缓解多器官功能障碍、降低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8]。然而,2013年Joanne-Boyau等发表的多中心研究(IVOIRE trial)显示没有证据提示血液净化可以降低重症患者28天死亡率或有利于血流动力学参数或器官功能的早期改善[9]。考虑到血液净化本身即可引起如出血、电解质失衡、导管相关感染等并发症[10],因而CBP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尚不肯定。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时机选择方面,研究显示急性胰腺炎的急性炎症反应达到最高峰前有48-72小时的“治疗时间窗”,从急性胰腺炎的症状开始,有效治疗的时间不超过60小时[11,12]。然而,有些研究显示采取适当治疗(参考点是治疗的开始时间,而不是疾病发作的开始时间)的第三天CRP值才达到最高峰而后逐渐下降[13]。因而,国内众多中心采用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胰腺炎相关的SIRS的时机和疗程均不确定。同时,国际指南对CBP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应用方面也没有推荐[14]。基于以上多种因素,设计了本课题的研究方向。二、目的:主要目的:分析CBP措施对MSAP/SAP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影响,以及具体的CBP方案的作用。次要目的:分析住院日均费用、CBP治疗下的APACHEII评分波动的变化和预后(生存与死亡)因素分析(年龄、性别、诱因、入院APACHEII评分、器官衰竭数目等因素)。三、方法:1.在第一部分CBP对MSAP/SAP治疗效果的单中心研究中,回顾性收集2015年12月至2019年3月MSAP和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一步筛选和分组。根据不同分组及其亚组【对照组68例和CBP组56例、CBP短时组(4h≤T<8h,38例)和CBP长时组(8h≤T≤12h,18例)】,比较分析不同组之间的一般资料、生命体征、检验指标(血肌酐、尿素氮BUN、乳酸、总胆红素、乳酸脱氢酶LDH、CRP、降钙素原PCT等)、SIRS持续时间、APACHEII评分变化(入院时、1天、2天、3天、4天、7天、14天)、对BUN改善的情况、病死率、出血情况(包括腹腔出血、消化道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感染率、需进一步微创或转外科手术率、器官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日均费用、预后结局和危险因素等临床结果的差异。2.在第二部分CBP对MSAP/SAP治疗效果的全国多个中心急性胰腺炎大数据研究中,回顾性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急性胰腺炎数据库中录入的MSAP和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一步筛选和分组。根据分组(对照组327例和CBP组75例),比较不同组之间的一般资料、生命体征、SIRS持续时间、入院APACHEII评分、住院日均费用、感染率、病死率、预后因素分析等临床结果的差异。3.在血液净化与非血液净化相比能否降低MSAP/SAP患者死亡风险的Meta分析中,从Medline,Pubmed,Russian 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 ELO Citation Index,Web of Science,KCI-Korea Journal Database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根据排除标准进一步筛选文献。对纳入的文献提取基本信息(第一作者、发表时间、研究时期、研究类型、血液净化模式、血液净化组和对照组的样本量、研究对象的年龄和性别),生存结局,治疗前、治疗后24h、48h、72h的APACHEII评分,治疗后72h的血肌酐、BUN、WBC、TNFa、CRP等进行Meta分析。四、结果:(一)第一部分CBP对MSAP/SAP治疗效果的单中心研究1、对照组与CBP组的比较分析(1)SIRS持续时间分析:两组在年龄、性别、诱因及入院APACHEII评分上的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CBP组SIRS中位持续时间分别为12(7,16)vs 5(3,9)天,提示CBP可以明显缩短SIRS持续时间(HR=0.19,95%CI 0.11~0.35,P<0.0001)。(2)CBP清除代谢产物分析:CBP开始时与CBP结束时在血肌酐、总胆红素、PCT、CRP等的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CBP在降低MSAP/SAP体内蓄积的代谢产物、缓解急性肾损伤、减少炎症产物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3)感染率分析:对照组感染率为17.65%(12例/68例),CBP组感染率为30.36%(17例/56例),提示CBP有增加感染的趋势。虽两组的感染率的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2.769,P=0.096),但P值接近临界值,需慎重对待。(4)出血情况分析:对照组出血率为10.29%(7例/68例),CBP组出血率为17.86%(10例/56例),两组的感染率的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1.485,P=0.223)。(5)病死率分析:对照组病死率为36.76%(25例/68例),CBP组病死率为33.93%(19例/56例),两组的死亡率的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0.108,P=0.743)。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2天。(6)需微创介入或转外科手术率的分析:对照组和CBP组的患者经初期治疗,病情进展仍需进一步行阶梯式微创介入或转外科手术的分析显示,无需进一步操作【50例(73.5%)vs 35例(62.5%)】、经皮/经胃等自然腔道穿刺引流术【17例(25.0%)vs 18例(32.1%)】、腹腔镜下胰周坏死物质清除术【1例(1.5%)vs 2例(3.6%)】和转外科手术【0例vs 1例(1.8%)】等的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3.253,=0.354)。(7)器官功能恢复情况分析:CBP组经CBP治疗结束后48h内器官衰竭恢复的患者为好转,器官衰竭未恢复的患者为未好转;对照组经2周保守治疗后48h内器官衰竭恢复的患者为好转,器官衰竭未恢复的患者为未好转。对照组(好转15例,未好转53例)与CBP组(好转20例,未好转36例)的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2.827,P=0.093)。(8)对照组与CBP组住院日均费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19.78±2588.61元/日,5724.16±4120.79元/日,P=0.050),提示CBP会增加治疗费用。2、CBP短时组与CBP长时组的比较分析(1)改善BUN的有效性分析:短时组(有效22例,无效16例)与长时组(有效5例,无效13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44,P=0.035)。提示CBP每次持续4-8h可能更有利于病情严重程度的改善。(2)SIRS持续时间分析:CBP短时组的SIRS持续时间为5(3,11)d,CBP长时组的SIRS持续时间为7(3,9)d,两组的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Z=0.440,P=0.660)。(3)感染率分析:短时组感染率为26.32%(10例/38例),长时组感染率为38.89%(7例/18例),两组的感染率的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0.913,P=0.339)。(4)出血情况分析:短时组出血率为13.16%(5例/38例),CBP组出血率为27.78%(5例/18例),两组的感染率的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0.923,P=0.337)。(5)病死率分析:短时组病死率为28.95%(11例/38例),长时组病死率为44.44%(8例/18例),两组的病死率的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1.309,P=0.253)。(6)需微创介入或转外科手术率的分析:对照组和CBP组的患者经初期治疗,病情进展仍需进一步行阶梯式微创介入或转外科手术的分析显示,无需进一步操作【24例(63.2%)vs 11例(61.1%)】、经皮/经胃等自然腔道穿刺引流术【12例(31.6%)vs 6例(33.3%)】、腹腔镜下胰周坏死物质清除术【1例(2.6%)vs 1例(5.6%)】和转外科手术【1例(2.6%)vs 0例】等的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1.068,=0.785)。3、CBP治疗下的患者病情波动及预后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对CBP治疗下MSAP/SAP的预后结局(生存与死亡)进行分析,可知入院时APACHEII评分(OR=1.326,95%CI 1.087~1.617,P=0.005)及器官衰竭数目(OR=3.445,95%CI 1.426~8.323,P=0.006)是CBP治疗下影响MSAP/SAP预后的重要的危险因素。(二)第二部分CBP对MSAP/SAP治疗效果的全国多个中心急性胰腺炎的大数据研究1、对照组与CBP组的比较分析(1)SIRS持续时间分析:对照组和CBP组的SIRS中位持续时间分别为8(5,12)天、5(3,10)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59,95%CI 0.39~0.89,P=0.012)。在年龄<50岁亚组中,对照组和CBP组的SIRS中位持续时间分别为7(4,15)天、5(3,7)天,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在男性亚组中,对照组和CBP组的SIRS中位持续时间分别为7(5,14)天、5(3,8)天,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提示CBP对年龄<50岁的男性这一群体缓解SIRS持续时间的效果更显着。(2)对照组与CBP组住院日均费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07.09±4639.86元/日,6268.06±4666.78元/日,P=0.001)。(3)感染率分析:对照组感染率为14.98%(49例/327例),CBP组感染率为38.67%(29例/75例),两组的感染率的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21.88,P<0.001)。提示CBP可能会增加MSAP/SAP的感染风险。(4)病死率分析:对照组病死率为21.41%(70例/327例),CBP组病死率为32.00%(24例/75例),两组的死亡率的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3.821,P=0.051),但P值接近临界值,此结果需谨慎判断。CBP组的病死率高于对照组的病死率,可能与增加的感染风险有关。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1天。2、CBP治疗下的预后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模对CBP治疗下的MSAP/SAP的预后结局(生存与死亡)进行分析,显示入院APACHEII评分(OR=1.169,95%CI 1.021~1.338,P=0.024)和器官衰竭数目(OR=3.634,95%CI 1.611~8.198,P=0.002)是CBP治疗下影响MSAP/SAP预后的重要的危险因素。(三)第三部分血液净化与非血液净化相比能否降低MSAP/SAP患者死亡风险的Meta分析1、包含预后结局的13篇文献的Meta分析显示,血液净化能显着降低MSAP/SAP的死亡率(RR=0.51,95%CI 0.38~0.67,P<0.001),其中9篇随机对照或前瞻性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及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均能降低MSAP/SAP的死亡率(HVHF组vs对照组RR=0.57,95%CI0.37~0.87,P=0.010;CVVH组vs对照组RR=0.29,95%CI 0.15~0.53,P<0.001),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健。因此,血液净化不论是HVHF或CVVH模式均等改善MSAP/SAP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风险。2、血液净化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72h APACHEII评分的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MD=-3.06,95%CI-4.61~-1.51,P=0.0001),且HVHF和CVVH模式的血液净化均能显着降低治疗后72h APACHEII评分(P<0.05),敏感性分析示治疗后72h APACHEII评分结果稳健。因此,HVHF或CVVH模式的血液净化在治疗72h后更能凸显其治疗效果。五、结论:本研究第一部分单中心研究结果显示,CBP在有效降低急性期体内蓄积的代谢产物、缓解急性肾损伤、减少炎症产物等作用外,还能明显缩短SIRS持续时间,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住院治疗费用。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2天。CBP短时组(4h≤T<8h)较CBP长时组(8h≤T≤12h)在改善BUN有效性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44,P=0.035),显示每次持续4-8小时CBP可能更有利于改善疾病严重程度。对照组与CBP组的出血情况(对照组10.29%vs CBP组17.86%,P=0.223)、感染率(对照组17.65%vs CBP组30.36%,P=0.096)及病死率(对照组36.76%vs CBP组33.93%,P=0.743)等方面的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CBP组经初期积极治疗,但仍需微创介入或转外科手术的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0.354)。经CBP治疗或保守治疗后器官功能恢复的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2.827,P=0.093)。在CBP治疗下的生存与死亡患者的APACHEII评分波动提示对于预后极差的患者,CBP仍较难逆转病情趋势及预后结局。入院时APACHEII评分(OR=1.326,95%CI1.087~1.617,P=0.005)及器官衰竭数目(OR=3.445,95%CI 1.426~8.323,P=0.006)是CBP治疗下影响MSAP/SAP预后的重要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的第二部分全国多个中心急性胰腺炎的大数据研究结果显示,CBP能明显缩短SIRS持续时间,且CBP对年龄<50岁的男性这一群体缓解SIRS持续时间的效果明显。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1天。CBP可能会增加MSAP/SAP的感染风险(对照组14.98%vs CBP组38.67%,P<0.001)。CBP组的病死率高于对照组的病死率(对照组21.41%vs CBP组32.00%,P=0.051),可能与增加的感染风险有关。入院APACHEII评分(OR=1.169,95%CI 1.021~1.338,P=0.024)和器官衰竭数目(OR=3.634,95%CI 1.611~8.198,P=0.002)是CBP治疗下影响MSAP/SAP预后的重要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的第三部分血液净化影响MSAP/SAP预后结局的Meta分析显示血液净化能显着降低MSAP/SAP的死亡率,HVHF及CVVH均能降低MSAP/SAP的死亡率。HVHF和CVVH模式的血液净化均能显着降低治疗后72h APACHEII评分,提示HVHF或CVVH模式的血液净化在治疗72h后更能凸显其治疗效果。本研究层次递进的从单中心研究到多个中心大数据研究,再通过循证医学论证连续血液净化在治疗MSAP/SAP的效果和意义。研究结果显示CBP在治疗MSAP/SAP中能有效降低细胞因子、炎症介质、代谢产物等物质的体内蓄积,缩短SIRS持续时间。入院APACHEII评分和器官衰竭数目是CBP治疗下影响MSAP/SAP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每次持续4-8小时CBP可能更有利于改善疾病严重程度。CVVH或HVHF在结合患者病情下均可应用于治疗中,并起到治疗效果和改善临床预后。

李泽虹[4](2020)在《胆宁片治疗肝郁气滞型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将胆宁片应用于肝郁气滞型胰腺炎的治疗,以探索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胰腺炎行之有效的中药制剂。希望此药能够在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等方面发挥中医药优势作用。方法:临床共收集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住院肝郁气滞型胰腺炎患者60例,按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以7天为一个疗程,连续观察、记录两个疗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胆宁片(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10040,规格:100片,每片0.36g),5片/次,3次/日,口服或胃管入药。通过对临床症状的观察以及辅助检查的统计、分析来观察胆宁片的疗效。(包括腹痛、腹胀缓解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西医量化实验室指标: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结果:1.收集病例过程中,共收集有效病例59例,其中胆宁片治疗组脱落0例,实际观察到30例。纯西医对照组脱落1例,实际观察29例。2.基线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以及西医各类实验室指标没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具有可比性。3.中医症候积分治愈率比较:治疗3天后,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66.7%。统计学进行,结果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7天,胆宁片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6.7%,西医对照组有效为79.3%。两组进行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14天后,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100%。两组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14天后中医治疗效果无显着差异。4.西医症候积分治愈率比较:治疗3天,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62.1%。两组进行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7天后,有效率分别为:96.7%,93.1%。进行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4天,两组有效率均为100%,统计学提示无明显差异。说明治疗3天后胆宁片治疗组西医症候积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7天,14天无显着差异。结论:通过对胆宁片治疗肝郁气滞型胰腺炎的研究,为治疗肝郁气滞型胰腺炎提供一种使用更加便捷的中成药;其在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方面发挥巨大优势。同时验证了从胆治胰的可行性。

张菂[5](2020)在《复发性急性胰腺炎与慢性胰腺炎的关联性及临床干预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复发性急性胰腺炎及的病因学和临床转归研究目的:诊断为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AP)的患者日益增多,临床上反复发作的急性胰腺炎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也给临床医生带来很多困扰,对于RAP来说,病因学诊断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目前,对RAP相关研究的逐步开展,RAP的临床转归和病因学是研究的热点。方法:利用本院电子病例系统整理收集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RAP患者住院病历信息,构建数据库,于2019年10月对未能明确病因的进行一次集中随访。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转归情况,并利用logstic回归模型探寻RAP患者进展为CP的危险因素。结果:1、对792例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中可见,男女比例约1.4:1,平均发病年龄37.71岁±15.16岁,青少年为95例(12.0%),平均BMI为21.77±3.99,累积发作次数达7.80次±9.23次,平均发作频率是3.03±3.51次/年,吸烟史293人(37.0%),人均吸烟量达480.97年支,有饮酒史276例(34.8%)合并糖尿病153例(19.3%),合并囊肿的99例(12.5%),合并脂肪泻的145例(18.3%)。病因分析方面,截止随访终点,酒精性31例(3.9%),胆源性59例(7.4%),高血脂性82例(10.4%),IPMN106例(13.4%),CP130例(16.4%),特发性311例(39.3%),在患者接受的治疗方面,单纯采用介入手术治疗的321例(40.5%),单纯外科手术治疗的35例(4.4%),两者方式都接受的22例(2.8%),保守治疗的414例(52.3%)。2、在进展为CP的危险因素分析中,4个潜在危险因素被发现,分别是发作频率(OR=1.150,P<0.001);就诊时合并糖尿病情况(OR=5.741,P<0.001);就诊时合并脂肪泻(OR=3.697,P<0.001)以及饮酒史(OR=2.610,P<0.001)。结论:在本研究中,RAP的病因中,“特发性”构成了最主要的病因,经过长时间的病程进展后,部分(约16.4%)的RAP患者确诊为CP。在转归为CP的危险因素分析中,AP发作频率、早期合并糖尿病、合并脂肪泻以及饮酒成为潜在的危险因素。第二部分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及临床干预分析研究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发性急性胰腺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病因不明的IRAP不仅仅由于其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和风险,其难以捉摸的原因也给临床医生开展治疗带来困扰。目前对于IRAP的临床干预效果的研究并不丰富,效果评价差异显着,尤其是以ERCP为核心的内镜介入的必要性、安全性和风险收益等方面还有很多争论。本研究针对IRAP患者建立一个前瞻性的队列研究,初步探索IRAP临床干预的效果。方法:设计队列研究,制定入选/排除标准和筛查项目后,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根据标准纳入病例。面对面采集临床信息,一般患者接受“临床医学管理”干预随访,符合ERCP指征标准的接受ERCP+临床医学管理干预,随访终点为2020年1月。分析评价两组的干预效果,利用Possion回归模型分析复发情况,K-M法绘制IRAP随访进展为CP的累积率曲线,并比较了ERCP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效果。结果:在307例就诊的患者中,有235例入组,50例在一级诊断中明确病因,有185例患者为IRAP进行密切随访干预。其中在有151人复发(81.6%)3个月内就复发的有16例(8.65%),3-6个月间复发的有29例(15.68%),6-12个月间复发的有45例(24.32%),超过1年后首次复发的有60例(32.43%)。青少年(RR:0.304,95%CI:0.094-0.982),合并糖尿病(RR:0.158,95%CI:0.036-0.701)是AP复发频繁的预测因素,而ERCP干预(RR:1.785,95%CI:1.058-3.013)是保护因素。在是否接受额外ERCP干预的比较研究中,进一步明确疾病转归方面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986),ERCP组和对照组发作频率无统计学差异(0.97次/年vs 0.77次/年,P=0.463),在是否3个月内复发情况上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IRAP患者中中有较高的复发率,但是发作频率和疼痛程度都是能够改善的。影响发作的风险因素有青少年和合并糖尿病,ERCP干预似乎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在对ERCP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结果比较中,两组发作频率都明显降低,然而降低差异并不明显,但ERCP干预能够十分有效减少3个月内复发的情况。第三部分IRAP患者携带CP易感基因的筛查及临床特征研究目的:多种伴随罕见的致病性突变的基因在IRAP和CP的疾病演化中的作用被报道,然而关于IRAP和CP的关联性,国际上还没有从遗传层面上对此进行过研究。这对于进一步揭示两者的关系有很大意义。探索IRAP患者进展为CP的潜在遗传风险,对于临床上的早期诊断和提前干预都有指导价值。本章节通过建立一个队列研究,进一步筛查和验证了部分已知CP易感基因突变位点在IRAP患者的自然病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通过面对面采集CRF表的方法,收集了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间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IRA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集血样本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结合“人类外显子联合库”数据库,对CP易感基因的种系突变位点进行验证和筛查,最终,利用生存曲线和COX回归分析在携带这些突变位点的临床病例的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测到胰腺疾病相关的25个基因的176个位点突变,包含CP易感的4个致病基因中32个位点;通过与Ex AC数据库的对比统计分析,初步筛选验证了本队列中的7个罕见致病突变:SPINK1基因中的c.194T+2T>C,CFTR基因中的c.1408A>G,c.3874A>G,c.2084A>G,c.2750A>T,c.1666A>G,c.50T>C。在后续的随访和分析中,发现c.194T+2T>C(OR=12.535,P=0.001)和c.50T>C(OR=12.495,P=0.002)是进展CP的危险因素。此外通过比较“携带至少两中突变”组与“不携带易感突变”组的累积率K-M曲线,发现CP发病情况有统计学差异(log rank=25.275,P<0.001)。结论:IRAP的基因突变分布趋势丰富,其中包含CP的易感致病基因,经过交叉验证筛查后,其中两个罕见致病突变位点的突变是进展为CP的危险因素。多个位点突变对于影响CP进程有潜在协同作用。

安文慧[6](2020)在《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预测评分比较及新评分建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 的]急性胰腺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的危急重症,一旦发展成为中度重症甚至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涉及多个器官系统,病死率高,预后差。因此,入院早期对可能会发展成为中度重症及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人进行早期评估、准确预测,提前干预,对基层医院及急诊科的早期正确分流、普通病房加强监护及是否进一步转入ICU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上有许多评分系统用于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但是尚无研究进行入院早期(24h内)评分系统预测价值的比较,且各评分系统均有其优劣性。因此本研究目的:1.纳入入院早期(24 h内)即可对中重症急性胰腺炎进行评估的较全面的评分系统,筛选出在入院早期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最有价值的评分系统;2.整合出各系统可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最敏感的早期实验室指标建立新预测评分,并与其它早期评分对比分析新评分的诊断效能。[方 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4年6月-2017年6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资料。根据美国2012年Atlanta标准,分成轻症AP组(MAP组)、中重症AP组(MSAP+SAP组)。①.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BMI、病因构成、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合并症(如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胰腺局部及全身并发症(胰腺出血坏死、肺部感染、腹膜刺激征等)、结局资料(死亡)及各早期评分系统(BISAP评分、Bathazar CT评分、SIRS评分、MEWS评分、PANC3评分、SPS评分、HAPS评分),用于进行两组临床特征分析及各早期评分系统预测价值比较;②.收集入院早期(24h内)各系统指标如肝功指标、肾功指标、内分泌指标、炎症指标、凝血指标、早期特异敏感指标等,筛选出预测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最有价值的指标,建立新的预测评分。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7年7月-2019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病人(101例),分组同前,收集新评分系统的相关指标及各早期评分系统,对新评分的预测效能进行检验。[结 果]第一部分:各评分系统早期预测中重症急性胰腺炎价值比较与新评分系统建立1早期各评分系统预测中重症AP价值对比:各评分预测中重症AP的预测结果分别为:BISAP评分(AUC=0.820,95%CI:0.766-0.866,P<0.05)、Ba.thazar CT评分(AUC=0.783,95%CI:0.726-0.832,P<0.05)、SIRS 评分(AUC=0.637,95%CI:0.573-0.697,P<0.05)、MEWS 评分(A UC=0.646,95%CI:0.583-0.706,P<0.05)、PANC3 评分(AUC=0.573,95%CI:0.509-0.636,P<0.05)、SPS评分(AUC=0.774,95%CI:0.717-0.824,P<0.05)、HA PS 评分(AUC=0.603,95%CI:0.539-0.664,P<0.05),其中 BISAP 评分在早期(24h内)预测中重症AP较其他评分表现出了较高的预测价值,当诊断阈值>1时,预测灵敏度58.8%、特异度92.5%。2轻症组与中重症组患者早期实验室检查比较结果:2.1用于预测评分建立所收集的早期(24h内)实验室指标中,肝功指标的ALB、AST、GGT,肾功指标尿酸,内分泌指标血糖、总胆固醇、HDL-C、LDL-C、载脂蛋白 A,炎症指标中 hs-CRP、PCT、IL-6、WBC、N、NEUT%、RDW-CV、NLR、淋巴细胞、LMR,凝血指标中D-二聚体、PT、APTT、INR,特异敏感指标LDH、血钙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将以上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通过逐步回归法纳入多因素logist ic 回归,发现 PCT(OR=0.265,95%CI=0.13-0.538)、IL-6(OR=0.0.183,95%CI=0.058-0.577)、DD(OR=0.34,95%CI=0.131-0.882)、LDH(OR=0.0.13,95%CI=0.061-0.276)为中重症AP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各影响因素预测中重症AP的价值,计算出各指标诊断阈值(cut-off值)。2.3将各指标根据诊断阈值(cut-off值)进行赋值,以上指标均与中重症急性胰腺炎呈正相关,则高于诊断阈值赋值为1分,反之0分,建立一个新的评分(总分=4分),将新评分系统与早期预测价值最高的BISAP评分比较,发现新评分系统曲线下面积(AUC=0.865)大于BISAP评分(AUC=0.820),当诊断阈值>2时,预测灵敏度60.8%、特异度95.2%。第二部分:中重症胰腺炎新预测评分验证1轻症AP组和中重症AP组早期各评分系统预测价值对比验证模型中各评分预测中重症AP的预测结果分别为:BISAP评分(AUC=0.821,95%CI:0.732-0.890,P<0.05)、Bathazar CT 评分(AUC=0.776,95%CI:0.682-0.853,P<0.05)、SIRS 评分(AUC=0.709,95%CI:0.610-795,P<0.05)、MEW S 评分(AUC=0.646,95%CI:0.545-0.739,P<0.0,5)、PANC3 评分(AUC=0.695,95%CI:0.596-0.783,P<0.05)、SPS 评分(AUC=0.655,95%CI:0.554-0.747,P<0.05)、HAPS 评分(AUC=0.637,95%CI:0.535-0.730,P<0.05)。BISAP 评分在早期(24h内)预测中重症AP与其他评分相比仍表现出了较高的预测价值,预测灵敏度65.5%、特异度87.5%。2新评分系统与BISAP评分预测能力比较将验证模型中新评分系统与早期预测能力最高的BISAP评分再次进行预测能力比较,发现新评分系统曲线下面积(AUC=0.909)大于BISAP评分(AUC=0.821),当诊断阈值>2时,预测灵敏度89.7%、特异度81.9%。[结论]1.在入院早期(24h内)可评估的评分系统中,BISAP评分预测中重症AP价值最高,但存在预测特异度高,灵敏度低的问题。2.本研究纳入AP病人入院早期各系统较全面的实验室指标,从中选中预测中重症AP最敏感的4项指标,构建新的评分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中重症AP早期识别、及时治疗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周保东[7](2020)在《天津市二级医院单中心急腹症发病特点及治疗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急腹症(acute abdomen)是外科常见的一组腹部疾病的总称,指以急性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需要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的腹部疾病。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收治急腹症的发病特点和治疗现状,探讨二级医院外科急腹症的发病谱及治疗手段的提升空间,为未来二级医院治疗急腹症重点发展方向、科室设置、人才培养、急危重病人转介入三级专科医院前期救治提供帮助。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期间1452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年龄与性别构成、发病原因、治疗方式、转归、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1急腹症的发病情况:收治患者年龄1789岁,17-29岁204例(14.0%),30-49岁486例(33.5%),50-69岁589例(40.6%),70-89岁173例(11.9%),平均年龄61.3岁。女性多于男性。2急腹症的发病类型:我院急腹症患者的发病类型依次为阑尾炎(418)、肠梗阻(408)、胆道疾病(185)、妇科急症(158)、急性胰腺炎(117)、合并肋骨骨折骨盆骨折(60)、消化道穿孔(50)、创伤性腹腔脏器破裂(29)、泌尿系结石(14)、其他(胃潴留、不能确诊的腹痛)(13)。3急腹症的治疗现状:纳入研究的1452例急腹症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的患者738例,总体手术比率50.8%。消化系统急腹症不同病种的手术率不同,消化道穿孔96.0%,阑尾炎89.2%,胆道疾病82.7%,肠梗阻9.1%,急性胰腺炎患者全部接受了非手术治疗,创伤性腹腔器官破裂患者全部接受手术治疗。转介入三级专科医院救治59例(0.4%)。4消化系统急腹症腹腔镜手术比率:胆道疾病腹腔镜手术比率94.8%;非胆道疾病腹腔镜手术比率31.4%。5在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切口长度等方面腹腔镜手术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消化系统急腹症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9.7%,其中传统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4%(59/342),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3/298)。结论:由于二级医院因其医院的规模和局限性,及医保、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的发展、对疾病诊治的认识及接受程度及选择医院,有着独有的急腹症就诊谱,掌握二级医院急腹症发病谱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诊疗效率。手术治疗是阑尾炎、胆道疾病、消化道穿孔、创伤性腹腔器官破裂主要治疗手段,肠梗阻和急性胰腺炎以非手术治疗为主。腹腔镜技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但我院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局限于胆囊疾病和阑尾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王凯[8](2020)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两种评估系统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应用2012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和2008新日本严重程度评分(新JSS)分析,对临床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9月到2019年9月入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的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分别采用2012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分级标准、2015JPN指南新JSS评分系统在入院72小时内完成的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并记录,详细记录发病后72h内的检查、检验结果及生命体征变化,记录AP患者预后情况、住院时长等,最终整理原始数据,并采用合理的统计学方法检验差异性的统计学意义。结果:搜集的86名患者资料中,总体年龄分布为50.18±17.55岁(18~88岁),其中男性51例(59.3%),平均年龄47.94±17.13岁,女性35例(40.7%),平均年龄53.46±17.88岁;平均发病时长16.20±17.91小时;平均住院日为13.70±7.09天;病因方面:胆源性47例(54.7%)、高脂血症性29例(33.7%)、其他10例(11.6%);吸烟嗜好27例(31.4%),饮酒嗜好24例(27.9%);既往合并高血压19例(22.1%),糖尿病9例(10.5%);死亡6例(7.0%),其中男性2例(33.3%),女性4例(66.7%),胆源性4例(66.7%),高脂血症性1例(16.6%),其他病因1例(16.6%)。2012亚特兰大严重程度分级下,MAP、MSAP、SAP不同严重程度的死亡情况之间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长比较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验指标方面,WBC、SCRP、PLT、Ca2+、BUN、Crea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新JSS评分系统下,AP严重程度与吸烟嗜好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长比较之间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检验指标方面,WBC、Alb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P、HCT、PLT、LDH、Ca2+、BUN、Crea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新JSS评分系统基于2012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分级标准下具有良好的预测器官功能衰竭(AUCROC=0.774,敏感性61.5%,特异性93.3%)、2012亚特兰大标准下SAP(AUCROC=0.963,敏感性92.9%,特异性90.3%)及死亡(AUCROC=0.733,敏感性66.7%,特异性80.0%)情况。结论:新JSS评分系统在基于2012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分级下对病情评估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临床使用及时有效,相对简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彭鸿[9](2019)在《清解化攻方治疗湿热毒瘀型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临床观察清解化攻方治疗中、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上常统称SAP)的疗效,探讨清热化湿解毒、活血化瘀攻下为治则的清解化攻方对SAP的疗效及作用的机制,为中医药治疗SAP的协同作用,提供新思路及理论依据。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内科综合治疗:禁食、胃肠减压、早期液体复苏、抑酸抑制胰酶分泌、早期肠内营养、规范的抗生素使用、改善胰腺微循环、维护脏器功能等对症支持治疗;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解化攻方(内服、灌肠)设定为观察组。治疗后同期相比两组的综合疗效评定,对患者临床症状(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胃肠功能情况(肠鸣音、肛门排气排便、肠内营养等),生化指标(S-Amy、CRP、D-二聚体、PAF、动脉血乳酸等),评分情况(APACHE-II评分、BISAP评分和MCTST评分),住院天数等方面观察。结果:(1)综合疗效方面,依据评定本病的疗效标准,治疗后第7天比较,观察组29例中临床控制19例,6例显着有效,3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6.56%;对照组28例中临床控制11例,9例显着有效,5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89.29%,经秩和检验,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从患者临床表现改善情况方面:(1)患者除恶心呕吐外,腹痛、腹胀、肠鸣音积分比较,观察组积分少于对照组(P<0.05);(2)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肠鸣音、肛门排气及开放肠内营养所需时间比较,观察组早于对照组(P<0.05);(3)两组症状、证候量化积分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从患者临床表现改善情况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3)患者S-Amy、CRP、PAF、D-二聚体、动脉血乳酸,两组间同期相比,两组治疗后S-Amy改善水平相近(P>0.05);第3天、第7天的CRP、PAF、D-二聚体、动脉血乳酸水平观察组比对照组更明显降低(P<0.05)。(4)从APACHE II评分、BISAP评分和MCTSI评分方面:(1)AP ACHE-II评分:两组间对比,在治疗第3天、第7天时,观察组的APA CHE II评分更明显降低(P<0.05)。(2)BISAP评分:两组间第3天、第7天的BISAP评分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说明两组的治疗对患者的BISAP评分改善无明显差异。(3)MCTSI评分:治疗同期相比,第3天两组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提示第3天时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相近;第7天两组比较P<0.05,说明第7天时观察组患者的MCTSI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疗效显现。(5)从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P<0.05)。结论(1)在西医治疗上加用清解化攻方能更有效地缓解SAP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肠麻痹,助胃肠、胰腺功能恢复,降低CRP、D-二聚体、PAF、动脉血乳酸水平,维护脏器功能稳定,降低机体评分,治疗上比单用西医治疗SAP有明显优势。(2)清解化攻方对SAP疗效作用机制考虑与改善胰腺局部微循环、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促进胃肠蠕动、肠道屏障修复、防止菌群易位有关。(3)清解化攻方治疗SAP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行,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发挥了中医药治疗的重大协同作用。

胡勇[10](2019)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微创化个体化治疗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分析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重症化的早期危险因素。2、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局部并发症微创外科治疗体系的程序化方案。3、前瞻性动态观察个体化程序化微创手术治疗感染坏死性胰腺炎(infected necrotic pancreatitis,INP)的技术特点及临床效果。4、随机对照双盲研究清胰汤加四君子汤对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血清炎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临床预后及医疗经济资源使用情况。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天津市南开医院连续收治的AP患者3105例,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符合条件的789例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因及入院12小时内急查的所有化验检查指标等资料,运用单变量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与AP重症化的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价各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2、分析胆胰疾病中心5年中收治的126例SAP伴局部并发症患者临床诊疗资料,出院后门诊、电话或邮件等方式回访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程序化个体化微创外科(programmatic individualized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PIMIS)组(39例),常规微创外科(routine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组(23例)和经皮腹腔穿刺引流(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组(64例)。主要观察第一、二、三终点临床结局包括治愈率,死亡率,严重并发症。主要是新发器官功能不全(new organ failure,NOF)、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腹腔出血、胃肠道出血、胃肠道穿孔、肠外瘘、胰瘘(pancreatic fissure,PF)、肠内营养时间、抗生素时间、穿刺置管时间、内外分泌功能不全、切口感染、外科干预次数、重症监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及住院总时间(length of stay,LOS)、住院费用等;3、前瞻性动态观察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于天津市南开医院就诊的42例INP患者,分析胰腺坏死感染灶分布范围、细菌感染种类,探究微创新技术的方法特点、临床结局的比较。入院后均在12小时内行全腹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明确胰腺坏死感染诊断、评估病情危重程度,并行微创化个体化程序化清创术。根据切口直径、切口位置及应用微创器械种类将手术技术分为胆道镜治疗组,肾镜治疗组,单孔腹腔镜治疗组(single-incision port laparoscopic debridement,SIPLD)和循窦道微小切口清创组(small incision pancreatic necrosectom,SIPN),观察进入第一、二、三终点时间、临床治愈率、死亡率、器官衰竭、局部并发症、腹腔菌群感染种类、外科干预次数、微创手术次数、再入院率等指标;4、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研究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72例MSAP患者分为清胰汤+四君子汤组(补益组22例),清胰汤加减方组(清热解毒组20例)及清胰汤原方组(原方组30例),比较分析患者用药后1周内腹痛持续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T淋巴细胞亚群、住院时间(length of hospital stay,LOS)、住院费用等数据。结果:1、SAP患者109例,男性65例,平均年龄44.3±13.9岁;轻型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患者680例,男性383例,平均年龄52.8±16.3岁,二者间的性别无明显差别。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BMI(0.961±0.006)、D-二聚体(0.802±0.023)、甘油三酯(0.734±0.023)、CRP(0.816±0.020)和Logistic回归模型(0.985±0.00)在发病72小时内与AP重症化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AP重症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BMI、D-二聚体、CRP是优秀的预测因子,Logistic回归模型Y=-25.541-0.046年龄+1.095BMI+0.110白细胞计数-0.110红细胞压积+0.261D二聚体+0.006尿素氮+0.014 C反应蛋白能够提高预测的灵敏度。2、PIMIS组中1例患者死亡,其余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MIS组有3例患者病危要求自动出院后死亡,1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PCD组有7例未痊愈要求自动出院,11例患者住院期间治疗无效死亡。PIMIS组第一终点治疗时间32(17-51)显着短于MIS组55(29-72)和PCD组58(38-88),P=0.003。PIMIS组第二终点时间62(34-81)明显短于MIS组88(43-131)和PCD组79(60-128),P=0.018。PIMIS组74(53-109)第三终点时间明显短于MIS组89(46-131)和PCD组90(77-139),P=0.015。PIMIS组临床治愈率(97.4%)明显高于MIS组(82.6%)和PCD治疗体系(71.8%),P=0.002。PIMIS组死亡率(2.6%)明显低于MIS组(17.4%)和PCD治疗体系(18.7%),P=0.045。PIMIS组在肾衰(P=0.015)、呼衰(P<0.001)、心衰(P=0.009)、单发器官衰竭(P<0.001)、多器官衰竭(P=0.015)患病率中均低于MIS组和PCD组。PIMIS组与MIS组和PCD组相比能够显着降低腹腔出血(P=0.012)、肠外瘘(P=0.017)、胰瘘(P=0.003)的发病率。PIMIS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MIS组(P=0.011)和PCD组(P=0.018)。在卫生经济方面PIMIS组住院费用也比MIS组(P=0.027)和PCD组(P=0.013)更低。3、42例INP患者中胆道镜治疗组13例,8例行肾镜坏死组织清除,11例为SIPLD,SIPN10例,SIPLD组和肾镜组患者有1人死亡,胆道镜治疗组中2名患者死亡,但无统计学差异(P=0.642)。但单孔腹腔镜在第一终点、第二终点时间和第三终点时间均低于其他三组分别是P=0.015、P=0.004和P<0.001,且局部并发症中的胃肠道出血(P=0.044)、肠外瘘(P=0.044)单孔腹腔镜清创术也具有显着优势。除此之外非计划性再住院率单孔腹腔镜组与胆道镜组有明显差异(P=0.041)。4、20例补益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腹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三组WBC、CRP、T淋巴细胞亚群均呈进行性下降,但补益组下降速度更快,LOS、住院费用补益组明显低于其他治疗组(P<0.05)。结论:1、BMI、D-二聚体(D-Dimer)、甘油三酯(TG)、CRP与AP重症化密切相关,应作为预测AP重症化的参考指标,其中BMI、D-Dimer、CRP是优秀的预测因子。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增加预测的敏感性。2、PIMIS体系治疗与MIS、PCD体系相比能够明显提高SAP治愈率,显着缩短第一、二、三终点时间,改善器官衰竭的发生率,显着降低腹腔出血、肠外瘘、PF等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外科干预次数、LOS及住院费用,应作为治疗SAP局部并发症的首选方法。3、比较不同感染灶位置及不同入路微创方案治疗胰腺或胰周坏死感染后发现,不同微创技术对腹腔感染菌群的影响没有明显区别,单孔腹腔镜组与其他微创技术组相比效率更高,更全面,显着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局部并发症发生,且明显降低患者的非计划再住院率,但需加强切口护理,尽量避免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同时可以将胆道镜技术作为基础技术来辅助进行坏死清创术后的检查。4、清胰汤+四君子汤治疗MSAP优势明显,与清胰汤加减方、清胰汤原方治疗相比能够提高患者免疫力、减轻患者腹痛时间、改善肠道功能、加快康复速度,是MSAP中药治疗的新选择。

二、重症胰腺炎29例的诊断和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症胰腺炎29例的诊断和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参考文献
附录 A APACHEⅡ评分表
附录 B 疼痛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2)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作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预测指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资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3)连续性血液净化在中度重症及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应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CBP对MSAP/SAP治疗效果的单中心研究
    前言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第一部分小结
第二部分 CBP对MSAP/SAP治疗效果的全国多个中心急性胰腺炎的大数据研究
    前言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第二部分小结
第三部分 血液净化与非血液净化相比能否降低MSAP/SAP患者死亡风险的Meta分析
    前言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第三部分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重度/重度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4)胆宁片治疗肝郁气滞型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2.治疗方案
    3.观察项目及评定标准
    4.疗效评价
    5.质量控制方法
    6.数据处理方法
    7.研究结果
    8.不良事件
讨论
    1.中医对胰腺炎的认识
    2.祖国医学对于急性胰腺炎(AP)发病机制的理解
    3.现代医学对AP发展机理的认识
    4.胰瘅的分期治疗
    5.导师对胰瘅的认识与治疗思路
    6.方药分析
    7.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8.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 中医症候积分表
附录3 西医临床指标记录表
附录4 CT表现积分表
致谢
个人简介

(5)复发性急性胰腺炎与慢性胰腺炎的关联性及临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及的病因学和临床转归研究
    研究背景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及临床干预分析研究
    研究背景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IRAP患者携带胰腺相关易感基因的筛查及临床特征研究
    研究背景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一 特发性复发性急性胰腺炎ERCP干预现状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肥胖内镜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6)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预测评分比较及新评分建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早期各简易评分评分规则)
综述 持续区域动脉灌注联合不同药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天津市二级医院单中心急腹症发病特点及治疗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资料来源
        1.1.2 纳入标准
        1.1.3 一般特征
    1.2 研究方法
        1.2.1 观察指标
        1.2.2 研究类型
二、结果
    2.1 年龄和性别
    2.2 发病原因
    2.3 治疗方式的选择
    2.4 手术方式
    2.5 消化系统急腹症腹腔镜手术率
    2.6 转归
    2.7 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
        2.7.1 阑尾炎选择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
        2.7.2 胆道疾病选择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
    2.8 术后并发症
三、讨论
    3.1 急腹症的发病谱
    3.2 急腹症的治疗方式分析
    3.3 消化系统急腹症手术方式分析
    3.4 不同手术方式对疾病转归的影响
    3.5 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与处理
    3.6 胸腹联合伤的处理与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外科急腹症创伤性脾破裂保脾手术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两种评估系统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表
前言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的搜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严重程度分级
    1.5 治疗方法
    1.6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在统计学上的特征
    2.2 根据2012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分类和定义分级
        2.2.1 MAP、MSAP、SAP病例一般资料特征
        2.2.2 临床资料研究对比
        2.2.3 根据2012 亚特兰大标准分级为MAP、SAP(MSAP+SAP)比较
        2.2.3.1 MAP、SAP(MSAP+SAP)病例一般资料特征
        2.2.3.2 临床资料研究对比
    2.3 根据日本新JSS系统分级
        2.3.1 MAP、SAP病例一般资料特征
        2.3.2 临床资料研究对比
    2.4 两种评分对AP预后预测的ROC曲线
        2.4.1 预测死亡情况
        2.4.2 新JSS评分系统评估价值
3 讨论
    3.1 2012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分类标准下的讨论
        3.1.1 2012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定义及分类标准
        3.1.2 根据2012标准分类三种严重程度情况的临床价值
        3.1.3 根据2012标准分类两种严重程度情况的临床价值
    3.2 新JSS系统分级下的讨论
        3.2.1 新JSS系统
        3.2.2 新JSS系统分类下的临床价值
    3.3 对比2012标准分类与新JSS系统评估价值
        3.3.1 对临床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
        3.3.2 基于2012 标准下新JSS系统预测患者器官功能衰竭及SAP情况
    3.4 目前关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评分系统的研究情况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综述 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评分系统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清解化攻方治疗湿热毒瘀型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SAP的认识
    2 中医学对SAP的认识
    3 总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脱落标准
        1.6 安全性评价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安全记录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评价标准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4 不良反应
    5 讨论
        5.1 导师对SAP早期高强度综合治疗的提出
        5.2 导师对清解化攻方治疗SAP早期湿热毒瘀型的学术思想
        5.3 清解化攻方的功效分析
        5.4 灌肠疗法的选择应用
        5.5 本研究清解化攻方对SAP的影响
        5.6 清解化攻方疗效的可能作用机制分析
        5.7 总结
    6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患者知情同意书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10)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微创化个体化治疗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AP重症化的早期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1.1 研究对象、资料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诊断标准
        1.1.3 临床判定标准
        1.1.4 纳入标准
        1.1.5 排除标准
        1.1.6 队列分组
    1.2 数据采集
        1.2.1 一般情况
        1.2.2 既往史
        1.2.3 实验室检查数据
    1.3 统计方法
    1.4 结果
        1.4.1 一般情况
        1.4.2 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4.3 模型的检验与校准
        1.4.4 危险因素诊断价值
    1.5 结论
二、SAP局部并发症外科治疗三终点体系建立及评估
    2.1 研究对象、资料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诊断标准
        2.1.3 临床判定标准
        2.1.4 纳入标准
        2.1.5 排除标准
        2.1.6 队列分组
        2.1.7 伦理及知情权
    2.2 治疗方法
        2.2.1 基础治疗
        2.2.2 PCD组治疗方案
        2.2.3 MIS组治疗方案
        2.2.4 PIMIS组治疗方案
    2.3 数据采集
        2.3.1 一般情况
        2.3.2 既往史
        2.3.3 起始点严重程度
        2.3.4 治疗起始点
        2.3.5 第一治疗终点
        2.3.6 第二治疗终点
        2.3.7 第三治疗终点
    2.4 统计方法
    2.5 结果
        2.5.1 一般情况
        2.5.2 起始点严重程度
        2.5.3 第一终点临床结果
        2.5.4 第二终点临床情况
        2.5.5 第三终点临床资料
    2.6 讨论
    2.7 小结
三、动态观察个体化微创技术治疗INP的方法特点分析及效果比较
    3.1 资料与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诊断标准
        3.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3.1.4 实验材料和设备
        3.1.5 队列分组
        3.1.6 手术前准备
        3.1.7 手术过程
        3.1.8 手术后治疗
    3.2 数据采集
        3.2.1 患者一般资料
        3.2.2 严重程度评估
        3.2.3 医疗卫生资源
        3.2.4 转归
    3.3 统计学方法
    3.4 结果
        3.4.1 一般情况
        3.4.2 起始点严重程度
        3.4.3 腹引液菌群分布
        3.4.4 第一终点临床结局
        3.4.5 第二、三终点临床情况
    3.5 讨论
四、随机对照研究清胰汤+四君子汤对MSAP炎性指标影响及经济学情况
    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西医诊断标准
        4.1.3 中医诊断标准
        4.1.4 纳入和排除标准
        4.1.5 脱落标准
        4.1.6 随机分组
        4.1.7 双盲试验
        4.1.8 常规治疗
        4.1.9 中药治疗
        4.1.10 检测指标
        4.1.11 治疗效果评定标准
        4.1.12 不良事件评价标准
    4.2 统计学处理
    4.3 结果
        4.3.1 一般资料
        4.3.2 三组患者腹痛评分比较
        4.3.3 三组患者胃肠功能改变情况比较
        4.3.4 三组患者炎性、免疫指标及血尿淀粉酶比较
        4.3.5 三组患者医疗卫生资源情况比较
    4.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急性胰腺炎的最新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重症胰腺炎29例的诊断和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 吕春婷.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2]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作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预测指标的临床研究[D]. 桂恩杨.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3]连续性血液净化在中度重症及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应用性研究[D]. 姜春晖.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4]胆宁片治疗肝郁气滞型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D]. 李泽虹.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5]复发性急性胰腺炎与慢性胰腺炎的关联性及临床干预研究[D]. 张菂.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6]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预测评分比较及新评分建立的临床研究[D]. 安文慧.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7]天津市二级医院单中心急腹症发病特点及治疗现状分析[D]. 周保东.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8]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两种评估系统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D]. 王凯.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9]清解化攻方治疗湿热毒瘀型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的临床观察[D]. 彭鸿.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微创化个体化治疗的相关性研究[D]. 胡勇.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标签:;  ;  ;  

重症胰腺炎29例诊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