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玉米种玉米,每亩收入5000元

毁玉米种玉米,每亩收入5000元

一、毁玉米种玉米,亩收入5000元(论文文献综述)

胡韵菲[1](2019)在《基于农户视角的淮河流域玉米种植驱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淮河流域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在中国七大流域中,淮河流域的粮食增产贡献率最高。开展基于农户视角的玉米种植机制研究,完善主产区粮食政策,对提升农户种粮积极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立足农户决策行为理论,采用地理加权回归、系统动力学等方法,重点研究了淮河流域玉米种植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和农户种植玉米决策机制,并进行情境模拟,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包括:1995-2015年期间淮河流域玉米种植量显着增加,在淮河流域西部、中部偏西区域的空间集中程度增强。其中菏泽、商丘等7个城市种植玉米的规模超过300千公顷,并形成空间连片格局;江淮、沿海和徐淮等地区的玉米种植则增加幅度较少、局部有所下降。空间布局上,淮河流域玉米种植集中区呈现适应春夏易干旱,规避夏秋多涝及夏季高温地区的发展态势。综合应用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和农户调研数据,定量分析了影响流域尺度的玉米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强度。亩均劳动力投入对玉米播种面积的影响由正转负;玉米销售收入、家庭经营耕地面积和区域机耕机播比例对玉米播种面积的促进作用增加;家庭工资性收入的增加与玉米播种面积存在稳定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分析了农户意愿对未来淮河流域玉米种植可能产生的影响。农户普遍认为土地流转、规模化生产及科学管理是未来种植业经营的重要特征。农户在丘陵山区地带种植玉米的意愿最高;在交通便利地带、河湖附近地带和城郊边缘地带,经营新型生态农业、蔬菜大棚和果园的意愿较高。在城郊边缘地带,玉米种植补贴政策显着影响农户玉米种植意愿。对规模种植户而言,较好的政策补贴能减少经营风险,很大程度上增加其种植玉米的意愿。构建基于农户行为的玉米种植系统动力学模型,解释了淮河流域玉米种植空间扩张和集聚的原因。与其它农作物相比,种植玉米省时省工,符合淮河流域劳动力外出务工,以获取更大家庭收入的内在需求。随着农业劳动力不断外流,户均经营面积增加,土地从每家每户的分散经营逐渐向连片经营发展,空间上的连片反过来使机械化种植玉米得到发展。以农户心理特征和选择行为分析为切入点,阐明了农户玉米种植意愿及其对未来玉米种植的影响。按照种植选择的行为差异,农户可分为积极发展型(PD)、消极务农型(NF)及家庭生计型(FS)三类。PD型在政策补贴下增加玉米种植,而一旦出现替代作物补贴发生变化的情形,他们就会改变种植策略,投资利润更高的经济作物。NF型更容易产生不务农的倾向,原来一家一户零散种植玉米-其他轮作作物的方式,将逐渐被统一管理的、连片经营的农田所取代。FS型在追求家庭稳定收入影响下进行流转土地经营决策,不偏向发展规模经营而倾向以经济作物代替粮食作物。针对农户分化特征,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对规模化种植给予政策补贴,增强种植大户应对市场能力;提升玉米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提供区域特色经济作物技术培训和资金扶持,促进家庭生计型农户转型升级;创新土地收益分红机制;加强玉米种植的气候及地形适宜性评估等。

卜德强[2](2019)在《影响鲜食糯玉米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糯玉米在我国的种植历史悠久,其食用价值和经济效益都很突出,在国际国内市场前景巨大,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环境的改变,产业发展出现了很多弊端,影响了糯玉米产业健康发展进程。针对糯玉米科研、种植、加工、销售各环节展开市场调查,调查结果发现:科研方面审定品种数量较多,但推广种植品种少、优势品种更少;种植方面种植面积相对市场需求有一定差距;经种植成本与效益分析,种植糯玉米比种植普通玉米在总种植成本上低8.5%,亩增效61%,亩面积增收达254.5元,经济效益明显;生产加工方面从产品成本效益分析看,速冻糯玉米单穗净利润约0.182元,比鲜穗收购价提升增值达61%,真空包装单穗净利润0.38元,比鲜穗收购价提升增值达109%;但真空包装成本较大,相比速冻糯玉米成本增加0.582元,增加幅度高达91%;产品类型无新突破,缺乏特色优势产品,产品质量不稳定。销售方面,糯玉米消费有待提高,物流配送需要改善提升,产品市场定位不准,不论从购买力还是从年龄分布看,消费主要以20--40岁的中青年群体为主,消费者购物渠道活跃度调查分析看超市占86%﹥商场占79.4%﹥集市占68.6%﹥电商占62%﹥商店57.4%﹥专卖店51.4%﹥流动商户43.4%﹥批发市场40%,由此可知超市购物渠道活跃度最高,其次是商场、集市、电商等。本研究对糯玉米产业发展中四个环节进行全面分析,并从现实需求角度出发,找出糯玉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市场缺乏特色品种,品种目标性状与市场实际需求部分脱节;种植效益突出,但是种植成本中物质费用、人力成本较高;产品种类少,支柱产品少,无后续产品研发上市;鲜穗加工不及时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糯玉米消费总体数量偏少;购物消费群体分层化明显,物流配送不及时;产品缺乏市场差异化定位,产品销售布局不合理等。针对贯穿糯玉米产业链中相关问题,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结合实践经验进行相关应对策略的制定,即针对品种与市场脱节提出依托数据平台,科、企、农、消四协作对策:根据市场需求,利用数据平台推演,准确把握杂交组配方案,缩短育种时间,短时间内实现品种的选育及市场推广,品种特性选择应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但侧重于甜度高糯性好、抗倒伏、棒穗籽粒排列整齐,不秃尖,适宜机采的特性;针对生产种植成本比例高提出组建种植产业联合体,协作共享,互利互惠对策:集中大宗采购,既能享受国家补贴也能得到销售优惠,有效较低种植成本;种植方式选择根据分析对比,间作、套种、保护地栽培相对普通玉米+小麦种植效益高,但现今糯玉米市场销售主要依靠企业订单回收,量大且收入稳定,零售方式虽效益好但种植面积小,不利于产业扩大发展,只能作为产业发展的补充,因此种植方式选择上要靠企业的订单需求来合理选择避免盲目;针对产品类型少研发落后提出增加糯玉米口味、增加糯玉米花样,满足不同人群消费对策,开发奶油、麻辣、五香等不同口感的速冻糯玉米,并根据不同的人群消费推出婴儿食品糯玉米泥、商务人士的快速食品糯玉米冲调粉、老年三高人群的糯玉米面或面条;针对鲜穗加工不及时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提出鲜穗运输中:冰块降温运输,根据距离远近切割冰块,把握调控融化时间,从源头确保产品质量稳定,鲜穗入厂后:建立员工绩效考核制、轮班制、产品溯源制,及时有效的对货源进行处理加工,24小时轮岗备岗,加强责任感,确保产品质量恒定对策;针对糯玉米消费量少提出引导培植糯玉米消费习惯,促进旅游与产业相结合对策,紧跟市场需求,社会发展需求把产业融入旅游产品,培植购物消费新理念和旅游新体验,进一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针对购物消费群体分层化明显,物流配送不及时提出搭建直达社区百姓桌一站式购物新平台对策,利用电视+网络+手机三平台互动,进行三位一体式宣传销售,销售公司直接对接消费者,直达社区百姓桌,避免物流配送不及时造成的市场影响;针对产品缺乏市场差异化定位,产品销售布局不合理提出细分市场,在包装升级及规格划分上体现分级销售,包装升级不仅要从形式上改变,更应体现出实用与美观的协调,产品按规格进行分类整合,要能区分市场需求,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进行多渠道多元化布局市场对策,避免与市场对接不畅。

黄超[3](2018)在《道德变迁视角下的裕固族移民社区的社会转型研究 ——以裕固族自治县柳方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少数民族异地移民搬迁引起民族文化变迁的同时,也带来了民族移民社区的社会转型,对少数民族移民社区社会转型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乡村社会转型理论,而且有利于移民社区的社会整合和社区发展。本研究从道德变迁的视角出发,以一个裕固族移民社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田野调查方法收集研究资料,通过深描和比较分析,呈现了裕固族移民生产方式转型带来的家庭、邻里、社区等群体和组织在结构、功能及道德规范等方面的转型过程,从而整体性地反映了少数民族移民社区社会转型过程,揭示了社会转型的机制。移民搬迁促使移民生计方式完成了“定居牧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转型,移民身份实现了“定居牧民-传统农民-现代农民”的转型,发展理念由“生存性发展”理念向“投资性发展”理念的转型。在发展转型的推动下,移民的家庭结构、功能、家庭成员关系中的道德规范发生变迁。移民家庭结构核心化速度加快,客观上形成了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的夫妻道德规范,家庭代际关系呈现出赡养负担减轻、抚养责任加重子代为重的特征,兄弟姐妹之间基于人情伦理的礼仪性互动依然存在,但互动过程中的利益考量成为影响兄弟姐妹关系的重要因素。移民搬迁使得移民邻里关系发生了转型。以人情化为主要特征的邻里道德规范进入移民社区之后,更多地呈现出利益性交换的特征。移民生计方式从牧业向农业转型的过程中,对灌溉系统的依赖,客观上要求成立新的邻里组织——方田,方田在移民社区建设、灌溉管理、组织生产、社区管理、娱乐整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管理运行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形成了以方田整体利益至上及对斤斤计较者排斥的组织伦理。在发展乡村经济和“项目制”背景下,移民社区基层组织的功能实现了由移民前主要承担税金收缴等“向上”的职能向“向下”的转型,村委会的职责除了日常管理服务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申请各种发展项目。在项目的申请和分配的实践中,社区公共道德从移民初期的机会均等的公平观向工具性公平观的变迁。在移民社区发展过程中,移民们为了实现相关家庭的利益,适时组织成立小群体,开展超越家庭、方田、社区组织、甚至是跨社区的利益争取和权益维护的实践,有选择地运用人情、亲戚、道德、法律等规范实现自我利益,移民社区的道德整合机制呈现出“混合性道德规范”的特征。从道德变迁的视角出发考察裕固族移民社区的社会转型过程,发现从移民个体联结成群体和组织的社会联结纽带的性质来看,移民社区的社会结构由“人情性差序场”向“混合性差序场”转型;移民互动规范从“人情性道德规范”向“工具性道德规范”变迁;共同体的道德内涵从价值引导的工具转型为利益调整的工具。从裕固族移民的社区社会转型机制来看,发展转型是移民社区社会转型的外源性推动力量,移民主体在发展转型过程中形成的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是移民社区转型的内源性主导力量,市场力量和人口流动加速了移民社区的社会转型过程。

孔庆龙[4](2017)在《农民行动逻辑视阈下保安族村庄之命运 ——以G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加速城镇化的过程中,村庄的数量持续下降,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与国家的发展政策有关。同时,农民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行为选择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认识村庄前景的内在依据。在一个生产能力较弱、人口流动较为频繁的村庄,其村庄共同体是否会走向终结?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以一个保安族村庄——G村为例,以农民的行动逻辑为切入点,认识农民的行为选择,并探讨其行为选择如何影响着村庄和村庄共同体的命运。为了更好地认识农民的行为选择,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价值追求的角度构建了包括本体性价值追求、社会性价值追求和基础性价值追求三种层次的行动逻辑结构,并阐述保安族农民行动逻辑的内容及不同层次的行动逻辑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村庄共同体的存续取决于其构成要素的变迁状况,即村庄道义权威、村庄社会关联、稳定的村庄边界、村庄认同和共识能否得以维系。因此,选取了村庄道义权威的树立、集体活动的参与、外出务工和社会分化四种具体的社会现象(事件),透过这些现象认识保安族农民的行动逻辑如何影响了其行为选择。之所以选取这四种现象,一方面,它们能够较好地表现农民行动逻辑发挥作用的过程;另一方面,它们都能对村庄共同体的一个或多个构成要素造成直接影响,从而为我们判断村庄共同体是否得以维系提供依据。调研显示,G村的宗教领袖扮演了村庄道义权威的角色;宗教生活中的集体活动强化了村民之间的社会关联,维系并扩展了村庄的公共空间;村民外出务工只是为了维持在村庄的体面生活,他们保持了对村庄的认同,同时,村庄的经济边界、文化边界和社会边界在频繁的人口流动中走向解体;农民行动逻辑中的逐利部分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被激发,导致村民之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并通过收入分层、阶层认同和消费分层表现出来,村民在基础性价值层面上的共识逐渐被消解,但在社会性价值和本体性价值追求中的共识却得以维系,伊斯兰信仰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见,G村的村庄共同体并没有在市场经济和人口流动的冲击下走向解体。对保安族农民而言,村庄不仅是地域共同体和生活共同体,更是一种精神共同体,能够为其生活提供意义。然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一村庄共同体也面临危机,其价值生产的自主性逐渐丧失。因此,必须以农民行动逻辑为基础,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重建村庄共同体。这一过程并不是对传统的、封闭的村庄共同体的回归,而是着眼于农民、农村和农业发展的需要,建构一种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型共同体,更好地满足农民的生活需要和价值追求。

张立人[5](2016)在《一个辣椒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中指出当传统的产能遇到新兴的市场、当供给和需求出现新的变化,市场会如何应对?贵州通过大力推动辣椒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优势产业裂变式发展。8月的黔北,农田里热火朝天。在遵义市各个辣椒种植基地,农民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又到了辣椒收获的季节。在这片种植辣椒有400余年历史的土地上,正上演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发的裂变。

尹春芬[6](2016)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以湖北省利川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从2009年开始实施以来,已初步显现了示范带动作用。但由于诸多原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经济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观,教育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低。在新常态下,为了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步伐和可持续发展,特色村寨必须在继续加强物质投入的基础上,用长期的、发展的战略性眼光来重视和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促进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有效、高效、持续转化,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问题。本文的研究是将人力资本理论、文化资本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相结合,根据当前特色村寨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促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绩效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湖北省利川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实证研究目标,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深入研究和分析了当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人力资源的现状,系统梳理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所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少数民族人才开发、培养的诸多因素,提出了加快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决策、“文化+”开发模式、开发路径和具体措施,期待通过研究能对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人才的健康成长,对推动特色村寨建设、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尽绵薄之力。本文构建了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是连接与融合,是架接与再造,是文化与其它行业或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性的所有部分;“文化”就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特色文化。这一模式是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劳动者在教育或培训中以学习民族文化的外在形式,理解民族文化的内在精神,掌握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特色文化的内在结构与精神实质,在工作中充分开发、利用民族优秀文化,并融合发展到其它行业或企业中,从而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核心软实力即人才优势。此模式构建的基本目的是以增强人才竞争能力为核心目标,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具体目标,以提高全体村民文化素质为基本目标,以提高特色村寨文化内涵为战略目标,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终极目标。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把文化提升到核心的、第一的、首要的地位上来。为了充分利用特色村寨民族文化资源,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实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顺利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以文化资源为中心来配置各种资源要素,这样才能激发特色村寨的各种文化要素,体现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就特色村寨人力资源“文化+”开发模式进行了个案分析。新河村以茶叶产业为基础,与山民歌、坝漆相融合,进行文化旅游开发;张高寨以自然人文景观为基础,结合传统节日文化,以土家族文化作产业延伸进行村寨的旅游开发,这是目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比较典型的文化经济类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借鉴意义。对于新河村人力资源的“文化+支柱产业”开发提出了民族文化本位战略、多种途径灵活结合、以特色产业为主导、重视女性人才资源开发、扶持“草根人才”开发等。对张高寨的人力资源“文化+特色旅游”开发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处理好传统民族教育和现代教育的街接问题以搞好教育培训工作;建立特色文化人才评价体系辅以“文化+内部要素”开发”;做好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并集中开发重点项目等。非遗传承人作为活的文化,作为人的文化资本的最鲜明的代表,同时,这也是特色村寨人力资源“文化+内部要素”开发模式的典型代表。非遗传承人可能是村寨的核心或独特村民,可能是建设企业的核心员工或独特员工,对于特色村寨建设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以及创造品牌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笔者期望通过对这一类特定人力资源的开发的思考,抛砖引玉,触发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整体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创新思路。

彭怡晴,付琦缘,张硕越,马梦挺[7](2015)在《调研黑龙江大豆蛋白加工产业链实践报告》文中认为就国产大豆衰落的问题,本调研团队通过对黑龙江大豆产区的实地调研,发现农民不种大豆的主要原因是大豆种植利润低于玉米等其他作物。同时,团队对三种种植组织模式——个体散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国有农场——中农民的利益保障、大豆生产的可持续性以及与大豆加工环节对接的能力进行了优劣比较,并考察了大豆蛋白加工产业的原料需求条件、加工流程特性、产品定位以及未来出路。团队通过分析调研情况,认为农业合作社的规模化经营与大豆生产环节和加工环节的直接对接有可能解决国产大豆目前的困境。

王高勇[8](2011)在《促进“一村一品”大发展着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文中认为把握精神实质,领会深刻内涵;把握政策导向,明确思路目标;把握关键环节,构建运行机制;把握突出问题,采取应对措施;把握舆论导向,营造浓厚氛围。

申端锋[9](2009)在《治权与维权:和平乡农民上访与乡村治理1978-2008》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核心立意乃是从乡村治权的角度解释农民为什么上访这一命题,以往的研究均是农民维权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为此,笔者在河南和平乡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田野工作,对和平乡1978—2008年的乡村治理和农民上访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提炼出了乡村治理模式的三种类型,并在乡村治理模式变迁中揭示了“信访吸纳治理”的型成。乡村治权包括物质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两个方面,本文主要从权威性资源角度入手,即乡村组织对农民上访的分类入手,来考察其分类治理能力。分类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一种基本特性。在信访治理中,基层政权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分类体系,1978—2004年的信访治理依附于乡村治理,信访分类借用了乡村治理中的分类体系。2005年之后,“信访吸纳治理”,信访制度意义上的信访分类在信访治理中无法落实,信访治理中形成了一个新的分类体系,“赖货”、“信球”、精神病人等成为非正常上访的定性和评判,这一模糊的分类是在村庄语境中完成的,其标准是村庄规范和村庄结构。基层政权对这些人失去了治理能力,只能做思想工作,讲道理,从来不敢理直气壮对这些人说不。由此,本文在村庄语境中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关于非正常上访的分类体系,并在这一分类系统中考察维权与治权的关系,以及无法有效治理的原因。本研究得出三个基本结论,一是村庄稀释了农民上访的政治效应;二是乡村治权的弱化导致了农民上访的增多;三是分类治理出现了“有分类无治理”的格局。本文发现,基层政权只能依靠村庄地方性知识对上访进行一个分类,而无法进行治理,基于村庄的分类无法治理,出现了一种“有分类无治理”的格局,而分类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的一个基本治理能力,面对复杂的现代社会尤其如此。加强分类治理能力,强化乡村治权,是国家政权建设的当务之急。在本文看来,分类治理之所以会出现“有分类无治理”的局面,这与分类治理原则的缺失有关,分类治理中最为关键的是政治原则,而不是单纯的治理技术。在去政治化和重新政治化的对立关联中,本文试图在20世纪农民与政治的历史脉络中探寻农民上访的政治意义,以重建农民与政治的关联。至此,我们便可归纳出农民上访的基本行动图式,即上访者并不是从西方式的个人权利出发,而是借助于社会主义理念和意识形态,来强调人民政府的责任,从人民政府的责任出发,通过明确其责任来实现上访者的权利。总之,在问题层面,本文力图揭示出农民上访与乡村治权之间的相互塑造;在方法层面,本文通过“作为方法的村庄”重新表述对中国研究的基本取向;在思想层面,本文回应一个根本性问题,即去政治化和后革命氛围中的重新政治化问题。

刘明[10](2007)在《环境变迁与文化适应 ——以阿依克日克村塔吉克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民族学是以民族共同体为研究对象,揭示其产生、发展、变化与消亡规律的科学。任何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与进程,但作为某个具体民族,其产生的早晚、发展的快慢,却与地理条件、生态环境关系极大。这是因为,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传统的生计方式、思想文化等经济文化特征,而这些特征与传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其居住的地理、生态环境影响与制约的。民族学对任何民族的研究都离不开对其所依附的生态环境的考察。由于地处高寒山区,交通、信息闭塞,生态环境恶劣,农牧业生产条件极差,雪灾、地震、寒流、泥石流、洪水等各类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农牧区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致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各项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2000年3月至11月,将203户塔吉克农牧民搬迁到气候、环境、土地条件好的塔吉克阿巴提镇,至2001年这项搬迁工作计划完成“四通四有五配套”后,将有1万人在这里定居。民族学、人类学始终关注小型社会中社会与文化的变迁。在经济、社会与文化变迁过程中,人类学对于变迁的关注点常常在于怎样转变和向什么方向转变。学科关怀常常直指现代背景中“非主流”群体,企望追求一种反思,获得一种特别的历史深度和一种相对的文化立场,来理解人类生活不同的可能性,希冀在这种理解中揭示我们所处时代的问题。本项研究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爬梳,基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学科环境与社会方向的视野内,以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大同乡阿依克日克村和岳普湖县境内塔什库尔干塔吉克阿巴提镇为田野调查点,对世代居住在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族移民前后进行对比,就环境与文化的适应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试图探讨文化变迁的轨迹。论文主要由五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即导论,主要介绍生态人类学、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适应理论、文化变迁理论研究概况和塔吉克族的研究,及本论文研究的缘由、意义、方法和选点依据。第二部分即自然环境的变迁情况,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之一。主要以阿依克日克村塔吉克人的“水”文化适应为例,进行比较分析:包括生活中的水和观念中的水文化。这一章的内容是笔者根据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阿依克日克村和塔吉克阿巴提镇)获得的第一手资料采用比较的方式找出其不同自然环境中文化适应的脉络和深层观念。第三部分即生产方式的变迁,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之一。主要以塔吉克人的农业和牧业进行异地比较分析:包括对大同乡阿依克日克村农牧业发展情况(劳动力、劳动工具等)、塔吉克阿巴提镇的阿依克日克村塔吉克人进行农牧业发展的状况。这一章的内容是笔者根据田野调查的资料采用比较的方式试图找出其不同生产方式下文化适应的动力。第四部分即社会环境的变迁,也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之一。主要包括:阿巴提镇塔吉克人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这一章的内容是笔者根据塔吉克阿巴提镇的调查资料获得的,试图找到其文化在新环境中所产生的作用和适应情况。第五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通过对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社会环境变迁的描述与分析,考察在以时空为研究常量的基础上,特别是对社会和文化在同时异地变迁的形式中,探讨文化适应的状况。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一个族群的环境改变(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可能引起文化的变迁;因此,一部分人群可能会引起很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即文化适应;第二,基于改善自然环境的任何迁移,都是以环境的差与好为原因的;但这一项目的成功与否,除了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关之外,民族文化的适应策略也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

二、毁玉米种玉米,亩收入5000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毁玉米种玉米,亩收入5000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农户视角的淮河流域玉米种植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需求刚性增长,粮食供给侧亟待改革
        1.1.2 生产要求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粮食主产区种植调整势在必行
        1.1.3 粮食种植盈利空间不断压缩,种粮主体积极性显着下降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玉米种植的影响因素研究
        1.2.2 农户决策行为及研究
        1.2.3 系统分析理论及研究
        1.2.4 文献分析小结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第二章 分析框架与数据来源
    2.1 分析框架
    2.2 分析模型
        2.2.1 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模型(GWR)
        2.2.2 系统动力学模型(SD)
        2.2.3 Q分类(Q-Methodology)
        2.2.4 交叉列联表的卡方检验
    2.3 数据来源
        2.3.1 统计数据
        2.3.2 观测数据
        2.3.3 调查数据
第三章 农户玉米种植影响因素分析
    3.1 淮河流域玉米种植变动特征分析
    3.2 影响因素分析
        3.2.1 气候因素
        3.2.2 耕地因素
        3.2.3 种植经济效益因素
        3.2.4 劳动力因素
        3.2.5 技术与资本因素
        3.2.6 宏观背景因素
        3.2.7 政策因素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户玉米种植意愿分析
    4.1 问卷代表性分析
    4.2 经营意向的影响分析
    4.3 出资方式的影响分析
    4.4 经营方向的影响分析
    4.5 补贴政策的影响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户玉米种植系统动力机制分析
    5.1 划定系统边界
    5.2 确定指标
    5.3 系统反馈路径
    5.4 模型检验
        5.4.1 灵敏度检验
        5.4.2 结构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户玉米种植决策行为模拟
    6.1 不同特征的农户类型划分
        6.1.1 问卷代表性分析
        6.1.2 农户分类结果
        6.1.3 相似点分析
        6.1.4 三种类型的特征分析
    6.2 不同类型农户玉米种植变化情境分析
        6.2.1 积极发展型(PD)
        6.2.2 消极务农型(NF)
        6.2.3 家庭生计型(FS)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图附录
    2.表附录
    3.Q问卷
    4.淮河流域农户调查问卷
    5.SD模型情境公式
致谢
作者简历

(2)影响鲜食糯玉米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1.1.1 研究意义
        1.1.2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3 调查对象及回收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于科研技术方面调查分析
        3.1.1 针对品种审定情况调查分析
        3.1.2 针对品种种植推广情况调查分析
        3.1.3 针对育种选育性状调查分析
    3.2 基于种植管理方面调查分析
        3.2.1 针对糯玉米种植成本收益调查分析
        3.2.2 不同种植模式下糯玉米种植效益分析
        3.2.3 糯玉米种植成本构成分析
    3.3 基于生产加工方面调查分析
        3.3.1 针对加工产品类型及品牌化程度调查分析
        3.3.2 不同加工方式鲜食糯玉米效益分析
        3.3.3 针对糯玉米产品质量控制调查
    3.4 基于销售流通方面调查分析
        3.4.1 糯玉米产品市场需求调查
        3.4.2 糯玉米各类型产品市场调查
        3.4.3 针对网络购物调查分析
        3.4.4 针对不同年龄购买力调查分析
        3.4.5 糯玉米销售渠道调查分析
4 讨论
    4.1 糯玉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1 科研技术环节
        4.1.2 种植管理环节
        4.1.3 生产加工环节
        4.1.4 消费流通环节
    4.2 糯玉米产业发展对策
        4.2.1 糯玉米科研技术环节对策
        4.2.2 糯玉米种植管理环节对策
        4.2.3 糯玉米生产加工环节对策
        4.2.4 糯玉米销售流通环节对策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3)道德变迁视角下的裕固族移民社区的社会转型研究 ——以裕固族自治县柳方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乡村社会转型研究述评
        二、社会转型与道德变迁的人类学研究
        三、移民视角下的裕固族研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基本概念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四、本文的架构
    第四节 田野点概述及资料收集过程
        一、田野点概述
        二、资料收集情况
第二章 裕固族移民搬迁与发展转型
    第一节 国家反贫困视野中的裕固族移民搬迁
        一、国家层面的“异地搬迁扶贫”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移民村
        三、发展话语构建:LH乡裕固族的移民动员
    第二节 裕固族移民的生计变迁
        一、移民前的生计方式:定居牧业
        二、移民初期的生计方式:传统农作物的种植
        三、订单农业后的生计方式:多元生计
    第三节 裕固族移民发展理念的转型及家庭收入差距的出现
        一、移民之前的发展理念:生存性发展理念
        二、移民初期的发展理念:生存性发展理念
        三、订单农业引进后的发展理念:投资性发展理念
        四、移民社区家庭收入差距的出现
第三章 裕固族移民家庭转型
    第一节 裕固族移民家庭结构的转型
        一、牧业生活时的家庭结构及规模
        二、移民社区的家庭类型及规模
        三、移民社区的家庭结构演变的趋势
    第二节 裕固族移民家庭夫妻关系中的道德变迁
        一、牧业时期家庭夫妻关系中的道德:男主女辅
        二、移民社区家庭夫妻关系中的道德:分工合作
        三、家庭夫妻关系中的道德变迁:分工更加明确
    第三节 裕固族移民家庭代际关系中的道德变迁
        一、牧业生活时期家庭代际关系中的道德
        二、移民家庭代际关系中的道德
        三、移民家庭代际关系中的道德变迁
        四、未来孝道受到的可能冲击
    第四节 裕固族移民兄弟姐妹关系中的道德的变迁
        一、牧业时期兄弟姐妹关系中的道德:礼仪性互动与父母赡养
        二、移民社区兄弟姐妹关系中的道德:互助及共同赡养父母
        三、老家与移民社区兄弟姐妹互动中的道德:礼仪性互动与父母赡养
        四、兄弟姐妹互动关系的边界:经济利益
第四章 裕固族移民邻里关系的转型
    第一节 裕固族移民邻里日常人际关系中的道德变迁
        一、邻里关系居住格局的变迁:分散居住-比邻而居
        二、邻里日常人际关系性质的转型:村民关系-邻里关系
        三、邻里日常人际关系中的道德变迁:人情性互动-工具性互动
    第二节 裕固族移民邻里关系的组织化:方田的形成及其运行
        一、新的生活需要方田和井长
        二、日常生产生活需要井长
        三、井长的产生:从推选到抓阄
        四、方田制度:先定政策后执行
        五、监督井长:井灌小组
    第三节 方田的功能及整体性伦理观
        一、方田的功能
        二、方田组织伦理:整体利益至上
        三、被疏远的斤斤计较者:对违背方田整体利益者的惩罚
第五章 裕固族移民社区基层组织的转型
    第一节 裕固族移民村村委会职责转型的背景:项目制
        一、对户帮扶与移民社区生成
        二、政策项目与社区建设
        三、生活适应与生计发展项目
        四、项目支持与社区发展
    第二节 裕固族移民村村委会职责的转型
        一、移民前村委会的主要职责
        二、订单农业之前村委会的责任:移民生活适应及脱贫
        三、订单农业后的村委会的主要责任:争取项目为主
    第三节 裕固族社区公共道德的变迁
        一、移民过程中项目分配道德:人情伦理
        二、移民初期项目分配道德:机会均等的公平观
        三、订单农业后项目分道德:工具性的公平观
第六章 家庭、方田、社区互动中的利益与道德
    第一节 裕固族移民社区项目竞争人情伦理
        一、移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地少了
        二、柳方村打井开地申请的多次尝试
        三、养殖小区一期项目的报名与分配
        四、养殖小区一期项目分配中的“关系”运作
    第二节 小群体项目争取中的人情伦理、方田组织伦理、社区公平观
        一、五户人家的林带
        二、林带中的利益:耕地
        三、管道铺设过程:小群体的行动
        四、林地管道铺设中的利益与人情伦理、方田组织伦理、社区公平观
    第三节 小群体维权实践中的法律、人情伦理及社区道德
        一、老家草场承包权问题的来源:从鸡肋到资金补贴
        二、移民争夺草场承包权的实践
        三、移民维权行动中的法律、人情伦理及社区道德
第七章 结论及讨论
    第一节 裕固族移民社区的社会转型
        一、移民社区的发展转型
        二、移民家庭结构和功能的转型
        三、邻里关系的转型
        四、基层社区组织转型
        五、家庭、方田、社区互动机制的转型
    第二节 裕固族移民社区的道德变迁
        一、发展理念转型:“生存性发展理念-投资性发展理念”
        二、移民家庭道德的变迁
        三、邻里关系中的道德变迁
        四、移民社区公共道德的变迁:工具性公平观念的生成
        五、移民社区道德变迁的趋势:“人情性道德规范——工具性道德规范”
    第三节 裕固族移民社区社会转型与道德变迁的主导机制
        一、发展转型与社会转型
        二、利益主导与道德变迁
        三、国家、市场与社会转型
    第四节 讨论:少数民族移民社区社会转型的性质
        一、“差序格局”范式的再应用:从人伦主导到利益主导
        二、个体联结纽带的复杂性:利益与道德互构
        三、少数民族移民社区社会转型的多元属性:“混合性差序场”
    第五节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主要内容及提纲
附录(二) 访谈对象一栏表
附录(三) 移民社区村貌及居住格局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农民行动逻辑视阈下保安族村庄之命运 ——以G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参考理论
    五、概念界定
    六、研究方法与思路
    七、田野点概况
第一章 中国村庄命运之考量
    第一节 终结:村庄与村庄共同体
        一、乡愁引发的村庄终结命题
        二、从共同体到村庄共同体
    第二节 一个保安族村庄的个案——基于农民行动逻辑的视角
        一、G村:一个被市场经济裹挟的村庄
        二、农民行动逻辑:认识农民行为的新视角
第二章 保安族农民的行动逻辑
    第一节 中国农民的行动逻辑
        一、集体行动逻辑意义上的农民行动逻辑
        二、农民理性意义上的农民行动逻辑
        三、具体行动中的农民行动逻辑
        四、价值追求意义上的农民行动逻辑
    第二节 保安族农民行动逻辑的特征
        一、保安族农民的宗教生活
        二、伊斯兰教与农民的行动逻辑
        三、保安族农民行动逻辑的多重性
第三章 农民行动逻辑与道义权威的树立
    第一节 村庄精英群像
        一、村干部:“乡村合谋”的经纪
        二、经济精英:市场培育的权威
        三、宗教领袖:卡里斯玛型权威
    第二节 权威认同的逻辑
        一、信仰的领路人
        二、秩序维护者
        三、致富领导者
    第三节 道义权威与村庄共同体
        一、村庄共同体的保护人
        二、村庄治理的内生权威
第四章 农民行动逻辑与村庄集体活动的参与
    第一节 宗教生活中的集体活动
        一、集体活动的基本形式
        二、农民的参与逻辑
        三、农民参与的特点
    第二节 日常生活中集体活动的参与逻辑
        一、村干部选举:一次行动逻辑的展演
        二、组织艰难的互助
        三、“异化”的篮球赛
    第三节 集体活动与村庄共同体
        一、集体活动与村庄公共空间的维系
        二、集体活动与村庄社会关联的强化
第五章 农民行动逻辑主导下的外出务工
    第一节 农民外出务工概观
        一、“寻求生存”:外出务工的背景
        二、“候鸟西北飞”:外出务工的特点
        三、从“搞副业”到“打工”:务工经济的地位
    第二节 农民外出务工的逻辑
        一、“落叶归根”
        二、“交往才有意义”
        三、“有恒产者有恒心”
    第三节 外出务工与村庄共同体的变迁
        一、生活面向与农民的理想生活
        二、流动的村庄边界
第六章 农民行动逻辑驱动下的社会分化
    第一节 “金钱社会”:社会分化的背景
        一、发展主义:中国社会的发展观
        二、别具一格的非农化进程
        三、集体经济失位
    第二节 “金字塔”:村庄的多维分层
        一、研究策略:主客观结合的家庭分层研究
        二、“由”字型的收入分层
        三、下移的阶层认同
        四、面子竞争中的消费分层
    第三节 “贫富相揖别”?——社会分化的影响
        一、农民:相对剥夺的焦虑
        二、共同体:共识的消解与延续
结语
    一、村庄共同体终结的一般逻辑
    二、G村的回应:农民行动逻辑引导的行为选择
    三、“精神共同体”:农民行动逻辑与村庄共同体的内在关联
    四、重建:基于农民行动逻辑的村庄共同体再造
附录一:访谈对象情况简介
附录二:2008 年G村部分村民的人口、土地与收入状况
附录三:2014 年65户村民的人口、土地与收入状况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以湖北省利川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文献概况
        (二)文献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的内容框架
    四、创新与展望
        (一)创新点
        (二)研究展望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
        (一)人力资本
        (二)人力资源
    二、人力资本理论
        (一)早期的人力资本理论
        (二)现代的人力资本理论
        (三)当代的人力资本理论
        (四)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五)国内的人力资本研究
    三、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一)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进程
        (二)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概状
    四、文化资本理论
    五、分析与评价
    小结
第二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之关系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成绩
        (一)基础设施与人居环境显着改善
        (二)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三)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初见成效
        (四)特色村寨建设模式逐渐形成
    二、人力资源开发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脱贫致富
        (二)有利于人口数量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本优势
        (三)有利于村寨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四)人力资源开发是特色村寨建设的核心动力
    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意义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目标的内在要求
        (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各利益相关者的基本要求
        (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性
    小结
第三章 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概况和问题分析:基于利川市五个村寨的调查
    一、利川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概况
        (一)利川市概况
        (二)利川市五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概况
    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概况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存量状况
        (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所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开发能力薄弱
        (二)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意识不强
        (三)特色村寨人口大量外流
        (四)特色村寨各类人才匮乏
    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各级政府统筹力度不够
        (二)特色村寨人才培训经费不足
        (三)特色村寨人才培训资源整合不力
        (四)高等教育专业滞后于特色村寨建设
    小结
第四章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构想
    一、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前瞻性原则
        (三)动态性规律
        (四)适度性规律
        (五)层次性原则
    二、特色村寨人力资源“文化+”开发构想
        (一)“文化+支柱产业”
        (二)“文化+特色旅游”
        (三)“文化+民居建筑”
        (四)“文化+地方医药”
        (五)“文化+现代科技”
        (六)“文化+内部要素”
    三、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的内涵
        (一)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的含义
        (二)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的基本要求
    四、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构建意义
        (一)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的构建目标
        (二)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实施的意义
        (三)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的现实困境
    小结
第五章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理念认知
        (一)充分认识人力资源战略地位
        (二)优化人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
        (三)确立人力资源开发重点目标
    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培育对策
        (一)加强人力资源基础性开发
        (二)加强职业教育的规范化发展
        (三)加强各类教育主体的统筹协调
    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规划统筹
        (一)完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二)完善人力资源开发政策
        (三)完善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
        (四)完善人力资源统筹运行机制
    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政策和法律
        (二)建设人力资源信息库
        (三)完善考评机制
        (四)优化监督机制
    小结
第六章 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的个案分析
    一、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支柱产业”模式的个案研究:以新河村为例
        (一)新河村的基本情况
        (二)新河村的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三) 新河村的人力资源“文化+支柱产业”开发对策
    二、人力资源开发“文化+特色旅游”模式的应用研究:以张高寨为例
        (一)张高寨的基本情况
        (二)张高寨的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三)张高寨的人力资源开发“文化+特色旅游”对策研究
    三、“文化+内部要素”模式实证研究:以利川灯歌传承人为例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概述
        (二)利川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非遗产传承人的现状及反思
        (三)非遗传承人人力资源“文化+内部要素”开发
    小结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促进“一村一品”大发展着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把握精神实质, 领会深刻内涵
    (一) 要搞清楚“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内涵是什么。
    (二) 要搞清楚“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本质是什么。
    (三) 要搞清楚“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实践意义是什么。
    (四) 要搞清楚“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二、把握政策导向, 明确思路目标
    (一) 稳粮增收并重, 确保粮食安全。
    (二) 实施八大工程, 力促农民增收。
    (三) 优化区域结构, 发展板块经济。我
    (四) 消除思想顾虑, 敢于大胆创新。
三、把握关键环节, 构建运行机制
    (一) 搞好规划, 走特色化之路。
    (二) 开展认证, 走标准化之路。
    (三) 强化主体, 走组织化之路。
    (四) 打造名品, 走品牌化之路。
    (五) 壮大龙头, 走产业化之路。
    (六) 创新机制, 走规模化之路。
四、把握突出问题, 采取应对措施
    (一) 加大资金投入。
    (二) 培养人才队伍。
    (三) 建设专业市场。
    (四) 强化技术推广。要加快名优特新品
五、把握舆论导向, 营造浓厚氛围

(9)治权与维权:和平乡农民上访与乡村治理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农民权利与维权范式
    1.3 乡村治权:研究农民上访的新范式
    1.4 研究方法
    1.5 田野工作与资料来源
    1.6 基本概念与表述框架
2 研究背景
    2.1 和平乡概况
    2.2 和平乡政权变迁史
    2.3 村庄及其权威结构
    2.4 农户生计与分化
3 治权与治理
    3.1 结合治理
    3.2 综合治理
    3.3 没有治权的治理
4 信访吸纳治理
    4.1 和平乡信访工作30年:1978—2008
    4.2 信访吸纳治理
    4.3 分类治理
5 非正常上访的建构与治理
    5.1 "不正常的人"及其上访
    5.2 "危险的个人"及其治理
    5.3 "必须保卫社会"及其困境
6 村庄结构与农民权利
    6.1 村庄成员权与村庄结构
    6.2 村庄结构与公民权
    6.3 村庄结构与生存权
    6.4 结语
7 村庄规范与上访者的规训
    7.1 "信球"与"信球访"
    7.2 "赖货"与村庄秩序
    7.3 结语
8 结论
    8.1 村庄吸纳政治
    8.2 乡村治权与国家政权建设
    8.3 分类治理与政权性质
    8.4 农民上访的政治学
参考文献
附录1: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2:和平乡信访案件一览表1978—2008年
附录3:关于进一步做好缠访闹访和非正常上访人员稳控工作的通知
附录4:奥运会期间信访稳定工作责任通知单
后记

(10)环境变迁与文化适应 ——以阿依克日克村塔吉克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导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选点依据
2. 自然环境的变迁:以塔吉克人水文化的适应为例
    2.1 阿依克日克村塔吉克人生存的自然环境
    2.2 阿依克日克村塔吉克人水文化的适应
    2.3 塔吉克阿巴提镇塔吉克人水文化的适应
    2.4 小结
3. 生产方式的变迁:以塔吉克人农业和牧业文化的适应为例
    3.1 阿依克日克村生产方式的适应
    3.2 塔吉克阿巴提镇生产方式的适应
    3.3 小结
4. 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塔吉克阿巴提镇生活文化的适应为例
    4.1 塔吉克阿巴提镇的基本情况
    4.2 经济生活的适应
    4.3 社会生活的适应
    4.4 小结
5.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毁玉米种玉米,亩收入5000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农户视角的淮河流域玉米种植驱动机制研究[D]. 胡韵菲.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08)
  • [2]影响鲜食糯玉米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 卜德强.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3]道德变迁视角下的裕固族移民社区的社会转型研究 ——以裕固族自治县柳方村为例[D]. 黄超. 兰州大学, 2018(10)
  • [4]农民行动逻辑视阈下保安族村庄之命运 ——以G村为例[D]. 孔庆龙. 兰州大学, 2017(12)
  • [5]一个辣椒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 张立人. 当代贵州, 2016(30)
  • [6]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以湖北省利川市为例[D]. 尹春芬. 中南民族大学, 2016(04)
  • [7]调研黑龙江大豆蛋白加工产业链实践报告[J]. 彭怡晴,付琦缘,张硕越,马梦挺. 中国乡村研究, 2015(00)
  • [8]促进“一村一品”大发展着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J]. 王高勇. 山西农经, 2011(05)
  • [9]治权与维权:和平乡农民上访与乡村治理1978-2008[D]. 申端锋. 华中科技大学, 2009(01)
  • [10]环境变迁与文化适应 ——以阿依克日克村塔吉克人为例[D]. 刘明. 新疆师范大学, 2007(04)

标签:;  ;  ;  ;  ;  

毁玉米种玉米,每亩收入5000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