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治疗外阴难治性白色病变60例疗效观察

红外光治疗外阴难治性白色病变60例疗效观察

一、红外光治疗难治性外阴白色病变60例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吴萍华[1](2021)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女性外阴白色病变炎症因子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女性外阴白色病变的效果。方法:将46例女性外阴白色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ALA-PDT治疗,对照组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观察两组的炎症因子、临床指标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s-CRP、IL-6、PTC等炎症指标及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QISGT和ADL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和半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LA-PDT治疗能改善女性外阴白色病变患者的机体炎症状态,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张春贤,冯淑娴,窦应芳,肖红妮[2](2021)在《ATP红外生物效应治疗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认为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是一种外阴部位非肿瘤性妇科难治性皮肤病变之一,因局部瘙痒、烧灼疼痛、皮肤皲裂破溃,对女性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且与外阴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1]。临床上治疗方法多样,主要为西药外涂和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效果不同,且存在复发率高的现象。因此,探索本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极其重要。本研究对外阴色素减退患者采用ATP-红外生物效应治疗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武宇[3](2021)在《基于气能生血理论探讨当归补血汤洗方对气血亏虚型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皲裂症状的临床治疗效果》文中研究说明外阴硬化性苔藓(vulvar lichen sclerosus,VLS)在女性外阴皮肤病变中,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非瘤样病变疾病。此病以长期反复发作的外阴瘙痒、外阴皮肤及粘膜皲裂疼痛不适、外阴皮肤及粘膜色素减退甚或变白、外阴组织萎缩粘连等为主要临床症状;且以目前的临床治疗手段而言,尚无法对该病做到彻底根治。因此,该病患者不仅在身体上承受着病痛折磨,心理上也在不断地承受着压力。外用涂抹激素及维生素E于患处是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常见的药物治疗方法,但对于VLS患者外阴患处皲裂症状的治疗效果不佳,王桂萍老师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皲裂患者配合应用当归补血汤洗方进行坐浴治疗后,其皲裂症状的愈合效果较好,复发情况有所缓解。本文旨在探讨外用涂抹激素类药物+维生素E与当归补血汤洗方坐浴+外用涂抹激素类药物+维生素E两种治疗方式间疗效的差异,为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皲裂症状的临床研究及个体化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观察当归补血汤洗方坐浴对VLS患者皲裂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来评估当归补血汤洗方坐浴治疗VLS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VLS患者皲裂症状的临床依据,阐述中医治疗VLS疾病的机制,从而为中医药治疗VLS皲裂患者提供更好的方法。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本试验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11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妇科门诊中的外阴硬化性苔藓病例,并配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中医气血亏虚辨证标准筛选后,将最终符合要求的60例患者,通过随机、对照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将临床上收集的符合本课题标准的60例病患,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当归补血汤洗方颗粒。具体方法:将当归补血汤洗方颗粒按照1:20比例充分混合在开水中,待水温适宜时(与体温相仿或略高于体温为宜,避免水温过高对患处加重刺激,或引起烫伤),充分将外阴患处浸泡与药液中20分钟;坐浴后轻擦使外阴干燥,之后均匀涂抹0.5‰醋酸曲安奈德乳膏及维生素E乳膏,用量以均匀覆盖患处为宜。对照组给予0.5‰醋酸曲安奈德乳膏+维生素E乳膏,用法:与治疗组相同。1月1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评价指标前后变化。上述使用药物均由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新绿药房及西药房提供。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的外阴瘙痒、外阴疼痛(皲裂情况)、外阴皮损区域色素变化,以及心理状态等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3观察指标与评估观察指标:以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治疗前后患者患处病变程度,即皮肤瘙痒和外阴疼痛(皲裂情况)程度。以评分方式评价治疗前后瘙痒、疼痛、色素减退等的治疗效果(即发作频率、病变范围等的变化情况)。以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综合评估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治疗后,各观察指标的变化等。4统计学方法(1)采用SPSS23.0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2)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值士标准差(x±s)”表示,其中配对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两独立样本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的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结果:1.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是46.7%,经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对治疗VLS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的疗效。2.两组患者在治疗VLS症状及体征方面,即阴痒、阴痛(皲裂情况)、外阴皮损区域皮肤色素减、中医证候等均得到改善,其中,在外阴瘙痒及外阴皲裂方面,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外阴皮肤及粘膜色素减退及中医证候方面,治疗组疗效并未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在患者心理状态方面,两组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未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及后期随访时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当归补血汤坐浴可以显着改善VLS患者外阴患处的瘙痒及皲裂症状,且方法安全可靠。2.应用当归补血汤洗方对VLS患者外阴色素减退及气血亏虚中医证候有改善,但疗效并未明显优于对照组。3.两种治疗方法对于患者心理状态均有调节作用,但未区分出差异性。

陈婷婷[4](2020)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合并宫颈病变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合并CIN及以上病变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合并宫颈病变的诊疗提供指导。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9年9月我院活检确诊为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相关检查结果;根据有无CIN及以上病变将研究对象分为宫颈病变组及无宫颈病变组,比较其临床特点及聚焦超声治疗效果,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NNEDV患者发生CIN及以上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共1091例NNEDV患者入选,其中合并宫颈病变154例(14.1%)。宫颈病变组与无宫颈病变组在年龄、阴道炎病史、接触性出血症状、经期外阴瘙痒特点、HPV感染、病变面积、病理类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3060岁年龄段(OR=4.712,95%CI2.2839.727,P<0.01)、阴道炎病史(OR=2.298,95%CI1.5053.511,P<0.01)、接触性出血症状(OR=7.726,95%CI3.38517.632,P<0.01)、经期外阴瘙痒症状加重(OR=1.613,95%CI1.0182.556,P<0.05)、HPV感染(OR=2.386,95%CI1.0265.548,P<0.05)、NNEDV面积占比≥70%(OR=2.380,95%CI 1.4913.798,P<0.01)、混合型NNEDV(OR=2.014,95%CI1.2653.207,P<0.01)是NNEDV患者合并宫颈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NNEDV合并宫颈病变组及无宫颈病变组聚焦超声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5%和95.2%,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合并CIN及以上病变较为常见,对3060岁年龄段、病变面积占比≥70%、病理类型为混合型且合并HPV感染、具有阴道炎病史、接触性出血症状、经期外阴瘙痒症状加重的NNEDV患者应重视对宫颈病变的筛查,但合并宫颈病变不影响NNEDV患者聚焦超声疗效。

王俊[5](2017)在《王昕教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临床经验总结》文中指出外阴白色病变是一组以女性外阴皮肤、黏膜组织发生色素改变和变性的慢性疾病,以外阴皮肤黏膜白色变、粗糙、肥厚、增生、萎缩、皲裂、隆起等为特征,同时伴有瘙痒、疼痛、性交困难等不适症状[1],由于患者长期疾病痛苦之中,在生活及工作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病根据临床表现可散见于中医学“阴疫”、“阴肿”、“阴痒”、“阴蚀”、“阴痛”等疾病范畴,本病的根本病机为五脏亏虚,气血运行失常,外阴失养而致病。导致本病的常见病因病机可归纳为肝肾阴虚、血虚化燥、脾肾阳虚、肝经湿热、心脾两虚、肝郁、肾虚血瘀、肺气虚弱等,概括为虚、湿热、瘀。西医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考虑与多种因素相关。导师王昕教授基于多年诊治外阴白色病变的丰富经验,提出本病发病的基本病机是肝肾亏虚、冲任督失调为本,血瘀和湿热为标,治疗上当以补肾养肝、调节冲任督平衡以调其本,活血化瘀并清利湿热以治其标,独创“养阴止痒方”、“外洗方”、“祛白止痒方”、“白斑散”等,临床上治疗效果显着。本论文旨在通过考究外阴白色病变相关中、西医文献,分析经典理论,梳理、归纳历代医家及现代医学在病因病机及治疗等方面的特点,总结中、西医治疗本病的优势,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扬长避短,以期待取得更好的疗效。

张蕾[6](2013)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以女性外阴皮肤黏膜组织色素改变和变性的一组慢性疾病,根据病理分为外阴硬化性苔藓、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和其他外阴皮肤病。由于外阴硬化性苔藓和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患者的皮肤黏膜多呈白色,故也称为外阴白色病变。本病最早曾被称为外阴白斑、外阴干枯症、外阴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外阴皮肤瘙痒、色素减退、干燥、肥厚,甚至萎缩、溃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古籍中无此病名记载,但依据本病的临床变现,认为本病属“阴痒”、“阴疮”、“阴痛”范畴。其发病机理,多责之于肝、肾功能失调,湿热之邪侵袭,同时也与气血、经络有关;肝肾不足、阴血亏虚,或脾阳不足、失于温煦,或血虚生风、燥邪侵袭,或湿热下注、伤于阴器,或病久成瘀,血瘀阻络;无论本虚或感邪,均可导致外阴皮肤黏膜失养而产生皮肤色素减退、变白,瘙痒难忍,逐渐皮肤干裂、失去弹性、肥厚或萎缩等。西医学认为,各种外界因素(女性外阴所处环境、感染因素等)和诸多内在因素(局部微循环因素、自身免疫因素、性激素及其受体因素、遗传因素和分子生物学因素等)综合影响着本病的发生与发展,但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以期更全面地了解病变过程,从而更好地指导治疗。中医治疗本病,多从肝肾入手,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证型,可分别采用滋补肝肾、养血润燥、清热除湿等法,多标本同治,共达濡养外阴及止痒的效果,现代医家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方法和经验的同时,在其基础上更开辟了诸多新的治疗思路,使用外治法、内治法、内外合治法及针灸、穴位注射、中药离子导入等方法,且药物种类多样,已形成一些经验方和自制膏剂等,均取得良好的疗效,尚无不良反应发生,复发率亦较低。中医药在治疗时从整体入手,因人而异,实现个体治疗,且简便易行,如今更多的患者愿意采用本法治疗。西医治疗本病多从局部治疗入手,采用外治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不外乎氢化可的松、丙酸睾丸酮等激素类药物,起效快,可较为快速的控制瘙痒症状,但长期使用有一定的副作用发生,易出现阴蒂增大、多毛等男性化反应,同时在复发率方面得不到很好地控制;物理疗法诸如聚焦超声、液氮冷冻、激光、红外线、微波、高压氧等,是一种无创的新型治疗手段,多需要专业仪器治疗,种类繁多,近年来聚焦超声已成为研究热门,但此法患者多依从性差,无法完成既定疗程,且该仪器仍未得到大范围推广。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减轻副作用的产生,因其多注重患者病变之本,标本同治,从而减少了复发率,使瘙痒、色素减退等症状得到较快的缓解,加速了病情的恢复,减少了治疗时间,很好地发挥了各自的优点,显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优势所在和发展前景。

刘桂兰[7](2011)在《外阴白色病变中医辨证分型与HLA-ABDRB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HLA-ABDRB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妇女外阴白色病变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从而探讨遗传易感因素相互作用对外阴白色病变发生和发展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PCR-SSP方法对中国汉族妇女外阴白色病变的硬化性苔癣肝肾阴虚型40例(A组)、硬化性苔癣肝经湿热型36例(B组)、鳞状上皮增生肝肾阴虚型36例(C组)、鳞状上皮增生肝经湿热型38例(D组)和正常中国汉族妇女62例(对照组)进行HLA-ABDRB1基因多态性关联检测分析。结果结果表明:HLA-B*15等位基因在外阴白色病变各组出现频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着性差异(P<0.001);HLA-DRB1*12等位基因在A、B、D组中出现频率也较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着性差异(P<0.001),其中B组差异尤为显着;而HLA-B*40等位基因在A、C、D组中均呈低表达,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极显着性差异(P<0.001)。HLA-A*02等位基因在C组中出现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01)。结论HLA-B*15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汉族妇女外阴硬化性苔癣与外阴鳞状上皮增生(肝肾阴虚与肝经湿热型)的易感基因。HLA-DRB1*12等位基因可能是外阴硬化性苔癣(肝肾阴虚与肝经湿热型)及鳞状上皮增生(肝经湿热型)的易感基因,而与鳞状上皮增生(肝肾阴虚型)无相关性;其中HLA-B*15等位基因是最主要的。HLA-B*40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汉族妇女外阴硬化性苔癣(肝肾阴虚型)及鳞状上皮增生(肝肾阴虚与肝经湿热型)的保护性基因,而与硬化性苔癣(肝经湿热型)无相关性。HLA-A*02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汉族妇女鳞状上皮增生(肝肾阴虚型)的保护性基因。HLA-DRB1*12、HLA-B*40及HLA-A*02等位基因在各组中的显着性差异提示了中医辨证分型的物质基础和异质性,对外阴白色病变的诊断、治疗、预测和中医辨证分型都具有重要意义。

武志红[8](2005)在《克白霜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试验旨在系统观察克白霜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以期探索一条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有效途径,为克白霜的推广应用提供有力的临床依据。 方法:参考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第六版)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一九九三)制定其临床诊断标准。将确诊为外阴白色病变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克白霜治疗组26例,醋酸氟轻松软膏对照组19例。重点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外阴瘙痒情况,外阴皮肤粘膜的色素改变、弹性和皲裂程度,T细胞亚群的检测结果,治疗前后的病理及电镜结果。同时了解克白霜的最佳适应类型和对不同症状、体征的疗效差异。并进一步了解克白霜长期用药的毒副作用。 结果:(1)治疗组治疗前后外阴瘙痒程度变化比较有显着性差异,克白霜能有效的缓解外阴瘙瘁。(2)治疗组治疗前后外阴皮肤粘膜颜色改变范围和程度变化比较有显着性差异,克白霜能使病变皮肤和粘膜组织恢复正常的颜色与弹性。(3)克白霜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4)病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克白霜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显着,同时还表明克白霜有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癌前病变的疗效。(5)克白霜治疗组总有效率84.62%,醋酸氟轻松软膏对照组总有效率57.89%,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显着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6)治疗组26例病例经治疗后,外阴瘙瘁、色素减退及萎缩症状改善明显,而且能有效的治疗各种类型外阴白色病变,各分型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赵建武[9](2003)在《超声波对外阴皮肤血管神经的生物学效应》文中认为外阴白色病变是妇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目前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超声治疗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无创治疗技术。本课题研究超声对外阴皮肤的影响,以探讨超声用于外阴白色病变治疗的可行性及其机制。1、不同剂量超声辐照对兔外阴皮肤的影响将25只实验兔分成5组,每组5只,5组分别用CZF-1超声治疗仪样机1、2、3、4、5W对兔外阴皮肤真皮层进行连续直线辐照实验,观察辐照区域皮肤病理学转归。1、2W辐照后外阴皮肤无明显变化。3-5W辐照后1小时外阴皮肤出现充血,皮温升高,随剂量增加充血水肿变明显,3W治疗后第1天充血渐消失,4W和5W治疗后第2天充血水肿开始消退,4W消退稍快于5W,第4天完全消退,皮温正常。均未见凝固性坏死。组织学:1、2W辐照后无明显变化。3-5W辐照后1小时表现为表皮正常,真皮乳头层水肿、轻度充血。4天后充血水肿消退或轻微,可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我们认为 一定剂量超声辐照能够对兔外阴皮肤真皮层起到治疗作用,不引起局部凝固性坏死,也不会造成表皮损伤。说明超声用于外阴皮肤粘膜疾病的临床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2、超声辐照兔外阴皮肤的病理学转归研究 实验兔随机分成辐照组4组(每组10只)及对照组(10只)。辐照组以<WP=7>CZF-1超声治疗仪样机对兔外阴皮肤真皮层进行连续直线辐照,功率4W,4组分别于辐照后1、4、7和14天取材,对照组不辐照立即取材。作光镜、电镜检查。超声辐照后第1天外阴充血水肿,皮肤完整,稍硬,增厚感,皮温升高。第4天外阴充血水肿消失,仍然稍硬,皮温正常。第7天后外阴外观正常,皮肤色泽及质地同辐照前。组织学变化:超声辐照后第1天,表皮完好,真皮乳头层水肿,轻度充血。第4天充血水肿消退,可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第7天后可见新生毛细血管增生。第14天与正常外阴皮肤一致。 超微结构变化:第1、4、7天可见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肿胀、微吞饮小泡数量多,成纤维细胞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神经纤维内线粒体肿胀。提示超声有利于微血管、胶原纤维和神经末梢的增生与修复。推测超声可用于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治疗。3、超声辐照兔外阴皮肤后组织中ecNOS蛋白和mRNA的变化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与原位杂交技术研究超声辐照兔外阴皮肤后组织中ecNOS蛋白和mRNA的变化。发现辐照后第4天ecNOS蛋白和mRNA较辐照前明显升高,一周时恢复正常。提示通过超声的生物学效应可使局部NO增加,舒张微血管,导致毛细血管灌注增加,改善微血管功能与局部营养。不仅有利于变性坏死物质的清除,也因及时的血液供应而有利于病变组织的再生与修复。推测超声用于外阴白色病变的治疗可通过改善微血管功能与局部营养,最终使病变外阴皮肤得以修复。NO增加也有利于神经末梢再生。4、超声辐照兔外阴皮肤后组织中VEGF蛋白和mRNA的变化<WP=8>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与原位杂交技术研究超声辐照兔外阴皮肤后组织中VEGF蛋白和mRNA的变化。发现超声对兔外阴皮肤真皮层进行辐照后第4天和第7天VEGF蛋白和mRNA较辐照前明显升高(P<0.01),二周时恢复正常。超声辐照后局部水肿,可能形成低氧环境,有利于VEGF的产生。促进局部微血管的形成,增加血管内皮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善微血管和神经末梢的营养状况,改变局部组织生长的微环境。推测超声用于外阴白色病变的治疗可使病变组织生长的微环境改善,组织修复和再生,从而使病变的外阴皮肤得以康复。5、超声辐照兔外阴皮肤后组织中bFGF蛋白和mRNA的变化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与原位杂交技术研究超声辐照兔外阴皮肤后组织中bFGF蛋白和mRNA的变化。发现辐照后第4天和第7天bFGF蛋白和mRNA较辐照前明显升高(P<0.01),二周时已恢复正常。提示通过超声的生物学效应可使组织发生可逆性损伤,细胞膜微小破裂增加,细胞膜通透性提高,同时细胞bFGF产生增加,最后bFGF分泌增加,促进局部微血管的形成,改善微血管和神经末梢的营养状况。推测超声用于外阴白色病变的治疗可改变局部组织生长的微环境,使组织修复和再生,从而使外阴白色病变得以康复。超声治疗后局部bFGF生成增加,则成纤维细胞功能活跃,原胶原合成增加,胶原纤维增加,胶原纤维生成障碍改善,也有助于外阴白色病变的治疗。bFGF增加促进黑素细胞增殖有利于外阴白色病变的皮肤颜色恢复正常。6、超声辐照兔外阴皮肤后组织中NGF蛋白和mRNA的变化<WP=9>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与原位杂交技术研究超声辐照兔外阴皮肤后组织中NGF蛋白和mRNA的变化。发现辐照后第7天NGF蛋白和mRNA较辐照前明显升高(P<0.05),二周时恢复正常。提示通过超声的生物学效应可使组织发生可逆性损伤,NGF生成增加,改善神经末梢的营养状况。推测超声用于外阴白色病变的治疗可使局部组织中神经变性修复,继之组织修复和再生,从而使病变的外阴皮肤得以康复。同时NGF增加对改善外阴白色病变皮肤微循环和色素减退也有益。7、超声对兔外阴皮肤累积损伤的研究实验兔10只,分别用CZF-1超声治疗仪样机4W对兔外阴皮肤真皮层进行连续直线辐照实验,1、4天共进行二次,每次辐照后观察辐照区域病理学转归。研究发现CZF-1超声治疗仪样机对兔外阴皮肤进行第二次辐照后同样可以引起皮

李成志[10](2003)在《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研究(附:慢性宫颈炎超声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外阴白色病变的病因不明,病程较长,传统方法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复发率较高,绝大多数患者仍为原有疾病所困扰,希望有新的治疗方法能彻底治好她们的宿疾。为此我们进行了超声治疗剂量学研究以及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的初步临床研究。旨在探讨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安全、有效的治疗剂量和治疗方案,以及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效果和病理转归。第一部分 超声治疗兔皮肤可控性及治疗剂量研究目的:探讨超声治疗兔皮肤可控性及治疗剂量研究,并探讨多次超声治疗对治疗区皮肤的影响。方法:采用CZF-1型超声波妇科治疗仪对76只新西兰大白兔背部的皮肤进行超声治疗实验研究。(1)在额定的治疗参数(频率10MHz,功率5W)下对36只实验兔进行连续直线扫描,扫描速度为2-3mm/sec,观察术后1小时、3天、7天扫描区局部皮肤的变化。并取材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 TTC)染色和病理学检查。(2)将功率以5W为基础,按1W一个级别逐渐递增至10W19分别对6只实验兔(共30只)以同样的扫描速度进行连续直线扫描,观察术后1小时的皮肤变化。并取材行TTC染色和病理学检查。(3)对10只新西兰大白兔背部的皮肤进行定点扫描实验,观察扫描后1小时、1天、3天、7天的皮肤的改变。并取材进行TTC染色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超声治疗可控性好,治疗频率10MHz,功率在9W以下的连续直线扫描不会引起组<WP=6>织的损伤,仅引起皮肤短暂的充血水肿,并能完全恢复正常。当功率达到10W后就会引起皮肤的损伤。当定点扫描时间大于2秒钟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可使表皮损伤,并形成不可逆的凝固性坏死。结论:在频率为10MHz,功率小于9W的条件下,以2-3mm/sec的扫描速度进行超声治疗,不会引起表皮的损伤,从而确保了治疗的安全性。 第二部分 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研究1.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剂量学研究目的:本文研究了一定的声强下,不同的超声治疗时间和次数以及外阴白色病变的不同类型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旨在寻找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安全、有效的治疗剂量和治疗方案,为广泛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将3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随机地分在不同治疗剂量和方案的三个组中,给予不同的治疗剂量和方案进行超声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以及不同病理类型病变的症状、体征和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在同一超声功率与频率下,单位面积组织的超声治疗疗效与辐照时间和次数呈正相关的关系。不同的病理类型间疗效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用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是有效和安全的。超声治疗剂量、次数对其临床疗效均有一定的影响。选择适当的治疗剂量对于减少局部组织的创伤性反应及增强超声治疗的疗效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初步临床研究目的:观察外阴白色病变超声治疗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入选对象均为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外阴白色病变患者共100例,其中40例随机分为:超声治疗组(20例)和光谱治疗对照<WP=7>组(20例)。另外60例采用超声治疗。观察所有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副反应,分别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变情况。并用高频超声检测仪对60例患者进行定期超声监测。结果:超声治疗后,患者的基础体温及月经周期无明显变化,患者的瘙痒症状基本缓解或消失,原白色病变区皮肤的弹性和颜色可基本恢复正常,有效率达95%。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有了显着提高(P<0.05)。增生型与硬化苔癣型的超声治疗效果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患者的病程越短,其超声治疗的效果越好(P<0.05)。超声治疗与光谱治疗比较结果显示,超声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超声监测结果显示:超声治疗有效者表现为表皮下呈渐进性增强的局限的低回声区或带(充血水肿带),在治疗后的2448小时为高峰,以后逐渐减弱,超声治疗后710天完全恢复正常。结论: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确切,超声治疗的效果与病程的长短密切相关。高频超声波能显示超声治疗后皮肤声像图的特征性表现,可作为评价超声疗效指标之一。超声治疗定位准确,对外阴部的超声辐照不会干扰卵巢的内分泌功能。超声是目前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3.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病理转归研究目的:研究超声治疗后外阴白色病变的病理转归并探讨其发病机理与治疗机理。方法:采用CZF-1型超声波妇科治疗仪对6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进行超声治疗,定期随访病人的症状体征变化。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6月,分别取外阴活组织检查,将治疗前后的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对照分析。同时采用标准免疫组织化学(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Strepavidin-peroxidase SP)技术,检测治疗前后外阴白色病变组织(石蜡切片)中①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WP=8>(progestin receptor PR)的阳性表达;②血管内皮细胞分化抗原决定簇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of Endothelial cell CD34)的阳性表达;③髓磷脂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 MBP)的阳性表达。结果:1.大体观察:治疗后局部皮肤的

二、红外光治疗难治性外阴白色病变60例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外光治疗难治性外阴白色病变60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女性外阴白色病变炎症因子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炎症指标比较
    2.2 临床指标比较
    2.3 疗效指标比较
3 讨论

(2)ATP红外生物效应治疗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1.2.1 ATP组
        1.2.2 西药组
        1.2.3 中药组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3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评价
    2.2 ATP对不同类型外阴色素减退病变的疗效观察
3 讨论

(3)基于气能生血理论探讨当归补血汤洗方对气血亏虚型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皲裂症状的临床治疗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材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VSL诊断标准
        1.2.2 气血亏虚证型中医辨证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病例标准
    2 治疗
        2.1 治疗组
        2.2 对照组
    3 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3.1 安全性评价标准
        3.2 疗效性观察标准
        3.2.1 皮肤病损范围和程度分级标准
        3.2.2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3.3 疗效评定标准
        3.4 心理状态评分标准
    4 统计方法
    5 治疗结果
        5.1 疗效性指标观察结果
        5.2 安全性评价标准
讨论
    1 气血亏虚型外阴硬化性苔藓皲裂症状病因病机的认识
    2 当归补血汤洗方及现代药理研究
        2.1 当归补血汤洗方组方及依据
        2.2 方解
        2.3 单味药物解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3 结果分析
    4 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西医对外阴硬化性苔藓的认识
    1 中医对外阴硬化性苔藓的认识
        1.1 病名
        1.2 病因病机及分型
        1.2.1 肝经湿热型
        1.2.2 肝肾阴虚型
        1.2.3 气血亏虚型
        1.2.4 脾肾阳虚型
        1.2.5 湿虫滋生型
        1.3 临床治疗
    2 西医学对外阴硬化性苔藓的认识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2.1.1 局部外界刺激
        2.1.2 自身免疫
        2.1.3 遗传因素
        2.1.4 细胞增殖
        2.1.5 氧化损伤
        2.1.6 性激素
        2.2 病理组织学改变
        2.3 临床表现
        2.4 临床治疗
        2.4.1 治疗现状
        2.4.2 一般治疗
        2.4.3 药物治疗
        2.4.4 物理疗法
        2.4.5 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合并宫颈病变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5)王昕教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临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传统医学对外阴白色病变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外阴白色病变的认识
3.导师王昕教授对外阴白色病变的认识及临床治疗经验
4.典型病例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6)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中医学对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认识
    1 病名的认识
    2 病因病机
        2.1 古代文献记载
        2.2 近现代学者的认识
西医学对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认识
    1 病名与分类
    2 临床变现及病理变化
    3 病因及发病机制
        3.1 局部因素
        3.2 免疫因素
        3.3 遗传因素
        3.4 性激素及其受体
        3.5 感染因素
        3.6 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
        3.7 细胞增殖及相关基因
        3.8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
中西医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1 中医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1.1 内治法
        1.2 外治法
        1.3 内外合治法
        1.4 针灸及其他疗法
    2 西医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2.1 药物疗法
        2.2 物理疗法
        2.3 其他疗法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小结
王必勤老师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经验
    1 病因病机
    2 治疗方法
    3 组方特点
    4 病案举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外阴白色病变中医辨证分型与HLA-ABDRB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现代医学对外阴白色病变的认识
        1.1 病因学及发病机制
        1.2 病理组织学研究
        1.3 现代治疗进展
    2 祖国医学对外阴白色病变的认识
        2.1 病名溯源
        2.2 病因病机
        2.3 中医辨证分型
        2.4 现代医家对本病的治疗进展
    3 HLA基因与疾病
        3.1 HLA基因简介
        3.2 HLA基因多态性与疾病关系的研究
        3.3 HLA与本病
第二部分 外阴白色病变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外阴白色病变与HLA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
    引言
    实验研究
        一.实验资料
        1 研究对象
        2 实验室及主要仪器
        3 主要试剂
        二.实验方法
        1 基因组DNA提取
        2 PCR-SSP
        3 琼脂糖凝胶电泳
        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HLA-B~*1 5等位基因频率在5组研究对象中的分布
        2 HLA-B~*40等位基因频率在5组研究对象中的分布
        3 HLA-DRB1~*12等位基因频率在5组研究对象中的分布
        4 HLA-A~*02等位基因频率在5组研究对象中的分布
    结论
    讨论
        1 外阴白色病变的免疫遗传学研究
        2 肝肾阴虚型与肝经湿热型是外阴自色病变的主要证型
        3 外阴白色病变的中医辨证分型与HLA的相关性
        4 中医体质理论与外阴白色病变的中医辨证分型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介

(8)克白霜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临床研究
讨论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限制性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超声波对外阴皮肤血管神经的生物学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不同剂量超声辐照对兔外阴皮肤的影响
第二部分 超声辐照兔外阴皮肤的病理学转归研究
第三部分 超声辐照兔外阴皮肤后组织中ecNOS蛋白和mRNA的变化
第四部分 超声辐照兔外阴皮肤后组织中VEGF蛋白和mRNA的变化
第五部分 超声辐照兔外阴皮肤后组织中bFGF蛋白和mRNA的变化
第六部分 超声辐照兔外阴皮肤后组织中NGF蛋白和mRNA的变化
第七部分 超声对兔外阴皮肤累积损伤的研究
第八部分 超声对外阴白色病变组织VEGF、NGF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论
附录
文献综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研究(附:慢性宫颈炎超声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超声治疗兔皮肤可控性及治疗剂量研究动物实验图片
第二部分 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研究
    1. 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剂量学研究
    2. 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初步临床研究
    3. 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病理转归研究
    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图片
第三部分 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初步临床研究
    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图片
结论
文献综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红外光治疗难治性外阴白色病变60例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女性外阴白色病变炎症因子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吴萍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22)
  • [2]ATP红外生物效应治疗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 张春贤,冯淑娴,窦应芳,肖红妮.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21(07)
  • [3]基于气能生血理论探讨当归补血汤洗方对气血亏虚型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皲裂症状的临床治疗效果[D]. 武宇.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合并宫颈病变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D]. 陈婷婷.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5]王昕教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临床经验总结[D]. 王俊.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7(02)
  • [6]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D]. 张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8)
  • [7]外阴白色病变中医辨证分型与HLA-ABDRB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D]. 刘桂兰.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1(12)
  • [8]克白霜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研究[D]. 武志红. 山东大学, 2005(01)
  • [9]超声波对外阴皮肤血管神经的生物学效应[D]. 赵建武. 重庆医科大学, 2003(01)
  • [10]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研究(附:慢性宫颈炎超声治疗的临床研究)[D]. 李成志. 重庆医科大学, 2003(01)

标签:;  ;  ;  ;  ;  

红外光治疗外阴难治性白色病变60例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