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牙科一新种描述(膜翅目:Sympodidae)(英文)

中国象牙科一新种描述(膜翅目:Sympodidae)(英文)

一、中国扁肿腿蜂属一新种记述(膜翅目:肿腿蜂科)(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闫家河,刘经贤,生钦海,柏鲁林,夏明辉,杨启萌,王涛,王晶,赵燕,武海卫[1](2021)在《白蜡外齿茎蜂天敌种类调查初报》文中研究表明白蜡外齿茎蜂Stenocephus fraxini Wei是白蜡树Fraxinus spp.重要枝梢害虫。本文通过对采自20多个省份寄主的室内饲养,共收集到白蜡外齿茎蜂捕食性天敌4种、寄生性天敌11种,对已定名种类的成虫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

臧凯[2](2016)在《两种杨树对蛀干害虫的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探讨诱导害虫种群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以引进种钻天杨Populus nigra var.italica(Moench)和本地种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两种杨树作为调查对象,比较蛀干害虫对两种树的危害程度及差异、观察主要蛀干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并分析抑制害虫种群密度的主要因子,从而为林业生产上重要害虫的有效防控提供新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钻天杨比山杨对蛀干害虫的敏感性更高。在两种杨树林地中解剖受害树干,比较两种杨树上蛀干害虫的种类及统计每种蛀干害虫的危害株率。结果发现,危害钻天杨的蛀干害虫主要有4种,分别为弗氏窄吉丁Agrilus fleischeri Obenberger、青杨脊虎天牛Xylotrechus rusticus L.、四点象天牛Mesosa myops(Dalman)、光点楔天牛Saperda alberti Plavilstshikov,4种害虫对环割后的钻天杨危害株率分别为90.00%、65.00%、5.00%、5.00%;自然状态下,钻天杨仅受弗氏窄吉丁和青杨脊虎天牛危害,危害株率分别为11.76%、5.88%。危害山杨的蛀干害虫有弗氏窄吉丁A.fleischeri和四点象天牛M.myops,但两种害虫自然条件下对健康山杨基本不造成危害,人工胁迫后的受害株率分别为65.00%、5.00%。可见无论在自然状态还是人工胁迫下,弗氏窄吉丁对非本地的钻天杨危害均重于本地山杨。2.蛀干害虫弗氏窄吉丁对钻天杨的危害比山杨更为严重。第一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弗氏窄吉丁是两种树上最主要的蛀干害虫,因此进一步调查了该虫在两树种上的虫口密度及幼虫期的生态位宽度。结果显示,该虫在受胁迫的钻天杨和山杨上的虫口密度分别为61.95头/株和34.89头/株。两种杨树林地中弗氏窄吉丁幼虫的生态位宽度也存在不同,钻天杨林中为0.53,山杨林中仅为0.32。综合上述结果可知,非本地种钻天杨较本地种山杨受害更重。3.测定并明确了弗氏窄吉丁重要生物学参数和幼虫龄数。弗氏窄吉丁在两种杨树上的年生活史存在明显差异,在钻天杨树上1年完成一代,而在山杨树上需2年完成一代。通过定期林间调查采样,发现在钻天杨树上,弗氏窄吉丁世代发育较为整齐,5月中下旬到8月中旬为成虫期,6月上旬到8月下旬为卵期,幼虫期为6月中旬到9月下旬,9月下旬幼虫陆续进入老熟幼虫状态并以该虫态越冬,一直到翌年5月上旬进入蛹期。在山杨树上,弗氏窄吉丁存在世代重叠现象,5月上旬到6月上旬为蛹期,5月中下旬到8月中旬为成虫期,6月上旬到8月下旬为卵期,幼虫期从7月中旬可持续到翌年9月上旬,最早可在第二年的8月上旬发现老熟幼虫。该虫雌虫的平均寿命为34.87±1.80 d,雄虫的平均寿命为34.33±1.91 d,雌雄性比(雄:雌)符合1:1;室温下蛹期26.4 d,卵期12.83 d。采用定期取样的方法收集幼虫,根据Dyar法则,依据口缘宽的频次分布规律,可将弗氏窄吉丁幼虫分为4龄。4.调查清楚了两种杨树上弗氏窄吉丁的天敌种类。调查发现在两树种林地中,天敌的种类和寄生率有所不同,在钻天杨林中,弗氏窄吉丁的天敌有卵跳小蜂Oobius sp.、光翅瘿蜂Paramblynotus sp.、皱腹矛茧蜂Polystenus rugosus Foerster,寄生率分别为48.00%、43.79%、1.97%。另外还发现了一种郭公甲,捕食吉丁虫蛹室内的老熟幼虫。山杨林中,天敌有卵跳小蜂Oobius sp.、艾姬小蜂Euderus fleischerii、皱腹矛茧蜂P.rugosus、柄腹茧蜂Spathius sp.,寄生率分别为6.48%、7.63%、4.83%、0.25%。在钻天杨林中,主要天敌为卵跳小蜂和光翅瘿蜂,在山杨林中,主要天敌为卵跳小蜂和艾姬小蜂。5.调查了其它蛀干害虫的自然控制因子及其功效。结果发现,在危害钻天杨的青杨脊虎天牛幼虫上有一种寄生性茧蜂和一种捕食性天敌郭公甲,致死率分别为3.73%和3.73%。本研究比较了两种杨树上蛀干害虫的种类及危害程度,明确了主要蛀干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分析了天敌的种类及其对抑制害虫种群密度的贡献率,研究结果可为生产上合理造林提供参考,进行更具针对性的蛀干害虫预防和治理实践,并为进一步的害虫生物防治奠定基础。

何孙强[3](2015)在《浙江省竹林害虫主要寄生蜂及1优势种寄生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寄生性天敌昆虫是生物防治中利用最多的重要类群,能有效自然控制多种农林害虫种群增长。我国竹林害虫种类较多,危害严重,但关于其寄生蜂种类和寄生特性研究相对薄弱,为此作者对我国竹林害虫的寄生蜂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调查和分类研究,并对其中一种寄生于竹织叶野螟Algedonia coclesalis Walker的优势天敌,即,兰氏原绒茧蜂Protapantelesg lamborni Wilkinson做了基础寄生生物学研究,以便为将来竹林害虫的传统生物防治奠定基础。本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野外观察、采集和室内饲养竹林害虫,获取寄生蜂标本,参照专业分类书籍和借助专家的帮助,经鉴定分别隶属于11科22属29种,其中包含首次发现19种竹林害虫上的寄生蜂,包括3新种:即,寄生在竹瘿广肩小蜂Aiolomorphus rhopaloides Walker的天目山平腹小蜂Anastatus tianmushanensis sp.nov.;寄生在竹连纹黛眼蝶Lethe syrcis Hewitson的眼蝶悬茧蜂Meteorus lethe sp.nov.;寄生在竹织叶野螟的竹螟甲腹茧蜂Chelonus algedonia sp.nov.。1中国新纪录种:即,寄生在竹纵斑蚜Takecallis arundinariae Essig的凸唇斑蚜三叉蚜茧蜂Trioxys takecallis Stary,1978。文中对所有种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编制了近缘种检索表,及其生物学、鉴别特征和分布等。2.通过野外对竹织叶野螟的调查、观测与室内饲养,发现1种寄生率较高,应用潜力较大的寄生蜂,即,兰氏原绒茧蜂。故此,对该种的寄生特性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田间统计得到第一代兰氏原绒茧的雌雄比最高为2.29:1,最低为1.69:1,基本维持在2:1。在实验室25℃±0.5的情况下,兰氏原绒茧羽化率大概为86.46%,第一天是羽化高峰期,占59.67%,第二天占36.67%,后面仅占3.67%;兰氏原绒茧00:00—12:00间羽化达到高峰期,16:00-18:00次之,22:00-6:00之间几乎不羽化;兰氏原绒茧雌雄比例1:1时,交尾最顺利;兰氏原绒茧幼虫一般选择三龄幼虫居多,偶或选择四龄幼虫;兰氏原绒茧在16℃下寿命最长,补充10%的蜂蜜水为13.35±0.37天,清水下是6.65±0.24天,而在同一温度下,补充蜂蜜水的兰氏原绒茧成虫寿命约为补充清水的情况下的2倍。

唐艳龙[4](2011)在《栗山天牛的生态学特性及其生物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 (Blessig))是近年来在我国东北林区爆发成灾的重大蛀干害虫。为了探索无公害技术防治栗山天牛,本研究从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出发,在研究清楚了栗山天牛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利用天敌昆虫开展生物防治技术。通过人工释放白蜡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pupariae Yang et Yao)防治栗山天牛幼龄幼虫,释放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 (Fairmaire))防治栗山天牛中老龄幼虫和蛹,为生产防治提供了一套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栗山天牛新技术,达到了在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有效控制栗山天牛这种重大林木害虫的防治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栗山天牛寄主树木上的分布危害规律研究受害后表现为全部枯梢症状的植株上,栗山天牛幼虫主要分布在4m以下,蛹主要分布在1-4m;部分出现枯梢症状的植株上,栗山天牛幼虫主要分布在树干6m以下,蛹主要分布在3-6m。栗山天牛数量与树皮厚度和树干直径均呈正相关关系。产卵当年和次年6月前栗山天牛幼虫主要分布在韧皮部,6月开始有天牛蛀入木质部,7-8月为蛀入木质部的高峰期,9月绝大多数蛀入木质部。影响栗山天牛发生的3个关键环境因子是林地坡位、栎树胸径和主林层郁闭度。2.栗山天牛成虫的行为学研究栗山天牛成虫吸食从栎树树皮受伤处溢出的汁液补充营养。成虫完成一次完整的交配通常需经过4个阶段,即:寻找、识别、追逐——攀附、抚慰、试探性插入——交尾——交尾结束、离开。雌虫产卵于寄主树皮裂缝中。栗山天牛成虫取食的高峰期在晚上18:00至20:00,交配高峰期为17:00至22:00,产卵和爬行的高峰期均为19:00至22:00,飞翔的高峰期为19:00至21:00。3.利用白蜡吉丁肿腿蜂防治栗山天牛幼龄幼虫研究室内白蜡吉丁肿腿蜂对栗山天牛幼龄幼虫的寄生率随着放蜂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寄生率最高能达到60%。产卵当年和次年的6-7月为白蜡肿腿蜂防治栗山天牛的最佳时期。白蜡吉丁肿腿蜂野外种群的过冷却点平均为-26.2℃,绝大多数年份能安全越冬。研究还发现白蜡吉丁肿腿蜂有较强的学习能力。4.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栗山天牛中老龄幼虫和蛹室内花绒寄甲对栗山天牛老龄幼虫的寄生率最高接近80%,野外可达到30%。成虫羽化前一年的下半年和当年的上半年是应用花绒寄甲防治栗山天牛的最佳时期。花绒寄甲成虫与栗山天牛幼虫均呈聚集性分布,而且分布规律比较相似,有较强的寄主跟随现象。5.系统调查了栗山天牛的天敌昆虫经调查发现栗山天牛幼虫期有栗山天牛跳小蜂(Zaommoencyrtus raddeii Yang)(膜翅目:跳小蜂科)寄生;发现2种茧蜂(Doryctes raddeii Yang sp.nov.)和(Iphiaulax massicusi Yang sp.nov.)寄生幼龄幼虫,1种寄生四点象天牛幼虫的茧蜂(Rhoptrocentrus quercusi Yang sp.nov.),均为新种;还发现3种捕食性天敌昆虫,初步鉴定为2种郭公虫和1种叩甲。6.研究了白蜡吉丁肿腿蜂和花绒寄甲在林间的过渡寄主受栗山天牛危害的栎树林间存在有数量较多的双簇天牛和四点象天牛幼虫,而且世代发育不整齐,在东北每年的5-9月都有大量处于各个时期的天牛幼虫存在。白蜡吉丁肿腿蜂能够攻击并寄生这2种天牛幼虫,产生的后代个体较大,寿命较长。花绒寄甲对四点象天牛幼虫和蛹的寄生率分别为26.67%和43.33%,对双簇天牛幼虫和蛹的寄生率分别为20%和6.67%。表明四点象天牛和双簇天牛是这2种天敌的过渡寄主。

肖斌,许再福[5](2008)在《中国齿肿腿蜂属一新种(膜翅目,青蜂总科,肿腿蜂科)(英文)》文中指出记述了采自我国海南省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齿肿腿蜂属Odontepyris Kieffer,1904 1新种:海南齿肿腿蜂O.hainanus sp.nov.,并编制了中国齿肿腿蜂属分种检索表。海南齿肿腿蜂,新种Odontepyris hainanus sp.nov.(图1 2)新种与日本齿肿腿蜂O.japonicus Terayama,2006相似,主要区别是本种头长大于宽(后者是头宽大于长) ,前翅小翅室亚三角形(后者近矩形) ,并胸腹节背表面有不规则的皱褶(后者并胸腹节背表面中区稍凹陷且有网皱,侧区有横皱)。正模♀,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6-07-07 11 ,刘经贤采,编号200700061。副模: 1♀,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06°N,109.04°E) , 2006-07-07 11 ,刘经贤采,编号200700077。模式标本保存于浙江大学植物保护系寄生蜂标本室。

武辉[6](2007)在《白蜡窄吉丁寄生蜂的生物学特性和繁育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是白蜡属树木的毁灭性蛀干害虫,自然分布于东北亚地区,近年来传播到美国和加拿大。目前在国内外一些地区危害较重。为利用天敌控制白蜡窄吉丁的危害,对该虫寄生性天敌的生物学作了研究。测定了白蜡窄吉丁及2寄生性优势天敌白蜡吉丁柄腹茧蜂(Spathius agrili Yang)和白蜡吉丁啮小蜂(Tetrastichus planipennisi Yang)在越冬阶段的过冷却点和冰点。对新种白蜡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a pupariae Yang et Yao)的生物学、行为学和繁育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白蜡窄吉丁的过冷却点在-26.38~-23.04℃之间,冰点在-21.72~-11.64℃之间;白蜡吉丁柄腹茧蜂的过冷却点为-26.28℃,冰点为-22.50℃;白蜡吉丁啮小蜂的过冷却点为-24.48℃,冰点为-21.87℃。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探讨了白蜡窄吉丁及其天敌可能的地理分布范围,并认为越冬对种群数量的影响较小。白蜡吉丁肿腿蜂是白蜡窄吉丁幼虫和蛹的一种有效寄生蜂,该蜂1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严重,自然寄生率为13.9%,雌性成蜂不补充营养的条件下平均寿命可达27.38±0.43天,雄性成蜂平均寿命为12.43±0.35天。性比(♀:♂)为18.949.5:1,第一代雌性有翅率最高为56.6%。有孤雌生殖现象,其后代全部为雄性。在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卵、幼虫、茧蛹期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6.89±0.79、17.03±1.42、16.90±1.68和15.31±0.47℃。有效积温分别为33.82±4.13、49.11±7.93、128.88±27.87和277.00±14.15日.度。根据当地的气候预测该蜂每年可发生4.75代,与实际相符。白蜡吉丁肿腿蜂的寄主有白蜡窄吉丁各龄幼虫、合欢吉丁幼虫、苹果小吉丁幼虫和蛹、花椒窄吉丁幼虫、核桃窄吉丁幼虫、麻天牛幼虫、黄粉虫蛹、光肩星天牛低龄幼虫、芦螟幼虫和蛹、复纹狭天牛幼虫、一种苹果天牛幼虫。白蜡吉丁肿腿蜂种的行为学复杂,对寄主有较强的搜索力和攻击力,其搜索机制可能主要是来自于寄主虫粪的气味,与寄主本身发出的气味关系可能不大。该蜂的茧在8±2℃下贮藏74天后,羽化率不到10%。成蜂在8±2℃下贮藏78天后,雄性全部死亡,雌性有滤纸或蜂蜜水保湿的情况下死亡率为5.041.7%,不保湿的情况下死亡率为0,成蜂经过低温贮藏与否对后代的产卵、出蜂量没有显着的差异。用白蜡吉丁蛹做寄主人工繁育该蜂表明,雌蜂一生能产卵3~5次,每次的平均出蜂量为32.9±1.2头。采用虫蜂比为1:2的繁殖方法出蜂量大于的1:1接蜂方法。用酒精处理寄主对产卵、羽化率和出蜂量没有显着的影响。

周娜[7](2006)在《管氏肿腿蜂产业化繁蜂参数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管氏肿腿蜂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的寄生蜂,现已被用于森林、园林、经济作物和药用植物等钻蛀性害虫的防治,并取得了显着的防治效果。但管氏肿腿蜂的繁育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许多繁蜂指标的量化尚缺乏系统的实验参数依据,本项研究主要立足于人工繁殖技术缺项和尚未统一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初步总结出相关的结果,以期更为有效地繁殖管氏肿腿蜂,推进其在生物防治中[0]的应用。研究结果如下:1.繁蜂生产中,接蜂时选用的种蜂与寄主的量对繁蜂效果存在不同影响:种蜂量对F1代蜂的平均单管出蜂量无显着影响,对平均千头重和平均体长均存在显着影响;寄主量对F1代蜂的平均单管出蜂量、平均千头重和平均体长存在显着影响。繁蜂生产中,采用规格为12mm×50mm指行管繁蜂,多选用5只青杨天牛幼虫和4~5头种蜂。也可以根据防治实际中目标害虫的虫口密度及单株放蜂数量来确定每管的接入寄主数和种蜂数。2.管氏肿腿蜂成蜂在5~10℃条件下贮藏,0~30天是最佳贮藏时间,30~45天是适宜贮藏时间,45~60天是最长贮藏时间。3.管氏肿腿蜂经过复壮,繁蜂效果在复壮当代和子代得到显着的提高,证明了复壮措施的有效性。4.管氏肿腿蜂茧在5~10℃条件下贮藏,0~10天是最佳贮藏时间,10~20天是适宜贮藏时间,20~30天是最长贮藏时间。5.近亲繁殖的效应会很快体现出来并在后续的3~4代延续,造成管氏肿腿蜂的繁蜂参数劣化。6.管氏肿腿蜂有翅雌蜂具有繁殖能力,但是子代蜂在平均单管出蜂量、平均千头重和平均体长上均弱于无翅雌蜂。

周娜,姚圣忠,胡德夫,宋淑霞,翟金玲[8](2005)在《管氏肿腿蜂的人工繁育与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较系统地论述了肿腿蜂科昆虫的种类与分布,重点阐述了管氏肿腿蜂的人工繁殖技术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同时指出现存的问题和亟需开展的研究方面,以期促进管氏肿腿蜂的研究及在生物防治领域的应用。

许再福,何俊华,马云[9](2003)在《寄甲肿腿蜂属三新种(膜翅目,肿腿蜂科)(英文)》文中认为记述了我国寄甲肿腿蜂亚科寄甲肿腿蜂属 3新种和1新纪录种 ,新纪录种为采自台湾 ,裸眼寄甲肿腿蜂EpyrisapicalisSmith ,1874,新种为横沟寄甲肿腿蜂Epyristransver sariussp .nov .、闽寄甲肿腿蜂Epyrisfujianensissp .nov .和长头寄甲肿腿蜂Epyrisovatussp .nov .。编制了中国寄甲肿腿蜂属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浙江大学寄生蜂标本室。裸眼寄甲肿腿蜂EpyrisapicalisSmith ,1874中国新纪录(图 1)分布 :中国 (台湾 ) ;日本。鉴定标本 :1♀ ,1968 0 3 2 1,台湾嘉义奋起湖Okadome,T .采。横沟寄甲肿腿蜂 ,新种Epyristransversariussp .nov . (图2 )正模♀ ,1995 0 8 3 1,浙江庆元百山祖 ,吴鸿采。闽寄甲肿腿蜂 ,新种Epyrisfujianensissp .nov.(图 3 )正模♀ ,1991 10 10 ,福建将乐龙栖山 ,陈学新采。长头寄甲肿腿蜂 ,新种Epyrisovatussp .nov .(图 4)正模♀ ,1994 0 8 18,浙江遂昌九龙王 ,何俊华采 ,副模 1♀ ,1994 0 8 14,福建武夷山桐木 ,陈学新采 ;1♀ ,1987 0 4,福建漳州 ,林乃铨采

许再福,何俊华,马云[10](2003)在《中国全肿腿蜂属种类记述(膜翅目,肿腿蜂科)(英文)》文中提出系统研究了我国全肿腿蜂属HolepyrisKieffer,190 4的种类 ,记录 7新种中国 2新纪录种和 1已知种共 10种 ,包括采自山东、浙江、福建、台湾和贵州的热海全肿腿蜂H .atamiensis (Ashmead) ,采自河南的瘦全肿腿蜂H .macilentussp .nov .,采自福建的角唇全肿腿蜂H .angulatussp .nov .,采自山东的黄足全肿腿蜂H .fulvussp .nov .,采自浙江和甘肃的褐足全肿腿蜂H .fuscussp .nov .,采自浙江和福建的惹全肿腿蜂H .yambaruTerayama ,采自浙江的古田山全肿腿蜂H .gutianshanensissp .nov .,采自浙江和福建的中华全肿腿蜂H .sinensissp .nov .,采自山东的细胸全肿腿蜂H .susanowoTerayama和采自浙江的伊文思全肿腿蜂H .evansisp .nov .。全部模式标本保存于浙江大学植物保护系寄生蜂标本室。热海全肿腿蜂Holepyrisatamiensis (Ashmead ,190 4)(图 1~ 2 )分布 :中国 (山东 ,浙江 ,福建 ,台湾 ,贵州 ) ;日本。瘦全肿腿蜂 ,新种Holepyrismacilentussp .nov .(图 3~ 4,9)分布 :中国 (河南 )。鉴定标本 :正模♀ ,1998 0 7 14,河南内乡宝天曼 ,陈学新采 ,编号 98873 1。角唇全肿腿蜂 ,新种Holepyrisangulatussp .nov.(图 5~ 6)分布 :中国 (福建 )。鉴定标本 :正模♂ ,1994 0 7 14,福建武夷山桐木 ,陈学新采 ,编号 94

二、中国扁肿腿蜂属一新种记述(膜翅目:肿腿蜂科)(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扁肿腿蜂属一新种记述(膜翅目:肿腿蜂科)(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白蜡外齿茎蜂天敌种类调查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仪器
    1.2 采集时间和地点
    1.3 天敌调查与饲养
2 结果与分析
    2.1 捕食性天敌种类
    2.2 寄生性天敌种类
    2.3 主要种类成虫形态特征
        2.3.1 环足蛀姬蜂Schreineria cingulipes (Forster,1 8 8 8)(图1 a,b)[5]..
        2.3.2 光瘤姬蜂Liotryphon sp.
        2.3.3 何氏双短姬蜂Bicurta hejunhuai
        2.3.4 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us sp.(图2 a,b)
        2.3.5 商河新赛阿金小蜂Neocyrtoptyx shanghensis Xiao et Yan[4](图2 e)和纤新赛阿金小蜂N.exilis Xiao et Yan(图2 f)
        2.3.6 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sp.
3 讨论

(2)两种杨树对蛀干害虫的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物抗虫性机制研究进展
        1.2.2 本地害虫与非本地树种的关系
        1.2.3 杨树上重要的蛀干害虫及其防治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重点解决的问题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重点解决的问题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两种杨树受害情况的调查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及样树的选择
        2.1.2 蛀干害虫种类、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的调查方法
        2.1.3 弗氏窄吉丁对两树种的危害特点
        2.1.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两种寄主树种上蛀干害虫的种类及其危害状
        2.2.2 两种寄主树种上的有虫株率与虫口密度
        2.2.3 弗氏窄吉丁对两树种的危害特点
    2.3 小结
第三章 杨树主要蛀干害虫弗氏窄吉丁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年生活史调查
        3.1.3 卵
        3.1.4 幼虫生物学
        3.1.5 蛹
        3.1.6 成虫生物学
        3.1.7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年生活史
        3.2.2 卵
        3.2.3 幼虫生物学
        3.2.4 蛹
        3.2.5 成虫生物学
    3.3 小结
第四章 影响两树种受害差异的生物因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调查样地
        4.1.2 两树种林地中弗氏窄吉丁的致死因子种类和致死率
        4.1.3 两林地中弗氏窄吉丁及重要天敌的空间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
        4.1.4 两林地中天牛的致死因子种类和致死率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钻天杨林中弗氏窄吉丁致死因子的种类及致死率
        4.2.2 山杨林中弗氏窄吉丁致死因子的种类及致死率
        4.2.3 两林地中弗氏窄吉丁及重要天敌的空间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
        4.2.4 天牛及其自然控制因素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2.1 两种杨树上蛀干害虫的防治建议
        5.2.2 青杨脊虎天牛危害特点
        5.2.3 导致两树种受害差异的因子
        5.2.4 弗氏窄吉丁生物学特征的差异性
        5.2.5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5.2.6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详细摘要

(3)浙江省竹林害虫主要寄生蜂及1优势种寄生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I 总论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2.1 标本的采集
        2.1.1 卵期寄生蜂
        2.1.2 幼虫期寄生蜂
        2.1.3 蛹期寄生蜂
        2.2 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2.3 标本的观察
        2.4 种类记述
II 浙江省竹林害虫主要寄生蜂资源
    寄生竹林害虫的膜翅目分科检索表
    1 金小蜂科Pteromalidae
        1.1 蝽卵金小蜂属Acroclisoides Girault & Dodd, 1915
        1.1.1 中国蝽卵金小蜂Acrodlisoides sinicus Huang & Liao, 1988(图 1)
        1.1.2 印度蝽卵金小蜂Acrodlisoide sindicus Ferrire, 1931(图 2)
        1.2 偏眼金小蜂属Agiommatus Crawford, 1911
        1.2.1 竹毒蛾偏眼金小蜂Agiommatus pantanus Xiao and Huang, 2001(图 3)
        1.3 枝瘿金小蜂属Homoporus Thomson, 1878
        1.3.1 纹黄枝瘿金小蜂Homoporus japonicus Ashmead, 1904(图 4)
        1.3.2 中国枝瘿金小蜂Homoporus sinensis Xiao,2004(图 5)
        1.4 长角金小蜂属Norbanus Walker, 1843
        1.4.1 竹瘿长角金小蜂Norbanus aiolomorphi Yang et Wang, 1993(图 6)
        1.4.2 黄腹长角金小蜂Norbanus longifasciatus Girault, 1914(图 7)
    2 旋小蜂科Eupelmidae
        2.1 平腹小蜂属Anastatus Motschulsku, 1859
        2.1.1 白跗平腹小蜂Anastatus albitarsis Ashmead, 1904(图 8)
        2.1.2 双斑平腹小蜂Anastatus bifasciatus Geoffroy, 1970(图 9)
        2.1.3 天目山平腹小蜂,新种Anastatust tianmushanensis sp. nov.(图 10)
        2.2 旋小蜂属Eupelmus Dalman, 1820
        2.2.1 栗瘿蜂旋小蜂Eupelmus urozonus Dalman, 1820(图 11)
    3 刻腹小蜂科Ormyridae
        3.1 刻腹小蜂属Ormyrus Westwood, 1832
        3.1.1 具点刻腹小蜂Ormyrus punctiger Westwood, 1832(图 12)
    4 跳小蜂科Encyrtidae
        4.1 卵跳小蜂属Ooencyrtus Ashmead, 1900
        4.1.1 长脉卵跳小蜂Ooencyrtus longivenosus Xu et He, 1996(图 13)
    5 赤眼蜂科Trichogrammatidae
        5.1 赤眼蜂属Trichogramma Westwood, 1833
        5.1.1 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 Ishii, 1941(图 14)
    6 广肩小蜂科Eurytomidae
        6.1 食瘿广肩小蜂属Sycophila Walker,1871
        6.1.1 黄色食瘿广肩小蜂Sycophila flava Xu et He, 2003(图 15)
        6.2 短柄广肩小蜂属Axanthosoma Girault(图 16)
        6.2.1 短柄广肩小蜂Axanthosoma sp 1
    7 长尾小蜂科Torymidae
        7.1 长尾小蜂属Torymus Dalman, 1820
        7.1.1 竹瘿歹长尾小蜂Torymus (Diomorus) aiolomorphi Kamijo, 1964(图 17)
    8.姬小蜂科Eulophidae
        8.1 长尾啮小蜂属Aprostocetus Westwood, 1833
        8.1.1 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sp1. (图 18)
    9 缘腹细蜂科Scelionidae
        9.1 蝽沟卵蜂属Trissolcus Ashmead, 1893
        9.1.1 蝽沟卵蜂Trissolcus sp1.(图 19)
        9.2 黑卵蜂属Telenomus Haliday
        9.2.1 黑卵蜂Telenomus sp1. (图 20)
    10 肿腿蜂科Bethylidae
        10.1 棱角肿腿蜂属Goniozus Foerster, 1856
        10.1.1 日本棱角肿腿蜂Goniozus japonicus Ashmead, 1904(图 21)
    11 茧蜂科Braconidae
        11.1 悬茧蜂属Meteorus Haliday, 1835
        11.1.1 眼蝶悬茧蜂,新种Meteorus lethe sp. nov. (图 22)
        11.2 绒茧蜂属Apanteles Foerster, 1862
        11.2.1 绒茧蜂Apanteles sp 1.(图 23)
        11.2.2 绒茧蜂Apanteles sp 2.(图 24)
        11.2.3 绒茧蜂Apanteles sp 3.(图 25)
        11.3 原绒茧蜂属Protapanteles Ashmead, 1898
        11.3.1 兰氏原绒茧蜂Protapanteleslamborni Wilkinson, 1928(图 26)
        11.4 小腹茧蜂属Microgaster Latrille, 1862
        11.4.1 古晋小腹茧蜂Microgaster kuchihgensis Wilkinson, 1927(图 27)
        11.5 甲腹茧蜂属Chelonus Panzer, 1806
        11.5.1 竹螟甲腹茧蜂,新种Chelonus (Carinacheleonus) algedonia sp. nov.(图 28)
        11.6 三叉蚜茧蜂属Trioxys Haliday, 1833
        11.6.1 凸唇斑蚜三叉蚜茧蜂Trioxys (Betuloxys) takecallis Stary, 1978(中国新纪录种)(图 29)
III 竹织叶野螟寄生蜂——兰氏原绒茧蜂基础生物学特性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括
        1.2 供试材料
        1.2.1 兰氏原绒茧蜂Protapanteles lamborni Wilkinson, 1928
        1.2.2 竹织叶野螟Algedonia coclesalis Walker
        1.2.3 仪器与药品
        1.3 试验方法
        1.3.1 兰氏原绒茧蜂性比
        1.3.2 兰氏原绒茧蜂寄生特性
        1.3.3 温度和补充营养对兰氏原绒茧蜂寿命影响
    2.结果
        2.1 不同世代竹螟养出的兰氏原绒茧蜂性比
        2.2 羽化、产卵及生殖方式
        2.2.1 羽化
        2.2.2 交尾
        2.2.3 产卵
        2.2.4 生殖方式
        2.3 蜜水和温度对茧蜂成虫寿命的影响
    3.讨论
IV 讨论
    1.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2.今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I(图版)
附录II(英文描述)
    1.Anastatus Motschulsku, 1859
        1.1 Anastaus tianmushanensis sp. nov.(Fig. 10)
    2.Meteorus Haliday, 1835
        2.1 Meteorus lethe sp. nov. (Fig. 23)
    3. Chelonus Panzer, 1806
        3.1Chelonus (Carinacheleonus) algedonia sp. nov.(Fig.29)
个人简介
致谢

(4)栗山天牛的生态学特性及其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栗山天牛的生物学特性
        1.2.2 栗山天牛的分布、寄主与危害
        1.2.3 栗山天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2.4 栗山天牛的测报和防治技术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重点解决的问题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栗山天牛幼虫和蛹在辽东栎树干上的分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寄主树木调查
        2.1.2 林间调查
        2.1.3 含水率的测定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栗山天牛幼虫和蛹在栎树树干中的分布
        2.2.2 栗山天牛幼虫在树干上分布的模式图
        2.2.3 栗山天牛幼虫的分布与胸径的关系
        2.2.4 栗山天牛幼虫的分布与最高活侧枝以下的树干高度的关系
        2.2.5 虫口密度预测模型
        2.2.6 栗山天牛幼虫分布与栎树韧皮部和木质部含水率的关系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林分因子与栗山天牛危害程度的风险评估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地选择
        3.1.2 调查方法
        3.1.3 数据量化与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根据各变量的偏相关系数确定关键因子
        3.2.2 栗山天牛危害程度与关键因子的分析
        3.2.3 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3.2.4 风险评估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栗山天牛成虫的取食、交配和产卵行为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取食行为的观察
        4.1.2 相遇和攻击行为的观察
        4.1.3 交配和产卵行为的观察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栗山天牛成虫的取食行为
        4.2.2 栗山天牛的相遇和攻击行为
        4.2.3 栗山天牛成虫的交配行为
        4.2.4 栗山天牛雌虫的产卵行为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栗山天牛成虫的活动节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观察方法
        5.1.3 昆虫活跃值概念的提出
        5.1.4 昆虫活跃值的计算公式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栗山天牛成虫的活动节律
        5.2.2 栗山天牛成虫的群体活跃值
        5.2.3 栗山天牛雌雄成虫行为差异
        5.2.4 栗山天牛活动节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应用白蜡吉丁肿腿蜂防治栗山天牛幼龄幼虫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室内寄生试验
        6.1.2 过冷却点的测定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室内白蜡吉丁肿腿蜂对栗山天牛幼龄幼虫的控制效果
        6.2.2 白蜡吉丁肿腿蜂过冷却点的测定
    6.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防治栗山天牛幼虫的寄生性天敌白蜡吉丁肿腿蜂在柞树林内的过渡寄主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林间调查
        7.1.2 室内繁殖试验
        7.1.3 室内寄生试验
        7.1.4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三种不同枯死程度栎树上6 类常见害虫的数量和比例
        7.2.2 不同寄主的繁殖成功率
        7.2.3 寄主大小与肿腿蜂寄生成功率的关系
        7.2.4 雌蜂补充营养与肿腿蜂寄生成功率的关系
        7.2.5 五种寄主繁殖白蜡吉丁肿腿蜂的指标
        7.2.6 室内白蜡吉丁肿腿蜂对双簇天牛和四点象天牛的寄生作用
        7.2.7 栗山天牛、双簇天牛和四点象天牛的生活史
    7.3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白蜡吉丁肿腿蜂的学习行为研究
    8.1 材料与方法
        8.1.1 白蜡吉丁肿腿蜂的搜索时间
        8.1.2 不同材料的生物测定
    8.2 结果与分析
        8.2.1 白蜡吉丁肿腿蜂搜索时间随搜索次数的变化
        8.2.2 不同处理方式对白蜡吉丁肿腿蜂搜索时间的影响
        8.2.3 白蜡吉丁肿腿蜂成功搜索到寄主的时间
        8.2.4 不同材料的生物测定
    8.3 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花绒寄甲防治栗山天牛幼虫试验及其在林间的种群动态
    9.1 材料与方法
        9.1.1 室内寄生试验
        9.1.2 野外寄生试验
        9.1.3 林间种群动态
    9.2 结果与分析
        9.2.1 室内花绒寄甲对栗山天牛幼虫的寄生效果
        9.2.2 野外花绒寄甲对栗山天牛幼虫的寄生作用
        9.2.3 林间花绒寄甲成虫的种群动态及分布
    9.3 小结与讨论
第十章 栗山天牛幼虫及其天敌花绒寄甲空间分布的地统计学分析
    10.1 材料与方法
        10.1.1 样地设置
        10.1.2 释放天敌
        10.1.3 诱捕器的设置
        10.1.4 数据采集
        10.1.5 数据处理
    10.2 结果与分析
        10.2.1 栗山天牛幼虫空间分布的直方图和符号图
        10.2.2 花绒寄甲空间分布的直方图和符号图
        10.2.3 栗山天牛幼虫分布的地统计分析
        10.2.4 花绒寄甲成虫空间分布的地统计学分析
    10.3 小结与讨论
第十一章 花绒寄甲在柞树林间的过渡寄主
    11.1 材料与方法
        11.1.1 林间调查
        11.1.2 四点象天牛和双簇天牛的生物学特性
        11.1.3 室内寄生试验
    11.2 结果与讨论
        11.2.1 栎树林间天牛类害虫种类及数量
        11.2.2 栎树林间天牛类昆虫及其天敌花绒寄甲的垂直分布
        11.2.3 花绒寄甲对四点象天牛和双簇天牛的寄生效果
        11.2.4 四点象天牛的生物学特性、生活史和种群变化
        11.2.5 双簇天牛的生物学特性、生活史和种群变化
        11.2.6 栗山天牛、四点象天牛和双簇污天牛的生活史比较
    11.3 小结与讨论
第十二章 栗山天牛幼虫期其他天敌调查
    12.1 栗山天牛跳小蜂
    12.2 两种寄生栗山天牛幼虫的茧蜂
    12.3 三种捕食栗山天牛幼虫的天敌昆虫
第十三章 结论与讨论
    13.1 结论
    13.2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详细摘要

(6)白蜡窄吉丁寄生蜂的生物学特性和繁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白蜡窄吉丁研究进展
        1.1.1 白蜡窄吉丁的地理分布与寄主
        1.1.2 白蜡窄吉丁形态特征
        1.1.3 白蜡窄吉丁的生物学
        1.1.4 为害特征与传播
        1.1.5 白蜡窄吉丁的防治方法
    1.2 寄生性天敌在蛀干害虫防治上的应用
        1.2.1 人工饲养寄生性天敌的方法
        1.2.2 肿腿蜂的人工繁育和应用研究
    1.3 本论文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地自然条件和林分状况简介
    2.2 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
    2.3 白蜡窄吉丁及其寄生性天敌的过冷却点和冰点的测定
    2.4 白蜡吉丁肿腿蜂的生物学特性
    2.5 白蜡吉丁肿腿蜂的人工繁育
    2.6 白蜡吉丁肿腿蜂在室内变温条件下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白蜡窄吉丁及其寄生性天敌的耐寒性
        3.1.1 白蜡窄吉丁的过冷却点和冰点
        3.1.2 天敌的过冷却点和冰点
    3.2 白蜡吉丁肿腿蜂的生物学
        3.2.1 分类地位和形态特征
        3.2.2 自然寄生率
        3.2.3 白蜡吉丁肿腿蜂的生物学
        3.2.4 白蜡吉丁肿腿蜂的行为学特性
        3.2.5 温度对白蜡吉丁肿腿蜂发育的影响
    3.3 白蜡吉丁肿腿蜂的人工繁育
        3.3.1 白蜡吉丁肿腿蜂的卵(幼虫)在寄主体上不同部位的分布
        3.3.2 白蜡吉丁肿腿蜂年繁育代数及出蜂量
        3.3.3 两种接蜂方法对子代的影响
        3.3.4 酒精处理寄主对后代出蜂量和性比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硕士期间公开或待发表的论文

(7)管氏肿腿蜂产业化繁蜂参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肿腿蜂的种类和分布
    1.2 管氏肿腿蜂的生物学特性
    1.3 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1.4 生物防治上的应用
    1.5 管氏肿腿蜂人工繁殖技术上待解决的问题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蜂种和繁蜂寄主来源
    2.2 繁蜂设备
    2.3 实验方法
    2.4 技术路线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青杨天牛幼虫与种蜂量对繁蜂效果的影响
    3.2 成蜂贮藏时间对繁蜂效果的影响
    3.3 复壮蜂与对照蜂的繁蜂效果比较
    3.4 茧贮藏时间对繁蜂效果的影响
    3.5 近亲繁殖对繁蜂效果的影响
    3.6 有翅雌蜂与无翅雌蜂的繁蜂效果比较
4 结论
    4.1 青杨天牛幼虫与种蜂量对繁蜂效果的影响
    4.2 成蜂贮藏时间对繁蜂效果的影响
    4.3 复壮蜂与对照蜂的繁蜂效果比较
    4.4 茧贮藏时间对繁蜂效果的影响
    4.5 近亲繁殖对繁蜂效果的影响
    4.6 有翅雌蜂与无翅雌蜂的繁蜂效果比较
附图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博硕士学位论文同意发表声明

(8)管氏肿腿蜂的人工繁育与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肿腿蜂的种类和分布
    1.1 肿腿蜂的种类
    1.2 肿腿蜂的分布
2 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2.1 繁蜂寄主和种蜂的选择
    2.2 繁殖的最适温湿度
    2.3 成虫及茧蛹的贮存
    2.4 蜂种复壮
3 生物防治的应用
    3.1 人工放蜂技术
    3.2 在森林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3.3 在其他害虫防治上的应用

(9)寄甲肿腿蜂属三新种(膜翅目,肿腿蜂科)(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 Eyes hairless; mandibles with a lobe at outer margin; large species, TL more than 9.0 mm Epyris apicalis Smith
2. Pronotum crossed by a transverse groove in posterior margin; scutellar pits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by their maximum diameter Epyris transversarius sp. nov.
3. Propodeal disc with 3 discal carinae, median area reticulate Epyris fujianensis sp. nov.

(10)中国全肿腿蜂属种类记述(膜翅目,肿腿蜂科)(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Holepyris Kieffer, 1905
1 Holepyris atamiensis (Ashmead, 1904) (Figs.1-2)
2 Holepyris macilentus sp. nov. (Figs.3-4, 9)
3 Holepyris angulatus sp. nov. (Figs.5-6)
4 Holepyris fulvus sp. nov. (Figs.7-8)
5 Holepyris fuscus sp. nov. (Figs.10-11)
6Holepyris yambaru Terayama, 1999 (Figs.12-13)
7 Holepyris gutianshanensis sp. nov. (Figs.14-15)
8 Holepyris sinensis sp. nov. (Figs.16-18)
9Holepyris susanowo Terayama, 1999 (Figs.19-20)
10 Holepyris evansi sp. nov. (Figs.21-22)

四、中国扁肿腿蜂属一新种记述(膜翅目:肿腿蜂科)(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白蜡外齿茎蜂天敌种类调查初报[J]. 闫家河,刘经贤,生钦海,柏鲁林,夏明辉,杨启萌,王涛,王晶,赵燕,武海卫. 山东林业科技, 2021(03)
  • [2]两种杨树对蛀干害虫的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臧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5)
  • [3]浙江省竹林害虫主要寄生蜂及1优势种寄生特性研究[D]. 何孙强. 浙江农林大学, 2015(06)
  • [4]栗山天牛的生态学特性及其生物防治技术研究[D]. 唐艳龙.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3)
  • [5]中国齿肿腿蜂属一新种(膜翅目,青蜂总科,肿腿蜂科)(英文)[J]. 肖斌,许再福. 动物分类学报, 2008(01)
  • [6]白蜡窄吉丁寄生蜂的生物学特性和繁育技术研究[D]. 武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7]管氏肿腿蜂产业化繁蜂参数的研究[D]. 周娜.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2)
  • [8]管氏肿腿蜂的人工繁育与应用研究进展[J]. 周娜,姚圣忠,胡德夫,宋淑霞,翟金玲. 干旱区研究, 2005(04)
  • [9]寄甲肿腿蜂属三新种(膜翅目,肿腿蜂科)(英文)[J]. 许再福,何俊华,马云. 动物分类学报, 2003(03)
  • [10]中国全肿腿蜂属种类记述(膜翅目,肿腿蜂科)(英文)[J]. 许再福,何俊华,马云. 动物分类学报, 2003(02)

标签:;  ;  ;  ;  ;  

中国象牙科一新种描述(膜翅目:Sympodidae)(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