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MHz列车尾部及列车安全预警系统

800MHz列车尾部及列车安全预警系统

一、800MHz列尾和列车安全预警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陈洲[1](2020)在《基于LoRa的列车接近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在铁路安全防护中,因施工人员没有及时收到列车接近信息,无法快速撤离,而造成人员伤亡、设备受损、列车停运等事故时有发生。采用一种稳定可靠的列车接近预警系统来保障人员安全和行车安全是铁路部门的迫切需求之一。针对以上问题和对铁路安全防护的广泛研究,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LoRa的列车接近预警系统。该系统主要在铁路安全防护作业中起到辅助防护作用,当列车到达系统所覆盖的防护范围内时,系统广播发送列车位置信息,报警终端在接收到列车报警信息后,马上根据列车和报警终端自身的相对位置选择性的通过语音振动灯光等方式进行提醒,使得防护人员能够及时了解附近列车位置,并及时下道避让。该系统具有高稳定性、低功耗、可扩展性强、施工方便等特点。论文完成了系统架构设计,将系统划分为了感知层、网络层、现场应用层和后台应用层四层结构,前三层主要工作在铁路沿线,后台应用层固定布置在工务段的工区、车间等位置。论文完成了系统工作方法的设计,将系统分为两个状态,休眠状态和工作状态,并详细介绍了两个状态下的系统工作方法和两个状态之间的转换关系。论文以信阳市浉河区鸡公山隧道试点为例给出了系统网络层节点布局及安装方式。本文在介绍了系统架构设计和系统工作方法的基础上,重点描述了网络层和现场应用层的硬件方案设计、协议流程设计以及电气化铁路环境下的抗干扰设计。硬件方案设计部分详细描述了网络层和现场应用层硬件电路的系统性设计,给出了硬件电路框图,并在此基础上对各个电路系统进行分解,给出了各功能模块的电路原理图设计,最后给出了各个电路系统的PCB设计。协议流程设计部分详细描述了网络层和现场应用层所包含的协议流程,包括网络层组网所使用的自组网协议,网络层数据上传到后台应用层所使用的现场数据上传协议,铁路沿线报警终端所使用的控制报警起始点到施工人员距离的报警距离控制协议,以及报警终端所使用的将报警终端数据上传到后台应用层的报警终端数据上传协议。电气化铁路环境下的抗干扰设计部分对铁路沿线的电磁干扰、电场干扰及环境干扰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具有抗干扰能力的外部接口模块电路和软件机制。论文最后完成了对系统的测试和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其中测试内容主要包括硬件测试、功耗测试和现场测试,通过多项测试内容和对测试数据的分析,验证了系统能够提供高可靠的报警功能,得到了预期的效果。

裴忠惠[2](2018)在《基于LoRa技术的列车接近预警系统研究》文中提出为了保障列车的安全行驶,铁路部门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铁路现场进行维护和维修作业,而由于列车的行驶速度较快,如何保证铁路现场作业人员的及时停工撤离成为了铁路运输安全中的重大难题。基于对现有列车接近预警系统的广泛研究以及对LoRa扩频通信和组网技术的研究,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LoRa无线通信技术的列车接近预警系统。首先通过磁电传感器检测到列车接近信号,然后将列车接近报警信号在LoRa线形局域网中进行实时传输,同时处在防护范围内的现场作业人员随身携带的便携报警终端会根据网络中传输的信息作出报警响应动作,提示施工人员及时下线避车。通过采用LoRa无线组网方式,本系统具有防护范围广、低功耗、高可靠性、低成本等特点。论文在对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列车接近预警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包括现场防护系统的设计和后台监管系统的设计,其中文中重点对现场防护系统作了介绍。针对列车接近预警系统的应用场景,设计了一种基于LoRa的线形局域网结构和一套基本完备的LoRa私有通信协议,包括通信协议的数据帧结构设计和协议工作流程设计。基于本文设计的LoRa网络结构和通信协议,论文完成了列车接近预警系统的软件设计工作和系统的相关测试工作。软件设计工作主要包括对软件总体结构的设计、通讯节点的软件设计及终端节点的软件设计;测试工作包括对LoRa在铁路环境下的通信质量测试和系统原理样机在铁路线上的为期一个月功能性能测试,并对相关测试数据作了分析。

刘浩[3](2014)在《列车驾驶辅助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列车运营对安全有着苛刻的要求,由于信号故障等原因造成的铁路事故时有发生;不同的列车操作方法所造成的能源消耗差异十分巨大;列车驾驶员从现有列控系统中接收到的信息主要是列车的当前速度和目的地的距离信息,对周围地理环境信息了解较少。因此,如果能给列车驾驶员配备一套驾驶辅助设备,为其提供避撞预警信息、地理环境信息,以及节能优化操作建议,作为已有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辅助手段,从而实现更优化的列车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际上对于列车驾驶辅助系统及其功能扩展已经展开了许多研究,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为了保证我国铁路交通安全、高效性,研究适合我国的列车驾驶辅助系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研究了一种具有避撞预警、节能优化操作,以及地理信息导航功能的列车驾驶辅助系统。对列车驾驶辅助系统的关键技术,如列车定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等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以及设计原则给出了列车驾驶辅助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方案,所提出的列车驾驶辅助系统由车载设备和地面控制中心组成。并对车载设备结构及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整体结构设计方案为基础,论文给出了避撞预警、地理信息导航,以及节能优化功能的具体设计方案,包括车载处理单元、车载人机交互模块和地面控制中心的主要功能以及车载处理单元与地面控制中心,车载处理单元与人机交互模块之间如何进行信息的交互等。并对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进行了详细的设计。

张文成[4](2014)在《集通公司800MHz列尾和列车安全预警系统技术方案》文中提出集通公司管内使用的是450MHz机车无线列调通信系统,随着列车运行对数加密和线路施工维护任务增多,单纯依靠450MHz无线列调通信系统已远不能满足当前运输生产和安全的需要。使用800MHz列尾和列车安全预警系统后,可实现列车车次、速度、位置、状况和列尾风压信息的传送,以及列车二次事故防护信息的传送等,使车与车、车与地、车与人及地与车之间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信息系统,为运输生产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韩振文[5](2014)在《机车列尾装置的检测与故障防范》文中认为列尾装置在我国铁路货物列车运输中运用,对货物列车运输安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分析列尾数据传输链路关系基础上,通过利用库检设备及办公网络模拟实际运用状况进行远程遥测;通过完善检修作业指导书,制定详细检修流程、内容及标准,有效地预防了故障的发生,提高了机车无线设备出库检测质量。

唐胜雄[6](2014)在《800 MHz列尾和列车安全预警系统的研究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铁路车辆伤害事故是惯性伤害事故之首,严重危及上道作业人员和道口的路外人员安全。开发研制控制区间机车车辆伤害的安全预警装置,可控制此类伤害事故的发生。800 MHz列尾和列车安全预警系统为铁路安全预警系统填补了一项空白,为行车安全预防二次事故和监护道口增加了一道高科技防护屏障。

杨奎茂[7](2013)在《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的维护及故障处理》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的原理及使用库检设备进行检修的方法,总结了日常维护过程中常见故障的判别和处理经验。

李蔚[8](2012)在《重载列车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铁路货运的重载化,开行长大重载组合列车是发展的方向,而开行重载组合列车首先需要解决机车远程分布动力牵引控制问题。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技术是实现重载组合列车机车远程分布动力牵引运行的关键技术,也是发展重载组合列车运输的瓶颈之一。在国内该技术还很薄弱与不足,因此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载列车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系统通过无线方式控制重载组合列车中不同位置的多台机车协同牵引运行,使其成为具有多输入、多输出的一种非线性系统。本文对该系统关键技术进行理论及应用研究,建立系统拓扑结构、相关数学模型以及算法求解,并进行优化,最终提出具有建设性的系统解决技术方案,所作的理论及应用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系统地研究了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系统建模技术现状和特征,分析了国内外该系统的建模思路、控制方法以及特点,总结了目前针对该系统的建模技术存在的不足。其次,探寻和分析建模的新思路,提出了系统简明、有效、实用的分析研究方法,特别针对系统提出无线远程同步重联列车级、同步控制车辆级、机车驱动控制级三级体系控制模型,便于对无线通信及传输、机车远程同步控制、列车故障预警及安全导向、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优化等几大关键技术进行重点分析及研究。其次,为实时有效的实现数据机车间数据无线传输同步传输,提出了基于Markov过程理论的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无线传输决策理论。基于Markov理论创建了空中实时无线网络传输及路由管理决策模型,利用有限阶段向后迭代算法求解,实现了机车重联无线同步传输的实时路由控制。根据基于无线电空间波传输的重联机车同步控制,提出了基于动态Markov模型预测的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理论。针对同步控制的特征参数,基于无线传输方式创建动态Markov模型预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算法求解,实现了基于无线电空间波传输的机车实时重联同步控制。针对重载组合列车的故障预警及导向,提出了基于专家知识库的故障预警及安全导向方法,创建了信息预处理、信息融合上的二值局部决策和专家库理论上的预警导向模型及算法规则,实现了重载列车重联同步控制的预警及导向安全。针对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系统是有机复杂结合在一起的特点,采用确定性时延随机Petri网进行系统建模,将内在复杂的关联关系简化为简单的子网关系模型,并优化了传输机制。由此,有效提升并优化了整个系统的性能。最后本文针对上述理论、模型及算法进行应用研究,针对所研制的工程样机装车试验,开展了试验及应用研究分析,通过试验结果的比对分析,验证了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系统模型研究和优化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是在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理论分析、模型建立及算法求解和研制的工程样机试验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应用验证,证明了所建立理论的创新性、有效性、实用性,为系统设计提供依据并促进该系统的发展。基于本研究技术的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系统的现已批量投入应用,很好解决了我国既有铁路运力提升的困难,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有利于我国重载铁路运输的发展。

张俊伟[9](2011)在《应用于山区电气化铁路的新型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文中认为文章阐述了我国列尾装置的发展历程、技术现状,介绍了适应于山区电气化铁路区段的特殊使用要求的新型列尾装置。

魏秀,关健[10](2009)在《二次事故的预防不容忽视》文中研究说明铁路货物列车脱轨事故可引发二次事故。对货车进行具有脱轨自动停车性能的改造,安装"地对车、车对地、车对车"的监控设备,采用安全预警系统等均对预防二次事故起到积极作用。由于轮轨关系的长期存在,二次事故的预防还需找准相关隐患,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搞好人机互控,优化现有装备以确保行车安全。

二、800MHz列尾和列车安全预警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800MHz列尾和列车安全预警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LoRa的列车接近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及意义
    1.2 铁路安全防护国内外现状
    1.3 论文章节结构及内容概要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系统方案设计
        2.1.1 系统架构设计
        2.1.2 系统工作方法
    2.2 系统网络层布局和安装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硬件方案设计
    3.1 网络层硬件方案设计
        3.1.1 网络层硬件电路系统设计
        3.1.2 网络层硬件功能模块设计
        3.1.3 网络层硬件PCB设计
    3.2 现场应用层硬件方案设计
        3.2.1 现场应用层硬件电路系统设计
        3.2.2 现场应用层硬件功能模块设计
        3.2.3 现场应用层硬件PCB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协议流程设计
    4.1 LoRa信道活动检测原理
    4.2 网络层协议设计
        4.2.1 自组网协议流程
        4.2.2 现场数据上传协议流程
    4.3 现场应用层协议设计
        4.3.1 报警距离控制协议流程
        4.3.2 报警终端数据上传协议流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气化铁路环境下的抗干扰设计
    5.1 电气化铁路环境下的干扰因素分析
    5.2 抗干扰电路设计
    5.3 抗干扰软件及协议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6.1 硬件测试及结果分析
        6.1.1 硬件测试
        6.1.2 功耗测试
    6.2 系统现场测试及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致谢

(2)基于LoRa技术的列车接近预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列车接近预警系统的相关研究
        1.2.2 无线通信技术的相关研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安排
第2章 列车接近预警系统方案设计
    2.1 系统需求分析
        2.1.1 功能需求
        2.1.2 性能需求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2.1 系统总体结构组成
        2.2.2 硬件方案设计
        2.2.3 系统主要业务流程
    2.3 现场防护系统方案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LoRa的线形局域网设计
    3.1 LoRa技术的简要介绍
        3.1.1 LoRa技术及其物理层参数
        3.1.2 LoRaWAN
    3.2 系统的LoRa网络结构设计
    3.3 LoRa网络通信信令设计
        3.3.1 信令类型定义
        3.3.2 信令结构设计
    3.4 LoRa网络协议流程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软件总体结构设计
        4.1.1 软件子系统划分
        4.1.2 软件总体功能模块
    4.2 通讯节点软件设计
        4.2.1 主节点软件设计
        4.2.2 中间通讯节点软件设计
        4.2.3 尾节点软件设计
    4.3 终端节点软件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测试数据分析
    5.1 LoRa通信质量测试
        5.1.1 测试方案
        5.1.2 测试数据及结论分析
    5.2 系统原理样机工作测试
        5.2.1 功能测试
        5.2.2 性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列车驾驶辅助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列车驾驶辅助系统概念
    1.3 驾驶辅助系统研究现状
        1.3.1 列车驾驶辅助系统国外研究现状
        1.3.2 列车驾驶辅助系统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2 列车驾驶辅助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2.1 列车驾驶辅助系统的定位技术
        2.1.1 雷达定位技术
        2.1.2 卫星导航技术
        2.1.3 惯性导航技术
        2.1.4 组合定位技术
    2.2 列车驾驶辅助系统的通信技术
        2.2.1 驾驶辅助系统通信技术比较
        2.2.2 铁路无线通信技术
    2.3 地理信息技术
        2.3.1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2.3.2 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
    2.4 本章小结
3 列车驾驶辅助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3.1 功能需求
    3.2 系统设计原则
    3.3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3.4 系统工作原理
    3.5 本章小结
4 列车驾驶辅助系统功能设计
    4.1 避撞预警功能设计
    4.2 地理信息导航功能设计
    4.3 节能优化操作功能设计
    4.4 系统通信协议
    4.5 本章小结
5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5.1 初始界面的设计
    5.2 车次设置界面设计
    5.3 地理信息导航界面设计
    5.4 避撞预警界面设计
    5.5 节能优化操作界面设计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集通公司800MHz列尾和列车安全预警系统技术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800MHz列尾和列车安全预警系统特点
2 800MHz列尾和列车安全预警系统方案
    2.1系统构成
    2.2系统工作原理
        2.2.1列车接近预警
        2.2.2列车二次事故防护预警
        2.2.3列车接近通知与道口障碍预警
        2.2.4列车接近通知与线路障碍预警
        2.2.5列车尾部风压信息传送
    2.3安全性、可靠性、适用性要求
        2.3.1安全性要求
        2.3.2可靠性要求
        2.3.3适用性要求
3系统的作用和建设意义

(5)机车列尾装置的检测与故障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1 列尾装置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2 机车列尾装置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3 问题的解决
4 使用效果
5 结束语

(6)800 MHz列尾和列车安全预警系统的研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安全预警装置问题的提出
2 安全预警装置的可行性研究
    2.1 区间列车安全预警装置基本原理与功能
    2.2 运用时间空间差, 进行预警
3 800 MHz列尾和列车安全预警系统的开发
4 结论

(7)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的维护及故障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CIR组成及功能
2 CIR出入库检测设备介绍
3 CIR (WTZJ-I型) 日常维护
    3.1 人机操作界面及故障处理
    3.2 CIR主机主要内部模块功能及故障处理
        (1) 450 MHz单元模块
        (2) 800 MHz单元模块
        (3) GSM-R语音单元模块、GSM-R数据单元模块、GPS单元模块
        (4) 电源及电池单元模块
        (5) 记录单元模块
        (6) 主控单元模块
        (7) 接口单元模块

(8)重载列车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重载重联技术课题的提出
        1.1.2 重载重联技术课题的来源
    1.2 重载重联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3 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及动态
    1.4 主要研究思路及技术内容
        1.4.1 主要研究思路及技术内容
        1.4.2 主要建模方法的选择
    1.5 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研究方法
    1.6 课题的主要研究重点
第二章 重载列车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关键技术分析
    2.1 重联控制系统结构分析
    2.2 系统构建模式与关键控制方法
        2.2.1 系统的关键控制模式及技术研究
        2.2.2 基于无线通信及空间波的传输技术分析
        2.2.3 机车无线重联系统的同步控制技术分析
    2.3 无线重联同步控制主要控制参数及特征值
        2.3.1 机车远程逻辑控制参数及特征分析
        2.3.2 机车远程动态调节控制参数及特征分析
    2.4 同步控制系统与机车系统兼容性的研究
        2.4.1 同步控制系统与机车系统的结合构架
        2.4.2 同步控制系统与机车系统的信息融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机车重联无线同步传输的实时路由控制
    3.1 机车重联无线通信选择
    3.2 基于无线电空间波传输特征
    3.3 同步控制无线通信的实时性确定
    3.4 无线传输同步性建模及研究
        3.4.1 影响无线传输同步性的主要特征参数
        3.4.2 无线传输同步性的Markov过程分析
        3.4.3 无线传输同步性Markov决策
        3.4.4 无线传输同步性Markov策略算法
    3.5 试验及应用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空间波传输的机车实时重联同步控制
    4.1 无线重联同步控制研究概述
    4.2 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模型建立基础
        4.2.1 重载组合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
        4.2.2 重载组合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数值求解
    4.3 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模型的建立
        4.3.1 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的技术特征
        4.3.2 基于动态系统模糊Markov同步控制预测数学模型
    4.4 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模型数值计算
    4.5 试验及应用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载列车重联同步控制的预警及导向安全
    5.1 预警诊断及导向安全性的方法概述
    5.2 基于重联同步控制故障预警的分析及模式
        5.2.1 故障的基本特征及预警推理
        5.2.2 故障预警的基本过程及方法
        5.2.3 故障导向导向基本特征及方法
    5.3 重载组合列车故障信息的预处理
        5.3.1 系统故障信息预处理的方法及算法模型
        5.3.2 信息预处理的算法求解及性能分析
    5.4 重载组合列车的故障预警模型
    5.5 重载组合列车的故障导向安全
    5.6 重载组合列车的故障预警策略的实施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重载列车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的优化策略
    6.1 同步控制优化概述及Petri网
    6.2 机车无线重联控制系统基于Petri网建模基础
        6.2.1 基于Petri网建模的基本定义
        6.2.2 基于确定性时延随机Petri网的模型方法
    6.3 基于确定性时延随机Petri网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建模
    6.4 基于Petri网的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策略优化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重载列车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的应用研究
    7.1 应用研究概述
    7.2 应用试验测试系统
    7.3 重载组合列车应用试验测试
        7.3.1 重载组合列车限制坡道启动及调速特性同步控制应用试验
        7.3.2 重载组合列车空气制动特性同步控制应用试验
        7.3.3 重载组合列车牵引特性同步控制应用试验
        7.3.4 重载组合列车机车过分相控制特性同步控制应用试验
    7.4 应用研究结果分析及结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课题研究总结及创新点
    8.2 课题研究工作展望及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9)应用于山区电气化铁路的新型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现状
2 存在的问题
3 大准铁路的线路状况
4 XTF列尾装置简述
5 XTF双信道列尾装置组成及功能特点
    5.1 XTF双信道列尾装置组成
        5.1.1 列尾主机
        5.1.2 司机控制盒
        5.1.3 确认仪
        5.1.4 列尾数据采集器
        5.1.5 列尾主机自动测试台
        5.1.6 司机控制盒出入库检测设备 (司机控制盒检测仪)
        5.1.7 列尾数据管理软件
    5.2 XTF双信道列尾装置的功能特点
6 结论

(10)二次事故的预防不容忽视(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二次事故的预防
3 优化现有装备, 确保行车安全

四、800MHz列尾和列车安全预警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LoRa的列车接近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陈洲. 中南民族大学, 2020(08)
  • [2]基于LoRa技术的列车接近预警系统研究[D]. 裴忠惠.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3]列车驾驶辅助系统研究[D]. 刘浩.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3)
  • [4]集通公司800MHz列尾和列车安全预警系统技术方案[J]. 张文成. 铁道通信信号, 2014(03)
  • [5]机车列尾装置的检测与故障防范[J]. 韩振文. 铁道通信信号, 2014(03)
  • [6]800 MHz列尾和列车安全预警系统的研究开发[J]. 唐胜雄.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14(01)
  • [7]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的维护及故障处理[J]. 杨奎茂. 轨道交通装备与技术, 2013(01)
  • [8]重载列车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 李蔚. 中南大学, 2012(12)
  • [9]应用于山区电气化铁路的新型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J]. 张俊伟. 企业技术开发, 2011(15)
  • [10]二次事故的预防不容忽视[J]. 魏秀,关健. 中国铁路, 2009(11)

标签:;  ;  ;  ;  ;  

800MHz列车尾部及列车安全预警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