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田园生活图景——陶渊明与小林一槎的田园诗比较

独特的田园生活图景——陶渊明与小林一槎的田园诗比较

一、独到的农村生活画面展现——陶渊明与小林一茶的田园农事诗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侯林男[1](2021)在《宋祁诗歌意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谭升元[2](2020)在《朱熹酒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宋以降,朱熹的理学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影响力足以同孔孟比肩。历来学界对朱熹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理学,对其他方面尤其是诗文的研究起步较晚,论之较少。朱熹在南宋便以诗名世,众体皆备,且很多诗歌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翻阅朱熹诗作,发现其诗作中常常有引酒入诗的现象,且占其全部诗作的十之一要多。在人们的印象中,酒与追求个性与自由是紧密联系的,对于提倡并力行“存天理、灭人欲”的朱熹而言,似有反常,也具深意。有鉴于此,本文以《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为底本,以《全宋诗》、《朱熹诗词编年笺注》为参考,辑录出朱熹与酒相关的诗作,并从这一角度切入,深入朱熹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探知朱熹酒诗背后的丰富意蕴。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朱熹酒诗创作情况与朱熹酒龄酒量进行论述。所谓朱熹酒诗创作情况包括酒诗总的篇目考证及阶段性创作的篇目情况。朱熹酒诗创作贯穿于其人生的各个阶段,在这些酒诗中反复提及饮酒这一行为,可知朱熹好酒甚至嗜酒。参考相关研究资料,能推知其酒龄、酒量之大概。而各个阶段酒诗的创作多寡不一,这又与朱熹的人生经历相关。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朱熹酒事、对酒的功能认识的论述,包括朱熹酒诗中的提及的酒事、酒名、酒器,以及朱熹对“酒以成礼”与“酒以为乐”、酒为文人创作灵感的媒介、酒以解忧与酒壮豪情与饮酒抵御寒冷与伤身败体的酒的功能的认识。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朱熹酒诗的创作成因进行论述,包括礼乐和文人饮酒的传统、宋代盛行的饮酒风气、历次党争之祸以及朱熹的平生山水心的影响。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朱熹酒诗的审美创作进行论述,结合相关的诗论材料、朱熹的诗论主张及其酒诗本身,发现朱熹在诗歌创作中追求平淡自然的风格,同时亦存豪放雄健之作;诗歌结构严谨,用事尚古;意境有余而理趣不足。第五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朱熹酒诗中的儒者情怀进行论述,包括忠君爱国与视民如伤、穷达同质的隐逸之思。研究中发现,朱熹酒诗中所展现的个人形象、蕴蓄的思想内涵这与其一贯给人正襟危坐、严肃古板的道学家形象大相径庭。朱熹的酒诗中纯粹的言理说教之作并不多,因此更能体现朱熹作为诗人而非理学家的一面,较能客观地体现朱熹的诗歌成就。朱熹作诗追求平淡自然的诗美风格,但其中不乏豪放雄健之作,并言诗不宜多作却又作了一千三百余首,酒或是主要诱因之一。同时,酒在朱熹的诗作中有着多重的深层义涵。故而本文以酒这一视角切入,为朱熹的诗歌研究略尽绵薄之力。

李慧[3](2020)在《林罗山诗赋研究》文中提出林罗山(1583-1657)不仅是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宗师,也是创作颇丰的文学家。他现存用汉语创作的辞赋七篇,书、记、论、传、碑、铭等各体文章数百篇,诗歌更多达4693首,这些数量惊人的诗文被编入《林罗山文集》和《林罗山诗集》,两书均七十五卷。他的诗文除部分应用性、理论性文章外,绝大多数属于审美性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赋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被称为江户学者中文学的开创者。日本经历了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的对内统一和对外(朝)扩张,至林罗山所处的江户时代(1603-1867),社会趋于稳定。经其师藤原惺窝(1561-1619)的推荐,林罗山出仕德川幕府,并连续成为四任将军的宗教顾问。中华朱子学能够上升为日本官学,与林家三代人的努力推动是分不开的。江户初期德川集团采取睦邻外交,并积极推崇汉学,中、日、朝文化交流频繁,产生了大量的汉诗唱和,加之“五山文学”(日本五座最高官寺中以禅宗僧侣为主体创作的汉文学)的历史积淀,江户汉诗及诗话走向繁荣,林罗山继承并发展了惺窝的朱子学派的诗学观。林罗山对中日诗歌理论具有一定贡献。他对诗歌的缘起、诗与文的关系、诗与作者的关系提出了一些新观点。他在精熟中日两种语言的基础上,除了对日本汉诗与和歌进行深入而细致地点评外,还对中国历代诗歌有独到的见解。不仅如此,林罗山还在汉诗与和歌中发现了两者的相通及相融之处,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倭歌咏汉事,以唐诗赋倭歌”的创作理论。此外,林罗山对语言文字学也有一定论述:梵语、日语、汉语、朝鲜语,以及汉字、片假名、佛教拉丁字等。他还提出掌握双语创作异常艰辛的论题,是古代文人中较早解释比较文学中语言运用和文学创作关系的理论家之一。林罗山的汉诗以律诗为主要形式,题材内容广泛。咏物诗数量最多(一千多首),涉及花、鸟、虫、饮食等,这些诗歌或咏物言志,表达自己“修齐治平”的儒家理想,或借物抒情,表达自己感伤忧愤的情绪,但较少单纯摹物之作。节序诗涉及春节、人日、端午、七夕等节日,诗中蕴含大量风俗礼节,充满了日本古代的人文风情和地方特色。纪行诗被称为最有特色的诗歌,作者观览自然山水时不忘借寺庙神社以怀古,途经城市古迹时不忘借古以寓今。此外,赠答诗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内外赠答诗除了礼仪应酬之外,还有切磋诗艺、交流感情的神交之作。这些汉诗都充满了丰富的中日文化意蕴,具有大量的历史信息。林罗山的七篇赋作由一篇文体赋《大猎赋》和六篇骚体赋组成。其赋题材涉及广泛:《感秋赋》是以咏秋为主题的抒情小品赋,《大猎赋》是以日本首领丰臣氏捕猎而展开铺叙描写的游猎类赋作,《扇赋》和《武野草赋》分别是托物寓理和借物抒怀的咏物赋。《鼻疾赋》和《齿落赋》是以身体病痛入手展开时政评论的疾病类赋。而《倭赋》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融合现实与浪漫的艺术手法,是一篇夹叙夹议的宏大史诗性辞赋。林罗山的诗赋从思想内容到艺术表现力都具有较高审美性,除了受到日本传统文学的孕育与滋养,还缘于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习与借鉴。从中日文学交流的视域下考察,他因向往陶渊明式的生活,敬慕屈原、杜甫的高尚情操,他的汉诗从题材、意象、文体形式、精神层面都可以探寻出对“楚辞”、陶诗、杜诗等文学经典的接受,他的赋作则从文体形式和题材内容两个方面,接受了中国古赋的影响。他的诗赋在积极吸收中国传统文学精华的同时,也因“本土化”创作而使作品表现出一些“变异”。总之,林罗山诗赋是建立在丰富深厚的中国文化典籍之上,但又不拘泥于单纯的模仿。林罗山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这表现在他坚持日本开国源于中华的历史观,强调儒家道统在日本文化中的核心地位。林罗山虽然推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并不妄自菲薄,其诗赋中呈现出对大和民族的热爱以及对日本传统文化的歌颂,其诗赋不仅肯定本土宗教——神道教,对具有民族象征性的樱花和富士山,也极尽赞美之情。此外,他对日本岛国特色的海域、生物、民俗等也多有歌颂。

吕姝焱[4](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研究说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魏红梅[5](2018)在《“诸城十老”及其诗歌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诸城十老”是指明末清初诸城诗坛最有影响的丁耀亢、王乘篆、刘翼明、李澄中、丘元武、张衍、张侗、徐田、隋平、赵清十位诗人。他们毕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不仅对明末清初诸城诗坛具有“开一邑风雅之始”之功,还推动明末清初诸城诗坛走向前所未有的繁荣。他们不但是明末清初山东诗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中国诗歌史上也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学界对“诸城十老”的关注起步较晚,且其研究往往是仅就某一个体或某一具体问题的分析研究,既不系统,又缺乏全面性。有鉴于此,本文在说清楚“诸城十老”这一名称由来的前提下,设想从“诸城十老”所处的明末清初的社会环境、地域环境、诗坛背景入手,采用文献研究法、文学地理学的分析法、文史关照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爬梳、研读“诸城十老”的着述及其相关文献资料,来全面考察“诸城十老”的家族渊源、个人经历、交游活动以及他们的诗歌创作情况,力求使读者对“诸城十老”的人生经历与诗歌创作情况有一个更为全面立体的了解。在为学界提供相关“诸城十老”研究资料的同时,试图进而推动学界对“诸城十老”的研究能向更深处发展。为实现这一研究目的,本文共分为七章,对“诸城十老”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诸城十老”的家族渊源与人生经历、“诸城十老”的交游情况、“诸城十老”的诗歌创作情况、“诸城十老”的人生境遇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解读。同时,对学界有关“诸城十老”身份存在的模糊认识进行了商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每个人的成长,都或多或少受到其所处社会环境与地域环境的影响与制约。故本文对“诸城十老”的研究,首先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入手。首章从“诸城十老”所处的国家环境、山东环境以及诸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对“诸城十老”成长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同时,考虑到地域环境因素对诗人成长的影响,本文又从诸城特有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地理环境两个方面,对“诸城十老”成长所处的特有地域环境进行了描述。在明确“诸城十老”成长所处社会环境与地域环境的同时,本文第二章又分别对“诸城十老”每位成员的家族渊源、成长经历与人生轨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爬梳“诸城十老”各自的人生经历,我们发现,“诸城十老”每个成员的家庭背景、人生轨迹虽不尽相同,但总体来看,实际上可以划分为三类:一类以丁耀亢、刘翼明、李澄中、丘元武为代表,他们都有入清为官的经历,但整个仕途并不顺遂,都是最终或主动辞官、或被迫失官而回归故乡,终老于故乡;一类以王乘箓、徐田、赵清、隋平为代表,他们虽也有过科举经历,但终无所获,基本上都是以诸生的身份终老于家乡;一类以张衍和张侗兄弟二人为代表,他们都是因为家庭原因而决意放弃仕进,终生隐居山野而终老于故乡。“诸城十老”一生喜交游、善交游,交游成为他们人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他们一生的交游对象十分繁杂,且交游地点多有变化。故本文第三章专门就“诸城十老”一生的交游活动与结社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对于“诸城十老”的交游情况,我们以其出生地“诸城”为界限,分为县内与县外两部分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研究发现,“诸城十老”在诸城县内的主要交游活动相对集中:交游地点多在放鹤园、卧象山和铁园等地;交游对象不仅有本地的文士,还吸引了县外的大批文士纷纷前来;交游活动主要以丁耀亢和李澄中为中心、以康熙八年为界分前后两个阶段。而县外的交游情况则相对复杂:不但交游对象十分繁杂,既有晚明遗老、清朝王公大臣,又有文坛名宿以及三教九流之人,交游圈子甚是庞大;交游地点随其足迹多有变化。为此,我们选择以周亮工、王士禛、周斯盛三位名人为代表,对“诸城十老”的县外交游情况进行了具体考察。对于“诸城十老”的结社情况,在弄清楚丁耀亢曾带头结过山中社与观文大社、李澄中曾组织过鸡豚社、张衍和张侗曾组织过“九老会”外,还明确了他们的交游与结社性质,即他们的交游与结社活动,多是自由的、随意的,既没有什么文学纲领,也没有任何政治意味,只不过是志同道合的乡邦文人间的诗酒唱和聚会而已,颇具有“以文会友”的性质。在明确“诸城十老”人生经历与交游等基本情况的同时,本文第四章还专门对“诸城十老”的人生道路抉择与归隐心态、“诸城十老”人生不遂的原因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面对明清易代这样激烈变革的历史时期,“诸城十老”中除丁耀亢早期有过些许的反清举动外,他们大都既没有像当时的顾炎武、黄宗羲、阎尔梅等人那样为图谋恢复明朝而竞相奔走,也没有像傅山、李焕章等人那样坚守气节、宁做遗民也绝不仕清。而是选择了当时大多数下层文人通常选择的人生之路:面对清朝定鼎、复明无望的客观现实,以一个顺从者的姿态,接纳了新朝的存在。或继续孜孜科举以求仕进,渴望通过科举仕进在新朝重谋发展;或绝意仕进而放情山水,始终以友朋诗酒为伴。面对有限的生存环境,各尽所能地拓展着自己的生存空间,寻求着谋道与谋食的自我发展途径。而他们之所以选择这样一条人生道路,无疑与其强烈的家族观念、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清初实施的高压和怀柔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不管“诸城十老”面对时局变化选择了何种人生道路,从总体来看,他们的人生之路并不顺遂,结局更不圆满,都没有逃脱最终走向归隐于田园、终老于故乡这一人生结局。究其原因,除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因素外,更与其自身的诗人气质、一生浓浓的故土情结、始终存在的归隐心态、自身应试能力不足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诸城十老”的这一人生抉择与自我人生轨迹,无疑就是当时大多数下层文人一生的真实写照,因此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此外,本章还对“诸城十老”的身份进行认定。一直以来,学界对“诸城十老”的身份,多界定为“遗民”。然从“诸城十老”人生经历的实际来看,这一说法并不科学。通过明确“遗民”的界定标准,我们觉得如此界定“诸城十老”的身份更为合适:“诸城十老”既是一群生活于社会中下层、整日为谋食而疲于奔命的读书人;又是一群在科举不遂、为官不顺、生活难如人愿等多重困境的夹击之下,转而工诗的中下层诗人。虽然丁耀亢的部分诗歌带有遗民情绪,但他绝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遗民”。为了更好地更方便地结合这十个人的传记资料深入地分析“诸城十老”的诗歌创作,故本文第五章对“诸城十老”着述和传记等相关文献佚存情况作一简要概述。“诸城十老”的人生之路虽不顺遂,但他们都毕生致力于诗歌创作,始终用诗歌诉说着自我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可谓以诗为命。他们的诗歌作品,不仅数量众多、皆有诗集或诗歌存世,还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准。故本文第六章专论“诸城十老”的诗歌创作与影响。主要从诗歌创作倾向、诗歌创作主题、诗歌创作风格三个方面,对其诗歌作品进行了分析研究。就诗歌创作倾向而言,他们在承袭传统诗歌“吟咏情性”这一创作倾向的同时,面对或宗唐、或宗宋的清初诗坛风尚,他们宗唐又不泥于唐,能转益多师,自成一体;就诗歌主题而言,他们的诗歌创作始终以“情”字为主线,在关注自身命运、书写自我怨情,珍视亲人友朋、诉说亲情友情,描写田园风光、寄情山水之间,登台咏史怀古、抒发思古幽情,记录羁旅行役、寄托思乡之情,超然身世之外、参禅论道说理等主题上具有共性。尤为难得是,他们在哀叹自我命运的同时,还能够关注民生疾苦,表达出对下层民众生存状况的深深同情。就创作风格而言,他们在长期的诗歌创作实践中均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诗歌创作风格:丁耀亢诗歌,诗风既激楚亢厉,又空寂静灵,颇多风致;王乘箓的诗歌,刚健又不失清新;刘翼明的诗歌,纤郁悲凉,苍秀朴老;李澄中的诗歌,高岸开朗,沉郁凄楚;张衍的诗歌,闲适平淡,多东篱风致;张侗的诗歌,清新散淡,风趣自别;丘元武的诗歌,伟丽清深,沉郁顿挫;徐田的诗歌,朴劲清茂,常有雄杰之语;赵清的诗歌,情感真挚,诗风平淡质朴;隋平的诗歌,立意高远,诗风宁静恬淡。此外,针对丁耀亢的诗歌具有强烈的史家意识这一特点,本章还就丁耀亢诗歌的“诗史”特色进行了专门研究。在肯定其诗歌颇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之功外,还通过其与杜甫“诗史”类诗歌的比较,明确了二者“诗史”的差异性。诗歌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一个人的诗歌创作必然受到其人生境遇的影响与制约。通过爬梳“诸城十老”的诗歌创作过程及其诗歌作品,我们发现“诸城十老”的诗歌创作,不论是诗歌创作主题的选择,还是诗歌创作倾向与诗歌创作风格的形成,明显地受到其人生境遇的影响与制约。故本文第七章还从诗歌创作主题、诗歌创作倾向、诗歌风格三个方面,具体分析研究“诸城十老”的人生境遇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就诗歌创作主题而言,共性影响主要有三:一是受各自人生观与人生经历的影响与制约,其诗歌创作主题格调普遍不高,少有国家民族情怀而多关注自我人生遭际;二是受成长地域环境的影响,大多怀有强烈的故土情结,对家乡山水田园多有讴歌与赞美;三是因其一生交游频繁,故酬唱送别之作数量众多。除共性之外,“诸城十老”的诗歌创作主题也有一定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有出仕经历者,多以抒发科举失利与仕途不顺的痛苦为主;未曾出仕者,则多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为主题。就诗歌创作倾向而言,受各自人生境遇的影响,他们的诗歌创作在秉承“吟咏情性”这一传统诗歌创作倾向的同时,有出仕经历者,因为科举的失利和仕途的不顺,大多描写自我人生难遂的“怨情”与“悲情”;未曾出仕者,大多描写田园生活的“怡情”与生活艰难的“苦情”。就诗歌风格而言,受各自人生境遇的影响尤为突出。丁耀亢人生多舛,诗风也因此多有变化:早年生活顺意故诗风多清新风致,中年历经战乱故诗歌多激楚之音,晚年因参禅故诗风多有空灵清寂;刘翼明穷年矻矻,故其诗风多纤郁闷愤;李澄中仕进不遇,故诗风沉郁凄楚;丘元武半路失官,故诗风沉郁悲凉;王乘篆、张衍、张侗、徐田、赵清、隋平等人,没有出仕的困扰,生活较为平淡,故诗风清新淡雅。本文的创新点:一是将“诸城十老”作为一个整体放置于明末清初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探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诗歌创作情况。既探究他们人生不遂的共同原因,又探究他们人生境遇对诗歌创作的共同影响,以克服学界以往零散研究所带来的片面性。二是对“诸城十老”的共有身份作出明确界定,以克服学界对其群体身份的模糊认识,否定学界部分学者将其界定为“遗民”的观点。三是就丁耀亢诗歌的“诗史”特色与杜甫诗歌的“诗史”特色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二者的不同。

曾庆雨[6](2017)在《陈曾寿诗歌研究》文中指出陈曾寿是晚清民国诗坛上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被称为“海内三陈”之一,亦曾被视为继散原、海藏而起的同光体後劲。诸多因缘造成其人独特的性情,特殊的性情与遭际使其诗歌呈现出独造之境与特异之美。结合陈氏性情、思想、交游等因素综合探讨其诗学观及诗歌创作,具有突出的研究意义。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分析由家族、地域及师承等诸多因缘所造就的陈氏之特殊性情及其变通与固守相统一的思想观念。第二章概述陈曾寿之交游,并重点介绍他与同光体两位前辈诗人陈三立与郑孝胥的交往,在此基础上比较诗风差异。第三章主要从诗学取径及审美追求两方面探讨陈曾寿之诗学观,其诗学观念直接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第四章按照时代顺序,有侧重地介绍陈曾寿对历代名家的继承与拓展,并择取某些风格类似的诗人,比较其异同,进一步分析之所以有如此异同的原因。第五章介绍苍虬阁诗的题材分类,并重点分析其中写景、咏物、纪梦及赠答几种题材诗歌的特点;第六章主要从深隐之美与表达技巧两方面介绍苍虬阁诗的艺术特色。苍虬阁诗的深隐之美正是其“深婉有味”之诗学观在个人创作方面的体现;虽然在艺术技巧方面颇有特色,但苍虬阁诗真正佳处却并不在技法本身,而是技法与情意的浑然一体,所谓得之於“语言文字之外”,这是苍虬阁诗能以独特风貌自立於晚清民国诗坛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七章通过对陈曾寿内涵颇为丰富的两组落花诗之文化意蕴的分析,探讨清遗民在晚近社会空前变局中的时代感受、个体感受以及寻求自我安顿的努力。本文既有对陈曾寿及其诗歌的宏观考察,又结合大量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试图揭示出苍虬阁诗在诗歌史中的独特风貌。

王雪[7](2016)在《唐代农事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事诗"是指那些描写农业生产、农人活动以及与之有关的政治、宗教、文化活动的诗歌。唐代农事诗是唐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唐代社会经济文化大背景下的直接产物,这些作品较为全面地映射出了唐人的经济状况、思想状态和物质生活,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学界历来对这一题材的关注多限于田园诗的领域,但农事诗并非是以往意义上的田园诗,二者虽有交叉,但不能够重合和混淆。鉴于以上认识,本文将唐代农事诗置于唐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下,在充分占有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诗歌为本位,运用文本分析与历史参照相结合的方法以及个体研究与整体观照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论述唐代农事诗的创作及相关问题。据此,本论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总论,第三部分为专论,第四部分为附录。论文主体部分共八章,具体情况如下:绪论:主要总结了学术界对唐代农事诗研究的现状,并阐述该领域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总论:第一章《唐代农耕文明与诗歌》:对"农事诗"这一概念进行梳理解读,并从宏观角度对唐代农事诗的面貌作了整体观照,全面考察唐代农事诗内容以及创作分期,最终确立出唐代农事诗的两大主题。专论:第二章到第八章:以唐代农事诗的类别为单位,分别论述每一类农事诗的源流、内容、艺术表现手法等问题。其中,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农事诗属于唐代农业生产生活题材,第四章到第八章的农事诗属于农业文化情感题材。第二章《唐代农耕诗》:通过农事诗中表现出的具体农耕事宜,探讨唐代对土地的选择与利用、介绍农业生产中的耕垦工具、灌溉工具和加工工具、列举出唐代的粮食作物、瓜菜作物、药材及茶业,力求展现出唐代农事活动的各方面内容;第三章《唐代采集诗》:采集文化由来已久,最初的目的是采集植物根茎与果实以维持基本生存需要,发展到唐代演变为农业活动的辅助,是农业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章梳理唐前的采集活动与采集诗歌,并对采桑和采莲活动作重点研究,凸显出唐代采集活动的普遍性,最后分析其他植物的采集与诗歌创作;第四章《唐代悯农诗》:阐释唐前悯农诗的创作源流和唐代悯农诗的创作新变,探讨中晚唐时期悯农诗繁荣之因,总结出唐代悯农诗的主题内容;第五章《唐代乐农诗》:乐农诗与悯农诗一样,都属于农业情感诗。在内容上,乐农诗与田园诗有相同之处,但二者又有本质区别。本章先区分乐农诗与田园诗的不同,再梳理乐农诗之源流,最后逐一探讨乐农诗的二种乐,即灾后恢复之乐、安享太平之乐和劳动收获之乐;第六章《唐代喜雨诗》:这是在祈雨活动大背景下产生的喜雨情结,靠天吃饭的古代农耕社会,收成的丰歉与自然条件息息相关,久旱不雨会使庄稼干枯而死,因此从先秦时代起产生了祈雨祭祀活动,本章阐述喜雨的文化内涵,梳理唐前喜雨诗的起源与发展,并探讨唐代喜雨诗的创作背景,将应制奉和类的喜雨诗和杜甫的喜雨诗作为重点分析对象,展现出唐代官方和民间不同的喜雨情感;第七章《唐代归田诗》:梳理先秦、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归田诗创作源流,分析唐代文人写作归田诗的思想渊源和社会原因,论述唐代归田诗的具体内容;第八章《唐代社日诗》:社日是农业生产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农业民俗和祭祀文化的重要体现,这一章探讨社日民俗的起源与流变、文人写作社日诗之因,发掘唐代社日诗的民俗内涵,论述社日诗的作用和价值。附录:唐代农事诗歌。

胡欣[8](2016)在《江户汉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绪论包括研究综述、思路及意义、江户汉诗繁盛的原因、对江户汉诗发展史分期的界定三个部分。此章分析了江户汉诗的文献留存情况,梳理了江户汉诗研究的发展概括,探究了江户汉诗繁盛的原因,为江户汉诗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正文分六章展开论述,分别是江户汉诗的发展期、繁荣期(上、下)、总结期、江户时期女性诗人的创作以及江户汉诗对明清诗学的继承与发展。第一章江户汉诗的发展期(庆长八年——延宝七年)。此章考察了江户初期汉诗的创作格局,木下顺庵与江户诗坛的“尊唐”风,伊藤仁斋、中江藤树、德川光圀等汉诗人的创作。此期,汉诗的创作一方面传承了五山汉诗之余风,推崇宋诗,另一方面在木下顺庵等学者的倡导下,诗风向“尊唐”方向发展。第二章江户汉诗的繁荣期(上)(延宝八年——宝历九年)。此章以林门、木门以及堀川派、蘐园派汉诗人的创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尊唐”诗论在此期的发展变化以及对诗坛的影响。第三章江户汉诗的繁荣期(下)(宝历十年——文政十二年)。此章分析了江村北海、幽兰社汉诗人、混沌社汉诗人、江湖社汉诗人以及六如等诗僧的创作,阐释了以江湖社汉诗人为代表所提出的清新性灵诗论对诗坛的作用以及影响。第四章江户汉诗的总结期(天保元年——庆应三年)。此期以广濑淡窗、广濑旭庄、梁川星岩、藤森弘庵、藤井竹外、斋藤竹堂、远山云如、吉田松阴以及江户幕府遗民诗人冈本黄石、小野湖山、大沼枕山、森春涛、鲈松塘等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在汉诗的创作以及诗学主张上,所呈现出的折衷化风貌。第五章江户时期女性诗人的创作。此章分析了江户时期女性诗人创作的时代土壤,江马细香、梁川红兰、原采苹、铃木双蝶、大崎小窗的汉诗创作,对江户时期女性诗人的艺术成就及地位进行了定位。第六章以《诗薮》对《日本诗史》的影响为中心,探讨了江户汉诗对明清诗学的继承与发展。本章从形式、内容、诗歌审美三个方面,探讨了《诗薮》对《日本诗史》的影响,以此辨析江户时代中日汉诗学观念的交汇及新变。结论主要包括江户汉诗的创作特色及成就,江户汉诗学的本土化两个部分。此章主要对江户汉诗的创作特色、成就、地位及作用进行了总结与评价。

姜美爱(惠田)(KANG MZ AE)[9](2016)在《中韩茶道文化交流及其茶道观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简要地梳理了中韩两国茶道形成、发展、流变过程,其中着重探讨了中韩人文茶道观的同与异,以及这个时期代表茶人——北宋苏东坡和高丽李奎报的人文茶道观,进而探讨了中韩人文茶道观对后世的影响。中韩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两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频繁,其中茶文化的交流最具代表性。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从茶叶的发现利用,由最初的药用逐渐转为食用饮用,最后形成独特的茶道观。从唐至宋及元明清,每个时代有其独特的制茶法、饮茶法、也相应地形成了茶礼、茶诗等茶文化,遍及生活的各个阶层,包括皇室、文人、僧侣、平民等,融合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文化而形成独特的茶道观,茶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中重要的角色。韩国自百济时期从中国传入茶种,与韩国当地的风俗文化相交融,先后形成了韩国历史上新罗茶道文化(以花郎道茶文化为特色),高丽时代茶道文化(以宫廷、僧侣、文人茶道文化的丰盛为特色),朝鲜时代茶道文化(以《朱子家礼》冠婚丧祭之茶礼为中心的茶文化特色)。茶道符合人道,人可以通过茶道修行人之道。这种人文茶道精神在中国的唐代陆羽《茶经》表现为“精行俭德”的茶道观。宋朝的《禅苑清规》则是反映丛林的礼仪规范,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规范被喻为儒家的“礼经”。宋代中国历史上留存茶诗最多的茶人陆游体现了敬天爱人的儒释道三家贯通的人文主义茶道精神。韩国以元晓大师之“和诤”的人文茶道,大觉国师义天(1055—1101年)的人文茶道以及草衣意恂(1786—1866)之“中正”的人文茶道为代表。韩国的茶圣草衣禅师(1786—1866)的会通思想,和元晓大师、义天大觉国师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元晓大师的“大乘菩萨行”实践是近代茶人崔凡述(1904—1979)“人文茶道思想”的根源。总之,韩国的人文茶道精神之根是元晓和诤思想。和诤思想是把一切分歧转换为和解的佛教思想,是奠定韩国佛教基层的核心思想之一。中韩两国属于同样的汉文化圈,在茶文化传入之前的三、四世纪,儒释道三教思想经过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传入,与韩国固有的古朝鲜思想融合。作为东方礼仪之国,都重视人要具备仁,礼、敬、和等精神,并实现人与自然的沟通和和谐。人文茶道是以人为主,既以人间为中心,又以人间本性为主。本性即是道。对儒家来说,道是仁;对佛教来说,道是真如;对道教来说,道是自然。三教之道呈现出不一样,但其最终目的是一样的,得道便呈现出向德。在这个世界,能相应的只有道与德,只要怀着道心,就必经由德。所以只要觉悟了人间之本性,就以自然为道,以宇宙万物为和谐。儒家行道,然后获德。佛家则通过“禅”达到真如,真如即本性。老庄强调自然之道,以达到道作为终极目的,与道相辅相成的就是德。中韩两国的茶道其根本要义是相通的,但是表现形式上又各具特色。中国茶艺表演庄严而华丽,韩国茶礼表演质朴,而且有自然风流的味道。孔子强调以礼与仁为基础,茶道才能表现出礼仪的庄严华丽。韩国的茶礼表演,将从中国传入的茶道思想与韩国古朝鲜的古神道思想融合,这种玄妙之道在韩国称为风流道或花郎道,用质朴、淳朴表现了韩国的人文情怀。从苏东坡与李奎报的茶诗看他们的人文茶道观,将他们的茶道思想分为四点:第一,人际交游人文茶道;第二,社会讽喻人文茶道;第三,禅茶一味人文茶道;第四,行茶三昧人文茶道。苏东坡在思想上追求儒佛道三家兼容思想,正是在这种思想中,包含了他的清净茶道观。李奎报天性淳朴,有超然、豁达的性格,而且兼有着老庄逍遥游思想。两位人物都由茶道而得到鲜活的领悟,由此形成两个人物的生活茶、生活禅的人文茶道观。宋丽茶道文化产生巨大影响,是因为它以礼节教育影响了后代。宋代的茶道是继承唐代茶道文化的脉络,高丽的茶道是受到了统一新罗茶道精神和唐宋的影响。茶道可以转变人的心灵和行动,恢复人的关系,与自然沟通。中韩的茶道文化进入现代后,虽然有一些差异,但是都把重点放在学习古典文学,学习传统思想,提升人性涵养,形成和谐社会关系等方面,说明两国茶道文化在根源上还是一脉相承的。

张瑜[10](2015)在《阮元文学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阮元——清代乾嘉学派强有力的殿军和总结者,他通经能文,着述宏富,又是扬州学派的中坚,故此历代学者所关注的研究重点多在于其经学贡献。但作为文人,他不仅主持纂刻了一大批诗文集,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文学文献,还创办诂经精舍和学海堂,政事之余不废吟咏,风雅之什颇多佳篇。关于他的文学创作研究还有很多尚未开发的领域,本文主要从历史时代的纵向坐标出发,结合学术氛围、文学活动的横向坐标,参酌以清代学术史、思想史和文化史,分析阮元的诗歌、骈文、散文的思想意蕴和创作特色,给予阮元文学创作及其价值在文学史上的合适定位。本文的结构由绪论和正文五章构成。绪论部分主要申论了论文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综述了论题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重点和方法。第一章,考察阮元文学创作的时代及文化背景。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文化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属性,又随着道光中叶的鸦片战争起在政治经济领域,开始走向近代的艰难历程。阮元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见证了清代社会的由盛而衰,体会到了社会文化的深层变动。清代是各种文体的集大成时期,前后流派的递嬗以及同时代各流派的相互影响,都使个体学者以群体的存在形式各有归属,也造成清代热闹繁复的文化景观。清代文化政策的严苛也造就了学术氛围的浓郁,阮元生活在乾嘉汉学的鼎盛时代,他的学术思想、文学思想都受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层影响。阮元的父亲和母亲家族都有很深厚的文化学养,父母的教导以及育儿理念对他的人格及创作产生过深刻影响。阮元的妻妾都出身名门,家族中的女性共出了八位才女,良好的读书传统使家族文风繁盛。清代地域文化个性的差异则是文化普及与繁荣的象征,清代的江南地区有很多文学世家,而阮元出生和成长的扬州是学术文化发达、精英阶层萃集的地方,士负宏才硕学者无数,地域环境的熏陶使他肩负振兴乡学、组建家乡文化生态圈的宏志重任,着书立说、编刻诗集,为扬州地域文学的发展和民间创作的整理纂集做出了很大贡献。其业师耿介脱俗,学行高尚。阮元在儒家思想的教化中成长,先祖、父母、业师对他一生的为人、治学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第二章,主要考察阮元的文学活动及其创作历程。第一节,探讨阮元的诗歌活动。阮元的履职经历颇为丰富,其在为政的同时奖掖后进,促进学术交流,组织起了当时最大的学术幕府。在考察和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他不拘泥于清代八股文标准,力推即兴的诗歌创作,灵活的学风产生了优秀的士子学人。在优游唱和的过程中,同辈的学人和晚生都有大量佳作产生。他不但积极刊刻、编录诗集,还曾积极响应同仁商议,并热心金石书画的搜集。他每至一地即拜谒先贤,搜访诗集,编撰了大量的诗文总集,为学人提供可资了解先哲与研究的文本,为后人保存了大量的文化典籍。第二节,以编年的形式详细考察了阮元1768—1841年的学术经历。第三节中,主要指出阮元宦迹所至,以“兴学教士”为先,极为关注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改变当地的民风学风。在浙江,他创办了诂经精舍;在广东,兴建了学海堂,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不仅推动了考据学的发展,同时还促进文学创作书籍整理,在中国教育史和学术史上影响也至为深远。第四节主要探讨和阮元有文学创作活动交往的友人以及作品的交流情况。第三章,主要论述阮元的文学思想及人文精神。阮元治学有广博的胸襟和眼光,他所主张的兼容并包的通儒观自然而然地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使其论诗能不囿于门户、派系之见,加之阮元本人学识渊博,其论诗也体现出兼容并包的倾向。其文学观“体物披文、不袭时俗”;其诗学观体现了“真厚和雅”的儒家诗教观。他认为,诗歌应以“雅正为宗”,摒弃门户之见。他坚持有韵为文,无韵为笔,其“文笔论”注重提升骈文的地位,强调写文章要讲求辞藻、韵律、对偶、典故的用法,注重艺术精神的体现。在特定的学术氛围中,他为了摒弃当时桐城派作文的弊端,为骈文争正统,强调骈散的区别,促进骈文创作繁荣发展,推动了骈文在清代的复兴。在最后一节中,论述了阮元在诗歌、骈文散文创作中人文精神的体现。第四章,主要论述阮元的诗歌内容、艺术特色、地位及评价。由阮元《揅经室集》、阮家仁《阮元诗集》及阮元留存下来的书画扇面的题跋,可参知其诗歌数量约为1200首。阮元一生游历大江南北,经历世事无数,其足迹遍于浙江、山东、河南、湖北、湖南、两广、云贵等地。他身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目睹了清王朝由盛而衰,用诗歌表现了他对世事和人生的深度思考和切肤感悟,表现造就了他诗歌丰富的思想意蕴。其诗集中,有关心民生的现实主义诗篇,对士子寒士的关怀和同情的诗篇;有抒情言志的诗篇,主要可从济世豪情、诗书礼乐、“一日茶隐”、乡思忧情等方面表现他的人格思想;有传神言意咏物托志的咏物诗,主要描写植物和具体事物的诗歌;有以历史事件、名胜古迹或历史人物为咏写对象的诗作;有纪游写景、寄情林泉的闲适诗篇;有借诗以资考据的学问诗,在经学、史学、金石考据、科技、艺术诸方面皆有涉及;有诗绘并工、附丽成观的题画诗;还有包括如应制、馆课、联句、酬唱、赠答、拟古等杂咏之作。其诗歌艺术特色,主要是从清华雅正,温柔敦厚;清丽纯净,闲雅风致;平淡舒朗,娴静幽远等方面进行赏析。阮元广泛吸取前人诗歌的精华和长处,含英咀华,自成一家,在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方面取得了较高成就。他不仅于后世赢得了“才学兼美、卓然正声”的赞誉,即使在当下,他的诗歌也是广受诗坛耆宿和后世学者的赞誉。第五章主要详述阮元的骈文、散文创作。之前很多学者关心较多的是他的“文笔论”,而没有详细涉及他的散文思想内容、艺术特色。阮元的《揅经室集》中有很多类型、不同题材的文章,有释经诠文之着,关心世事,经世致用的论辩文;有记、传、序、跋、寿序、墓志铭等序跋文;有以石碑为载体记述文字的碑志文;有以亭台楼阁记、山水游记为主的杂记文;也有史传、人物传为主的传状文。阮元的文章理论多在散文创作实践中得以体现,艺术特色也主要以古懋奇奥、沈博绝丽为主,注重修辞对偶和押韵。阮元为骈文争文章正统,这对于反对桐城派及其所标榜的“文统”具有一定意义。但他对于古文进行全盘否定,同样也失之武断。然而阮元对丰富清代骈文批评理论所做的巨大贡献,仍然不容忽略,我们要予以充分肯定。结语部分总结阮元文学创作的成就和贡献,附录主要为阮元一生的学术传略,也就是综述阮元在各个领域的成就。着重在其学术贡献、整理和编刻书籍、文化传播、振兴文教、培养人才方面加以梳理。

二、独到的农村生活画面展现——陶渊明与小林一茶的田园农事诗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独到的农村生活画面展现——陶渊明与小林一茶的田园农事诗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2)朱熹酒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酒诗界定
第一章 篇目、酒龄与酒量
    第一节 篇目及阶段性创作
    第二节 朱熹的酒龄与酒量
第二章 酒事及对酒与酒的功能认识
    第一节 酒事、酒名与酒器
        一、酒事
        二、酒之称名及考辨
        三、酒器
    第二节 功能认识
        一、酒以成礼与酒以为乐
        二、文人创作灵感之媒介
        三、酒以解忧与酒壮豪情
        四、抵御寒冷与伤身败体
第三章 创作成因
    第一节 礼乐及文人饮酒传统
    第二节 宋代盛行的饮酒风气
        一、皇帝至庶民,饮酒蔚然成风
        二、酒税为宋代重要的财政收入
    第三节 历次党争之祸的影响
    第四节 朱熹“山水心”使然
第四章 审美创造
    第一节 平淡自然,亦存豪放
    第二节 布置严谨,用事尚古
    第三节 意境有余,理趣不足
第五章 儒者情怀
    第一节 忠君爱国与视民如伤
        一、忠君爱国
        二、视民如伤
    第二节 穷达同质的隐逸之思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3)林罗山诗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华文化东传与江户林罗山
    第一节 江户前中国典籍的传入
        一、飞鸟奈良时代
        二、平安时代
        三、五山时代
    第二节 江户政治背景与林罗山生平
        一、政治中儒僧崛起与林罗山的再评价
        二、藤原惺窝与林罗山
        三、林罗山的生平及着述
    第三节 江户文化交流及其对林罗山的影响
        一、日本与中、朝文化交流以及汉诗的繁荣
        二、江户诗话繁荣对林罗山的影响
第二章 林罗山诗论
    第一节 诗学观念
        一、诗文一体论
        二、诗言志与诗缘情论
        三、吟风弄月论
        四、不以身份、学派、时代论诗
    第二节 对中国诗歌的批评
        一、先唐诗歌批评
        二、唐诗批评
        三、宋诗批评
        四、明诗批评
    第三节 对日本诗歌的批评
        一、汉诗的批评
        二、和歌的批评
    第四节 融合和、汉的理论和创作旨趣
        一、双语运用及汉诗和歌交融史
        二、“以倭歌咏汉事,以唐诗赋倭事”
        三、题咏、连歌形式的倭汉诗交融
        四、和韵诗中的倭汉诗交融
第三章 林罗山汉诗研究一
    第一节 咏物诗
        一、咏物诗的起源以及江户咏物诗
        二、植物诗
        三、动物诗
        四、饮食诗
        五、咏物诗的思想及艺术成就
    第二节 节序诗
        一、节序诗在日本的生成及文化渊源
        二、春节诗
        三、人日诗
        四、端午诗
        五、七夕诗
第四章 林罗山汉诗研究二
    第一节 纪行诗
        一、地理因素的影响
        二、自然山水,咏史抒怀
        三、古城宫殿,文化乡愁
        四、艺术价值和思想成就
    第二节 赠答诗
        一、江户赠答诗的起源及社会背景
        二、与国人的赠答诗
        三、与外国人的赠答诗
        四、林罗山赠答诗的意义
    第三节 抒情诗、画图诗等其他诗歌
        一、抒情诗
        二、画图诗
第五章 林罗山辞赋研究
    第一节 总陈邦国的述史赋
        一、“仿骚”的文体形式
        二、比兴与赋的手法
        三、儒家思想的传承
    第二节 润色鸿业的游猎赋
        一、铺排与辞釆艺术
        二、忠君与忧患意识
    第三节 关照生命的疾病赋
        一、疾病赋的表现艺术
        二、衰病主题及其超越
        三、身体疾病抒写探因
    第四节 抒情赋与咏物赋
        一、从《感秋赋》看中日“吟秋”的异同
        二、《扇赋》中的扇文化与思想内容
        三、《武野草赋》的思想内容
    第五节 林罗山赋的文化内涵及特色
        一、时空文化内涵
        二、经学思想及艺术局限性
第六章 林罗山诗赋的中国文学渊源
    第一节 林罗山诗赋对“楚辞”的接受
        一、题材、意象对“楚辞”的接受
        二、文体对“楚辞”的接受
        三、对“楚辞”精神的接受
    第二节 林罗山诗歌对陶渊明的接受
        一、陶渊明在日本的流传及林罗山师友的接受
        二、林诗的重阳节俗及对“陶菊”意象的接受
        三、对陶渊明精神的接受
    第三节 林罗山诗歌对杜甫的接受
        一、杜诗在日本的流传及林罗山师友的接受
        二、对杜诗意象的接受
        三、对杜甫诗学和儒家精神的接受
    第四节 林罗山赋对中国赋的接受
        一、对中国赋文体形式的接受
        二、对中国赋题材内容的接受
第七章 林罗山诗赋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及对大和文化的坚守
    第一节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一、坚持日本开国源于中华的历史观
        二、强调儒家道统在日本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第二节 对大和文化的坚守
        一、笃信神道思想
        二、赞颂民族象征物
结语
参考文献
    日本文献
    译本文献
    中国文献
附录一 在学期间的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附录二 林罗山家庭简图
附录三 林罗山文学思想的研究综述
致谢

(4)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五、研究内容概述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四、以画理阐诗学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一、文学夫妻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五、家集中的女性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二、杨圻宗唐趣尚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二、汪佑南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二、张定鋆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5)“诸城十老”及其诗歌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诸城十老”名称的由来与所指对象
    第二节 “诸城十老”研究综述
        一、围绕“诸城十老”群体的研究成果
        二、围绕“诸城十老”个体的研究成果
    第三节 选题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创新点
第一章 “诸城十老”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地域环境
    第一节 “诸城十老”所处的国家环境
        一、高压与怀柔并行:明清鼎革所造成的社会政治变化
        二、读书人生活由富裕转入窘迫:明清鼎革所造成的社会经济变化
        三、“华夏中心”的坚守与放弃:明清鼎革所带来的思想文化变化
    第二节 “诸城十老”所处的山东环境
    第三节 “诸城十老”所处的诸城环境
        一、“诸城十老”所处的诸城社会环境
        二、“诸城十老”所处的诸城自然环境
        三、“诸城十老”所处的诸城人文环境
第二章 “诸城十老”的家族渊源与人生经历
    第一节 丁耀亢的家世与人生经历
        一、丁耀亢的家世
        二、丁耀亢的人生经历
    第二节 王乘箓的人生经历
    第三节 刘翼明的家世及人生经历
        一、刘翼明的家世
        二、刘翼明的人生经历
    第四节 李澄中的家世与人生经历
        一、李澄中的家世
        二、李澄中的人生经历
    第五节 张衍、张侗的家世及与人生经历
        一、张衍、张侗的家世
        二、张衍的人生经历
        三、张侗的人生经历
    第六节 丘元武的家世与人生经历
        一、丘元武的家世
        二、丘元武的人生经历
    第七节 徐田的人生经历
    第八节 赵清的家世与人生经历
        一、赵清的家世
        二、赵清的人生经历
    第九节 隋平的家世与人生经历
        一、隋平的家世
        二、隋平的人生经历
第三章 “诸城十老”的交游与结社
    第一节 “诸城十老”的交游对象
        一、“诸城十老”在诸城的主要交游对象
        二、“诸城十老”在诸城以外的主要交游对象
    第二节 “诸城十老”在诸城境内的交游活动
        一、“诸城十老”在诸城交游的主要地点
        二、“诸城十老”在诸城的主要交游活动
    第三节 “诸城十老”在诸城之外的主要交游活动
        一、“诸城十老”与周亮工的交游
        二、“诸城十老”与王士禛的交游
        三、“诸城十老”与周斯盛的交游
    第四节 “诸城十老”的结社
        一、诸城文人的结社传统
        二、“诸城十老”的结社活动
第四章 “诸城十老”的人生选择与身份认定
    第一节 “诸城十老”的人生抉择与归隐心态
        一、“诸城十老”的人生抉择
        二、“诸城十老”的故土情结与归隐心态
    第二节 “诸城十老”人生不遂的原因
        一、时代大环境的影响
        二、“诸城十老”的自身原因
    第三节 “诸城十老”身份的认定
        一、学界对“诸城十老”身份的争鸣
        二、“遗民”的界定标准
        三、“诸城十老”身份的认定
第五章 “诸城十老”相关文献佚存情况调查
    第一节 “诸城十老”着述佚存情况
        一、丁耀亢着述佚存情况
        二、王乘箓着述佚存情况
        三、刘翼明着述佚存情况
        四、李澄中着述佚存情况
        五、张衍着述佚存情况
        六、张侗着述佚存情况
        七、丘元武着述佚存情况
        八、徐田着述佚存情况
        九、赵清着述佚存情况
        十、隋平着述佚存情况
    第二节 “诸城十老”传记资料存藏情况
        一、丁耀亢传记资料存藏情况
        二、王乘箓传记资料存藏情况
        三、刘翼明传记资料存藏情况
        四、李澄中传记资料存藏情况
        五、张衍传记资料存藏情况
        六、张侗传记资料存藏情况
        七、丘元武传记资料存藏情况
        八、徐田传记资料存藏情况
        九、赵清传记资料存藏情况
        十、隋平传记资料存藏情况
第六章 “诸城十老”的诗歌创作与影响
    第一节 “诸城十老”诗歌创作的诗坛背景
        一、明末清初诗坛概况
        二、明末清初山东诗坛概况
        三、明末清初诸城诗坛概况
    第二节 “诸城十老”的诗歌创作倾向
        一、秉承“吟咏情性”传统,追求作“真诗”、抒“真情”
        二、宗唐但不泥于唐,转益多师而成一家之体
    第三节 “诸城十老”的诗歌创作主题
        一、关注自身命运,书写自我怨情
        二、哀叹民生多艰,同情下层民众
        三、珍视亲人友朋,诉说亲情友情
        四、诗画田园风光,寄情山水之间
        五、登台咏史怀古,抒发思古幽情
        六、记录羁旅行役,寄托思乡之情
        七、超然身世之外,参禅论道说理
    第四节 “诸城十老”的诗歌创作风格
        一、激楚亢厉,风致空寂:丁耀亢的诗歌风格
        二、刚健而不失清新:王乘箓的诗歌风格
        三、纤郁悲凉,苍秀朴老:刘翼明的诗歌风格
        四、高岸开朗,沉郁凄楚:李澄中的诗歌风格
        五、闲适平淡,多东篱风致:张衍的诗歌风格
        六、清新散淡,风趣自别:张侗的诗歌风格
        七、伟丽清深,沉郁顿挫:丘元武的诗歌风格
        八、朴劲清茂,雄杰之语:徐田的诗歌风格
        九、平淡质朴,情感真挚:赵清的诗歌风格
        十、宁静恬淡,立意高远:隋平的诗歌风格
    第五节 “诸城十老”的诗坛地位与影响
        一、开风奠荣:“诸城十老”在诸城诗坛的地位与影响
        二、名播诗传:“诸城十老”在山左诗坛的地位与影响
        三、声气日益增:“诸城十老”在全国诗坛的地位和影响
    第六节 丁耀亢诗歌的“诗史”特色
        一、“诗史”概念及其内涵的界定
        二、丁耀亢诗歌的“诗史”特色
        三、丁耀亢与杜甫“诗史”的差异性
第七章 “诸城十老”人生境遇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诸城十老”人生境遇对诗歌创作主题的影响
        一、“诸城十老”人生境遇对诗歌创作主题的共性影响
        二、“诸城十老”人生境遇对诗歌创作主题的差异性影响
    第二节 “诸城十老”人生境遇对诗歌创作倾向的影响
    第三节 “诸城十老”人生境遇对诗歌风格的影响
        一、一生多舛致诗风亢厉:丁耀亢人生境遇对其诗风的影响
        二、穷年矻矻致诗风纤郁闷愤:刘翼明人生境遇对其诗风的影响
        三、仕进不遇致诗风沉郁凄楚:李澄中人生境遇对其诗风的影响
        四、半路失官致诗风沉郁悲凉:丘元武人生境遇对其诗风的影响
        五、生活平静致诗风淡雅:王乘箓、张衍、张侗、徐田、赵清、隋平人生境遇对其诗风的影响
结论
附录 “诸城十老”事迹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陈曾寿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本文的研究意义
    二 以往研究成果回顾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陈曾寿之性情及思想
    第一节 诸多因缘所造就的特殊性情
        一、陈曾寿之情感本质:深情与超逸的统一
        二、陈曾寿之理想构成:用世与出世的统一
    第二节 陈曾寿之思想觏念——燮通与固守的统一
        一、陈曾寿之政治观念
        二、陈曾寿之军事思想
        三、陈曾寿之学术思想
第二章 陈曾寿之交游
    第一节 陈曾寿交游概述
        一、陈曾寿与师长一辈的交往
        二、陈曾寿与平辈之交
    第二节 “平生风义兼师友”——陈曾寿与陈三立的交谊
    第三节 “观过知仁风义在”——陈曾寿与郑孝胥的交往
第三章 陈曾寿之诗学观
    第一节 中道圆融的诗学取径
        一、内外兼顾并以内在为根本
        二、在广阔背景中觏照诗歌流派与诗坛走向
        三、从“清切”到“真切”——综合觏照中流动变化的视角
        四、刚柔相济与文质相成
    第二节 深婉有味的审美追求
        一、以“味”论诗溯源
        二、陈曾寿所推崇之深婉有味
第四章 陈曾寿的诗学渊源
    第一节 “转益多师是汝师”——陈曾寿诗学渊源的开放性与复杂性
        一、他人论苍虬阁诗之渊源
        二、陈曾寿自道学诗宗尚
        三、陈曾寿诗歌渊源的开放性与复杂性
    第二节 陈曾寿对前代诸家的承传
        一、“终古芳香托楚辞”——苍虬阁诗与楚辞的关联
        二、陈曾寿与陶潜
        三、陈曾寿与唐之杜甫、韩愈、李商隐及韩偓
        四、陈曾寿与宋之黄庭坚、陈师道
    第三节 “三传晚更见伦魁”——陈曾寿《苍虬阁诗》对陈沆《简学斋诗》的继承与拓展
        一、苍虬与秋舫心灵本质之贯通
        二、苍虬阁诗对简学斋诗的继承
        三、苍虬阁诗对简学斋诗的拓展
第五章 陈曾寿在传统诗歌题材之内的开拓
    第一节 “山水清缘几两屐”——陈曾寿写景诗
        一、陈曾寿不同时期之写景诗概述
        二、陈曾寿写景诗之特色
    第二节 “等闲花木有余哀”——陈曾寿咏物诗
        一、咏物诗发展概述
        二、“逐序空吟草木诗”——苍虬不同阶段、不同因缘之咏物诗简介
        三、陈曾寿咏物诗中的心灵投影——以咏松、咏菊及咏牵牛为例
    第三节 “未觉梦中梦,安得身外身”——陈曾寿纪梦诗
        一、陈曾寿“梦诗”分类与“纪梦诗”之界定
        二、陈曾寿纪梦诗之类型
        三、陈曾寿纪梦诗之个性色彩
    第四节 “至情结友生,回思逾成妍”——陈曾寿赠答诗
        一、陈曾寿赠答诗的深挚感情
        二、陈曾寿赠答诗的超越境界
第六章 苍虬阁诗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 苍虬阁诗的深隐之美
        一、深广的现实关怀与深沉的忧患意识
        二、深微的思致与深邃的理境
        三、深幽的心灵与特异的诗境
        四、深曲之情意与深婉之表达的统一
    第二节 苍虬阁诗技法层面的成就
        一、用字之妙
        二、句法及章法之妙
        三、苍虬阁诗的声情之美
第七章 从陈曾寿落花诗来看清遗民的精神困境与自我安顿
    引子—遣黎身世多萧索,家国兴亡寄落花
    第一节 陈曾寿落花诗概述
    第二节 陈曾寿落花诗的文化意蕴
        一、空前变局中的时代感受
        二、空前变局中的个体感受
        三、困境中寻求自我安顿的努力
余论 “佛待修成是落花”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後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7)唐代农事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论题研究的源起
        二、论题的目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一、研究的回顾
        二、研究的展望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代农耕文明与诗歌研究
    第一节 "农事诗"释名及界定
    第二节 唐代农业发展的总体面貌
        一、农业制度
        二、农业技术
        三、农业工具
    第三节 唐代农事诗的内容
        一、农业生产生活诗
        二、农业文化情感诗
    第四节 唐代农事诗的创作分期
        一、初唐农事诗的创作概况
        二、盛唐农事诗的创作概况
        三、中唐农事诗的创作概况
        四、晚唐农事诗的创作概况
第二章 唐代农耕诗
    第一节 唐代对土地的利用
        一、畲田
        二、屯田
        三、南方水田
    第二节 农业生产工具的使用
        一、耕垦工具
        二、灌溉工具
        三、加工工具
    第三节 农业耕作植物
        一、历代作物的演变
        二、粮食作物
        三、瓜菜作物
        四、药材
        五、茶叶
第三章 唐代采集诗
    第一节 采集活动与采集诗歌
        一、采集活动与采集文化
        二、唐前采集诗的发展基本概况
    第二节 采桑主题和采桑女形象
        一、采桑主题的新变
        二、采桑女形象特征
    第三节 唐与南朝采莲诗比较研究
        一、《采莲曲》在唐代向艳舞曲的演变
        二、创作及艺术表现手法在唐代的演变
    第四节 其他植物采集与诗歌创作
        一、采菱诗
        二、采葛诗
        三、采苍耳诗
        四、采茶诗
第四章 唐代悯农诗
    第一节 悯农诗的创作源流
        一、唐前悯农诗创作源流
        二、唐代悯农诗在创作手法上的拓展
    第二节 中晚唐悯农诗繁荣之因
        一、农民负的担日益加重
        二、诗人思想与经历的锐变
    第三节 唐代悯农诗的主题内容
        一、农民的生活贫困痛苦
        二、赋税的繁重
        三、战乱和天灾对农民的伤害打击
第五章 唐代乐农诗
    第一节 乐农诗与田园诗的关系及源流
        一、乐农诗与田园诗的关系
        二、乐农诗的源流
    第二节 灾后恢复之乐
    第三节 安享太平之乐
    第四节 劳动收获之乐
第六章 唐代喜雨诗
    第一节 喜雨诗及其演变
        一、"喜雨"及其文化内涵
        二、唐前喜雨诗的起源与发展
        三、唐代喜雨诗的创作背景
    第二节 应制奉和喜雨诗
        一、文宗和玄宗的喜雨诗
        二、张九龄的应制喜雨诗
    第三节 杜甫的喜雨情结
    第四节 其他诗人的喜雨诗
第七章 唐代归田诗
    第一节 唐前归田诗源流
        一、先秦时期
        二、两汉时期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二节 唐代归田诗的文化基因
        一、思想渊源
        二、社会背景
    第三节 唐代归田诗的内容
        一、对农民命运的密切关注
        二、对农村生活的真实描写
        三、对农业生产的全面反映
        四、叙写自己的村居感受
第八章 唐代社日诗
    第一节 社日的民俗起源及流变问题
        一、社日民俗起源之因
        二、社日在唐以前的发展
        三、唐及唐以后的社日
    第二节 唐代社日诗的文化基因
        一、文人对自身的关注
        二、文人对社日活动易产生情感共鸣
    第三节 唐代社日诗的民俗内涵
        一、祭神敬地的信仰
        二、娱乐身心的游戏
    第四节 社日诗的作用和价值
        一、劝农祈丰,组织和指导农业生产
        二、规范社会,强化人民的村落意识
        三、民间社日具有劳民伤财的副作用
附录:唐代农事诗辑录
    一、农耕诗
    二、采集诗
    三、悯农诗
    四、乐农诗
    五、喜雨诗
    六、归田诗
    七、社日诗
参考文献
    一、古代典籍
    二、研究专着
    三、研究论文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江户汉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综述、思路及意义
    第二节 江户汉诗繁盛的原因
    第三节 对江户汉诗发展史分期的思考
第一章 江户汉诗的发展期(庆长八年——延宝七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江户初期汉诗的创作格局
    第三节 木下顺庵与江户诗坛的“尊唐”风
    第四节 伊藤仁斋、中江藤树、德川光圀等汉诗人的创作
第二章 江户汉诗的繁荣期(上)(延宝八年——宝历九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尊唐”论与诗坛的兴盛
    第三节 林门汉诗人的创作
    第四节 木门汉诗人创作
    第五节 堀川派汉诗创作
    第六节 蘐园派汉诗创作
第三章 江户汉诗的繁荣期(下)(宝历十年——文政十二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反复古诗论的兴起及其对诗坛的影响
    第三节 江村北海的汉诗创作
    第四节 幽兰社汉诗人的创作
    第五节 混沌社汉诗人的创作
    第六节 江湖社汉诗人的创作
    第七节 江户汉诗繁荣期诗僧的创作
第四章 江户汉诗的总结期(天保元年——庆应三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江户总结期诗风的传承与融合
    第三节 幕末明初的汉诗风尚
第五章 江户时期女性诗人的创作
    第一节 江户时期女性诗人创作的时代土壤
    第二节 江马细香、梁川红兰、原采苹等女性诗人的创作
    第三节 江户时期女性诗人的艺术成就及地位
第六章 江户汉诗对明清诗学的继承与发展——以《诗薮》对《日本诗史》的影响为中心
    第一节 《诗薮》影响《日本诗史》的背景
    第二节 《诗薮》的体例结构对《日本诗史》的影响
    第三节 《诗薮》“气运说”对《日本诗史》的影响
    第四节 《诗薮》诗歌审美标准对《日本诗史》的影响
结语
    第一节 江户汉诗的创作特色及成就
    第二节 江户汉诗学的本土化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9)中韩茶道文化交流及其茶道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选题的研究价值
    第二节 本选题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中韩茶道文化的起源、发展与交流
    第一节 中国茶道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 中国茶道概念
        二. 唐代以前文献饮茶记录
        三. 唐代茶道文化
        四. 宋代茶道文化的发展
        五. 元明清茶道文化
    第二节 韩国茶道文化的起源与演变
        一. 韩国茶道文化概念
        二. 茶传来说与初期茶文化的流入
        三. 新罗茶道文化
        四. 高丽时代茶道文化
        五. 朝鲜时代茶道文化—以《朱子家礼》冠婚丧祭之茶礼为中心
第二章 中韩人文茶道观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中国人文茶道观
        一. 陆羽《茶经》—精行俭德的人文茶道
        二. 《禅苑清规》中人文茶礼
        三. 陆游的人文茶道
    第二节 韩国人文茶道观
        一. 元晓之“和诤”的人文茶道
        二. 大觉国师义天(1055—1101年)的人文茶道
        三. 草衣意恂(1786—1866)之“中正”的人文茶道
    第三节 中韩人文茶道文化之同异
        一. 中韩人文茶道文化之同
        二. 中韩人文茶道文化之异
第三章 苏东坡与李奎报人文茶道观比较
    第一节 苏东坡的茶道文化背景与思想渊源
        一. 苏东坡的茶文化背景
        二. 苏东坡的人文思想
    第二节 李奎报的茶文化背景与思想渊源
        一. 李奎报的茶文化背景
        二. 李奎报的文学思想背景
        三. 李奎报三教合一思想
    第三节 苏东坡与李奎报茶诗中的茶道观
        一. 人际交游的人文茶道
        二. 社会讽喻的人文茶道
        三. 茶禅一味的人文茶道
        四. 行茶三昧的人文茶道
    第四节 苏东坡与李奎报人文茶道中的人生观
        一.积极超越的人生观
        二. 安贫乐道的人生观
        三. 仁心博爱的人生观
第四章 中韩茶道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节 中日韩茶道文化融合
    第二节 人性茶道教育影响
征引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姜美爱个人简历

(10)阮元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三、本选题的研究重点及方法
第一章 阮元的生活时代、家世、师承及地域文化背景
    第一节 生活时代
        一、时代环境
        二、创作趋向
    第二节 文学家世
        一、父亲家族的文学传承
        二、母亲家族的文学传承
        三、家族文学创作群体
    第三节 师道传承
        一、启蒙之师胡廷森
        二、业师李道南、乔椿龄
    第四节 地域文化背景
        一、扬州独特的人文环境
        二、构建家乡文化生态圈
第二章 阮元的文学活动及创作历程
    第一节 阮元的诗歌活动
        一、以诗拔士
        二、以诗课士
        三、宦游唱和
        四、编刻诗集
    第二节 阮元的文学编集轨迹
    第三节 阮元的学术幕府与文学活动
        一、诂经精舍与浙江文风
        二、学海堂与岭南文风
    第四节 阮元与学界友人的文学交往
        一、阮元与凌廷堪
        二、阮元与焦循
        三、阮元与汪中
        四、阮元与孙星衍
        五、阮元与桂馥
        六、阮元与王昶
        七、阮元与张监
        八、阮元与段玉裁
        九、阮元与龚自珍
第三章 阮元文学思想与人文精神
    第一节 “体物披文,不袭时俗”的文学观
    第二节 “真厚和雅,雅正为宗”的诗教观
    第三节 “沉思翰藻,纪事直达”的文笔论
        一、清代中期“文笔说”的产生、发展与演变
        二、“文笔说”的内旨
    第四节 阮元人文精神的内质及其体现
        一、中西方人文精神的内质
        二、阮元人文精神的体现
第四章 阮元诗歌研究
    第一节 阮元诗歌的思想意蕴
        一、关心民瘼,体恤乡情
        二、抒情言志,气韵达观
        三、传神言意,咏物托志
        四、咏史怀古,悼咏史志
        五、纪游写景,寄情林泉
        六、借诗以资,考据学问
        七、诗绘并工,附丽成观
        八、应景馆课,拟古杂咏
    第二节 阮元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清华雅正,温柔敦厚
        二、清丽纯净,闲雅风致
        三、平淡舒朗,娴静幽远
    第三节 诗歌地位及评价
第五章 阮元的骈文、散文研究
    第一节 阮元骈文、散文思想意蕴
        一、论辩文
        二、序跋文
        三、碑志文
        四、记体文
        五、传状文
    第二节 阮元文章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阮元文章的贡献和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独到的农村生活画面展现——陶渊明与小林一茶的田园农事诗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宋祁诗歌意象研究[D]. 侯林男. 南昌大学, 2021
  • [2]朱熹酒诗研究[D]. 谭升元.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3]林罗山诗赋研究[D]. 李慧. 湖南大学, 2020
  • [4]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5]“诸城十老”及其诗歌创作研究[D]. 魏红梅. 山东大学, 2018(11)
  • [6]陈曾寿诗歌研究[D]. 曾庆雨.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7]唐代农事诗研究[D]. 王雪.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8]江户汉诗研究[D]. 胡欣.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9]中韩茶道文化交流及其茶道观比较研究[D]. 姜美爱(惠田)(KANG MZ AE). 浙江大学, 2016(05)
  • [10]阮元文学创作研究[D]. 张瑜.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独特的田园生活图景——陶渊明与小林一槎的田园诗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