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原理与应用

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原理与应用

一、三端集成稳压器原理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韩润[1](2021)在《三端稳压器电磁兼容模型建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电子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电子系统进行电磁兼容性仿真,进而需要各个器件的电磁兼容仿真模型。各大通用仿真软件的元器件模型库并未包含所有元器件的模型,或是提供的功能模型不符合电磁兼容仿真的要求。本文以三端稳压器为对象,对其开展了电磁兼容模型建立方法的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三端稳压器工作原理分析及物理模型建立。通过对三端稳压器工作原理的分析,结合生产厂商提供的稳压器的原理图,利用通用电磁仿真软件CST自带的分立元器件库,搭建三端稳压器的物理模型。分析此种模型的建模难度及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建模方式,建立其功能模型。(2)三端稳压器功能模型建立。应用PSPICE仿真软件内置的Model Editor工具,通过参数拟合得到稳压器的基本功能模型。此种模型是介于物理模型和行为模型之间的半物理模型,需要大量的外部特性参数。结合数据手册和实物测试,获取建模所需参数,通过参数拟合建立功能模型。(3)三端稳压器电磁兼容模型建立。基于电磁兼容仿真的相关要求,对功能模型进行修正。首先通过修改功能模型内部参数来调整模型的最小压差和静态电流;进而通过构造新的子电路功能模块,实现调节纹波抑制比、电压调整率等电磁兼容特性的目的;最后遵循SPICE语法规则将各个功能模块组合在一起,构成最终的三端稳压器电磁兼容模型。(4)稳压器模型的仿真验证。对建立的电磁兼容模型,参照数据手册规定的测试条件进行仿真对比。首先验证了其输出电压、最小压差和静态电流等静态特性的准确性;然后验证了电压调整率、电流调整率和纹波抑制比等电磁兼容相关动态特性;最后对三端稳压器保护功能中具有代表性的过流保护功能进行了验证。模型参数与实际器件参数误差较小,证明了建模方法的准确性。

闵亚洪[2](2020)在《中职电类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职学校电类专业学生的发展与核心素养的培养息息相关。如何把核心素养培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是值得教师去探讨的问题。文章主要以"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教学为例,探索电类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和途径。

赵启凤[3](2015)在《双极型半导体器件低剂量率增强效应的1/f噪声表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微电子和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被应用于航天器上。由于在空间环境工作,这些电子元器件会受到空间辐照的影响,使器件功能退化。双极型器件被广泛应用于在航天星载设备以及武器装备等领域,所以双极型器件的辐照效应和低剂量率辐照损伤增强效应被广泛研究。然而,国内外双极型器件辐照的研究均集中在器件特征电参数辐照效应的实验与机理上,关于辐照对噪声参数的影响研究很少。与电参数相比,低频噪声参数灵敏度更高,也可以表征双极型器件的辐照效应。本文旨在利用低频噪声表征双极型器件辐照损伤以及低剂量率辐照损伤增强效应。本文对双极晶体管以及双极线性稳压器的的辐照损伤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1/f噪声表征辐照损伤模型。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对高、低剂量率下的PNP晶体管的辐照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基于辐照效应的发射结空间电荷区表面复合电流模型和1/f噪声模型。研究发现界面态使表面复合电流增加,而氧化物电荷则起相反作用,但是界面态起主导作用,最终导致基极电流增加,导致PNP晶体管的电流增益退化。同时,研究也发现辐照感生的氧化物陷阱电荷和界面态是导致器件噪声性能退化的原因,这说明二者的退化都是由于氧化物陷阱电荷和界面态引起的。基于此,建立基于辐照效应的1/f噪声模型,该模型能很好的解释在高、低剂量率下辐照后噪声性能的退化。研究发现PNP晶体管的噪声参数和电参数一样,也具有低剂量率辐照损伤增强效应。并且与电参数相比,噪声参数更敏感,所以噪声参数也可以用来表征PNP晶体管的辐照损伤。(2)对高、低剂量率下NPN晶体管的辐照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基于辐照效应的基极表面复合电流和1/f噪声模型;根据所建立了模型,提出了一种定量计算辐照感生氧化物陷阱电荷和界面态的方法。研究发现与基极电流退化相同,氧化物陷阱电荷和界面态也是导致器件噪声性能退化的原因。根据基极电流和电流噪声退化的机理建立了基于辐照效应的基极表面复合电流模型和基极电流1/f噪声模型。比较高、低剂量率下辐照后电参数和噪声参数的退化,可以看出噪声参数比电参数更敏感,由于电参数和噪声参数的都是由于相同的缺陷引起的,所以噪声参数可以表征NPN晶体管的辐照损伤效应。根据所建立了模型,提出了一种定量计算辐照感生氧化物陷阱电荷和界面态的方法。由定量分离结果可以看出辐照在低剂量率下感生更多的氧化物陷阱电荷和界面态,正是这个原因产生了基极电流和基极电流1/f噪声的低剂量率辐照损伤增强效应。(3)研究了高、低剂量率下三端线性集成稳压器的辐照退化机理,建立了基于辐照效应的电参数和噪声参数退化模型。研究发现辐照引起的三端稳压器LM117的输出电压退化和1/f噪声性能退化主要都是由于其内部的带隙基准退化所致。辐照使带隙基准内部的双极NPN和PNP晶体管的基极表面复合流电增加,进而使基极电流增加,导致其参考电压发生退化,引起输出电压退化。同时基极表面复合电流的增加,使得基极表面1/f噪声电流增加,最终使得带隙基准的1/f噪声电压增加,从而使得输出噪声电压增加。并且发现,如同输出电压一样,输出电压噪声也具有低剂量率辐照损伤增强效应。通过比较可以发现1/f噪声参数比电参数敏感,由于二者的退化都是带隙基准退化引起的,所以1/f噪声参数也可以用来表征三端稳压器的电离辐照损伤。(4)对航天用探测器的电源电路的原理和组成进行了分析,对其高、低剂量率下辐照后性能变化进行了分析。对几个关键器件进行高、低剂量率下辐照辐照后,然后重新放到电源电路PCB上,发现输出电压没有变化,而噪声性能已经退化,并且在低剂量率下退化更为明显。这说明对探测器的电源电路而言,噪声参数更敏感,可以用来表征其辐照损伤。

章克明[4](2013)在《三端集成稳压器应用电路方案》文中提出三端集成稳压器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使用灵活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文章介绍几种三端集成稳压器的的应用电路方案,并给出了实际应用电路的具体参数,电路实用性强,应用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郑秀峰[5](2013)在《数字机中常用集成稳压器件的应用与应急代换》文中指出市面上,稳压器件种类繁多,但应用于数字机中的稳压器件并不是很多。因数字机中有的单元电路芯片对供电电压要求相对较高,需要使用稳压器件将开关电源输出的电压进一步"维稳"才能保证正常工作,在一些数字机中稳压器件是必不可少的。为便于了解、认识、应用这些稳压器件,本文将数字机中常用稳压器件归纳整理,并列举几种应急代换方法,供参考。

王新[6](2013)在《7800系列三端固定集成稳压器应用电路的可靠性设计》文中提出本文介绍了7800系列三端固定集成稳压器的工作原理。同时根据已统计的三端固定集成稳压器故障数据,归类于五种故障特征,并结合7800系列的工作原理和电源的能量特征对这五种故障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7800系列三端固定集成稳压器应用电路的可靠性设计的方法。这些方法简单实效,且可靠性强,已得到了实际应用验证。

孙江超[7](2013)在《线性集成稳压器抗辐照性能测试与分析》文中指出线性集成稳压器因其调整管工作在线性工作区而得名,由于稳压性能好、输出纹波电压小、电路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空间电子系统中。工作在空间电离辐射环境中的器件不可避免要受空间辐射的影响,并可能出现功能性失效。因此本课题对线性集成稳压器的抗电离辐照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研究稳压器总剂量效应的失效模式、失效机理以及加固设计等方面内容。1.深入探究线性集成稳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工作参数,掌握课题研究器件的电学特性。重点分析了双极电路总剂量效应的内在损伤机理,包括氧化物陷阱电荷和界面陷阱电荷的形成和增长机制等。2.参照国军标和美军标的规定,设计了电离辐照试验方案,研究了国产线性稳压JW117的电离辐照响应和退火特性。试验结果表明:(1)国产稳压器JW117的抗电离辐射性能较差,失效阈值总剂量很低。基准电压、电压调整率、电流调整率、纹波抑制比是敏感参数,在电离辐射环境中都有非常明显的退化。(2)基准电压的退化是由内部晶体管电流增益退化导致,其中两个NPN晶体管最关键,两个LPNP晶体管也起着重要作用;电压调整率受误差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和电源电压抑制比的影响;电流调整率和纹波抑制比主要受误差放大器的开环增益影响;基准电压源和误差放大器是关键模块,在抗辐射加固设计时要重点考虑。(3)稳压器电离辐照总剂量效应失效机理:电离辐照会感生氧化物陷阱电荷和界面陷阱电荷,两者导致线性集成稳压器内部双极晶体管的电流增益下降,然后使稳压器内部重要模块电路如帯隙基准电压源、误差运算放大器、功率调整管等电学性能产生损伤,最后使稳压器的基准电压、电压调整率、电流调整率、纹波抑制比等敏感参数退化,导致稳压器功能失效。3.借助PSPICE软件,通过仿真稳压器四个敏感参数随电流增益下降产生的损伤损规律,开展线性集成稳压器总剂量效应的模拟分析,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稳压器总剂量效应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4.在掌握稳压器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的基础上,对国产线性集成稳压器JW117两次加固设计试验:(1)采用“减薄注硼前的氧化层厚度,加深发射结结深”的方法,增大内部晶体管电流增益β的设计冗余,对稳压器进行加固设计。(2)将稳压器工艺流程中的钝化工艺由“掺氯氧化和PE钝化”改为“掺氯氧化和BPSG钝化”对稳压器进行加固设计。最后找到了一种切实有效的加固措施,即“掺氯氧化和BPSG钝化”的钝化层加固工艺,将国产线性集成稳压器的失效阈值总剂量由100Gy(Si)提高到1000Gy(Si)以上。

马秋芝[8](2012)在《基于FPGA的复合型稳压源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为了更好的改善电源的稳定性,扩大输出电流的范围,提高电源的工作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电流跟踪滞环控制的复合型稳压电源。复合型稳压电源主电路由线性稳压器与Buck变换器组成。数字控制器根据实时采集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及Buck变换器电感电流,确定线性稳压器与Buck变换器的工作状态,并通过控制算法实现两者的功能。由于Buck变换器相对于线性稳压器输出电压纹波大,精度低,特设计在轻载时线性电源工作,重载时Buck变换器工作。Buck变换器工作时,控制器将电感电流控制在所设置的一个电流滞环宽度内,使电感电流的平均值到达输出电流要求的期望值,从而稳定输出电压。本文详细分析了负载突变和启动过程中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的动态响应,给出了参数选择和设计依据。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以Buck变换器与线性稳压器并联为主拓扑电路进行仿真实验,获得符合设计要求的仿真数据及仿真波形等结果。最后以FPGA的CycloneⅡ—EP2C8Q208C为控制平台,制作了一个基于电流跟踪滞环控制的复合型稳压电源模块,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电流跟踪滞环控制的复合型稳压电源的动态响应速度及纹波电压符合设计要求,该控制策略是可行性的、所进行的理论分析是正确的,能够很好的改善电源的稳压精度,提高电源的宽负载动态范围。为了使电路的动态响应速度更快,电源间切换平稳过渡,文中对负载突变时刻进行了详细的优化分析与改进,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控制策略效果更佳,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

赵贺[9](2012)在《三端集成稳压器扩流方法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LM317K进行电流扩展为例介绍了三端集成稳压器的3种扩流方法,即晶体管扩流、电阻扩流和并联扩流。通过扩流解决了三端集成稳压器输出电流由于受限而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给出了3种扩流方法的具体电路连接及原理分析。对LM317K设计的不同方案的扩流电路均使用Multisim V10软件进行了仿真,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3种扩流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通过对3种扩流方法的分析和比较,给出了各自适用的场合和使用的注意事项。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扩流的大小和使用的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型号来选择合适的扩流方法。

周阿群,姬玉敏,杨素景,宋淑萍[10](2011)在《浅析三端集成稳压器与DC-DC电源模块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三端集成稳压器与DC-DC电源模块的功能是相同的,即均用于直流-直流电压变换,但是这两种模块的变换原理及相关参数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就导致其使用场合的不同。本文在简单阐述模块变换原理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参数介绍了不同类型模块的使用方法。

二、三端集成稳压器原理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端集成稳压器原理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三端稳压器电磁兼容模型建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器件模型的研究现状
        1.2.2 建模软件的研究现状
        1.2.3 稳压器模型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三端稳压器工作原理及其物理模型建模方法研究
    2.1 三端稳压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1.1 三端稳压器的结构
        2.1.2 三端稳压器的工作原理
    2.2 带隙基准电压源结构原理
    2.3 误差放大器及功率管结构与工作原理
        2.3.1 达林顿结构
        2.3.2 镜像恒流源
        2.3.3 误差放大器及功率管
    2.4 三端稳压器的物理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端稳压器功能模型建立方法研究
    3.1 建模软件Model Editor介绍
    3.2 三端稳压器建模所需参数确立
        3.2.1 参考电压
        3.2.2 调节引脚电流
        3.2.3 输出阻抗
        3.2.4 电流限制
    3.3 建模所需参数的采集
        3.3.1 通过数据手册获取数据
        3.3.2 通过搭建实物测试平台获取数据
    3.4 功能模型的建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端稳压器电磁兼容模型建立方法研究
    4.1 子电路模块的介绍
    4.2 模型静态特性参数的修正方法
        4.2.1 最小压差的修正
        4.2.2 静态电流的修正
    4.3 模型电磁兼容特性参数的修正方法
        4.3.1 电压调整率的修正
        4.3.2 电流调整率的修正
        4.3.3 纹波抑制比修正模块
        4.3.4 电压限制模块及其相关组件
    4.4 模块的组装及模型文件的编写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稳压器模型的仿真验证
    5.1 输出电压的验证
    5.2 最小压差的验证
    5.3 静态电流的验证
    5.4 电压调整率的验证
    5.5 电流调整率的验证
    5.6 纹波抑制比的验证
    5.7 过流保护功能的验证
    5.8 建模方法可行性验证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2)中职电类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职电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二、如何将核心素养培养落实到课堂中
    1 . 提升理论学习能力的策略
    2.提升知识延伸能力的策略
    3.提升实践应用能力的策略
    4.将课堂与生活相结合
    5.采用新颖的评价方式
三、反思及以后努力的方向
    1 . 反思
    2.努力方向

(3)双极型半导体器件低剂量率增强效应的1/f噪声表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低剂量率损伤增强效应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双极型半导体器件的辐照退化效应及噪声理论
    2.1 辐照环境
        2.1.1 空间辐照环境
        2.1.2 核辐照环境
        2.1.3 模拟源环境
    2.2 硅双极半导体器件的辐照效应
        2.2.1 电离效应
        2.2.2 位移效应
    2.3 辐照在双极器件中产生的缺陷
        2.3.1 界面态
        2.3.2 氧化物陷阱电荷
    2.4 双极器件的噪声
        2.4.1 1/f噪声
        2.4.2 G-R噪声
        2.4.3 热噪声
        2.4.4 散粒噪声
    2.5 小结
第三章 双极晶体管低剂量率辐照损伤增强效应的1/f噪声表征研究
    3.1 引言
    3.2 PNP晶体管的辐照实验和结果
        3.2.1 双极晶体管的噪声测量方法
        3.2.2 双极晶体管的低频噪声测试系统
        3.2.3 实验样品和辐照实验
        3.2.4 实验结果
    3.3 PNP晶体管电离辐照效应研究
        3.3.1 发射结空间电荷区表面复合电流退化模型
        3.3.2 基于辐照效的PNP晶体管噪声模型
    3.4 实验结果分析
        3.4.1 基极电流退化
        3.4.2 基极电流噪声退化
    3.5 小结
第四章 NPN晶体管低剂量率辐照损伤增强效应的 1/f噪声表征以及辐照感生电荷分离的研究
    4.1 NPN晶体管辐照实验和结果
        4.1.1 实验
        4.1.2 实验结果
    4.2 NPN晶体管电离辐照效应研究
        4.2.1 基极表面耗尽
        4.2.2 电流退化模型
        4.2.3 1/f噪声表征模型
        4.2.4 实验结果分析
    4.3 基于 1/f噪声的NPN晶体管辐照感生电荷的定量分离方法
        4.3.1 现有的双极器件的辐照感生电荷的定量分离方法
        4.3.2 基于 1/f噪声的辐照感生电荷的分离方法
    4.4 小结
第五章 双极线性稳压器剂量率辐照损伤增强效应的 1/f噪 声表征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与结果
        5.2.1 实验样品与实验方法
        5.2.2 线性集成稳压器的测试注意事项
        5.2.3 实验结果
    5.3 辐照损伤机理分析
        5.3.1 输出电压
        5.3.2 输出噪声
    5.4 小结
第六章 探测器电源电路的辐照效应的 1/f噪声表征研究
    6.1 探测器的电源电路
        6.1.1 电源电路的组成
        6.1.2 电源电路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原理介绍
    6.2 稳压二极管的辐照效应
        6.2.1 实验
        6.2.2 结果与讨论
    6.3 电源电路的辐照效应
        6.3.1 实验
        6.3.2 结果与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三端集成稳压器应用电路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三端集成稳压器基本应用电路方案
2 三端集成稳压器扩展应用电路方案
    2.1 扩压电路
    2.2 扩流电路
    2.3 恒流源电路
    2.4 慢启动稳压电源

(5)数字机中常用集成稳压器件的应用与应急代换(论文提纲范文)

数字机中常用稳压器件的识别与应用
数字机中常用稳压器件的应急代换

(6)7800系列三端固定集成稳压器应用电路的可靠性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7800系列三端固定集成稳压器的工作原理
    1.1 启动电路
    1.2 基准电压电路
    1.3 采样比较放大电路和调整电路
    1.4 保护电路
        1.4.1 减流式保护电路
        1.4.2 过热保护电路
2 7800系列三端固定集成稳压器在实际电路应用中的故障分析
    2.1 三端固定集成稳压器击穿故障分析
    2.2 三端固定集成稳压器输出电压高和电压低故障分析
    2.3 三端固定集成稳压器引脚过热松脱或引脚烧断故障分析
3 7800系列三端固定集成稳压器应用电路的可靠性设计方法
    3.1 浪涌的损坏机理
    3.2 浪涌的防护
4 结语

(7)线性集成稳压器抗辐照性能测试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辐照效应研究手段
        1.3.1 空间在轨搭载试验
        1.3.2 计算机模拟仿真
        1.3.3 地面模拟试验
    1.4 课题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线性集成稳压器及辐射效应
    2.1 线性集成稳压器概述
        2.1.1 线性集成稳压器的种类
        2.1.2 线性集成稳压器的结构
        2.1.3 线性集成稳压器的工作原理
    2.2 辐射效应
        2.2.1 辐射环境
        2.2.2 辐射效应
    2.3 总剂量效应损伤机理
        2.3.1 氧化物陷阱电荷的形成机制
        2.3.2 界面陷阱电荷的形成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试验方案
    3.1 电离辐照试验方案
        3.1.1 试验器件
        3.1.2 试验辐射源
        3.1.3 试验条件及装置
        3.1.4 参数测试条件及装置
    3.2 退火试验方案
        3.2.1 退火试验方案
        3.2.2 室温和高温退火机理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线性集成稳压器总剂量效应和 PSPICE 模拟
    4.1 稳压器辐照退化规律及分析
        4.1.1 基准电压的损伤及分析
        4.1.2 电压调整率的损伤及分析
        4.1.3 电流调整率的损伤及分析
        4.1.4 纹波抑制比的损伤及分析
    4.2 线性集成稳压器退火规律及分析
        4.2.1 基准电压的退火规律
        4.2.2 电压调整率的退火规律
        4.2.3 电流调整率的退火规律
        4.2.4 敏感参数退火机理分析
    4.3 线性集成稳压器总剂量效应失效机理
    4.4 电离总剂量效应的 PSPICE 仿真
        4.4.1 PSPICE 软件介绍
        4.4.2 电离总剂量效应仿真原理
        4.4.3 基准电压损伤仿真
        4.4.4 电压调整率损伤仿真
        4.4.5 电流调整率损伤仿真
        4.4.6 纹波抑制比损伤仿真
        4.4.7 关键子电路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线性集成稳压器辐照加固改进
    5.1 电离辐射加固措施
        5.1.1 双极晶体管加固措施
        5.1.2 双极集成电路加固措施
    5.2 线性集成稳压器加固改进 I
        5.2.1 掺杂工艺改进
        5.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5.3 线性集成稳压器加固改进 II
        5.3.1 钝化工艺改进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5.3.3 退火试验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基于FPGA的复合型稳压源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开关电源技术的产生
        1.1.2 复合型稳压电源技术
        1.1.3 数字智能控制复合型稳压电源的重要性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线性稳压器与 Buck 变换器工作原理分析
    2.1 线性稳压器
        2.1.1 线性稳压器技术
        2.1.2 LDO 稳压器的原理与应用
        2.1.3 三端集成稳压器
    2.2 Buck DC—DC 变换器原理分析
        2.2.1 Buck 型变换器的基本结构
        2.2.2 Buck 型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3 复合型稳压源的系统设计
    3.1 数字控制的 Buck DC-DC 变换器模块设计
        3.1.1 Buck DC-DC 变换器的基本组成
        3.1.2 Buck DC-DC 变换器的基本控制原理
    3.2 复合型稳压源的设计
        3.2.1 复合型稳压源的基本组成
        3.2.2 复合型稳压源的基本控制原理
        3.2.3 复合型稳压源的动态分析
        3.2.4 参数选择和设计思考
4 复合型稳压源的实现
    4.1. 硬件电路的设计
        4.1.1 控制器的选择
        4.1.2 模数转换电路
        4.1.3 MOSFET 驱动电路设计
        4.1.4 电流采样
        4.1.5 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
        4.1.6 降压模块
    4.2 软件系统的设计
        4.2.1 Quartus II 9.0 开发平台
        4.2.2 JTAG 接口配置
        4.2.3 A/D 信号采集的设计
        4.2.4 控制电路的设计
5 系统仿真与实验
    5.1 系统电路仿真
        5.1.1 MATLAB/Simulink 的简介
        5.1.2 主电路的仿真设计
        5.1.3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5.2 实例验证及结果分析
        5.2.1 实例验证与分析
        5.2.2 控制系统设计的优化
    5.3 结论
6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三端集成稳压器扩流方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LM317K工作原理
2 扩流电路设计要求
3 扩流方法及仿真分析
    3.1 晶体管扩流
    3.2 电阻扩流
    3.3 并联扩流
4 结论

四、三端集成稳压器原理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端稳压器电磁兼容模型建立方法研究[D]. 韩润.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中职电类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教学为例[J]. 闵亚洪. 中学教学参考, 2020(21)
  • [3]双极型半导体器件低剂量率增强效应的1/f噪声表征研究[D]. 赵启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5(02)
  • [4]三端集成稳压器应用电路方案[J]. 章克明.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33)
  • [5]数字机中常用集成稳压器件的应用与应急代换[J]. 郑秀峰.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3(14)
  • [6]7800系列三端固定集成稳压器应用电路的可靠性设计[J]. 王新. 日用电器, 2013(06)
  • [7]线性集成稳压器抗辐照性能测试与分析[D]. 孙江超. 北京工业大学, 2013(03)
  • [8]基于FPGA的复合型稳压源的研究与设计[D]. 马秋芝. 西安科技大学, 2012(02)
  • [9]三端集成稳压器扩流方法分析[J]. 赵贺. 电子测试, 2012(01)
  • [10]浅析三端集成稳压器与DC-DC电源模块的工作原理及应用[J]. 周阿群,姬玉敏,杨素景,宋淑萍. 物探装备, 2011(04)

标签:;  ;  ;  ;  ;  

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原理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