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加载路径下结构的准静态实验方法及控制

复杂加载路径下结构的准静态实验方法及控制

一、结构在复杂加载路径下的拟静力实验方法及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超[1](2021)在《不同加载路径下H形截面铜构件双向压弯极限状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宽厚比薄柔H形钢构件由于其截面肢宽腹薄,在同等截面面积下拥有更大的回转半径、抗弯刚度和屈服弯矩,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可被应用于轻量化的低多层钢框架体系中。然而由于薄柔H形截面的板件宽厚比较大,其破坏模式主要由板件的局部失稳所主导,因此导致构件的延性以及耗能能力偏低,难以充分发挥其塑性变形能力,阻碍了截面塑性铰的形成,在钢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受到限制。为得到轻量化钢框架体系合理准确的“低延性-高承载力”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确保轻量化钢框架在抗震设防地区的安全性,亟待开展对于薄柔H形钢构件抗震性能的相关研究。本文以薄柔H形截面钢构件双向水平抗震性能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在不同加载路径下的极限状态以及滞回性能展开相关研究。对双向压弯加载条件下钢构件抗震性能及不同加载路径对构件滞回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指出目前对于两主轴特性具有显着差异的H形截面其双向压弯作用下的极限状态并未有明确统一的判定准则,且未充分考虑双轴相关作用;对不同加载路径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钢筋混凝土构件以及方钢管、圆钢管。并指出了现有研究现状的不足。基于平衡稳定性能量准则,从弹塑性稳定角度提出了用于确定在任意加载路径下双向压弯构件的极限状态判定准则,对于塑性铰截面定义为截面出现塑性铰时转化为几何可变机构达到其极限状态;对于由局部屈曲控制的薄柔截面其极限状态为屈曲起始时刻。并在后续章节中分别从简单单调加载路径、复杂滞回加载路径以及水平地震激励等三种加载规则验证了该准则的合理性和适用性。采用ABAQUS建立了不同轴压比、腹板和翼缘宽厚比的H形截面构件在不同加载角度下的单调加载的参数分析精细化模型,并基于收集到的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选取三组典型试件分析双向弯矩发展过程与极限抗弯承载力间的关系,考察加载角度对极限行为的影响以及板件局部屈曲的发展机制来验证极限状态判定准则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基于大量的参数分析结果,提出适用于不同截面分类的抗弯承载力极限相关曲线,并对相关曲线公式进行了可靠性统计和分析。基于上述有限元模型对不同轴压比和六种复杂滞回加载路径下的H形截面钢构件建立数值分析模型,以考察复杂滞回加载路径下的极限状态分析与滞回性能评估。从极限承载力与极限相关曲线、滞回性能、延性、耗能性能和损伤特性等五个角度分析了加载路径的影响规律,并修正了抗弯承载力极限相关曲线。随后,基于损伤特性指标建立了梁-壳混合单元有限元模型,对三类不同截面分类下的典型构件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反应分析。验证了修正后的极限相关曲线可基本预测出H形截面钢构件在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并从双向弯矩发展及双向柱顶位移两个方面验证了梁-壳混合单元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概括,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熊亮军[2](2020)在《不同加载路径下RC墩柱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指出RC墩柱作为桥梁或建筑结构等主要的承重及抗侧力构件,其抗震性能因拟静力试验循环加载历史不同而差异化。由于地震作用的随机性和复杂性以及试验条件等限制,拟静力加载制度(如循环次数和位移幅值等)对墩柱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还不够充分,合理反映真实地震作用的拟静力试验加载制度(路径)尚需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基于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重点考察不同加载路径对墩柱构件受力机理和抗震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9个RC方柱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单调加载和变幅循环加载(每级幅值循环3次、10次)下,不同轴压比和加载循环次数对墩柱构件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轴压比增大,墩柱峰值荷载增大,而位移延性系数减小。变幅循环荷载作用下,RC墩柱峰值荷载后的抗震性能随荷载循环次数增加而降低。(2)对6根不同加载路径(位移幅值增量不同、同级位移下循环次数不同的变幅递增加载及位移幅值逐级递减加载)的墩柱开展拟静力试验,研究拟静力加载路径对墩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屈服后位移幅值增量增大,墩柱位移延性系数增大,耗能能力降低。与屈服后小位移幅值多次循环相比,较大位移幅值多次循环加载下墩柱变形及耗能能力显着降低。位移幅值递减加载由于大位移幅值作用会引起墩柱首周反向加载时峰值荷载明显减小,墩柱耗能能力也明显降低。(3)基于纤维模型理论考虑粘结-滑移作用,建立反映循环退化效应的墩柱构件宏单元整体受力-变形分析模型。基于所建模型对本文试验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荷载-位移曲线、承载力以及加载后期的强度退化等)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本文模型可以反映不同加载路径对墩柱抗震性能的影响,适用于考虑循环退化效应的复杂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墩柱构件非线性分析。(4)基于(3)中所提数值模型分析不同加载循环次数和位移幅值增量对水平双向加载路径下墩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与单向荷载作用相比,墩柱在双向荷载作用下水平承载力大幅下降,变形能力和耗能明显降低;循环次数和位移幅值增量对双向荷载作用下墩柱抗震性能的影响更为显着。

付青青[3](2020)在《双向地震作用下S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文中提出型钢混凝土(SRC)结构作为现代建筑结构建设中常用的结构体系,具有承载力高、自重轻及抗震性能良好等优点,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SRC结构表现出更好的性能优势及发展前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其抗震性能的研究主要针对单向地震作用,对考虑双向地震作用虽然进行了一定研究,但从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亟待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基于SeismoStruct平台,采用纤维模型对已有SRC试验柱进行模拟,验证了纤维模型的适用性。基于此模型,考察了轴压比、配钢率及型钢强度对工字形SRC柱在双向水平加载下的抗震性能影响,并与单向水平加载下X向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轴压比的增大,柱子承载力先增大后减小,而耗能及延性则随轴压比的增大逐渐降低;随配钢率的增大,柱子承载力、耗能及延性均有明显增长;承载力、耗能及延性均随型钢强度的增加而得到一定改善,但增幅较小;此外,双向加载下SRC柱的承载力、耗能及延性均较单向水平加载低。设计了三层、九层及十五层三种L形SRC框架结构,采用Midas/Gen软件对结构进行了单、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得出:结构在双向地震作用下沿X向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是单向作用下的1.01.3倍,并且满足抗震规范规定的层间位移角限制1/50要求,最大层剪力是单向地震作用的1.11.3倍,最大顶点位移是单向地震作用的1.01.3倍,最大角柱轴力是单向地震作用下的1.51.9倍,最大角柱弯矩是单向地震作用下的1.01.4倍。由以上分析可看出:双向地震作用对角柱轴力的影响最为显着,其他次之。与单向地震作用相比,双向地震对L形SRC框架结构的影响显着,在进行抗震设计时,只考虑单向地震作用是不合理的,必须考虑双向地震作用的影响。在相同地震波作用下,结构在单、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时程曲线都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在相同峰值加速度及持续时间,但频谱特性不同的地震波作用下,结构地震反应差别很大。

朱绩超[4](2020)在《弯剪破坏RC墩柱低周疲劳累积损伤及水平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发生正反方向的往复运动,所以结构的地震破坏本质上是由低周疲劳累积损伤引起的,因此研究结构地震作用下的低周疲劳损伤非常重要。对于桥梁等结构的墩柱,低周反复荷载下可能会发生弯曲破坏、弯剪破坏和剪切破坏,目前对弯曲破坏墩柱的低周疲劳性能进行过一些研究,对弯剪破坏研究不多。另外,影响墩柱破坏形式的因素众多,缺乏对弯剪破坏墩柱弯曲性能和剪切性能相关关系的研究,弯剪破坏墩柱水平承载力计算结果与试验偏离程度较大。鉴于此,本文进行了钢筋混凝土墩柱的低周反复试验,研究了弯剪破坏墩柱的低周疲劳损伤性能;基于钢筋混凝土墩柱弯剪破坏机理的分析,提出了新的弯剪破坏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进行了 23根方形弯剪破坏墩柱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不同循环次数(同一位移幅值下分别循环3、10和20次)的变幅和等幅往复荷载下墩柱的低周疲劳性能。试验表明: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试件累积滞回耗能和破坏时的循环次数随位移幅值的增大而减小,在临近破坏时其强度和刚度退化严重,随荷载循环次数的增加试件残余变形增大。(2)基于本文试验和文献中的试验结果,建立了弯剪破坏钢筋混凝土墩柱低周疲劳寿命与侧移角的关系,建立了墩柱非线性低周疲劳累积损伤破坏的准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墩柱低周疲劳累积损伤的评估方法。计算表明,由于考虑了结构构件的地震反应历程,本文提出的方法比单一的位移指标更能反映结构构件的地震损伤。(3)定性分析了钢筋混凝土墩柱弯曲破坏向剪切破坏转化的过程,分析了影响弯曲破坏向剪切破坏转化的设计参数,包括剪跨比、纵筋配筋特征值、配箍特征值和轴压比;建立了以这些参数为变量的墩柱水平承载力曲线下降点和最终破坏点的位移延性系数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采用弯曲分析的纤维法计算墩柱弯曲控制段的水平承载力,采用本文确定的曲线下降点和最终破坏点计算剪切控制段的水平承载力,由此得到的弯剪破坏钢筋混凝土墩柱的水平承载力曲线与试验得到的滞回曲线包络线吻合很好。(4)墩柱构件总侧向变形由弯曲变形、滑移变形和剪切变形三种变形分量组成,通过对其材料本构关系和各分量变形机制的研究,以墩柱塑性铰区转角作为弯曲和剪切破坏的控制准则,考虑荷载循环次数引起的强度和刚度退化影响,建立了钢筋混凝土墩柱的整体受力变形分析模型。分析表明,采用本文模型计算的荷载-变形曲线与试验滞回曲线吻合较好,适用于考虑循环退化效应的弯剪破坏墩柱非线性分析。

邹平波[5](2019)在《网壳结构抗震性能及基于能量耗散的杆件优化》文中研究表明球面网壳结构造型美观,受力性能好,自重轻,在近几十年取得飞速发展。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带,所以网壳结构的抗震性能值得研究,特别是对网壳结构全过程失效机理需要有深入了解。从构件层面上讲,构件耗能能力是结构抗震性能的体现。钢管作为网壳结构的常用构件,其截面面积与钢管的耗能能力有很大的关系,选择合理的截面可以增强结构的耗能能力。本文主要开展以下研究工作:(1)选择常用的K8网壳结构截面尺寸,建立网壳结构模型,考虑结构初始缺陷、屋面荷载,对网壳结构进行模态分析。考虑地震动的幅值、频谱特性和持续时间,选取合适的地震波,对网壳结构进行三向地震波输入,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对结构进行分析,选取结构的最大竖向位移和塑性杆件比例等特征响应作为性能指标,可以得到网壳结构在不同地震动幅值下的响应和动力极限荷载,探究结构矢跨比、地震波种类和地震波调幅比对网壳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同时获得网壳结构在不同跨度条件下的最优矢跨比,得到网壳结构的失效模式为动力失稳模式。同时分析在地震作用下杆件的内力分布情况。最后用结构单位用钢量地震总输入能量衡量所选最优矢跨比的正确性。(2)根据在地震作用下构件的双向压弯受力特征,为了探讨构件耗能能力与构件几何参数的关系,设计四种可以反映圆钢管空间地震作用的加载制度,通过有限元模拟对144个构件进行三向加载,研究了圆钢管的几何参数和加载制度对构件滞回性能的影响,几何参数包括构件长度和构件厚度,加载制度包括4种位移加载模式和2种轴力加载模式,滞回性能的评价指标为极限强度、割线刚度、延性和耗能能力。最后总结了滞回性能随几何参数和加载制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圆钢管的最不利受力状况,圆钢管在三向加载作用下滞回环饱满,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3)为了合理利用钢管的耗能能力,总结构件能量耗散系数与截面尺寸的关系,以工程抗震设计理论中的两阶段设计方法为依据,对三种最优矢跨比结构进行动力优化,优化的约束条件为抗震性能目标,即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的性能要求,并且以构件截面的能量耗散系数最大和用钢量最小作为目标函数,采用双目标优化方法,获得不同跨度下网壳结构的最优截面尺寸,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李晓[6](2019)在《后张法装配式预应力桥墩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桥梁结构可预制化是桥梁设计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将大量的现场施工步骤提前在预制工厂完成,可以提高施工作业效率、避免大量的建筑垃圾污染、有效地改善施工周围的交通拥堵、大量地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极大地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减少工程管养维护费用等。在高烈度地震区域,现有研究对节段预制式墩柱的抗震性能了解不够全面,极大地阻碍了预制墩柱在实际工程上的应用。现以“后张法装配式预应力桥墩”为研究对象,进行桥墩的拟静力特性以及动力响应方面的研究。本文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并采用纤维梁单元模型法,对混凝土、钢筋滞回本构模型进行二次开发应用,以更好地对节段式预应力桥墩进行抗震非线性分析。通过与Ou YC所做的两组拟静力实验对比,验证纤维梁单元模型的有效性,并对其中两种典型的试件进行参数化分析,以揭示在不同初始参数条件下节段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的区别,同时主要研究分析装配式墩柱延性性能的主要影响参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既有文献的基础上,选择可靠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单周滞回性能本构模型,通过对已有试验的装配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墩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荷载位移曲线与拟静力实验对比分析,论证钢筋混凝土材料本构模型的可行性,以及较高的计算精度和效率。(2)利用本文选用的钢筋混凝土材料本构模型对装配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墩进行数值模拟,避免了钢筋建模的复杂性,能合理地揭示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装配式墩柱结构的滞回性能、耗能能力、骨架曲线等抗震延性性能参数,并提出针对后张法装配式预应力桥墩合理抗震设计的方案。(3)基于现有规范桥梁的地震设防需求,拟合出以设计反应谱为基准的三组人工地震波,通过动力时程分析来说明不同轴压比条件下节段式预应力桥墩的区别,在桥梁的节段拼装墩抗震性能、结构抗震的适宜参数等研究成果基础上,形成了不同轴压比的节段拼装墩桥梁的抗震设计对策,展现出较大轴压比的节段式桥墩有更好的抗震性能。

王凯[7](2019)在《基于神经网络本构模型的结构非线性地震响应计算初探》文中认为结构地震下响应的预测与评估,是抗震研究的先导与前置工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抗震研究的准确性。研究如何快速准确地实现地震下响应计算,对于实现可靠的抗震研究、抗震设计,有效减轻地震灾害、保障人民财产安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在已有的结构地震下非线性响应计算的研究基础上,分别从动力方程的逐步积分求解以及恢复力模型识别两个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在动力方程求解方面,介绍了常用逐步积分算法的算法机理,并在其中精细积分法的基础上,提出了HHT-α耦合的精细积分方法(HHT-PIM),通过引入HHT-α法对于动力方程与加速度项的两项假设,实现了对于传统精细积分法状态方程及指数矩阵的简化与降阶。通过理论以及算例对于HHT-α耦合的精细积分方法的算法特性进行分析,在稳定性方面为条件稳定算法但是稳定条件易于满足,在精度方面兼有精细积分法计算精度较高以及HHT-α法算法阻尼可调节高频响应可控的特点,在计算效率方面通过矩阵降阶实现了在保持原有算法时间复杂度的基础上大幅降低了计算频次。(2)在恢复力模型识别方面,提出了八路径滞回模型神经网络识别理论及相应的完备输入变量组,能够覆盖并识别结构或构件滞回模型中的线性与非线性工况,实现对滞回路径的单值映射。基于八路径滞回模型神经网络识别理论提出了11输入变量恢复力识别神经网络方法,通过输入变量组[Δηn,ξn,xn,δ,xhistory+,xhis tory-,Rhis tory+,Rhis tory-,En-1,xn-1,Rn-1]能够实现对于单输出变量恢复力[Rn]的有效预测,并且以[11-25-25-1]的双隐含层神经网络架构实现了算法开发,在地震动与拟静力加载两种工况的样本训练下恢复力预测结果与OPENSEES模拟结果吻合良好。(3)提出了基于动力方程求解模块与恢复力识别模块的地震下结构非线性响应求解的一般流程,并以本文的HHT-PIM法作为动力方程求解模块,以11输入变量的神经网络方法作为恢复力识别模块,提出了本文的响应计算方法及其子结构方法,并分别使用SDOF与MDOF算例对于本文方法及其子结构方法的算法精度与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算例表明本文方法及其子结构方法在SDOF与MDOF工况下均具有较好的精度,可以较好地拟合结构非线性地震动响应,存在的误差主要来自神经网络输入变量组的输入误差。本文提出的基于变量神经网络方法的恢复力识别模块的结构非线性响应求解方法及其子结构方法能够获取结构真实的抗震滞回性态,避免了传统数值法中需要事先假定构件或材料的恢复力本构模型,从而防止因为数值建模采用的恢复力模型选取与实际工况不匹配引起的响应计算结果失真的风险,有效提高结构地震响应计算精度,同时对于恢复力本构模型未知或者无法用函数关系显式表达的结构或构件,也可以有效地实现响应求解,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章智平[8](2018)在《基于损伤监测的装配式框架结构震后性能评估》文中研究指明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一直是近来研究的重点,装配式框架结构由于地震作用而导致损伤,构件的强度和刚度等力学性能因损伤而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在地震作用下,虽然结构的抗震能力有所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结构就失效破坏,结构尚存在一定的残余承载力。对于遭遇地震作用后没有倒塌且具有适修性的结构,若将它们推倒重建,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浪费,正是由于国内地震的多发性以及大部分震损结构在修复后可继续使用,因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后性能的评估十分必要。本文研究工作是在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5BAK14B02-6)“基于结构损伤监测的高层建筑震后性能评估方法”的资助下展开了以下的主要研究:(1)中性轴作为结构的特性之一,其测量较为容易且具备损伤定量判定的能力,已经相继在钢结构、盾构隧道以及桥梁中得到应用。本文将中性轴这一结构特性引入到装配式框架节点的损伤评估中,建立了基于中性轴移动的装配式框架节点损伤评估理论。评估理论的核心原理是通过测量,确定塑性铰区的平均中性轴位置,按照平截面假定原理进而得到塑性铰区的平均曲率,然后通过塑性铰的转动程度来定义塑性铰的损伤程度,进而评估装配式框架构件的性能。(2)建立装配式框架中节点有限元模型和两个装配式框架中节点的拟静力实验,应用有限元的分析结果和节点实验的分析结果,从有限元和试验的角度对比分析本文评估理论评估结果和基于变形、刚度、能量的单参数损伤评估理论以及传统的双参数损伤评估理论的评估结果,验证了本文损伤评估理论的可靠性。(3)本文提出了一种装配式框架整体的损伤评估理论,即先通过装配式框架层间最弱塑性铰进行框架各层的损伤量化,同时考虑框架各层的权重系数最终通过损伤加权得到装配式框架整体的损伤。评估理论的主要步骤是:①根据梁端和柱端的抗弯承载力比来判定梁柱组合体的出铰方式;②计算框架结构各个楼层各个塑性铰的塑性转动能力;③确定各个楼层的最弱塑性铰;④根据最弱塑性铰的转动程度来进行各层框架的损伤量化;⑤采用层间加权法,进行损伤加权得到装配式框架整体的损伤量;⑥根据装配式框架整体损伤量并结合相应的框架破坏等级分类标准来确定结构的损伤等级。(4)通过建立两层两跨现浇柱预制梁框架有限元模型和参考现有文献中的两层两跨现浇柱预制梁框架拟静力实验,分别从有限元和试验的角度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文损伤评估理论的可靠性。

张晓庆[9](2018)在《H型钢外包高强混凝土组合柱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型钢高强混凝土(Steel Reinforced High-strength Concrete,简称SRHC)组合结构结合了型钢和普通混凝土的性能而越来越受到高层结构设计人员的青睐。型钢高强混凝土具有承载力高、强度大的特点,它能够充分发挥型钢的重要力学性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现如今我国对单轴水平地震作用下组合柱的抗震性能的研究已经很成熟,但是对双轴水平地震作用还亟待更深入的研究。本文根据已有试验的4根高强混凝土柱利用ABAQUS软件进行仿真模拟,目的是验证ABAQUS软件对高强混凝土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模拟能力,同时也证明利用ABAQUS软件模拟在单轴低周反复荷载下作用下试验结果的正确性,验证了建立的模型符合实际结果,在此基础上利用ABAQUS软件研究型钢高强混凝土柱在双轴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分析6种不同加载路径、配箍率、位移幅值循环次数以及变轴力等因素对组合柱进行抗震性的影响。由六种加加载路径对柱抗震性能影响得出如下结论:由于构件内存在双轴耦合作用,造成六种双轴加载路径下下的抗震性能低于单轴,其中承载力最低的加载路径(X轴和Y轴45°)的加载路径下抵抗在地震作用能力最弱,表明加载路径是影响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在承载力最低的加载路径的加载路径下,考虑配箍率为0.889%、1.123%、1.497%和1.925%四种不同配箍率对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得到最佳配箍率为1.123%,由此表明合适的配箍率能增大双轴作用下柱的抗震性能。在配箍率为1.123%和加载路径为承载力最低的加载路径下,研究不同位移循环次数对组合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得出位移幅值循环次数对单双轴抗震性能影响不显着的结论,从破坏程度上看,破坏程度最大的是3次。在配箍率为1.123%、位移循环次数和加载路径为承载力最低的加载路径下,研究了五种变轴力加载方式对组合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负加载方向上轴压比不同比轴压比相同的轴力加载方式对柱抗震性能影响更大。

张钰[10](2018)在《结构混合试验边界协调技术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合试验方法是近年来常用的一种结构试验方法,通过将整体结构划分为多个计算子结构及数值子结构,可以将分布在不同地方的计算机与实验设备整合起来进行结构试验。在以往的混合试验技术研究中,重点集中在混合试验平台的开发以及对于简单的边界具有较少自由度的结构的混合试验应用中,而对子结构边界条件的研究较少。由于混合试验均采用子结构技术,各子结构之间边界条件的准确性对整体结构地震响应的模拟有较大的影响,研究不同类型的结构在进行混合试验时的边界条件处理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减震结构等效线性化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本文研究了金属阻尼墙在等效线性化分析中阻尼器变形与结构层间变形的关系,提出了金属阻尼墙变形模式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其变形模式提出了位移折减系数的简化计算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验证了(1)所提的简化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2)阻尼墙的变形模式与边界条件的假定有关,边界条件的准确性对减震结构计算分析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研究了框架结构混合试验边界条件,提出了“物理领域重叠”的边界条件处理方法。通过延伸试验子结构构件形成“物理重叠领域”,并引入“重叠领域”部分框架梁柱反弯点位于中点的假定,解决了试验子结构边界处弯矩或转角的施加难题。通过混合试验数值模拟与整体结构的有限元分析进行对比,验证了“物理领域重叠”方法的准确性。采用开、闭环控制相结合的试验控制方法,对四层框架进行了混合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同时证明了该方法对于模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进入强非线性直至破坏的模拟能力。研究了高层剪力墙结构混合试验的边界条件,提出了“数值领域重叠”的边界条件处理方法。通过延伸数值子结构构件形成“数值重叠领域”,避免了数值子结构底部倾覆转角的施加,解决了常规模拟方式中数值子结构边界处由于边界处理引入的约束条件导致的应力集中问题,从而提高了模拟的准确性。提出了将试验子结构受到的竖向力分为恒定轴力和变动轴力的试验加载方式,分别通过预应力筋和千斤顶进行加载,并通过竖向力开环控制的方式解决了试验子结构边界处倾覆弯矩的施加难题。通过数值模拟对比了“无领域重叠”、“领域重叠”和结构整体分析的结果差异,验证了“数值领域重叠”方法的准确性。最后采用“领域重叠”方法对某120米高层剪力墙结构进行了混合试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最后采用“物理领域重叠”对开缝钢板阻尼墙减震结构进行了混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阻尼墙剪切变形与结构层间变形存在较大的差异,验证了阻尼墙边界条件对位移折减系数的影响,并进一步证明了“物理领域重叠”的边界条件处理方法对于框架结构的有效性。

二、结构在复杂加载路径下的拟静力实验方法及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结构在复杂加载路径下的拟静力实验方法及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加载路径下H形截面铜构件双向压弯极限状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和术语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H形截面钢构件双向压弯极限承载力研究
    1.3 双向压弯加载条件下钢构件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1.3.1 矩形方钢管和圆钢管抗震性能
        1.3.2 H形截面钢构件抗震性能
    1.4 不同加载路径对构件滞回性能影响研究现状
        1.4.1 不同加载路径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滞回性能
        1.4.2 不同加载路径下钢构件的滞回性能
        1.4.3 加载角度对滞回性能的影响
    1.5 研究现状小结
    1.6 本文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6.1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1.6.2 论文结构
第2章 不同加载路径下双向压弯钢构件极限状态判定准则
    2.1 概述
    2.2 H形截面钢构件双向压弯特性
    2.3 极限状态判定准则
        2.3.1 对角线形加载判定方法回顾
        2.3.2 本文判定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简单单调加载路径下的极限状态分析与极限相关曲线
    3.1 概述
    3.2 有限元建模与校核
        3.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2 有限元模型校核
        3.2.3 参数化分析设置
    3.3 H形构件双向压弯机理分析
        3.3.1 典型破坏模态
        3.3.2 典型构件全过程分析
    3.4 极限承载力相关关系及极限相关曲线
    3.5 H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强度计算公式
    3.6 结果可靠性统计与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杂滞回加载路径下的极限状态分析与滞回性能评估
    4.1 概述
    4.2 有限元计算模型与荷载条件
        4.2.1 滞回加载路径及加载规则
        4.2.2 有限元模型校核
    4.3 有限元结果及加载路径影响分析
        4.3.1 滞回曲线
        4.3.2 极限承载力与相关曲线
        4.3.3 延性
        4.3.4 耗能性能
        4.3.5 损伤区域
    4.4 加载路径对滞回性能影响评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与混合单元模型合理性验证
    5.1 概述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3 混合单元模型合理性验证
    5.4 有限元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不同加载路径下RC墩柱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考虑加载路径影响的墩柱抗震性能研究概况
        1.2.1 墩柱单向荷载作用研究现状
        1.2.2 墩柱双向荷载作用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考虑循环次数影响的RC墩柱拟静力试验研究
    2.1 RC墩柱试验设计
    2.2 材料性能
    2.3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2.3.1 试验装置
        2.3.2 整体变形与分量变形量测
        2.3.3 加载制度
    2.4 试验现象分析
        2.4.1 单调加载
        2.4.2 循环往复加载
    2.5 试验结果分析
        2.5.1 荷载-变形曲线
        2.5.2 骨架曲线
        2.5.3 承载力和延性
        2.5.4 耗能能力
        2.5.5 刚度退化
        2.5.6 残余位移
        2.5.7 变形分量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考虑循环次数和变形共同影响的墩柱拟静力试验研究
    3.1 试验方案
    3.2 考虑位移幅值增量变化的加载制度
        3.2.1 试验现象
        3.2.2 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对比
        3.2.3 刚度退化
        3.2.4 耗能性能
    3.3 不同位移幅值下多次循环的加载制度
        3.3.1 试验现象
        3.3.2 荷载-位移曲线
        3.3.3 骨架曲线及特征点参数
        3.3.4 强度、刚度退化
        3.3.5 耗能性能
    3.4 位移幅值逐级递减的加载制度
        3.4.1 试验现象
        3.4.2 荷载-位移曲线
        3.4.3 割线刚度退化
        3.4.4 耗能性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Open Sees的RC墩柱非线性分析
    4.1 程序介绍
    4.2 模型建立
    4.3 材料本构
        4.3.1 混凝土本构
        4.3.2 钢筋本构
        4.3.3 钢筋滑移材料
    4.4 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4.4.1 荷载-位移曲线
        4.4.2 骨架曲线特征点参数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Open Sees的双向加载路径下RC墩柱抗震性能分析
    5.1 加载路径选取及试件设计
    5.2 双向荷载作用下墩柱滞回曲线分析
    5.3 骨架曲线及特征点参数分析
    5.4 刚度退化
        5.4.1 循环次数对双向荷载墩柱刚度影响
        5.4.2 位移幅值增量对双向荷载墩柱刚度影响
    5.5 耗能性能
        5.5.1 循环次数对双向荷载墩柱耗能影响
        5.5.2 位移幅值增量对双向荷载墩柱耗能影响
    5.6 变形分量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双向地震作用下S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双向加载作用下SRC柱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1.2.2 双向地震作用下SRC不规则框架结构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分析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双向加载情况下工字形SRC柱抗震性能数值分析
    2.1 概述
    2.2 SeismoStruct软件介绍
    2.3 纤维模型原理及材料本构
        2.3.1 纤维模型原理
        2.3.2 钢筋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2.4 基于纤维模型对已有试验的数值模拟验证
        2.4.1 纤维模型的建立
        2.4.2 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2.5 工字形SRC柱在单、双向水平作用下模型参数分析
        2.5.1 轴压比的影响
        2.5.2 配钢率的影响
        2.5.3 型钢强度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SRC框架结构的设计与有限元模型建立
    3.1 概述
    3.2 Midas/Gen软件介绍
    3.3 SRC框架结构的设计模型概况
    3.4 基于Midas/Gen软件的SRC框架结构弹塑性有限元建模
        3.4.1 梁单元模型
        3.4.2 材料的本构关系
        3.4.3 构件截面纤维划分
    3.5 特征值模态分析
        3.5.1 模态分析的基本理论
        3.5.2 三层SRC框架结构的模态分析
        3.5.3 九层SRC框架结构的模态分析
        3.5.4 十五层SRC框架结构的模态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SRC框架结构双向水平地震动弹塑性性能研究
    4.1 概述
    4.2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
        4.2.1 动力弹塑性时程法的概念
        4.2.2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的基本假定
        4.2.3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
    4.3 动力时程分析的基本理论公式
    4.4 地震波的选择与调整
        4.4.1 地震波的选用原则
        4.4.2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选用的地震波
        4.4.3 地震输入工况
    4.5 阻尼的选取
    4.6 单、双向地震作用下SR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
        4.6.1 X向结构层间位移角对比分析
        4.6.2 X向结构层间剪力对比分析
        4.6.3 X向结构顶点位移时程对比分析
        4.6.4 X向底层角柱地震作用效应对比分析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4)弯剪破坏RC墩柱低周疲劳累积损伤及水平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钢筋混凝土墩柱低周反复试验和低周疲劳损伤研究概况
        1.2.1 拟静力试验
        1.2.2 低周反复加载下墩柱的性能
    1.3 钢筋混凝土墩柱弯剪破坏承载力和荷载-变形特性研究概况
        1.3.1 墩柱弯剪破坏及受剪承载力
        1.3.2荷载-变形特性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地震反复荷载下弯剪破坏墩柱抗震性能试验
    2.1 引言
    2.2 试验概况
        2.2.1 试验模型设计
        2.2.2 试件材料参数
        2.2.3 试验加载、量测和加载制度
    2.3 试验过程及试验现象
        2.3.1 不同循环次数的变幅往复荷载试验
        2.3.2 等幅低周疲劳荷载试验
    2.4 变幅往复荷载试验结果分析
        2.4.1 荷载-位移曲线
        2.4.2 承载力和变形性能
        2.4.3 耗能能力
    2.5 等幅低周疲劳荷载试验结果分析
        2.5.1 荷载-位移曲线
        2.5.2 强度和刚度退化规律
        2.5.3 耗能性能
        2.5.4 残余变形
    2.6 本章小结
3 钢筋混凝土墩柱的低周疲劳累积损伤及评估
    3.1 引言
    3.2 结构疲劳分析基本理论
        3.2.1 高周疲劳和低周疲劳
        3.2.2 线性Miner累积损伤准则
        3.2.3 雨流计数法
    3.3 等幅低周疲劳寿命
    3.4 低周疲劳累积损伤准则
    3.5 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墩柱的低周疲劳累积损伤评估
    3.6 评估实例
        3.6.1 设计参数
        3.6.2 计算模型
        3.6.3 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3.6.4 侧移角幅谱分析
        3.6.5 低周疲劳累积损伤评估
    3.7 本章小结
4 钢筋混凝土墩柱弯剪破坏水平承载力计算
    4.1 引言
    4.2 已有弯剪破坏墩柱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4.3 柱弯剪破坏机理分析
    4.4 影响弯剪破坏的因素和特征点的确定
    4.5 水平承载力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
        4.5.1 弯剪破坏墩柱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4.5.2 弯曲破坏墩柱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4.6 本章小结
5 考虑循环退化效应的钢筋混凝土墩柱非线性分析
    5.1 引言
    5.2 混凝土和钢筋的本构模型
        5.2.1 修正Kent-Park混凝土本构
        5.2.2 Mander约束混凝土本构模型
        5.2.3 不考虑屈曲的修正Menegotto-Pinto模型
        5.2.4 考虑纵筋屈曲及疲劳损伤的钢筋模型
    5.3 墩柱侧向变形分析模型
        5.3.1 变形分量
        5.3.2 分析模型及单元类型
        5.3.3 材料类型
    5.4 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网壳结构抗震性能及基于能量耗散的杆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网壳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1.2 钢管滞回性能研究现状
    1.3 网壳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2 论文研究步骤
第2章 单层网壳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2.1 引言
    2.2 网壳结构有限元计算条件
        2.2.1 钢材本构关系选用
        2.2.2 网壳结构的几何特征
        2.2.3 等效节点荷载与等效质量
    2.3 网壳结构动力分析方法
        2.3.1 时程分析与增量动力分析
        2.3.2 网壳结构的模态分析
        2.3.3 地震动强度指标和结构响应指标
        2.3.4 地震波的选取
    2.4 网壳结构地震作用响应分析
        2.4.1 矢跨比对地震响应影响
        2.4.2 地震波调幅比对地震响应影响
        2.4.3 不同地震波对地震响应的影响
        2.4.4 杆件的内力分析
    2.5 地震过程中结构的能量分析
        2.5.1 能量平衡方程的建立与验证
        2.5.2 不同矢跨比网壳结构的耗能情况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钢管滞回性能分析的有限元模型
    3.1 引言
    3.2 有限元分析单元选取
    3.3 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
        3.3.1 循环塑性行为
        3.3.2 塑性力学的基本法则
    3.4 钢管有限元模型
        3.4.1 钢管初始缺陷
        3.4.2 钢管加载设计
        3.4.3 钢管尺寸设计
    3.5 模型的正确性论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钢管构件的滞回性能分析
    4.1 引言
    4.2 滞回性能的评价指标
        4.2.1 极限承载力
        4.2.2 割线刚度
        4.2.3 构件延性
        4.2.4 耗能能力
    4.3 常轴力构件滞回性能分析
        4.3.1 构件长度
        4.3.2 构件厚度
    4.4 变轴力构件滞回性能分析
        4.4.1 构件长度
        4.4.2 构件厚度
    4.5 轴压比的影响
    4.6 位移加载模式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网壳结构的杆件截面优化设计
    5.1 引言
    5.2 常用的结构设计优化方法
        5.2.1 结构优化的目的
        5.2.2 常用数学优化模型
        5.2.3 常用静力优化条件
    5.3 网壳结构的动力优化流程
        5.3.1 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
        5.3.2 构件截面面积与能量耗散系数的关系
        5.3.3 优化方法与结果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后张法装配式预应力桥墩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纤维模型本构关系
    2.1 基于纤维模型的混凝土本构关系
    2.2 基于纤维模型的钢筋本构关系
    2.3 ABAQUS纤维梁单元的二次开发
        2.3.1 纤维梁单元基本理论
        2.3.2 显式计算二次开发的实现
        2.3.3 钢筋混凝土材料子程序的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装配式预应力桥墩的纤维模型验证
    3.1 纤维单元模型的建立
        3.1.1 接缝单元模拟
        3.1.2 预应力荷载模拟
        3.1.3 边界条件设置及加载方式
    3.2 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3.2.1 滞回曲线对比分析
        3.2.2 骨架曲线对比分析
        3.2.3 残余位移对比分析
        3.2.4 滞回耗能对比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装配式桥墩拟静力作用的参数化分析
    4.1 纤维模型桥墩概况
    4.2 轴压比的参数化分析
    4.3 纵向配筋率的参数化分析
    4.4 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参数化分析
    4.5 初始预应力的参数化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节段式预应力桥墩的动力时程分析
    5.1 公路桥梁抗震细则建议的设计地震动
    5.2 E1 地震作用下拟合人工地震波
    5.3 人工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响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7)基于神经网络本构模型的结构非线性地震响应计算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求解地震动响应的逐步积分方法
        1.2.2 恢复力模型识别的神经网络方法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本文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非线性结构地震动响应逐步积分方法的研究
    2.1 引言
    2.2 地震动响应逐步积分方法
        2.2.1 显式积分法
        2.2.2 隐式积分法
        2.2.3 精细积分法
    2.3 本文方法
    2.4 非线性处理
    2.5 算法特性分析
        2.5.1 稳定性分析
        2.5.2 精度分析
        2.5.3 时间复杂度分析
    2.6 算例验证
        2.6.1 线性算例验证
        2.6.2 非线性算例验证
    2.7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地震激励下非线性恢复力模型识别的神经网络方法
    3.1 引言
    3.2 BP神经网络原理
    3.3 恢复力模型识别BP神经网络模型设计
        3.3.1 神经网络输入输出参数选取
        3.3.2 神经网络架构及算法优化
    3.4 恢复力模型识别BP神经网络数值仿真
        3.4.1 地震波时程训练的神经网络仿真
        3.4.2 拟静力推覆训练的神经网络仿真
        3.4.3 预测效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神经网络恢复力模型识别的结构非线性地震响应计算的实现
    4.1 引言
    4.2 响应计算方法
    4.3 基于本文响应计算方法的子结构算法
    4.4 数值仿真验证
        4.4.1 基于SDOF算例的本文方法验证
        4.4.2 基于MDOF算例的本文子结构方法验证
    4.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致谢
作者简介

(8)基于损伤监测的装配式框架结构震后性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构件层次的损伤指标
        1.2.1.1 单参数损伤指标
        1.2.1.2 传统双参数损伤指标
        1.2.1.3 修改后双参数损伤指标
        1.2.2 整体结构的损伤指标
        1.2.2.1 结构整体性能角度
        1.2.2.2 构件组合加权角度
        1.2.3 现有构件层次与整体层次损伤指标分析
    1.3 本文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主要创新点
        1.3.2.1 研究内容
        1.3.2.2 技术路线
        1.3.2.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装配式框架节点评估理论
    2.1 框架节点损伤评估基本原理
        2.1.1 中性轴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2.1.2 基于中性轴损伤理论的提出
        2.1.3 基于中性轴的损伤量化理论
        2.1.3.1 (?)的计算
        2.1.3.2 (?)的计算
        2.1.3.3 (?)的计算
    2.2 装配式框架节点有限元分析
        2.2.1 装配式框架节点基本信息
        2.2.2 装配式框架节点ABAQUS建模
    2.3 装配式框架节点损伤评估理论有限元验证
        2.3.1 装配式框架节点全过程损伤分析
        2.3.2 与常规损伤理论对比分析
        2.3.2.1 与基于变形损伤理论对比分析
        2.3.2.2 与基于刚度损伤理论对比分析
        2.3.2.3 与基于能量损伤理论对比分析
        2.3.2.4 与基于改进后双参数损伤理论对比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装配式框架整体结构损伤评估理论
    3.1 框架整体损伤评估基本原理
        3.1.1 基于层间最弱塑性铰的框架单层损伤评估理论的提出
        3.1.2 基于层间最弱塑性铰的框架单层损伤评估理论的量化
        3.1.2.1 梁柱组合体破坏方式判定
        3.1.2.2 塑性铰转动能力计算
        3.1.2.3 层间最弱塑性铰(层间关键部件)的确定
        3.1.2.4 框架单层损伤量化理论
        3.1.3 考虑各层权重系数的装配式框架整体损伤评估
    3.2 装配式框架整体结构有限元分析
        3.2.1 装配式框架结构基本信息
        3.2.2 装配式框架整体结构的ABAQUS建模
        3.2.2.1 材料的本构
        3.2.2.2 各部件的创建
        3.2.2.3 各部件的装配
        3.2.2.4 装配式框架网格的划分
        3.2.2.5 装配式框架的拟静力分析
    3.3 装配式整体框架损伤评估理论有限元验证
        3.3.1 装配式框架单层的损伤分析
        3.3.1.1 装配框架结构出铰方式判定
        3.3.1.2 层间最弱塑性铰(层间关键部件)的确定
        3.3.1.3 装配式框架单层损伤评估
        3.3.2 装配式整体框架损伤评估
        3.3.3 装配式整体框架损伤评估理论有限元验证
        3.3.3.1 与基于刚度比的整体角度出发的损伤理论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装配式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试验及评估理论验证
    4.1 试验设计
        4.1.1 材料力学性能
        4.1.2 装配件间的连接
        4.1.3 传感器的布设
        4.1.4 节点的加载
        4.1.5 试件的加载方式
    4.2 试件破坏特征与试验现象全过程分析
        4.2.1 试件破坏特征
        4.2.2 试验现象记录
    4.3 试验结果分析
        4.3.1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4.3.2 刚度退化
        4.3.3 节点延性
        4.3.4 耗能能力
        4.3.5 相对受压区高度
    4.4 有限元模型准确性判定
    4.5 装配式节点评估理论实验验证
        4.5.1 装配式框架节点全过程损伤分析
        4.5.2 与常规损伤理论对比分析
        4.5.2.1 与基于变形损伤理论对比分析
        4.5.2.2 与基于刚度损伤理论对比分析
        4.5.2.3 与基于能量损伤理论对比分析
        4.5.2.4 与基于改进后双参数伤理论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评估理论的试验验证
    5.1 装配式框架结构基本信息
        5.1.1 装配式框架结构尺寸与配筋
        5.1.2 装配式框架结构量测内容
        5.1.3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5.2 装配式框架有限元模型准确性判定
        5.2.1 骨架曲线方面判定模型准确性
        5.2.2 出铰形式方面判定模型准确性
        5.2.3 最终破坏状态判定模型准确性
    5.3 装配式框架评估理论试验验证
        5.3.1 装配式框架基于最弱塑性铰的单层损伤分析
        5.3.2 装配式整体框架损伤分析
        5.3.3 装配式整体框架评估试验验证
        5.3.3.1 与基于实验实测的层间变形量的损伤评估结果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H型钢外包高强混凝土组合柱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种类和特点
        1.2.1 型钢混凝土的重要分类
        1.2.2 型钢高强混凝土的主要特点
    1.3 国内外的研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有限元分析软件的介绍
    2.1 有限元软件ABAQUS的介绍
    2.2 ABAQUS模块的简单介绍
        2.2.1 部件(Part)
        2.2.2 特性(Property)
        2.2.3 装配(Assembly)
        2.2.4 分析步(Step)
        2.2.5 相互作用(Interaction)
        2.2.6 荷载(Load)
        2.2.7 网格(Mesh)
        2.2.8 作业(Job)
    2.3 材料的本构关系
        2.3.1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2.3.2 钢材的本构关系
    2.4 本章小结
3 有限元模型的模拟与实验对比
    3.1 模型的建立
        3.1.1 建立几何模型
        3.1.2 边界条件及荷载
        3.1.3 网格划分
    3.2 型钢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分析指标
        3.2.1 滞回曲线
        3.2.2 应力云图
        3.2.3 骨架曲线
        3.2.4 耗能能力
    3.3 试验与模拟结果分析
        3.3.1 试验和模拟的破坏过程及破坏形态对比分析
        3.3.2 模拟与实验的骨架曲线对比
        3.3.3 试验与数值模拟耗能能力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双轴荷载作用下SRHC柱抗震性能分析
    4.1 论述
    4.2 影响SRHC柱抗震性能的因素
        4.2.1 六种双轴加载方式
        4.2.2 六种双轴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
        4.2.3 六种加载路径下的应力云图
        4.2.4 六种不同加载路径下的骨架曲线
        4.2.5 六种加载方式下的耗能性能
    4.3 不同配箍率对双轴抗震性能影响
        4.3.1 不同配箍率下的滞回曲线
        4.3.2 四种配箍率下的应力云图
        4.3.3 不同配箍率下的骨架曲线
        4.3.4 不同配箍率下的耗能性能
    4.4 位移循环次数
        4.4.1 位移加载循环滞回曲线
        4.4.2 位移加载循环应力云图
        4.4.3 位移加载循环次数的骨架曲线
        4.4.4 位移加载循环的耗能性能
    4.5 本章小结
5 五种变轴力作用下柱的抗震性能分析
    5.1 五种轴力加载方式
        5.1.1 五种变轴力的滞回曲线
        5.1.2 五种变轴力的应力云图
        5.1.3 五种变轴力的骨架曲线
        5.1.4 五种变轴力的耗能性能
    5.2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结构混合试验边界协调技术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结构抗震试验发展历史
        1.2.2 混合试验平台
        1.2.3 框架结构边界处理
        1.2.4 高层结构边界处理
        1.2.5 消能减震结构混合试验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边界条件对结构分析的影响
    2.1 引言
    2.2 原型结构
    2.3 原型结构钢板阻尼墙减震设计
        2.3.1 等效线性化反应谱分析
        2.3.2 非线性时程分析
    2.4 边界条件对金属阻尼墙等效线性化设计的影响
        2.4.1 框架结构阻尼墙变形计算
        2.4.2 简化阻尼器变形计算
        2.4.3 考虑实际边界条件的等效线性化计算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框架结构混合试验边界条件处理及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混合试验框架
        3.2.1 系统框架构成
        3.2.2 动力积分算法
        3.2.3 试验控制方法
    3.3 框架结构边界条件处理
        3.3.1 数值子结构边界处理
        3.3.2 试验子结构边界处理
    3.4 试验模型
        3.4.1 试验目的
        3.4.2 原型结构
        3.4.3 边界条件处理
        3.4.4 试验流程
    3.5 数值模拟验证
        3.5.1 混合试验数值模型
        3.5.2 结果对比
    3.6 混合试验
        3.6.1 试验子结构
        3.6.2 楼层位移时程
        3.6.3 首层滞回曲线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剪力墙结构混合试验边界条件处理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混合试验系统框架
        4.2.1 系统框架构成
        4.2.2 动力积分算法
        4.2.3 通讯机制
    4.3 试验模型
        4.3.1 原型结构
        4.3.2 混合试验结构选取及子结构划分
    4.4 子结构边界条件
        4.4.1 “无领域重叠”方法
        4.4.2 “领域重叠”方法
    4.5 数值模拟验证
        4.5.1 动静分析结构模型有效性验证
        4.5.2 边界条件模拟效果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剪力墙结构混合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混合试验方案
        5.2.1 试验加载方案
        5.2.2 试验加载工况
        5.2.3 试验测量方案
    5.3 混合试验现象
        5.3.1 墙肢试验现象
        5.3.2 连梁与楼板试验现象
        5.3.3 上部子结构试验现象
        5.3.4 拟静力试验现象
    5.4 试验结果分析
        5.4.1 混合试验位移时程
        5.4.2 楼层位移及层间位移角
        5.4.3 楼层滞回曲线
        5.4.4 混合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开缝钢板阻尼墙减震结构混合试验研究
    6.1 引言
    6.2 子结构混合试验方案
        6.2.1 子结构设计
        6.2.2 试验加载方案
        6.2.3 测量方案
    6.3 试验结果
        6.3.1 结构楼层位移
        6.3.2 混合试验结构滞回曲线
        6.3.3 开缝阻尼墙试验结果
        6.3.4 边界条件对试验结构的影响分析
        6.3.5 开缝钢板墙静力加载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建议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结构在复杂加载路径下的拟静力实验方法及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加载路径下H形截面铜构件双向压弯极限状态研究[D]. 张超.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不同加载路径下RC墩柱抗震性能研究[D]. 熊亮军.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3]双向地震作用下S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 付青青.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4]弯剪破坏RC墩柱低周疲劳累积损伤及水平承载力研究[D]. 朱绩超.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5]网壳结构抗震性能及基于能量耗散的杆件优化[D]. 邹平波. 湖南大学, 2019(01)
  • [6]后张法装配式预应力桥墩抗震性能研究[D]. 李晓.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7]基于神经网络本构模型的结构非线性地震响应计算初探[D]. 王凯. 东南大学, 2019(05)
  • [8]基于损伤监测的装配式框架结构震后性能评估[D]. 章智平. 福州大学, 2018(03)
  • [9]H型钢外包高强混凝土组合柱抗震性能研究[D]. 张晓庆. 辽宁工业大学, 2018(01)
  • [10]结构混合试验边界协调技术与应用[D]. 张钰.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8(05)

标签:;  ;  ;  ;  ;  

复杂加载路径下结构的准静态实验方法及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