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加特部长理事会会议闭幕

伊加特部长理事会会议闭幕

一、伊加特部长理事会会议闭幕(论文文献综述)

陆泓江[1](2020)在《抗战时期朱学范出席国际劳工大会相关文电一组》文中研究说明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积极通过外交手段寻求国际援助。为广泛宣扬我国抗战努力,揭露日本侵略野心,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并争取尽可能之援助,国民政府主动参与到国际劳工界活动,以呼吁国际劳工界对日制裁,援助中国。本组材料为中国劳工代表朱学范出席第二十四届、二十五届国际劳工大会期间的相关函电,反映了此一期间中国参与国际劳工界活动的概况及中国代表为争取外援所做之努力。

陈修文[2](2020)在《国际组织的政治化 ——以美国两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例》文中认为美国与联合国的关系始终坎坷。作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美国并没有掌控联合国的话语权,甚至一度认为被孤立。美国通过削减组织经费甚至选择退出表达抗议。本文考察了美国自1945年以来退出联合国机构的案例,总体的退出趋势具有周期性和偶发性两个矛盾特征,其中政治化成为美国退出的重要原因。本文试图理解美国如何诠释国际组织的政治化,政治化又为何成为美国退出组织的重要辞令,在此基础上把握美国退出国际组织的意图。本文选取美国在1984年和2017年两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案例,探讨在同一组织中,美国提出政治化指控的具体内涵。本文认为,政治化起源于功能主义理论,在国际组织中,通过制度设计将政治与非政治的功能分割,以便履行技术层面的职责。对政治化的指责是动态的极具主观性的表达,因此研究应区分美国提出的指控以及组织实际的情况才能客观评价。文章将政治化分成修辞性政治化与实质性政治化,修辞性政治化围绕美国对组织议题的争议以及组织运转失灵的不满,这些指控折射出美国在国际组织的利益诉求。实质性政治化着眼于组织内部的特征,包括组织项目存在的政治因素以及国际组织的运作难以避免的政治影响等。本文认为美国的指控忽略了组织实质性政治化的现实,政治化的指责更多是一种修辞强制,力图扭转在组织控制力下降的局面。当政治化的指责无助于解决问题时,美国国会便运用资金手段向组织施加压力甚至威胁退出。美国试图通过在战后设计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分担处理国际问题的成本,但这一体系并没能按照美国预想的方向发展,不断增多的会员国数量打破体系内部的同质性让协商成本更高。同时,这一秩序始终弥漫着美国例外论和单边主义倾向。美国退出国际组织体现其对多边合作的矛盾,这一观念不受政党更替的影响。在政策制定中,美国国内的保守主义智库发挥重要作用,不断塑造对多边机构的怀疑一度促成美国的退出。无论是国际主义者还是新保守派,美国最重要的关切依然是美国优先。尽管至今为止美国已经退出了众多国际组织、多边条约,但没有明确的趋势表明美国拒绝多边合作,而是根据具体问题、利益以及不断变化的国际和国内条件,灵活地使用工具性多边主义实现政策目标。

罗雪萍[3](2018)在《联合国逐字记录处翻译实习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笔者于2017年7月5日至9月1日在联合国逐字记录处实习,参与中文科的翻译工作,将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和裁军审议委员开会发言的逐字记录从英文翻译到中文。本报告归纳分析笔者在实习中发现的错误和不足,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其中,错误和不足体现在三方面——原文字词、结构和背景理解,译文表达贴合、地道和歧义,以及成语运用和批判精神相关变通,经验教训与之对应。本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简要介绍本次翻译实习的背景和实习报告的结构安排。第二部分为实习介绍,内容包括联合国逐字记录处简介、逐字记录英文原文和中文译文的特点以及本次实习翻译的流程。第三部分为案例分析,按理解、表达、变通三个大类详细分析笔者翻译时出现的典型错误以及在此期间发现值得关注的典型案例。第四部分为结论,对第三部分的案例分析进行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第五部分为结语,回顾全篇并提出逐字记录翻译工作者的必备素质和努力方向。

罗超[4](2017)在《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美国内战后,南部经历了短暂温和的“约翰逊重建”,它实质上是林肯重建政策的延续。在“林肯之死”与“孟菲斯骚乱”后,一场持续时间较长的激进重建随之而来。作为“去南部邦联化”的国会重建,它加剧了南部民众对代表黑人利益的共和党政权的抵制,使得本在襁褓中的“失去事业”(Lost Cause)迅速发展,为建立种族隔离制度铺平道路。南部的集体记忆形成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从1865年到1898年。其中,第一阶段又可以划分成两时期,第一时期从1865至1884年,称为南部内战记忆的分裂期,从“南部重葬运动”的兴起到罗伯特·李塑像在新奥尔良的落成。第二时期从1884至1898年,称为实现南部内战记忆统一的时期,以“南部邦联老兵联合会”与“南部邦联女儿联合会”的建立为终点。第二阶段是从1898年到1914年,即是“失去事业”要义被北方民众广泛接受的阶段。南部白人社会精英虽在1877年完成了“政治救赎”,但至1884年前,他们的集体记忆依旧是分裂的。南部城镇的纪念与扫墓活动虽繁多,但在组织过程中,均存在各自为政,领导不统一且目标混乱的问题。为募集活动经费,满足会员的诉求,扩大其影响力,纪念组织、妇女团体与老兵协会常常口诛笔伐,内讧不断。至1870年代末,南部白人的集体记忆依旧凌乱,具有低调悲伤、去政治化的特征。不同于1860年代的“仇恨记忆期”,1870年代是老兵记忆的“休眠期”,很多老兵忙于生计,无暇内战记忆的讨论,尽管存在少数前高级军官整理战地记忆的情况。从1880年代开始,随着商业文化与煽情思想在美国流行,南北老兵开始举行各种战场旧址重聚活动。同时,在《世纪》等期刊的推动下,美国社会掀起了一股内战记忆民主化与商业化的浪潮。此外,南部在战后废除了奴隶制,但无法改变单一农作物的经济模式。这种情况使南部更依赖于北方的工业资本主义。在“新南部建设”中的很多问题就是这种经济矛盾性的缩影。然而,这种地区差异却有利于南部白人的集体记忆朝着继往开来,服务全美工业建设大局的方向转变。直至美西战争前,南部勉强实现了集体记忆的统一,但在与北部老兵在实现“文化和解”的道路上举步维艰,尽管北方年轻一代已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失去事业”的要义。随着美西战争的爆发,参军潮与爱国主义思想加速了和解进程。1913年,为共同纪念葛底斯堡战役爆发50周年,南北老兵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内战纪念活动,通过威尔逊总统的“葛底斯堡演说”将南北和解的进程推向顶峰。随着《一个国家的诞生》的上映,北方老兵从文化上最终承认了南部奋斗已久的“失去事业”。这一切的实现都是以抹去非裔美国人的内战记忆为代价。随着一战的爆发,非裔美国人再次获得千载难逢的觉醒契机。通过与法属非洲士兵的并肩作战与思想交流,非裔美国人渐渐恢复了自我认知与被抹去的战争集体记忆。一战后,非裔美国人走向了民权斗争的国际化之路。当然,这条国际化道路是漫长而艰险的。

蒋慧琳[5](2016)在《季羡林学术年谱(三)》文中提出本辑为"季羡林再创学术高峰"。文革结束到90年代后期,季羡林在学术上又攀登了一个高峰。关于其学术研究成果,用他自己的话说:"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尤其自80年代后期开始,他在写文章和讲学中,对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21世纪的人类文化发展方向等重要问题,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引起学界普遍关注。这段时期,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印度、德国、日本。担任的主要学术职务主要有:中国外国文学会副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中外关系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比较文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亚非学会会长等。

时雨[6](2016)在《2015年中德关系大事记》文中提出1月3日德国电视一台、德国《经理人》杂志分别以《中国高铁巨头挑战西门子!》和《中国创造跨国公司》为题报道南车北车合并一事,认为新组建的"中国中车"将给西门子等国际巨头很大的冲击。1月5日据彭博社消息,德车企宝马公司已经同意向中国汽车经销商支付51亿元人民币补贴,以弥补后者2014年的巨额亏损。2014年12月初,中国32家宝马经销商不堪经营和库存压力,联合向宝马公司提出包括给经销商近60亿元人民币补贴在内的多项要求。双方为此进行了数次谈判,最终达成上述结果。1月6日2015梅赛德斯-奔驰新年音乐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梅赛德斯-奔驰商业合作伙伴、

密晨曦[7](2016)在《北极航道治理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北极航道的开通,意味着连接东北亚与北美、欧洲的海上航程将大大缩短。中国作为北极的利益攸关方,北极航道的开通对中国有着特殊且重要的意义。但北极航道实现大规模通航,除了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外,还受到北极航道的法律地位、环境条件、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特殊的航行技术规范等诸多问题的制约。不同于南极有《南极条约》体系的规范,北极治理面临法律制度碎片化的局面。北极航道治理在法律层面面临的挑战可从以下方面予以归纳:一是西北航道和北方海航道的法律地位问题悬而未决;二是北极航道相关的国际法、区域协定和沿岸国国内法等不同法律规范间存在冲突、有待协调;三是北极航道法律规则的完善和未来的法律秩序构建何去何从。围绕上述问题,笔者对涉及北极航道的硬法和软法做了全面的梳理、分析和研究,结合不同国家的利益关切,对解决问题的可行途径从协商和司法两方面做了探讨,旨在探寻构建公平、合理的北极航道法律秩序的有效途径,为中国以适当角色有效介入北极航道治理、参与北极航道法律秩序的构建提出中肯建议。结合北极形势发展和各国实际利益需求,本文从现有国际法框架和北极治理机制切入,探寻保障北极航道实现公平合理利用的现实可行的路径。除引言和结论外,本文正文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对当前形势下北极航道治理面临的法律问题做了分析。本章通过对“治理”、“北极治理”等概念的渐进式分析,将“北极航道治理”定义为以北极航道沿岸国和使用国的共同利益为价值导向,通过多元行为体的平等对话、协商和合作,共同探寻解决北极航运这一跨区域问题的规则、机制和方法。这一过程的基础是协调而非控制,体现为持续的互动。北极航道治理面临的法律问题主要是北极航道部分航段的法律地位争议问题以及国际法、区域协定与沿岸国国内法等不同层面法律制度间的冲突与协调问题。第二章对北极航道的法律地位问题做了分析研究。在北极航道治理面临的法律秩序构建中,西北航道和北方海航道的法律地位争议是一个棘手的且在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从航行角度看,北极航道法律地位争议的核心是西北航道和北方海航道相关海峡的法律地位以及应适用的航行制度问题。本章围绕上述问题做了研析,认为北极航道的法律地位争议涉及的法理问题本身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缺乏具体的判断标准,加之北极航道法律地位争议在一定程度上取于争议主体间的政治关系和利益关切,在短期内难以解决,继而认识到在既有国际海洋法和国际海事组织框架内航行法律规范的基础上,通过不同利益国间的多边磋商,有效协调适用国际法与沿岸国国内法,是突破当前形势下北极航道治理面临的法律困境的重要出路。第三章着重围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北极航道治理中的适用问题,包括第234条北极例外条款“冰封区域”的解释和适用以及公约中关于航行制度的一般性原则和规定与北极航道沿岸国的国内法冲突做了分析。第四章围绕国际海事组织框架内法律规范,包括一般性法律规范和专门适用于极地的非拘束力的指南或文件以及拘束力规则作了梳理,对国际海事组织框架内法律规范在北极区域协定制定和执行中的作用做了分析。第五章对北极航道治理面临的法律问题解决途径作了探析。本章分析了既有的可资借鉴的共管模式,提出在国际海洋法和国际海事组织相关法律规范框架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适用于北极航道的法律规制;以现有北极治理机制为基础,由北极航道沿岸国和使用国共同磋商达成协议,设立北极航道组织协调机构,明确沿岸国和使用国的权利和义务,由不同利益方共同管理北极航道相关事务。同时,结合国际司法、仲裁机构的最新动态,对北极航道治理相关法律问题提交国际司法、仲裁机构解决的可行性和可能性以及提交国际海洋法法庭发表咨询意见的可能性做了前瞻性研究。第六章对当前形势下中国在北极航道法律规范制定完善和法律秩序构建中的角色做了思考,提出客观定位中国在北极航道的权益,在北极航道治理中担当北极航道合作共赢的推动者、和平利用的倡导者以及环境保护和航行利益的平衡者;建议将北极航道纳入“一带一路”战略;并对中国如何有效介入北极航道治理、在航道法律秩序构建和法律规范制定和完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提出对策建议。

黄家周[8](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刘舸[9](2014)在《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关系研究》文中认为论文把苏共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作为研究苏联兴亡的核心线索,以苏联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历史事件为依托,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研究方法,辅以历史学和政治学研究方法,论证了苏共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的内在联系。首先,论文总结了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并从严格的概念上界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和基本表现形式。其次,论文详细阐述了五代苏共高层领导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实际状况与苏联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对应关系:以列宁为核心的苏共第一代领导人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奠基了苏联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以斯大林为核心的苏共第二代领导人具有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斯大林模式”并取得伟大成就;以赫鲁晓夫为核心的苏共第三代领导人平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导致苏共理论与决策失误并为苏联亡党亡国埋下了潜在的政治危机;以勃列日涅夫为核心的苏共第四代领导人缺乏理论素养导致苏共意识形态和执政总危机;以戈尔巴乔夫为核心的苏共第五代领导人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则将苏联彻底推进了亡党亡国的深渊。最后,论文得出三点基本结论:第一,无产阶级政党的民主集中制在社会主义初创时期还不完善,在对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监督不够的情况下,党的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和精神追求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带有决定性意义。正因如此,苏联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兴衰成败与苏共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直接相关。第二,丧失阶级立场、放弃阶级分析方法是赫鲁晓夫以降的苏共高层领导人思想与政治崩溃的起点。第三,自赫鲁晓夫以降的苏共高层领导人丧失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导致苏联亡党亡国的关键。论文最后强调:马克思主义、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构成生命共同体,一损俱损、共生共荣,其中马克思主义是这个生命共同体的灵魂。不断提高无产阶级政党特别是党的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对共产党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巩固发展带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问题。在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共产党高层领导人都必须自觉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政权必须牢牢掌握在具有优秀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人手中。

石峰可[10](2014)在《英国工党的欧洲一体化政策研究(1945-1975)》文中提出英国同欧洲大陆国家间的关系是英国对外政策中重要而复杂的领域,二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启动更增加了这一关系的复杂性。作为战后同保守党轮流执政的主流政党,英国工党独特的意识形态因素和复杂的结构派别因素,对其欧洲一体化政策有着重要的影响。1945-1975年间是英国的对外政策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也是它从世界大国转变为地区强国的阶段。这一时期工党的欧洲一体化政策经历了曲折的起伏演变,充分反映了英欧关系的复杂性和工党欧洲一体化政策的特殊性。战后,随着美苏两极的崛起和英国的相对衰落,工党政府的外交大臣贝文和部分工党左翼分子,分别构想了性质和内容各不相同的欧洲“第三势力”政策。然而,冷战的爆发使这两种构想都丧失了实施的现实可能性,因为他们都不可避免地倒向了美国主导的西方阵营。冷战爆发后,美国力促实现西欧的一体化,民间的欧洲联合运动也风生水起。然而,工党政府却极力维护其政府间合作的既定政策,对50年代初启动的欧洲一体化进程采取了“支持但不参加”的政策,并一直维持到这个10年的结束。50年代,工党内部的修正主义得到发展,它改变了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传统认识,进而为工党欧洲一体化政策的修正奠定了基础。然而,盖茨克尔修改党章的失败表明,修正主义并未成为多数党员的共识。由于赢得下一次大选是工党的首要目标,因而避免工党在任何问题上的分裂成为了当务之急,欧洲一体化问题也因之未能进入工党的议程。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工党于60年代初重审了自己的欧洲一体化政策。尽管右翼主导的工党领导层倾向于支持保守党政府提出的英国加入欧共体的申请,但出于维护工党团结和争取大选胜利的需要,他们始终表达的是一种“未决”原则和骑墙态度。然而,这种态度已经在事实上改变了工党原来从原则上反对参加欧洲一体化的政策。1964年上台之后,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工党的欧洲一体化政策开始向积极的方向转变。由于第一届威尔逊政府时期工党的执政地位十分脆弱,因而其欧洲一体化政策调整的幅度有限,但它却为威尔逊第二届政府时期工党欧洲一体化政策的跨越奠定了基础。1966年的大选巩固了工党的执政地位,其欧洲一体化政策也因之更趋积极,并由威尔逊的工党政府提出了加入欧共体的第二次申请。虽然加入申请再度遭到拒绝,但工党却并未放弃寻求加入欧共体的目标和努力。工党的坚持终于在戴高乐下台后迎来了希望的曙光,但它却在此时意外地在大选中丧失了执政地位。虽然工党下台后并没有立即转向反对加入欧共体,但这一时期它的左转却对其欧洲一体化政策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应对党内日益严重的分歧,右翼主导的工党领导层相继提出和接受了“反对保守党政府谈得的加入条件”、重新谈判加入条件,和就英国的欧共体成员国资格问题征询人民的意见的政策,不但展现了工党更加爱国和民主的形象,而且有效地维护了工党的团结。1974年再次上台后,工党政府兑现了大选承诺,同欧共体就英国的加入条件展开了重新谈判,并就英国与欧共体的关系问题举行了全民公决。通过全民公决,工党实现了保持工党团结、保持工党执政和保持英国留在欧共体内的多重目标。影响英国工党的欧洲一体化政策的因素主要包括:英国工党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党内部复杂严重的的派别分歧,英国工会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英国竞争性的两党制政治制度,政治家对英国现实利益考量,英国人的历史传统和思想观念;英国工党的欧洲一体化政策的基本特点主要是:工党在欧洲一体化道路选择上同保守党具有相似性,工党的欧洲一体化政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工党内部不同派别间在欧洲一体化政策上分歧严重,工党在欧洲一体化政策的具体执行上往往前后矛盾,工党精英同大众之间在欧洲一体化政策上时有差异。谋求上台或维持执政的政治需要,是英国工党欧洲一体化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是贯穿整个过程始终的一条核心红线。

二、伊加特部长理事会会议闭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伊加特部长理事会会议闭幕(论文提纲范文)

(1)抗战时期朱学范出席国际劳工大会相关文电一组(论文提纲范文)

1.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致中央社会部函
2.经济部致国民党中央社会部公函
3.朱学范致蒋介石、汪精卫呈
4.国民党中央社会部致中央执行委员会呈稿
5.朱学范致国民党中央社会部电
6.国民党中央社会部致外交部公函稿
7.朱学范致国民党中央社会部电
8.朱学范致国民党中央社会部呈
9.国民党中央社会部致中央执行委员会呈稿
10.朱学范致国民党中央社会部呈
11.朱学范致国民党中央社会部呈
12.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致中央社会部公函
13.国民党中央社会部致朱学范电稿
14.朱学范致国民党中央社会部呈
15.张天开致国民党中央社会部呈
16.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致中央社会部公函
17.国民党中央社会部致中央秘书处函稿
18.国民党中央社会部致朱学范电稿
19.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致中央社会部函
20.国民党中央社会部致中央秘书处公函稿
21.朱学范致社会部呈
22.国民党中央社会部致朱学范通知稿
23.国民党中央社会部致中央秘书处公函稿

(2)国际组织的政治化 ——以美国两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结构安排
第一章 国际组织的政治化
    第一节 政治化的含义
        一、修辞性政治化
        二、实质性政治化
    第二节 政治化对国际组织的影响
第二章 美国退出国际组织
    第一节 加入与退出
    第二节 美国“退出”的概况
    第三节 政治化与退出
第三章 美国两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第一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本情况
    第二节 第一次退出教科文组织
        一、背景
        二、原因分析
        三、政策评价
    第三节 第二次退出教科文组织
        一、背景
        二、原因分析
        三、政策评价
第四章 政治化与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第一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实质性政治化
        一、内生性
        二、普遍性
    第二节 政治化指控的背后
        一、修辞性政治化
        二、国内利益集团
        三、美国多边外交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3)联合国逐字记录处翻译实习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1章 引言
第2章 实习介绍
    2.1 联合国逐字记录处简介
    2.2 翻译文件的特点
    2.3 实习翻译流程
第3章 错误与不足举例分析
    3.1 简述
    3.2 理解
        3.2.1 理解字词
        3.2.1.1 理解名词
        3.2.1.1.1 常见名词
        3.2.1.1.2 罕见名词
        3.2.1.1.3 棘手名词
        3.2.1.2 理解介词
        3.2.1.3 理解词组
        3.2.2 理解结构
        3.2.2.1 根据所属词性判断从属关系
        3.2.2.2 根据习惯搭配判断从属关系
        3.2.2.3 根据主谓一致规则判断从属关系
        3.2.2.4 根据配对介词判断从属关系
        3.2.2.5 根据内涵意义判断从属关系
        3.2.3 理解背景
        3.2.3.1 全方位理解职称头衔
        3.2.3.2 警惕“便装”术语概念
    3.3 表达
        3.3.1 贴合原文
        3.3.1.1 贴合原文用词
        3.3.1.1.1 贴合原文用词的词义
        3.3.1.1.2 贴合原文用词的程度
        3.3.1.1.3 贴合原文用词的的范畴
        3.3.1.2 贴合原文结构
        3.3.1.2.1 贴合原文的介词结构
        3.3.1.2.2 贴合原文的句式结构
        3.3.1.2.3 贴合原文的篇幅长短
        3.3.1.2.4 贴合原文的时序安排
        3.3.1.2.5 贴合原文的逻辑关系
        3.3.2 地道汉语
        3.3.2.1 用词灵活
        3.3.2.1.1 对应英文形容词的灵活用词
        3.3.2.1.2 对应英文副词的灵活用词
        3.3.2.1.3 对应英文介词的灵活用词
        3.3.2.1.4 对应英语动词的灵活用词
        3.3.2.1.5 对应英语名词的灵活用词
        3.3.2.2 表述精简
        3.3.2.3 多具体动作而少抽象名词
        3.3.2.4 多用主动而少用被动
        3.3.2.5 多直言其事而少委婉间接
        3.3.2.6 讲究匀称悦耳
        3.3.3 避免歧义
        3.3.3.1 选字要避免歧义
        3.3.3.2 用词要避免歧义
        3.3.3.3 组句要避免歧义
    3.4 变通
        3.4.1 巧用成语
        3.4.1.1 巧用成语对应单词
        3.4.1.2 巧用成语对应词组
        3.4.2 批判精神
        3.4.2.1 批判对待原文
        3.4.2.2 批判对待原译
第4章 结论和结语
参引文献
附录: 案例所属逐字记录片段的原文和带审校修订痕迹的译文

(4)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状况
        1. 国内学术研究状况
        2. 美国学界的研究现状
    二、研究资料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战争死亡与扫墓日(1865-1869)
    第一节 战争形态与士兵死伤
        一、北方的军事制度缺陷
        二、武器装备因素
        三、宗教复兴运动
        四、现代性、内战与伤亡感知
    第二节 北方的国家公墓与纪念仪式
        一、国家阵亡将士日的缘起
        二、“国家重葬”
        三、战俘问题的政治化
        四、北方的纪念内战仪式
    第三节 南部的民间重葬运动与纪念亡灵
        一、战败与海外逃亡
        二、忠诚奉献的南部妇女
        三、南部的“民间重葬运动”
    小结
第二章 “第一次失去事业”与南部救赎(1870-1884)
    第一节 第一次“失去事业”运动与“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
        一、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建立
        二、“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自辩体系
        三、“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缺陷
    第二节 70年代的内战记忆与遗忘
        一、1874年的杰克逊塑像落成典礼
        二、普莱尔演说与记忆较量
        三、“霍尔姆斯记忆模式”与“士兵至上”
    第三节 内战记忆与南部政治救赎
        一、“自由派共和党运动”与1873年经济危机
        二、独立战争100周年纪念与1877年政治妥协案
    第四节 战争经历与70年代的老兵记忆
        一、内战士兵记忆的多样性
        二、白人老兵集体记忆的初步形成
    小结
第三章 新民族身份在南北地区的确立
    第一节 罗伯特·李纪念碑与南部记忆统一的开始
    第二节 内战记忆的民主化与碎片化
    第三节 内战记忆的商品化与南北老兵的重聚
    第四节 跨越代际的记忆产物—19世纪晚期的美国内战文学
        一、南部煽情内战文学流派
        二、内战写实文学流派
        三、进步叙事内战文学流派
    小结
第四章 未实现和解的民族重聚与黑人内战记忆的分裂
    第一节 南部内战纪念组织的平民化
        一、“南部邦联老兵联合会”(United Confederate Veterans)
        二、南部邦联女儿联合会(United Daughters of the Confederacy)
    第二节 第二次“失去事业”的辩护体系及其大众化
        一、“第二次失去事业”的辩护体系
        二、“第二次失去事业”的大众化
    第三节 南北事业的对立与地区和解的局限性
        一、南部圣贤:罗伯特·李与“石墙杰克逊”
        二、戴维斯的葬礼与“查塔诺加国家军事公园”的揭幕式
        三、“记忆消毒”的产物:普通的阵亡士兵塑像
        四、针锋相对的“纯洁教科书运动”
        五、“女士纪念协会”的偏执
    第四节 非裔美国人的内战记忆
        一、路易斯维尔非裔美国人大会
        二、未完成的非裔美国人之集体内战记忆
    小结
第五章 大众文化、美西战争与南北和解的实现(1898-1915)
    第一节 南北和解的外在推力---美西战争
    第二节 南北和解的内部拉力---1913年内战纪念活动
    第三节 南北和解的伤痕---黑人他者化形象的确立
    第四节 关于美国内战记忆建构的思考
    小结
第六章 一战与恢复自我认知的非裔美国人(1917-1918)
    第一节 黑人族群的参战之争
    第二节 民主幻象—法兰西
    第三节 战场交流与自我认知的复苏
    第四节 非裔美国人的一战遗产与战争记忆
    小结
第七章 纳粹士兵与二战记忆
    第一节 未完成的去纳粹化
    第二节 战俘经历、社会保障和去集体罪责化
        一、纳粹战俘的经历
        二、纳粹老兵与救济金法案
        三、50年代的精神创伤评价机制
    第三节 西德的“克服过去”与东德的“消毒记忆”
    小结
结语 两种集体记忆的对比与跨时空影响
    1. 对比可行性
    2. 集体记忆路径与主体性的差异
    3. 集体记忆文化差异性与相似性
    4. 美国南部老兵与纳粹老兵之集体记忆比较
    5. 两种非同时代集体记忆的产物:非裔美国人公民权运动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后记

(5)季羡林学术年谱(三)(论文提纲范文)

《新疆与比较文学的研究》发表在《新疆社会科学》第1 期。
1 月, 为王常在《中文谚语选》写序。
2 月20-24日,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在北京举行第一次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编委会顾问王力、吕叔湘, 编委会主任季羡林。
2 月, 写出论文《〈罗摩衍那〉在中国》;为《薄伽梵歌汉译本》写序。
3 月, 为《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研究通讯》写小引;为梁立基编译的《东南亚民间故事选》写序。
3 月, 与印度副总统会见。归途在香港中文大学作“印度文学在中国”的讲演。
5 月, 为法国学者苏尔梦编着的《文学的移居——中国传统小说在亚洲》写序;为郁龙余选编的《中印文学关系源流》写序。
6 月, 为张至善、张铁伟翻译的阿里·阿克巴尔的《中国纪行》写序;写出论文《原始社会风俗残余》。
7 月, 为罗炤编《西藏现藏梵文贝叶经目录》写序。
7 月28日, 中国语言学会第三届年会在昆明举行。开幕式由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清格尔泰主持, 会长季羡林致开幕词。
7 月, 为山东师范大学范梦的《东方美术史》 (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作序。
8 月15-21日, 参加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在北京举行的1988年敦煌吐鲁番学术讨论会, 致大会开幕词和闭幕词, 提出“敦煌吐鲁番在中国, 敦煌吐鲁番学在世界”的口号, 打消中日两国学者之间的隔阂;在闭幕式上说:“我的提法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 世界上任何一门学科学都不能独立的, 关起门来是搞不好研究的, 敦煌、吐鲁番学也不能例外。”
8 月, 为安徽娄天劲《世界三大文化之谜》写序;为汉族和维吾尔族学者合着成果《吐鲁番学研究专集》写序。
8 月,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获中国比较文学会与《读书》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比较文学图书书评奖活动“着作荣誉奖” (最高奖) 。
9 月, 为胡亚曼编写的《新编百家姓印谱》写序;为徐永安的《欧美文学论集》写序;应李赋宁和蔡恒请求, 为《第一届吴宓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写序;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大学合作的《印度古代文学史》写前言。
9 月为《中国着名中学作文精华 (北京四中卷) 》写序;为“勺海拾回的小诗”摄影展写前言。
9 月, 为《中国古典文学八大名着白话精缩》写序;下旬, 在房山参加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年会。
9 月29日-10月上旬, 应人民日报社和日本朝日新闻社邀请, 飞赴武汉, 参加在武汉、荆州、宜昌举办的“展望21世纪的亚洲国际研讨会”。
1 0 月, 读完《洛阳——丝绸之路的起点》一书, 立即给这本书的编辑来学斋和薛瑞泽写信, 在信中说:“丝绸之路不应以长安为起点, 而应以洛阳为起点, 这个观点我以前多次提过, 我认为这是不刊之论。”
1 1 月, 为卞立强翻译池田大作着《人生箴言》写序;为《东方文论选》写序。
1 2 月6日, 夫人彭德华去世, 陷于悲痛之中。后写成《我的妻子》一文, 以示悼念。
1 2 月, 为邓文宽、荣新江校勘的《敦博本禅籍校录》写序;为林良光教授《印度政治制度研究》写序。
1 2 月, 教育部周远清在北京举办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讲座, 请季羡林先生、张岂之先生、杨叔子先生等专家讲演。
1 2 月, 写完《胡适全集》序言《还胡适以本来面目》。

(7)北极航道治理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当前形势下北极航道治理面临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 基本研究范畴的界定
        一、北极航道
        二、北极航道治理
        三、北极航道治理面临的法律问题
    第二节 变化中的北极对北极航道治理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变化促使北极航道治理提上日程
        二、不同利益关切牵动北极航道治理法律规制的走向
        三、法律制度碎片化对北极航道建规立制提出挑战
    第三节 北极航道治理法律规制构建中应考虑的关键因素
        一、兼顾环境利益和航行利益
        二、兼顾航道沿岸国和使用国的利益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北极航道的法律地位问题研析
    第一节 相关国家的主张和争议焦点
        一、加拿大的主张和举措
        二、俄罗斯的主张和举措
        三、其他国家的立场
    第二节 沿岸国主张涉及的关键法理问题分析
        一、扇形理论
        二、历史性权利
        三、直线基线
    第三节 对北极航道相关海峡法律定位的思考
        一、国际海峡制度是不同利益集团妥协的结果
        二、北极航道相关海峡的法律定位及航行制度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UNCLOS在北极航道治理中的适用分析
    第一节 一般性规则在北极航道的适用
        一、海洋划界是确定各国海上航行权的前提
        二、海洋环境保护制度对船只污染的原则性规定
    第二节 “冰封区域”条款在北极航道的适用问题
        一、文本研读
        二、产生背景
        三、适用分析
    第三节 沿岸国国内法与UNCLOS航行制度的协调问题
        一、UNCLOS对不同法律地位海域适用的航行制度有别
        二、加俄国内法规避UNCLOS航行制度另行建规立制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IMO框架内法律规范在北极航道的适用分析
    第一节 一般性法律规范在北极航道的适用分析
        一、航行安全与搜救规则在北极航道的适用
        二、船舶污染防治规范在北极航道的适用
        三、海员培训规范在北极航道的适用
    第二节 极地航行专门规范在北极航道的适用分析
        一、非拘束力的指南或文件
        二、拘束力规则
    第三节 IMO框架内法律规范对北极区域协定的影响
        一、北极理事会在北极事务中的作用日渐凸显
        二、IMO为北极理事会制定拘束力协定提供支撑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北极航道治理面临的法律问题解决途径探析
    第一节 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多边协商和探索共管途径
        一、以现有规制为基础
        二、借鉴既有模式
        三、探索共管途径
    第二节 以法律途径解决北极航道问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诉讼程序
        二、仲裁程序
        三、咨询意见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中国在北极航道治理法律秩序构建中的角色思考
    第一节 客观定位中国在北极航道的利益
        一、经济利益
        二、环境利益
        三、科研利益
        四、安全利益
    第二节 积极参与北极航道法律秩序构建
        一、以国际法律机制为平台参加规则制定
        二、积极发挥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作用
    第三节 以适当身份参与北极航道治理
        一、北极航道合作共赢的推动者
        二、北极航道和平利用的倡导者
        三、环境保护和航行利益的平衡者
    第四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环北极国家加入相关国际公约的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8)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2.1 有关概念阐释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5.3.1 物质保障
        5.3.2 组织保障
        5.3.3 人力保障
        5.3.4 制度保障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5.4.1 多样化态势
        5.4.2 综合化态势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6.1.1 主要问题
        6.1.2 制约因素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9)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袖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2.2 关于理论的重要性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1.2.3 关于苏联亡党亡国的原因分析
        1.2.4 关于苏共高层领导人理论素养与苏联亡党亡国之间的关系研究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难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难点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及其前提条件
    2.1 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
        2.1.1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建者和传承者
        2.1.2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核心的主心骨
        2.1.3 无产阶级政党威信和形象的最主要体现者
        2.1.4 共产主义事业首要倡导者
        2.1.5 革命和建设历史转折关头的决策者
    2.2 无产阶级领袖发挥历史作用的前提条件
        2.2.1 理论素养
        2.2.2 实践历练
第3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3.1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
    3.2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表现形式
        3.2.1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而不是教条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3.2.2 养成终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习惯
        3.2.3 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并具备良好的党性修养
        3.2.4 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5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3.2.6 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第4章 列宁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
    4.1 列宁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4.2 列宁创立了俄国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
    4.3 在扞卫真理中展现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4.3.1 对俄国民粹主义的批判
        4.3.2 对“合法马克思主义”和“经济主义”的批判
        4.3.3 对考茨基帝国主义和平论的揭露和批判
    4.4 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5 新经济政策理论: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5章 斯大林的理论素养与斯大林模式的伟大成就
    5.1 在革命的办报生涯中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5.1.1 创办《斗争报》
        5.1.2 创办《无产阶级斗争报》
        5.1.3 创办《巴库无产者报》和《汽笛报》
        5.1.4 创办《真理报》
    5.2 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历练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5.2.1 在革命运动中确立起劳动人民的阶级情感
        5.2.2 在流亡生涯中坚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
        5.2.3 在列宁的启发下成为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家
    5.3 在党内思想斗争中扞卫和继承列宁主义
    5.4 领导苏联探索并创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斯大林模式”
    5.5 认真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
    5.6 对斯大林晚年在工作中所犯错误的分析
        5.6.1 斯大林个人迷信的形成与发展
        5.6.2 斯大林个人迷信的消极后果
第6章 赫鲁晓夫理论素养的缺陷与苏共理论导向和决策失误
    6.1 片面评价斯大林引发国内甚至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思想混乱
    6.2 抛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
        6.2.1 背弃马克思主义的“三和”路线
        6.2.2 鼓吹阶级斗争熄灭论
        6.2.3 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全民党”和“全民国家”理论
    6.3 把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严肃性变为随意性发挥
        6.3.1 宣称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彻底巩固论
        6.3.2 从简单的物质生活层面对共产主义做出庸俗化解释
        6.3.3 不切实际地倡导并推行社会团体治国论
        6.3.4 人为地将苏共分为工业和农业两个党组织
    6.4 改革在总体上演变为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拙劣行动
第7章 勃列日涅夫缺乏理论素养与苏共意识形态和执政危机
    7.1 不读马列导致庸俗的世界观
        7.1.1 不学习更不懂马克思主义
        7.1.2 掩盖不学无术出尽洋相
        7.1.3 庸俗的世界观导致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2 对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辩证分析
        7.2.1 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日益僵化的体制机制
        7.2.2 缓和对斯大林的评价与固守赫鲁晓夫的基调
        7.2.3 对持不同政见者的打击与流于形式的无效宣传
    7.3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社会信仰危机和苏共执政挑战
        7.3.1 社会信仰危机
        7.3.2 苏共执政危机及其掩盖的理论危机
第8章 戈尔巴乔夫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苏联亡党亡国
    8.1 一个自称“二十大产儿”的领导人
        8.1.1 好学但学会的主要不是马克思主义
        8.1.2 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俘虏
    8.2 借“公开性”丑化苏共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8.3 在“民主化”和“多元化”的旗号下剥夺了苏共的领导权
        8.3.1 否定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
        8.3.2 大批撤换党的高层领导干部,提拔“民主派”人物
        8.3.3 把苏联共产党“革新”成社会民主党
        8.3.4 推行西方式的议会总统制和多党制
    8.4 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成为埋葬苏联的坟墓
        8.4.1 苏共逐渐丧失了战斗力和凝聚力
        8.4.2 社会动乱和经济形势日益恶化
        8.4.3 各种反共势力发展壮大并乘机夺取政权
        8.4.4 民族矛盾激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10)英国工党的欧洲一体化政策研究(1945-1975)(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前史回顾
    三、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和概念说明
    五、文章结构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探索与形成:60年代之前工党的欧洲一体化政策(1945-1959)
    第一节 战后初期工党的“第三势力”主张与活动
        一、贝文的欧洲“第三势力”构想与政策
        二、工党左翼的社会主义“第三势力”活动
    第二节 冷战爆发后工党的政府间合作政策
        一、冷战爆发后工党对欧政策的调整
        二、欧洲一体化初期工党“支持但不参加”的政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重审与修正:盖茨克尔后期工党的欧洲一体化政策(1959-1963)
    第一节 工党的修正主义及对其欧洲一体化政策的影响
        一、工党内部修正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二、盖茨克尔修改党章的尝试与失败及其影响
    第二节 英国首次申请加入欧共体前后工党的欧洲一体化政策
        一、首次申请提出前工党欧洲一体化政策的重新评估
        二、工党在英国加入欧共体问题上的分歧与骑墙态度
        三、大选风向转变后工党欧洲一体化政策的“变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调整与跨越:威尔逊前期工党的欧洲一体化政策(1964-1970)
    第一节 1964-1966年间工党欧洲一体化政策的调整
        一、工党的上台及其欧洲一体化政策的调整
        二、工党调整其欧洲一体化政策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1966-1970年间工党欧洲一体化政策的跨越
        一、工党与英国加入欧共体的第二次申请
        二、再次被否决后工党寻求加入欧共体的持续努力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转向与分化:威尔逊后期工党的欧洲一体化政策(1970-1975)
    第一节 1970-1974年间工党欧洲一体化政策的转向
        一、工党的左转及其欧洲一体化政策的转向
        二、工党内部的分歧和全民公决的提出与被接受
    第二节 重新谈判和全民公决时期工党的欧洲一体化政策
        一、重新谈判时期工党的欧洲一体化政策
        二、全民公决时期工党的欧洲一体化政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党欧洲一体化政策的影响因素和基本特点
    第一节 工党欧洲一体化政策的影响因素
        一、英国工党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二、工党内部复杂严重的派别分歧
        三、英国工会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
        四、英国竞争性的两党制政治制度
        五、政治家对英国现实利益的考量
        六、英国人的历史传统和思想观念
    第二节 工党欧洲一体化政策的基本特点
        一、工党在欧洲一体化道路选择上同保守党具有相似性
        二、工党的欧洲一体化政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工党内部不同派别间在欧洲一体化政策上分歧严重
        四、工党在欧洲一体化政策的具体执行上往往前后矛盾
        五、工党精英同大众之间在欧洲一体化政策上时有差异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后记

四、伊加特部长理事会会议闭幕(论文参考文献)

  • [1]抗战时期朱学范出席国际劳工大会相关文电一组[J]. 陆泓江. 民国档案, 2020(03)
  • [2]国际组织的政治化 ——以美国两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例[D]. 陈修文. 南京大学, 2020(07)
  • [3]联合国逐字记录处翻译实习报告[D]. 罗雪萍.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8(01)
  • [4]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D]. 罗超. 厦门大学, 2017(02)
  • [5]季羡林学术年谱(三)[J]. 蒋慧琳.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04)
  • [6]2015年中德关系大事记[J]. 时雨. 德国研究, 2016(01)
  • [7]北极航道治理的法律问题研究[D]. 密晨曦. 大连海事大学, 2016(05)
  • [8]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9]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关系研究[D]. 刘舸. 清华大学, 2014(05)
  • [10]英国工党的欧洲一体化政策研究(1945-1975)[D]. 石峰可.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标签:;  ;  ;  ;  ;  

伊加特部长理事会会议闭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