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回路中工质及其电荷的研究

热回路中工质及其电荷的研究

一、热环循环工质及其充注量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郑楠[1](2017)在《非共沸工质气相膨胀双级压缩循环及其关键热力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蒸气压缩循环的性能在循环温升增大时会迅速恶化,这制约了其作为节能型供热技术在寒冷地区的应用。为了提升蒸气压缩循环的性能、扩大蒸气压缩循环的应用范围,需要对循环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目前,对于传热与压缩过程的研究较为充分,形成了以温度滑移匹配及多级压缩技术为代表的技术路径,但对于亚临界循环中节流过程的研究仍然不足,尚未发展出成熟的膨胀功回收技术。为此,本文尝试将气相膨胀技术引入亚临界蒸气压缩循环,结合非共沸工质的非完全冷凝与气液分离过程,提出了气相膨胀双级压缩循环。如何选择循环工质是构建新循环面临的第一个问题。由于系统中同时存在气相膨胀与压缩过程,从避免工质在膨胀与压缩设备中发生液击的角度考虑,新型循环应优先选择等熵工质。为了解决纯质等熵工质数量少、适用工况有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具有不同温熵特性的工质合成等熵混合物的思想。首先针对混合工质的温熵特性展开理论研究,定性地得到了表征工质温熵特性的特征参数ζ与分子结构的内在关联。基于给定的热泵工况(蒸发温度约-15℃,冷凝温度约60℃),筛选出30组二元等熵混合工质,分析了混合物组成及压力对其温熵特性的影响规律。考察了混合工质温熵特性对热力过程及循环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使用等熵混合工质可以有效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改善冷凝器换热面积的有效使用率。研究发现,一定条件下等熵混合工质可分离为温熵特性不同的两种混合物,因而尤其适用作气相膨胀双级压缩循环的工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气相膨胀双级压缩循环的稳态热力学模型,并针对三组具有不同循环浓度的混合工质R290/R600a开展了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存在最优的冷凝器出口干度使得新型循环的制热COP达到最大值。将气相膨胀双级压缩循环与传统单级循环、两相膨胀双级压缩循环及压缩机中间补气循环等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显示,当循环温升达到72.5℃时,新型循环的COP较单级循环可提升16.2%,但与目前较为成熟的压缩机中间补气技术相比,在给定工况下新型循环在热力学性能及经济性等方面尚不及前者。实现非共沸工质在热力循环中的可控分离是构建新循环的另一个关键。本文选择竖直撞击式T形管作为气液分离装置,以实现系统的紧凑式设计并降低成本。为了明确撞击式T形管的相分离特性,自主设计并建立了有机工质气液两相混合物分离特性实验台。针对R134a气液两相流的相分布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T形管入口质量流速、入口干度及出口流量比对T形管液相分离效率的影响,并利用高速摄影机对T形管入口流型进行了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当T形管入口质量流速为200 kg·m-2·s-1、下端出口流量比为75%时,液相分离效率可达到90%。基于可视化研究,建立了T形管内液体回落比例与气相弗劳德数之间的函数关系,结合划分流线的思想以及液体卷吸机制,提出了适用于环状流及波状流的相分布预测模型。基于相同的实验系统,对非共沸工质R134a/R245fa及R290/R600a在撞击式T形管内的组元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入口质量流速、干度、出口流量比、混合物循环浓度及出口管径对组元分离效果的影响。基于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二元混合物组成与密度间的关系,可以间接确定混合工质的循环浓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混合物组成的在线、非接触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当T形管出口管径为17.5 mm时,混合物R134a/R245fa(70.75/29.25)在入口质量流速为200kg·m-2·s-1、干度为0.49及下端出口流量比为0.5时,组元分离程度达到最大,组元分离效率之差为-14.6%。混合工质的循环浓度及T形管出口管径可通过改变T形管内压降来影响组元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较小的T形管内压降有助于实现较大程度的组元分离。最后,针对撞击式T形管内气液两相流相分离效率与组元分离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段未,马国远,周峰[2](2017)在《多回路泵驱动回路热管系统的换热特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提高泵驱动回路热管系统的温度效率,探讨多回路系统替代单回路系统用于空调系统排风能量回收的技术可行性,制作了单回路和三回路泵驱动回路热管系统样机,搭建实验测试平台,研究单回路和三回路系统在夏、冬季运行工况下的换热特性,并基于换热温差均匀性原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单回路系统,三回路系统的性能更优,冬季工况下室内外温差为31.9℃时,换热温差均匀性明显改善,系统温度效率提高22.6%,夏季工况下系统温度效率变化不大。

周温泉[3](2014)在《热管能量输运系统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工程实际背景,对两种形式的热管能量输运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两相流分离式热管在能量远距离输运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本文的研究工作对两相流分离式热管在工程实际中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可行性指导和理论分析。本文首先介绍了热管的发展历史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整体型热管和普通分离式热管的运行特点和传热极限进行了分析,并对几种新型热管的结构和传热特性进行了总结。本文对水平布管重力型分离式热管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和简单的理论分析。研究表明,文中所述水平布管重力型分离式热管最佳充液率为45%~52%,充液率过大或者过小对换热性能都有不利影响。借助红外热力成像仪,通过图像可视化分析了不同充液率下蒸发器的运行状态。10℃温差下,能效比可达8.4,用于空调排风余热回收,节能效果显着。两相流分离式热管克服了重力型分离式热管的不足,适应性强,适用范围广。两相流热管系统的换热量随系统内工质循环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当达到一定流量时不再增加而趋于稳定。蒸发器进出口阀门开度对换热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阀门开度的减小,换热量减小。气相连接管路阻力越大,换热性能越低,而管路中质量含气率越高。溶液泵所提供的动力为两相流热管的驱动力,自泵出口沿流体流动方向,系统内压力逐渐降低。热力的作用使得蒸发器进出口压差小于冷凝器进出口压差。通过改变充液率和驱动温差,气相连接管中可出现各种气液两相流流型。利用Fluent软件VOF模型可以模拟出不同工况下的气液两相流流型,而且与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流型一致。通过对比分析,利用三维网格模拟出的压力梯度要比二维网格模拟出的压力梯度与实验值吻合度高。两相流热管系统有溶液泵提供动力,克服了换热器安装位置受限等缺点,适应性强,具有高效、节能、可控等特点,适于较远距离的能量输运。

曹雯莉[4](2013)在《热泵空调装置新型节流部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毛细管是中小型热泵空调机组中常用的节流部件,常用的单根毛细管虽具有价格低廉、结构简单、可靠性好等优点,但无法实现不同工作模式下流量调节的作用。热泵空调机组在制冷和制热模式下,对制冷剂流量的需求通常各不相同,这在我国南方地区显得尤为明显。为此,本文分析了毛细管的流动规律,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毛细管组件,可克服传统毛细管流量变化单一的缺点,并通过优化设计其结构,使其具有较灵活的流量变化特性。本文对毛细管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对模型进行了优选。选取两组内径、长度各不相同的毛细管,利用模型对其进行理论计算。采用R123为制冷剂,对此毛细管分别搭建开式系统实验台,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低压压力基本恒定的情况下,毛细管制冷剂流量随高压压力增大而增大。将计算值与实验值对比发现,模型和实验吻合得比较好,两组毛细管的误差分别在8%和17%以内。针对毛细管组件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分别介绍了制冷和制热工作模式下毛细管组件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变工作模式和变工况下制冷剂的流量变化规律。在以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搭建了闭式系统实验台,选用R22制冷剂,以模拟真实的制冷机组,测试毛细管组件的应用特性。结果表明,在典型工况下,当制冷负荷和制热负荷不同时,毛细管组件能提供不同的制冷剂流量,与相应的冷热负荷相匹配。

刘春涛[5](2012)在《复杂热管与两相流分离式热管的性能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结合工程实际背景,对两种动力型热管进行了实验研究。动力型热管较非动力型的分离式热管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本文的研究工作对动力型热管的在工程实际中的设计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热管的总体发展概况和国内发展现状,并对各类热管的结构和传热特性进行了分析。本文对复杂热管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和简单的理论分析。研究表明,在复杂热管系统内,充液率存在最佳值0.38~0.43,充液率过大或过小对换热性能都有不利的影响。换热量随着系统内工质流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当达到管路的流动极限时不再增加而保持稳定不变。管路阻力愈大,对换热性能愈不利。复杂热管系统存在小循环时,对系统传热性能有利且系统更易启动。在驱动温差分别为12.8℃和16.0℃的工况下,系统小循环启动后,换热量分别提高20%和28%。在复杂热管基础上对其结构简化而提出了一种崭新的动力型热管——两相流分离式热管。在无储液罐热管系统可启动的充液率条件下,换热量随着充液率的增大而减小。提高冷热源水循环流量对系统换热性能有利。气液两相流的出现可提高换热效率,在充液率不同的情况下,换热量可提高4%到21%不等。两相流分离式热管系统启动需满足的条件是其溶液泵进口的压力需不高于蒸发器和冷凝器中的压力。两相流分离式热管的适应性强,可满足蒸发器与冷凝器任意不同相对位置的安装。有储液罐热管系统,换热量随着充液率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充液率存在最佳值0.35;有储液罐热管系统的最大换热量高无储液罐热管系统8%。动力型热管系统是一种通过气液相变潜热利用低能耗传递高密度能量的技术,具有节能、高效、可控等特点。在克服非动力型热管存在的冷凝器和蒸发器安放位置受限、蒸发器供液不足、远距离管路中驱动力不够和对变工况的适应性差等问题上,动力型热管系统优势明显。

杜启行[6](2011)在《复杂热管系统工作性能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复杂热管系统是一种利用气液相变潜热进行低能耗、高密度能量输运的技术,具有节能、高效、可控等特点。在克服传统分离式热管存在的冷凝器和蒸发器安放位置受限、蒸发器供液不足及分液不均、远距离复杂管路中驱动力不够和对变工况的适应性较差等问题上,复杂热管系统优势明显。首先介绍了能量输运技术在节能减排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背景,接着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单相流体回路、固液相变储能和气液相变输能技术的研究。作为两相流体回路之一的复杂热管系统,利用溶液循环泵将蒸发段(器)和冷凝段(器)连接起来,并且在热管工质大循环的基础上增设液体工质小循环。本课题组结合具体工程实践搭建了复杂热管系统用于空调冷量回收和能量远距离输运的实验台,并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实验发现,复杂热管系统在技术上切实可行,并且初步表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在冷量回收中启用一组复杂热管系统,消耗15W的能量,可使制冷量增幅达到约36%,而压缩机耗功增量甚微;同时,制冷系统除湿量也增加了42%。在自身特性方面,复杂热管系统换热量随充液率的增加首先近似线性增加而后趋于平稳不变;在启动和运行方面,复杂热管系统对溶液循环泵在较低出力范围内反应敏感,而运行稳定以后,复杂热管系统的换热能力将不再随驱动装置输出功率的变化而变化。本文对复杂热管系统的可行性、节能性和高效性进行了计算和验证,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支持。

刘荣辉,陈东,谢继红,师晋生,李满峰[7](2005)在《热泵干燥装置的低环害热泵工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对低环害热泵工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通过理论计算,给出了可用于热泵干燥装置的12种纯工质、7种非共沸混合工质和6种高温热泵工质,对低环害热泵工质的设计和优选方法也进行了讨论。

李满峰[8](2005)在《热泵干燥装置的工质和(火用)分析研究》文中提出干燥是一种耗能较大的传统工艺过程,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等领域。热泵干燥装置具有热效率高、能较好地保持干燥产品的品质等突出优点,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 本文围绕热泵干燥装置,主要进行了如下一些工作: (1)对热泵干燥技术的优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系统分析,对热泵干燥装置的结构型式进行了归纳分类。 (2)给出了典型热泵干燥装置的数学模型和热泵干燥装置参数优化的算法。 (3)优选了适用于热泵干燥装置的热泵纯工质和混合工质,给出了可满足常用热泵干燥装置需要的低环害工质和混合工质的设计方法,给出了热泵新工质物性常数的推算方法,为热泵新工质的开发提供了较好的工具。 (4)部分可燃工质效率较高,但其可燃性又对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本文给出了纯工质最低可燃极限的估算公式和混合工质临界可燃比(CFR)的经验计算方法,为判断纯工质和混合工质的可燃性提供了量化依据,为可燃工质在热泵干燥装置中的安全应用和配制含有可燃组分的不可燃混合工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5)对热泵干燥装置各个部件的火用损失进行了分析(空气流动过程、压缩过程、传热过程、节流过程、送风过程、干燥过程和除湿过程等),提出了减少火用损失的措施。 (6)为积累热泵干燥装置的设计数据和操作经验,针对热泵干燥装置的典型运行工况,建立了热泵实验装置,并对主要操作参数对热泵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 综上,本文主要创新点为:给出了一组较适用于热泵干燥装置的热泵工质;推导建立了热泵干燥装置尤其是干燥过程的火用损失方程;并对热泵干燥装置的适用领域进行了较具体的分析。

谢继红,陈东[9](2002)在《热环循环工质及其充注量的研究》文中提出对热环的基本原理、特点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热环循环工质的优选方法和一组工作温度在-20℃至120℃之间的热环循环工质,并建立了热环循环工质充注量的简单计算方法。

二、热环循环工质及其充注量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环循环工质及其充注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非共沸工质气相膨胀双级压缩循环及其关键热力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提升蒸气压缩热泵循环低温适应性的技术进展
        1.2.1 基于非共沸工质的温度滑移匹配
        1.2.2 多级压缩技术
        1.2.3 膨胀功回收技术
    1.3 撞击式T形管分离气液两相流研究进展
    1.4 目前研究工作的不足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混合工质温熵特性研究
    2.1 表征工质温熵特性的特征参数
    2.2 混合工质温熵特性的定性判断
    2.3 等熵混合工质的温熵特性
        2.3.1 基于特定工况的二元等熵混合工质合成
        2.3.2 压力对混合工质温熵特性的影响
    2.4 温熵特性对热力过程及循环性能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非共沸工质气相膨胀双级压缩循环构建及热力学分析
    3.1 气相膨胀双级压缩技术的引出
    3.2 基于工质温熵特性的循环结构设计
    3.3 热力学分祈
        3.3.1 热力学模型
        3.3.2 模型计算方法
    3.4 经济性分析
    3.5 循环工质与计算工况
    3.6 模型验证
    3.7 结果与讨论
        3.7.1 基准工况下的循环性能
        3.7.2 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循环比较
        3.7.3 各热力过程不可逆损失比较
        3.7.4 经济性比较
        3.7.5 基于非共沸工质的压缩机连续进气技术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T形管内气液分离实验设计与测试方法
    4.1 实验系统整体介绍
    4.2 系统主要设备与部件
        4.2.1 变频工质泵
        4.2.2 电加热管段
        4.2.3 撞击式T形管
        4.2.4 可视化管段
        4.2.5 冷凝器
        4.2.6 储液罐
    4.3 测量仪器
    4.4 二元混合工质组成的测量
    4.5 调节参数与工况范围
    4.6 实验数据导出及误差分析
        4.6.1 实验数据导出
        4.6.2 误差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R134a在T形管内相分布特性实验研究
    5.1 撞击式T形管内R134a相分布特性实验结果
        5.1.1 T形管入口流型
        5.1.2 不控制T形管出口流量时的相分离特性
        5.1.3 控制T形管出口流量时的相分离特性
    5.2 已有的撞击式T形管内气液相分布预测模型
        5.2.1 已有模型介绍
        5.2.2 已有模型比较
    5.3 竖直撞击式T形管相分布预测模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非共沸工质在T形管内组元分布特性实验研究
    6.1 混合工质R134a/R245fa组元分离实验
        6.1.1 基于TJ1的实验结果
        6.1.2 基于TJ2的实验结果
    6.2 混合工质R290/R600a的组元分离实验
        6.2.1 基于TJ1的实验结果
        6.2.2 基于TJ2的实验结果
    6.3 T形管入口流型
    6.4 讨论
        6.4.1 充灌浓度与循环浓度
        6.4.2 循环浓度对组元分离的影响
        6.4.3 出口管径对组元分离的影响
        6.4.4 循环浓度对相分离的影响
        6.4.5 相分离效率与组元分离效率的关系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的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热管能量输运系统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引言
    0.2 热管的发展
        0.2.1 热管发展的总体概况
        0.2.2 热管在我国的发展
    0.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1章 热管技术
    1.1 热管的运行原理
        1.1.1 整体型热管的工作原理
        1.1.2 分离式热管的工作原理
    1.2 热管的传热极限
    1.3 新型热管
        1.3.1 平板热管
        1.3.2 脉动热管
        1.3.3 高温、低温热管
        1.3.4 毛细泵回路热管
        1.3.5 动力热管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水平布管重力型分离式热管实验研究
    2.1 实验装置和方法
        2.1.1 实验装置
        2.1.2 实验方法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2.1 试验数据及分析
        2.2.2 可视化分析
    2.3 热管cop与充液率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两相流热管能量输运系统实验研究
    3.1 实验装置和方法
        3.1.1 实验装置
        3.1.2 测量与控制
        3.1.3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1 阀门开度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3.2.2 管路阻力对换热量的影响
        3.2.3 循环流量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3.2.4 质量含气率与管路阻力的关系
        3.2.5 两相流热管系统中溶液泵的性能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两相流热管驱动力及沿程阻力实验研究
    4.1 实验装置和方法
        4.1.1 实验装置
        4.1.2 实验步骤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驱动力分析
        4.2.2 透明管段沿程阻力以及气液两相流流型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
    5.1 气液两相流的特征
    5.2 模型的确定
        5.2.1 多相流模型
        5.2.2 VOF模型计算原理
    5.3 数值模拟
        5.3.1 模拟对象及网格划分
        5.3.2 求解方法、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5.4 二维模型与三维模型的模拟结果对比
        5.4.1 流型比较
        5.4.2 压力梯度模拟结果比较
    5.5 数值模拟结果
        5.5.1 流型模拟结果
        5.5.2 压力梯度模拟结果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4)热泵空调装置新型节流部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热泵空调装置简介
        1.1.2 热泵空调装置的工作原理
        1.1.3 热泵空调装置的组成
    1.2 热泵空调装置中节流部件的介绍
        1.2.1 节流部件的作用
        1.2.2 节流部件的分类及特点
    1.3 节流部件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1.3.1 节流部件的应用研究
        1.3.1.1 毛细管的应用研究情况
        1.3.1.2 典型节流部件的应用研究情况
        1.3.1.3 节流部件的改进应用研究
        1.3.2 节流部件的发展趋势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毛细管的模型与计算分析
    2.1 毛细管概述
        2.1.1 毛细管简介
        2.1.2 制冷剂在毛细管内流动过程分析
    2.2 毛细管的数学模型
        2.2.1 均相流模型
        2.2.2 分相流模型
        2.2.3 流动参数计算方法优选
    2.3 数值模拟软件编制
    2.4 制冷剂在毛细管内流动的计算及验证
        2.4.1 变工况毛细管内制冷剂流动特性分析
        2.4.2 不同直径毛细管内制冷剂流动特性分析
        2.4.3 毛细管设计值与实验值对比
3 新型节流部件特性分析
    3.1 新型节流部件的结构
        3.1.1 新型节流部件设计构想
        3.1.2 结构分析
    3.2 毛细管组件的工作原理
        3.2.1 制热模式下的工作原理
        3.2.2 制冷模式下的工作原理
    3.3 毛细管组件性能分析
        3.3.1 制冷模式时毛细管组件性能分析
        3.3.2 制热模式时毛细管组件性能分析
        3.3.3 变工况下毛细管组件与普通毛细管特性分析
4 新型节流部件流量特性实验及分析
    4.1 实验设计
        4.1.1 实验思想
        4.1.2 实验目的
    4.2 实验装置
        4.2.1 制冷剂循环系统设计
        4.2.2 水路循环系统设计
        4.2.3 测量系统
    4.3 实验过程
        4.3.1 实验准备及数据记录
        4.3.2 实验数据处理
    4.4 实验结果分析
        4.4.1 毛细管组的流量随进出口压差的变化规律
        4.4.2 毛细管组件流量随制冷制热模式及工况的变化规律
    4.5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5 结论
6 展望
7 参考文献
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 致谢

(5)复杂热管与两相流分离式热管的性能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引言
    0.2 热管的发展概况
        0.2.1 热管发展的总体概况
        0.2.2 热管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0.2.3 热管的发展趋势
    0.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一章 各类热管的结构和特性分析
    1.1 无外加动力热管
        1.1.1 普通热管
        1.1.2 分离式热管
        1.1.3 两相闭式热虹吸管
        1.1.4 可变导热管
        1.1.5 脉动热管
        1.1.6 毛细泵回路热管
        1.1.7 环路式热管
    1.2 外加动力热管
        1.2.1 机械驱动式分离型热管—热环
        1.2.2 复杂热管
        1.2.3 两相流分离式热管
第二章 无高差水平布管分离式热管的性能实验研究
    2.1 实验装置和方法
        2.1.1 实验装置
        2.1.2 实验方法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2.1 充液率对温度空间分布和温差平均值的影响
        2.2.2 驱动温差对温度空间分布和温差平均值的影响
    2.3 复杂热管应用于空调系统的实验研究
        2.3.1 换热均匀性分析
        2.3.2 节能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复杂热管的性能实验研究
    3.1 实验装置和方法
        3.1.1 实验装置
        3.1.2 实验步骤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1 热管系统的热阻分析方法
        3.2.2 充液率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3.2.3 工质循环量与换热能力关系的规律
        3.2.4 系统管路阻力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相流分离式热管的性能实验研究
    4.1 实验装置和方法
        4.1.1 实验装置
        4.1.2 实验步骤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热管热阻分析方法
        4.2.2 充液率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4.2.3 冷热源循环水流量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4.2.4 两相流分离式热管系统的启动
        4.2.5 两相流分离式热管的适应性
    4.3 两相流分离式热管有无储液罐换热性能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6)复杂热管系统工作性能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第一章 能量输运技术
    1.1 单相流体回路技术
    1.2 固液相变储能与输能技术
        1.2.1 流态冰载冷技术
        1.2.2 石蜡乳状液储热技术
    1.3 热管技术
        1.3.1 无外加动力热管
        1.3.2 外加动力热管
第二章 复杂热管系统用于空调冷量回收的实验研究
    2.1 复杂热管系统用于冷量回收实验台的搭建
        2.1.1 实验系统的基本组成
        2.1.2 复杂热管系统主要部件分析与设计
    2.2 实验条件
        2.2.1 测量与控制
        2.2.2 工质充注
        2.2.3 系统检漏
    2.3 实验基本步骤
    2.4 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2.4.1 可行性验证
        2.4.2 换热均匀性分析
        2.4.3 节能性分析
        2.4.4 不同工况下内、外复杂热管系统联合运行实验研究
第三章 复杂热管系统应用于能量远距离输运的实验研究
    3.1 能量输运实验台的设计搭建
    3.2 复杂热管系统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3.2.1 实验方法
        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7)热泵干燥装置的低环害热泵工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优选低环害工质所需考虑的主要因素
2 替代R12和R114的低环害纯工质
3 多组分非共沸混合工质用作热泵干燥装置的低环害热泵工质
4 低环害高温热泵工质
5 结 论

(8)热泵干燥装置的工质和(火用)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热泵干燥技术简介
    1.2 热泵干燥装置的工作原理
    1.3 热泵干燥的优缺点
    1.4 热泵干燥装置的性能评价指标
        1.4.1 热泵性能系数
        1.4.2 除湿耗能比
        1.4.3 除湿率
        1.4.4 除湿能耗比
    1.5 影响热泵干燥装置性能的因素
        1.5.1 空气质量流量
        1.5.2 空气流速
        1.5.3 温度
        1.5.4 其它因素
    1.6 热泵干燥装置的应用情况
    1.7 热泵干燥装置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7.1 国外研究进展
        1.7.2 国内研究进展
        1.7.3 热泵干燥技术目前的课题
        1.7.4 热泵干燥的发展趋势
    1.8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热泵干燥装置的结构分析
    2.1 常用典型热泵干燥装置的结构型式
    2.2 加装辅助设备的热泵干燥装置
        2.2.1 保证系统在稳定工况下运行
        2.2.2 快速达到预设温度
        2.2.3 提高能量利用率
    2.3 热泵干燥装置的参数优化分析
        2.3.1 热泵干燥装置的优化原则
        2.3.2 典型热泵干燥装置数学模型的建立
        2.3.3 空气循环系统的数学模型
    2.4 热泵干燥装置的优化算法
3 热泵干燥装置典型热泵工质及其可燃性研究
    3.1 用于热泵干燥装置的低环害热泵纯工质优选
        3.1.1 优选工质所需考虑的主要因素
        3.1.2 低环害热泵纯工质的优选方法
        3.1.3 低环害热泵纯工质的优选结果及其应用分析
    3.2 用于热泵干燥装置的非共沸混合工质优选
        3.2.1 非共沸混合工质的应用背景
        3.2.2 非共沸混合工质的构建方法
        3.2.3 非共沸混合工质的优选结果
    3.3 热泵干燥装置的低环害高温热泵工质
    3.4 热泵工质物性常数及其推算
        3.4.1 热泵工质的物性常数
        3.4.2 热泵工质物性常数的估算方法
    3.5 热泵工质可燃性的估算公式及其应用
        3.5.1 纯工质可燃与否的判断
        3.5.2 纯工质最低可燃极限的估算公式
        3.5.3 混合工质可燃性的简单估算
4 热泵干澡装置的(火用)分析
    4.1 概述
    4.2 (火用)损失分析
        4.2.1 过程的(火用)损失
        4.2.2 系统的(火用)陨失
        4.2.3 散入环境的(火用)陨失
    4.3 基本过程与系统的(火用)陨失分析
        4.3.1 换热器传热过程的(火用)陨失分析
        4.3.2 流体流动过程的(火用)陨失分析
        4.3.3 热泵系统的冷量(火用)和热量(火用)计算
        4.3.4 空气循环系统的(火用)分析
    4.4 热泵干燥装置的(火用)损失分析
        4.4.1 空气在风道中流动过程的(火用)损失分析
        4.4.2 热泵系统的(火用)损失分析
        4.4.3 风机送风过程(火用)损失分析
        4.4.4 干燥箱中干燥过程的(火用)损失分析
        4.4.5 蒸发器除湿过程的(火用)损失分析
    4.5 热泵干燥装置的(火用)优化的一般方法
5 热泵干操装置热泵部分模拟实验研究
    5.1 实验装置
    5.2 实验设计
    5.3 实验结果分析
        5.3.1 蒸发压力与时间的关系
        5.3.2 冷凝器出口温度与时间的关系
        5.3.3 压缩机功率与时间的关系
        5.3.4 COP与时间的关系
    5.4 实验结论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论文发表情况

(9)热环循环工质及其充注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热环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2 热环工质的优选
    2.1 热环纯工质的优选
    2.2 非共沸热环工质优选
3 热环工质的充注量
4 小 结

四、热环循环工质及其充注量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非共沸工质气相膨胀双级压缩循环及其关键热力过程研究[D]. 郑楠. 天津大学, 2017(06)
  • [2]多回路泵驱动回路热管系统的换热特性[J]. 段未,马国远,周峰. 化工学报, 2017(01)
  • [3]热管能量输运系统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 周温泉. 青岛大学, 2014(05)
  • [4]热泵空调装置新型节流部件研究[D]. 曹雯莉. 天津科技大学, 2013(05)
  • [5]复杂热管与两相流分离式热管的性能实验研究[D]. 刘春涛. 青岛大学, 2012(01)
  • [6]复杂热管系统工作性能的实验研究[D]. 杜启行. 青岛大学, 2011(06)
  • [7]热泵干燥装置的低环害热泵工质分析[J]. 刘荣辉,陈东,谢继红,师晋生,李满峰.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05(01)
  • [8]热泵干燥装置的工质和(火用)分析研究[D]. 李满峰. 天津科技大学, 2005(04)
  • [9]热环循环工质及其充注量的研究[J]. 谢继红,陈东.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2(04)

标签:;  ;  ;  ;  ;  

热回路中工质及其电荷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