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结论的证明及其在电磁场中的应用

几何结论的证明及其在电磁场中的应用

一、一个几何结论的证明及在电磁场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骏林,苏俊宏,郭亮,李建超,万文博[1](2022)在《离子能量筛选器仿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离子源作为一种离子束发射装置,常用于光学薄膜的制备中,但离子束中包含各种能量的离子,在光学薄膜制备过程中严重影响着薄膜成型后的微观结构和性能。针对目前国内外离子源普遍存在输出能谱过宽的缺点,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并对各能级的离子运动轨迹进行了仿真分析,设计了一种离子能量筛选器,仿真结果表明,经过筛选器筛选后能有效剔除过高和过低能量的离子,偏离中心离子能量负100 eV的筛选率,已达到82.24%,在光学薄膜制备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王启祥[2](2021)在《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电性能安全评价体系》文中提出近年来智能可穿戴纺织品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智能可穿戴纺织品作为一种新型产品融合了服装行业、电子行业、材料行业等多各行业的先进技术,在给使用者带来方便的同时,其安全问题也备受人们关注,本文主要从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电性能角度出发,讨论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电池安全、信息安全、电热安全和电磁安全的评价方法。电池安全和信息安全针对目前已经存在的相关标准,结合智能可穿戴纺织品具体应用环境给出一些相应的建议。其中,电池安全以锂电池为例,结合GB31241-2014就电池的外部短路、过充电、过放电、热滥用和物理影响等方面给出了具体要求。信息安全方面主要针对智能设备本身、数据处理终端、无线通信、后台数据库和数据保护等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电热安全以电加热服为对象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模拟仿真保暖织物、加热丝分布以及加热片分布对加热效果的影响,最终得到如下结论:保暖织物的内层导热系数越大外层传热系数越小,织物的保暖性和温度分布的均匀性越好;加热丝采用中间等间距排列两端紧密排列的方式,加热温度分布的均匀性更好;加热片选择小面积多块分布的方法,整体加热温度的均匀性更好。电磁安全主要考虑无线通信在传送数据流信息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电磁影响,本文以蓝牙天线为对象构建物理模型,模拟仿真蓝牙天线的摆放形式和蓝牙天线的类型对人体比吸收率大小的影响,通过仿真计算并对结果讨论得出以下结论:蓝牙天线背对人体放置时人体的比吸收率最小;在同等功率下倒F天线对人体的影响最小。本文针对近年来新出现的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给出了相关其新出现的电性能方面的安全评价内容,并通过对其热性能,电磁性能的仿真模拟,定性给出一定的安全评价方法,为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的安全评价标准提供一定的理论分析依据,并为未来设计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张文锦[3](2021)在《基于金属莫比乌斯纽结的超材料设计及其电磁拓扑性能》文中研究指明在自然材料中,几乎所有材料都是由原子周期性排列组合而成,所以原子通常也被认为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基本单元。想要通过修改原子的方式来达到设计新型材料的目的在现阶段是难以实现的。然而在人工电磁超材料领域,能够通过设计基本结构单元来获得特殊物理性质,这无疑给人工晶格材料的性能设计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思路,即在人工晶格中引入电磁拓扑结构单元以获得新颖的电磁特性。本文提出以一种拓扑非平庸的手性结构—莫比乌斯纽结作为基本结构单元构建人工晶格电磁拓扑超材料。根据电动力学理论计算可知,电磁波传播到金属莫比乌斯纽结表面会发生散射,在电磁场中纽结的表面电子会沿着其拓扑构型运动。由于结构中几何相位因子的存在,电子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相位变化,相位变化累计一个周期后会产生一个Berry相差,从而使激发出来的电磁波与入射波相互干涉而发生抵消的现象,在其透射系数频谱上表现为一个本征透射峰,这一本征谐振特性和电磁超材料结构单元所具有的经典电谐振特性完全不同:本征谐振所导致的吸收类似于电子自旋所导致的能级劈裂,因此具备很强的鲁棒性,对于入射电磁波的极化角度、极化方式、晶格排布方式、晶格常数、级联效应等因素均不敏感。上述理论计算已被实验及仿真结果所验证:通过设计莫比乌斯纽结模型并仿真计算和制备实际样品在微波暗室中测试得到的电磁波传输透射系数频谱,可以发现除了在11 GHz附近的电谐振峰之外,还会在5.95 GHz处产生由于一个Berry相差导致的透射峰,也就是与我们理论计算相符合的本征谐振峰。采用具有拓扑不变性的手性莫比乌斯纽结作为基本结构单元,我们一共构建了六种晶格的二维人工晶格电磁拓扑超材料:四方晶格、斜方晶格、长方晶格、有心长方晶格、六角晶格和蜂巢型晶格。电磁模拟计算和实验结果都说明了这些由莫比乌斯纽结构建的二维人工晶格拓扑材料的鲁棒性非常强,透射系数谱上的本征谐振峰位置不会随着晶格排布方式、晶格间距、电磁波极化方式和一定范围的电磁波入射角度而变化,这些都是电谐振型器件如天线、滤波器、频选表面等所不具备的优势。此外我们还构建了三维的人工晶格电磁拓扑超材料,其中本征谐振峰同样具有高度的拓扑稳定性,多层二维材料的级联效应也不会影响到其本征谐振频点的位置,而电谐振峰会发生明显的宽化现象。利用人工晶格电磁拓扑超材料的鲁棒性,我们可以设计很多性能更加稳定的雷达天线、频率选择表面、滤波器、吸波器等国防军工和电子通讯领域常用的器件。

杨明[4](2020)在《1.3微米高品质因子硅基Ⅲ-Ⅴ族量子点正方形微腔激光器结构设计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58年集成电路芯片问世以来,受益于现代工业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进步,芯片产业实现飞速发展,人类的工作和生活也因此发生质的改变。然而,伴随硅基微电子领域相关技术和产品不断提升的芯片集成密度和不断缩小的器件尺寸,单位芯片上所能集成的晶体管数量日趋增多,芯片的逻辑也日渐复杂,各类微纳器件的尺寸亦接近其物理极限。痛点主要表现在带宽受限和功耗过大两方面,此类问题已成为阻碍高端芯片发展的难题。鉴于此,传统的以电信号作为传输介质的电互连技术面临着物理极限和成本问题带来的困扰。而同样作为信息传输载体的光信号,则具有高带宽、高速率、低功耗和无干扰等电信号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用光互连方案代替电互连方案,并依托硅基光电子技术,有望解决芯片发展的瓶颈问题并可在未来继续推动信息技术及产业的发展。硅基光电子技术的研究重点在于将成熟的硅基微电子技术和具备优质光学特性的半导体光学器件相结合以实现大规模硅基光电集成。将二者结合主要有两大优势:第一,硅材料的价格低,且可以利用成熟的CMOS工艺平台。第二,与间接带隙结构的硅材料相比,以GaAs和InP为代表的直接带隙结构Ⅲ-Ⅴ族半导体材料具有优异的发光特性,更适用于发光器件。相比于其他硅基激光器材料技术方案,直接外延硅基Ⅲ-Ⅴ族半导体激光器材料技术方案更适合硅基光电集成。同时,硅基Ⅲ-Ⅴ族光学微腔激光器具有尺寸小、能耗低、成本低、响应速度快、品质因子高和易激射的特点。因此,此类激光器是实现硅基芯片内部光互连及光子数据传输、存储和计算的理想片上光源。光学微腔的回音壁模式在具有小的模式体积基础之上,兼备高品质因子的优势,可用于制作水平发光的微型激光器。而且,相比于其他形状的微腔,正方形微腔中的光学模式分布均匀,对称性好,更适合用来直连输出波导实现硅基光电集成。另外,目前针对硅基Ⅲ-Ⅴ族正方形微腔激光器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材料生长及器件制备等实验方面,在理论层面上系统性探究微腔内部的光学模式特性并对器件结构进行针对性的优化还不够充分。并且,正方形微腔激光器的品质因子也存在很大的优化和提升空间,值得深入研究。由于1.3μm 波段是通信用激光器的主要工作波段之一,因此采用直接外延生长技术方案研究1.3 μm波段硅基Ⅲ-Ⅴ族正方形光学微腔激光器对于硅基光电集成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光波导结构输出的电泵浦1.3 μm高品质因子硅基InAs/InGaAs量子点正方形微腔激光器的结构设计和优化,研究重点集中在分析光学模式与材料、器件结构参数的变化关系上。相关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采用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了硅基正方形微腔激光器的边长与其品质因子的变化关系。对于边长10 μm-20μm正方形微腔,随着正方形微腔边长的不断增大,从整体来看,品质因子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当边长为18 μm时,正方形微腔的品质因子达到最大值4694.8。相比同类研究报道,品质因子提高了约51%。(2)研究了刻蚀深度对硅基正方形微腔激光器光学模式的影响。随着刻蚀深度从2.5 μm增加到5.0 μm,微腔的品质因子呈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当刻蚀深度为3.5μm时,品质因子达到最大值。之后,继续增加刻蚀的深度,品质因子保持稳定。研究发现,对正方形微腔激光器进行适当深度的刻蚀,器件性能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当刻蚀的深度超过微腔激光器的下包层区域后,激光器的性能不再改变。因此,优化后正方形微腔激光器的最佳刻蚀深度为3.5 μm。(3)研究了输出波导宽度与微腔品质因子的变化关系。对于边长10 μm-20μm正方形微腔,在边中点位置直连输出波导后,随着波导宽度从1.0μm增加到5.0 μm,微腔的品质因子呈整体下降的趋势。增大波导宽度对大尺寸正方形微腔的影响要远高于小尺寸的微腔,相同波导宽度条件下,大尺寸微腔的品质因子下降的更快。另外,正方形微腔激光器保持单模的工作状态,它的类回音壁模式是一阶横模。在不同边长下,最佳模式分别为TEo,(34,38)、TEo,(39,43)、TEo,(48.52)、TEo,(56.60)、TEo,(64,68)和TEo,(70,74)。当波导宽度超过2.0μm后,光学模式的分布不再均匀。因此,输出波导的位置及宽度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优化后的最佳波导宽度为1.0 μm。

吴正婕[5](2020)在《太阳帆板驱动机构内导电环磨屑颗粒运动迁移特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导电环是太阳帆板驱动机构中负责传输电信号以及电功率的结构,其功能是通过导电环中滑环与电刷的接触滑动实现的,在接触摩擦的过程中,难免会因摩擦磨损产生磨屑颗粒。磨屑颗粒接触带电,在电磁场作用下发生运动迁移。运动迁移后的磨屑颗粒粘附沉积在导电环的某些位置,可能会造成电场畸变等,严重者将会诱发放电、影响太阳帆板驱动机构的正常功率传输。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与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太阳帆板驱动机构内部电磁场分布以及磨屑颗粒运动迁移特性开展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及得出的结论如下:(1)导电环内磨屑颗粒荷电情况及形貌特征的实验研究通过对磨屑颗粒样本的检测与观察,导电环内产生的磨屑颗粒形状为薄片状,整体呈现松散状堆积,主要来源于导电环的电刷部分。同时,利用平行极板的实验装置探究磨屑颗粒的带电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导电环内产生的磨屑颗粒带电,且所带电荷为正电荷。(2)太阳帆板驱动机构电磁场仿真模型的研究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平台,利用该平台AC/DC模块中的磁场与电场接口,建立太阳帆板驱动机构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电磁场仿真模型。所建仿真模型分为导电环整体结构以及导电环四分之一结构两种。通过对比两种结构的电磁场仿真模拟结果得出,两种不同结构的电磁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将导电环结构简化为四分之一结构。(3)充放电效应对导电环内部电场的影响的研究本章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平台AC/DC模块中的粒子追踪接口与静电接口的耦合计算,分析在高能粒子入射SADA的情况下,SADA内部导电环电磁场分布特性的变化。充放电效应会导致导电环内部的最大电场强度E由2.6542×104V/m增大至2.0081×106V/m,最大电流密度由7.1375×107A/m2增大至7.2707×107A/m2。充放电效应对电场影响明显,但对电流密度的影响十分小,因此充电特性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流及电信号的稳定传输。(4)导电环内电磁场及磨屑颗粒运动迁移的研究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平台模拟计算导电环内电磁场分布及磨屑颗粒运动迁移。仿真结果表明,导电环外侧滑环附近的电磁场相对较强;导电环中的磨屑颗粒在电磁场作用下98%的粒子向导电环屏蔽壳表面移动,其余散落分布在导电环内,速度变化10-3量级左右。

周广学[6](2020)在《孪生Al靶反应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放电特性及Al2O3薄膜沉积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Al2O3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损性,良好的热传导性、光学透过性以及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机加工业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常用的物理气相沉积(PVD)方法只有在较高的基片温度下(>500℃)才能够获得性能更好的晶态Al2O3薄膜,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Al2O3薄膜的应用领域。针对这一难题,本研究提出了孪生靶反应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Twin Targets Reactive High Power Impulse Magnetron Sputtering,TTR-HiPIMS)技术,采用Langmuir探针、等离子体质谱(MS)和2维PIC-MCC(Particle in Cell-Monte Carlo collision)模拟等手段对放电过程中的等离子体参数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孪生靶放电不对称性的形成机制,并实现了高质量γ-Al2O3薄膜的低温制备。采用Langmuir探针和等离子体质谱研究了磁场结构(镜面磁场和闭合磁场)对TTR-HiPIMS放电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闭合磁场结构,镜面磁场放电具有更高的等离子体电势、悬浮电势和电子温度,但是,闭合磁场条件下的电子密度明显高于镜面磁场,其峰值电子密度约为镜面磁场的1.3倍。两种磁场结构放电中的时间平均离子能量分布函数(IEDFs)较为相似——均包含一个含量最多的低能量峰、一个含量适中的中能量峰和高能尾部。在镜面磁场条件下,各峰值强度对应的离子能量要明显高于闭合磁场,而闭合磁场放电中的离子密度要明显的高于镜面磁场。不同磁场结构溅射时的离子密度及其随脉冲时间的演变过程与各自的电子密度发展有很强的关联,其中镜面磁场放电中的离子密度在放电脉冲结束时到达最高值,而在闭合磁场中,由于其较强的电子束缚能力,离子密度在放电结束10μs后才到达峰值。为了更好的了解闭合磁场TTR-HiPIMS的放电特性,对闭合磁场放电中不同几何位置的等离子体参数进行了检测,研究发现:在电压脉冲施加期间,放电的等离子体电势、悬浮电势、有效电子温度都要经历先迅速升高、后立即降低然后再缓慢增加的发展过程,在放电脉冲结束后,这些放电等离子体参数均呈现出双级指数型衰减过程,即由开始时漂移主导的快速衰减转变为后期扩散主导的缓慢衰减过程;对电子密度来说,它在放电开始后的60μs(放电脉宽为40μs)内都呈线性增加趋势,然后才开始双级指数型衰减过程。在放电脉冲关闭期间,基片位置的电子密度均高于1×1016m-3,这些残留的电子可以对下一个脉冲激发过程起到很好的预离化作用,因此TTR-HiPIM更容易的在低工作气压下进行放电。对溅射靶材几何对称位置(y=-40mm和y=40mm)的放电等离子体参数进行对比后发现,除了等离子体电势外,靶材左跑道区(y=40mm)的悬浮电势要明显低于靶材右跑道区(y=-40mm),但这一位置的有效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却要明显高于靶材右跑道区,即产生了“放电不对称性”。为了确定闭合磁场放电不对称性产生的物理机制,采用2维PIC-MCC模拟方法,建立了短脉冲闭合磁场TTR-HiPIMS放电过程的仿真模型,模拟了放电过程中的等离子体传输和电学参数发展过程。模拟结果表明:阴极靶材表面的电势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径向依赖性,电势梯度在靶材的跑道区最为陡峭;放电中存在的粒子(e-、Ar+和O2+)主要分布于靶材的跑道区(race track),其密度和能量均随着放电的进行而迅速增加。在放电电场和磁场联合作用下,放电中的电子会受到包括电场漂移、磁场梯度漂移和曲率中心漂移等不同的导向中心运动,但引起放电不对称性的最主要原因是“磁场梯度漂移”。为了验证TTR-HiPIMS技术在沉积绝缘薄膜时的优异特性,采用TTR-HiPIMS方法制备了Al2O3薄膜,并分别研究了磁场结构、O2流量、基片温度以及基片偏压对Al2O3薄膜组织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在相同的基片加热温度(300℃)下,不同磁场结构沉积的薄膜表面光滑,晶粒较小,且均呈现压应力,但镜面磁场沉积的薄膜的O/Al原子比要低于闭合磁场(1.43<1.51);当放电中的O2流量由8sccm逐渐增加到16sccm时,薄膜的沉积速率由110nm/h降低到85nm/h,其表面缺陷密度随着O2流量的增加呈现出增加趋势;随着薄膜沉积温度的增加,Al2O3薄膜的晶粒尺寸由15nm增长到25nm,其表面粗糙度也由2.06nm增加到4.24nm;当脉冲偏压为-40V时,γ-Al2O3薄膜的沉积温度可以被降低到230℃,在ITO玻璃基片上沉积的Al2O3薄膜的光学透过率大于80%。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理论分析可知,晶态薄膜的低温制备主要归因于TTR-HiPIMS放电中存在的较高的离子/金属原子流量比(Ji/JMe>10)和入射离子能量,高流量离子的轰击能够很好的增强薄膜表面原子的扩散能力,弥补原本需要由热能提供的结晶激活能,促进晶态Al2O3薄膜的低温制备。

何丰耘[7](2020)在《微电流的铯离子源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离子源自身研究的复杂性和应用区域的多样性,使得离子源的研究一直持续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同的设计要求和应用对象都导致离子源技术的不断进步。铯离子源作为较中性源常在研制光电发射体时作为必要元件而使用,铯离子对主族元素进行二次离子检测时能提升其检测极限,低能量的离子束在金属刻蚀,溅射镀膜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应用。本文对铯离子源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了能产生pA-nA量级微电流的铯离子源,铯离子的产生方式为铯原子扩散至钼表面,在一定温度下发生表面电离效应。测量了不同温度下,铯离子电流随电压的变化曲线,计算出铯源的逸出功eφ为:3.6581eV。(2)为了能够得到稳定的铯离子束流,本文运用了OPERA3D软件,对离子枪进行了设计、仿真及分析。本文中设计的离子枪由上述铯离子源,再结合栅极、聚焦系统和收集极四部分组成。本文采用了单电位透镜的聚焦结构,具体由两端聚焦极和中央聚焦极三个电极组成。通过调整各个电极之间的相对位置、电位大小、孔径半径,能够观测到离子束斑有很明显的尺寸变化。模拟结果表明:栅极电位值为-300V,两端聚焦极电位为-4000V,中央聚焦电极的孔径半径为27mm,间隔距离为9mm,电位值为-300V,收集极电位为-40000时,仿真模拟得到,离子束斑最小半径为0.91mm,对应离子束流电流大小为26.3nA。(3)参照仿真软件中各个电极的结构参数和电位值,将模拟结果做成实际的电极零件,表面清洁和热处理后运用测试系统测量了实际离子枪系统的性能,得到铯源加热电源电压与离子束电流的变化曲线,再利用离子枪刻蚀硅片测量离子束斑的形状和大小,与仿真出来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曾大鹏[8](2020)在《新高考物理试题统计分析及复习策略的探讨 ——以浙江省近三年高考试题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浙江取消了原先的文理分科制度,把物理考试内容分为“学考”和“选考”两块内容,学生可根据自身意愿和高校招生录取要求,来选择是否参加物理的选考,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选择权。此番改革从多维度教育出发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国家倡导素质教育的体现。面对浙江新高考制度,研究者通过查阅文献发现,自2014年高考改革以来,所有有关浙江新高考物理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初高中衔接问题”、“教学模式转变”和“教学现状分析”等方面的探讨,并没有对试题进行统计分析,也没有对复习策略进行探讨。本文通过文献查阅、线上师生调查问卷、线下物理复习课调研、师生访谈等研究方法进行了如下研究。首先,把近三年(2017年-2019年)共5套高考试题整理出来,通过对《浙江高考物理考试大纲》的解读对高考试题的题型分值、模块所占分值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试题的选择题、实验题从考点、分值、涉及方法作出统计并分析试题特点,其中针对计算题的统计和分析,研究者分别找出4道不同题型且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了试题讲解并分析了解题思路。其次,在研究者实习期间,利用线上网络平台对浙江省乐清市几所中学的师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复习课的听课调研、教师访谈、批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目前高考形式下物理复习课教师和学生现有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复习建议。最后,根据以上的统计分析和教师指导意见提出有关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的复习策略,总结在复习课上教师和学生分别所对应的复习行为,得出各个题型的复习应牢牢抓住对应考点和模块,针对题型特点,寻找解题突破点的研究结论。

苏晓岗[9](2020)在《改性纳米石墨微片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化设备越来越普遍,这虽然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但产生的电磁辐射污染逐渐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它不仅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而且还会使高精度器械无法正常工作。此外,在军事领域,随着战争环境的复杂变化,隐身技术逐渐成为现代主战装备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是战争中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电磁吸波材料可以有效吸收电磁波能量,解决上述问题,在军民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纳米石墨微片(GNS)拥有良好的导电性、耐高温、质轻和环境适应性强等优势,在功能材料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单一的GNS作为吸波材料,由于损耗机制单一和阻抗匹配差的问题,导致吸波性能不理想。本文设将GNS与介电材料、磁性材料和导电聚合物进行复合,基于“多组份”优化阻抗匹配,构建新型高效的多元吸波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以纳米带为主的尖晶石结构NiCo2O4附着在GNS上,构成三明治结构的二元复合材料。采用水热法和退火工艺制备GNS/NiCo2O4(GNC)导电/介电复合材料,通过改变GNS的添加量,研究GNS/NiCo2O4比例对微观形貌、相结构、导电性、电磁参数及吸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变GNS/NiCo2O4比例对其形貌和尺寸的影响较小,纳米带的宽度约100 nm;随着GNS的添加量增大,导电性、复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均呈上升趋势,所制备的GNC-2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吸波性能,当厚度为1 mm时,在15.79 GHz频率处最强反射损耗为-47.01 d B,有效吸收带宽为2.98 GHz。(2)设计以多面体为主的FeCo纳米材料与片层结构GNS复合,构成导电/磁性二元复合材料。采用低温液相还原法快速制备GNS/FeCo(GFC),通过改变GNS的添加量调整导电材料和磁性材料的比例,有效控制复合材料的介电损耗、磁损耗和阻抗匹配性能,进而调控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磁性物质的引入能有效改善磁性纳米颗粒团聚及GNS片层堆叠的问题。当厚度为1.3mm时,GFC-1:5复合材料的最强反射损耗为-53.96 d B,有效吸收带宽为4.33GHz。当厚度从1 mm增加到5.5 mm,有效吸收带宽为15.3 GHz(2.7-18 GHz),覆盖整个C、X和Ku波段。(3)根据两种磁性材料之间存在交换耦合相互作用,提高材料的磁损耗,大量的异质接触界面有利于界面极化。采用低温液相还原法一步合成GNS/FeCo/Co Fe2O4(FCG)三元复合材料。通过改变FCG在树脂中的含量,调节复合材料的电导率、电磁参数、阻抗匹配性能和衰减能力,进而获得最佳的吸波性能。当FCG在树脂中的含量为50 wt.%,厚度为1.2 mm时,在16.98 GHz处获得最强反射损耗为-54.30 d B;当厚度从1.2 mm增加到5.5 mm时,有效吸收频宽高达15.2 GHz(2.8-18 GHz),覆盖整个C,X和Ku频段,可作为一种强吸收、宽频和薄的吸波材料。(4)利用蜂窝多孔结构不仅具有材料的密度,而且有利于提高阻抗匹配特性和多重散射的特点,设计并构建了兼具“导电-磁性-介电”性能的复合吸波材料。采用溶剂热法将直径约200 nm的球状Fe3O4附着在GNS表面,形成GNS/Fe3O4二元复合材料,然后采用水热法制备蜂窝状的GNS/Fe3O4/MnO2三元复合材料(GNFM),通过调整GNFM在树脂中的含量调控材料的电磁特性。随着GNFM含量的增加,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几乎都呈上升趋势,表明增加填料含量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磁损耗和介电损耗能力。当GNFM在树脂中的含量为40 wt.%时,该复合材料获得最佳的吸波性能。当匹配厚度为4.5 mm时,在5.85 GHz处获得最强反射损耗-31.7 d B;当厚度为2 mm时,有效吸收频宽为4.47GHz。研究结果证明了磁损耗、电导损耗、界面极化、偶极子极化和多重散射协同作用能够提高材料的吸波性能。(5)通过溶剂热法制备球状磁性材料Fe3O4,然后在酸性和超声条件下,以Fe3O4作为化学模板,诱导吡咯单体原位聚合形成具有多孔核壳结构的Fe3O4/PPy,最后将GNS和Fe3O4/PPy结合形成“导电-磁性-导电聚合物”的三元GNS/Fe3O4/PPy复合材料(GNFP)。这不仅有效地克服了单一Fe3O4密度大和耐酸性差的缺点,而且还形成大量非均相界面,有利于提高界面极化。改变GNFP在树脂基体中的含量,调控复合材料的介电损耗和磁损耗,进而优化阻抗匹配性能,制备出来具有优异吸波性能的复合材料。当GNFP在树脂中含量为30 wt.%,匹配厚度为2 mm时,在9.92 GHz处获得最强反射损耗为-49.27 d B;当厚度为1.5 mm时,有效吸收带宽为4.08 GHz(12.47-16.55 GHz)。对比五种复合材料,GNFP在低填充率的情况下获得“低频、强吸收、宽频和薄”的吸波特性,为综合性能最好的吸波材料。

向益峰[10](2020)在《表面波光场调控及其应用的研究》文中认为光学表面波是指被束缚在物质表面的电磁波,具有多种多样的存在形式,比如全内反射界面的倏逝波,贵金属/介质界面的表面等离激元,介质多层膜结构缺陷层内的布洛赫表面波。光学表面波能够在面内被调控,具有表面电场增强、对环境的介电常数敏感以及亚波长传播等特性,在表面光场调控、表面拉曼散射、暗场成像、光镊、微纳光子器件、高灵敏度探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论文从光学表面波的电磁特性出发,并结合泄漏辐射显微镜这一有力的实验观测手段,重点研究了一维表面等离激元传播场的调控、二维聚焦布洛赫表面波光场中的光学捕获以及金膜上的聚焦表面等离激元中的热捕获。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于沿银纳米线传播的一维表面等离激元,用具有光子带隙的介质多层膜作为基底,光子禁带对泄漏辐射具有的阻碍作用,能够有效的减少传播光场的泄漏损耗,从而可以提高一维表面等离激元的传播距离;通过近场耦合的方法,在多层膜基底上实现的沿银纳米线传播的一维表面等离激元和沿介质纳米线传播的一维布洛赫表面波的耦合,并用耦合模理论分析了两种一维表面波之间的耦合效率。利用表面等离激元对周围环境折射率敏感的特性,通过改变多层膜基底的顶层厚度,来调控一维表面等离激元的传播参数。2、构造了环形角向偏振聚焦光作为入射光来高效的激发聚焦布洛赫表面波,激发环上的表面波向中心传播能够在聚焦中心生成极强的电场峰。在表面聚焦光场中,散射力和梯度力方向都指向聚焦中心,因此能够实现到对金属微米颗粒的捕获。通过麦克斯韦应力张量的方法计算了聚焦表面波光场中金属颗粒的受力情况,分析了金属颗粒受力的平衡点。通过对比聚焦表面等离激元光镊和聚焦布洛赫表面波光镊的捕获行为,得到了前者的捕获刚度要好于后者的结论。3、金膜上聚焦表面等离激元中心的电场峰会产生强的电磁热,能够造成液体的热对流,这样的对流能够实现对分散在液体环境中颗粒大范围和批量的捕获。我们模拟计算了液体环境中热对流的具体形貌,其捕获行为与实验结果相符。在实验上通过和玻璃基底上的光力捕获进行对比,证明了金膜上的捕获行为主要是热对流引起的,并利用温度依赖的荧光分子,证实了金膜上热效应的存在。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利用介质多层膜的光子禁带,通过减小了传播光场的泄漏损耗,增加一维表面等离激元的传播距离,这个工作能够拓宽基于一维光学表面波微纳器件的应用范围。2、通过近场耦合,实现了一维表面等离激元和一维布洛赫表面波模式的耦合,为新型的混合光子集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3、通过改变基底多层膜的顶层厚度,能够调控一维表面等离激元的传播参数,是一种无损调控一维光场的手段。4、在全介质的多层膜基底上用聚焦布洛赫表面波实现了对金属微米颗粒的捕获,这种方法不需要精确控制光场和金属颗粒的相对位置,并且可以避免聚焦表面等离激元光场中热效应对光镊捕获稳定性的影响,是一种简单普适的捕获金属微米颗粒的方法。5、利用金膜上聚焦表面等离激元的电磁热引起液体中热对流实现了对分散在液体环境中颗粒的捕获,由于表面等离激元的电场增强和聚焦效果,可以通过很小的入射光功率实现广范围和多颗粒的热对流捕获,热捕获相对于光力捕获在生命科学和晶体制备等领域有独特的优势。

二、一个几何结论的证明及在电磁场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几何结论的证明及在电磁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离子能量筛选器仿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离子能量筛选器工作原理
3 离子在电磁场中运动轨迹的仿真
    3.1 建立仿真几何模型
    3.2 网格的选择与划分
    3.3 仿真结果与分析研究
4 筛选器的可靠性设计
5 结论

(2)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电性能安全评价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智能可穿戴纺织品分类
    1.3 智能可穿戴纺织品安全评价体系框架
        1.3.1 纺织品的安全评价
        1.3.2 电子器件的安全评价
    1.4 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电性能安全现状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际意义
    1.6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电池安全和信息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2.1 电池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2.1.1 锂电池组成及工作原理
        2.1.2 锂电池安全分析
        2.1.3 锂电池安全要求
    2.2 信息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2.2.1 智能可穿戴纺织品信息流动过程
        2.2.2 信息安全分析
        2.2.3 信息安全要求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电热安全仿真
    3.1 电热安全基础知识
        3.1.1 电热服
        3.1.2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3.1.3 边界条件
        3.1.4 热力学第一定律
    3.2 建立电热仿真模型
        3.2.1 仿真软件介绍
        3.2.2 构建几何模型
        3.2.3 设置材料属性
        3.2.4 设置边界条件
        3.2.5 网格剖分
    3.3 实验结果分析
        3.3.1 保暖织物类型对加热效果的影响
        3.3.2 加热丝分布对加热效果的影响
        3.3.3 加热片分布对加热效果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电磁安全仿真
    4.1 电磁安全相关原理
        4.1.1 麦克斯韦方程组
        4.1.2 电磁波分类
        4.1.3 蓝牙天线基本原理
        4.1.4 比吸收率
    4.2 建立电磁仿真模型
        4.2.1 建立结合模型
        4.2.2 设置材料属性
        4.2.3 设置边界条件
        4.2.4 网格剖分
    4.3 仿真结果分析
        4.3.1 天线摆放形式对辐射效果的影响
        4.3.2 天线类型对辐射效果的影响
    4.4 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电性能安全评价体系构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金属莫比乌斯纽结的超材料设计及其电磁拓扑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超材料的概念
    1.2 电磁超材料的起源
    1.3 电磁超材料的分类
    1.4 电磁超材料的研究进展
        1.4.1 信息编码电磁超材料
        1.4.2 极化调控电磁超材料
        1.4.3 微波吸收电磁超材料
        1.4.4 拓扑超材料
    1.5 本文主要内容及创新
第二章 电磁超材料的研究方法
    2.1 引言
    2.2 电磁超材料的理论计算
        2.2.1 麦克斯韦方程组
        2.2.2 双负材料的理论计算
    2.3 电磁超材料的仿真计算
        2.3.1 有限积分技术
        2.3.2 矩量法
        2.3.3 传输线法
    2.4 电磁超材料的实验测试
        2.4.1 LCR表法
        2.4.2 传输线法
        2.4.3 波导法
        2.4.4 喇叭天线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晶格拓扑电磁超材料结构单元的设计
    3.1 引言
    3.2 莫比乌斯环
        3.2.1 莫比乌斯环的计算机建模
        3.2.2 莫比乌斯环的仿真计算
    3.3 莫比乌斯纽结
        3.3.1 莫比乌斯纽结的理论计算
        3.3.2 莫比乌斯纽结的S参数仿真
        3.3.3 莫比乌斯纽结的场分布
        3.3.4 莫比乌斯纽结的实测
    3.4 其它几何拓扑结构单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工晶格电磁拓扑超材料的制备
    4.1 引言
    4.2 二维晶格拓扑超材料
        4.2.1 二维材料的电磁仿真
        4.2.2 二维材料的实验验证
    4.3 三维晶格拓扑超材料
    4.4 人工晶格电磁拓扑超材料的应用讨论
        4.4.1 引言
        4.4.2 超材料阵列天线
        4.4.3 超材料频率选择器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1.3微米高品质因子硅基Ⅲ-Ⅴ族量子点正方形微腔激光器结构设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光学微腔
    1.3 光学微腔激光器
    1.4 硅基光学微腔激光器的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正方形微腔激光器的模式及光波导基础理论
    2.1 引言
    2.2 正方形微腔的模式特征
        2.2.1 正方形微腔的本征方程
        2.2.2 正方形微腔本征方程的解析求解
    2.3 正方形微腔光学模式的品质因子
    2.4 光波导基础理论
        2.4.1 简单平板光波导理论
        2.4.2 限制结构光波导理论
        2.4.3 常见的光波导损耗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时域有限差分计算方法
    3.1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3.1.1 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3.1.2 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3.2 数值稳定条件
    3.3 吸收边界条件
    3.4 激励源的设置
    3.5 频率分析
    3.6 仿真软件的数值计算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波长1.3 μm硅基量子点正方形微腔激光器的设计与优化
    4.1 硅基正方形微腔激光器的光学模式特性
        4.1.1 正方形微腔激光器的光学模式数值计算模型
        4.1.2 正方形微腔激光器的光学模式分布规律
        4.1.3 正方形微腔激光器光学模式的解析解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
    4.2 波长1.3 μm光波导输出的硅基正方形微腔激光器的设计
        4.2.1 波长1.3 μm硅基正方形微腔激光器的材料结构设计
        4.2.2 波长1.3 μm硅基正方形微腔激光器的器件结构设计
    4.3 微腔边长对硅基正方形微腔激光器光电性能的影响
        4.3.1 波长1.3 μm硅基正方形微腔激光器的边长优化
        4.3.2 波长1.3 μm硅基正方形微腔激光器的光学模式分布
        4.3.3 波长1.3 μm硅基正方形微腔激光器的频率分布
        4.3.4 波长1.3 μm硅基正方形微腔激光器与微盘激光器的对比
    4.4 波导宽度对硅基正方形微腔激光器光电性能的影响
        4.4.1 光波导输出硅基正方形微腔激光器的光学模式分布
        4.4.2 波长1.3 μm硅基正方形微腔激光器的波导宽度优化
    4.5 刻蚀深度对硅基正方形微腔激光器光电性能的影响
        4.5.1 波长1.3 μm硅基正方形微腔激光器的刻蚀深度优化
        4.5.2 不同结构硅基正方形微腔激光器的光电性能对比
    4.6 顶角结构对硅基正方形微腔激光器光电性能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5)太阳帆板驱动机构内导电环磨屑颗粒运动迁移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复杂电磁场研究
        1.2.2 带电粒子电磁迁移规律研究
        1.2.3 空间充放电效应研究
        1.2.4 研究成果小结及今后研究方向展望
    1.3 本文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3.1 本文研究目标
        1.3.2 本文研究内容
2 磨屑颗粒荷电及形貌表征
    2.1 导电环磨屑颗粒粒径、形貌、构成分析
    2.2 磨屑颗粒的带电特性理论分析
    2.3 磨屑颗粒的带电特性实验测量
        2.3.1 实验装置
        2.3.2 实验方案及实验过程
        2.3.3 实验数据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太阳帆板驱动机构电磁场仿真模型建立
    3.1 太阳帆板驱动机构内导电环工作环境
    3.2 模拟平台简介
    3.3 太阳帆板驱动机构内导电环几何模型
        3.3.1 导电环几何模型概述
        3.3.2 导电环几何模型建立
    3.4 太阳帆板驱动机构内导电环电磁场模型及工作条件
        3.4.1 稳恒电流下导电环的电磁场数学模型
        3.4.2 初始条件
        3.4.3 网格敏感性测试及网格划分
        3.4.4 简化模型的确定
        3.4.5 磨屑颗粒受力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充放电效应对导电环内部电场的影响分析
    4.1 充放电效应参数分析
    4.2 边界条件
    4.3 深层充电效应对SADA电场分布的影响分析
        4.3.1 高能粒子入射过程模拟分析
        4.3.2 深层充电效应对SADA电场分布影响的模拟分析
    4.4 表面充电及深层充电耦合作用对SADA电场分布的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导电环电磁场内磨屑颗粒运动迁移特性模拟分析
    5.1 导电环内磨屑颗粒运动迁移特性模拟分析
        5.1.1 磨屑颗粒受力的量级分析
        5.1.2 磨屑颗粒受力下的运动轨迹分析
    5.2 颗粒迁移诱发电场畸变及放电的机理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孪生Al靶反应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放电特性及Al2O3薄膜沉积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晶态Al_2O_3薄膜的低温制备方法
        1.2.1 电离辅助磁控溅射法
        1.2.2 局部外延生长法
        1.2.3 再溅射结晶法
    1.3 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
        1.3.1 HiPIMS的技术优势
        1.3.2 HiPIMS在沉积Al_2O_3薄膜时存在的问题
    1.4 孪生靶溅射
        1.4.1 孪生靶溅射优势
        1.4.2 孪生靶放电特性
    1.5 磁控放电的数值模拟研究
        1.5.1 流体模型
        1.5.2 分析模型
        1.5.3 粒子模型
        1.5.4 混合模型
    1.6 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2.1 试验材料及制备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TTR-HiPIMS电源系统及试验设备
    2.2 放电等离子体诊断
        2.2.1 Langmuir探针测量
        2.2.2 等离子体质谱测量
    2.3 薄膜分析测试方法
        2.3.1 化学成分分析
        2.3.2 微观结构表征
        2.3.3 表面形貌和膜厚分析
        2.3.4 光学性能分析
        2.3.5 电学性能分析
第3章 磁场结构对TTR-HiPIMS放电特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不同磁场结构对TTR-HiPIMS放电波形的影响
        3.2.1 不同磁场结构的TTR-HiPIMS放电波形
        3.2.2 TTR-HiPIMS中高放电电流的产生原因
    3.3 磁场结构对TTR-HiPIMS等离子体参数的影响
        3.3.1 时间平均等离子体参数
        3.3.2 时间分辨等离子体参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闭合磁场TTR-HiPIMS的放电不对称性研究
    4.1 引言
    4.2 工作气压对闭合磁场TTR-HiPIMS放电波形的影响
    4.3 闭合磁场TTR-HiPIMS跑道区的等离子体参数
        4.3.1 时间平均等离子体参数
        4.3.2 时间分辨等离子体参数
        4.3.3 闭合磁场TTR-HiPIMS中的放电不对称性
    4.4 放电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4.4.1 PIC方法
        4.4.2 MCC模型
        4.4.3 模型中包含的碰撞类型
        4.4.4 等离子体-表面相互作用
        4.4.5 PIC-MCC模拟的稳定性条件
    4.5 计算结果与讨论
        4.5.1 外磁场的计算和导入
        4.5.2 实验和计算的放电波形对比
        4.5.3 放电电势分布
        4.5.4 放电粒子的密度分布
        4.5.5 粒子能量分布
        4.5.6 闭合磁场放电不均匀性产生的物理机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Al_2O_3薄膜的低温沉积工艺研究
    5.1 引言
    5.2 磁场结构对Al_2O_3薄膜表面形貌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5.2.1 磁场结构对Al_2O_3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5.2.2 磁场结构对Al_2O_3薄膜晶体结构与化学成分的影响
    5.3 O_2流量对Al_2O_3薄膜表面形貌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5.3.1 O_2 流量对TTR-HiPIMS放电波形的影响
        5.3.2 O_2流量对Al_2O_3薄膜沉积速率和表面形貌的影响
        5.3.3 O_2流量对Al_2O_3薄膜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5.4 基片温度对Al_2O_3薄膜晶体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5.4.1 基片温度对Al_2O_3薄膜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
        5.4.2 Al_2O_3薄膜光学透过率和电学性能
    5.5 偏压对Al_2O_3薄膜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5.5.1 基片偏压对Al_2O_3薄膜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的影响
        5.5.2 基片偏压对Al_2O_3薄膜沉积速率的影响
        5.5.3 基片偏压对Al_2O_3薄膜化学成分的影响
        5.5.4 基片偏压对Al_2O_3薄膜光学透过率的影响
    5.6 Al_2O_3薄膜的低温结晶机理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微电流的铯离子源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离子源研究现状
    1.3 离子源的应用
    1.4 课题研究意义
    1.5 论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表面电离理论及电子离子光学理论概述
    2.1 表面电离现象
    2.2 电离度与电离系数
    2.3 电子离子光学理论概述
        2.3.1 电子光学折射率
        2.3.2 电子光学折射率特点
        2.3.3 轴对称电场中电子运动
        2.3.4 在轴对称场傍轴区域的电子运动
        2.3.5 静电聚焦透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铯离子源的制备与测试
    3.1 铯离子源结构
    3.2 铯离子源的测试
        3.2.1 铯离子源的测量原理
        3.2.2 测量逸出功的基本原理
        3.2.3 逸出功测量与计算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离子枪的仿真设计
    4.1 OPERA3D软件
        4.1.1 软件介绍
        4.1.2 有限元法简介
        4.1.3 仿真流程
    4.2 离子发射面和栅极的设计
    4.3 聚焦系统的设计
        4.3.1 中央聚焦极孔径大小对束斑的影响
        4.3.2 中央聚焦极与两端电极间距对离子束斑的影响
        4.3.3 中央聚焦极电位对离子束斑的影响
    4.4 收集极电位仿真
    4.5 最终结构模拟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铯源离子枪的整体装配与测量
    5.1 铯源离子枪的结构设计
    5.2 加工零件的处理
    5.3 铯离子枪装配
    5.4 铯离子枪的束流束斑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8)新高考物理试题统计分析及复习策略的探讨 ——以浙江省近三年高考试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关于分类统计模式的界定
    2.2 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
    2.3 复习课教学的含义
    2.4 复习课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 浙江新高考物理试题统计分析
    3.1 浙江新高考的基本情况
    3.2 《浙江高考物理考试大纲》解读
    3.3 浙江新高考试题结构分析
    3.4 2017年-2019年浙江高考物理计算题分析
第四章 针对新高考试题的统计分析提出中学物理复习策略
    4.1 选择题复习策略
    4.2 实验题复习策略
    4.3 高考计算题复习策略
    4.4 总的复习策略
    4.5 复习建议
第五章 教学案例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学物理复习课教师调研
附录二 :中学物理复习课学生调研
致谢
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改性纳米石墨微片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吸波材料概述
        1.2.1 吸波材料的机理
        1.2.2 吸波材料的分类
        1.2.3 吸波材料的测试方法
    1.3 吸波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导电/导电复合吸波材料
        1.3.2 导电/介电复合吸波材料
        1.3.3 磁性/导电复合吸波材料
        1.3.4 磁性/介电复合吸波材料
    1.4 纳米石墨微片
    1.5 选题目的及研究内容
        1.5.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创新点
第2章 GNS/NiCo_2O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设备
        2.2.3 测试表征
        2.2.4 GNS的制备及表面处理
        2.2.5 GNS/NiCo_2O_4的制备
    2.3 结果及讨论
        2.3.1 GNS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表征
        2.3.2 GNS/NiCo_2O_4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表征
        2.3.3 GNS/NiCo_2O_4的静磁性能
        2.3.4 GNS/NiCo_2O_4比例对电磁参数的影响
        2.3.5 GNS/NiCo_2O_4比例对吸波性能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GNS/FeC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及讨论
        3.3.1 GNS/FeCo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表征
        3.3.2 GNS/FeCo的静磁性能
        3.3.3 不同GNS/FeCo比例对电磁参数的影响
        3.3.4 不同GNS/FeCo比例对吸波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GNS/FeCo/CoFe_2O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及讨论
        4.3.1 GNS/FeCo/CoFe_2O_4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表征
        4.3.2 GNS/FeCo/CoFe_2O_4的静磁性能
        4.3.3 GNS/FeCo/CoFe_2O_4的含量对电磁参数的影响
        4.3.4 GNS/FeCo/CoFe_2O_4的含量对吸波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GNS/Fe_3O_4/Mn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GNS/Fe_3O_4的制备
        5.2.2 GNS/Fe_3O_4/MnO_2的制备
    5.3 结果及讨论
        5.3.1 GNS/Fe_3O_4/MnO_2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表征
        5.3.2 GNS/Fe_3O_4/MnO_2的静磁性能
        5.3.3 GNS/Fe_3O_4/MnO_2的含量对电磁参数的影响
        5.3.4 GNS/Fe_3O_4/MnO_2的含量对吸波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GNS/Fe_3O_4/PPy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球状Fe_3O_4的制备
        6.2.2 核壳Fe_3O_4/PPy的制备
        6.2.3 GNS/Fe_3O_4/PPy的制备
    6.3 结果及讨论
        6.3.1 GNS/Fe_3O_4/PPy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表征
        6.3.2 GNS/Fe_3O_4/PPy的静磁性能
        6.3.3 GNS/Fe_3O_4/PPy的含量对电磁参数的影响
        6.3.4 GNS/Fe_3O_4/PPy的含量对吸波性能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10)表面波光场调控及其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表面等离极化激元概述
        1.1.1 导体中的电磁场方程
        1.1.2 表面等离子波的存在条件
        1.1.3 表面等离子波的激发
    1.2 布洛赫表面波概述
        1.2.1 转移矩阵理论
        1.2.2 一维光子晶体的光子禁带
        1.2.3 布洛赫表面波的色散关系
    1.3 泄漏辐射显微系统
        1.3.1 泄漏辐射显微系统的光路
        1.3.2 后焦面上的光场信息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参考文献
第2章 一维表面等离激元传播场的调控
    2.1 增加银纳米线表面等离激元的传播长度
        2.1.1 表面等离激元模式的能量损耗
        2.1.2 单层介质上银纳米线表面等离激元模式
        2.1.3 介质多层膜上银纳米线表面等离激元的泄漏模式
        2.1.4 实验方法和结果
    2.2 一维表面等离激元与一维布洛赫表面波的耦合
        2.2.1 一维布洛赫表面波
        2.2.2 耦合模理论
        2.2.3 两种一维表面波的耦合结果
    2.3 调控一维表面等离激元的传播常数
        2.3.1 调控一维表面等离激元的有效折射率
        2.3.2 调控一维表面等离激元的截断波长
        2.3.3 调控一维表面等离激元的传播长度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二维聚焦表面光场光捕获的研究
    3.1 光镊捕获的原理
        3.1.1 光线模型
        3.1.2 偶极近似
        3.1.3 麦克斯韦应力张量方法
    3.2 光镊对金属颗粒的捕获
    3.3 聚焦光场
        3.3.1 对称聚焦光束
        3.3.2 表面聚焦场
    3.4 聚焦布洛赫表面波对金属颗粒的捕获
        3.4.1 样品及实验装置
        3.4.2 实验结果
        3.4.3 受力分析
    3.5 捕获刚度的分析
        3.5.1 捕获刚度
        3.5.2 两种聚焦表面波捕获刚度的比较
    3.6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4章 二维聚焦表面光场中热捕获的研究
    4.1 热捕获技术概述
    4.2 聚焦表面光场中的热对流
        4.2.1 线偏振聚焦场
        4.2.2 聚焦表面波
        4.2.3 金膜上的温度场和对流场
    4.3 实验装置及结果
        4.3.1 实验装置
        4.3.2 捕获的实验结果
        4.3.3 热效应的探测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论文的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工作展望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一个几何结论的证明及在电磁场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离子能量筛选器仿真设计[J]. 张骏林,苏俊宏,郭亮,李建超,万文博.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22(01)
  • [2]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电性能安全评价体系[D]. 王启祥. 北京服装学院, 2021(12)
  • [3]基于金属莫比乌斯纽结的超材料设计及其电磁拓扑性能[D]. 张文锦. 山东大学, 2021(12)
  • [4]1.3微米高品质因子硅基Ⅲ-Ⅴ族量子点正方形微腔激光器结构设计优化研究[D]. 杨明.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5]太阳帆板驱动机构内导电环磨屑颗粒运动迁移特性分析[D]. 吴正婕.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孪生Al靶反应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放电特性及Al2O3薄膜沉积工艺研究[D]. 周广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微电流的铯离子源设计[D]. 何丰耘.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8]新高考物理试题统计分析及复习策略的探讨 ——以浙江省近三年高考试题为例[D]. 曾大鹏.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9]改性纳米石墨微片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D]. 苏晓岗.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10]表面波光场调控及其应用的研究[D]. 向益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标签:;  ;  ;  ;  ;  

几何结论的证明及其在电磁场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