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脑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脑病

一、糖尿病性脑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候萌萌,董士铭,南月敏[1](2021)在《综合应用现代医学技术及祖国医学优势诊治肝硬化》文中研究表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腹水、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及感染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综合应用肝脏生化学、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影像学、肝组织病理学、胃十二指肠镜及微创介入等现代医学技术,准确评估肝硬化严重程度,优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可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屈岭,田国庆,朴元林,吴群励,赵菲,尹德海,孙青,张倩,景光婵,石玥,史晓虎,刘伟,闫斌[2](2021)在《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文中研究表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给全球带来巨大经济负担.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众多研究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证实该领域中医药所发挥的作用提供了客观依据.本文针对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刘会会,尹佳,强明敏,刘美林,高宇勤[3](2021)在《丹参多酚酸盐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丹参多酚酸盐是丹参的提取物,其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为丹酚酸B镁,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均有调节作用,具有调经活血、散结止痛、抗氧化应激、抗炎、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扩张血管、改善心功能等功效,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结肠炎和肾衰竭等疾病。故本文对近年来关于丹参多酚酸盐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进行综述,为临床用药及丹参多酚酸盐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基础。

伍静薇[4](2021)在《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营养管理方案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轻微型肝性脑病筛查,了解该疾病的临床检出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合患病影响因素中与护理相关的指标,以循证为导向,构建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营养管理方案。为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对目标人群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及改善患者疾病症状、生活质量提供一套可行的方案。方法:1.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感染科住院并符合纳排标准的肝硬化患者153例。运用神经心理学测试(PHSE)中的数字连接试验-A(NCT-A)、数字符号试验(DST)及简化版动物命名实验(S-ANT1)对患者进行轻微型肝性脑病筛查,以三项测试中异常项≥2项者为检出轻微型肝性脑病。通过筛查结果,了解肝硬化患者中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发病率,并将纳入患者分为轻微型肝性脑病组及非轻微型肝性脑病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民族、学历、病史等)、影像学资料(CT、彩超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血脂等),分析肝硬化患者并发轻微型肝性脑病相关影响因素;采用慢性肝病生活质量问卷(CLDQ)、英国皇家自由医院营养优先工具(RFH-NPT)分别评估患者近期生活质量及营养风险,获取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出院后30天内非计划性再入院情况,评价并分析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数据采用SPSS18.0及Graph Pad Prism8.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2.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知网、万方等国内外数据库及国内外指南制定网站,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检索轻微型肝性脑病营养管理相关证据,时限为2010年2020年。根据文献质量评定结果,将最终纳入文献中的相关指标进行证据总结,拟定初步营养管理方案。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方案的德尔菲法专家函询,根据函询结果及意见确定最终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的营养管理方案。结果:1.轻微型肝性脑病检出情况:共纳入住院肝硬化患者153人签署知情同意以后进行筛查,其中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122例,酒精性肝硬化7例,合并两种及以上病因引起的肝硬化16例,其他病因引起的肝硬化8例。经筛查,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87例,检出率为56.86%。在阳性患者中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占9.19%(8/87),失代偿期患者占90.81%(79/87)。2.影响因素分析结果:2.1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学历、民族、病因、BMI(身体指数)等方面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情程度、饮酒史、肝性脑病史、PPI持续使用情况、腹水及相关并发症(低蛋白血症、自发性腹膜炎、感染)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2.2实验室相关数据比较两组患者在Child-Pugh分级、尿酸、血清钠、总胆红素、前蛋白、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国际化标准比值、血小板、总胆固醇、总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诊断为轻微型肝性病87例患者中Child A、B、C级者分别为2.29%(2/87)、54.02%(47/87)、43.69%(38/87),Child A+B级与Child C级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在慢性肝病生活质量评分(CLDQ)、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出院后30天内非计划再入院情况,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营养状况比较两组患者营养风险等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中,存在低/中营养风险患者29.89%(26/87)、高营养风险的患者占70.11%(68/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患病独立影响因素对有显着性差异的变量进行赋值,经Logistic回归发现,超10年的饮酒史、病情程度、腹水、血小板、血清钠、国际化标准比值、感染、慢性肝病生活质量评分(CLDQ)中的活动能力维度及Child C级是肝硬化患者并发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而总胆红素(OR=1.027,P<0.01)和高营养风险(OR=3.450,P<0.05)是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白蛋白(OR=0.849,P<0.01)、慢性肝病生活质量评分(CLDQ)中疲乏程度维度(OR=0.803,P<0.01)是患病的独立保护因素。3.通过循证国内外相关研究,共纳入文献17篇,其中专家共识4篇,国际指南6篇,系统评价2篇,RCT4篇,队列研究1篇,初步总结出53条推荐意见。4.两轮专家函询积极程度的分别为88.89%、100%,提出意见率分别为43.75%、35.25%,权威系数为0.896;两轮专家咨询和谐系数分别为0.559、0.648,通过卡方检验均显示P<0.01。最终形成方案包括:营养管理团队构建、营养素管理、营养途径、液体管理、饮食频率管理、能量摄入管理及社会-心理支持7个维度共51条推荐意见。结论:1.在肝硬化患者中轻微型肝性脑病检出率较高、生活质量较差,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目标人群的筛查,并进行早期干预以促进病情的转归。2.轻微型肝性脑病是在以肝功能损害及营养缺失为核心的多种因素协同作用下发生的,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患者肝功能、营养风险、生活质量等相关指标的监测。3.本研究所构建的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营养管理方案基于临床研究及护理循证,并通过了国内营养、护理、临床多学科专家的修订,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朱婉秋,张奕,高宇,刘雪华,梁芳,李茁,杨琳,侯晓敏,马琳琳,张静,杨璐,南丁,杨晶[5](2021)在《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s-DEACMP)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高压氧(HBO)科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170例,根据是否并发迟发性脑病分为DEACMP组与非DEACMP(n-DEACMP)组;并采用DEACMP疾病过程中最重时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DEACMP患者进行分级,总分≤60分为s-DEACMP组,总分>60分为轻中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m-DEACMP)组。比较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s-DEACM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s-DEACMP患者70例,m-DEACMP患者49例,n-DEACMP患者51例。与n-DEACMP组患者相比,s-DEACMP组患者年龄大(平均年龄59.0岁vs. 49.0岁,P=0.005),年龄>40岁的比例高(97.1%vs. 66.7%,P<0.001);ACMP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较低[(4.0±3.0)分vs. (6.0±5.0)分,P=0.024];ACMP意识障碍时间长[(32.0±31.8)hvs.(20.5±26.4)h,P=0.017],意识障碍>48 h的患者比例高(24.3%vs. 9.8%,P=0.041);ACMP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比例低(70.0%vs. 86.3%,P=0.036);高血压患者比例高(38.6%vs. 17.6%,P=0.01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比例高(40.0%vs. 19.6%,P=0.017),吸烟指数>400的患者比例高(24.3%vs. 9.8%,P=0.041)。与m-DEACMP组患者相比,s-DEACMP组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比例高(40.0%vs. 20.4%,P=0.0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40岁、意识障碍>48 h、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s-DEACM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s-DEACMP患者具有年龄大、意识障碍程度深且时间长、早期接受HBO治疗比例低、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指数>400的临床特点,其中年龄>40岁、意识障碍>48 h、高血压是独立危险因素,值得注意的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是s-DEACMP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旭春[6](2021)在《基于重采样和集成学习算法的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风险预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极为严重的并发症,是各种肝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预后差、治愈率低,是导致肝硬化病人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针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风险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发生率较低,临床数据具有类间不平衡的特点,传统机器学习及统计模型对阳性少数类样本的识别性能较差。本文旨在构建基于重采样和异质集成学习方法的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风险预测模型,探讨重采样技术结合异质集成算法用于类间不平衡数据的建模效果,为肝硬化患者的肝性脑病预防和早期识别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消化内科具有完整病历的肝硬化患者资料。(1)采用Logistic回归、SVM-RFE和Elastic Net方法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主要因素进行特征变量的初步筛选;(2)采用SMOTE、Borderline1/2-SMOTE、SVM-SMOTE、SMOTE-Tomeklinks重采样技术处理类别不平衡问题,结合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树、极端梯度提升树3种同质集成分类算法构建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分类模型,用准确率、精确度、召回率、F1分数和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同质集成分类算法的性能,并与单一分类算法的支持向量机、Logistic回归、朴素贝叶斯进行比较,选择综合性能最优的三种模型;(3)最后以此类模型为异质集成的组件学习器,Logistic回归和多层感知器MLP为元学习器,构建Stacking异质集成分类模型,建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风险预测的最优模型。结果:1.特征变量初筛:950例肝硬化患者中68例并发肝性脑病,平均发生率为7.16%。经Logistic回归、SVM-RFE和Elastic Net方法对24个变量初筛,累计筛选出14个变量,肝肾综合征、精神萎靡、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感染、电解质紊乱和肝源性糖尿病7个变量为其共同特征;各方法初筛后的特征变量间相关系数均低于0.35。2.基于重采样技术的组件学习器选择:以模型性能为评价标准,SVM-RFE特征筛选方法所保留的特征变量较Logistic回归和Elastic Net方法更为合理,建模性能更好;采用重采样技术的分类模型性能整体上优于不平衡数据模型,其中,以SVM-SMOTE方法最佳;RF、GBDT和XGBoost同质集成分类算法所构建的模型性能优于单一分类算法SVM、Logistic Regression和NB所构建的模型。3.Stacking异质集成模型的肝硬化并发HE风险预测显示:在SVM-RFE特征变量筛选、SVM-SMOTE重采样技术的前提下,RF、GBDT和XGBoost为组件学习器、MLP为元学习器的Stacking异质集成模型对肝硬化并发HE风险预测性能最好,其AUC为0.956、准确率为0.879、精确度为0.841、召回率为0.932、F1分数为0.886。结论:1.肝肾综合征、电解质紊乱、精神萎靡、总胆红素、感染、凝血酶原时间和肝源性糖尿病7个变量为Logistic回归、SVM-RFE和Elastic Net三种方法筛选的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共同特征;SVM-RFE特征筛选方法所保留的特征变量较Logistic回归和Elastic Net方法更为合理,建模性能更好。2.使用SMOTE、Borderline-SMOTE、SVM-SMOTE和SMOTE-Tomeklinks等多种重采样方法的分类模型性能优于未平衡数据模型,以SVM-SMOTE方法最佳。3.RF、GBDT和XGBoost同质集成分类算法所构建的模型性能优于单一分类算法SVM、Logistic Regression和朴素贝叶斯所构建的模型,其中,以RF的性能最好。4.在SVM-RFE特征变量筛选、SVM-SMOTE重采样技术的前提下,RF、GBDT和XGBoost为组件学习器,MLP为元学习器的Stacking异质集成模型所构建的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风险预测模型性能最优。

时克[7](2021)在《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预测模型及中医药对其预防作用》文中研究指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已成为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也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乙肝病毒在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肝硬化是HCC发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70-90%的HCC患者在确诊时都有肝硬化。如何更精确的预测HCC的发生并且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对于降低HCC发生率意义重大。因此探究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HCC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评分模型来预测HCC发生风险,对高危患者进行密切随访和监测至关重要。另外,肝纤维化严重程度是HCC另一个危险因素,抗肝纤维化中成药能延缓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出现,延长患者生存期。通过研究抗肝纤维化中成药对乙肝肝硬化发生HCC的影响,为临床抗纤维化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以及减少HCC的发生提供依据。目的1探讨经抗病毒治疗的乙肝肝硬化患者3年发生肝癌的风险因素,并建立一个风险模型。2探讨抗肝纤维化中成药治疗对乙肝肝硬化患者3年内发生肝癌的影响。方法1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3年10月至2017年4月诊断为乙肝肝硬化且随访大于3年的患者1461例。分析其3年发生肝癌的风险因素,建立抗病毒治疗的乙肝肝硬化患者3年发生肝癌的风险评分模型。2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3年10月至2017年4月诊断为乙肝肝硬化且随访大于3年的患者1461例,排除服用抗纤维化中成药<6个月的患者后,共纳入1049例患者。根据是否应用抗纤维化中成药≥ 6个月,分为联合组388例和抗病毒组661例,比较两组患者3年发生肝癌的情况。结果1建模组和验证组3年累积肝癌发生率分别为10.2%和11.5%。采用多变量Cox 比例风险模型,年龄、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HCC的发生独立相关。基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按危险比的比例为每个协变量赋值,我们建立一个肝癌风险评分列线图,即APN模型(AUC=0.82)。与THRI,mPAGE-B,PAGE-B模型比较,APN评分的预测价值最优(P<0.05)。按风险评分的得分分布的第25百分位和第75百分位分层(分别为116分和200分),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APN评分≤ 116分、117-200分和>200分的患者3年累积HCC发病率在建模组分别为1.2%,7.9%和27.3%,在验证组分别为1.2%,7.2%和25.8%。三组患者的肝癌发生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1)。2通过多因素分析提示,抗纤维化中成药治疗是乙肝肝硬化患者3年发生肝癌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抗纤维化中成药治疗可明显降低乙肝肝硬化患者3年肝癌发生风险。联合组患者3年内肝癌发生率显着低于抗病毒组(10.3%vs15.4%,P<0.05)。根据服药时间进一步分析发现,服用抗纤维化药物时间越长,肝癌发生率越低(P=0.003)。Child-Pugh分层分析发现,Child-PughA级患者肝癌风险显着下降(6.6%vs12.5%,P=0.040)。mPAGE-B高风险患者中,联合组肝癌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3.7%vs19.9%,P=0.031)。结论1基线年龄、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是经抗病毒治疗的乙肝肝硬化患者3年发生肝癌的独立风险因素。基于风险因素建立的APN模型可识别出发生肝癌的高危人群。2乙肝肝硬化患者服用抗纤维化中成药可以降低肝癌发生风险。服用抗纤维化药物时间越长,肝癌发生率越低。研究还发现,中药治疗对于Child-PughA级和mPAGE-B高风险患者肝癌风险预防效果最为明显。

李楠[8](2021)在《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库的建立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构建“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库(G-TCM)”,对现有的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进行全面汇总,为科研、临床决策快速获取指南、指南推荐意见提供技术支持。[方法]1、顶层设计与平台搭建:成立多学科专家组,借助Spring,MyBatis,Vue,Element-UI,Redis,Elasticsearch,Flowable等软件对系统进行开发,设置数据管理、评价报告、系统管理和权限管理4个模块。专家组参照RIGHT清单条目制订指南管理原则、提取/录入字段及质量控制规范。采用AGREEⅡ工具和RIGHT清单,对中医药CPGs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规范进行评价。2、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的收集、管理与评价:通过多渠道进行指南收集,包括(1)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SinoMed),(2)手工检索当当网、亚马逊和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3)搜索指南制订及发布国家级相关机构网站。采用NoteExpress软件对各数据库文献题录处理并手工查重,依据预设的纳排标准进行指南筛选。其中指南筛选、数据录入、数据标化和指南评价过程均经过培训考核,数据录入严格执行“双录+核查”规范,以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3、G-TCM系统的应用:基于本系统对糖尿病相关的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进行检索及统计分析,总结指南推荐信息及方法学质量,并与人工检索比较,以校验平台的可靠性及功能性。[结果]G-TCM系统已上线运行,已完成对658部中医药CPGs的提取、评价工作;可实现快速获取疾病/病证相关的中医药指南信息和指南推荐的中医药疗法,包括指南方法学专家对该疗法证据级别和推荐级别的评级。用户可通过查看指南的质量和报告规范的评价结果,快速评估相关指南的质量和获取推荐意见,有利于促进指南的利用和更新。基于本平台以糖尿病为主题进行示范研究,共纳入32部CPGs,87.5%的指南关注糖尿病合并症/并发症,推荐信息中涉及方剂、中成药、针灸、中医外治法等多种中医疗法。19部指南采用循证方法进行制订,指南的证据类型多以随机对照试验为主,但证据引文的年份较久远,引用研究的样本量较低,导致证据级别普遍较低。此外,纳入CPGs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规范质量方面,在某些领域评分较低,为指南的修订提供参考。[结论]本次研究设计、构建了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库(G-TCM),为临床医师、研究者、指南制(修)订以及评估人员提供一个临床指南信息快速查询和获取平台,对推进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规范化和可及性,更好指导临床实践发挥支撑作用。

曹亦楠[9](2021)在《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特征及药物性肝衰竭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1):对比分析中药和西药所致肝损伤患者临床特征及病理学表现。研究(2):探讨药物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提供可借鉴的依据。方法研究(1):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08年8月至2019年5月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且具有肝组织病理检查的住院患者615例。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应用中药或西药所致DILI患者403例。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服药情况、血清学指标、自身抗体及病理学特征等临床资料,比较中西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点。研究(2):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08年8月至2019年5月药物性肝衰竭(Drug-induced liver failure,DILF)的住院患者221例。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77例药物性肝衰竭患者。根据患者出院时病情有无好转分为好转组和未好转或死亡组,分析DILF患者好转组与未好转或死亡组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DILF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研究(1)结果1.1 403例DILI患者中,247例(61.3%)由中药(包括中草药和中成药)导致,其中单味中药以何首乌、三七和白鲜皮为主,分别占比5.3%、2.4%、2.0%。中成药以骨康胶囊(5/247,2.0%)、仙灵骨葆胶囊(4/247,1.6%)为主。西药所致肝损伤者156例(38.7%),排名前三位分别是非甾体类抗炎药(23.1%)、抗生素(14.7%)、降脂药(4.5%)。1.2中药组与西药组平均年龄均为47岁,且均以女性为主,中药组女性所占比例高于西药组,两组在年龄与性别构成比间比较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在肝损伤类型方面,肝细胞损伤型266例,胆汁淤积型15例,混合型32例,肝脏生化学检查异常90例,分别占比66.0%、3.7%、7.9%、22.3%,两组在肝细胞损伤型和肝脏生化学检查异常之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根据肝脏损伤严重程度分为1级190例(47.1%)、2级62例(15.4)、3级及以上151例(37.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指标比较,中药组 ALT 水平[420.4(192.1,783.6)vs326.8(107.1,633.6)]及AST水平[244.1(126.1,460.0)vs 180.4(90.2,408.5)]均高于西药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中药所致肝损伤患者肝酶升高相对明显。在自身抗体方面,至少有一个自身抗体阳性者201例(201/403,49.9%),中药组123例(123/247,49.8%),西药组78例(78/156,50.0%),以ANA阳性为主,两组在自身抗体阳性率、ANA阳性率及在不同ANA抗体类型分布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病理学特征方面,两组在凋亡小体形成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间比较无差异(P>0.05)。1.3 247例HILI患者中自身抗体阳性率为49.8%(123/247),比较自身抗体阳性组与自身抗体阴性组患者的病理学特征,发现肝细胞点灶状坏死、脂肪变及肝细胞淤胆在HILI自身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中分布有差异(P<0.05)。156例单纯西药所致肝损伤患者中自身抗体阳性率为50.0%(78/156),肝细胞桥接坏死、汇管区中性粒细胞浸润及界面炎在DILI自身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中分布有差异(P<0.05)。2研究(2)结果2.1 77例DILF患者中,男性24例(31.2%),女性53例(68.8%),男女比例1:2.2,平均年龄(43±17)岁。DILF最常见的前三种致病药物依次是中草药(33.8%)、抗结核药物(27.3%)和解热镇痛药(11.7%)。本组病例中77例DILF患者中以肝细胞损伤型人数最多77.9%(60/77),7.8%为胆汁淤积型(6/77),3.9%混合型(3/77),10.4%患者为肝脏化学检查异常(8/77)。2.2根据DILF分型,其中急性肝衰竭26例(33.8%),亚急性肝衰竭45例(58.4%),慢加急性肝衰竭2例(2.6%),慢性肝衰竭4例(5.2%)其中有6例患者进行了肝脏组织学检查,此6例患者中有5例为亚急性肝衰竭,1例为慢加急性肝衰竭,出院时有3例患者好转,3例患者未达到好转标准。2.3 77例DILF患者中好转组为30例(30/77,39.0%),未好转或死亡组47例(47/77,61.0%)。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基线资料有:年龄、合并肝性脑病、服药类型、AST/ALT、TBIL、GLO、TP、INR 最高值、PLT、HCT、RBC、淋巴细胞计数、EO#(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性脑病(OR=5.768,95%CI:1.791-18.574,P=0.003)、淋巴细胞计数减少(OR=1.846,95%CI:1.008-3.130,P=0.023)及 RBC 降低(OR=2.537,95%CI:1.048-6.145,P=0.039)为DILF患者预后影响因素。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进行诊断效能分析,认为红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联合肝性脑病判断DILF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性较单独诊断时高,但特异性不显着。结论1本研究中药所致损伤者居多,中草药以何首乌、三七和白鲜皮多见,中成药以仙灵骨葆胶囊、骨康胶囊等多见。西药排名前三位的是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生素和降脂药。2中药和西药致DILI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严重程度1级居多,中草药所致肝损伤患者ALT及AST水平较西药所致肝损伤者高。3中药和西药致DILI病理特点相近,凋亡小体更多见于中药所致肝损伤患者。两组患者在肝脏炎症活动及纤维化程度之间可能无明显的病理学差异。4肝细胞点灶状坏死、肝细胞脂肪变及肝细胞淤胆之病理学特征多见于自身抗体阴性中药所致肝损伤患者。而肝细胞桥接坏死、汇管区中性粒细胞浸润及界面炎均在自身抗体阳性西药所致肝损伤患者中分布较多。5药物性肝衰竭患者女性居多,最常见的前三种致病药物是中草药、抗结核药及解热镇痛药。其中以肝细胞损伤型居多。肝衰竭类型以急性肝衰竭和亚急性肝衰竭为主。6肝性脑病、红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是药物性肝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

赵晓丽[10](2021)在《中西汇通论述六经辨治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之探索》文中指出目的1.秉承传承经典、服务临床的宗旨,以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模型为基础,探索与总结六经辨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可行性,试图对现代医家六经辨治此病的代表性观点提供客观与全面的解读。2.整理吴深涛教授运用六经辨证思想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思路,深入挖掘导师的临证思想。并以六经辨治2型糖尿病为基础,初步探索与总结中西汇通思想在此病此辨证法中的运用。方法1.以“六经”、“六经辨证”、“糖尿病”、“经方”等关键词检索文献,整理文献资料,并结合自已所学,对六经辨证法的研究概况、现代医家运用六经辨治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现状做一综述和概括。2.通过门诊观察学习导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证医案,日常向导师请教,学习导师推荐的相关书藉等方法,并结合自已所学所想(尤其注重学习中西汇通思想),深入认识六经辨证法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总结与整理导师运用六经辨证法在此病中的临证经验。结论1.自《伤寒杂病论》问世以来,研究伤寒的学者众多,发展至近代,六经辨证法的核心内容已逐步揭示。“六经钤百病”,但通过搜索文献,发现用系统的六经辨证法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学者并不算多,且各家所述侧重点不同,有待进一步求同存异,融汇贯通。2.吴深涛教授认为2型糖尿病与六经关系密切,其以由胰腺、胃肠、肌肉组成的太阴阳明脾胃轴为核心,对平稳血糖浓度起决定性作用;与由肝、脂肪组成的少阳厥阴肝胆轴密切相关,对平稳血糖浓度起主要的调节作用;与由肾、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组成的少阴太阳轴次相关,对平稳血糖浓度起相对次要的调节作用。治疗上,主张首辨阴阳,根据六经传变,大致可分热化传变途径与寒化传变途径。热化者,经阳明(多兼少阳,太阴虚象不显)——少阴热化——厥阴寒热错杂途径传变,其核心病理机制为素体阳明胃经燥热,致热郁气壅,机体能量过盛。因情绪、压力等精神因素常兼少阳肝胆之气郁滞,少阳、阳明的郁热表现为糖脂代谢紊乱,高糖、高脂刺激产生糖毒性、脂毒性,即产生浊、毒、热、痰、饮等病理产物,使机体处于慢性炎症状态,此时疾病尚在气分,多由外因损伤胰岛功能和产生胰岛素抵抗,导致本病的发生。随后各类炎症因子活化机体凝血系统,热化传入少阴血分,病理产物瘀血进而产生,同时常伴慢性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功能的亢进。最终传入厥阴,多阴阳两虚,寒热错杂,内分泌代谢严重紊乱,易出现血糖忽高忽低的阴阳离决之象。针对此传变途径的核心病理机制,吴师自拟化浊解毒汤治以清泄少阳郁热,清解阳明热毒,兼清化少阴血热、血瘀,临床实践证明,此方对该传变途径的早期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寒化者,经太阴(多兼少阳,阳明燥热不显)——少阴寒化——厥阴寒热错杂途径传变。此传变途径主要病理机制大致为素体太阴脾虚,先天胰岛,肌肉、脂肪等糖库、脂库发育或贮备欠佳致易发生胰岛功能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常兼少阳肝气郁滞导致血糖调节易紊乱等,最终导致本病的发生,此时尚在气分。之后太阴寒化传入少阴血分,多表现为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功能低下,表现明显阳虚寒象。阳虚则血液运行迟缓,瘀血生成,微循环障碍,加重胰岛功能损伤与胰岛素抵抗。最终传入厥阴,与热化传变途径结局相似,但整体传变过程以表现寒象为主。针对此传变途径的核心病理机制,吴师自拟之十味白术散治以健运太阴,疏畅少阳等,临床实践证明,此方对该传变途径的早期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2型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的治疗,则在上述病理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各病变脏腑组织的特点,灵活运用六经理论遣方用药。总之,吴师运用六经辨证法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从理法方药等各方面,已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体系。

二、糖尿病性脑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尿病性脑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综合应用现代医学技术及祖国医学优势诊治肝硬化(论文提纲范文)

1 肝硬化诊断技术及应用进展
    1.1 肝脏瞬时弹性成像
    1.2 无创诊断计算模型
    1.3 影像学检查
    1.4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1.5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症严重程度评估
2 肝硬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2.1 病因治疗
    2.2 抗纤维化治疗
    2.3 肝硬化并发症治疗
        2.3.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出血
        2.3.2 腹水
        2.3.3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
        2.3.4 急性肾损伤及肝肾综合征
        2.3.5 肝性脑病

(2)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论文提纲范文)

1 糖尿病血瘀证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2 糖尿病治疗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3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4 总结与展望

(3)丹参多酚酸盐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理作用
    1.1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1.1.1 改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
        1.1.2 改善稳定型心绞痛
        1.1.3 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
        1.1.4 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的影响
        1.1.5 改善心功能
        1.1.6改善脑梗死
    1.2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1.2.1 改善肺心病
        1.2.2 改善COPD
        1.2.3 改善矽肺肺功能
    1.3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改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
    1.4 对泌尿系统影响———改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injury,AKI)
    1.5 对内分泌系统影响
        1.5.1 改善糖尿病肾病
        1.5.2 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
    1.6 对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影响
    1.7 对CO中毒的影响
2 不良反应
3 配伍禁忌
4 小结

(4)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营养管理方案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营养管理方案构建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轻微型肝性脑病患病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6)基于重采样和集成学习算法的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风险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
第一部分 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特征变量初筛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人口学特征
        2.2 特征变量的选择
        2.3 特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小结
第二部分 结合重采样技术的组件学习器选择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与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评价指标
        1.4 软件实现
    2 结果与分析
        2.1 模型参数选择及参数优化
        2.2 模型的构建
    小结
第三部分 基于Stacking异质集成模型的肝硬化并发HE风险预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与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评价指标
        1.4 软件实现
    2 结果与分析
        2.1 Stacking异质集成模型性能评价
讨论
    一、特征选择及其与肝硬化患者并发HE之间的关联
    二、类平衡处理方法和分类预测模型的应用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基于集成学习算法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预测模型及中医药对其预防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癌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1 既往模型
        2 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3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抗纤维化治疗对乙肝肝硬化机制研究进展
        1 抑制星状细胞的活化
        2 调节细胞因子表达
        3 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
        4 调节细胞外基质
        5 上调抑癌基因,下调癌基因
        6 促进肝脏再生
        7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预测模型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局限性
        5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节 抗纤维化治疗对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影响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局限性
        5 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病例报告表(CRF)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库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库的构建
    1 顶层设计及关键技术
    2 G-TCM功能模块设计
    3 字段设置
    4 指南库效果展示
    5 小结
第二部分 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的收集、管理与评价
    1 指南收集与信息提取
    2 数据录入与管理
    3 指南评价
    4 质量控制
    5 G-TCM工作进度
    6 小结
第三部分 数据库应用示范研究—糖尿病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证据及质量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引文和证据类型的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特征及药物性肝衰竭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草药相关药物性肝损伤研究现况
        1 概述
        2 中草药相关肝损伤流行病学特征
        3 中草药相关肝损伤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4 中草药诱导肝损伤潜在机制及作用靶点研究进展
        5 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特点
        6 中草药相关肝损伤诊断进展
        7 中草药相关肝损伤病理学特点
        8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药物性肝衰竭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预后转归研究进展
        1 概述
        2 药物性肝衰竭的流行病学特征
        3 药物性肝衰竭的临床特点
        4 药物性肝衰竭发病机制
        5 药物性肝衰竭预后危险因素研究
        6 药物性肝衰竭的治疗
        7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西药相关肝损伤临床及病理特征对照研究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资料收集
        1.6 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药物性肝衰竭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资料收集
        1.6 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研究生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0)中西汇通论述六经辨治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之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六经辨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综述
    1.六经辨证研究现状
        1.1 六经辨证源流、形成与发展
        1.2 六经的实质及六经辨证的优势
        1.3 六经之间的关系:六经气化之标本中气
        1.4 六经与时间医学
        1.5 六经辨证的关键:辨病位思想
        1.6 六经辨证的具体方法
        1.7 六经传变
    2.现代各家六经合论2 型糖尿病及其关发症
        2.1 温铁柱经验
        2.2 赵进喜经验
        2.3 刘志龙经验
        2.4 朱章志经验
        2.5 李赛美经验
        2.6 钱彩凤经验
    3.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西汇通简论六经系统
    1.太阳系统
        1.1 太阳生理、病理
        1.2 太阳病常见证治
        1.3 太阳传变、欲解时
    2.少阴系统
        2.1 少阴生理、病理
        2.2 少阴病常见证治
        2.3 少阴传变、欲解时
        2.4 太阳少阴主寒热
    3.少阳系统
        3.1 少阳生理、病理
        3.2 少阳病常见证治
        3.3 少阳传变、欲解时
    4.厥阴系统
        4.1 厥阴生理、病理
        4.2 厥阴病常见证治
        4.3 厥阴传变、欲解时
        4.4 少阳厥阴主风火
    5.阳明系统
        5.1 阳明生理、病理
        5.2 阳明病常见证治
        5.3 阳明传变、欲解时
    6.太阴系统
        6.1 太阴生理、病理
        6.2 太阴病常见证治
        6.3 太阴传变、欲解时
        6.4 阳明太阴主燥湿
第三部分 吴深涛教授六经辨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经验总结
    1.2 型糖尿病与六经
        1.1 定义与病位
        1.2 发病机制
        1.3 疾病传变
        1.4 辨证论治
        1.5 临床典型案例
        1.6 总结与思考
    2.糖尿病并发症之太阳
        2.1 糖尿病性泌汗异常
        2.2 糖尿病性膀胱病
        2.3 糖尿病性皮肤病
    3.糖尿病并发症之少阳
        3.1 糖尿病性眼病
        3.2 糖尿病与胆道系统感染
    4.糖尿病并发症之阳明、太阴
        4.1 糖尿病性胃肠病变
    5.糖尿病并发症之少阴、厥阴
        5.1 糖尿病性肾病
        5.2 糖尿病性心脏病
        5.3 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神经病变
    6.补充与拓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糖尿病性脑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综合应用现代医学技术及祖国医学优势诊治肝硬化[J]. 候萌萌,董士铭,南月敏.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1(10)
  • [2]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J]. 屈岭,田国庆,朴元林,吴群励,赵菲,尹德海,孙青,张倩,景光婵,石玥,史晓虎,刘伟,闫斌.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21(08)
  • [3]丹参多酚酸盐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刘会会,尹佳,强明敏,刘美林,高宇勤. 中国当代医药, 2021(22)
  • [4]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营养管理方案构建[D]. 伍静薇.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5]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J]. 朱婉秋,张奕,高宇,刘雪华,梁芳,李茁,杨琳,侯晓敏,马琳琳,张静,杨璐,南丁,杨晶.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21(03)
  • [6]基于重采样和集成学习算法的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风险预测研究[D]. 王旭春. 山西医科大学, 2021
  • [7]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预测模型及中医药对其预防作用[D]. 时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8]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库的建立与应用[D]. 李楠.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特征及药物性肝衰竭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 曹亦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10]中西汇通论述六经辨治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之探索[D]. 赵晓丽.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脑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