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一、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范瑷霞,娄锋,刘慧丽[1](2022)在《浓度递增法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罗哌卡因用于初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PIEB)递增浓度的罗哌卡因联合患者自控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拟经阴道分娩的足月妊娠初产妇,随机分为固定浓度组(A组)和浓度递增组(B组),每组50例。两组均行硬膜外分娩镇痛,采用PIEB联合PCEA技术。PIEB的脉冲频率1次/小时,间歇推注量8 mL,给药速度6 mL/min;PCEA的单次给药剂量为5 mL(给药速度6 mL/min),锁定时间为15 min,最大给药量30 mL/h。A组采用0.1%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舒芬太尼,B组根据产程进展逐渐增加罗哌卡因浓度(0.062 5%至0.125%)。比较两组产妇镇痛前、镇痛后30 min、镇痛后1 h、镇痛后2 h、宫口开全后15 min、分娩时、分娩后15 min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下肢运动功能(Bromage评分);记录爆发痛发生率,爆发痛时VAS评分,爆发痛至镇痛开始的间隔时间,爆发痛时追加镇痛药物的次数;记录罗哌卡因、舒芬太尼总用药量,PCEA按压次数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产妇满意度评分;记录新生儿1 min、5 min的Apgar评分,产程时间,分娩侧切率及产钳助产率。结果两组产妇在镇痛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镇痛前(P均<0.05),且B组在宫口开全后15 min、分娩时VAS评分低于A组(P均<0.05)。两组产妇爆发痛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A组相比,B组爆发痛发生率低,爆发痛至镇痛开始的间隔时间长,追加镇痛药物的次数少(P均<0.001)。与A组相比,B组产妇满意度评分高,罗哌卡因总用药量、舒芬太尼总用药量、PCEA按压次数、下肢麻木发生率均低(P均<0.001)。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钳助产率、分娩侧切率以及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产妇分娩镇痛采用浓度递增法PIEB罗哌卡因,镇痛效果好,爆发痛发生少,镇痛药用量少,不良反应少,产妇满意度高。

熊峰[2](2022)在《低浓度和超低浓度罗哌卡因间断硬膜外给药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产科结局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低浓度和超低浓度罗哌卡因间断硬膜外给药在产妇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及对产科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4月武汉市新洲区妇幼保健院分娩产妇124例,按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超低浓度组(n=62),与低浓度组(n=62),超低浓度组采用超低浓度罗哌卡因间断硬膜外给药,低浓度组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间断硬膜外给药。对比2组产妇镇痛前、镇痛后10 min、镇痛后30 min、镇痛后60 min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体温水平,比较2组产程时间、不同产程腹肌体表肌电图能量参数、罗哌卡因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中转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后10 min、镇痛后30 min、镇痛后60 min,2组产妇VAS评分均较镇痛前降低,但组间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镇痛后10 min、镇痛后30 min、镇痛后60 min,2组体温均较镇痛前升高,但超低浓度组体温较低浓度组低(P<0.05);超低浓度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时间较低浓度组短(P<0.05);第一产程、第二、第三产程时,超低浓度组均方根、功率参数均较低浓度组低,峰值频率均较低浓度组高(P<0.05);超低浓度组罗哌卡因用量较低浓度组低(P<0.05);超低浓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4%,较低浓度组的20.97%低(P<0.05);超低浓度组中转剖宫产率为6.45%,与低浓度组的11.29%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与低浓度组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低浓度与超低浓度罗哌卡因间断硬膜外给药在分娩镇痛中临床效果确切,均可减轻疼痛,但超低浓度给药可减少罗哌卡因用量,减轻对体温应激的影响,可改善腹肌收缩力,促进产程进展,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未明显增加中转剖宫产风险和对新生儿的影响,值得推广。

周婕,谢克亮[3](2021)在《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单独或联合应用在腰硬联合阻滞(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CSEA)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及对母婴安全性。方法选取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妇产医院自然分娩、有意愿接受分娩镇痛的单胎足月的健康初产妇240例,当其宫口开到2~3 cm时,按照蛛网膜下腔给药不同,随机分为三组,分别记录每组产妇在分娩镇痛过程中宫缩间隔、VAS(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胎心变化;Bromage(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评分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宫缩间隔时间、VAS评分、胎心变化、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VAS评分三组产妇在镇痛后5分钟较镇痛前达到快速止痛效果,且观察到产妇在宫口开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组产妇的Bromage评分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仅仅表现在R组产妇在蛛网膜下腔注药后出现了双下肢麻木感,但三组产妇均未出现明显的活动异常现象。在分娩镇痛产妇不良反应观察中,产妇在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均未有恶心呕吐、尿潴留现象发生。结论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单独或联合应用在腰硬联合分娩镇痛过程中均能为产妇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对母婴安全性未出现不良影响,而罗哌卡因组副作用更少,在分娩镇痛中更有优势。

龙凤,王月玲,黄鑫,陈治君,黄翠玲[4](2021)在《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臀位外倒转中的应用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臀位外倒转(ECV)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6年4月-2020年11月于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拟行ECV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罗哌卡因复合15 μg芬太尼作为腰硬联合麻醉方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各组30例,均给予0.5%罗哌卡因鞘内注射,但每组所用剂量不同,分别为7.5 mg组、10 mg组、12.5 mg组、15 mg组。对比4组产妇ECV相关指标、不同剂量罗哌卡因VAS(视觉模拟评分法)疼痛评分及安全性。结果 120例产妇共有63例(52.50%)成功实施ECV手术。4组ECV成功率、分娩情况、剖宫产指征、出院时间、产妇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 mg组、12.5 mg组镇痛60 min、120 min时VAS评分明显低于7.5 mg组、10 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2.5 mg组、15 mg组相比,7.5 mg组、10 mg组术中最低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值明显高,肾上腺素、麻黄碱平均使用剂量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5 mg~15 mg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ECV效果相当,但10 mg罗哌卡因在镇痛效果、安全性均较好,可作为首推剂量。

吕菲[5](2021)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20年5月—2021年9月期间接诊的需要进行分娩镇痛的68例孕妇,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孕妇,对照组分娩镇痛方案为罗哌卡因+芬太尼,研究组分娩镇痛方案为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对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产妇产程指标,产程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镇痛起效时间(5.58±1.35)min、完全阻滞时间(10.46±2.15)min、镇痛药物使用总量(67.45±10.24)m L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第一产程时间(401.42±97.67)min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VAS评分T2(2.67±0.34)分、T3(1.67±0.45)分、T4(1.45±0.23)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68、18.865、20.440,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和新生儿1、5 min Apg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价值肯定,可帮助产妇缩短产程时间,提高麻醉效果,同时减轻总药物用量使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荐。

王克功,汪海金,张振,罗辉宇[6](2021)在《序贯法测定氢吗啡酮用于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罗哌卡因最低有效浓度》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测定氢吗啡酮用于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时罗哌卡因最低有效浓度(MLAC)和90%有效浓度(EC90)。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单胎初产妇3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进入第一产程潜伏期,选择L2-3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给予罗哌卡因与15μg/ml氢吗啡酮混合液10 ml。采用改良序贯法增减罗哌卡因浓度,初始浓度为0.07%,浓度梯度为0.01%。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判断镇痛是否有效。VAS评分≤3分,下一患者降低一个浓度梯度;VAS评分>3分,给予0.1%罗哌卡因与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6 ml补救后VAS评分≤3分,则下一患者升高一个浓度梯度;VAS评分>3分且经补救后VAS评分>3分,则本例剔除,下一患者重复本浓度。记录注药前,注药后5、15、30 min的VAS评分。采用概率单位回归分析计算罗哌卡因的MLAC和EC90。结果氢吗啡酮用于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罗哌卡因的MLAC为0.035%,EC90为0.049%。结论氢吗啡酮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时罗哌卡因的MLAC为0.035%,EC90为0.049%,镇痛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代纯举[7](2021)在《低浓度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低浓度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 68例自控分娩产妇,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低浓度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观察组进行低浓度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比较两组出血量及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药物追加次数、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两组出血量及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追加次数、PCA按压次数分别为(2.23±0.63)、(2.65±0.23)次,少于对照组的(6.69±0.85)、(7.52±0.5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口开至4、6、8、10 cm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5.88%(2/34),对照组剖宫产率为26.47%(9/34);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自控分娩产妇实施低浓度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减少药物追加次数、PCA按压次数,增强整体镇痛效果,值得推荐。

林海波,邓海洪,何彦彦,黄力超[8](2021)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产妇中的临床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产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分娩镇痛的93例产妇当作研究对象,依据罗哌卡因浓度分为三组,对照1组(n=25)应用0.1%罗哌卡因复合0.5 μg/ml舒芬太尼,对照2组(n=28)应用0.125%罗哌卡因复合0.5 μg/ml舒芬太尼,研究组(n=40)应用0.075%罗哌卡因复合0.5 μg/ml舒芬太尼。对三组患者的产间发热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呕吐、头昏、皮肤瘙痒)、产程时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镇痛时间及疼痛程度(NR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产间发热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研究组第二产程时间及镇痛时间短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三组T1、T2、T3的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0.075%罗哌卡因复合0.5 μg/ml舒芬太尼,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且可有效降低分娩镇痛产妇产间发热的情况,同时,可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王克功[9](2021)在《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临床有效浓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改良序贯法测定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用于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时最低有效浓度(MLAC)和90%有效浓度(EC90)。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单胎初产妇3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0~35岁,体重55~85kg。所有产妇均进入第一产程潜伏期,选择L2-3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给予罗哌卡因与15μg/ml氢吗啡酮混合液10ml,采用改良序贯法增减罗哌卡因浓度,初始浓度为0.07%,浓度梯度为0.01%,下一患者依据上一患者镇痛效果决定增加或降低一个梯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判断镇痛是否有效:给药30min后,VAS≤3分,镇痛有效,下一患者降低一个浓度梯度;VAS>3分,给予0.1%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6ml补救后VAS≤3分,镇痛无效,则下一患者升高一个浓度梯度;VAS>3分且给予补救药物后VAS>3分,镇痛失败,则本例剔除,下一患者重复本浓度。采用概率单位回归分析计算罗哌卡因MLAC和EC90值及其95%置信区间(CI)。记录注药前(T0),注药后5min(T1)、15min(T2)、30min(T3)VAS疼痛评分、Bromage运动阻滞评分、麻醉平面、胎心率、血压、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镇痛起效时间、产程时长、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增加例数;评定并记录胎心减速病例数及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 Apgar评分;记录镇痛过程中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寒战、呼吸抑制、低血压、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果: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用于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的MLAC为0.035%(95%CI 0.026%~0.042%),EC90为0.049%(95%CI 0.042%~0.082%)。1例产妇出现下肢麻木感,3例产妇改为剖腹产,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用于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的MLAC为0.035%(95%CI 0.026%~0.042%),EC90为0.049%(95%CI 0.042%~0.082%)。氢吗啡酮可安全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镇痛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郭佳丽,王立丹,陈赫军,杜婕,王伟美[10](2021)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评价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镇痛时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时间为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检索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将罗哌卡因浓度0.075%~0.080%定义为低浓度组,0.100%为中浓度组,0.120%~0.125%为高浓度组,按照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标准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5篇文献,涉及177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中浓度组,低浓度组的镇痛起效时间较长(MD=1.30,95%CI:0.60~2.00,P<0.001)、镇痛时间较短(MD=-13.74,95%CI:-20.06~-7.42,P<0.001),运动神经阻滞发生率较小(OR=0.56,95%CI:0.36~0.89,P=0.01),而剖宫产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和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剂量组的第二产程时间较长(MD=3.09,95%CI:1.08~5.10,P=0.003)、镇痛起效较短(MD=-1.28,95%CI:-2.19~-0.36,P<0.001)、镇痛时间较长(MD=19.18,95%CI:14.06~24.30,P<0.001),运动神经阻滞发生率较大(OR=2.20,95%CI:1.35~3.59,P=0.002),而剖宫产率、第一产程时间和ADR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浓度(0.075%~0.080%)罗哌卡因存在起效慢、镇痛时间短等不足;高浓度(0.120%~0.125%)罗哌卡因可使产程时间延长,且发生运动神经阻滞的风险最高,因此中浓度(0.100%)罗哌卡因相比来讲更适合孕产妇的分娩镇痛。

二、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浓度递增法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罗哌卡因用于初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分娩镇痛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点VAS评分及Bromage评分比较
    2.2 两组爆发痛相关指标比较
    2.3 两组产妇镇痛药物用量、PCEA按压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产妇满意度评分比较
    2.4 两组分娩情况比较
3 讨论

(2)低浓度和超低浓度罗哌卡因间断硬膜外给药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产科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选取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VAS评分
    2.2 体温水平
    2.3 产程时间
    2.4 不同产程腹肌体表肌电图能量参数
    2.5 罗哌卡因用量
    2.6 不良反应发生率
    2.7 产科结局
3 讨论

(3)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分娩镇痛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宫缩间隔情况比较
    2.2 VAS疼痛评分比较
    2.3 胎心监测结果比较
    2.4 Bromage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
3 讨论

(4)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臀位外倒转中的应用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比较4组手术情况
    2.2 比较4组产妇不同时间段VAS评分
    2.3 比较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对ECV结局的影响
3 讨论

(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研究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镇痛情况比较
    2.2 两组产妇各个产程时间对比
    2.3 两组产妇各个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2.4 两组分娩结局和不良反应对比
    2.5 两组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对比
3 讨论

(6)序贯法测定氢吗啡酮用于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罗哌卡因最低有效浓度(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麻醉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产妇硬膜外罗哌卡因浓度序贯图
    2.3 分娩方式、产程时长及新生儿情况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 讨论

(7)低浓度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出血量及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比较
    2.2 两组药物追加次数、PCA按压次数比较
    2.3 两组VAS评分比较
    2.4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3 讨论

(8)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产妇中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三组产间发热率比较
    2.2 三组不良反应比较
    2.3 三组产程时间及镇痛时间比较
    2.4 三组疼痛程度比较
3 讨论

(9)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临床有效浓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一、引言
二、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麻醉方法
    3.观察指标
    4.统计学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氢吗啡酮用于椎管内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1.2.1 文献检索策略
        1.2.2 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1.2.3 质量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Meta分析结果
        2.2.1 剖宫产率
        2.2.2 第一产程时间
        2.2.3 第二产程时间
        2.2.4 镇痛时间
        2.2.5 镇痛起效时间
        2.2.6运动神经阻滞发生率
        2.2.7 ADR发生率
    2.3 发表偏倚性分析
3 讨论

四、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浓度递增法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罗哌卡因用于初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J]. 范瑷霞,娄锋,刘慧丽. 山东医药, 2022(04)
  • [2]低浓度和超低浓度罗哌卡因间断硬膜外给药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产科结局的影响[J]. 熊峰. 基层医学论坛, 2022(01)
  • [3]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分娩镇痛中的应用[J]. 周婕,谢克亮. 继续医学教育, 2021(12)
  • [4]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臀位外倒转中的应用观察[J]. 龙凤,王月玲,黄鑫,陈治君,黄翠玲. 智慧健康, 2021(34)
  • [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分析[J]. 吕菲. 系统医学, 2021(23)
  • [6]序贯法测定氢吗啡酮用于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罗哌卡因最低有效浓度[J]. 王克功,汪海金,张振,罗辉宇. 中国医药导报, 2021(31)
  • [7]低浓度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效果分析[J]. 代纯举. 中国实用医药, 2021(24)
  • [8]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产妇中的临床效果[J]. 林海波,邓海洪,何彦彦,黄力超. 中外医学研究, 2021(22)
  • [9]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临床有效浓度研究[D]. 王克功. 湖北医药学院, 2021(01)
  • [10]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Meta分析[J]. 郭佳丽,王立丹,陈赫军,杜婕,王伟美.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02)

标签:;  ;  ;  ;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