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究精神

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究精神

一、激发求知欲望 培养探究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马丽[1](2021)在《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及物理教材批判性思维要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发展,世界各国进行教育改革,将批判性思维视为未来社会的核心技能和必备能力。2018年我国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批判性思维写入课程目标,提出:学生需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能基于证据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科技创新。根据据费希纳双维结构理论模型(思维倾向+思维要素),调查研究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梳理分析高中教材中批判性思维要素呈现情况。研究可以为后续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学生和教材方面的第一手材料。本研究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概述了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理论。构建了适合高中物理学科学习批判性思维的模型,厘清了批判性思维的几个关系,阐述了批判性思维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等。第二部分:选取沿海地区(山东平度)和内陆地区(四川江油、云南大姚)三所学校的高一学生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了高一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水平的现状,并针对几个不同情况进行了成因分析。第三部分:对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系列)中栏目所呈现的批判性思维要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探讨了高中物理教材栏目中批判性思维要素的体现与应用,并且借助spss24.0统计工具进行差异性研究;针对教材文本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教材编写建议。研究结果:(1)调查研究表明,我国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水平普遍不高。(2)教材内容梳理及分析表明,批判性思维要素呈现也极为不均衡;六个批判性思维要素中评估和自我调整两个要素尤其缺乏,这并不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为此,需我国教育工作者引起重视。

付雪[2](2021)在《历史核心素养下高中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文中提出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国逐渐从“知识本位”时代过渡到“素养本位”时代。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既是历史学科教学的出发点,又是历史学科教学的归属点。鉴于历史学科的特性,历史是一门思维学科,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而问题意识正是历史学习中一种重要的思维品质。基于历史核心素养下培养高中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提升学生的质疑精神与探究能力,在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过程中落实对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因而在现阶段历史教学中,探究历史核心素养下高中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对此,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问题意识和历史核心素养做出相关概念界定,并分析问题意识与历史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对高中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情况以及历史核心素养达成度,分别立足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依据调查结果系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深入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基于此,笔者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辅助三个环节,结合历史教学案例系统分析基于历史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与方法;最后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课例,具体论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以希望为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与历史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一些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的参考,从而在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安琪[3](2021)在《体验式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美术教育已经愈发受到社会及家长的重视,在素质教育中运用美术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使学生表达出真实的情感,促进创造性的发展。中学美术教育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目的,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化,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学习的内化过程,已经受到广大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越来越认可和推崇。体验式教学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教师设置的相关教学情境为依托,使主体——学生,通过直接或间接体验的方式将理性知识内化为集理性与感性为一体的生命感悟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是以人的完整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教学方式。由于初中美术的特殊性质、特殊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体验式教学与初中美术相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选取如何有效的将体验式教学运用于初中美术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内容,以明确体验式教学在运用过程中的原则、路径及策略为目的。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以搜集到的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为理论基础,为初中美术应用体验式教学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策略。针对目前美术教育中存在的些许问题:教学目标侧重技能;针对性不强,脱离学生的生活经历;教学形式单一、陈旧;评价维度单一等。基于以上教学现状,在研究过程中应用调查研究法分析初中美术教学现状,为研究提供数据材料。分别针对教师和学生以现阶段教学情况、体验式教学尚未普及原因以及对体验式教学的态度等为访谈主题进行了调研。本研究根据以上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找到体验式教学实施的原则、路径和策略。体验式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要遵循指向性原则、平衡性原则及升华性原则。以在问题情境—思考探究—总结评价—有效迁移为有效教学路径。在原则与路径的指导下提出有效策略,即:建立新型的学生观;设置教学情景;制定科学的评价机制;整合利用课内外资源。为一线教师在将体验式教学应用到初中美术教学中提供了理论指导。通过研究发现,体验式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理性和感性的双向认知,升华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实现教育的意义。

刘洁兰[4](2021)在《高中生提出地理问题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创新型人才成为国家赢得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成为了越来越多国家教育发展改革的方向。我国教育改革处于纵向发展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了核心素养教育的价值体现。地理核心素养以人地协调观为中心,强调培养学生具备国家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地方、国家和全球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问题是创新的来源。提问是表达问题的重要方式,也是创新思维发展的动力。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提问是学生满足学习需要的一种常见学习手段。但是通过文献查阅和实际了解发现很多学生虽然脑海有疑惑却不懂如何去提问,且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地理问题能力的培养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为此,本研究针对培养学生提出地理问题能力开展探索性研究,以期为提升学生提出地理问题能力提供方法借鉴,丰富地理教育研究理论。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对高中生提出地理问题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从学生的角度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高中生的提问意识、提问的问题质量、表述问题的情况、影响提问的因素;从教师的角度运用访谈法了解教师对培养学生提出地理问题能力的态度和培养建议;运用课堂观察法主要是深入到课堂内部,从客观实际的角度了解课堂上学生的提问现状。通过结合三种调查方法,了解了高中生提问地理问题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根据现状调查结果提出了培养学生提出地理问题能力的策略,并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实践,其中培养策略主要包括了:1.培养学生提问意识:激发提问意愿,增强提问主动性;鼓励提问,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借助提问构建地理知识框架,为培养提出问题意识打下知识基础;通过反思,提升问题层次水平。2.提高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水平:引导学生扩展提问视角,扩大提问的范围;教会学生提问方法,提高问题的层次水平;设置“地理问题卡”,学生自由提问表达;通过反思,提升问题层次水平。3.科学评价学生的提问:正面评价提问,允许学生个性化提问;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通过实验检验法检验培养策略和实践的成效。本研究选取了高二年级两个学情相似的班级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策略实施对照实验。实践与实验过程包括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培养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第二个阶段是提问能力上升阶段,此阶段注重提升学生的提出问题能力;第三阶段是提问能力优化阶段,此阶段注重依靠不同的评价手段来优化学生的提问能力。通过运用《高中生提出地理问题能力测试卷》对两个实验班级进行问卷测试,并运用本研究所编制的《地理提问能力PTA评价量表》对两个班级的测试结果进行打分统计。根据以上的研究过程,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1.学生提出地理问题的现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了解到影响学生提问的因素主要有:学生自身因素,包括性别、身心发展程度、学习基础、学习兴趣等方面;教师因素,包括对学生的提问态度,教学理念、重视学生提问的程度、专业素养等方面;课堂环境因素,包括课堂的气氛、学风、学习情境、同伴效应等方面。2.高中生提出地理问题的现状仍存在不理想的地方:如学生的提问意识方面较弱、学生提出地理问题的质量水平有待提升、学生形成具体问题并清晰准确表达出来的能力需要增强。3.结合学生提出地理问题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探索培养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提出地理问题能力。本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和实际地理教学实践探索出的培养策略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提问意识、提出的问题质量、表述问题能力。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氛围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赵捷[5](2021)在《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以太原市R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如今是知识经济时代,每一个人都要投入终身学习中才能在信息更新加快、科技发展迅速、网络互联互通的时代实现个人的生存和不断的发展。小学教师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引领者,更需要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本研究选取太原市R区三所小学的部分教师作为调查样本,将问卷法和访谈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对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现状开展实证调查,了解目前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找寻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深究造成问题的原因,为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具体包括以下五方面:第一,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必要性体现为以下三方面: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适应小学生知识结构与心理特征的变化的必然要求。可行性体现为以下三方面:国家发展基础教育的战略需求,小学教师自我完善的内在需求和“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的便利性。第二,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培养的现状调查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六方面:一是培养目的为“学习型教师”,教师的外部动机为主导性动机;二是培养内容十分丰富,指导教学实践的内容收获最大;三是培养方式多种多样,以组织集体学习、观摩研讨为主;四是重视掌握基本学习方法,获取所需知识和信息;五是注重精神奖励,以撰写学习心得评价教师终身学习的效果;六是强调开发学习资源,校园文化中渗透终身学习理念。第三,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一是培养目的不够明确,内部学习动机不足;二是培养内容拓展不够,难以满足现实需求;三是培养方式偏重讲授,方法应用水平较低;四是激励评价缺乏科学,积极性实效性不强;五是培养环境仍需改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第四,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原因主要有以下六方面:一是终身学习意识薄弱,轻视求知趋于功利;二是理论脱离教学实践,忽视教师层次差异;三是模式固化创造力弱,学习方法欠缺灵活;四是激励机制形式单一,评价未能发挥成效;五是场所受限资源短缺,理念错位监管缺位;六是法律保障支撑不足,制度体系亟需完善。第五,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解决对策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二是构建科学培养体系,完善教师培训机制;三是提供政策法律保障,健全相应配套制度。

蒋慧[6](2021)在《语文教科书中《藤野先生》的选文编制研究 ——基于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鲁迅的名篇《藤野先生》收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其主要记叙了早年鲁迅在日本留学的经历以及与解剖学老师藤野先生之间的一段难忘的回忆。从1936年上海中学生书局版《初中当代国文》首次选入其至今,目前可查的有三十多套语文教科书选用了《藤野先生》,是中学语文教科书中较有代表性的定篇。本论文以新中国成立后人教版各年代语文教科书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语文教科书中《藤野先生》的选文编制进行研究分析,即从知识系统、导学系统和作业系统三个方面为横切面,以教科书的历史发展为纵向线索,并结合有意义学习理论分析阐述。一般提到有意义学习,多指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而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主动的、建构的和合作的学习。随着研究的发展,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以及建构主义的有意义主动发现的学习都是当今有意义学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于理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论述《藤野先生》选文编制的研究依据,主要包括有意义学习理论的阐述及《藤野先生》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第三章梳理了语文教科书中《藤野先生》的知识系统,并结合有意义学习理论进行论述分析,研究发现,随着语文教科书的发展,其编制更加重视方法性知识的编纂;主题解读越来越具有兼容性;愈加注重知识的情境化运用等。第四章梳理了语文教科书中《藤野先生》的导学系统,并结合有意义学习理论进行论述分析,随着语文教科书的发展,研究发现:导学系统中开始在单元前建构整体知识框架;在课前提示中更注重勾连旧知;在课中也逐步提供直观形象的材料等。第五章梳理了语文教科书中《藤野先生》的作业系统,并结合有意义学习理论进行论述分析,随着语文教科书的发展,研究发现:基础意义类题目逐步凸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探寻意义类题目开始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意义运用类题目更能展现学生的自我建构等。第六章为启示章节,主要从编制角度和教学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首先对选文编制的启示主要有:知识系统中增加方法性知识以促进学生主观建构;导学系统中紧扣文本深层意义增强关联新旧知识;作业系统中观照思维过程以有效达成有意义学习等。其次对教学方面的启示主要有:兼顾各大系统,为构建有意义学习充分创造条件;开发教学资源,为建构有意义学习提供直接动力;注重思想陶冶性,是实现有意义学习最为关键因素等。最后结语部分从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的整本书阅读的编制情况做了延伸分析。

严晨璐[7](2021)在《高中“电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批判性思维是21世纪必备的核心思维,而在传统文化和当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没有能够很好地开发与发展。针对新课程标准改革对实验教学的高度重视的情况,基于电化学知识部分的的价值与难度,以电化学实验教学为主要内容,设计融入批判性思维训练的实验教学案例并加以实施,以期有所改善。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研究,掌握批判性思维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整合批判性思维的概念、结构和教学模式,并且结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以期寻求更多的研究突破口。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借助SPSS 26对数据的处理,得出高中生批判性思维整体处于中等偏弱水平的现状。论文将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置于化学实验教学的情境下开展,以突显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独特意义,以便更好地落实新课标中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高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效果。通过高中电化学实验题的深入剖析,明确学生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以此获得对教学的启示:强化实验教学功能,针对不同实验环境巩固训练,重视证据逻辑推理以及真实情境的合理应用。系统地梳理了电化学部分的实验,通过实验教学的实施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索。教学实践后,对教学前后问卷调查数据及教学效果评价的分析与总结,结果显示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实效明显。研究发现化学实验教学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有效结合:从实验中搜集证据,学生主动探究质疑,教师恰当引导,设计实验方案,借助现代教学媒体或数字化实验等辅助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水平。此研究结果,可以给在实验教学中培养高中生批判性思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借鉴。

曹亚秋[8](2021)在《数学史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文中认为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潮流中,各个产业发生了重大调整,其中企业的技术性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这就使得我国对中职教育发展越来越重视,教育机构不断扩大招生范围,所以这也使得中职学生水平各异,同时基于中职生大都是上不了普通高中的学生,他们往往会优先考虑普通高中,这也进一步使得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偏见,宁可把孩子送到自费普通高中也不愿意选择中职院校,因此,中职院校的学生基本属于大环境筛选后的,在生源质量方面偏低。基于此等生源结构,中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自然较差,再加上数学本来是比较枯燥的,中职生学习兴趣也大打折扣,效率也较低,从当前所了解到的很多中职生在数学课堂上不注意听讲,玩游戏,甚至一些学生明目张胆的在课堂上睡觉、逃课等,如此背景下大大增加了数学教学难度。总而言之,中职数学教师教学质量不好,学生学习积极性低,是受到多种原因造成的。最后,教师教学出现一种失落感,没有丝毫成就。所以,中职数学教师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探索,对现今的教学状况优化,提升自我在教学中成就感,这是非常关键的。本研究主要基于当前中职院校数学教学现状,中职生基础不好,教师教学激情较低等情况,在中职数学教学课堂中融入数学史知识是极其必要的,在课堂开始前、教学中、课堂小结以及课后各个环节均融入数学史,以此来研究数学史的引入对中职院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发展是否存在积极意义。

陈佳[9](2020)在《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只有通过动手实验、展示现象来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才能够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有更深刻、更透彻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物理课程需通过创设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善于实验、勤于思考的学习情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中物理课程目标也指出,通过高中物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如下目标:具有科学探究意识,能在观察和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猜想与假设,具有设计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的能力。这也是物理核心素养的要求。着名数学教育学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最深刻,也最轻易把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这同样也适用于物理教学。自己动手去研究,去发现问题,去获取证据,在观察和自主探究中总结出的物理规律,定能在脑海中根深蒂固。将自制教具融入物理课堂,便是让学生去探索和发现的途径。但事实是,实验、探究、自主学习并未真正引起教师们的重视,尤其是实验教学。本文先从学生问卷调查出发,展示当前物理教学现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查表明:学生是否喜欢物理课堂,是否喜欢物理学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上的物理实验;尤其是自制教具实验,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但实验教学在现实中存在着很大的难度。未被重视只是其一,还有一点就是在很多中学里,实验室条件并不是很好,实验仪器或陈旧或缺失;而且,所有的物理实验全靠学校来配置器材,是不可能的。这样一来,很多时候,教师对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的教学就不够重视,通常采用描述实验的方式来代替学生动手做实验。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无法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也无法培养他们思考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效果自然欠佳。本文接着以自制教具的教学案例为基础,探讨自制教具应用于教学的意义。探讨表明:自制教具具有经济适用性、直观性、科学性、启示探索和针对性,在弥补实验器材不足的同时,还可以拉近物理实验与生活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演示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基于此,自制教具的开发就有其必要性。然后,本论文列举了自制教具在课堂教学和习题分析中的应用、自制教具应用于教学的效果,呈现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阐述意义时,以典型自制教具为例,将理论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研究自制教具的应用时,以融入自制教具的课堂实例为主,在课堂设计过程中展现自制教具的魅力所在;分析教学效果时,通过对物理课堂中应用自制教具前后的成绩比对,让大家直观的看到自制教具走进物理课堂后的优势。本论文的研究表明: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促进学生逐步实现物理核心素养目标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吴洁[10](2020)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习兴趣是指人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积极性的情绪以及认识,也是个体能够实现有效实践活动最重要的驱动力。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具备高度的学习热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思想政治课对每一位高中生的成长都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国家希望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更多的人才,作为教师也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为推动学生的综合性发展而不懈奋斗。但是在当今时代下,许多高中生在实际的思想政治课学习中并没有对思想政治学科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这会影响国家推进教育改革的进程,还会阻碍学生的个性化以及综合性发展。因此,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提升策略是非常有必要且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本文立足于笔者的教育教学经历,结合当下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通过设计高中生调查问卷、高中教师访谈问卷,有针对性的了解当代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现状。联系调查的统计结果,具体剖析高中生对学习思想政治课缺乏兴趣的原因,还就可能会对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造成影响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以及外部因素,进行一定的剖析。一方面,以学生个人因素为切入点,着重关注塑造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学科的价值观,培养其对思想政治学科的正确学习态度,进一步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更加自信的方式学习思想政治。另外,还以教师、学校等有关因素为切入点,就该因素探究其对高中生思想政治科目学习兴趣所产生的影响,最后据此找出激发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学科兴趣的具体策略。包括培养正确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理念、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学活动、组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等内容,希望可以为未来思想政治课程的发展给予一定的支持,推动高中生实现身体以及心理层面上的健康成长。

二、激发求知欲望 培养探究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发求知欲望 培养探究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及物理教材批判性思维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提出
        一、国际教育改革运动的倡导
        二、物理教学中批判性思维教育现实的要求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文本分析法
        三、问卷调查研究法
        四、教育测量与统计法
    第五节 研究思路框架图
第二章 相关基本问题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物理科学思维
        三、批判性思维
    第二节 批判性思维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第三节 几个关系的厘清
        一、批判性思维与智力因素
        二、批判性思维与深度学习
        三、批判性思维与逻辑思维
        四、批判性思维与科学思维
        五、批判性思维与物理思维
    第四节 批判性思维在物理教学中的功能
        一、寻求本质的功能
        二、历练思维的功能
        三、创新创造的功能
        四、解决问题的功能
        五、独立思维的功能
第三章 高一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的现状调查研究
    第一节 调查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抽样调查的对象
    第三节 研究工具及方法
        一、研究的工具
        二、评分标准及数据处理
    第四节 调查数据及分析
        一、高一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总体数据差异分析
        二、高一学生不同性别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对比
        三、三省高一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各维度均值对比
        四、高一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各维度分值段对比
    第五节 影响我国高中生批判性思维的因素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中物理必修教材中批判性思维要素的梳理分析
    第一节 新旧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栏目设置情况
    第二节 教材必修系列的批判性思维要素划分标准
    第三节 必修系列各个栏目的批判性思维要素梳理分析
        一、“问题”栏目中的批判性思维要素
        二、“实验”栏目中的批判性思维要素
        三、“演示”栏目中的批判性思维要素
        四、“思考与讨论”栏目中的批判性思维要素
        五、“做一做”栏目中的批判性思维要素
        六、“科学方法”栏目中的批判性思维要素
        七、“拓展学习”栏目中的批判性思维要素
        八、“STSE”栏目中的批判性思维要素
        九、“科学漫步”栏目中的批判性思维要素
        十、“练习与应用”栏目中的批判性思维要素
        十一、“复习与提高”栏目中的批判性思维要素
    第四节 必修系列11 个栏目的批判性思维要素汇总分析
        一、11 个栏目的批判性思维要素分布汇总
        二、栏目汇总的差异性分析
        三、栏目汇总的多维度比较研究
    第五节 对我国人教版教材编写的建议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果
    第二节 思考与建议
    第三节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情况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历史核心素养下高中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1.选题缘由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问题意识研究概况
        2.历史核心素养研究概况
        3.核心素养下问题意识培养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创新点
一、历史核心素养与问题意识的概述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界定
        1.核心素养的内涵
        2.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问题意识的相关概念界定
        1.问题
        2.问题意识
        3.理论依据
    (三)历史核心素养与问题意识之间的关系
        1.问题意识是历史核心素养得以落实的基础
        2.历史核心素养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基本情况
    (二)调查问卷分析
        1.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2.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三)问题成因探究
        1.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
        2.应试教育制度的弊端
        3.不当学习观念的影响
        4.有效提问方法的缺失
三、历史核心素养下培养高中生问题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一)课前准备环节
        1.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情分析中判断问题意识
        2.注重核心素养的观念,在学案设计中引发学生思考
        3.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前预习中构建知识框架
        4.转变不当的学习观念,主动探究历史问题
    (二)课堂教学环节
        1.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
        2.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3.运用多样的教学资源
        4.教授学生提问的方法
    (三)课后辅助环节
        1.注重历史核心素养下的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
        2.注重历史核心素养下的开放型作业的设计
四、历史核心素养下高中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案例分析——以《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为例
    (一)教学研究案例
        1.课前系统
        2.教学过程
    (二)案例设计分析
        1.问题引导活跃气氛,使学生敢于提问
        2.情境创设引发思考,使学生乐于提问
        3.多样资源辅助学习,提供问题来源
        4.课堂延伸开放作业,增强学生问题意识
    (三)教学活动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教师问卷
附录 B 学生问卷
附录 C 学案
致谢

(3)体验式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和内容
一、初中体验式美术教学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体验式教学概述
    (二)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1.杜威“体验学习”学习理论
        2.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大卫·库伯“体验式学习理论”
        4.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二、初中美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法
        1.问卷法
        2.访谈法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学目标侧重技能
        2.教学方法使用简单
        3.教学内容远离生活
        4.评价维度单一
三、初中美术体验式教学运用原则
    (一)指向性
    (二)平衡性
    (三)升华性
四、初中体验式美术教学实施途径
    (一)问题情境
    (二)思考探索
    (三)归纳评价
    (四)有效迁移
五、初中体验式美术教学实施策略
    (一)新型学生观的建立
    (二)情境式课堂的开展
    (三)科学评价机制的制定
    (四)课内外资源的整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4)高中生提出地理问题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1.国家社会发展需要
        2.地理学科教育要求
        3.学生实际发展需要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关于学生提问的研究内容方面
        2.关于学生提出问题的影响因素研究
        3.关于评价学生的提出问题能力方法研究
        4.研究述评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研究路线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提出问题
        2.地理问题
        3.提出地理问题能力
    (二)理论基础
        1.最近发展区理论
        2.建构主义理论
        3.元认知理论
        4.SOLO分类评价理论
三、学生提问地理问题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学生问卷调查
        1.问卷的编制
        2.问卷调查对象
        3.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三)教师访谈调查
        1.访谈提纲设计
        2.访谈结果与分析
    (四)课堂观察
        1.观察量表的设计
        2.课堂观察结果与分析
    (五)小结
        1.学生的提问地理问题现状
        2.影响学生提问因素
四、培养学生提出地理问题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提出地理问题意识
        1.激发提问意愿,增强提问主动性
        2.鼓励提问,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
        3.借助提问构建地理知识框架,为培养提出问题意识打下基础
        4.巧妙创设地理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提高学生提出的地理问题质量
        1.引导学生扩展提问视角,扩大提问的范围
        2.教会学生提问方法,提高问题的层次水平
        3.设置“地理问题卡”,学生自由提问表达
        4.通过反思,提升问题层次水平
    (三)科学评价学生的提问
        1.正面评价提问,允许学生个性化提问
        2.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
五、培养学生提出地理问题能力的实践及检验
    (一)实验设计
        1.实践对象
        2.实验方法
    (二)实验过程
    (三)实验结果
        1.实验结果检验工具设计
        2.实验结果分析
    (四)小结
六、总结
    (一)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以太原市R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1.2.1 终身学习能力研究
        1.2.2 教师终身学习能力研究
        1.2.3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2.1.1 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1.2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1.3 适应小学生知识结构与心理特征变化的必然要求
    2.2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可行性
        2.2.1 国家发展基础教育的战略需求
        2.2.2 小学教师自我完善的内在需求
        2.2.3 “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的便利性
第三章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
    3.1 终身学习能力培养调查结果分析
        3.1.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3.1.2 培养目的和态度分析
        3.1.3 培养内容分析
        3.1.4 培养方式分析
        3.1.5 培养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分析
        3.1.6 培养的激励和评价分析
        3.1.7 培养环境分析
        3.1.8 培养的困难和影响因素分析
    3.2 调查结论
        3.2.1 培养目的为“学习型教师”,教师的外部动机为主导性动机
        3.2.2 培养内容十分丰富,指导教学实践的内容收获最大
        3.2.3 培养方式多种多样,以组织集体学习、观摩研讨为主
        3.2.4 重视掌握基本学习方法,获取所需知识和信息
        3.2.5 注重精神奖励,以撰写学习心得评价教师终身学习的效果
        3.2.6 强调开发学习资源,校园文化中渗透终身学习理念
第四章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4.1 培养目的不够明确,内部学习动机不足
    4.2 培养内容拓展不够,难以满足现实需求
    4.3 培养方式偏重讲授,方法应用水平较低
    4.4 激励评价缺乏科学,积极性实效性不强
    4.5 培养环境仍需改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
第五章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5.1 终身学习意识薄弱,轻视求知趋于功利
    5.2 理论脱离教学实践,忽视教师层次差异
    5.3 模式固化创造力弱,学习方法欠缺灵活
    5.4 激励机制形式单一,评价未能发挥成效
    5.5 场所受限资源短缺,理念错位监管缺位
    5.6 法律保障支撑不足,制度体系亟需完善
第六章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6.1 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6.1.1 强化终身学习理念,激发内部学习动机
        6.1.2 完善终身学习规划,灵活应用学习方法
        6.1.3 调整个人良好心态,提高环境适应能力
    6.2 构建科学培养体系,完善教师培训机制
        6.2.1 营造良好学习环境,转变理念加强监管
        6.2.2 适应层次发展需求,全面促进实际工作
        6.2.3 开拓创新更新模式,扩大参与加强互动
        6.2.4 多元优化激励机制,健全发展评价体系
    6.3 提供政策法律保障,健全相应配套制度
        6.3.1 加快终身学习立法,完善终身学习体系
        6.3.2 实施学分银行制度,推进学习成果认证
        6.3.3 搭建终身学习平台,畅通人才成长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调查问卷
附录二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访谈提纲(校领导)
附录三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访谈提纲(教师)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语文教科书中《藤野先生》的选文编制研究 ——基于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核心概念界定
2 《藤野先生》选文编制研究的依据
    2.1 有意义学习理论
        2.1.1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2.1.2 建构主义有意义学习理论
    2.2 《藤野先生》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2.1 《藤野先生》的思想内容
        2.2.2 《藤野先生》的艺术特色
    2.3 语文教科书的编制系统
3 教科书中《藤野先生》的知识系统编制分析
    3.1 《藤野先生》的知识系统分析视角
    3.2 《藤野先生》的知识系统特点分析
        3.2.1 更加重视方法性知识的编纂
        3.2.2 主题解读越来越具有兼容性
        3.2.3 愈加注重知识的情境化运用
4 教科书中《藤野先生》的导学系统编制分析
    4.1 《藤野先生》的导学系统涵盖内容呈现
    4.2 《藤野先生》的导学系统特点分析
        4.2.1 单元前建构整体知识框架
        4.2.2 课前提示更注重勾连旧知
        4.2.3 课中提供直观形象的材料
5 教科书中《藤野先生》的作业系统编制分析
    5.1 《藤野先生》的作业系统题型变化趋势
    5.2 《藤野先生》的作业系统特点分析
        5.2.1 基础意义类题目凸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5.2.2 探寻意义类题目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5.2.3 有意义运用类题目展现学生的自我建构
6 语文教科书中《藤野先生》选文编制的启示
    6.1 对语文教科书选文编制的启示
        6.1.1 增加方法性知识以促进学生主观建构
        6.1.2 紧扣文本深层意义增强关联新旧知识
        6.1.3 观照思维过程以有效达成有意义学习
    6.2 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6.2.1 兼顾各大系统,为构建有意义学习充分创造条件
        6.2.2 开发教学资源,为建构有意义学习提供直接动力
        6.2.3 重视思想陶冶,是实现有意义学习最为关键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高中“电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理论基础
第二章 批判性思维
    2.1 批判性思维的概念
    2.2 批判性思维的结构
    2.3 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
    2.4 批判性思维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第三章 化学实验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调查问卷的编制
    3.4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3.5 实验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电化学实验教学设计案例与实践
    4.1 电化学教育教学分析
    4.2 高中电化学实验题中批判性思维的考查
    4.3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电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与实施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A 化学实验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调查问卷
附录 B 前后测问卷得分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8)数学史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目标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数学史融入中职数学教育的必要性:教师的视角
    2.1 数学史是中职数学教师必备的知识
    2.2 数学史可以促进中职数学教师观念上的改变
    2.3 数学史有利于中职数学教师发展
第三章 数学史融入中职数学教育的必要性:学生的视角
    3.1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成为应用性人才
    3.2 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提高终身学习能力
    3.3 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
第四章 数学史融入中职数学教育的教学研究
    4.1 中职数学教育引入数学史的研究方式—教学案例研究
        4.1.1 借助数学史导入教学的教学分析及案例分析
        4.1.2 将数学史穿插进教学进程的教学分析及案例分析
        4.1.3 借助数学史进行课堂小结的教学分析及案例分析
        4.1.4 组织学生在课后开展数学史研究的教学分析及案例分析
    4.2 实验与分析
    4.3. 研究结论与研究建议
        4.3.1 数学史融入中职数学教育的研究对学生的作用
        4.3.2 数学史融入中职数学教育的研究对教师的作用与要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的方法
2、自制教具的基本认识
    2.1 自制教具的定义
    2.2 物理课堂中自制教具的制作和使用现状
        2.2.1 调查对象
        2.2.2 调查问卷的统计方法
        2.2.3 调查结果分析
    2.3 自制教具的特点
        2.3.1 自制教具应具有经济实用性
        2.3.2 自制教具应具有直观性
        2.3.3 自制教具应具有科学性
        2.3.4 自制教具应具有启发性
        2.3.5 自制教具应具有针对性
    2.4 自制教具的作用
        2.4.1 自制教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4.2 自制教具能更直观的增强演示效果
        2.4.3 自制教具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高中物理教材中自制教具的实践案例
    3.1 自制教具在新课教学中的实践案例
        3.1.1 用自制教具来设计情境,引入新课,激发求知欲望
        3.1.2 用自制教具建构重要物理概念
    3.2 自制教具在习题分析中的实践案例
        3.2.1 用自制教具“活现”习题中的问题情景
        3.2.2 用自制教具“揭开”习题中的内在规律
        3.2.3 用自制教具“见证”习题中的神奇现象
        3.2.4 自制教具应用于习题分析的课堂案例
    3.3 自制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技术相结合的实践案例
        3.3.1 案例一:《电容器的电容》
        3.3.2 案例二:《楞次定律》
        3.3.3 案例三:《牛顿第三定律》
4、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自制教具教学的效果分析
    4.1 实验对象
    4.2 实验过程
    4.3 自制教具运用于物理课堂的效果分析
5、研究结果和讨论反思
    5.1 研究结果讨论
    5.2 不足之处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依据
        (一)理论依据
        (二)现实依据
    二、论文选题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相关概念界定及重要性分析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兴趣的界定
        (二)学习兴趣的界定
    二、激发学习兴趣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实现良好教学效果
        (四)有利于落实新课改和新一轮高考改革相关要求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现状及问题
        (一)高中生问卷调查的情况分析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现状及问题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因素
        (二)客观因素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提升策略
    一、端正学习态度,正确认识自己,培养学习习惯。
        (一)正确认识思想政治课,唤醒学习动机
        (二)了解自身心理,激发学习兴趣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持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明确学生主体,提升自身素质,优化教学活动。
        (一)教师应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三)优化教学活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组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五)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三、发挥课堂作用,拓展课外空间。
        (一)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二)拓展思政课活动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教师)
    附录3 《企业的经营》教学设计
    附录5 《消费及其类型》教学设计——我的消费我做主
致谢

四、激发求知欲望 培养探究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及物理教材批判性思维要素研究[D]. 马丽.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历史核心素养下高中生问题意识的培养[D]. 付雪.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体验式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安琪. 延安大学, 2021(11)
  • [4]高中生提出地理问题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 刘洁兰.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以太原市R区为例[D]. 赵捷. 山西大学, 2021(12)
  • [6]语文教科书中《藤野先生》的选文编制研究 ——基于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分析[D]. 蒋慧.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高中“电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D]. 严晨璐. 合肥师范学院, 2021(09)
  • [8]数学史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D]. 曹亚秋. 扬州大学, 2021(09)
  • [9]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陈佳. 西南大学, 2020(05)
  • [10]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提升策略研究[D]. 吴洁. 西南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究精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