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引导女性了解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引导女性了解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一、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引导妇女认识环保与食品安全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姜姝滢[1](2020)在《目的论视角下长句的翻译 ——以Issues and Trends i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翻译实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翻译实践材料选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会议文件——Issues and Trends i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问题及趋势》)。该文件论述了教育与实现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和实践的相关问题。文件的主要特点是大量运用结构复杂的长句,给英译汉翻译实践增添了一定的挑战。本文从英汉双语差异的角度入手,结合具体案例,探讨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对英语长句翻译的指导作用。目的原则指导下的翻译可以对原文的语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实现译文的交际目的;连贯原则可以指导英语长句意群的划分并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以实现译文的语内连贯;忠实原则所指导的实践可以在不改动原文意思的前提下对译文进行必要的文字增补,从而确保原文与译文语际连贯一致。本文旨在通过探索目的论三原则指导下的长句翻译,为英语长句的汉译提供一些思考。

王梦昭[2](2017)在《大学教师教学职能研究》文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对提升大学教育质量的呼吁不断,引发了社会各方的关注,一方面,随着大学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提升了大众对大学教育的期待;另一方面,大学教育培养的出口,又遭遇了大学生从学涯进入职涯发展的种种障碍,由此,大学教育的作用遭到质疑。本论文由七个章节组成,基本思路是:找出问题,试图在宏观理论指导下,整合、扬弃历史资源,展开大学教学新方法的尝试;建立一个宏微结合、历史现实沟通、跨越中外的良性结构,寻求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方法与技能,来应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使之得到妥善解决。第一章是立论与综述。立论部分,首先提出问题,目前的大学教学问题严重,从宏观层面说,有着名的“钱学森之问”和更为尖锐与直截的“钱理群之忧”。微观层面而言,存在着网络媒介时代,大学怎么教、如何学;大学教师的使命是什么,如何才能恪守教学职能等具体问题。这些问题还具有国际性特点,成为全球大学教育的危机,需要积极稳妥应对;然后,确定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法。综述部分分析评述相关文献,依次对“大学职能概念”、“大学职能内涵”、“大学教师教学职能”三个方面的文献,进行整理分类与评述,得出以往研究的两个缺失,即缺失理论框架的构建,缺失中国大学的历史追溯与反思,因而列为本文重点研讨的重点。第二章是理论辨析。首先是“职能”和“大学教师教学职能”的深入考察与概念确定,以及本文研究理论依据的确定。其次,探索大学教学职能的新结构。雅斯贝尔斯认为,“专业训练”(Fachschulung)“研究”(Forschung)和“教化”(Bildung)三大理念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共同构成了大学的理想。可是,“专业训练”(教学)“研究”(科研)一直为人们重视,并与雅氏遗漏的“社会服务”构成了大学的“三大职能”;“教化”(Bildung)这一理念却被忽视而失落了。本文以“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理论为指导,得出了大学教学“三职能一理念”的新结构:“教化”的理念在上,下面是三大职能的支撑;理念引领职能,职能支撑理念,形成一个上下交流、左右互通的有机结构。同时,对超越雅斯贝尔斯,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教学资源充实理论构架内涵,作了初步设想。第三章是历史追溯。探讨中国的大学教学,不仅需要具有国际共识的理论指导,更需要对本土的大学教育历史做认真考察,对传统进行扬弃,弃其糟粕,扬其精华,这也是以往的研究所忽视的。本文按媒介形式的演变,分口语传播、抄本传播、雕版印刷传播、机器印刷传播和音像传播五个阶段,考察我国古往今来大学教师教学职能履行状况,得出的结论是:媒介革命与大学发展关联密切,对大学教学冲击猛烈,并对大学教学呈现几何级增速的影响。网络媒介时代的大学教学问题,是这个历史走势的必然延伸,因而速度会更急迫,强度也会更激烈。第四章是熔铸与构建。以第二章的理论结构为构架,充实以第三章古代大学教学的优质资源,对中外哲人前贤的思想进行扬弃,批判继承他们的思想,弘扬有益成分,摒弃其不良因素,纳入到“三职能一理念”体系中。进而对“德”的义涵作了深入的探究,与古代的“明德”传统、雅斯贝尔斯的“教化”理念相结合。以“以德统学”为统领,渗透到“转技为道”、“转知为智”和“转教为导”三个方面;又以这三个方面作为“以德统学”的支撑,形成一个良性结构,用以阐述当代大学教师的教学职能的具体内涵。以图实现“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第五章是现实考察。本文的目的是要解决现实问题,寻找具有网络媒介时代特色的大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经过前几章的阐发,我们感到,必须寻求在“教化”理念指引下,与科研、社会服务互为联系的方法手段。本文采取质性研究的方法,糅合叙事研究与案例研究的特点,对翻转教学等教学手法进行了考察。当然,这些新方法是一种尝试,尚不成熟与完善,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另外,相比科研与社会服务,教学原本是大学的唯一职能,具有更悠久的历史,因而它的传统性、稳定性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翻转教学等方法,和“对话式”教学法一脉相承,自有传承,是媒介革命时期的转型;另一方面,即便翻转教学等新方法已经相对成熟,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法。第六章是总结与展望。提炼本文研究的几个重要结论:1、大学教师必须具备“德、才、力”,关爱学生、献身教育事业,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才能出色地履行教学职能,复兴大学的生命力,增强大学的魅力;2、探究“教化”理念的引领作用,确立大学教师职能新构架、充实新内涵;3、探求网络媒介时代大学教学的新模式等。其次,本章还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对未来的后续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回答的是大学教师教学职能的必然与理想标准。通过追溯中国大学教师教学职能的历史传承,吸收优秀文化遗产;探索经典教育理念中,大学教师理想教学职能;思考大学教师教学职能与育人理念的辩证关系;进而提出大学教师教学职能发展的应然之道。

王玮[3](2016)在《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理论架构与方法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承认儿童是拥有权利的积极主体,承认儿童是研究儿童问题的专家。但一直以来校园以教师的教学为核心,儿童总是处于被动、被安排的角色。而所谓的校园营造则更是建筑设计者的工作,是行政的程序、是专业的考虑,而非从真正符合使用者需求,以儿童参与来进行考量。参与既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一项儿童基本权利,也是学界广泛倡导的一种现代儿童观的重要准则。虽然,儿童应该在影响其自身利益的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我国目前并未有系统地让儿童参与到校园空间营造中来,儿童参与的权利和能力问题仍备受争议。本研究首先,在可持续发展伦理、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童年的社会建构背景下,运用多学科交叉关联分析,通过系统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从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生态学、社会学、建筑景观学等跨学科领域,明确环境景观之教育考量、与儿童关系及儿童参与环境景观设计依据。确立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哲学立论、社会学立论、心理学立论、教育学立论、生态学立论。其次为进一步补充和丰富校园环境景观本体论认识,通过校园环境景观物元和功能承载“物理”构建,儿童权利观、身体观、教育观和自然观的“事理”关照,儿童具身性、知觉系统、认知发展、需要层次及敏感期规律的“人理”理解,将“物理-事理-人理” WSR方法引入校园景观环境系统分析之中,实现从“物玩、境游、人戏”的“大景观”整体上把握校园环境景观对象体系的内涵和外延。进而,基于可持续校园设计和校园环境景观的现场调研,构建起校园环境景观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评价分析,提出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关键议题。重点构建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包括:儿童感知质量差距模型的构建及分析、人-参与&设计-工具-环境&景观-目的“五位一体”的参与式校园环境景观设计框架搭建及分析、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层次阶梯构建及分析、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过程梳理、参与式设计中儿童的能力与发展分析,并结合国外案例解读和启示分析进行实证和印证,补充和完善校园环境景观创设方法论认识。再有,提出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行动相关概念问题,并以作者主持参与的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实践为例,阐述研究缘起、相关概况、问题识别、行动过程,总结分析其中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问题与经验,通过实践案例检视环境景观创设,探索和完善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实践论认识。最后,总结全文,提出研究结论及不足之处,并展望未来有待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方向和领域。校园营造是事关儿童切身利益的事务,对校园环境景观和儿童本身都有积极影响。儿童参与的问题不单单是拥有权利、维护权利、行使权利这样一件简单的事,它事关儿童综合的、全面的、健康的发展,是一个民主社会成熟的标志之一。针对于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研究,有助于转变传统设计范式,丰富并完善参与式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本体论、方法论和实践论认识;实现儿童参与校园空间营造设计目的,使校园环境景观体现儿童友好型校园内涵、价值和意义,使校园环境景观成为儿童的户外自然游憩学习场所,满足儿童成长、发展和创造体验需要;并能够结合素质教育、公民意识、创新培养、社群实践、院校合作、社区融合、公益发展多目标考量,从而为我国城乡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式设计提供理论方法参考和实践借鉴。

张洁[4](2014)在《参与式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理念,对当今的历史教学改革起着巨大指导作用。课改以来的教学实践也证明,参与式教学方式适合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学生也只有参与到教学中,才能有效实现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目前参与式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课堂的运用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因而开展参与式教学方式的运用研究颇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对该选题的研究和成果的运用,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初中历史教学理论,助推历史新课改的进行,还能对学生和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初中历史课堂中学生参与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参与式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原则与方法。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一共包括四章内容:第一章,参与式教学方式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首先对参与、参与式教学方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阐述了相关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布鲁纳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等。第二章,初中历史课堂中学生参与教学的现状与分析。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行为、认知和情感参与三个维度。作者试图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当前参与式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选题研究提供论据支撑。第三章,参与式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原则与方法。其中原则主要从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保障学生参与的时间、把已有知识经验和主动建构知识相结合、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相结合、促进学生深层认知参与发展、提升学生的情感参与意识等六个方面来论述;方法主要涉及到问题情境的创设、分组合作、角色扮演、微课的引入、开展课外活动、评价的运用等六种。第四章,参与式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基本步骤和实验分析。首先列举了参与式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基本步骤,并附教学实录加以说明;然后通过实验班和参照班的对比,说明该方式的运用效果。

黄浩明[5](2014)在《社会组织国际化战略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组织国际化也呈现四种不同的模式,包括社会组织从立足本国,逐步发展成为区域化、国际性的组织;社会组织与国际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社会组织的人才辖地化和社会组织研究工作在向区域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社会组织国际化的5大特点;包括受支助方价值观的影响,网络效应加大,独立性增强,自律联盟增加和援助资金不断扩大;而中国社会组织也受到了社会组织国际化的影响,开始了走向国际参与人道主义援助和表达社会组织自己的声音,开始与政府、企业合作共同参与国际事务,但是受到外部环境包括法律、政策、国外组织的竞争、国际关系、属地伙伴等因素的限制,同时也受到社会组织内部环境包括组织治理、领导力、人才专业化、资金和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社会组织国际化战略的4条路径包括加强与国外民间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参与联合国多边合作,参与国际会议和与国际官方发展援助项目合作。突破了社会组织国际化发展的传统研究模式,系统地分析了美国、英国、日本和巴西等国社会组织国际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战略选择,路径选择和合作模式,提出3种不同类型的发展标杆(Benchmarking),为中国社会组织国际化发展设计出可以选择共性的发展阶段、战略方案和合作思路;通过典型案例研究法(Case Study Research),针对中外社会组织国际化发展的实践的路径研究,对6家国际民间组织国际化发展的经验和模式进行了分析,同时也中国典型的4家社会组织国际化发展的成败与经验进行归纳和分析,提出中国社会组织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存在的困境和政策支持的重点;基于问卷调查,斯沃特分析法(SWOT),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等数理分析方法,从中发现中国社会组织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面临的外部环境中机会,发展中的威胁;深化分析了中国社会组织在国际化发展进程中的拥有的优势和劣势;结合中国社会组织国际化的实践和可以选择的战略和路径,提出了中国社会组织国际化发展的优先选择的领域和10点针对政府部门的建议,5点针对社会组织本身的建议。

陆建龙[6](2014)在《中小学实施“绿色教育”的调查与研究 ——以泰州市G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通常意义上的“绿色教育”是指环境教育,旨在通过教育促进环境保护,大部分的研究成果仅仅停留在环境教育的问题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绿色教育”应该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鉴于此,本文大胆突破以往研究的模式,以泰州市G区中小学实施“绿色教育”为切入点,在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中小学实施“绿色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从绿色教学、绿色管理和绿色校园等三个方面,通过认真总结G区中小学实施“绿色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分析思考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适合G区中小学“绿色教育”发展的途径和举措,以期对中小学“绿色教育”的深入推进有所贡献。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小学“绿色教育”进行全面研究,挖掘更丰富的教育内容。首先,本文对国内外中小学关于“绿色教育”、绿色学校以及绿色课堂等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为该研究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并且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接着,对“绿色教育”的概念进行界定,从绿色教学、绿色管理和绿色校园三个方面提出了“绿色教育”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对“绿色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分析了我国“绿色教育”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中小学“绿色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成功实践,总结国外中小学实施“绿色教育”的经验特征与对G区“绿色教育”的启示。其次,在介绍G区中小学实施“绿色教育”的背景及具体举措的基础上,从绿色教学、绿色管理和绿色校园三个方面对G区“绿色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的经验,并结合G区实际情况,把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一个重点和搭建一个阵地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提出实施“绿色教育”的对策建议,即聚焦绿色课堂教学,打造学校绿色管理,打造绿色校园。本文研究认为,中小学“绿色教育”应该注重追求教育的灵性,强调关注于人,渴求让每一个学生在突出个性的基础上激起发展的欲望。“绿色教育”不只要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只要关注学生的今天,更要关注学生明天的最佳发展、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泰州市G区为个案的调查发现,近年来县(区)域实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致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呵护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绿色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绿色教学缺乏深度,不能很好的展现绿色的教育理念”、“绿色管理存在偏差,没处理好局面成效与整体成效的关系”、“绿色校园个性不强,忽视了中小学校自身的本色因素”等问题。在目前基础上,县(区)域中小学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进“绿色教育”:(1)通过转变教师角色定位、处理师生之间关系和采取有关激励手段来深化绿色教学的改革;(2)通过调整工作取向,以突出学生成长、注重教师成才、锁定学校成功为重心着力打造绿色管理;(3)通过树立爱绿护绿的优良校风、加大硬件建设的投入力度、营造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开展特色鲜明的社团活动、提高绿色校园的文化品位等途径创建绿色文化校园。

周文芳[7](2014)在《析专业本真之解密篇 弎 职业兴趣与专业选择擦出的完美火花》文中研究指明高考填报志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我们职业生涯的起点,有时会影响人一生从事的职业。高三学习的紧迫性、对高考分数的过分看重使得高三学生们无暇去思考自己真正的兴趣和优势,中学也往往不重视引导学生去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所以不了解自己职业兴趣的同学比比皆是。这也直接导致填报志愿的盲目性。杭州21世纪人才评价培训中心曾对浙江的高校,如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宁波大学等十几所大学做过有关志愿填报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高考填报

李淑云[8](2014)在《社会工作介入少数民族流动妇女扫盲教育研究 ——以兰州市西湖文化服务中心妇女识字班为例》文中提出中国社会转型进入加速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让许多西北少数民族农村妇女流入城市。通过调查发现,这些少数民族流动妇女进城后,因受教育水平很低、不识汉字、传统文化的角色束缚等使其融入城市非常困难,因此,扫盲教育成为她们融入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迫切需求。本文研究者将文献研究、实地研究和行动研究三种方法相结合,以一名研究者和实务者的双重身份,依托于兰州市西湖文化服务中心的少数民族流动妇女识字班,以社会学习理论和赋权理论为指导,以小组工作方法为主、个案工作方法为辅,建立了以扫盲教育为目的的姐妹花“从头再来”小组。设计了11次的小组活动并进行实施、总结和效果评估,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少数民族流动妇女扫盲教育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评估注重被研究者发出自己的声音,因此,结合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小组效果进行评估,也是对以往只注重客观评估的补充。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社会工作介入少数民族流动妇女扫盲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方面是对教育学等其他学科研究扫盲教育的补充,另一方面是对社工介入扫盲教育领域新的尝试和探索。第二,小组工作介入少数民族流动妇女扫盲教育取得了积极成效。76.9%的小组成员认为参与式的小组工作活动有利于扫盲教育的开展,92.3%小组成员认为参与小组活动提升了人际交往能力、生活自信心,扩大了其社会支持网络。小组工作介入扫盲教育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体现了“助人自助”的理念,有助于组员自我效能的发挥。第三,个案工作是小组工作在介入少数民族流动妇女教育中的有益补充;社区作为社工整合资源的“聚宝盆”,有效开展社区工作将有助于为少数民族流动妇女扫盲教育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和各类有力的社会支持。第四,“参与式”教学方法和小组工作中运用参与式的互动方式在扫盲教育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其践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80.8%的组员认为“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对扫盲教育是有效果的。第五,社会工作在介入少数民族流动妇女扫盲教育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提升。组员的流动性、社工自身的能力不足等也限制小组工作的效果;产生于西方土壤的小组工作也需本土化。

张敬华[9](2014)在《江苏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在新时期我国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相关理论和已有成果的回顾基础上,以江苏省苏中扬州、泰州为基点,分析了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了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实地走访、座谈和建模等方法,以及1082份有效问卷的定性或定量分析,明确了农民、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意愿与评价,找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与成因,实证了农民个体和家庭特征等因素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以工业主导型张万村和花木高效农业主导型横沟村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总结了两村新农村建设成效与可推广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扬泰地区以政府、村干部和农民为主体联动的建设新农村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农民视角。农民普遍认为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最重要也是应优先发展的内容,其次是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最后是乡风文明;农民认为很重要和不满意的未必就是农民认为急需改善的;农民对生活设施的改善需求高于对生产设施的改善需求,对公共产品的改建需求高于自家需要改建的需求;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主体主要是政府和集体,农民自己愿意适当出资出力。对于生产,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农民非农化程度提高,农村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农民主要从业于二三产业,土地有偿转让态度明确,如有生活保障大多数农民愿意放弃务农和到城里定居。农户家庭小规模生产的劳动力和土地的机会成本高,农村用工价格高。农民期望惠农力度加大,基本补贴能落实到位。农民对水电等生产基础设施状况满意。对实用技术需求强烈,期望科技培训与指导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且愿意为新技术支付一定的费用。农民参加新型合作组织的比例不高,农业信息渠道利用不充分,主要依赖于电视、村里通知和开会,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比重低。妇女和老人是农业劳动的主力,新生代农民占比低而不稳定;农业比较效益较低,普通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要素非农化明显,农民投入重商重工轻农,表明农民农业从业意愿不强。对于生活,农民生活满意度较高,品质生活有所提升。大多数农民收入都有增长,家庭实物资产多样化,主要耐用消费品、自来水和清洁能源覆盖面较大。家庭最主要支出和压力均是教育和日常开支,生产资料支出占比低仅为5.8%。农民参保比例总体不高,对医药费报销满意程度一般。做生意、外出打工、技术和勤劳是公认的致富主要因素,但花木主导型的横沟村不少农民认为种植大户也是致富的主要原因;疾病、无劳动力、无人做生意和无人外出打工是致贫的主要原因;农民希望地方政府和基层干部牵头和带领致富。对于乡风,农民对乡风文明的关注程度和深层次认识不高,但要求加强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和开展相关活动的意愿较为强烈。文化活动和设施少,看电视、打牌、打麻将和串门聊天是打发闲暇的主要方式。邻里关系和睦,治安状况良好,但赌博和迷信、小偷小摸、不讲卫生和干群关系紧张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甚至较为严重。对于村容村貌,农民认为变化较大,但要求继续改善的意愿依然强烈。生活垃圾、河道清淤和小工厂污染等是急需解决问题,旧危房、厕所圈舍和村庄布局调整等农民认为很重要但不认为急需改善。农民强烈要求改善村里道路、交通和路灯,对自来水(特别是水质)和活动室也有一定需求。对于民主管理,农民意识在提高,但个体间差异较大。农民对管理民主关注度较高,在新农村建设五大内容重要性排序中管理民主居于第四位。农民对村里民主选举、决策、理财、村务公开和“一事一议”制度实施情况评价不高。对基层干部了解不多,40岁以上的农民对村干部认同度较高,但年轻人的评价较低。农民个体和家庭特征因素影响其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意愿与评价。男性、中年、高中文化、就业于第三产业、家庭收入在4-6万元和来自工业主导型示范村的农民,其认知与评价相对较高;其他的则相对较低,且呈现出非规律性变化。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得出显着影响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投入意愿的因素有收入增长、参加教育培训、有人在外工作、生活满意度、对村干部满意度和参加合作组织等,家庭人口数、家庭总收入、参加村里活动、户主性别和年龄的影响不显着。参加合作组织的农户其投资、投劳和新技术支付一定费用的意愿均为负相关。2.基于典型村视角。花木高效农业主导型横沟村和工业主导型张万村研究显示,走上富裕之路的新农村,虽然各自模式和路径不同,但其发展具有共性特征。即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及时把握和充分利用发展机遇与政策;发挥地方能人带头作用;挖掘和开发当地资源,培植主导产业,实行产业集聚,是农村发展、农民致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同时,花木主导型、工业带动型两典型村与普查村比较研究显示,不同类型村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与行为表现差异较大。示范村农民的认知程度和投入意愿明显高于普查村;示范村农民对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需求相对较高,而对村容整洁的需求相对较低;示范村农民愿意出钱比例高于普查村。3.基于村干部等视角。新农村建设中问题和难点依然存在。农民认知不深,参与程度不高,建设主体的主要力量不在农村。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难寻或难以落实。生产发展思路难以拓展,主导产业比较“矮小”,高效农业规模不大,农业内部挖潜难。农民工资性收入与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空间有限,农民创业不强和进一步转移难。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综合素质不高。农村基础生活设施、文化设施和卫生环境整治的资金缺乏,现行土地制度制约规划中的结构调整。农村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和保险等与实现城乡均等化要求差距还较大。社会化服务和人力资本未能满足新农村建设需求。实证研究表明,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主体建设,调动主体积极性,发挥最大效用;需要挖掘地方资源和培植主导产业,增强地方经济实力;需要做好城乡间、农村区域内部、农村一二三产业间、生产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农民收入增长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齐升的统筹,实现公平、效率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培育新型农民,丰富农村人力资本;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长期不懈努力。

刘卓雯[10](2013)在《乡土意识变迁与乡土书写 ——黑龙江乡土教材的教育人类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乡土教材发展史是研究教育现象的空间与时间组合发展的问题。中国百年乡土教材的发展,正是养成乡土爱启发爱国心的教育,将人的体力、智力和德性融合复归回教育。当世界——国家——乡土的现代时空观念确立之后,重新认识中国,重新认识家乡,不仅是时代命题,更是国家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对这一课题的解答,关系着民众对国家、家乡的认同,更关系着对中国谋求富强的大计。乡土教材是乡土教育的重要载体,其产生和发展有内在的规律性和科学性,能够为今天的教育事业带来很多启迪。今天,国家成为书写的权威和中心。作为教科书形态之一,乡土教材成为多元化现代社会发展的结点之一,表现在:从书写形态上来看,乡土教材呈现不同族群的生活方式和自我表达形式;从存在意义上来说,其发生发展本身即一种关于文化的实际运作方式。在历史意义上,乡土意识、乡土教材与社会背景中的象征性权力之间是错综复杂的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一定是在历史与政治的脉络下逐渐形成的。因此,本研究指出乡土教材的研究应该转向——即乡土教材是现实社会构成的一种文化书写工具,而不仅仅是一个指涉的符号与标码:其研究焦点不仅落脚于文本解析,而在于对书写本身与意识洪流之间、社会大环境之间的关系互动。借助布迪厄“实践的理论”中的关键概念,本研究将乡土教材的百年嬗变定位为:被社会结构化了的文化资源与掌握权力的书写主体之间,能动者的、情境性的遭遇。这样看来,不管看起来是多么普通、陈旧甚至简陋,每一本乡土小书都被雕刻上社会结构的印记,他们既表达了彼时的社会结构,又促成了社会文化的再生产。本研究尝试将“乡土意识”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研究20世纪中国边疆省份社会变迁、教育发展的有效范畴及解释工具,通过对黑龙江乡土意识的梳理、乡土教材的文本解读阐述并探讨如下问题:1.阐述自清末以来,黑龙江乡土教材(乡土志)产生、发展与演变的全过程、以及特殊历史时期的地方教育内容;2.总结黑龙江乡土意识变迁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原着少数民族和外来迁移族群认同的影响路径;3.现代化进程中黑龙江人口较少民族乡土意识与乡土教材关系的立体透视;4.分析黑龙江乡土教材与乡土意识变迁的互动关系;探讨乡土意识变迁与文化自觉的关系5.乡土意识是否可以成为阐释社会变迁本土“现代性”历程的研究路径;6.乡土教材的发展定位,明晰乡土教材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指向人群。黑龙江百年乡土意识演变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地域身份与国民身份结合、乡土情怀与国家复兴紧密联系。乡土志的产生就是与爱国思想、疆土意识与国民构建紧密相连,新式教育内容、民众的乡土意识同地方的乡土文化资源相得益彰的结果;第二,列强入侵引发的民族精神觉醒同传统的文化心理结合起来。抗战读本与解放区读物就是作为抗日民族精神的汇集地以及满足乡村民众最基本生存需要的教育工具,时刻彰显着国家意志;第三,民众自身利益及乡土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民主建设时期,“闯关东精神”“大庆精神”及“北大荒精神”深刻内含于农民识字、文化技术读本以及地方教育系统自编的乡土教材中;第四,少数民族文化自觉,试图通过民族文化传承表达认同。赫哲族、鄂伦春族等人口较少民族原文化呈现碎片化之后,面对身份的失落与焦虑,走上了寻找传统的文化符号作为认同表达的文化自觉之路。民族文化课程以及校本教材的大量开发正是少数民族乡土意识在学校教育中的体现。概言之,黑龙江乡土意识正是通过乡土教育的缓慢孕育,经通过国民教育的迅速整合,通过爱国主义逐步发酵,通过文化自觉来表达民族认同。当前乡土教材发展面临窘境的本质在于实践活动在“场域——生存心态”关系中出现错位,即没有正视乡土意识在现代性教育中历史与空间的位移。本研究指出乡土教材可以通过目标的重新定位、内容的重构以及课程开发系统的拓展作为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在分析文献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指出:1.乡土意识反映地域文化的深层心理结构;2.社会场域及乡土意识变迁是乡土教材发展兴衰的主要动因;3.乡土志产生于国家政治需要,是国家意识的投射;4.现代乡土意识是地域意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的整合;5.乡土教材的发展是文化自觉的重要表现6.乡土教材可以成为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7.乡土教材是区域群体利益诉求的媒介之一;8.乡土教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托学校教育的平台;9.目前的研究与关注,存在对乡土教材功能的误解和过度解读。书写乡土,并不是为书写而书写,而是要通过乡土知识的书写及其传播,加深对于乡土之认识,加强对于乡土的认同,最后促使人们以饱满之感情投入到乡土、国家的建设之中。已经具有这样认识和观念的知识群体在乡土书写时,有意识地从世界——国家格局中寻求乡土的位置,正是对这一课题的主动解答,使得近代不同地域的知识群体在文化自觉中构建乡土认同,同时也在乡土认同中寻找国家认同。虽然过程崎岖、高低起伏,但却不能忽视新形势下借助乡土书写和对“乡土意识”梳理的历史教育来重建中国人时空观及其责任感的努力。

二、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引导妇女认识环保与食品安全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引导妇女认识环保与食品安全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目的论视角下长句的翻译 ——以Issues and Trends i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翻译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翻译项目介绍
    1.1 项目概况
    1.2 文本分析
第二章 翻译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2 译中处理
    2.3 译后审校
第三章 翻译理论运用
    3.1 目的论三原则
    3.2 目的论三原则对长句翻译的指导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4.1 目的原则的运用
    4.2 连贯原则的运用
    4.3 忠实原则的运用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5.1 收获与不足
    5.2 启发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原文
    附录2:译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或译作目录

(2)大学教师教学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研究缘起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大学职能”概念的研究综述
        二、“大学职能”内涵的研究综述
        三、“大学教师教学职能”研究综述
        四、“大学职能”研究的缺失
    第三节 、本文研究方法
        一、文本分析法
        二、质性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创新之处
        一、探索“媒介史观”下的教学职能发展脉络
        二、探究“教化”理念的引领作用
        三、探寻我国古代“明德”传统
研究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界说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一、职能
        二、大学教师教学职能
    第二节 、研究的依据
        一、洪堡的教育理念与大学职能观
        二、雅斯贝尔斯的教育理念
        三、伊里奇的社会批判及教育理念
        四、麦克卢汉的媒介史观
    第三节 、当代大学教师职能的内涵
        一、“第四职能”探讨的启示
        二、“教化”理念的失落与复归
        三、当代大学教师职能体系的构成
    第四节 、当代大学教师教学职能的内涵
第三章 大学教师教学职能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口语传播时代的教师教学职能
        一、口语传播时代教育概况
        二、口语传播时代的教师教学职能
    第二节 、抄本传播时代的大学教师教学职能
        一、官学时期
        二、私学时期
        三、太学时期
        四、国子学时期
    第三节 、雕版印刷时代的大学教师教学职能
        一、理学兴盛时期
        二、书院崛起时期
    第四节 、机器印刷时代大学教师教学职能
        一、机器印刷时代大学教育概况
        二、机器印刷时代的教师教学职能
    第五节 、音像传播时代大学教师教学职能
        一、广播教育发展概况
        二、电视教育发展概况
        三、音像传播时代的教师教学职能
    第六节 、大学教师教学职能历史演变的反思
        一、政统道统职能的演变
        二、教育对象的演变
        三、教师才能要求的演变
        四、教师教学职能的演变
第四章 大学教师教学职能的审视
    第一节 、以德统学
    第二节 、转技为道
    第三节 、转知为智
    第四节 、转教为导
    第五节 、媒介革命与大学教师教学职能
第五章 大学教师教学职能的叙事案例研究
    第一节 H大学的教师访谈背景
        一、研究场域、研究参与者
        二、研究反思
        三、参与者的话
    第二节 、育人目标定位与再塑
        一、课程内容的引导者:触类旁通、推己及人
        二、课程评价的组织者:交往与对话
        三、教师的教学交往: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三节 、网络媒介时代的赋予
        一、翻转教学工作室:功夫在课外
        二、网络思政工作室:线上与线下的辨析
        三、网络平台与网络学习:教学助力
        四、教师的教学发展:向内与向外的需求
    第四节 、终身学习行动的延续
        一、职业生涯发展课程:学生的生涯导师
        二、教师的内在生命价值:奉献中自有收获
        三、教师的教学反思:促进自我研究
    第五节 、指向卓越的自我修养
        一、教书育人:平凡中蕴藏的朴素追求
        二、躬亲共守:我的人生导师
        三、走向卓越:教师的职业追求
    第六节 、总结
        一、教师眼中的职业角色
        二、教师眼中的职业环境
        三、教师眼中的职业素养
        四、网络媒介在教学中的作用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改进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二 、采访样本转录情况
附录三 、T6教师的工作志
附录四 、T12 教师的工作志
附录五 、T14 教师的工作志
附录六 、T13 教师的工作志
附录七 、T4教师的工作志
附录八 、T16 教师的工作志
附录九、范德堡大学教师服务中心 Center For Teacher 在线学习目录
附录十 、大学教师素养的词频分析
附录十一、课程基础评教反馈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理论架构与方法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儿童
        1.3.2 校园环境景观
        1.3.3 参与式设计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研究立论
    2.1 从公众参与走向儿童参与
        2.1.1 公众参与述评
        2.1.2 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
    2.2 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哲学立论
        2.2.1 存在主义
        2.2.2 解释学
    2.3 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社会学立论
        2.3.1 对话理论
        2.3.2 交往理论
    2.4 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心理学立论
        2.4.1 人本主义心理学
        2.4.2 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
    2.5 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教育学立论
        2.5.1 终身教育理论
        2.5.2 环境教育理论
    2.6 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生态学立论
        2.6.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6.2 文化生态学理论
第3章 校园环境景观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
    3.1 世界各国可持续校园设计概况
        3.1.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全球演进
        3.1.2 可持续校园环境景观的缘起
        3.1.3 各国可持续校园设计的意涵
    3.2 我国可持续校园环境景观之路
        3.2.1 系统认知
        3.2.2 以境为教
        3.2.3 公众参与
    3.3 校园环境景观系统的理论分析
        3.3.1 WSR系统方法论
        3.3.2 校园环境景观的物理观
        3.3.3 校园环境景观的事理观
        3.3.4 校园环境景观的人理观
    3.4 校园环境景观系统的现状调研
        3.4.1 现状调研对象
        3.4.2 现状调研方法
        3.4.3 调研质性研究
        3.4.4 调研结果分析
    3.5 校园环境景观适宜性综合评价
        3.5.1 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3.5.2 集对分析方法
        3.5.3 适宜性等级划分
        3.5.4 实例应用
    3.6 参与校园环境景观可持续发展
第4章 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模式研究
    4.1 基于差距模型视角的儿童参与设计
        4.1.1 建构校园环境景观质量差距模型
        4.1.2 校园环境景观质量差距形成机制分析
        4.1.3 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弥补感知质量差距
    4.2 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框架
        4.2.1 建构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框架
        4.2.2 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框架分析
        4.2.3 实践社群与多元伙伴合作
    4.3 基于阶梯模型视角的儿童参与类型
        4.3.1 儿童参与层次类型回述
        4.3.2 建构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阶梯模型
        4.3.3 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阶梯模型分析
    4.4 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过程
        4.4.1 阶段Ⅰ:项目策划
        4.4.2 阶段Ⅱ:调查分析
        4.4.3 阶段Ⅲ:方案设计
        4.4.4 阶段Ⅳ:方案实施
        4.4.5 阶段Ⅴ:建成评估
    4.5 参与式设计中儿童的能力与发展分析
        4.5.1 儿童的认知能力与发展
        4.5.2 儿童的空间概念与发展
        4.5.3 儿童的人际理解与发展
        4.5.4 儿童的多元智力与发展
    4.6 案例解读与启示
        4.6.1 斯洛维尼亚Gubceva幼儿园游戏场设计
        4.6.2 英国Simeon Aranicki校园改造设计
        4.6.3 日本山梨Shimoyama小学新校园规划设计
        4.6.4 日本福冈Ikiminami小学校园景观设计
        4.6.5 英国中小学参与式校园空间设计
        4.6.6 启示
第5章 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行动研究
    5.1 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行动相关概念问题
    5.2 儿童参与交大附中校园环境景观设计行动研究
        5.2.1 研究缘起
        5.2.2 项目概况
        5.2.3 问题识别
        5.2.4 行动过程
        5.2.5 研究小结
    5.3 儿童参与交大幼儿园环境景观设计行动研究
        5.3.1 研究缘起
        5.3.2 项目概况
        5.3.3 问题识别
        5.3.4 行动过程
        5.3.5 研究小结
    5.4 儿童参与黄土小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行动研究
        5.4.1 研究缘起
        5.4.2 项目概况
        5.4.3 问题识别
        5.4.4 行动过程
        5.4.5 研究小结
    5.5 儿童参与新都二中校园环境景观设计行动研究
        5.5.1 研究缘起
        5.5.2 项目概况
        5.5.3 问题识别
        5.5.4 行动过程
        5.5.5 研究小结
    5.6 儿童参与夹江二小校园环境景观设计行动研究
        5.6.1 研究缘起
        5.6.2 项目概况
        5.6.3 问题识别
        5.6.4 行动过程
        5.6.5 研究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未来研究展望
    6.3 研究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参与式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对目前参与式历史课堂教学相关问题的反思
        (三)初中生的年龄与心理特征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国外研究概况
        (二)国内研究概况
第一章 参与式教学方式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参与
        (二)参与式教学方式
    二、参与式教学方式的理论基础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二)布鲁纳认知心理学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四)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第二章 初中历史课堂中学生参与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问卷的内容
    三、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四、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行为参与
        (二)认知参与
        (三)情感参与
第三章 参与式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原则与方法
    一、运用原则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保障学生参与的时间
        (三)把已有知识经验和主动建构知识相结合
        (四)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相结合
        (五)促进学生深层认知参与发展
        (六)提升学生的情感参与意识
    二、运用方法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
        (二)分组合作
        (三)角色扮演
        (四)微课的引入
        (五)开展课外活动
        (六)评价的运用
第四章 参与式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基本步骤和实验分析
    一、基本步骤
    二、实验分析
结语
附录 1
附录 2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5)社会组织国际化战略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由来与背景
        1.1.1 选题的由来
        1.1.2 选题的背景
        1.1.3 选题的现实依据
    1.2 研究的前沿水平与遗留的问题
        1.2.1 研究的轨道与文献综述
        1.2.2 研究的水平
        1.2.3 拟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目的
        1.3.2 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过程与难点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过程
        1.4.3 研究的难点
    1.5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1.5.1 研究的思路
        1.5.2 研究的方法
        1.5.3 研究的步骤
        1.5.4 研究对象的界定、特征和分类
        1.5.5 研究的创新点
    1.6 论文的框架结构与主要发现
        1.6.1 论文的框架结构
        1.6.2 论文的主要发现
第二章 国外民间组织国际化发展实践及案例研究
    2.1 概述
    2.2 美国非营利组织国际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2.2.1 美国非营利组织国际化发展的现况
        2.2.2 美国非营利组织国际化发展的特点
        2.2.3 美国非营利组织国际化发展的动因
        2.2.4 美国非营利组织国际化发展阶段划分的已有成果
        2.2.5 基于 4 个维度的美国非营利组织国际化发展阶段划分
        2.2.6 基于 4 个维度的美国非营利组织国际化发展阶段划分
        2.2.7 美国非营利组织国际化发展实践的 3 条路径
        2.2.8 对中国政府支持社会组织国际化发展的 5 点启示
        2.2.9 对社会组织本身国际化发展的 5 点启示
    2.3 英国非政府组织国际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2.3.1 英国非政府组织国际化的概况
        2.3.2 英国非政府组织国际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2.3.3 英国非政府组织国际化与政府的沟通机制
        2.3.4 英国非政府组织国际化发展的特点
        2.3.5 英国非政府组织国际化利用双边渠道开展工作
        2.3.6 英国非政府组织国际化利用多边渠道开展工作
        2.3.7 英国非政府组织国际化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2.4 日本民间组织国际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2.4.1 日本民间组织国际化发展的特点
        2.4.2 日本民间组织国际化发展的动因
        2.4.3 日本民间组织国际化发展的作用
        2.4.4 对中国社会组织国际化发展的启示
    2.5 巴西民间组织国际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2.5.1 巴西民间组织国际化概况
        2.5.2 巴西民间组织国际化的的特点
        2.5.3 巴西民间组织国际化与南南合作对中国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外社会组织国际化发展个案研究
    3.1 概述
    3.2 外国社会组织国际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3.2.1 德国墨卡托基金会发展案例
        3.2.2 德国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发展案例
        3.2.3 日本亚洲公益信托基金发展案例
        3.2.4 日本非政府组织国际协力中心发展案例
        3.2.5 美国环保协会发展案例
        3.2.6 美国律师协会发展案例
        3.2.7 国外民间组织案例研究的启示
    3.3 外国民间组织是怎样进入中国发展的
        3.3.1 美国非营利组织是怎样进入中国的
        3.3.2 英国非政府组织是怎样进入中国的
        3.3.3 日本民间组织是怎样进入中国的
        3.3.4 外国社会组织打入中国的启示
    3.4 中国社会组织是怎样走出去的
        3.4.1 中国扶贫基金会是怎样走出去的
        3.4.2 全球环境研究所国际化发展案例
        3.4.3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国际化发展案例
        3.4.4 爱德基金会国际化发展的案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社会组织国际化战略设计
    4.1 概述
    4.2 中国社会组织国际化战略设计新理念
    4.3 中国社会组织国际化战略的 SWOT 分析
        4.3.1 中国社会组织国际化战略的“外部环境”分析
        4.3.2 中国社会组织国际化战略的“内部环境”分析
    4.4 中国社会组织国际化战略面临的主要挑战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社会组织国际化战略选择、路径模式与优先性分析
    5.1 概述
    5.2 中国社会组织国际化战略选择分析
    5.3 中国社会组织国际化路径分析
        5.3.1 社会组织国际化发展 4 个路径
        5.3.2 社会组织国际化 5 种路径合作模式分析
    5.4 中国社会组织国际化战略“优先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策建议和主要结论
    6.1 关于政府支持社会组织国际化的 5 点建议
    6.2 关于政府支持社会组织国际化近期工作的 5 点政策建议
    6.3 关于针对社会组织本身国际化发展的 5 点建议
    6.4 关于研究结论
    6.5 关于研究的问题不足
    6.6 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中小学实施“绿色教育”的调查与研究 ——以泰州市G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 关于绿色教育的研究
        (二) 关于绿色学校的研究
        (三) 关于绿色课堂的研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小学实施“绿色教育”的理论分析
    一、中小学“绿色教育”的概念与内涵
        (一) “绿色教育”的概念界定
        (二) 中小学“绿色教育”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二、中小学实施“绿色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二)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三)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四)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
    三、我国中小学“绿色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成功实践
        (一) 我国中小学“绿色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 我国中小学实施“绿色教育”的成功实践
    四、国外中小学实施“绿色教育”的经验特征与启示
        (一) 国外中小学实施“绿色教育”的经验
        (二) 国外中小学实施“绿色教育”的特征
        (三) 国外经验对我国县(区)域中小学实施“绿色教育”的启示
第二章 G区中小学实施“绿色教育”的调查分析
    一、G区中小学实施“绿色教育”的背景
    二、G区中小学实施“绿色教育”的工作目标和具体举措
        (一) 在创建绿色学校中,强化“绿色教育”的理念
        (二) 在推进教学改革中,提高绿色教学的质量
        (三) 在创新管理工作中,增强绿色管理的活力
        (四) 在构建校园文化中,丰富绿色校园的内涵
        (五) 在开展特色活动中,做大“绿色教育”的亮点
    三、G区中小学实施“绿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 “绿色教育”缺乏深度,不能很好的展现绿色的教育理念
        (二) 绿色管理存在偏差,忽视了局面成效与整体成效的关系
        (三) 绿色校园个性不强,忽视了中小学校自身的本色因素
第三章 中小学推进“绿色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围绕一个中心,聚焦绿色课堂教学
        (一) 巧妙运用激励手段
        (二) 积极构建师生关系
        (三) 主动转变角色定位
    二、突出一个重点,打造学校绿色管理
        (一) 突出学生的成长
        (二) 注重教师的成才
        (三) 锁定学校的成功
    三、搭建一个阵地,打造绿色校园
        (一) 树立爱绿护绿的优良校风
        (二) 加大硬件建设的投入力度
        (三) 营造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
        (四) 开展特色鲜明的社团活动
        (五) 提高绿色校园的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附录

(8)社会工作介入少数民族流动妇女扫盲教育研究 ——以兰州市西湖文化服务中心妇女识字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问题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2章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况
    2.1 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方法
    2.2 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妇女的现状
    2.3 兰州市西湖文化服务中心少数民族流动妇女识字班概况
    2.4 兰州市西湖文化服务中心少数民族流动妇女识字班需求评估
第3章 少数民族流动妇女扫盲教育小组过程
    3.1 少数民族流动妇女扫盲教育小组前期准备
    3.2 少数民族流动妇女扫盲教育小组的开展过程
第4章 小组工作介入少数民族流动妇女扫盲教育的成效评估
    4.1 小组工作对少数民族流动妇女扫盲教育与成长的影响评估
    4.2 小组工作过程评估
    4.3 组员对小组活动的期待
第5章 个案工作的开展——以WLX个案为例
    5.1 小组外的个案关系建立
    5.2 当事人资料收集
    5.3 当事人问题评估
    5.4 问题分析
    5.5 问题界定
    5.6 个案目标制定
    5.7 个案工作方法与技巧
    5.8 结案与评估
第6章 研究发现与反思
    6.1 社会工作介入少数民族流动妇女扫盲教育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6.2 社会工作三大主要方法在推动少数民族流动妇女扫盲教育中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6.3 “参与式”的理念与方式在少数民族流动妇女扫盲教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6.4 社会工作介入少数民族流动妇女扫盲教育的不足及反思
    6.5 研究过程的不足及反思
    6.6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江苏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清单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目标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框架与数据来源
        1.4.1 论文结构框架
        1.4.2 文中数据来源
第2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综述
    2.1 文献回顾与述评
        2.1.1 文献回顾
        2.1.2 文献述评
    2.2 理论综述
        2.2.1 公平与效率理论
        2.2.2 比较优势理论
        2.2.3 产业集群理论
        2.2.4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文中涉及的几个概念说明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概况与影响因素
    3.1 扬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2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概况
        3.2.1 “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概况
        3.2.2 “十二五”期间新农村建设目标
    3.3 影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3.3.1 政策与制度因素
        3.3.2 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
        3.3.3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因素
        3.3.4 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因素
        3.3.5 人力资本因素
        3.3.6 农民自身因素
    3.4 研究假说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现状——基于农户的调查
    4.1 新农村建设指标选取与调查样本特征描述
        4.1.1 调查问卷设计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2 调查问卷特征描述分析
    4.2 生产发展
        4.2.1 农业生产获得发展,但阻碍因素短期内难以消除
        4.2.2 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农民期望惠农力度加大
        4.2.3 科技成果推广加速,个体覆盖率有待提高
        4.2.4 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改善,但农户家庭相关投入较少
        4.2.5 农业生产劳动力女性化和老年化特点明显
        4.2.6 农业比较效益较低,普通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待提高
        4.2.7 本节小结
    4.3 生活宽裕
        4.3.1 家庭收入有一定增长,但农户家庭间差距较大
        4.3.2 家庭消费特点显着,经济压力相对集中
        4.3.3 家庭实物资产多样化,品质生活消费在提升
        4.3.4 家庭自来水和清洁能源覆盖率高
        4.3.5 农村医疗保险参保率高,但整体社会保障水平不高
        4.3.6 农民生活满意程度较高,子女教育压力较大
        4.3.7 本节小结
    4.4 乡风文明
        4.4.1 农民对乡风文明理解和关注程度
        4.4.2 社区文化设施少,文化生活较为贫乏
        4.4.3 农村社区活动单调,农民参与度不高
        4.4.4 邻里关系和睦,社区治安状况良好
        4.4.5 不良风气依然存在,但严重程度不高
        4.4.6 本节小结
    4.5 村容整洁
        4.5.1 村容村貌改善已有成效,卫生环境改善需求强烈
        4.5.2 农村垃圾问题严重,农民处理方式有待引导
        4.5.3 基础生产设施建设良好,公共生活设施急需改善
        4.5.4 农民对村容村貌改进投入主体的认识理性
        4.5.5 本节小结
    4.6 管理民主
        4.6.1 农民对管理民主的理解和关注程度较高
        4.6.2 农民对民主选举的评价基本满意
        4.6.3 农民对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的评价一般
        4.6.4 农民对村里情况关注程度不高
        4.6.5 农民对村党员干部作用发挥的评价一般
        4.6.6 本节小结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问题、难点与成因
    5.1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认识欠充分和参与性不强
        5.1.1 对新农村建设内容理解不深
        5.1.2 对新农村建设主体性认识不足
        5.1.3 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实际行动不力
        5.1.4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不在农村
    5.2 农民收入增长的新的增长点难寻或难以落实
        5.2.1 发展思路模糊,目光较为短浅
        5.2.2 主导产业不高,结构仍需优化
        5.2.3 增收渠道狭窄,增收空间有限
        5.2.4 农民思想守旧,自身素质约束
    5.3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任务重
        5.3.1 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5.3.2 环境综合整治难度大
    5.4 村集体工作和事务开展有阻碍
        5.4.1 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强
        5.4.2 村组干部报酬低队伍不稳
        5.4.3 村组干部老年化现象严重
        5.4.4 村组工作开展困难较多
    5.5 农村社会事业和保障建设开展较难
        5.5.1 乡村集体相关资金短缺
        5.5.2 农民认识不足不愿投入
        5.5.3 部分基层干部消极畏难
    5.6 人力资本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需求
        5.6.1 缺乏基层管理与组织协调者
        5.6.2 缺乏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队伍
        5.6.3 缺少相当数量的新型农民
    5.7 社会化服务未完全满足农村发展需要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农民的认知、意愿与影响因素
    6.1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与意愿
        6.1.1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
        6.1.2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认知的行为表现
        6.1.3 其它相关问题的认知与意愿
        6.1.4 本节小结
    6.2 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2.1 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因素选择
        6.2.2 基于 Logistic 模型的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案例——基于两种类型试点村的调查
    7.1 案例一:花木主导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研究——基于江都横沟村的调查
        7.1.1 选点背景、依据和意义
        7.1.2 花木主导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现状剖析
        7.1.3 花木主导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与路径
        7.1.4 花木主导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现存不足
        7.1.5 模式推广的适用条件与建议
        7.1.6 本节小结
    7.2 案例二:工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兴化张万村的调查
        7.2.1 选点背景、依据和意义
        7.2.2 工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现状剖析
        7.2.3 工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与路径
        7.2.4 工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现存不足
        7.2.5 模式推广的适用条件与建议
        7.2.6 本节小结
    7.3 两种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7.3.1 两种产业模式经验集成
        7.3.2 两种产业模式的经验启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政策建议、主要结论、研究创新与展望
    8.1 相关建议
        8.1.1 地方政府自身职能把握与主体作用发挥
        8.1.2 寻找和落实农民收入增长的新的增长点
        8.1.3 优化和提高村两委干部管理和带动能力
        8.1.4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水平
        8.1.5 快速实现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目标
        8.1.6 完善社会化服务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8.1.7 加强民主管理建设以维护农民民主权利
        8.1.8 培育新型农民增加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本
        8.1.9 坚持长期性观念调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
    8.2 研究结论
    8.3 论文创新
    8.4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与参与的相关项目
附录
    1. 新农村建设村级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农户)
    2. 新农村建设村级基本情况调查问卷(村干部)

(10)乡土意识变迁与乡土书写 ——黑龙江乡土教材的教育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缘起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拓宽黑龙江区域教育史的研究领域
        (二) 彰显边疆省份社会变迁中乡土教材的价值
        (三) 充实和丰富乡土教材的基本理论研究
        四、研究内容
    第二节 文献述评
        一、中国乡土教材研究述评
        (一) 乡土教材学科分类研究
        (二) 乡土教材本体研究
        (三) 乡土志研究
        (四) 理论与应用综合研究
        (五) 区域性研究
        二、黑龙江地区乡土教材研究述评
        (一) 乡土志研究
        (二) 校本课程及乡土教材开发研究
        三、乡土意识研究述评
        (一) 不同研究领域对乡土意识的阐释与应用
        (二) 黑龙江地区乡土意识相关研究
        四、其他相关研究概述
        (一) 黑龙江地区教育史研究
        (二) 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研究
        小结:已有研究局限与本研究聚焦
        (一) 评价
        (二) 聚焦
    第三节 研究对象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 乡土意识
        (二) 乡土志
        (三) 乡土教材
        二、时间断限
        三、空间范围
第一章 理论工具与研究路径
    第一节 布迪厄实践理论的再分析
        一、“生存心态”的概念内涵及相关因素
        (一) “生存心态”与“惯习”的译义之争
        (二) “生存心态”与历史
        (三) “生存心态”与场域
        (四) “生存心态”与实践
        二、“生存心态”相关因素的互动模式及理论模型
    第二节 理论模型与乡土教材研究
        一、理论模型适用性
        二、理论假设
        三、乡土教材研究路径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田野调查法
        二、资料来源
        (一) 档案、地方志、近代报刊资料
        (二) 相关研究论着
第二章 清末民初黑龙江乡土志萌动
    第一节 清末民初黑龙江教育背景
        一、新教育宗旨的颁布与课程实态
        (一) 新教育宗旨的颁布
        (二) 新式教育课程实态
        二、黑龙江地区学堂课程设置与教材实态
        (一) 江省教育底色及特点
        (二) 学堂课程设置
        (三) 教科书实态
    第二节 黑龙江乡土志肇始
        一、黑龙江地区乡土志起步的背景
        (一) 《乡土志》例目的颁布及乡土志的发展
        (二) 林传甲与黑龙江乡土志
        (三) 黑龙江乡土志的编辑出版
        二、黑龙江乡土志实态——以《黑龙江乡土志》为例
        (一) 《龙江历史》解析
        (二) 《龙江地理》解析
        (三) 《龙江格致》解析
        (四) 《铁路教科书》及《黑龙江学报》解析
    小结
第三章 近代黑龙江乡土教材发展
    第一节 1949年前黑龙江教科书实态
        一、日本殖民教育概况
        二、教科书的“统制”与出版
        三、抗战读本及解放区读物情况
        小结
    第二节 1949年后黑龙江乡土教材发展述论
        一、地方性识字教材案例分析
        (一) 省编《识字读本》
        (二) 各县市编《农民识字课本》
        二、“大跃进”时期的乡土地理教材分析
        (一) 《乡土地理教材》解析
        (二) 《黑龙江省地理》解析
        三、革命课本
        (一) “生产性”革命课本
        (二) 为“革命”学文化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与联系生产”相结合的教科书改造
        小结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乡土教材的实践
        一、农民文化教育乡土课本
        (一) 技术教育:《农民教育乡土教材》
        (二) 脱盲后教育:《农民文化技术课本》
        二、乡土史地教材发展
        (一) 70年代末:《齐齐哈尔滨市乡土地理》
        (二) 80年代乡土史地教材
        三、各学科乡土教材发展大潮
        (一) 小学乡土教材案例分析
        (二) 中学乡土教材案例分析
        小结
第四章 21世纪黑龙江乡土教材实践研究案例分析
    第一节 黑龙江省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案例分析
        一、黑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二、黑龙江省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审批程序制度流程
        三、课程解构
        四、教材剖析
        (一) 总结构
        (二) 各分册结构及作用
        (三) 单元结构
        五、特点归纳
        (一) 经典型和社会性
        (二) 浸润性和探究性
        (三) 生活性和地方性
    第二节 黑龙江省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案例分析
        一、文本解读
        (一) 框架分析
        (二) 编写思路
        (三) 内容选择
        (四) 内容及学时安排
        二、特点分析
        (一) 综合性
        (二) 渗透性
        (三) 鲜活性
        (四) 地方性
        (五) 实用性
        三、课堂应用
        (一) 教学目的
        (二) 教学方法与课堂活动
    小结
第五章 黑龙江少数民族乡土教材发展阶段细述
    第一节 近代黑龙江民族教育形式及特质
        一、近代黑龙江民族教育形式与关系
        二、近代黑龙江少数民族教育特质
        (一) 少数民族教育的复杂性、艰难性与差别性
        (二) 从“三类教育”并存转向国民教育统和
    第二节 清末民初黑龙江蒙古族民族教育实态及教材使用
        一、晚清黑龙江地区蒙古族教育的要求与形态
        (一) 晚清政府对蒙古族的语言教育
        (二) 晚清黑龙江蒙古族教育的教科书实态
        二、民国前期黑龙江蒙古族学校教育的课程与教材实态
        (一) 公立蒙旗初等、高等小学堂课程与教材使用分析
        (二) 公立蒙旗中学校的课程与教材使用分析
        (三) 私立蒙文学校的课程及教材使用
    第三节 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与乡土教材开发案例分析
        一、黑龙江民族教育相关条例分析
        (一) 民族文化课程方面
        (二) 教育政策扶持力度
        二、鄂伦春族民族文化课程与乡土教材发展调查
        (一) 鄂伦春民族学校概况
        (二) 民族文化传承课程及校本教材应用分析
        (三) 现实与困境
        三、赫哲族民族文化课程与乡土教材发展现状
        (一) 赫哲族民族学校概况
        (二) 赫哲族民族文化课程及校本教材应用现状
        (三) 现实与困境
    第四节 黑龙江省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课程、教材问题与对策解析
        一、现状与成绩
        二、存在问题
        (一) 政策法规不健全
        (二) 民族文化课程缺乏评价标准
        (三) 配套校本教材编写及使用存在不足
        (四) 民族文化课程陷入文化窘境
        (五) 民族文化资源缺乏共享
        三、对策研究
        (一) 各地要尽快制定《民族文化课程实施纲要》
        (二) 加强民族文化课程、教材的开发和建设
        (三) 科学设计民族文化课的教学方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四) 建设适应民族文化课教学的教师队伍
第六章 理论阐释
    第一节 乡土意识变迁与乡土教材实践关系演绎
        一、黑龙江地区乡土意识变迁及乡土教材特点阶段解析
        (一) 黑龙江地区近代乡土意识萌动及乡土志特点
        (二) 黑龙江地区近代少数民族乡土意识变容
        (三) 黑龙江乡土意识的现代化路径
        (四) 现代化进程中黑龙江人口较少民族乡土意识之立体透视
        二、现代化进程中乡土教材实践在“场域——生存心态”的错位
        (一) 乡土意识的历史位移
        (二) 乡土意识的空间位移
        (三) 社会场域的合力制约
    第二节 乡土教材的现代性选择
        一、目标价值的重新定位
        二、内容的选择与建构
        三、课程开发体系的适度拓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引导妇女认识环保与食品安全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目的论视角下长句的翻译 ——以Issues and Trends i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翻译实践为例[D]. 姜姝滢.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2]大学教师教学职能研究[D]. 王梦昭.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3]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理论架构与方法实践[D]. 王玮.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 [4]参与式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研究[D]. 张洁.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3)
  • [5]社会组织国际化战略与路径研究[D]. 黄浩明. 天津大学, 2014(11)
  • [6]中小学实施“绿色教育”的调查与研究 ——以泰州市G区为例[D]. 陆建龙. 扬州大学, 2014(01)
  • [7]析专业本真之解密篇 弎 职业兴趣与专业选择擦出的完美火花[J]. 周文芳. 高校招生, 2014(09)
  • [8]社会工作介入少数民族流动妇女扫盲教育研究 ——以兰州市西湖文化服务中心妇女识字班为例[D]. 李淑云. 兰州大学, 2014(10)
  • [9]江苏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D]. 张敬华. 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10]乡土意识变迁与乡土书写 ——黑龙江乡土教材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 刘卓雯.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标签:;  ;  ;  ;  ;  

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引导女性了解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