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的城市空间——论南京新街口地区空间的不平衡发展

集聚的城市空间——论南京新街口地区空间的不平衡发展

一、集聚的城市空间——论南京新街口地区空间不平衡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洁[1](2021)在《南京市保障性住房居民职住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稀缺、住房价格持续攀升的背景下,建设保障性住房是政府为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问题所实行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然而,在对保障性住房进行开发建设时,为了降低保障性住房的土地成本,政府通常将其选址安排在偏远且交通配套不健全的城乡结合部,这使得保障性住房居民出现职住空间错位、职住失衡等负面现象,由此带来居民通勤成本增加、贫富差距加剧、社会隔离等一系列问题,背离了政府建设保障性住房改善民生的初衷。因此,在“居者有其屋”得到解决的同时,需要给予保障房居民就业问题更多关注,为居民提高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才能真正实现保障房居民“安居乐业”的目标,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本文在综合以往学者研究基础之上,利用问卷调查、政府官方统计资料获取相应数据,同时借助SPSS数据统计分析工具、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对南京市保障性住房居民的职住关系展开研究:首先对南京市保障性住房发展及现状建设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保障房发展历程、建设特征、保障房整体的就业环境及交通出行环境,然后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获取案例小区居民的就业信息,通过对比入住保障房前后居民职住空间关系及对居民职住平衡性进行测度来探究居民职住关系变化,并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居民职住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最后基于保障房居民职住失衡现状从“提升已建保障房居民职住平衡”和“规避新建保障房居民职住失衡”两方面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研究发现,南京市保障性住房多以集聚形式分布在主城区边缘及近郊地带,整体建设呈现出空间分布集聚性、选址边缘化及倾向大规模建设的特征;各保障性住房周边就业机会、通勤环境存在明显差距,位于老城区附近、新城经济开发区的保障房其周边就业机会明显更多、通勤环境更好,从整体看,南京保障性住房就业环境、交通环境均有待提升;与入住保障房前对比,入住后居民整体职住空间关系较不均衡,出现职住空间错位、职住平衡度降低的情况。此外,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职住关系因素分析发现,政府行政力量、住区建成环境及居民个体属性因素均会保障房居民职住关系产生显着影响。为了有效改善保障房居民职住失衡现象,提高居民职住平衡度,可从三方面对保障房居民职住关系提出改善措施:加强完善保障房住区周边就业配套设施,改善居民就业环境;提高居民出行效率,改善居民通勤环境;提高居民职业技能,降低居民就业障碍。此外,为了更加长久解决保障房居民失衡现象,需要从保障房选址和建设提出根本解决措施,具体分为三个方面:保障房选址可结合就业中心,如对于就业岗位密集较高的地区,可适当增加配建保障房比例;保障房选址可结合公共交通,如将保障房选择建设在近郊区交通配套设施相对较为完善的地区;保障房建设需避免集中布局,可有效防止居住隔离现象出现,促进社会和谐。该研究不仅能够为南京市的保障房建设提供一些具体的指导方法,改善南京市保障房居民的职住关系,促进弱势群体就业,缩小贫富差距,也能够为其他城市的保障房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图[23]表[10]参[97]

史北祥,杨俊宴,谈力[2](2021)在《基于SIT引力评价的多核中心区半极化结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中心区规模尺度的不断扩展,在公共服务设施持续集聚及空间不平衡机制作用下,中心区内部会形成多个不同规模、功能及区位特征的硬核,而多硬核的格局一旦形成,便会存在相互间的作用力与竞争关系。这一作用力受空间、业态及交通条件的影响与制约,并具有动态性的特征,使得中心区始终处于整体上极化集聚,而内部结构不断变化的半极化结构状态。文章在深入剖析空间、业态及交通3个因素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SIT引力评价模型,对中心区硬核间的结构关系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可以直接反映出中心区硬核间的功能结构关系,并对硬核未来的功能结构演替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以南京市新街口中心区为例进行了研究,应用SIT引力评价模型对其功能结构现状及发展进行了评判。

熊伟婷[3](2021)在《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的空间结构模式与消解机制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城市内部空间“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所导致的城市阴影区现象日益明显,许多城市在其中心区的邻近地区出现了以建设形态低矮无序、公共设施零散不足、建筑风貌老旧破碎、承载业态低端散乱为主要特点的城市阴影区。随着数字化、信息化与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内部各类要素的流动性不断增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逐渐从静态等级化向动态网络化转变。相应地,城市阴影区也不再仅仅是一种处于城市内部空间等级体系下的静态空间实体,而是作为城市动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邻近的城市中心区和其他片区产生动态变化联系。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城市阴影区在城市动态网络结构中的空间模式与消解机制,有利于准确把握城市阴影区的形成与演化规律、科学合理地提出城市阴影区的治理对策,对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构建了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空间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城市空间结构动态网络化背景下城市阴影区的空间发展进行分析。随后,本文以南京市为实证分析对象,运用城市空间形态与手机信令大数据并结合实地踏勘,依托GIS、Python、Ucinet等技术平台,提出了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空间边界的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空间联系强度、空间联系距离与空间联系方向三个维度定量解析城市阴影区作为城市整体动态网络节点的基本空间属性特征,归纳总结出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空间结构的十二项特征,进而提出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空间结构模式的六大规律及动态消解机制。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可总结为如下两个方面:第一,提出了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空间边界的精细化识别方法,对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多维度多层次量化分析。针对城市阴影区现象在城市动态网络结构中出现的新的变化特点,借助规划学、数据科学、建筑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分析方法,从空间联系强度、空间联系距离、空间联系方向等三个维度,以及城市动态网络整体、城市阴影区与其他片区、城市阴影区内部等三个层次,对城市阴影区空间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第二,提出了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的空间结构模式与消解机制。在全方位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对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的十二项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及提炼,进而构建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的空间结构模式,揭示了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空间结构模式的六大规律,并以此提出城市阴影区的动态消解机制。

陈阳[4](2020)在《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自复苏以来一直是旧城中心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与目标。当前我国正面临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严控新增用地指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既有建成区的功能提升与结构调整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土地混合利用因具备多维度可持续效应潜力,也就成为当前我国旧城中心区更新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既往的土地混合利用研究与实践长期固化于“功能混合”理念框架,缺乏“通过城市更新促使土地混合利用发挥多维度可持续效应”的切实经验,与西方国家建设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急需变革。因此,本文意在以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发源地“旧城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归纳西方英美国家土地混合利用路径为实现可持续效应经历的演变历程规律,据此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南京的既有路径成效,以期为我国改革提供依据。针对过往研究的不足,在确定研究目标与整体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主体分为“审视框架构建”、“历程脉络剖析”、“演变规律归纳”、“典型案例审视”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剖析土地混合利用实现可持续效应的本质,以及过往研究认知的差异与共识,明晰过往研究框架对土地混合利用演变规律解析的不足,确定新的审视框架的构建准则,进而依据准则确立包括审视内容、审视历程、审视规律应用等三层次的审视思路,确定英美国家及南京为具体审视对象,明确审视时间范围和历史阶段分期,确定审视分析数据资料类型,从而完成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的构建。其次,依托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厘清英美国家1900年代至今的土地混合利用实践瓦解、复苏、衍化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现实问题,剖析各阶段时期中现代规划理论、后现代规划理论、可持续更新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权力等三方面内容的应对性变革要求,以及相应时期现实实践中这三方面内容的切实转变,从而明确各阶段实践的价值目标、解决重点及模式特征。再次,在历史脉络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形式和土地利用权力三维度的演变特征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剖析促成路径演变的“社会—市场—政策”三角动力机制的实施逻辑,并辩证性探讨路径演变的本质、路径演变的重点难点和实践者应当秉持的正确认知态度。最后,根据西方规律模型中“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规律特征,建立“空间模式”、“时间模式”、“权力模式”3个维度16个分项的评价要素体系,运用GIS、Depthmap、Flo EFD、Excel等软件平台,通过香农维纳指数分析、空间句法分析、风热环境模拟分析、空间演变一致性分析、政策制度分析等多元技术方法,定量定性地全面审视了1978年以来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趋势,客观总结其成效、问题及背后机制,并尝试提出相应改革建议。

王锦忆[5](2020)在《“互联网+”环境下南京旧城O2O隐形消费空间研究》文中指出

任立[6](2020)在《南京市不同区域街道网络空间形态研究 ——以新街口、百家湖和河西新城片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街道网络极大地影响着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形态,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自上个世纪现代主义兴盛之风席卷全球,全世界的城市规划都倾向于功利主义思想,街道网络在机动车时代忽略了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国内城市在快速都市化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弊病,许多城市的老城区和新城呈现全然不同的街道网络特征,亟需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类研究分析。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南京三个不同发展模式的片区作为研究样本,在综合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构建一套能够准确评价城市街道网络形态的分析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探讨街道网络形态与城市发展要素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同时结合问卷调查最终提出针对不同特征对象的街道空间优化策略。本文第一部分包括研究的基本背景以及相关概念的介绍,明确了研究的框架和方法,同时回顾了相关研究的发展状况。第二部分结合Arc Gis、Depthmap等工具,利用网格划分从几何形态角度构架了街道网络的密度指标,通过空间句法和路径结构法研究了网络不同层级下的可达水平,综合量化三个研究片区的街道网络形态,并加以对比。在此基础上将街道网络形态特征与各自片区的城市发展要素加以比对,定性地探讨互相的潜在影响以及对象之间的差异。第三部分通过问卷的方式对各个片区居民对于街道环境主观满意度和出行特征进行调研,尝试验证网络空间形态的客观分析结论,并作为现实基础,结合第二部分的研究结论提出针对各个片区的街道空间优化策略。最后文章对研究的结论进行了总结,包括三个片区街道网络的形态结论,街道网络与城市发展要素的关联结论以及街道空间的优化结论,并分析了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后续展望。本文在研究中同时结合量化分析手段与传统描述方法,以图示化的方法直观有效地表达了不同片区的城市街道网络形态特征与街道发展水平,有利于国内城市在存量阶段的城市化阶段中更好地认知城市的街道网络形态,寻得符合自身特征的优化方法。

张宋湉[7](2020)在《基于步行出行特征及需求的适老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老龄化不断加速的背景下,中国的老龄人口规模也不断扩大,养老压力日益凸显。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出行特征及出行方式的转变使得其对城市发展提出更多需求,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面主要反映为对功能配置的多元需求及空间布局的步行可达需求。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的趋势下,社区的支持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保障尤为重要。同时,面对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发展转型新要求及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而日益增长的居民需求,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实践越发受到社会的关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作为老年居民日常活动的重要载体,其配置是城市住区规划建设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承载居家养老功能不可缺少的一环,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论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法及主要评价视角进行梳理,明确研究路线,并通过对国内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相关技术管理规定中对设施功能配置的控制指标的对比总结,以及对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对居民出行影响作用研究的梳理,从控制指标层面及空间布局层面归纳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相关研究指标。在此基础上,选取南京市老城中心区、老城边缘区及新城中心区的24个样本生活圈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老年居民社会经济属性、设施需求满意度及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方面进行相关调研,利用SPSS软件先后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老年居民设施需求满意度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关键变量,并依据描述满意度与设施配置变量影响规律的多元线性方程构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适老性评价体系。最后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基于适宜的设施需求满意率,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关键变量提出建议值,从控制指标层面及空间布局层面提出适老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策略,并尝试构建基于设施分级配置的适老性社区生活圈体系。研究表明,保障性设施分布密度、生活购物类设施面积及养老保障类设施可达距离值三个变量对老年居民设施需求满意度具有重要影响。保障性设施的分布密度及生活购物类设施面积的指标数值越高,养老保障类设施可达距离值越低,老年居民设施需求满意度越高。

张胜越[8](2020)在《共享经济背景下的南京主城在线短租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每个时代的技术变迁都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而城市则一直是新技术、新经济的空间载体,在全球化和网络时代下,新技术、新经济正在不断地改造着城市空间。“共享经济”已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新流行语,在线平台将未利用或未充分利用的资产的拥有者与那些寻求短期租赁这些资产的人联系起来。这些经济活动正在对城市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它们颠覆了传统的酒店、交通、服务业和住房形式,对城市规划、实施和治理提出了新的课题。随着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外在线短租的研究文献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相关研究体现出跨学科多维度的特点,城市规划和地理学研究领域主要聚焦于在线短租的空间分布特征、影响效应以及关于城市治理策略的讨论,我国目前这类研究较少。而我国共享经济虽起步较晚,但已经在全球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城市层面研究的缺失无疑会限制人们对共享住宿的深入了解。为了填补这一研究空白,本文借助Airbnb数据,以南京主城区为例,从在线短租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典型住区的影响、发展动力机制三方面入手,分析在线短租在南京主城区的发展特征。首先,本文利用2016-2019年南京市Airbnb房源的数据集,分析了南京主城在线短租的空间分布特征。从增长趋势、房源类型两方面分析在线短租的总体发展情况;从集聚特征、发展趋势两方面分析了在线短租的总体分布特征;之后利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ols)分析了在线短租分布与城市空间要素的相关性,并详细分析了两者的空间关系。本文认为:从发展趋势来看,南京主城在线短租增长迅速,其房源类型呈现存量房源与增量房源并重的特征;从2016-2019年Airbnb空间分布变化来看,在线短租的发展经历了“城市名片型景区——城市商业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扩散式发展”的阶段。其分布与城市建成环境具有相关性,总体呈现“中心集聚,外围串联”的分布特征,且与城市结构存在耦合关系。其次,选取在线短租集聚密度最高的典型住区,进行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问卷从文化、经济、社会、环境四个方面调查居民对在线短租的影响感知情况,发现在线短租对不同类型的住区存在差异化的影响。此外,分析了在线短租对长租住房市场的影响,发现在线短租目前尚未引起显着的影响,但由于在线短租集聚地区为外来务工人员租房需求较高的地区,潜在的风险依旧值得关注。最后,南京在线短租商业房东现象显着,呈现资本化和产业化发展的特征。本文从政策和空间层面分析了在线短租的发展环境,从需求侧、生产侧、平台侧三者的推动作用分析了在线短租发展的动力机制。并且通过相关政策的解读和案例的借鉴,为南京主城在线短租的精准化治理提出了建议。文章末尾进行结论与讨论,总结研究内容,针对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提出对在线短租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展望。

沈一忱[9](2020)在《南京市旅游线路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及游客情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散客化和个性化的特征日益明显,为满足旅游者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国家先后提出了全域旅游、文旅融合等理念推动旅游发展进入跨界融合新纪元,文体旅游产业新业态随之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目的地的旅游线路逐渐跳出传统的旅游节点,旅游线路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发生巨大改变。人地之间具有典型的情感纽带特征,游客情感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全过程,与游客的行为意向密切相关。本文利用游记文本数据,分析目的地旅游线路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和游客情感体验变化,并结合游客情感和旅游地地理空间要素探究旅游线路网络结构影响因素,以期丰富市域尺度旅游线路网络结构研究内容,推动情感地理学和旅游学科的交叉融合,并为目的地旅游线路网络优化工作提供借鉴。本文以南京市为案例地,探究旅游者投射在信息空间的旅游线路选择行为和情感体验特征。首先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携程和马蜂窝网站近两年到访南京游客游记文本,通过去噪处理获取游客的旅游线路数据和情感语句数据,并构建网络评价指标。其次,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利用Ucinet、Arc GIS等软件对南京旅游线路网络的整体和节点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将数据可视化表达;在此基础上,结合指标特征对旅游节点进行层级划分和功能定位,对旅游线路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深入探讨。同时,通过自定义情感词典,利用内容分析法计算游客旅游线路上的情感值以及高频情感词,结合情感语句分析情感变化对旅游行为意向的影响。最后,结合游客情感体验和旅游地地理空间要素,探究旅游跨界融合背景下南京市旅游线路网络空间结构特征的影响因素以及存在不足,并提出优化对策。本文研究结论如下所示:(1)南京市旅游线路网络密度较低,整体网络结构松散,但聚集系数较高,平均路径较短,小世界现象明显;网络的集散和中转主要依靠核心节点,整体网络呈现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特征,核心区内部联结紧密且对边缘区的“涓滴效应”强于边缘区内部各节点的联系程度。各节点可划分为核心节点、次核心节点、重要节点、一般节点、边缘节点五个层级,根据部分节点在旅游线路网络中发挥的突出作用可对其进行集散、中转、起讫点等功能定位。(2)旅游线路网络的流量分布呈现明显的梯度分布特征,旅游线路的空间分布呈现“中间密集、外围稀疏”的放射状格局,核心节点具有明显集聚特征。中心城区旅游线路密集,客流量大,形成了以夫子庙、钟山风景区、总统府、大屠杀纪念馆、玄武湖、南京博物院、老门东、明城墙等节点组成的核心线路组合;外围区域形成以浦口火车站、长江大桥、牛首山、栖霞山等旅游节点为主的旅游线路。(3)游客在南京旅游过程中呈现明显的积极情绪,积极情绪的情感语句数量、情感值、积极情绪词频分布都居于领先地位。旅游地知名度高、交通便利、餐饮住宿购物等配套设施完善的旅游节点会触发游客的积极情绪,激发游客购买旅游产品的行为;节点品质低于预期、拥挤感知强烈、信息发布延迟以及城郊相对落后的交通条件等因素会触发游客的消极情绪,从而会使旅游者做出缩短旅游节点驻留时间、更改旅游线路安排等旅游行为决策。(4)目的地旅游资源、旅游交通和旅游配套设施的空间分布与旅游线路空间分布高度重合,其数量和质量与游客情感和旅游节点集聚程度呈正相关;目的地旅游信息服务和游客个体特征影响游客旅游节点选择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基于影响因素分析,本文提出南京市旅游线路网络空间结构的优化建议,以期为南京市完善旅游线路网络结构,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朱海珠[10](2020)在《基于地理标记照片的旅游者时空行为特征及其行为模式研究 ——以扬子江城市群例》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旅游者的行为活动表现出更具多维化、复杂化的特点,利用社交网络平台上旅游者自主生成的海量并附有时间、空间、情感等信息的网络数据,为解构旅游者的时空行为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地理标记照片是互联网传播的重要渠道以及网络社交媒体数据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也被看作是旅游者的行为、态度、偏好等在视觉上的具象化表征,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活动。论文利用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抓取2009-2018年Flickr地理标记照片数据,综合运用数理统计、DBSCAN密度聚类、GIS空间分析、马尔科夫转移概率、数据可视化等多种分析方法,以扬子江城市群为例进行实证,从时间维度刻画和揭示扬子江城市群旅游者的时间行为特征与变化规律;从空间维度探究和识别旅游者的空间热区及其属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和提炼综合体现时空信息的旅游者行为轨迹特征及行为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2009-2018年地理标记照片映射出扬子江城市群旅游客流呈波动增长趋势,年内客流分形特征明显,总体上呈现“双峰多岭”分布结构;旅游客流存在季节指向性,旺季为4-5月、7月、9-10月,平季为3月、6月、8月、11月,淡季为12-2月;客流工作日变化不大,呈阶梯状波段增长态势,周末达到高峰期;旅游者以日间活跃型为主,日内活动呈显着“三峰”模式,分别在10:00-11:00、15:00、20:00形成阶段小高峰,平均停留2.46天,多为短暂性逗留。(2)苏州与南京共同构成扬子江城市群旅游客流的主体,城市群内48个空间热区等级层次及空间结构差异显着,呈现以高级别旅游景点为主体、偏向现代城市功能区、依托城市交通集聚、并与城市历史文化空间重叠的特征,旅游者偏爱传统的观光休闲类、现代商务及购物娱乐类空间热区;依据中心度指标数值将热区划分为中心热区、副中心热区、一般热区、边缘热区4个等级,其中,拙政园片区、夫子庙片区、钟山风景区、山塘片区、玄武湖片区最受旅游者青睐。(3)旅游者空间流动轨迹趋向性显着,普遍集中在长江以南,在苏州-南京旅游热区间呈密集线性流动,并向周边热区辐射和向外延伸出次密集流动轨迹,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钝角三角形”轨迹流动结构。旅游者空间行为轨迹划分为单热区轨迹4类与多热区轨迹44类,2热区中“A-A”、“A-B”、“A-C”、“B-B”、“B-C”类路径、3热区中“A-A”、“A-B”、“A-C”、“A-D”、“A-B-C”类路径、4热区中“A-A”、“A-B”、“A-B-C”类路径构成了扬子江城市群旅游者多热区的轨迹流动框架。(4)旅游者多数局限于城市内部的垂直流动,跨城市间水平流动不够突出,且路径依赖特征明显。(1)单热区模式下,旅游者动机明确,多采取直达路径“空降”热区开展一日游活动,途中很少逗留过夜;(2)多热区模式更加普遍与复杂,2热区模式下,除个别中心热区间存在高频相互流动现象,其他热区多为简单层级线形流动,以1-2日游为主;3热区模式下,旅游者呈现直链式或环式活动特征,以2-3日游为主;4热区模式下,空间距离阻力变弱,跨城市间热区组合流动更加显着,以3-4日深度游为主。(5)旅游者行为轨迹及模式的选择主要与旅游地资源禀赋、交通通达性、空间区位邻近性、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有关。不同的旅游行为模式为扬子江城市群旅游发展的市场定位、营销宣传、旅游资源整合推广等提供重要依据。针对目前旅游行为模式存在的弊端,论文提出可采取单热区模式向“营区基地式”或“多热区模式”转变,“简单线形”的两热区模式向“链式或环式”转变,“直链或环形”的三热区或四热区模式向“四周辐射式”转变的建议和对策。

二、集聚的城市空间——论南京新街口地区空间不平衡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集聚的城市空间——论南京新街口地区空间不平衡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京市保障性住房居民职住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住房保障事业持续受到政府高度重视
        1.1.2 保障性住房能否保障“乐业”引起广泛关注
        1.1.3 南京市保障房居民职住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保障性住房
        1.3.2 职住关系
    1.4 研究区域与数据获取
        1.4.1 研究区域
        1.4.2 数据获取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 职住关系理论研究
    2.2 职住关系平衡测度方法
    2.3 职住关系影响因素
    2.4 保障性住房的职住失衡问题
    2.5 文献评述
第三章 南京市保障性住房现状分析
    3.1 南京市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回顾
        3.1.1 保障房建设的起步阶段(1990 年-2001 年)
        3.1.2 保障房建设的提速阶段(2002 年-2010 年)
        3.1.3 保障房大规模建设阶段(2010 年以后)
    3.2 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现状分析
        3.2.1 保障房建设特征分析
        3.2.2 保障房就业环境分析
        3.2.3 保障房交通环境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京市保障性住房居民职住关系分析
    4.1 案例小区及调研样本概况
        4.1.1 案例小区简介
        4.1.2 调研样本概况
    4.2 入住保障房前后居民职住空间关系比较分析
        4.2.1 入住保障房前居民职住空间关系分析
        4.2.2 入住保障房后居民职住空间关系分析
    4.3 保障房居民职住关系平衡性测度
        4.3.1 职住关系平衡性测度方法介绍
        4.3.2 保障房居民整体职住关系平衡性测度
        4.3.3 分个体属性保障房居民职住关系平衡性测度
        4.3.4 分小区保障房居民职住关系平衡性测度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保障性住房居民职住关系影响因素分析
    5.1 模型选择
    5.2 影响因素选择
        5.2.1 政府行政力量因素
        5.2.2 住区建成环境因素
        5.2.3 居民个体属性因素
    5.3 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5.3.1 距离测度下的影响因素分析
        5.3.2 时间测度下的影响因素分析
        5.3.3 行政测度下的影响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保障性住房居民职住关系优化策略
    6.1 提升已建保障房居民职住平衡策略
        6.1.1 完善住区周边就业配套,改善居民就业环境
        6.1.2 提高居民出行效率,改善居民通勤环境
        6.1.3 提高居民技能匹配性,降低居民就业障碍
    6.2 规避新建保障房居民职住失衡策略
        6.2.1 保障房选址应结合就业中心
        6.2.2 保障房选址结合公共交通
        6.2.3 保障房建设避免集中布局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研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的空间结构模式与消解机制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基本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区域、数据与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框架
第二章 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的空间发展
    1.1 静态等级视角下的城市阴影区现象
    1.2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视角转变:从静态等级到动态网络
    1.3 城市阴影区现象在动态网络结构中的发展转变
第三章 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的边界识别与基本特征
    1.1 城市空间结构转型期下的南京城市阴影区
    1.2 南京城市阴影区空间边界识别的技术框架
    1.3 南京城市阴影区空间边界识别的结果
    1.4 南京城市阴影区的基本空间特征
第四章 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的空间结构特征
    1.1 南京城市动态网络的构建方法与特征分析
    1.2 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空间结构分析的核心要素
    1.3 城市阴影区空间联系强度的动态变化特征
    1.4 城市阴影区空间联系距离的动态变化特征
    1.5 城市阴影区空间联系方向的动态变化特征
第五章 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的空间模式
    1.1 支撑城市阴影区空间模式的十二条结构特征
    1.2 城市阴影区空间模式的二元对立与互动统一关系
    1.3 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空间模式重构后的“六律”
第六章 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发展的消解机制
    1.1 城市阴影区“动态消解”的思路转变
    1.2 城市阴影区“动态消解”的措施途径
    1.3 “动态消解”作用机制下城市阴影区理想的发展状态:时空维度的双重协同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1.1 研究结论
    1.2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3 研究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读博期间取得主要成果
后记

(4)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与实践持续强化演变
        1.1.2 国内背景:本土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现实与转型需求存在落差
    1.2 研究问题
        1.2.1 理论问题:归纳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1.2.2 应用问题: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成效
    1.3 研究意义
        1.3.1 拓展完善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论认知
        1.3.2 实现由静态格局到动态演进的规律总结转变
        1.3.3 应对转型期本土旧城中心区的优化升级需求
    1.4 相关概念
        1.4.1 旧城中心区
        1.4.1.1 概念定义
        1.4.1.2 范围界定
        1.4.2 土地混合利用
        1.4.3 可持续更新
    1.5 研究综述
        1.5.1 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相关研究
        1.5.1.1 发展历程研究
        1.5.1.2 理论概念演变研究
        1.5.1.3 政策与实践演变研究
        1.5.1.4 形成机制、测度方法与实施成效相关研究
        1.5.2 旧城中心区更新路径演变
        1.5.2.1 更新政策实践发展历程研究
        1.5.2.2 演变规律研究
        1.5.3 研究评述
    1.6 研究目标
    1.7 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1.1 跨学科综合
        1.7.1.2 历史研究
        1.7.1.3 比较归纳
        1.7.1.4 定量定性相结合
        1.7.2 研究框架
第2章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
    2.1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必要性
        2.1.1 实现可持续更新是土地混合利用的本质内涵
        2.1.1.1 土地利用方式内涵与准则的理论要求
        2.1.1.2 实践复苏及广泛兴盛的现实要求
        2.1.2 过往研究对土地混合利用认知的异同
        2.1.2.1 概念理解差异中蕴含的模糊化
        2.1.2.2 概念理解共识中的确定与非确定
        2.1.3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2.1.3.1 过往研究对演变规律的解析不足
        2.1.3.2 新的审视框架建立的准则
    2.2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
        2.2.1 审视思路的确立
        2.2.1.1 基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审视内容维度
        2.2.1.2 基于实践方式演变的审视历程维度
        2.2.1.3 基于研究目标的审视规律应用维度
        2.2.2 审视对象及范围
        2.2.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2.2.2.2 时间范围的确定
        2.2.3 审视分析数据基础
        2.2.3.1 西方路径演变规律审视数据资料
        2.2.3.2 南京路径演变趋势审视数据资料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追求“秩序与疏解”的瓦解阶段(1900s-1950s)
    3.1 “混杂”成为急需解决的不可持续根源
        3.1.1 环境维度:拥挤混杂布局引发环境恶化
        3.1.2 社会维度:持续社会隔离加重交通拥堵
        3.1.3 经济维度:混杂权属阻碍商业开发需求
    3.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现代规划理论的应对方式评述
        3.2.1 寻求结构秩序性
        3.2.1.1 理性功能主义
        3.2.1.2 交通分区的协同
        3.2.2 疏散人口与功能
        3.2.2.1 霍华德田园城市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2.2 格迪斯的区域规划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3 现代规划理论的利弊影响与“片面应用”机制
        3.2.3.1 现代规划理论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利弊影响
        3.2.3.2 现代规划理论的“片面应用”:经济维度至上的中央商务区
    3.3 基于片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瓦解实践
        3.3.1 关注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分离
        3.3.1.1 政策引导下低价值功能外迁
        3.3.1.2 市场机制下经济性职能集聚
        3.3.1.3 政府掌控下公共空间提升
        3.3.2 追求秩序隔离的时空利用模式
        3.3.2.1 “功能—交通”空间隔离模式
        3.3.2.2 “宏观—微观”时间断裂模式
        3.3.3 强调集权控制的实施管理体系
        3.3.3.1 集权式区划工具的运用
        3.3.3.2 公共征地权下的更新政策
    3.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4章 促进“活力与消费”的复苏阶段(1960s-1980s)
    4.1 秩序疏解造成的不可持续恶果
        4.1.1 社会维度:人口隔离与社会结构断裂
        4.1.1.1 “宏观-微观”双层面的人口隔离
        4.1.1.2 社会生态结构遭到破坏
        4.1.2 环境维度:物质空间破坏与环境恶化
        4.1.2.1 物质空间破坏
        4.1.2.2 生活环境恶化
        4.1.3 经济维度:经济衰退与去工业化灾难
        4.1.3.1 经济持续衰退
        4.1.3.2 去工业化的灾难影响
        4.1.4 综合结果:安全丧失与不公平的动乱
        4.1.4.1 秩序与疏解导致安全隐患
        4.1.4.2 社会不公平引发大规模动乱
    4.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后现代规划理论复苏框架评述
        4.2.1 人本主义的城市多样性
        4.2.1.1 雅各布斯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1.2 其他多样性拥护者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 延续历史的城市文脉主义
        4.2.2.1 英国城镇景观运动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2 美国文脉主义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3 批判无序蔓延的中心区回归
        4.2.3.1 对无序蔓延的批判
        4.2.3.2 重归中心区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4 追求社会公正的公众参与
        4.2.4.1 土地利用方式非公正的背后机制
        4.2.4.2 公众参与成为解决途径
        4.2.5 后现代规划理论下的复苏框架与“非全面应用”机制
        4.2.5.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框架
        4.2.5.2 后现代规划理论的“非全面应用”:侧重经济维度的中央游憩区
    4.3 基于非全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实践
        4.3.1 侧重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混合复苏
        4.3.1.1 居住功能的局部恢复及其混合复苏
        4.3.1.2 办公引领的功能混合及社会维度关注尝试
        4.3.1.3 商业模式转变及大规模建设
        4.3.1.4 文化休闲的功能与规模多维度复苏
        4.3.1.5 公共空间的经济维度转向及空间环境营造
        4.3.2 基于涓滴模式的时空混合复苏模式
        4.3.2.1 涓滴网络的空间模式
        4.3.2.2 涓滴渗透的时间模式
        4.3.3 应对弹性合作的实施管理体系
        4.3.3.1 规划体系改革:弹性与约束并存
        4.3.3.2 更新政策转变:由集权转向合作
    4.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5章 “可持续全面提升”的衍化阶段(1990s至今)
    5.1 活力营造表面下的不可持续隐忧
        5.1.1 社会维度:绅士化、私有化及社区关注不足
        5.1.1.1 多维绅士化与空间同质化
        5.1.1.2 空间私有化与阴影效应
        5.1.1.3 缺乏对社区与弱势群体关注
        5.1.2 环境维度:忽视公共环境与公交一体化建设
        5.1.2.1 公共环境影响
        5.1.2.2 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不足
        5.1.3 经济维度:“人口-商业-办公”裹挟式外迁现象加剧
        5.1.3.1 人口持续郊区化
        5.1.3.2 零售购物郊区化
        5.1.3.3 办公就业郊区化
    5.2 可持续更新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拓展衍化
        5.2.1 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利用体系的创新需求
        5.2.2 可持续更新三种分支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衍化
        5.2.2.1 物质空间设计
        5.2.2.2 城市发展行为改良
        5.2.2.3 复杂系统提升
        5.2.3 可持续更新理论下的衍化趋势与“耦合应用”机制
        5.2.3.1 可持续更新理论影响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衍化趋势
        5.2.3.2 可持续更新理论的“耦合应用”:多维度并重的中央活力区
    5.3 基于耦合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衍化实践
        5.3.1 迈向可持续的功能要素混合衍化
        5.3.1.1 居住功能提升及其混合维度衍化
        5.3.1.2 办公功能的产业结构升级及社会包容效应
        5.3.1.3 商业功能的中心区地位强调及模式的再度转变
        5.3.1.4 文化休闲功能的社会效应显现
        5.3.1.5 公共空间社会属性的回归
        5.3.1.6 生态环境维度提升及其混合衍化
        5.3.2 基于全面提升的时空混合衍化模式
        5.3.2.1 整体可持续的空间模式
        5.3.2.2 连续可持续的时间模式
        5.3.3 协调多元需求的实施管理体系
        5.3.3.1 规划体系改革:优化土地混合利用效果
        5.3.3.2 更新政策优化:社会民主制度
    5.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6章 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剖析
    6.1 协同性: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特征
        6.1.1 土地功能要素的双重化演变
        6.1.1.1 功能混合逻辑的演变
        6.1.1.2 可持续维度的提升
        6.1.2 土地利用形式的应对性演变
        6.1.2.1 空间模式双层级演变
        6.1.2.2 时间模式三层面演进
        6.1.3 土地利用权力的保障性演变
        6.1.3.1 管理维度的两极拓展
        6.1.3.2 政策权力的多元民主化演变
        6.1.4 “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
    6.2 三角制: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机制
        6.2.1 动力机制的演变历程
        6.2.1.1 1990年代前市场的主动应对
        6.2.1.2 1990年代后政策的全面促进
        6.2.1.3 动力机制演变逻辑
        6.2.2 动力机制实施逻辑
        6.2.2.1 社会机制——应对“生产消费方式”是根本需求
        6.2.2.2 市场机制——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是直接动力
        6.2.2.3 政策机制——制定“立体全面政策”是切实保障
        6.2.2.4 三者的相互制约关系
    6.3 多面化: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本质
        6.3.1 路径演变的内在逻辑
        6.3.1.1 体现了实践中概念理解的演变:从物质空间技术到可持续场所氛围营造
        6.3.1.2 体现了中心区本质属性的回归:“社会活力”集聚区的恢复与超越
        6.3.1.3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提升:个体需求与共存需求的双重提升
        6.3.2 路径演变的辩证性思考
        6.3.2.1 重点即难点:协调的内容与过程
        6.3.2.2 不是万能药:实践与理论缝隙的不断弥合,并不意味着理论效应实现的必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演变审视
    7.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7.1.1 分析要素确立
        7.1.2 分析对象界定
    7.2 空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2.1 空间模式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
        7.2.1.1 分析方法确立
        7.2.1.2 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分析
        7.2.1.3 小结
        7.2.2 空间模式可持续维度演变趋势
        7.2.2.1 多维度内容混合演变趋势分析
        7.2.2.2 整体空间体系协同演变趋势
        7.2.2.3 小结
    7.3 时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3.1 时间模式纵向延伸趋势
        7.3.2 时间模式横向延展趋势
        7.3.2.1 历史氛围特色延续
        7.3.2.2 绿色可持续环境提升
    7.4 权力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4.1 功能混合逻辑控制灵活度演变趋势
        7.4.1.1 用地分类标准弹性演变趋势
        7.4.1.2 建筑物用途调整弹性演变趋势
        7.4.1.3 小结
        7.4.2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与形式演变趋势
        7.4.2.1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演变趋势
        7.4.2.2 可持续效应管治形式演变趋势
        7.4.3 开发控制权力演变趋势
        7.4.3.1 规划制定实施过程演变趋势
        7.4.3.2 城市更新运作过程演变趋势
        7.4.3.3 小结
    7.5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问题、机制与改革建议
        7.5.1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与问题总结
        7.5.1.1 成效与问题的全面总结
        7.5.1.2 成效与问题的分类总结
        7.5.2 既有路径演变问题的内在机制
        7.5.2.1 理念固化于“功能混合”
        7.5.2.2 实践固化于“局部地块”
        7.5.2.3 制度固化于“事前设计”
        7.5.3 既有路径优化改革建议
        7.5.3.1 统一明确新时期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内涵,扭转“偏重经济维度”思维
        7.5.3.2 结合城市双修政策,突破局部地块实践桎梏
        7.5.3.3 建立保障良性演变的全历程调控制度体系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回顾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历程
        8.1.1.1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前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1.2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后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2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8.1.2.1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特征
        8.1.2.2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机制
        8.1.2.3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本质
        8.1.3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南京路径演变审视
        8.1.3.1 南京既有路径成效
        8.1.3.2 南京既有路径问题
        8.1.3.3 南京既有路径内在机制
    8.2 主要创新点
        8.2.1 创建了可持续更新综合审视框架
        8.2.2 深化了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规律认知
        8.2.3 审视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既有路径成效与问题
    8.3 不足与展望
        8.3.1 进一步深化演变规律认知
        8.3.2 进一步全面审视我国路径
        8.3.3 进一步提出改革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6)南京市不同区域街道网络空间形态研究 ——以新街口、百家湖和河西新城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街道定义
        1.3.2 街道网络形态定义
    1.4 研究对象
        1.4.1 研究主体
        1.4.2 研究对象范围
        1.4.3 研究对象必要性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资料阅读
        1.5.2 网络量化分析
        1.5.3 比较分析法
        1.5.4 图示分析法
        1.5.5 实地调研
        1.5.6 问卷调研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街道相关研究综述
    2.2 街道网络形态相关研究综述
    2.3 街道网络空间形态分析方法
        2.3.1 类型形态法
        2.3.2 几何形态街道空间分析
        2.3.3 拓扑形态街道空间分析
        2.3.4 评价方法比较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街道网络几何形态分析
    3.1 研究对象综述
    3.2 分析方法及步骤
    3.3 网络几何形态分析
        3.3.1 新街口片区
        3.3.2 江宁片区
        3.3.3 河西新城片区
    3.4 不同片区街道空间几何形态比较分析
        3.4.1 街道网络几何形态密度比较
        3.4.2 街道网络几何形态异质性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街道网络拓扑形态分析
    4.1 分析方法及步骤
    4.2 网络拓扑形态分析
        4.2.1 新街口片区
        4.2.2 江宁片区
        4.2.3 河西新城片区
    4.3 不同片区街道空间拓扑形态比较分析及结论
        4.3.1 街道网络拓扑形态空间句法指标比较
        4.3.2 街道网络拓扑形态异质性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街道空间与城市发展的互相影响
    5.1 用地特征与街道网络形态
        5.1.1 土地利用现状
        5.1.2 街道分割用地
    5.2 设施布局与街道网络形态
        5.2.1 居住设施POI
        5.2.2 商业设施POI
        5.2.3 公共服务设施POI
    5.3 城市活力与街道网络形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街道网络空间优化
    6.1 街道空间环境及行为调查
        6.1.1 社会属性特征分析
        6.1.2 街道环境主观满意度
        6.1.3 居民出行方式
    6.2 三个片区街道空间优化策略
        6.2.1 新街口片区
        6.2.2 河西新城片区
        6.2.3 江宁百家湖片区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1.1 三个片区街道网络空间形态结论
        7.1.2 三个片区街道网络与城市发展的互相影响
        7.1.3 三个片区街道空间优化结论
    7.2 创新与不足
        7.2.1 研究创新点
        7.2.2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新街口片区街道网络几何统计表
    附录2 江宁百家湖片区街道网络几何统计表
    附录3 建邺河西新城片区街道网络几何统计表
    附录4 街道空间环境及行为问卷
作者简介

(7)基于步行出行特征及需求的适老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适老性社区建设的必要性
        1.1.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配置是影响老年居民社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1.1.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与居民需求之间的矛盾
    1.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2.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理念与方法
        1.2.2. 公共服务设施评价
        1.2.3. 老年居民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需求
        1.2.4. 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
    1.3. 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相关研究
    2.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内涵及相关理论研究
        2.1.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内涵及分类
        2.1.2. 生活圈规划理论及启示
        2.1.3. 邻里中心规划模式及启示
    2.2.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及启示
        2.2.1. 可达性测度方法及启示
        2.2.2. 基于出行目的地的可步行性评价方法及启示
        2.2.3. 基于设施重要性与需求度的IPA分析方法及启示
    2.3. 影响老年居民设施需求满意度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初探
        2.3.1. 基于公共服务设施基础保障需求的设施控制指标研究
        2.3.2. 基于老年居民步行出行需求的设施空间布局指标研究
        2.3.3. 其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相关指标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社区公共设施配置与满意度关系的实证研究
    3.1. 调研区域的选取
        3.1.1. 调研区域概述
        3.1.2. 调研样本选取
    3.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研究类别选取
        3.2.1. 保障性设施
        3.2.2. 市场性设施
    3.3. 调研内容与方法
        3.3.1. 老年居民社会经济属性、出行特征及设施配置满意度数据采集
        3.3.2.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数据采集
    3.4. 影响满意度的相关指标测算
        3.4.1. 解释变量指标测算
        3.4.2. 协变量指标测算
    3.5. 数据的统计与初步分析
        3.5.1. 居民社会经济属性
        3.5.2. 老年居民出行特征
        3.5.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需求满意度
        3.5.4.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数据统计及分析
        3.5.5.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数据统计及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适老性评价体系构建
    4.1. 指标量化体系构建的流程
    4.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满意度影响指标的初步确立
        4.2.1. 相关性分析模型的建立
        4.2.2. 老年居民社会经济属性变量与设施需求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4.2.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变量与设施需求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4.2.4.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数量与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4.3. 明确影响满意度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关键指标
        4.3.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4.3.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关键指标确立
    4.4.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适老性评价体系构建
        4.4.1. 适老性评价模型构建
        4.4.2. 样本生活圈适老性评价结果及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步行出行特征及需求的适老性社区公共设施配置优化策略
    5.1. 提升老年居民满意度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关键指标建议值估算
        5.1.1. 满意度提升目标
        5.1.2. 关键评价指标建议值估算
    5.2. 控制指标层面的设施配置现状不足及优化建议
        5.2.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不足
        5.2.2. 控制指标层面的适老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建议
    5.3. 居民需求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建议
        5.3.1. 居民需求层面的适老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建议
    5.4. 基于公共服务设施分级配置的适老性社区生活圈构建
        5.4.1. 生活圈分级控制规模
        5.4.2. 设施配置分级体系
        5.4.3. 基本单元构建
        5.4.4. 适老性社区的生活圈基本规划单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与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8)共享经济背景下的南京主城在线短租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共享经济快速发展
        1.1.2 共享城市理念萌芽
        1.1.3 共享经济对城市治理的考验
    1.2 相关概念辨析
        1.2.1 共享居住
        1.2.2 在线短租
    1.3 研究对象与意义
        1.3.1 研究对象及范围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研究概况
        2.1.1 文献研究的区域分布
        2.1.2 文献主题综述:跨学科多维视角
    2.2 在线短租城市研究述评及本文研究方向
        2.2.1 在线短租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在线短租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2.2.2 在线短租社区影响效应研究:在线短租与旅游绅士化的关系
        2.2.3 国内相关研究:城市层面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2.2.4 本文研究方向
第三章 在线短租在南京主城的空间分布特征
    3.1 总体发展情况
        3.1.1 增长趋势
        3.1.2 房源类型
        3.1.3 小结:增速迅猛,增量存量资源并重,共享房源少
    3.2 总体分布特征
        3.2.1 研究范围和方法
        3.2.2 总体集聚特征
        3.2.3 空间扩散规律
    3.3 在线短租分布与周边环境的相关性模型
        3.3.1 数据收集与处理
        3.3.2 模型选取: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
        3.3.3 模型结果解读
    3.4 在线短租分布与城市结构要素的相关性
        3.4.1 与城市中心区的空间关系
        3.4.2 与城市主要景点的空间关系
        3.4.3 与城市轨道交通的空间关系
    3.5 在线短租分布与城市功能要素的相关性
        3.5.1 与餐饮&生活服务设施的空间关系
        3.5.2 与城市商住楼宇的空间关系
        3.5.3 在线短租与传统酒店、宾馆的空间关系
    3.6 在线短租房源分布与城市功能结构的耦合性关系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在线短租对典型住区的影响分析
    4.1 典型住区选择
        4.1.1 典型住区选取
        4.1.2 典型住区在线短租空间发展特征
    4.2 居民对在线短租的影响感知
        4.2.1 老旧开放式住区: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
        4.2.2 封闭式住区:居住安全感的降低
        4.2.3 商住公寓:较低的消极影响
        4.2.4 小结:在线短租对不同类型住区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
    4.3 在线短租对长租住房市场的影响
        4.3.1 中外住房差异:住房空置率差异较大
        4.3.2 被转化的长租房源:全职全屋短租房源
        4.3.3 短租对长租租金的影响:尚不显着
        4.3.4 在线短租对长租住房的影响:未来需要持续观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在线短租空间增长动力机制
    5.1 政策层面:政策支持下的机会空间
        5.1.1 共享住宿:互联网时代的小微创业空间
        5.1.2 监管政策:放宽准入、包容审慎
    5.2 空间层面:空间基础与租金差距带来的转化动力
        5.2.1 新城开发:大量商住公寓建设为在线短租提供空间基础
        5.2.2 旧城更新:夜间经济对在线短租的推动效应
        5.2.3 租金差距:长租房源向在线短租转化的驱动力
    5.3 行为主体层面:共享平台驱动下的供给与需求
        5.3.1 供给侧:资本化与产业化的发展特征
        5.3.2 需求侧:多样化的旅居消费动机
        5.3.3 平台侧:平台系统的影响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在线短租精准化治理策略探讨
    6.1 城市在线短租治理困境
        6.1.1 地方治理与平台“扁平化”治理愿景的矛盾
        6.1.2 概念及法规的模糊
        6.1.3 精准化治理手段的缺失
    6.2 国外在线短租城市治理案例借鉴:日本《民泊新法》
        6.2.1 日本《民泊新法》主要条例
        6.2.2 经验
        6.2.3 反思
    6.3 南京主城在线短租精准化治理建议
        6.3.1 厘清概念:精准化治理的前提
        6.3.2 分类治理:避免一刀切
        6.3.3 协同治理:发挥社区和行业协会的参与作用
        6.3.4 科学治理:推动数据共享、发展智慧城市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南京市旅游线路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及游客情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1 旅游线路研究
        2.1.2 旅游情感研究
        2.1.3 研究述评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情感地理理论
        2.2.3 旅游者行为理论
        2.2.4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
第3章 案例地选取与研究设计
    3.1 案例地选取
        3.1.1 案例地概况
        3.1.2 旅游资源及配套概况
    3.2 研究设计
        3.2.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3.2.2 网络评价指标构建
第4章 南京市旅游线路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4.1 南京市旅游线路网络模型构建
    4.2 南京市网络节点结构特征
        4.2.1 中心性分析
        4.2.2 结构洞分析
        4.2.3 凝聚子群分析
    4.3 南京市整体网络结构特征与旅游节点层级划分
        4.3.1 整体网络结构特征
        4.3.2 旅游节点层级划分
    4.4 旅游线路网络空间结构分布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南京市游客旅游线路情感体验分析
    5.1 情感词典构建与情感值计算
        5.1.1 情感词典构建
        5.1.2 情感值计算
    5.2 游客情感体验分析
        5.2.1 总体情感体验分析
        5.2.2 积极情感高频词分析
        5.2.3 消极情感高频词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游客情感的南京市旅游线路网络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6.1 基于游客情感的线路网络影响因素分析
        6.1.1 旅游资源禀赋
        6.1.2 旅游交通条件
        6.1.3 旅游配套设施
        6.1.4 旅游信息服务
        6.1.5 游客个体特征
    6.2 基于游客情感的线路网络优化对策
        6.2.1 深挖旅游节点特色,推介特色旅游线路
        6.2.2 打造全新核心区域,丰富网络空间结构
        6.2.3 科学规划旅游交通,打通网络空间壁垒
        6.2.4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旅游线路质量
        6.2.5 加快智慧旅游建设,畅通信息发布渠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地理标记照片的旅游者时空行为特征及其行为模式研究 ——以扬子江城市群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研究及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1 旅游者时空行为研究
        2.1.2 地理标记照片研究
        2.1.3 研究述评与思考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地理标记照片
        2.2.2 旅游者时空行为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旅游流理论
        2.3.2 旅游者行为理论
        2.3.3 时间地理学理论
        2.3.4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
第3章 旅游者时空行为特征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3.3 旅游者时空行为特征
        3.3.1 旅游者时间行为特征
        3.3.2 旅游者空间行为特征
第4章 旅游者行为轨迹及其模式分析
    4.1 旅游者行为轨迹特征
        4.1.1 总体行为轨迹特征
        4.1.2 行为轨迹类型划分
    4.2 旅游者行为模式研究
        4.2.1 单热区旅行模式
        4.2.2 多热区旅行模式
    4.3 旅游者行为轨迹及模式选择影响因素
        4.3.1 旅游热区资源禀赋
        4.3.2 旅游交通通达性
        4.3.3 热区空间区位邻近性
        4.3.4 经济发展水平
    4.4 不同模式下的应用启示及优化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之处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集聚的城市空间——论南京新街口地区空间不平衡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市保障性住房居民职住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李洁.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2]基于SIT引力评价的多核中心区半极化结构研究[J]. 史北祥,杨俊宴,谈力. 现代城市研究, 2021(01)
  • [3]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的空间结构模式与消解机制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D]. 熊伟婷. 东南大学, 2021
  • [4]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D]. 陈阳. 东南大学, 2020(02)
  • [5]“互联网+”环境下南京旧城O2O隐形消费空间研究[D]. 王锦忆. 东南大学, 2020
  • [6]南京市不同区域街道网络空间形态研究 ——以新街口、百家湖和河西新城片区为例[D]. 任立. 东南大学, 2020(01)
  • [7]基于步行出行特征及需求的适老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D]. 张宋湉.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8]共享经济背景下的南京主城在线短租发展研究[D]. 张胜越. 东南大学, 2020(01)
  • [9]南京市旅游线路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及游客情感研究[D]. 沈一忱.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10]基于地理标记照片的旅游者时空行为特征及其行为模式研究 ——以扬子江城市群例[D]. 朱海珠.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标签:;  ;  ;  

集聚的城市空间——论南京新街口地区空间的不平衡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