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域主义——民族与全球化的桥梁

新区域主义——民族与全球化的桥梁

一、新地区主义——在国家与全球化之间架起桥梁(论文文献综述)

丑则静[1](2018)在《中美关系中的东亚秩序问题研究 ——基于权力与影响力的分析视角》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范围内所出现的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权力消长、全球与地区层面的机制博弈、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观念分化等现象,使得当今世界正朝着阿米塔·阿查亚笔下所描述的“没有历史先例的情况发展”。带有明确美国烙印的战后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正在非“大战胜利之后”,这一非传统意义上的“历史转折点”上,呈现出明显的转型、变革趋势。背衬于不断变化着的国际秩序之中,全球性国际秩序的创立与维系较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显复杂,在这种情势下,地理范围较小、域内历史沿革、文化观念较一致的地区,就秩序问题达成共识的可能性相对较高。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本国的稳定、发展等核心战略利益置于地区背景中,地区秩序开始不再那么适合服务于美国的权力和目的,而是更多反映着本地区国家特别是新兴国家的利益与关切。显然,若以权力资源作为衡量标尺,美国无疑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权力最大的国家,但这种权力并未有效转化为对现有国际和地区秩序的有效领导,表现为:美国需要寻求参与并领导国际制度合作,并愿意在相应制度框架下约束、调整其行为;围绕某些具体的国际地区议题,美国也积极求助于相关国家的支持与协助,且在与有关涉事国家互动的过程中,也常伴随着抵制与反对。国际秩序与地区领域存在的上述现象均表明,以权力为核心遵循的现实主义有关国际秩序的观点是必要的,但也是不充分的,在全球化时代,制度建设与观念互动对国际秩序走向的影响同样深刻,国际秩序研究呼唤综合性的理论框架与分析工具。随着中美关系由普通大国与超级大国的关系上升为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的关系,秩序议题日渐成为两国博弈的重要领域。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中美之间的绝对权力差距显着,且将长期存在;另一方面在地区,东亚已然成为中美权力竞争的前沿阵地,地区秩序二元化趋势明显。鉴于此,本研究选取中美关系中的东亚秩序问题,旨在揭示:东亚秩序问题已经成为新时期中美关系的竞合焦点,而中美两国在东亚秩序领域是围绕权力进行强制与制衡,还是围绕影响力更多地注重制度构建与观念互动,必将对东亚乃至全球的稳定与繁荣产生深刻影响。为实现这一研究目的,首先,对国际与地区秩序相关的概念进行辨析,并勾勒了目前国际与地区秩序转型的时代面貌;其次,具体分析虽然东亚秩序问题在过去并未作为中美关系的阶段性核心议题,但随着中美关系定位的不断变化,在今后一个时期中美两国在东亚秩序领域所展开深度的竞争与合作;再次,引入影响力概念,使国际秩序的建构与变革不再仅围绕权力的制衡与强制,而是更多地注重制度性构建与观念性互动,并搭建“权力+影响力”综合分析模式,提升对当前秩序领域诸多问题的解释力;最后,将“权力+影响力”的分析模式引入地区秩序研究领域,并以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在东亚秩序形成与变革中的实践活动为例,意图证明在地区范围内主要大国在议程设置、制度建构与观念塑造等事项上态度与投入的变化,将极其深刻地影响到地区秩序的构建。在东亚秩序领域既保留大国权力争夺传统基因,又同样孕育着大国合作共治的可能性;东亚秩序问题作为现阶段中美关系的竞合焦点,既可能成为中美两国相争的试验场,也有希望充当两国扩大共识合作的利益汇合点。目前,中国在东亚地区范围内倡导地区命运共同体、新型地区关系,积极推进“一带一路”与亚投行建设,在地区议程设置、制度建构与观念塑造等领域释放出一系列积极信号。鉴于上述地区合作事项均是以权力为基础,并同时兼顾制度建设与观念互动等影响力因素,必将为中美在东亚地区事务上提供广阔的良性互动空间,使中美关系有望从权力争夺走向影响力共建。

王晓莉[2](2016)在《东盟共同体: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基本范式》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地区主义开始在欧洲出现并逐渐盛行,之后伴随着全球化浪潮很快传到了东亚地区,成为研究东亚地区主义的新理论框架。而在东亚地区合作模式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东盟共同体最能体现新地区主义的基本内涵,成为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基本范式。现如今"东盟共同体"经过不断的发展,逐步成为了在政治安全、经济、社会文化三大领域同时推进、相互加强的地区组织,使得新地区主义在东亚拥有了可见的成果。东盟共同体的综合性、开放性以及超越传统地区主义思路等特征体现了新地区主义的内在逻辑。"东盟"俨然成为了推动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发展的新动力,东亚地区也逐渐形成了以"东盟"为中心的东亚新地区主义范式。

门洪华[3](2014)在《地区秩序建构的逻辑》文中提出作者从国际秩序和地区秩序的基本概念出发,探究国际秩序的演变和地区主义的勃兴,指出国际体系已经达到地理扩展的极限,在全球秩序探索难以实现根本性突破之际,主要大国将其关注点转向地区秩序的重塑。以此为基础,作者剖析地区一体化的进程,深入研究地区主义的作用与价值,指出地区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和新地区主义的兴起,推动着地区秩序的建构。共同利益的汇聚及其制度化是地区秩序建构的基本逻辑,具体地说,存在互动关系的相邻国家之间以地区内各国共同利益的汇聚为基础,并通过地区意识的整合实现共同利益的制度化;地区各国共担责任,地区大国承担提供地区共同物品的更大责任。上述建构地区秩序的基本逻辑包含的主要内容是:以共同利益的追求为基础,以各国责任共担、大国承担更大责任为主要形式,以奉行开放地区主义为基本原则,以追求合作安全为主要支撑,以地区制度建设为核心路径。

黄大慧,韩爱勇[4](2011)在《东亚地区主义研究评析》文中研究表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开启了东亚合作新局面,中国学者对东亚地区主义的关注也由此而始,他们的研究在取得诸多共识的同时,也提出了几乎同样多的争议。这些共识与争议是研究东亚地区主义的基础与前提。故此,文章围绕东亚地区主义的源起、历程、特征、意义和研究路径等问题,从历史、实践和理论三个视角出发,将学者们的研究综而述之,以期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有着广泛综合性的参考文本。

许增伟[5](2011)在《新地区主义视角下日本“东亚共同体”构想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地区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国际现象之一,这一重要国际现象深刻地改变了国家间竞争态势、国际格局及全球秩序。20世纪70年代,欧洲一体化进程缓慢,发达国家经济依然未能摆脱“滞胀”的困扰,加之石油危机的冲击等因素,地区主义研究渐入低潮。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受全球化的影响,地区主义在沉寂十多年后又得以复兴,特别是快速发展的东亚地区的一体化进程表现出明显有别于欧洲一体化的特点,难以用旧的地区主义理论对该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学者们称之为“新地区主义”。2002年1月,小泉纯一郎首相在访问新加坡期间,明确提出了“东亚共同体”构想,这是日本政府首次正式提出“东亚共同体”构想,此后日本的安倍晋三、麻生太郎、鸠山由纪夫、菅直人等多位首相在就职演说或施政演讲中都多次提及“东亚共同体”构想。2004年,日本成立了集产官学于一体的“东亚共同体评议会”(CEAC),由原首相中曾根康弘担任会长,日本国际论坛理事长伊藤宪一任议长,“东亚共同体评议会”(CEAC)是目前日本国内关于东亚共同体研究的最为权威的机构,其研究成果丰硕,在“10+3”范围内无出其右者。本文以全球化浪潮为大背景,以新地区主义为视角,以日本“东亚共同体”构想为研究对象,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地区主义的发展。作者认为,地区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初始发展、高速发展、艰难发展和新发展四个阶段,地区主义首先是一种理念,是地区内各行为体(主要指国家行为体)加强合作的意向,其次,地区主义必须与某种形式的机制相联系,最后,地区内各行为体的共同行为取向的形成。而80年代以来,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地区主义运动是国家应对全球化的一种积极策略,新地区主义以行为体共同利益至上、行为体共同问题优先和行为体共同目标至上为核心价值,秉承开放性原则,目标具有多层次性,而且行为主体与组织形式也趋于多元化或多样化。新地区主义在东亚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和实践两个时期,呈现出明显的松散性特点、开放性特点和不干预主权特点。第二部分,新地区主义与日本“东亚共同体”构想。在历史上,日本提出了形形色色的区域合作构想,如“华夷变态”体系、“大东亚共荣圈”、“太平洋自由贸易区”、“环太平洋合作构想”等,鉴于本文研究的新地区主义是80年代以来的国际现象,所以日本的上述国际构想有的不能界定为新地区主义现象,有的只是日本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力图单方主导地区合作的尝试。自小泉纯一郎首相正式提出“东亚共同体”构想以来,日本政界也提出了多种策略构想,如麻生太郎的“构筑自由与繁荣之弧”、安倍晋三的“价值观外交”、福田康夫的“新福田主义”等,以“东亚共同体评议会”(CEAC)为代表的日本学界关于“东亚共同体”构想的研究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纵观日本政界、学界的实践、研究,作者认为,经济领域的合作是东亚共同体的原动力,日本如此迫不及待地担当东亚一体化的急先锋正是为了保持自身的经济优势和影响力,并且希望通过外溢机制赢得地区合作的话语权。日本学界认为东亚共同体是一个开放性的共同体,而不是排他性的,但日本政界却主张日、美、澳、印等具有共通价值观的国家要结成坚固的联盟,日本“东亚共同体”构想的地理范围还没有明确的界定。日本学界认为“东亚共同体”构想的建构基础是经济,经济合作是“东亚共同体”构想的基础和动力,“东亚共同体评议会”(CEAC)所提出的日本“东亚共同体”构想具体战略也主要集中于经济领域,如通过扩大贸易投资增进相互依存、通过提高日元利用率强化日本的金融中心地位等。第三部分,日本“东亚共同体”构想实现前景分析。作者借用苏珊·斯特兰奇(Susan Strange)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结构分析法对日本“东亚共同体”构想的实现前景进行分析,在东亚地区生产结构方面,东亚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摆脱以“雁行模式”( Flying Geese Paradigm)为代表的产业梯次转移模式,演化成以水平分工为主导的“双金字塔型模式”,中日这两个拥有“齐全型产业结构”的“金字塔”之间将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在东亚地区金融结构方面,鉴于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日本积极推动金融合作,强化自身东亚金融中心地位,同时也面临种种困境,如东亚金融合作的有效性遭受质疑、地区金融监督机制不完善、各国汇率制度不统一等问题;在东亚地区知识结构方面,日本文明和中华文明同属于东亚文明,在东亚文化合作中,日本的身份认同一直游离于“西方国家”与“亚洲国家”之间,持有强烈的欧美志向,在身份认同上仍是一个“另类”,而且日本经常推出形形色色的价值观外交手段,这与新地区主义的多样性原则背道而驰;在东亚地区安全结构方面,日本学界仍然强调共通价值,尚未跳出旧地区主义的藩篱,而且,中国的和平崛起、中日钓鱼岛问题、日俄北方四岛问题、朝鲜问题,都为东亚安全合作增加了不确定性因素,“安全困境”或“安全两难”这个古老的国际政治博弈范式在东亚体现得尤为明显,加之,自二战后日本主要由美国提供军事安全保护,所以,日本在东亚安全结构中将会处于最底层的“结点”。第四部分,“东亚共同体”构想框架内的中日关系。作者结合中日学界关于东亚一体化的研究成果,从中、日两个角度,展现彼此印象中对方的动向。在日本的印象中,中国人的观念中依然潜在着华夷秩序观,尊崇天下国家观,将本国置于比他国更优越的位置上,中国所设想的未来国际新秩序就是由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东亚共同体三者构成的“三圆中心型国际新秩序”。在中国的印象中,日本自战后以来向来注重东西方协调,挟美抑华,日本的“东亚共同体”构想实际是日本试图以经济合作为先导,平抑中国崛起,维护自身利益和话语权、谋求东亚合作主导权的一种策略,但由于日美同盟的限制、日本国内政坛的频繁更替、日本传统上欠缺国家战略等因素的影响,日本学界的研究成果难以在短时间内进入外交政策层面。

张键[6](2011)在《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文中提出本文所研究的中国东亚地区战略主要是从地区战略的角度展开的。本文对地区战略的理论定位、要素以及地区战略环境判断、地区战略竞争对手分析、地区战略决策、地区战略评估、地区战略实施以及对影响地区战略的主要变量进行了分析。地区战略作为一种特殊的外交战略,既具有外交战略的共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理论独特性。从国家战略的层次来看,地区战略属于国家战略层次的第四层次。因此,地区战略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战略和外交整体战略。地区战略是战略理论在地理和区位上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地区战略的理论支撑一般包括地缘理论、区域一体化理论以及地区主义理论。具体地说,地缘战略理论包括地缘政治因素、国际地缘经济因素、国际地缘文化因素三个方面。本文着重探讨了开放地区主义及其对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指导。“立足亚太、稳定周边”区域战略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其形成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由于“立足亚太、稳定周边”战略方针的指引,整个90年代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相对稳定,为中国国内的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周边国际环境,为中国进入21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战略是成功的,在新世纪里仍然可以作为我们的外交战略指导思想。21世纪初中国推行的区域合作地区战略是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睦邻外交的延续和拓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周边地缘政治和地缘安全环境呈现出很多新的地区安全问题,实施新的睦邻地区战略势在必行。从战略内涵来看,中国面向新世纪的“睦邻、富邻、安邻”地区战略思想有着丰富的中国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思想的支撑和深厚积淀。“睦邻”,是一种政治层面的和睦共处,是一种“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政治发展战略,即强调平等协作、共同发展。“富邻”,主要涉及经济合作领域。具体地说,“富邻”就是强调与周边国家加强经济上的交往、联系、对话以及战略协作,不断拓宽经济贸易领域的合作渠道,扩大相互贸易和投资,逐步形成优势互补,积极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从而推动实现互惠互利、实现共同发展、走向共同繁荣。“安邻”,主要指的是政治安全领域的互信合作和共同安全。具体而言就是在安全领域同周边国家共同营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积极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通过加强对话、增进互信、以及和平谈判的方式,而不是诉诸武力的方式去处理地区分歧与争端,从而为地区的发展营造和平安定的有利地区环境,进而在地区范围内实现共同安全。新世纪初以睦邻地区战略为依托的区域合作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化解了“中国威胁论”,进而有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也有利于中国以周边为依托走向世界。当前东亚战略环境比较复杂,东亚战略安全环境尤其严峻,尽管如此,当前东亚战略环境中仍存在不少机遇。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如何构建自己的东亚外交战略,这不仅关系到中国自身的国家利益,而且与东亚地区的发展和未来也息息相关。具体地看,中国的战略优势可以分为地缘优势和大国优势两种。战略上的弱势主要体现在中国周边大国太多,存在诸多地缘上的制约,并且中国存在诸多地缘困局,领土争端以及中国所处的东亚区域内各国文化及价值观差异较大等。中国由于长时期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因此拥有很多战略机遇。中国的战略威胁是与美国密切相关的,因为美国是中国在东亚地区真正的战略对手。具体地说,中国受到的战略威胁和战略压力也主要是来自美国“重返东亚”以及美国利用制度性参与和领土争端挑动东亚国家对抗中国。中国未来的东亚地区战略选择应该立足于地区一体化理论和开放地区主义的理论指导,坚持一种开放性的东亚共同体(Open East Asian Community)。坚持开放性的东亚共同体应该是中国在新形势下着眼未来东亚地区战略的核心主张。未来中国东亚战略需要一系列理论的指导,这些理论框架具体可以包括地缘重心论、区域合作一体化理论、开放地区主义理论等等。未来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战略部署应该注重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加强多样性的多边区域合作,同时将东亚地区构架明确化。

郭忠宁[7](2011)在《地区主义发展与地区性体系的构建》文中提出关于地区主义发展的进程,许多学者都试图从现实主义-权力利益观、新自由主义-制度合作观以及建构主义等理论进行解释和预测,正如国际关系学家所说,“当今的国际现象,用单一理论很难解释清楚了”。本文结合地区主义发展实践,运用综合的理论阐述地区性体系构建的基础、动力、结构及其国际意义。本文分为五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概括介绍了文章选题背景,地区主义研究的现状,研究意义、方法及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地区主义的历史演变,并对地区主义发展与地区性体系的建立关联性进行理论分析。首先解析了地区、地区性与地区主义的概念,其次论述了旧地区主义理论影响下西欧、非洲、拉美、东盟等地区的发展状况与新地区主义浪潮下地区合作范围与程度进一步加深、合作机制不断完善的发展趋势,最后从理论层次分析地区性体系构建的合法性。第三部分分析了地区一体化的动因、特征表现及其对国家体系的影响。通过第二部分的论述,得出地区一体化过程中具有内部动力、外部动力及其潜在动力等因素,表现出差异性、块状化、开放性与竞争性的特征,对国际体系单位本身及其行为方式、国际权力结构、国际社会文化及其全球问题与非传统安全的治理机制产生了重大影响。第四部分主要分析地区性体系构建的因素。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首先阐述地缘因素、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与政府的积极策应是地区性建立的基础;其次从现实主义角度分析民族国家主权存在的必然性、安全对民族国家的重要性、大国的推动作用及其全球化的深刻影响构成了地区性体系建立的动力因素。最后分析地区性体系结构即以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依托,地区政治、军事与安全合作机制为保障,文化融合、地区意识和地区认同的形成为内聚力。第五部分阐述了东亚国际体系发展演变及中国的战略选择。东亚国际体系主要经历了以中国主导的朝贡体系、19世纪中后期的条约体系、以日本为主导的“大东亚共荣圈”体系、冷战体系与冷战后重建中的东亚秩序。

刘洪霞[8](2011)在《中国与欧盟气候合作机制探析 ——基于新地区主义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气候变化作为典型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具有非传统安全共有的特点和影响,其危害甚至更为严重,这决定其在霸权体系框架下是无法解决的,需要寻找新的解决途径。当前全球气候谈判处于僵持阶段,需要寻找新的合作模式或合作向度,新地区主义恰恰为之提供了新的合作层次和合作模式——即跨区域合作机制建设,并且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跨区域合作。当前全球气候谈判中最大的矛盾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减排问题,在全球气候治理盛行的今天,有着悠久合作历史的中欧双方抓住了气候合作的机遇。中欧在气候合作领域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和互利性,共同利益是推动中欧气候合作的关键,已有的合作关系为中欧气候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通过中欧气候合作机制现状分析,也会发现中欧气候合作存在许多限制因素。本文期望新地区主义能为中欧提供新的合作动力,中欧能突破一些限制性因素,促进实现共同利益,减轻气候变化压力,提升中欧气候合作层次,巩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时也为全球气候治理做出贡献。在此就本文的研究内容作一个简单介绍:第一章是中欧跨区域气候合作机制的理论分析。首先用新地区主义界定了中欧气候合作的内涵,即中欧跨区域气候合作机制构建,这是中欧顺利实现气候合作的保证。同时这一章也分析了跨区域气候合作机制的功效。第二章是中欧气候合作的动力机制分析。本章首先从全球气候变化压力的驱动这一角度分析了中欧气候合作机制构建的动因。再次从促进亚欧合作这一区域视角分析了中欧气候合作的动因。最后从双边利益认同这一视角分析了中欧气候合作机制构建的动因。得出结论,中欧是基于压力、利益和共识而进行气候合作的。第三章是中欧气候合作机制的现状分析。首先是中欧气候合作的领导机制分析,分析了不同级别、不同主体的合作机制。其次分析了《京都议定书》中的三个灵活机制给中欧气候合作提供的一些合作模式或合作思路。再次分析了中欧技术转让机制和资金援助机制。最后分析了中欧之间比较成功的气候合作项目。得出结论,中欧在气候合作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建立了多层次的合作机制。第四章是中欧气候合作机制的功能评价和困境分析。首先分析了中欧气候合作机制的特点和功效,然后分析了中欧气候合作机制的自身缺陷和限制因素。第五章是中欧气候合作机制构建的前景展望和政策建议。针对中欧气候合作的动因、现状、困境等,展望中欧气候合作的前景,并对中欧气候合作机制进行尝试性的思路指导和构建。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结论,在当前全球气候问题日益严重和全球气候治理存在缺陷的背景下,新地区主义为气候合作提供了一个介于全球层面和国家层面的合作向度,中欧气候合作顺应了这一趋势。构建中欧气候合作机制,既有利于中欧自身利益的实现,又可以弥补全球气候治理的缺陷,同时可以把中欧气候合作模式塑造成为世界上不同文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模式的国家之间和谐共处、友好交往的典范,丰富了新地区主义的实践内涵。

林永亮[9](2011)在《全球治理的规范缺失与规范建构》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治理既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应时之需,也是人类探索未来世界秩序的新形式。目前来看,全球性规范的缺失带来了治理的困境,也阻碍着人类探索未来世界政治架构的步伐。规范缺失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国际社会的整合度不高和"社会性"稀薄,另一方面在于人类思维中对"应然"世界的不同界定和对通向"应然"之路径的不同设计。在前一个方面,主权规范的主导地位、功能领域整合的匮乏以及全球公民社会的发育不够阻碍着全球性规范的生成、发展和内化;在后一个方面,价值取向的差异决定各种文化遵循不同的"适当性逻辑",各类理论传统内部的分歧更是从起点上制约着规范的生成。基于此,建构全球治理的相关规范是解决困境和建构未来的必由之路。全球治理规范的建构应该更为辩证,既需要尝试对"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的整合,也需要注重对"适宜性"与"导向性"的兼顾,必定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同时,对于当今世界来说,更多地强调"普遍主义"更为必要。

宋晓东[10](2010)在《中亚“地区主义”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地区主义的潮流也在世界范围内悄然上演。无论是欧洲,还是北美,抑或是拉美、东南亚,都在进行着地区主义的实践。与实践同行的是各国学者们对地区主义理论孜孜不倦的深入探讨,推动着地区主义思想不断发展与前行。而中亚地区主义的发展却始终不入流,并被认为可能是“置身”于地区主义潮流之外的地区之一。本文将主要从宏观方面探讨影响中亚地区主义发展的因素。上世纪90年代,中亚五国伴随苏联的解体而获得新生。中亚五国不得不独立面对国内处于困境中的经济。由于中亚国家本身就具有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于是它们开始了合作的征程,希望重建联系,共谋发展大业。中亚国家签署了诸多合作协议,并先后成立了中亚联盟、中亚经济共同体、中亚合作组织等本地区的区域组织构架。但最终,中亚自身的区域组织仍然挡不住大国的诱惑。那么什么是影响中亚地区主义发展的因素呢?首先是全球化。全球化已然成为席卷全球的风潮,国家只能选择应对。全球化给中亚地区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机会,同样也带来了挑战。可以说,全球化进程是影响中亚地区主义发展的进程性因素。其次是地区秩序。国家是推动地区主义发展最主要的力量。独立后,中亚国家之间及其与大国间的互动形成中亚圈层式的地区秩序。中亚国家间形成的内部结构并没有给地区主义的发展带来什么益处。相反,大国的安排更促使中亚国家摇摆不定,使其更愿意从双边外交出发,在大国间获得“平衡”。地区主义发展的动力大打折扣。地区秩序成为中亚地区主义发展的结构性因素。最后是中亚地区认同。它是中亚地区主义发展的观念性因素。尽管中亚地区认同较为薄弱,并且有多宗教、文化崇拜等因素的制约与分化,但是共同经历、共同文化成为中亚地区主义最坚固的基础。随着中亚合作的不断加深,地区认同必将逐渐增强。因此,可以说尽管有全球化的推动、有地区认同为基础,可中亚地区主义的发展最终还是取决于中亚国家的发展意愿。中亚地区主义的发展任重道远。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介绍地区、地区主义的理论以及地区主义的多样性和中亚地区主义的特点,为全文的论述提供理论的支撑。第二部分主要通过考察中亚倡导的区域合作机制、中亚国家间在军事、经济、环境等方面开展的多边合作及中亚地区认同、地区主义思想的状况等来论述中亚地区主义的发展现状。第三部分以前文论述的理论及中亚地区主义发展现状为导引,主要从宏观层面介绍影响中亚地区主义发展的三大因素:观念性因素、进程性因素及结构性因素,即中亚的地区认同、全球化、中亚地区秩序。

二、新地区主义——在国家与全球化之间架起桥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地区主义——在国家与全球化之间架起桥梁(论文提纲范文)

(1)中美关系中的东亚秩序问题研究 ——基于权力与影响力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际秩序问题”研究的核心议题与观点:概念、转型、变革
    二、新时期中美关系的主要分析视角与核心观点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主要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四节 结构安排与主要论点 第二章 转型与变革:国际与地区秩序的时代特征
第一节 概念辨析
    一、国际秩序、世界秩序、全球秩序
    二、地区、地区一体化、地区主义与地区秩序
第二节 国际秩序转型走向“深水区”
    一、东方与西方:权力结构深入调整
    二、全球与地区:制度博弈日趋激烈
    三、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观念分化难以弥合
第三节 东亚秩序的历史沿革与当代转型
    一、东亚与地区秩序
    二、东亚地区秩序的历史沿革
    三、发展变化中的东亚地区新秩序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东亚秩序”问题:中美关系的竞合焦点
第一节 美国东亚政策与中国的历史相关性
    一、中国朝贡制度的终结与美国东亚政策的最初尝试
    二、新中国的成立与“遏制型”的美国东亚政策
    三、中国改革开放与“复合型”的美国东亚政策
第二节 中国地区政策中的美国因素
    一、冷战时期的中国地区政策:思想与实践
    二、后冷战时期的中国地区政策:双边与多边
    三、新时期的中国地区战略:系统性与针对性
第三节 东亚秩序问题与中美关系
    一、阶段性核心议题与中美关系的发展
    二、东亚秩序与中美关系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权力与影响力:理解国际秩序的钥匙
第一节 权力与国际秩序的构建
    一、权力与国际关系理论的演进
    二、权力与国际关系现实的拓展
    三、国际秩序构建中的权力因素
第二节 影响力与国际秩序的构建
    一、权力与影响力
    二、国际秩序构建中的影响力因素
第三节 :权力+影响力:国际秩序问题的分析新机理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权力+影响力”分析模式下的地区秩序建构:—以美国在东亚地区的秩序实践为例
第一节 “权力+影响力”分析模式与地区秩序的构建
    一、主导地区议程设置
    二、领导地区制度构建
    三、塑造地区观念认同
第二节 美国与东亚地区秩序:从影响力到权力
    一、冷战时期美国在东亚的影响力投射
    二、东亚地区秩序转型与美国权力政治回归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中美关系与东亚秩序的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2)东盟共同体: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基本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念界定:重新定义的“地区主义”
二、初现端倪:新地区主义在东亚的兴起
三、形成范式:东盟共同体的诞生
四、结语

(3)地区秩序建构的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秩序、国际秩序与地区秩序
二国际秩序的演变与地区秩序的勃兴
三地区一体化的征程
四地区主义的勃兴
五地区秩序建构的逻辑

(4)东亚地区主义研究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东亚地区主义的历史与新地区主义
    (一) 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历程
    (二) 东亚新地区主义的特征与价值
    (三) 东亚地区主义的低制度化
    (四) 不干涉主义
    (五) 开放主义
二、 东亚地区主义的实践进程及其困境
    (一) 东亚地区主义的实践
    (二) 东亚地区主义的困境
三、 东亚地区主义的研究路径
    (一)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视角
    (二) 战略研究的视角
四、 研究不足及未来方向

(5)新地区主义视角下日本“东亚共同体”构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的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
一、地区主义的发展
    (一) 地区主义的界定及发展
    (二) 新地区主义的内涵
    (三) 新地区主义在东亚的发展及特点
二、新地区主义与日本“东亚共同体”构想
    (一) 日本区域合作构想的历史回顾
    (二) 日本“东亚共同体”构想实践
    (三) 日本“东亚共同体”构想的主要内容
三、日本“东亚共同体”构想实现前景分析
    (一) 东亚地区生产结构中的日本“东亚共同体”构想
    (二) 东亚地区金融结构中的日本“东亚共同体”构想
    (三) 东亚地区知识结构中的日本“东亚共同体”构想
    (四) 东亚地区安全结构中的日本“东亚共同体”构想
四、“东亚共同体”构想框架内的中日关系
    (一) 日本印象中的中国动向
    (二) 中国印象中的日本动向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三、论文研究方案 第一章 地区战略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地区战略的理论定位
    一 外交战略及其层次性
    二 地区战略的理论定位
第二节 地区战略的定义与内涵
    一 地区战略的定义与分类
    二 地区战略的要素
第三节 地区战略的决策分析
    一 外交决策理论分析
    二 地区战略环境分析
    三 地区战略竞争对手分析
    四 地区战略判断
    五 地区战略决策
    六 地区战略评估
    七 地区战略实施
第四节 影响地区战略的主要变量
    一 地区权力结构
    二 地区国际机制
    三 国家利益
    四 地缘因素
    五 意识形态
    六 历史记忆
    七 战略文化传统
    八 国内政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地区战略的理论支撑
第一节 地缘政治理论取向
    一 地缘政治因素
    二 地缘经济因素
    三 地缘文化因素
第二节 区域一体化理论取向
    一 国际关系的一体化理论概述
    二 一体化理论对国家地区战略的指导意义
第三节 地区主义理论取向
    一 传统地区主义与新地区主义
    二 开放地区主义
    三 开放地区主义对地区战略的理论指导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0 世纪90 年代中国地区战略分析
第一节 冷战期间中国外交战略对东亚外交的影响
    一 “一边倒”外交战略选择对中国东亚外交的影响
    二 “两个拳头打人”战略阶段的中国东亚外交
    三 “一条线”及“三个世界”战略构想影响下的东亚外交
    四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视角下的东亚外交
第二节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地区战略追求
    一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战略环境分析
    二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国家利益需求分析
    三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思想的提出及官方表述
第三节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战略追求的内涵与评估
    一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政策目标分析
    二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思想内涵
    三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政策实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1 世纪初中国的东亚区域合作战略
第一节 新世纪中国东亚地区战略环境分析
    一 地区战略环境的新变化
    二 实施新的地区战略的必要性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内涵
    一 睦邻区域合作战略思想的传统文化内涵
    二 睦邻区域合作战略内涵的解读与分析
第三节 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主要支柱
    一 积极参与“10+3”框架下的东亚区域合作
    二 中国和东盟的“10+1”合作机制
    三 深化中日韩合作
    四 积极参与东亚峰会
第四节 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具体实施
    一 “睦邻”外交——政治上互谅互信、和睦共处
    二 “富邻”外交——经济上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三 “安邻”外交——安全上增强互信,注重安全合作
第五节 影响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因素分析
    一 与地区内某些国家在国家利益上的困境和冲突
    二 领土争端
    三 美国因素
    四 中国国家实力
第六节 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实施的战略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期东亚一体化战略初探
第一节 当前东亚战略环境分析
    一 当前东亚战略形势纷繁复杂
    二 美国高调介入东亚事务
第二节 当前东亚主要国家的东亚地区战略比较
    一 美国的东亚地区战略
    二 日本的东亚地区战略
    三 韩国的东亚地区战略
    四 俄罗斯的东亚地区战略
    五 东盟的东亚地区战略
第三节 中国东亚战略选择的SWOT 分析
    一 战略优势
    二 战略劣势
    三 战略机遇
    四 战略威胁
    五 SWOT 组合分析
第四节 新形势下中国东亚战略的内涵
    一 未来中国东亚战略的理论指导
    二 新形势下中国的东亚战略目标
    三 未来中国东亚战略的战略部署
    四 战略路径和战略手段
第五节 开放性东亚共同体展望
    一 东盟共同体及东亚共同体构想
    二 建立开放性东亚共同体的现实基础
    三 开放性东亚共同体的构建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7)地区主义发展与地区性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关于地区主义发展的研究
        二、关于国际体系方面的研究
        三、关于地区性体系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与创新点
        一、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二章 地区主义与国际体系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地区主义的内涵
        一、地区的内涵
        二、地区主义的内涵
    第二节 地区主义发展的历史演变
        一、地区主义的旧与新
        二、旧地区主义下的地区发展
    第三节 新地区主义浪潮下的地区发展
        一、地区合作范围扩大,呈现去主权化
        二、地区发展多层次化
    第四节 地区主义与地区秩序的关联性分析
第三章 地区一体化的动因、特征及对国际体系的影响
    第一节 动力因素
        一、内部动力
        二、外部动力
        三、潜在动力
    第二节 地区一体化的特征表现
        一、差异性
        二、“块状化”发展趋势
        三、开放性与竞争性
    第三节 对国际体系的影响
        一、对国际体系单元的影响
        二、对国际力量结构的影响
        三、对国际机制的影响
        四、对国际体系文化的影响
第四章 地区性体系构建的基础、动力、结构与意义
    第一节 地区性体系建立的基础
        一、地缘因素
        二、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
        三、地区认同的形成
    第二节 地区性体系建立的动力
        一、民族国家作为最基本国际行为体始终得到强调
        二、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首要选择
        三、地区内大国的推动
        四、全球化影响的不断加深
    第三节 地区性体系结构
        一、经济一体化发展为依托
        二、政治、军事、安全合作机制为保障
        三、文化融合、地区意识和地区认同为内聚力
    第四节 构建地区性体系的意义
        一、地区主义是国家主义与全球主义的桥梁
        二、有利于国际多极化格局发展,实现国际政治民主化
        三、有利于平衡国际力量,减少矛盾和冲突
        四、形成国家—地区—全球三级体系结构
第五章 东亚国际体系发展演变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第一节 东亚国际体系的历史演变
        一、中国与东亚世界(1800 以前)——朝贡体系
        二、条约体系
        三、日本主导的“大东亚共荣圈”
        四、冷战体系
    第二节 冷战后东亚地区秩序转型的特征表现
        一、合作机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
        二、东亚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
        三、形成了东盟(小国集团)带动区域发展的运行机制
        四、美国在东亚秩序转型和重新构建中的独特作用
    第三节 中国在东亚秩序转型中的策略选择
        一、继续深化中国周边以及世界的关系
        二、积极参与东盟主导的东亚秩序建设
        三、采用大国协商方式促进区域内大国关系良性互动发展
        四、妥善处理好中日、中美关系
        五、始终贯彻落实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国与欧盟气候合作机制探析 ——基于新地区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源起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新地区主义理论的研究
        (二) 中欧合作关系研究
        (三) 中欧气候合作机制研究
        (四) 当前研究的不足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欧气候合作的理论分析
    1.1 从新地区主义看跨区域气候合作的内涵
        1.1.1 新地区主义背景下区域合作的内涵
        1.1.2 中欧气候合作的内涵
    1.2 跨区域气候合作机制建设的功效
        1.2.1 气候外交博弈平衡
        1.2.2 气候制度建设多向度化
        1.2.3 区域气候治理的灵活化
        1.2.4 气候议程的机制化
        1.2.5 气候合作认同的强化
第二章 全球气候治理中中欧气候合作的动力机制
    2.1 全球视角下中欧气候合作的动力
        2.1.1 气候变化问题的特点对中欧气候合作的推动
        2.1.2 全球气候治理对中欧气候合作的引领作用
        2.1.3 全球气候治理的缺陷使中欧气候合作成为必要
        2.1.4 全球气候外交的博弈推动中欧气候合作
    2.2 区域视角下中欧气候合作的动力
        2.2.1 亚欧合作为中欧气候合作奠定了基础
        2.2.2 中国日益扩大的影响是中欧合作的重要动力
        2.2.3 以中欧关系引领亚欧合作的发展
        2.2.4 气候问题在亚欧区域合作中日益凸显
    2.3 双边共同利益是中欧气候合作的根本动力
        2.3.1 共同利益的认同是中欧气候合作的前提
        2.3.2 战略诉求上的多极化促使中欧气候合作
        2.3.3 低碳经济的发展潮流推动中欧气候合作
        2.3.4 绿色软实力的追求促使中欧气候合作
第三章 中欧气候合作的机制分析
    3.1 中欧气候合作的领导机制
        3.1.1 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
        3.1.2 中欧部长级对话机制
        3.1.3 中欧半官方半民间合作机制
        3.1.4 亚欧会议
        3.1.5 亚欧环境部长级会议
    3.2 基于市场的三个灵活机制
        3.2.1 清洁发展机制(CDM)
        3.2.2 排放贸易机制(ET)
        3.2.3 联合履行机制(JI)
    3.3 基于内容的合作机制
        3.3.1 技术转让机制
        3.3.2 资金援助机制
    3.4 中欧气候合作机制的实证分析
第四章 中欧气候合作机制的功能评价与困境分析
    4.1 中欧气候合作机制的特点及功能评价
        4.1.1 中欧气候合作机制的特点
        4.1.2 中欧气候合作机制的功能评价
    4.2 中欧气候合作机制的不足与困境
        4.2.1 中欧气候合作机制的不足
        4.2.2 中欧气候合作机制的困境
第五章 中欧气候合作机制的前景与政策思考
    5.1 中欧在气候合作领域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5.2 完善中欧气候合作机制的政策建议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全球治理的规范缺失与规范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规范缺失与治理困境
规范缺失的原因之一:世界社会的“社会性”依然稀薄
    1.主权至上原则仍然为民众所广泛接受
    2.各功能领域间依然缺乏协调和整合
    3.全球公民社会依然不够发育
规范缺失的原因之二:理念和逻辑的持久分歧
    1.人们对世界之“应然”并无统一界定
    2.自由主义在路径设计上陷入纷争
    3.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路径设计之现实说服力不足
建构全球治理规范的原则初探
    1.全球治理规范的建构必须是一个整合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的过程
    2.全球治理规范的建构必须兼顾“适宜性”和“导向性”
    3.全球治理规范的建构需要整合“地区”和“功能领域”两条路径
    4.全球治理规范的建构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进程

(10)中亚“地区主义”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地区主义理论概述
    (一) 地区与地区主义
        1."地区"的界定
        2.地区主义及其与地区化、地区性的关系
    (二) 地区主义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1.认同与地区主义
        2.全球化与地区主义
        3.地区秩序与地区主义
    (三) 地区主义的多样性与中亚"地区主义"的特点
        1.地区主义的多样性特点
        2.中亚"地区主义"的特点
二、中亚"地区主义"的发展现状
    (一) 中亚"地区认同"与"地区主义"思想的发展状况
        1.中亚较为薄弱的地区认同
        2.中亚"地区主义"思想的发展状况
    (二) 中亚国家倡导的区域合作机制
        1.中亚无核区的建立
        2.中亚地区化组织的勃兴与夭折
    (三) 中亚国家间的合作
        1.中亚国家间的军事、安全合作
        2.中亚国家间的经济合作
        3.中亚国家间的环境、水资源合作
三、影响中亚"地区主义"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 地区认同是中亚"地区主义"发展的"观念性"因素
        1.共同经历、共同文化有利于中亚"地区主义"的发展
        2."三多"是中亚地区主义的发展的负面因素
    (二) 全球化是中亚"地区主义"发展的"进程"因素
        1.全球化给中亚"地区主义"带来发展机遇
        2.全球化会给中亚"地区主义"发展带来挑战
    (三) 地区秩序是中亚"地区主义"发展的"结构"因素
        1.圈层式地区秩序制约中亚"地区主义"的发展
        2.大国安排是制约中亚"地区主义"发展的外部因素
结语
附录1
附录2
注释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四、新地区主义——在国家与全球化之间架起桥梁(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美关系中的东亚秩序问题研究 ——基于权力与影响力的分析视角[D]. 丑则静.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2]东盟共同体: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基本范式[J]. 王晓莉. 理论观察, 2016(12)
  • [3]地区秩序建构的逻辑[J]. 门洪华.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4(07)
  • [4]东亚地区主义研究评析[J]. 黄大慧,韩爱勇.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1(03)
  • [5]新地区主义视角下日本“东亚共同体”构想探析[D]. 许增伟.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6]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D]. 张键. 外交学院, 2011(05)
  • [7]地区主义发展与地区性体系的构建[D]. 郭忠宁. 西北师范大学, 2011(04)
  • [8]中国与欧盟气候合作机制探析 ——基于新地区主义的视角[D]. 刘洪霞. 上海师范大学, 2011(11)
  • [9]全球治理的规范缺失与规范建构[J]. 林永亮.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1(01)
  • [10]中亚“地区主义”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D]. 宋晓东. 新疆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新区域主义——民族与全球化的桥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