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例晚期肺结核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瘀证的相关性分析

102例晚期肺结核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瘀证的相关性分析

一、102例肺结核进展期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瘀证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赖德培(Thanakorn Theerakarunwong)[1](2020)在《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随机、对照、前瞻性试验,以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督脉排针法、口服通痹灵片为对照组,观察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对生存质量影响,为中医综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提供临床证据,有利于中医药疗法在中泰两国乃至国际的推广与传播。方法:1.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治疗组采用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对照1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对照2组采用督脉排针法,对照3组采用口服通痹灵片,疗程均为4周,共28天。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AS患者实验室指标(ESR、CRP、TNF-α)、脊柱痛VAS评分、患者总体评价VAS评分(PGA)、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学指数(BASMI)、中医证候积分评分、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ASQo L)等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2.统计: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2检验、方差分析(正态性分布)或秩和检验(非正态性分布),检验水准均设为α=0.05,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纳入自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及风湿科、泰国那空拉差是玛府直辖县呵叻大学附属荫达宁中医诊所符合标准的AS患者共132例,其中共脱落9例,有效病例为123例,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1组30例,对照2组32例,对照3组30例。2.基线4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实验室指标(ESR、CRP、TNF-α)、中医证候积分评分、脊柱痛VAS评分、病人总体评价(PGA)、BASFI评分、BASDAI评分、BASMI评分、ASQo L、等指标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结束后,4组均未出现临床痊愈,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1组显效2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2组显效0例,有效1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59.38%。对照3组显效0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67%。4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1)红细胞沉降率(ESR)方面,组内比较,4组治疗前后ESR均有所下降,但在治疗期间均未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治疗组治疗后对比,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督脉排针法针刺、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对照1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C反应蛋白(CRP)方面,组内比较,4组CRP治疗前后均有所下降,但在治疗期间均未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治疗组治疗后对比,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其余三组对照组之间,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后与通痹灵片口服对比,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对照1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3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方面,组内比较,4组治疗前后TNF-α均有所下降,但在治疗期间均未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后与通痹灵片口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2组、对照3组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1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3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5.脊柱痛VAS与病人总体评价(PGA)方面(1)在脊柱痛VAS评分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组治疗后进行组间对比,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在病人总体评价(PGA)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前后差值对比发现,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6.AS相关量表评分方面(1)在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方面、强直性脊柱炎疾病功能指数(BASFI)方面、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测量学指数(BASMI)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前后差值对比发现,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督脉排针法针刺、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在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ASQo L)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督脉排针法针刺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督脉排针法针刺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7.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在关节肿胀、腰脊活动受限、关节疼痛、肢体困重、腰膝酸软、发热汗出、中医证候积分总分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进行对比,在缓解关节肿胀程度方面,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改善腰脊活动受限、关节疼痛、肢体困重、腰膝酸软、发热汗出、中医证候积分总分方面,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其余三组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在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AS中,督脉排针能有效改善炎症指标ESR、CRP、TNF-α,其中对降低ESR水平疗效更为显着;可缓解脊柱及关节等躯体疼痛;能改善活动功能障碍。2.通痹灵片口服能降低炎症因子ESR、CRP、TNF-α的水平,能有效改善活动功能障碍,且能有效缓解脊柱疼痛,但单纯口服通痹灵片对缓解躯体疼痛效果不明显。3.常规针刺在治疗AS中,针刺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ESR、CRP、TNF-α,但与督脉排针相比,督脉排针法对降低ESR更明显,常规针刺对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功能障碍疗效不显着。综上所述,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AS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缓解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改善AS患者活动功能;较单一疗法疗效更显着,能整体改善AS患者的症状、体征。该疗法操作安全性高,临床应用性广,患者经济负担小,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更有效地控制疾病进程、改善AS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尹强[2](2019)在《寻常型银屑病三证型与血清COX-2、PGE2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银屑病在中医学中又称白疙,松皮癣、蛇虱,是一种高发病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红斑、丘疹、斑丘疹,伴鳞屑、痉痒、咽喉疼痛等症状,有迁延不愈,易于反复,冬重夏轻的发病特点。银屑病分为四型,研究显示银屑病中寻常型占比最高,目前寻常型银屑病主流辨证分为三型,分别为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对应西医分型中进展期、静止期及消退期。根据以上分型辨证论治后临床疗效显着,但无论是寻常型银屑病具体发病机制,还是寻常型银屑病不同中医辨证分型证型的表现和转化机制都尚未明确。已知银屑病与多种细胞因子、促炎因子和相关信号通路有关,文献表明COX-2、PGE2和NOX2、TLR4、NF-κB、STAT3、MAPK等在信号通路中具相关性,并与众多炎性疾病和肿瘤性疾病具相关性。因此寻常型银屑病三证型与COX-2、PGE2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关联性值得进一步试验研究。[目的]1.比较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三证患者与正常人血清COX-2、PGE2水平差异,探究血清COX-2、PGE2与银屑病证型的相关性;2.探究在寻常型银屑病中,COX-2、PGE2表达水平相关性;3.分别比对银屑病血热证、血燥证及血瘀证患者血清COX-2及PGE2水平差异,讨论银屑病三证间COX-2及PGE2的相关性;4.结合PASI评分,讨论血清指标COX-2、PGE2与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的关系;5.通过收集三证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资料并予评分,研究血清指标COX-2、PGE2与寻常型银屑病三证型主要症状的关联性。以进一步探讨COX-2、PGE2在寻常型银屑病发病机制中作用、与三证型症状表现、转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04例(血热证40例、血燥证40例、血瘀证24例)、健康人40例,共计144例。标本血清中COX-2、PGE2表达水平,使用Thermo Multiskan MK3,读取数据,用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正态性检验,判断各组血清COX-2及PGE2水平是否来自正态分布的总体。属于正态分布选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属于正态分布时选用非参数检验;用Kruskal Walilis Test比较各组两样本差异;用spearman分析两因素相关性,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用ELISA法检测寻常型银屑病和健康人血清COX-2、PGE2含量差异,结果显示健康组和银屑病组中血清COX-2、PGE2含量对比均有显着差异(P<0.01);2.比较寻常型银屑病组三证型间患者血清COX-2、PGE2差异,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三证间对比COX-2、PGE2有显着差异(P<0.01)。其中血热证和血燥证间差异显着,血清COX-2、PGE2间具明显差异(P<0.01);血热证、血瘀证间COX-2、PGE2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燥证和血瘀证间血清COX-2、PGE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表达量上来看,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患者血清PGE2、COX2表达量呈递减改变;3.经检测发现COX-2、PGE2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表达中属正相关,相关性显着,spearman相关系数r=0.729,P=0.00<0.01;4.经spearman相关分析,银屑病患者血清COX-2表达与瘙痒程度呈正相关,关联性显着,r=0.351,P=0.001<0.05;PGE2表达水平与瘙痒程度亦呈正相关,相关性显着,r=0.245,P=0.016<0.05;5.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COX-2、PGE2与PASI评分均呈正相关,其中PASI评分与COX-2血清表达水平spearman相关系数r=0.569,P<0.01;与PGE2表达水平的spearman相关系数r=0.503,P<0.01,故二者与PASI评分均有显着相关性。[结论]1.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与健康人血清中COX-2、PGE2表达有显着差异,银屑病患者血清中COX-2、PGE2表达水平比健康人明显增高;2.寻常型银屑病PASI评分与血清COX-2、PGE2表达正相关性显着,考虑二指标充分参与相关炎症通路或形成有关通路信号对话;3.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COX-2与PGE2正相关性显着,证明在寻常型银屑病环境下COX-2、PGE2间存在正向调控或信号间对话,提示我们可以丰富、串联相关信号通路;4.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患者血清COX-2、PGE2表达水平于血热证、血瘀证中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与血热证差异显着;血热证与血瘀证两指标差异不显着;血清COX-2、PGE2表达水平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5.寻常型银屑病血清COX-2表达水平与瘙痒程度呈正相关,相关性显着,PGE2与瘙痒程度亦相关。提示二指标在银屑病中与组胺、参与致痒的细胞因子或其他物质可能有一定关联性。

史彬[3](2017)在《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胃癌前病变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列居第五,死亡率位居第三。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胃癌新发病例98.9万,约50%发生在东亚地区,尤以中国最多,占全球胃癌发病的46.8%;2012年全球胃癌的死亡病例为73.7万,中国死亡病例为35.2万,占全球胃癌死亡的47.8%。据统计,2015年我国胃癌发病率为22.7/10万,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胃癌死亡率为17.9/10万,仅次于肺癌、肝癌,位居第三。胃癌的发生经历一系列演变过程,由Correa等提出了肠型胃腺癌的演化模式,即: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肠型胃癌。以胃黏膜萎缩为病变背景的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eplasia,IM)及异型增生(Dysplasia,DYS)是目前公认的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也是当前胃癌防治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重度异型增生有明显癌变倾向,需积极进行内镜下切除治疗,中-重度肠化生及轻-中度异型增生者国内外一致建议定期进行内镜监测。电子胃镜下病理组织活检属于介入性操作,其创伤大、费用高,在我国现有医疗条件下作为普查手段进行大规模开展尚有一定困难。血清“ABC”法联合G-17检测助于提高萎缩、胃癌检出率,并且具有无创、简便、快速、低廉等优点,但这些指标是否对PLGC的发生、转归有预测意义尚不得而知。目前,国内外对PLGC的筛检工具开发研究较少,已有的模型建立多局限在环境因素方面,推广性欠佳,并且缺少相关中医证候学内容,在临床实际运用中存在一定局限性。研究目的:1.筛选PLGC相关的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明确PLGC的重要影响因素。2.建立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PLGC风险预测模型,为PLGC筛检提供数据模型依据。3.评估PLGC风险预测模型准确性,为PLGC高危人群筛检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1.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的诊断标准,设定纳入及排除标准。中医证型诊断的辩证依据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共识,即国家、协会等正式出版发行的教材、指南及专家意见等;二是两名从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治工作20余年以上的高年资中医师的经验性证型诊断。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科门诊、住院及胃镜室收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并进行筛选。2.通过检测血清学相关指标及问卷调查的方法,采集PLGC临床资料:包括临床危险因素(一般信息、生活行为、饮食习惯、情志因素、家族史、胃镜及病理表现);血清学指标:PGI、PGII、HpIgG抗体、G-17及中医证候及其要素等;3.比较各因素组间差异,将影响因素纳入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选择Forward前进法,α入=0.05,α出=0.1筛选出PLGC相关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4.以极大似然值对自变量进行参数估计,建立基于Logistic回归的PLGC风险预测模型;5.运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PesudoR-square、AUC指标对PLGC风险预测模型拟合度及准确性进行评价,运用ROC曲线分析该模型富集高风险人群的能力。研究结果:1.PLGC相关因素①生活行为:吸烟在PLGC组与非PLGC组暴露分别为:31%vs24.8%(P>0.05);饮酒在PLGC组与非PLGC组暴露分别为:40.5%vs27.7%(P>0.05)。②饮食习惯:喜食蔬菜在PLGC组与非PLGC组暴露分别为:14.0%vs26.3%(P<0.05),OR值为0.236(95%CI=0.058-0.952);豆制品在PLGC组与非PLGC组暴露分别为:34.9%vs17.5%,(P>0.05);饮浓茶在PLGC组与非PLGC组暴露分别为:16.3%vs4.4%(P<0.05),OR值为6.288(95%CI=1.465-26.989);进食腌制食品在PLGC组与非PLGC组暴露分别为:37.2%vs16.1%(P<0.05),OR值为3.198(95%CI=1.289-7.930)。③Hp感染史:Hp感染史在PLGC组与非PLGC组暴露分别为:7.0%vs16.8%(P>0.05);④社会心理因素:焦虑在PLGC组与非PLGC组暴露分别为:41.9%vs19.7%(P<0.05),OR值为2.404(95%CI=1.058-5.511);⑤遗传因素:胃癌家族史在PLGC组与非PLGC组暴露分别为:14.0%vs10.2%(P>0.05);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在PLGC组与非PLGC组暴露分别为:16.3%vs11.7%(P>0.05)。⑥合并疾病:胃食管反流病在PLGC组与非PLGC组暴露分别为:39.8%vs23.3%(P>0.05);十二指肠溃疡在PLGC组与非PLGC组暴露分别为:79.3%vs7.3%(P>0.05);胆囊切除史在PLGC组与非PLGC组暴露分别为:97.0%vs1.5%(P<0.05),OR值为7.351(95%CI=1.824-55.384)。⑦血清学检查:PLGC者血清PGI、PGII、血清G-17水平在PLGC组水平分别为:55.01 ±35.85ug/L,4.50±2.82 ug/L,4.21±7.69ng/L,在非PLGC组水平分别为:62.40士48.59 ug/L,5.40±5.33 ug/L,4.13±9.77 ng/L(P>0.05);HpIgG抗体在PLGC组与非PLGC组暴露分别为:20.9%vs16.1%(P>0.05)⑧中医证候:症状方面:症状总积分在PLGC组与非PLGC组分别为:14.19±11.21vs17.97±13.56(P>0.05);主要症状积分在PLGC组与非PLGC组分别为:10.7±6.11vs11.31±6.21(P>0.05);证候要素方面:血瘀在PLGC组与非PLGC组暴露分别为:44.2%vs28.5%(P<0.05),OR值为2.420(95CI%=0.998-5.851);湿热在PLGC组与非PLGC组暴露分别为:41.9%vs27%(P>0.05)。2.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PLGC危险因素筛选通过运用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腌制、焦虑、胆囊切除史、血瘀、浓茶5个重要危险因素。其中,胆囊切除史与PLGC发生风险关系最密切,OR值为7.351(95%CI=1.824-55.384);其次是浓茶,OR值为5.351(95%CI=1.824-55.384);腌制、血瘀,OR值分别是3.198(95%CI=1.289-7.930),2.420(95%CI=0.998-5.851);焦虑再次之,OR值为2.404(95%CI=1.058-5.511)。3.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PLGC风险预测模型建立ln(p/1-p)=-2.507+2.153X1+1.995X2+1.162X3+0.884X4+0.877X51-P(X1=胆囊切除、X2=浓茶、X3=腌制、X4=血瘀、X5=焦虑)4.PLGC风险预测模型评价模型拟合优度:经 Hosmer-Lemeshow(H-L)检验,χ2值为 3.997,P=0.550>0.05,不拒绝关于模型很好拟合数据的假设,即该模型拟合度较好。模型测准确性:关于 Pesudo R-square,Cox and Snell 值为 0.209,Nagelkerke值为 0.314;AUC=0.812(95%CI=0.738-0.885),P<0.01,表明该模型预测准确性尚可。5.PLGC风险预测模型富集高风险能力分析根据模型ROC曲线,灵敏度设定为100%,对应最低1-特异度为66.7%,此条件下,高风险人群最低占比为87%,对应预测概率P值为0.00673502。对该高风险人群进行内镜筛检,4例高风险患者中可发现1例真正PLGC者需进行内镜监测,发现率之比为1.15。研究结论:1、腌制、胆囊切除、焦虑、浓茶为PLGC者的相关危险因素。2、血瘀证在PLGC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3、PLGC风险预测模型为:ln(p/1-p)=-2.507+2.153X1+1.995X2+1.162X3+0.884X4+0.877X5(X1=胆囊切除、X2=浓茶、X3=腌制、X4=血瘀、X5=焦虑)4、PLGC风险预测模型拟合度及预测准确性较好,模型进一步验证及校准尚需未来长时间随访。

唐梅森[4](2015)在《基于DNA单核苷酸多态性和甲基化修饰探讨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的相关易感基因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CHD)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他属于祖国医学“胸痹心痛”范畴,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流行病学结果显示,今后20多年中,冠心病发病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仍呈上升趋势,并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目前治疗冠心病耗资巨大,花费的资金已成为世界各国严重的医疗负担。但是我们对冠心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过程,与之相关而产生的心脑血管意外在发达国家和我国死亡率占第一位。如果CHD的发病年龄较轻(男性≤55岁,女性≤65岁)称为早发冠心病[1]。过去50年来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冠心病可能是受各种环境损害与复杂的遗传基础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具有不同原因的疾病,早发冠心病(PCHD)的发生和发展亦与多种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关,中医认为其病因有正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之不同,但其总的基本病机则是心脉瘀阻[2]。血瘀证是冠心病最常见的证型之一[3]。所以,研究CHD的危险因素对于开展有针对性地高危的人群(如冠心病家系)预防,延缓或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达到征服冠心病目的,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社会经济热点问题。表观遗传学(或表遗传学)是指不涉及DNA序列改变的,但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染色质结构的重塑来调控基因表达和功能的可遗传的和可逆的变化[4]。目前的研究多基于这些基因的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基因多态性的表现反映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是表观遗传学最早发现的修饰途径之一,能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从而控制基因表达。换言之,DNA甲基化决定了基因的表达与否。因此,他能在更深层次上揭示早发冠心病(血瘀证)在表观遗传学方面的本质。目的:通过观察早发冠心病血瘀证、非血瘀证患者及健康成年人血液样本中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状态,采用焦磷酸测序(Pyrosequencing)方法检测并比较湖南汉族地区人群中早发冠心病血瘀证血瘀证患者、非血瘀(痰浊)证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中ER-α、Gp6、AGTRAP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他们与PCHD的相关性及其在早发冠心病血瘀证中的易患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设计,选择纳入2012年11月至2014年7月在长沙市各大社区医院(湘潭社区、黑石(?)社区、三真卫生社区等)就诊和组织义诊的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24例,分为冠心病血瘀证组(A)16例,冠心病非血瘀(痰浊)证组(B)8例,另选取正常对照组(C)8例(经临床血液流变学、血糖、血脂、心电图、胸片、肝肾功能等体格检查诊断属健康者)。用焦磷酸测序(Pyrosequencing)方法分析三组病例外周血中ER-α、Gp6、AGTRAP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它们与早发冠心病血瘀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ER-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者在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组(A)、冠心病非血瘀(痰浊)证组(B)、正常对照组(C)三组成员的外周血液标本中共有8例,占总人数的25%;其中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组(A)患者血液标本的甲基化阳性例数为4人,其甲基化阳性率为12%;非血瘀证(B)组患者血液标本的甲基化阳性例数为3人,其甲基化阳性率为8%,两组甲基化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人组血液标本的甲基化阳性例数为1人,其甲基化阳性率为3%,与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组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Gp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者在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组(A)、冠心病非血瘀(痰浊)证组(B)、正常对照组(C)三组成员的外周血液标本中共有16例,占总人数的50%;其中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组(A)成员血液标本的甲基化阳性例数为11人,其甲基化阳性率为70%;非血瘀证(B)组成员血液标本的甲基化阳性例数为5人,其甲基化阳性率为56%,两组甲基化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人组血液标本的甲基化阳性例数为1人,其甲基化阳性率为14%,与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组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AGTRAP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者在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组(A)、冠心病非血瘀(痰浊)证组(B)、正常对照组(C)三组成员的外周血液标本中共有10例,占总人数的33%;其中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组(A)患者血液标本的甲基化阳性例数为6人,其甲基化阳性率为35%;非血瘀证(B)组患者血液标本的甲基化阳性例数为2人,其甲基化阳性率为29%,两组甲基化阳性率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人组血液标本的甲基化阳性例数为2人,其甲基化阳性率为21%,与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组相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性别,吸烟,相关病史等一般情况的比较中没有发现显着性差异(P>0.05)。基因多态性:ER-a基因多态性位点rs117301G等位基因可能是早发冠心病血瘀证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而rs11640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早发冠心病血瘀证发生无显着性差异或相关性。GP6基因SNP位点rs4861和rs4081两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布在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组非血瘀证组和健康成年人对照组中比较无显着性差异和统计学有意义(P>0.05)。说明GP6基因SNP位点rs4861和rs4081单核苷酸多态性有可能是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的非易感基因。结论:1.ER-α基因在早发冠心病患者(男≤55岁,女≤65岁)中高表达,但是在大于此年龄后的患者中这种情况消失。此种改变可能导致了ER-α基因在早发冠心病进程中的不同作用,ER-α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升高可能导致了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的发生和发展。2.GP6基因、AGTRAP基因在焦磷酸测序的实验中显示其甲基化水平显着升高,这种升高出现尤其出现在早发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的外周血液当中,提示其甲基化状态可能和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的发生具有相关性。3.基因多态性:研究和探讨ER-α基因位点rs117301和GP6基因的位点rs486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血瘀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ER-α基因位点rs117301可能和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GP6基因的位点rs4861单核苷酸多态性早发冠心病血瘀证不具有相关性,可能不是早发冠心病的易感基因和危险因素。

丁煌,彭晓珊,唐映红[5](2014)在《益肺通络方对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益肺通络方对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冷水冰浴制备血瘀证大鼠模型,观察益肺通络方对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肺通络方可以显着降低血瘀证模型大鼠高、低切变率全血黏度(P<0.05,P<0.01),降低血浆黏度(P<0.05),可降低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和卡松黏度(P<0.05)。结论益肺通络方对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具有改善作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6](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研究表明

王晓妍[7](2013)在《健脾消瘀法防治胃癌(脾胃虚损瘀毒内蕴证)的临床依据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文献回顾及临床研究,提出中晚期胃癌的常见证型(脾胃虚损瘀毒内蕴证)及其辨证要点,并对其相应治法进行文献研究。通过观察以“健脾消瘀”法为基础组方的昆参颗粒对大鼠胃组织病理的影响,以及对胃癌大鼠P53蛋白、C-myc蛋白及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昆参颗粒防治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1.证型及治法研究:本文分别对1979年1月~2011年11月间公开发表文献,以及506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出中晚期胃癌常见证型。进一步对脾胃虚损瘀毒内蕴证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此证型的辨证要点及其与临床客观指标的相关性。分别对健脾养胃法及活血解毒法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研究其临床疗效。2.实验研究: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参莲胶囊组、昆参大剂量组和昆参小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MNNG+乙醇+氯化钠”的综合方法复制胃癌大鼠模型,共61周。第50周各组随机抽取7只大鼠,观察造模进展情况,除正常组外,各组大鼠开始给予药物干预。药物干预完毕后,于第61周取所有大鼠胃,留取胃组织切片。观察各组大鼠胃粘膜病理形态的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胃癌组织P53蛋白、C-myc蛋白及NF-κBp65的表达。结果:1.文献回顾研究:中晚期胃癌常见中医证型为脾胃虚损型、瘀毒内阻型、气血两亏型、肝胃不和型、胃热伤阴型。临床研究:中晚期胃癌的常见证型为脾胃虚损瘀毒内蕴证、心脾气血两虚证、脾虚痰湿凝结证、肝胃不和证、胃热伤阴证。以上研究表明脾胃虚损瘀毒内蕴证是中晚期胃癌的最常见证型。脾胃虚损瘀毒内蕴证的辩证要点包括:①主症:神疲懒言、体倦乏力、食少纳呆、胃脘刺痛、脉络瘀血、舌紫暗或青紫、苔薄、脉沉弱;②次症:腹胀、面色萎黄、肌肤甲错、便溏、苔白或腻、脉细;③兼症:恶心呕吐、大便不畅、黑便、苔厚、脉滑。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表明,肿瘤病变部位、病程、Borrmann分型、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肿瘤标志物(CA72-4、CA19-9、CEA)、Karnofsky评分、QLQ-C30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可作为脾胃虚损瘀毒内蕴证的客观评价指标。Meta分析表明健脾养胃法和活血解毒法是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有效方法。3.实验研究结果:①胃粘膜病理改变:昆参大剂量组大鼠胃癌发生率明显低于模型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昆参大剂量组大鼠胃粘膜萎缩和异型增生的发生率较低,与模型组比较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昆参小剂量组大鼠胃粘膜萎缩发生率明显低于与模型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②P53蛋白:正常组P53蛋白表达弱,模型组表达强烈,两者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昆参大、小剂量组及参莲胶囊组大鼠胃癌组织P53蛋白表达较弱,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且昆参大、小剂量组组间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昆参大剂量组P5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参莲胶囊组,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③C-myc蛋白:正常组C-myc蛋白表达弱,模型组表达强烈,两者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昆参大、小剂量组及参莲胶囊组大鼠胃癌组织C-myc蛋白表达较弱,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且昆参颗粒大、小剂量组组间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昆参颗粒大剂量组与参莲胶囊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NF-κB p65:正常组NF-κB p65表达弱,模型组表达强烈,两者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昆参大、小剂量组及参莲胶囊组大鼠胃癌组织NF-κB p65表达较弱,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昆参大、小剂量组组间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昆参大剂量组大鼠胃癌组织NF-κB p65表达低于参莲胶囊组(P<0.05)。结论:1.脾胃虚损瘀毒内蕴证为中晚期胃癌最常见的证型。脾胃虚损瘀毒内蕴证的辩证要点包括:①主症:神疲懒言、体倦乏力、食少纳呆、胃脘刺痛、脉络瘀血、舌紫暗或青紫、苔薄、脉沉弱;②次症:腹胀、面色萎黄、肌肤甲错、便溏、苔白或腻、脉细;③兼症:恶心呕吐、大便不畅、黑便、苔厚、脉滑。肿瘤病位、病程、分型、分期、浸润深度、肿瘤标志物、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可作为脾胃虚损瘀毒内蕴证的客观评价指标。2.以“健脾消瘀”为法组方的昆参颗粒能显着降低MNNG诱发的大鼠胃癌的发生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53蛋白、C-myc蛋白以及NF-κB异常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刘北石[8](2013)在《胃癌中医证型症候的演变规律及其相关性的文献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胃癌中医证型分布的主要规律。为胃癌辨证分型的标准化提供框架结构及理论依据。为胃癌中医证型更加规范化打下基础。材料与方法:检索近15年来关于胃癌中医证型症候研究的文献,其中对胃癌辨证分型有明确记录的文献共计有47篇,患者例数共2273例,总结比较分析胃癌中医证型的频数比例。结果:1.胃癌常见证型有6种,分别为瘀毒内阻型、气血两虚型、痰湿互结型、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型、阴虚胃热型。2.从表格中可以得出,中晚期胃癌患者常见的前十位临床症状为:消瘦、食少纳呆、神疲乏力、腹胀、呕吐、少气懒言、睡眠不佳、大便干结、腹痛、反酸。3.胃癌分期与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相关性。早期以肝胃不和型居多,中晚期胃癌以脾胃虚弱型、气血两虚型、瘀毒内阻型、痰湿互结型居多。4.胃癌手术前辨证以实证为主,手术后实证频数减少,但仍然存在。虚证比例大幅度增加。结论:1.胃癌的中医辨证分型中,以瘀毒内阻型最为常见。其他的依次为气血两虚型、痰湿互结型、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型、阴虚胃热型。2.胃癌分期与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相关性。早期以肝胃不和型居多,中晚期胃癌以脾胃虚弱型、气血两虚型、瘀毒内阻型、痰湿凝滞型居多。3.胃癌的证型与血液流变学有着一定的联系。临床上可以灵活采用活血化瘀疗法配合补气养血化痰的疗法来治疗胃癌,具体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4.胃癌的辨证分型与年龄有关,老人多虚证,年轻人多实证。5.胃癌手术前后证型改变有显着差异。胃癌手术之前以实证为主,胃癌手术之后实证比例虽然降低但仍未消失,而虚证比例大幅度增加。这与手术对机体造成的损伤有关。

张鄂[9](2010)在《艾灸膈俞穴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栓素A2及前列环素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人体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也是针灸的施术部位。每个腧穴由于其所处的位置不同、所属经脉脏腑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功用主治,即对某一或某些脏腑、器官的功能或疾病具有有别于其他腧穴的反映和调整作用,这就是腧穴的相对特异性。目前对于腧穴特异性的研究刚刚起步,尚需开展大量的研究工作。本实验以八会穴之一的血会膈俞为研究目标,以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为观察对象,以寒凝血瘀证为切入点,采用艾灸疗法,并选取与血证密切相关的血海和委中穴,以及与血证无明显相关性的少阳经穴丘墟作比较,通过分组对照方法,观察四穴对血栓素A2、前列环素及二者比值,比较不同穴位在活血化瘀方面的作用强弱及作用机理,从而进一步科学地阐明腧穴主治特异性的内涵,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的实验依据。实验采用健康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对照A、B组),模型组(模型A、B组),治疗组(膈俞A、B组、血海A、B组、委中A、B组、丘墟A、B组)。除对照组16只,余80只装入小笼子里,放入低温冷柜,在-20℃的冷环境中持续受冻4h左右,连续受冻5天,造成寒凝血瘀证模型。艾灸A组于造模成功后次日治疗1次,各灸5壮;艾灸B组于造模成功后次日开始治疗,每日1次,每次灸5壮,共5次;对照组和模型组动物每天同样抓取1次,不做其他处理,与相应组同时取材。所有A组均于第七天取材,所有B组均于第11天取材,每只取腹主动脉血液2ml,分离血浆,检测血栓素B2、6-酮-前列素及二者比值,观察其与对照组差异及治疗前后变化。主要实验结果:1.艾灸对血浆血栓素B2(TXB2)的影响与模型A组比较,膈俞A组、血海A组、委中A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B组比较,各穴位B组均显着降低(P<0.05);与膈俞B组比较,膈俞A组无显着差异(P>0.05),与相应B组比较,血海、委中、丘墟A组均有显着差异(P<0.05)。2.艾灸对血浆6-酮-前列素(6-K-P)的影响与模型A组比较,膈俞A组、血海A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B组比较,膈俞B组、血海B组、委中B组显着升高(P<0.05);与膈俞B组、委中B组比较,膈俞A组、委中A组有显着差异(P<0.05),与血海B组、丘墟B组比较,血海A组、丘墟A组无显着差异(P>0.05)。3.艾灸对血栓素/前列腺素(T/K)的影响与相应模型组比较,各组均能显着降低T/K比值(P<0.05);与膈俞B组、委中B组比较,膈俞A组、委中A组无显着差异(P>0.05),与血海B组、丘墟B组比较,血海A组、丘墟A组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1.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栓素A2升高、前列环素降低,进而导致其比值失衡。分析认为二者水平紊乱是导致血瘀证形成的原因之一。2.不同疗程中,艾灸膈俞穴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的治疗效应是通过抑制血栓素A2生产、促进前列环素分泌,调节二者比值失衡,从而维持血流动力学平衡和恢复血小板功能而实现的,并且,实验证明疗程治疗可有效调节前列环素水平。3.不同疗程中,艾灸血海穴和委中穴也可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的血栓素A2、前列环素进行调节,使二者比值失衡得到有效改善。4.艾灸丘墟穴疗程治疗可调节血栓素A2水平,但对前列环素及二者比值失衡无明显影响,此结果部分证实了丘墟穴作为经穴的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普遍效应,但对血证无特异性作用,从而为调节血证疾病的中医论述的科学性提供了实验依据。综上所述,艾灸膈俞、血海、委中三穴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活血化瘀功效。其作用机制与调节血栓素A2、前列环素水平及二者比值失衡有关。部分揭示了膈俞穴作为“血会”的活血化瘀机制。同时证明临床常用以治疗血证疾病的血海、委中,均有调节血栓素A2、前列环素及二者比值失衡的功效。为科学阐明腧穴主治特异性的内涵及临床配穴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贾小强[10](2006)在《大肠癌血瘀证与肿瘤转移相关性及化瘀截毒方抗转移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血瘀证是包括大肠癌在内的各种肿瘤常见的临床证候,大肠癌转移是大肠癌的基本特性,也是大肠癌患者常见的致死原因。回顾文献,活血化瘀是中医治疗肿瘤的重要治则,但在活血化瘀究竟对肿瘤转移有抑制作用还是有促进作用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看法。对于活血化瘀法能否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如何应用,莫衷一是。那么,究竟血瘀证与大肠癌转移之间相关性如何,便成为问题的关键,但目前尚缺少这方面的临床研究,对大肠癌转移机制以及活血化瘀方药抗转移机理也缺乏适宜解释途径。为此我们对大肠癌血瘀证与肿瘤转移相关性,以及防治大肠癌转移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1目的理论研究:根据导师黄乃健教授的学术思想,提出并探讨大肠癌转移瘀毒传舍病机理论及从络辨治的防治理论构架。临床研究:通过对大肠癌术前患者的临床证候调查,探讨大肠癌患者临床证候的分布规律、血瘀证等中医临床证候与大肠癌转移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临床证候学入手,探讨大肠癌转移瘀毒传舍病机理论的临床依据。实验研究:通过建立血瘀证及大肠癌肝转移裸鼠动物模型,研究血瘀证影响大肠癌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以及在瘀毒传舍病机假说理论基础上建立的化瘀截毒方抗大肠癌转移的机制。2方法2.1理论研究:采用文献学、逻辑分析等方法,运用中医理论,以血瘀证为切入点,探讨大肠癌转移“瘀毒传舍”病机的理论构架,以及化瘀通络,截毒防变防治大肠癌转移治则的理论根据。2.2临床研究:临床研究以术前大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流行病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纵向研究和横断面调查),对大肠癌患者临床证候与肿瘤生物学行为之间关系、血瘀证在诸证候中的分布情况,及与转移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中的内在规律。2.3实验研究:以血瘀证裸鼠模型和结肠腺癌肝转移裸鼠模型为研究对象,探讨血瘀证与大肠癌转移的相关性;以结肠腺癌肝转移裸鼠模型为研究对象,以化瘀截毒方进行干预,探讨化瘀截毒方防治大肠癌转移的机制。3结果3.1理论研究结果认为大肠癌转移的核心病机是在正虚邪侵的基础上,瘀毒传舍,其病变的本质是“病络”,进而首次提出并阐释大肠癌转移应从络辨治的初步理论架构:包括“气血不畅,络脉失养,毒滞络脉”的发病学特点、“经络阻塞,瘀毒互结,络道恣行”的病机特点、“化瘀通络,截毒防变”的防治大肠癌转移的治则特点。3.2临床研究结果

二、102例肺结核进展期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瘀证的相关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2例肺结核进展期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瘀证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强直性脊柱炎的西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1.1 定义
        1.1.2 流行病学
        1.1.3 自然病程
        1.1.4 病因及发病机制
        1.1.5 病理变化
        1.1.6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
        1.1.7 诊断标准
        1.1.8 活动性评价
        1.1.9 西医治疗
    1.2 中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1.2.1 病因病机
        1.2.2 现代中医家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1.2.3 辨证论治
        1.2.4 中医药疗法
    1.3 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AS研究依据
        1.3.1 针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机理研究
        1.3.2 督脉排针刺法的选择依据
        1.3.3 通痹灵片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
        1.3.4 针药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1.4 小结与展望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病例来源
    2.2 病例选择标准
        2.2.1 西医诊断标准
        2.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2.2.3 纳入标准
        2.2.4 排除标准
        2.2.5 剔除标准
        2.2.6 脱落标准
    2.3 分组方法
        2.3.1 样本量
        2.3.2 随机化
        2.3.3 对照
        2.3.4 盲法
    2.4 治疗方案
        2.4.1 治疗耗材
        2.4.2 治疗组(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组)
        2.4.3 对照1 组(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组)
        2.4.4 对照2 组(督脉排针法组)
        2.4.5 对照3 组(通痹灵片组)
        2.4.6 疗程
    2.5 异常情况预防方法
    2.6 观察指标
    2.7 观察时间
    2.8 不良事件及处理
        2.8.1 针刺不良事件及处理
        2.8.2 药物不良事件及处理
    2.9 疗效评价标准
    2.10 统计学分析方法
    2.11 临床研究的流程图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情况
    3.2 一般资料分析
    3.3 实验室检查指标
        3.3.1 治疗前检查指标基线比较
        3.3.2 血沉
        3.3.3 C反应蛋白
        3.3.4 肿瘤坏死因子-α
    3.4 中医证候积分
    3.5 脊柱痛VAS与病人总体评价
        3.5.1 治疗前评分基线比较
        3.5.2 脊柱痛VAS评分
        3.5.3 病人总体评价
    3.6 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功能指数、测量学指数
        3.6.1 治疗前评分指数基线比较
        3.6.2 疾病活动性指数
        3.6.3 功能指数
        3.6.4 测量学指数
    3.7 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
    3.8 临床疗效评价
    3.9 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强直性脊柱炎旳病因病机
    4.2 督脉排针法的规律及治疗作用
        4.2.1 督脉排针法学术背景简介
        4.2.2 学术内涵
    4.3 通痹灵片的组方、配伍规律及治疗作用
        4.3.1 通痹灵片的方义
        4.3.2 药对配伍
    4.4 结局指标选择
        4.4.1 实验室检查指标选择
        4.4.2 量表选择
    4.5 结果分析
        4.5.1 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
        4.5.2 中医证候积分方面
        4.5.3 脊柱痛VAS与病人总体评价方面
        4.5.4 AS相关量表指标方面
    4.6 结果讨论
    4.7 研究的创新性
    4.8 不足与展望
    4.9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2)寻常型银屑病三证型与血清COX-2、PGE2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一、文献综述
    (一) 祖国医学及现代医学对于寻常型银屑病辨证分型的认识与研究
        1. 传统医学对于银屑病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于寻常型银屑病辨证论治的认识
        3.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二) COX2、PGE2相关物质及通路的研究进展
        1. COX-2、PGE2及相关物质的联系与作用
        2. COX-2/PGE2有关通路的研究进展
        3. 与COX-2/PGE2通路的相关性疾病研究进展
        4. COX-2/PGE2通路与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二、临床部分: 寻常型银屑病三证型与血清COX-2、PGE2的相关性研究
    (一) 实验材料
        1. 实验对象
        2. 诊断标准
        3 主要试剂来源及仪器设备
    (二) 实验方法
        1. COX-2的检测方法
        2. PGE2的检测方法
        3. 统计方法
    (三) 实验结果
        1.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健康人血清COX-2、PGE2表达差异
        2. 寻常型银屑病三证型间血清COX-2、PGE2表达差异
        3. 寻常型银屑病组血清COX2、PGE2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4.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瘙痒程度与血清COX-2、PGE2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5. COX-2、PGE2与PASI评分相关性分析
    (四) 讨论
        1. 寻常型银屑病症状与COX-2、PGE2及相关通路相关性讨论
        2.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病因病机与血清COX-2、PGE2的相关性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胃癌前病变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PLGC的中医病证演变规律及微观辨证认识
        1 病名
        2 病因
        3 病机
        3.1 现代医家对PLGC病机的认识
        3.2 PLGC病理与中医证候演变规律
        4 PLGC的辨证分型
        5 PLGC的微观辨证研究
        5.1 血瘀证的微观辨证
        5.2 脾虚证的微观辨证
        6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血清ABC法联合血清G-17检测在PLGC监测的作用研究
        1 概述
        2 流行病学
        2.1 发病率
        2.2 癌变危险性
        3 PLGC筛查的血清学指标
        3.1 胃蛋白酶原
        3.2 胃泌素
        3.3 血清G-17联合ABC法检测
        4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PLGC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前言
    一、资料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 纳入和排除标准
        4 研究内容
        4.1 血清学指标检测
        4.2 问卷调查
        5 研究方法
        5.1 研究技术路线图
        5.2 主要研究变量赋值及赋分
        5.3 质量控制
        5.4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二、结果
        1 研究对象特征分析
        1.1 年龄、性别分布
        1.2 病变类型及程度分布
        1.3 血型分布
        1.4 临床症状分布
        1.5 中医证候分布
        2 各因素的组间比较
        3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PLGC危险因素筛选及风险预测模型建立
        3.1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PLGC危险因素筛选
        3.2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PLGC风险预测模型建立
        4 PLGC风险预测模型的评价
        4.1 风险预测模型拟合优度
        4.2 风险预测模型预测准确性
        5 PLGC风险预测模型富集高风险能力分析
    三、讨论
        1 慢性胃炎OLGA分期价值及意义
        2 胃癌前病变相关因素
        3 Logistic回归分析在风险预测模型中的应用
        4 ROC曲线在风险预测模型中应用
论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4)基于DNA单核苷酸多态性和甲基化修饰探讨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的相关易感基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
        2.1.1 DNA提取试剂
        2.1.2 DNA亚硫酸氢盐修饰
        2.1.3 甲基化特异性PCR试剂
        2.1.4 实时定量逆转录PCR试剂
    2.2 主要仪器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对象
        2.3.2 实验方法
    2.4 甲基化检测方法
        2.4.1 焦磷酸测序方法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比较
    3.2 ER-α基因甲基化的焦磷酸测序析
        3.2.1 引物
        3.2.2 Pcr反应体系
        3.2.3 PCR反应条件
        3.2.4 电泳
        3.2.5 部分样品测序结果:图5
    3.3 GP6基因甲基化的焦磷酸测序分析
        3.3.1 引物
        3.3.2 PCR反应体系
        3.3.3 PCR反应条件
        3.3.4 电泳
    3.4 AGTRAP基因甲基化的焦磷酸测序析
        3.4.1 引物
        3.4.2 Pcr反应体系
        3.4.4 电泳
    3.5 基因多态性分析
4. 讨论
    一、中医历代医家及古籍对冠心病的认识
    二、现代医学对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的现代分子生物学认识
    三、基因甲基化与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的相关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一 ESR、GP6、p53、EC-SOD基因甲基化与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相关性及中药干预的探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7)健脾消瘀法防治胃癌(脾胃虚损瘀毒内蕴证)的临床依据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中晚期胃癌证型及治法研究
    1 中晚期胃癌的证型分布
        1.1 中晚期胃癌证型分布的文献回顾研究
        1.2 中晚期胃癌证型分布的临床研究
    2 中晚期胃癌(脾胃虚损瘀毒内蕴证)辨证研究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
        2.4 研究结论
    3 中晚期胃癌的治法研究
        3.1 健脾养胃法治疗中晚期胃癌的 Meta 分析
        3.2 活血解毒法治疗中晚期胃癌的 Meta 分析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昆参颗粒对大鼠胃粘膜病理形态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实验二 昆参颗粒对大鼠胃癌组织 P53 蛋白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实验三 昆参颗粒对大鼠胃癌组织 C-MYC 蛋白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实验四 昆参颗粒对大鼠胃癌组织 NF-ΚBP65 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胃癌的认识
        1.1 病名
        1.2 病因病机
    2 中晚期胃癌证型分布的研究
    3 脾胃虚损瘀毒内蕴证证型研究
        3.1 脾胃虚损瘀毒内蕴证的辩证规律
        3.2 脾胃虚损瘀毒内蕴证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
    4 健脾养胃法及活血解毒法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
        4.1 健脾养胃法的作用机制
        4.2 活血解毒法的作用机制
    5 昆参颗粒的作用机理
        5.1 昆参颗粒方药分析
        5.2 昆参颗粒的作用机理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详细摘要

(8)胃癌中医证型症候的演变规律及其相关性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研究方案
2.文献分布状况
3.辨证分型的文献学统计
4.胃癌手术前后患者证型及症状改变的研究
分析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艾灸膈俞穴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栓素A2及前列环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膈俞穴的研究进展
        1.膈俞穴的文献研究
        1.1 膈俞穴的出处
        1.2 膈俞穴的穴名释义
        1.3 膈俞穴的部位
        1.4 膈俞穴的主治病症
        1.5 膈俞穴的刺灸方法
        2.膈俞穴的现代临床应用
        2.1 循环系统疾病
        2.2 皮肤疾病
        2.3 消化系统疾病
        2.4 其他疾病
        3 膈俞穴的实验机理研究
        4 小结
    综述二 血瘀证的研究概况
        1 血瘀证的概念和历史沿革
        1.1 血瘀证的概念
        1.2 血瘀证的历史沿革
        2 血瘀证的病因病机
        2.1 中医学对血瘀证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中医血瘀证的机理研究
        3 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3.1 血瘀证的临床表现
        3.2 血瘀证的诊断依据
        4 血瘀证治疗的相关进展
        5 小结
    综述三 艾灸疗法的研究进展
        1 艾灸疗法的古代应用与发展
        2 艾灸疗法的实验研究进展
        2.1 艾灸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
        2.2 艾灸调节机体免疫作用的实验研究
        2.3 艾灸其他作用的实验研究
        3 艾灸的临床应用研究
        3.1 艾灸的活血化瘀作用
        3.2 艾灸治疗胎位不正
        3.3 艾灸疗法的其他应用
        4 小结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实验仪器及用品
        1.3 主要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模型制备
        2.2 取穴及分组
        2.3 艾灸方法
        2.4 取材
        2.5 指标检测及方法
        2.6 数据处理分析
    实验结果
        1 寒凝血瘀模型的制备
        1.1 对照组与模型组全血粘度的变化
        1.2 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的变化
        1.3 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A、B组间血液流变学比较
        2 艾灸各穴对血浆血栓素B_2(TXB_2)的影响
        2.1 治疗一次组内血浆血栓素B_2的变化(A组)
        2.2 治疗五次组内血浆血栓素B_2的变化(B组)
        2.3 同一穴位不同疗程组血浆血栓素B_2的变化
        3 艾灸各穴对血浆6-酮-前列素(6-K-P)的影响
        3.1 治疗一次组内血浆6-酮-前列素的变化(A组)
        3.2 治疗五次组内血浆6-酮-前列素的变化(B组)
        3.3 同一穴位不同疗程组内血浆6-酮-前列素的变化
        4 艾灸各穴对血栓素B_2/6-酮-前列素(T/K)的影响
        4.1 治疗一次组内血栓素B_2/6-酮-前列素的变化(A组)
        4.2 治疗五次组血栓素B2/6-酮-前列素的变化(B组)
        4.3 同一穴位不同疗程组血栓素B2/6-酮-前列素的变化
        5 艾灸不同穴位的活血化瘀功效
        5.1 艾灸膈俞的活血化瘀功效
        5.2 艾灸血海的活血化瘀功效
        5.3 艾灸委中的活血化瘀功效
        5.4 艾灸丘墟的活血化瘀功效
    讨论
        1 艾灸各穴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栓素A_2的影响
        2 艾灸各穴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前列环素的影响
        3 艾灸各穴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栓素/前列环素(T/K)的影响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一参考文献
        综述二参考文献
        综述三参考文献
        讨论部分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大肠癌血瘀证与肿瘤转移相关性及化瘀截毒方抗转移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研究进展
    综述二 活血化瘀防治肿瘤转移研究进展
    综述三 大肠癌转移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综述四 血瘀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
    一 大肠癌转移的中医病机研究思路和策略
    二 大肠癌转移“瘀毒传舍”病机的初步理论构架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大肠癌血瘀证与肿瘤转移相关性临床研究
        前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四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章 血瘀证与结肠腺癌Lovo细胞肝转移相关性实验研究
        实验1 BALB/C裸鼠血瘀证对结肠腺癌Lovo细胞肝转移的影响
        实验2 血瘀证对结肠腺癌Lovo细胞肝转移病灶CD44V6、VEGF及nm23-H1蛋白表达的影响
        实验3 BALB/C裸鼠血瘀证对结肠腺癌Lovo细胞肝转移病灶p53基因m RNA 表达的影响
    第二章 化瘀截毒方抗大肠癌转移机制的实验研究
        实验1 化瘀截毒方对BALB/C裸鼠结肠腺癌Lovo细胞肝转移影响的实验研究
        实验2 化瘀截毒方对BALB/C裸鼠结肠腺癌Lovo细胞肝转移病灶CD44V6、VEGF及nm23-H1 蛋白表达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实验3 化瘀活络截毒方对BALB/C裸鼠结肠腺癌Lovo细胞肝转移病灶p53 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实验4 化瘀截毒方对结肠腺癌Lovo细胞侵袭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实验5 化瘀截毒方对结肠腺癌Lovo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影响的实验研究
        实验6 化瘀截毒方对结肠腺癌Lovo细胞实体瘤影响的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个人简历

四、102例肺结核进展期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瘀证的相关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D]. 赖德培(Thanakorn Theerakarunwo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2]寻常型银屑病三证型与血清COX-2、PGE2的相关性研究[D]. 尹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1)
  • [3]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胃癌前病变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评价[D]. 史彬.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02)
  • [4]基于DNA单核苷酸多态性和甲基化修饰探讨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的相关易感基因的研究[D]. 唐梅森.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5(07)
  • [5]益肺通络方对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丁煌,彭晓珊,唐映红.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09)
  • [6]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7]健脾消瘀法防治胃癌(脾胃虚损瘀毒内蕴证)的临床依据及机理研究[D]. 王晓妍.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4)
  • [8]胃癌中医证型症候的演变规律及其相关性的文献研究[D]. 刘北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3(05)
  • [9]艾灸膈俞穴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栓素A2及前列环素的影响[D]. 张鄂.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2)
  • [10]大肠癌血瘀证与肿瘤转移相关性及化瘀截毒方抗转移机制的研究[D]. 贾小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102例晚期肺结核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瘀证的相关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