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山斗式挖掘机连续工艺的基本认识、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露天矿山斗式挖掘机连续工艺的基本认识、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一、对露天矿轮斗挖掘机连续工艺的基本认识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刘设[1](2019)在《基于随机过程的露天矿生产系统调度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型露天矿需要大规模的设备投资和能源消耗。如何在保证设备利用率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是提高企业效益的关键。通常可以从矿山的开拓规划、生产工艺优化设计和生产物流调度三个层面实现降本提效。本文从设备调度层面,针对生产设备调度、维护管理等问题,进行分析和优化。其研究有利于提高设备有效利用时间,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和单位生产成本。露天矿生产系统通过实时采集和实时调配运输设备来完成大规模的物料转移,是包括离散过程和连续过程、定性和定量问题混合的复杂系统。本文综合运用随机过程理论、灰色理论、数理统计分析和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等方法,结合露天开采工艺和生产流程,通过对工艺设备与各种生产指标等历史数据的调查研究和量化分析,以揭示露天矿生产系统在随机条件下的部分运作特征,并对其中电铲、卡车等主要生产设备进行优化调度。主要内容包括:(1)结合露天矿生产工艺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需求,阐述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归纳论述我国露天矿生产工艺应用现状及国内外研究方法。露天矿产量由于受设备状况、外障、自然因素、市场因素等众多不确定因素共同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针对生产随机性构建灰色神经网络集成模型,提高了生产材料消耗模型预测精度,为科学制定生产调度计划、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随机过程分析中马尔科夫链模型具有有限种状态的无后效性特点,从实测的时间序列中提取随机过程,应用多元时空序列马尔科夫过程对露天矿产量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揭示产量随时间推进过程的宏观规律,而且可以作为分析产量指标发展的微观机制的基础。建立多元指标马尔科夫模型,对剥离产量和采煤产量的剥量、煤量、运距、提升高度等多个指标,将增长率波动划分为5种状态,根据安家岭煤矿23个月产量,计算状态转移概率,按最大概率原则准确预测2017年12月的产量的多项指标。(2)在分析露天矿生产系统中不确定因素基础上,对生产过程中的日故障时长时间参数进行时间序列统计,应用BP-ARIMA组合模型分析非稳定时间随机序列数学模型。通过数据库提取得到连续100天故障时长,故障时长时间序列图显示为非稳定时间随机序列。此模型均值及自相关系数估计都通过显着性检验,模型通过残差自相关检验,进一步应用神经网络优化残差修正拟合值提高精度。由于设备故障常常呈现出非线性行为,利用核主成分分析非线性特征提取的优势将其应用于设备故障模式识别和分析。由机械维修时间、电气维修时间、轮注时间、电焊时间、外障时间构成故障时间特征库,为实现非线性问题的高效求解,利用核函数将原始空间数据映射到特征空间并寻找线性关系。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降低计算的复杂度,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实现了对设备故障特征的降维处理,能够准确地识别出受随机因素影响大的设备,有效减少了计算复杂度。(3)电铲、卡车之类的关键性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将严重影响煤矿的生产。为使设备处于性能良好状态,保证完成生产任务,通过监测与分析设备性能状态来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性维修策略。目前,设备可靠性监测与分析的一般思路是监测设备动态性能信号,信号经处理与分析后提取出关键性能特征参数,以识别设备运行状态,进而分析设备可靠性。然而,由于设备本身结构和运行环境的复杂性,设备使用过程中所监测到的性能特征参数,即观测序列,并不能与状态简单地一一对应。隐马尔科夫链模型具有双重随机过程机制,可以通过概率分布将设备状态观测序列与隐性能状态联系起来,从而更加真实描述和预测实际工程情况。本文识别离散多观测序列下设备隐含的状态变迁过程,根据建立状态变迁模型来推断设备运行性能状态,并实例分析重要设备730E型矿用卡车的状态变化。对730E型卡车故障数据信号进行训练、特征值提取和标量量化,建立具有观测值数和相应状态数的隐马尔科夫链模型。通过对设备运行性能状态进行监测、分析与预测,能够帮助露天矿矿企业及时发现和预测设备状态变化,制订合理的维修计划,提高设备可靠性,对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设备维修费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确保完成煤炭生产计划等都具有重要意义。(4)根据露天矿实际生产和调度情况,考虑设备定期维护车辆定期维护和故障对生产的影响,提炼出一类卡车调度问题进行研究。针对矿山实际运输车辆的产能约束和装车点生产顺序要求,以设备调度鲁棒性为优化目标,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模型优化目标包括两部分,实际运输总价值期望值和临时故障引起车辆调度变化的期望值。在生产调度中,实际运输总价值取决于电铲和卡车产能和有效运行时间。通过分析生产能力和设备产能关系,提出关于总运输能力上界的不等式。基于问题特征,设计了一种启发式算法对该调度问题进行求解,通过数据实验证明提出的算法能在可行的时间内求解问题,从解的鲁棒性和上限比较,可以看出求解质量令人满意。

赵燚[2](2019)在《无运输倒堆工艺下高台阶内薄煤层开采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矿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建设的特大型露天煤矿。目前使用着国内最先进的联合开采工艺系统。尤其是该矿下部岩层所采用的抛掷爆破—无运输倒堆工艺技术,为该矿减少了至少30%的剥离运输工程量。但随着首采区开采全面结束,二采区完成工作线布置并继续正常生产阶段,工作线抛掷爆破大高台阶内出现了大量厚度在04.32 m之间的5号煤层。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若将这部分煤炭不经开采直接倒推排弃,不仅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更达不到国家对于煤层资源回收率的硬性要求。因此,应该结合露天矿实际生产状况研究抛掷爆破台阶内薄煤层开采技术,不能浪费煤炭资源。依据煤矿勘探地质报告等地质信息,通过建立灰色系统综合评价体系进行开采工艺优选,以决策薄煤层的最优开采方法;并建立三维地质采矿模型为评价过程提供详实的数据信息,同时也为该矿生产过程提供技术指导。以3DMine矿业工程软件为载体,对勘探区域进行了三维地质建模,结果精确显示了该区域内的地表、地层信息以及该区域内5号煤层的地质储量和赋存状态;在此基础上,在已有的先进开采工艺中预选出若干种适用于该露天矿的开采工艺体系,借助灰色系统理论中灰靶决策和绝对关联度等手段,研究黑岱沟露天矿5号煤层选采的最佳工艺系统,结果发现,抛掷爆破—无运输倒堆工艺、露天采矿机—卡车—胶带输送机、单斗—卡车相结合的联合开采工艺在综合评价中属最优开采方法;最后,通过参照国内外对露天采矿机的应用情况,探讨出该机械设备在黑岱沟露天矿中应用方法。经理论分析和综合评价表明,黑岱沟露天矿理论上可以通过技术升级改造对5号煤层进行开采,这有利于增加矿方经济收入,也符合矿山绿色开采生产要求。露天采矿机的投入应用也能补充我国在该机械设备应用方面的空白。

张帅[3](2018)在《露天煤矿轮斗工艺系统优化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从中国大型露天煤矿应用轮斗工艺的实际需要出发,基于黑岱沟露天煤矿、元宝山露天煤矿、扎哈淖尔露天煤矿、伊敏露天煤矿的轮斗工艺生产实践和工艺流程等,应用数据统计分析技术、矿山系统工程原理、计算机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系统可靠性分析技术、技术经济学原理等研究手段,在中国露天煤矿资源赋存条件评价、轮斗工艺应用内外部条件、轮斗工艺系统可靠性、轮斗工艺系统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复杂地形条件下轮斗工艺适用性及可行性方面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如下:(1)中国大型露天煤矿资源条件分析系统调研中国主要露天煤矿的区域分布情况,对中国主要大型露天煤矿的开发现状、未来发展规划进行系统整合归类,基于中国主要露天煤矿的区域分布特征、矿区气候特点、煤层赋存情况、地质复杂程度、矿山规模、矿区平面尺寸、采运排数据、剥采比等资源信息,对中国现有、即将开发、改扩建的主要露天采煤区进行资源条件的评价,为轮斗工艺的适用性研究提供基础信息支撑。(2)轮斗工艺应用内外部条件及评价体系研究以黑岱沟、元宝山、扎哈淖尔露天煤矿为研究对象,调研、收集、分析上述矿山轮斗工艺及其他工艺系统的历史运行数据、经济数据、技术参数数据、故障信息数据,定量研究轮斗工艺在中国露天煤矿应用的发展变化,分析影响轮斗工艺应用的关键性问题。以黑岱沟、元宝山、扎哈淖尔、伊敏露天煤矿轮斗工艺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研究上述4套轮斗工艺在各自矿山应用的地形条件特征、所在矿区的气候条件特征、表土层物料特征、工艺布置参数、经济效益对比、应用现状评价等,从各项细分研究要素中提炼轮斗工艺应用适用性的共性条件,形成轮斗工艺综合评价体系,结合中国主要露天煤矿的各项数据和特征特点,研究轮斗工艺对于中国露天煤矿资源条件的适用性。(3)基于故障树分析理论的轮斗工艺系统可靠性研究基于系统可靠性理论,轮斗工艺系统属于串联的可修复复杂系统。根据黑岱沟、元宝山、扎哈淖尔露天煤矿轮斗工艺的布置方式,研究总结提出了4种轮斗工艺系统的逻辑结构,通过系统调研、统计国内大型轮斗工艺和紧凑型轮斗工艺的故障类型、故障特点、故障数据等,引入故障树分析原理,构建了符合轮斗工艺系统故障特点的故障树,通过一系列运算对轮斗工艺的故障树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为寻找轮斗工艺的主要故障模式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4)轮斗工艺作业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究通过对黑岱沟、元宝山、扎哈淖尔露天煤矿轮斗工艺运行的现场调研,基于轮斗工艺运行遇到的实际问题和轮斗工艺与其他工艺配合提升矿山整体综合效率的思路,对轮斗工艺在富水工作面条件下作业的工作面布置进行优化研究,对轮斗工艺之间联合作业提升表土剥离效率的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对轮斗工艺与辅助工艺形成的联合工艺系统进行优化研究。(5)复杂地形条件下轮斗工艺可行性研究基于露天煤矿由于采煤区的过渡,轮斗工艺应用的地质条件发生了剧烈变化,采区内表土层厚度降低、表土层厚度分布不均匀、地表地形起伏变化较大、沟壑多且深的条件特点形成了轮斗工艺在复杂地形条件下运行的现实条件。基于复杂地形矿区的地质数据,构建能够真实反映矿区地质复杂情况的三维地质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轮斗工艺的作业特点和作业条件要求,研究轮斗工艺在矿区内的若干种布置方案,通过系统优化,研究出二机-一线、一机一线的优化轮斗工艺布置方案,根据各自方案的布置特点,对各自方案的生产能力和辅助工艺的辅助工程量进行了系统详尽的计算,基于轮斗工艺和替代工艺单斗-卡车工艺的历史经济数据,详细对比了轮斗工艺与单斗-卡车工艺的经济性,通过系统工程的方法,定性分析了轮斗工艺在复杂地形条件下运行的优劣关系,为轮斗工艺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应用提出系统的研究方法。

王政[4](2015)在《大型露天磷矿开采工艺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大型风化露天磷矿矿石赋存条件,通过对间断开采工艺、半连续开采工艺、连续开采工艺的技术经济比较,推荐采用轮斗挖掘机—带式输送机—排土机设备组合的连续开采工艺。采用连续开采工艺,实现了矿山连续生产,且成本相对较低。

刘福明[5](2015)在《露天煤矿绿色开采工艺理论及其优选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研究绿色开采的理论体系及其内涵,确立了露天煤矿绿色开采工艺的理论地位和实际意义,提出了露天煤矿绿色开采工艺理论和基本性质,确定了以工艺组合为对象的绿色工艺一级评级指标——绿色度,技术、经济、效率、低碳、环保五个维度的二级指标,构建了绿色开采工艺的理论架构和方法论。为了更加准确地评价工艺的适应性,将露天矿开采工艺按照开采功能的区别重新分类,通过分析各种工艺的适用条件建立了评级指标体系,运用模糊聚类法建立了工艺适应度评价模型,通过取适应度最优的前两位进行层—层组合,得出了工艺评价系统备选方案群。为了满足设备选型的需求,运用排队论、概率论、系统可靠性等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各种工艺的系统能力和系统数量计算模型。通过分析各工艺的费用构成,建立了工艺拥有费用模型,结合系统数量和费用计算模型所需的的技术参数和经济参数,建立了适用于露天矿选择和计算的设备数据库,运用计算模型和数据库对得到的层—层工艺组合进行逐一选型计算,可以得出每种组合绿色度评价的经济指标——拥有费用参数。根据不同工艺设备的功率和生产能力建立了设备的能源消耗强度计算模型,并提出了开采工艺能源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运用排放学理论和生命周期法建立了露天矿开采过程中开采工艺引致的CO2和污染物排放因子计算模型,进而提出了各种工艺单位生产能力的排放量计算方法。结合露天矿绿色工艺评价方法和特点,确定了软件逻辑数据结构和模块结构。根据软件需要实现的功能,选择了软件的开发工具和环境,设计了便于操作的人—机交互界面;将各评价指标和综合评价方法的数学模型转化为计算机算法进行编程,开发了露天矿绿色工艺的优选软件系统。将哈尔乌素露天煤矿作为研究实例,建立了该矿工艺地质数据库,运用绿色工艺评价软件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参数值以及各工艺组合的绿色度指标,选出该矿绿色度最高的工艺组合:上部松散层采用轮斗铲连续工艺进行剥离、下部两种岩石层均采用单斗-卡车间断工艺、主采煤层采用带半固定破碎机的半连续工艺,同时返回各种工艺选择的设备型号和数量,验证了指标计算模型和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杨曌[6](2015)在《基于过程混合Petri网的露天矿生产系统建模和优化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矿山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大型化,露天矿生产系统成为一个包括离散过程和连续过程、定性和定量问题混合的复杂系统。本论文在分析总结了混合系统研究的主要方法的基础上,对混合Petri网提出改进,创新性的提出了符合矿山生产实际的过程混合Petri网。过程混合Petri网具有基础混合Petri网的基本性质,同时将过程控制库所加入基础混合Petri网,并且引入了控制流关系和抑制流关系对变迁的激发进行优化控制。同时结合常用的求解非线性模型的混沌搜索算法和遗传算法的优点,提出了基于混沌搜索机制的遗传算法。论文对露天矿的主要工艺进行了结构分解,提出了露天矿生产系统的层次递阶模型。结合过程混合Petri网和数学模型提出静态系统的仿真优化算法,给出了静态建模的方法和步骤;结合过程混合Petri网和经验规则时间逻辑树、事件逻辑模型而提出动态系统的仿真优化方法。论文的研究成果通过在黑岱沟露天矿轮斗铲连续工艺系统和Prominent Hill露天矿电铲卡车间断工艺系统的成功应用,证明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对露天矿生产系统的建模和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围绕露天矿生产系统的建模和优化,本论文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基础Petri网和相关扩展的Petri网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根据露天矿山生产系统的特点,对混合Petri网进行了改进,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基于过程的混合Petri网。改进后的过程混合Petri网即能准确描述露天矿生产系统,又能对生产系统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满足矿山生产系统的动态建模和调度需求。改进的混合Petri网是一种图形建模工具,既能直观的分析系统组成机理和相关关系,又可以利用系统可达树和状态转移矩阵对系统的状态进行分析。基于过程的混合Petri网是矿山生产系统静态建模和动态模型的基础,系统模型可以利用GPSS仿真语言进行进一步的计算机仿真优化。(2)按照三阶段的思路对露天矿生产系统进行了层次分解,将露天矿生产系统分成系统逻辑层、基本结构层、主要设备层构建了露天矿生产工艺系统的分解模型。根据分解模型,以生产系统的主要设备为中心,结合生产系统的具体组成机理和设备的作业性质将矿山生产系统分成了采装生产子系统、生产运输子系统和储运子系统三个部分,构建了露天矿生产工艺系统的层次递阶模型,并对主要设备建立了通用的过程混合Petri网模型,为模型的求解和模型扩展提供了手段和方法。(3)静态建模围绕生产系统当前的配置情况和运行情况进行研究,以实现生产能力最大化和生产成本最优为研究目标,协调和均衡生产,使得各生产环节的配合最优化。根据这一特点,从生产设备能力、储运设备能力、生产工艺环节、生产计划产量四个方面分析了露天矿生产工艺模型的约束条件,对系统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进行了合理设定。将采装生产过程、运输和储运过程的实际过程混合petri网模型连接起来,构建了生产系统的基于过程混合petri网的完整静态模型。(4)针对非线性的过程混合petri网矿山生产系统模型,将非线性模型求解的常用方法遗传算法和混沌搜索算法的优点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混沌搜索机制的遗传算法。该算法主要利用混沌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引导局部最优解不断进化,进而得到最优解。这种算法克服了目标函数非线性的特点,可以并行处理得到多个可能的优化解,另外算法克服了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速度问题。通过对典型函数的寻优求解过程可以看出,这种算法对模型的求解和优化是有效的。(5)利用过程混合petri网静态建模的方法对黑岱沟露天矿轮斗连续生产系统进行了建模和分析。对当前轮斗连续系统各工艺环节的设备故障情况和生产能力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并由此建立了轮斗铲过程混合petri网模型,进而求解了当前轮斗系统在未来五年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情况,通过计算得到当前轮斗系统的生产成本较高,设备能力偏低,不能满足生产计划的需要。(6)对于露天矿生产系统而言,生产系统的突发状况是时常存在的,系统的组成不会像静态模型那样稳定,生产系统状态随着系统实时调度而更新,针对露天矿生产系统的这一特点,提出了基于过程混合petri网的露天矿生产系统动态优化方法,对生产系统动态优化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将数学模型、仿真模型和经验规则相结合,给出了用于生产系统动态分析和优化的事件逻辑树和事件逻辑模型。(7)利用过程混合petri网动态建模和优化的方法对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地区prominenthill露天矿的电铲卡车生产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优化分析。通过加入系统动态调度经验规则,对系统的卡车配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系统当前生产条件下的最佳卡车配置数;对当前系统增加自动卡车调度系统进行了模拟运行和计算,结果显示电铲队列大幅下降约50%,但是系统生产能力仅提高5%,表明当前影响系统能力的主要因素不是卡车的调度问题;为了提高第三阶段上覆土岩的剥离能力,对增加一台剥离电铲的情况进行了系统仿真,同时将调度系统和第四台电铲共同引入系统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可优先考虑增加一台剥离电铲。经过从理论分析到实践应用,论文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结合露天矿生产系统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混合petri网在矿山生产系统建模中的局限,并对其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对过程的控制库所,提出了满足露天矿山生产实际过程建模需要的混合petri网的改进方法,即过程混合petri网。并且给出了过程混合petri网的定义、激发规则、动态性质、主要特点等相关内容。(2)对露天矿主要工艺系统进行了结构分解,将露天矿生产系统分成了三个基本模块:采装生产子系统、运输子系统和储运子系统,提出了露天矿生产系统分层结构建模的层次递阶模型以及主要设备的过程混合Petri网表示方法。(3)针对非线性的过程混合Petri网矿山生产系统模型,将非线性模型求解的常用方法遗传算法和混沌搜索算法的优点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混沌搜索机制的遗传算法,给出了该算法的优化流程。(4)分析了露天矿生产系统建模分析的特点,将过程混合Petri网和数学模型相结合,提出了静态系统仿真优化方法;将过程混合Petri网和经验规则事件逻辑树及事件逻辑模型相结合,提出了动态系统仿真优化方法。

王忠鑫,王烨欣[7](2014)在《全液压轮斗挖掘机采煤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了国产全液压轮斗挖掘机用于采煤的合理工作面形式,结合该设备的特点确定了较为合理的采煤工作面形式为端工作面形式。分采煤工作面和掘沟工作面2种作业情形对全液压轮斗挖掘机的工作面布置分别进行了研究,并作出了典型的作业程序图。分析了斗轮挖掘物料的机理,确定了划分台阶分层的基本原则,以减少所挖掘物料中大块出现的概率,使物料的块度尽量均匀。

荆向斌[8](2013)在《元宝山露天矿轮斗挖掘机使用情况概述》文中认为本文以元宝山露天矿所用SRs1602型轮斗挖掘机为例,针对其技术参数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可行的技术改造措施。

张振芳[9](2013)在《露天煤矿碳排放量核算及碳减排途径研究》文中认为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露天煤矿积极开展低碳项目,目前露天煤矿的节能减排已取得良好的低碳效益。但露天煤矿碳排放水平无量化研究,对露天矿的低碳发展起到了制约作用。本文对露天煤矿碳排放量核算方法和碳减排途径进行研究。通过对露天煤矿生产过程的分析,露天煤矿主要有五个碳排放源:直接源燃油(柴油,汽油)、炸药、逸散、自燃和间接源电力。炸药指爆破引起的碳排放,逸散指由于开采活动对煤层结构造成破坏导致赋存温室气体释放到大气中,自燃指采煤工作面和排土场中煤自燃引起的碳排放。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分别给出了燃油、炸药、逸散、自燃和电力的碳排放因子。基于炸药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炸药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碳平衡法和B-Wilson法,并计算了露天煤矿常用炸药的碳排放因子。论文以能源消耗和露天开采生产环节为主线,构建了露天煤矿碳排放量初步核算模型和基于生产环节的露天煤矿碳排放量核算模型。露天煤矿碳排放量初步核算模型按照五类碳排放源构建。基于生产环节的露天煤矿碳排放核算模型按照生产环节为主,初步核算模型为辅的原则,分为穿孔、爆破、采装、破碎、运输、排土、辅助、逸散、自燃九个部分构建。基于露天煤矿碳排放量初步核算模型,结合安家岭、黑岱沟、伊敏河、布沼坝等国内具有代表性的露天煤矿统计数据和采用的开采工艺系统,分析了六种生产工艺系统的碳排放水平。同时通过情境假设法应用基于生产环节的露天煤矿碳排量核算模型比较不同工艺系统的碳排放水平。所得结论为:剥离为单斗-卡车工艺时,采煤工艺的碳排放水平由高到低为坑底自移半连续工艺、单斗-卡车工艺、坑底破碎&地面破碎半连续工艺、端帮破碎半连续工艺、地面破碎半连续工艺,单斗-卡车工艺优于部分半连续工艺的原因是碳排放核算中计入了电力间接碳排放源;运输和采装是露天煤矿碳排放量的最大来源,约占总量的80%。当温室效应累积年限不同时,政府间气候变化报告中三种主要温室气体的全球增温潜势值不同,以2010年安家岭露天煤矿为例,核算当累积年限分别为20、100和500年时的碳排放量,表明累积年限对露天煤矿碳排放量的影响较弱,不超过1%。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时效性的露天煤矿碳排放量核算方法,将温室效应分摊到存留期内,得到对应的计算公式。与传统方法相比,很好的反映了温室效应的时效性。仍以安家岭为例,应用时效性方法所得n年碳排放量小于传统方法所得值。最后,提出了露天煤矿碳减排的主要途径,包括工艺转型、节电节油、降低柴油和电力碳排放因子等。针对剥离为单斗-卡车工艺,采煤为单斗-卡车工艺和四种不同形式的半连续工艺,对工艺、电力、柴油三类碳减排途径的碳减排量进行了核算和分析,对露天煤矿的低碳发展有良好的指导价值。

孙金龙[10](2013)在《大型露天煤矿半连续工艺应用范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我国大型露天煤矿半连续工艺应用范围的研究出发,综合运用露天采矿学原理、采矿系统工程、技术经济学和计算机技术等方法,通过调查研究、理论分析和现场工程实践,对露天矿大吨位卡车经济合理运距的确定、半连续工艺起点运距及矿山应用半连续工艺规模经济等内容展开深入研究。论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应用灰关联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影响矿山生产成本的诸多因素,从中找出影响矿山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从而为矿山抓住主要矛盾,降低主要成本因素对总成本的影响,提高矿山经济效益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在计算卡车运输成本时引入了油价变动系数K,以研究油价变动时,对卡车经济合理运距产生的影响,得到了其经济合理运距变化趋势。给矿山的运输成本核算以及运距确定和设备选择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依据和参考。论文分析了半连续工艺下影响物料运距的因素,建立了物料运距计算模型。并对间断工艺与半连续工艺运输成本进行了比较,建立了半连续工艺运输成本模型,并通过实例分别研究了矿山一定年产量时半连续工艺的起点运距和采深一定、年产量变化时半连续工艺的起点运距;同时通过成本分析,确定了采深一定时,矿山应用半连续工艺的产量规模。最后,通过引入油价变动系数K,分析了矿山一定年产量、一定采深下,油价变动时对于破碎站初始设置位置的影响,对于矿山规避燃油价格变动带来的成本风险具有实际意义。论文以露天矿成本分析为基础,对半连续工艺系统建设和应用的边界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建设条件是在假定(设计)的生产能力下采用半连续工艺替代单斗—卡车间断工艺的边界运距条件;应用条件是在系统已经现成的情况(即运距一定的条件)下,系统盈利、开机运行或废除的边界产量规模。论文通过实例研究对所建立模型的实用性进行了验证,研究成果对于丰富我国半连续工艺理论和建设大型高效低碳露天煤矿具有积极意义。

二、对露天矿轮斗挖掘机连续工艺的基本认识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露天矿轮斗挖掘机连续工艺的基本认识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随机过程的露天矿生产系统调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露天矿生产系统随机性分析
    2.1 引言
    2.2 露天矿生产系统分析
    2.3 露天矿生产系统影响要素分析
        2.3.1 资源条件对露天矿生产的影响
        2.3.2 生产工艺系统对露天矿生产的影响
        2.3.3 生产工艺环节对露天矿生产的影响
    2.4 露天矿生产系统随机过程分析
        2.4.1 随机过程理论的产生与应用
        2.4.2 露天矿生产系统随机模拟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组合模型的露天矿生产指标分析与预测
    3.1 引言
    3.2 改进的DGM(1,1)露天矿产量预测算法
        3.2.1 露天矿生产产量指标构成
        3.2.2 基于离散时间序列GM(1,1)的产量预测
        3.2.3 引入缓冲算子提高GM(1,1)精度
        3.2.4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BP改进算法
    3.3 多元时空序列Markov链分析
        3.3.1 马尔科夫序列
        3.3.2 多元时空序列马尔科夫链分析
    3.4 基于改进的DGM(1,1)露天矿产量预测
        3.4.1 安家岭露天煤矿基本情况
        3.4.2 基于DGM(1,1)露天煤矿产量模拟与预测
        3.4.3 基于GM-BP算法的生产材料消耗分析
    3.5 基于多元Markov链露天矿产量分析与预测
        3.5.1 煤矿产量多元时空序列Markov链分析
        3.5.2 煤矿产量多元指标Markov链模型求解过程
        3.5.3 露天矿产量预测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露天矿设备性能状态分析与预测
    4.1 引言
    4.2 露天矿设备故障及状态识别方法
        4.2.1 随机变量相关性分析
        4.2.2 主成分分析基本流程
        4.2.3 求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法计算主元
        4.2.4 核主元分析方法
    4.3 露天矿设备故障随机分析
        4.3.1 露天矿设备主成分分析
        4.3.2 BP-ARIMA故障随机性分析
        4.3.3 故障时长灾变预测
    4.4 基于DHMM露天矿设备故障状态分析
        4.4.1 露天矿设备故障统计
        4.4.2 隐马尔科夫模型原理
        4.4.3 基于DHMM的设备状态分析
    4.5 矿用卡车730E状态分析
        4.5.1 矿用卡车730E概况
        4.5.2 730E性能参数离散化
        4.5.3 DHMM模型求解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考虑设备维修的生产调度问题建模和优化
    5.1 引言
    5.2 混合整数规划模型
        5.2.1 问题假设
        5.2.2 卡车—电铲混合整数规划模型
    5.3 产能目标的约束不等式
    5.4 求解算法设计
        5.4.1 三阶段算法过程
        5.4.2 代理指标分析
    5.5 计算实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2)无运输倒堆工艺下高台阶内薄煤层开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薄煤层开采技术现状
        1.2.2 国内薄煤层开采技术现状
        1.2.3 复合煤层抛掷爆破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黑岱沟露天煤矿地质概况与生产现状
    2.1 地质概况
    2.2 采矿设计
        2.2.1 开采工艺
        2.2.2 开采设备及开采参数
    2.3 5号煤层开采必要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3Dmine的地质模型建立及储量计算
    3.1 地表模型建立
    3.2 地质数据库简介与建立
    3.3 煤层模型建立
    3.4 块体模型建立与储量计算
    3.5 露天采场的模拟
    3.6 本章小结
4 无运输倒堆工艺下高台阶内薄煤层开采工艺优选
    4.1 露天开采工艺分类
    4.2 露天采矿工艺适用条件
    4.3 黑岱沟露天煤矿开采方法研究
        4.3.1 黑岱沟露天煤矿表土层剥离方案研究
        4.3.2 黑岱沟露天矿5 号煤层开采方案研究
        4.3.3 黑岱沟露天煤矿岩土层剥离方案研究
    4.4 开采方案选择原则
    4.5 开采方案综合评价方法
    4.6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开采工艺评价方法研究
        4.6.1 灰色决策模型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4.6.2 关于开采工艺的灰色系统理论决策
    4.7 本章小结
5 露天采矿机在薄煤层选采中应用研究
    5.1 黑岱沟露天矿开采程序布置探讨
    5.2 露天采矿机生产能力匹配研究
    5.3 露天采矿机工作方式研究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3)露天煤矿轮斗工艺系统优化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轮斗工艺应用研究发展及现状
        1.2.1 国外轮斗工艺发展概况
        1.2.2 中国轮斗工艺发展概况
    1.3 轮斗工艺系统研究动态及分析
        1.3.1 轮斗工艺系统研究成果综述
        1.3.2 国外轮斗工艺系统代表性研究成果
        1.3.3 轮斗工艺系统研究尚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论文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中国露天煤矿资源条件及轮斗工艺应用内外部条件研究
    2.1 中国露天煤矿资源赋存条件简要评价
        2.1.1 中国主要大型露天煤矿开发现状
        2.1.2 中国主要大型露天煤矿资源赋存条件评价
    2.2 轮斗工艺系统原理及适用性分析
        2.2.1 轮斗工艺系统工作原理
        2.2.2 轮斗工艺系统特点
        2.2.3 轮斗工艺设备主要制造
        2.2.4 轮斗工艺适用条件
        2.2.5 轮斗工艺适用性分析
    2.3 轮斗工艺选型
        2.3.1 轮斗工艺选型影响因素分析
        2.3.2 轮斗挖掘机的选型方法
        2.3.3 轮斗挖掘机选型案例
    2.4 中国主要应用轮斗国艺的露天煤矿内外部条件分析研究
        2.4.1 中国露天煤矿轮斗工艺应用概述
        2.4.2 中国露天煤矿轮斗工艺应用气候条件分析
        2.4.3 中国露天煤矿轮斗工艺挖掘物料特点分析
        2.4.4 中国露天煤矿轮斗工艺作业参数分析
        2.4.5 中国露天煤矿轮斗工艺应用经济效益分析
        2.4.6 轮斗工艺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故障树分析理论的轮斗工艺可靠性分析
    3.1 轮斗工艺系统故障树建立
        3.1.1 轮斗工艺系统逻辑框图
        3.1.2 故障树分析理论
        3.1.3 故障树构建
        3.1.4 轮斗工艺故障树
    3.2 轮斗工艺系统故障树运算及简化
        3.2.1 故障树运算法则
        3.2.2 轮斗工艺系统故障树简化
    3.3 轮斗工艺系统故障树定性分析
        3.3.1 轮斗工艺系统故障树定性分析目标
        3.3.2 最小割集与最小路集的概念及作用
        3.3.3 轮斗工艺系统故障树最小割集和最小路集的求解
    3.4 轮斗工艺系统故障树定量分析
        3.4.1 轮斗工艺系统故障树基本事件故障率
        3.4.2 轮斗工艺系统故障树顶事件发生概率计算
        3.4.3 轮斗工艺系统故障树基本事件重要度计算
    3.5 本章小结
4 轮斗工艺作业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4.1 轮斗工艺系统在富水表土工作面问题研究
        4.1.1 工程问题分析
        4.1.2 工艺优化流程
        4.1.3 流程优化分析
        4.1.4 工程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4.2 轮斗工艺系统与其他工艺联合作业推进度同步问题研究
        4.2.1 工程问题分析
        4.2.2 工艺优化流程
        4.2.3 流程优化分析
    4.3 轮斗工艺与单斗-卡车工艺联合作业问题研究
        4.3.1 工程问题分析
        4.3.2 工艺优化流程
        4.3.3 流程优化分析
        4.3.4 轮斗倒堆工艺流程
    4.4 本章小结
5 复杂地形条件下轮斗工艺可行性研究
    5.1 研究背景及研究方法概述
    5.2 黑岱沟露天煤矿二采区表土资源评价
        5.2.1 表土层赋存概况
        5.2.2 表土层沿西东方向赋存特征分析
        5.2.3 表土层沿南北方向赋存特征分析
        5.2.4 表土层沿垂直方向赋存特征分析
        5.2.5 复杂地形资源条件综合评价
    5.3 轮斗工艺系统布置技术方案优化研究与设计
        5.3.1 轮斗系统年生产能力核定及可靠性评价
        5.3.2 轮斗工艺系统剥离方案优化研究
        5.3.3 轮斗工艺系统数量优化研究
        5.3.4 轮斗工艺系统布置方案设计
        5.3.5 轮斗系统布置方案总结
    5.4 同比条件下单斗-卡车工艺方案研究与设计
        5.4.1 单斗-卡车工艺方案研究及优化
        5.4.2 单斗-卡车工艺系统布置方案设计
    5.5 轮斗工艺系统经济性论证
        5.5.1 轮斗工艺系统成本核算方法及核算基础数据分析
        5.5.2 单斗-卡车工艺系统成本核算方法及核算基础数据分析
        5.5.3 轮斗工艺系统与单斗-卡车工艺系统经济效益对比
    5.6 复杂地形条件下轮斗工艺系统运行不利因素定性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后续工作及展望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大型露天磷矿开采工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采剥方法及可行的开采工艺
    1.1 采剥方法
    1.2 可行的开采工艺
2 间断开采工艺
    2.1 工艺方案
    2.2 主要设备
3 半连续开采工艺
    3.1 工艺方案
    3.2 主要设备
4 连续开采工艺
    4.1 工艺方案
    4.2 主要设备
5 辅助设备
6 技术经济比较
    6.1 投资及运营成本
    6.2 推荐的开采工艺
7 结论

(5)露天煤矿绿色开采工艺理论及其优选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2 露天矿绿色开采工艺理论
    2.1 绿色开采工艺理论来源
    2.2 绿色开采工艺理论体系构建
    2.3 绿色工艺评价方法
    2.4 绿色工艺综合评价模型
    2.5 本章小结
3 组合工艺适应度评价模型
    3.1 工艺适应度评价理论
    3.2 露天开采工艺分类
    3.3 露天开采工艺的适用条件
    3.4 工艺适应度评价模型
    3.5 组合工艺适应度评价模型
    3.6 本章小结
4 组合工艺设备选型及经济评价模型
    4.1 工艺系统能力和数量计算
    4.2 设备拥有费用计算模型
    4.3 设备数据库建立
    4.4 本章小结
5 节能减排性能评价模型
    5.1 能源消耗强度计算模型
    5.2 能源效率计算模型
    5.3 碳排放计算模型
    5.4 污染物排放计算模型
    5.5 本章小结
6 绿色开采工艺选择与评价软件开发
    6.1 软件开发的背景
    6.2 软件开发工具
    6.3 软件详细设计及应用
    6.4 本章小结
7 实例研究
    7.1 地质条件
    7.2 三维地质模型
    7.3 工艺地质数据库
    7.4 绿色工艺选择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和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基于过程混合Petri网的露天矿生产系统建模和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露天矿工艺发展现状
        1.2.2 露天矿开采工艺研究现状
        1.2.3 应用Petri网对生产系统建模研究现状
        1.2.4 利用仿真模型对矿山生产系统研究现状
        1.2.5 生产系统调度的相关方法及其研究现状
        1.2.6 仿真模拟的相关方法及其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PETRI网的相关理论
    2.1 基础Petri网基本理论
        2.1.1 Petri网基本概念
        2.1.2 Petri网的基本特征
        2.1.3 Petri网的激发规则
        2.1.4 基于Petri网的建模方法
    2.2 混合Petri网的相关理论
        2.2.1 混合Petri网的基本类型
        2.2.2 通过混合Petri网系统建模的描述方法
    2.3 Petri网建模的优缺点
        2.3.1 应用Petri网建模的主要优点
        2.3.2 应用Petri网建模的主要不足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混合PETRI网的改进及其仿真步骤
    3.1 改进的混合Petri网的定义
    3.2 改进的混合Petri网的激发规则
    3.3 改进的混合Petri网的基本性质
    3.4 改进的混合Petri网建模方法的主要区别和优势
    3.5 基于GPSS/H语言的过程混合Petri网的仿真步骤
        3.5.1 GPSS/H仿真环境介绍
        3.5.2 矿山建模实体的实现
        3.5.3 基于GPSS/H语言的过程混合Petri网建模仿真步骤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过程混合PETRI网的系统静态建模和优化
    4.1 露天矿生产工艺系统分层结构建模方法
        4.1.1 露天矿生产工艺系统的结构分解
        4.1.2 露天矿生产工艺的层次递阶模型
        4.1.3 主要设备的过程混合Petri网模型
    4.2 基于过程混合Petri网的生产系统静态模型
        4.2.1 模型约束条件
        4.2.2 模型目标函数
        4.2.3 完整静态模型
    4.3 基于过程混合Petri网生产系统模型的优化算法
        4.3.1 相关算法的原理和优化步骤
        4.3.2 基于混沌搜索机制的遗传算法
        4.3.3 典型函数仿真结果比较
    4.4 黑岱沟露天矿轮斗连续工艺仿真
        4.4.1 黑岱沟露天矿轮斗连续工艺基本情况介绍
        4.4.2 黑岱沟露天矿轮斗连续工艺的过程分析
        4.4.3 采装子系统过程混合Petri网模型
        4.4.4 运输子系统过程混合Petri网模型
        4.4.5 储运子系统过程混合Petri网模型
        4.4.6 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
        4.4.7 模型验证
        4.4.8 仿真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过程混合PETRI网的系统动态建模及优化
    5.1 基于过程混合Petri网模型的动态优化方法
        5.1.1 基于过程混合Petri网动态优化模型的系统结构
        5.1.2 基于过程混合Petri网动态调度的事件逻辑树
        5.1.3 基于过程混合Petri网动态调度的事件逻辑模型
    5.2 Prominent Hill露天矿电铲卡车系统仿真
        5.2.1 Prominent Hill露天矿电铲卡车系统基本情况介绍
        5.2.2 电铲卡车系统过程混合Petri网动态模型
        5.2.3 电铲卡车系统基础仿真模型
        5.2.4 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
        5.2.5 基础仿真模型的验证
        5.2.6 卡车配置优化
        5.2.7 自动调度系统
        5.2.8 引进第四台电铲
        5.2.9 同时引入第四台电铲及调度系统
        5.2.10 结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结论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全液压轮斗挖掘机采煤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工作面形式
2 工作面布置方式
    2.1 采煤工作面
    2.2 掘沟工作面
3 选采的分层原则
4 结语

(8)元宝山露天矿轮斗挖掘机使用情况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SRs1602轮斗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1.1 设备的使用条件
    1.2 设备参数
        1.2.1 生产能力:
        1.2.2 年作业时间:
        1.2.3 设备的主要参数:
    1.3 轮斗机的构成
2 轮斗机的生产组织构成
3 SRs1602型轮斗机在元宝山露天曝露出的缺陷和解决的技术措施
    3.1 研发“网格式轮斗”
    3.2 开发轮斗下挖组合开采功能, 独创“迈步式退采扩帮工艺”
    3.3 斗轮铲斗改造
    3.4 斗轮体改造
    3.5增设1B改向滚筒的防护装置

(9)露天煤矿碳排放量核算及碳减排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目录
图清单
表清单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2 碳排放量核算理论及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2.1 碳排放核算理论基础
    2.2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2.3 本章小结
3 露天煤矿碳排放量核算模型构建
    3.1 露天煤矿碳排放源的识别
    3.2 露天煤矿碳排放因子的确定
    3.3 露天煤矿碳排放量初步估算模型构建
    3.4 基于生产环节的露天煤矿碳排放量核算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4 露天煤矿不同生产工艺系统的碳排放量核算研究
    4.1 不同生产工艺系统基于生产环节露天煤矿碳排放量核算研究
    4.2 不同生产工艺系统露天煤矿碳排放量初步核算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时效性的露天煤矿碳排放量核算初步研究
    5.1 温室效应年限不同时的露天煤矿碳排放量核算
    5.2 基于时效性的露天煤矿 n 年碳排放量核算研究
    5.3 本章小结
6 露天煤矿碳减排途径研究
    6.1 露天煤矿生产工艺系统角度
    6.2 柴油碳减排途径
    6.3 设备耗能的碳减排途径
    6.4 电力角度
    6.5 其它碳减排途径
    6.6 露天煤矿碳减排量核算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大型露天煤矿半连续工艺应用范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目录
图清单
表清单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预计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露天矿卡车合理运距研究
    2.1 成本构成分析
    2.2 卡车运输的规模经济
    2.3 卡车合理运距
    2.4 关键因素敏感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半连续工艺建设条件分析
    3.1 露天矿物料运距核算
    3.2 露天矿开采工艺优化模型
    3.3 破碎站初始位置优化
    3.4 本章小结
4 半连续工艺应用条件分析
    4.1 半连续工艺系统的规模经济
    4.2 半连续工艺系统生产能力分析
    4.3 半连续工艺应用条件
    4.4 本章小结
5 实例研究
    5.1 生产条件
    5.2 卡车合理运距
    5.3 采煤半连续工艺
    5.4 剥离半连续工艺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对露天矿轮斗挖掘机连续工艺的基本认识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随机过程的露天矿生产系统调度方法研究[D]. 刘设. 沈阳工业大学, 2019(01)
  • [2]无运输倒堆工艺下高台阶内薄煤层开采技术研究[D]. 赵燚.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3]露天煤矿轮斗工艺系统优化与应用研究[D]. 张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03)
  • [4]大型露天磷矿开采工艺探讨[J]. 王政. 化工矿物与加工, 2015(07)
  • [5]露天煤矿绿色开采工艺理论及其优选方法研究[D]. 刘福明. 中国矿业大学, 2015(03)
  • [6]基于过程混合Petri网的露天矿生产系统建模和优化方法研究[D]. 杨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5(09)
  • [7]全液压轮斗挖掘机采煤方法[J]. 王忠鑫,王烨欣. 露天采矿技术, 2014(12)
  • [8]元宝山露天矿轮斗挖掘机使用情况概述[J]. 荆向斌.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3(10)
  • [9]露天煤矿碳排放量核算及碳减排途径研究[D]. 张振芳. 中国矿业大学, 2013(07)
  • [10]大型露天煤矿半连续工艺应用范围研究[D]. 孙金龙. 中国矿业大学, 2013(07)

标签:;  ;  ;  ;  ;  

露天矿山斗式挖掘机连续工艺的基本认识、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