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进有出--柳青生活与创作风格反思

有进有出--柳青生活与创作风格反思

一、入乎其内还须出乎其外——对柳青生活和创作方式的反思(论文文献综述)

任柯颐[1](2021)在《《创业史》:中国农村转型期的创业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业史》描摹了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农村破旧立新的过程。它书写的不仅是新一代农民探寻互助合作的共同富裕新道路的历程,更是新旧两代农民创业道路、思想的对比和冲突。在创业过程中必然存在政治、经济上的革新,更有思想上的重建组合。《创业史》的书写从纵横两个方向进行挖掘,主角思想的逐渐成熟与农村各阶层人物围绕互助组的暗中较劲勾连在一起,使得文本内涵多层而丰富,不仅探究了"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的问题,还展现了具有当代价值的"柳青精神"。

周钧迪[2](2020)在《为时代而歌的勇者-柳青论》文中研究表明柳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家。其创作的《创业史》是我们研究“十七年文学”以及农业合作化文学的重要研究载体。近年来,对于柳青和《创业史》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化和拓展,不少研究者开始重新将目光投向柳青及《创业史》的研究。随着当下研究思路的不断拓展延伸,研究者对于柳青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特别是柳青为人民创作的思想,更是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柳青及其作品,正在被越来越多研究者所接受。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对柳青和《创业史》的研究:第一章主要通过分析柳青的成长轨迹,尝试对柳青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挑战进行剖析,试图勾勒柳青创作思想的成型过程,以为之后的研究打好基础;第二章主要从《创业史》研究入手,通过对《创业史》和特殊时代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分析,试图探寻特殊时代背景下柳青和《创业史》的时代价值,着重分析其时代性;第三章主要分析柳青精神,尝试通过对柳青的自我反思进行分析、对柳青给陕西当代作家带来的深远影响,重新认识柳青,探寻柳青精神可以为当下的文艺创作带来哪些帮助,从而提炼出柳青精神的时代意义,以求为新时代的柳青研究、《创业史》研究、合作化文学研究及新时代文艺创作提供更新的思路。

孔天琪[3](2019)在《浅议“柳青精神”的当代价值》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试图通过对柳青生平、"柳青精神"的影响及评论界对柳青作品的不同评价进行整理,从而在较为全面地了解"柳青精神"的基础上,辩证地分析其对当代文学及社会的价值。

赵仕蕾[4](2019)在《论柳青的“新世界”想象》文中认为在20世纪中国的“想象共同体”中,现代国家想象与现代化实践彼此同构,但90年代以来,文学中“乌托邦”的失落造成了理想书写的当下困境。柳青作为从五四走来,亲历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代共和国作家”,他在多种思想资源的影响与指导下,进行着“新世界”的想象与创作。本文运甩“论从史出”的方法,从柳青的小说文本、文艺评论、思想札记及社会史料等方面探入,刀图将作家放置在文学、现实、历史三维的场域下进行分析,梳理出柳青“新世界”想象的生成、演变之脉络。文章由绪论、结语与四个章节构成。绪论交代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梳理柳青研究的历史脉络。第一章分析“新世界”想象的内部生成,即柳青在三重思想资源的影响下完成着目身人格与世界观的塑造,在“三个学校”理论的指引下确立了创作原则;第二章以《种谷记》等小说为例,论述“新盎界”想象的最初实践及作者的反思、改良过程,概括柳青早期作品甲“新人”的特征与理想玍活图式的雏形。第三章分析《创业史》中“新世界”想象的发展,三要表现为民间、革命与启蒙三重思想资源的调和,柳青将“劳动”作为连接新旧世界的通道,从而塑造了成熟的社会主义新人,描绘出物质与精神层面进一步发展的合作化生活图式,到达其““新世界”想象”的探索高峰。第四章对柳青“新世界”想象的未完成性进行当下的审视。第一部分以柳青对改霞的矛盾性评价及新时期合作化想象的失落,呈现出作家的现实困境;此外,通过《创业史》的文本修改与柳青的晚年思考,表现出作家言身的思想困境,在内外因作用下导致了柳青书写的断裂。第二部分以柳青的争鸣史切入,上升至合作化小说现代性与悲剧性的思考。结语部分以新世纪的两部长篇小说为例,讨论当下文学中“新人”的塑造与理想书写的问题,并对柳青及其“新世界”书写进行了总体性的评价。太文旨在拉开一定距离的今天,平心静气地讨论文学与政治、创作与批评、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努力为我们当下文学中的理想主义书写开拓新的思路。

周兴[5](2019)在《明代广东儒学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代以前,两广地区一直是中国较为落后的地区,儒学的传播也较为薄弱。然而,从明代开始,广东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在思想界也同时出现了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儒家学者群体。明代广东儒学的兴盛与广东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复杂的内在关系。儒学以“仁道”作为学术的追求目标,实现“仁道”的主要途径是礼的践履。宋明儒学尤其如此,其表现在道学成为宋明儒学的主流,它延续了宋、元、明三个朝代,长达七百余年。仅从延续时间之长,就可看到道学在中国历史上所具备的强劲生命力。与宋明全国儒学的总体状况一样,明代广东儒学也以道学为主流、实学为支流。本文重点考察广东各派儒家学者的思想理论及其格君、泽民的经世实践,探讨儒学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历史作用。第一章简述明代之前广东内部经济、文化格局的变化。两汉、六朝时期,粤西和粤北因地处岭南联系中原的主要交通线,成为广东经济的重心;隋唐时期,由于主要交通线转移到粤北,粤西衰落;宋元时期,粤中、粤东和海南地区得到大规模开发,广东经济重心完成了由内地山区向沿海地区的转移。广东内部文化中心的变迁亦大体同步,两汉时期粤西成为儒学中心,六朝、隋唐时期佛教、道教兴盛于粤中、粤北。两宋时期儒学主要在粤中、粤东和海南传播,为明代儒学在这三个地区的兴起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叙述明初统治者的文教政策及明代前期广东儒学的初步兴起。明朝建立后,统治者非常重视儒学教育,广东各地普遍设立学校,为广东儒家学者群体的出现准备了必要条件。虽然明初逐步确立起朱学的统治地位,但明初思想家注重在心上做工夫,潜藏着心学的发展方向。明代前期,广东学者丘濬和陈献章突破了朱学,其中丘濬不再做“明道”的理论工作而着力于“行道”实践,丘濬格君及推行礼教的实践表明他实际上转向了实学。陈献章则提出“静中养出端倪”的学术宗旨,着重体悟“仁”的内涵,其弟子林光和张诩进一步发展了白沙心学的内在一面,但两人之学都很快沉寂。白沙学派对出处的态度表明,白沙心学难以将仁道落实于经世实践。第三章阐述甘泉学派如何将心学的理念落实于经世实践。湛若水提出“随处体认天理”的宗旨,改造程朱的“敬”作为其修养工夫,并通过“心事合一”的理论将“敬”落实于“事”,从而将仁道落实到经世实践。湛若水通过格君和宗族建设的实践,要求将“敬”的工夫贯彻到政治事务和社会生活。湛若水弟子庞嵩和唐伯元都企图克服王学的空虚,庞嵩以甘泉心学兼融王学,而唐伯元则以甘泉心学批判王学。从陈献章到湛若水,心学呈现出合乎逻辑的发展过程。第四章叙述广东王学的理论及礼教实践。王阳明先后提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等宗旨,其学在理论上实现了明道与行道的合一,对仁道的理论探讨提升了一个层次。广东的王门后学以方献夫、薛侃和杨起元最为显着。方献夫提出“知本”作为学术宗旨,然而在其理论结构中不重视“事”的一面。在嘉靖初,方献夫将心学思想运用于“大礼议”的政治斗争,以礼制合于人情作为理论根据。薛侃以“格物”为其学的核心,但强化了王学本体中的虚的一面,晚年的“格物”更走向了空虚。薛侃发展了王阳明的《南赣乡约》作为落实仁道的主要途径。杨起元着重阐述“赤子之心”的内涵,并以“赤子之心”来落实孝弟慈等道德价值,但在理论上消解了儒家道德修养的工夫。第五章论述明代广东朱子学者的思想及其推进朱熹礼教的主要途径。其中,霍韬以“居处恭”发挥朱学持敬修养的工夫,并通过礼落实于“事”。他在“大礼议”中坚持宗法秩序作为礼的根本,同时致力于宗族的制度化建设。黄佐以“博文约礼”为宗旨,其推行礼教的方式主要是乡约的制度设计。霍韬、黄佐分别将朱熹《家礼》、《增补吕氏乡约》的原则以社会制度的形式落实于社会生活,这是他们对朱熹礼教的推进。第六章叙述明代中后期广东实学的理论及经世实践。陈建维护朱学而驳斥心学,但放弃探讨本体问题而偏向于研究国家的现实问题,转向了实学的经世方案。海瑞以心学为根基而以实学为归宿,其“养气”论塑造出其刚毅的道德人格,“万物一体”之说培养了他对社会大众的责任心,其“行道”的主要途径是社会经济改革。叶春及虽然继承了甘泉心学,但其学术的重点转向了推行社会经济改革,并且以推行乡约的形式落实仁道。总体上看,实学与道学有着紧密联系,在“明道”的层面接受道学的解释而不再作理论上的探讨,而将学术重心转向“行道”,但不以推行道德价值的礼教为主,而致力于探讨实际的政治、经济问题的解决方案。明末清初,广东儒者基本坚持以文经世的实学路线。第七章讨论明代广东儒学的特征,附带述及明代广东儒学的历史影响。就明代广东的儒家学者群体而论,道学在基层社会推行礼教的成就更突出,而实学则在格君的政治实践中更成功。道学以推行礼教作为“行道”的主要方式,其礼教以心性修养工夫为根基,以宗族和乡约为主要形式,将儒家的价值理念落实于社会生活,为民众奠定安身立命之基,塑造民众的人格,在提高民众素质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发展,这在粤中、粤东表现得很突出。实学也重视社会建设,但侧重以礼仪制度来管理社会,礼教难以深入推行,社会不能持续发展,在海南可见到这一点。同时,礼教的推行不仅实现了广东与全国在社会风俗上的统一,而且儒家的文化价值系统主导着社会生活。广东学者与外省学者共同缔造了明代的心学思潮,从而在深层的思想文化层面融入中央王朝。明代广东儒学的成就在清代仍发挥着重大影响,主要表现是康有为对心学的继承。康有为将心学的理念推向制度化,晚年以孔子之教为“国魂”并提升至国教的地位,作为救国的根本途径。本文的结论是,明代广东儒学在改造广东地方社会的过程中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其中礼教起着关键的作用。礼教是儒学的精华,礼教构建的文化价值系统为广东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这是儒家仁道落实于社会的结果。道学充分地发挥了儒家礼教的精蕴。道学以礼教落实儒家的道德价值,塑造了民众的人格,重建了社会结构,从而实现了对人自身和社会的改造。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儒学的理论创新不可或缺,如何将儒学的价值理念加以解释,以适应文化各异的各地民众的需要,这就需要学者吸取本地思想资源,在这方面道学显然具有优势。明代前期,陈献章过于吸收佛教、道家的理论,在开创心学的同时,又使儒学的道德价值出现偏颇。明代中期,以湛若水为代表的心学家对白沙心学进行了纠偏,将儒学的道德价值贯彻于经世实践之中,其表现是在礼教中将“敬”的工夫落实在社会生活中。与此同时,外来的王学与甘泉心学的作用是相同的。以霍韬、黄佐为代表的广东理学家则将道德价值以制度化的形式落实于社会生活。明代中后期,由于国家政治、经济危机逐渐加深,社会矛盾逐步激化,实学逐渐兴起,儒学逐步向近代转型。从明代广东儒学的总体情况看,道学在以礼教改造社会、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等方面体现了强大的能力,这既是明代广东儒学兴盛与社会发展基本同步的原因,也是道学作为宋明儒学主流的原因。

刘明才[6](2019)在《“中年变法”—徐渭书画造型世界的多重复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徐渭作为明代中晚期艺术史上的杰出人物,其早岁曾积极参与抗倭斗争,并两度北上对明朝北部边关的防务大计表现出热切关注。他既是文学家、诗人,又是书法家、画家,入胡宗宪幕府的经历又令其展现出“知兵好奇计”的军事才能,多重复合的因素交织于一身,使我们很难仅仅以书画家的视角来界定其身份。因此,为了更深入地展开对徐渭书画艺术的再认识,论文通过六个章节的分析研究,分别对徐渭的心性、诗文、戏剧、书法、绘画及其时代背景下的典型性进行了相对独立的解析,并于其间穿插联系,关注这众多视角在复杂并置下对徐渭书画将带来什么样的深远影响,从而使我们得以进入徐渭众多文艺成就所营造出的精神世界,对多重复合视野下那个孤独而高傲的灵魂逐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论文第一章通过对徐渭思想性格形成的诸多方面的考察,令我们发现徐渭的身世遭遇同他的天性紧密混杂在一起。他建立在敏感、直率、急躁先天气质基础之上的心性特征,经由生命际遇中频繁挫折的淬炼逐渐形成猜妒、刚硬、孤傲、执拗倔强的性格。并对其这样的性格与自幼生长的心学环境的浸染关系,以及基于“畸人心理”,徐渭所展现出的畸与奇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第二章与第三章分别对徐渭诗文和戏剧的研究,使我们发现,徐渭的人生若离开他所遭遇的坎坷与不幸,徐渭就不可能成其为徐渭。是生活决定了我们的选择,而不是选择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正是徐渭的生活苦境,历练出他那颗“诗性”心灵。使他的诗得意弃形,深于法而略于貌;他的文章“师心纵横、不傍门户”,直抒胸臆、崇简尚气;他的戏剧让我们察觉出他对现实世界的理想化重塑。在第四章与第五章关于徐渭书法和绘画的研究中,一方面对其书画的造型规律与特征,以及其绘画造型能力的获取与卓越书法才能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另一方面通过联系其诗文、戏剧的创作实践,对其颇具“才、胆、识、力”的“文心”所造就先期成熟的高水准审美修养给予了充分的解读,并详细分析了他自评“书一、诗二、文三、画四”的排序可能蕴含的深意。论文第六章从其所处时代状貌入手,着重对明中叶时期浙东地区的人文环境,该时段明朝政府所面临的内忧外患,以及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繁荣所带来世俗风尚的转变进行考察,如果说徐渭是明中晚期,浙东地区人文环境下在野士人的典型代表,那么,作为个体,他身上所折射的正是那个时代众多现象的缩影。将徐渭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详加研讨,使我们追索出徐渭文艺创作之所以呈现出开阔宏大、奇诡悲怆的气象格局,与其身负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紧密相关。以45岁时杀妻入狱为分水岭,徐渭于“中岁变法”,人生方向发生了重大转型。但他却能虽晚而优地开创出中国艺术史上水墨大写意的先河,使我们通过研究多重复合视野下的徐渭书画世界,对中国传统文人画的修为取径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胡飞海[7](2018)在《柳青研究七十年述评》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当代文坛一位颇具个性和影响力的现实主义作家,柳青及其创作历来都是学术界关注和研讨的重点对象。综观迄今长达整整七十年柳青研究的丰硕成果,主要集中在"作家主体"、"作品文本"和"影响与比较"三方面。然而通过细致梳理,可发现七十年的柳青研究在作家主体的内在精神衍变、作品文本的审美研究和柳青创作与中外文学文化关系等方面仍存在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空间。

王奎[8](2018)在《柳青《种谷记》研究》文中认为柳青的长篇小说《种谷记》是中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解放区文学中—部较为成功的作品。然而这部作品面世后并没有获得接受者们广泛的肯定,且对之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也并不多,已有的部分研究成果因受时代限制而造成对这部作品的误读。对《种谷记》进行系统地分析,有助于我们探究它在柳青文学创作中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通过对这部小说的生成、传播与接受等方面进行探究,对文本的语言、形象和意蕴三个层面进行细读,对其批评史进行梳理和研究,可以发现它的文本有着非同寻常的复杂性,因之而拥有了多元阐释的可能。第—章主要对这一小说中故事发生的背景、文本的生成及其传播导接受等外部的因素进行考察。从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对小说故事发生的时空背景进行还原,对小说的创作背景、创作动机和创作过程进行考察,探究不同政治环境、文化场域、时代氛围下小说的传播与接受,这些都是我们进入文本的基础。第二章主要从文本内部来探究,从审美的角度来对小说中的言语、形象、意蕴等方面分析,从而对小说艺术层面所取得的成就予以肯定。在言语层面,小说中农民话语、革命话语和知识分子话语相互交织碰撞,形成“多声部”效果。在形象层面,作者成功塑造了一批鲜活的农民形象,并关注到农民与其牲畜之间的情感联系,同时也真实地描摹出当时陕北的农村景象。在意蕴层面,小说叙事的真实性,文本呈现出的批判性和作者以农民视角写作的突破性使之拥有了丰富深刻的内涵。第三章对《种谷记》的批评史及其研究进行探析。将小说的批评史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梳理,并根据批评史中接受者们对《种谷记》的得与失进行整理,找出其中规律,能更加直观地看出小说文本的复杂性与批评的多元性。通过对文本的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并对其批评史进行梳理后,可以发现《种谷记》是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尽管它存在一些缺陷,但是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创业史》。随着人们对《种谷记》的不断重视,这部小说的价值将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肯定。

许敬辉[9](2018)在《唐君毅哲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哲学家唐君毅先生的理论视野广泛,融摄中西印,在多个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目前,国内外主要集中在人生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哲学史梳理与阐释等视域下的研究。本文试图系统地从唐君毅哲学观视角刻画出唐君毅的“立三极”的逻辑和历史发展脉络以及体系本身的丰富内涵。从现象肯定到超现象肯定,特别是“无”的发现,及《易传》、孔子生生变易观、五行之终绐相克,归于人要实现生命的一种价值;对生命的体验归为道德自我之发现,紧扣生命的具体问题展示精神在现实世界的超升之道,达于道德理性之圆满境界;诠释了生命即存在、存在即生命,以生命之本根、无私之性情及对生命的觉醒,提供了一道路或一桥梁以通其他哲学。以此来增补当下唐君毅哲学研究的整体建设。唐君毅先生关于哲学诠释的基本观点,并为接下来第二、三、四章做了理论准备。唐君毅之天道论侧重在对宇宙全幅的建构,论述东方侧重事物的功能、作用与相互间的关系、西方侧重从个体存在上反省个体之所以为个体的根据;人道论归结为,只要自觉我是人,便能层层超升的论断;知识论由西方理论的铺陈而知中国哲学的价值。此正可见唐君毅对中国哲学的支柱之功,使之既传承于儒佛道哲学思辨的精华,又遥契于西方近代哲学思想特别是康德、黑格尔的哲学,由此而步入独具慧心的哲学创造。唐君毅先生发生命之性情以“立人极”的思想。唐君毅哲学奠基于“人生体验”,把对生命的体验归结为道德自我之发现,向人们展示了精神在现实世界的超升之道,形成了“道德自我的建立”的基本立场和核心观念。后运用发现的“心本体”观念,进而为各种文化活动立根,基本上是上承孔孟之教,横通于康德的实践理性。又以人自己为中心,从人心论到人生与人文,说明人类文化都原于人心灵精神之求实现真美善等价值,旨在指个体自己内心应有的开悟,以完成其“立人极”的思想。唐君毅先生究天人之合德以“立太极”的思想。唐君毅哲学立足儒家信仰,对社会文化、教育、人文世界的各种现象和思想进行反思和批判,旨在通过对中、西、印三大思想系统的反思、融汇和判教工作,以此建构起“心灵九境”的哲学体系,旨趣则是“更能反映此境所生起之源,从源头上知其可进可退、可升可降之道,于是通一切学术,任持一切学术而不失。”以完成其“立太极”的思想。唐君毅先生融中西之人文以“立皇极”的思想。唐君毅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文化或人文问题,旨在以哲学义理发展之线索为本,而以历史资料为之佐证。其对中国哲学义理之“道”,在察其问题之“原”,名辞义训之“原”,思想义理次第孳生之“原”;而于昔贤之言,略迹于“原心”,于诸家言之异义者,乐推“原”其本旨所存,以求其可并行不悖,而相融无碍之处。又围绕原理、原心、原名、原辩、原言与默、原辩与默、原致知格物、原道、原太极及原命等一一讨论。后以“命”不离于“性”,专就人之面对天地万物,而能有其理想必因其“性”之义加以阐述。再后依“本体论之后,须有工夫论”,专就宋明以后儒学加以论述。以生命之本根、无私之性情及对生命的觉醒,知道生命才是文化之根、学术之本的“立皇极”理想。最后,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所论的主题,即唐君毅哲学的发展和体系的建构过程,是一个从道德自我到心灵境界的过程。唐君毅即哲学史以言哲学,使心灵永不陷落于一家,通过一个巨大的融会、贯通、包举、分疏,使一切哲学在历史开展下各归其位、各得其价值、各有其普遍的永恒的意义,即心灵的超越。从这些方面来看,唐君毅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启示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

张利国[10](2017)在《“书如其人”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书法在古代是文人用来传递思想和沟通心灵的重要方式。观书知人,观人知书,书法与人紧密相关,书法中流露出人的哲学思想、生命形质与生命精神。自古以来就有“书如其人”“字如其人”的说法,它们常被作为评价书家与其书法艺术的审美标准。本文选择“书如其人”命题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它是中国哲学和书法艺术相结合的典型例证。通过对“书”与“人”的关系进行全方位的审视,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去思考“书如其人”的思想。第一,“书”如什么样的“人”。由于“人”的内涵非常丰富,本文将从心性、情性、人品、学识几个维度,研究书法中流露出的“人”的特质。这些将在第一章“书如其人”的概念及内涵中展开论述。第二,“书”怎样才能如其“人”。本文将从“修辞立其诚”出发,探讨“心正则笔正”的内涵、“中和气象”的本质、“以书喻人”的特点等。这些将在第二章“书如其人”的哲学观中展开论述。第三,“书”在哪方面如其“人”。书法在筋骨血肉、精神气韵方面与“人”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些将在第三章“书如其人”的生命观中展开论述。第四,什么样的“书”才能如其“人”。审美中须求真尚善,书法作品要努力做到“尽善尽美”,书法家要努力做到“德艺双馨”。这些将在第四章“书如其人”的审美观中展开论述。“书如其人”的哲学观为“书如其人”命题的研究提供了哲学基础。哲学是人的灵魂,人有了哲学思想,艺术就可以从中生发。故人是连接内在(哲学、文化)与外在(书法、绘画)的桥梁。哲学观从文质论、心性论、意象论、中和论四个方面展开阐述。文质论、心性论、意象论在本质上都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但侧重点不同。文质论侧重于质与文的统一,即人格修养与书法艺术的统一。心性论侧重于心主百骸,“心正”到“笔正”是“心主于百骸”在笔端的体现。意象论强调“得意忘象”,“意”是内在,“象”是外在(表面),表现形式是“以书喻人”,通过人物神情风貌反映书法艺术。中和论强调书法艺术中的对立与统一,侧重与人相关的中庸范畴,如动静、肥瘦、老少、润燥等。“书如其人”的生命观为“书如其人”命题的研究提供了生命依据。书法作品不仅体现在纸上,实则它背后还蕴含着人的各个方面。“书如其人”由外及内,表现出一个立体的人。外层指人的生命形质(含筋骨血肉等),内层指人的生命精神(含精神气质、心志性情、格调修养等)。生命形质和生命精神在根本上也是外在与内在的统一。生命形质是可视的,反映出不可视的生命精神,即通过筋骨血肉反映出骨气、神气、书卷气等。“书如其人”的审美观为“书如其人”命题的研究提供了审美理想。审美观从求真精神和尚善追求两方面展开。书法艺术是书家的创作产物,虽然“人品”不能代替“书品”,但是受儒家伦理观的影响,自古以来对某人艺术品评的前提是对其人的认知。因此书品的评价中不可避免有人品的因素。人品不佳者,书品再好,也很难得到认可和传承。“书如其人”的哲学观、生命观、审美观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书如其人”命题的核心是书法(外在)与人(内在)的关系,因此第二章文质论、心性论、意象论是从哲学的角度阐述内在与外在的关系,第三章筋骨血肉论与神采论、气息论是从生命的角度阐述内外关系,第四章“尽善尽美”“尽善未尽美”是从伦理、审美的角度阐述内外关系。本文正是以内在与外在的关系为主线对“书如其人”思想展开研究的。通过研究,希望能找出书法艺术的发展规律,引导书法艺术回归本来面目,启发书家从内在下功夫,从自身的哲学素养、文化修养等方面下功夫,养德与修艺并行,努力创作出“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的作品。

二、入乎其内还须出乎其外——对柳青生活和创作方式的反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乎其内还须出乎其外——对柳青生活和创作方式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创业史》:中国农村转型期的创业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1 创业过程中的纵横结构书写
    1.1 纵向上的自我建构
    1.2 横向上的多方对比冲突
2 创业书写中蕴含的“柳青精神”
3 结语

(2)为时代而歌的勇者-柳青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对柳青和《创业史》的再回首
第一章 柳青的人生道路和创作思想
    第一节 从农家子弟到革命战士
    第二节 柳青现实主义文学道路的奠基
第二章 时代与《创业史》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当时代呼唤史诗
    第二节 作家成就时代经典
    第三节 从皇甫村到蛤蟆滩——创作与现实之间
    第四节 《创业史》的时代影响
第三章 再议柳青精神
    第一节 柳青的自我反思
    第二节 陕西文学闪耀的明灯
    第三节 对柳青的再认识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论柳青的“新世界”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2. 柳青研究70年述评
第一章 “新世界”想象的内部生成与创作原则
    1. “新世界”想象的思想来源
    2. “三个学校”的创作原则
第二章 “新世界”想象的早期实践
    1. 具有新品格的人物出观
    2. 理想生活图式的初步呈现
第三章“新世界”想象的探索高峰
    1. 新人形象的成熟
    2. 《创业史》宇理想生活图式的发展
第四章 未完成的“新世界”想象
    1. “新世界”想象的现实困境
    2. 作家的个人困境
    3. “新世界”想象的当下审视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明代广东儒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与评述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与界定
    四、写作思路与基本方法
第一章 明代之前的广东
    一、广东的行政区划沿革
    二、明代以前广东的社会经济发展
    三、明代以前广东文化的演变与儒学的传播
    四、小结
第二章 明代前期广东的儒学
    一、明初的文教政策与儒学的演变
    二、丘濬对朱学的理解及其向实学的转变
    三、陈献章的“静中养出端倪”与教育实践
    四、林光与张诩对白沙心学的发展及白沙学派的出处问题
    五、小结
第三章 甘泉心学的理论成就与经世实践
    一、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的理论成就
    二、湛若水格君与宗族建设的实践
    三、庞嵩对王学的兼容与唐伯元对王学的批评
    四、小结
第四章 明代广东王学的理论特征与推行礼教的实践
    一、王学理论及其在广东的传播
    二、方献夫的“知本”与议礼
    三、薛侃的“格物”论及其推行乡约的实践
    四、杨起元的“赤子之心”及其格君泽民的实践
    五、小结
第五章 明代广东朱学的礼治理论与实践
    一、霍韬的“居处恭”及其礼治实践
    二、黄佐的“博文约礼”及其乡约设计
    三、小结
第六章 明中后期至明末清初广东儒学向实学的转向
    一、陈建对心学的批评及其经世之学
    二、海瑞的“养气”论及社会经济改革
    三、叶春及对甘泉心学的继承及其实学成就
    四、明末清初广东儒学的实学倾向
    五、小结
第七章 明代广东儒学的特征及影响
    一、重新审视儒家学者的经世实践
    二、儒家学者对基层社会的改造
    三、儒学在地方社会融入中央王朝过程中的作用
    四、明代广东儒学的历史影响
    五、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6)“中年变法”—徐渭书画造型世界的多重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吾谁与语?”——徐渭心性研究
    第一节 阳明心学与徐渭思想
        1、心学影响
        2、致“中”之选
    第二节 由“中”入“畸”而生“奇”
    小结
第二章 “细腻中有老刺,老刺中有娇丽”——徐渭诗文研究
    第一节 “如冷水浇背”之诗
        1、诗化人生
        2、“矜于昔而颓且放于今”
    第二节 “师心横纵,不傍门户”之文
        1、代文
        2、为己之作
    第三节 诗文与绘画的情、形之辩
        1、意贯情、形
        2、求简尚气
    小结
第三章 “情之所钟,宁独在我辈?”徐渭杂剧研究
    第一节 猿鸣己声
        1、《玉禅师翠乡一梦》
        2、《狂鼓史渔阳三弄》
        3、《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凤得凰》
    第二节 《歌代啸》为谁而啸
    第三节 戏剧的矛盾冲突与书画的张力表现
    小结
第四章 “体辣格乖,人所不惬”——徐渭书法研究
    第一节 结字与个性
        1、结字特征分析
        2、比较中见个性
        3、结字与空间造型
    第二节 运笔和性情
        1、点线形态与笔势
        2、代表书作笔势分析
    第三节 章法与精神诉求
        1、章法的“第一印象”
        2、代表书作章法解析
        3、章法设计与书画立意
    小结
第五章 “谁解凡粧是白龙?”——徐渭绘画研究
    第一节 绘画中的戏剧
        1、空间铺陈中的造型对比
        2、时间延续中的书画关系
        3、扫抹写意中的文艺通感
    第二节 绘画中的诗文
        1、以象尽意
        2、外化“心志”
    第三节 “畸与奇”中的天、人关系
    小结
第六章 时代语境中“徐渭现象”再认识
    第一节 明中晚期浙东地区人文环境
        1、心学环境
        2、游幕
    第二节 明中晚期国内、国际形势
        1、边防之乱
        2、商业发展与社会风俗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柳青研究七十年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家主体研究
    1. 生平研究
    2. 人格研究
    3. 思想研究
二、作品文本研究
    1. 主题内容研究
    2. 人物形象研究
    3. 艺术审美研究
    4. 其他方面研究
三、影响和比较研究
    1. 影响研究
    2. 比较研究
四、结语

(8)柳青《种谷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本外部研究
    1.1 《种谷记》故事发生背景
        1.1.1 合作变工——经济危机下的生产改革
        1.1.2 统一战线——政治危机中的应对策略
        1.1.3 黄土地与红太阳——陕北民间文化与革命文化的相遇
    1.2 《种谷记》文本的生成
        1.2.1 创作背景
        1.2.2 创作动机
        1.2.3 创作过程
    1.3 《种谷记》的传播与接受
        1.3.1 不同政治环境下的传播与接受
        1.3.2 不同文化场域中的传播与接受
        1.3.3 不同时代氛围下的传播与接受
第2章 文本内部研究
    2.1 语言层面
        2.1.1 农民话语的运用
        2.1.2 革命话语的渗透
        2.1.3 知识分子话语的潜流
    2.2 形象层面
        2.2.1 人物形象
        2.2.2 牲畜书写
        2.2.3 陕北形象
    2.3 意蕴层面
        2.3.1 农民塑造与农村描摹的真实性
        2.3.2 文本自身的批判性
        2.3.3 作家身份与党员身份的突破性
第3章 《种谷记》批评史及其研究
    3.1 1947-1978:作者在场的批评
        3.1.1 1949年前——各抒己见
        3.1.2 1950年代——意见统一
        3.1.3 六、七十年代——沉入历史
    3.2 1978-1999:“作者已死”的批评
        3.2.1 破旧立新
        3.2.2 重读与重写
    3.3 1999至今:“读者时代”的多元批评
        3.3.1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
        3.3.2 近年来的成果
    3.4. 批评史中《种谷记》的得失
        3.4.1 有得有失
        3.4.2 失也得也
        3.4.3 得焉失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唐君毅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哲学之诠释
    第一节 天道论
        一、形而上学之意义
        二、现象主义
        三、直就呈现之现象
        四、存有之哲学
        五、变之哲学
        六、宇宙之究竟
    第二节 人道论
        一、人道论之意义
        二、价值之存在
        三、价值之分类与次序
        四、意志自由
        五、价值之选择
        六、人道之实践
    第三节 知识论
        一、知识论之意义
        二、知识之通性
        三、知识之分类
        四、知识之起源
        五、知识之对象
        六、知识之价值
第二章 发生命之性情以“立人极”
    第一节 人生之体验
        一、心灵之发展
        二、自我生长之途程
    第二节 道德自我之建立
        一、世界之肯定
        二、精神之表现
    第三节 道德理性
        一、文化哲学之思
        二、文化意识之思
        三、道德自我之思
    第四节 心物与人生
        一、物质与生命
        二、心与真理
        三、人生与人文
第三章 究天人之合德以“立太极”
    第一节 客观境界
        一、万物散殊境
        二、依类成化境
        三、功能序运境
    第二节 主观境界
        一、感觉互摄境
        二、观照凌虚境
        三、道德实践境
    第三节 超主观客观境
        一、归向一神境
        二、我法二空境
        三、天德流行境
    第四节 通观九境
        一、九境构造与开阖
        二、通达余境义
        三、观主体依理成用
        四、观生命存在之事用之理
        五、存在之理之相
第四章 融中西之人文以“立皇极”
    第一节 原之论
        一、原理与原心
        二、名辩与致知
        三、原道
        四、原命
    第二节 原性论
        一、原性及诸义
        二、先秦性论
        三、秦至唐性论
        四、宋明清性论
    第三节 原道论
        一、原道之道
        二、周秦诸子之道
        三、两汉经子之道
        四、佛家哲学之道
    第四节 原教论
        一、原教及释名
        二、宋初之教
        三、宋明之教
        四、明末及清之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10)“书如其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说明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书如其人”的概念及内涵
    第一节 “艺如其人”命题回顾
        一、“文如其人”
        二、“诗如其人”
        三、“画如其人”
    第二节 “书如其人”概念的形成
        一、“书法即其心法”
        二、“作字如其为人”
    第三节 “书如其人”概念的内涵
        一、“书”的多元构成
        二、“人”的丰富内涵
第二章 “书如其人”的哲学观
    第一节 文质论
        一、“修辞立其诚”
        二、“文质彬彬”
    第二节 心性论
        一、“心正则笔正”
        二、“心学”
        三、“心相”
    第三节 意象论
        一、“得意忘象”
        二、“以书喻人”
    第四节 中和论
        一、“阴阳得宜”
        二、“中和气象”
第三章 “书如其人”的生命观
    第一节 生命意象论
        一、“须入其形”
        二、“笔势洞达”
        三、“无声之音”
        四、“字中有笔”
    第二节 筋骨血肉论
        一、“骨气洞达”
        二、“筋贵灵活”
        三、“肉是笔毫”
        四、“血为水墨”
    第三节 神采论
        一、“神为精魄”
        二、“神”超“形”越
        三、“书贵入神”
    第四节 气息论
        一、“冲气以为和”
        二、“气韵生动”
        三、“书卷气”
第四章 “书如其人”的审美观
    第一节 审美内涵
        一、“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三、“南书温雅,北书雄健”
    第二节 求真精神
        一、“造乎自然”
        二、“率意”“真趣”
        三、“自成一家”
    第三节 尚善追求
        一、“尽善尽美”
        二、“尽美未尽善”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目录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四、入乎其内还须出乎其外——对柳青生活和创作方式的反思(论文参考文献)

  • [1]《创业史》:中国农村转型期的创业书写[J]. 任柯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10)
  • [2]为时代而歌的勇者-柳青论[D]. 周钧迪.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3]浅议“柳青精神”的当代价值[J]. 孔天琪.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25)
  • [4]论柳青的“新世界”想象[D]. 赵仕蕾. 浙江大学, 2019(01)
  • [5]明代广东儒学史研究[D]. 周兴. 西南大学, 2019(01)
  • [6]“中年变法”—徐渭书画造型世界的多重复合研究[D]. 刘明才. 中央美术学院, 2019(12)
  • [7]柳青研究七十年述评[J]. 胡飞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 [8]柳青《种谷记》研究[D]. 王奎.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9]唐君毅哲学研究[D]. 许敬辉. 河北大学, 2018(12)
  • [10]“书如其人”思想研究[D]. 张利国.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标签:;  ;  ;  ;  ;  

有进有出--柳青生活与创作风格反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