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德语语法分析

技术德语语法分析

一、科技德语的语法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连柱[1](2021)在《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伴随“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愈发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欲解决好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以国外受众乐于接受的形式讲述好“中国故事”,除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外,还应加强语言本体研究、跨语言和跨文化研究。汉、印、阿、希四个民族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广泛的影响力,研究好他们的语言和文化,提出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的解决方案,对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本研究选取汉、印、阿、希四种民族语言及其及物性系统作为跨语言比较研究的对象,以期增进人们对四种语言、四个民族的认识,让民族沟通之路更为通畅。纵观语言研究史可知,史上论及及物性这一重要且复杂语言现象的学者众多,总结来看,他们对及物性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形式和意义两个层面,即(形态)句法及物性和语义及物性。最先从意义层面探讨语义及物性的学者是Halliday,其将及物性视为小句经验功能的一部分,作用是把人们对主客观世界的各种经验用“过程”“参与者”以及“环境成分”表达出来。Halliday和Fawcett的及物性系统主要是基于英语建构的,而每种语言都需要一个特定的、与该语言特征相适应的及物性系统。多位学者如Caffarel、Teruya和何伟已相继建构起针对法语、日语和汉语的及物性系统。此外,有些学者如Lavid、Matthiessen和何伟已经尝试开展及物性系统的跨语言比较或对比研究,或者类型学研究,但是这类研究的数量还比较少,覆盖的语种和语料也不够丰富,且没有将语言比较或对比与文化、思维层面的阐释相结合,追问何以呈现此样不同。在汲取前人研究经验并指出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本研究以Halliday的及物性理论以及何伟关于及物性系统建构的研究为指导,借助比较和对比等研究方法,探究汉、印、阿和希四语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共性和殊性,并从认知、思维及文化出发,对殊异背后所隐伏的深层动因进行解释,以期补益于人们对四种语言,以及它们背后的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及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及物性过程类型出发,本研究发现,四语的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有五点共性特征:丰富性、层次性、张力性、隐喻性和抽象性。丰富性指四语的及物性系统均拥有丰富的过程类型和多样化的参与者角色,都能够有效表征发生在物质和社会世界、心理世界和关系世界的认知经验。层次性指四语的及物性过程类型均可按照具化程度,区分为上层、基本层和下层过程,在进行语篇分析时,人们可以选择基于上层、基本层甚至是下层及物性过程进行分析。张力性指当受到使用语境、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等主客观条件“牵制”时,小句从本应属的某种过程类型变成了另一种过程类型,或者小句的过程类型难以分辨,亦此亦彼、非此非彼。隐喻性指一种及物性过程会被隐喻化为另外一种过程,与过程相关的参与者和环境的功能角色可能会随之出现变化。抽象性指四语及物性系统内部不同层次的过程之间存在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从及物性过程的语义配置结构出发,本研究发现,虽然四语及物性过程的语义配置结构均包含“过程”“参与者”和“环境”三种语义成分,但它们的相对序位、省略与凸显、整合程度等并不完全相同。汉语呈现出:1)“参与者”前置,“过程”通常不居于小句句首,“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略多,有一定位置自由度;2)“环境”前置,位置集中;3)有较高比例的“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居中,语义整合程度稍高等显着特征。印地语呈现出:1)“过程”后置,“过程”的位置固定、单一,“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最少;2)“环境”前置,位置集中;3)有一定数量的“参与者”省略;4)语义成分整合类型最少,语义整合程度最低等显着特征。阿拉伯语呈现出:1)“过程”和“参与者”均可前置,但以“过程”前置为主,“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最多,位置自由度最高;2)“环境”分散,位置自由度较高;3)没有“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较多,语义整合程度最高等显着特征。希腊语呈现出:1)“过程”和“参与者”均可前置,但以“参与者”前置为主,“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较多,位置自由度较高;2)“环境”分散,位置自由度较高;3)有少量“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较多,语义整合程度较高等显着特征。四语在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上的殊异,是由四个民族不同的认知、思维直接导致的,但殊异产生的最终根源还在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地理、自然和社会环境。汉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汉民族的农耕文化和儒道文化,及由其而生的事理逻辑思维、时间性思维、悟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顺序象似性认知、由背景到图形认知和非常强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紧密相关。印地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印民族的多元文化、宗教文化,及由其而生的论辩逻辑思维、带有随意性的时间性思维、直觉证悟思维和整体—分析中介型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背景到图形认知和较强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低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密切相关。阿拉伯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阿民族的沙漠游牧文化、外来文化和宗教文化,及由其而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空间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图形到背景认知和较弱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非常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密切相关。希腊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希民族的商贸文化、科学文化,及由其而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空间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图形到背景认知和较弱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紧密相关。探究不同语言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异同,并从认知、思维及文化出发,阐释殊异产生的根源,不仅有助于语言教学,而且对增进民族间的沟通与理解大有补益。

贾月[2](2020)在《《儿童安全座椅说明手册》德译汉实践报告》文中提出如今,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重视儿童乘员的安全问题。2016年,德国汽车协会(ADAC)与德国联邦道路交通研究所(Bast)把与儿童安全座椅和儿童乘车安全问题相关的信息详细地编撰在《儿童安全座椅说明手册》中。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购买德国生产的儿童安全座椅。将德语版《儿童安全座椅说明手册》翻译成中文,可以帮助中国消费者全面了解德国的儿童安全座椅,这对增强国人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意识起到间接积极作用。说明手册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本特点,值得深入研究。笔者尝试从目的论出发,探讨德文用户手册的翻译。根据目的论的三个翻译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笔者结合德语版说明手册的文本特点,总结出处理专有名词、长句、被动句以及模糊性语句的方法。笔者采用的翻译方法主要有:零译、增译、以及改译等,以此达到译文可读的效果。本翻译实践报告共有以下六个部分:首先为引言,介绍翻译任务背景与意义;第一章为翻译任务和翻译内容介绍;第二章为翻译过程描述;第三章为原文本特点分析;第四章为支撑翻译实践的翻译理论介绍;第五章为案例分析,阐述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第六章是对本次翻译实践的总结。

曹梦莹[3](2020)在《基于主位推进模式的科技文本翻译策略 ——《机器翻译质量评估》(节选)翻译报告》文中认为机器翻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其译文质量仍备受争议。为了使机器翻译质量不断提高,需要研究机器翻译的原理和算法。质量评估标准是衡量译文准确性的重要指标,对机器翻译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作者选择学术专着《机器翻译质量评估》的第二章作为翻译材料。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翻译文本的背景、原文文本特征、选择文本的原因和翻译实践的目的。第二部分是翻译过程描述,包括译前的翻译实践设置、译者角色、翻译工具准备、查找平行文本、制定术语表、紧急情况预案,译中的翻译策略、翻译进度表和译后的翻译质量控制。第三部分为案例分析,针对主位推进模式的表现特征和翻译方法进行了讨论。本次翻译实践以主述位推进理论为指导,将原文的主述位推进模式分为四类,即线性推进模式、连续推进模式、派生推进模式和平行推进模式,并对译文总结分析。总结认为,对于线性模式和连续模式可采用保留主述位模式的方法,对于派生模式和平行模式可采用调整、修改主述位模式的方法。采用主述位推进理论可以使文本的信息流动更加顺畅,有助于读者理解文本中的逻辑关系。通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尝试分析《机器翻译质量评估》这类科技文本的语言特征,加深了对科技文本的理解,积累了机器翻译领域的语言资产,同时对不同主述位推进模式的翻译方法给出了一定解释,希望本报告今后对类似文本的翻译有一定借鉴意义。

刘微[4](2020)在《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文中指出近代中国英语教育的兴起是中国被迫融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的产物。从改变政治外交的被动局面到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主动诉求,英语凭借其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藉以近代新学制被正式确立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学科。本文以近代中国早期英语的传播为背景,从香港地区的英语教育着手,对近代中国本土英语学科的建立及教育发展进行全景式勾勒与历时性考察,研究内容既有对英语学科教育每个发展阶段特征的概括,也有对相应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梳理;既有对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整体描述,也有对个别地区、个别教学机构英语教育的深层剖析;既有以英语教育活动为对象的本体研究,也有对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互动关系的探讨;既有对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范式的归纳,也有对其社会功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经验启示的总结。论文主要内容分述如下:文章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对研究的相关概念与范围进行界定,通过对本选题相关的学术史进行回顾,总结了之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最后交待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英语在中国早期的传播情况。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之间的矛盾催生了近代英语通事与中国洋泾浜英语。本章通过对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梳理,论述了两者在扫除语言障碍、沟通中西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后急需开展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第二章分析了近代中国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笔者对英华书院、马礼逊学堂等几所具有代表性的教会学校进行考察,揭示其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形及特点。此外,还分析了香港地区英语教育政策的变化以及该地区对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产生的影响。第三章探讨了处于起步阶段的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笔者除了对洋务运动时期外语学堂与军事技术学堂的英语教育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还对京沪粤三地的同文馆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通过回顾这一时期教会学校关于“英语教学”问题争论的整个过程,阐述了这次争论对本土英语教育产生的重要意义。第四章论述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制度化的过程。笔者讨论了从清末到民国几次重要学制变革以及不同学制下初等、中等、高等三个不同阶段英语学科教育的情况;分别以南开中学与北京大学为个案,从历史沿革、教学师资、教材、教学管理等方面对这两所学校的英语学科教育进行微观层面分析及历史评价,揭示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水准与运行实态;最后,从经费的筹措与使用探究了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的关系。第五章分晚清时期与民国初中期两个时间段对近代中国的英语教育政策进行了历时梳理,展现其演变进程、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从教育目标、教材使用、教育研究与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总结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第六章从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入手,揭示了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由改制传统书院再到创设新式学堂的发展路径,通过学制的更迭分析不同时期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变化,并结合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格局归纳出近代武汉地区外语学科教育的特点。结语部分是对近代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包括英语教育的社会功能与历史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启示。本文通过研究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程,藉以重新审视当下英语学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以历史关照现实。笔者期望在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语境中,科学认识英语学科的地位,挖掘英语学科教育的内涵,通过深化英语学科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在与世界交往的过程中,以英语为通用语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文化。

赵志勇[5](2018)在《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久以来,在我国的德语教学中,让初学者倍感困惑的通常是与汉语语法相差甚远的德语语法。然而,随着学习活动的不断深入,由词汇带来的学习困难往往令人始料不及。学习者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却越来越感到无法恰当得体地运用德语词汇。人类学习外语的经验充分表明词汇学习对于掌握一门外语的重要性以及词汇学习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就学习者而言,对词汇学习本质的认识还需要不断深化;就教学者而言,对词汇教学方法的研究更是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时间进入21世纪,科学研究也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交叉学科理论为外语教学研究提供了多学科领域的视角,使外语教育工作者能够站在交叉学科的逻辑起点上重新审视外语教学。用单一学科理论指导外语教学已永远成为过去时。基于此,本论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心理语言学中思维与语言相互作用的理论为引领,以对词与概念辩证统一关系的考察为切入点,探索以概念为驱动的德语词汇学习策略,力争解决目前我国德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使心理语言学理论在德语教学中实现更大价值。本论文在教学反思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从词与概念辩证关系视角解决中国学习者德语词汇学习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理论层面,本论文在语言学领域明确了“概念”的特征,进一步完善了“语元”的思想,确立了概念—语元—词的内在逻辑关联及其辩证统一关系和驱动性关系。在实践层面,本论文通过访谈的方式从教师的视角了解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现状;基于对现状的分析,进一步面向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以掌握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最终拟构出“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体系”。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理论视角和研究内容,陈述了对研究方法的设想,并提出三个研究问题:一是词与概念关系分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二是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中所运用的策略具有哪些特征,三是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体系包含哪些内容。第一章回顾了中西方学界在概念研究、词汇研究、词与概念关系研究、词汇学习策略研究等领域取得的诸多成就。在此基础上,本论文指出,词汇研究有必要以哲学对概念的探讨为根基,基于心理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深化对概念及其与词的关系的认识;词汇学习策略研究要以此为先导。第二章基于对语元的内涵分析结合语言学分析和心理现实性分析,进一步完善了“语元”思想;依据概念在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和语言学领域所具有的特征对其进行了重新界定。按照本论文的观点,概念是经由人类个体的主客观互动而形成的思维单位。这一单位在生理层面形成特定的、具有一定权值的神经通路,在心理层面引发具有社会依存性的判断和映射意象,在语言层面通常具有形式接口和语义接口。语元是言语活动中用以表征概念的最小话语单位。其内核是思维领域的概念,其形式具有任意一种语言的形态特征,其线性延展长度取决于语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稳定性。从内在逻辑关联的角度来看,语元是概念在言语活动领域的映射,是对词的具体运用;它一方面由词组构而成,另一方面又以语言的物质形态表征概念。它既是概念在语言中的固着点,是思维进入语言的凭藉;又是词在言语活动中的形成物,是语言深入思维的通道。第三章基于洪堡特的语言哲学思想和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心理学思想,通过学理分析进一步确定概念—语元—词的辩证统一关系。洪堡特从原像与形象的角度,结合语言与精神的关系、人类概念的一致性特征以及母语概念与外语概念,对词与概念的关系进行论述,从语言哲学的高度指明了概念—语元—词的辨证关系。维果茨基依照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基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儿童概念形成过程以及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对概念与词的关系进行阐释,从文化历史观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的确凿证据建立了概念—语元—词的心理关联,使三者内在地统一在一起。另外,洪堡特的对比语言学方法论和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关系的单元分析法在本论文对研究方法的选用方面起到了指导作用,奠定了本论文研究方法论的基础。第四章从概念—语元—词的辩证统一关系出发,提出“不同语言以语元为表征形式,在同一概念中得到统一”的理论假设。并以对比语言学和单元分析的方法论为指导,运用社会语言学中词感测量的方法,以汉语词感调查为基础,通过对平行语料的分析,基于英语、德语、法语语元形态调查,证明“不同语言可以表达相同的概念”且“表达同一概念的不同语言表征形式为该语言中的语元”,进而从逻辑论证的角度使总的理论假设得到证实,在言语实践层面建立了概念—语元—词的驱动性关系。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具有原发性的思维领域的概念外化为言语活动领域的语元,再行分解为传统语言研究中狭义的汉语字或印欧语词;从形态学的角度来看,语言学领域的字/词组构为言语活动领域的语元,从而进入思维领域表征概念。三者相互作用,互为驱动。因此,外语词汇学习应该以概念为驱动,以表征概念的语元为内容,以组构语元的词为归宿,在用词组构语元、用语元构成句子的基础上,用概念形成判断,不断提高学习者的外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外语思维能力。第五章运用访谈法,通过对中国德语教学界四位资深专家和五位优秀青年德语教师代表的访谈,从教师的视角了解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现状。分析表明,中国学生整体上不注意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在词汇深度上全面把握词的语义信息和句法信息,不重视语境在词汇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习惯于机械记忆词汇表中所列德语单词及其对应汉语释义,不能充分利用德语语言学知识和词汇学知识辅助词汇学习,过高估计英语词汇学习方法对德语学习的迁移作用,过分依赖汉语对德语理解和产出的中介作用。上述倾向必然使中国德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策略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消极特征。第六章运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全国大陆地区十六个省和直辖市共二十五所院校近千名德语学习者的调查,了解其德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德语学习者群体整体上的词汇学习策略水平较低,缺少对词汇本质和德语词汇特点以及中国德语教学特色的关注,没能很好地协调词汇学习与思维发展的关系,不注意从认知层面对词汇进行深层加工,忽视了语境和文化在词汇学习中所能产生的积极效应,不能结合语言学和德语词汇学知识进行词汇学习。这是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也是概念驱动的德语词汇学习策略体系必须克服的弊端。第七章以前六章的研究结论和调查发现为基础,结合德语词汇特点及中国德语教学特色,建构出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体系。该策略体系分为观念系统和方法系统两大部分,观念系统包含“以概念为驱动”、“以语元为内容”和“以词为归宿”三个理念。三个理念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分别从“用”的维度、“义”的维度和“形”的维度解决德语词汇学习问题。作为对观念系统的回应,方法系统相应地包括“活动任务法”、“情境效应法”、“文化移情法”,“语元配对法”、“整体含义法”、“组合搭配法”,“词类特征法”、“词素识记法”、“词形变换法”等九种具体操作方法,力求使中国德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融功能、意义和形式为一体,集文化与知识于一身,基于思维运作和语言运用,以形成德语思维为目标,以概念互构为追求。两大系统、三个理念、九种方法连通互动,有机结合,构成作为整体的词汇学习策略体系。在该策略体系的指导下,中国德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有望取得更好的效果,从而满足“新国标”对其在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要求。第八章对整部论文的理论出发点作了总结,对各章的内容进行了简要回顾,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的走向。

王晓斌[6](2017)在《欧洲比较语言学史探索:17-18世纪》文中提出本研究是自选项目“重建西方近代语言学史”的子课题之一。历史比较语言学是欧洲学界素来引以为的自豪,然而对其学术史缺乏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对18世纪末以前的沿革,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筚路蓝缕,做过一些开拓性研究。至于中国学界转述的,仍是此前西方学者的“局限式研究”,对一些新成果迟迟未能吸收。学术史研究需要大量文献,在纸质文本时代难免存在若干盲点和误区,甚至扭曲学术史。就印欧语系的发现和比较方法论的创立而言,囿于当时知识,先后受“德国民族主义”“英美民族主义”的驱动,误解尤为严重。坎农(1958,1990)、霍凯特(1964)、罗宾斯(1967,1987)等尚未认识到,只有查阅了威廉·琼斯(1786)之前语言比较的主要论着,在对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大体了解的基础上,才能给琼斯演讲中的“相似-同源讲辞”以合适的定位。本专题首先对以往史家的比较语言学史论述加以梳理和剖析。其次,基于文献钩稽和参考已有成果,钩稽琼斯之前(18世纪末)语言历史比较的总体面貌,重点阐述以伯克斯洪为代表的荷兰学派所创立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过程及其价值。然后,基于琼斯演讲(1784-1794)中的相关内容,揭示称其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不符合史实。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最早创立印欧语系假说(斯基泰假说,包括梵语)和比较方法论的是荷兰伯克斯洪(1647,1654);最早提出日耳曼音变定律的是荷兰凯特(1723);最早实地调研阿尔泰语、芬兰-乌戈尔语的是荷兰威特森(1692)、瑞典斯塔伦贝尔(1730)以及匈牙利沙伊诺维奇(1770);最早提出闪米特语族雏形的是德国莱布尼茨(1710),最早提出其谱系树模式的是荷兰斯库尔腾(1706-1738)。最早推测马达加斯加、东印度群岛和科科斯群岛诸语同源的是荷兰雷兰德(1708)。开启非洲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的是法国普罗亚特(1776);开启南美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是意大利杰里伊(1782);开启北美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是美国爱德华兹(1787)。2.《三周年演讲》(1786)是一位东方学家关于亚洲人种和民族的演讲,语言只是其研究工具之一。其中第10节(5句话)提及“相似-同源”(其他演讲中也有语言关系的论述),琼斯既未标榜此为首创,也未做过历史比较的任何实践,其讲辞依托的是此前的语言比较和梵文研究成果。通过文献核查可见:凡琼斯周年演讲(11次)中大体说对了的(如印欧语、芬兰-乌戈尔语等),都是前人已经提出的;凡琼斯周年演讲中大体说错了的(如藏语和汉语关系等),都是他臆想的,即前人尚未进一步研究的。由此考定:(1)不管对错与否,琼斯的这些说法一定参考了前人论着,尽管未列参考文献;(2)琼斯对语言比较并无具体实践,只是基于所见资料加上一些主观化理解,包括误解、曲解;(3)琼斯在语言比较理论方法上无任何原创性建树。3.采取鸟瞰式俯视,语言历史比较萌芽于威尔士(坎布伦西斯1194)、西班牙(罗德里库斯1243)、意大利(但丁 1305)和荷兰(阿格里科拉1479),经过早期探索,进入第二阶段词语和谐说(杰勒纽斯1537)。再进入第三阶段成熟期(本体论、方法论和音变定律),形成了语言历史比较的荷兰学派,尤其是伯克斯洪(1647,1654)创立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凯特(1723)发现了日耳曼历史音变定律。第四阶段即19世纪的德国学派,只是在研究规模上的拓展化和过程上的精细化,在理论方法上没有重大的原创性建树。4.语言历史比较的崛起,主要在于日耳曼(凯尔特)等民族意识的觉醒及寻根意识。在发现塔西陀(55-120)和帕特尔库鲁斯(约前19-后31)的论着后,当他们第一次读到其伟大领袖阿尔米纽斯(前18-后21)的事迹时,对自己的祖先越发敬重,更加热爱其本族语。他们要知道其祖先来自哪里,于是根据语言证据,参照历史和考古,推定其祖先来自黑海的斯基泰故乡。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方法的成熟,并非像通常臆想的那样,基于大航海时代的语言大发现,更非18世纪后期多种词汇集的编撰或梵语的发现,而是源于欧洲学术发展的内在趋势,即文艺复兴前后的人文主义兴起,对古老欧洲民族文化(日耳曼/凯尔特)的重现发现。5.由于琼斯将语言关系置于《圣经》框架内,而符合当时一些学者的信念(先入为主),19世纪中期的三位英国学者(缪勒1851;匿名1866;法勒1869)为反对德国学者垄断历史比较而鼓吹琼斯的成就(三人成虎),再加上德国语言学史家(本费1869)的自吹自擂与对荷兰学者的诋毁(光环效应),以至于20世纪的一些学者将“历史比较语言学奠基人琼斯”奉为定论,并且反复夸大(从众效应),从而掩盖了荷兰学派的巨大成就,扭曲了西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进程(定势效应)。然而,学术史就是学术史!凡模糊不清的务必彻底澄清,凡是非颠倒的务必正本清源。关键在于,研究学术史要克服主观信念(盲从陈说,排斥新论),坚持基于客观史实(依据新发现资料修正陈说)。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首次全面系统梳理了 18世纪末之前的欧洲比较语言学学术史,揭示了其形成、发展和成熟过程,重点阐述了荷兰学派(伯克斯洪),为重建西方近代语言学史打下了基础。本研究的应用价值在于,可以推进语言学史、语言学理论方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葛囡囡[7](2017)在《语料库支持下的专利文献德汉翻译探究 ——一项篇章语用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文中指出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专利文献在跨文化科学技术交流和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能为科研工作者、企业和社会大众提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又能为发明申请提供法律保护。作为欧洲经济的发动机和传统的知识产权强国,德国每年都有大量的专利文献被引入中国,因此专利文献的德汉翻译面临着质量和数量的双重挑战。然而,国内外对于专利翻译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专利文献的德汉翻译更是如此。基于工作经历和知识背景,笔者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开展专利翻译研究,特别是在语言学领域开展专利翻译研究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计算机语料库的产生和发展对语言学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翻译研究产生了丰硕的成果。语料库语言学和篇章语用学、翻译学的交叉和融合也给研究者提供了更多的研究可能性。正因为如此,本论文作为一项跨学科的研究,尝试在篇章语用学的框架下,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探究专利文献德汉翻译的翻译共性。本论文尝试回答以下三个问题:首先,在篇章语用学的框架内,基于专利文献德汉单向平行语料库和参考专利文献汉语类比语料库,专利文献德汉翻译在词汇、句法和篇章结构层面上呈现哪些具体的规律性特征?其次,这些规律性特征能否上升为翻译共性?它们彼此之间是否冲突?这些翻译共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从篇章语用学的视角解释翻译共性的成因?最后,基于本研究可以提出怎样的指导专利翻译实践的策略建议?在篇章语用学框架下和基于语料库的实证研究基础上,本论文得出了如下结论:1.专利文献的译语篇章在词汇、句法和篇章结构层面分别具有如下特征:●词汇层面词汇层面的实证研究以主题词为核心。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专利文献主题词源语词的目的语对应词总是趋向一致,其本质是专利文献译语篇章在选词时趋向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规范,因而呈现"规范化"的特征。●句法层面句法层面的实证分析以两种德语专利文献中高频出现的句法结构为例:结果从句和被动结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译者在处理"so...,dass"等形式的结果从句时因为源语的干预而明显偏离了目的语语言的一般模式,译语篇章受到"源语透过效应"的影响。专利文献的译语篇章在处理源语篇章的被动结构时尽量趋向于目的语的既有规范,其中既包括显性的目的语语言规范,又包括隐性的目的语的文化规范,因此也是呈现"规范化"特征。●篇章结构层面标题是篇章结构层面的实证研究的切入点,然而这部分实证研究不是仅仅围绕标题的翻译。笔者通过对本研究建起的平行语料库的检索和观察,特别是对标题所处交际场景的观察和分析,获得专利文献篇章(包括源语篇章和译语篇章)的宏观语用结构,并进而发现,专利文献的目的语标题趋从或夸大目的语文化规范,这样不仅使得专利文献译语篇章的宏观结构外显,而且也更容易被译语篇章接受者理解和接受。这也就是说,专利文献标题的翻译呈现了"规范化"的特征。综上所述,专利文献的译语篇章呈现了"规范化"和"源语透过效应"两个个规律性特征。2.本论文所指的翻译共性是针对专利文献这一特定篇章类别的翻译共性,也是德汉这一特定语言对之间的、单向的源语型翻译共性。"规范化"和"源语透过效应"揭示了专利文献德汉翻译的本质,因而是一对虽然看似矛盾但又同时共存的翻译共性,不过"规范化"翻译共性在专利文献的译语篇章中更为突出。同时,篇章语用学视角下的翻译是动态的、有目的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它大多以篇章形式呈现。基于这个视角,结合笔者在本论文中构建的"翻译过程中人一世界一篇章的关系"模型,笔者发现,世界、篇章和人这三大要素对于翻译共性的产生均有影响。首先,"世界"所包括的"法律法规""文化知识""思维方式"或多或少影响到"规范化"和"源语透过效应",·其次,专利文献是一种专用篇章类别,它的专用篇章功能与专用篇章类别一起决定了它的具体语言表现形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规范化"的出现。最终,译者是翻译过程的核心,他在尊重篇章内外因素、主客观翻译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地从事翻译活动。他既可能被篇章内外因素、主客观翻译环境影响而趋于"规范化",又可能受到源语语言文化的限定相对谨慎地处理翻译问题,从而使"源语透过效应"影响到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但最终的翻译决定权掌握在译者手中。3.笔者基于前文提出的专利文献德汉翻译的翻译共性——"规范化"和"源语透过效应"——在宏观层面上提出了三项指导专利文献德汉翻译实践的策略建议:尊重规范、循法原则和兼顾原文。与此同时,笔者还基于自建的专利文献德汉平行语料库总结了专利文献德语文献的模型类程式化表达及其汉译,并进而从微观层面给出具体的专利文献德汉翻译建议。综上所述,本论文的学术贡献以及创新尝试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本论文从篇章语用学视角,基于动态篇章观认识和理解翻译,并根据钱敏汝提出的篇章和人与世界的三元互动关系创建了"翻译过程中的人一世界一篇章的三元关系"模型,还在此模型内探究专利文献翻译共性的成因,这是对篇章语用学的继承和发展,是本论文在理论和应用上的贡献和创新。2.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德汉平行语料库,因此笔者首次尝试建成了专利文献德汉单向平行语料库,并在建库过程中解决和避免了一些技术难题,同时还建设了辅助性的专利文献汉语类比语料库,这些语料库不仅可以用于本研究,还可以作为实际的语言材料而用作专利翻译实践的参考,这些都是本研究在应用上的又一成果和贡献,也是德汉翻译领域的开拓性尝试。3.本论文利用语料库方法,在篇章语用学的框架内,从词汇、句法和篇章结构三个层面较为全面和系统地描述了专利文献译语篇章的规律性特征,并从对这些规律性特征的分析上升到对翻译共性的探讨,这是本研究的独特价值和德汉翻译研究的独特着眼点。4.笔者基于本研究所探讨的翻译共性和自建的德汉平行语料库分别提出了指导专利文献德汉翻译实践的宏观翻译策略建议和微观层面的专利文献翻译建议,这些既是本论文的实践意义,也是对现有专利翻译研究的拓展。

贡如云[8](2017)在《语篇学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文中认为2011年前后,我国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语用学转向。但是,已有的语用理论和语用实践虽有成效,却并非尽如人意。功能语言学谱系中有两大独立的分支:语用学与语篇学,两者存在重要关联,从语篇学的视角审察阅读教学,或能为现实的语用转向找到新的突破口。因此我们试图引入这样一门新学科——语篇学,藉此丰赡语文课程的基础学科知识,并为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度改革与创新提供可行路径。语篇学理论体系包罗宏富,语篇图式、语篇分类和语篇分析等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它们能为阅读教学的语用转型提供新的知识基础。研究语文阅读教学,首先得研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研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必先探讨语文课程的性质。研究认为,语文课程性质不是个伪命题,但工具性、人文性、统一说和言语性等都不构成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程的性质可抽象为话语经验。话语经验说的内涵为:语文课程是通过学生主体的话语实践,并与外在教学环境进行持续的互动,进而获得话语经验的一门课程。话语经验说内在地规定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话语实践。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是书面话语——语篇,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可抽象为语篇解码。语篇解码说内含三个呈层进关系的命题.:语文阅读教学的媒介——语篇;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语篇之码(简称语码);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语篇解码。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我们长期陷入了形式内容(文道)之争。作为功能语言学的分支学科,语篇学警示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造应确立功能本位的教学目的观,它应从形式内容的“一分为二”固有思维模式中超脱出来,以“一分为三”“以三返一”的哲学思维构建一个语言功能框架:概念功能(表达了什么)、成篇功能(怎样表达的)、人际功能(表达的意图是什么)。关注语言的三大功能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我国语文阅读教材主要为具有综合功能的文选教材,但文选教材已经难以满足当今学生的实际阅读需要,其科学性也备受质疑。我国语文阅读教材应由文选范式向语篇范式转型,我们可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粗略地勾勒出一套语篇分类体系。我国传统的文本解读主要有两种范式,一是文艺学范式,二是文章学范式,两大范式的共同局限在于,未能摆脱结构主义思维方式的束缚,文本往往被视为静态的客体。文本解读应建立语篇学范式,话语分析和语篇分析将丰富文本解读的方法。本研究基于巴赫金的话语理论建构了巴赫金话语分析框架,引进了韩礼德的功能语篇分析框架、悉尼学派体裁分析框架和语篇策略加工模型,并尝试建构了新功能语篇分析框架。语用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在方法上也应有所突破,语篇学将为阅读教学方法的重构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基于巴赫金的话语分析框架建构了对话教学法,引入了功能语篇教学法、体裁教学法与BDA策略教学法,并尝试建构了新功能语篇教学模型。我国现行语文教材文本选择主要依赖编者的专业经验,课文的定序往往存在较大的主观性。我们应努力提高教材文本选择的科学性,积极探索语篇复杂度的评量方法,本研究初拟了一个汉语语篇复杂度评量模型。在通往语用之途中,我们尚需思考以下三个应然性问题:第一,语篇学与其他基础学科应各擅其长又相互为用。第二,汉英语篇阅读教学研究应走向“阴阳之动”。第三,我国高师中文师范专业可增设“语篇分析”课程。

毛小红[9](2014)在《中国德语文教育历史研究(1861-1976)》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德语文教育是我国外国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1861至1976年间的德语文教育历史为研究对象,从教育政策、实施主体及教材编写与出版三个维度来考察我国晚清、民国及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三个阶段的德语文教育历史演变过程,梳理并分析各阶段我国外语教育政策中有关德语文教育的规定,探究实施德语文教育的主体特征和办学动因,挖掘历史上与德语文教育相关的人和事,点面结合,还原德语文教育在各历史阶段的原貌,勾勒出该时段我国德语文教育从基础教育阶段为主逐步向高等教育阶段迁移的过程,为我国今后德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借鉴。本文分六个章节,除绪论和结语两个章节外,主体部分包括四个章节。第二章论述晚清时期德语文教育实施主体——我国自主创办的官办方言学堂、洋务军事学堂、技术实业学堂和晚清大学堂以及德国在华创办的教会学校、技术学校、德华学校和高等学堂,分析其办学背景、办学动机、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法及办学特色,追溯德语文教育在中国的起源,并从教材编写与出版方面来进一步推测当时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第三章在梳理民国时期我国德语文教育政策的基础上,论述已延伸至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层面的德语文教育实施主体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分析其办学背景、办学目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方法等,探讨民国时期开展德语文教育所希冀满足的各类需求,重点考察德文系作为独立系科在高校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以及德语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语言所处地位的演变。此外,通过对民国时期的德语文教材出版物的统计与分析来进一步获得对该时期德语文教育更为深刻的认识。第四章将焦点放在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期间的德语文教育,结合我国外语教育政策分析我国中学外国语学校开展德语文教育的社会背景、办学动机及办学特色等,再现德语文教育在综合性大学、外语院校、外贸院校及师范院校所经历的跌宕起伏的曲折发展过程,分析政治环境及苏联模式给德语文教育所带来的制度、内容、方法和手段上的变化,梳理该时期我国在德语师资队伍建设、德语教学大纲制定、教材编写、词典编纂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阐释教材中所折射的“外语学习为政治服务”的宗旨,归纳出这一时期德语文教育的特色、成绩与不足。第五章再一次从教育政策、实施主体和教材编写与出版三个维度对晚清、民国及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三个历史阶段的德语文教育进行纵向对比与分析,阐明各历史阶段德语文教育的时代特征及其局限,勾勒出我国德语文教育从晚清至“文革”结束的百余年间的发展脉络。本文最后指出,德语文教育历史研究对我国今后德语文教育发展有着丰富的启示,从教育政策的整体规划、中等教育阶段的德语文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德语文教育三个方面予以展开,建议从国家战略和人才需求出发对我国德语文教育进行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在规范中学德语文教育的基础上,处理好中学德语文教育和高校德语文教育之间的衔接问题,探索高校德语文教育分类别、分层次、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促进我国德语文教育事业良性健康发展。

苏章海[10](2014)在《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在对“对比语言学到底在做什么?对比语言学做了些什么?对比语言学还应该做什么?”三个对比语言学学科的核心问题进行思考的基础上,凝练出“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从学科诞生之日起至今是如何演变的?这种演变对学科发展有何影响”两个基本的研究问题,以“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为题展开,目的在于沿着对比语言学产生和发展的线索,考察元语言系统演变的不同表现、即系统中元语言在学科发展的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盈缺和变迁,观察对比语言学在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范围与对象、研究方法与程序以及研究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探讨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本研究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全文绪论,提出了对比语言学学科史研究的必要性,论述了从学科元语言演变的角度研究学科发展历史的目的和意义,设计了研究内容;在对对比语言学元语言及元语言系统界定的基础上确立了元语言抽取的基本原则,并将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分为“核心概念”、“一般性概念”和“辅助性概念和表述”。为了厘清对比语言学的发展脉络,如实、全面地反映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为了行文和描述的方便,本研究对对比语言学元语言概念的界定采取宽泛的做法,即不仅把对比语言学的“核心概念”作为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同时还把“一般性概念”和“辅助性概念或表述”一并纳入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但在具体做法上,重点论述“核心元语言子系统”的演变。这样建立起相应的“子系统”,分别对应对比语言学学科框架中的“研究本体”、“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三个“元语言子系统”。尝试搭建起了一个“理想的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作为考察不同发展时期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演变的参照,并由此考察对比语言学的学科发展史。第二章论述了中外学者对于对比语言学学科史的研究思想、思路和成果。在前辈学者的启发下,本研究尝试将中西方语言学纳入到同一条时间线索上来,做出了一个“打通中西”的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分期,即对比语言学的创始时期(1820—1955)、“应用性”转向与衰落时期(1956—1976)、复苏与发展时期(1977—1989)和快速发展与走向繁荣时期(1990—)四个时期,作为本研究得以展开的空间,并构成本文的主体章节。第三章到第六章是本研究的“本论”部分。第三章研究对比语言学创始时期的元语言系统建构和演变情况。洪堡特是对比语言学的创始人,构建了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雏形暨学科基本框架;作为历史比较法的产物,西方的对比语言学与19世纪的主流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几乎同时产生、并行发展;经叶斯柏森,到沃尔夫,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已基本完整,学科正式确立并命名。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肇始于1898年的《马氏文通》,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以创建中国语法学和汉语语法体系为目的,“对比”仅仅是一种研究的工具。由于普世语言观的影响,从马建忠经严复到黎锦熙,所谓的对比语言研究实际处于“比较”与“比附”之间;从陈承泽发出“反对模仿”的呼声开始,尤其是“中国文法革新时期”(1938—1943),中国学者才开始在普通语言学关照下运用对比的方法挖掘汉语特点,建构汉语语法体系。50年代前期,由于苏联语言学理论的影响,“比附”的研究方法复辟。第四章讨论对比语言学“应用性”转向与衰落时期元语言系统的演变。西方语言学自拉多(1957)开始,出现以为外语教学服务为唯一宗旨的“应用性”转向,将对比语言学降格为“对比分析”,从而成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迪·皮德娄转向转换生成语言学寻求理论支持,却遭遇普遍语法观的尴尬。由于放弃了自身理论建设的诉求,美国的对比语言学研究逐步衰落。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虽有赵元任先生成果卓着,但因“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1956)的出台而式微,并终因继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而被迫全面停止。第五章研究对比语言学复苏与发展时期元语言系统的重建。西方语言对比研究中心从美国转到欧洲,并开始从微观走向宏观;沃尔夫对比语言学思想开始复兴,西方语言学重新重视自身理论建构。中国对比研究因对外汉语教学和外语教学的需要得到普及,在为第二语言教学服务的同时,因少数学者对其学科性的元思考而开始重视学科自身的理论建构。中西方对比语言学之间的距离开始缩短。第六章,通过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的演变论述对比语言学的快速发展与繁荣时期对比语言学的发展状况,并对学科未来发展做出展望。1990年之后,随着沃尔夫语言相对论思想逐步复兴,世界对比语言学出现新的气象:西方语言学以体系建构为开端,“跨文化交际”为特色,“功能分析”为“大成”,研究的视野和范围不断扩大,理论建设成绩斐然:菲齐亚克延续自己的一贯思想,对学科做出深刻的元思考,提出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克尔采斯佐斯基则从对比中立项出发建构了一个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由于维尔茨皮卡(1991)的贡献,跨文化语用学从欧洲走向澳洲;从卡普兰到孔纳(1996;2008),美国的对比修辞学取得较大发展;哈蒂姆(1997)则继承哈特曼的研究传统,以“跨文化交际”的名义对翻译理论与对比篇章学进行了深刻论述;切斯特曼的集大成之作《对比功能分析》成为这一时期西方对比语言学理论发展新的里程碑。在中国,第一本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于1990年出版,展示了前期中国对比语言学研究的成绩,使对比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新的领域深入人心,也为今后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992年,中国第一本径以“对比语言学”命名的通论性着作出版;之后,各种理论研究着作纷纷问世,对比语言学研究论文数量大大增加。中国对比语言学研究开始与世界同步。21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对对比语言学进行了历史与哲学的全方位思考,将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建设上升至哲学语言学的层面,对比视角下的汉语语法和语言学理论研究取得新的进展,为世界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中国对比语言学走在了世界前列。第七章为全文的结论。对比语言学经过近200年的发展,其元语言系统由洪堡特与沃尔夫等人的初建、经应用性转向和停滞时期的演变,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尤其是80年之后复苏时期得到重建,1990年以来、尤其是经21世纪初期的繁荣发展,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已经接近一个“理想化”系统。这个系统包含了语言世界观和普通语言学理论的认识论基础和在这一基础上对学科的科学定义;更包含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本体元语言子系统、研究方法元语言子系统和研究价值元语言子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架构,标志着对比语言学学科的最终确立。本文认为,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从方法论意义上的“求同”到“求异”,带着深刻的历史思考,已显出在更高的哲学语言学层面上的“求和”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西对比语言学趋向融合;2)学科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基础趋向融合;3)学科研究的范围和对象趋向融合;4)学科研究的方法趋向融合;5)学科研究的目标和宗旨趋向融合;6)学科研究的人员组成趋向融合。诚然,从“合”到“和”,还须假以时日。但是,“求和”,是对比语言学发展的终极目标;而大道归一,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科技德语的语法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德语的语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语种和语料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及物性研究综述
    2.1 引言
    2.2 及物性
        2.2.1 句法及物性
        2.2.2 语义及物性
    2.3 及物性系统
        2.3.1 悉尼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2 加的夫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3 融合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4 其他及物性系统
    2.4 及物性系统的比较或对比及类型学研究
        2.4.1 双语比较或对比
        2.4.2 多语比较或对比及类型学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
    3.1 引言
    3.2 理论基础
        3.2.1 及物性理论及及物性、及物性系统的层次归属
        3.2.2 及物性和及物性系统的概念
        3.2.3 及物性系统的建构
    3.3 研究设计
        3.3.1 总体设计
        3.3.2 语料的处理与使用
        3.3.3 语言与认知、思维和文化
    3.4 小结
第四章 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共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4.1 引言
    4.2 丰富性
        4.2.1 及物性系统丰富性的世界经验基础
        4.2.2 及物性过程的丰富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2.3 及物性过程的丰富性与语篇分析: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3 层次性
        4.3.1 及物性系统层次性的生物学基础
        4.3.2 及物性系统的层次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3.3 及物性过程的层次性与语篇分析: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4 张力性
        4.4.1 何谓张力性
        4.4.2 及物性系统的张力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4.3 一种认知经验与多种经验过程: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4.4 一种经验过程与多种认知经验: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5 隐喻性
        4.5.1 隐喻性的思维基础
        4.5.2 及物性隐喻:从“一致式”到“隐喻式”
        4.5.3 及物性隐喻的跨语言普遍性: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6 抽象性
        4.6.1 何谓抽象性
        4.6.2 及物性系统的相对抽象性: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6.3 不同层次及物性过程的相对抽象性
    4.7 小结
第五章 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殊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5.1 引言
    5.2 “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陈述语气小句视角
        5.2.1 关于序位和语气
        5.2.2 汉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3 印地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4 阿拉伯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5 希腊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6 “过程”与“参与者”序位的跨语言比较:陈述语气小句视角
    5.3 “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感叹语气小句视角
        5.3.1 关于感叹语气
        5.3.2 汉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3 印地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4 阿拉伯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5 希腊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6 “过程”与“参与者”序位的跨语言比较:感叹语气小句视角
    5.4 “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1 关于“环境”
        5.4.2 汉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3 印地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4 阿拉伯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5 希腊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6 “环境”序位的跨语言比较
    5.5 “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与凸显
        5.5.1 关于省略
        5.5.2 汉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3 印地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4 阿拉伯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5 希腊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6 “参与者”或“过程”省略的跨语言比较
    5.6 “参与者”“过程”等语义成分的分立与整合
        5.6.1 关于语义成分的分立与整合
        5.6.2 汉、印、阿、希语中“复合参与者”现象
        5.6.3 汉、阿、希语中“过程”和“参与者”的重合
        5.6.4 阿、希语中“参与者”同“过程”的并合
        5.6.5 语义成分分立与整合的跨语言比较
    5.7 小结
第六章 从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及民族文化看殊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6.1 引言
    6.2 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和民族文化
    6.3 从民族认知看殊性
        6.3.1顺序象似性(自然顺序)和突显象似性(规约顺序)
        6.3.2 由背景到图形和由图形到背景
        6.3.3 认知突显与不突显
        6.3.4 范畴化与去范畴化
    6.4 从民族思维看殊性
        6.4.1 事理逻辑(类比)思维(汉)、形式逻辑(演绎)思维(希、阿)和论辩逻辑(演绎+类比)思维(印)
        6.4.2 时间性思维(汉)、空间性思维(希、阿)和带有随意性的时间性思维(印)
        6.4.3 悟性(直觉)思维(汉)、理性(逻辑)思维(希、阿)和直觉证悟思维(印)
        6.4.4 整体性/综合性思维(汉)、分析性思维(希、阿)和整体—分析中介型思维(印)
    6.5 从民族文化看殊性
        6.5.1 农耕文化(汉)、商贸文化(希)、沙漠游牧文化和外来文化(阿)及多元文化(印)
        6.5.2 儒道文化(汉)、科学文化(希)和宗教文化(阿、印)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发现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
    7.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术语缩略表
    附录2 参与者角色术语缩写表
    附录3 英汉姓名对照表
    附录4 英汉术语对照表
    附录5 语言标注指南
    附录6 汉语文本语料
    附录7 印地语文本语料
    附录8 阿拉伯语文本语料
    附录9 希腊语文本语料

(2)《儿童安全座椅说明手册》德译汉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翻译任务概述
    第一节 翻译任务介绍
    第二节 翻译内容介绍
第二章 翻译过程描述
    第一节 译前准备
        一、了解原文作者与委托人背景
        二、阅读原文及整理平行文本
    第二节 翻译阶段
    第三节 译后审校
        一、自行校对
        二、与审校人员沟通及处理反馈
第三章 原文本特点分析
    第一节 篇章类型
    第二节 篇章体裁
        一、文体特点
        二、语体特点
第四章 翻译理论介绍
第五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对专有名词的处理和专业术语的翻译
    第二节 德语被动语句的翻译
    第三节 长句的翻译
    第四节 对模糊性语句的处理
第六章 翻译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一 Broschüre des Kinderrückhaltssystems
附录二 译文
致谢

(3)基于主位推进模式的科技文本翻译策略 ——《机器翻译质量评估》(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1.TASK DESCRIP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1.1.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1.1.2 Major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1.1.3 Reasons for Choosing the Source Text
    1.2 Objective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2.PROCESS DESCRIPTION
    2.1 The Design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2.1.1 Translator’s Role i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2.1.2 Preparation of Tools
        2.1.3 The Parallel Texts Used i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2.1.4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Used i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2.1.5 The Quality-Control Methods Used i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2.2 The Schedule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2.3 Emergency Precautions
3.CASE STUDY
    3.1 Translation of the Simple Linear Thematic Progression
    3.2 Translation of the Thematic Progression with A Continuous Theme
    3.3 Translation of the Thematic Progression with Derived Themes
    3.4 Translation of the Parallel Thematic Progression
    3.5 Summary
4.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CES
Appendix A:Glossary
Appendix B:Translation

(4)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20世纪上半叶的相关研究
        (二)20世纪下半叶的相关研究
        (三)近二十年的相关研究
    三、相关界定
        (一)选题研究的语言
        (二)研究的时间跨度
        (三)英语学科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英语在华早期传播的回溯
    一、通事:早期英语的主要操持者
        (一)明清两朝政府机构中的通事
        (二)不同贸易体制下的通事:从澳门通事到广东通事
        (三)从通事到买办:条约时期核心“中介”角色的转移
    二、洋泾浜英语的发展:从“广州英语”到“上海洋泾浜英语”
        (一)中国别式英语:别琴(皮钦)英语、广州英语、上海洋泾浜英语
        (二)洋泾浜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三、洋泾浜英语的传播
        (一)洋泾浜英语的传播途径
        (二)洋泾浜英语的学习读物
    四、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
        (一)清政府政治外交的被动局势
        (二)西学东渐、救国图存的外语需求
第二章 中国英语教育的先声: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
    一、以教会学校为中心的英语教育
        (一)教会学校的英语教学
        (二)香港政府对教会学校英语教育的政策
    二、香港英语教育世俗化的转向
        (一)政府对中文学校英语教育的资助
        (二)理雅各计划:突出英语教育
    三、香港早期英语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一)为内地英语教学提供借鉴
        (二)向内地输送外语人才
第三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正式起步
    一、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之滥觞——京师同文馆
        (一)创办的社会背景
        (二)招生、办学及历史沿革
        (三)课程、师资与教学
        (四)办学成效及影响
    二、京沪粤同文三馆之比较
        (一)招生范围与条件
        (二)学年制度
        (三)课程设置
        (四)英语教学
        (五)实践教学
    三、“西艺”学堂的英语教学:以福州船政学堂为例
        (一)教习与学员
        (二)课程体系
        (三)教学特色
    四、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发展:传教士关于英语教学的争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争论的全面爆发
        (三)结果及其影响:“英语”地位的确立
第四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发展
    一、清末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
        (一)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布
        (二)各类学校英语教学概览
    二、民国时期英语学科教育的调整与个案分析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的英语学科教育
        (二)壬戌学制及之后的英语学科教育
        (三)中学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南开中学
        (四)高校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北京大学
    三、英语学科教育经费
        (一)教育经费的筹措与来源
        (二)教育经费的使用与开支
第五章 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政策与范式
    一、英语学科教育政策的演变
        (一)晚清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二)民国初中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二、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
        (一)教育目标
        (二)教材使用
        (三)教育研究
        (四)教学评价
第六章 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考察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与武汉地区英语学习的萌发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
        (二)传统书院改制以及英语学习的萌发
    二、新式学堂的创设及其英语学科教育
        (一)外语学堂——从湖北自强学堂到方言学堂
        (二)非外语类学堂
    三、学制的更迭与英语学科教育:从本土学校到教会学校
        (一)不同学制下本土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
        (二)教会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演变
    四、近代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特点
        (一)地方决策者的引领作用突出
        (二)教会教育与官办教育相互渗透、各具优势
        (三)凸显本地“自强”文化特色
结语: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
    一、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5)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概念研究综述
        一、概念的哲学本源
        二、西方学界对概念的研究
        三、中国学界对概念的研究
    第二节 词汇研究综述
        一、西方学界对词汇的研究
        二、中国学界对词汇的研究
    第三节 词与概念关系研究综述
        一、西方学界对词与概念关系的研究
        二、中国学界对词与概念关系的研究
    第四节 词汇习得策略研究综述
        一、西方学界对词汇习得策略的研究
        二、中国学界对词汇习得策略的研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词及其与概念的研究单位—语元
    第一节 语元
        一、语元的提出
        二、语元的涵义
        三、对语元的语言学分析
        四、语元的心理现实性
    第二节 概念
        一、概念的定义
        二、概念的特征
        三、概念的语言表征形式
    第三节 概念—语元—词的内在关联性
第三章 概念—语元—词的学理分析
    第一节 原像与形象—洪堡特语言哲学中的概念与词
        一、语言与精神的关系
        二、人类概念的一致性特征
        三、母语概念与外语概念
    第二节 单元—维果茨基心理学中概念与词的有机单位
        一、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二、儿童概念的形成过程
        三、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第三节 对比分析与单元分析—概念研究的方法论
        一、对比语言学的方法论
        二、思维与语言关系的单元分析方法
    第四节 启示与借鉴
        一、洪堡特关于概念与词的语言哲学观点之启示
        二、维果茨基关于概念与词的心理学思想之价值
        三、研究方法论的借鉴意义
第四章 基于平行语料的概念—语元—词的驱动性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案的设计
        一、研究假设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第二节 研究方案的实施
        一、研究工具的编制
        二、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启示
        一、汉语词感调查
        二、语元形态调查
        三、德语语元形态调查
第五章 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现状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第二节 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一、专家访谈结果
        二、青年教师访谈结果
    第三节 总结与讨论
        一、对德语词汇学习的基本认识
        二、词汇学习内容
        三、词汇学与教的方法及策略
        四、余论
第六章 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调查
    第一节 问卷编制
        一、问卷设计
        二、预试施测
    第二节 实测概况
        一、调查对象
        二、问卷发放与回收
        三、信效度检验
    第三节 统计分析
    第四节 讨论
        一、词汇学习策略的总体特征
        二、不同群体间的词汇学习策略差异
        三、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的总体水平
第七章 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体系建构
    第一节 建构德语词汇学习策略体系的现实基础
        一、德语词汇的特点
        二、中国德语教学特色
    第二节 词汇学习策略体系的观念系统
        一、以概念为驱动
        二、以语元为内容
        三、以词为归宿
    第三节 德语词汇学习策略体系的方法系统
        一、“用”的维度
        二、“义”的维度
        三、“形”的维度
    第四节 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体系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词感测量所用外文文本
    附录2 汉语词感调查问卷
    附录3 语元形态调查问卷
    附录4 有争议德语语元汇总表
    附录5 德语语元形态调查问卷
    附录6 语元形态调查结果汇总表
    附录7 德语语元形态调查结果汇总表
    附录8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9 专家访谈转写文本
    附录10 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调查问卷
    附录11 题项与策略倾向对应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欧洲比较语言学史探索:17-18世纪(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主要旨趣
    第二节 研究框架及主要方法
第一章 国外“局限式”学术史研究的述评
    第一节 汤姆逊(1902)《十九世纪末以前的语言学史》
        一、19世纪以前
        二、19世纪
        三、正本清源
    第二节 裴特生(1924)《十九世纪的欧洲语言科学》
        一、引论
        二、印度和伊朗古代文学语言的发现
        三、比较语言学方法论
        四、正本清源
    第三节 邵尔(1938)《语言学说史梗概》
        一、从起源到古典语文学
        二、新语文学理论及其哲学基础
        三、正本清源
    第四节 康德拉绍夫(1979)《语言学说史》
        一、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间的语言学
        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
        三、正本清源
    第五节 罗宾斯(1967)《语言学简史》
        一、与历史比较有关的早期研究
        二、现代时期的前夕
        三、19世纪
        四、正本清源
    第六节 艾希霍恩(1807)《现代语言学史》
        一、引论
        二、亚洲语言学史
        三、总评
    第七节 本费(1869)《德国语言学史》
        一、内容梗概
        二、诋毁荷兰学派
        三、把鲁道夫捧为“第一位比较语言学家”
        四、鼓吹德意志精神天空中的最灿烂明星
第二章 18世纪末之前的学术史一片盲区
    第一节 历史比较语言学史关键点对照汇总
    第二节 历史比较语言学史主要盲区列举
第三章 国外“完整式”学术史探索的述评
    第一节 彭梵得(1953)首论12-18世纪欧洲语言亲属关系的观念
        一、述评
        二、剖析
    第二节 费尔曼(1974)定位的“第一位历史语言学家”
        一、述评
        二、剖析
    第三节 梅特卡夫(1953-2013)的专题研究及文集
        一、荷德早期历史语言学家专题研究
        二、从比布连德尔到阿德隆
        三、伯克斯洪以及所谓“前比较”
    第四节 迪瓦科斯(1978-2007)论语言学和历史的诉诸
    第五节 穆勒(1984)论基本词汇概念的历史
    第六节 哈尔(2010)论艾利奇曼酝酿的和谐考古学
        一、萨马修斯的推介
        二、友人信件的提及
        三、和谐考古学和波斯语假说
    第七节 坎贝尔(2002-2008)的比较语言学史研究
        一、语言学的历史(2002)
        二、为何威廉·琼斯爵士全错(2006)
        三、比较语言学的开端(2008)
    第八节 新探索的回溯与拓展
        一、三种路径
        二、存在问题
        三、深入开拓
第四章 以伯克斯洪为代表的荷兰学派
    第一节 荷兰学派的群星璀璨
        一、早期学者的探索(希一拉一日关系说)
        二、斯基泰理论的创立(语系起源说)
        三、斯基泰传统的延续(音变定律说)
        四、18世纪的荷兰学派(斯库尔腾+赫姆斯特赫斯)
    第二节 伯克斯洪的生平与学术
        一、争取独立的成功时代
        二、尼泽隆(1751)的词条
        三、维杰尔(1876)的词条
        四、霍夫曼(1998)的研究
        五、丘布拉(2000)的介绍
        六、瓦因堡(2004)的评价
        七、纽乌斯特拉滕(2004)的专着
        八、关于伯克斯洪的几个问题
    第三节 伯克斯洪的呕心沥血
        一、尼哈兰尼亚之谜
        二、语言关系探索的氛围
        三、伯克斯洪的灵感
        四、伯克斯洪的论着
        五、伯克斯洪的双簧
        六、《高卢的起源》梗概
        七、伯克斯洪的独特之处
    第四节 比较语言学史上的里程碑
        一、伯克斯洪首创语系起源理论
        二、伯克斯洪首创历史比较方法论
    第五节 斯基泰理论方法的传播
        一、同期学者毁誉参半
        二、17世纪在德国的传播
        三、莱布尼茨的模棱两可
        四、18世纪传教士的发现
        五、18世纪在英国的传播
    第六节 19世纪的比较语法植根于荷兰学派
        一、史勒格耳的方法:仿效伯克斯洪
        二、所谓格里姆定律:当称凯特定律
        三、拉斯克理论方法的直接来源
        四、赫姆斯特赫斯学派的影响
第五章 结束比较语言学创始人的“琼斯神话”
    第一节 着名东方学家威廉·琼斯
    第二节 琼斯十一次演讲述评
        一、第一讲 学会成立演讲
        二、第二讲 具体研究任务
        三、第三讲 关于印度人
        四、第四讲 关于阿拉伯人
        五、第五讲 关于鞑靼人
        六、第六讲 关于波斯人
        七、第七讲 关于中国人
        八、第八讲 关于亚洲的边民、山民和岛民
        九、第九讲 关于民族的起源和家族
        十、第十讲 关于亚洲民事和自然的史志
        十一、第十一讲 关于亚洲人的哲学
    第三节 琼斯相似-同源说讲辞剖析
        一、感想式演讲中的“相似-同源”:5句话141个单词
        二、遗稿中无任何同源对应词例
        三、琼斯讲辞与之类似的两段论述
    第四节 琼斯对斯基泰理论的看法
        一、琼斯给波兰亲王的回信
        二、《三周年演讲》提及的斯基泰
        三、琼斯与“莱顿的朋友”
        四、蒙博多对晚辈琼斯的影响
    第五节 “琼斯神话”的形成及其终结
        一、三人成虎:比较语言学的伽利略
        二、先驱:基于琼斯后学术史的评价
        三、拔高:错认的现代语言学之父
        四、清醒:基于琼斯前学术史的评价
        五、定位:琼斯演讲在学术史上的影响
结论
附表一 西方历史比较语言学沿革(1122-1822) 一览表
附表二 比较语言学史关键点五家(外国学者)对照表
附表三 比较语言学史关键点六家(中国学者)对照表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中译文献
    三、未刊中译
    四、外文文献

(7)语料库支持下的专利文献德汉翻译探究 ——一项篇章语用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 语料的选择
    1.4 研究现状
        1.4.1 篇章语用学的研究现状
        1.4.2 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现状
        1.4.3 双语语料库和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结构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篇章语用学
        2.1.1 篇章定义
        2.1.2 动态篇章观
        2.1.3 篇章语用学视角下篇章与人和世界的三元互动关系
        2.1.4 篇章语用学视角下的翻译
    2.2 语料库语言学和语料库
        2.2.1 语料库语言学
        2.2.1.1 语料库语言学的定义
        2.2.1.2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
        2.2.1.3 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2.2.1.4 语料库语言学的学科定位
        2.2.2 语料库
        2.2.2.1 语料库的定义
        2.2.2.2 语料库的分类
        2.2.2.3 用于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的语料库类型
    2.3 语料库翻译学
        2.3.1 语料库翻译学概述
        2.3.1.1 基本理念和定义
        2.3.1.2 语料库翻译学的范式理据
        2.3.1.3 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内容
        2.3.2 翻译共性
        2.3.2.1 翻译语言
        2.3.2.2 翻译语言特征和翻译共性
        2.3.2.3 翻译共性的典型分类
        2.3.2.4 关于翻译共性研究的思考
    2.4 本章总结
3. 本研究语料库的建设与语料库软件
    3.1 本研究所用语料库软件
        3.1.1 平行语料库软件ParaConc简介
        3.1.2 语料库分析软件AntConc简介
    3.2 本论文所用语料库
        3.2.1 专利文献德汉平行语料库的创建
        3.2.1.1 语料的选取
        3.2.1.2 语料的预处理
        3.2.1.3 双语语料的句子切分、汉语语料的分词与双语语料的对齐
        3.2.1.4 双语语料的加载和保存
        3.2.2 专利文献汉语类比语料库的创建
        3.2.3 本论文的参照语料库
    3.3 本章总结
4. 篇章语用学框架下、基于语料库的专利文献德汉翻译的实证分析
    4.1 词汇层面的实证分析
        4.1.1 主题词的遴选
        4.1.2 主题词检索
        4.1.2.1 单一主题词检索
        4.1.2.2 主题词检索及共现形式
        4.1.3 数据统计和实例解析
        4.1.3.1 Ausfuhrung
        4.1.3.2 Ausfuhrungsbeispiel
        4.1.3.3 Ausfuhrungsform
        4.1.3.4 Ausgestaltung
        4.1.3.5 Erfindung
        4.1.3.6 Unteranspruch
        4.1.3.7 aufweisen
        4.1.3.8 ausfuhren
        4.1.3.9 anordnen
        4.1.3.10 kennzeichnen
        4.1.3.11 umfassen
        4.1.3.12 vorzugsweise
        4.1.3.13 bevorzugt
        4.1.3.14 wobei
        4.1.4 结果与讨论
    4.2 句法层面的实证分析
        4.2.1 结果从句
        4.2.1.1 德语结果从句说明
        4.2.1.2 实证分析
        4.2.1.3 结果与讨论
        4.2.2 被动结构
        4.2.2.1 德语被动结构说明
        4.2.2.2 实证分析
        4.2.2.3 结果与讨论
    4.3 篇章结构层面的标题实证分析
        4.3.1 标题检索
        4.3.2 数据统计和实例解析
        4.3.2.1 说明书
        4.3.2.2 技术领域
        4.3.2.3 背景技术
        4.3.2.4 发明/实用新型内容
        4.3.2.5 附图说明
        4.3.2.6 具体实施方式
        4.3.2.7 权利要求书
        4.3.2.8 (说明书)摘要
        4.3.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总结
5. 关于专利文献的翻译共性的探讨
    5.1 专利文献德汉翻译的翻译共性
        5.1.1 规范化
        5.1.2 源语透过效应
        5.1.3 "规范化"和"源语透过效应"的关系
    5.2 专利文献翻译共性的成因探析
        5.2.1 翻译过程中的←世界→篇章的三元关系
        5.2.2 世界
        5.2.3 篇章
        5.2.4 人
    5.3 本章总结
6. 专利文献翻译策略
    6.1 宏观层面的专利文献翻译策略
        6.1.1 尊重规范
        6.1.2 循法原则
        6.1.3 兼顾原文
    6.2 微观层面的专利文献翻译建议
    6.3 本章总结
7. 结束语
    7.1 本论文研究内容概述
    7.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7.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专利文献德汉单向平行语料库一览表
    附录2:专利文献汉语类比语料库(原创子库)一览表
    附录3:专家鉴定

(8)语篇学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研究意义、创新点与局限
第一章 语篇学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语篇图式理论
        一、图式理论
        二、语篇图式理论
    第二节 语篇分类理论
        一、西方的语篇分类理论
        二、我国的语篇分类理论
    第三节 语篇分析理论
        一、欧洲的语篇分析理论
        二、美国的语篇分析理论
        三、澳大利亚的语篇分析理论
        四、我国的语篇分析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语篇解码说
    第一节 语文课程性质之重思
        一、语文课程性质不是个伪命题
        二、语文课程性质新论:话语经验说
    第二节 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
        一、语文阅读教学是语篇教学
        二、语文阅读教学是语码教学
        三、语文阅读教学是语篇解码教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学目的观重构
    第一节 我国阅读教学目的观历时性考察
        一、表述框架的三种范型
        二、阅读教学目的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国外当下阅读教学目的观考察
        一、部分其他国家阅读教学目的观述略
        二、上述国家阅读教学目的观评述
    第三节 充实阅读教学的目的:语篇学之维
        一、分析语篇的语言功能
        二、提升学生的语篇阅读素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材范式的重构
    第一节 国外阅读教材语篇范式的确立
    第二节 我国阅读教材语篇范式的建构
        一、短文类语篇与整本书语篇
        二、文学类语篇与信息类语篇
        三、连续性语篇与非连续性语篇
        四、纸质类语篇与电子类语篇
        五、文字类语篇与图文类语篇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生
    第一节 参照语篇阅读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一、语篇知识教学内容的选择
        二、语篇能力教学内容的选择
    第二节 根据学生语篇阅读经验创生教学内容
        一、根据学生的选点生成阅读教学内容
        二、根据学生的问题生成阅读教学内容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语篇学视野下文本解读方法的重构
    第一节 基于巴赫金话语理论的话语分析法
        一、基于巴赫金话语理论的话语分析框架
        二、话语分析框架的运用
    第二节 韩礼德的功能语篇分析法
        一、韩礼德的功能语篇分析框架
        二、功能语篇分析框架的运用
    第三节 悉尼学派的体裁分析法
        一、悉尼学派的体裁分析框架
        二、悉尼学派体裁分析框架的运用
    第四节 策略性语篇加工法
        一、范戴克和金斯基的策略性语篇加工模型
        二、策略性语篇加工模型的运用
    第五节 本土化语篇解读框架的建构
        一、语义层
        二、语形层
        三、交际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学方法的重构
    第一节 基于巴赫金话语理论的对话教学法
        一、关注文本的“表述”方式
        二、注意引出学生自己的话语
        三、注意与其他文本互文参照
    第二节 功能语篇教学法
    第三节 悉尼学派体裁教学法
        一、体裁读写教学法
        二、跨课程阅读教学法
    第四节 BDA策略教学法
    第五节 本土化语篇阅读教学模型的建构
        一、语义教学
        二、语形教学
        三、交际教学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语篇阅读教学评价
    第一节 语篇阅读课程目标体系的建构
        一、为何要建构语篇阅读课程目标体系
        二、语篇阅读课程目标体系的建构
    第二节 基于目标的语篇阅读教学评价
        一、课堂教学中的语篇阅读教学评价
        二、阅读测试中的语篇阅读素养评价
    第三节 阅读语料的语篇复杂度评价
        一、国际上关于语篇复杂度的评价
        二、加强本土化的语篇复杂度评价
    本章小结
结语: 归正与超越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国德语文教育历史研究(1861-1976)(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动机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晚清时期的德语文教育(1861-1911)
    2.1 德文教育在中国的起源
        2.1.1 外文教育的起源
        2.1.2 德文教育的起源
    2.2 教育政策
    2.3 实施主体
        2.3.1 我国自主创办的学校
        2.3.1.1 以培养外交及翻译人才为主要目的的官办方言学堂
        2.3.1.2 为学习德国军事而创办的洋务军事学堂
        2.3.1.3 实业教育的先行者——技术实业学堂
        2.3.1.4 晚清大学堂设立德语语言文字科
        2.3.2 德国在华创办的学校
        2.3.2.1 教会组织的办学活动
        2.3.2.2 为殖民地服务的技术学校
        2.3.2.3 殖民地之外的德华学校
        2.3.2.4 谋求完备的在华办学体系——高等学堂
    2.4 教材编写与出版
        2.4.1 总体概述
        2.4.2 个案分析
        2.4.2.1 教科书
        2.4.2.2 工具书
    本章小结
3 民国时期的德语文教育(1912-1949)
    3.1 教育政策
        3.1.1 中等教育阶段的德语文教育政策
        3.1.2 高等教育阶段的德语文教育政策
    3.2 实施主体
        3.2.1 中等教育
        3.2.1.1 中学德文教育的重镇——同济大学中学部
        3.2.1.2 具有影响力的教会学校
        3.2.2 高等教育
        3.2.2.1 语言文学教学
        3.2.2.2 第一外国语教学
        3.2.2.3 专用语教学
        3.2.2.4 第二外国语教学
        3.2.2.5 “德语语言文学+自然科学专业”教学
        3.2.3 社会教育
    3.3 教材编写与出版
        3.3.1 总体概述
        3.3.2 个案分析
        3.3.2.1 工具书
        3.3.2.2 教科书及教辅
        3.3.2.3 学习期刊
    本章小结
4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的德语文教育(1949-1976)
    4.1 教育政策
        4.1.1 中学德语教育政策
        4.1.2 高校公共德语教育政策
        4.1.3 高校德语专业教育政策
        4.1.3.1 宏观政策
        4.1.3.2 教学大纲
    4.2 实施主体
        4.2.1 中等教育
        4.2.2 高等教育
        4.2.2.1 综合性大学
        4.2.2.2 外语院校
        4.2.2.3 外贸院校
    4.3 教材编写与出版
        4.3.1 总体概述
        4.3.2 个案分析
        4.3.2.1 教科书及教辅
        4.3.2.2 工具书
    本章小结
5 三个历史阶段:德语文教育的对比考察
    5.1 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
    5.2 实施主体的变迁
        5.2.1 办学主体与模式
        5.2.2 办学动因
        5.2.3 师资力量
        5.2.4 教学内容及方法
    5.3 教材编写与出版成果对比
    5.4 对今后德语文教育的启示
6 结语
附录
    晚清至“文革”结束德文出版物总表(1861-1976)
参考文献

(10)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演变与对比语言学史研究
    第一节 对比语言学学科史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节 从元语言系统演变的角度研究对比语言学学科史
        1.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2 研究内容
    第三节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和元语言系统的界定
        1.3.1 元语言
        1.3.2 语言学元语言
        1.3.3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及其系统
    第四节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建构
        1.4.1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抽取的基本原则
        1.4.2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构建
第二章 研究基础与研究空间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对比语言学史的研究
        2.1.1 西方学者关于对比语言学史的论述
        2.1.2 中国学者关于对比语言学史的论述
    第二节 本研究文献综述
        2.2.1 指导性参考文献
        2.2.2 基础性参考文献
        2.2.3 辅助性参考文献
        2.2.4 外围性参考文献
    第三节 对比语言学学科历史发展的分期
        2.3.1 潘文国、谭慧敏的对比语言学发展历史分期
        2.3.2 —个打通中西的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历史分期
第三章 对比语言学的创始及其元语言系统的初建(1820-1955)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概述
    第二节 洪堡特首创的对比语言学及其元语言系统
        3.2.1 对比语言学哲学基础的奠基:语言世界观
        3.2.2 “对比语言学”学科的创始
        3.2.3 对比语言学的雏形: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第三节 《马氏文通》与中国对比语言学的肇始
        3.3.1 19世纪的中国语言学
        3.3.2 比较与比附:《马氏文通》及其元语言系统
    第四节 20世纪初西方的对比语言学及其元语言系统的演进
        3.4.1 语言学研究中心和研究方向的转移
        3.4.2 叶斯柏森的语法哲学及其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
        3.4.3 沃尔夫的语言相关性原理及其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
    第五节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及其元语言系统(1900—1955)
        3.5.1 20世纪初中国的语言研究概况
        3.5.2 对比视角下中国第一部普通语言学着作
        3.5.3 比较与求同:普世语言观关照下的语言比较研究及其元语言系统
        3.5.4 在语言对比中认识汉语:西方学者对汉语特点的论述
        3.5.5 对比与求异:普通语言学观照下的语言对比研究及其元语言系统
        3.5.6 “一边倒”与语言对比研究的单一化
    第六节 本章小结
        3.6.1 西方的对比语言学
        3.6.2 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
        3.6.3 关于本期中西对比语言学的对比
        3.6.4 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几个被忽视或消解的问题
第四章 对比语言学的转向和衰落及其元语言系统的演变(1956-1976)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概述
    第二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重大转向:《跨文化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
        4.2.1 拉多的跨文化语言比较
        4.2.2 拉多的“跨文化语言学”元语言系统及其学科框架
    第三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衰退:《语言结构对比》的元语言系统
        4.3.1 《语言结构对比》的理论诉求与理论依据
        4.3.2 《语言结构对比》的元语言系统及对比框架
    第四节 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与外汉对比研究
        4.4.1 汉外对比研究的衰退与中止
        4.4.2 中国对比语言学的火种”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比语言学的复苏及其元语言系统的重建(1977-1989)
    第一节 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研究概述
    第二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复苏:走向宏观和理论建构
        5.2.1 走向宏观的对比语言学及其元语言系统
        5.2.2 重视自身理论建设的开始与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变化
        5.2.3 对比篇章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第三节 中国汉外对比的普及与对比语言学学科意识的觉醒
        5.3.1 通过对比研究语法
        5.3.2 对比研究与汉语语法研究
        5.3.3 汉英对比的成果检阅
        5.3.4 中国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初步形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与繁荣及其元语言系统的完善(1990—)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和对比语言学发展概述
    第二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
        6.2.1 对比语言学视野的拓展和范围的扩大
        6.2.2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的跨文化视域
        6.2.3 西方对比语言学新的里程碑:从结构到功能
        6.2.4 第四期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第三节 中国对比语言学独立学科地位的确立与快速发展(1990—2000)
        6.3.1 中国对比语言学发展的新起点
        6.3.2 中国对比语言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及其元语言系统
        6.3.3 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快速发展和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
        6.3.4 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第四节 21世纪初中国对比语言学的新发展及其元语言系统(2001—)
        6.4.1 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
        6.4.2 中国对比语言学旳快速发展及研究视角与理论的多样化
        6.4.3 21世纪初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第五节 对比研究视角下的汉语语言学研究——字本位汉语理论探索
        6.5.1 探索·结合·发现:字本位汉语理论与汉语语法体系
        6.5.2 继承·借鉴·建构:字本位汉语语言学理论体系
        6.5.3 分歧·争鸣·对话:汉语独特性的理论探讨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与学科发展的总趋势
    第一节 对比语言学定义的变化与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
    第二节 求同·求异·求和:对比语言学发展的总趋势
        7.2.1 对比语言学历史发展中语言观的兴替
        7.2.2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演变述要
        7.2.3 对比语言学发展的“合”与“和”
    第三节 余论
附录Ⅰ 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不同时期元语言系统对照简表
附录Ⅱ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科技德语的语法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D]. 王连柱.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儿童安全座椅说明手册》德译汉实践报告[D]. 贾月. 青岛大学, 2020(02)
  • [3]基于主位推进模式的科技文本翻译策略 ——《机器翻译质量评估》(节选)翻译报告[D]. 曹梦莹.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4]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D]. 刘微. 武汉大学, 2020(07)
  • [5]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研究[D]. 赵志勇.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6]欧洲比较语言学史探索:17-18世纪[D]. 王晓斌.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6)
  • [7]语料库支持下的专利文献德汉翻译探究 ——一项篇章语用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D]. 葛囡囡.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7)
  • [8]语篇学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 贡如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9]中国德语文教育历史研究(1861-1976)[D]. 毛小红.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10]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研究[D]. 苏章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技术德语语法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