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起搏和胃轻瘫

胃起搏和胃轻瘫

一、胃电起搏与胃轻瘫(论文文献综述)

孟醒,董晓红,张艳丽,赵泉霖,姬翔[1](2022)在《糖尿病胃轻瘫中西医诊治概述》文中研究指明糖尿病胃轻瘫(DGP)是一种病因病机不明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近年来患病率持续升高,临床多表现为早饱、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糖尿病胃轻瘫的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人们对该病也越来越重视。中西医对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治各具特色,该文分别从中医和西医两个方面对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刘艳[2](2020)在《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糖尿病健康宣教、糖尿病饮食处方、运动处方、维持原胰岛素降糖方案)的基础上,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试验组予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口服,总疗程4周。比较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评分及FBG、2h PG、GSP、胃排空率、胃泌素等医学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试验组改善FBG、2h PG、GSP及胃泌素水平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胃排空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在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及总积分差值上有明显差别(P<0.01);单项积分中,试验组在改善胃脘胀满、餐后饱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及口干口苦症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疲乏无力及大便改变的症状改善方面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3.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试验组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4.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脾胃虚弱,湿热内蕴的病机特点,应用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以健脾和胃,清热化湿除痞,能显着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血糖及血清胃泌素水平,提高患者胃排空率,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阮婷婷[3](2020)在《疏郁健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疏郁健脾汤对肝郁脾虚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评估其临床价值及安全性,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就诊于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肝郁脾虚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88例,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对照组44例。在基础降糖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疏郁健脾汤,对照组选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30天。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胃排空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证候积分等基本资料在治疗前经数据比对分析,无显着的统计学差异,即(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数据具有可比性。2.临床症状方面,经数据统计及检验分析得出,两组患者饮食减少及早饱、脘腹胀满、嗳气反酸、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善太息、便秘的症状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对于上述临床症状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排空率比较,经秩和检验P<0.05,提示两组治疗前后具有显着性差异,在改善胃排空率情况方面的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经配对t检验P<0.05,提示两组治疗前后具有显着性差异,在改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小时血糖(2hPG)情况方面的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通过统计分析可得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治疗组为93.1%。通过对秩和检验对两组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治疗肝郁脾虚型糖尿病胃轻瘫上,疏郁健脾汤的总体疗效优于枸橼酸莫沙必利片。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治疗期间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说明两组药物均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疏郁健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糖尿病胃轻瘫疗效确切,在改善患者饮食减少及早饱、脘腹胀满、嗳气反酸、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善太息、便秘等症状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可有效改善患者胃排空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小时血糖(2hPBG)。

杨丽惠[4](2020)在《电针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胃肠功能恢复及相关脑肠肽的影响》文中提出背景:术后胃肠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PGD)是指手术后出现的以胃肠排空障碍为主的疾病,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以胃肠道手术为主,部分妇科手术后也可出现。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类疾病一旦发生,影响患者治疗及预后,增加患者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目前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机制尚不明确,其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现阶段,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以西医保守治疗为主,包括营养支持、促胃肠动力药、对症处理等,但多数治疗都存在不良反应且疗效有限,存在局限性,这种单一的防治手段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如何有效安全的促进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早日恢复是目前临床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当前,大量研究报道中医药在防治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疗效显着且经济安全,其以辨证论治、标本兼治、内外合治为理论依据,指导临床治疗。其中针灸作为外治法之一,直接作用于局部穴位,通过经络系统发挥疗效,达到治疗目的。针灸治疗简便效廉,安全副作用少、历史悠久,探究针灸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的疗效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科室近年来应用针灸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取得一定疗效,临床研究表明针刺治疗优于常规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刺激穴位促进胃肠蠕动、胃电活动相关。脑肠肽是近年消化系统疾病研究热点之一,相关文献报道胃癌术后出现的脑肠轴功能失调、脑肠肽分泌紊乱可能是胃肠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基于国内外文献报道及本科室前期临床研究结果,旨在通过动物实验探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相关疾病与脑肠肽水平的关系和针刺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相关脑肠肽的调节作用,以阐明电针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目的:研究电针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通过观察大鼠一般状况、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和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TL)、胃促生长素(Ghrelin)三种脑肠肽水平,研究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模型大鼠发病机制与相关脑肠肽之间关系;探讨电针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的疗效和可能机制,为临床针灸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提供实验基础及科学依据。方法:将SD大鼠108只,雌雄各半,根据体重按随机数字表分组,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各12只,其余84只大鼠造模,造模结束后,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多潘立酮组、电针组;电针组,针刺足三里和三阴交,并予以电针干预,每次20min,每日1次,共12天;多潘立酮组予以多潘立酮片溶液灌胃,每日一次,连续12天;正常组、假手术、模型组每日捆绑固定20min,连续干预12天。每日记录各组大鼠体重、进食量、活动度。第12天治疗结束后,大鼠禁食不禁水24小时,予以酚红灌胃、麻醉取材,腹主动脉取血,取出胃、小肠、下丘脑组织,测量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分别检测各组大鼠GAS、MTL水平,选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各组大鼠胃、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大鼠一般情况1.1行为学方面:造模前各组大鼠精神状态良好,活动正常;造模后,相比正常组大鼠,造模组大鼠出现精神萎靡、扎堆、蜷缩,活动度减少;干预治疗后,电针组、多潘立酮组大鼠精神状态均较前明显好转,活动度明显增加。1.2体重方面:造模前各组大鼠体重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后,与正常组相比,造模组体重下降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将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多潘立酮组、电针组体重均与之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组、电针组与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在体重方面多潘立酮组与电针组之间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符合模型要求。1.3进食量情况:造模前各组大鼠进食量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后,造模组大鼠进食量明显减少,与正常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将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多潘立酮组、电针组均与之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组、电针组,三者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符合模型要求。2.胃排空率治疗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其余各组胃排空率明显增加,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小肠推进率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小肠推进率方面,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组和电针组在大鼠小肠推进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4.血清GAS和MTL水平4.1血清GAS水平:治疗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GAS水平降低,两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电针组血清GAS水平均显着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电针组和多潘立酮组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2血清MTL水平:治疗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MTL水平降低,两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电针组血清MTL水平均升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且电针组和多潘立酮组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5.胃和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自表达水平5.1胃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治疗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电针组胃组织中Ghreli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多潘立酮组、电针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5.2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电针组大鼠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电针组与多潘立酮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本实验以电针为干预因素,以胃肠功能障碍模型大鼠为干预对象,选用多潘立酮作为对照药物,根据造模后大鼠行为学方面变化、体重下降、进食量减少、胃排空减慢指标判断造模大鼠符合胃肠功能障碍疾病模型;经干预后,模型组大鼠血清GAS、MTL、胃和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电针组、多潘立酮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表明模型大鼠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可能与GAS、MTL、Ghrelin这三种脑肠肽水平分泌下降相关。2.经治疗后,发现电针及多潘立酮均可促进模型大鼠胃排空、促进胃肠动力,升高模型大鼠血清GAS、MTL水平,上调模型大鼠胃和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表明电针和多潘立酮促进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胃肠功能恢复与上调这三种脑肠肽水平有一定关系;另在胃排空率、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方面电针组优于多潘立酮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电针在促进胃排空和上调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方面优于多潘立酮,且电针较多潘立酮治疗安全不良反应小,因此,值得推荐电针作为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手段。3.本研究表明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发病机制与相关脑肠肽水平异常具有一定关系,电针和多潘立酮可能通过调节异常脑肠肽水平,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蔡雪茹[5](2017)在《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用药规律探讨及临床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主要为食欲下降、早饱、上腹部饱胀不适、慢性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目前国内西医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主要是在调整饮食及生活方式、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以口服多潘立酮或莫沙必利促胃动力为主,而这些西药的应用无疑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可见DGP的西医治疗方法十分有限。这便显示出中医的优势。而中医虽无此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为"消渴病"继发"痞满"和(或)"呕吐"的范畴,在治疗上以辨证论治为主,然而由于辨证的多样性及复杂性,目前仍缺乏统一的辨证选方的标准,因此通过研究中医文献以探索前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今后中医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及方法,显得尤为必要。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搜集到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中医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文献进行全面深入地整理和分析,总结中医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医学网数据库为检索工具和文献来源,检索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关于中医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获得可纳入文献,提取文献中所记载的方剂及药物组成并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及频率分析找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高频药物及药类,运用聚类分析找出核心优势组合,进而探讨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的配伍。结果:符合标准的文献共有285篇,其中共应用方剂181种,中药共164味。应用频数在5次以上的方剂有9种(按使用频数高低依次为:半夏泻心汤、香砂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四磨汤、补中益气汤、枳实消痞汤、升阳益胃汤、旋覆代赭汤、枳术汤),共计90次,所占频率为31.6%。而用于治疗胃阴亏虚证的方剂只有6种(按使用频数高低依次为:麦门冬汤、一贯煎、沙参麦冬汤、益胃汤、玉女煎),共出现11次,所占频率为3.86%。中药应用总频数为1928次,其中应用频数在10次以上的中药38味,共计出现1026次,所占频率为53.2%,对使用频数在10次上的38味中药进行药物归类得出10种药类,依据使用总频数高低排列分别为:补气药、理气药、化湿药、清热药、消食药、化痰药、补阴药、活血药、温里药及补血药,用药相对集中,最多的为补气类药物,按使用频数高低依次为:白术、党参、甘草、黄芪、山药、太子参、人参,单此7味中药便出现276次。纵观近10年用于辨证治疗DGP的药物,滋阴药有12种,而滋养胃阴类药物只出现97次,所占频率为5.03%(表4),共7种,分别为:麦冬、生地、石斛、沙参、葛根、玉竹、百合。结论:1.目前对糖尿病胃轻瘫的辨证及方剂使用尚缺乏统一的标准,不仅方剂种类分散,而且出现了较多自拟方及经验方。但其中亦不乏较为公认的方剂,如:半夏泻心汤、香砂六君子汤及六君子汤。2.临床医家遣方用药各有侧重、各具特色,但多数现代中医家均认为其定位在胃,与脾、肝密切相关,治疗上以益气健脾为主,佐以疏肝理气、清热化湿、消食导滞、滋阴益胃等。临床用药方面,主要药类有补气药、理气药、化湿药、清热药、消食药、化痰药、补阴药、活血药、温里药及补血药。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医家已关注DGP胃阴亏虚证继而对此进行临床试验。3.通过对文献数据的分析,得出频数在40次以上的用于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药对10对,多为补气药和化湿药、化痰药、理气药的组合,可见这些药在治疗DGP时占据主导作用。提示在临床治疗DGP时,若不能完全把握患者的证型,使用这些药物组合,虽不能完全符合患者的辨证论治,但能对改善患者症状有一定的作用。

冉亚梅[6](2016)在《音乐胃电起搏治疗NERD重叠FD的疗效观察及其临床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和目的: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r reflux disease,NERD)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均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中FD发病率为20%30%,约占消化专科门诊的30%40%;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发病率为10%20%,其中NERD占50%70%;GERD重叠FD占7.5%-8.4%,且近年来,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NERD重叠FD的发病机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对NERD重叠FD患者,尚无特异有效的治疗措施,故探索有效的新治疗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有关胃肠起搏/电刺激、音乐及其电刺激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在功能性胃肠病及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音乐胃电起搏(music gastric electrical pacing,MGEP),即类正弦基波叠加适宜的音乐电流为刺激波形来治疗NERD重叠FD患者。本文旨在观察MGEP对NERD重叠FD患者的临床症状、焦虑抑郁状态及食管动力学的影响;并对比研究MGEP与药物组(促动力药-枸橼酸莫沙必利)和(抗焦虑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NERD重叠FD患者临床症状、焦虑抑郁状态及食管动力学的影响。进而为NERD重叠FD的临床防治提供安全、有效的新途径。研究对象和方法:采用罗马III标准及胃食管反流病的蒙特利尔共识意见标准,选择来自门诊的NERD重叠FD的患者共128例,按随机方法分组:A组:音乐胃电起搏组60例,B组:枸橼酸莫沙必利组39例,C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即黛力新组29例。采用临床症状评分表对受试者进行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评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进行治疗前后其焦虑抑郁的评分,并采用高分辨测压法测定受试者治疗前后食管的动力学,采用以起搏类正弦基波叠加适当的音乐电流为刺激波形的MGEP进行治疗,1次/日,每次45min,餐后进行,疗程:15天。采用促胃动力药(枸缘酸莫沙必利)和抗焦虑抑郁药物(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比研究对受试者临床症状、焦虑抑郁状态及食管动力学的影响。结果:1.对比研究音乐胃电起搏、枸缘酸莫沙必利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N ERD重叠FD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1)临床症状评分的比较经15天治疗后,三组症状评分(除B组恶心症状外)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音乐胃电起搏组(A组)与枸缘酸莫沙必利组(B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C组)比较,上腹痛、烧心症状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C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睡眠评分,A组明显于低比B组,但与C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早饱、呃逆、恶心、反酸等症状,三组的疗效无显着差异。(2)治疗后有效率的比较治疗15天后,A组患者上腹痛、上腹饱胀、早饱、嗳气、呃逆、恶心、烧心、反酸(昼)、反酸(夜)、睡眠等10大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84.2%、89.6%、83.3%、87.9%、82.6%、87%、85.7%、78.4%、76.7%、85.7%。与B组、C组比较,上腹痛、上腹饱胀、嗳气、烧心及睡眠等症状,A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B组;而嗳气、烧心症状,A组显着高于C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饱、呃逆、恶心、反酸等症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能认为三种治疗方法疗效有显着差异。2.对比研究音乐胃电起搏、枸缘酸莫沙必利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N ERD重叠FD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在治疗前,三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经15天治疗后,三组各组内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降低(P<0.05),说明治疗后焦虑抑郁的状况得到了改善。A组焦虑评分由14.10±0.96降低为9.19±0.87,抑郁评分由15.03±1.10降低为9.34±0.66,而B组焦虑评分由12.90±0.66降低为11.77±0.68,抑郁评分由12.44±0.69降低为11.67±0.66,C组焦虑评分由12.36±0.72降低为8.48±0.61,抑郁评分由13.81±1.01降低为9.00±0.84。A组、C组与B组比较,其焦虑、抑郁改善情况更为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C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对比研究音乐胃电起搏、枸缘酸莫沙必利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N ERD重叠FD患者食管动力学的影响治疗前,三组食管动力学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食管下扩约肌静息压(19.42±2.30 vs.22.72±1.76)、食管远端波波幅(68.31±6.52 vs.80.57±7.44)、远端收缩积分(1205.39±142.04 vs.1394.60±146.11)均显着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蠕动波持续时间(2.88±0.12 vs.3.05±0.10)、蠕动波起始速度(4.50±0.31 vs.5.27±0.49)、蠕动百分比(76.56±5.78 vs.79.40±5.20)、同步收缩百分比(7.00±2.80 vs.10.84±3.65)、CFV(4.25±0.48 vs.4.70±1.02)、LES残余压(9.05±1.90 vs.10.25±0.89)、UES残余压(6.22±1.09 vs.6.07±1.07)、食团内部压力(3.15±2.10 vs.4.60±1.50)等指标,治疗前后未见显着差异。A组与B、C组相比,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食管远端收缩积分、蠕动波持续时间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ES残余压、蠕动百分比指标,A组与B组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音乐胃电起搏可明显改善N ERD重叠FD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上腹饱胀、嗳气等症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2.音乐胃电起搏能改善NERD重叠FD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其焦虑抑郁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3.音乐胃电起搏治疗可以增加LESP、食管远端波波幅、食管远端收缩积分等指标,改善食管动力,从而有效防止反流物对食管粘膜的损害。4.与药物组(枸缘酸莫沙必利组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相比较,音乐胃电起搏治疗对上腹痛、上腹饱胀、嗳气、烧心及睡眠等症状缓解作用更显着;对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食管远端收缩积分、蠕动波持续时间、LES残余压、蠕动百分比等指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而对焦虑抑郁状态的改善作用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无显着差异。该方法可能是NERD重叠FD疾病非药物治疗的一种新选择。

李君玲,仝小林,逄冰,田佳星,周强,李敏[7](2013)在《重度胃轻瘫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重度胃轻瘫是对常规治疗胃轻瘫药物无效、需进行营养支持以及频繁需要急诊住院治疗的难治性胃轻瘫.对于重度胃轻瘫治疗方式选择一直是临床医师所面临的难题,国内外也少见对重度胃轻瘫治疗的文献报道,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有限的相关重度胃轻瘫治疗文献,系统阐述了基础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其他方式治疗重度胃轻瘫的研究进展,并对重度胃轻瘫治疗方式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周亮,成金罗[8](2012)在《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及治疗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糖尿病胃轻瘫可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血糖的控制,增加患者的死亡率。核素显像技术、胃排空呼气试验(GEBT)、胶囊内镜、MRI等,可用于胃轻瘫的诊断。在治疗方面,尽管仍以胃肠动力药物治疗为主,但多种新型药物均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同时,传统中医中药的应用也具有一定前景,而诸如干细胞移植等新技术则有望成为治疗胃轻瘫的最有效手段。

王颖[9](2012)在《益气健脾和胃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益气健脾和胃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及相对西药吗丁啉的优势,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糖尿病性胃轻瘫的诊断标准,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60例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糖尿病教育、合理饮食及运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降糖治疗,将血糖控制在较好水平,不使用其它促胃动力药物。研究组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吗丁啉5mg,每日3次,餐前30分钟口服,疗程均为3周。通过对临床症状、血糖等观察指标,根据症状评分作为疗效评价指标,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经临床观察,对照组与研究组在改善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症状上均有疗效,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中药治疗控制血糖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在控制血糖、改善胃轻瘫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吗丁啉,明显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说明益气健脾和胃法对于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治疗有良好的效果。

张育星[10](2009)在《胃楔形切除术致胃电节律紊乱的观察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心脏相似,胃肠道运动依赖于电-机械耦联机制,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性运动建立其自发产生的慢波电位(slow wave,SW)的基础上。由于慢波电位节律恒定且起始于胃大弯侧胃底与胃体交界处,故推测此处存在与心脏窦房结作用类似的”胃电起搏区(Pacemaker area)”。正常情况下胃慢波由通过胃平滑肌下的ICC(Cajal间质细胞)网络由胃体近端向胃窦方向传导。当慢波电位异常时胃基本电节律(Basic electricalrhythm,BER)改变将致胃电节律紊乱(Gastric Dysrhythmia),并影响胃平滑肌的收缩,使胃排空延缓胃内容物潴留。胃的部分切除术是引起慢波电位异常的因素之一,术后胃排空延迟(Delayed gastric emptying,DGE)多伴有胃慢波节律的紊乱。目的:1、用外科干预的方式证实”胃电起搏区(pacemaker)”的存在。2、通过观察不同手术部位及测量部位与胃电紊乱程度的相互关系推测胃慢波传导的部分规律。方法:动物试验研究,18只家兔,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6只。观察在术后自然恢复过程中3日、10日、20日后胃起搏点切除组、胃体大弯侧远端楔形切除组(非胃起搏点切除组)、对照组(开关腹)近胃电起搏区及胃窦处正常慢波次数及正常慢波百分比(normal range percent,N%)。用统计学方法证明在胃不同部位胃楔形切除后胃电节律与胃基本电节律的区别。结果:根据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及进一步两两比较方差分析结果:切除胃的不同部位对术后胃电节律的影响不同(P<0.05);术后胃不同部位的胃电节律不同(P<0.05);不同手术切除部位术后胃电节律恢复程度及速度不同(P<0.05);术后不同部位胃电节律恢复程度及速度不同(P<0.05);不同手术切除部位会导致术后胃不同部位的胃电节律差异(P<0.05)。结论:1、在大弯侧近端胃体与胃底交界处存在“胃电起搏区”。2、切除胃体近端与切除胃体相比,前者引发的术后胃电节律紊乱的程度更严重且恢复更缓慢;胃窦处与胃体处相比,前者在术后发生的胃电节律紊乱的程度更严重且恢复更缓慢。3、不同部位的胃楔形切除术均可引起胃电节律紊乱,然而切除部位不同导致胃电紊乱的程度不同,这可能与ICC细胞在胃不同部位分布的数量及亚型差异相关。创新点:本实验通过胃不同部位切除使胃电节律发生改变,经最新检索查询,关于胃部分切除与胃电节律改变之间的关系,并无相关文献报道。

二、胃电起搏与胃轻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电起搏与胃轻瘫(论文提纲范文)

(1)糖尿病胃轻瘫中西医诊治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
2 发病机制
    2.1 中医发病机制
    2.2 西医发病机制
        2.2.1 自主神经病变
        2.2.2 高血糖症
        2.2.3 胃肠道激素分泌异常
        2.2.4 ICC减少
        2.2.5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
        2.2.6 其他
3 诊断
    3.1 中医诊断方法
    3.2 西医诊断方法
        3.2.1 临床表现
        3.2.2 辅助检查
4 治疗
    4.1 中医治疗方法
        4.1.1 中医内科治疗
        4.1.2 中医外治法
    4.2 西医治疗方法
        4.2.1 药物治疗
        4.2.2 非药物治疗
    4.3 基础治疗
        4.3.1 积极治疗原发病
        4.3.2 去除发病诱因
        4.3.3 控制饮食
5 讨论

(2)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标准
        1.6 病例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性判定标准
        2.5 安全性评价标准
        2.6 统计分析方法
    3.研究结果
        3.1 治疗前可比性分析
        3.2 治疗后结果分析
        3.3 安全性指标
讨论
    1.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胃轻瘫的认识
        1.1 发病机制
        1.2 糖尿病胃轻瘫西医治疗
    2.中医学对糖尿病性胃轻瘫的认识
        2.1 古代医学对糖尿病胃轻瘫的认识
        2.2 现代中医对糖尿病胃轻瘫的认识
    3.导师对糖尿病胃轻瘫的认识
        3.1 对本病病机的认识
        3.2 对本病中医治疗的认识
    4.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各药现代药理分析
    5.实验数据分析
        5.1 治疗前两组可比性分析
        5.2 临床疗效分析
        5.3 安全性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3)疏郁健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1.一般资料分析
    2.疗效分析
    3.安全性分析
讨论
    1.中医对糖尿病胃轻瘫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胃轻瘫的认识
    3.导师对糖尿病胃轻瘫的认识
    4.疏郁健脾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肝郁脾虚型的机理研究
    5.疗效分析
    6.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B
    附表1
    附表2
致谢
个人简介

(4)电针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胃肠功能恢复及相关脑肠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胃癌最新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2. 胃癌和胃癌术后并发症
        3. 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相关疾病
    二、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中医学研究进展
        1. 中医认识
        2. 中医药防治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相关疾病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实验试剂与设备
        1.3 所需试剂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
        2.2 造模
        2.3 治疗
    3. 统计方法
    4. 实验结果
        4.1 大鼠一般情况(行为学、体重和进食量)
        4.2 对各组大鼠胃排空率的影响
        4.3 对各组大鼠小肠推进率的影响
        4.4 对各组大鼠血清GAS、MTL水平的影响
        4.5 对各组大鼠胃及下丘脑组织Ghrel in蛋白表达的影响
    5. 讨论
        5.1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相关疾病命名
        5.2 中医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的认识
        5.3 选用电针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的意义
        5.4 腧穴处方选用原则
        5.5 选用多潘立酮作为阳性对照药物的原因
        5.6 检测指标选择的目的和实验结果分析
        5.7 脑肠肽与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
        5.8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选择
    6.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用药规律探讨及临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 糖尿病胃轻瘫的现代医学认识
        1 流行病学
        2 诊断
        3 发病机制研究概况
        4 西医治疗研究概况
        5 小结
    (二) 糖尿病胃轻瘫的中医概况
        1 古代文献对本病的记载
        2 现代中医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3 现代中医医家对本病的辨证论治
        4 其他中医治疗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用药规律探讨及临床思考
    前言
    临床研究
        1. 资料收集
        1.1 资料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检索方法
        2.2 建立原始资料数据库
        2.3 数据的统汁及挖掘
        2.4 关联规则算法分析及聚类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方剂及药物频数统计结果
        3.2 药类频数统计结果
        3.3 药物聚类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针对数据的探讨
        4.2 对数据挖掘及聚类分析方法的探讨
        5. 结论
        6. 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音乐胃电起搏治疗NERD重叠FD的疗效观察及其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音乐胃电起搏治疗NERD重叠FD的疗效观察及其临床对照研究
    2.1 对比研究音乐胃电起搏、枸缘酸莫沙必利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NERD重叠FD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2.1.1 资料与方法
        2.1.2 结果
    2.2 对比研究音乐胃电起搏、枸缘酸莫沙必利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NERD重叠FD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
        2.2.1 资料与方法
        2.2.2 结果
    2.3 对比研究音乐胃电起搏、枸缘酸莫沙必利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NERD重叠FD患者食管动力学的影响
        2.3.1 资料与方法
        2.3.2 结果
    2.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胃电刺激/胃电起搏治疗FGID/DGIM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绩
致谢

(9)益气健脾和胃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中医证候诊断
        (四)纳入标准
        (五)排除标准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观察指标
        (三)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四)统计分析
    四、统计分析与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
        (二)临床资料
        (三)治疗结果
讨论
    一、西医学对糖尿病性胃轻瘫的认识
        (一)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发病机制
        (二)辅助检查
        (三)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治疗
    二、中医学对糖尿病性胃轻瘫的认识
        (一)中医古籍认识
        (二)现代医家认识
    三、本论文对糖尿病性胃轻瘫的认识
        (一)关于病因
        (二)关于病位
        (三)关于病机
    四、组方依据及方药探讨
    五、临床疗效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10)胃楔形切除术致胃电节律紊乱的观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1.材料与分组
2.实验方法和步骤
3.结果
4.讨论
5.总结
6.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附录
综述
致谢

四、胃电起搏与胃轻瘫(论文参考文献)

  • [1]糖尿病胃轻瘫中西医诊治概述[J]. 孟醒,董晓红,张艳丽,赵泉霖,姬翔.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01)
  • [2]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D]. 刘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12)
  • [3]疏郁健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D]. 阮婷婷.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4]电针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胃肠功能恢复及相关脑肠肽的影响[D]. 杨丽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用药规律探讨及临床思考[D]. 蔡雪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6]音乐胃电起搏治疗NERD重叠FD的疗效观察及其临床对照研究[D]. 冉亚梅. 第三军医大学, 2016(05)
  • [7]重度胃轻瘫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J]. 李君玲,仝小林,逄冰,田佳星,周强,李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3(25)
  • [8]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及治疗进展[J]. 周亮,成金罗.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2(06)
  • [9]益气健脾和胃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研究[D]. 王颖.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01)
  • [10]胃楔形切除术致胃电节律紊乱的观察与研究[D]. 张育星. 第二军医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胃起搏和胃轻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