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继承断裂带特征及其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

松辽盆地继承断裂带特征及其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

一、松辽盆地继承性断裂带特征及其在油气聚集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生奥[1](2021)在《松辽盆地南部伏双大地区断层封堵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工业的发展,石油开采力度不断增大,很多大型油气田已经进入勘探开发的中后期,但是很多中小型油气田却因为储量小,断层条件复杂开发难度大、开采成本高于实际利润,导致资源被废弃闲置,其中关键的技术难点就是油气在地层中的运移和保存。松辽盆地南部深层致密气探明储量436亿方,探明率仅为3.6%,剩余资源潜力大,在长岭断陷伏双大地区,由于气藏主控因素复杂,圈闭落实难度大,勘探节奏比较缓慢。为加快天然气预探、储量及产能建设,急待解决有利区带优选及圈闭效益动用问题。通过对油气运移机理和断层封闭性评价发展历程的研究,查阅大量文献和资料,认为地下断层应力状态是断层开启或封闭的主要决定因素,而断层的开启或封闭又决定着储层中的油气是被封存还是沿断层面和其中的通道溢出,从而确定有利圈闭的位置。因此,充分了解地应力的成因、状态、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对于研究断层的封堵性是十分必要的。文章详细阐述了地应力的基本概念、成因、影响因素,分别从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个方面对地应力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分类,总结归纳各个方法的原理特点,为地应力实际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首先通过对伏龙泉气田实际测井、地震、岩心资料的处理和分析,提取地应力计算需要的相关参数,并结合岩芯三轴应力实验的数据,进行了动静态岩石力学参数的转换,得到研究区动静态岩石力学参数的线性回归方程,从而实现了利用测井曲线和地震资料求取相关区域地应力的过程;然后建立地应力计算模型,分析各个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选取黄氏模型进行实例计算,算出了伏龙泉断陷泉一段、泉二段、营城组地层的垂向和水平地应力值;接下来对断层封堵性评价方法进行分类,分别从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个方面阐述了各个评价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和影响因素;最后利用断层面压力计算的方法对伏龙泉断陷油气富集区伏13井、伏14井和伏26井之间泥岩层的垂向封闭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利用断层岩排替压力差计算和断层岩泥质含量计算,定量评价了伏龙泉断陷伏13营城组、伏14营城组、伏26沙河子组、伏26登娄库组共15层砂岩储层的侧向封闭能力,评价结果与地层至今存在较高流体压力相符合,对应断层面断开的泥岩层可以作为盖层对下面自生自储的油气产生封堵的作用,选取了5个封闭能力好的层位,可以考虑钻探验证试油试气,初步判断了圈闭规模和产量,为油气田的钻探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于媛[2](2021)在《敖古拉断裂对萨、葡、高油层油的侧向运移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研究松辽盆地西部敖古拉断裂附近萨、葡、高油层油分布规律,在敖古拉断裂形成演化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敖古拉断裂发育及油势能分布特征,总结敖古拉断裂与其附近萨、葡、高油层油之间关系,研究了敖古拉断裂对萨、葡、高油层油侧向运移的作用。结果表明:敖古拉断裂北部对萨、葡、高油层油侧向运移的侧接作用,使油向西部斜坡区侧向运移,而中部和南部对油侧向运移起阻挡作用,使油在敖古拉断裂附近聚集分布;敖古拉断裂南部对高台子油层油侧向运移不起向上变径作用,油只在高台子油层中聚集分布,而中部和北部对高台子油层油侧向运移起向上变径作用,使油在高台子油层和葡萄花油层中聚集分布;敖古拉断裂对葡萄花油层油侧向运移起向上变径作用,造成萨尔图油层油比葡萄花油层油富集;敖古拉断裂对葡萄花油层和高台子油层油侧向运移起向北变径运移作用,造成葡萄花油层和高台子油层油在敖古拉断裂北部比南部更富集。

康玉柱,邢树文,李会军,王宗秀,康志宏,李春麟,张林炎[3](2019)在《中国北方地区构造体系控盆作用与控油分布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应用地质力学方法系统划分中国北方地区含油气盆地构造体系的基础上,开展构造体系控盆、控油气源区、控油气聚集带、地应力控制油气、低次序扭动构造控制油气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北方地区主要发育新华夏系、西域系、纬向系、祁吕贺兰山字型等构造体系,控制了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松辽盆地等大型含油气盆地的成生发展。构造体系具有六个特征:阶段性、迁移性、继承性、差异性、转换性和复杂性。构造体系在多个方面控制油气分布,包括构造体系多级控制油气、构造体系叠加控制油气、构造体系复合联合控制油气、构造体系多期控制油气、低序次扭动构造控制油气田分布等。以构造体系控油为主线,综合考虑油气成藏条件,指出了油气聚集有利区。在优选的有利区中相继获得了新的油气重大突破和发现,证实构造体系控油研究及油气聚集有利区预测的科学性、准确性。这些有利区也是今后较长时期内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曹铮[4](2019)在《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常规-致密砂岩储层成因机制及油藏差异特征研究》文中指出美国在页岩气革命之后,以多类型致密储层整体开发理念为核心的技术和管理创新,实现了资源的二次飞跃,二次革命的核心是各种致密岩性整体勘探开发使难动用资源真正成为了储量(何文渊,2019)。我国的致密砂岩储层以低渗-致密储层体系为特征,油气资源丰富,约占可采油气资源的40%。2015年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石油地质资源量达1275亿吨,其中致密油地质资源量147亿吨。勘探开发实践表明,油气不均一分布及差异富集特征十分明显,属于典型的常规-致密油藏共生体系,其中,储层质量的差异性对常规-致密油藏石油差异分布及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本论文以松辽盆地南部重新-前郭南斜坡带扶余油层常规-致密砂岩油藏为研究对象,着重从储层质量差异性研究角度,揭示油气不均一分布以及差异性富集规律。本论文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X-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流体包裹体分析、稳定碳氧同位素等分析测试手段,从储层角度出发,将低渗、特低渗、致密储层视为一个统一的储层体系,以层序地层学、沉积相、成岩作用及构造活动研究为基础,分析各因素对储层质量差异的控制作用,阐明了低渗-致密储层体系的成因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常规-致密油藏差异特征分析,明确了常规-致密油藏分布及差异富集主控因素,建立了常规-致密油藏的差异富集模式。研究区扶余油层整体对应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由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可进一步分为5个准层序组和13个准层序。在区域沉积背景及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12口井的岩心观察描述、粒度分布特征等分析,明确研究区扶余油层发育浅水三角洲相,由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亚相组成。自西向东,选取了研究区让11区块、让46区块及前60区块3个密井网区进行沉积微相展布精细解剖。低位体系域至高位体系域,主力沉积微相由平原分流河道向前缘水下分流河道过渡;分流河道的展布形态由低位体系域和湖侵体系域的织网状展布逐渐过渡为高位体系域的枝状展布,河道发育规模减小,砂岩厚度逐渐减薄,纵横向叠置性变差。研究区扶余油层整体为低渗、特低渗、致密储层共存的复杂储层体系。平面上,储层质量具有明显分带性,自西向东,储层质量整体呈现由致密向低渗过渡的趋势。层序格架内,不同体系域的砂岩储层质量存在差异;相同体系域内不同沉积微相的储层质量亦存在明显差异。研究区扶余油层在地质埋藏历史时期内经历的成岩事件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碳酸盐胶结、黏土矿物胶结及石英胶结)和溶蚀作用,以及局部的事件型流体侵入导致的一系列成岩过程,即幔源-岩浆型CO2的侵入。CO2未充注区,相邻泥岩和上覆烃源岩的有机质脱羧作用为储层中的碳酸盐胶结物沉淀提供了所需的物质;长石的溶蚀、高岭石的伊利石化、蒙脱石伊利石化以及石英颗粒间的压溶作用是储层中石英胶结物的重要硅质来源;储层中导致长石溶蚀的酸性流体主要为上覆烃源岩排出的有机酸流体。CO2充注区,幔源-岩浆型CO2的侵入导致储层中片钠铝石和铁白云石的碳酸盐矿物组合的形成;幔源CO2的侵入可导致储层中的长石发生二次溶蚀,并伴随有硅质的释放和沉淀。基于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和流体包裹体分析,结合自生矿物间的交代切割与溶解充填关系,建立了研究区扶余油层成岩作用共生序列。层序格架和沉积相控制储层沉积环境、颗粒粒度、分选、原始物性以及砂岩叠置样式。湖侵体系域砂岩和高位体系域砂岩距离上覆烃源岩距离较近,且泥岩隔夹层相对低位体系域时期更为发育,故高位体系域砂岩和湖侵体系域砂岩中的平均碳酸盐胶结物含量相对较高。对于体系域内单一沉积微相砂体而言,与顶底砂泥岩接触面附近的砂岩相比,砂体中部的碳酸盐胶结物含量相对较少,对应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对较高。低位体系域分流河道砂岩粒度粗,分选磨圆好,抗压实性强,在埋藏压实作用后能够保留更多原生粒间孔隙,从而导致从上覆烃源岩排出的有机酸流体更容易进入低位体系域分流河道砂岩中,使酸性流体与更多的岩石接触并发生水岩反应,更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形成。低位体系域至高位体系域,伴随着基准面的上升,沉积相带不断后退,砂岩的沉积水动力减弱,从而导致湖侵体系域砂岩和高位体系域砂岩的原生细粒黏土矿物(主要为蒙脱石)含量相对较高,进而导致埋藏成岩过程中形成相对更多的伊蒙混层和伊利石,对储层质量的破坏性相对更强。松辽盆地南部整体构造反转抬升轨迹导致重新、前郭南两个斜坡带在地质历史时期形成了埋藏压实程度,石英胶结物含量和黏土矿物类型的差异,并对东西两个斜坡带扶余油层储层质量的差异做出了正向贡献。由多期构造运动形成的T2反射层断裂密集带对扶余油层储层质量差异的形成亦有重要的影响,距断层一定范围内(500m以内),储层中的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与距断层距离呈反比,次生溶蚀孔隙度与距断层距离呈正比。幔源CO2的充注使周缘储层的碳酸盐胶结物、自生黏土矿物类型及含量发生了改变,并导致幔源CO2充注区(孤店逆断层5-8km以内)的储层质量整体降低。碳酸盐胶结物类型为片钠铝石和铁白云石,且碳酸盐胶结物含量相对未充注区储层更高;自生黏土矿物类型主要以伊蒙混层和伊利石为主,高岭石和绿泥石基本不发育;石英胶结物含量相对未充注区储层更高。在上述构造活动、层序、沉积及成岩作用等多因素对储层质量差异的控制作用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区低渗-致密复杂储层体系的成因机制。构造活动决定重新-前郭南地区自西向东储层质量整体呈“有序性”分布特征(西致密东低渗);相同构造单元内,层序格架、沉积相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不同尺度下的储层质量差异的形成,并最终形成低渗-致密储层体系;层序和沉积相是决定储层低渗化、致密化差异形成的先天基因,埋藏压实作用是储层整体低渗-致密化的“下行推手”,碳酸盐胶结物的发育程度是储层低渗或致密的“关键拐点”,而自生黏土矿物的发育是储层低渗-致密化进程的“催化剂”。致密油藏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侧,为先成藏后致密,属于准连续型油藏,具有“整体含油,相邻井产能差异大”的特征。“甜点”储层作为储集体决定富集面积,断层或断裂密集带作为垂向输导体影响储层产能,源储压差为运移动力控制垂向富集层位,三者耦合共同控制致密油藏区石油差异分布及富集。常规油藏主要分布区,顶部一、二砂组以断层-岩性油藏和岩性油藏为主,下部三、四砂组以断层-岩性油藏为主,受斜坡带构造背景(南低北高,坡度较缓)的影响,研究区油水过渡带范围大,北部构造高部位石油相对富集。构造背景及断砂匹配关系控制常规油藏区石油差异分布及富集。当断裂密集带走向与地层上倾方向垂直相交,与砂体延伸方向小角度斜交时,断裂密集带起横向遮挡作用,断裂密集带临凹一侧的反向断垒、断鼻和反向断阶是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断裂密集带走向与地层上倾方向近平行,与砂体延伸方向呈小角度斜交或近平行时,断裂密集带起侧向输导作用,沿地层上倾方向断层横向遮挡形成的构造-岩性圈闭是石油富集的有利部位。

范婕[5](2018)在《长岭断陷龙凤山-东岭地区断-盖耦合控藏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综合应用油气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岩石力学、矿物岩石学、油气地球化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断裂-盖层的时空有效性为核心,深入探讨了长岭断陷龙凤山-东岭地区断-盖耦合控藏机制机理,对断-盖耦合控藏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定量评价了研究区断层活动性和封闭性,明确了断裂的时空有效性与油气运聚的关系。龙凤山地区断裂仅在第一期成藏早中期(距今106.3103.0Ma)对油气起到垂向输导作用,第一期成藏晚期(距今103.0101.5Ma)和第二期(距今94.581.5Ma)主要表现为封闭性,从而导致油气在封闭断层形成的“走廊空间”中沿连通砂体自北向南运移。东岭地区断裂在第一期(距今106.3101.5Ma)和第二期成藏早期(距今94.590.0Ma)具有较强的垂向输导作用,油气主要沿断层-砂体复合输导体系呈“阶梯式”运移;第二期成藏中后期(距今90.081.5Ma)断裂封闭性较差,油气主要沿断层侧向运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评价盖层的静态特征。宏观上,龙凤山地区营Ⅲ砂组泥岩盖层厚度较大,连续性较好,为主力盖层;东岭地区在营城组-泉头组发育多套盖层,其中营三段和泉二段泥岩盖层分布广泛,厚度较大,为主力盖层。微观上,与东岭地区相比,龙凤山地区主力盖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排替压力较大,粘土矿物含量较多,封盖能力较强。利用三轴压缩实验和三轴卸压实验评价盖层的力学性质,结合盖层埋藏史,明确其动态演化规律。龙凤山地区营Ⅲ砂组泥岩盖层第一期油气成藏时处于脆性变形阶段,第二期油气成藏时为脆-塑变形阶段,现今为塑性-半塑性盖层,封闭能力相对较好;东岭地区泉头组和营城组在油气成藏时均为脆性变形阶段,封闭能力相对较差。利用断接厚度法和SGR下限法及其动态演化规律评价了断-盖配置的时空有效性。龙凤山地区营Ⅲ砂组盖层断接厚度较大,SGR均大于断-盖配置有效性的SGR下限,可为油气提供良好的垂向遮挡条件,油气主要聚集在营城组;东岭地区第一期油气成藏时,营三段断接厚度较大,连续性较好,断-盖配置关系较好,形成原生油气藏,随着断裂持续活动,至第二期油气成藏时营三段盖层连续性遭到严重破坏,营城组油气分散聚集,油气沿断裂向浅层逸散,在断-盖配置关系较好的泉二段盖层下聚集成藏,油气分布叠合连片。在判识研究区断裂带结构类型的基础上,结合盖层的力学性质,认为盖层的脆塑性控制了断裂带结构的有序性变化和泥岩涂抹的连续性,进而控制了静止期时断裂与油气运聚的关系。随着地层由浅至深、力学性质由脆性转变为塑形,其发育模式呈现出残缺Ⅰ1型-完整型-残缺Ⅱ型-残缺Ⅰ2型的有序的变化规律。东岭地区为盖层处于脆性阶段,泥岩涂抹连续性较差,主要发育残缺Ⅰ1型-完整型断裂带结构,封闭性相对较差,油气可发生侧向运移;龙凤山地区为脆-塑性或塑性盖层,泥岩涂抹连续性较好,主要发育完整型-残缺Ⅱ型-残缺Ⅰ2型断裂带结构,断裂封闭性较好,可作为油气成藏的侧向遮挡条件。综合分析断裂和盖层的时空有效性及其配置关系,定量评价了断-盖耦合控藏作用,建立了龙凤山地区“顺源输导-反向遮挡-脆塑封盖”的断-盖耦合控藏模式,东岭地区“背源输导-阶梯运移-脆性封盖”的断-盖耦合控藏模式。

刘鑫[6](2016)在《松辽盆地三肇凹陷州401区块扶余油层沉积特征及成藏规律研究》文中提出三肇凹陷是松辽盆地重要的油气富集区,为大庆油田的稳产做出了巨大贡献,而扶余油层作为油气产能的接替层位,对它的勘探评价显得日益重要。目前扶余油层具有探明储量动用率低、钻井成功率低的特点,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对扶余油层的沉积特征及成藏规律了解不够明确,论文针对此勘探现状,选取三肇凹陷州401区块作为研究区,在全面收集区内测井、录井、岩心、试油、三维地震等资料的基础上,对构造特征、沉积特征、构造演化特征、油气运聚规律及成藏模式等进行深入剖析,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对钻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的分析研究,结合区域地质情况及前人研究成果,将研究区扶余油层划分为5个短期旋回,分别对应FⅢ、FⅡ、FⅠ3、FⅠ2、FⅠ1油层组。(2)通过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刻画了三肇凹陷内T2张性断裂系统的平、剖面特征,并根据扶余油层各油层组的底、顶面构造特征分析其沉积充填特征,从而明确了扶余油层的构造沉积演化特征。(3)通过对测井相、岩心相及地震相的分析,对扶余油层各油层组的沉积相展布及沉积环境进行研究,并利用波阻抗反演的方法对各油层组的砂体分布状况进行预测,明确了FⅢ、FⅡ、FⅠ3、FⅠ2油层组主要发育浅水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FⅠ1油层组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分流河道的发育对于砂体的展布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4)通过对构造演化特征、构造变形特征、断层活动特征及各成藏事件的综合分析,揭示了构造演化对成藏的控制作用,确定扶余油层成藏的关键时期为嫩江组末期和明水组末期,并对各期油气运聚规律进行深入分析,阐明了油藏动态变化过程。(5)通过对嫩江组末期及明水组末期成藏特征及油藏动态变化规律的分析,深入探讨不同断层在不同时期对成藏所起到的作用,揭示了断层对成藏的控制作用。并将断层分为两类,即继承性发育的大规模断层和仅发育于T2轴附近的小规模断层。大规模断层在嫩江组末期对成藏起到促进作用,在明水组末期起到一定的破坏作用;小规模断层在两个成藏关键时期均起到促进作用,因此确定小规模断层为利于扶余油层成藏的“有利断层”。(6)通过对扶余油层成藏条件、油水分布规律、动态成藏过程的研究,建立了3种成藏模式:地垒式成藏、阶梯式成藏及地堑式成藏。并结合“有利断层”研究成果,识别出3类油气富集区,最终预测出有利成藏区。

许鹏[7](2013)在《向斜成藏机理及主控因素 ——以古龙南葡萄花油层为例》文中指出古龙南地区葡萄花油层在不同的构造部位呈现不同的油藏类型、油水分布特征,针对油藏这种差异分布特征,本论文以葡萄花油层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了研究区向斜成藏机理的研究,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料划分建立砂岩输导体系定量评价标准,并对砂岩储集体致密化过程进行定量表征,恢复砂体致密过程与成藏期的耦合关系,对传统的向斜成藏理论进行了完善。首先基于对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凹陷构造沉积的整体认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古龙南地区葡萄花油层油藏进行了精细刻画,开展油水分布规律研究;系统总结油藏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分析油藏压力分布的主控因素,建立滞留区、同层区、重力分异区判别标准。在此之上,对葡萄花油层输导层进行了划分和厘定,确定整个葡萄花油层为输导层,建立砂岩输导体砂地比与连通性的概率模型,定量评价研究区输导层的连通性,结合葡萄花油层砂体连通范围与构造、油源断裂及遮挡断裂配置关系,综合评价输导体系在不同构造部位运聚成藏中的作用。对与研究区向斜区成藏机理与过程的研究,本文针对姚家组一段葡萄花油层储集层砂岩,详细分析了决定砂岩致密化的关键作用:压实作用、成岩作用及构造运动等,并将之应用到砂岩古物性定量恢复中,并与油气充注时期进行比对,研究发现向斜中心滞留区葡萄花油层砂岩在明水组沉积末期(65Ma)大规模油气充注之前就已经致密化,属于“先致密后成藏”行滞留油藏。最后,总结出了古龙南地区不同区带油气藏形成模式及成藏机理,为今后研究区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始波[8](2013)在《松辽盆地北部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松辽盆地是以油气资源丰富而着名的大型陆相沉积盆地。大型陆相含油气盆地的构造特征和成盆动力学研究历来受到地质学家们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由于受当时的理论水平、技术手段及数据资料有限等条件限制,前人的研究多侧重静态地质条件分析方面,忽略盆地发育过程的动态研究,现有的盆地构造成果不能较好地解释日益增长的钻井、地震、测井及地化分析等资料带来的地质现象;此外,也迫切需要应用构造研究新成果指导和寻找未来油气勘探的新领域,挖掘剩余油气资源潜力。因此,盆地的构造特征和成盆动力学亟须新一轮深入研究。本文以松辽盆地北部为研究对象,应用地球动力学、构造运动学、油气成藏地质学等理论,以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钻井及地化分析资料为基础,对松辽盆地北部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地质成果。东北亚中新生代构造受元古代及古生代古亚洲构造域、从中侏罗世开始的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影响。中生代开始,东北亚构造体系受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联合作用。松辽盆地中新生代依次形成了晚三叠-早中侏罗世时期的对应挤压环境的前陆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的对应强烈拉张环境的断陷盆地及早白垩世时期以后开始形成的坳陷盆地。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发育的前陆盆地位于大陆板块内部或边缘,与造山带毗邻。盆地形成和演化的主动力来自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汇聚和陆内碰撞造山作用,其动力学机制是板块碰撞远程传递的挤压应力。前陆盆地的弯曲下沉的成因机制主要是由于前陆褶皱冲断带的构造负荷和盆地沉积负荷所引起岩石圈发生挠曲的结果,同时受控于岩石圈流变结构和性质。晚侏罗-早白垩世裂陷盆地的形成和演化是与库拉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过程存在密切的动力学联系。裂陷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库拉板块俯冲导致地幔深部过程的变化。松辽盆地晚侏罗-早白垩世裂陷盆地的动力学机制为:大洋板块长期俯冲导致软流圈热流定向环流运动,伴随定向环流运动产生剪切应力,在剪切应力的作用下,地壳被拉伸且使其厚度减薄,地壳上部伸展发育断陷盆地,断陷带形成自西向东逐步扩展。晚白垩世坳陷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主要受热点迁移地幔冷却造成的热沉降与俯冲板块所带来物质的造陆抬升运动这两个主控因素作用,当热沉降幅度大于造陆隆升幅度,盆地沉降,湖盆扩大;反之,当热沉降幅度小于造陆隆升幅度,盆地表现为隆升,湖盆缩小。松辽盆地北部在多期性质不同的构造运动(拉张与挤压等)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伸展、挤压、反转及变换四大类构造样式。基底断裂控制盆地断陷和坳陷的形成,控制盆地内的构造单元划分,也控制沉积相带的展布。松辽盆地沉积沉降中心有由南向北迁移的趋势,登娄库-青山口组沉积时期,沉积沉降中心主要位于南部的齐家-古龙凹陷、龙虎泡-大安阶地,嫩江组末期三肇凹陷和黑鱼泡凹陷已经具有雏形,从新近系到第四系,沉积沉降中心向北迁移至乌裕尔凹陷及依安凹陷。南部凹陷形成早且持续沉降,而北部凹陷形成于明水组末期的构造运动。松辽盆地北部坳陷期中浅层断裂的走向以北北东及北东、北北西及北西方向为主,北北东及北东向断层形成时间早,北北西及北西向断层形成时间晚,其切割北北东及北东向断层。断层又可分为断陷期同沉积断层、坳陷期断层及反转断层。各时期具有不同特征:断陷期发育的断裂较少,但规模较大,垂向断距也较大,直接控制着地层的厚度;登娄库组沉积末期断裂活动较弱,所形成的断裂数量少,规模也小;青山口组沉积时期断裂活动频繁,发育的断层数量多,但规模较小;嫩江组末期断裂活动较弱,形成少量的断裂,断裂规模也较小;明水组末期断裂活动是伴随强烈的褶皱变形而产生的。松辽盆地主要经历了裂陷末期、嫩末、明末、老第三纪末及新生代晚期五期构造运动。裂陷末期陆壳冷却收缩,盆地受挤压应力作用抬升,高部位剥蚀强烈;嫩末构造运动以张性伸展差异隆升为主;明末构造运动是在北西-南东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发生的一次大规模的构造反转,形成了现今构造格局的主要轮廓。老第三纪末期构造运动是在近东西向区域挤压应力作用下,盆地再次隆升并发生挠曲,形成东隆西凹的构造格局,同时部分先期已有构造发生右旋压扭。通过对松辽盆地进行多次平面和剖面构造物理模拟,探索出裂谷盆地晚期挤压变形的构造物理模拟方法,再现了裂谷盆地晚期反转变形的过程,为裂谷盆地反转变形机制和构造样式的建立寻找到了实验证据。本次构造物理模拟完全依据松辽盆地基底构造格局和基底构造边界条件,建立模型进行模拟。通过模拟证实了松辽盆地中浅层北北东和北东向的正向二级构造带均为明水组沉积后同一挤压应力场作用下反转变形的结果。综合考虑构造对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应用现今构造、古构造、构造岩性及构造坡折带等成藏构造条件进行油气成藏有利区预测,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目标。各油层共预测出现今构造面积16746km2、古构造面积21422km2、构造岩性面积16621km2及构造坡折带岩性面积29286km2。

陈方文[9](2012)在《王府凹陷扶余油层断裂系统及油气成藏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府凹陷是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主要目的层为扶余油层。20世纪50年代在王府凹陷周边的高部位先后发现了长春岭气田、五站气田、三站气田和涝州气田等一系列气田,提交天然气探明储量近100×108m3,21世纪初期在原有气田周边发现了较大规模油藏,提交石油预测储量3653×104t。王府凹陷石油勘探总体表现为资源探明率低,目前已探明石油储量均位于凹陷北坡,在凹陷中心及凹陷南坡仅见零星油气分布。制约王府凹陷扶余油层油气勘探成效的关键问题有两个:一是王府凹陷烃源岩生烃潜力如何,能否为油气成藏提供足够油气;另一个是断裂及断裂密集带在油气运移、聚集等成藏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王府凹陷烃源岩生烃潜力决定凹陷油气资源量,断裂和砂体等配匹控制圈闭形成。针对上述关键性问题,本文以王府凹陷地震、测井、录井、试油以及分析化验等资料为基础,首先评价王府凹陷烃源岩的生烃潜力,确定其对周边地区的供烃范围,然后解剖断裂系统特征、活动规律及其封闭性,讨论断裂、砂体和地层的组合方式与油气运移、聚集的关系,弄清断裂控藏机制及油气富集规律。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将王府凹陷扶余油层划分为2个中期旋回、6个短期旋回和17个超短期旋回。MSC1包括SSC1、SSC2、SSC3,其快速下降阶段对应扶三组,划分为FIII5至FIII1等5个超短期旋回,其缓慢下降阶段对应扶二组,划分为FII5至FII1等5个超短期旋回;MSC2包括SSC4、SSC5、SSC6,对应扶一组,划分为FI7至FI1等7个超短期旋回。王府凹陷青山口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但成熟度较低。其生烃门限大约为1000m,约在1200m进入生烃高峰,埋深大于1200m的源岩为进行了有效的排烃,排烃的烃源岩范围约为370km2,体积约为2.96×1010m3。王府凹陷青山口组烃源岩生油、生气量分别为13.6×108t和4.4×1011m3,油、气资源量分别为(0.68~2.72)×108t和(0.022~0.088)×1010m3。长春岭背斜带原油主要来源于王府凹陷青一段烃源岩。王府凹陷扶余油层断层走向主要为南北向,密度高、组合类型多样。断层主要有3个形成和活动的时期:火石岭组至营城组沉积时期形成断陷期伸展断层;青山口组沉积时期形成坳陷期拉张断层;嫩江组至新近系沉积时期形成反转期挤压断层。王府凹陷扶余油层主要发育4种样式的断裂密集带:反向-地堑-反向断阶、地垒-地堑-反向断阶、反向-地堑-顺向断阶和地垒-地堑-顺向断阶。断裂密集带对油气运移具有横向遮挡和侧向输导作用。在对油气的聚集方面:当断裂密集带走向与地层倾向大致平行时,其两侧地垒、反向断阶是油气聚集优势部位;当断裂密集带走向与地层倾向大致垂直时,其靠近生烃凹陷一侧的地垒、反向断阶优先捕捉油气;断裂密集带交汇处是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王府凹陷扶余油层油气成藏具有构造控势、源岩控区、密集带控运、断砂控圈和压力差控层等特征,即王府凹陷的构造形态控制油气的整体的运移方向和主要分布区域;源岩排烃范围确定油气分布范围;断裂密集带对油气运移和聚集具有横向遮挡、侧向输导作用;断裂走向、砂体展布方向和地层倾向的匹配方式决定能否形成圈闭;青山口组源岩超压影响油气向下运移深度及油层下限。按照王府凹陷扶余油层油气成藏特征,对凹陷有利区带进行优选,在王府凹陷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的凹陷中心和南坡各预测5个具体勘探目标。

王婵娟[10](2012)在《敖包塔构造两翼斜坡区葡萄花油层断裂对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充分利用已有的地震解释、测井等相关地质资料,对敖包塔构造断裂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合断裂期次划分结果,将研究区断裂系统划分为四类。在断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区内探井、评价井及开发井试油资料进行整理,并对测井解释结论进行修正,总结区内油水在垂向、平面上的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通过典型井解剖,将油藏类型分为五大类11小类,两翼主要以构造岩性和断层岩性油藏为主。从储、运、圈、保四个成藏要素入手研究断裂对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工区内断裂控砂作用不明显,但长期同生断裂对三角洲外前缘分流河道砂体的走向有明显控制作用;综合断裂垂向封闭性评价结果和断裂系统划分方案,确定油源断裂。分析油气运移机制,利用典型区块解剖阐述油源断裂的通道作用和控藏依据;油源断裂与砂体有机匹配形成的断层(块)岩性圈闭或岩性圈闭为两翼斜坡区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对敖包塔构造及两翼断裂封闭性进行解剖,结果表明,该区断裂封闭性以泥岩涂抹封闭为主。建立断层侧向封闭性评价指标SGR与封烃高度之间的数学关系,并应用其修正葡萄花油层典型圈闭有效含油面积,为空白区及外扩区井网设计提供有利依据。通过类比分析多边断裂发育的地层特征及多边断裂几何学特征,认为研究区东翼葡351地震工区发育多边断裂,且多边断裂是该区油长期运移的通道。利用断裂控藏研究结果,结合油气运移机制、运移通道及油源对比等相关研究内容,将油成藏模式分为两类,即源内短距离侧向运移、断层和岩性边界遮挡控藏模式;源内多边断裂幕式开启、油气持续充注、岩性边界遮挡控藏模式。

二、松辽盆地继承性断裂带特征及其在油气聚集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松辽盆地继承性断裂带特征及其在油气聚集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松辽盆地南部伏双大地区断层封堵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应力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1.2.2 油气运移研究现状
        1.2.3 断层封闭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伏双大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位置与地质条件
    2.2 构造演化与构造特征
    2.3 地层与层序特征
    2.4 石油地质特征
第三章 实际资料属性分析
    3.1 井下岩芯岩性分析
    3.2 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
    3.3 烃源岩物性分析
    3.4 断陷结构分析
第四章 地应力测量方法研究
    4.1 地应力的基本概念
    4.2 直接测量法与间接测量法
        4.2.1 直接测量法
        4.2.2 间接测量法
    4.3 岩石力学参数提取与动静转换
        4.3.1 测井资料求取岩石力学参数
        4.3.2 测井资料求取岩石强度
        4.3.3 岩石动静态参数转换
    4.4 模型建立与实例计算
        4.4.1 地应力计算模型
        4.4.2 实例计算
第五章 断层封堵性评价方法和应用
    5.1 断层封堵性评价方法
        5.1.1 断层封堵性定性分析
        5.1.2 断层封堵性定量分析
    5.2 影响断层封堵性的因素
        5.2.1 断层性质
        5.2.2 断面压力
        5.2.3 断面形态
        5.2.4 充填物和流体性质
    5.3 断层应力状态计算与垂向封闭性
        5.3.1 断层面压力计算
        5.3.2 伏龙泉实例评价
    5.4 断层岩排替压力与侧向封闭性
        5.4.1 压汞实验求取断层岩岩样排替压力
        5.4.2 伏龙泉气田断层侧向封闭性评价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和学习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敖古拉断裂对萨、葡、高油层油的侧向运移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敖古拉断裂形成演化特征
2 敖古拉断裂对油侧向运移的控制作用
    2.1 对油侧向运移的侧接作用
    2.2 对油侧向运移的阻止作用
    2.3 对油侧向运移的向上变径作用
    2.4 对油侧向运移的向北变径作用
3 结 论

(3)中国北方地区构造体系控盆作用与控油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构造体系格局
    1.1 新华夏构造体系
    1.2 西域构造体系
    1.3 纬向构造体系
    1.4 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体系
2 构造体系特征
    2.1 阶段性
    2.2 迁移性
    2.3 继承性
    2.4 差异性
    2.5 转换性
    2.6 复杂性
3 构造体系控盆作用
4 构造体系控油分布规律
    4.1 构造体系多级控制油气
        (1)巨型构造体系复合联合控制含油气盆地。
        ①新华夏系控制盆地形成:
        ②西域系控制盆地形成:
        (2)盆内一级沉降带(坳陷)控制油气源区。
    4.2 构造体系叠加控制油气
    4.3 构造体系复合联合控制油气
    4.4 构造体系多期控制油气
    4.5 低序次扭动构造控制油气田分布
5 油气聚集有利区和勘探方向
    5.1 塔里木盆地有利区
    5.2 鄂尔多斯盆地有利区
    5.3 松辽盆地有利区和勘探方向

(4)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常规-致密砂岩储层成因机制及油藏差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论文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现状
        1.2.2 低渗-致密储层质量控制因素研究现状
        1.2.3 油气差异富集主控因素研究现状
    1.3 研究区地质概况与勘探开发现状
    1.4 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采用的技术路线
    1.6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层序格架约束下的沉积相展布特征及演化规律
    2.1 层序界面类型及特征
        2.1.1 三级层序界面类型及特征
        2.1.2 体系域界面类型及特征
        2.1.3 准层序组和准层序界面特征
    2.2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2.2.1 单井层序地层划分
        2.2.2 连井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2.3 沉积特征研究
        2.3.1 区域沉积背景及古物源特征
        2.3.2 泥岩颜色及沉积环境
        2.3.3 砂岩粒度特征
        2.3.4 沉积构造特征
    2.4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2.4.1 沉积微相划分
        2.4.2 单井相、连井相分析
    2.5 沉积相展布特征
        2.5.1 密井网区沉积微相精细解剖
        2.5.2 砂体分布规律研究
        2.5.3 沉积微相展布特征研究
    2.6 层序格架约束下的沉积相演化规律
第三章 常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
    3.1 岩石学特征
        3.1.1 岩石组分特征
        3.1.2 填隙物特征
        3.1.3 岩石结构特征
    3.2 储集空间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
        3.2.1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3.2.2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3.3 常规-致密砂岩油藏储层质量差异性特征
        3.3.1 不同构造区带储层质量差异特征
        3.3.2 层序格架内不同体系域、不同沉积微相储层质量差异特征
    3.4 储层成岩作用
        3.4.1 主要成岩事件
        3.4.2 成岩物质来源
        3.4.3 成岩共生序列
第四章 常规-致密砂岩储层质量差异性成因机制
    4.1 常规-致密砂岩油藏储层质量控制因素
        4.1.1 层序格架约束下的沉积相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4.1.2 层序格架和沉积微相格架内的成岩作用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4.1.3 构造活动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4.1.4 CO_2充注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4.2 常规-致密砂岩油藏储层物性演化
    4.3 常规-致密砂岩油藏储层低渗-致密化机理及差异性成因机制
        4.3.1 沉积体系和盆地区域构造背景决定储层低渗-致密化趋势
        4.3.2 构造活动、层序、沉积、成岩及CO_2充注共同决定储层低渗-致密差异演化进程
第五章 常规-致密砂岩油藏石油差异富集特征及主控因素
    5.1 研究区扶余油层石油成藏基本条件分析
        5.1.1 烃源岩条件分析
        5.1.2 断裂密集带展布特征
        5.1.3 异常压力分布特征
        5.1.4 常规-致密砂岩油藏储层致密史与油气充注史
    5.2 常规-致密砂岩油藏石油不均一分布及差异富集特征
        5.2.1 常规-致密砂岩油藏不均一分布特征
        5.2.2 致密油藏区石油差异富集特征
        5.2.3 常规油藏区石油差异分布及富集特征
    5.3 常规-致密砂岩油藏石油差异分布及富集主控因素
        5.3.1 构造活动、有效烃源岩分布和储层质量差异控制常规-致密油藏宏观有序分布
        5.3.2 致密油藏区石油差异富集主控因素
        5.3.3 构造背景及断砂匹配关系控制常规油藏区石油差异分布及富集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长岭断陷龙凤山-东岭地区断-盖耦合控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断裂与油气运聚的关系
        1.2.2 盖层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1.2.3 断-盖配置评价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及勘探现状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构造特征
        2.3.1 区域构造特征
        2.3.2 构造演化特征
    2.4 油气成藏条件
        2.4.1 烃源岩条件
        2.4.2 储盖条件
        2.4.3 圈闭条件
    2.5 油气藏静态特征
        2.5.1 油气藏分布及类型
        2.5.2 流体性质
        2.5.3 温压环境
第三章 断裂特征及其输导能力评价
    3.1 断裂静态特征
    3.2 断裂活动性及其垂向输导性能
        3.2.1 断裂活动性评价
        3.2.2 断裂垂向输导有效性
    3.3 断裂封闭性评价及其侧向输导性能
        3.3.1 断裂封闭性评价
        3.3.2 断裂侧向输导有效性
第四章 盖层发育特征及有效性评价
    4.1 盖层宏观展布特征
    4.2 盖层微观特征
        4.2.1 物性分析
        4.2.2 矿物组成
    4.3 盖层时间有效性评价
        4.3.1 评价方法及实验原理
        4.3.2 实验方案
        4.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第五章 断-盖配置时空有效性评价
    5.1 空间有效性评价
        5.1.1 断接厚度法
        5.1.2 SGR下限法
    5.2 时间有效性评价
        5.2.1 断接厚度演化法
        5.2.2 古SGR法
    5.3 盖层脆塑性与断裂带结构类型的关系
        5.3.1 断裂带内部结构识别方法及步骤
        5.3.2 断裂带内部结构与脆塑性关系
第六章 断-盖耦合关系定量评价及控藏模式
    6.1 断-盖耦合控藏定量评价
        6.1.1 油气富集程度定量评价
        6.1.2 断-盖配置对油气差异聚集的定量评价
    6.2 断-盖耦合控藏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符合学位授权条件的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松辽盆地三肇凹陷州401区块扶余油层沉积特征及成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研究背景与现状
        1.2.1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完成工作
    1.5 取得的创新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地层发育特征
第3章 构造沉积演化
    3.1 层序格架
        3.1.1 单井层序划分
        3.1.2 层序地层格架
    3.2 构造特征
        3.2.1 剖面特征
        3.2.2 平面特征
    3.3 沉积充填特征
第4章 沉积特征
    4.1 沉积相
        4.1.1 沉积背景
        4.1.2 测井相与岩心相
        4.1.3 单井相
        4.1.4 平面相
    4.2 砂体预测
        4.2.1 基本原理和方法
        4.2.2 合成地震记录制作
        4.2.3 砂体分布
第5章 构造控藏作用
    5.1 构造演化控藏作用
        5.1.1 构造演化史
        5.1.2 油气运聚规律
    5.2 断层控藏作用
        5.2.1 断层控藏
        5.2.2 有利断层判定
        5.2.3 有利断层平面分布
第6章 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
    6.1 成藏条件
        6.1.1 烃源岩
        6.1.2 储集层
        6.1.3 盖层
        6.1.4 生储盖组合
        6.1.5 输导体系
    6.2 成藏模式
        6.2.1 油水分布
        6.2.2 成藏模式与圈闭类型
        6.2.3 油气富集区
        6.2.4 有利成藏区预测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向斜成藏机理及主控因素 ——以古龙南葡萄花油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输导体系研究进展
        0.2.2 向斜成藏理论研究现状
    0.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1.1 区域地质概况
    1.2 区域地层特征
第二章 古龙南基本构造格局及构造演化历史
    2.1 基本构造格局
        2.1.1 构造单元平面划分
        2.1.2 构造剖面特征
    2.2 构造演化历史
    2.3 断裂演化过程及断裂系统划分
        2.3.1 断层活动期次厘定
        2.3.2 断层形成演化历史
        2.3.3 断层系统划分
第三章 油气水分布规律
    3.1 油气水平面分布规律
    3.2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规律
    3.3 油气藏压力分布及与油藏类型关系
    3.4 向斜中心及其周边构造高部位葡萄花油层超压形成原因
    3.5 油水界面分布规律
第四章 油气水分布的主控因素
    4.1 砂体连通性及对油气水分布的控制作用
        4.1.1 葡萄花油层输导层划分
        4.1.2 砂体几何连通性、流体连通性与砂地比定量关系解剖
        4.1.3 砂体与构造配置关系及对油气水分布的控制
    4.2 砂体致密化过程、物性结构及对油气水分布的控制作用
        4.2.1 不同区带储层物性特征、孔吼结构及分界
        4.2.2 砂体致密化过程定量表征
    4.3 断裂-砂体配置关系及对油气水分布的控制作用
        4.3.1 油气源断裂和遮挡断裂分布规律
        4.3.2 断裂变形机制、内部结构及控藏作用
        4.3.3 断-砂配置关系及与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第五章 向斜分带成藏特征、成藏机制及模式
    5.1 向斜分带成藏特征及界限标定
    5.2 向斜成藏机理及过程
        5.2.1 深盆油气藏成藏机理
        5.2.2 向斜成藏过程恢复
    5.3 向斜分带成藏模式
        5.3.1 向斜中心区油气滞留成藏模式
        5.3.2 英台鼻状构造区砂体过路输导成藏模式
        5.3.3 新肇鼻状构造区断层遮挡成藏模式
        5.3.4 新站继承性鼻状构造隆起聚油成藏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8)松辽盆地北部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研究的依据和意义
    1.2 国内外盆地构造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2 松辽盆地北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成果认识
        1.4.1 完成的工作量
        1.4.2 取得的成果认识
    1.5 创新点和问题
        1.5.1 创新点
        1.5.2 问题
第2章 松辽盆地北部区域基底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研究
    2.1 区域构造特征和动力学环境
        2.1.1 东北亚区域构造特征
        2.1.2 东北亚沉积盆地特征
        2.1.3 东北亚中新生代盆地动力学机制
    2.2 基底构造特征
        2.2.1 基底构造特征
        2.2.2 基底构造对上覆盆地构造和沉积发育的控制
第3章 松辽盆地北部晚三叠-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研究
    3.1 晚三叠-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成盆动力学环境
        3.1.1 火山岩特征和构造环境
        3.1.2 岩石圈地热特征
        3.1.3 成盆动力学环境和机制
    3.2 晚三叠-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构造特征和演化模式
        3.2.1 地层特征
        3.2.2 构造特征
        3.2.3 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模式
第4章 松辽盆地北部晚侏罗-早白垩世断陷盆地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研究
    4.1 晚侏罗-早白垩世断陷盆地成盆动力学环境和机制
        4.1.1 成盆动力学环境
        4.1.2 成盆动力学机制
    4.2 晚侏罗-早白垩世断陷盆地构造和演化特征
        4.2.1 断陷结构及其展布
        4.2.2 控陷主断裂特征
        4.2.3 断陷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第5章 松辽盆地北部盖层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研究
    5.1 断裂分布特征
        5.1.1 断裂特征
        5.1.2 断裂系统及其成因机制
        5.1.3 深层断层性质和构造应力场
    5.2 构造样式特征
        5.2.1 伸展构造样式特征
        5.2.2 挤压构造样式特征
        5.2.3 反转构造样式特征
        5.2.4 变换构造样式特征
    5.3 构造单元特征
        5.3.1 构造单元重新划分依据
        5.3.2 构造单元特征
    5.4 构造发育史
        5.4.1 地层剥蚀厚度的恢复
        5.4.2 骨干格架剖面构造发育史
        5.4.3 平面构造发育史
        5.4.4 动力学环境和成因机制
第6章 松辽盆地北部构造不整合面特征与成因机制
    6.1 断陷末期构造不整合面特征与成因机制
        6.1.1 不整合面特征
        6.1.2 动力学环境与成因机制
    6.2 嫩江组末期构造不整合面特征与成因机制
        6.2.1 不整合面特征
        6.2.2 动力学环境与成因机制
    6.3 明水组末期构造不整合面特征与成因机制
        6.3.1 不整合面特征
        6.3.2 动力学环境与成因机制
    6.4 老第三纪末期构造不整合面特征与成因机制
        6.4.1 不整合面特征
        6.4.2 动力学环境与成因机制
第7章 松辽盆地北部晚期反转变形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7.1 平面构造物理模拟
    7.2 剖面构造物理模拟
第8章 松辽盆地北部构造与油气关系
    8.1 发现古前陆盆地对深层天然气勘探的意义
    8.2 断陷构造对深层天然气形成条件的影响
    8.3 坳陷构造对中浅层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8.3.1 古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8.3.2 不同构造单元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8.3.3 有利构造分析
        8.3.4 有利构造区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王府凹陷扶余油层断裂系统及油气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王府凹陷勘探现状
        0.2.2 断裂控制沉积特征研究现状
        0.2.3 断裂对油气运移的作用研究现状
        0.2.4 断裂在油气聚集中的作用研究现状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总体研究思路
        0.3.1 需解决关键地质问题
        0.3.2 主要研究内容
        0.3.3 研究技术路线
    0.4 完成主要工作量
第一章 王府凹陷油气地质研究概况
    1.1 区域构造背景
        1.1.1 区域构造位置
        1.1.2 盆地构造演化
    1.2 地层特征
    1.3 凹陷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1.3.1 烃源岩特征
        1.3.2 储层特征
        1.3.3 盖层
        1.3.4 圈闭类型
        1.3.5 生储盖组合关系
第二章 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特征
    2.1 层序地层格架
        2.1.1 层序划分方法
        2.1.2 层序地层格架
    2.2 沉积特征
        2.2.1 沉积相标志
        2.2.2 物源分析
        2.2.3 单井相及剖面相
        2.2.4 沉积相平面演化特征
第三章 源岩评价和油源分析
    3.1 王府凹陷青山口组源岩定性评价
        3.1.1 源岩发育和分布
        3.1.2 源岩有机质丰度
        3.1.3 源岩有机质类型
        3.1.4 源岩有机质成熟度
    3.2 王府凹陷青山口组源岩定量评价
        3.2.1 成烃转化率
        3.2.2 原始有机碳和原始氢指数恢复
        3.2.3 源岩排烃范围
        3.2.4 生油强度及资源量计算
    3.3 油源判断
        3.3.1 油源主要为青一段烃源岩
        3.3.2 油主要来源于王府凹陷
        3.3.3 气源主要为沙河子组煤系地层
        3.3.4 气藏形成时间早于油藏
第四章 断裂系统特征分析
    4.1 各断层系基本特征
        4.1.1 断层系的分类
        4.1.2 各断层系基本特点
    4.2 T_2断层系精细解剖
        4.2.1 断裂几何学特征
        4.2.2 断裂运动学特征
    4.3 断层封闭性分析
        4.3.1 断层封闭性原理
        4.3.2 断层封闭性类型
        4.3.3 断层封闭性影响因素
        4.3.4 断层封闭性评价
第五章 断裂对沉积、成藏的影响
    5.1 断裂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5.1.1 断裂对断陷层结构的控制
        5.1.2 断裂对源岩分布范围的影响
        5.1.3 断裂对砂体展布方向的控制
    5.2 断裂对成藏的影响作用
        5.2.1 断层、砂体和地层倾向组合模式
        5.2.2 断层、砂体和地层倾向组合对油气运移的影响
        5.2.3 断层、砂体和地层倾向组合对油气聚集的影响
    5.3 断裂密集带对成藏的控制作用
        5.3.1 断裂密集带成因
        5.3.2 断裂密集带样式及特征
        5.3.3 断裂密集带对油气运移的控制
        5.3.4 断裂密集带对油气聚集的控制
第六章 油气成藏特征分析
    6.1 构造形态控制流体势
        6.1.1 油气运移方向受构造形态控制
        6.1.2 已发现油气主要位于构造高部位
    6.2 排烃范围与油气分布范围
    6.3 断裂密集带制约油气运移
    6.4 断层-砂体匹配控制圈闭形成
    6.5 超压大小控制油层底深
        6.5.1 超压计算方法
        6.5.2 超压大小及油气向下运移距离
第七章 主控因素分析及有利勘探目标
    7.1 失利井分析
        7.1.1 失利井统计
        7.1.2 典型井解剖
    7.2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7.3 有利目标优选
        7.3.1 有利钻探目标评价
        7.3.2 BP神经网络优选有利目标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详细摘要

(10)敖包塔构造两翼斜坡区葡萄花油层断裂对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0.2 国内外断裂特征及断裂控藏理论的研究进展
    0.3 主要研究内容
    0.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1.1 工区构造位置
    1.2 区域构造演化及特征
        1.2.1 区域构造演化
        1.2.2 研究区构造特征
    1.3 地层及沉积特征
        1.3.1 地层特征
        1.3.2 沉积特征
    1.4 油源对比及生排烃潜力分析
        1.4.1 油油对比与油源对比
        1.4.2 生排烃潜力分析
第二章 断裂特征及断裂系统划分
    2.1 断层几何学特征
        2.1.1 断层产状特征
        2.1.2 断层密度分布及规模
        2.1.3 断层组合形态
    2.2 断裂活动时期确定
        2.2.1 断裂生长指数确定断裂活动时期
        2.2.2 构造演化史剖面确定断裂活动时期
        2.2.3 地层发育史确定断裂活动时期
    2.3 断裂系统划分
第三章 葡萄花油层油水分布规律及油藏类型
    3.1 油水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
        3.1.1 垂向油水分布规律
        3.1.2 油水平面分布及主控因素
    3.2 油藏类型及分布规律
第四章 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4.1 同生断裂对储层砂体分布的控制作用
        4.1.1 葡萄花油层同生断裂控砂作用不明显
        4.1.2 同生断层控制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走向
    4.2 断裂垂向封闭性与油源断裂的厘定
        4.2.1 断裂垂向封闭机理
        4.2.2 断裂垂向封闭性影响因素
        4.2.3 断层垂向封闭性评价方法
        4.2.4 油源断裂的厘定
    4.3 油气运移机制及通道
        4.3.1 油气运移机制
        4.3.2 油气运移通道及控藏断裂
    4.4 油源断裂与砂体有机匹配形成的断层(断块)岩性或岩性圈闭为两翼斜坡区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4.4.1 上倾方向被油源断裂反向遮挡而成的断层遮挡圈闭利于油气聚集
        4.4.2 下倾方向被油源断裂沟通的岩性圈闭为斜坡带断层欠发育区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
        4.4.3 微幅度正向构造为两翼斜坡带油气聚集的“甜点”
        4.4.4 断块型圈闭中以反向断阶最为有利
    4.5 断裂侧向封闭性对油保存的控制作用
        4.5.1 断裂侧向封闭机理
        4.5.2 Knipe图解确定断裂侧向封闭性类型
        4.5.3 断层侧向封闭性与封烃高度的关系
        4.5.4 利用SGR预测封烃高度修正圈闭幅度
    4.6 多边断层特征及对成藏的控制作用
        4.6.1 多边断层几何学特征
        4.6.2 多边断裂在油运移过程中的作用
第五章 油运聚成藏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四、松辽盆地继承性断裂带特征及其在油气聚集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松辽盆地南部伏双大地区断层封堵性研究[D]. 王生奥. 吉林大学, 2021(01)
  • [2]敖古拉断裂对萨、葡、高油层油的侧向运移作用[J]. 于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21(01)
  • [3]中国北方地区构造体系控盆作用与控油分布规律[J]. 康玉柱,邢树文,李会军,王宗秀,康志宏,李春麟,张林炎. 地质力学学报, 2019(06)
  • [4]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常规-致密砂岩储层成因机制及油藏差异特征研究[D]. 曹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
  • [5]长岭断陷龙凤山-东岭地区断-盖耦合控藏机制研究[D]. 范婕.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6]松辽盆地三肇凹陷州401区块扶余油层沉积特征及成藏规律研究[D]. 刘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7]向斜成藏机理及主控因素 ——以古龙南葡萄花油层为例[D]. 许鹏. 东北石油大学, 2013(S2)
  • [8]松辽盆地北部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研究[D]. 王始波. 成都理工大学, 2013(08)
  • [9]王府凹陷扶余油层断裂系统及油气成藏特征研究[D]. 陈方文. 东北石油大学, 2012(06)
  • [10]敖包塔构造两翼斜坡区葡萄花油层断裂对成藏的控制作用[D]. 王婵娟. 东北石油大学, 2012(06)

标签:;  ;  ;  ;  

松辽盆地继承断裂带特征及其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