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冬季交通安全,武汉市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为保障冬季交通安全,武汉市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一、武汉市为确保冬季交通安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潘文峥,张爱玲,杨志刚,李明伟,李德忠,张伟,杨海静,张先奇,陈诚,肖洋[1](2021)在《安全发展,让城市更美好》文中提出策划人语: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安全发展是城市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人口、功能和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广泛应用,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大量涌现,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安全风险不断增大。

王月[2](2021)在《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以武汉市抗击新冠疫情为例》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稳中趋快,但城市突发事件也频繁出现,影响城市的发展与和谐稳定,城市突发事件由于其突发性,会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甚至会影响国家安全。武汉在近些年的发展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公共卫生事件层出不穷、人口规模快速膨胀及社会矛盾日益加剧都导致城市稳定性的降低,城市脆弱性凸显,突发事件随时可能出现。特大型城市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是题中应有之意。为了武汉市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构建更加完善的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在武汉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突发事件也呈现分布广、频率高的情形,尽管在2003年的“非典”事件发生后,武汉市十分重视城市应急管理并在恢复重建机制方面取得了成果,但武汉市城市应急管理机制在监测与预警、信息沟通机制以及终止与善后等方面仍需完善。目前,由于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武汉市城市应急管理机制还有许多改进空间。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实证分析法及系统分析法,立足于武汉市的城市发展以及应急管理机制的建设现状,以武汉市抗击新冠疫情为例,引入三个相关理论,并将武汉市“抗疫”分为四个阶段,对武汉市应对新冠疫情中的不足分为四个部分进行浅析,并给予相应对策,包括建立科学及时的预警监测机制、提升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加强宣传教育机制以及加强相应法律法规制度等方面。完善武汉市的城市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探索武汉市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新思路,为城市应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做出一定贡献。

李雨澎[3](2020)在《自媒体时代公共安全应对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升的同时各种冲突和矛盾不断显现,加上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公共安全危机事件不断增多。信息技术的发展,微信、微博、快手、微视等自媒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使得就复杂的社会环境变得更加错综复杂,政府如若处理不当极易引起更大范围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政府能否建立完善的自媒体时代公共安全应对机制,成为政府下一阶段的重要任务。本文立足于自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分析现阶段我国公共安全应对机制的优劣势,结合近几年我国政府在公共安全应对中的典型案例,深入研究自媒体背景下我国政府公共安全应对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在自媒体时代公共安全应对机制方面的经验,通过研究自媒体的传播特点、自媒体时代公共安全的监管及预警、政府结合自媒体进行公共危机的治理作为切入点,最后为自媒体环境下我国公共安全应对机制提出优化建议。文章主要围绕以下内容进行研究: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论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等内容;第二章对自媒体的发展及特点、自媒体对我国公共安全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现阶段自媒体时代我国公共安全应对机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第三章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的回顾与分析,注重研究自媒体时代我国现阶段公共安全应对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四章着重研究并总结了发达国家在自媒体背景下建立公共安全应对机制的经验与启示;第五章探讨我国政府在自媒体背景下公共安全应对机制的优化建议。

韩芳[4](2020)在《武汉市中心城区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2012年至今,研学旅行在试点省(区、市)和试验区的工作基础上不断深入和发展,随着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课程计划,研学旅行现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热点。但由于研学旅行在我国起步较晚,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为切实了解武汉市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现状,本研究以“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现状”为研究主题,选取了武汉市中心城区的6所研学旅行试点小学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教师、学生、家长、研学基地工作人员等展开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试图摸清武汉市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开展的总体情况、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现状、存在的困难以及课程开发的保障条件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武汉市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取得的共性经险。最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促进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几点建议。本论文在结构上一共分为以下几部分:绪论。主要对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思路进行简要说明,并利用文献研究法来梳理了研学旅行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其中的不足,找准研究的切入点。第一部分,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概述。围绕研学旅行的概念、理论基础、课程属性及开发原则等基本问题展开探讨,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二部分,武汉市中心城区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现状调查及分析。以武汉市中心城区小学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利用SPSS软件对收集的调查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摸清武汉市中心城区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现状。第三部分,武汉市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存在问题及对策。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如课程地位模糊,教师的开发意识淡薄、学情诊断不足,课程目标与学校顶层设计相割裂等。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如强化课程的合法地位,将其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重视学生的需求分析,立足学生发展设计学校顶层目标等。当然,在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现状调查过程中也暴露出本研究的一些不足,有些地方还有待改进。

万晓晗[5](2020)在《基于绩效评价的城市综合管廊PPP项目补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综合管廊在解决“空中蜘蛛网”、“马路拉链”问题,提升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社会资本以PPP模式参与到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运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当前政府或以固定补偿方式或通过考核项目绩效支付补偿来确保项目公司获得合理的投资收益。然而固定补偿方式加重了政府财政压力也不能有效激励项目公司提升运营管理水平,结合绩效实施补偿虽能规避固定补偿方式下的问题,但项目绩效评价标准模糊、补偿测算方式简单抑制了社会资本的合作意愿。基于此,本文试图完善城市综合管廊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绩效作为补偿依据,构建合理的补偿模型,为补偿实践提供参考。首先,本文研究了我国城市综合管廊PPP项目补偿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从补偿标准与补偿方式两个方面来进行改进。其次,运用基于关键成功因素(CSF)的关键绩效指标(KPI)法,建立了城市综合管廊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共分为三个层级:一级维度指标、二级评价指标、三级衡量指标,而后采用层次分析法测算了各层级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重,建立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清单。然后,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引入可观测的变量(绩效),构建了政府与项目公司的委托代理博弈模型,并通过分析两个绩效评价周期内项目公司最优努力水平决策与政府最优奖惩系数决策,建立了政府最优补偿模型。最后,通过武汉市某综合管廊PPP项目,对比分析了项目现有补偿方式与结合绩效实施补偿下的补偿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并分别针对项目公司和政府提供了可行性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为完善我国城市综合管廊PPP项目补偿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推动我国城市综合管廊PPP项目健康发展。

刘艳[6](2020)在《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研究 ——以太原市X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校安全、学生安全是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全面加强学校安全各项工作。2017年12月,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指出,营造和谐美丽校园环境,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与健康管理制度、建设安全卫生的学校基础设施、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安全健康教育。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正是在《标准》这一政策主导下的一系列政策活动过程。以县域为对象,进行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实证研究,有助于获取学校安全标准化基本信息,提高学校安全工作水平,进而保障学校和谐稳定、师生健康平安。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和实物资料搜集法等研究方法,从学校安全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等方面,对样本区域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状况进行了描述。基于政策过程阶段论和多源流理论等,对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样本区域学校安全标准基本制定、标准落实比较到位、标准实施的监督机制基本建立,主要问题为:学校安全标准内容不完善、多元主体联动不足;标准的照搬式执行、象征式执行、选择式执行;标准实施监督中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现象,监督缺乏长效性等。在梳理和分析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完善学校安全标准制定、加强学校安全标准化主体联动、健全学校安全标准实施的监督机制、加强学校安全标准化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改进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廖伟[7](2020)在《武汉市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在网络信息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改革对政府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并在合理体现公平性、规范化、高效化的同时,不仅获得了政府部门的青睐,而且获得了人们的广泛认可,成为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一大保障。电子政务的构建不仅对原本的治理模式进行调整,同时还在提升信息及时性、流动性的基础上,成为了社会与政府连接的纽带。对此,政府也开始对电子政务给予了较大的关注,并将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现如今,我国电子政务还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不仅存在较多的挑战与威胁,同时也难以为电子政务信息、国家利益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武汉市作为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不仅是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同时也是联勤保障部队机关驻地、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因而信息安全性与武汉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联系,这就使得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已经成为了武汉市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对电子信息政务管理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首先,明确武汉市电子新型政务安全管理的发展对国家、武汉市都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其次,采用列举国内外优秀成果的方式,对电子政务信息进行全面的研究,从而获取相应的技术方案。本文在对武汉市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进行研究时,希望能够采用有效结合风险管理理论、政府再造理论、公共管理的方式,对保障体系建设、人才队伍与风险意识、法律法规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制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从而使其在汇总武汉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的同时,也能对原因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武汉市电子政务信息的安全性提供相应的保障。武汉市作为我国国务院批复的中部中心城市,涉及到综合交通枢纽、科教基地、工业基地等诸多内容,这就导致信息安全建设成为了武汉市发展与建设的关键所在,云端武汉建设任务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视。本文主要有以下两个创新点:第一,研究主题。武汉市是中部地区重要的新一线城市,政务服务电子化程度高,所以武汉市的电子政务安全管理尤为重要,该主题研究具有现实意义。第二,对策建议。本文通过实时跟踪国家的新政策,按照国家所提出的新要求,在互联网加还在规划阶段就已经开始筹备写作,并且紧跟国家步伐实施,关注国家政策,为国家政策更好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8](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吴玉姣[9](2019)在《地方立法谦抑论》文中研究表明“谦抑”一词体现了谦让、抑制、慎密、恭谨等意思。大致说来,地方立法谦抑一般是指地方立法者以及地方立法参与者在进行地方立法活动时有必要秉承审慎、节制的宗旨,尽可能地达到地方性法规数量恰当以及地方性法规质量良好的目的。事实上,在古今中外的很多立法思想和实践中都蕴含着谦抑的理念。例如,在西方世界中,无论是柏拉图对法律的不信任,奥古斯丁要求世俗法必须遵循永恒法,孟德斯鸠所提到的立法权需要制约,还是萨维尼反对的立法狂热,莱奥尼有关立法之法泛滥会背离个人自由的论证,爱波斯坦所直言的简约法律的力量等,都是西方社会有关立法谦抑思想的重要理论论述。我国古代“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汉初约法省刑”、“唐律疏而不漏”、“持法深者无善治”等思想及制度实践,以及我国清末民国时期开展的习惯调查运动、新中国时期“成熟一部,制定一部”和“试点立法”等立法原则和方针,这些思想理论与制度运行无不体现了立法的谦抑精神。然而,尽管历史上立法谦抑有丰富的思想渊源和制度实践,也有相当多中外学者的肯定,但在现实的立法实践中,包括地方立法谦抑在内的立法谦抑的相关原理并未受到足够重视,也极少有学者对其进行梳理总结。结合近年来我国立法领域出现的许多新变化和新特征,有必要从地方立法谦抑的角度去总结我国地方立法的相关问题并反哺地方立法实践。随着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的修订,地方立法主体扩容至全国所有设区的市和四个不设区的市。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省一级地方立法主体,以及自治州这类市一级地方立法主体,我国地方立法主体的数量多达354个。地方立法主体数量的增加,又直接导致地方性法规的数量也呈井喷式增长。截止至2019年1月1日,仅新增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243个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的总数已达906部,其中程序性地方性法规206部,实体性地方性法规700部。然而,地方立法谦抑的现实要求不仅表现在地方立法主体数量急剧增加、地方性法规数量飞速增长等数量方面,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趋同化现象愈发明显、各地仅因规范对象“有特色”而争先立法、地方性法规超出地方立法权限范围的情形时有发生等内容方面,也对地方立法谦抑提出了现实要求。从地方立法谦抑的这一现实要求出发,深入研究和探讨后发现,既有从立法理论上展开地方立法谦抑研究的必要性,又有从地方立法实践上讨论地方立法谦抑的迫切性。从立法理论的角度看,主要是代议制立法失灵和法律局限性两个方面向地方立法谦抑提出的要求。所谓代议制立法失灵,即是指法律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并不总是能刻意设计,而在很大程度上或实实在在地是立法者表述的成果,而且由于人的有限理性、立法表达媒介的误差以及现代法律理论研究也证明,法律在立法表达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再加上代议制本身在“代表”、公意”、“选举”等方面存在不少被质疑的地方,这使得制定法在其根基上存在问题。法律局限性主要在于,法律仅仅是道德、习俗、政策、市场规则等多元社会规范中的一元,因而其管辖范围有限;且因为绝对的公正不可得、耗费的成本巨大等原因,法律无法达到至善至美的公正,而由于人的认知有限、社会复杂多变、立法过程漫长等原因,法律还往往滞后于社会生活;法律繁杂也可能会存在众多危害,比如可能会干预私人领域进而吞噬自由,可能会带来权利主张的狂热进而妨碍公正,还可能会使得人们因害怕承担法律风险而不敢创新,进而束缚人类进步。因而,从立法理论的角度来看,地方立法谦抑确有其必要性。从地方立法实践的角度看,主要是地方立法能力不足、地方立法不成熟、地方立法权异化等三个方面对地方立法谦抑所提的要求。地方立法能力不足,既包括地方立法主体资格受限、地方立法权限范围不清等权利能力方面的不足,又包括地方立法机构不健全、地方立法队伍力量薄弱以及地方立法技术不到位等行为能力方面的不足。地方立法不成熟包括省一级、较大的市以及新增享有地方立法权的市的地方性法规频繁修改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完善,祁连山事件、潘洪斌事件以及其他违法型地方性法规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规范,《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2012)、《青岛市养犬管理条例》(2016)等诸多观赏型地方性法规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实用。地方立法权异化则主要表现在,一些政府部门会借助地方性法规来“要人”、“要钱”、“要权”以及“推责”。比如在地方性法规中通过设立增设专门机构、增设下属事业单位、为协调性虚职机构挂牌设编的条款来增设编制,通过设立巧设罚款明目、增加收费项目、侵占第三方经费的条款来创设经费,通过设立新设或扩充部门职权的条款来增加权力,以及通过设立剥夺公民权利、增加公民义务的条款来推脱责任。因而,从地方立法实践的角度来看,地方立法谦抑确有其迫切性。上述地方立法谦抑的实际操作,就其有效路径来看,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把握:第一,地方立法权的规制,包括尊重和保障个人权利以防止地方立法权侵犯公民权益,强化和落实地方立法者责任以确保地方立法权不被滥用,转变地方立法参与者的意识以保证地方立法权科学行使,厘清社会规范的管辖范围以防止地方立法权不当干预法外空间,明晰央地立法领域以防止地方立法权超出法定权限。第二,地方立法活动的规范,包括健全地方立法程序、落实地方立法审批备案制度、推进地方开门立法制度。第三,地方立法活动的统筹,包括普遍性的地方立法事项由省或全国进行统一立法,以及加强省市之间权力机关的联合立法。第四,地方立法活动的优化,包括强化地方立法的立项论证以及地方性法规内容的论证,完善地方立法前和地方立法后的评估,以及合理配置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与其他规范性文件。以上措施旨在确保地方立法谦抑,以提升地方立法的质量,进而实现地方立法科学化。而由于地方治理优先化、地方治理的差异性和自主性,以及地方立法相较于中央立法的成本效益优势,地方立法权的适度下放成为了地方治理现代化的客观需求,这也在我国地方立法扩张的事实中得到体现。并且从地方立法实践来看,我国地方立法在地方立法主体、地方立法权限范围等方面还有待进行适度扩张。因此,地方立法在秉承谦抑理念的同时,还应该注意适度扩张,二者不可偏颇。当然,现今在我国地方立法暂不成熟之时,地方立法应该以谦抑为主,辅之以稳步适度的扩张。综上,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的运用,在《立法法》修改后,地方立法扩容限权的这一新背景下,深入研究地方立法谦抑这一主题,希冀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立法繁杂的现状,进而提高地方立法质量,推进我国地方法治建设,且补白地方立法领域的相关研究,以丰富法学理论。

周舒红[10](2019)在《航空公司飞行安全管理体系实施研究 ——以南航湖北分公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航空安全管理体系(SMS)目前已经在全民航各企事业单位建立和实施,是提高我国民航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安全管理体系是通过组织管理来识别安全风险源、开展风险管控、监督安全保证、实现系统安全的一种管理工具,其区别于传统安全管理的特点是系统安全理念和事前预防管理,其目标是持续提高组织的系统安全水平,其核心是危险源识别和风险管理两个基本过程。本论文立足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理论,从南航湖北分公司飞行安全管理实践出发,结合南航和湖北分公司实施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加强安全责任考核、量化风险分析、推进安全信息新技术应用、推进安全绩效管理、完善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新的风险源和安全隐患库、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等系列改进方案。通过逐步推行各项改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安全风险、提升安全裕度、前移安全关口,系统提升公司整体安全管理水平,以实现更长久的安全周期。

二、武汉市为确保冬季交通安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汉市为确保冬季交通安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安全发展,让城市更美好(论文提纲范文)

广州:筑牢世界一线城市安全屏障
    全面推行城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创新城市危险化学品安全防范机制
    织密汛期城市地铁“防御网”
武汉:突出重点,打造可持续安全韧性城市
    改造升级助推城市安全发展
    双控机制筑牢安全防线
    科技支撑打造智慧安全
    体系建设强化突发事件应急响应
成都:“三防”举措打造“安全城市”
    建设“安全城市”面临的挑战
    突出“技防”,搭建城市安全监测预警系统
    突出“标防”,全力推动安全管理标准化
    突出“人防”,夯实公共安全基层基础
哈尔滨:精准施策,推动城市安全发展
    “把脉”风险,为城市“开方抓药”
    打造城市安全“黄金水岸”
    全面提高城市消防安全水平
宿迁:以创促建,全方位提高城市本质安全水平
    聚焦源头治理显定力
    聚焦风险防控展魄力
    聚焦监督管理强动力
    聚焦信息保障增活力
    聚焦应急救援提战力
嘉兴:多措并举织牢城市安全防护网
    仔细设计城市安全管理顶层
    不断创新城市安全防控机制
    全力打造数字应急先行区
    系统构建应急救援体系

(2)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以武汉市抗击新冠疫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概述
    第一节 应急管理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定义及特点
        二、应急管理体系的演变与发展
    第二节 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相关理论
        一、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理论基础
        二、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性
    第三节 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构建“大应急”管理观
        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第二章 武汉市应急管理现状及实证研究
    第一节 武汉市城市概况
        一、武汉市发展概况
        二、武汉市突发事件面临的潜在危险
    第二节 武汉市应急管理机制现状
        一、武汉市城市应急管理建设发展历程
        二、武汉市城市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现状
    第三节 武汉市抗击新冠疫情四阶段
        一、疫情防控初始阶段
        二、疫情防控升级阶段
        三、疫情防控控制阶段
        四、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
第三章 武汉市应急管理机制存在的不足
    第一节 预警与准备阶段的不足
        一、监测预警机制滞后
        二、应急管理工作不平衡
    第二节 处置阶段的不足
        一、应急机制被动响应
        二、信息沟通机制不畅
    第三节 善后阶段的不足
        一、法律法规制度保障不足
        二、宣传教育机制薄弱
    第四节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困境
第四章 完善城市应急管理机制对策建议
    第一节 预警与准备阶段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的监测预警机制
        二、建立快速反应的先期处置机制
    第二节 危机处置阶段的对策
        一、加强应急决策和协调机制
        二、加强信息治理机制建设
    第三节 善后阶段的对策
        一、加强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二、加强评估反馈机制建设
    第四节 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思考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自媒体时代公共安全应对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文章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我国自媒体发展溯源及对公共安全的影响
    第一节 我国自媒体的发展追溯
        一、我国自媒体的发展
        二、自媒体的时代特点
    第二节 自媒体对公共安全的影响
        一、自媒体对公共安全的积极影响
        二、自媒体对公共安全的消极影响
    第三节 自媒体时代现阶段我国公共安全应对机制现状
        一、公共安全法律体系逐步建成
        二、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基本建成
        三、公共安全信息系统逐步建立
        四、政府尝试结合自媒体进行公共安全应对
第三章 自媒体时代我国公共安全应对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新冠肺炎”疫情
    第一节 我国“新冠肺炎”疫情的回顾与分析
        一、“新冠肺炎”疫情的回顾
        二、案例分析
    第二节 自媒体时代我国公共安全应对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公共安全危机预警机制的建设还不完善
        二、缺乏完善的自媒体信息监管机制
        三、公共安全应对机制对自媒体平台缺乏有效的利用
        四、政府、自媒体和社会公众之间信息交流不充分
        五、自媒体时代专业化公共安全应急队伍的培训有待加强
        六、缺乏对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设
    第三节 自媒体时代我国公共安全应对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缺乏足够的公共安全危机意识
        二、公共安全预警机制不完善
        三、对于自媒体平台缺乏足够的重视
        四、缺乏完善的信息共享与发布系统
        五、公共安全危机应急队伍的建设还有待加强
        六、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七、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综合配套改革需要深化
第四章 自媒体时代发达国家公共安全应对措施及借鉴
    第一节 自媒体时代美国应对公共安全危机机制的经验
        一、美国公共安全危机应对机制的组织现状
        二、美国公共安全危机应对机制的法律体系
        三、美国公共安全危机中自媒体的作用
        四、美国公共安全危机应对机制的全过程
        五、自媒体时代美国公共安全危机应对治理中的经验
    第二节 自媒体时代欧洲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协调机制的经验
        一、欧洲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协调机制的框架运行
        二、欧洲重大突发事件中自媒体的作用
        三、自媒体时代欧洲重大突发事件治理中的经验
    第三节 自媒体时代日本应对公共安全危机机制的经验
        一、日本公共安全危机应对机制的组成
        二、日本公共安全危机应对机制的法律体系
        三、日本公共安全危机中自媒体的作用
        四、日本公共安全危机应对框架及运行机制
        五、自媒体时代日本公共安全危机应对治理中的经验
    第四节 发达国家的公共安全应对机制的总结
        一、完备的预警系统
        二、完善的法律体系
        三、健全的组织机构
第五章 自媒体时代我国公共安全应对机制的优化建议
    第一节 完善自媒体时代公共安全应对体制
        一、进一步完善公共安全应对体制
        二、提高各部门之间的综合协作能力
        三、规范国家公共安全标准体系建设
        四、建立日常管理与应急处理相互结合的管理方式
        五、强化公共安全危机意识
    第二节 健全自媒体背景下公共安全应对机制
        一、完善自媒体背景下公共安全预警机制
        二、完善信息传播机制
        三、完善专业人员养成机制
        四、完善社会参与机制
        五、完善公共安全物资保障机制
    第三节 健全公共安全管理法律体系
        一、加强公共安全法律体系建设
        二、加强自媒体管理法制化建设
    第四节 加快自媒体平台的规范化发展
        一、提高自媒体平台的级次
        二、明确对于自媒体平台的管理主体
        三、建立宽松的自媒体发展人文环境
        四、加强自媒体平台监管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4)武汉市中心城区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相关政策对研学旅行课程提出的要求
        (二)我国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体系有待完善
    二、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发展的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第二章 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概述
    一、概念的界定
        (一)研学旅行
        (二)研学旅行课程
        (三)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开发
    二、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二)生活教育理论
        (三)休闲教育理论
        (四)泰勒的课程开发理论
    三、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属性及开发原则
        (一)研学旅行课程属性
        (二)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原则
第三章 武汉市中心城区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调查方案基本情况介绍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方法
        (三)调查对象
        (四)调查过程
        (五)数据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研学旅行活动开展的总体介绍
        (二)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具体情况
        (三)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中存在的困难
        (四)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保障条件
        (五)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取得的共性经验
第四章 武汉市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及成因
        (一)课程地位模糊,教师的开发意识淡薄
        (二)学情诊断不足,课程目标与学校顶层设计相割裂
        (三)专业引领缺失,研学导师数量及素质令人堪忧
        (四)全员参与不够,教育不公现象逐渐凸现
    二、有效策略
        (一)强化研学课程地位,将其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二)重视学生的需求分析,立足学生发展设计学校顶层目标
        (三)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提高研学导师的准入门槛
        (四)切实做好安全和经费保障,促进研学的全员参与及公平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学生问卷)
附录2 (教师问卷)
附录3 (家长问卷)
附录4 (领导访谈提纲)
附录5 (基地访谈提纲)
附录6 (学生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5)基于绩效评价的城市综合管廊PPP项目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城市综合管廊PPP项目
        2.1.1 城市综合管廊的内涵及特征
        2.1.2 PPP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2.1.3 城市综合管廊PPP项目界定
    2.2 PPP项目补偿
        2.2.1 补偿的内涵
        2.2.2 补偿的方式
    2.3 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2.3.1 绩效评价的内涵
        2.3.2 评价指标构建方法
    2.4 委托代理理论
        2.4.1 基本概念
        2.4.2 基本模型
第3章 城市综合管廊PPP项目补偿现状分析
    3.1 补偿现状
    3.2 存在的问题
    3.3 基于绩效实施补偿
        3.3.1 基于绩效实施补偿的意义
        3.3.2 补偿及绩效评价的界定
        3.3.3 具体思路
第4章 城市综合管廊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思路
        4.1.1 构建原则
        4.1.2 构建思路
    4.2 绩效评价指标构建过程
        4.2.1 明确战略目标
        4.2.2 识别关键成功因素(CSF)
        4.2.3 确定关键绩效指标(KPI)
    4.3 确定指标相对重要性权重
        4.3.1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4.3.2 绩效评价指标清单
第5章 城市综合管廊PPP项目补偿模型构建
    5.1 基于绩效的补偿基本模型
        5.1.1 补偿原则
        5.1.2 补偿基本模型
    5.2 项目公司两阶段最优努力水平分析
        5.2.1 第二阶段
        5.2.2 第一阶段
    5.3 政府两阶段最优奖惩系数设置
        5.3.1 第二阶段
        5.3.2 第一阶段
    5.4 政府最优补偿模型
第6章 武汉市某综合管廊PPP项目实证分析
    6.1 项目简介及主要经济参数
        6.1.1 项目简介
        6.1.2 项目主要经济参数
    6.2 项目补偿测算
        6.2.1 项目现有补偿方式
        6.2.2 结合绩效评价实施补偿
        6.2.3 对比分析
    6.3 相关建议
        6.3.1 项目公司相关建议
        6.3.2 政府相关建议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城市综合管廊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调查问卷
附录3 城市综合管廊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计算过程

(6)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研究 ——以太原市X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学校安全研究和实践状况
        1.3.2 国内外学校安全标准化研究和实践状况
        1.3.3 研究述评
    1.4 概念界定
        1.4.1 标准与标准化
        1.4.2 学校安全标准与学校安全标准化
    1.5 理论基础
        1.5.1 政策过程阶段论
        1.5.2 多源流理论
2 研究设计与过程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研究法
        2.3.2 访谈法
        2.3.3 观察法
        2.3.4 实物资料收集法
    2.4 研究过程
3 学校安全标准的制定状况
    3.1 学校安全标准制定的多源流理论分析
        3.1.1 学校安全标准制定中的问题源流
        3.1.2 学校安全标准制定中的政策源流
        3.1.3 学校安全标准制定中的政治源流
        3.1.4 政策之窗的开启
    3.2 学校安全标准制定的现状
        3.2.1 学校安全管理标准的制定
        3.2.2 学校安全教育标准的制定
        3.2.3 学校安全保障标准的制定
    3.3 学校安全标准制定中存在的问题
        3.3.1 学校安全标准内容不完善
        3.3.2 学校安全多元主体联动不足
4 学校安全标准的实施状况
    4.1 学校安全标准实施的现状
        4.1.1 学校安全标准实施的整体状况
        4.1.2 学校安全标准实施的校际差异状况
    4.2 学校安全标准实施中存在的执行偏差
        4.2.1 标准的照搬式执行
        4.2.2 标准的象征式执行
        4.2.3 标准的选择式执行
5 学校安全标准实施的监督状况
    5.1 学校安全标准实施的监督现状
        5.1.1 教育行政机构对学校安全标准实施的监督状况
        5.1.2 学校对安全标准实施的监督状况
    5.2 学校安全标准实施的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5.2.1 对学校安全标准实施的监督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现象
        5.2.2 对学校安全标准实施的监督缺乏长效性
6 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改进建议
    6.1 规范学校安全标准制定
        6.1.1 完善学校安全标准内容
        6.1.2 规范学校安全标准管理
    6.2 加强学校安全标准化主体联动
        6.2.1 加强横向主体间协作
        6.2.2 加强纵向主体间联动
    6.3 健全学校安全标准实施的监督机制
        6.3.1 明确学校安全标准实施的监督权责
        6.3.2 加强学校安全标准实施的常态化监督管理
    6.4 加强学校安全标准化专业队伍建设
        6.4.1 组建学校安全标准化专业队伍
        6.4.2 健全教育行政机构层面安全工作者培训机制
        6.4.3 健全学校层面安全工作者培训机制
7 研究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学校安全标准化档案查看记录表
附录 C 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实地观察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武汉市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问题提出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1.3.1 国内研究状况
        1.3.2 国外研究状况
        1.3.3 简要的评价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电子政务
        2.1.2 信息安全
        2.1.3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
    2.2 相关理论
        2.2.1 政府再造理论
        2.2.2 风险管理理论
第3章 武汉市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现状、问题及原因
    3.1 武汉市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现状
        3.1.1 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3.1.2 政务业务应用情况
        3.1.3 公共服务创新情况
        3.1.4 信息安全保障的做法
    3.2 武汉市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现有问题
        3.2.1 相关机构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
        3.2.2 信息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3.2.3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工作者的风险意识较低
        3.2.4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人才匮乏
        3.2.5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措施不完善
    3.3 武汉市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问题原因分析
        3.3.1 机构之间缺乏相关制度管理
        3.3.2 缺少相关信息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3.3.3 缺少对信息安全风险意识培养
        3.3.4 专业人才资源管理制度缺失
        3.3.5 缺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第4章 其他省市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介绍
    4.1 北京
    4.2 深圳
    4.3 澳门
    4.4 经验借鉴
第5章 武汉市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完善措施
    5.1 不断优化管理体制
    5.2 建立健全政策法规
    5.3 注重提升安全意识
    5.4 着力培养管理人才
    5.5 建设信息基础设施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9)地方立法谦抑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论文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地方立法谦抑的内涵与发展历程
    2.1 地方立法谦抑的界定
        2.1.1 谦抑的词义及法学上的涵义
        2.1.2 地方立法谦抑的具体涵义
    2.2 地方立法谦抑思想及制度的脉络梳理
        2.2.1 地方立法谦抑思想渊源的概述
        2.2.2 地方立法谦抑制度实践的追溯
第3章 地方立法谦抑的现实要求
    3.1 地方立法数量方面的现状要求地方立法谦抑
        3.1.1 地方立法主体数量急剧增加
        3.1.2 地方性法规数量飞速增长
    3.2 地方立法内容方面的现状要求地方立法谦抑
        3.2.1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趋同化现象愈发明显
        3.2.2 各地仅因规范对象“有特色”而争相立法
        3.2.3 地方立法超出权限范围的情形时有发生
第4章 从立法理论的角度看地方立法谦抑的必要性
    4.1 代议制立法失灵对地方立法谦抑的要求
        4.1.1 法律在立法表达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真
        4.1.2 代议制本身在“代表”、“公意”、“选举”等方面存在问题
    4.2 法律局限性对地方立法谦抑的要求
        4.2.1 法律仅是道德习俗等多元社会规范中的一元
        4.2.2 法律无法达到至善至美的公正且具有滞后性
        4.2.3 法律繁杂会吞噬自由公正以及束缚人类进步
第5章 从地方立法实践的角度看地方立法谦抑的迫切性
    5.1 地方立法能力不足对地方立法谦抑的要求
        5.1.1 地方立法在主体资格与权限范围等权利能力方面的不足
        5.1.2 地方立法在机构、队伍、技术等行为能力方面的不足
    5.2 地方立法不成熟对地方立法谦抑的要求
        5.2.1 地方性法规频繁修改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完善
        5.2.2 地方性法规违法型立法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规范
        5.2.3 地方性法规观赏型立法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实用
    5.3 地方立法权异化对地方立法谦抑的要求
        5.3.1 在地方性法规中设立增设编制的条款来“要人”
        5.3.2 在地方性法规中设立创设经费的条款来“要钱”
        5.3.3 在地方性法规中设立新设或扩充职权的条款来“要权”
        5.3.4 在地方性法规中设立忽视公民权益的条款来“推责”
第6章 地方立法谦抑的路径
    6.1 地方立法权的规制
        6.1.1 尊重和保障个人权利以防止地方立法权侵犯公民权益
        6.1.2 强化和落实地方立法者责任以确保地方立法权不被滥用
        6.1.3 转变地方立法参与者的意识以保证地方立法权科学行使
        6.1.4 厘清社会规范的管辖范围以防止地方立法权不当干预法外空间
        6.1.5 明晰央地立法领域以防止地方立法权超出法定权限
    6.2 地方立法活动的规范
        6.2.1 健全地方立法程序
        6.2.2 落实地方立法审批备案制度
        6.2.3 推进地方开门立法制度
    6.3 地方立法活动的统筹
        6.3.1 普遍性地方立法事项由省或全国进行统一立法
        6.3.2 加强省市之间权力机关的联合立法
    6.4 地方立法活动的优化
        6.4.1 强化地方立法的立项论证以及地方性法规内容的论证
        6.4.2 完善地方立法前和地方立法后的评估
        6.4.3 合理配置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与其他规范性文件
余论: 地方立法谦抑与地方立法适度扩张之间的平衡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航空公司飞行安全管理体系实施研究 ——以南航湖北分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航空安全管理体系研究现状
        1.2.1 国外航空安全管理体系研究现状
        1.2.2 国内航空安全管理体系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安全管理体系(SMS)理论与应用
    2.1 安全管理相关理论
        2.1.1 安全概念
        2.1.2 安全管理理念发展
        2.1.3 事故致因理论与模型
        2.1.3.1 海因里希法则
        2.1.3.2 事故链理论
        2.1.3.3 圆盘漏洞理论
        2.1.3.4 SHEL模型
        2.1.3.5 Reason模型
    2.2 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理论
        2.2.1 安全管理体系(SMS)相关概念
        2.2.2 安全管理体系四大构建支柱
        2.2.2.1 安全政策
        2.2.2.2 安全风险
        2.2.2.3 安全保证
        2.2.2.4 安全促进
第三章 南航湖北分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分析
    3.1 南航及湖北分公司安全运营现状
        3.1.1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3.1.2 南航股份湖北分公司
    3.2 南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实施情况
        3.2.1 南航安全管理体系简介
        3.2.1.1 安全政策
        3.2.1.2 安全风险管理
        3.2.1.3 安全监督保证
        3.2.1.4 安全促进
        3.2.2 南航安全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3.2.2.1 新的战略目标与战略框架
        3.2.2.2 新的大运行体制改革
        3.2.2.3 新的局方安全监管职能
        3.2.2.4 新的企业文化与安全文化
    3.3 南航湖北分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实施
        3.3.1 安全政策
        3.3.1.1 安全组织管理
        3.3.1.2 安全生产责任制
        3.3.1.3 应急管理
        3.3.1.4 安全规章管理
        3.3.1.5 资源配置
        3.3.2 风险管理
        3.3.2.1 系统与工作分析
        3.3.2.2 危险源识别
        3.3.2.3 风险分析评价
        3.3.2.4 风险控制
        3.3.3 安全监督保证
        3.3.3.1 信息收集与处理
        3.3.3.2 安全监督
        3.3.3.3 系统评价
        3.3.3.4 预防与纠正措施
        3.3.3.5 管理评审和持续改进
        3.3.4 安全促进
        3.3.4.1 安全教育培训
        3.3.4.2 安全文化
        3.3.4.3 安全沟通管理
第四章 南航湖北分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4.1 SWOT分析
        4.1.1 优势(Strength)
        4.1.2 劣势(Weakness)
        4.1.3 机会(Opportunity)
        4.1.4 威胁(Threat)
    4.2 安全政策方面
        4.2.1 安全规章的完善性问题
        4.2.2 安全管理资源配置投入问题
    4.3 安全风险方面
    4.4 安全保证方面
    4.5 安全促进方面
第五章 南航湖北分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改进方案
    5.1 安全政策方面
        5.1.1 手册管理提升
        5.1.1.1 统一标准,完善手册体系
        5.1.1.2 严惩违章,抓好手册执行
        5.1.1.3 落实责任,完善绩效考核
        5.1.2 加大安全投入
    5.2 安全风险方面
        5.2.1 南航QAR数据应用
        5.2.2 南航湖北分公司QAR数据分析系统
    5.3 安全保证方面
        5.3.1 安全信息管理
        5.3.1.1 安全信息收集
        5.3.1.2 安全信息分析与处理
        5.3.2 安全绩效管理
        5.3.2.1 安全绩效内容
        5.3.2.2 安全绩效实施步骤
        5.3.2.3 飞行安全绩效管理系统
        5.3.3 安全监督管理
    5.4 安全促进方面
        5.4.1 安全教育培训管理
        5.4.2 安全文化建设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武汉市为确保冬季交通安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全发展,让城市更美好[J]. 潘文峥,张爱玲,杨志刚,李明伟,李德忠,张伟,杨海静,张先奇,陈诚,肖洋. 中国安全生产, 2021(08)
  • [2]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以武汉市抗击新冠疫情为例[D]. 王月.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2021(12)
  • [3]自媒体时代公共安全应对机制研究[D]. 李雨澎.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武汉市中心城区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现状的调查研究[D]. 韩芳. 江汉大学, 2020(08)
  • [5]基于绩效评价的城市综合管廊PPP项目补偿研究[D]. 万晓晗.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2)
  • [6]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研究 ——以太原市X区为例[D]. 刘艳.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武汉市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 廖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8]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9]地方立法谦抑论[D]. 吴玉姣. 湘潭大学, 2019(12)
  • [10]航空公司飞行安全管理体系实施研究 ——以南航湖北分公司为例[D]. 周舒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为保障冬季交通安全,武汉市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