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是制定焊接工艺的关键

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是制定焊接工艺的关键

一、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是制定焊接工艺的关键(论文文献综述)

杨丽婷[1](2021)在《基于虚拟仿真的焊接机器人无碰撞路径及轨迹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工业生产线智能化水平的提升,焊接机器人被广泛用以提高生产效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焊接机器人不仅需要完成数量众多的焊点焊接任务,且还需尽可能的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量消耗、运行平稳。因此,本文以焊接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对过给定路径点的焊接机器人最优运动轨迹展开深入研究。首先对白车身侧围结构和焊接机器人路径规划影响对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制造资源、点焊工艺及资源整体布局对焊接机器人运动规划的影响。基于数字化工厂软件Process Designer对白车身侧围焊接线进行了工艺规划,得到了初始焊点焊接顺序,并结合实际参数对焊接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分析,根据D-H参数在MATLAB中建立了焊接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利用MATLAB Robotic Toolbox完成了正逆运动学求解,为焊接机器人轨迹优化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接着,以焊接机器人最短焊接路径为切入点,通过将焊接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划为TSP问题求解,引入蚁群算法,通过大量的仿真实验,获得了算法中寻优能力较好的各参数取值范围,同时针对蚁群算法存在的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缺点,引入了信息素更新策略和动态随机扰动策略对算法进行改进,并对改进蚁群算法进行仿真验证,通过将仿真结果与基本蚁群算法、引入单个改进策略的蚁群算法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改进蚁群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后续焊接机器人轨迹优化提供了最短焊接路径。其次,在焊接机器人最短焊接路径的基础上,即基于给定路径点,对焊接机器人进行时间最优轨迹规划,利用B样条曲线的特点,选择了三次B样条插值法进行焊接机器人轨迹规划,仿真得到的焊接机器人各关节角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曲线连续且光滑,在运动学约束条件下,利用改进遗传算法对轨迹插值时间进行优化,仿真结果得出焊接机器人最优运行时间为96.3s,优化效率达到了25%,并使用三次B样条插值法构造了最优时间下的焊接机器人各关节轨迹图,仿真图形显示了所有关节的运动轨迹稳定且连续,实现了焊接机器人时间最优轨迹规划。然后,建立焊接时间最短,能耗最少的多目标优化函数,采用NSGA-Ⅱ算法求解焊接机器人多目标优化轨迹,在算法中引入了罚函数项来处理焊接机器人运动学约束,将多目标函数模型转换为了无约束的多目标函数模型,并建立了算法所需的适应度函数,仿真得到了Pareto最优解集,根据焊接任务需求选择了其中一组优化解,通过与时间最优算法结果相比,多目标优化算法在减少焊接机器人运行时间的同时也减少了其能量消耗。最后,在Process Designer构建的焊接生产线的工艺规划基础上,利用数字化工厂仿真软件Process Simulate搭建了焊接机器人点焊白车身侧围工件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建立了制造资源的运动模型,定义了焊接机器人的焊接任务,对算法规划的最优轨迹进行仿真验证,针对仿真中出现的碰撞干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最终得到了一条无碰撞焊接路径,通过分析该路径下焊接机器人各关节运动曲线以及轨迹优化前后的仿真时序图可知,优化算法规划焊接机器人运行轨迹对实际加工有指导意义,有利于进一步优化现场实际生产的效率。

张澐龙[2](2021)在《铝锂合金蒙皮桁条T型结构激光焊接特性和压缩屈曲行为研究》文中认为轻量化结构设计与制造技术是未来民用飞机实现绿色、高效、节能、减排、减重的核心支撑技术。欧洲空客公司成功实现了激光焊接铝合金蒙皮桁条结构替代传统的铆接结构在飞机机身上的应用,取得了减重10%-20%、刚度增加15%-20%的效果。我国国产大型客机也提出了采用高比强度铝锂合金的蒙皮桁条结构激光焊接应用的需求,亟需解决铝锂合金蒙皮桁条结构的焊缝成形、接头软化、焊接变形和结构力学性能等关键问题。针对国产大飞机项目对双侧激光同步焊接铝锂合金蒙皮桁条结构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迫切需求,在本人硕士期间开展焊丝选型、工艺参数优化、焊缝成形、未熔合和气孔缺陷控制、组织和性能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补充研究光束间距和点固工艺对焊缝成形的影响,研究点固工艺对焊接变形的影响;通过焊接试验研究焊接顺序和工装夹具对蒙皮桁条结构焊接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不同焊后热处理工艺对接头组织的强化机理。在此基础上,对蒙皮桁条结构典型件进行激光焊接制造;鉴于该激光焊接蒙皮桁条结构未来应用于前机身和中后机身的下机身壁板,主要承载压缩和剪切载荷,本文结合试验和有限元模型,研究蒙皮桁条结构典型件在压缩载荷下的屈曲行为,并通过电测和光测试验数据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经有限元非线性理想化误差分析研究各误差源对压缩屈曲行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横截面积相等的典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比激光焊接结构与铆接结构、搅拌摩擦焊接结构的压缩性能差异。通过工艺试验研究发现,光束间距和点固焊接工艺直接影响焊缝横截面成形的对称性和内部组织的均匀性,继而影响接头的横向拉伸强度。在连续焊接之前,采用合理的点固焊接工艺可以有效控制焊接变形,当点固焊接线能量较小时,角变形降低64%,挠曲变形降低89%,但由于组织的不均匀性导致接头横向拉伸强度降低40MPa-60MPa。为了提高接头强度,制定了不同时效时间的固溶+时效和时效两种焊后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随时效时间的增加,采用固溶+时效热处理,强度逐渐增大,延伸率逐渐减小;采用时效热处理,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延伸率均小于1%。对于T3母材,时效165℃×20h或30h时,接头强度与AA2060-T8母材相当,但延伸率小于1%;对于T8母材,固溶+时效165℃×20h热处理时,接头强度与AA2060-T8母材相当,延伸率提高到2.7%。进一步探讨两种焊后热处理对焊缝组织的强化机理。固溶+时效热处理的焊缝中Cu元素固溶到基体中,晶界上的脆性θ相大量消失,并生成增强强度和韧性的T1相和δ’相,同时T相球化导致应力集中程度降低、增加晶间结合强度使得接头强度提高,强化机制为固溶强化和第二相强化;AA热处理的焊缝中产生增强强度的δ’相,而未生成增加韧性的T1相,晶界强化相中Cu含量增大,原有的晶界θ相更加连续使接头强度提高,强化机制为晶界强化和第二相强化。在解决焊接接头强化、焊接变形控制的基础上,研究铝锂合金激光焊接典型件的压缩屈曲行为。与实际壁板结构相比,典型结构虽然尺寸较小且实际承载能力不及实际壁板结构,但是其所反映的压缩屈曲行为特征仍可作为实际壁板结构的理论参考。结果显示,典型件的失效模式为整体变形失稳而不能继续承载引起的失稳失效,最终破坏形式包括蒙皮的局部屈曲、桁条的弯曲失稳和部分焊缝的连续断裂。典型件在达到初始屈曲载荷时,蒙皮上的应变表现出应变分叉现象,蒙皮的面外位移表现出不同数量的半波形式;在达到失效载荷时,桁条A的翼缘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较大面外位移。从有限元模型提取相关数据,与试验值基本吻合,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对上述有限元模型进行非线性理想化误差分析,获得误差较小的有限元模型的控制方法。边界条件和加载方式直接影响典型件的偏心加载情况,是影响典型件压缩强度和失效模式的主要因素;通过焊后热处理提高焊缝强度,对典型件压缩性能无影响;本征模缺陷影响典型件的屈曲模态,具有一定尺寸的几何缺陷和残余应力可以提高典型件的失效载荷,随着几何缺陷尺寸的增大或拉伸残余应力峰值的降低,失效载荷逐渐增大。建立横截面积相等的有限元模型并参数优化,对比相同横截面积的Z型桁条铆接结构、Z型桁条搅拌摩擦焊接结构和L型桁条激光焊接结构,三者的压缩失效载荷较接近,相比于焊接因素,结构因素对压缩失效载荷的影响更大。

张书源[3](2021)在《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当今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子技术水平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已经成为装备的神经系统,发展电子技术不仅涉及到其本身,同时它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电子技术的依赖越来越高的同时对电子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快速培养电子技术人才的中职教育越来越重视,而传统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与社会上的岗位需求存在差距,急需进行并尝试中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同时相关政策的出台为中职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但是我国中职院校因为传统教育方法的落后和与普通高中生源差异的影响,电子专业实践课程的开展存在如下问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不平衡、学习过程中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缺乏以及毕业生的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等。本研究基于《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借助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为核心的CDIO工程教育理论将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为支撑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分析目前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现状以及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接着针对中职电子技能实训的改革进行了路径分析,研究基于CDIO理念的项目式的教学融入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中的有效对策,根据现状的研究分析与改革路径及对策的分析,并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与行业标准为依据从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教学评价方面进行构建,设计开发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实施案例。通过基础型教学案例、综合设计型教学案例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对教学改革效果进行验证与分析。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以CDIO理念来指导中职实训教学,将电子技能训练中单调的重复性训练合理地转化到产品的设计、加工、生产等一系列的工作过程中,以提高学生对于工程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同时以教育学理论与电子专业实际的深入结合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创新性改革,让技能实训教学在符合学习规律、应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更加符合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赵海超[4](2021)在《牙轮钻头牙掌焊接有限元仿真及焊接变形控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牙轮钻头包括牙掌、牙轮、轴承、水眼和储油密封补偿系统等几部分,由三个装有牙轮的牙掌焊接而成。然而焊件由于电弧的作用温度分布不均匀,局部被加热至熔点温度以上,在焊缝和母材处形成很大的温度梯度,冷却过程中由于应力的作用导致牙掌产生收缩变形,这直接影响着钻头结构质量和性能。因此,开展牙掌焊接变形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前景。本文针对牙掌焊接所涉及的残余应力、牙掌变形和轴颈面偏移量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基于热、弹-塑性理论和有限元理论,以ABAQUS软件为平台,结合Python、Fortran语言编程,建立了牙轮钻头牙掌焊接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牙掌焊接的温度场、应力场和变形结果。并从焊接顺序和约束方式两方面对焊接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合理的焊序和约束方式,这对钻头公司在钻头焊接过程中准确控制钻头几何参数特别是钻头直径采取的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结果如下:(1)建立了牙掌焊接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了现有工艺下牙轮钻头牙掌焊接残余应力分布和变形规律。具体为,外圆焊缝与水平焊缝处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三个牙掌轴颈面中心节点处的偏移量分别为向内收缩1.44 mm,1.27 mm和1.52 mm。(2)合理的焊接顺序对牙轮钻头牙掌焊接有一定的优化作用。同焊道和原工艺有相反焊接顺序的方案二不论在焊后残余应力方案还是变形方面都优于原工艺。方案二在三个牙掌轴颈面中心节点处的偏移量分别为向内收缩1.42 mm,0.95 mm和1.24 mm,较原工艺分别降低了1.3%,25.2%和18.4%。(3)掌背处的约束对牙轮钻头牙掌焊接变形有较大的改善,但残余应力明显增大。对掌背两侧部分区域施加约束的方案一在三个牙掌轴颈面中心节点处的偏移量分别为向内收缩0.90 mm,0.79 mm和0.81 mm,较原工艺分别降低了37.5%,37.8%和46.7%。对掌背内外侧部分区域施加约束的方案二在三个牙掌轴颈面中心节点处的偏移量分别为向外扩张0.09 mm,0.24 mm和0.23 mm,较原工艺分别降低了93.8%,81.1%和84.9%。(4)尽管施加约束并未对焊接等效应力峰值产生影响,但各方向上的残余应力都不同程度的较原工艺增大了。然而,残余应力过大会缩短钻头使用寿命,降低钻头疲劳强度和应力腐蚀等力学性能,因此,综合变形调控并兼顾残余应力的影响,使用与原工艺在相同焊道相反的焊接顺序并在掌背两侧施加约束是最佳的调控方案。

李迎秋[5](2021)在《轿车自动化焊接生产线运载辅助夹具优化设计》文中指出21世纪全球汽车领域进入飞速发展时代,汽车白车身焊装生产线的制造精度及自动化程度的高低,是影响汽车整车制造质量和生产周期的重要因素。汽车运载辅助夹具是汽车白车身焊装自动化生产线中常用的工装夹具之一。作为汽车主机厂的重要设备,具有需求量大、制造精度高、制造周期长等特点。因此,优质的汽车运载辅助夹具,有助于提高白车身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汽车自动化生产线中的运载辅助夹具进行结构设计及优化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⑴运载辅助夹具结构设计。以轿车自动化生产线侧围外板运载辅助夹具为研究对象,参考焊接夹具的定位原理,本着基准统一原则,根据技术任务书、侧围外板的主要工艺参数,采用经验设计法、类比设计法利用CATIA软件对运载辅助夹具结构进行三维模型设计,构成模型的零部件包含几何信息、位置关系、联接关系、配合关系、运动关系等,其机械结构组成主要包括定位部件、夹紧部件、底部框架、侧框部件。结合现场的工况对关键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和校核计算,得到其强度、变形公式。⑵运载辅助夹具结构优化设计。以往采用经验设计法设计的同类产品主要考虑功能、可靠性两个主要条件,导致运载辅助夹具存在结构设计安全裕度大,自重大的问题。本文在保证运载辅助夹具正常使用情况下,对整个运载辅助夹具进行多目标的优化设计。通过对设计函数、目标函数、约束函数等参数的设计,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并求解,参照求解结果对夹具材料的规格、零部件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后的运载辅助夹具重量明显减轻,达到轻量化的目的。在保证运载辅助夹具刚度和强度的前提下,轻量化设计可以保证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提高产品经济性。⑶基于有限元仿真技术的运载辅助夹具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侧围外板运载辅助夹具的主承载结构是梁式框架结构,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对经验法及数字优化方法优化后的运载辅助夹具进行再次优化,对两种结构加载不同工况条件,进行如下分析:(1)结构刚度及强度分析(2)典型工况一:运载辅助夹具在正常静态时,装卸侧围外板的工况,它属于线性加载及卸载;(3)典型工况二:运载辅助夹具在空载、装载、满载侧围外板情况下运输及堆垛的工况,它属于施加冲击载荷;在ANSYS中导入运载辅助夹具优化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获得不同工况下运载辅助夹具结构数据。⑷运载辅助夹具制造的工艺路线提出及标准的制定。按照工艺指定原则,以运载辅助夹具底部框架为例,对其每个零件的加工工序依次进行分析排序,并进行整合,形成最终的零件加工工艺,其中重点分析焊接的参数及工艺形式。根据侧围外板运载辅助夹具的工艺路线,制定同类侧围产品运载辅助夹具加工制造工艺标准,为同类别产品的制造提供参考,对运载辅助夹具标准化设计提供积极促进作用。

赵德勇[6](2021)在《船用柴油机油底壳焊接工艺研究及变形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底壳是柴油机收集和储存机油的容器,与机体构成柴油机的曲轴箱,在柴油机运行过程中起到对机油散热的作用。目前船用柴油机油底壳绝大部分为铸造件,铸造件受铸造工艺的限制,生产周期长,易出现缺陷。在技术不断进步的影响下,柴油发动机逐渐偏向大马力、重量轻的方向发展,重量轻的柴油发动机成为设计开发的一项重要指标。焊接技术的发展,使其在材料加工各个领域的作用日趋显着,在新技术下,柴油机的油底壳结构改为焊接结构件的技术日趋成熟,在焊接仿真技术的不断变化下,其作用于优化焊接工艺过程,稳定生产质量减少在生产中的投入作用日益显着,为采用焊接工艺产品的研究带来了乐观的技术保障。本文对公司生产的某型号柴油发动机油底壳进行研究,对油底壳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焊接工艺分析,并利用焊接仿真软件研究,得出了影响油底壳焊接变形的各方面短板,并制定了油底壳的焊接变形控制方法,最终保证了油底壳的焊接质量。针对柴油机油底壳的结构特点,采用CO2气体保护焊对柴油机油底壳进行了焊接工艺分析。从焊接材质、焊丝匹配、焊接飞溅以及焊缝熔深几个方面,进行了油底壳的焊接工艺分析,在此基础上解决了油底壳焊接飞溅大、顶板加工后出现未熔合和气孔缺陷的问题。针对油底壳的焊后问题,分析了影响其变形的因素,通过建立油底壳的三维实体模型,利用Hypermesh软件对模型进行了网格的划分,在Simufact welding焊接仿真软件中,对组对间隙、装配工艺、焊接顺序和焊接参数等因素进行了焊接变形的仿真分析,得出各因素下油底壳的焊接变形云图,经过仿真结果的分析,得出油底壳更为合理的焊接工艺。结合仿真分析得出的结论和油底壳生产工艺流程,通过优化组装、局部反变形、刚性固定以及优化焊接顺序和工艺参数的措施,制定了油底壳焊接的最佳工艺,我们减小了焊接结构式油底壳焊后变形量,从而实现了焊接式油底壳不采用辅助支撑和焊后整形的措施,即可满足后续机加工要求。在实际生产中,当任务量增加时,焊接操作人员的需求量增加,任务量减少时,由于工人收入问题,导致人员流失,当任务量再增加时,需要重新找招聘人员。结合油底壳焊接的工艺方法,为解决生产力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提升工作效率,确保油底壳焊接质量,研制了油底壳焊接专机,专机采用双工位设计,确保了焊接作业的连续性和持续性,在机械手臂、工装夹具和变位机的协同作用下,实现了船用柴油机油底壳的自动化焊接,同时固化了油底壳焊接工艺研究的应用成果。

夏天一[7](2020)在《清江钢箱拱特大桥装配化建造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交通的要求日益提高,钢结构桥梁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大跨度钢结构拱桥以其独特的结构、优美的造型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广泛应用于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在大跨度钢结构拱桥的建设中,预制件加工前的深化设计、焊接工艺、防腐工艺主要影响着钢结构拱桥的建造质量,如何选择合理的建造技术保证大跨度钢结构拱桥的质量值得探讨。本文针对装配化建造技术应用这一问题,对大跨度钢结构拱桥预制件深化设计、焊接、防腐三个装配化重点技术进行研究。以清江钢箱拱特大桥预制件工厂化生产为工程背景,通过对国内外近几年大跨度钢结构拱桥的建造技术的梳理,采用生产全程调研采集数据、模拟分析、专家评审等方法,以预制件加工前深化设计、焊接工艺、防腐工艺三大核心建造技术为重点,系统的研究了大跨度钢结构拱桥的建造技术应用。通过BIM技术对关键、复杂预制件的加工前模拟,确定了零件的精确尺寸,避免了组装空间受限,指导了后续的加工生产;通过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将焊接变形控制在合理范围,保证了全桥拼接板的通孔率;通过重防腐技术的应用,实现了预制件内壁防腐的可操作性和桥梁整体防腐体系的可靠性;通过节段预拼装,检验了工艺的合理性、预制件的加工精度。该论文有图54幅,表15个,参考文献54篇。

苏亮[8](2020)在《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构架侧梁焊接变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高速动车组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在高速动车组中,转向架是重要的组成部件,动车运行安全问题、动力的性能等方面与其生产质量息息相关。在转向架的生产过程中,焊接是重要的参与生产技术之一,而焊接后转向架构架侧梁会不可避免产生焊接变形,如果不能将变形数值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直接影响到转向架的生产质量问题,并进一步会影响到组装精度的问题。所以对转向架构架侧梁焊接变形大小加以研究和控制,使其变形值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对于转向架侧梁的生产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将以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构架侧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值模拟法,对转向架构架侧梁的焊接变形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律探索与尝试,主要内容如下:1.应用Solid Works软件建立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构架侧梁几何模型,截取典型局部焊接接头,利用热弹塑性法,根据实际生产工艺参数对局部焊接接头进行热源校核,并计算出了热弹塑性应变值以及分布区域。2.验证不同的提取塑性应变半径对焊接变形产生的影响,对比焊接变形值,研究表明当提取半径大于一定范围时,提取半径对焊接变形不再产生影响,并根据转向架侧梁局部接头热弹塑性分布区域设置对应半径分别对两个典型局部接头进行提取塑性应变,建立了固有应变数据库。3.利用建立的固有应变数据库,基于固有应变法对转向架侧梁整体模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垂向变形最大,综合变形数值与垂向变形相差不大,应用固有应变法对侧梁整体模型进行计算具有可行性。4.将三组不同因素正交组合制定不同的焊接转向架构架侧梁的焊接顺序,利用固有应变法对转向架构架侧梁进行整体仿真计算,对比焊接变形值,研究表明三组不同因素对转向架侧梁焊接变形的影响规律,并给出了焊接变形最小的焊接顺序方案七,最小变形方案七焊接变形数值与最大变形方案八相比,焊接变形数值降低了11.46%。5.探究结构刚度对侧梁焊接变形的影响,设置不同腹板间距,对比焊接变形数值,并且利用MATLAB软件对焊接变形数值进行曲线拟合,研究表明了横向、纵向、垂向以及综合焊接变形的分布规律,并拟合出了腹板间距L与纵向变形SX、垂向变形SY、横向变形SZ之间的数学公式。

苗春龙[9](2020)在《港口机械大型构件焊接顺序规划研究》文中认为如今在港口、汽车、建筑等诸多领域,焊接工艺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然而由于焊接热循环、几何约束和材料尺寸等原因,焊接完成后焊接结构通常会出现变形与残余应力。在焊接大型构件时,如果忽视对焊接变形的处理,则会导致产品无法装配和质量降低。而大型构件空间结构复杂,一般有多道焊缝,焊缝的焊接次序对构件的最终变形影响重大,故而在大型构件设计阶段和制造阶段对对焊接顺序进行规划是很有必要的,焊接变形的预测方法是焊接顺序规划的基础,从研究焊接顺序对焊接变形的影响出发,控制制造阶段焊接变形产生的大小,从而给焊接工艺的制定提出参考意见,这对工业生产及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港口机械超大型构件的机器人制造技术与系统集成及应用示范为背景,采用基于ABAQUS的弹塑性固有应变有限元法,对港口门机的门架底座箱梁进行了目标为焊接变形最小化的焊接顺序规划,避免了热弹塑性有限元法运算量大速度慢、固有应变法无法考虑焊接顺序的缺点。首先以T型接头为对象,借助于热弹塑性有限元法对其焊接过程进行模拟,进而得到T型接头的固有应变值大小。其次,采用包括弹塑性固有应变法在内的三种固有应变法分别对同一T型接头进行模拟,验证基于ABAQUS的弹塑性固有应变有限元法模拟焊接变形的可行性和结果准确性。然后,通过一个双腹板模型的变形预测验证弹塑性固有应变法研究焊接顺序对焊接变形影响的可行性。最后,采用基于ABAQUS的弹塑性固有应变法对不同焊接顺序下门架底座箱梁的变形进行了模拟,优选出了变形最小的焊接顺序。结果表明,弹塑性固有应变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不同焊接顺序下大型构件的焊接变形,优选出的最佳焊接顺序,可以将箱型梁变形减小11.28%。

秦勇[10](2020)在《船体构件焊接变形的数值模拟和实验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船体是由成千上百个钢制构件经过不同程度的装配工序和焊接而成,其中焊接技术在船舶制造过程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可见,焊接能力和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船体构件的合格程度和一艘船的质量。在船体各种构件和分段的焊接过程中,焊接变形的存在,成为直接影响焊接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焊接是一种高温条件下连接材料的方式,从而会使得焊接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在高温发生剧烈的变化,在降低焊接质量,焊缝可靠性和船舶装配质量的同时,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增加制造成本;同时作用在焊缝连接处的工作载荷将极大程度引起应力集中,降低构件的承载能力,甚至会出现整条船报废的可能。所以焊接变形的预测以及控制早已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船体典型的小构件,结合弹热塑性理论,并选取小型构件中典型的V形坡口对接接头及T形接头进行焊接变形的研究,利用专业的软件进行焊接模拟,在结合实际焊接试验进行对比分析,为实际的船体焊接中控制焊接变形提供理论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学习了解船舶焊接相关理论知识,对船舶制造过程中不同的构件和分段的焊接知识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可结合CAD、Solid Works等软件对船体构件建模。(2)了解当前焊接变形主流研究方法和理论知识,掌握热弹塑性有限元理论以及双椭球热源模型。(3)通过对船舶企业参观实习以及文献的研读,获取人工焊接和机器人焊接时的焊接参数,分析整理运用在本文中。以船体构件中典型的V形坡口对接接头焊缝和T形接头焊缝为例,结合专业焊接软件Simufacet welding进行焊接过程仿真模拟,分别研究焊接速度和焊接顺序对焊接变形的影响。(4)通过实际焊接验证,研究焊接速度和焊接顺序对焊接变形的影响,测量相关变形数据,并与仿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可行的消除策略和办法,验证数值模拟的结果在实际焊接中的可靠性,达到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的目的。

二、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是制定焊接工艺的关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是制定焊接工艺的关键(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虚拟仿真的焊接机器人无碰撞路径及轨迹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焊接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现状
        1.2.2 焊接机器人轨迹规划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焊接机器人运动规划影响因素分析
    2.1 白车身侧围结构
    2.2 焊接机器人路径规划对象研究
        2.2.1 制造资源的分析
        2.2.2 点焊工艺分析
        2.2.3 焊点的分析与规划
    2.3 基于Process Designer的白车身侧围焊接线的工艺规划
        2.3.1 Process Designer概述
        2.3.2 制造特征信息建模
        2.3.3 工艺信息建模
        2.3.4 三维资源布局
    2.4 焊接机器人运动学分析
        2.4.1 DH参数建模
        2.4.2 焊接机器人正运动学
        2.4.3 焊接机器人逆运动学
    2.5 基于MATLAB的焊接机器人运动学建模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焊接机器人路径规划
    3.1 路径规划问题描述
        3.1.1 焊接路径分析
        3.1.2 避障焊接路径策略
        3.1.3 数学模型
    3.2 蚁群算法概述
    3.3 蚁群算法参数分析实验与选择
        3.3.1 蚂蚁数量设计
        3.3.2 信息素挥发系数的设计
        3.3.3 期望启发因子设计
        3.3.4 信息素启发因子的设计
    3.4 蚁群优化算法的改进策略
        3.4.1 信息素更新策略
        3.4.2 动态随机扰动策略
    3.5 改进蚁群算法的优化流程
    3.6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机器人焊接路径规划仿真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给定路径点的焊接机器人时间最优轨迹规划
    4.1 时间优化函数
    4.2 三次B样条曲线的机器人关节空间轨迹规划
        4.2.1 三次B样条模型
        4.2.2 反算控制点
        4.2.3 关节参数计算
        4.2.4 三次B样条轨迹规划仿真
    4.3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最优时间轨迹优化
        4.3.1 遗传算法原理概述
        4.3.2 遗传算法的改进策略
        4.3.3 改进算法的轨迹全局寻优过程
        4.3.4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时间最优轨迹仿真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NSGA-Ⅱ算法的多目标轨迹优化
    5.1 NSGA-Ⅱ算法原理
    5.2 多目标轨迹优化模型
        5.2.1 焊接机器人多目标优化函数
        5.2.2 多目标函数的约束处理
        5.2.3 NSGA-Ⅱ算法的参数设置
    5.3 仿真结果与分析
    5.4 多目标优化结果与时间最优结果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Process Simulate的焊接机器人轨迹仿真验证
    6.1 Process Simulate焊接仿真结构
    6.2 运动模型的建立
        6.2.1 焊枪运动模型的建立
        6.2.2 夹具运动模型的建立
    6.3 机器人焊接过程仿真结果分析
        6.3.1 焊接机器人碰撞分析
        6.3.2 焊接机器人运动分析
        6.3.3 焊接工位的仿真时间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铝锂合金蒙皮桁条T型结构激光焊接特性和压缩屈曲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轻量化材料和结构连接技术在飞机制造业中的应用
        1.2.1 铝锂合金在飞机制造业中的应用
        1.2.2 双侧激光同步焊接技术在飞机制造业中的应用
    1.3 铝合金及铝锂合金双侧激光同步焊接技术的研究现状
    1.4 常见机身壁板结构及其典型结构压缩屈曲行为研究现状
        1.4.1 常见机身壁板结构形式
        1.4.2 典型结构压缩屈曲失稳特点
        1.4.3 典型结构压缩屈曲试验研究现状
        1.4.4 典型结构压缩屈曲有限元分析研究现状
        1.4.5 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的结构屈曲分析方法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备及方法
        2.2.1 试验设备
        2.2.2 试验方法
    2.3 特征件组织分析及性能测试
        2.3.1 显微组织分析
        2.3.2 扫描电镜组织的图像处理
        2.3.3 性能测试
    2.4 特征件和典型件焊接变形测试分析方法
        2.4.1 特征件焊接变形测量方法及测试设备
        2.4.2 典型件焊接变形测量方法及测试设备
        2.4.3 焊接变形数据处理方法
    2.5 典型件压缩性能测试分析方法
        2.5.1 典型件试验前准备工作及测试设备
        2.5.2 面内应变分析方法
        2.5.3 面外位移分析方法
第3章 铝锂合金T型接头激光焊接成形及变形特性
    3.1 引言
    3.2 工艺参数对T型接头特征件焊缝成形的影响
        3.2.1 光束间距对特征件焊缝成形的影响
        3.2.2 点固工艺对特征件焊缝成形的影响
    3.3 点固工艺对T型接头焊接变形的影响
        3.3.1 点固工艺对单桁条长焊缝特征件焊接变形的影响
        3.3.2 点固工艺对三桁条短焊缝典型件焊接变形的影响
    3.4 焊接顺序对四桁条长焊缝典型件焊接变形的影响
    3.5 四桁条长焊缝典型件焊接工装夹具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焊后热处理对铝锂合金T型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热处理工艺参数选择
    4.3 焊后热处理对T3 态铝锂合金T型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
        4.3.1 焊后热处理对T3 态铝锂合金T型接头横向拉伸性能的影响
        4.3.2 焊后热处理对T3 态铝锂合金T型接头显微硬度的影响
        4.3.3 焊后热处理对T3 态铝锂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及强化机制分析
    4.4 焊后热处理对T8 态铝锂合金T型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
        4.4.1 焊后热处理对T8 态铝锂合金T型接头横向拉伸性能的影响
        4.4.2 焊后热处理对T8 态铝锂合金T型接头显微硬度的影响
        4.4.3 焊后热处理对T8 态铝锂合金T型接头显微组织的影响
        4.4.4 焊后热处理对T8 态铝锂合金接头强化机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铝锂合金激光焊接典型件压缩屈曲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5.1 引言
    5.2 铝锂合金激光焊接典型件压缩性能测试夹具设计
    5.3 典型件压缩屈曲试验前的系统校准
    5.4 铝锂合金激光焊接对称典型件压缩屈曲试验测试结果
        5.4.1 对称典型件压缩失效载荷及最终破坏形式
        5.4.2 对称典型件压缩载荷下面内应变
        5.4.3 对称典型件压缩载荷下面外位移
        5.4.4 对称典型件压缩屈曲失效机制
    5.5 铝锂合金激光焊接对称典型件压缩屈曲有限元模型建立
        5.5.1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5.5.2 材料属性
        5.5.3 特征值屈曲分析及后屈曲分析
    5.6 对称典型件压缩屈曲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讨论
        5.6.1 对称典型件失效载荷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5.6.2 对称典型件面内应变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5.6.3 对称典型件面外位移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5.6.4 框架与角片对典型件压缩性能的影响
    5.7 非对称典型件压缩屈曲试验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5.7.1 非对称典型件失效载荷的试验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5.7.2 非对称典型件面内应变的试验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5.7.3 非对称典型件面外位移的试验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典型件压缩屈曲理想化误差分析及结构设计
    6.1 引言
    6.2 对称典型件压缩屈曲非线性理想化误差分析
        6.2.1 误差源分析
        6.2.2 网格密度的非线性理想化误差
        6.2.3 材料参数离散的非线性理想化误差
        6.2.4 边界条件的非线性理想化误差
        6.2.5 加载方式的非线性理想化误差
        6.2.6 几何缺陷的非线性理想化误差
        6.2.7 残余应力的非线性理想化误差
        6.2.8 总体误差分析
    6.3 典型件压缩屈曲的结构设计比较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创新性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职业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
        1.1.2 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日益重视
        1.1.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不断加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CDIO理念研究现状
        1.3.2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1.3.3 CDIO理念引入课程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电子技能实训
        2.1.2 中等职业教育
        2.1.3 职业能力
    2.2 理论基础
        2.2.1 CDIO理论
        2.2.2 体验学习理论
        2.2.3 情境认知理论
        2.2.4 “知行合一”理论
        2.2.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3章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分析——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
    3.1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
        3.1.1 就业面向岗位
        3.1.2 专业培养目标
        3.1.3 专业知识和技能
        3.1.4 教学标准分析
    3.2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
        3.2.1 教学目标
        3.2.2 课程内容及教材分析
    3.3 课程实施的现状调查分析及问题
        3.3.1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现状调查
        3.3.2 调查问卷设计
        3.3.3 调查问卷情况分析(学生卷)
        3.3.4 调查问卷情况分析(教师卷)
        3.3.5 调查问卷总结
    3.4 CDIO理念指导电子技能实训教学改革可行性分析
        3.4.1 CDIO理念符合电子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规律
        3.4.2 CDIO理念与实训课程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
        3.4.3 CDIO理念核心与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阶段性重点具有一致性
第4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改革路径
    4.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贴近实际工作岗位
        4.1.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
        4.1.2 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的转变
        4.1.3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块设计
    4.2 新技术新工艺的教学模块设置,拓宽课程教学资源
        4.2.1 教学内容中的“破旧立新”
        4.2.2 组装工艺的产品化标准化
        4.2.3 数据记录规范化和有效化
        4.2.4 教学资源的合理转化运用
    4.3 开放自主式应用教学案例设计,增强学生创新思维
    4.4 多层次电子实训教学体系构建,打造中职实训课标
    4.5 合理对接CDIO培养大纲与标准,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4.6 适用性、前瞻性的实训室建设,优化实训教学环境
第5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构建
    5.1 课程结构设计
        5.1.1 宏观课程框架结构选择
        5.1.2 具体内部课程结构构建
    5.2 课程标准构建
    5.3 课程目标构建
    5.4 课程内容构建
        5.4.1 课程内容选取原则
        5.4.2 课程内容的项目构建
    5.5 课程教学评价构建
第6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6.1 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流程
    6.2 前期准备
        6.2.1 实践目的
        6.2.2 实践内容
        6.2.3 授课对象
        6.2.4 环境设计
        6.2.5 教材准备
    6.3 基础型教学案例
        6.3.1 环境搭建
        6.3.2 材料准备
        6.3.3 案例实施
        6.3.4 分析调整
    6.4 综合设计型教学案例
        6.4.1 材料准备
        6.4.2 案例说明
        6.4.3 案例实施
        6.4.4 考核要求与方法
    6.5 数据记录与结果分析
        6.5.1 课程内容满意程度分析
        6.5.2 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分析
        6.5.3 能力培养作用评价分析
        6.5.4 考核评价认可程度分析
        6.5.5 课程综合反馈效果分析
        6.5.6 课程成绩比较分析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与分析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Ⅰ 调查问卷(一)
附录Ⅱ 调查问卷(二)
附录Ⅲ 调查问卷(三)
附录Ⅳ 企业访谈提纲
附录Ⅴ 记录表及工作活页
附录Ⅵ 教学设计方案
附录Ⅶ 任务书

(4)牙轮钻头牙掌焊接有限元仿真及焊接变形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焊接数值模拟研究动态
    1.3 焊接变形控制方法研究动态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焊接有限元分析理论
    2.1 焊接温度场分析理论
        2.1.1 焊接的基本传热形式
        2.1.2 非线性瞬态热传导分析
    2.2 焊接应力场分析理论
        2.2.1 热力学有限元分析理论
        2.2.2 热、弹-塑性理论
    2.3 焊接热源模型
        2.3.1 高斯热源
        2.3.2 半球型热源
        2.3.3 椭球型热源
        2.3.4 双椭球型热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1 牙轮钻头几何模型建立
        3.1.1 三维模型与模型简化
        3.1.2 焊缝模型
    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3.2.1 材料属性
        3.2.2 热源路径
        3.2.3 热源的处理
        3.2.4 网格划分与单元生死
        3.2.5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3.3 模型验证
    3.4 温度场仿真结果与分析
    3.5 应力场仿真结果与分析
    3.6 变形结果与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焊接顺序对牙轮钻头牙掌焊接的影响
    4.1 焊接顺序方案设计
    4.2 应力场仿真结果与分析
        4.2.1 焊接顺序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4.2.2 焊接顺序对变形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约束对牙轮钻头牙掌焊接的影响
    5.1 约束方案设计
    5.2 应力场仿真结果与分析
        5.2.1 约束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5.2.2 约束对变形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5)轿车自动化焊接生产线运载辅助夹具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1.2.1 汽车自动化焊接夹具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结构优化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2.3 国内外发展现状简析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运载辅助夹具三维结构设计及关键结构受力分析
    2.1 运载辅助夹具简介
    2.2 运载辅助夹具结构的三维建模
        2.2.1 需求分析
        2.2.2 运载辅助夹具的工作原理
        2.2.3 运载辅助夹具机械结构设计流程
        2.2.4 运载辅助夹具的构成
    2.3 运载辅助夹具关键结构的力学分析
        2.3.1 运载辅助夹具结构的组合变形
        2.3.2 运载辅助夹具变形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运载辅助夹具结构优化设计
    3.1 运载辅助夹具常见结构问题
    3.2 运载辅助夹具优化设计
        3.2.1 结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3.2.1.1 基本概念
        3.2.1.2 数学模型
        3.2.2 多目标优化设计问题与数学模型的建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有限元方法对运载辅助夹具结构的分析及优化设计
    4.1 工况分析及有限元分析流程
    4.2 底部框架的拓扑优化设计
        4.2.1 定义设计空间
        4.2.2 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中对底部框架结构进行拓扑优化设计
    4.3 经验法、类比法设计结构与优化后结构的静力学有限元仿真分析
        4.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3.2 定义材料参数及网格的划分
        4.3.3 施加载荷和约束
        4.3.4 仿真结果分析
    4.4 动力学分析
        4.4.1 动力学分析简介
        4.4.2 优化后运载辅助夹具显示动力学分析
    4.5 优化结构的疲劳强度校核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运载辅助夹具加工制造工艺路线提出及标准的制定
    5.1 工艺路线的制定规则与步骤
        5.1.1 工艺路线的制定规则
        5.1.2 工艺路线的制定步骤
    5.2 运载辅助夹具的工艺分析及工艺路线的提出
        5.2.1 材料的选取
        5.2.2 部件工艺过程分析及工艺路线标准的建立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船用柴油机油底壳焊接工艺研究及变形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焊接式油底壳在船用柴油机中应用概述
        1.2.1 焊接技术在船用柴油机中的发展
        1.2.2 焊接式油底壳的生产制造技术现状
    1.3 焊接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1.3.1 焊接热源模型研究现状
        1.3.2 焊接变形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价值
第2章 油底壳的焊接质量现状及工艺分析
    2.1 油底壳焊接质量现状
        2.1.1 油底壳结构特点
        2.1.2 焊接难点
        2.1.3 质量问题现状
    2.2 焊接工艺分析
        2.2.1 材料焊接性
        2.2.2 焊接材料
        2.2.3 焊接参数
        2.2.4 组焊装配
        2.2.5 焊接顺序
        2.2.6 接头坡口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油底壳的焊接变形仿真分析及控制措施
    3.1 焊接变形仿真分析
        3.1.1 焊接仿真软件Simufact welding
        3.1.2 仿真分析前处理
        3.1.3 焊接变形仿真分析
    3.2 仿真分析结论
    3.3 焊接变形控制措施
        3.3.1 局部组装
        3.3.2 整体刚性固定
        3.3.3 局部反变形
        3.3.4 焊接顺序
        3.3.5 焊接参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油底壳焊接专机的研制
    4.1 油底壳焊接专机的设计要求和方案
        4.1.1 设计要求
        4.1.2 设计方案
    4.2 焊接专机焊接夹具的设计
        4.2.1 焊接夹具的设计要求
        4.2.2 工装夹具的结构
    4.3 焊接专机配套件选型
        4.3.1 机器人
        4.3.2 清枪装置
        4.3.3 变位机
    4.4 油底壳焊接专机焊接实验及质量验证
        4.4.1 专机工作过程
        4.4.2 专机焊接质量控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1.1 课题成果
        5.1.2 创新点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清江钢箱拱特大桥装配化建造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装配式钢拱桥的发展概述
    1.2 装配式钢拱桥的施工方法
    1.3 研究意义及论文背景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BIM技术在预制构件中的应用
    2.1 工程概况
    2.2 BIM技术在预制件加工前的应用
    2.3 预制件的前期加工
    2.4 本章小结
3 预制件的焊接与涂装
    3.1 焊接工艺
    3.2 预制件焊接时的质量控制
    3.3 重防腐技术在清江特大桥中的应用
    3.4 清江特大桥的防腐质量控制
    3.5 本章小结
4 在试拼装阶段的质量控制
    4.1 试拼装技术方案
    4.2 拱肋与腹杆的试拼装
    4.3 纵梁的试拼装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构架侧梁焊接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焊接变形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1.2.1 经验法
        1.2.2 解析法
        1.2.3 数值模拟法
    1.3 转向架构架侧梁焊接变形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焊接变形仿真理论基础与使用软件
    2.1 热弹塑性有限元法
    2.2 固有应变法
    2.3 热源模型介绍
    2.4 焊接模拟软件介绍
        2.4.1 三维建模软件Solid Works
        2.4.2 焊接仿真软件virfac
        2.4.3 后处理软件paraview
        2.4.4 数学软件MATLAB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构架侧梁模型计算
    3.1 侧梁几何模型介绍
    3.2 侧梁局部接头模型计算
        3.2.1 局部接头有限元模型
        3.2.2 局部模型边界条件
        3.2.3 焊接工艺参数及热源校核
        3.2.4 热弹塑性法计算结果
    3.3 固有应变数据库的建立
        3.3.1 建立固有应变数据库的方法
        3.3.2 提取半径数值范围
        3.3.3 局部接头模型固有应变数据库
    3.4 转向架侧梁整体模型计算
        3.4.1 侧梁整体有限元模型
        3.4.2 侧梁整体模型边界条件
        3.4.3 焊接方案及取值方案
        3.4.4 整体模型计算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转向架侧梁焊接顺序对变形的影响以及方案优化
    4.1 焊接变形的控制方法
    4.2 焊接顺序方案介绍
    4.3 焊接顺序方案计算结果
    4.4 方案对比与结论分析
        4.4.1 第一组因素对焊接变形的影响
        4.4.2 第二组因素对焊接变形的影响
        4.4.3 焊缝整体焊接与分段焊接
        4.4.4 最大变形与最小变形方案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腹板间距对转向架侧梁焊接变形影响的研究
    5.1 侧梁不同腹板间距模型计算
        5.1.1 不同腹板间距模型介绍
        5.1.2 整体模型焊接变形云图
    5.2 侧梁不同腹板间距模型变形趋势
    5.3 腹板间距与焊接变形数量关系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港口机械大型构件焊接顺序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焊接顺序规划与焊接变形预测
        1.2.1 经验法和解析法预测焊接变形
        1.2.2 数值模拟法预测焊接变形
    1.3 本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焊接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2.1 有限元法介绍
    2.2 焊接热弹塑性有限元法理论基础
        2.2.1 焊接温度场理论
        2.2.2 焊接应力应变场理论
        2.2.3 热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应用
    2.3 固有应变理论
        2.3.1 固有应变有限元法
        2.3.2 弹塑性固有应变有限元法
        2.3.3 固有应变的确定
        2.3.4 基于固有应变的解析法计算
        2.3.5 固有应变的施加方法
    2.4 ABAQUS在焊接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2.4.1 ABAQUS软件介绍
        2.4.2 ABAQUS在焊接过程有限元的应用
    2.5 SYSWELD在焊接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2.5.1 SYSWELD软件介绍
        2.5.2 SYSWELD求解模块介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T型板焊接变形有限元分析研究
    3.1 概述
    3.2 基于ABAQUS的热弹塑性有限元模拟
        3.2.1 概述
        3.2.2 焊接温度场模拟
        3.2.3 焊接应力场模拟
        3.2.4 焊接变形模拟
    3.3 弹塑性固有应变法模拟
        3.3.1 固有应变的分布规律及其提取方法
        3.3.2 弹塑性固有应变法模拟
    3.4 基于SYSWELD的固有应变有限元法模拟
        3.4.1 基于SYSWELD的固有应变有限元法模拟流程
        3.4.2 模拟计算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门架底座箱梁焊接顺序规划
    4.1 概述
    4.2 双腹板结构焊接变形预测
    4.3 港口机械门架底座箱梁焊接顺序规划
        4.3.1 概述
        4.3.2 仿真模型
        4.3.3 固有应变数据库的建立
        4.3.4 模拟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船体构件焊接变形的数值模拟和实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1 船舶焊接的发展概况
        §1.2.2 焊接变形的产生和影响
        §1.2.3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焊接变形研究现状
        §1.3.1 实验法
        §1.3.2 解析法
        §1.3.3 数值模拟法
    §1.4 相关软件设备简介
    §1.5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焊接速度和焊接变形的影响关系
    §2.1 焊接模型建立
        §2.1.1 结构模型
        §2.1.2 工艺方案
    §2.2 有限元分析模型
        §2.2.1 热源模型
        §2.2.2 参数配置及分析计算
    §2.3 模拟仿真结果分析
        §2.3.1 方案一结果分析
        §2.3.2 方案二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焊接顺序对T形接头焊接变形的影响
    §3.1 焊接模型建立
        §3.1.1 结构模型
        §3.1.2 工艺方案
    §3.2 有限元分析模型
        §3.2.1 热源模型
        §3.2.2 参数配置及分析计算
    §3.3 模拟结果仿真分析
        §3.3.1 方案一结果分析
        §3.3.2 方案二结果分析
        §3.3.3 方案三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焊接试验验证分析
    §4.1 焊接试验材料
        §4.1.1 母材
        §4.1.2 焊丝
    §4.2 焊接设备
        §4.2.1 焊接机器人
        §4.2.2 焊机
    §4.3 焊接试验
        §4.3.1 对接接头焊接试验
        §4.3.2 T型接头焊接试验
    §4.4 焊接变形测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焊接机器人部分程序
    对接焊焊接机器人示教程序
    T形焊焊接机器人示教程序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四、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是制定焊接工艺的关键(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虚拟仿真的焊接机器人无碰撞路径及轨迹优化研究[D]. 杨丽婷.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2]铝锂合金蒙皮桁条T型结构激光焊接特性和压缩屈曲行为研究[D]. 张澐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3]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 张书源.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4]牙轮钻头牙掌焊接有限元仿真及焊接变形控制的研究[D]. 赵海超.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5]轿车自动化焊接生产线运载辅助夹具优化设计[D]. 李迎秋.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9)
  • [6]船用柴油机油底壳焊接工艺研究及变形控制[D]. 赵德勇. 山东大学, 2021(09)
  • [7]清江钢箱拱特大桥装配化建造技术应用研究[D]. 夏天一.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8]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构架侧梁焊接变形研究[D]. 苏亮.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9]港口机械大型构件焊接顺序规划研究[D]. 苗春龙. 天津大学, 2020(02)
  • [10]船体构件焊接变形的数值模拟和实验分析[D]. 秦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是制定焊接工艺的关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