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公司的经营战略

审查公司的经营战略

一、重温公司的经营方略(论文文献综述)

周浒[1](2021)在《社会关系网络视阈下的新闻人范长江研究》文中指出

杜晓旭[2](2019)在《《山西八大文化品牌丛书·晋商家园》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山西八大文化品牌丛书·晋商家园》讲述了山西知名地域文化品牌——“晋商”文化的定位、内涵及亮点,为国内外读者深入地了解山西文化打开了一条便捷通道。笔者选取该书的部分章节进行了翻译。在翻译、审校的过程中,对原汉语文本的特点有了更深的认识,进而发现了翻译过程中的两大难点,即文化负载词和汉语流水句的翻译。因而本报告将以《晋商家园》翻译实践为基础,针对文化负载词和汉语流水句的具体问题,探讨相应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以期丰富地域文化相关的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促进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本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为任务描述,交代了翻译实践的背景,指出了翻译实践期望达成的目的,并分析了原语文本的语言特色及行文风格。第二章为任务过程,介绍了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译后审校三个阶段。译前阅读原文,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解决阅读中的困难;然后开始着手翻译,每天按照计划完成翻译量,且运用一些翻译辅助手段不断修改译文;初稿完成后又进行了四次审校,以提高译文准确性。第三章为案例分析,是整个翻译实践报告的主体部分。本章以此次实践中遇到的两大难点——文化负载词和汉语流水句的翻译为基础,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探讨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比如翻译文化负载词时,为保证译文的忠实性和可读性,分别选用音译、直译加注释、意译等翻译方法;翻译汉语流水句时,要按照一定的翻译步骤来进行,即切分句子、确定主语、增补信息、句式重组。第四章为实践总结,回顾了本次翻译实践的经验与不足。

Rasuleva Nigina[3](2019)在《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网络文学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与美国电影、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并列的四大文学现象,研究其发展历史,探索其成长轨迹,对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有重要意义。网络文学产业按流程可以分成生产、流通、接受三个部分,“生产”研究网络文学主体即作家,“流通”研究网络文学的载体网站及其运行模式,“接受”研究网络文学的国家治理及作家和网站读者的关系。网络读者在网络文学作品成长的各个环节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接受主义理论,是读者决定了产品的价值,对网站来说读者是消费者,对政府来说读者是民众,吸引消费者,服务民众构成网络文学载体和网络文学治体的核心目标。网络文学主体研究,以痞子蔡、安妮宝贝、唐家三少、余秀华四位作家为例,他们代表了网络文学作家成功的不同路径。痞子蔡代表的一类作家,是业余进行创作,网络空间是他们放松精神的娱乐场,体现的是一种“网络有文学”现象,却孕育了自由与解放。痞子蔡本人第一次实现网络作品的在线交易,使网络文本变成了真正的网络作品,开辟了网络文学变现的先河,堪称网络作家第一人。安妮宝贝代表的作家们,把网络当做宣传个人作品的工具,深入研究网络运用之道,在网络上赚取人气,在线下出版获得利益。他们与网络的关系是文学为体,网络为用的关系,网络与文学之间还没有完全融合,或者说网络文学在他们这里还只是“网络+文学”,这类作家通过网络取得宣传效果之后,便会退出网络继续从事传统文学的工作。唐家三少代表的作家们在网上写作,在网上获得收益,网络与文学实现了真正的融合,不论内容和形式都体现出鲜明的“网络文学性”,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这时网络文学产业化。在此基础上的IP运营,拓展了网络文学的边界,形成网络文学的大神,但也出现了大神霸榜现象,折射出资本对文学的双刃剑作用。余秀华代表的作家们,跳出大神霸榜的竞争,独辟蹊径,走小众化路线。网络对他们来讲是独立存在的空间,既没有运用网络的刻意,也没有对网络的依赖,更没有离开网络无法存在的尴尬,是网络与文学的新形态,至此文学从网络中脱离出来变成与之相辅相成的精神存在,预示着网络文学概念的新衍进。网络载体研究,以天涯论坛、榕树下、起点、翼书网四家为例,分析作为网络文学载体的网站及其经营模式,指出不同类型网站经营方略不同是为了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以及相同读者对网文的不同期待而作出的市场行为。天涯论坛发帖跟帖模式,正是网络文学作者与读者互动交流的结果,也体现出网络文学作者也是读者的特征,这跟传统文学作者与读者截然二分完全不同。在网络中每位网友都是写作主体,不仅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还可以直接影响到作品的内容。当然,天涯论坛的贴吧还带有碎片化随机的成分,只能看作是网络文学的前驱。榕树下已经是比较正规的文学网站,它通过组织作者写作,读者付费阅读,运作网络文学作品的改编等活动,把网络文学真正变成了一种经济模式,使得网络文学真正从野蛮生长开启了规范化经营的序幕。起点中文网代表的原创文学网站是网络文学载体的主流模式,它们深挖读者需求,打造偶像化作者,全版权内容运营,实现文学与资本的双向互动,展示文学与网络技术的相辅相成发挥着重要的文学产业化的功能。在群雄逐鹿读者市场的时候,翼书网这类小而美的网站开始切割细分市场,改变网络通俗小说一统天下的景象,将自己的目标定位于需要经过写作提升思维能力和工作技能的成长型群体,进行小范围服务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读者对内容的要求是网络文学永远进步的不竭动力,为满足尽可能多的读者要求,网站也开始合纵连横,终于出现了阅文集团这样的超级大鳄,也引来了政府对网络文学的特别关注和规范治理。网络文学管理者研究把官方对网络文学的管理作为研究对象。网络文学作为网络社会主要的文学存在形式,不仅是作品内容要被读者接受,其传播方式和社会影响也势必要经过管理部门的认可,网络文学的官方接受涉及到引导体制的建立和约束机制的实行。官方不仅要有效引导网站规范化经营,还要引导作者创作能够发扬主旋律,弘扬真善美的作品,一方面为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要消除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在中国网络文学从野蛮生长向稳中求进的过程中,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以及《网络文学出版服务单位社会效益评估试行办法》等政策法规,以确保网络文学发展方向正确,任务落实到位、保障措施得力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的重要举措,对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网络文学一切以人民为服务对象的前提下有序、雅俗共赏、高效的发展,从而发挥其激励斗志、鼓舞人心、繁荣文化、彰显风采的作用,这也是中国网络文学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也为世界网络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优秀经验。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启示,首先它是中国传统文学滋养的结果,传统文学为作家创作提供了充足的智慧和灵感源泉。第二层面是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了中国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促成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第三个层面,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独特的政治文化制度体制保障了中国政经文等事业的建设可以统一规划稳步落实,为网络文学的发展和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外围环境。中国的网络文学发展经验无法复制,但是中国发展网络文学的措施和手段可以帮助其他国家利用网络进行文化的普及与提升。网络文学是产生于网络,并在网络上通过文字进行意象沟通实现智慧变现的艺术实践。网络文学是主体、载体、治体协调互动的产物,它创生于网络,成长于文学,成熟于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国网络文学像中国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时代文学一样,也将成为网络中国的时代之文学。

高春颀,孙永剑[4](2018)在《“年轻一代企业家要在新时代成就新辉煌”》文中认为进入新时代,站上新起点,年轻一代企业家风华正茂,他们肩负着传承与创新的使命。日前,由全国工商联指导、中华工商时报社主办的中国民营经济40年峰会隆重举行。在此次峰会上北京尚融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尉立东,中商惠民(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一春,荣民控股集团有限公?

魏兢燕[5](2017)在《D公司国际营销渠道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全球制造业的持续低迷,作为工业配套材料的“中国制造”新型绝缘材料正面临竞争白热化和价格下行的压力,国内制造商也进入利润空间被压缩的困境。必须意识到的是,打造优势国际营销渠道来实现竞争力已是首选途径,通过拓宽营销渠道、提升国际营销队伍素质、加强渠道管理、以及深化与海外代理商的合作等实现渠道优化才能使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本文应用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和营销渠道相关理论和方法,对以新型绝缘材料为主要产品的D公司国际营销渠道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工业原材料制造领域选取代表企业进行国际营销渠道的深入研究尚属首次,同时创新性将波斯顿矩阵与市场细分有机结合,分析出企业应向不同的海外细分市场投放与之匹配的差异化产品组合。论文首先应用SWOT分析,对D公司国际营销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其在参与国际竞争过程中的弱势和不利,从而探寻公司应通过国际营销渠道优化途径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随之,对D公司现有的国际营销渠道现状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其在渠道结构设计、成员选择和渠道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最后,文章将STP理论运用到D公司的国际营销渠道优化中,具体从D公司市场细分、目标市选择和产品定位;渠道开发;重点市场和渠道的培养;国际营销团队建设;经销商选择;渠道权力提升以及渠道冲突问题解决这几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渠道优化方案和措施,以确保其营销渠道健康有序发展。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D公司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认识到渠道的重要性,并能行动起来,从营销渠道上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

邵珠清[6](2016)在《电视综艺节目的新媒体营销 ——以《奔跑吧兄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视综艺节目作为传统电视媒体的主要节目类型之一,不仅在电视台的经营战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步入新媒体时代,电视观众的媒介接触习惯,传统电视媒体营销方式以及媒介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电视媒体的受众正大量被新媒体分流。在此背景下,电视综艺节目营销必须主动适应营销新环境,调整营销战略,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来推广节目。浙江卫视品牌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自开播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收视率,这离不开其对新媒体营销的精准运用。本文即以《奔跑吧兄弟》的新媒体营销作为切入点,在分析节目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以及促销策略的基础上解读《奔跑吧兄弟》新媒体营销的具体方式及策略,旨在更好地推进我国电视综艺节目新媒体营销。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个章节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对电视综艺节目及新媒体营销的主要内涵及特征进行了讨论分析;第三章从社会文化、经济、技术、竞争及受众几方面对电视综艺节目的新媒体营销市场环境作了阐述;第四章对《奔跑吧兄弟》的新媒体营销作了具体的案例分析研究;第五章则是在第四章的基础上分析概括《奔跑吧兄弟》新媒体营销给我国电视综艺节目新媒体营销所带来的启示与思考,希望能够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为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肖柯[7](2014)在《治理与管理融合视角下上市公司内部监控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上市公司内部运行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监控机制因其在限制公司内部权力泛化,促进公司战略达成、保障公司所有者权益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而受到理论和实践界的关注,近年来上市公司成功或失败的众多案例均证明了构建合理有效的公司内部监控机制不仅是公司发展的必然保障,也是公司存续以实现其个体价值的立足之本。综合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内部监控机制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和公司内部多层次的宏观制度安排统称,监控分别对应着监督和控制职能,两种职能的发挥也分别侧重在治理视角和管理视角并延伸出不同内涵。公司内部监控机制专题性研究较少,但理论界对于如何约束公司治理界限和规范管理控制行为作了一定的研究工作,本文对前人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并将之作为研究的铺垫。从治理视角以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结构设计及职能发挥为重点对前人理论进行了述评,从管理视角以管理控制和内部控制领域的理论起源和制度安排进行了综述。在结合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治理和管理融合视角来作为上市公司内部监控机制的研究视角,以公司治理和管理视角分别诠释公司内部监控机制的运行框架,并以二者融合的视角构建理论框架,这一主线贯穿全文,是对理论界单独以某个局限性视角解读内部监控机制的弥合性回应,也是研究上市公司运行机制的全新视角。公司治理层不涉及具体操作类业务,因此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公司内部监控机制主要体现为公司内部监督结构安排与制度设计,以内部监督的形式表现出来。公司内部监控在治理层的运行要以现有《公司法》和OECD《公司治理原则》为法律依据,结合上市公司治理实践和运行经验,作为公司内部治理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作用。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依照信任托管和委托代理的关系进行监督,并在内部监控机制中分别发挥相应的监督作用,形成制衡机制,保证公司治理结构井然有序,公司战略制定得当。公司管理视角下的公司内部监控机制要显得更加具体和明确,涉及公司具体运营层面的监控以控制为主,在与内部控制、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的相互融合过程中形成了以内部控制为框架的管理控制体系,确立了计划、执行、检测、评估和修正的循环模式,以人、财、物、信息四大要素作为管理控制的对象,形成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和信息管理四个核心方面、检测环节围绕工作流程和控制点进行分别采用显性和隐性的手段加以控制,保证管理层各层次、各组织均能围绕公司目标加以运行。正如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是公司制度相互依存的特性类似,治理层监控和管理层监控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也存在着委托代理层次、解决的问题对象、侧重点、主体和法律范畴、所使用的手段五个方面的分野和比较。二者同时存在于公司这一组织之内,公司的边界决定了监控机制无论是治理层还是管理层都是公司内部运行机制的一部分,在目标、载体、原则、主体上存在一致性,并在战略、内部审计、组织结构和文化层次方面实现契合,此基础上以统合组织目标、优化组织结构为基础提出公司治理与管理融合视角下的内部监控框架。评价上市公司内部监控是否有效可以使用内部监控评价值这一指标,构建这一指标体系需要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形成了融合治理与管理视角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指标净化,并利用熵值取权法确定每一指标的权重值,建立起内部监控效率的评价体系和量化方法。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层监控力度主要集中于股东会和董事会,监事会存在缺乏独立性和发挥作用不明显的缺陷;管理层监控中组织目标监控和资产安全监控对内部监控效率影响较大;综合样本指标,我国上市公司总体内部监控效果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且不均衡,仍然有提高的余地。上市公司内部监控机制也存在路径选择和跨文化比较问题,文化因素产生于人类实践行为,又反作用于包括公司制企业在内的社会经济要素。文化对于内部监控机制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治理层,依据各地文化因素的不同在世界上形成了元内部监控、二元内部监控和家族内部监控三种类型。本文用霍夫斯泰德提出的文化维度理论比较明确的比较分析了三者之间在治理层监控机制的不同并分析其文化渊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文化渊源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控机制起源和成长来探索优化和改进目前内部监控机制的路径。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控机制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内部监控效率评价的现实,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性建议。在公司治理层面,应从规范和完善股东会制度,发挥董事会轴心作用,树立监事会专业角色入手,从制度完善和规范建设角度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为内部监控机制有效发挥作用营造制度保障;在公司管理层面,应从建构权责明晰的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规划合理的人力资源体系、塑造诚信为本的公司内部监控文化出发,使内部监控的触手能够抵达组织内部的各层次,贯穿于公司运营的每一笔业务。同时还应实现内部监控和外部监控机制的融合与超越,共同建立适合我国上市公司的监控机制。

王鹏辉[8](2014)在《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 ——以九边处处蹄痕的吴禄贞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世纪上半叶,西学东渐和西力东侵交汇而来,中国进入数千年尺度的历史变局,西北陆地边疆和东南海疆首当其冲。龚自珍和魏源从今文经学视野出发,共通发明西北一东南边疆轴向历史空间互动结构的边疆建设方略。康有为和梁启超从今文经学会通中西的君主立宪维新变法,以"五族合一"和"中华民族的大民族主义"进行中国现代国家的国家建设,吸收了 "龚魏"的边疆建设方略。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黄兴和章太炎的"排满革命"登上历史舞台,发动武装革命来推翻清王朝,创建共和国的中国,具体方略则为东南沿海的边疆革命方略,忽视了非汉族群聚居的西北陆地边疆。吴禄贞正在此时,从长江中游的武汉穿越东南海疆,东渡日本留学陆军士官学校,并与孙中山、唐才常、梁启超交游,投身自立军起义。吴禄贞毕业回国后又与黄兴交游,在武汉和长沙进行革命聚义。革命党人吴禄贞北上入职清廷中央练兵处,结束了他的东南革命。东三省爆发的日俄战争刺激清王朝进入预备立宪的新政阶段,边疆危机为前奏的国家和民族危机引发了清末中国改革与革命的双重变奏。1906年上半年,吴禄贞跟随理藩院尚书肃亲王善耆考察内蒙东四盟,亲历亲见了已经变为蒙汉杂居的传统塞北边疆,对内蒙东四盟进行了现代性的社会调查《东四蒙古实记》,并制定了一套经营蒙古的战略改革方略《经营蒙古条议》。吴禄贞以西方民族国家的观念来思考清王朝的边疆危机,依据近代国家主权、领土、人民的要素制定蒙古地区的改革方略。1906年下半年,吴禄贞得到练兵处的派遣穿越中原前往西北新疆的伊犁调查军政,而日本陆军少佐日野强和俄国陆军上校马达汉分别接受各自国家参谋部的派遣,与吴禄贞同时出现在中国西北边疆。吴禄贞的《沿途日记》与日野强的《伊犁纪行》及马达汉的《马达汉西域考察日记(1906——1908)》互相参证,反映了民族国家国际体系和清王朝视野交互下的西北边疆历史面貌。1907年,东三省继新疆建省、台湾建省后从军府制变革为行省建制。吴禄贞以军事参议的官职跟随首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来到奉天任职,随后奉派前往吉林省延吉厅调查吉林与韩国界务。朝鲜与清王朝的宗藩关系在日本控制朝鲜主权后逐渐解体,两国的边界图们江经过重新确认而遗留江源边界的争议。日本随即寻找各种伪证制造"间岛问题",图谋侵占中国延吉厅领土。吴禄贞针对日本制造的"间岛问题",运用测绘等各种近代地理科学技术和近代社会调查手段勘查了延吉的历史、政权建设、地理、韩民越垦和入籍中国的历程以及吉韩界务的交涉历史,把日本提出的伪证一一推翻,证成延吉为中国领土,为清王朝提供了维护国家主权的依据。1907至1909年,吴禄贞先后任职吉林边务帮办和吉林边务督办,驻扎延吉厅,与日本在延吉非法建立的"统监府间岛派出所"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抵制日本对延吉中国主权的侵犯,同时展开各项内政建设,以民生为本确立越垦韩民的中国国民的法律地位,并参与清王朝中央外务部与日本的谈判,终于使日本在《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承认图们江国界,延吉厅为中国领土。吴禄贞在延吉的边疆建设以近代主权国家的原理依靠国民推进了边疆中国的近代国家建设。纵观革命党人吴禄贞的一生,身处清末改革与革命争锋的时代,在日本接受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洗礼,既有参加东南革命又有参加西北边疆建设的历史际遇。吴禄贞从最初的"排满革命"到经历内蒙东四盟、西北陕甘、东北延吉的边疆调查和国家建设,其国家疆域空间的观念比较孙中山、黄兴、章太炎更接近历史和现实,接上了龚自珍、魏源、康有为和梁启超的脉络。吴禄贞以革命党人和清王朝的官员双重身份,通过边疆建设追求中国现代国家的国家建设。吴禄贞深度介入了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体现了民族主义潮流中中国由王朝国家向主权国家转型历史进程中的历史连续性。

贾太宏[9](2014)在《为有源头活来水——从《品味管理》管窥上官建新的管理智慧》文中提出石油石化领域,舞文弄墨的作家不少,写技术专着和诗歌散文类的居多,写企业管理类作品的相对较少。上官建新带着他的《品味管理——拓展知识的管理认识藏本》一书迈入了这个领域,使我们有机会从石油文化的视角感受他卓越的企业管理智慧。企业管理和其他学科一样,博大精深,需要学习者理论与实践的紧密

俞贇奕[10](2013)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流行音乐与文化生活》文中提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当时中国近代流行音乐的发祥地和重镇。在中国近代流行音乐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上海这座城市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流行音乐起源于西方社会,根植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中,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上海这座城市独特的历史机缘,形成了不同于当时其它中国城市的都市文化和大众生活方式,使得上海成为了近代中国流行音乐的摇篮。流行音乐在上海产生之后,也不断地影响着上海的文化生活,流行音乐与上海文化生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文章主要通过探讨流行音乐在上海形成与发展的原因,以此来反映二三十年代上海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状态。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三个部分,其基本情况如下: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研究方法以及选题意义。第一部分“中国近代流行音乐在上海的发轫”,首先界定“流行音乐”这一概念,为下文的论述作铺垫。然后再介绍流行音乐在上海发轫的源流——学堂乐歌和中国流行音乐先驱黎锦晖,探讨流行音乐在上海产生的原因。第二部分“流行音乐在上海的繁荣”,这一部分承接上文,探索流行音乐三十年代初在上海飞速发展的原因。歌舞厅的繁荣,唱片业、广播业的兴起,大量学院派流行音乐人才的涌现,使得流行音乐飘进千家万户。第三部分“流行音乐与上海文化生活”主要探讨流行音乐对二三十年代上海文化生活的影响:女性艺人从此登上历史舞台,明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电影文化深入人心,更阐述了流行音乐在抗口救亡运动中发挥的独特作用。结语从分析上海的文化背景入手,解析中国流行音乐在上海兴起和发展的原因,并阐述了研究二三十年代上海流行音乐的意义。

二、重温公司的经营方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温公司的经营方略(论文提纲范文)

(2)《山西八大文化品牌丛书·晋商家园》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1.1 任务背景及意义
    1.2 原语文本语言特点
第二章 任务过程
    2.1 译前准备
    2.2 翻译过程
    2.3 译后审校
第三章 案例分析
    3.1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难点及其翻译策略
        3.1.1 译文的忠实性
        3.1.2 译文的可读性
    3.2 汉语流水句的翻译难点及其翻译策略
        3.2.1 汉语流水句的翻译难点
        3.2.2 汉语流水句的翻译策略
第四章 实践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中国网络文学创作主体研究
    第一节 从写手到作家
    第二节 网络狂欢的痞子蔡
    第三节 网络反哺文学的安妮宝贝
    第四节 网络孕育出的大神唐家三少
    第五节 网络突破生活的余秀华
    第六节 网络文学主体的自我规范
第二章 中国网络文学载体平台研究
    第一节 技术发展带来的载体变革
    第二节 萌芽期的网络论坛型载体——以天涯为例
    第三节 人文情怀的网络栖息——以榕树下为例
    第四节 台式机时代网络文学——以起点中文网为例
    第五节 移动客户端的阅读与写作——以掌阅为例
    第六节 闹中取静的小众阅读与写作——以翼书网为例
第三章 中国网络文学治体研究
    第一节 网络文学主体与载体的博弈
    第二节 网络文学治体的两手抓
    第三节 网络文学治理体系的建构
第四章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经验启示
    第一节 传统文学的生命力,涵养作家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生产力,科技支撑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命运共同体
结语
附录:中国网络文学大事记(1994—2018)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士学位期间所作的成果
致谢

(4)“年轻一代企业家要在新时代成就新辉煌”(论文提纲范文)

全联并购商会会长、北京尚融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尉立东:
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深度结合
中商惠民(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一春:
实业报国,勇担时代新使命
荣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史历荣:
在传承中开创事业全新格局
香港创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志禧:
我的创业心在祖国
GIO华兴控股集团联合创始人、CEO葛小松:
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勇于创新
华讯方舟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吴光胜:
打造企业的独门绝技

(5)D公司国际营销渠道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基本结构
    1.5 论文创新点
2 营销渠道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营销渠道相关概念和理论
        2.1.1 营销渠道的定义
        2.1.2 营销渠道的结构
        2.1.3 营销渠道的设计
        2.1.4 营销渠道的管理
    2.2 国际营销渠道相关概念和理论
        2.2.1 国际营销渠道定义及模式
        2.2.2 国际营销渠道成员
        2.2.3 国际营销渠道的特点
        2.2.4 国际营销渠道管理
    2.3 国际营销渠道与国内营销渠道的区别
3 D公司国际营销渠道现状分析
    3.1 D公司发展及现状
        3.1.1 公司概况
        3.1.2 D公司国际营销发展现状
    3.2 D公司国际营销SOWT分析
    3.3 D公司国际营销渠道现状
        3.3.1 D公司国际营销组织结构
        3.3.2 D公司国际营销渠道主要成员构成和选择
        3.3.3 D公司国际营销渠道主要模式
        3.3.4 D公司国际营销渠道功能
4 D公司国际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4.1 渠道设计方面的问题
        4.1.1 粗放的市场细分和定位
        4.1.2 营销渠道开发不足
        4.1.3 重点市场的渠道培育乏力
    4.2 渠道成员的问题
        4.2.1 D公司国际营销团队的问题
        4.2.2 缺少优质经销商
    4.3 国际营销渠道的管理问题
        4.3.1 渠道权力过小
        4.3.2 分销渠道与自营渠道的冲突
5 D公司国际营销渠道优化方案
    5.1 渠道设计的优化
        5.1.1 市场细分及品牌定位
        5.1.2 构建合理的国际营销渠道模式
        5.1.3 加大重点市场和渠道的培育力度
    5.2 渠道成员的优化
        5.2.1 国际营销团队建设
        5.2.2 科学选择和管理经销商
    5.3 渠道管理的优化
        5.3.1 提升渠道控制力
        5.3.2 科学化解多渠道冲突
结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6)电视综艺节目的新媒体营销 ——以《奔跑吧兄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二、电视综艺节目及新媒体营销概述
    2.1 电视综艺节目
    2.2 新媒体营销
三、电视综艺节目新媒体营销市场分析
    3.1 电视综艺节目新媒体营销环境分析
    3.2 电视综艺节目新媒体营销受众分析
四、《奔跑吧兄弟》新媒体营销分析
    4.1《奔跑吧兄弟》节目概述
    4.2《奔跑吧兄弟》营销环境分析
    4.3《奔跑吧兄弟》的新媒体营销策略
五、《奔跑吧兄弟》新媒体营销带来的启示
    5.1 树立渠道思维,进行整合营销
    5.2 深化新媒体营销内容属性
    5.3 注重节目质量,撬动广告收入和粉丝流量
六、结语
七、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后记

(7)治理与管理融合视角下上市公司内部监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解析
        1.2.1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
        1.2.2 监控——监督与控制的合体
        1.2.3 公司治理视角与公司管理视角
        1.2.4 机制与管理机制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综述
    2.1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
        2.1.1 理论研究
        2.1.2 系统化视角研究
    2.2 基于治理的内部监控机制相关研究
        2.2.1 股东监控理论
        2.2.2 董事会监控理论
        2.2.3 监事会监控理论
    2.3 基于管理视角的内部监控机制相关研究
        2.3.1 控制论
        2.3.2 管理控制理论
        2.3.3 内部控制理论
    2.4 理论述评
第3章 公司治理视角下内部监控机制
    3.1 治理视角下内部监控机制定位
        3.1.1 角色定位:内部监控机制对治理机制的嵌入
        3.1.2 职能定位:以监督职能为主导的治理层内部监控机制
    3.2 治理视角下内部监控机制要素解构与运行机理分析
        3.2.1 监控主体:治理权力与利益相关者需求的衍生
        3.2.2 监控客体:主体利益与治理层级的体现
        3.2.3 监控内容要素:有效治理与利益相关方的需求
        3.2.4 监控方式:主体效能与权力制衡的载体
    3.3 治理视角下内部监控机制框架的合理性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公司管理视角下内部监控机制
    4.1 管理视角下内部监控机制定位
        4.1.1 角色定位:管理控制、内部控制与会计控制
        4.1.2 职能定位:以控制为主导的管理层内部监控
    4.2 管理视角下内部监控机制要素解构与运行机理分析
        4.2.1 监控主体:垂直权力与管理层级的链条结点
        4.2.2 监控客体:系统结构与机制改进的外化载体
        4.2.3 监控内容要素:组织目标与管理要素的综合体现
        4.2.4 监控方式:有效控制与合理运作的多元化手段
    4.3 管理视角下内部监控机制框架的合理性构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治理与管理视角下公司内部监控机制的分野、交契与融合
    5.1 治理与管理视角下公司内部监控机制的分野
    5.2 治理与管理视角下公司内部监控机制的交契
    5.3 治理与管理内部监控机制的融合—一个理论模型
        5.3.1 目标统合
        5.3.2 组织运行统合
        5.3.3 保障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控综合评价研究
    6.1 内部监控机制评价及价值分析
    6.2 上市公司内部监控评价指标体系
        6.2.1 指标构建的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
        6.2.2 治理层指标体系
        6.2.3 管理层指标体系
    6.3 样本描述性统计
    6.4 内部监控效率评价指标分析
        6.4.1 指标净化与因子分析
        6.4.2 实证结果讨论
    6.5 内部监控评价指标权重赋值及相关分析
        6.5.1 关于熵值取权法
        6.5.2 熵值取权法的指标权重赋值的实现过程
        6.5.3 实证结果讨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上市公司内部监控机制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7.1 公司内部监控机制的模式划分
    7.2 不同国家公司监控模式的比较分析
        7.2.1 英美模式的一元监控制
        7.2.2 德日模式的二元监控制
        7.2.3 东南亚模式的家族监控制
    7.3 公司监控机制的发展趋同
        7.3.1 理念上的趋同
        7.3.2 实践中的协同
    7.4 公司内部监控机制跨文化比较的经验与启示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控机制的优化措施
    8.1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控机制演进的路径分析
        8.1.1 变革化
        8.1.2 综合化
        8.1.3 柔性化
    8.2 融合视角下优化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控机制的相关建议
        8.2.1 内部监控环境优化:治理环境与管理载体的配套
        8.2.2 内部监控力度提升:治理主体与管理手段的完善
        8.2.3 内部监控文化培育:治理制度与管理文化的结合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9.2.1 研究的局限性
        9.2.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 ——以九边处处蹄痕的吴禄贞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的背景说明和问题意识
    二、研究综述
    三、核心史料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思路与结构
第一章 中国近代边疆危机的时代回应
    第一节 重整陆海边疆—以龚自珍和魏源的舆地学为中心的考察
        一、龚自珍的"天地东南西北"舆地学
        二、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舆地学
        三、西北陆疆与东南海疆互动的边疆建设方略
    第二节 康有为的边疆建设方略研究
        一、国际视野下的东北边疆
        二、世界格局中的中国历史空间结构
        三、维新变法新政中的边疆因素
        四、边疆为重心的"五族合一"国家建设方略
        五、清末民初之际边疆民族分裂危机的回应
        六、未来大同世界中的中国边疆
    第三节 边疆、民族与梁启超"新中国"的建构
        一、东南诸省与西北腹地:中国疆域历史空间的结构
        二、西域与南海:古今中国与旧新域外交流的边疆枢纽
        三、边疆危机与民族主义:民族国家的建国方略
        四、东三省、蒙古与西藏、新疆:西北陆地边疆轴向的危局
        五、边疆残局与共和国:从帝国遗产到现代国家政略
第二章 吴禄贞的东南革命
    第一节 晚清革命党人的边疆与革命方略—以孙中山、黄兴、章太炎为中心
        一、孙中山的边疆革命方略
        二、黄兴的边疆革命实践
        三、章太炎的边疆舆地知识与排满革命
    第二节 吴禄贞东游日本与东南的革命聚义
        一、吴禄贞投入张之洞的湖北新军
        二、吴禄贞在日本东京的武备留学生生涯
        三、吴禄贞投身孙中山和康有为、梁启超共谋的自立军起义
        四、吴禄贞受训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五、吴禄贞在两湖的革命聚义
第三章 吴禄贞的内蒙古东四盟边疆调查
    第一节 吴禄贞入职中央练兵处
        一、吴禄贞在练兵处的职事活动
        二、吴禄贞随理藩院尚书善耆考察内蒙东四盟
    第二节 吴禄贞的内蒙东四盟调查
        一、清王朝治下的内蒙东四盟社会政治制度
        二、内蒙东四盟社会的生计与资源配置
        三、内蒙东四盟社会的风俗民情
        四、内蒙东四盟的社会危机
    第三节 吴禄贞的蒙古经营方略
        一、内蒙东四盟的边疆危机
        二、内蒙古政治和军事的改革方案
        三、内蒙古宗教与教育改革方案
        四、内蒙古经济与民生改革方案
        五、塞北边疆的近代国家建设
第四章 吴禄贞的西北边疆调查
    第一节 穿越古中原的边疆感怀
        一、吴禄贞有志于边疆
        二、吴禄贞在中原的边疆怀古与考察
    第二节 西北甘肃境内的沿途调查
        一、吴禄贞所见兰州以东的社会经济风貌
        二、吴禄贞在兰州遭遇的政治陷害
    第三节 俄日军官视野中的中国新疆
        一、马达汉、日野强呈现的新疆内外危机
        二、马达汉与日野强对新疆省府乌鲁木齐的调查
        三、马达汉考察所见西北边疆的多元族群
第五章 吴禄贞的东北边疆建设
    第一节 日本在东北边疆制造的"间岛问题"
        一、吴禄贞任职东北边疆
        二、吉林延吉厅与"间岛问题"
        三、日本对延吉厅的特殊调查
        四、日本侵占延吉厅政策的酝酿
    第二节 吴禄贞对延吉中国主权和领土的证成—以延吉边务调查为中心
        一、中国历史体系中的延吉历史空间
        二、清王朝对延吉厅的政权建设
        三、延吉厅的地理空间
        四、韩民在延吉厅的越垦历程和"垦民"的入籍中国
        五、中国和朝鲜关于吉韩界务交涉的历史分期
        六、吴禄贞对日本"间岛问题"的纠谬
        七、日本侵占中国延吉主权和领土的政策
    第三节 吴禄贞在延吉的边疆建设
        一、吴禄贞与吉林边务公署的设置
        二、吴禄贞面对日本越境延吉的筹谋
        三、吴禄贞在延吉的边疆建设—以外交为重心
        四、吴禄贞在延吉的边疆建设—以内政为重心
        五、吴禄贞参与中央外务部与日本的延吉交涉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流行音乐与文化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流行音乐在上海的发轫
    一、“流行音乐”的界定
    二、上海流行音乐的先声——学堂乐歌
    三、上海流行音乐先驱黎锦晖
第二章 流行音乐在上海的繁荣
    一、上海流行音乐的重要阵地——歌舞厅
    二、“超越时空”的上海流行音乐
    三、上海流行音乐人才的培养
第三章 流行音乐与上海文化生活
    一、上海流行音乐与女性解放运动
    二、上海流行音乐与音乐产业
    三、上海流行音乐与电影产业
    四、以抗日救亡为主旋律的上海流行音乐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重温公司的经营方略(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关系网络视阈下的新闻人范长江研究[D]. 周浒.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山西八大文化品牌丛书·晋商家园》翻译实践报告[D]. 杜晓旭. 山西大学, 2019(02)
  • [3]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D]. Rasuleva Nigina. 上海大学, 2019(02)
  • [4]“年轻一代企业家要在新时代成就新辉煌”[N]. 高春颀,孙永剑. 中华工商时报, 2018
  • [5]D公司国际营销渠道优化研究[D]. 魏兢燕. 西南科技大学, 2017(02)
  • [6]电视综艺节目的新媒体营销 ——以《奔跑吧兄弟》为例[D]. 邵珠清. 苏州大学, 2016(02)
  • [7]治理与管理融合视角下上市公司内部监控机制研究[D]. 肖柯. 山东大学, 2014(10)
  • [8]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 ——以九边处处蹄痕的吴禄贞为中心[D]. 王鹏辉.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6)
  • [9]为有源头活来水——从《品味管理》管窥上官建新的管理智慧[J]. 贾太宏. 石油知识, 2014(02)
  • [10]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流行音乐与文化生活[D]. 俞贇奕. 东华大学, 2013(06)

标签:;  ;  ;  ;  ;  

审查公司的经营战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