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裂修复术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探讨

唇裂修复术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探讨

一、对唇裂整复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唇腭裂多学科协作诊疗专家组[1](2021)在《唇腭裂孕前-产前-产后多学科协作诊疗流程专家共识》文中认为唇腭裂的预防、产前诊断以及产后治疗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参与的综合治疗过程, 涉及多个学科和专业, 各专业的干预时间常有交叉和重叠, 专业干预和治疗顺序对最终治疗效果影响较大。同时, 在国家生育政策改变的前提下, 唇腭裂家庭的再生育干预等诊疗行为, 应得到从孕前、产前到产后的全链条干预与重视。目前仍存在针对唇腭裂的干预与治疗脱节, 唇腭裂家庭的生育干预开展不均衡等现状, 需对上述行为进行总结和规范, 因此, 本文提出了多专业综合防治唇腭裂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流程。经过唇腭裂多学科协作诊疗专家组讨论, 该专家共识主要对唇腭裂产前、产后、婴幼儿期、青少年期、成年期、再生育阶段的多学科诊疗的学科组成、资料准备、诊疗内容、一般治疗、手术治疗、诊疗记录的人员、时间、技术要点等进行梳理, 规范该操作流程, 为唇腭裂患者提供全方位、全链条一体化的诊疗体系。

刘梓枫[2](2021)在《Fisher法与改良Mohler法修复单侧不完全唇裂的效果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患儿术后不同时段外观进行主客观评价,探讨应用Fisher法与Mohler法修复单侧不完全唇裂的术后效果,为单侧不完全唇裂外科修复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7.01-2019.06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口腔科因单侧不完全唇裂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行回顾性研究,共有55例患儿被纳入研究,25例患儿接受改良Mohler术式修复唇裂,30例患儿接受Fisher术式修复唇裂。分别对两组患儿术后外观进行客观和主观评价。测量并记录健患侧唇长、唇高、鼻底宽度、鼻小柱高度、人中嵴高度的数据,观察并记录白唇、唇红、瘢痕外观、鼻孔对称性的状况。比较两组患儿在术后1周、术后1年的恢复效果。结果:对术后客观评价数据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主观评价数据进行χ2检验。术后1周,客观评价中,Fisher组较改良Mohler组在健患侧鼻底宽度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评价中,在白唇及唇红方面,两组以评价“好”为主(>60%);在鼻孔对称性方面,Fisher组较改良Mohle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客观评价中,Fisher组较改良Mohler组在健患侧唇高差、鼻底宽度差以及人中嵴高度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Fisher组的唇高、鼻底宽度、人中嵴高度恢复理想。主观评价中,两组在唇红、瘢痕外观和鼻孔对称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瘢痕外观、唇红方面评分“好”比例较术后1周有提升;在白唇方面,Fisher组较改良Mohle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能对唇裂患儿获得较好修复效果。改良Mohler法因其设计较为明确,易于掌握。但术后仍有部分患儿出现患侧唇高下降不足等问题,往往需要二期整复术改善其术后畸形。与改良Mohler法相比,Fisher法在恢复患侧唇高方面、改善裂隙侧鼻畸形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在临床我们也观察到少数患儿存在唇高恢复过长的现象。由于本文存在随访时间较短的问题,因此从长期看,Fisher法在单侧不完全唇裂患儿术后上唇及鼻部畸形改变是否一定优于改良Mohler法仍需进一步跟踪研究。

林秀虹[3](2021)在《多技术融合的单侧唇裂修复术后唇鼻对称性变化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改良Mohler法是先天性单侧唇裂修复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唇腭裂治疗中心(以下简称我科)基于对唇鼻结构和生物力学仿真的认识,不断改进单侧唇裂手术方式。自2015年以来应用改良Mohler法+Tajima切口+小三角瓣法修复单侧唇裂手术。自2018年开始在上述术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唇鼻肌肉张力带重建+鼻中隔软骨复位法。本研究通过客观数据的分析,探讨了我科上述两个时期不同手术方式的术后唇鼻对称性效果及其变化规律,希望寻找到一种在术后能长期维持唇鼻对称的修复单侧唇裂的手术方式。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第一部分收集2015年0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科接受手术方式一(改良Mohler法+Tajima切口+小三角瓣法)的单侧唇裂修复病例81例。第二部分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科接受手术方式二(改良Mohler法+唇鼻肌肉张力带重建+鼻中隔软骨复位+Tajima切口+小三角瓣法)的单侧唇裂修复病例52例。使用专业的图片测量软件分别测量这两部分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1-14天、术后1月-3月、术后3月-6月、术后6月-1年,术后1年以上等6个时段内的正面照及仰面照中的12个线性距离(双侧红唇厚度、双侧鼻翼口角距、双侧唇峰口角距、双侧鼻翼唇峰距、双侧鼻翼宽度、双侧鼻孔高度)和1个测量角度(鼻小柱偏斜角)。以各个测量指标的对称率(SR)作为客观评价指标。应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分析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各时段每个指标的SR和术前有无差异。通过每个指标SR均值的折线图分析不同术式术后各时段唇鼻对称性的变化规律。结果:第一部分:术后各时段大部分测量指标SR与术前SR存在统计学差异。在折线图上,红唇厚度、鼻翼口角距、唇峰口角距、鼻翼唇峰距的SR均值在术后第1-14天最低,术后中远期轻度升高,以1-3月时段的升高最明显。术后1年以上时段,SR均值又有降低,但仍略高于术后1-14天时段。鼻翼宽度、鼻孔高度的SR均值在术后1-3月时段最低,术后中远期轻度升高。鼻小柱偏斜角在术后各时段SR均值为5-10,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中远期有小幅波动。第二部分:除鼻小柱偏斜角外,患者鼻唇区对称性的术后早期改善效果大致与第一部分的效果大致等同。其中,唇峰口角距、鼻翼口角距、鼻翼宽度的SR均值在术后明显降低,且在观察时段内一直保持平稳持续低值。鼻孔高度SR均值术后下降最为显着,且术后1-14天、1-3月、3-6月等时段持续下降,最低值出现在术后3-6月,在术后6月-1年时段轻度升高。鼻小柱偏斜角在术后各时段SR均值为0-5,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在观察时段内一直保持平稳持续低值。结论:采用手术方式一(改良Mohler法+Tajima切口+小三角瓣法)修复单侧唇裂能够达到术后早期较为满意的唇鼻对称性。受瘢痕牵拉影响,术后中期唇鼻对称性略有降低。术后远期唇鼻对称性较术后中期升高。采用手术方式二(改良Mohler法+唇鼻肌肉张力带重建+鼻中隔软骨复位+Tajima切口+小三角瓣法)能够达到术后早期对称和谐的唇鼻形态,术后中远期也能保持唇鼻的高度对称性。

何欢[4](2021)在《肋软骨L型榫卯结构整体支架在单侧唇裂鼻畸形矫正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探讨肋软骨L型榫卯结构整体支架在单侧唇裂鼻畸形矫正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09月至2019年12月就诊的单侧唇裂鼻畸形患者30名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所选择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L型整体支架组14人,传统拼接支架组16人。整体支架组:术者雕刻肋软骨成L型,沿短臂长轴中央雕刻使之形成一凹槽,将整体支架长臂镶嵌于鼻翼软骨内侧脚之间,短臂骑跨于鼻中隔软骨的中尾部,与鼻中隔软骨形成榫卯样连接。拼接支架组:采用“2+1”模式构建支架,将两片肋软骨薄片分别固定于鼻中隔软骨两侧,作为鼻中隔延伸移植物(SEG)。另将一片固定于鼻翼软骨内侧脚之间,作为鼻小柱支撑移植物(STRUT),进行拼接缝合。记录各组的手术时长。于术后1周、术后6月、术后12月对患者进行随访,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并辅以Image J软件照片测量对术前及术后各时期照片进行客观评价,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组术前及术后各时期间相比有无差异性,并调查术后患者与第三方人士的满意度及有无血肿、瘢痕、软骨吸收与显形等并发症。结果客观测量数据:(1)整体支架组:(1)术后1周各测量项目对比术前,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6月时各测量项目对比术后1周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12月除鼻尖高度外余各测量项目对比术后6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接受整体支架法矫正的患者,术后短期效果明显,鼻尖抬高,鼻小柱延长,鼻部对称性增加,术后半年内鼻部有缓慢变形回弹趋势,而术后半年后鼻部形态基本维持稳定,但鼻尖高度仍有缓慢下降趋势。(2)拼接支架组:(1)术后1周时各测量值对比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6月时各测量项目对比术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12月鼻小柱长度参数、鼻翼基脚不对称角、鼻唇角对比术后6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尖高度、鼻尖偏斜参数、鼻背偏斜角对比术后6月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接受传统拼接支架法矫正的患者术后鼻外形有很大程度改善,但术后1年内鼻部均有缓慢变形回弹趋势,鼻尖高度仍有缓慢下降趋势。整体支架组手术时长(2.37±0.23)小时较拼接支架组手术时长(2.71±0.28)小时缩短约20.4分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月时,整体支架组患者满意率为85.71%,拼接支架组满意率为81.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支架组第三方满意率为92.86%,拼接支架组第三方满意率为87.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手术方法均具有确切的手术效果及较高的满意度。术后两组均未见术区血肿、切口感染、支架塌陷复发、明显瘢痕增生、缝线外露、移植软骨外露、软骨显形等并发症。结论肋软骨L型榫卯结构整体支架法与传统拼接支架法一样能有效矫正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并且,与传统拼接支架法相比,L型整体支架法操作简便,手术过程简化,手术耗时少,术后远期效果更稳定,是一种矫正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胡云刚[5](2020)在《自体耳软骨移植矫正学龄前单侧唇裂鼻畸形临床疗效及心理评估》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测评学龄前(5-6岁)单侧唇裂鼻畸形患儿心理行为问题,为学龄前单侧唇裂鼻畸形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并对自体耳软骨移植矫正学龄前单侧唇裂鼻畸形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进一步完善唇裂鼻畸形整复系统工程理论。第一部分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南昌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美容门诊就诊的学龄前(5-6岁)单侧唇裂鼻畸形儿童为研究对象,共30例,其中男童18例,女童12例,并以国内常模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由其家长根据患儿近半年表现填写量表,通过比较两组量表结果差异,分析学龄前唇裂鼻畸形患儿心理行为特点。结果:30例学龄前单侧唇裂鼻畸形患儿行为问题检出率为53.33%,其中男童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61.11%,女童为41.67%,且检出率与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行为问题因子检出率在3.3%-26.7%之间,男童前3位异常行为问题因子依次为:交往不良、多动、违纪;女童前3位异常行为问题因子依次为:社交退缩、抑郁、违纪。将各行为问题因子得分与国内常模值进行比较,男童中分裂样、交往不良、强迫性、多动、攻击性、违纪与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童中抑郁、社交退缩、攻击性、违纪、性问题与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学龄前单侧鼻畸形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显着高于正常儿童,且检出率与性别之间无明显相关性。2、学龄前单侧唇裂鼻畸形男童行为问题主要为交往不良、多动、违纪;女童主要问题为社交退缩、抑郁、违纪。第二部分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南昌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美容门诊就诊并要求手术治疗的学龄前(5-6岁)单侧唇裂鼻畸形患儿纳为研究对象,共12例,其中男童7例,女童5例。采用自体耳软骨移植矫正鼻畸形,分别收集术前、术后6月、术后1年鼻部照片资料及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结果,利用Asher-McDade5分制评价体系和华西口腔医院单侧唇裂鼻畸测量评价指标,分析术前、术后6月、术后1年临床疗效。结果:术后6月、术后1年在鼻孔形态、鼻尖形态、鼻小柱高度及鼻翼对称性评分均下降,且上述指标评分术后6月较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较术后6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在鼻尖对称参数、鼻小柱对称参数、鼻底对称参数、鼻翼基角内倾角及鼻翼基角内倾角均有明显改善,且上述指标测量数值术后6月较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较术后6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术后1年Achenbach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1年检出率下降更明显,但仍高于国内常模。结论:1、自体耳软骨移植矫正学龄前单侧唇裂鼻畸形可有效改善鼻小柱过短、鼻尖偏斜,纠正鼻翼不对称。2、学龄前唇裂鼻畸形矫正手术可以降低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但仍高出国内常模,后期还需家长、教师注重心理教育和疏导。3、学龄前耳软骨切除后耳廓发育和鼻部软骨移植后发育还需长期随访。

段志红[6](2020)在《髂嵴软骨移植矫正单侧唇裂鼻畸形的临床应用和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利用自体髂嵴软骨移植修复单侧唇裂鼻畸形的临床应用,并应用手持式三维扫描仪进行效果评价,探讨新型评价手段在唇裂鼻畸形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单侧唇裂鼻畸形患者共21例,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7例,平均年龄为12.5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裂侧鼻翼外展,鼻穹隆塌陷,鼻基底发育不良,鼻小柱挛缩变短,口鼻瘘,鼻背偏斜、牙槽嵴裂等。本科室利用自体髂嵴软骨移植矫正唇裂鼻畸形,使用手持式三维扫描仪扫描患者术前、术后六个月的面部形态,结合Geomagic Studio软件工程对扫描获取的数据进行建模并测量,将术前、术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价采用髂嵴软骨移植矫正唇裂鼻畸形的手术效果。结果:使用髂嵴软骨移植修复唇裂鼻畸形,术后鼻部形态改善明显,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手持式三维扫描仪结合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可以快捷准确的测量唇裂鼻畸形的各项指标,对手术效果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结论:1.利用自体髂嵴软骨移植修复唇裂鼻畸形,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2.三维扫描仪应用于颅颌面畸形的数据测量操作便捷,准确性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曹峻川[7](2020)在《长链非编码RNA-1708抑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体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牙周炎、畸形、外伤、肿瘤等原因常常导致颌面部骨组织严重缺损,寻找有效治疗颌面部骨组织缺损的方法一直以来都是颌面外科的研究方向。骨组织工程以其优秀的生物安全性、相容性及材料来源广泛等原因,成为了研究热点。骨组织工程主要包含3个组成部分,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和生长因子,其中种子细胞是核心。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s)具有优异的体外增殖能力,自我更新能力和种植无免疫排斥反应等优点,是较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研究其成骨分化的机制对促进骨组织工程的发展意义重大。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种几乎不编码蛋白的RNA,近年来有研究表明lncRNA广泛参与了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揭示lncRNA在hBMSCs成骨分化中的调控作用机制,对利用骨组织工程修复颌面部骨缺损有着积极的意义。目的lncRNA-1708是本课题组在前期高通量测序实验中发现的新型lncRNA,本次研究将利用体外诱导hBMSCs成骨分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lncRNA-1708在hBMSCs体外成骨分化中的表达差异,并利用转染病毒载体的方式构建能稳定高表达及低表达lncRNA-1708的hBMSCs,诱导其成骨分化,探讨lncRNA-1708在体外环境中对h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1.hBMSCs成骨分化培养2周,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等方式对hBMSCs成骨分化效果进行鉴定。用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hBMSCs成骨分化前后lncRNA-1708的相对表达量变化。2.构建lncRNA-1708过表达逆转录病毒组及shlncRNA-1708干扰慢病毒组,分别转染hBMSCs,获得能稳定差异表达lncRNA-1708的hBMSCs。3.诱导转染后的hBMSCs成骨分化2周,RT-PCR检测成骨特异性因子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碱性磷酸酶(ALP)mRNA的表达量并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及茜素红染色。结果1.hBMSCs成骨分化效果明显,与hBMSCs成骨分化前相比,lncRNA-1708表达量在hBMSCs成骨分化后明显降低(P<0.001)。2.在稳定高表达 lncRNA-1708 和低表达 lncRNA-1708 的 hBMSCs 中 lncRNA-1708 的表达量较其对应的阴性对照相比有明显变化(lncRNA-1708 过表达组,P<0.05;lncRNA-1708 低表达组,P<0.01)。3.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过表达lncRNA-1708的hBMSCs中成骨特异性因子RUNX2、ALP表达水平降低(P<0.01),碱性磷酸酶染色颜色变浅,茜素红染色钙结节相对减少。在低表达lncRNA-1 708的hBMSCs中的RUNX2、ALP表达水平与其对应的阴性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碱性磷酸酶染色加深,茜素红染色钙结节相对增多。结论1.LncRNA-1708在hBMSCs体外成骨分化中表达量降低。2.LncRNA-1708在体外具有抑制hB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

吴婷婷[8](2019)在《先天性唇腭裂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28例先天性唇腭裂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先天性唇腭裂手术患者28例行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结果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患儿疼痛程度显着下降,由重度疼痛过渡到轻度疼痛;手术时间50~120 min,平均60 min;术中出血量45~110 m L,平均55 m L;住院时间7~16 d,平均(9. 4±2. 6) d。伤口Ⅰ期愈合,患儿外貌改善显着,语言清晰度较术前显着提高,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3年,所有患儿恢复良好,在语言功能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儿及家属对外形均较满意。术后并发症发生2例(7. 1%)。结论手术前后对先天性唇腭裂患儿进行专业优质的护理,对患儿病情的恢复和预后均有显着作用。

王俊伟[9](2019)在《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血浆外泌体miRNA的表达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提取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及正常人的血浆外泌体,并对外泌体的浓度进行测量分析,探讨血浆中外泌体浓度与唇腭裂发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抽提外泌体中miRNA,运用miRNA测序筛选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儿血浆外泌体中异常表达的miRNA,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其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方法:收集8例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儿以及性别年龄与之相匹配的8名健康儿童的外周血10ml,通过离心分离血浆,利用QIAGEN exoEasy Maxi Kit试剂盒,使用超滤法提取血浆中的外泌体;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外泌体的形态、测量其大小,并计数,BCA法测定外泌体蛋白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另采用Trizol法提取外泌体中的miRNA,构建miRNA文库,用Agilent2100 miRNA微阵列芯片分析,筛选显着差异表达的miRNA,预测其相应的靶基因,并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第一部分:本研究成功从16例血浆样本中分离外泌体,透射电镜下观察到30-100nm大小不一的囊泡状结构,符合外泌体的电镜表现,在透射电镜相邻的四个视野下,测得外泌体总数量47,最小直径为40nm,最大直径为99nm,直径集中于60-80nm区间;对提取的血浆外泌体浓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外泌体的浓度无统计学差异。第二部分:本研究血浆外泌体中抽提的miRNA的浓度,达到文库构建所需的浓度要求,且质检结果显示满足测序要求。测序miRNA总read结果显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血浆外泌体中的miRNA的clean reads高于正常人群。分别将两组样本的clean reads与miRBase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样本中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血浆外泌体中的miRNA种类数没有明显差异,正常人血浆外泌体中的miRNA种类数也没有明显差异。但是,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血浆外泌体中的miRNA种类数较正常人稍多,这说明异常表达的miRNA可能会对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发生产生影响。利用T-test分析实验组(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儿组)与对照组(正常儿童组)两样本间显着差异表基因后,经过筛选实验组与对照组出现差异表达的miRNA共18条,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较对照组表达上调的14条,表达下调的4条。对差异表达的miRNA的预测靶标进行了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产生6747种可能的靶基因。富集的GO术语显示其靶基因功能富集于多细胞生物发育、转录调节、信号转导、蛋白质结合及外泌体等30个生物学过程。异常表达的miRNA靶基因通过KEGG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其靶基因信号通路富集于赖氨酸降解、Wnt信号传导、MAPK信号传导、TGF-β信号传导及钙信号传导等304个信号通路。结论:1.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外周血血浆中存在外泌体,形态与正常人血浆外泌体相同。2.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外周血中外泌体浓度较健康对照者无显着性变化。3.非综合征性唇腭裂血浆外泌体中miRNA有14条表达上调,4条表达下调。4.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血浆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miRNA预测出的靶基因富集于Wnt、TGF-β等多个信号通路,相关信号通路可能影响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发生。

程丹,曲波,李海峰,高玉琴,原露露[10](2019)在《改良Mohler法同期修复先天性单侧唇裂鼻畸形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共有93例先天性唇裂鼻畸形患儿采用改良Mohler法修复唇裂,同期行鼻畸形整复。患儿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疏导,术后对患儿进行口腔及饮食护理,强调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和术后随诊的重要性。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随访93例患儿,90例获得了良好的鼻唇形态;3例鼻部形态满意,但存在裂隙侧唇峰上移,唇高不足。术后12个月随访93例患儿,鼻畸形无明显加重,唇高不足的3例患儿上唇缩短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患儿及家长的精神状态良好。先天性唇裂鼻畸形患者改良Mohler法同期修复的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

二、对唇裂整复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唇裂整复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Fisher法与改良Mohler法修复单侧不完全唇裂的效果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名词对照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手术方法
    2.3 观察指标
        2.3.1 客观评价
        2.3.2 主观评价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手术基本情况
    3.2 单侧唇裂术后客观数据比较
    3.3 单侧唇裂术后主观数据比较
4 讨论
    4.1 唇裂术式的发展
    4.2 改良Mohler法应用
    4.3 修复效果分析
    4.4 术后瘢痕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单侧唇裂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3)多技术融合的单侧唇裂修复术后唇鼻对称性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先天性唇裂
    1.2 唇裂修复术的发展
    1.3 MOHLER术式及其改良
    1.4 “唇鼻肌肉生物力学仿真”理论
    1.5 一期鼻整形修复
    1.6 多技术融合的单侧唇裂改良修复术
第二章 2015—2017年应用手术方式一(改良MOHLER法+TAJIMA切口+小三角瓣法)修复单侧唇裂术后唇鼻对称性变化规律的研究
    2.1 临床资料
    2.2 手术方法
        2.2.1 术前检查
        2.2.2 手术准备及麻醉
        2.2.3 切口设计
        2.2.4 手术方法
    2.3 术后处理
    2.4 数据处理
        2.4.1 定期随访
        2.4.2 图像处理及定点测量
        2.4.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第三章 2018—2020年应用手术方式二(改良MOHLER法+唇鼻肌肉张力带重建+鼻中隔软骨复位+TAJIMA切口+小三角瓣法)修复单侧唇裂术后唇鼻对称性变化规律的研究
    3.1 临床资料
    3.2 手术方法
        3.2.1 术前检查
        3.2.2 手术准备及麻醉
        3.2.3 定点标记
        3.2.4 手术方法
    3.3 术后处理
    3.4 数据处理
        3.4.1 定期随访
        3.4.2 图像处理及定点测量
        3.4.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第五章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唇裂修复术后效果的评价方法
    引言
    1 直接评价法
    2 间接评价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肋软骨L型榫卯结构整体支架在单侧唇裂鼻畸形矫正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术前准备
    3 方法
    4 随访和观察
    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鼻部外形及测量数据
    2 手术时长
    3 满意度评价
    4 术后并发症
    5 典型病例
讨论
    1 单侧唇裂鼻畸形的形成与解剖学表现
    2 手术修复的时机与方法
    3 肋软骨L型榫卯结构整体支架法
    4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5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5)自体耳软骨移植矫正学龄前单侧唇裂鼻畸形临床疗效及心理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学龄前单侧唇裂鼻畸形患儿行为问题调查
    2.1 一般资料
        2.1.1 入选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调查问卷内容
    2.3 质量控制
    2.4 统计学方法
    2.5 结果
        2.5.1 学龄前单侧唇裂鼻畸形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
        2.5.2 学龄前单侧唇裂鼻畸形儿童各行为问题因子异常检出情况
        2.5.3 学龄前单侧唇裂鼻畸形儿童各行为问题因子得分情况
    2.6 讨论
        2.6.1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临床应用
        2.6.2 学龄前单侧唇裂鼻畸形儿童行为问题检出情况
        2.6.3 学龄前单侧唇裂鼻畸形儿童各行为因子异常检出情况
    2.7 结论
第3章 自体耳软骨移植矫正学龄前单侧唇裂鼻畸形临床效果观察
    3.1 一般资料
        3.1.1 入选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1.3 剔除、脱落标准
    3.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围手术期准备手术方法
        3.3.1 术前准备
        3.3.2 麻醉方法
        3.3.3 手术过程
        3.3.4 术后处理及随访
    3.4 临床疗效评价
        3.4.1 主观评价
        3.4.2 客观评价
        3.4.3 心理评价
    3.5 统计学分析
    3.6 结果
        3.6.1 学龄前唇裂鼻畸形患儿术前、术后Asher-Mcdade评分结果
        3.6.2 学龄前唇裂鼻畸形患儿术前、术后测量结果
        3.6.3 学龄前唇裂鼻畸形患儿术前、术后CBCL行为问题检出情况
    3.7 讨论
        3.7.1 学龄前单侧唇裂鼻畸形解剖学特点
        3.7.2 中期唇裂鼻畸形矫正手术时机与方式选择
        3.7.3 自体耳软骨矫正学龄前单侧唇裂鼻畸形术式优缺点
        3.7.4 单侧唇裂鼻畸形术后效果评价
        3.7.5 学龄前唇裂鼻畸形心理评估与干预
    3.8 结论
第4章 小结与展望
    4.1 小结
    4.2 展望
第5章 研究中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适用于4-16岁儿童)
附录2 典型病例手术前后效果对比图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6)髂嵴软骨移植矫正单侧唇裂鼻畸形的临床应用和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应用髂嵴软骨移植矫正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手术方法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二、临床资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二章 利用手持式三维扫描仪评价唇裂术后鼻畸形的手术效果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二、资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B 个人简历

(7)长链非编码RNA-1708抑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体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体外诱导hBMSCs成骨分化及检则lncRNA-1708的表达量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章 lncRNA-1708在体外对h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临床病例展示
    病例1
    病例2
    病例3
    病例4
    病例5
英汉缩略名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8)先天性唇腭裂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麻醉和手术方法
    1.3 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准备:
        2.1.2 心理护理:
    2.2 术后护理
        2.2.1 常规护理:
        2.2.2 伤口的观察与护理:
        2.2.3 饮食护理:
        2.2.4 心理护理:
        2.2.5 语言训练:
        2.2.6 出院指导:
3 结果
    3.1 术后疼痛情况
    3.2 患儿手术、住院和预后情况
    3.3 术后并发症情况
4 讨论

(9)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血浆外泌体miRNA的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外周血血浆外泌体浓度的测量研究
    1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1.1 设备及耗材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电镜下观察血浆中外泌体
        2.2 Automated Capillary Western Blot结果
        2.3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与正常儿童血浆外泌体浓度的比较分析
    3 讨论
第二部分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外周血血浆外泌体源miRNA的表达研究
    1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1.1 设备及耗材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miRNA质控
        2.2 血浆外泌体miRNA的文库构建结果
        2.3 miRNA测序结果
        2.4 失调的miRNA的潜在靶基因的功能分析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20例临床病例汇报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或缩略词表
致谢

(10)改良Mohler法同期修复先天性单侧唇裂鼻畸形手术的围术期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治疗结局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准备:
        2.1.2 心理护理:
    2.2 术中护理
    2.3 术后护理
        2.3.1 日常及饮食护理:
        2.3.2 呼吸道护理:
        2.3.3 患儿家长心理护理:
        2.3.4 护理知识宣传教育:
3 讨论

四、对唇裂整复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唇腭裂孕前-产前-产后多学科协作诊疗流程专家共识[J]. 唇腭裂多学科协作诊疗专家组.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11)
  • [2]Fisher法与改良Mohler法修复单侧不完全唇裂的效果对比研究[D]. 刘梓枫.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3]多技术融合的单侧唇裂修复术后唇鼻对称性变化的研究[D]. 林秀虹. 汕头大学, 2021(02)
  • [4]肋软骨L型榫卯结构整体支架在单侧唇裂鼻畸形矫正中的应用[D]. 何欢.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5]自体耳软骨移植矫正学龄前单侧唇裂鼻畸形临床疗效及心理评估[D]. 胡云刚. 南昌大学, 2020(08)
  • [6]髂嵴软骨移植矫正单侧唇裂鼻畸形的临床应用和效果评价[D]. 段志红. 蚌埠医学院, 2020(01)
  • [7]长链非编码RNA-1708抑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体外研究[D]. 曹峻川.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8]先天性唇腭裂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 吴婷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13)
  • [9]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血浆外泌体miRNA的表达分析[D]. 王俊伟. 青岛大学, 2019(02)
  • [10]改良Mohler法同期修复先天性单侧唇裂鼻畸形手术的围术期护理[J]. 程丹,曲波,李海峰,高玉琴,原露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9(03)

标签:;  ;  

唇裂修复术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