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湿度测量中被忽视的问题

解决湿度测量中被忽视的问题

一、解决湿度测量中易被忽视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岳琪琪[1](2021)在《贮运环境对冷鲜猪肉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冷鲜猪肉是中国消费者餐桌上重要的肉类,也是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由于营养物质丰富、水分含量高以及肉中汁液的渗出等因素,冷鲜猪肉同时也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场所,因此有效控制微生物的生长、维持冷鲜猪肉产品品质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冷链物流贮运是冷鲜猪肉产品产业中的必要环节,虽耗时较短,但微生物在此过程中的时间累计效应以及由此导致的产品腐败变质及风味的改变等品质劣变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本文以冷鲜猪肉为研究对象,模拟为期3天的冷链物流贮运环节各环境条件,采用理化、微生物、感官等多种评价指标并结合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技术、GC-IMS技术探讨了贮运环境对冷鲜猪肉品质、菌群多样性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并进一步从肌原纤维蛋白氧化、降解的角度解析贮运环境对冷鲜猪肉品质影响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如下:(1)开展贮运环境(温度、湿度、气体、振动强度以及初始微生物控制)对冷鲜猪肉鲜度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贮运环境对冷鲜猪肉鲜度品质均存在显着影响(p<0.05)。贮运环境温度越高,冷鲜猪肉的腐败变质速率越快;贮运第3天10℃环境温度组菌落总数更接近变质肉的临界点;100%CO2包装的贮运气体环境能明显抑制冷鲜猪肉微生物的生长,100%O2气体包装能够赋予猪肉鲜红的肉色,但100%N2及真空包装对猪肉的鲜度品质存在负面影响;贮运过程中低湿环境虽能明显抑制微生物的增殖,但高湿组则在气味、色泽、组织状态等方面显着优于低湿、中湿两组;物流过程中的高强度的振动使猪肉柔软性增加,汁液流失加快,促使了冷鲜猪肉品质劣变;氧化电解水减菌前处理工艺能有效降低冷鲜猪肉中初始微生物数量,延缓TVB-N值和pH值的增加,对冷鲜猪肉的品质维持起到良好的作用。建议冷鲜猪肉贮运环境选用0~7℃高湿气调环境,并将贮运时间控制在2天以内。(2)基于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展不同贮运环境因子对冷鲜猪肉菌群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环境温度越低,样品中优势菌群的生长速度相对缓慢,菌群多样性更丰富;不同气体包装形式下,冷鲜猪肉中的微生物菌群结构发生显着改变,100%CO2的环境能有效降低假单胞菌属、环丝菌属等猪肉中主要的腐败微生物的丰度;环境湿度对菌群的结构组成及丰度也存在较大影响,低湿环境下的冷鲜猪肉菌群多样性降低,贮藏末期菌群结构发生显着改变;物流过程中的强度振动对猪肉的微生物菌群结构影响较小;氧化电解水减菌处理能有效降低假单胞菌属、环丝菌属等腐败微生物丰度。但贮运后期假单胞菌属均成为各组样品中的优势菌属。(3)立足于肌原纤维蛋白质生化特性变化,开展冷鲜猪肉品质对贮运环境响应的机理解析,结果表明:贮藏期间,冷鲜猪肉感官品质下降,猪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增加,其中胺类、醇类、醛类等明显增多。随贮藏时间延长,猪肉肌原纤维蛋白羰基含量增加;表面疏水性增强;总巯基含量减少;37-52kDa大分子量的蛋白质降解的同时伴随着30-37kDa小分子量的蛋白质的生成;肌原纤维蛋白中α-螺旋结构向β-折叠转变,无序结构增多,不同组别间肌原纤维蛋白生化特性存在差异。乳酸处理组及高湿组中的肌原纤维蛋白二级结构得到有效维持;氧化电解水前处理能减缓贮藏前期肌原纤维蛋白的氧化。

杨小佳[2](2021)在《基于腐蚀大数据技术的含Cr低合金钢耐蚀性能调控研究》文中提出影响低合金钢开发的一大技术难题是对其耐蚀机理的认识及耐蚀性能的评价,传统低合金钢研发中,其耐蚀性能评价需要大量的长周期室外暴晒腐蚀试验数据做支撑,费时费力,有时长达数年才能得到一个腐蚀数据。数据量的稀缺对耐蚀低合金结构钢品质的影响极大。本文利用材料腐蚀大数据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室内外腐蚀试验及评价方法,首先以Cr元素调控低合金结构钢为对象,验证了腐蚀大数据技术用于评价成分因素对耐蚀性影响的可靠性;随后,通过Mo及Sn元素添加调控了含Cr低合金结构钢的耐蚀性能;之后,进一步通过热处理技术调控了钢中微观组织结构,阐述了晶粒度、阴极相比例对低合金钢耐蚀性能的影响机理;最后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数据挖掘方法系统阐述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处理材料跨尺度微宏观腐蚀数据中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腐蚀大数据技术适用于甄别微合金元素,如Cr、Sn及Mo对低合金结构钢耐蚀性影响的微小差异,经过Cr微合金化的低合金钢耐蚀性明显提升;另外,经过0.1%Mo改性的含Cr钢,其耐蚀性提升与钢中Cr含量有关,Cr含量较高时,可提升低合金钢腐蚀中后阶段的耐蚀性;0.2%Sn的添加可以较为明显的促进低合金结构钢的耐蚀性,而0.1%Sn的添加,对其耐蚀性反而有一定的恶化作用。Cr、Sn与Mo元素对低合金结构钢耐蚀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均匀腐蚀或点蚀行为的加速或抑制。Cr元素会在内锈层富集,促进锈层中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的比例,进而促进低合金钢耐均匀腐蚀性能;而与此同时,Cr3+的水解反应和较高电势下Cr2O3的分解会产生酸化作用,促进了低合金钢的点蚀行为。Mo的作用表现在对点蚀行为的抑制,另外其腐蚀产物MoO3不稳定,在锈层中易水解产生的酸化作用,会加速均匀腐蚀过程;Sn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形成稳定的SnO2氧化物掺杂在锈层中,增加锈层稳定性,从而减缓钢的均匀腐蚀过程,然而只有当Sn的含量超过一定值时,其对锈层的稳定性影响才较为明显。低合金结构钢的耐蚀性与原奥氏体晶粒度及亚晶晶粒度有一定的关系,腐蚀大数据技术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原奥氏体晶粒度增大,其耐蚀性逐渐变差;随着贝氏体板条逐渐细化,其耐蚀性逐渐变好。原奥氏体晶粒度及贝氏体板条厚度对耐蚀性的影响可归结为材料中阴阳极相比例对耐蚀性的影响,SKPFM证明,组织中晶界一般为阴极相,而贝氏体铁素体基体为阳极相。晶粒较细或者板条间距较小时,表明晶粒内阴极相分布越弥散,因此耐蚀性就越好;反而,当晶粒较大,或贝氏体板条较粗时,阴极相分布不规则,因此就更容易降低材料耐蚀性。低合金结构钢中马氏体-奥氏体组元及其比例对其耐蚀性有一定的影响,其影响可以用大数据技术快速的甄别出来。具体表现为,钢中马氏体-奥氏体组元含量越高,钢的耐蚀性越差。马氏体-奥氏体组元在腐蚀过程中由于电位较高作为钢中的阴极相存在,而贝氏体铁素体基体由于电位较低作为阳极相存在,由此形成腐蚀微电偶;腐蚀过程中,在微电偶作用下,贝氏体铁素体基体会优先发生溶解,马氏体-奥氏体组元越多,耐蚀性越差。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随机森林模型及深度学习模型等机器学习方法适用于挖掘宏观腐蚀大数据如大气环境因素及微观腐蚀大数据如材料成分、组织结构因素对耐蚀性的影响,并可建立基于宏观-微观大数据技术的跨尺度影响机制研究。同时,深度学习模型可以用于对低合金结构钢组织结构因素对其内在腐蚀规律进行挖掘分析,并可以动态预测组织结构及温湿度参量变化等对低合金钢腐蚀影响过程。

赵仔影[3](2021)在《发酵型烤肉酱的开发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烤肉行业面临的食品安全和环保问题,采用多微组合发酵技术、微波增香技术和定向美拉德反应技术,开发一种安全美味、方便生态的专用烤肉酱,旨在助推烤肉行业顺应供给侧改革需求,实现转型升级。1.针对烤肉基酱对制曲蛋白酶和糖化酶活力的较高要求,采用多微熟料制曲工艺,确定了蚕豆的最佳糊化条件为浸料时间6 h、蒸煮功率1000 W、蒸料时间10 min,同时还对面粉进行了烘烤增香处理,得出面粉的最佳烘烤工艺:烘烤温度160±0.4℃,烘烤时间50 min,物料厚度2 cm,有效去除蚕豆中的生腥味和提升辅料面粉的烤香味;将从传统优质酱制品中诱发得到的优良菌种分开制曲,以糖化酶和蛋白酶活力为指标,确定米曲霉A3-U8和高活性黑曲霉的最佳制曲条件:米曲霉制曲时间为48 h,制曲温度为32±0.4℃,制曲湿度为90.0±0.4%,此条件下的米曲蚕豆曲糖化酶活为878 U/g,蛋白酶活为285 U/g,黑曲霉制曲时间为36 h,制曲温度为30±0.4℃,制曲湿度为85.0±0.4%,此条件下的黑曲蚕豆曲糖化酶活为664 U/g,蛋白酶活为1097 U/g。2.通过模糊数学建立感官评价体系,确定了米曲霉和黑曲霉曲料复配比为10∶1.5,并在此基础上,对烤肉基酱保温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以综合水解度和感官评分为指标,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发酵温度45±0.4℃、盐水浓度14.00%、发酵时间30 d;在发酵后期接种酵母以增强烤肉酱的鲜味和香气,并确定了增香酵母的接种条件:接种时间为发酵后的第15 d,接种量为1.20%,后熟发酵时间为30 d,总酯含量达0.43%;对发酵酱的理化指标进行了检测,还原糖含量为14.13%,氨基酸态氮含量为1.17%,通过氨基酸全自动分析仪对发酵酱中氨基酸种类及含量进行了检测,总氨基酸含量达10.75%,其中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最高,分别为1.95%、1.35%,且甜味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脯氨酸含量达到2.04%,占比氨基酸总量18.98%,说明此实验条件下,酿造的发酵酱具有较高的风味口感,是可以用来制作风味型烤肉酱的良好基料。3.结合工艺需求及市场价格,确定了辅料辣椒和花椒种类,为干朝天椒和汉源红花椒,辣椒碱和花椒酰胺含量为1.84 mg/g、1.71 mg/g;并对辅料微波增香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感官、红度值a*、辣椒碱、花椒酰胺等为指标,得出了各辅料的最佳增香工艺:干辣椒微波时间90 s;花椒微波时间150 s;芝麻微波时间5 min;孜然微波时间3 min;采用GC-MS对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辅料进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检测,三种状态下的花椒均检测出月桂烯,相对含量分别为:18.83%、20.14%和16.13%,月桂烯是汉源花椒的特征风味成分,其余特征风味罗勒烯、萜烯醇等成分经微波处理后含量都有提高,可以看出经微波处理后的花椒风味更好;干辣椒经微波增香处理后,芳樟醇相对含量增高,达到11.50%,而焦糊干辣椒的相对含量为9.13%,其余特征风成分味γ-萜品醇、侧柏醇等含量都有提高,说明经微波处理后的辣椒风味更浓厚。4.以上面制备的烤肉基酱和微波烤制的香辛料为特色专有材料,针对烤肉调料配方粗糙、涂膜不均匀、风味不足等问题,结合超微粉碎技术、定向美拉德增香技术,研究开发了发酵型烤肉酱产品,炒酱工艺的加热方式为燃气加热,升温较快利于烤香味的生成,用现代智能温度计控制油温,得到发酵型烤肉酱的制作工艺配方为:辣椒添加量12.00%、花椒添加量7.00%、秘制香料添加量5.00%、烧烤香精添加量0.50%等,烤肉酱中辣椒碱含量为0.021%,花椒酰胺含量为0.013%,且随着超微粉碎的颗粒度越细,烤肉酱的涂膜性更佳,附着性更强,不易掉落,可使企业节省将近8.68%的物料成本,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陈志[4](2020)在《滇西北高原峡谷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研究 ——以香格里拉市为例》文中认为云南大部分地区地质环境脆弱,是国家投入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最多的省份之一。香格里拉位于滇西北高原峡谷区生态脆弱区、现代地表活动试验区、国家重点生态保护区。论文研究目的是基于环境生态学与地质学融合的视角探讨该区域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及危险性并对其进行分区,为国土空间规划及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供数据支撑和建议。本研究利用RS和GIS技术,结合现场调研资料,定量揭示了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特征,初步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动态及静态控制因子;分析了4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并结合CA-Markov模型拟合了现有状况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未来情况下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采用遥感手段结合现有的气象数据探讨了市域尺度地表温度、湿度的空间分布;分析了过去50年(1961-2010年)及今后30年(2031-2060年)的气温及降水分布特征,获得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动态因子;最后利用模型对现状及未来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进行分区评价,初步探索了基于生态地质学为基础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建议,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遥感解译,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共解译滑坡416个,崩塌179个,泥石流沟262条;并结合既有资料记载,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灾害点规模、灾害特征、险情及诱发因素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具有区域聚集特征,且沿断层及碎屑岩区域展布,灾害点密度整体呈南部及西北高、东部及中部低、沿河谷及构造带分布的特点。(2)运用雷达比值指数法开展地质灾害的快速提取和灾害监测,与调查结果图相比,总体精度较好,满足快速提取精度要求;运用Sentinel-1 SAR方法在针对地质灾害体的信息提取与监测方面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其应有前景宽广;采用该方法对地质灾害信息的识别和提取时效快、效果好,且不受天气因素限制,可为应急救灾和监测提供信息支持。(3)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获取与地质灾害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称之为评价因子。(1)地表温度数据用到了从NASA官网上下载的MODIS传感器的8天合成地表温度产品,经数据预处理、运用空间插值方法后,得到研究区的年平均地表温度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2)运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负相关关系,结合相关方程计算研究区的土壤湿度,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市的气候条件整体上较干旱,其中湿润地区的分布范围约占6%,正常区域占13%,微旱和干旱区域占60%,重旱区域约占12%。植被覆盖度不同,其土壤湿度差异较大。(4)本研究利用1961—2010年云南省香格里拉市的逐日气象格点数据,通过编写程序,运用R软件运行程序,提取出研究区范围内的每个格点数据,利用STARDEX中的FORTRAN子程序计算出极端气候指数,并选取与研究相关的主要极端指数,分析香格里拉市过去(1961-2010年)及将来(2031-2060年)极端气温及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为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的易发性提供气象数据支撑。(5)人类工程活动是影响地质灾害的重要影响因子,通过土地利用变化表征这一活动的强度及其趋势,利用遥感探讨了近30年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整体表现出西部、东部及西南部相对较高,中部、东南部及北部覆盖低的特点;运用CA-Mark模型对土地利用驱动力因子进行分析,经对过去及现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实际解译的结果进行检验,2019年土地利用模拟的全局Kappa系数为0.794,全局精度85.6%,说明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高度一致,CA-Markov模型模拟精度满足应用要求;模型依据过去30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式预测未来2030年土地利用状况,结果显示未来建筑用地和耕地地依旧在增加,但增速均有所放缓。1990-2019年香格里拉市建筑用地平均年增速为5.0%,2020-2030年下降到2.0%。草地地在过去30年的平均年增速为6.8%,未来将会下降到1.0%(2020-2030)。耕地、林地、其他用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年均减少速度分别为-1.2%、-0.8%和-0.2%。(6)基于过去(2014年)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根据相关模型评价现状(2019年)及未来(2030年)地质灾害危险性及易发性。2019年研究区地质灾害高、中、低易发区及不易发区面积分别为1860.83 km2,3008.12 km2,4023.63 km2,2367.47 km2,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南部区域金沙江沿岸阶地及其支流的河谷两岸;2019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高、中、低危险区及安全区面积面积分别为125.03 km2、3500.85 km2、6274.13 km2,1359.8 km2,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高、中等危险区域主要分布于南部区域及北部的东旺乡东旺河及西北部尼西乡汤满河的河谷地带。另外,本文根据相关模型预测了2030年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易发性及危险性等级、面积及分布区域。基于对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及危险性进行分区的结果,初步探索了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市未来高易发区和危险区仍然存在增加的趋势,地质灾害诱发的静态因子是稳定的,变化的是其动态因子,动态因子主要体现在生态因子上,鉴于香格里拉特殊的生态定位,未来需要从生态系统及产业结构调整角度对其进行预防。

王诗琪[5](2020)在《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生产力的地位日益凸显,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已转变为脑力活动主导下的知识更新和思维创造。大学校园是人才培育和科学研究的基地,是高强度、高难度认知工作的主要载体,而这类活动的顺利进行不仅依赖于智力水平和经验积累,健康的精神状态、充沛的精力以及清晰的头脑同样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早在四书《大学》中就有这样的论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中“定”、“静”、“安”分别指意志坚定、镇静不躁、内心安稳,达到这样的精神状态后方能深思熟虑、有所创新、接近真理。所以大学存在的本质是使人类精神和智力得以兴盛、蓬勃和进化。空间环境不仅是身体的居所,也是精神的家园,人类通过对环境的感知获取精神和智力成长的养料。所以对于以精神培育为核心的大学,校园空间环境的“精神蔽所”功能更应得到淋漓尽致的呈现和发扬,然而这恰是当今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中所忽视的方面。本文从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出发,结合欧美发达国家现阶段大学建设的重点,综合考量气候条件、健康理念、可持续发展目标、城市问题等内容,发现我国寒地大学校园在空间精神功能方面暴露出关注程度较低、理论基础薄弱、设计实践较少等问题。所以本文试图从环境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领域寻求增强校园精神功能的优化方法:然而个体精神层面的相关内容庞杂,众多要素之间存在复杂的作用关系,难以在统一的体系下展开研究。但精神功能的运行基础在于大脑对外界环境信息的感知、处理和解读,而这些过程依靠定向注意力这一基本的认知资源的维系和供能。定向注意力之于精神系统,犹如食物之于生理系统,是大脑进行认知活动的养料和动力,当定向注意力储备充足时,认知活动的运行速度提高,即单位时间内大脑处理的信息增多;定向注意力匮乏时,认知速度下降。这种资源会随着认知活动的暂停而得以休憩和恢复,所以定向注意力能够通过间歇性的休憩而进行自动补充,这是认知活动持久进行的保障。注意力恢复状况是认知表现的决定性因素,这为大脑活动的具象化和定性化分析提供了抓手。因此本文以定向注意力为切入视角,探究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对个体精神层面的影响。根据注意力恢复对认知机能产生的各项影响,通过对寒地大学生学习效率、情绪状态和健康状况进行实际调查,确立校园空间环境恢复性设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立了学生心理精神需求与校园空间环境之间的联系;进而以注意力恢复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依据,探究了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注意力恢复功能提升的原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寒地气候特征和校园空间特征推演出寒地校园空间环境恢复注意力的机制;建构了适用于寒地校园空间的恢复性环境设计体系,以达到提升大学生认知效率、促进身心健康的目标。基于上述理论基础,本文以促进注意力恢复为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的统领原则,研究了“阻御利导寒地气候”、“增效利用自然景观”与“调试干预人工属性”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并针对以上策略研究了具体设计方法。其目的是改变寒地校园因冬季环境恢复性缺失对学生心理和精神造成消极影响的现状,复兴校园的精神功能,促使学生的精神资源能够在高强度认知活动的压迫下保持活跃充沛的状态,从而保障高级认知活动的顺利进行、激发创造性思维、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寒地大学校园注意力恢复性设计的提出,是从人本关怀、健康促进的角度建构寒地校园与使用主体之间相互共生和协调发展的关系。现代城市环境中充溢着庞杂的压力来源,加之繁重的学习和科研活动,造成了大学生认知资源的损耗,注意力恢复目标的引入,强调了空间环境对身心的积极影响作用,有利于指导校园空间功能的优化和改善,从精神心理层面探讨个体与空间环境之间和谐共处的模式,建构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校园空间环境。

丁潇颖[6](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提出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付硕[7](2020)在《桉树皮自加热过程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质能源具有可持续性、绿色和来源广泛等优点,成为新能源发展的方向。但相比于其他传统能源,生物质能源热值偏小,导致工业利用需要大量囤积,而生物质材料的导热性较差,在储存、输运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自加热现象,从而存在引发自燃火灾的重大安全隐患。桉树作为三大速生树种之一,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种植。桉树皮等材料可以作为生物质发电的主要燃料,其囤积过程中发生过自热自燃事故。然而,目前缺乏对桉树皮堆垛自加热过程的研究。水分是影响桉树皮自加热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液态水蒸发吸热的同时,也是低温阶段放热反应的必要条件,因此定量地研究水分对于桉树皮低温阶段放热反应的影响十分必要。除此之外,针对桉树皮堆垛自加热过程中产生热解气的研究目前还比较缺乏,产生的易燃、可燃气体也是火灾的重要安全隐患。实际工业桉树皮堆垛储存会遭遇极端天气影响其自加热进程,热带风暴就是其中之一。热带风暴会短时间内大幅增加环境湿度,已有实验和火灾案例表明,环境湿度增加会使堆垛内的温度快速升高,造成自燃火灾的安全隐患。所以研究环境湿度的变化对于桉树皮堆垛的自加热过程的影响十分必要。但通过实验难以控制工业尺度堆垛环境湿度的改变,现有的自加热模型又缺乏对液态水和水蒸气蒸发、输运和边界对流质量交换等水分传质过程的考虑,无法体现环境湿度对自加热过程的影响。因此,需要发展自加热模型以研究环境湿度变化对堆垛自加热过程的影响。本文具体的研究工作包括:通过热重(TG)实验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桉树皮的热解特性、生成气体及其来源。建立了桉树皮热解过程的质量损失速率模型,通过遗传算法获得了各步反应最佳的动力学参数。利用FTIR技术识别桉树皮热解生成的主要气体和官能团,判定生成的温度区间,结合三种伪组分的热解温度区间,确定气体的生成来源。通过微型量热仪C80研究了不同含水率的桉树皮样品在30~200℃低温下的放热性。实验考虑了样品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含水率22.08%的样品具有很高的自燃风险性。构建了密闭容器内不断升温条件下的蒸发模型,估算了蒸发吸收的热量,以校正低温下桉树皮放热反应的反应热。计算结果表明,蒸发吸收的热量几乎是放热反应实际反应热的一半。低温范围内的反应热在含水率为42.08%时达到最大值923.16Jg-1,然后降低。同时分析了随着样品含水率的增加,C80测量的反应热不断减少的机理:含水率在22.08%~42.79%的区间内,主要是因为蒸发过程得到了加强,在42.79%~77.40%之间主要是因为放热反应被抑制。发展了二维轴对称生物质堆垛自加热数值模型,考虑了实际工业尺度生物质堆垛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基于温度的特征函数和实际的温度,拟合出动态环境温度函数。为反映环境湿度变化的特征,在模型中构建了与时间相关的分段函数。结合C80实验结果考虑水分对低温阶段自加热过程的影响,建立了表征含水率对低温放热量的影响的函数表达式。进行了实际尺度桉树皮堆垛的实验测量,测量时间为30天,期间记录环境温度和堆垛内部温度。基于桉树皮堆垛实验的实际场景,设置了模型的初始值和边界条件。模型考虑了水蒸气的扩散和对流效应以及液态水的毛细管力效应,以及基于蒸气压的蒸发、输运以及与外界对流交换的水分传热传质过程,为研究环境湿度(蒸气压)的影响打下了基础。实验与模拟结果具有相同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考虑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的影响,详细分析了环境湿度增加时导致温度急剧上升的原因,包括液态水和水蒸气在此过程中的分布变化。增加模型中放热项的放热速率,同时降低边界对流换热系数,从而分析模型最终发生自燃时的各反应变化,并发现环境温度的波动性和环境湿度的变化均可使处于未燃的堆垛(次临界状态)转化为自燃(超临界状态)。

刘佩玉[8](2020)在《空气中水蒸气及微生物对塑像/壁画地仗侵蚀病害的试验研究》文中认为塑像/壁画作为中国古代艺术殿堂中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但因长期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酥碱、疱疹、起甲、变色、霉变、菌害等病害普遍存在于塑像/壁画中,严重威胁文物的保存,是文物保护的一大难题。为了科学有效的维护塑像/壁画,本研究以塑像/壁画的地仗为研究对象,开展空气中水蒸气对地仗的吸-放湿特性研究及降尘中微生物对地仗的腐蚀模拟研究,深入探讨地仗病害的产生机理及影响机制,以期为塑像/壁画的保存、修复和日常维护提供参考。(1)空气中水蒸气对地仗的吸-放湿特性研究表明:1)地仗吸-放湿动力学试验研究表明:温度为15℃时,地仗中粗泥试块、细泥试块单位面积的吸湿率与时间之间呈双指数增长关系。放湿时,放湿量小于吸湿量,泥层颗粒间会截留部分水分,条件适宜时可进行水盐迁移,易导致地仗发生水盐病害。2)地仗等温吸湿试验研究表明:15℃时,粗泥试块、细泥试块、细+粗泥试块、白灰+细+粗泥试块的等温吸湿曲线属于Ⅱ型等温吸附线,可知地仗作为多孔介质,可进行单层或多层的等温吸附。3)地仗吸湿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保存环境的相对湿度越大,充斥在空间中的水分子越多,地仗越容易吸湿。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为15℃时,地仗试块的临界相对湿度约为80%,说明相对湿度低于80%的环境相对适宜塑像/壁画的保存;(2)RH=75%时,温度为5、15℃时,地仗吸湿能力较强,温度为25、35℃时,地仗吸湿能力减弱,说明环境温度越高,地仗的吸湿能力越弱;(3)地仗的细泥层因结构紧实、孔隙率较小,其吸湿能力较粗泥层弱;白灰层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难溶于水,起隔湿作用,以上原因导致四类试块的吸湿能力为粗泥试块>细+粗泥试块>白灰+细+粗泥试块>细泥试块,由此表明,塑像/壁画地仗层容易吸湿,易引发水盐病害,不利于塑像/壁画的保存;(4)由于吸湿作用,地仗会发生水盐迁移,易溶盐Na Cl、Na2SO4等迁移最快,中溶盐Ca SO4等次之,难溶盐Ca CO3等几乎不发生迁移;试验地仗中,Cl-、SO42-、Na+迁移最活跃,易溶盐迁移以Na Cl、Na2SO4为主,其造成的疱疹、酥碱现象破坏效果显着;地仗含盐量越高,吸湿能力越强,表明有盐害现象的地仗比无盐害现象更易吸湿,会使盐害现象加剧,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因不同材质间的兼容问题,可溶盐迁移可在地仗层与颜料层间、粗泥层与细泥层间聚积,易导致不同材质接触面处剥离断层。(2)降尘中微生物特性及腐蚀机理研究表明:1)降尘中微生物特性研究表明:降尘中分离的微生物浓度以细菌为主,真菌次之,放线菌较少,嗜盐古菌最少。细菌主要分离出五种,其中以芽孢杆菌、节杆菌和金杆菌为主,微球菌、棒杆菌少量;真菌主要分离四种,以青霉、黄曲霉、毛霉为主,木霉少量;放线菌主要分离出丙酸杆菌属和链霉菌属两类;嗜盐古菌主要分离出嗜盐富饶菌属和嗜盐球菌属两类。这些微生物大多可代谢分泌酶,亦可分解有机物产酸,易造成地仗腐蚀。2)微生物腐蚀机理研究表明:(1)降尘中微生物在潮湿环境中生长良好。在RH为68~97%环境湿度范围内,随着湿度增加,降尘中微生物活性和呼吸作用增强,在RH=97%时,微生物生长代谢最为旺盛。说明环境湿度越大,地仗表面微生物越易滋生;(2)温度在5~35℃间,环境温度越高,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加快,使得降尘中微生物的代谢旺盛,酶活性和呼吸作用越强,在35℃时,微生物生长最为旺盛。说明环境温度越高,越容易导致微生物滋生,从而引发地仗微生物病害的产生;(3)降尘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在地仗含盐量2%、3%时生长受到抑制,而在含盐量1%时生长良好,说明从降尘中分离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可耐盐,适当的盐量可刺激其生长代谢。但嗜盐古菌可随着地仗盐量增加良好生长,因为嗜盐古菌可在高盐环境中存活。由此表明,地仗盐害可形成高盐环境,逐渐导致耐盐菌的富集,腐蚀影响文物;(4)颜料层中,铅丹(Pb3O4)、土红(Fe2O3)、朱砂(Hg S)、石青(Cu3(CO3)2(OH)2)等颜料中存在重金属,会影响地仗表面微生物的生长。地仗表面Hg2+、Pb2+、Cu2+、Fe3+浓度均为1mg/L时,其对降尘中微生物的毒害作用大小为Hg2+>Pb2+>Cu2+>Fe3+。结果表明,朱砂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最强,铅丹、石青次之,土红则影响不大,说明颜料层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5)地仗中粗泥层因加筋纤维比例大,有机物含量较细泥层高,更易被微生物腐蚀。白灰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可与微生物分泌的碳酸或有机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造成白灰层褪色,结构破坏,使其抗酥碱风化作用减弱;(6)降尘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嗜盐古菌四类微生物共同在含盐量0.1%的白灰+细+粗泥试块表面生长时,随着时间增长,微生物慢慢开始繁殖。细菌因数量多、生长周期短、代谢类型多样,最先增殖占据优势,真菌、放线菌随之增长,可产生青霉素、链霉素等抑制细菌生长,产生拮抗作用,而嗜盐古菌因数量少,生长缓慢,稍处劣势。各类微生物相互制约,维持地仗表面整个微生物群落的稳定,可减缓地仗的微生物腐蚀程度。本研究的主要结论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所引起的环境干湿变化可造成地仗内盐分反复溶解-结晶,出现盐害现象,破坏地仗的稳定;空气中的微生物可接触地仗,在适宜条件下繁殖代谢从而腐蚀污染地仗;两者产生的破坏和污染结果相当严重,对于塑像/壁画的长久保存是不容忽视的因素,所以在塑像/壁画日常维护中需对文物保存环境的温湿度、通风条件、空气污染状况等多加关注。综合研究结果,建议塑像/壁画类文物保存环境应适时通风,温度维持在15~25℃范围内,相对湿度RH维持在60%或以下;治理菌害时,慎用抑菌剂,以防打破微生物群落的整体平衡和保存环境中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从而减缓地仗的微生物腐蚀影响。

武伯菊[9](2020)在《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性策略研究 ——以青岛为例》文中认为当今绿色建筑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过去快速发展的二十年中,绿色建筑从起步阶段到固定模式快速建造带来的问题也是有目共睹,其中过度依赖技术而轻视地域文化的问题使得各地区的绿色建筑呈现出高度的相似性。我国各地区传统地域建筑因其人文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在长期的发展与演化中,不断积累形成其独特的适应性营建特征,呈现出绿色、适宜的营建理念与建造体系。因此,探究传统建筑的生态营建智慧,提炼其适应地域环境的建造体系,并通过当代的物质技术手段进行科学化的研判与转译,对当代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价值及借鉴意义。青岛因其独特的历史脉络与发展路径,无论是地域文化、城市形态还是建筑类型都呈现出兼容并蓄、多元开放的状态。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传统建筑不断被废弃拆除,现代绿色建筑的日渐普及,青岛的地域文脉与传统营建智慧也面临着断层的现实问题,而现代绿色建筑也出现地域特征缺失,趋同化发展的困境。本文以绿色建造体系为切入点,构建传统绿色营建智慧与现代绿色建造体系的研究框架。一方面以青岛代表性传统建筑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传承地域文脉的建造体系的形成背景、构成要素以及地域适应性特征,传承其适宜的绿色建造手法,不仅可以用于指导现代绿色建筑的地域化建设,也是对传统营建智慧和朴素建造技术从实际意义上进行保护与传承。另一方面则以青岛典型的绿色星级建筑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建造过程中所使用的绿色节能技术对青岛本土环境的适宜性,反思现代绿色建筑发展中忽视地域文脉所带来的问题,为绿色建筑的地域化发展提供思路。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第一、二章明确本文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绿色建筑的现状问题、理论发展等进行系统的研究,整理传统建筑建造体系与现代绿色建造体系的发展脉络和二者内在关系,构建基于地区文脉传承的绿色建造体系研究框架。其次,第三、四章是基于上述理论研究,对青岛地区传统建筑绿色建造体系进行挖掘与科学化分析的横向研究。在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背景下对青岛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进行研判,明确以传统乡建、西式殖民、海防建筑三种类型为研究对象,定性分析青岛传统建筑朴素的绿色建造特征,并通过现场调研实测数据,定量佐证分析其地域适应性效能,总结提取青岛传统绿色建造体系共性特征。第三,第五章是对青岛现代绿色建造体系的提取与适应性分析的纵向研究。以青岛10栋已建成绿色星级项目为例,依据2019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其所应用节能建造技术进行挖掘与分析,探讨反思当下青岛现代绿色建筑选取使用的节能建造技术的适宜性。在达成建筑节能舒适的目标下,为绿色建筑本土性、地域化发展做出引导,以期实现传统建造技术传承更新与现代绿色技术适宜性发展。最后,第六、七章是基于上文研究总结青岛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观,并针对其绿色建造体系现存问题分别从空间形制、结构与建造技术及建造材料选取方面提出适宜优化策略,总结其值得传承发展的传统建造技术,反思其现代节能技术的适宜发展。本文以青岛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基于地区文脉传承的绿色建造体系,完成对地区文脉的再认识。通过对青岛地区传统建筑的文化背景、发展脉络、地区典型建筑形成机制的挖掘探究,传承其绿色营建智慧,以适宜当下为基础创新发展。同时也是对地区现代绿色建筑泛滥建造的再反思,慎思通用高新技术,为当今滨海城市绿色建造体系适宜性发展提供思路,实现传统绿色建造与现代绿色技术协同发展。

李翔[10](2020)在《考虑节律协同的自然通风建筑光热环境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人工调节技术的现行建筑室内环境营造方法面临愈来愈多的挑战。该困境源于机械还原论处理复杂性问题时的局限性。破解的方法在于借鉴系统论方法,寻找人体·建筑·自然三者所构成系统和谐共生的规律。受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现代时间生物学“节律共振”假说以及建筑气候设计方法启发,本研究逐步认识到人体·建筑·自然三者节律协同是该系统和谐共生的基本特征之一。由此,本研究首先探讨考虑节律协同的室内环境营造方法中的基本问题(设计目标及其技术实现方案),提出节律协同建筑营造理念。然后,开发基于节律协同需求的天然采光与自然室温设计决策工具,以支持前述技术方案实现前述节律协同设计目标。最终,在前述营造理念、设计原则及其目标的指导下,应用所得设计决策工具,开展建筑设计与建造实践,并开展运行实验。具体研究内容及其成果如下:首先,根据人体·建筑·自然三者的节律协同基本特征,提出了节律协同建筑概念:采用在地化的建筑气候响应设计策略以及被动式环境调控低技术,充分利用当地气候潜力,营造适宜的室内光热气候响应节律,使之具有导引人体生理节律与当地自然光热环境周期同步的功能,同时兼顾人体对于室内环境的其它需求。遵循该概念,考虑视觉工效需求、光生物需求、热舒适需求之间的平衡,提出了节律协同光热环境设计原则及其设计目标:日间通过良好的天然采光设计以满足前述各项视觉与非视觉需求;夜间通过背景光设计满足基本交通照明与光生物需求,并通过个性化照明设计满足工效、舒适与愉悦性需求;经建筑本体及其集成被动式低技术调控构件的精心设计,由气候响应所形成的自然室温,满足适应性热舒适与光生物(热健康)需求,并兼顾小时间尺度上的热平衡热舒适需求。此外,还考虑自然能源供给与节律协同室内需求之间平衡,提出了自然能源高效利用建筑系统设计原则:基于建筑构件在建筑能量流动路径上的热调控功能进行集成设计。在该设计原则指导下,存在三大设计目标:供需总量平衡、供需动态平衡以及供需品质匹配。不仅如此,为实现该建筑系统设计原则及其设计目标,通过建筑气候响应技术分类组合,形成了一种均匀辐射建筑系统模式,其应用潜力分析表明,在中国各气候区自然禀赋以及现行建筑热工水平的基础上,利用自然能源可形成满足节律协同建筑需求的自然室温。其次,为实现所提出的节律协同光环境设计目标,本研究针对现行采光设计标准尚未考虑光生理需求的问题,构建基于现行采光设计参数的非视觉效应评价方法,对各采光设计等级所形成采光环境的非视觉效应及其光生物健康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采用Ⅰ等级与Ⅱ等级的精细视觉作业房间中,使用者的光生物需求可被充分满足;对于采用Ⅲ等级办公房间,虽其日间静态褪黑素抑制率可达100%,但在全阴天空条件下,有家具遮挡的靠窗处以及远离外窗的房间深处,日间动态褪黑素抑制率并不能完全达到100%,可能存在光生物健康风险;对于采用Ⅳ等级的住宅主要空间,因考虑到老年人近日节律调控功能衰弱,并且眼部透光性能下降,需要更高的暴露强度,故可能对长期处于室内的老年人群不利;对于采用Ⅴ等级的短暂停留空间,考虑到非视觉光暴露的延时特性,可忽略其光生物健康风险。再次,为实现所提出的节律协同热环境设计目标,本研究针对缺乏面向早期方案设计阶段的自然室温预测工具的问题,基于三项建筑热特性指标(总得热量Gto、总热损失系数Kto、总有效热容Sto)及其相应的准稳定传热算法,构建简化建筑动态传热模型,基于室内空气热平衡方程,推导得到了自然室温快速预测公式。不仅如此,基于周期性热渗透厚度公式,提出了一种有效热容确定方法,使得在早期方案设计阶段能较准确地预测逐时自然室温。基于EnergyPlus的全年模拟验证结果与基于实测数据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预测公式能较准确地预测自然室温波动趋势,逐时自然室温的绝对预测误差平均值分别为3.0℃与1.8℃。基于所构建的简化建筑动态传热模型,本研究还针对缺乏基于自然室温设计目标的热工参数决策工具的问题,通过敏感性分析方法,获得了两项基于自然室温的建筑热性能指标(室内外日均温差ΔTio与室内外日较差之比αio)与三项建筑热特性指标(总得热量Gto、总热损失系数Kto、总有效热容Sto)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揭示形成自然室温的建筑热设计原理,并提出基于自然室温设计目标的热特性指标决策图。应用案例实测结果表明,该图具有较高的设计决策精度。最后,本研究根据所提出的光热环境设计目标以及设计决策工具,以一栋实验建筑为对象,开展建筑实践,探讨了均匀辐射建筑系统营造过程的设计建造要点,并开展节律协同光热环境性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建筑光热环境实际性能基本满足节律协同设计目标,并且均匀辐射调控系统显着提高了实验建筑的采暖季自然室温以及自然能源利用效率。

二、解决湿度测量中易被忽视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决湿度测量中易被忽视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贮运环境对冷鲜猪肉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冷鲜猪肉发展现状
    1.2 初始微生物控制技术研究
        1.2.1 乳酸减菌技术
        1.2.2 氧化电解水减菌技术
        1.2.3 其他减菌技术
    1.3 贮运环境对鲜肉品质的影响
        1.3.1 贮运温度
        1.3.2 贮运气体
        1.3.3 贮运湿度
        1.3.4 贮运过程物流振动强度
        1.3.5 初始微生物控制
    1.4 鲜肉品质研究概述
        1.4.1 鲜肉品质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1.4.2 鲜肉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4.3 鲜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1.4.4 鲜肉中肌原纤维蛋白研究进展
    1.5 论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贮运环境对冷鲜猪肉品质的影响
        1.5.2 贮运环境对冷鲜猪肉表面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1.5.3 冷鲜猪肉品质的环境响应机理解析
    1.6 技术路线
2 贮运环境对冷鲜猪肉鲜度品质的影响
    2.1 材料、仪器与设备
        2.1.1 原料
        2.1.2 试剂和材料
        2.1.3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内容和方法
        2.2.1 样品处理方法
        2.2.2 实验方法
        2.2.3 数据统计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贮运环境温度对冷鲜猪肉鲜度品质的影响
        2.3.2 贮运环境气体对冷鲜猪肉鲜度品质的影响
        2.3.3 贮运环境湿度对冷鲜猪肉鲜度品质的影响
        2.3.4 贮运过程物流振动强度对冷鲜猪肉鲜度品质的影响
        2.3.5 氧化电解水减菌处理对冷鲜猪肉鲜度品质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贮运环境对冷鲜猪肉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3.1 材料、仪器与设备
        3.1.1 原料
        3.1.2 试剂和材料
        3.1.3 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内容和方法
        3.2.1 样品处理方法
        3.2.2 实验方法
        3.2.3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贮运环境温度对冷鲜猪肉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3.3.2 贮运气体对冷鲜猪肉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3.3.3 贮运湿度对冷鲜猪肉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3.3.4 物流模拟振动强度对冷鲜猪肉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3.3.5 氧化电解水减菌处理对冷鲜猪肉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冷鲜猪肉品质的环境响应机理研究
    4.1 材料、仪器与设备
        4.1.1 原料
        4.1.2 试剂与材料
        4.1.3 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内容和方法
        4.2.1 样品处理方法
        4.2.2 实验方法
        4.2.3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贮藏过程中冷鲜猪肉感官品质变化
        4.3.2 贮藏过程中冷鲜猪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
        4.3.3 贮藏过程中羰基及总巯基变化
        4.3.4 贮藏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变化
        4.3.5 贮藏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分子量变化
        4.3.6 贮藏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二级结构变化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基于腐蚀大数据技术的含Cr低合金钢耐蚀性能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材料基因工程模式下先进耐蚀材料研发
        2.1.1 高通量材料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2.1.2 高通量材料制备与表征技术研究
        2.1.3 材料服役行为高效评价与预测技术
    2.2 材料腐蚀大数据理论基础及其技术体系
        2.2.1 材料腐蚀大数据理论基础
        2.2.2 材料腐蚀大数据关键技术体系
        2.2.3 机器学习技术在腐蚀学科中的应用
    2.3 高品质低合金结构钢耐蚀性能调控研究
        2.3.1 高品质低合金结构钢耐蚀性能调控原则
        2.3.2 Cr、Sn及Mo合金化对低合金钢耐蚀性能的影响
        2.3.3 晶粒细化对低合金结构钢耐蚀性能的影响
        2.3.4 阴极相对低合金结构钢耐蚀性的影响
    2.4 本文研究思路
3 Cr元素调控低合金钢腐蚀数据积累及腐蚀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方法
        3.2.1 材料及试样
        3.2.2 户外暴晒试验
        3.2.3 表面表征
    3.3 试验结果
        3.3.1 不同Cr元素含量的腐蚀传感器相对电流强度分析
        3.3.2 不同Cr元素含量低合金钢腐蚀形貌及点蚀行为分析
        3.3.3 不同Cr元素含量低合金钢锈层成分及物相分析
    3.4 分析讨论
        3.4.1 Cr对耐蚀低合金钢锈层演变机制的影响
        3.4.2 Cr元素对耐蚀低合金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Sn、Mo调控含Cr低合金钢腐蚀数据积累及腐蚀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方法
        4.2.1 材料及试样
        4.2.2 户外暴晒试验
        4.2.3 表面表征
    4.3 试验结果
        4.3.1 Mo及Sn元素对含Cr低合金结构钢腐蚀大数据影响分析
        4.3.2 Mo及Sn元素对含Cr低合金结构钢点蚀行为影响分析
        4.3.3 Mo及Sn元素对含Cr低合金结构钢锈层的行为影响分析
    4.4 分析讨论
        4.4.1 Mo元素及Sn元素的影响机理分析
        4.4.2 耐蚀性演变及大数据评价
    4.5 本章小结
5 晶粒度调控对含Cr低合金钢耐蚀性影响及腐蚀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2.1 材料制备及表征
        5.2.2 周期浸泡试验
        5.2.3 形貌表征
    5.3 实验结果
        5.3.1 材料组织结构分析
        5.3.2 腐蚀大数据采集结果
        5.3.3 腐蚀形貌及锈层分析
    5.4 分析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M-A组元调控对含Cr低合金钢耐蚀性的影响及腐蚀机理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方法
        6.2.1 材料制备
        6.2.2 浸泡试验
        6.2.3 大数据采集试验
        6.2.4 形貌表征及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不同等温时间下试验钢组织及结构表征
        6.3.2 不同等温时间下试验钢早期腐蚀形貌
        6.3.3 不同等温时间下试验钢大数据采集试验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机器学习的耐蚀低合金钢跨尺度数据挖掘研究
    7.1 引言
    7.2 模型及方法
        7.2.1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7.2.2 支持向量机模型
        7.2.3 随机森林模型
        7.2.4 深度学习模型
        7.2.5 皮尔逊相关系数
    7.3 结果与讨论
        7.3.1 基于机器学习的环境腐蚀起源关系挖掘
        7.3.2 基于机器学习的微合金成分因素与腐蚀速率关系挖掘
        7.3.3 基于机器学习的微观结构因素与腐蚀速率关系挖掘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发酵型烤肉酱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1 绪论
    1.1 烤肉的历史与文化
        1.1.1 烤肉的历史由来
        1.1.2 烤肉行业的演变
        1.1.3 烤肉已经形成文化
    1.2 烤肉的风味与营养
        1.2.1 烤肉风味形成机理
        1.2.2 烤肉的风味特点
        1.2.3 烤肉的风味成分
    1.3 烤肉产业的现状
        1.3.1 烤肉的主要种类
        1.3.2 烤肉的加工工艺与设备
        1.3.3 烤肉产业的时代背景
    1.4 烤肉产业的问题与不足
        1.4.1 烤肉食品安全问题
        1.4.2 烤肉环境保护问题
        1.4.3 烤肉的推广局限性问题
    1.5 烤肉产业的作用
        1.5.1 满足烤肉美食需求
        1.5.2 烤肉与旅游产业
        1.5.3 烤肉与精准脱贫
        1.5.4 烤肉行业发展效益显着
    1.6 烤肉酱加工现状
        1.6.1 烤肉酱兴起的背景
        1.6.2 传统酱品型烤肉酱
        1.6.3 香辛料调配型烤肉酱
        1.6.4 香精型烤肉酱
    1.7 烤肉酱存在的问题
        1.7.1 工艺配方粗糙
        1.7.2 烤肉风味不足
        1.7.3 缺乏系列产品
    1.8 烤肉酱的发展趋势
        1.8.1 烤肉酱消费需求将不断扩大
        1.8.2 多微发酵酱品将成为重要基料
        1.8.3 传统香辛料增香将打造烧烤特色
        1.8.4 美拉德定向反应生香将提升烤香风味
    1.9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10 烤肉酱开发技术路线
2 烤肉基酱制曲工艺研究
    2.1 材料与试剂
    2.2 试验方法
    2.3 制曲原辅料糊化及烘烤增香试验设计
        2.3.1 蚕豆糊化工艺试验
        2.3.2 面粉烘烤增香工艺试验
    2.4 制曲工艺优化试验设计
        2.4.1 米曲霉制曲工艺试验
        2.4.2 黑曲霉制曲工艺试验
    2.5 烤肉基酱制曲工艺的确定
        2.5.1 原辅料糊化及烘烤工艺的确定
        2.5.2 米曲霉制曲工艺的确定
        2.5.3 黑曲霉制曲工艺的确定
    2.6 本章小结
3 烤肉用酱基料保温发酵工艺研究
    3.1 材料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
    3.3 保温发酵工艺试验设计
        3.3.1 曲料的复配比例试验
        3.3.2 发酵时间试验
        3.3.3 发酵温度试验
        3.3.4 盐水浓度试验
        3.3.5 正交试验优化保温发酵工艺试验
        3.3.6 酵母菌添加时间试验
        3.3.7 酵母菌添加量试验
    3.4 烤肉基酱发酵工艺的确定
        3.4.1 曲料复配比的确定
        3.4.2 发酵时间的确定
        3.4.3 发酵温度的确定
        3.4.4 盐水比例的确定
        3.4.5 正交试验优化保温发酵工艺
        3.4.6 酵母菌添加时间的确定
        3.4.7 酵母菌添加量的确定
        3.4.8 发酵酱指标检测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烤肉酱辅料微波增香工艺研究
    4.1 材料与试剂
    4.2 实验方法
    4.3 增香工艺试验设计
        4.3.1 干辣椒增香工艺试验
        4.3.2 花椒增香工艺试验
        4.3.3 芝麻微波增香工艺试验
        4.3.4 孜然微波增香工艺试验
    4.4 辅料增香工艺的确定
        4.4.1 干辣椒品种的确定
        4.4.2 干辣椒微波增香工艺的确定
        4.4.3 干辣椒挥发性成分的检测分析
        4.4.4 花椒品种的确定
        4.4.5 花椒微波增香工艺的确定
        4.4.6 花椒挥发性成分的检测分析
        4.4.7 白芝麻微波增香工艺的确定
        4.4.8 白芝麻挥发性成分的检测分析
        4.4.9 孜然微波增香工艺的确定
    4.5 本章小结
5 发酵型烤肉酱的开发
    5.1 材料与试剂
    5.2 实验方法
    5.3 烤肉酱基础配方优化设计
        5.3.1 烤肉基酱的添加量试验
        5.3.2 辣椒添加量对烤肉酱的影响
        5.3.3 花椒椒添加量对烤肉酱的影响
        5.3.4 孜然的添加量试验
        5.3.5 秘制香料添加量对烤肉酱的影响
        5.3.6 烧烤香精添加量对烤肉酱的影响
        5.3.7 芝麻的添加量试验
        5.3.8 酱油的添加量试验
        5.3.9 正交优化烤肉酱的基础配方试验
    5.4 烤肉酱基础配方的确定
        5.4.1 烤肉基酱添加量的确定
        5.4.2 辣椒添加量的确定
        5.4.3 花椒添加量的确定
        5.4.4 秘制香料添加量的确定
        5.4.5 孜然添加量的确定
        5.4.6 烧烤香精添加量的确定
        5.4.7 芝麻添加量的确定
        5.4.8 酱油添加量的确定
        5.4.9 正交优化确定烤肉酱的基础配方
        5.4.10 烤肉酱最终配方的确定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成果
致谢

(4)滇西北高原峡谷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研究 ——以香格里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香格里拉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体系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 研究工作概况及完成工作量
    1.7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社会经济
    2.3 地形地貌
    2.4 地质与地震
    2.5 气象水文
    2.6 植被
    2.7 土壤及土地利用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3.1 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发育特征
    3.2 地质灾害时空分布与形成条件
    3.3 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与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entinel_1A技术对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监测研究
    4.1 Sentinel-1 SAR影像及预处理
    4.2 雷达遥感监测地质灾害方法
    4.3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体散射特征分析
    4.4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体监测精度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质灾害动态评价因子获取及分析研究
    5.1 香格里拉市地表温度的反演
    5.2 香格里拉市地表湿度的反演
    5.3 香格里拉市极端气温、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5.4 植被覆盖度因子获取与分析研究
    5.5 基于CA-Markov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预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变化与预测
    6.1 2014年香格里拉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
    6.2 2014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6.3 2019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6.4 2019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6.5 2030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预测评价
    6.6 2030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
    6.7 讨论与结论
第七章 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防治模式
    7.1 基于地质灾害分区的防治模式
    7.2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防灾模式
    7.3 基于生态定位的地质灾害防治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压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1.1.2 健康理念下大学校园设计趋势
        1.1.3 恢复性环境设计方法的推广
        1.1.4 寒冷气候下恢复性环境的缺失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框架
第2章 注意力恢复理论与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解析
    2.1 注意力恢复的研究基础
        2.1.1 人类认知机能的理论原点
        2.1.2 定向注意力的研究突破
        2.1.3 恢复的本质解析
        2.1.4 注意力恢复效益的科学依据
    2.2 注意力恢复的相关理论
        2.2.1 注意力恢复理论与减压理论
        2.2.2 亲生物设计理论
        2.2.3 环境偏好相关理论
    2.3 大学生心理精神层面的相关研究
        2.3.1 心理健康内涵
        2.3.2 现状及问题
        2.3.3 空间环境的影响作用
    2.4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与注意力恢复的理论关联
        2.4.1 恢复特征呼应校园环境的构成特点
        2.4.2 恢复结果契合使用主体的空间需求
        2.4.3 恢复效益匹配校园空间的功能价值
    2.5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与注意力恢复的实证关联
        2.5.1 调查方案的制定
        2.5.2 个体恢复需求与空间环境恢复性现状分析
        2.5.3 研究结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推演
    3.1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恢复性的影响因素
        3.1.1 寒地气候是恢复的强烈刺激
        3.1.2 寒地景观是恢复的薄弱基础
        3.1.3 人工建构是恢复的繁重负荷
    3.2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恢复注意力的作用机制
        3.2.1 对寒地气候的趋利避害
        3.2.2 对自然景观的激发拓展
        3.2.3 对人工属性的削弱顺应
    3.3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恢复体系建构
        3.3.1 构成要素——空间环境恢复属性差异
        3.3.2 结构层级——空间环境恢复程度差异
        3.3.3 运行机理——空间环境恢复机制差异
    3.4 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导向
        3.4.1 阻御利导寒地气候——对注意力的积极调和
        3.4.2 增效利用自然景观——对注意力的恢复强化
        3.4.3 调适干预人工属性——对注意力的正向引导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阻御利导寒地气候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4.1 自然光照的诱导增补
        4.1.1 诱导光线维系昼夜节律
        4.1.2 光疗空间纾解冬季抑郁
        4.1.3 强化光影提示时间感受
    4.2 低温要素的消解转换
        4.2.1 多元庇护单体保障必要活动
        4.2.2 低温气流循环诱发唤醒状态
        4.2.3 动态室内温度支持调控行为
    4.3 风雪要素的激活强化
        4.3.1 冰雪景观引发审美体验
        4.3.2 风雪运动开启分心机制
        4.3.3 冰雪活动建立地域联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增效利用自然景观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5.1 寒地绿色资源的优化配适
        5.1.1 夏季室外绿色资源的效力提升
        5.1.2 冬季室内绿色资源的集成整合
        5.1.3 全年性绿色花园的重点运用
    5.2 寒地景观形态的提炼转译
        5.2.1 转译冰雪景观形态
        5.2.2 转译生物构型规律
        5.2.3 转译自然变化特性
    5.3 寒地自然模式的抽象再现
        5.3.1 抽象“前景与避难”模式
        5.3.2 抽象“诱惑与神秘”模式
        5.3.3 抽象“冒险与刺激”模式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调适干预人工属性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6.1 日常生活感受的规避
        6.1.1 心理内容的更新
        6.1.2 身体位置的远离
        6.1.3 学科环境的交互
    6.2 持久环境引力的构筑
        6.2.1 空间要素供给感知信息
        6.2.2 空间形态激发审美体验
        6.2.3 功能设置支持恢复活动
    6.3 个体活动目标的兼容
        6.3.1 多元化空间功能提升选择度
        6.3.2 多级化空间设置提升参与度
        6.3.3 智能化信息技术提升互动度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1.1.4 小结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社区
        1.3.2 社区农园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5.1.1 北京育园
        5.1.2 上海创智农园
        5.1.3 深圳馨月园
        5.1.4 上海梅园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5.2.3 融入社区公园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6.5.1 国家层面
        6.5.2 地方层面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附录 H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桉树皮自加热过程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生物质自加热及自燃机理
        1.2.1 生物质自加热过程
        1.2.2 影响自加热及自燃的因素
    1.3 研究现状
        1.3.1 实验研究
        1.3.2 数值模型研究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5 章节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TG-FTIR联合研究桉树皮热解特性
    2.1 引言
    2.2 实验
        2.2.1 样品准备
        2.2.2 实验设备及测量方法
    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2.3.1 桉树皮的热解特性分析
        2.3.2 热解动力学分析
        2.3.3 热解气体的TG-FTIR分析
    2.4 氧化反应的反应热计算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低温阶段非等温量热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
        3.2.1 样品准备
        3.2.2 实验设备及测量方法
    3.3 C80实验测量及结果
        3.3.1 样品质量的影响
        3.3.2 样品含水率的影响
    3.4 蒸发吸收热量的估算
    3.5 校正后的反应热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桉树皮堆垛自加热数值模型
    4.1 引言
    4.2 桉树皮堆垛实验
    4.3 自加热模型的理论基础
        4.3.1 动态的环境温度
        4.3.2 动态的空气湿度
        4.3.3 多孔介质简介
        4.3.4 低温阶段含水率对于生物质堆垛放热作用的影响
    4.4 桉树皮自加热模型
        4.4.1 模型描述和假设
        4.4.2 控制方程
        4.4.3 蒸发速率
        4.4.4 初始条件
        4.4.5 边界条件
        4.4.6 输入参数
        4.4.7 独立性检验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模型计算的结果与讨论
    5.1 引言
    5.2 实验与模拟结果分析
        5.2.1 实验与模拟结果分析
        5.2.2 恒温恒湿条件下的计算结果
        5.2.3 环境温度的影响
        5.2.4 环境湿度的影响
    5.3 热自燃过程分析
        5.3.1 恒温恒湿条件下的计算结果
        5.3.2 环境温度的影响
        5.3.3 环境湿度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结论
    6.2 论文工作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空气中水蒸气及微生物对塑像/壁画地仗侵蚀病害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塑像/壁画文物的组成及价值
        1.1.2 塑像/壁画典型病害分析及成因
        1.1.3 塑像/壁画保护意义
    1.2 塑像/壁画文物侵蚀病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空气中水蒸气对文物保存的影响
        1.2.2 文物水盐病害
        1.2.3 文物微生物病害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主要仪器与试剂
        2.1.2 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2.1.3 击实土样的制备
        2.1.4 地仗试块的制备
        2.1.5 地仗试块的保存
    2.2 实验方法
        2.2.1 理化性质测定
        2.2.2 降尘通量测定
        2.2.3 实验装置的设计
        2.2.4 空气中水蒸气对塑像/壁画地仗的侵蚀实验
        2.2.5 空气中微生物对塑像/壁画地仗的腐蚀实验
    2.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空气中水蒸气对塑像/壁画地仗的侵蚀试验研究
    3.1 背景土样理化性质
    3.2 地仗试样理化性质
        3.2.1 素土理化性质
        3.2.2 粗泥、细泥土样理化性质
        3.2.3 地仗试块基本参数
    3.3 地仗吸-放湿物理模型假设
    3.4 不同湿度环境中粗泥、细泥地仗试块单位面积吸-放湿试验研究
        3.4.1 试块单位面积吸-放湿动力学曲线
        3.4.2 吸湿动力学曲线特性研究
        3.4.3 吸-放湿过程中试块内水盐分布
    3.5 地仗试块在不同湿度环境中的等温吸湿试验研究
        3.5.1 等温吸湿曲线
        3.5.2 等温吸湿曲线特性研究
        3.5.3 等温吸湿过程中试块各圈层水盐分布
    3.6 地仗试块吸湿影响因素研究
        3.6.1 地仗试块在不同温度环境中的吸湿试验研究
        3.6.2 不同含盐量地仗试块的吸湿试验研究
    3.7 塑像/壁画水盐病害防治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空气中微生物对塑像/壁画地仗的腐蚀试验研究
    4.1 降尘通量及微生物量
        4.1.1 室内降尘通量
        4.1.2 降尘微生物量
    4.2 降尘中微生物的分离及其理化鉴定
        4.2.1 细菌的分离及其理化鉴定
        4.2.2 真菌的分离及其理化鉴定
        4.2.3 放线菌的分离及其理化鉴定
        4.2.4 嗜盐古菌的分离及其理化鉴定
    4.3 微生物菌剂性能评价
        4.3.1 菌剂制备
        4.3.2 菌剂性能评价
    4.4 降尘中微生物对地仗试块腐蚀影响因素研究
        4.4.1 空气湿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4.4.2 空气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4.4.3 地仗含盐量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4.4.4 颜料中重金属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4.4.5 地仗材质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4.5 降尘中微生物共同作用对地仗的腐蚀研究
    4.6 塑像/壁画微生物病害防治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性策略研究 ——以青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起源
    1.2 研究背景
        1.2.1 时代背景
        1.2.2 学科背景
        1.2.3 地域背景
        1.2.4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绿色建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绿色建筑建造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3 环渤海地区绿色建筑相关研究
        1.4.4 小结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性发展理论研究
    2.1 现代绿色建造体系的认知
        2.1.1 现代绿色建筑产生的背景与面临问题
        2.1.2 绿色建筑构成要素、设计原则与评价标准
        2.1.3 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性发展
    2.2 传统建造体系的解读
        2.2.1 传统建造体系的基本构成
        2.2.2 传统建造体系发展相关要素分析
        2.2.3 传统建造体系中的朴素绿色辨析
        2.2.4 传统建造体系问题综述
    2.3 结合地域文脉的绿色建造体系适宜化发展路径
        2.3.1 传统建造经验科学化研判
        2.3.2 现代绿色技术地域化应用
    2.4 本章小结
3.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青岛传统建造体系的特征与要素研究
    3.1 青岛地域文化特征分析
        3.1.1 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人文环境特征
        3.1.2 青岛自然与人文环境特征
    3.2 青岛传统建筑类型
        3.2.1 传统乡建
        3.2.2 海防建筑
        3.2.3 西式殖民
        3.2.4 典型选取
    3.3 青岛传统建筑建造体系要素构成
        3.3.1 空间形制
        3.3.2 结构与构造
        3.3.3 建筑材料
    3.4 本章小结
4.青岛传统绿色建造体系的调查与定量化分析
    4.1 青岛代表性传统建筑调查
        4.1.1 传统滨海村落——青山村调查
        4.1.2 海防卫所聚落——雄崖所调查
        4.1.3 殖民时期华人区合院式建筑——黄岛路26号里院
        4.1.4 殖民时期欧人区独立式建筑——广西路9号
        4.1.5 青岛传统建筑绿色建造特征总结
    4.2 青岛传统建筑绿色建造特征的实测验证
        4.2.1 传统建筑现场实测定量分析
        4.2.2 青山村刘氏民居
        4.2.3 雄崖所村长家
        4.2.4 黄岛路26号里院
        4.2.5 广西路9号
        4.2.6 本章小结
    4.3 青岛传统建筑绿色建造体系分析
        4.3.1 遮阳通风体系
        4.3.2 保温隔热体系
        4.3.3 防潮除湿体系
        4.3.4 材料与构件运用
    4.4 本章小结
5.青岛现代绿色建造体系的提取与适宜性分析
    5.1 青岛绿色建筑实践情况
        5.1.1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5.1.2 寒地滨海城市绿色建筑特点
        5.1.3 青岛绿色建筑分析
    5.2 青岛现代绿色建筑节能建造技术分析
        5.2.1 解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5.2.2 青岛绿色星级建筑建造技术应用情况
    5.3 青岛现代绿色建筑适宜性建造技术探讨
        5.3.1 被动式措施优化
        5.3.2 主动式措施辅助
    5.4 本章小结
6.青岛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性策略研究
    6.1 青岛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观
    6.2 青岛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性策略
        6.2.1 空间形态适宜性策略:适候与应变
        6.2.2 结构与建造技术适宜性策略:适技与多样
        6.2.3 建造材料适宜性策略:适材与节约
    6.3 传统绿色建造与现代绿色技术协同发展
        6.3.1 传统绿色建造体系的现代化发展
        6.3.2 现代绿色建造技术的适宜性应用
    6.4 本章小结
7.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附录
图目录
表目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10)考虑节律协同的自然通风建筑光热环境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1 室内环境营造方法面临复杂性挑战
        1.2.2 “节律协同”——人体·建筑·自然和谐共生规律
    1.3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3.1 光生物需求基础研究
        1.3.2 以人为本的光热环境需求基础研究
        1.3.3 光热环境设计决策工具
        1.3.4 考虑光生物需求的光热环境营造方法
    1.4 存在的问题
        1.4.1 既有建筑光热环境营造方法忽视节律协同需求
        1.4.2 既有光热环境设计决策工具无法满足节律协同设计需求
    1.5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2 节律协同建筑光热环境营造方法基本问题
    2.1 引言
    2.2 节律协同营造方法基本特征
    2.3 节律协同营造方法设计原则
        2.3.1 视觉需求与光生物需求之间的平衡
        2.3.2 热舒适需求与光生物需求之间的平衡
        2.3.3 自然能源供给与节律协同建筑热量需求的平衡
    2.4 节律协同营造方法技术实现路径
        2.4.1 气候自适应自然能源利用技术要求
        2.4.2 构件化建筑调控系统技术集成策略
        2.4.3 自然能源高效利用均匀辐射调控模式
    2.5 小结
3 考虑光生物需求的采光设计参数研究
    3.1 引言
    3.2 现行采光设计参数的非视觉效应评价方法构建
    3.3 非视觉效应评价方法可靠性实测验证
        3.3.1 实测对象
        3.3.2 实测方法
        3.3.3 结果讨论
    3.4 现行采光设计参数的光生物健康风险分析
        3.4.1 工作面照度标准值的非视觉效应
        3.4.2 工作面照度设计值的非视觉效应
        3.4.3 各采光等级的光生物健康风险分析
    3.5 小结
4 自然室温快速预测模型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热特性指标的自然室温预测公式
        4.2.1 基于热特性指标的建筑准稳定传热模型
        4.2.2 基于热渗透厚度的有效热容确定方法
        4.2.3 自然室温预测公式的提出
    4.3 自然室温预测公式的验证
        4.3.1 验证对象选取
        4.3.2 验证数据采集
        4.3.3 预测误差分析
    4.4 自然室温预测公式的应用
        4.4.1 适用条件
        4.4.2 计算流程
    4.5 小结
5 基于自然室温需求的建筑热工设计决策工具
    5.1 引言
    5.2 自然室温与热特性指标之间的函数关系
        5.2.1 自然室温对建筑热特性的敏感性分析方法
        5.2.2 拟合函数曲线及其所揭示的热设计原理
    5.3 快速确定热特性指标的设计决策图
    5.4 设计决策图应用案例
    5.5 小结
6 节律协同实验建筑设计建造实践
    6.1 引言
    6.2 自然能源高效利用建筑系统集成设计
    6.3 节律协同光热环境技术实现
        6.3.1 建筑方案设计要点
        6.3.2 均匀辐射热(冷)调控环境
    6.4 实验建筑建造技术要求
    6.5 节律协同建筑热环境的运行调节
    6.6 小结
7 节律协同光热环境性能实验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方案
        7.2.1 实验对象
        7.2.2 实验工况
        7.2.3 测试方法
    7.3 实验结果
        7.3.1 采光环境性能
        7.3.2 热环境性能
        7.3.3 实验建筑典型日的热收支
    7.4 讨论
        7.4.1 实际光热环境性能与节律协同设计目标
        7.4.2 均匀辐射调控系统对自然室温以及自然能效的影响
    7.5 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解决湿度测量中易被忽视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贮运环境对冷鲜猪肉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D]. 岳琪琪.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2)
  • [2]基于腐蚀大数据技术的含Cr低合金钢耐蚀性能调控研究[D]. 杨小佳.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3]发酵型烤肉酱的开发研究[D]. 赵仔影. 成都大学, 2021(07)
  • [4]滇西北高原峡谷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研究 ——以香格里拉市为例[D]. 陈志.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5]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D]. 王诗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6]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7]桉树皮自加热过程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 付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6)
  • [8]空气中水蒸气及微生物对塑像/壁画地仗侵蚀病害的试验研究[D]. 刘佩玉. 长安大学, 2020(06)
  • [9]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性策略研究 ——以青岛为例[D]. 武伯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考虑节律协同的自然通风建筑光热环境设计策略研究[D]. 李翔.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解决湿度测量中被忽视的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