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槽保持架轴承的早期失效分析及预防

沟槽保持架轴承的早期失效分析及预防

一、槽形保持架轴承早期失效分析与防止(论文文献综述)

何加群[1](2022)在《论我国重大技术装备轴承的自主安全可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大技术装备轴承的自主安全可控是国家重视,社会关注的"国之大者",是我国轴承行业的第一要务,我国轴承行业也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十三五"完成了一批重大技术装备轴承的开发,"十四五"期间,重大技术装备轴承的研发→工程化→产业化任重而道远。阐述了重大技术装备轴承7种标志性产品的关键技术,市场需求,开发的重点、难点,以期推动这些高端轴承的开发,从而加快实现我国重大技术装备轴承自主安全可控的进程。

黄海军,王雪,薛楷杰[2](2021)在《滚动轴承保持器磨损对轴承失效的影响》文中提出针对滚动轴承运行特点,采用XRF技术调查和分析铜、铁及尼龙为主体材料的保持器在脂润滑条件下的磨损,研究保持器磨损与轴承滚动体磨损之间的相关性及对轴承磨损失效过程的影响,并对不同材料保持器所产生的磨损颗粒对轴承及润滑脂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统计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结构或材料构成的保持器在脂润滑轴承运转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磨损,且与轴承滚动体的磨损在磨损相对数量上显着相关;高聚物尼龙保持器所形成的磨损颗粒的影响,更多地反映为保持器材料中硬质填料的机械作用,而钢制保持器因其磨损颗粒具有金属活性和催化性,磨损颗粒同时还加速润滑脂的化学氧化过程及对脂稠化剂网状结构的破坏。

于庆杰,张大鹏,刘新宇,刁庆,闫国斌[3](2021)在《航空发动机附件机匣轴承失效故障复现试验》文中提出针对航空发动机在飞行时附件机匣的深沟球轴承发生铆钉断裂、沟道剥落2种失效故障,为了定位故障原因,开展了2套轴承外圈沟道预损伤及4套轴承铆钉断裂的轴承失效故障复现试验。结果表明:轴承故障失效时序为外圈沟道由于表面损伤先产生表面疲劳剥落,然后引发铆钉断裂;结合轴承的原材料、设计、工艺、质量及其在机匣上安装使用情况等的复查结果与轴承拆卸试验结果,确定轴承拆卸工艺不当是产生外沟道表面损伤的主要原因。采用轴承内圈拆卸工艺后可有效避免拆卸过程中的轴承沟道损伤,从而预防此类故障的发生。

温晶[4](2020)在《深沟球轴承密封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当代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食品工业,现代办公机械以及家电的普及,要求设备设计紧凑,重量减轻还要防止漏水、漏气,就促使了自带密封装置的深沟球轴承得到青睐,需求量可观,逐步替代开式深沟球轴承(轴承两面没有密封装置)。但由于目前各企业密封结构的设计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用户关于球轴承密封产品的密封性能、漏脂情况等投诉较多。而密封产品较开式产品利润高,在轴承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式下,抢占深沟球密封产品市场是众多轴承生产商的重要市场目标,轴承密封技术成为轴承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基于此,本文借助于设计方法分析、MASTA分析等基础手段对深沟球密封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设计完成后进行产品试制及试验验证。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对深沟球密封结构的设计方法进行阐述,据此方法设计出6312-2RS轴承,但密封效果不理想,易漏脂,所以对该轴承密封结构的设计参数进行理论研究分析,得出密封结构存在密封槽与密封圈之间配合过盈量过大的问题,导致密封圈装入后变形,影响密封效果。然后对8套此密封结构的6312-2RS产品进行漏脂试验,试验结论是漏脂率未达到国标要求,密封性能不合格,验证了理论分析结论。其次,对6312-2RS轴承的基本结构及密封结构进行优化,改变外圈密封槽相关尺寸及密封圈外径等尺寸,优化配合尺寸,解决过盈量过大的问题;将内圈由无密封槽改为带密封槽,可以起到存储油脂的作用;将密封圈唇口由单唇改为三唇橡胶密封结构,可以提高轴承的密封性能。最终设计出一种新型密封结构的6312-2RS轴承。再次,基于MASTA分析软件对新型密封结构6312-2RS轴承进行寿命、应力分布及摩擦损耗等性能计算分析,得出寿命最佳时对应的载荷为30k N,游隙为CN组;三唇密封不会明显增加摩擦损耗,不会影响轴承的使用性能;内部应力分布合理,不会产生钢球越肩等问题的发生的结论,说明新型密封结构设计的合理可行。最后,对新型密封结构的6312-2RS轴承进行试制及试验验证,通过制定符合市场需求及国家标准的加工工艺及检验工艺标准,确定最佳加工设备,全过程严格检验,试生产出30套新型密封结构产品,并取8套合格产品进行漏脂试验,试验条件与密封结构优化前轴承进行的漏脂试验条件相同,漏脂率完全达到国标要求,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了6312-2RS轴承密封结构的优化设计是成功的,为其他型号深沟球密封轴承结构优化奠定了良好基础,为企业抢占市场,提高利润,良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高文香[5](2020)在《风电轴承失效机理分析及有限元模拟》文中研究表明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风电专用轴承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在风电专用轴承的设计与制造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风电轴承寿命、承载能力以及可靠性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本文以某兆瓦级风力发电机主轴轴承为研究对象,位于甘肃玉门-昌马风场的首台套3MW风电轴承在使用仅数年后,主轴轴承桨叶侧的部分保持架发生断裂。保持架与内圈,保持架与滚动体,内圈与滚动体,保持架与轴承连接附件之间都发生了严重的摩擦磨损现象,最终导致风机无法正常运转。本实验采用超景深体视显微镜观察宏观失效形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观形貌和金相组织,利用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化学成分,显微硬度计测试渗碳层的硬度等。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平台,对建立的主轴轴承保持架进行接触应力分析,并对轴承的主应力区进行了分析,求解出轴承内外圈滚道在额定风速下的应力分布情况,确定出滚子与保持架接触的危险受载位置。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最终确定风电轴承的失效机理:1.风机主轴承室密封不良,导致密封圈唇口磨损或润滑脂泄漏,进而造成主轴承滚道润滑不足或不充分,形成无油膜干摩擦发热状态和轴承温升过高现象,并使轴承滚动体和滚道承载表面出现软化层和碾压变形,进一步发展为接触疲劳剥落。另外,轴承室密封圈唇口磨损和其中支撑弹簧断裂、溃散,并与轴承运动部件产生干涉也对轴承部件造成损伤。因此风机主轴承室密封不良是造成FL-3506/2000型主轴承发生非正常损伤和失效的主要原因;2.维保操作未能根据风机主轴承室的密封状态及时调整润滑脂的加注周期和加注量、及时补充加注润滑脂,以保证主轴承滚道内具有充足的润滑脂和正常的润滑效果,因此现场维保是轴承的损伤和非正常失效的次要原因;3.FL-3506/2000型主轴承作为一种具有整体钢制保持架并由内圈引导结构形式的大型重载轴承,应用于兆瓦级风电的工况场合,其结构特点决定其可靠性相对较差,在轴承部件受到损伤或破坏、滚动受阻时,其内圈极易受到浆叶端的扭转驱动而加速轴承部件的失效过程。因此,FL-3506/2000型主轴承的结构形式也会导致轴承部件出现损伤后加速破坏。

牛齐明[6](2019)在《基于PHM技术的高铁装备健康状态智能分析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在军事、核电等领域已经有很多研究和应用,但是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很高的高铁领域对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高铁装备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通过检测和监测关键零件和部件的健康状态,评估已有的故障,给高铁装备的维修维护工作以辅助建议,这对避免灾难性的事故发生,确保高铁装备的安全和系统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个通用的高铁装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理论模型,并研究了高速动车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健康分析中的两个重要问题:状态监测的特征提取和健康状态评估,并以轴承为实例进行了分析。探索构建适用于多种部件、系统和装备的通用高铁理论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模型,对于建立具体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的指导作用。状态监测的特征提取结果是健康状态的一种有效表示,同时状态监测的特征提取也是健康状态分析任务的关键步骤之一。健康评估是指以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来评价、评估高速动车组整体或部件所处健康状况以便于用户做出相应的运用或维修等决策工作。健康状态评估作为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中的关键技术是实现健康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高速动车组牵引电机滚动轴承监测大数据为研究实例,用小波分析理论、动力学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理论为理论支撑,结合高速列车的实际应用建立模型,对滚动轴承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进行研究。从高铁装备健康状态监测、健康状况评估的角度出发,解决了部分基于大数据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理论与应用难题。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从高速铁路的角度出发结合开发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算法的实践初步提出了高铁装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理论模型,并基于理论模型构建出高速动车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功能模型和系统架构,以期为我国高铁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际的指导。(2)最近,一些研究人员用组合方法,来提高状态监测精度。然而,对于计算效率和鲁棒性,并没有着重考虑。本文提出了一个双树复小波包变换和变分模态分解的特征抽取混合模型。这个模型把小波分析技术和变分模态分解整合在一个框架里。该模型尤其适合于监测强噪声背景下滚动轴承早期故障信号。在标准CWRU数据库上的实验和仿真实验检验了该模型监测滚动轴承早期故障的有效性。(3)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Tensor Flow的在线序贯极限学习机的健康状况评估组合模型。利用健康状况准确率指标来评价TOSELM算法的性能。为了验证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公共数据集和高速动车组牵引电机球轴承数据集用BP、ELM和TOSELM三个模型进行了多组实验,得到的结果表明,TOSELM模型是一种有效的轴承健康状态评估模型。所提模型能提高大数据背景下的计算效率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此模型解决了高速动车组牵引电机球轴承的健康状况评估问题,从而保障了高速列车运行安全。上述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高铁装备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和在途健康状态监测中,为进一步优化高速动车组状态维修策略提供技术支撑;对提高高铁装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运行维修的成本,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理论价值。

李云峰[7](2019)在《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寿命等效加速试验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推重比、高可靠性和长寿命已成为航空发动机的主要发展方向,航空发动机高性能需求导致对主轴轴承dn值要求的不断提高。由此带来的高温、高速等苛刻工况使得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的异常失效比例变大,同时由于轴承材料、工艺等方面的进步,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在苛刻条件下的失效模式已由疲劳失效为主转变为疲劳及早期失效并存。但我国当前对航空发动机主轴承的技术数据储备不足,等寿命考核方法及寿命试验能力已无法满足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已由几百小时的有限寿命发展至数万小时的长寿命考核要求。因此,本文在对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失效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疲劳失效安全工况边界的寿命等效加速试验方法,并在研制的主轴轴承模拟试验机上对典型轴承开展了试验研究,对预测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寿命、提高其可靠性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覆盖航空发动机苛刻工况需求,在接触疲劳的寿命计算理论基础上,建立了载荷与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加速寿命试验理论基础,分析了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的转速高、环境温度高等特殊因素对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针对目前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大多数为胶合、打滑、过热等早期失效,工况突变易导致失效模式发生转变,为保证轴承失效模式为渐进、良性的疲劳失效,本文采用拟动力学方法对轴承运转过程中摩擦界面的工况参数,如载荷、转速等对失效模式转变规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选取与各失效模式相关的主要动态参数,如接触应力,PV值及膜厚比等作为失效判据。对变工况可能导致的失效模式进行了预测并建立了加速寿命等效试验的安全许用边界,为后续加速寿命试验提供理论基础和边界约束,保证加速寿命试验结果的一致性。针对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结构及苛刻工况考核的特殊需求,避免等寿命试验耗费巨大的时间和资金成本,本文研制了新型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试验机,能够模拟高温、高速等苛刻工况,可实现多载荷谱联合运行,完成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高速性能试验、耐久性寿命试验及断油试验,为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寿命加速试验、可靠性增长及工况适应性评价提供考核验证平台。利用建立的虚拟样机对试验机的动态性能及轴系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试验机的高速性能试验及功能验证表明其符合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的模拟试验要求。提出了基于谱峭度的轴承故障振动信号频谱检测方法,可对轴承故障振动信号进行有效识别。选取某型号航空发动机轴承作为试验样本,以最终失效模式为疲劳失效开展定数截尾恒定应力等效加速寿命试验,确定具有加速优势的轴向载荷作为加速应力,获得两个应力水平下的疲劳寿命。根据拟合得到的Weibull分布函数,得到加速因子及寿命逆幂律加速公式。考虑航空发动机轴承常规试验中为循环变工况考核,引入了轴承载荷等效理论以及考虑加载次序的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将轴承加速寿命试验结果与正常使用疲劳寿命联系起来。本文为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新材料应用、结构优化验证、长寿命轴承耐久性试验、累积基础失效数据等提供快速评价方法,为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的延寿、可靠性增长、工况适应性评价提供快速科学的方法支持。

李超强,杨金才,扈文庄,曲红利,刘扬[8](2018)在《圆柱滚子轴承冲压保持架结构发展及趋势》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圆柱滚子轴承冲压保持架的结构和特点,分析了各类圆柱滚子轴承冲压保持架结构的特点、性能和演变,总结了国内圆柱滚子轴承冲压保持架发展缓慢的原因和发展趋势。

姜铁寅[9](2019)在《轴承分离型保持架铆钉的抗断裂改进措施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采用分离型铆合实体保持架的轴承在使用时,多次发生保持架铆钉断裂故障,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造成了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保持架铆钉断裂特点,确定了钉头断裂和铆钉杆断裂两种铆钉断裂表现形式。分析了引起钉头断裂和钉杆断裂的故障机理,即滚道表面损伤和轴承工作系统共振,引发的钢球对保持架兜孔产生不规则的周向、轴向反复撞击,超出铆钉承受的抗拉强度而出现断裂。根据两种铆钉断裂故障机理,采用“去除铆钉试验”和“套圈滚道表面预制缺陷试验”复现铆钉钉头断裂故障,验证滚道表面损伤对保持架铆钉钉头断裂的影响;采用“仿真优化计算”和“保持架固有频率对比检测”方法验证保持架固有频率的仿真计算与实际固有频率的相符性,并根据仿真计算结果,给出增加保持架铆钉强度的改进措施。通过对该类型保持架铆钉断裂故障模式的确认、断裂原因的分析与试验验证,从保持架材料、铆钉强度、轴承套圈滚道表面强度、游隙、工作环境等五个方面,对轴承保持架铆钉的抗断裂性能提出使用的合理性建议,以避免同类故障重复发生。

岳亚美[10](2018)在《空间微量润滑条件下润滑介质的渗流和导流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寿命、高可靠性的卫星平台是我国日益增长的战略需求,动量轮作为空间飞行器执行机构的关键组件,因其长时间处于低速运转状态,内部轴承组件润滑油供给不足,产生了摩擦力矩加大,磨损加剧的现象,导致轴承未达预定寿命便失效。因此实现低速工况下润滑油的持续供给是保证动量轮长寿命的关键措施。本文从润滑介质的流动行为出发,研究了润滑介质在轴承材料表面的导流行为,利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分析了润滑油在多孔聚酰亚胺保持架和储油器中的渗流行为,阐明了润滑介质在织构化表面的润湿性能、输送机理及影响渗流扩散的因素,为解决低速工况下动量轮组件中润滑油的持续供给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紫外激光加工技术织构化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设计了光栅(条纹)、栅格(网格)和蜂窝状(六边形)织构,研究激光器加工参数和织构宽度、深度、分布密度(加工间隔)对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并通过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对织构化表面进行了物化分析。结果表明栅格结构,加工间隔(30μm100μm)越小、加工频率越高的表面疏水性越好,表面疏水性最差的为蜂窝结构,但加工功率过大(大于60W)会导致表面生成亲水的Si C晶体;织构化表面较加工前更亲油,润滑油在织构化表面迅速浸润并铺展,且浸润速度和铺展面积与润滑油的种类有关。为得到具有导向作用的表面结构,仿照生物表面的梯度结构设计并制备了聚二甲基硅氧烷润湿梯度表面,通过监测水和润滑油在表面的流动速度及铺展方向,发现定向驱动效果最好的结构为仿蜘蛛网织构;并对仿蜘蛛网织构参数进行了正交化设计,发现油在加工间隔越小、夹角越小的纳秒激光加工的试件表面铺展性最好;加工工艺方面,纳秒织构化的表面导向性优于皮秒激光织构化表面。为研究保持架和储油器用多孔聚酰亚胺储油材料的渗流行为,研究了多孔聚酰亚胺块体材料表面及内部的润湿性能,通过扫描电镜对表面形貌进行了观测,通过Image Pro Plus软件对表面孔隙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孔隙率为30%45%),分别采用纳米CT和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多孔聚酰亚胺材料进行了三维立体断层扫描和分析,为多孔材料渗流行为研究提供了基础支撑。利用COMSOL多孔介质分析模型开展了二维结构的润滑油渗流仿真,探讨了离心力和温度作用下润滑油在多孔材料的渗流行为。

二、槽形保持架轴承早期失效分析与防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槽形保持架轴承早期失效分析与防止(论文提纲范文)

(1)论我国重大技术装备轴承的自主安全可控(论文提纲范文)

1 重大技术装备是“国之大者”
2 “十三五”期间重大技术装备配套轴承的开发情况
3 “十四五”期间我国重大技术装备配套轴承的开发任务
4 矢志重大技术装备轴承标志性产品的高端突破
    4.1 民用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
        4.1.1 研发基础
        4.1.2 技术指标及典型产品
        4.1.3 关键技术
        4.1.4 市场预测
        4.1.5 小结
    4.2 高速动车组轴箱轴承
        4.2.1 轴箱轴承类型
        4.2.2 技术指标和关键技术
        ①轴承产品的仿真分析和数字化设计
        ②轴承钢材的研发和制备
        ③轴承滚子的研发和制备
        ④轴承保持架的研发和制备
        ⑤轴承密封件的研发和制备
        ⑥轴承润滑脂的研发和制备
        ⑦组建示范生产线进行轴承样品试制
        ⑧轴承台架试验
        ⑨轴承产品标准制订
        ⑩轴承装车试验和应用
        4.2.3 市场分析
        4.2.4 政策支持
        4.2.5 高速动车组轴承自主化
    4.3 数控机床轴承
        4.3.1 数控机床轴承系统
        4.3.2 轴承类型及其图示
        4.3.3 关键技术指标
        4.3.4 市场分析
        4.3.5 自主化
    4.4 工业机器人轴承
        4.4.1 轴承类型
        4.4.2 关键技术
        4.4.3 市场分析
    4.5 盾构机主轴承
        4.5.1 轴承类型
        4.5.2 技术指标和关键技术
        ①设计技术
        ②控形控性制造技术
        ③质量控制与健康状态监控技术
        4.5.3 市场需求
        4.5.4 自主化
    4.6 风力发电机组轴承
        4.6.1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概况
        4.6.2 风电机组轴承类型
        ①偏航、变桨轴承
        ②主轴轴承
        ③增速器轴承
        ④发电机轴承
        4.6.3 关键技术
        4.6.4 市场分析
        4.6.5 自主化
    4.7 高性能医疗器械轴承
        4.7.1 医疗器械轴承概述
        4.7.2 CT机主轴承的种类
        4.7.3 CT机主轴承关键技术
        ①钢丝滚道轴承
        ②等截面薄壁轴承
        4.7.4 CT机主轴承的市场需求
5 结束语

(2)滚动轴承保持器磨损对轴承失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XRF技术应用于轴承磨损的分析
    (1)取样:
    (2)混样:
    (3)分析:
2 铜保持器的磨损及影响
3 钢和高聚物保持器的磨损及影响
4 保持器磨损对轴承失效的影响
5 结论

(3)航空发动机附件机匣轴承失效故障复现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故障形貌分析
2 故障件失效时序试验
    2.1 铆钉头首先断裂试验
    2.2 外沟道首先出现损伤或剥落试验
3 复查情况
4 轴承拆卸试验
    4.1 轴承原拆卸试验
    4.2 轴承拆卸改进试验
5 结束语

(4)深沟球轴承密封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深沟球轴承密封结构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轴承企业现有密封结构情况
        1.2.3 深沟球轴承密封结构的优化设计现状
        1.2.4 密封件材料及结构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的技术路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深沟球轴承密封结构的设计分析及试验
    2.1 深沟球密封结构通用设计方法
        2.1.1 外圈密封结构设计
        2.1.2 内圈设计
        2.1.3 密封圈的设计
    2.2 6312-2RS轴承密封结构的设计分析
    2.3 6312-2RS轴承漏脂试验
        2.3.1 试验依据
        2.3.2 试验设备
        2.3.3 试验过程
        2.3.4 试验结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6312-2RS轴承密封结构优化设计
    3.1 6312-2RS轴承基本结构优化设计
        3.1.1 6312-2RS轴承基本结构优化设计目标函数
        3.1.2 6312-2RS轴承基本结构优化设计变量
        3.1.3 6312-2RS轴承基本结构优化设计约束条件及结果
    3.2 6312-2RS轴承密封结构优化
        3.2.1 密封圈及内圈结构优化
        3.2.2 密封圈外接触唇及外圈密封槽优化
        3.2.3 密封圈与内圈接触位置优化
        3.2.4 优化设计后极限转速的计算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MASTA的新型密封结构6312-2RS轴承性能分析
    4.1 概述MASTA软件
    4.2 基于MASTA的轴承性能分析过程
    4.3 基于MASTA的轴承寿命分析
    4.4 基于MASTA的轴承应力分布分析
    4.5 基于MASTA的轴承摩擦损耗计算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型密封结构的6312-2RS轴承试制与试验
    5.1 生产加工方案的确定
        5.1.1 确定基本加工流程
        5.1.2 确定生产设备
    5.2 6312-2RS外圈及内圈加工过程
        5.2.1 套圈加工的基本过程介绍
        5.2.2 外购淬火件的入厂验收
        5.2.3 套圈磨加工
    5.3 6312-2RS轴承装配工艺过程
        5.3.1 分选合套
        5.3.2 铆压
        5.3.3 清洗
        5.3.4 振动检测
        5.3.5 注脂
        5.3.6 密封圈安装及成品的检验
    5.4 新型密封结构6312-2RS轴承的漏脂试验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5)风电轴承失效机理分析及有限元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轴承钢
        1.2.1 轴承的工作条件
        1.2.2 轴承钢的发展历史
        1.2.3 轴承钢的冶金质量
    1.3 轴承失效
    1.4 风电轴承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有限元法在材料失效领域中的应用
        1.5.1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
        1.5.2 有限元法在材料断裂失效领域应用研究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方法与设备
    2.1 主轴轴承概述
    2.2 主轴轴承结构
    2.3 金相样品制备
    2.4 材料及热处理要求
    2.5 检测分析方法与设备
    2.6 本章小结
3 轴承部件的宏观失效现象
    3.1 保持架撑梁开裂现象
    3.2 保持架与滚动体大小端面的接触摩擦
    3.3 撑梁与滚动体大小端侧面处的接触摩擦
    3.4 滚动体大端处与内圈挡边内侧面的接触摩擦
    3.5 保持架与内圈的接触摩擦
    3.6 轴承与轴承连接附件的接触摩擦(润滑)
        3.6.1 保持架与轴承外部附件的接触摩擦
        3.6.2 内圈与轴承外部附件的接触摩擦
    3.7 滚动体的滚滑状态与滑滚状态的转换
    3.8 保持架的偏磨
    3.9 本章小结
4 轴承部件微观分析
    4.1 化学成分
    4.2 渗碳硬化层深度分析
    4.3 金相检验
    4.4 本章小结
5 有限元模拟分析
    5.1 Ansys Workbench介绍
    5.2 保持架接触应力分析
        5.2.1 保持架建模与网格划分
        5.2.2 保持架接触应力分析结果
    5.3 轴承主应力区有限元分析
        5.3.1 主轴轴承建模与网格划分
        5.3.2 有限元分析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风电轴承失效原因
    6.1 轴承各部件的损伤特点、规律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6.1.1 主轴承在理想状态下的受力和摩擦状况分析
        6.1.2 轴承各部件的损伤与保持架兜孔的磨损和破坏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6.1.3 轴承各部件的损伤与钢制整体保持架及其内圈引导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6.1.4 滚动体的运动阻尼及其产生原因与轴承各部件磨损的相关性分析
        6.1.5 轴承各部件的损伤与轴承室密封和轴承润滑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6.2 FL-3506/2000主轴承的失效原因和失效过程分析
        6.2.1 设计因素
        6.2.2 润滑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基于PHM技术的高铁装备健康状态智能分析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高铁装备PHM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各章内容介绍
2 高铁装备PHM理论体系
    2.1 高铁装备PHM的理论系统
    2.2 高铁装备PHM的业务系统
    2.3 高铁装备PHM的技术方法
    2.4 高铁装备PHM的管理系统
    2.5 高铁装备PHM的应用系统
    2.6 高铁装备健康状态分析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2.7 本章小结
3 面向高铁装备PHM的理论模型
    3.1 小波分析的理论模型
    3.2 滚动轴承动力学的理论模型
    3.3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特征提取方法
    4.1 引言
    4.2 健康监测方法分类
    4.3 滚动轴承的背景知识
    4.4 基于双树复小波包变换和变分模态分解的特征抽取模型
    4.5 实验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高铁装备的健康状态评估模型
    5.1 引言
    5.2 大数据分析理论
    5.3 球轴承健康状态划分的问题
    5.4 神经网络
    5.5 基于Tensor Flow的在线极限学习机模型
    5.6 实验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7)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寿命等效加速试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轴承失效模式转变机制研究
        1.2.2 失效模式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2.3 加速寿命试验技术研究
        1.2.4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寿命研究发展分析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使用寿命的计算基础
    2.1 引言
    2.2 滚动轴承寿命理论
        2.2.1 球轴承寿命计算
        2.2.2 滚子轴承寿命计算
    2.3 外部因素对轴承寿命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失效边界及失效判据
    3.1 引言
    3.2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失效模式分析
    3.3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主要失效判据及失效模式预测
        3.3.1 球轴承主要失效判据
        3.3.2 滚子轴承主要失效判据
        3.3.3 失效边界原则的确立
        3.3.4 变工况下的失效模式预测
    3.4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失效模式边界
        3.4.1 球轴承的失效模式边界
        3.4.2 滚子轴承的失效模式边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工况模拟试验机的研制
    4.1 引言
    4.2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加速寿命试验机的设计
        4.2.1 航空发动机轴承试验机设计要求
        4.2.2 机械及驱动分系统
        4.2.3 润滑分系统
        4.2.4 加载分系统
        4.2.5 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
    4.3 试验机运行状态及故障监测
        4.3.1 主要故障监测指标
        4.3.2 基于谱峭度的轴承故障信号频谱检测方法
    4.4 试验机动态性能分析
    4.5 试验机高速运行性能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加速寿命试验及等效方法
    5.1 引言
    5.2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的疲劳寿命统计方法
    5.3 加速寿命试验参数的确定
        5.3.1 加速试验模型与加速因子
        5.3.2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加速试验应力的选取
        5.3.3 试验失效样本数r与轴承L10寿命的关系
    5.4 加速寿命试验方案及数据分析
    5.5 等寿命试验考核结果与加速寿命试验结果的等效方法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圆柱滚子轴承冲压保持架结构发展及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冲压保持架结构及特点
2 冲压保持架的结构发展
    2.1 乙形保持架
    2.2 筒形保持架
    2.3 槽形、双端盖组合保持架
    2.4 M形保持架
    2.5 带端锁M形、筒形保持架
    2.6 小结
3 冲压保持架发展趋势

(9)轴承分离型保持架铆钉的抗断裂改进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1.2.1 国外研究情况
        1.2.2 国内研究情况
        1.2.3 保持架的主要失效形式
        1.2.4 失效分析的主要方法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分离型实体保持架铆钉断裂损伤模式分析
    2.1 引言
    2.2 问题描述
        2.2.1 8 兜孔实体分离型铆合保持架轴承损伤形貌
        2.2.2 10 兜孔实体分离型铆合保持架轴承损伤形貌
    2.3 保持架断裂模式对比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分离型实体保持架铆钉断裂的故障机理分析
    3.1 引言
    3.2 振动对保持架影响分析
        3.2.1 8 兜孔保持架的振动影响仿真分析
        3.2.2 10 兜孔保持架的振动影响仿真分析
    3.3 温度对保持架及铆钉的影响分析
    3.4 保持架断裂铆钉的理化对比分析
        3.4.1 保持架铆钉断口形貌对比
        3.4.2 保持架铆钉金相组织、硬度检查
    3.5 轴承相关零件损伤对铆钉断裂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影响保持架铆钉断裂因素试验及改进方案
    4.1 引言
    4.2 10 兜孔保持架铆钉断裂试验故障复现及改进措施
        4.2.1 试验条件
        4.2.2 去除铆钉试验
        4.2.3 外圈滚道预制缺陷试验
    4.3 8 兜孔保持架铆钉断裂改进措施及模拟测试
        4.3.1 保持架固有频率对比计算
        4.3.2 保持架固有频率测试
    4.4 验证及改进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空间微量润滑条件下润滑介质的渗流和导流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动量轮润滑研究现状
        1.2.2 表面织构调控润湿性及机理解释
        1.2.3 液体在梯度表面的定向流动研究现状
        1.2.4 多孔介质材料储油性能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激光织构化表面润湿性能研究
    2.1 激光织构化PDMS表面试验研究
        2.1.1 试验材料选择与制备
        2.1.2 织构类型及加工参数对润湿性的调控
    2.2 织构化表面的疏水性能测试及机理分析
        2.2.1 水在织构化表面的接触角测试
        2.2.2 表面形貌变化对疏水性的影响研究
        2.2.3 激光织构化表面理化性能分析
    2.3 织构化表面对微量润滑油润湿性能的影响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激光织构化仿生梯度表面微量润滑导流研究
    3.1 仿生梯度结构的设计及构建
        3.1.1 仿生梯度表面结构设计
        3.1.2 激光织构化仿生梯度表面
        3.1.3 多种仿生梯度表面的形貌分析及化学性质变化研究
    3.2 微量液体在多种梯度化微结构表面的流动行为研究
        3.2.1 仿生梯度表面的润湿性测试
        3.2.2 微量润滑油在仿生梯度表面的定向铺展特性
        3.2.3 X射线对仿生梯度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分析
    3.3 仿蜘蛛网织构参数对微量润滑油定向流动的影响
        3.3.1 仿蜘蛛网织构参数的正交化设计
        3.3.2 织构参数对定向流动的影响
        3.3.3 纳秒和皮秒紫外激光加工方式对润湿性的影响分析
    3.4 仿蜘蛛网织构驱动微量润滑介质定向流动的机理
        3.4.1 激光加工对表面物相的影响
        3.4.2 液体在梯度织构化表面定向流动机理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润滑油在空间多孔储油材料中渗流行为研究
    4.1 PI单体制备及润湿性研究
        4.1.1 实验材料
        4.1.2 PI块体制备实验方案设计
        4.1.3 PI块体性能及形貌测试
    4.2 多孔PI介质材料表面及内部孔隙结构探测
        4.2.1 表面孔隙及结构探测研究
        4.2.2 多孔PI介质材料内部孔隙结构检测
        4.2.3 孔隙结构的AVIZO软件三维重构
        4.2.4 多孔PI材料形貌和结构探测手段对比分析
    4.3 润滑油的渗流行为仿真研究
        4.3.1 基于空间动量轮储油器和保持架的多孔材料简化模型
        4.3.2 多孔保持架COMSOL渗流仿真模拟
        4.3.3 多孔介质中润滑油的渗流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四、槽形保持架轴承早期失效分析与防止(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我国重大技术装备轴承的自主安全可控[J]. 何加群. 轴承, 2022(01)
  • [2]滚动轴承保持器磨损对轴承失效的影响[J]. 黄海军,王雪,薛楷杰. 润滑与密封, 2021(07)
  • [3]航空发动机附件机匣轴承失效故障复现试验[J]. 于庆杰,张大鹏,刘新宇,刁庆,闫国斌. 航空发动机, 2021(S1)
  • [4]深沟球轴承密封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D]. 温晶.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5]风电轴承失效机理分析及有限元模拟[D]. 高文香.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6]基于PHM技术的高铁装备健康状态智能分析模型研究[D]. 牛齐明. 北京交通大学, 2019
  • [7]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寿命等效加速试验方法研究[D]. 李云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8]圆柱滚子轴承冲压保持架结构发展及趋势[J]. 李超强,杨金才,扈文庄,曲红利,刘扬. 轴承, 2018(11)
  • [9]轴承分离型保持架铆钉的抗断裂改进措施研究[D]. 姜铁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10]空间微量润滑条件下润滑介质的渗流和导流行为研究[D]. 岳亚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沟槽保持架轴承的早期失效分析及预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