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 MT 数据处理和解释的 Windows 可视化集成系统

用于 MT 数据处理和解释的 Windows 可视化集成系统

一、MT资料处理与解释的Windows可视化集成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石兆峰[1](2021)在《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中医临床治疗作为以辨证论治为主体的个体化模式,其临床疗效虽然已经过长期验证,但是缺乏科学和客观的证据。当前以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为主导的群体化研究方法已应用于中医疗效评价之中,虽然规范了临床证据产出,但是带来了辨证论治特色缺失问题,难以满足个体化实践与分析的需求,与客观评价中医真实疗效水平尚有差距。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符合辨证论治特色的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成为亟需解决的研究问题。研究目的:通过梳理辨证论治时空特征,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在时间动态变化中引起的复杂化评价难题,提出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框架、探讨实施步骤,并结合具体疾病进行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系统研发以及临床验证,以期建立完整的方法研究和实践体系,实现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客观动态评价和长期预测指导,助力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完善和创新,优化中医临床证据的产出和应用。研究方法: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梳理辨证论治时空特征,分析当前群体化评价方法应用于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的局限性,凝练论文科学问题;基于本团队工作基础,提出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并明确其内涵和主体;从研究问题的结构化构建角度,参考PICO模型分析中医个体化诊疗和评价的思辨过程,转化形成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研究框架,探讨评价方法的实施步骤,以契合长时程评价方法的内涵、完善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主体。2.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研究框架和实施步骤进行示范构建:1)以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为疾病范例,采用系统评价联合专家头脑风暴、聚类和因子分析,形成个体化结局指标汇总清单;2)以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为疾病范例,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形成中医固定干预方法在不同指标间疗效排序汇总清单;3)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汇总中医个体化研究成果,梳理形成个体化比较方法汇总清单;4)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汇总多学科纵向数据模型,梳理形成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汇总清单。3.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示范构建所形成的汇总清单,将固定干预措施在不同指标间疗效排序清单和个体化结局指标优化清单搭建形成个性化选用模块;选用个体化疗效比较方法中的“个体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搭建形成逻辑分析模块;选用纵向数据模型中的“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搭建形成外部调用分析模块。以三层架构为指导,分别采用Eclipse+JDK+SDK+ADT作为Android移动客户端系统搭建的集成开发平台、MySQL+Java Web+Tomcat作为系统后台服务器搭建的集成开发平台,设计研发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以信息化模式优化长时程评价方法。4.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基于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注册登记研究设计,纳入10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基于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对患者进行动态随访观察,选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量化评价自身治疗前后中医个体化疗效;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从个体层面解析疗效差异、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时间序列分析模型从患者层面预测长期个体化疗效趋势,结合疗效影响因素给予个体化指导。研究结果: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辨证论治诊疗的时空特征是个体差异和动态变化,本论文科学问题是探索解决因个体差异在动态变化中引起的复杂化评价难题。明确随时间推移的每个访视点,中医都需要通过评价重新定义患者整体状态,其过程实践就是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长时程评价方法的内涵是中医个体化诊疗数据的完整采集、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多时点动态分析和量化评价、中医个体化疗效的长期预测和指导;方法的主体初步选用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参考PICO模型并转化构成要素为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形成了中医个体化长时程评价方法的研究框架和实施步骤。2.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1)针对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纳入130篇随机对照试验,形成125项结局指标清单和7类指标准则层,指标合并优化后获得24项结局指标,使指标清单在全面合理的基础上突出层次重点。2)针对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纳入166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69种固定干预模式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对7项评价指标中疗效排名前10的共44类不同组合中成药进行汇总分析,展示了同一种中成药在不同指标中的疗效排序。3)针对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纳入74篇中医个体化研究成果,汇总梳理得出5种比较模式:个体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个体疗效和公认疗效评价标准的比较、个体疗效和群体疗效的比较、个体指标与多指标线性趋势的比较、个体指标与多指标权重体系的比较。4)针对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纳入115篇文献和34种纵向数据模型,模型集中学科主要为数学,热点研究领域为医学。模型主要分为五大类:线性模型、混合效应模型、联合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梳理并呈现了模型与方法内涵的对应特征。上述示范构建为长时程评价方法中结局指标的个性化制定、个体化治疗优化选用、疗效量化比较方式设定、疗效个体化动态分析提供了支持和完善。3.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由客户端和后台管理两个区域和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的三层架构搭建。客户端区域由研究者登录、项目经理登录和系统管理员三大模块组成,后台管理区域由研究中心管理、试验管理、疾病管理、受试者管理、系统权限管理、统计分析功能六大模块组成。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示范构建所搭建的信息化模块,Android系统客户端和后台服务器完成了个体化数据采集、录入和动态分析,初步实现了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优化。4.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基于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临床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循证目标成就评量分数呈上升趋势,不同时间点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最后时点评分均显着高于基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自身治疗前后对比中医个体化疗效显着。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的截距、斜率和二次斜率的均值、方差和相关系数显示回顾性研究的中医个体化疗效呈非线性变化且存在个体差异(P<0.05),提示既往不同个体对疗效的反馈不同,存在应答和提升迅速的个体;前瞻性研究的中医个体化疗效呈非线性变化而初始水平存在个体差异(P<0.05),提示治疗初期存在疗效反馈不同个体。模型协变量分析结果提示,回顾性研究中疗效初始水平和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是既往病史、评量初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证候;前瞻性研究中评量初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脉象,评量后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年龄、证候虚实类型和脉象(P<0.05)。以前瞻性研究中一名患者为例,时间序列分析预测结果显示其中医个体化长期疗效较好,个体化指导提示患者需要关注随年龄增长可能带来的合并慢性疾病负担,结合证候和脉象偏虚需要注重补气活血。上述结果共同验证了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临床可行性。结论:本论文紧扣辨证论治个体差异和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探索建立了以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难题为导向、长时程评价方法构建为驱动、系统研发和临床应用相结合的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和实践体系,初步实现了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动态评价、长期预测和个性化指导,能够助力中医疗效评价方法的完善和创新,辅助和优化中医临床证据的产出和应用。

陈华文[2](2021)在《基于情感特征解耦学习的表情识别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部表情识别在情感计算中占有重要地位,已被广泛应用于人机交互、驾驶者异常监测、疼痛估计、远程教育等领域。人类表达情感的方式并不相同,即使传递同一种情感,面部表情也因人肤色、性别等身份属性的不同存在差异。目前常用的深度学习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图像语义特征完成表情识别,但由于现有的表情数据集样本偏少,仍难以学习到与个人身份无关的表情特征。本文研究了基于情感特征解耦学习的表情识别方法以解决表情特征与身份特征之间的耦合问题,主要工作包括:(1)针对表情数据集样本数少的问题,研究了基于多任务特征空间解耦的表情识别方法。利用多任务学习的隐式数据增强能力间接扩充样本空间,提高模型在少样本情况下的泛化性能;考虑到个人身份对表情识别的影响,利用属性解耦合方法,分别将表情属性和身份属性映射到不同隐空间,通过表情图像重构任务监督编码器训练,从而实现表情特征与身份特征解耦合。(2)研究了基于表情残差学习的表情识别方法。利用表情映射模型将输入表情映射生成中性表情,学习面部表情特征的解耦表示;通过表情映射获取表情残差图,针对不同特征层级的表情残差设计不同结构的基分类器;通过特征感知层自动学习特征的重要性,以减少基分类器全连接层特征冗余;最后构建多基分类器集成决策识别模型识别不同表情残差,从而降低个人身份对表情识别的影响。(3)在标准表情数据集上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表情识别方法。通过在CK+、RaFD数据集的对比实验,并可视化解耦前后特征分布图,验证了基于多任务特征空间解耦的表情识别方法能够有效实现表情特征与身份特征解耦合,减弱个人身份属性对表情识别的影响,提高模型识别精度;同时设计扩展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泛化性能和识别能力。通过在Oulu-CASIA和RaFD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基于表情残差学习的表情识别方法能够有效利用表情残差中隐藏的表情信息,提升模型识别精度;同时通过消融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本文集成决策识别模型的可靠性。

王博通[3](2021)在《VideoLog可视化测井综合解释软件开发》文中研究表明VideoLog可视化测井技术是面向油气田的一种新型井下电视技术。它不仅可以帮助油气生产企业及生产技术人员看到井内实时状况和动态,还可以用于井眼检测、套管检测、落物打捞、射孔产出、生产监测等领域。VideoLog可视化测井技术中的井下电视测井仪器产生的测井数据存储较为集中,但处理手段较为分散,主要靠人工对测井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与解释评价。为实现提高可视化测井后期的处理与鉴别的水平和能力,因此本文提出了通过信息化改造测井解释工作的发展思路,开发出一种应用于VideoLog可视化测井技术的综合解释软件。通过这个软件对测井图像进行综合处理与分析,来提升VideoLog可视化测井的解释能力和说服力。在设计和开发这款软件基础上,本文也对相关技术和原理进行展开说明。本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VideoLog可视化测井综合解释软件基本功能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其基本功能组成,包括登录功能、可视化界面基本操作功能、资源文件的读取与保存功能、各窗口控件的连接功能等。通过使用Qt软件界面开发技术和Opencv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了登录界面、管理员界面、图像处理界面等界面布局以及编写完成相应功能程序,实现综合解释软件基础功能的使用。2.针对于VideoLog可视化测井技术的测井视频深度不准确问题,利用Opencv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了深度数据的矫正研究。首先通过Opencv的图像形态学处理进行接箍识别,其次通过相机成像原理进行深度矫正,最后通过差值计算方法进行帧间深度差值校准,最终通过这三个部分来进行视频的深度矫正处理。3.针对于VideoLog可视化测井技术的测井视频图像偏心和图像失真问题,同样利用Opencv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了方法研究。通过中心不动点坐标计算原理确定图像的真实中心,通过相机成像原理确定任意管壁圆在图像中的圆心坐标,通过Opencv的映射函数来完成图像的偏心矫正这三个部分来进行视频的偏心矫正处理;通过偏心矫正或接箍参数提取确定任意管壁圆的图像参数,通过Opencv的映射函数完成单个图像的展开,通过Opencv的特征识别与匹配以及透图像视变换完成图像拼接这三个部分来进行视频失真较真问题。4.生成最终VideoLog可视化测井综合解释软件,搭建基于Qt+Opencv的综合解释软件平台,把深度矫正、偏心矫正、管壁展开以及其他基础功能进行整合,整体打包后完成应用程序创建。同时对创建的应用程序进行实验,在载入测井图像和视频后,深度矫正、偏心矫正、管壁展开以及其他基础功能都能得到预期的应用效果。

付茜雯[4](2020)在《计算机科技论文摘要的机翻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研论文在知识传播过程中作用重大,推动国际范围内的知识共享。摘要是科研论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既是对论文的概括性总结,也是读者发现和探寻相关领域知识的快捷途径。然而,目前英文摘要的机器翻译质量在精确性和专业性方面都不尽人意,需要通过后期编辑和人工校对才能产出高质量的中文翻译文本。本文以计算机科学论文摘要为例,对谷歌机器翻译的300篇计算机英文论文摘要的中文版本进行了翻译错误类型分析并归类,并提出相应的译后编辑策略。首先在赖斯文本类型理论翻译策略指导下,对机器翻译系统生成的译文进行译后编辑,再邀请计算机专业以及翻译专业的专业人士进行确认。之后以DQF-MQM错误类型分类框架为依据,对机器翻译系统生成的译文中的错误进行分类。研究发现,机器翻译的计算机英文论文摘要的中文版本中存在七大类翻译错误,其中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翻译错误占比最大,其次是术语误译、误译、欠译、漏译、过译以及赘译。本论文研究发现,由于源文本的信息型学术文本特征,长难句、被动语态以及术语翻译是造成机器翻译错误的主要原因。针对源文本的逻辑缜密、语步序固定等特征,本研究针对性地对各类错误类型提出了相应译后编辑策略。建议译者在译后编辑中通过将隐性连接转换为显性连接从而保持源文逻辑性,通过增加主语以及调整语序处理被动语态保持源文的学术精准,通过恰当选取词意处理半技术词汇等。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系统归类了计算机科技文本摘要中机器翻译出现的错误,并提出相应译后编辑策略,为该领域的译者提供参考建议,从而提高该领域的机器翻译质量。

冉祥金[5](2020)在《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与建模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各种能源与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浅层地表资源勘探和开发的程度已经很高,勘探发现新的资源的难度越来越大。而地下深层矿产资源由于受技术方法的制约,开发程度很低,具有很大找矿潜力,将是新时期支撑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矿产资源来源。通过长期区域地质调查、矿产普查与勘探,目前在成矿带已积累了大量地表及浅层的地质资料,在一些地区已获取了大量深部地质资料,这些资料为查明地下深部地质结构和地质体的属性特征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开展深部地质研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揭示深部地质情况,可以为深部地质找矿提供更充足的资料。现有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与软件在成矿带尺度上建立三维地质模型还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因此,研究适用于成矿带尺度的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及软件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是针对研究区域面积广、钻孔资料少、地下地质情况复杂条件下建立三维地质模型这一需求进行的。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从数据处理与分析、建模流程、建模方法、集成方法等方面对基于分块-交叉剖面的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了基于CGAN网络模型内插产生建模剖面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建模剖面智能绘制时重复工作多的问题,提高了建模效率;同时,基于CGAN网络模型,改进提出了AECGAN网络模型,综合利用地质、重力、航磁数据智能生成三维地质模型,解决了三维建模周期长、见效慢的问题。基于VTK可视化工具库,实现了区域三维地质建模系统,并基于微服务架构实现了三维地质模型共享服务系统。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对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所涉及到的数据类型、数据存储与管理、建模流程、模型的质量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研究与分析。总结了区域三维地质建模的定义、研究对象、特点和任务,分析了建模使用的各种数据类型及使用方法,根据三维建模数据特点,研究采用了NoSQL型数据库存储各类数据的方法。探讨了三维地质模型的成熟度和可靠性评价方法。(2)结合区域三维地质建模的特点及现有研究成果,研究提出了基于分块-交叉剖面的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针对地质情况复杂、区域面积大、钻孔数据少等特点的研究区,结合分块三维地质建模和交叉剖面三维地质建模的优点,从分块方法、图切剖面绘制与反演、构建建模块的三维地质模型、集成方法四个方面对基于分块-交叉剖面的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了第三方软件反演结果数据与建模软件进行集成与融合的方法。(3)基于CGAN神经网络研究实现了建模剖面自动递推绘制算法。利用人工绘制的建模剖面作为训练数据开展有监督训练,获得的深度学习模型用于生成任意两个平行剖面之间的插值剖面,建立了一种高效、智能的自动化技术来生成图切地质剖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剖面绘制的效率。(4)开发了具备多人协作能力的区域三维地质建模系统。基于分块-交叉剖面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开发了一套具备多人协作进行三维地质建模的软件系统,集成管理多源、异构的建模数据,提供人机交互绘制多级剖面的接口,设计了提高三维地质建模的效率的递推剖面绘制、反演结果加载等工具软件,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5)基于CGAN神经网络,结合自编码技术提出一种新的网络模型AECGAN,能够综合利用已有地质资料、地球物理资料等相对容易获取的资料数据,快速高效地建立区域三维地质简单模型,实现了三维地质模型的快速建模。(6)将基于分块-交叉剖面的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应用于本溪-临江地区的深部地质调查工作中,建立了本溪-临江地区的三维地质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进行了地质分析。(7)基于微服务架构,搭建了三维地质模型共享服务系统。该系统集成了三维地质模型共享服务发布系统和展示系统两大功能,发布并共享基于分块-交叉剖面的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构建的三维地质模型,为研究区域三维深部地质结构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以上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提出了基于分块-交叉剖面的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该方法结合分块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与基于交叉折剖面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的优点,针对区域广、地质钻孔数据少、地质条件复杂的研究区进行有效、快速的三维地质建模。(2)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建模剖面智能内插方法。建模剖面是区域三维地质建模的基础数据。针对建模剖面内插时的已知数据特点,对目前流行的条件生成对抗网络模型进行了改造。对训练数据进行预处理后,训练神经网络,获得网络训练参数后应用于新的建模块中图切剖面的绘制工作中,大大提高了建模剖面的绘制效率,提升了三维地质建模的智能化水平。(3)探索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对抗生成网络模型的三维地质建模神经网络模型(AECGAN)。AECGAN能够综合利用建模区已有的地质、重力、航磁、钻孔、人工剖面等数据,在少量人工工作的基础上,能够自动生成三维地质模型。(4)构建了多人协作区域三维地质建模系统。区域三维地质建模系统集成了研究区海量、多源、异构的地质、遥感、地球物理数据,基于分块-交叉剖面的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利用VTK三维可视化工具库开发实现,该系统具备多人协作、二维和三维协同编辑的特点,集成了多种辅助建模工具,提高了区域三维地质建模的效率。原型系统已应用于本溪-临江地区的三维地质调查,建立了本溪-临江地区的三维地质模型。(5)基于微服务架构,设计并实现了三维地质模型共享服务系统。该系统将生成的各种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发布并共享,摆脱了笨重的三维建模与可视化软件的束缚,对于扩大模型的应用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杨立云[6](2020)在《大地电磁软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文中认为大地电磁测深法(Manetotelluric,MT)是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测方法,它以天然电磁场为场源,通过改变电磁场频率进行测深来获取地下电构造信息,目前已广泛应用在能源勘探,工程勘察等领域。随着电磁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从业人员对电磁解释软件提出了新的需求。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应用中的商业电磁软件做了系统的调研,并梳理了这些软件的优缺点,结合最新的电磁勘测技术,开发出了一套全新的综合大地电磁解释软件,该软件较现有软件有如下创新:正演建模与解释功能是电磁软件的关键部分,建模功能服务于正演,为正演提供良好的模型,使得正演可以模拟复杂的地质结构。同时正演模型也可作为二维反演的初始模型,对反演结果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解决反演多解性的问题。但现有软件的建模系统大多功能单一、界面简陋、建模精度不高,在网格剖分方面通常使用规则的矩形网格剖分法,此种方法对复杂地质模型特别是起伏地表模型的逼近效果不佳,导致正演结果精度不高。对此,本文创新地提出使用更灵活的基于三角形的不规则网格剖分法。研究并应用Delaunay三角法实现了网格剖分,并提出了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剖分结果做了质量优化,结合有限元方法最终实现了建模效率、模拟精度更高的正演。电磁法的反演解释具有很强的多解性,使用建模功能建立初始模型只是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方法,本文又创新地实现了一种交互迭代式反演系统。该系统首先对原始数据执行一维反演,反演结果可以实现人工交互编辑,编辑后的结果保存为初始模型。接下来在执行二维反演时,可选择导入初始模型或正演模型作为约束,得到二维反演的最终结果作为参考,指导用户再调整原始模型,调整后的模型执行正演计算,将计算结果转为测线,测线数据再次反演解释。如此迭代操作,最终使得反演结果越来越逼近真实解。该方法的实现将传统单一的均匀半空间式反演发展为可人工操作干预的交互迭代式反演,大大提高了反演的正确性。除了在最关键的正反演模块上提出了创新外,本文还对现有软件的交互界面做了优化,包括将GIS融入电磁软件,实现测线在地图中的显示等。综合来讲,本文开发的电磁软件较现有大多数电磁软件而言,增加了解释功能,改善了正反演方法,优化了程序界面,提高了大地电磁工作效率,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刘建康[7](2020)在《面向集群部署的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能数控机床可以在保证加工精度、提高机床加工效率的基础上,减少人工操作干预、降低对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需求,是实现智能车间、无人工厂的必要条件,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加剧、高级技能人才不足等社会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当前,主流市场上的数控系统仍然采用封闭式体系结构,因多源信息接入能力差而导致不能生成有效的智能决策,在制造系统中只能充当一个被动执行的角色,越来越不能满足柔性化、敏捷化、定制化的生产需求。因此,本文以实现智能数控加工车间为目标,设计开发了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开放式数控系统。采用边缘计算的思想,在车间层部署云计算平台,满足万物互联背景下车间工业大数据低时延传输和处理需求,为车间智能化提供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在此基础上,基于控制系统即服务(Control System as a Service,CSaa S)的理念,将车间内的设备控制系统集成在边缘云计算平台中,形成一个车间集群控制系统方案。继而面向车间集群控制系统提出了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开放式数控系统体系结构,构建了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控系统设计技术框架。采用领域驱动设计思想,将数控系统拆分为一系列松散耦合、独立部署的微服务,并利用着色Petri网对数控系统微服务架构进行形式化建模和仿真,验证了系统架构的可行性。微服务是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的基本构成单元,开发工作也以微服务为单位实现团队分工。为了协调不同团队的开发工作,提出了基于消费者驱动契约的数控微服务开发模式,制订了具有标准语义的微服务接口契约,并建立了基于IEC 61499功能块的数控微服务层次结构模型。基于上述微服务接口契约和结构模型,分别开发实现了四个基础数控微服务:NCK微服务、Gcode微服务、RTE微服务和HMI微服务。为了在集群环境中保证数控系统实时性需求,对数控系统任务进行了类型划分,并制定了多核处理器分组调度策略。针对数控系统中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关系的数据流任务提出了反馈调度策略,通过实时监测缓存数据消耗速度,调整生产者任务的执行周期,使缓存中数据余量保持动态平衡,避免数据断流现象。针对数控系统硬实时任务,研究了任务可调度性、执行周期、延迟对控制系统稳定性和控制质量的影响。为保证分配到同一组CPU核心上的实时任务的可调度性,提出了基于响应时间的实时任务周期分配方法和基于处理器利用率的启发式周期优化方法。提出了基于容器技术的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可重构配置策略,为智能功能的灵活扩展奠定了基础。车间集群控制系统运行在一个工业服务器集群中,本文将集群节点划分为数控节点、数据节点和Web服务节点等,分别实现设备控制、大数据处理、Web服务等功能。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基于Kafka、Docker、Kubernetes等技术部署在数控节点中,并通过Ether CAT等实时以太网控制数控机床等设备。采用万兆数据网络、千兆管理网络、实时以太网、车间无线网络共同构成了车间集群控制系统网络,并对车间内的实时以太网拓扑结构和可靠性与容错技术进行了研究。最后采用一台工业服务器和两台数控机床搭建了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实验平台,并进行了相关性能测试和加工实验,验证了整体系统方案的可行性。

王玲玲[8](2020)在《机器翻译错误类型与译后编辑方法研究 ——以《失衡:经济生活中价值的重新诠释》为例》文中提出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双重背景下,翻译需求迅速增长,而翻译引擎也是不断更新换代,因其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特点而备受语言服务商的青睐。即便如此,机器翻译的实际翻译质量也还是难以与人工翻译相媲美,不足以达到客户的要求,而近年来兴起的译后编辑则有效弥补了机器翻译的不足。如今,许多语言服务商已经开始大规模采用机器翻译结合译后编辑(MTPE)的模式。本文是一篇机器翻译结合译后编辑的实践报告,源文本是一本名叫《失衡:经济生活中价值的重新诠释》(The Sense of Dissonance:Accounts of Worth in Economic Life)的社会学书籍。由于所选文本为信息型文本,用词严谨,逻辑清晰,术语较多且部分术语重复率较高,适合采用机器翻译结合译后编辑的方法进行翻译。因此,笔者选择了谷歌机器翻译引擎Google Translate预翻译所选文本,然后将其导入SDL Trados翻译软件中,在语境理论的指导下,对机器翻译的译文进行译后编辑和校对。基于本次翻译实践,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笔者从词法、句法及语篇三方面总结分析了机器翻译的错误类型,并基于语境理论的指导,从上述三方面给出了译后编辑的方法,辅以大量例句加以解释说明。文末笔者也提供了一些研究建议,希望本文能为研究机器翻译和译后编辑的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田松龄[9](2019)在《基于制造物联网的柔性制造车间动态调度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车间通常是研究制造资源配置、生产优化调度和制造系统管控的最小物化单位。结合制造物联网(Internet of Manufacturing Things,IoMT)和多代理(Agent)技术可以实现无需人工干预下的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交互,从而使整个车间系统中的设备具备了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和协作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车间工艺路线柔性化是解决车间需求多变且生产执行不稳定难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基于非线性集成工艺规划和车间调度思想,提出了分层多目标优化的方法,在求解工艺路线的优化问题时提出了基于Dijkstra工艺路线规划方法;在机器分配问题和工序调度问题求解阶段,提出了基于Petri网和蚁群优化(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的车间调度算法PN-ACO。为了检验PN-ACO算法求解车间调度问题的性能,对典型算例进行测试。选择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Flexible job-shop scheduling problem,FJSP)标准算例进行了对比试验。对比试验的结果显示了PN-ACO算法在求解FJSP问题时结果的优越性,同时也证明了所提出的启发式函数ηgh有效性和搜索机制的高效性。安防件制造系统调度实例验证了提出的柔性工艺路线车间调度问题求解方法的可行性与高效性。以某列车车轴加工车间的月生产调度优化为工程实例,结果显示加工总时长为26.3天,比原计划缩短了12.3%,从而证明PN-ACO算法的工程应用能力。鲁棒性和稳定性是异常事件扰动下动态车间重调度的两个重要指标,通常很难确定两者重要性,目前常采用权重法,求解时需要大量的权重优选实验。提出了非合作动态博弈的动态调度方法,实现了多目标权重难以确定的动态调度问题的求解。提出了滚动窗口重调度驱动策略,解决了重调度阶段较多情况下博弈方法失效问题以及频繁重调度问题。在对比试验中,提出的滚动窗口重调度机制和非合作动态博弈方法相结合(Hybrid algorithm combining game theory and scroll window,HGW)的动态车间调度方法得到的重调度的结果相比较预调度而言没有显着的增加,相对误差指标RD为11.33%和原点矩指标MID 13.74均优于对比方法。可以证明提出的HGW方法在解决动态车间调度问题的高效性。提出的HGW方法实现了重调度方案波动对IoMT下车间运行稳定性破环问题的解决。针对目前很难解决的不完备信息扰动(扰动发生时刻、扰动结束时刻和扰动频次不确定)下扰动恢复问题,利用时间自动机实时监测扰动事件,并提出了基于虚拟队列控制的车间调度方法,在决策时间点,计算异常事件对车间系统造成的偏差,如果达到阈值则触发调整虚拟队列,保证系统的总运行时间不会进一步恶化,从而实现扰动信息不完备情况下车间的自适应调度,同时也解决了IoMT下的多Agent方法利用实时信息和在制造执行阶段的应用的难题。通过工程实例可知自适应调度方法简化了车间动态调度控制中的规则系统,使得对车间的调度控制更易于实现。原型系统的开发规范了IoMT的业务流程,并为更复杂的智能制造系统设计提供了较为真实的设计参数辅助。

赵龙国[10](2019)在《基于BIM的隧道动态施工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隧道施工理论的优越性也日渐凸显。针对隧道动态施工信息分析及管理仍然只是从不同数据类型和结构方面进行设计的现状,为了避免因数据异构性而造成的信息共享困难,实现隧道动态施工过程信息数据共享与交换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隧道信息化施工的巨大优势,本文将BIM的IFC标准引入隧道施工反馈分析领域,通过对现阶段隧道施工在信息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IFC标准进行了隧道领域实体的扩充,并形成基于IFC标准的隧道动态施工信息集成模型的创建方法,进而提出基于IFC标准的隧道动态分析反馈模式,探讨工程信息与模型的集成和交互方式;在此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完成“基于IFC标准的隧道动态分析反馈系统”的编程工作。最后依托甄峰岭2号隧道项目对本软件系统进行了相关应用,根据分析结果及时反馈进而优化施工方案,进一步指导施工,为施工安全提供了保障。具体研究的内容如下:(1)在现有IFC标准实体定义的基础上,对IFC标准进行隧道领域实体的扩充,并以属性集的拓展的方式实现隧道动态施工专业信息的表达,实现了对IFC标准的数据描述领域的拓展,建立IFC标准的隧道结构基础数据体系。在此基础上,研究Revit参数化模型建立方法,创建IFC标准的隧道构件族库,最终完成基于IFC标准的隧道动态施工信息集成模型创建。(2)以现阶段隧道动态分析反馈技术为基础,结合BIM技术统一标准IFC,从系统需求与工程实际角度出发,对IFC数据三维图形交互、监测以及围岩信息集成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探讨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围岩分级技术、隧道施工方案及支护参数调整以及施工风险评估等功能模块与集成模型的交互方式,最后对Revit与ABAQUS之间模型数据交换流程及方法进行归纳,实现了系统原型的功能模块设计与初步开发。(3)首先分析与探讨IFC标准隧道动态分析反馈系统具体的功能需求,制订了基于IFC标准的隧道动态分析反馈系统的总体结构框架与技术路线。选择C#编程语言和Access数据库为开发平台,进行系统各分析反馈功能模块的程序开发,基于IFC标准的隧道分析反馈集成模型研发了易于一线设计及施工管理人员使用的隧道施工动态分析反馈管理系统。(4)依托甄峰岭2号隧道项目对本文自主开发的基于IFC标准隧道动态分析反馈系统进行应用。首先基于本文提出的隧道动态施工信息集成模型的创建方法建立甄峰岭隧道关键区段动态施工信息集成模型,然后通过将上述隧道集成模型读入到基于IFC标准隧道动态分析反馈系统,对甄峰岭2号隧道典型区段施工过程进行分析反馈,最终该典型区段施工方案得到了调整,围岩支护参数也获得了针对性的优化,有效的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取得了较为良好的优化反馈效果,验证了本文系统的开发方法和程序的适用性。

二、MT资料处理与解释的Windows可视化集成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T资料处理与解释的Windows可视化集成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热点与前沿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
    1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科学问题
    2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工作基础
    3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内涵和主体
        3.1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内涵
        3.2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主体
    4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框架
        4.1 问题研究模型的梳理和选择
        4.2 参考PICO模型的研究框架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
    1 疾病范例选择依据
    2 要素一: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
        2.1 资料与方法
        2.2 研究结果
    3 要素二: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
        3.1 资料与方法
        3.2 研究结果
    4 要素三: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
        4.1 资料与方法
        4.2 研究结果
    5 要素四: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
        5.1 资料与方法
        5.2 研究结果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
    1 系统模块设计准备
        1.1 个体化结局指标优化清单
        1.2 个体化干预方法优化清单
        1.3 个体化比较方法的选用
        1.4 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选用
        1.5 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的制定
    2 系统设计方法
        2.1 整体设计
        2.2 安卓核心组件与生命周期
        2.3 系统搭建工具
        2.4 运行环境
    3 研究结果
        3.1 系统操作界面展示
        3.2 系统模拟数据测试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
    1 回顾性研究部分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结果
    2 前瞻性研究部分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
    小结
    参考文献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基于情感特征解耦学习的表情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面部表情识别研究现状
        1.2.2 解耦表示学习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组织结构
2 理论基础
    2.1 卷积神经网络
        2.1.1 卷积神经网络基础
        2.1.2 深度学习框架
    2.2 多任务学习
    2.3 生成对抗网络
    2.4 评价指标
        2.4.1 表情识别评价指标
        2.4.2 解耦表示学习评价指标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多任务特征空间解耦的表情识别方法
    3.1 引言
    3.2 主要框架
        3.2.1 面部属性解耦
        3.2.2 特征共享
        3.2.3 表情图像重构
        3.2.4 分类网络
        3.2.5 多任务网络结构
    3.3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3.3.1 数据集介绍
        3.3.2 不同数据集实验结果对比
        3.3.3 特征空间解耦可视化
        3.3.4 扩展实验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表情残差学习的表情识别方法
    4.1 引言
    4.2 主要框架
        4.2.1 表情残差学习
        4.2.2 表情映射
        4.2.3 网络结构
    4.3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4.3.1 数据集介绍
        4.3.2 表情映射实验
        4.3.3 不同数据集实验结果对比
        4.3.4 消融实验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VideoLog可视化测井综合解释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3.1 可视化测井视频技术研究
        1.3.2 处理与解释的算法研究
        1.3.3 综合处理解释软件系统的研究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VideoLog可视化测井综合解释软件相关技术
    2.1 VideoLog可视化测井技术
        2.1.1 VideoLog可视化测井技术介绍
        2.1.2 VideoLog可视化测井硬件介绍
    2.2 Qt软件界面开发技术
        2.2.1 Qt介绍
        2.2.2 Qt creator集成开发环境
        2.2.3 基于Qt的窗口与对话框
        2.2.4 基于Qt的窗口控件
        2.2.5 基于Qt的信号与槽机制
        2.2.6 基于Qt的资源文件的读取、显示与保存
    2.3 Opencv图像处理技术
        2.3.1 计算机视觉介绍
        2.3.2 Opencv介绍
        2.3.3 基于Opencv的图像平滑处理
        2.3.4 基于Opencv的图像变换处理
        2.3.5 基于Opencv的图像形态学处理
        2.3.6 基于Opencv的图像分析
        2.3.7 基于Opencv的图像特征检测与匹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VideoLog可视化测井综合解释软件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3.1 综合解释软件的操作界面
        3.1.1 登录窗口需求分析与设计
        3.1.2 用户窗口登录窗口需求分析与设计
        3.1.3 管理员窗口需求分析与设计
        3.1.4 其他可执行功能的需求分析与设计
    3.2 深度矫正
        3.2.1 深度矫正的流程图
        3.2.2 相机实际深度的测量计算
        3.2.3 帧间深度差值的计算方法
        3.2.4 深度叠加
    3.3 图像偏心矫正
        3.3.1 图像偏心矫正的流程图
        3.3.2 图像偏心矫正方法的实施原理
    3.4 管壁展开
        3.4.1 管壁展开的流程图
        3.4.2 同心圆环图像管壁展开原理
        3.4.3 偏心圆环图像管壁展开原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VideoLog可视化测井综合解释软件程序设计与实现
    4.1 基于Qt+Opencv的综合解释软件平台搭建
    4.2 基于Qt的软件界面程序设计
        4.2.1 登录界面程序设计
        4.2.2 用户界面程序设计
        4.2.3 管理员界面程序设计
        4.2.4 参数调整界面程序设计
    4.3 基于Qt+Opencv的深度矫正程序设计
        4.3.1 接箍识别与处理程序设计
        4.3.2 深度校正程序设计
        4.3.3 帧间深度差值程序设计
        4.3.4 深度叠加程序设计
    4.4 基于Qt+Opencv的偏心矫正程序设计
        4.4.1 接箍识别与处理程序设计
        4.4.2 偏心矫正程序设计
    4.5 基于Qt+Opencv的管壁展开程序设计
        4.5.1 图像展开程序设计
        4.5.2 图像拼接程序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VideoLog可视化测井综合解释软件测试
    5.1 生成应用程序
    5.2 基础功能测试
        5.2.1 登录功能测试
        5.2.2 打开文件测试
        5.2.3 图像处理功能测试
        5.2.4 参数调整功能测试
    5.3 处理功能测试
        5.3.1 深度矫正功能测试
        5.3.2 偏心矫正功能测试
        5.3.3 管壁展开功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载入文件代码
附录二:接箍识别代码
附录三:视频处理部分代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4)计算机科技论文摘要的机翻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1.2 Aims of the Study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2 LITERATURE REVIEW AND FRAMEWORK
    2.1 Overview on Machine Translation and Post-editing
    2.2 Previous Studies on MT Error Types and Post-Editing Strategies
    2.3 DQF-MQM Error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2.4 Previous Studies on MT Error Types of Paper Abstracts
    2.5 Text Typology Theory
        2.5.1 Text Typology Theory of Reiss
        2.5.2 Previous Studies on Informative Texts and Translation Principles
CHAPTER3 METHODOLOGY
    3.1 Source Text and Text Analysis
        3.1.1 Source Text
        3.1.2 Text Analysis
    3.2 Research Method
    3.3 Translation Process
        3.3.1 Translating300 computer science abstracts with MT system
        3.3.2 Post-editing the MT-generated translation based on Text Typology Theory
        3.3.3 Conducting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for ensuring post-editing quality
        3.3.4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errors in300 abstracts
        3.3.5 Preliminary error classifications based on DQF-MQM Framework
        3.3.6 Conducting the2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o confirm error classifications
        3.3.7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ll MT errors in the300 abstracts
CHAPTER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Error Types of Machine Translated English Abstracts
        4.1.1 Unidiomatic 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4.1.2 Terminology Mis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4.1.3 Mis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4.1.4 Under-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4.1.5 Omission 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4.1.6 Over-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4.1.7 Errors of Addition in MT Output
    4.2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Machine Translated Abstracts
        4.2.1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4.2.2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Passive Voice Sentences
        4.2.3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Technical Terms
CHAPTER5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Source Texts and Target Texts of300 Abstracts
    1-20 Abstracts
    21-40 Abstracts
    41-60 Abstracts
    61-80 Abstracts
    81-100 Abstracts
    101-120 Abstracts
    121-140 Abstracts
    141-160 Abstracts
    161-180 Abstracts
    181-200 Abstracts
    201-220 Abstracts
    221-240 Abstracts
    241-260 Abstracts
    261-280 Abstracts
    281-300 Abstracts
ACKNOWLEDGEMENTS

(5)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与建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三维地质建模与方法
        1.2.2 三维地质建模软件
        1.2.3 人工智能与三维地质建模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与创新点
        1.4.1 主要工作量
        1.4.2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与流程
    2.1 区域三维地质建模的特点
        2.1.1 区域三维地质建模的对象
        2.1.2 区域三维地质建模的特点
        2.1.3 区域三维地质建模的任务
    2.2 区域三维地质数据及数据管理
        2.2.1 原始数据
        2.2.2 三维地质建模基础数据
        2.2.3 三维地质模型数据
        2.2.4 基于NoSQL型数据库存储多源异构数据
    2.3 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流程
    2.4 模型的质量及评价
        2.4.1 三维地质模型的可靠性分析
        2.4.2 三维地质模型的详细程度和成熟度分析
    2.5 资料的核实与模型验证
        2.5.1 建模资料的核实
        2.5.2 三维地质模型的验证
第3章 基于分块—交叉剖面的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3.1 基于分块—交叉剖面的建模块划分方法
    3.2 建模剖面的生成方法
        3.2.1 图切地质剖面
        3.2.2 对剖面进行重磁联合反演
        3.2.3 反演结果三维可视化的实现
    3.3 建模块的三维地质模型构建
    3.4 三维模型的集成方法
        3.4.1 建模块三维模型的集成
        3.4.2 其他软件产生的三维模型的集成
    3.5 BCSR3DGM方法的优势
第4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建模剖面自动绘制方法
    4.1 三维地质建模剖面自动内插方法
        4.1.1 算法思路
        4.1.2 基于CGAN的三维地质建模剖面内插方法
        4.1.3 基于VAE的三维地质建模剖面内插方法
        4.1.4 数据的准备
        4.1.5 数据增强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实验环境
        4.2.2 实验结果与对比
第5章 智能区域三维建模方法
    5.1 区域三维自动建模方法及流程
        5.1.1 区域三维自动建模方法
        5.1.2 区域三维地质自动建模流程
        5.1.3 训练数据的处理与准备
    5.2 实验结果分析
        5.2.1 网络模型与参数设置
        5.2.2 软、硬件配置
        5.2.3 实验结果
        5.2.4 对比与分析
    5.3 应用
        5.3.1 试验区地质情况
        5.3.2 数据集
        5.3.3 应用效果分析
第6章 区域三维地质建模系统设计
    6.1 系统架构
    6.2 用户界面设计
    6.3 系统功能
        6.3.1 主要功能
        6.3.2 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与分析功能
第7章 本溪-临江地区三维地质建模与深部地质结构
    7.1 区域地质背景
        7.1.1 太古宇
        7.1.2 古元古界
        7.1.3 新元古界
        7.1.4 古生界
        7.1.5 中生界
        7.1.6 新生界
    7.2 建模块划分
    7.3 剖面的绘制
    7.4 三维地质模型与分析
第8章 基于微服务的三维地质模型共享服务系统设计
    8.1 三维地质模型数据与微服务
        8.1.1 三维地质模型数据的特点
        8.1.2 微服务
        8.1.3 建设三维地质模型共享服务系统的必要性
        8.1.4 三维地质模型共享服务系统
    8.2 基于微服务的三维地质模型共享服务系统整体架构
    8.3 三维地质模型共享服务系统的应用
        8.3.1 深部地质研究
        8.3.2 构建“地表-地下”一体化系统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大地电磁软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研究现状
        1.2.2 大地电磁分析解释软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
        1.3.1 研究思路及完成的主要工作
        1.3.2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2.1 系统需求分析
        2.1.1 系统设计目标
        2.1.2 需要解决的问题
        2.1.3 系统需求设计
    2.2 系统总体设计
第3章 工区管理模块与二维地图显示
    3.1 工区管理模块
        3.1.1 工区管理模块需求设计
        3.1.2 工区管理模块的实现
    3.2 地图显示
        3.2.1 地图瓦片技术
        3.2.2 地图显示功能实现
第4章 正演方法与正演模块
    4.1 正演方法介绍及有限元正演技术
    4.2 正演建模
        4.2.1 正演建模的需求设计
        4.2.2 模型表示方法
        4.2.3 三角网格剖分技术
        4.2.4 Delaunay三角法
        4.2.5 三角网算法分类
        4.2.6 三角网格质量优化
        4.2.7 Delaunay插入优化
        4.2.8 粒子群优化的必要性
        4.2.9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本原理
        4.2.10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实现
    4.3 建模效果及正演计算
        4.3.1 建模系统功能展示
        4.3.2 正演计算
第5章 数据预处理模块
    5.1 数据预处理模块需求及设计
        5.1.1 功能需求
        5.1.2 功能设计
    5.2 数据导入
    5.3 数据预处理概述
    5.4 数据处理模块的实现
        5.4.1 模块类图
        5.4.2 定性分析
        5.4.3 数据编辑
第6章 交互迭代式反演模块
    6.1 反演模块需求
    6.2 反演方法介绍
        6.2.1 博斯蒂克(Bostick)反演
        6.2.2 Occam反演法
        6.2.3 Levenberg-Marquardt反演方法
        6.2.4 非线性共轭梯度(NLCG)反演法
    6.3 交互迭代式反演模块实现
        6.3.1 一维反演
        6.3.2 二维反演
        6.3.3 交互式反演效果演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面向集群部署的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数控系统相关研究现状
        1.2.1 开放式数控系统研究现状
        1.2.2 智能化数控系统研究现状
        1.2.3 数控系统软硬件结构研究现状
        1.2.4 数控系统实时性研究现状
    1.3 微服务架构及其在数控领域的应用
        1.3.1 微服务架构和面向服务架构
        1.3.2 微服务架构在数控系统中的应用
    1.4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面向车间集群控制的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设计
    2.1 基于边缘计算的车间集群控制系统方案
        2.1.1 面向智能车间场景的边缘计算架构
        2.1.2 集散控制系统与集群控制系统
        2.1.3 车间集群控制系统人机交互方式
    2.2 面向集群控制的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设计技术框架
    2.3 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结构设计
        2.3.1 数控微服务划分策略
        2.3.2 基于子领域的数控系统微服务划分
        2.3.3 基于消息通信的分布式数控系统体系结构
    2.4 基于Petri网的微服务架构形式化建模与验证
        2.4.1 基于着色Petri网的形式化描述方法
        2.4.2 基于着色Petri网的形式化建模与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3.1 基于消费者驱动契约的数控微服务开发模式
        3.1.1 基于消费者驱动契约的微服务开发流程
        3.1.2 数控微服务接口契约制订
    3.2 基于IEC61499功能块的数控微服务层次结构模型
    3.3 NCK微服务开发关键技术
        3.3.1 NCK微服务IEC61499 功能块开发
        3.3.2 基于滑动窗口的前瞻速度规划方法
    3.4 其他微服务开发关键技术
        3.4.1 Gcode微服务
        3.4.2 RTE微服务开发
        3.4.3 HMI微服务和Web人机界面
        3.4.4 其他智能功能微服务扩展策略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实时任务调度研究
    4.1 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任务类型及调度策略
        4.1.1 数控系统任务类型划分
        4.1.2 多核处理器分组调度策略
    4.2 数控系统数据流任务调度研究
        4.2.1 数控系统数据流模型及反馈调度算法
        4.2.2 反馈调度算法实验验证
    4.3 数控系统硬实时任务调度研究
        4.3.1 实时任务可调度性判据
        4.3.2 可调度性对控制稳定性的影响
        4.3.3 周期和延迟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4.4 实时任务调度参数选择和优化
        4.4.1 基于响应时间的实时任务周期分配
        4.4.2 启发式实时任务调度参数优化方法
        4.4.3 启发式任务周期优化方法实验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集群部署与功能验证
    5.1 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集群配置部署策略
    5.2 车间集群控制系统运行环境搭建
        5.2.1 集群节点划分及基础软件部署
        5.2.2 车间集群控制系统网络结构
        5.2.3 车间集群控制系统可靠性与容错技术
    5.3 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集群配置部署
        5.3.1 Kafka消息代理集群部署及应用配置
        5.3.2 数控微服务Docker容器镜像构建
        5.3.3 基于Kubernetes的数控微服务集群部署
        5.3.4 Ether CAT容器配置部署
    5.4 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实验测试
        5.4.1 实验平台搭建
        5.4.2 关键性能测试
        5.4.3 智能颤振抑制微服务功能测试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机器翻译错误类型与译后编辑方法研究 ——以《失衡:经济生活中价值的重新诠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Part One Practice-based Research
    Chapter 1 Project Descrip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1.2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1.3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1.4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Text
        1.5 Project Objective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Introduction to Machine Translation
        2.2 Definition of Post-editing
        2.3 A General Review of Studies on Post-editing
        2.3.1 Domestic Studies on Post-editing
        2.3.2 Foreign Studies on Post-editing
    Chapter 3 Process Description
        3.1 Pre-translation Work
        3.1.1 File Processing
        3.1.2 Term Base
        3.1.3 Selection of MT Engine and CAT Tool
        3.2 PE Process
        3.3 Quality Control
    Chapter 4 Case Study of MT Errors
        4.1. Lexical Errors
        4.1.1 Under-translation
        4.1.2 Mistaken Form/Format
        4.1.3 Mis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y
        4.2 Syntactic Errors
        4.2.1 Improper Word Order
        4.2.2 Mistranslation of Phrases
        4.2.3 Mistranslation of Clauses
        4.2.4 Mistranslation of Passive Voice
        4.3 Discourse Errors
        4.3.1 Redundancy
        4.3.2 Inappropriate Collocation
        4.3.3 Confused Logic
        4.4 Summary
    Chapter 5 PE Methods
        5.1 Context Theory
        5.2 PE Methods at Lexical Level
        5.2.1 Replacement
        5.2.2 Supplementation
        5.2.3 Omission
        5.3 PE Methods at Syntactic Level
        5.3.1 Segmenting and Reorganizing Sentence Structure
        5.3.2 Adjusting Word Order
        5.4 PE Methods at Discourse Level
        5.4.1 Using Cohesive Means
        5.4.2 Rewriting
    Chapter 6 Conclusion
        6.1 Implications
        6.2 Limitations
REFERENCES
Part Two Translation Project
    Term Base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基于制造物联网的柔性制造车间动态调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字母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制造物联网下车间生产过程监测和管控研究现状
        1.2.2 制造物联网下车间生产规划研究现状
        1.2.3 复杂扰动环境下车间生产扰动恢复研究现状
    1.3 研究现状分析与问题提出
    1.4 研究内容及组织框架
第二章 制造物联网下车间生产过程监测和管控
    2.1 车间生产过程监测和管控问题描述
    2.2 车间生产过程监测方法
        2.2.1 基于制造物联网的事件监测方法
        2.2.2 基于自动机的异常事件监测模型
    2.3 车间生产过程管控方法
        2.3.1 扰动事件预警方法
        2.3.2 扰动事件快速响应方法
    2.4 应用实例与分析
        2.4.1 车间生产过程监测实验
        2.4.2 车间生产管控标准算例实验
        2.4.3 车间生产过程管控仿真实验
        2.4.4 结果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制造物联网环境下柔性工艺路线车间调度与实施
    3.1 柔性工艺路线车间调度问题描述与求解流程
        3.1.1 柔性工艺路线车间调度问题描述
        3.1.2 柔性工艺路线车间调度问题的求解流程
    3.2 工艺路线优化问题建模与求解
        3.2.1 工艺路线优化问题建模
        3.2.2 工艺路线寻优算法
    3.3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建模和求解
        3.3.1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建模
        3.3.2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求解
    3.4 制造物联网环境下调度实施
    3.5 应用实例与分析
        3.5.1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标准算例
        3.5.2 工程应用1
        3.5.3 工程应用2
        3.5.4 结果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制造物联网环境下车间扰动恢复
    4.1 扰动环境下重调度问题描述
    4.2 基于博弈的多目标车间动态调度方法
        4.2.1 多目标博弈优化方法
        4.2.2 动态车间调度博弈模型和求解流程
        4.2.3 子博弈精炼Nash均衡的求解
        4.2.4 基于滚动窗口技术的动态调度驱动策略
        4.2.5 动态车间调度执行
    4.3 自适应调度方法
        4.3.1 车间调度队列模型
        4.3.2 车间生产系统自适应调度
        4.3.3 自适应调度机理
    4.4 应用实例与分析
        4.4.1 动态车间调度仿真实验
        4.4.2 动态车间调度工程实例
        4.4.3 自适应动态调度仿真案例
        4.4.4 结果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制造物联网驱动下的原型软件系统开发
    5.1 原型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5.2 系统总体设计
        5.2.1 系统总体目标
        5.2.2 系统主要任务
    5.3 智能信息管理与执行系统软件架构
    5.4 智能信息管理与执行系统软件功能模块
    5.5 智能信息管理与执行系统软件工程应用
    5.6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基于BIM的隧道动态施工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信息化施工技术现状
        1.2.2 BIM技术及IFC标准研究现状
        1.2.3 BIM数据与其他软件转换接口研究现状
        1.2.4 隧道施工分析反馈技术及系统研究现状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理论基础
    2.1 动态施工反馈理论
    2.2 BIM理论介绍
        2.2.1 BIM概念及特性
        2.2.2 BIM相关软件
    2.3 IFC标准体系
        2.3.1 IFC总体架构
        2.3.2 IFC实体类型
        2.3.3 IFC拓展机制
    2.4 IFC数据模型可视化技术
    2.5 BIM模型的有限元计算
3 基于IFC标准的隧道动态施工信息集成模型研究
    3.1 建模流程研究
        3.1.1 IFC标准对隧道信息模型的表达
        3.1.2 隧道信息集成模型建模框架
    3.2 IFC标准隧道领域扩充方法研究
        3.2.1 IFC标准实体扩展的思路
        3.2.2 IFC标准属性集扩展思路
    3.3 基于IFC标准的隧道结构数据体系
        3.3.1 基于IFC的隧道空间结构表达
        3.3.2 基于IFC的隧道物理元素表达
        3.3.3 基于IFC的隧道动态施工信息表达
    3.4 隧道构件族库的建立
        3.4.1 族文件与类型代码命名
        3.4.2 隧道构件族库的构建
    3.5 隧道动态施工信息集成模型构建
        3.5.1 IFC标准领域层隧道实体定义
        3.5.2 族构件的拼装与工法模型库创建
        3.5.3 隧道构件实体与属性集拓展
        3.5.4 集成模型拓展验证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IFC标准的隧道动态分析反馈技术研究
    4.1 IFC数据三维图形交互
        4.1.1 三维图形交互模块的基本需求
        4.1.2 IFC数据文件的解析与三维图形引擎
        4.1.3 IFC数据三维图形交互实现及系统集成
    4.2 基于IFC的监测数据管理与预警
        4.2.1 监测信息表达集成
        4.2.2 监测数据读写实现
        4.2.3 监测信息反馈预警
    4.3 基于IFC的围岩分级与工法推荐
        4.3.1 IFC标准围岩信息集成
        4.3.2 围岩分级与工法推荐
    4.4 BIM有限元计算及施工动态设计
        4.4.1 BIM模型与有限元模型转换
        4.4.2 IFC标准隧道施工动态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IFC标准的隧道动态分析反馈系统开发
    5.1 系统方案设计
        5.1.1 系统开发流程
        5.1.2 系统需求分析
    5.2 系统的总体规划与技术路线
        5.2.1 总体功能框架
        5.2.2 技术路线
    5.3 开发平台选择
    5.4 程序实现
        5.4.1 系统的界面设计
        5.4.2 BIM模型操作模块
        5.4.3 BIM监测信息管理模块
        5.4.4 BIM围岩分级模块
        5.4.5 BIM模型有限元计算模块
        5.4.6 隧道施工动态设计模块
        5.4.7 BIM风险模糊综合评判模块
        5.4.8 BIM分析报告生成模块
    5.5 本章小结
6 工程应用
    6.1 工程简介
    6.2 IFC标准隧道信息集成模型创建
    6.3 自动化监测硬件安装
    6.4 监测数据分析反馈
    6.5 围岩分级与工法推荐
    6.6 BIM模型有限元计算及锚固参数优化
    6.7 基于IFC的隧道施工风险分析
    6.8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MT资料处理与解释的Windows可视化集成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D]. 石兆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基于情感特征解耦学习的表情识别方法研究[D]. 陈华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VideoLog可视化测井综合解释软件开发[D]. 王博通.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4]计算机科技论文摘要的机翻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D]. 付茜雯.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5]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与建模系统研究[D]. 冉祥金. 吉林大学, 2020(01)
  • [6]大地电磁软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D]. 杨立云.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面向集群部署的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研究[D]. 刘建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8]机器翻译错误类型与译后编辑方法研究 ——以《失衡:经济生活中价值的重新诠释》为例[D]. 王玲玲. 浙江大学, 2020(08)
  • [9]基于制造物联网的柔性制造车间动态调度方法研究[D]. 田松龄. 天津大学, 2019(01)
  • [10]基于BIM的隧道动态施工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及应用[D]. 赵龙国.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用于 MT 数据处理和解释的 Windows 可视化集成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