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九湾溪断裂带断泥特征及分割研究

三峡九湾溪断裂带断泥特征及分割研究

一、三峡九湾溪断裂带断层泥的特征及分段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彤[1](2021)在《内蒙古杨树林剖面断层泥显微结构特征及其在断层活动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断裂活动能够引起地震,诱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多种地质灾害,破坏力巨大,影响时间较长。活动断层的快速错动移位诱发了构造地震,并影响着地质灾害的分布发育特征。断层泥是断层活动的直接产物,能够揭示断层活动的年代、性质和强度等断层演化历史的重要信息。研究断层的活动年代和活动方式等断层活动性特征,可以为研究区内重大工程的选址规划、地质灾害的成因类型和防治措施以及活动断层与地震的关系研究等问题提供地质依据。本文以内蒙古水泉子沟-天山口断裂带杨树林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激光粒度分布仪和环境扫描电镜(ESEM)三种测试手段,对从该剖面采集的断层泥样品进行综合研究,并对断层的活动性进行分析。本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断层泥样品的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表明,断层泥中的主要矿物为黏土矿物、石英、斜长石和褐铁矿。2.断层泥样品的粒度分析特点指示断层在发育过程中经历了剧烈运动,断层活动方式以黏滑为主。3.断层泥样品粒度的分维值研究表明断层结构松散,处于无压或少压的状态。依据样品间分维值的变化规律,得出越靠近下盘,断层泥形成的年代越久远;距离地表越远,断层泥的形成年代越久远。4.通过石英颗粒微形貌类型的识别分类和统计分析,估算出断层活动的相对时间始于早更新世,经历过多期次活动,直至全新世仍具有一定的活动性。越靠近上盘,活动年代越新;越靠近下盘,活动年代越久。5.依据断层泥样品间形成年代和活动年代的变化趋势,推测断层上盘为主动盘,断层泥的发育方向为由下盘到上盘。在上盘上升过程中,断层泥不断发育。6.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判断断层的活动方式以黏滑为主,蠕滑表现较弱,是与地震活动有关的活动断层。

刘笑飞[2](2017)在《水库蓄水对断层活动习性的影响及其诱发地震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水库作为重要的人工水利设施,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多发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但水库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对周邻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危害。水库诱发地震作为其中较严重的灾害问题之一,已经引起了国家、社会等多层面的重视与关注。通过对当前水库诱发地震在形成条件、成因机制、预测评价及防控治理等方面研究现状的分析与讨论,总结了水库诱发地震相关性研究中存在定量分析不足、成因机理研究中缺少物理机制支撑等突出问题与难点,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本文“数据-现象-机理-模型-方法”这样一套完整的水库诱发地震研究思路。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Copula的水库蓄水和组合环境条件与诱发地震相关性研究:以水库诱发地震、水库蓄水、地质条件等数据为基础,从水库诱发地震的现象出发,提出运用Copula函数理论分别从单因子和多因子角度构建相关性模型,并利用Copula函数模型在相关性分析上的优良特性来研究诱震因子与诱发地震之间的相关关系,从现象上揭示了水库诱发地震活动的基本时空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水库水位和蓄水过程与诱发地震频次具有紧密相关性,并且不同环境条件的组合模式产生的诱发地震危险性存在较大差别。(2)断层活动习性对水库蓄水作用的力学响应机制研究:以水库诱发地震的时空特征和规律为基础,从水库蓄水对断层活动习性影响的角度出发,以岩体力学、弹性力学、岩石破坏准则、有效应力定律、流体力学等为理论依据,通过构建水库蓄水渗流与岩体结构(流固)耦合作用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分别对水库蓄水前后断层的受力状态进行了仿真计算,并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了水库蓄水在断层上导致的应力改变,进而从内部物理机制角度揭示了水库诱发地震的成因机理,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水库蓄水对断层活动习性的影响具有相应的不同特征。(3)水库区断层活动习性改变的诱发地震效应模型及应用研究:以断层活动习性对水库蓄水的力学响应机制为依据,进一步确定了影响水库蓄水导致断层活动习性改变的主控因素,建立了断层活动习性改变的触震与缓震作用模型,提出了断层活动习性改变诱发地震效应的基本模式,探讨了基于物理机制的水库诱发地震风险预测和灾害防控方法。本文从现象上揭示了水库蓄水和组合环境条件与诱发地震相关性的特征与规律,从力学机制上分析了水库蓄水影响断层活动习性的内在机理,从触震与缓震作用角度评价了断层活动习性改变诱发地震的效应,从物理机制上探讨了水库诱发地震风险预测和灾害防控方法,不仅对水库诱发地震成因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在水库诱发地震风险预测与灾害防控实践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何超枫,张春光,王秋良,张丽芬[3](2017)在《仙女山-九畹溪断裂带断层泥石英微形貌特征及其年代学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在仙女山-九畹溪断裂带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采集12件断层泥样品,并对样品进行石英碎砾提取和扫描电镜微形貌观察。结果表明,仙女山断裂为一条以粘滑为主的活动断裂,最近一次较大规模的运动发生在中-晚更新世;九畹溪断裂带具有多期活动迹象,早期活动强于晚期,近期强烈活动在上新世至中更新世,为一条以粘滑运动为主的活动断裂。仙女山-九畹溪断裂带所构成的V型断裂组合表现为以仙女山断裂带为主导的构造格局。

何超枫[4](2016)在《三峡库首区仙女山—九畹溪断裂带活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断层活化是指相对稳定的断层在其他外在因素的作用下,被重新激活或者活动性增强的现象。三峡工程是我国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三峡水库自2003年5月蓄水以来,库首区内断裂活动明显增强。其中的仙女山-九畹溪断裂带早在三峡工程论证时期,就被视作地壳稳定性和水库诱发地震的重点研究对象,而蓄水后其发生四级以上地震已达3次。因此,为保障三峡工程正常运营和长江中下游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研究该断裂带对库水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断层泥实验以及数值模拟的方法,探讨了仙女山-九畹溪断裂带的活动性质以及其在库水作用下断层活化的特征。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有:1.收集并整理了三峡库首区区域地质、大地构造、地球物理等资料。对比了库区蓄水前后的地震活动,从空间分布、强度、与库水位关系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蓄水后该区域地震活动特征。2.对仙女山-九畹溪断裂带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进行了野外实地考察。并采集了断层泥样品,对断层泥样品进行了扫描电镜实验、粒度实验以及X衍射实验,探讨了该断裂的活动强度、活动年代、活动性质。3.参考三峡库首区内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资料,建立三维地质模型。依据三峡库水位年周期变化情况,模拟得到不同库水位作用之下仙女山-九畹溪断裂带区域内库水渗透时空分布和强度特征,通过模拟结果探讨库水渗流对该断裂带的影响。4.综合以上研究内容,对仙女山-九畹溪断裂带活动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讨论,探讨了库水对该断裂的影响程度以及断层活化的可能性。

车用太,陈俊华,张莉芬,鱼金子,刘成龙,张卫华[5](2009)在《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区胡家坪MS4.1水库诱发地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系统收集有关资料并对地震现场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2008年11月22日发生在秭归县归州镇香溪村胡家坪MS4.1级地震及其发生的地质-水文地质与地震活动背景条件,介绍了地震灾害。并进一步讨论了相关的地震前兆异常、地震成因等科学问题,认为该地震是在水库水体荷载与库水下渗的共同作用下沿仙女山断裂发生的构造型水库诱发地震,并认为震前有一定的前兆异常,这个地震的发生除了水库蓄水作用之外,可能还与汶川地震对该区应力场的影响有关。

马向贤[6](2010)在《断层泥特征及其工程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断层泥作为断层活动的产物,记载着断层活动的丰富信息。对断层泥的物质组成、结构特征及其反映的断层活动性、物理力学性质等许多方面的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成果。探索断层泥地球化学特征所反映的演化过程是地质学基础研究的前沿领域。选取青藏高原东北缘的3条断裂带的典型剖面,进行系统采样,开展XRD、XRF实验研究断层泥的矿物化学成分,应用MAT271质谱计测量断层泥吸附气体,首次应用大型同步辐射装置实验研究断层泥的锰和硫元素化学种。结合收集的研究资料,分析了断层泥物质组成特征,探讨了断层泥反映的形成环境和工程地质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矿物化学成分测试结果显示一般断层泥都含有石英、方解石和长石等造岩矿物,同时含有伊利石、高岭石、蒙脱石和白云母等粘土矿物。化学成分一般含有硅、钙、铁、硫、锰、镁和磷等元素,其中硅、铁和钙较为活泼。钙与镁、锰、硅,铝与钾、钛等具有较高的相关性。(2)对断层泥吸附气体的测试结果表明样品中气体含量CO2>N2>H2>CH4 (C2H6或C3H8)>C4H10,不含H2S,黑色断层泥中的吸附气体比黄色断层泥中的吸附气体含量多。发现断层泥吸附气体含量和断层活动历史有一定的相关性。(3)锰和硫元素化学种反映出红色和黄色断层泥一般含氧化性元素化学种,显示在氧化环境中形成,灰绿色和灰蓝色断层泥多含有还原性化学种,指示在还原环境中形成。(4)通过查阅大量的断层泥结构方面的资料,分析了断层泥的粒度特征和微观结构。尝试应用经典沉积物粒度分析法对断层泥的粒度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粒度参数和断层泥物理力学参数的关系。

蔡辉腾[7](2006)在《重庆主城区地震危险性分析》文中认为重庆市地处长江上游,人口密集。随着三峡工程建设和西部大开发,如何提高城市防震减灾能力,使防震减灾工作与未来城市建设和规划及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作为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中强地震活动地区,它具有中强地震活动的特殊构造背景和发震条件,未来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也值得关注。因此,及时对重庆地震危险性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抗震设防标准,对于城市防震减灾、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重庆主城区地震危险性分析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及结论有:①地震环境调查与资料准备收集和整理现有地震地质资料,准备本文研究所需的各类资料和信息平台,调查对重庆主城区有影响的主要地震构造情况及地震活动特征。②影响重庆主城区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水库诱发地震研究分析重庆武隆江口电站水库和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对重庆主城区地震危险性分析造成的影响,总结给出对重庆主城区地震危险性造成最大影响的潜在震源。③潜在震源区的划分及其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分析对重庆主城区有影响的潜在震源分布,对其进行二级划分,进而结合重庆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分别给出其地震活动性参数。④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在建立重庆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基础上,参考地震动记录丰富的美国西区的烈度与地震动参数的对应关系,按照烈度-距离(I-R)法换算得到相应的重庆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可供重庆地区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小区划等参考。⑤地震危险性综合概率计算采用中国地震局地震安全性评价标准软件包进行计算,得到重庆主城区不同设防水准下的设计地震动参数估计值。

袁曲,董建辉[8](2005)在《三峡水库地震孕震机理与未来地震趋势初探》文中研究指明以三峡库区区域地质构造、活动断裂及库区水文地质特点为基础,借鉴老一辈地震工作者对三峡地区地震地质活动的勘察与科研成果,阐述了蓄水后岩石的库水与地质相互作用对该区水文地质及构造的影响,浅释了三峡库区水库地震孕震机理;用三峡遥测台网及宜昌台定点地壳形变手段在蓄水前后的监测资料,对三峡宜昌库区水库诱发地震作了初步探讨及趋势分析。研究显示,库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强频随着库区水体的变化而增强,并与活动断层空间分布呈一致性,具备水库地震的明显特征。预测认为:未来三峡宜昌库区的巴东-黔江与高桥断裂带、仙女山、九湾溪及天阳坪断裂交汇带,是诱发ML4.0~4.5水库地震的危险区。

夏金梧,李长安,周继颐[9](2005)在《三峡库首区仙女山等断裂活动性同位素测年研究》文中认为在仙女山、九湾溪两断层形变监测洞室中,通过对断裂带进行地质编录和对构造岩进行微观分析,挑选出断层泥与方解石两类样品进行热释光(TL)测年。同时对洞外披覆跨仙女山断层上的第四纪河流冲积物、断层一侧周坪河谷底上第四纪湖相纹泥夹碳化木及披覆跨九湾溪断层上的第四纪崩滑堆积体中滑带土进行测年。综合分析表明,仙女山断层与九湾溪断层新活动年龄与三峡地区区域断层基本一致,为距今22~23万年左右。最新活动年龄仙女山断层为16~19万年、九湾溪断层为14万年左右。最新活动年龄的下限值仙女山断层为14~16万年、九湾溪断层为13万年左右。晚更新世以来,两断层均没有活动迹象。九湾溪断层上的滑坡为外动力作用所致,并非该断层活动作用的结果。

夏金梧,李长安,周继颐[10](2004)在《同位素测年在三峡库首区断层活动性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同位素测年是世界各国研究断层现代活动性的常用方法,目前技术比较成熟的主要有放射性碳(14C)、热发(释)光(TL)、电子自旋共振(ESR)、铀系(U系)法和裂变径迹(FT)法等。无论何种测年方法都有其自身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在对断层物质取样测年和对测年数值进行判释时,应遵循其判释原则,这样才能得出合理而又有说服力的解释。运用这些原则,对三峡水库库首区仙女山和九湾溪断层进行测年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三峡九湾溪断裂带断层泥的特征及分段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九湾溪断裂带断层泥的特征及分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杨树林剖面断层泥显微结构特征及其在断层活动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断层活动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
    2.2 区域地质概况
    2.3 区域构造
    2.4 水泉子沟-天山口断裂带杨树林剖面特征
    2.5 小结
第3章 断层泥结构特征研究
    3.1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3.2 断层泥全岩矿物特征
    3.3 断层泥分形特征
    3.4 断层泥石英微形貌特征
    3.5 小结
第4章 断层泥结构特征与断层活动性
    4.1 断层泥粒度分形特征与断层活动性讨论
    4.2 断层泥中的石英微形貌与断层活动性讨论
    4.3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水库蓄水对断层活动习性的影响及其诱发地震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1.4 研究思路及章节安排
2 基于二元Copula的水库蓄水与地震频次相关性研究
    2.1 水库蓄水与地震频次相关性建模分析理论基础
    2.2 基于二元Copula的水库蓄水与地震频次相关性模型构建方法
    2.3 实例应用与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多元Copula的水库诱发地震组合环境条件相关性研究
    3.1 水库诱发地震组合环境条件多因子选择及量化
    3.2 基于多元Copula的水库诱发地震组合环境条件相关性模型
    3.3 实例应用与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断层活动习性对水库蓄水作用的力学响应机制研究
    4.1 水库蓄水渗流与岩体结构(流固)耦合模型理论基础
    4.2 水库蓄水渗流与岩体结构(流固)耦合模型的有限差分解算
    4.3 水库蓄水渗流与岩体结构(流固)耦合实验模型构建
    4.4 模型计算结果比较与力学响应机制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水库区断层活动习性改变的诱发地震效应研究
    5.1 影响水库区断层活动习性改变的主控因素
    5.2 水库区断层活动习性改变的触震与缓震作用模型
    5.3 水库蓄水触震与缓震效应的基本模式
    5.4 水库蓄水触震与缓震效应灾害预测及防控方法
    5.5 实例应用与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本文特色与创新
    6.3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获得的论文及专利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及完成的科研项目

(3)仙女山-九畹溪断裂带断层泥石英微形貌特征及其年代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仙女山-九畹溪断裂带基本特征
2 断层泥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2.1 断层泥样品采集
    2.2 实验前处理
    2.3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仙女山断裂带北段断层泥石英微形貌分析
    3.2 九畹溪断裂带断层泥石英微形貌统计结果
4 结语

(4)三峡库首区仙女山—九畹溪断裂带活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断层活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三峡库首区断层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构造背景及地震活动
    2.1 构造背景
        2.1.1 大地构造背景
        2.1.2 深部构造特征
        2.1.3 主要断裂特征
    2.2 库区地震活动
        2.2.1 蓄水前地震活动特征
        2.2.2 蓄水后地震活动特征
第三章 仙女山-九畹溪断裂带活动特征
    3.1 仙女山-九畹溪断裂带几何学特征
        3.1.1 仙女山断裂带几何学特征
        3.1.2 九畹溪断裂带几何学特征
    3.2 仙女山-九畹溪断裂带断层泥石英微形貌特征
        3.2.1 实验理论及意义
        3.2.2 断层泥样品采集以及实验方法
        3.2.3 断层泥石英微形貌特征
        3.2.4 活动年代与活动性分析
    3.3 仙女山-九畹溪断裂带断层泥分形特征
        3.3.1 断层泥分维值计算方法
        3.3.2 断层泥分维值的意义
        3.3.3 断层泥矿物组分分析
        3.3.4 断层泥粒度石英结果分析
第四章 库水渗流数值模拟分析
    4.1 MIDASGTS软件概述
    4.2 渗透定律
    4.3 数值模型的建立
    4.4 数值模拟结果
    4.5 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五章 总结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断层泥特征及其工程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断层泥物质组成
        1.2.2 断层泥结构
        1.2.3 断层泥的工程地质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样品和实验
    2.1 概述
    2.2 样品采集与描述
        2.2.1 剪子河断层
        2.2.2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
        2.2.3 中卫-同心断裂带
    2.3 实验仪器与方法
        2.3.1 实验前处理
        2.3.2 XRD和XRF实验
        2.3.3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实验
        2.3.4 断层泥吸附气体实验
第3章 断层泥的物质组成
    3.1 断层泥的矿物成分
        3.1.1 剪子河断层
        3.1.2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
    3.2 断层泥的化学成分
        3.2.1 剪子河断层
        3.2.2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
        3.2.3 中卫-同心断裂带
    3.3 元素化学种
        3.3.1 硫化学种
        3.3.2 锰化学种
        3.3.3 氧化还原环境
    3.4 小结
第4章 断层泥的结构特征
    4.1 断层泥的粒度
        4.1.1 断层泥的粒度组成
        4.1.2 断层泥粒度特征
        4.1.3 断层泥粒度参数之间的关系
        4.1.4 断层泥粒度与物理力学参数的关系
    4.2 断层泥的微观结构
        4.2.1 常见断层泥显微构造特征
        4.2.2 断层泥石英颗粒的表面结构
        4.2.3 显微构造与断层活动性
    4.3 小结
第5章 断层泥研究的工程地质意义
    5.1 断层泥与断层
    5.2 断层活动性
    5.3 断层泥的物理力学性质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建议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和科研实践
致谢

(7)重庆主城区地震危险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述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3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工作及内容安排
2 重庆地区地震构造评价
    2.1 区域地震构造评价
    2.2 近场区地震构造评价
    2.3 小结
3 重庆地区地震活动特征
    3.1 前言
    3.2 重庆地区地震背景
    3.3 区域地震活动特征
    3.4 震源机制与现代构造应力场
    3.5 历史地震对重庆地区的影响
    3.6 近场区地震活动特征
    3.7 小结
4 影响重庆主城区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水库诱发地震研究
    4.1 引言
    4.2 武隆江口电站水库诱发地震研究[3]
    4.3 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研究
    4.4 小结
5 重庆地区潜在震源区的划分及其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
    5.1 引言
    5.2 重庆地区地震统计区和潜在震源区的划分
    5.3 重庆地区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
    5.4 小结
6 重庆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
    6.1 研究意义和工作内容
    6.2 基本统计参数和统计方法
    6.3 重庆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6.4 重庆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
    6.5 小结
7 地震危险性综合概率计算
    7.1 分析方法简述
    7.2 地震危险性综合概率计算结果
    7.3 场地水平加速度反应谱
    7.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认识
    8.2 后续问题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8)三峡水库地震孕震机理与未来地震趋势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库区地质概况
    1.1 地质构造
    1.2 断裂及活动
2 库水作用影响
    2.1 地下水水力联系与渗透
    2.2 受库水作用的岩石应力与腐蚀
    2.3 库区受库水影响的重点分布区
3 蓄水的地震监测分析
    3.1 测震学分析
        3.1.1 蓄水前后的地震活动概况。
        3.1.2 三峡地区蓄水前后地震活动性分析。
        (1) 水位曲线图、M-T和N-T图。
        (2) b值时间进程。
        (3) b值空间扫描。
        (4) 地震活动危险度D值。
        (5) 断层总面积。
    3.2 库区地壳形变分析
        3.2.1 年趋势分析。
        3.2.2 日均值矢量图分析。
4 结束语

(9)三峡库首区仙女山等断裂活动性同位素测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仙女山、九湾溪断裂基本特征
2 监测洞室揭露断层基本特征
    2.1 周坪监测洞
        (1) 交通洞
        (2) 主洞
        (3) 东支洞
        (4) 西支洞
    2.2 高湾溪监测洞
        (1) 斜交断层支洞
        (2) 横跨断层主洞
3 样品微观分析与测年
    3.1 微观分析与测年要求
    3.2 断层构造岩的微观分析
    3.3 断层新活动年龄和第四纪堆积物年龄
4 测年结果分析
5 结语

四、三峡九湾溪断裂带断层泥的特征及分段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杨树林剖面断层泥显微结构特征及其在断层活动性中的应用研究[D]. 朱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2]水库蓄水对断层活动习性的影响及其诱发地震效应研究[D]. 刘笑飞.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7)
  • [3]仙女山-九畹溪断裂带断层泥石英微形貌特征及其年代学意义[J]. 何超枫,张春光,王秋良,张丽芬.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7(04)
  • [4]三峡库首区仙女山—九畹溪断裂带活化特征研究[D]. 何超枫.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2016(04)
  • [5]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区胡家坪MS4.1水库诱发地震研究[J]. 车用太,陈俊华,张莉芬,鱼金子,刘成龙,张卫华. 地震, 2009(04)
  • [6]断层泥特征及其工程地质意义[D]. 马向贤. 兰州大学, 2010(11)
  • [7]重庆主城区地震危险性分析[D]. 蔡辉腾. 重庆大学, 2006(01)
  • [8]三峡水库地震孕震机理与未来地震趋势初探[J]. 袁曲,董建辉.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5(S1)
  • [9]三峡库首区仙女山等断裂活动性同位素测年研究[J]. 夏金梧,李长安,周继颐.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5(01)
  • [10]同位素测年在三峡库首区断层活动性研究中的应用[A]. 夏金梧,李长安,周继颐. 西部水利水电开发与岩溶水文地质论文选集, 2004

标签:;  ;  ;  ;  ;  

三峡九湾溪断裂带断泥特征及分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